艺术社会本质论文

2024-08-28

艺术社会本质论文(共8篇)

艺术社会本质论文 篇1

很多人, 对于“艺术”和“设计”究竟是什么, 有着模糊不清的概念, 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 其实不然。我们说, 一切塑造我们生活环境的物品和用于我们生活的产品, 都是由颜色、形状和材质等基本元素构成的。而现代主义的基础理念是:这些东西的造型应交给理性和明确的意识, 目标在于对这些元素进行组织。因此, 设计的想法, 从广义上来讲就是通过理性、综合性的创造追求一种人类思维的普遍平衡与和谐。设计就是通过做东西的过程对人类的生活和存在的意义进行阐释的行为;而艺术, 则是发现一种新的人类精神的行为。设计和艺术都是对客体的某一操纵方式, 它们采用塑造或者表现等手段为我们的感觉器官所感知。

那艺术和设计之间的准确差别是什么呢?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认识两者的关联、区分两者的差别, 如何将它们与我们人类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艺术”和“设计”的本质特征

艺术, 从广义上泛指一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 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艺术同其他各种文化形态一样, 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中的艺术的差异, 若仅仅从艺术角度, 即形式和审美的角度去解释, 是解释不透的。因为艺术的不同特质, 最终是文化赋予的。

《管子·权修》中“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这表明:设计就是设想, 运筹, 计划与预算, 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从人类开始使用工具那一刻便开始了。根据艺术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的《现代设计的先驱》一书来看, 设计的概念起自于两个人的思考:社会思想倡导者和理论家约翰.拉斯金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威廉.莫里斯。以前由于机械化的生产系统, 产品都是被机械批量化复制的, 这样的情况下, 产品没有任何设计可言, 审美的倒退、文化的失去另人们开始反思。由此可见, 设计的概念, 或者其思维方式的开始, 乃是审美感觉对如此粗暴改变人们生活环境的工业机制中蕴含的乏味和不成熟的反作用。

二、“艺术”与“设计”的异同

艺术和设计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两者的目的。缺乏安全感或许是人类的天性, 因此, 自我保护其实是人类的本能。这种不安创造了艺术。艺术是表现, 是创作, 但是, 设计是沟通, 是传达。这并不是说设计里没有表现的成份, 更不是说艺术是不在乎沟通的。从根本意义上说, 艺术的本身是艺术家们表现自我情感, 并通过艺术作品为媒介, 展示给大众观赏, 并期望从中获得人们对其思想、观念或者情感上的一种认同感。

设计也和艺术一样, 是为了消除不安而产生的。是承受不安还是摆脱不安, 这都是心情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地的受到保护是不可能的, 所以“心情”是最重要的, 设计就是为了求安心、为求心情愉快而产生的。可以说, “设计”是人类自我保护本能的一种方式上的升华。但设计本身不是目的, 它是人为实现自身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方式, 往往表现为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考虑设计的本质因素, 也要综合地考虑设计与人、物、环境的不断优化。

艺术和设计之间的另一个差别, 是它们各自的受众如何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消息。尽管艺术家准备传递观点或情感, 但这并非是说那观点或情感只有唯一的含义。艺术以不同的方式和人们相连,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解读均不同。可是如果一个设计作品的目的还需要设计师来“诠释”, 那它就是个失败的作品。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 传递信息并激发受众做些事情。

三、“艺术”与“设计”的相融

艺术也并不是全凭借感觉来创作的, 有很多的艺术作品也表达某些现实含义, 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乃至对科学的观察和思考, 用容易被认同的方式表达观点, 这个观点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大众的, 通常现代艺术表达大众观点更容易被认同接受, 其中就有设计的成分。设计也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 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某种意义上说, 设计其实也是是艺术的一种, 也可以说设计就是一种艺术。设计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活动, 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像现在在国外出现了很多知名设计师, 这些人的影响不亚于艺术家, 是设计行业中的大明星, 比如说菲利普斯塔克。他们每年发布的新产品, 都被大众所关注, 成为模仿的焦点, 成为时尚和设计趋势化的分析典范。实际上, 他们的个人作品风格性强烈, 已经模糊地在扮演一个艺术家的角色, 只是他的作品还是存在批量生产性, 设计功能性, 为客户服务的特点。他们成功, 是因为设计的一切元素, 都不再成为他心目中的设计限制。

四、结语

艺术和设计二者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处, 但其实两者都是为人们生活所服务的, 归根结底都是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生活而共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尽管在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各的优势和侧重点, 但两者间也在不停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对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进步上有着“殊途同归”的共同目标和期望。

摘要:在现代人的生活中, “艺术”和“设计”是与之息息相关的两种形式, 两者互相作用, 相互影响。但是关于如何区分艺术和设计的话题总是玄之又玄, 并因此引发了很多关于两者本质的争论。本文从研究和对比这两者之间的核心原理、特征等出发, 探究其两者间的本质区别, 以图揭示两者的核心内涵。

关键词:自我表达,社会实现,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 1982.

[2]尹定邦.设计目标[M].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

[3]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坂井直树.李达章译.设计的深读[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 11.

