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2024-06-12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研报告(精选8篇)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篇1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

实践参与人: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高程慧 学号:12851107 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高璐 学号:12851108 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葛艳 学号:12851109 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陆兰英 学号:12851118 实践时间:2014年8月 实践地点:常州市

前言:在家看《变形计》感触颇多,看着那些山区孩子希望父母回家的眼神,渴望拥有父母疼爱的眼神,心里不是滋味。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有的一年只有在春节的时候回家与家人团聚,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可以回家。山区经济条件较差,发展缓慢,农民工的收入又非常的微薄,家里的开销大,子女上学的费用对他们来说又是巨额,这样只能让他们选择外出打工。

当然,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农民工是中国农民新时代的缩影,为祖国的富强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而农民工问题又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于是,我们对此展开了一系列对农民工生活现状的调查。

调查对象: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对偏远地区的农民工做了一些调查,于是选择了常州。虽然常州是一座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但也存在着一些为生活所迫而不得已去外面城市打工的农民工。

调查经过:通过走访部分农民工打工地点,询问他们在常打工的各方面情况,了解其现状发展。

调查结果:常州外出打工的农民工30岁以下的仅占26%,30岁以上的占74%,其中45岁左右的最多,所以现在的农民工已呈大龄化趋势。

常州农民工高中毕业以上的仅有4%,大部分农民工仅仅是初中毕业以后就外出打工的,有的甚至连初中都没有上完,所以他们的教育程度较低。

常州农民工的工资集中在1000—2000,最高的收入也只不过在3000左右。所以他们的收入普遍较低,在这个物价上涨的年代,他们的工资根本就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常州农民工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现在上学的农民工孩子占了90%,这意味着在这个需要知识的年代,还有人连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这样会影响他们心理发展不健全,使城乡教育发展不断扩大。

常州农民工大多从事的职业是大多是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难度大的建筑工人,工厂临时工。他们没有休息日,工作超时,没有加班补贴,最重要的是没有与公司签订合同劳动,他们的权益会受到伤害,所以调查显示农民工的从业范围较窄,自身维权意识薄弱。

常州农民工的工资是死的,他们因为知识的限制,通常不会利用炒股,分红等其他方式来获取其他的金钱来源,经过调查,农民工会炒股,懂得炒股的仅仅占4%,其他的都是用基本工资来维持生计。

常州农民工因社会保险宣传力度不够,对社保这一块了解甚少。企业不会为一些农民工白白花冤枉钱,所以一些农民工根本不会为自己保险,缺乏维护自己的利益。

农民工生活现状的背景和分析: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十几年来,有关农村人口流动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无论90年代初期的民工潮,还是近期的“三农问题”研究热,都密切的关注农民工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民工从身份上来说,是来自农村,有农村户口,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家乡承包着土地,并且有的家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从事着农业劳动,并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一部分收入。从职业上来说,他们是工人,他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镇里,在在各种企业单位,工厂里从事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获取劳动报酬作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就是农民工的真实写照!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国城乡建设的主力军,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原动力,没有农民工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中国的农民工为我国农村塑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形态,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改革开放后农村有远见的农民,离开土地到外乡,外省,外国去打工,出口劳务经济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许多乡村收入主渠道是打工族的劳动经济收入。由于劳务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繁荣,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农民工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

在中国农民工形成的原因。在中国,农民工的由来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一方面,农民工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产物,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然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也是我国长期以来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当然,它也是农民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必由道路。纵观世界历史,无论是近代的美国,法国,抑或日本,英国,都是通过工业化实现了民族的腾飞与发展。自近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一直都比较缓慢,在建国初期,我国选择了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道路,一方面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稳定国内局势,解决新生政权的生存问题以及人民的生计问题,如何取得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国际环境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近代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发展轨迹及苏联模式都影响着我国走工业化的道路。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但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劳动力的集中,造成农村人口向某些区域集中,人群的集中就必然带来市场商业活动,服务业的发展,再次创造就业机会。农民工出现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平衡造成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先进行了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了农民,接着实行了三大改造,将私有工商业变为公私合营,在当时的条件下,工人和农民处于同一阶层,应当平等的占有社会资源,但是在当时条件下并不能。所以在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维护了社会的基本安定与团结。然而这就从根本上割裂了城乡的根本联系,使城乡居民有了截然不同的身份。这样就导致了中国农村长期贫困,城乡的矛盾也日渐显露。

农民工的生活现状。每逢春节交通部门要开《民工专列》,春节后,媒体又会纷纷报道“民工潮”,有些社会学家在关心着“农民工生存状况”,一些教育工作者评说“民工子弟学校”,其他如“拖欠民工工资”“为民工讨薪”等,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在这种称呼中,实际上包含着潜在的身份歧视。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种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大多农民依旧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农民工因为自身素质和能力,收入一直没有明显提高。

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成为城市居民的一部分,他们与城市既密不可分,但又有隔膜。

建议与意见: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思路,应当顺应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重点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农民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就业,向城市有序流动迁移的方向,打开城门,合理引导,逐步转移,有序进城。二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让一部分农民就地转移,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和待遇,让一部分农民工进城务工,安居乐业。三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造条件,抓紧解决农民外出务工面临的现实突出问题,同时推动体制改革创新,探索消除产生农民工问题的深层体制原因。具体解决农民工问题还需要从农民工就业,工资,子女教育等方面深入着手。针对农民工就业难的实际情况,政府应把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增强就业稳定性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多渠道的措施,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这就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大力开展多种部门多种形式的培训,增强农民工外出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完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当然,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积极发展小城镇,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农村“水电路气房”,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和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对农民工来说,子女教育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不少农民工到城市打工并不是单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能让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受到良好教育。因此,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就是对农民工最大的帮助和关心。首先,要统筹浦发展公办,民办教育资源,这里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要落实好“两为主”政策,把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经费预算,会想办法加大投入,调配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接着提高民办教学资源水平。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简单的禁止和关闭都不可取,要支持和规范其发展,将受政府委托人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统一的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提高安全水平和师资水平,逐步让其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财政扶持政策。最后,是逐步分离学籍和户籍。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再回到农村读高中,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教育和健康成长。政府可以考虑将学籍和户籍分开,让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就业的地方享受参加中考,高考的权力。

住房与农民工也息息相关,农民工住房问题突出,农民无法买得起 租得起城市的房子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有的甚至连厨房和卫生间都需要与他人合用。所以政府应建设简单的住房,让一些农民工能有能力买得起或租得起普通的民用房。

