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2024-11-08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篇1

随着科技教育的发展,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传统教学媒体无与伦比的作用。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更加灵活有效,将是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研究和关心的问题。笔者根据个人的经验,谈一谈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的粗浅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多媒体能将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进行有机组合,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因而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背景音乐《秋日私语》轻轻地响起,雨滴嗒滴嗒地从天空中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的菊花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在这种诗情画意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的秋天告诉大家,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幼儿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篇2

目前,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在幼儿园里已经很普遍,这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硬件环境,但是,幼儿园教学千变万化,适合幼儿教学的专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还不多,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借助于多媒体工具,经历选题、策划、构思、制作等环节,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实现方式通过计算机加以描述。可以说,多媒体课件的实施和制作是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笔、纸进行的新的备课方式,它在情感和感官上对幼儿认知起到了强化作用,这种作用是传统备课方式所不能体现的,因而必然对幼儿语言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优势,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电教媒体能够展开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声音和画面并存,使抽象的概念,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富于变换的画面,生动直观地将信息再现于幼儿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器官的协作运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可见,培养兴趣要靠多媒体手段去创造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会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从而轻松愉快地去接受知识信息。例如,散文《微笑》的电脑动画中,通过荧屏呈现给幼儿整个散文的背景,森林里小动物们的景象,各种小动物依次出场。幼儿被这生动、美丽的画面深深吸引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自然引起了学习兴趣。

多媒体灵活的操作,使作品生动形象,加深幼儿的理解记忆

幼儿的思维从具体形象开始,文学作品所描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幼儿很难理解。通过多媒体的灵活操作,利用硬件把几种事物之间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使幼儿对作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达到理解、学习的目的。例如,散文《微笑》中,为了让幼儿重点了解微笑是最好的礼物这一情节,了解动物心理活动特点,我采用点切画面和定格的方法,将散文发展情节凸现重点,加深了幼儿对作品人物性格特点的了解,使幼儿对作品中的含义有了清晰而概括的认识,达到了理解、学习的目的。

拓展想象空间,丰富幼儿词汇

多媒体随意地放大、缩小、定格、移动画面,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丰富了想象力,拓展了思维空间。在《微笑》中,当蜗牛想办法时采用了定格,此时让幼儿展开联想,蜗牛会送什么礼物?幼儿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想出了许多方法,似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散文情节中。

借助多媒体手段以景激情的优势,激发幼儿美好的情感

电教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用声像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能使幼儿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激发幼儿的美好情感。例如,散文《秋天》描述了秋天的美丽景象,教师运用多媒体模拟出一片片的枫树林:枫叶似火,天高云淡,硕果累累的果园红一片,绿一片,随着音乐、飘摇而落的树叶似蝶飞舞,此时,一朵朵菊花争相绽放……幼儿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多美呀,当幼儿被引入文学作品的意境中时,美好的情感也被激发出来。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园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的运用 提高幼儿园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54-01

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是现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常用手段,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把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知识在大屏幕中表现出来,进行生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便于回想练习。在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教师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同时创设一些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和氛围。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更便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用心体会,了解对事物、生活的领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效果呢?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运用是当今时代常用的一门技术,在教育部门广泛应用。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气氛和效率。动静结合、把一些抽象化的知识可以更生动的显示出来,既能化难为易、又能为幼儿提供和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启迪幼儿们的思维。我们都知道多媒体都以动、画、形、声、色为一体的。播放教育素材时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幼儿对学习、对事物的兴趣。一节课下来,教师会多次的使用这些信息技术,然而每次的使用,是否能发挥出相应的效果?就需要靠我们的老师是否能运用好这些技巧了,这是很必要的。经过一段时间下来,运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是多彩多样的。幼儿们的感知、理解、以及表达能力是有限的,从而我们使用这种技术来更好地帮助他们吸收有益的知识和经验。没有这些精彩的技术表现,我们的社会生活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话说回来:单凭老师简单的说教,不能帮助幼儿更好的建立一套很好的体系去完整认识世界和形成良好的行为。所以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和老师说教、家长的辅助三体相结合。