浅析影视艺术的本质 篇2

【关键词】影视艺术 ; 综合性 ;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2-01

影视的诞生与发展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结果,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出现电影、电视这两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就影视的技术性而言,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技术成果,當这些现代科学成果不断地被迅速吸收到影视艺术的制作中,便使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语言日益丰富,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媒介,经过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共同构筑起令人瞩目的影视文化,而影视文化本身涉及到传媒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各种社会科学领域,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综合性文化,因此,影视艺术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应用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此外,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吸收各种艺术的长处和特点,丰富并充实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上。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化、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当这些艺术元素进入影视之后,便被融合改造,形成了影视的新特质,使影视艺术成为了一种可独立的艺术,影视艺术之所以能将其他艺术的精华吸纳到自身的系统中,固然是由于影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种类,它必须向其他早已成熟的艺术样式学习和借鉴经验,更重要的是,影视本身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既是静态艺术,又是动态艺术,既是再现艺术,又是表现艺术,正是影视艺术自身的这种集大成、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影视艺术必须是一种集体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它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美工、道具、服装、化妆、录音、音响等多种职能部门的艺术创造者集合在一起,在导演的总体构思下共同完成摄制任务。

影视艺术还深受文学的影响,电影与电视从文学中汲取并借鉴了许多叙事手法和结构方式,文学融入电影、电视。构成了故事片、电视剧和电影专题片深厚的文学底基。影视艺术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剧本,影视文学剧本在整个影视艺术创作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继而,文学的各种体裁都对电影与电视产生过直接的影响,影视艺术向诗歌学习,产生了抒情性的诗电影,如美国的《金色池塘》,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我国的《黄土地》、《我们的田野》等。影视向散文学习,产生了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电影、电视向小说学习,产生了小说电影和小说电视,如苏联的《战争与和平》,我国的电视连续剧《围城》、《雍正王朝》等。

影视艺术又从绘画、雕塑中借鉴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画面造型、色彩造型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绘画对光、影、色彩、线条、形体的独特处理,以及运用二维平面创造三维立体空间的艺术经验,特别是绘画、雕塑强烈的造型意识,为影视艺术的画面向欣赏者提供一种艺术信息,又是通过造型性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我国的电影《天云山传奇》,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山水处理得依稀朦胧,《早春二月》则以精巧的画面构图,向观众传达出室外桃园的江南小镇和水乡风情,影视艺术还从音乐中吸取了抒情性和节奏感等特点,使音乐成为影视作品表现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影视歌曲更是成为影视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舞蹈艺术在表达人类丰富、复杂和细腻的情感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对影视的结构安排也不无启迪。影视艺术正是大量地、大胆地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许多特点和艺术手法,并把他们熔铸到自己的特质中,影坛视苑才会呈现出群芳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浅谈艺术本质 篇3

关键词:艺术本质,意识形态,艺术与道德

艺术本质问题理论的提出, 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上区分的, 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部分,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存在和意识形态。关于艺术到底是什么, 人们不同的理解就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了。有的说, 艺术可以是一段戏剧、一首歌、一支舞, 艺术还可以是一段表演、一篇诗词、一个设计方案;有的也说, 艺术就是创造美的手法或者创造性的技术;还有的说, 艺术是某种“形式”, 是源自人类生活, 能够被大众审美观所能接受, 能代表着社会、国家正能量的这么一种形式。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这一直以来都是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是艺术的哲学基础问题, 历年来争论不休, 各种说法, 其实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总是不能完整的涵盖一切艺术现象的合理定义。

要回答这个问题, 就必须从各个方面探索艺术, 发现艺术的美, 发现艺术的功用, 去探索我们的生活中的艺术,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是社会生活中, 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我看来,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类型, 是一种行为, 一种不断发现美、反应美、升华美的, 可以涵盖社会本质的, 囊括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基础的上层建筑。这些认识论、美学理论都是我们思考艺术本质的基石。

上层建筑包括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 它反映经济基础, 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宗教、道德等等, 都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

一、艺术与宗教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 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并且, 艺术和宗教之间存在着许多的统一性, 即两者的起源是一致的, 并且在精神本质方面, 两者基本是相同的。

很多艺术活动, 例如舞蹈、表演、美术、雕刻、工造等方面, 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话, 很有可能都是属于宗教相关的活动。人类在原始时期, 生存体验是人类的原始体验, 从原始人的对自然的祭祀到后来复杂华美的器乐合奏, 从简单的图腾信仰绘画到复杂的山水工笔, 再到各个民族的艺术形式,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艺术的发展史直接映射了人类的发展史。原始人, 用音乐、舞蹈来庆祝各种宗教节目, 或者用来表现自身的情绪, 所以, 他们是宗教祭祀的主要活动方式, 也是原始人宗教情感的主要形式, 而无论是考古中中国出现的图腾画, 欧洲出现的壁画, 都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宗教信仰, 体验自己的巫术目的而产生的。例如, 有些原始部落为了求雨而跳的舞蹈, 为了能更直接与上帝接触而修建的“哥特式”教堂, 他们都从视觉、听觉、甚至是精神去感受宗教的尊严与伟大, 以此反应此时的宗教观念。