最后,我们必须多管齐下,解决而难题。提高农民工的地位。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后记:对于本人这次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可能由于地域限制而欠缺精准,但我还是有了一些收获和感谢。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这次调查,我明白了农民工有多么的不容易,无论是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还是在家苦苦等候的农民工子女,都因为生活所迫而过着艰苦的生活。以前我不知道赚钱有多么的不容易,但因为这次机会,我明白了父母是世界上最辛苦,对我们最好的人,也了解了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也希望社会能与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和理解,政府能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能让他们生活更加的美满幸福。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篇2

在我国,农民工的群体极大,而且其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他们的付出与回报并不对等,特别是在精神文化生活层面,这也引起了很多社会学者的普遍关注,且农民工的生活困境及精神困境在不断的报道出来。

马斯洛人本哲学中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其中精神需求建立在物质需求之上,当人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则他们会追求一定的精神需求,而精神需求又包含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音乐作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农民工的社交需求,属于相对比较低层面的需求,但是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的音乐生活并不乐观,且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文章依次为切入点,通过数据更加直观的展示农民工音乐生活的现状及发展。

二、农民工音乐生活现状调查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的方式,对农民工音乐生活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调查的方案设计

本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选择题、判断题与填空题,考虑到大部分农民工文化水平有限,本调查搭配访谈调查,辅助调查的方式。在选择题中设置了五个问题,其中4个单项选择,1个双向选择;判断题则根据其现状设置了6个不同问题;填空题采用从简的方式,只设置了三个。本调查主要针对的是农民工音乐生活中的资源获取、音乐类型、音乐接受范围等问题,样本选择在流动性较大的北京市某城区。因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且相对比较规范,调查容易展开,且调查的数据更具备代表性与针对性。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257份,其中有效问卷205份,主要针对北京的流水线工人、服务生、营业员、临时工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对问卷进行仔细分析,同时结合一定的访谈记录,总结出农民工音乐生活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笔者下面将进行一一分析。

其一,音乐占据了农民工重要的生活,但是其音乐活动形式有限,活动单一,效果有限。通过调查发现,音乐在农民工业余生活中占据主体地位,有着听歌习惯的农民工高达96%,但是他们很少参见实体的音乐活动,经常参与的只有34%左右,而偶尔参与的占到了68%。访谈中,农民工参与音乐活动的主要途径有广场舞与KTV两种,其中广场舞门槛低,参与度高,而KTV消费水平过高,大部分农民工参与性不强,而音乐会、文艺汇演这种只有在一些大型的工厂中的特定节日中才会出现,参与性更是少之又少。除了以上音乐形式的活动外,大部分农民工依靠麻将、打牌、听歌或者看书消磨个人时间,少量农民工有个人电脑。另外,80-90后农民工一般主要从网吧获得音乐的熏陶。

其二,音乐的种类上,农民工接触的音乐形式主要是流行歌曲与网络歌曲,其他音乐资源明显匮乏。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农民工只能接触到流行音乐,而谈到其他音乐形式,他们一般不理解,而有些农民工喜欢乐器,但是因财政拮据,根本无法真正接触到乐器。另外,针对一些交响曲或者民族音乐,大部分农民工表现出的是毫无兴趣,他们甚至听不懂歌曲在唱什么。他们选择歌曲的唯一衡量标准便是共鸣,以为问及他们为什么喜欢流行歌曲时,大部分回答是“很喜欢歌词”,或者“感觉写的就是自己”。

其三,音乐的获取途径单一,音乐欣赏设备简陋。在农民工音乐获取中,手机与电脑是主要设备,特别是当今智能手机的盛行,几乎大部分年轻的农民工手里都有一部智能手机,而手机上一般都安装听歌软件,这给他们听音乐提供了便利,但是也局限了他们获取音乐的途径。而在音乐的听取设备上,他们大部分是通过耳机听取音乐,或者直接用手机扩音器,总体上来说,他们听取的设备相对比较简陋。

第四,虽然音乐占据了农民工大部分精神生活,但是他们对音乐的认知差距很大。大部分农民工肯定了音乐在他们生活中地位,但是这种决定地位产生的理由差别很大,其中娱乐、交流与时尚占据了主体,其他理由层出不穷。当然,这也验证了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多样性。

第五,大部分外出农民工喜欢流行音乐,其中网络歌曲为主体。问卷调查最后一项是对其喜欢的歌手及歌曲的统计,其中大部分是网络歌曲,而凤凰传奇成为了其最喜欢的歌手,有180人填写,高达62票。网络歌曲占据了农民工音乐的半壁江山,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农民工更喜欢通俗易懂的音乐形式,且其获取音乐的途径有限。

(三)调查及审视

笔者曾经也是农村人,有一些亲戚、朋友扎根农村,在经济的大潮中,有一批亲朋好友来到城市,他们也给笔者提供了除了单纯数据调查外的一手资料,因此笔者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经历与以上数据进行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及笔者的亲身接触,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上没有能力去高档区域消费,特别是KTV,会所等,但是在业余生活中,他们一般与音乐经常打交道,同时也会刻意的收听一些歌曲,但是这些以网络歌曲为主。另外,他们一般听歌是为了消磨时间,而不是为了追求音乐,因此听歌中并非专心听歌;在歌曲的获取上,他们大部分是请人下载,或者自己下载的方式,也有些工友之间相互传送音乐;在收听方式上,一般是通过手机听歌,有些也会购买收音机听电台,当然也有部分工友会购买相对更加专业的MP4等设备听歌。

通过调查分析还发现,虽然农民工已经将音乐作为其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听音乐,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消灭时间,或者仅仅是为了休息或者时尚,这他们的业余时间,音乐仅仅是一种娱乐手段,是对他们匮乏精神生活的一定程度的补充,是一种宣泄的方式。因此农民工的音乐生活仅仅是停留在基本需求层面,对他们的精神生活改善帮助不大,亟需专业的音乐指导与培训。

三、结语

通过调查发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工的待遇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对于音乐的获取途径、收听范围、普及范围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农民工音乐生活仅仅停留在消磨时间与追求时尚的基础层面,还需要社会的广泛引导与改善。

摘要:音乐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基于物质生活的更高追求,农民工是社会发展的特殊群体,他们大部分以物质生活为主要奋斗目标,闲暇中也会参与一些社会文化生活,陶冶自己的情操。文章以我国典型城市为例,分析我国农民工音乐生活的整体现状。

关键词:农民工,音乐生活,现状,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蔡志龙.《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问题的思考》.载《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2]苏琴琴.《网络歌曲文化分析》,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研究 篇3

关键词: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4-0079-05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the issue of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affect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on which a lot of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However, there are not so many studies on female migrant workers, studies 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pursuits of the female being fewer. Focusing on the spiritual pursuits of female migrant worke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in thei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pursuits, and explains th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from such aspects as economy, psychology and society.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volving efforts from such aspects as the female migrant workers themselves, their employers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 hope of improving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pursuits of female migrant workers.