二、在幼儿进入幼儿园前期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感知和认知

在上课教育期间,多进行一些实际生活体验活动。如跳舞、唱歌、模拟烹饪、拍摄等等活动。都可以促进幼儿时期的成长和见识。我们来做个基本实践:“制订课间活动能否测试出幼儿是否适应信息技术教学”?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计划、一步步尝试着实行计划。这样就能让孩子们学会在特定的时间里分配自己的时间完成要求的任务,养成良好的任务意识。幼儿在幼儿园课间参与一些活动是比较好的,反而带幼儿外出接触外界,可能满足和帮助幼儿解决当时的一些对事物的困惑,但是对提升幼儿学习兴趣还是存在不足的。老师可以根据小学课间吸收经验,指导幼儿学习小学课间的生活,比如学习扫地、擦窗户、整理自己桌面等等,这都是些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些事例运用信息技术演示出来。在课堂上播放不同的生活动画,这样一来,时间久了,幼儿们慢慢就有了这个意识了。回到家里就会自然而然的应用在生活中,而且在大脑中偶尔回忆自己有过这些画面。从而通过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的引领,孩子就会逐渐成长,懂得在生活中对事物、时间进行分类安排。制订这些计划帮助幼儿提供建立丰富的感知和认知。

三、幼儿期间,幼儿园领导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虽然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成长中的每一个行为都值得我们家长的留意,但幼儿园也是一样的。这时信息技术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对孩子可以拍照记录和书面记录。利用一次课堂上的过程用摄影机拍下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是否能对自己的行为反省?制订一套让孩子回忆的纪录片,其中对大班的幼儿需要有一项上课要求,以往总是老师在提出要求,孩子不需要动用脑子思考问题,而现在在课堂上角色应该适当换位,教师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激发大脑成长,同时孩子在这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教师都需要耐心解释和指导。让孩子简单理解问题的主要,这一环节可以体验孩子认真探索问题的一面,第二环节就是利用简单的符号给孩子认识,同时把这些画面拍照记录下来,输入电脑,通过上课播放这些画面,孩子们学会分享,这样节约了以往教师们和孩子们的时间,就能很快的学会知识。在短时间内,孩子的浏览信息量就多了,认识的知识也就拓展了,这样不但在视觉冲击还有幼儿的集中注意力,起了很大的成效。

四、在录制过程中,做好回忆与分辨

幼儿园在完成这些工作以后,需要把计划实施下来,但由于孩子们的思维是不成熟的,也许不能够很好地实施,孩子们都喜欢打闹,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行为,甚至不懂规矩。所以我们要在实施计划中附带一节课,就是要求孩子在离开老师的视线,孩子会怎样做、是否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是否能够很好的约束自己等等。还是需要运用到拍摄了,全过程跟踪孩子们的所有动向。课程结束后,教师们需要对孩子们作个问卷调查:问问孩子们对这样的课程是否喜欢、让孩子们回忆一下上课时间,自己干了些什么、结果怎样、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制订。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幼儿阶段,只能凭借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又容易健忘自己所做过的事情,我们就应该运用信息技术纪录它们的一举一动,并且在课堂上播放这些情景,让孩子们回想起自己曾经做的事情和一些行为,让他们自己判断和分析这些事情和行为是否正确。

五、幼儿园教师需要探讨计划的优缺点

幼儿正处于教育初段,调整计划中的一些不好的方法,探讨出合适孩子学习方法这是必要的。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刚好是一个优化计划的辅助工具。里面的每一个行为和画面都是孩子们亲身体会过的。孩子们更快的懂得在特定的时间里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教育领域必不可少,它的出现展现出多元化的情景,可以给幼儿提升思维,调动行为和丰富感官刺激。相信信息技术能帮助幼儿在幼儿园接受教育中会得到更大发展空间。增加了教师和孩子们更多的互动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冬芸,高丽霞,魏湛冰.Authorware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翁凯庆.数学教育学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篇4