而宗教与艺术体验都是对人生意义的最终追求, 具有非功利性, 具有强烈的自我情感性, 并且, 众所周知, 宗教带有强烈的神秘感;具有超强的心理暗示的感觉, 具有超越性。两者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宗教体验是消极的, 审美的体验是积极的;宗教体验以知识性为基础, 审美体验是对物体的直观感受, 并且, 宗教体验是不自由的, 审美则是充分自由的;宗教基本是缺乏个性的, 审美则是由自己所决定的, 有着充分的个性在里面。艺术给人的感觉体验和宗教带给人的感觉和体验有着相通的地方, 这种相通的地方就来自宗教与艺术的统一性。宗教和艺术在一定历史时期,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但是, 二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还是经济基础, 它们反应经济基础, 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二、艺术与道德

艺术与道德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两者是相辅相成, 相互影响, 不可分割的。艺术是社会性的艺术, 不能违背道德的发展而发展。艺术影响着道德, 每个艺术作品都是在它特定的时代背景、道德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艺术作品一定要反应现实社会生活的道德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任何事情都会受到道德的约束和制约, 艺术活动也不例外, 当艺术家创造出艺术作品, 往往也可以有着更加深刻的寓意, 能明示或者暗示某种道德的情操和理想。艺术影响道德, 艺术家之所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作品, 在很大一部分上, 是因为作品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艺术价值就取决于“它的教育意义”, 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美”。在艺术与道德并行发展的今天, 我并不认为艺术可以跨越道德而发展, 例如某些行为艺术, 像前段时间所说的斗牛节, 直接由骑士在牛还是活着的时候, 一步步划开它的肉, 为了保证牛肉的新鲜, 直接让它一直痛苦。整件作品中展示出虐待与血淋漓的场面已经背离了正常的审美观, 在某些书上, 这样的作品, 被称为“美学的恐怖主义”, 是没有道德操守和学术立场的。我认为, 美的艺术也就是道德的艺术, 道德的艺术也是美的艺术, 只有将“道德”和“艺术”联系在一起, 才能将艺术真正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的艺术宝库, 才能越发的壮大、丰富起来。

三、艺术与哲学

哲学是人类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它蕴含了人类的高度智慧, 是对人生、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艺术是艺术家的自我表达, 对生活体验的再现, 他也跟哲学一样蕴含着人类的高度智慧, 从这一点上来说哲学与艺术是同源而生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哲学较之艺术更理性, 更概括, 更加的概念化。我认为, 一件艺术作品, 不仅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也表现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共同的心理氛围, 和一种文化共同的价值定向, 表现得越多, 作品的艺术价值就越高, 无所表现的艺术, 也就是没有价值的艺术。那么, 我们人类具有创造性思维都和实践有必定的联系, 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实践, 就使之具有“文化”的色彩。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 所谓“艺术”, 就是人类文化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活动, 各门类哲学社会科学也研究人类社会的具体现象, 但其着眼点仍在于力求认识一般规律。艺术则不同。它的对象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这一个”。作为艺术典型, “这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或具体性。依我看,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 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 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 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黔.《艺术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李中扬;张耀匀.浅谈当代艺术.设计, 2014 (04) :173-174.

论艺术的本质 篇4

然而情感虽然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特性, 却不能概括为艺术的本质。如果创作主题单纯化, 片面化的发泄情感, 把情感神圣化, 是不能真正把握艺术的。因为这样缺乏理性。艺术不仅仅是主体情感的反应, 还包括客观自然对其作用的结果。古今中外也有不少理论家, 美学家从主客体关系入手, 提出不少有价值的理论。例如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理念论”, 后来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摹仿论”, 以及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的“巫术论”。

在现代艺术崛起之后, 艺术理论界从艺术的本体角度的研究蔚然成风。英国艺术批评家贝尔开创了“有意味的形式论”, 还有从物质媒介的角度出发的“媒介论”以及“情感符号论”。

上述关于艺术本质属性的各种学说, 都从一定角度揭示了艺术的某一侧面, 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是他们各执一面, 并没有从艺术的全局角度考察艺术, 都略显偏颇。这些学说无疑丰富了艺术理论的内容, 对认识艺术及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在艺术的本质属性问题上, 我们还是要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即艺术的社会性, 审美性, 认识性。

一、艺术的社会性

首先,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属性。人是艺术的创作主体, 而人存在于社会之中, 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艺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决定了艺术作品必然被打上社会的烙印,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 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记得在中学时, 学习过范仲淹的一篇文章——《岳阳楼记》。细心品味, 你会发现无论现在的教科书怎样改革, 怎样推陈出新, 这篇文章在中学教科书中的地位却一直没有动摇过。如果说《金刚经》是佛学的经典, 《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 那么《岳阳楼记》可堪称为是儒家的一篇经典。“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样的文字表达了一种强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担当, 深深的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官场失意之时创作出来的, 他提倡改革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持, 在这种社会现实下, 他怀着满腔热血创作出了这样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可见不朽的文学艺术创作也离不开社会的刺激, 它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正如古希腊登峰造极的雕刻艺术, 表面上看是对人体健美的歌颂。但在现实中它反映的是当时城邦之间的战争。战争需要训练出身体强壮有力的人民。在古希腊规定获得三次冠军的体育运动员, 要为其雕刻裸体雕像, 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所以当时的运动员从来都是赤裸上阵。正是这种深刻的社会需求促进了古希腊裸体艺术的蓬勃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物质媒介的发展上。比如毛笔书法艺术的减退与电脑, 网络的出现不无关系。新兴的网络设计, CG动画设计在近些年的壮大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艺术的审美性