Key words: female migrant worker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pursuit; present situation; suggestions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逐渐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一部分农民开始涌向城市。前期主要以男性为主,他们大多从事建筑、钢铁等依靠体力的行业。而后,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制造业、纺织业、服装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对女性农民工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吸引力越来越强,于是,很多农村女性也离开家乡加入了农民工进城行列,且在农民工群体中占据了较大比例。《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指出:“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是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人员。”[1]那么,其中的女性自然而然地被称为女性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而女性农民工占比达到33%[2]。由此可看出女性农民工群体数量之庞大。一直以来,农民工群体被社会各界称为“弱势群体”,而女性农民工群体则更是“弱势中的弱势”,因此,关注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通过对知网数据库检索,笔者发现相比较对农民工整体研究而言,对女性农民工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基于实地调研的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研究或者女性农民工就业现状研究。单独对女性农民工精神世界的研究较少,且多从精神需求层次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研究。本文通过对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相关资料的整理,结合社会学理论、社会性别理论等对对女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现状概述

(一)女性农民工的特点

1.文化程度低。

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女性农民工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的比例为42.3%,而50.8%的女性农民工只有小学文化,文盲率也高达13.9%。因此她们来到城市便只能从事一些文化程度要求低,没有技术含量的机械型操作的工作,这类工作往往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单调重复,这就使得女性农民工群体严重缺乏精神文化生活,又加之在工作中无法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她们往往神情疲惫,毫无生机,而较低的文化程度又让她们只能趋于现状,被迫压抑内心的渴望。

2.法律意识薄弱。

对于女性农民工这一群体来说,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便是她们生活的全部,她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城市里的人是一样的,从来没有想过在受到伤害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她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一份民间调查显示[3],约90%的农民工不懂劳动法,80%的农民工未与所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90%的农民工不知道有最低工资标准。在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而女性农民工更是如此。通常在她们的世界观中道德大于法律,她们相信劳资双方的口头约定胜过那一张白纸黑字,也正因为如此,她们受到了更多的不公正待遇,甚至伤害。这些都打破了她们原有的思想观念,让她们变得迷惑、不安甚至是恐惧,也更加脆弱与封闭。

3.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虽然走进城市,生活在城市,但是女性农民工与这座城市的交流并不多,在思想上更多的保留着传统的封建旧思想。一方面,她们在工作之余照顾整个家庭的生活起居,默默承受着所有家务,依然“以夫为纲”,以子女为天下,缺乏主体意识,这也使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她们大多信奉神灵,把生活中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灵的旨意,缺乏主观能动性。又加之长期缺乏关爱,她们往往自我封闭,不愿意过多的表现自己。即使遇到困难也只会找熟悉的老乡帮助,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但是,她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冲击,在这一过程中她们开始质疑以前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冲突与变革、传统与现代、科学与愚昧、开放与封闭的极度矛盾之中,心理压力巨大。

(二)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缺乏现状

内因是事情变化发展的根据。女性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状况。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不仅使得那些奋斗在城市建设一线的农民工们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也明显改善了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民工尤其是女性农民工,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很多方面都与城市居民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娱乐方式单一。相关调研显示,女性农民工对关于“闲暇时间主要做什么”的问题回答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看电影或电视、睡觉和听音乐,其中有146 个人选择了看电影或电视,占调研人数的47.1%[4]74,可见她们的文化生活缺乏内涵,结构简单,整体质量相对较低。第二,女性农民工情感归属需求也很难得到基本满足。她们离开家乡熟悉的社会网络,少了家人和亲友的扶持,生存在充满竞争压力的陌生环境中,备感孤独与彷徨,“临时夫妻”“临时夫妻”,也叫搭伙夫妻,是指夫妻双方或其中一方已结婚,因在外打工而与配偶无法团聚,临时与他人结成像家庭般的伴侣关系而居家度日。的大量出现便是对这种情况的最好例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5]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和提升女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二、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

1.较低的收入无法满足其文化需求。

调查显示,女性农民工就业大多分布在收入较低,环境恶劣,福利低的岗位,这些必然使她们的收入受到影响。而且她们的工作稳定性不高,因此工资收入并不高,因此其对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限制。又加之没有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保险的保障,物价水平上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产品方面的消费更少,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缺乏。

2.陈旧的消费观念限制了其文化消费。

虽然女性农民工生活工作在城市,但是其主要社会关系还在农村,也保持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在消费方面,她们一向主张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在收入可以要维持个人日常开支外,她们还希望有节余,以供寄回老家贴补家用或者用于子女的教育。她们认为在文化方面的消费是可有可无的,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甚至可以认为是无用的。这样就限制了她们在文化方面的消费,让她们无法获得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的服务。

(二)心理因素

1.“边际人”的心理让女性农民工缺乏安全感。

虽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群体的无私奉献,但是她们却并未被城市所完全接纳。一方面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来发展生产,农民工是最好的选择,另一方面在城乡二元制结构中,农民工群体被当作外来人口,从事脏苦累的工作,不能获得城市户口,而远离的家乡也已经不是自己的生活场所。如此一来,她们既不是城市人也不是农村人,成为了一种“边际人”[6],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时常处于焦虑状态,从而影响了她们正常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

2.自卑心理影响着女性农民工的交往方式。

城市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为人处事的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与农民工以往所接触的不同,女性农民工进入城市,对城市的一切都感到不适应,而城市人的歧视和冷漠更是让女性农民工内心充满了自卑感。而与男性农民工不同,女性农民工由于自身性别与生理因素,再加上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大多从事服务性行业,社会地位较低,难以获得在城市生活的归属感。同时,由于这种自卑心理使她们经常封闭自己,不愿与外界交流,她们往往觉得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她们都无法和城里人一样。她们抵触所处的环境,不愿意认同城市里的文化,因而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城市的精神文化活动。

(三)社会因素

1.户籍制度的影响。

传统的二元制经济体制使得户籍制度成了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一块绊脚石,它决定了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也成为城乡居民之间的鸿沟,这就使得女性农民工群体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这一群体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样一来,必然对她们的精神文化消费产生重大影响。