审美性是艺术本质最核心的属性, 美是艺术的最集中体现。关于美, 艺术自产生之日起就没有与美脱离过关系。从空间上看, 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对美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中华民族以红色为吉祥色, 凡喜庆的事情皆披红布紫, 又以白色, 黑色为丧葬颜色。西方的民族却恰好相反, 他们认为红色是恐怖的, 不祥之色, 白色才是纯洁美好的象征。从时间上看, 不同时代, 不同阶层的人类在不同时期对于美的认识也影响着艺术创作。因为审美过程实质上是艺术创作者与艺术接受者在思想和情感上的相互交流。如人们对人体美的认识变化就影响着她在艺术中的发展。在远古时期, 有大量以人体为艺术形象的作品, 这源自于原始的生殖崇拜。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不加遮掩的身体变得羞于见人, 人们开始排斥对人体的公开描绘。然而真正的文明应当尊重人性, 随着社会思想的开化,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马奈将日常生活中的女性身体搬上画布, 使人体美再次走进人们的审美视野。

三、艺术的认识性

除了艺术的社会性与审美性, 艺术的认识属性也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人类认识世界, 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 理论方式 (即哲学和科学) , 艺术方式, 宗教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也就是说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路径, 因为艺术认识的内容要求真实客观地反映世界和生活。

罗中立的作品《父亲》曾给我很深的触动。这幅油画使我对我们的劳动人民有了一颗永远虔诚、尊敬的心, 对我们的劳动人民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看到画中父亲形象的那一刻, 便有一阵辛酸涌上心头。画中描绘的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形象, 头上包裹着白布, 皮肤黝黑, 嘴唇干裂的起了皮。他的眼神飘渺, 看向远方, 仿佛在期待着农田的丰收。干枯的双手捧着一个盛有茶水的破瓷碗。在他的身后是一片金黄的麦田, 那是他辛勤劳作的成果。看到这里总让我想起在农村老家的奶奶, 她一辈子辛勤劳苦, 操心子女操心家庭, 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回老家看望她, 老家的天气很冷, 她看到我哆哆嗦嗦的样子就牵起我的手握在自己的手心里, 顿时一股暖流从手心传递到心头, 看着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我也不自觉的笑了。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幅画, 这位老父亲的形象象征着亿万劳动人民, 使我们认识了我们劳动人民的尊严, 唤起了我们对亲人的爱。他给我们带来的不止是一个艺术形象, 还有一份对我们的劳动人民的认识、一份大爱、一颗感恩的心。

通过以上论述, 我们知道, 艺术极强的探索性, 综合性和实践性也脱离不了其本质属性的三个方面, 即社会性。审美性, 认识性。然而我认为对艺术的本质追求并不是为了给予艺术一个定义, 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艺术, 认识艺术, 体味艺术内在的美。

摘要:艺术具有多重属性, 站在不同层次, 不同角度来分析, 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从史前艺术算起,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对于艺术的见解都有其独到之处。然而艺术的根本属性离不开三个方面, 即社会性, 审美性, 认识性。

试论艺术的本质 篇5

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角度来说, 艺术家的定义只能从现实的艺术作品中去寻找答案, 而艺术品的界定又只能由艺术的本质这支魔法棒来揭谜。这似乎又陷入了海氏循环论的怪圈了, 不是的, 因为艺术品的创作者———艺术家们的思维是不受任何所谓的艺术规则和艺术原理来限制的, 他们的思维空间是无穷大的, 而他们天才的想象力和幻想能力又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所以, 艺术作品是瞬息万变的, 随时都在对现有的艺术的本质理论进行挑战, 并试图冲破其内涵和外延的极限。正如李泽厚先生的观点:“而民俗博物馆与艺术博物馆的展品经常混同, 也说明艺术品同非艺术品的界线是非常模糊的。艺术之所以难以界定, 还由于现代派艺术作品的千奇百怪, 不可捉摸……一位著名的艺术家把自己的小便壶拿上展览厅也称艺术品。一位音乐家‘4分33秒’的完全沉默, 毫不弹奏, 也称艺术品……所有这些, 都使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划分非常困难。”因此, 我们对艺术的定义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的同时, 还必须有非一般的预见性, 这之中不得不掺入想象与夸张的成分。“没有做不到的, 只有想不到的”, 这句话也许更适合用来形容艺术。否则, 很快又被新的艺术品所抛弃。

但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 由物质产生意识, 认识事物, 揭示事物的本质需要一个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漫长的过程, 必须通过大量的收集资料得到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从而得出理性认识, 并对这些理性认识进行升华出真理, 但艺术作品虽然作为感性资料, 却都凝结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思维、天才的艺术才能、灵感和情感、兴趣等等。人说世界上变换最神速的莫过于人的思维, 艺术家的思维变幻无穷致使艺术作品气象万千, 而要在艺术作品之上下定义的艺术的本质就往往显的望尘莫及了, 但是, 笔者坚信,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 对艺术的本质的揭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美学家在给艺术下定义时, 都认为自己已经对足够多的艺术作品做了详细的分析, 其定义应最具普遍性和概括性了, 但是世界事物处于永恒的变化的过程之中, 他们的知识只是就一个单一的层面得出的结论, 不过, 正是由于他们对艺术本质提出的质疑, 才使得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不断的丰富和扩展, 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幻想能力使艺术领域不断地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运动, 从而出现了新的原有艺术理论未能达到的情况。可见, 美的本质不可能有终极结论,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永无止尽的, 真理也只是相对的, 对艺术的定义也有一个不断变化完善的过程。

艺术观点是以历史变化为基础的, 不过无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有一点是大家公认不违的: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相对于生产者来说, 他是艺术家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观察、幻想和想象, 以及灵感来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 而相对于接受者来说是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人生的启发、人世的警醒。

当然, 随着新的艺术现象的不断出现, 用固定的艺术理论来界定新生事物显然不合时宜, 而且, 具有天才艺术家才能的艺术家也不可能只满足于既定的美学, 他们随时追求用新的形象表达心声, 这既是艺术得以发展的源头, 又是艺术发展的归宿, 在不停的质疑和探索创造过程中, 艺术家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的视野, 使人们对自己和自己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和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对艺术的本质就有越多层次的、多角度的认识。

从艺术生产与消费看艺术的本质 篇6

关键词:艺术本质,艺术生产,艺术消费

早在纪元时代希腊就悟道:“一切标准典范, 不论是科学方面的, 法律方面的, 伦理道德方面的, 神话学方面的, 还是艺术方面的, 都是人的大脑和手的创作。”艺术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 自然也是人的大脑和手的创作。柏拉图写下了早期理论的最重要的信条:艺术的基本含义是“模仿”, 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论”, 卡西尔的“艺术是对自然形式的发现”, 关于艺术本质的定义, 有强调艺术对于现实的一种依赖关系, 以现实为落脚点的再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的表现说等等。不同的观点有各自的出发点和美学意义。每一种观点都只承认艺术本质的唯一性, 我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多重的, 艺术这一概念包含了许多内涵, 有对现实的模仿, 有艺术家基于现实人生的感悟表现, 还有艺术消费群体情感经验的参与等多种因素的结合, 共同构成艺术的本质。

艺术都是源于艺术家对现实人生或自然的再现, 艺术源于生活与现实生活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 现实是艺术存在的土壤, 给予艺术家活跃的思维, 无尽的想象, 丰富的人生感悟, 从而为艺术家塑造完美的艺术作品创造条件, 但艺术创作不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与单纯的再现, 艺术作品不只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当它赋予了艺术家的情感感悟才具有生命力。

华兹华斯曾说:“诗是强烈的自然的情感的流露, 它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强调文学是情感的表现, 忽略了文学的现实基础。绘画, 音乐, 舞蹈, 文学, 都是艺术家对人生, 现实, 情感的综合表现。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是艺术家在现实中获得的无可比拟的心灵自由感后, 运用直觉, 想象等手法将其表现出来。一位名为戴奥的修辞学教师的观点不无道理:艺术具有把我们对事物真实性的感觉形象化的魔力。他认为, 如果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具有足够的感染力, 他的创作从此便会使我们产生形象的感知。

艺术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 唤起后, 用色彩, 动作, 舞蹈, 线条, 绘画, 音响和语言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 是别人也体验到同样的情感, 这就是艺术活动。直观的来讲艺术活动就是由现实—情感—媒介—让别人获得同样的体验, 这一连续的艺术生产、艺术消费的过程与活动。诗言志, 书法表现内在情感, 音乐传达情怀, 基于现实的表现是艺术的内在品格。经过艺术家的大脑和手, 将其自身的对现实人生的情感赋予艺术作品之中, 并以其为媒介, 通过艺术作品把情感传递给艺术消费主体, 让作为艺术消费主体的鉴赏者获得同样的体验, 引起共鸣。艺术消费主体针对艺术作品做出反应反馈, 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 艺术才完成使命, 所以艺术就是艺术家对现实情感表现的外化给鉴赏者的一种创作和接受的活动。

艺术作品的价值最终要靠社会活动来实现, 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要在社会活动中来实现它的价值, 艺术活动不仅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也同样表现为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接收与消费的过程。艺术活动由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先后承接, 形成动态发展的整体, 在这一整体的联络中, 艺术接收与艺术消费占重要的地位, 在现实意义上, 艺术接收与艺术消费是艺术活动的完成。艺术创作将艺术材料物化为艺术作品, 形成了艺术接受和艺术消费的对象, 没有艺术接受和消费, 作品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

法国电影导演让·雷诺阿, 在《我的一生及我的电影》一书中写道:“艺术作品只有把观赏者和创作者连接在一起, 才是名副其实的艺术作品。”把自己融合到伟大的艺术品之中确实是令人感奋的境界。我们只有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体验艺术家传递给我们的情感经验, 参与创作的过程, 艺术才有生命。

艺术接受与消费的含义在于, 他自然融入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德国美学家伊赛尔提出了“隐含的读者”的概念, 意义在于“既体现了文本对潜在意义的预先构成作用, 又体现了读者通过阅读过程对这种潜在性内容的实现。”把隐含的读者作为接受者, 虽然名为“隐含”, 却有它的现实性, 它伴随着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 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者的对象, 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 也就是说, 它没有对象性关系, 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这段话意味着,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 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是与艺术接受与消费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也认为: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 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现象学哲学家杜夫海纳从许瑟尔德“意向性”概念出发也谈到了接受这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他说“听众不仅是认可作品的证人, 而且还是以各自方式完成它的执行者, 要显现审美对象就需要观众。”例如音乐作品要靠听众去认可, 听众是音乐作品存在的证人。