2.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

在城市中,政府、企业、社区等对女性农民工所提供公共服务不到位。首先,政府未能提供足够的公共文化消费品,对于女性农民工来而言,适合的文化消费品供应不足,会导致很多女性农民工无法获得这方面的享受。其次,企业未考虑到女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未能完善这方面的制度,例如培训学习、参加文艺活动、组织旅游等,忽视了女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再次,社区缺乏对女性农民工的关爱,没能完全尽到自己的职责。此外,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的支持使得女性农民工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会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三、提升女性农民工文化生活的意义

(一)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

女性农民工未能进行有效的城市融入是其在城市里所遭受的一系列不公平待遇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的重要原因。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一方面可以改变她们的生存现状,使她们可以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权利同时实现自我认可,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更好地享受城市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女性农民工主动自觉地改变其思想文化观念,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也会让她们的身心更加健康的发展。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她们会实现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从而更好地完成市民化,更好地融入城市,所以说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对其自身的发展也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二)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各个产业的共同发展,增加了城市居民的收入,另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带动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也使得她们对城市的依存度增加,加大了各方面的消费,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内需,使得城市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加之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加,交往方式改变等也为城市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更具活力。

(三)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不畏辛劳的品性,提高自己的收入,缩小城乡的发展差距,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她们的城市融入也有利于带动农村的发展,使城市文化和生产方式向农村扩散,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和谐发展。而城乡差距的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7],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改善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对策

农民工作为社会群体中的重要一部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进程中,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农民的利益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8]。针对女性农民工自身特点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现状,改善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不仅需从女性农民工自身做起,也需要所在企业和政府的外力推动。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个人层面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精神世界。

女性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没有参与文化生活的主动性是其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重要原因。当她们认识到文化对人的重要影响时,她们就会自觉地参与到文化生活中去,去充实自己,丰富精神世界。因此,女性农民工应该努力提升自己,例如在工作之余多读读书,参加一些培训班,辅导班等[9],学习更多知识,增强自己的劳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获得尊严感和归属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2.积极调整,融入城市生活。

女性农民工要想真正地融入城市,首先就必须努力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城市文化中来。其次,女性农民工应该认识并肯定自己对于城市的重要作用,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学会自我肯定,积极参与文化创造,调整自卑心态,认识新自我,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城市文化生活所带来的愉悦感。

(二)企业层面

1.严格遵照劳动法规定。

改善女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要从经济方面着手,经济是基础,是文化的保障。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切实提高职工工资,给予她们应有的报酬,这是她们参与文化生活的物质保障。其次在工作时间方面也应该严格遵照规定,给女性农民工一个自由的时间,而不是无休止的劳作,这样也有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才能更好地丰富女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2.努力创建企业文化。

对于女性农民工所在单位而言,鼓励女性农民工参加一些积极健康的文娱活动,如联欢会、职工联赛、旅游、文艺汇演。这些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女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她们对企业和城市的认同感,还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带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

(三)政府层面

1.为女性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文化产所。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为了进一步丰富女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政府应该为其提供更多能够满足她们文化需求的场所,例如:文化广场、社区阅览室等,为女性农民工参加文化活动提供一个平台。这些文化平台的建立能够让更多的女性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中,从而丰富她们的精神世界。重要的一点,在这些基础设施建成后,政府要降低准入门槛,力争做到免费对公众开放,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女性农民工积极参与。

2.加大对女性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

参加职业培训、教育等不仅能够让女性农民工增强劳动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丰富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要发挥各种培训机构、工会、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业培训。在培训的内容方面,也不能局限于技艺的传授,还应对其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培养她们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让她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3.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NGO)的作用。

NGO即非政府组织,在中国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政府或民政部门管理具有“半官方”特色的NGO,另一种是纯民间人士自发成立的草根NGO[10]。非政府组织致力于缓和各种社会矛盾,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一般是自发组成的,而劳工NGO更是如此,例如小小鸟打工热线、1996年成立的打工妹之家、苏州工友家园、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等。这些组织的建立为农民工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渠道,特别是心理发展和精神需求,它们关注农民工,了解农民工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因此,发展壮大这些劳工NGO更有利于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给她们一个更加温暖的港湾。

4.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宣传。

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对此,政府应通过立法形式来切实维护女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进行审查和修订。另外,政府还应该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是否到位,如有违规行为应严惩。加大宣传力度,多多开展相关公益性的法律讲座,这样才能为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

五、结语

随着女性农民工日益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她们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和期待。在以“五大发展理念”引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加强对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从个人、企业、政府三方面形成合力,推动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让女性农民工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

[2] 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5-04-29)[2016-02-18].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4/t20150429_797821.html.

[3] 胡灵敏,王丽.寻找农民工心中的好老板[N].钱江晚报,2007-12-20(A4).

[4] 许鹤,范小虎.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及改善对策——基于安徽省的调查研究 [J].新余学院学报,2014,19(5):74-76.

[5]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1-10-18 (01).

[6] 甄月桥.农民工就业心理透视[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8.

[7]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1-2.

[8]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06-10-18(01).

[9] 赵蒙成.教育支持: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培训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2:3.

[10]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农民工:社会融入与就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1.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篇4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现状调研报告2010-06-29 19:14:5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现状调研报告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现状调研报告(2)

为妥善解决我县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对我县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县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农用地需求不断增长,自土地承包到户以来,全县因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镇项目建

设等被征收征用土地共4490亩,其中,耕地4227亩。所有征地涉及51个村委会235个村民小组3301户农户11094人,其中1—18岁2938人,18—60岁6881人,60岁以上1275人。其中2005年至2008年7月共征地358亩,其中耕地341亩,占所征地的95%。所有征地涉及9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259户农户852人,其中1—18岁218人,18—60岁563人,60岁以上71人。

(一)基本失地人口情况。征收、征占用土地后失地农民中基本失地(人均耕地不足亩)1284户4446人,其中1—18岁1058人,18—60岁2847人,60岁以上541人。基本失地农民生活现状为:上升型120户、持平型903户、贫困型261户。其中2005年至2008年7月,征收、征占用土地后失地农民中基本失地31户108人,其中1—18岁31人,18—60岁66人,60岁以上11人。基本失地农民生活现状为:上升型5户、持平型13户、贫困型13户。

(二)完全无地人口情况。征收、征占用土地后失地农民中完全无地644户2209人,其中1—18岁632人,18—60岁1331人,60岁以上246人。完全无地农民生活现状为:上升型57户、持平型303户、贫困型284户。其中2005年至2008年7月,征收、征占用土地后失地农民中完全无地61户220人,其中1—18岁54人,18—60岁146人,60岁以上20人。完全无地农民生活现状为:上升型4户、持平型33户、贫困型24户。

(三)征收征用土地的补偿情况。因项目建设的补偿情况。1998年以前征地以货币补偿为主,补偿标准不等。少部分农户采用减免农业税(费)的方式补偿;1998年以后的征地主要实行货币补偿和办理农转非的方式进行安置,标准根据地块等不同而不等,最高时曾达6万元/亩,大多数为2万元/亩。另外,落实农转非2263人,其中安排就业114人。落实最低生活保障8人(户)。其中2005年至2008年7月,落实农转非48人,其中安排就业16人,落实最低生活保障40人(户)。

2005年11月以前征地实行货币补偿,补偿标准不等,最高达6万元/亩,大多数在2万元/亩左右。2005年11月至2008年7月,按县人民政府第5号公告规定的标准对建设征收土地及附着物进行补偿,具体标准为征收水田、菜地的规划区内24000元/亩,规划区外的坝区、乡镇政府所在地22000元/亩,其它地区19800元/亩;征收旱地规划区内10000元/亩,规划区外的坝区、乡镇政府所在地9000元/亩,其它地区7700元/亩。2008年7月,县人民政府发布了28号公告,对大瑞铁路永平段建设用地征收及拆迁补偿标准作了新的规定。

(四)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情况。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采用货币安置、就业安置和土地安置的方式进行。一是货币安置。这是目前采取的主要安置方式。征收土地的补偿费,除原老街的部分村、社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少量的费用外,其

它乡镇全部兑补到农户。二是宅基地安置。对部分拆迁户,在进行货币补偿的同时,还实行宅基地同面积兑换的方式进行安置。三是办理农转非手续和就业安置。按征收亩耕地办理1人农转非,共办理农转非2263人。从2008年起,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后,不执行农转非政策。同时,由用地单位为土地被征收的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安排了114人就业,但这样安置的方式很少。四是最低生活保障。对生活困难符合享受低保条件被征地农民给予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8人(户)。

二、存在的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的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失去了土地,农民就没有稳定的生活保障。如果农民在失地后没有得到合理的安置,就会造成大量失地农民变为介于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新的社会弱势群体。土地征用不仅没有富裕农民,而是造成了大批农民失地失业;不仅没有缩

小城乡差距,而是扩大了社会不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已成了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篇5

近年,五里村开始逐步实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土地流转,在这种背景下,五里村的农民生产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报告将作简单讨论。

打工:谋生的新方式

农田是农民生活的根本,失去土地的农民,多以打工作为新的谋生方式。

刚到五里村,我们就来到了接待家庭:耿奶奶家,她告诉我们,她家的田是去年被收的,她的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她也时常打打临工。

在耿奶奶家隔壁,我们遇到了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妹妹,她也说,父母从今年年初起,就去县城的玻璃厂打工了。

除此以外,接受调查的刘叔叔,刘阿姨,钱奶奶等也都表示,家中主要劳动力大部分都以外出打工,少数在家待业;打工工厂主要为附近的几家以代工为主要业务的电子生产企业;从事的工作主要为流水线简单作业。另外,学农基地也为他们带来一定收入。

而谭姐姐则表示:她的父母和奶奶除了出去打工,在家中还承包几亩地用于种植花和蔬菜,也是家中重要的收入来源。

我们认为,土地的流转导致农民转而从事第二产业是必然的,从事农业生产人口的减少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农民转向从事制造业,也有利于本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离开土地的农民并没有大规模的失业,而是有了新的工作,是值得欣慰的。收入:缩小的收入差

上一段的分析表明,离开了土地的农民多转向了第二产业生产,那么,这给他们的收入带来了怎 样的变化?我们的答案是:土地流转后,农民收入差减少了,收入更加稳定了。

从众说纷纭的调查结果上看,我们或许非常难以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我们不难做出理性的分析: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各家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等都有较大差异,故各家各户的生产所得差异也较大;而在现在的工业生产中,虽然也存在生产水平等的差异和按件付酬的管理方式,但由于流水作业的高度分解性,不同劳动者的最终生产效率差异不如农业那么明显,故生产所得的差异也相对缩小了。

另外,农业生产受非人为因素影响极大,而工业则相对稳定,故农民的打工收入相对之前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也更加稳定了。

生活,感受:农业仍为农民的立生之本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均表示,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更加轻松,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一起生活,起得也比之前务农时晚,可是,我们以为:工业生产并没有减轻农民的工作负担,只是使工作负担分散了,原来务农时,辛苦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几季,而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则是每天工作均等时间,经分析计算,总的工作量并无太大差异,只是,分散的工作量使农民感觉较轻松。

最近,富士康代工厂的连续跳楼事件使用我们开始关注打工者的精神压力状况,我们也询问了受访者,他们均表示,虽然每天打工,但仍然有可以天天回家,与家人共同生活,所以并未感觉到明显压力。

不过,在调查过程中,受访者们也表示,虽然有长期合同和“三险一金”的保障,但离开世代耕作的土地,仍然感觉“不踏实”,我们认为,当下,农田仍是农民的立生之本,这与长期以来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将持续很长时间。未来之路:后土地流转时代的政府举措

我们认为土地流转在数年内仍然势在必行,但脱离土地的农民填充了附近工作岗位后,就业压力很可能大大增大,政府将可能必须创造更多岗位,推进城市化进程以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如何改善农民的保障体系,使脱离土地的农民更有安全感,也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最后,祝五里村的明天更美好。

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篇6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1、您对目前的生活满意吗?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有些不满意D.很不满意

2、您外出打工已有多长时间?

A.1年以下B.1—5年C.5—10年D.10年以上

3、您目前每月的工资大概是多少?

A.4000以上B.3000—4000C.2000—3000D.2000以下

4、您每月的生活费大概是多少?

A.500以下B.500—1000C.1000以上

5、老板是否拖欠过你们的工资?

A.经常拖欠B.偶尔拖欠C.不拖欠

6、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A.8小时B.9小时C.10小时D.10小时以上

7、您工作的环境如何?

A.有很多安全隐患B.有些安全隐患C.基本上没安全隐患

8、您对劳动法熟悉吗?

A.了解很多B.不是很熟悉,了解一些C.不熟悉

9、您大约多长时间回家一次?