我们对艺术的体验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是永恒的, 而是活动的, 因人而异的, 不断变化的。艺术接受的角色不同, 所持接受艺术的态度和方法也不同。莎士比亚的剧本即使不是每演一场就有变化, 也是十年就出现一次新的解释。一座建筑物, 在不同的光线下, 看上去就不一样了。一尊塑像从不同的角度观看, 就会有不同的形象。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感觉会变。艺术是不断变化的, 既然我们人在变, 社会在变, 我们对过去艺术的看法也会变。例如:若干年后, 再去谈那些你爱读的小说, 你也许会认为, 那个作家怎么变了?同样, 我们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再一次去观赏同一幅画, 换一个人去看这幅画, 就更不会一样了。正如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艺术消费群体对同一作品的看法随着自身阅历的丰富, 知识储备的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不同的艺术消费群体对艺术作品的看法更是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 生活在好几千年以前, 和我们生活完全不同的人, 他们所创造的作品, 竟然能冲动我们的心弦, 打动我们的感情, 艺术创作是天成的, 不受时空限制的进入我们的心灵。法国画家马塞尔·杜尚, 给艺术所下的定义引人注意, 他说:“艺术是连续的, 视觉是间歇的。”意思是说:艺术想象的机会随时都有, 不过, 我们很少利用这些机会而已。他还提出更为大胆的想法:可以看作艺术的东西即成艺术。艺术品可能是图书馆里的画, 我们小镇里一些建筑物的样式, 或是孩子的雨衣挂在墙上所出现的多种颜色的偶然混合。从这个意义上讲, 与其说艺术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是一种活动。艺术既是创作活动, 也是观赏者的响应活动。

任何艺术活动都是释放艺术家的情感的同时唤起鉴赏者的情感。虽说艺术在开始只是一种艺术家个性创造的活动, 但将作品投入消费群体, 将变成大众的精神活动, 观众、鉴赏者从这一刻起将参与到艺术创作的活动中与艺术家产生共鸣, 共同将这个作品完成完善。艺术作品只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们去接受, 去完善, 最终才能成为永恒的作品。艺术才能称之为艺术。

参考文献

[1]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2卷) [M].人民出版社, 1978:168.

艺术本质之我见 篇7

关于艺术的本质, 在文艺发展史具有三种不同的解释。即“模仿说”“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西方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生活世界的模仿, 与生活是具有同一性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并且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实世界更真实, 应该按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去模仿。“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 它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如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在中国, 西周时代的天命观是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客观精神说。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体系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在西方,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说是最早的客观精神说, 近代最大的客观精神说代表是黑格尔, 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表现。

我比较认同一种观点, 那就是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表现的目的是让别人体验到同样的, 艺术的来源其实是人们自己。艺术是人类的一种自我情感的表达方式, 艺术是人类的自我情感的抒发和反映。艺术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人们对外界世界的一些美好事物所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一种真实情感反映。所有的艺术其实都是自我情感的艺术, 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在中国与西方的艺术理论史中提到, 通过艺术来表达情感, 是被许多的艺术家和理论家所支持的。在两千多年前的《尚书尧点》就有“诗言志”的主张, 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志的解释是:“在己为情, 情动为志, 情志为一也”。黑格尔则认为艺术的不同形式其实只是因为理念的不同, 理念不同则对在对艺术内容的掌握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艺术品的存在就是必须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必须要表达出人们的审美情感和生活情感, 再以一种形象思维的手法被创造出, 最后引起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共鸣。

除了情感表现的本质以外, 我认为艺术还有一个重要的本质就是审美, 对于美的定义, 我们可以将美基本分为三类, 分别是不以任何有关对象应该是什么的概念为前提, 只是单纯的没有任何目的与利害关系的自由美;以某个概念或者按照以完善这个对象为前提, 即是人们先通过理性体验过的, 时间检验过的依附美;是由多种因素综合组成的的宽泛美。其实美不美, 完全取决于人们对“审美”本身的理解。

艺术的审美性性主要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上面, 获得自己的一个精神需求, 得到愉悦感, 并且能够从艺术作品中体会到社会以及历史的深刻意义。具体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艺术家们的情感表达上, 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使得鉴赏者能够在对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获取美的感受, 愉悦身心。艺术对于社会、人生都具有审美功能, 艺术往往能通过审美功能反映生活的深度。艺术对于自然现象也是同样具有审美认知的功能。因为艺术的审美性的实现是以人们的认知功能为基础, 所以在反映事物的特征时, 有艺术家对社会的一种理解认识。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 也表现了人的情感认识。所以艺术相对于其他任何的学科上具有独特的审美认知功能。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是艺术是将现实生活通过艺术创造升华为艺术真实, 透过客观来表现主观。例如在《清明上河图》上, 张择端就发挥了他的艺术审美认知功能, 虽说图描写的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画来了解当时处于宋代的人们的生活状况, 各个阶层人民的精神面貌。这幅画的高度艺术概括使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具有很高的审美认知作用。但是我们也知道, 对于不同的作品, 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艺术认知能力, 所以对于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是不同的。正如罗丹所说的“世界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一个人能否发现艺术美在于他是否有对美的发现以及对美的认知。