A.一个月一次B.几个月一次C.一年一次D几年一次

10、您在外打工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A最基本的生存费用B子女受教育的费用C老人的赡养费用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篇7

关键词: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

一、调查与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学历、工作年限等11项内容;第二部分为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相关的调查题项,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题项中描述的内容选出最符合自己主观感受的选项。选项赋值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其中“1=非常不同意/非常不满意”;“2=不同意/不满意”;“3=基本同意/基本满意”;“4=同意/满意”;“5=非常同意/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认可度或满意度越高。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文选择浙江省内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填写问卷回收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530份,回收513份,其中有效问卷471份,有效回收率为91.8%。本文运用SPSS 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男女性别比例较均衡,男性占51.4%,女性占48.6%;已婚占52%,未婚占48%;年龄20~30岁占比为70.5%;高中学历以下占63.7%,受教育绝对水平仍有待提高;外出务工时间,48.8%在3年以下,23.6%在5年以上;现企业工作年限2年以下的占比为50.1%;职位级别相对较低,从事着基层工作,普通员工占比最大68.6%;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月收入2 000元以下占12.3%,2000~3 000元占比为33.1%,4 000元以下占比为75.4%;所在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下总占70.3%;所在企业性质民营企业为主占77.9%;从事服务业、制造业的比重高,从事建筑业比重有所下降,但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仍然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以制造业为主占31.8%,其次是住宿与餐饮业18.3%和批发零售业13.4%,建筑业占9.3%,公共管理与科研技术行业占比最小,分别为1.3%、1.1%。

(二)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1.不同性别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有显著不同。其中男性新生代农民工有6.2%对工作生活质量是非常不满意的,有15.7%表示不满意,表示满意的占18.2%,表示非常满意的只占2.1%。而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不满意的人数较少:非常不满意只占了3.1%,不满意占10.9%,较多女性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满意:基本满意占69%,满意占14.4%,非常满意占2.6%。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都不高,表示不满意的人比表示满意的要多。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男性的均值为2.94,女性的均值为3.03。相比较而言,新生代农民工中女性较男性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高,究其原因,男性一般是家中的顶梁柱,要为整个家更努力地工作,担当的责任较多,所承受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较大,从而表现出对现状并不满意,而女性的容忍度比较大同时也会较多地依赖男性。

2.不同学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不同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到的教育不同,思想可能也有所不同,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也应该有所不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学历及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都占了22.7%,但没有人感到非常满意;初中学历的表示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分别是4.3%和12.8%,感到非常满意的是2.8%;高中学历的表示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分别是4.4%和13.9%;可见学历低的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都比较低。大专学历的表示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分别是5.1%和15.3%;本科学历的表示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分别是1.9%和11.3%;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在减少,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没有表示不满意的。小学学历以下的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均值为2.50,初中是2.99,高中是2.91,大专是2.93,本科是3.17,研究生以上是3.50,可见学历越高,个体对工作生活质量总体评价的满意度越高。究其原因,个体具备更多的知识,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可以选择,进而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越高。

3.不同职位级别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职位级别不同,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有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高层管理者,选择“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都为0%,中层管理者都为8%,基层管理者都为3.7%;而工程技术员“非常不满意”为0%,“不满意”为9.3%,普通员工最高,为5.7%和17.2%。普通员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均值为2.91,工程技术的为3.15,基层管理的为3.02,中层管理的为3.00,高层管理的为3.80;可见职位高,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也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础管理人员比普通员工的满意度要高,却比技术人员的满意度要低,这可能源于管理岗位工作性质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不同,技术人员因自身技术的应用,成就感比较多,故满意度也高。高职位收入水平也相对高,能得到更好的自我实现价值,所以对工作生活质量总体评价满意。普通员工到高层管理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是在不断减少的,说明员工在工作当中晋升的难度也比较大,从而也使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有所降低。

4.不同收入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在本次调查中还存在这一现象,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生活质量总体评价的满意度随收入增加,满意度有好转的情况。其中,月收入为2 000~3 000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20.5%,月收入为3 000~4 000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18.4%,只有17.4%月收入为5 000~6 000元,12%月收入在6 000元以上,在总体评价为满意方面,高收入的群体也明显比低收入选择的比重大,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下,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10.3%的人总体评价满意,月收入为2 000~3 000元,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12.2%表示满意,月收入为4 000~5 000元的有19.1%表示满意,月收入为5000~6 000元的有39.1%表示满意,月收入在6 000元以上有20%表示满意,有12%表示非常满意,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均值随着月收入的增加也增大。

5.不同行业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不同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在所调查的各类行业中,“非常不满意”一栏中:文体娱乐业5.6%,采矿业有16.7%,制造业有9.3%,批发零售有4.8%,公共社保类行业有16.7%,其他行业几乎为零。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均值比较低的有:采矿业为2.67,制造业为2.84,建筑业为2.93,批发零售为2.94,公共社保为2.67,这几个行业相比其他行业,都是比较辛苦的行业,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农民工所一直从事的“苦活,累活”。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均值比较高的几个行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为4.0,房地产为3.75,交通邮政为3.33,金融业为2.94,其中“非常满意”一栏中,房地产业中各占25%,交通邮政行业和科学技术类行业占16.7%,金融业占11.1%,这可能源于这几个行业的稳定性高,有专属技能,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从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满意。

三、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综上调查结果及分析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也受到性别、学历、职位级别、收入、工作所在行业等这些方面的影响,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高于男性新生代农民工;学历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也越高;职位级别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收入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也相对高;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公共社保行业相比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交通邮政、金融业等其他行业比较辛苦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学历、职位级别与收入之间可能也会相互影响,一般高学历,职位相对高,收入相对也高,他们工作生活的质量也相应提高。

(二)主要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一个过程,需要企业和社会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三方共同努力。笔者在此仅从收入水平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想法。笔者认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将有利于提升其工作生活质量。新生代农民工与其他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相比显然较低,原因不在于同工不同酬,而在于各个行业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以及职位的高低也决定其收入水平,由于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从事于低收入的基层工作,此外,低收入也使得其对家庭的生活消费的承担很大压力。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首先要引导其在合适的岗位发挥自己的能力,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实施培训与就业相结合,进行技术与技能培训,向收入高的职位转移。另外,企业也应改善薪酬结构,让每位员工有合理的工资,多劳多得,目前企业工作加班多,新生代农民工很多都是一线员工,要严格落实加班工资的发放。根据城市经济水平,也可以部分给予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补贴。另外,城市消费水平高,租房、医疗消费支出高,社会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给予优惠政策,减少其支出,提高收入水平进而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饶惠霞.基于工作生活质量视角的农民工管理制度创新[J].广东社会科学,2012(1):215-220.

[2]贾海薇,王文生,朱正威.工作生活质量的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136-138.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广西 贫困地区农民 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理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19-04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最高阶段,是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理想目标。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一)调研背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构建激励机制,正确引导农民的生态行为,使其能够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广大农民在广西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身“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生态文明意识有了长足提升,但就目前而言,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虽然走到了基层,但走不到最基层,特别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和宣传教育的脱节,不少农民在思想上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较为模糊,在行动上对生态文明的践行不够自觉,加上固守“利益第一,生态第二”的错误意识,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严重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围绕上述问题,本课题组立足现实,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贫困地区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主题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当地党政干部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目的。本课题组以广西贫困地区农民为例,一方面,从生态文明的三个维度即知晓度、认同度及践行度等对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原因进行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普及农民的生态知识、提升他们的生态意识以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通过调研,课题组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从而增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调研过程与研究方法

(一)实地调研法。本课题组成员分别深入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三五乡古灯村、玉林市博白县沙河镇大仁村、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梅珠村、来宾市忻城县遂意村等5个自然村屯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村容村貌,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例如污水乱排、垃圾乱扔、速生桉种植等现象。

(二)面对面访谈法。课题组成员对上诉5个自然村屯的村干部及农民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访谈人数超过50人。通过与当地老百姓及地方政府干部直接沟通和交流,了解了村干部和农民的生态意识及环保行为取向,倾听了他们对政府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三)问卷调查法。课题组成员以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为主题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采取纸质调查问卷和网络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农民及网民进行问卷调查。整个调查过程发放纸质问卷201份,回收201份,回收率达100%;参与网络答卷109人,两项调查对象共计310人。在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中,大部分是18至30周岁,占41.29%,其他各段年龄各占少数;男性占58.39%,女性占41.61%;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占30.65%,大专及本科占30.32%;不少受访者属于待业状态,占了33.23%。总之,此次问卷调查涉及人员范围广,内容涵盖的知识面宽,所得数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四)网络调研法。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络媒体进行有关文献资料的搜索,一方面,对已经做过的类似调研数据及报告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另一方面,通过“问卷星”进行网络调研,使课题组成员能够全面了解来自全国各地的网民对广西开展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知晓度及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等。这些对课题组成员的调研分析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有待提升。在调查问卷中,课题组设计了6个关于“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的问题。从问卷结果可知,近年来,广西贫困地区农民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问及“您是否知道什么叫生态文明”时,有50.25%的农民表示知道,但也有近一半的农民不知道什么叫生态文明;当问及“您是否知道绿色产品指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65.67%的农民表示知道,表明大多数农民还是关注绿色产品的;在问及“您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这一问题时,有55.22%的农民表示知道;在问及“废弃的电池或电子产品对环境和人体有危害吗”这一问题时,有64.18%的农民表示了解。但是,在问及“国家是什么时候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这一问题时,只有19.9%的农民表示知道,绝大部分农民没有真正去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来由。在调查中,课题组成员特别注意到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即所调查到的5个村镇,几乎每个都是满山遍野地种了速生桉,甚至是村中道路两旁都种这些桉树。当问及“您是否知道种植速生桉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这一问题时,有52.74%的农民不知道速生桉种植是资源掠夺型产业,虽然有47.26%的农民知道种植速生桉会带来危害结果,但由于每棵速生桉可获利几十元,农民认为钱来得快,因此,他们往往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据调查,广西是中国桉树种植第一大省区。桉树面积、生长量、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有“世界桉树看巴西,中国桉树看广西”的说法。

从以上这些数据来看,农民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远远达不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需要村干部加强宣传以及农民自觉学习,以提升自身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

(二)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度有待提高。由于贫困地区农民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不高,因而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度较低。课题组成员在调查中发现,广西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度和生态文明知晓度的数据相差不大。

调研中,问及“您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什么关系”和“您认为人能够战胜大自然吗”这两个问题时,将近68%的农民不了解人与自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表明大部分农民没有真正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甚至有54.73%的农民认为,既然人类有智慧有思想,就一定能战胜大自然。其实,他们仅仅知道大自然是有利可图的,且被眼前的利益“牵着鼻子”走了,却不知道大自然有朝一日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危害。当问及“您认为焚烧秸秆的做法对吗”这一问题时,有56.72%的农民不知道焚烧秸秆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他们认为直接在地里焚烧秸秆,可以给下一季农作物做肥料,甚至还有22.89%的农民没当作一回事,认为是自家的秸秆,想烧就烧,这充分暴露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在问及“您对退耕还林有何看法”这一问题时,有54.23%的农民赞成,有26.87%的农民觉得自家的田地少,认为退耕还林是不对的,还有少数农民觉得无所谓。在问及“如果在您家附近建一个有严重污染但能给您带来创收的工厂,您的态度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有62.29%的农民为了利益而对有严重污染的工厂没意见,只有23.38%的农民表示反对,13.93%的农民表示无所谓。由此可见,一旦涉及如何处理眼前利益和生态文明之间关系时,绝大多数农民往往把眼前利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极少考虑生态环境给自身或子孙后代带来的长远利益,这是导致农村生态遭到破坏的致命原因。

(三)农民对生态文明的践行度令人担忧。课题组调查发现,农民对生态文明的践行度远远小于对生态文明知晓度和生态文明认同度,反映了农民参与生态文明活动的行为极少。

当问及“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选择无磷洗衣粉”这一问题时,84%的农民表示平时购买洗衣粉都是随意选择,根本不去关注洗衣粉是否含磷,从数据中看到,“哪种便宜就选哪种”的占了61.81%,这表明贫困地区农民对生态文明践行度不够强。平日一直在农村生活的农民们也不知道哪些是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凡是大自然里的野生动物都可以随便捕猎。正因为有这种潜意识的存在,问卷中提到“如果看到有人捕捉蛇、鸟、穿山甲等国家保护动物,您的做法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35.82%的农民选择了“不管”的态度。对于自家的垃圾处理方式,许多农民都是为了方便自己,有40.80%的农民选择了“倒在一个固定的空地里烧掉”,有16.92%的农民选择全部掩埋,甚至还有小部分的农民选择了随便丢弃,只有小部分的农民会分类处理,占35.32%。人人都知道垃圾有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但农民们却不能合理地处理,可见生态文明的践行应从每个人做起。当直接问到“您会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吗?”有54.73%的农民很少关心,却有16.42%的农民从不关心,只有28.86%的农民经常关心。在访谈中,课题组成员还了解到虽然有极少数的农民想尽办法怎么去关心和保护环境,但却被大部分的农民在其努力做好环保的环境下不断地破坏糟蹋环境。