以文学作品为例, 浅谈艺术的审美性。文学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自我体现, 其中包括他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并通过文字符号进行艺术创造使之具象化艺术化。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就体现了审美性。他的作品都包含了他对生活、现实的一些思考。从他的语言叙事上的特点看, 他习惯用两个不一样的场景, 把不同的故事连城一条暗线, 然后相互纠结。看似没有关联的故事却能在中擦除火花。在作品《海边的卡夫卡》体现明显。故事讲的是所有的人们都在寻找一个出口, 那里有自己的美好记忆, 但是这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被大家所遗忘的。这种冲突所碰触出的反差使读者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内容和形式达到了统一。村上春树通过独具美感的文字语言反映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 通过读他的书, 读者会发挥艺术的审美性, 对其中的主人公进行联想, 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我认为艺术的审美本质是和艺术家自己本身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相关联的的, 艺术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内涵其实都是人们对于美的不同感受。

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本质, 所以了解艺术的本质仍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一门学问。在我看来, 艺术其实就是人处于其自由意志的一种精神活动, 艺术本质是有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精神产品。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 美则是艺术家情感的一种象征。及时实践先于意识, 但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仍然是需要艺术家的主动意识的参与。一件艺术品之所以能够称之为艺术品, 其实是客观世界同艺术家的情感结合而成。如果作品没有融入艺术家自己的主观性、情感性、审美性、那么艺术作品就会失去它的魅力。所以在艺术创造过程中, 物体的形象性和艺术家的情感性必须要相辅相成, 完美结合, 才能共同支撑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毅.《如何理解艺术的本质》.学术论坛, 2010.

[2]姚一苇.《艺术的奥秘》.漓江出版社, 2010.

[3]寇鹏程.《文艺美学》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0.

艺术社会本质论文 篇8

一、早期:多重内涵

早期《艺术概论》关于“艺术本质”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

其一, 艺术是“美的感情的发现”:2 0世纪早期黑田鹏信《艺术概论》将艺术本质概括为“艺术为美的感情的发现, 其发现须带客观性, 为假象的;为无关心的;又须带个性, 含独创分子, 表现时代精神及国民性。”1形成黑田氏独特的艺术本质观。国人俞寄凡《艺术概论》在很多方面沿袭了黑田氏的思想, 同时又以自己的独特的研究视角提出了理解艺术本质的建议, 指出“艺术之神秘性。亦可说就是艺术之本质。”2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实在欲理解艺术之本质问题, 不必拘于理智之思辨与哲学之烦琐, 只需置身于鉴赏者的地位, 把所有的经验忠实的归纳, 而以自己之思考, 与以一种组织。……我人可利用此心境, 把古代的艺术、现代的艺术、原始人的艺术、文明人的艺术、本国的艺术、用平等亲爱的精神, 依整理标本的方法, 从事研究, 则自能由易及难, 由简及繁的理解艺术之本质。”3此建议丰富和发展了艺术本质研究理论。

其二, 艺术是“阶级思想+艺术辞句”:2 0世纪2 0—4 0年代末, 来自现实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左翼文学艺术运动的兴起, 文学艺术界兴起了“革命文学”的浪潮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艺术与革命”紧密联系, 艺术是阶级斗争和阶级解放之利器被文学艺术界广泛认同。《新兴的艺术概论》作为新潮流代表被译介到中国, 其中青野季吉专门探讨了“普罗列塔利亚艺术是什么”, 答案是“它不是别的阶级底艺术, 它是普罗列塔利亚阶级底艺术。”4并强调普罗列塔利亚艺术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 普罗列塔利亚阶级底思想, ——就是普罗列塔利亚意特沃罗几, 非作为它的艺术底内容不可”。“第二, 这个普罗列塔利亚意特沃罗几, 必然不是以论理底辞句与理智底词句说出, 而是以艺术地辞句说出的……就是说具体的生动的感觉与感情底辞句。”5由此普罗列塔利亚艺术的本质即是“阶级思想+艺术辞句”, 这种艺术本质观对于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影响相当深远, 直到7 0年代末期, 阶级性一直是作为艺术的核心问题来对待。

其三, 艺术是“现实的社会生产形态”:国人萨空了的《科学的艺术概论》探讨艺术本质是通过比较列夫·托尔斯泰和普列汉诺夫关于艺术定义, 认为“由托氏的观点出发, 会得到决定艺术价值的是‘宗教意识’的意见;由蒲氏的观点出发, 则会得到决定艺术价值……是现实的社会生产形态。”6最后作者建议沿着普氏的观点, 即“艺术是现实的社会生产形态”作为艺术的本质, 来建设中国的艺术理论。

2 0世纪早期, 中国艺术理论及其观念深受到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指导和影响, 并在“全面学习苏联”的社会大潮之下引进了普罗汉诺夫的《艺术论》, 普氏关于艺术的定义是对托氏“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 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7这一艺术定义的修正和补充。普氏将其修正为“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 也表现人们的思想, 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 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此。”8普氏关于艺术的定义对于我国艺术理论研究影响颇大, 直到世纪末一直占主导地位。

此外, 毛泽东《讲话》作为我国特定历史阶段文艺的指导性方针、政策, 其发挥的作用是深刻的。关于艺术本质”明确定义:“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 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9“文艺作品中反映除了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 更强烈, 更有集中性, 更典型, 更理想, 因此就更带普遍性。”10这是对艺术本质新的诠释, 是结合2 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在特殊的时代背景而提出的, 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集中概括。

2 0世纪早期《艺术概论》艺术本质观之所以有多重内涵, 主要缘于“一个现实”和“两个影响”。“一个现实”即当时特殊的社会现实, 迫切需要先进的思想理念引领中国迈入现代社会;两种影响即是在“西风东渐”的大潮下, 两种“先进”艺术理论及其观念流入中国, 一是西方现代有影响的艺术观念;二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之上的艺术观念, 而且后者的影响更为强烈, 好似为2 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理论研究注入的“兴奋剂”, 树立的“航向标”。关于艺术本质研究在2 0世纪早期尽管处于探索阶段, 但却为此后艺术本质研究提供了素材。

二、中期:单一片面

2 0世纪中期, 由于特殊历史状况, 艺术理论研究处于停滞状态, 艺术本质观此时趋于单一、片面。这时期苏联学者涅陀希文《艺术概论》被视为《艺术概论》的金科玉律, 颇具影响, 该书将艺术的本质为定义为“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的反映”1 1。然而, 关于艺术本质的研究, 不仅只是艺术反映现实的问题, 艺术还有许多其它的特质, 诸如:审美本质、娱乐本质等, 但此时都没有被关注。艺术本质研究没能沿袭早期多重内涵进一步发展, 而是陷于停滞、断裂的困境中。

三、新时期:丰富多元

新时期《艺术概论》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大致有以下三种表述:

其一,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新时期《艺术概论》确立了“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为中心的艺术本质观, 且“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是其主要的特征。这是8 0年代初期艺术本质研究的主要倾向。1 9 8 0版《艺术概论提纲》将艺术本质明确定位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具有能动性, 且形象性是艺术的主要特征。1 9 8 3年修订版《艺术概论》艺术本质观与1980版保持一致, 描述更加完善:“艺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但是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摹写社会生活, 而是主观意识的加工改造, 渗透着艺术家自己的审美态度和思想感情。”12持相同观点的还有顾永芝《艺术概论》, 该书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对艺术本质的新进展予以陈述, “艺术的本质是认识”、“艺术的本质是情感”“艺术的本质即人的本质的确证”、“艺术本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13。该书坚持“艺术的本质是认识”的说法, 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并进一步阐明两个观点:1.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2.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 并指出主体性是认识的一般本质, 而审美性才是艺术的特殊本质。

其二, 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8 0年代末期, 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生产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或生产形态”的艺术本质观。如孙美兰《艺术概论》从艺术的形态入手提出“艺术是意识形态, 也是生产形态”14, 且进一步强调任何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这种话语表述与“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内在一致性, 但却给艺术本质研究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类似的还有哈九增《艺术教程》, 采用了“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话语陈述, 并指出艺术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点在于以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作用于社会生活。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对于艺术本质的研究颇有见地和新意, 该书首先对艺术史上颇有影响的学说予以列举, 如“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之后作者运用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 将艺术本质概括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特征。该书理论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证充分、语言描述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 是9 0年代影响较大的《艺术概论》著作。另外, 王宏建《艺术概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 从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和审美本质三层面展开, 深入透彻地分析研究了艺术的本质, 社会本质方面, 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和社会生产实践的角度来考察, 得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 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 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 创造美的精神产品, 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1 5认识本质方面,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出发,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认识, 以不同于宗教、哲学等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即以高度概括、具体可感的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性。审美本质方面:认为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可以说, 该书是对新时期“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为艺术本质作了很好的总结。

以上两种艺术本质观, 是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基础的, 都属于“意识形态艺术”。

其三, 艺术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这是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的新思维。梁玖《艺术概论》具有代表性, 该书提出艺术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通过对比分析“意识形态艺术”和“后意识形态艺术”, 作者认为前者是阶级社会社会意识占主导, 整体艺术的全部或主流, 类似于号角和武器;后者产生于社会主体权威消解而借机出现一种新的艺术现象, “即指艺术随着此前作为社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在消解终结之际所呈现出来的反映当下现实社会状况与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现象。”16作者关注到一些不涉及艺术内容、形式化的、纯审美艺术,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传入国内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艺术, 诸如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 这些艺术更多地关注于“人的心灵”。作者对艺术重新定义, “所谓艺术——就是指人类运用物质文化实体, 遵循审美或反审美的规律, 创造极具有大美学特征和内容的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17作者把艺术界定为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 是力图给予艺术以全面性地认识和把握。另外作者还对艺术创造行为的过程予以关注, 认为艺术创造行为的“过程”比“结果”更有魅力, 并其称为“生产形态”艺术。这是不同于马克思“艺术生产形态”的另一种解释。最后作者得出“艺术既是意识形态, 又是本体形态与生产形态的有机综合体。意识形态艺术——侧重于作品的思想属性与阶级属性。本体形态艺术——侧重于作品本身的存在属性与意义。艺术的生产形态, 是阐明艺术的产出具有生产活动属性。总之, 其三者是互为依存与作用的关系。”1 8。总之, 作者能够大胆质疑“意识形态艺术”本质观, 从新的思维角度去分析, 试图用更具有概括性的“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来观照艺术的本质, 这种开拓创新的学术勇气和独特视角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小结

上一篇:学校文化建设的操作点下一篇:口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