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的践行度,不能仅靠农民自身的自觉性,还要靠村干部以及政府的引领和指导,并起到带头作用。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有21.39%的农民提及本村没有专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只有22.39%的农民提及生态文明知识是从乡(镇)及村领导干部那里得到的。这充分说明乡(镇)及村领导干部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的力度仍然不够,传播性不强,没有真正把生态文明知识的重要性落实到每个农民心中,即使是把宣传活动传达下去了,但仍有47.76%的农民不重视,没注意到本村是否有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

当问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哪个重要”这一问题时,有39.80%的农民认为“经济建设更重要”,而13.93%的农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一点都不重要”,只有46.27%的农民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很重要”。可见,当前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靠村干部及政府的宣传,还需要每位农民真正用行动落实到每一个角落,真正透切地了解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能够给农民带来哪些益处,也能够间接地促进农民的经济发展,对其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调查结论

(一)我国的环境保护是政府主导型的,农民缺少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调研发现,广西贫困地区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偏低,且缺少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对环境问题并不敏感。这与我国的环境保护是政府主导型不无关系。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极为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高度。但是,一直以来,我们过于注重城市的污染防治和宣传教育工作,而对农村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教育方式及宣传内容的广度、深度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不少的乡镇和村级至今没有相关的环保机构及管理人员,一旦出现农民污染环境的行为,势必会出现管理和约束的缺位或无序状态。

同时,影响广西贫困地区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的因素还有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及文化素质。众所周知,广西是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之一,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在这样的环境下,广西农民大多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并处于较低的生活水平。因此,农民一年到头都在为生存而奔波,他们几乎无暇顾及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导致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偏低、生态文明践行度不力的后果。此外,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认识不清,容易受到“利益第一,生态第二”错误观念的影响,最终造成速生桉种植泛滥,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二)基层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推行不力。通过调研,课题组发现,有些村干部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仍然欠缺,他们不太清楚生态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哪些行为有利于环保,哪些不利。这些他们也是模糊不清,甚至有的村干部认为利益重于环保。在访谈中,课题组还发现,基层领导干部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他们没有正面去引导农民搞好环境保护,有时为了经济利益去误导农民广泛种植速生桉;有的村庄对生态文明政策及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宣传力度不够,乡镇及村级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宣传和落实生态文明有关政策和制度的机构和负责任人,导致国家生态文明政策推行力度和落实程度欠佳,农民处于自发学习和落实的状态。

(三)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已没有过去那种“绿水青山”的好环境了,往往是污水横溢、废渣乱堆,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村镇同一条小沟,早中晚的水色都不一样。为了节省“三废”排放的成本,有的中小企业不顾国家的三令五申依然排放“三废”,即使有关部门出台了关停并转的制度政策,但制度的强制却难以发挥。其实,国家出台的宏观层面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是不少的,但在现实中,因利益问题难以逐一落实,容易出现明知违反了环保制度的规定,但因惩罚力度不够,不少化工企业照样排污到自然界中,造成土地和水源严重遭受污染而无法使用。

五、建议

(一)当地政府必须持续用力,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农民最底处。政府一定要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工夫,在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永续发展落实上必须持续用力;从实际出发,加大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资金支持力度,并把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宗旨落实到最基层;提出更好的政策,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促使农民有所收益,共同营造一种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同时也可以根据地方实际需求,将抓农村生态文明列人法律条规条例,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来抓,让老百姓深切体会到建设生态文明、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制定了相应措施的前提下必须进行跟踪问效和问责,实行责任制管理方法,切实把责任落到人头上,让最基层的老百姓真正受益。

此外,还要制定各种环保制度,如水资源管理、耕地保护等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对失职渎职的地方官员要依法追究责任;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让资源开发利用者和环境污染者付费,让资源消耗的受益者者和环境受益者付费;同时,为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及发言权,村委会必须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处罚听证制度和环境举报制度等,让农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二)社会各界必须广泛宣传,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另一制高点。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乡镇干部,乃至村干部要认真学习意见精神,把环境管理体系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污染问题宣传和监督到位。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宣传各类信息的媒介,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以来,社会各界都在不断反复地宣传其重要性,但根据访谈情况看,农民反映较多的问题就是社会各界的宣传力度不够,投资力度不够,农民对于整个农村地区生态文明的“抓纲抓建”有一定了解,但是了解得不够详细,因此,势必给农民带来一定的困惑,到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识该怎样巩固和提高并不是很清楚,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具体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怎样才能做好却知之甚少。综合各村庄的反映建议,社会各界还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生态文明意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作为一个侧重点进行广泛宣传,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对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及培养农村生态文明意识提高认识并加以重视,力争把生态文明推向另一制高点。

(三)农村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言行之中。农村干部在当地农村都有较高的威望,他们说出的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通过定期组织当地农民集中学习教育,进一步了解生态文明知识;也可通过适时的走访调查,了解相对较为边远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认识程度以及践行度来思考问题;可通过组织召开农民大会或是党支部会议,讨论研究相应的对策或是达成相应的村规民约,切实以“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高度事业心、责任感搞好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实际工作、生活及言行中。

(四)农民必须坚持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日常生活中。农民作为最基层的群众,是生态文明意识的践行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必须坚持“讲文明,重生态”的原则,必须彻底抛弃“方便+省事=效益”的错误价值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按照制定的村规民约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把村规民约作为一项条令条例来执行,提高自我的责任意识,坚守自我的原则底线,不做有悖生态文明建设的事情,(下转第58页)(上接第21页)保证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保护生态文明,打响“从此刻做起,从自我做起”的口号;同时,也可通过签订责任书或是承诺书来进一步约束自己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生活工作中。

(五)农村地区必须加强教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思想教育中。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增加多少知识,而在于提升人们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在贫困农民地区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一方面既能弥补对生态文明的模糊认识,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农民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从调查中可知,众多农民就是因为对生态文明知之甚少,因此才没有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更加谈不上如何践行落实。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应从问题本质开始着手,深剖问题根源,查源追溯。俗话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滑坡,思想才是行动的指导,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会在行动上落实。因此,在农村地区加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通过自主协商,创办一个“生态文明小课堂”,从“娃娃抓起,更要从大人抓起”,切实全面强化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意识。

总之,广西贫困地区农民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及践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凝心聚力、一以贯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并长期保持广西区党委提出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战略目标,最终提升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上一篇:母亲辛苦了三年级作文下一篇: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