(一)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幼儿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方式,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既便于教师操作,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幼儿学习效果。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强化了多感官的积极参与,获得情感的愉悦。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影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生动的表现出来。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库中存储了大量的课件如音乐、舞蹈、图片等教学资源,方便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教学资源的生动直观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动力,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运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东西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也可以把各种声音和动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还能引发幼儿情感的共鸣,思维的想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多媒体计算机让幼儿在视觉上、听觉上有新鲜感,将某些抽象内容设计成计算机游戏,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了以往单调呆板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所特有的仿真性激活了教学气氛,使幼儿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大胆地发挥想象力,自由和完整地表达了对事物的认识,使其思维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建立创新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以适应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幼儿为主体,倡导开放式的教学观念;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树立教育民主化的观念;充分相信幼儿创造潜能,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观念;全面理解素质教育内涵,确立现代人才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将成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关键。教师观念的更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为创新教育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针对信息技术教学运用能力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师是幼儿教育中的主体,作为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的关键,是否对其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关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效用的重要因素。首先,要全方位、全员开展基础培训。通过分级、分层培训,能够使教师熟练掌握网络搜索查询、演示文稿制作、网页制作、网络安全等技术,使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具有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习惯。其次,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提高幼儿园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信息技术与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这就更需要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

(三)信息技术相关设备的购置及更新。设备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中扮演着基础的角色。因地制宜建设低成本高效益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是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前提。多媒体设备、网络架设,相关软件课件的制作以及设备使用环境的优劣都直接制约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结果。

(四)信息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当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满足活动需要时,应考虑使用多媒体技术。切不可为了用而用,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弱化幼儿的能力,形成对多媒体的依赖,影响幼儿的发展。

无论何种模式,幼儿都是学习的主人。幼儿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是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能动建构者;教师则是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必须依靠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自己的教学策略融于课件合理运用的过程中,运用好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引起幼儿和教师、多媒体课件之间的有效互动,促使幼儿主动地与教师、同伴、多媒体课件交流、沟通并共同建构教育活动,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得成长。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幼儿园管理网络

1、运用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幼儿园实行园内、区域内联网。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新康小学附属幼儿园在对教职员工的管理中,将教职工的信息输入就能完成对教职工档案的管理。根据园长、教师、保健员等后勤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分别建立工作档案,以便对教职工的工作档案进行细致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管理员将幼儿的信息输入就能完成对全园幼儿的档案管理,幼儿的出生年月、籍贯、身份证号、父母的信息等一目了然,便于班务工作的长效管理。在对园所管理中,将幼儿园建筑面积、占地面积等数据输入系统,财产、物品等资料归档后,就能看到很多自动生成的数据,并完成统计。同时,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上建立幼儿电子档案,其中包括幼儿学籍、幼儿个人档案、幼儿电子作品、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等,给幼儿积累起成长过程中宝贵的人生财富。

2、完善的信息管理网络,确保资料管理安全可靠

在以往的资料管理中,会遇到很多麻烦和问题。如果是纸张存档,会担心因体积庞大而占用大量的空间;电子存档,则会担心电脑硬盘的损坏、U盘的中毒和光盘的氧化。如今,幼儿园在园内建立了FTP文件服务器和网络存储硬盘,运用先进的信息托管技术,将幼儿园教育教学、人事档案、卫生保健、财务收费、教具资料等一系列的资料都进行电子管理,将所有的数据都储存于一个服务器,不用再担心因自己的电脑损坏而导致数据丢失,不仅能在园内方便使用,同时在本区域内还能实行资源共享,提高幼儿园科学管理的实效性和广泛性。完善的管理网络,使得幼儿园的资料管理安全、可靠、有保障。

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教育教学实践

“教师即研究者。”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过程中不断发现各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更多的幼儿园、教师及专家的参与下,通过研究的方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研究,才有可能在幼儿园及教师层面上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而这种发现问题、广泛讨论问题、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学习提高的过程。新康小学附属幼儿园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尝试与专家和更多的同行交流学习,通过参与网络学习、接受新信息、探索新模式、实践新方法、创造新成果,提升教师自我精神追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教师业务管理系统

1、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年复一年,对于一线教师,有许多教学工作是重复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让更多的传播者和学习者去应用、去共享。教育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不交流、不使用就会失去活化的土壤,其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导致价值流失。以网络为平台,将园内、外教师制作、收集的优质资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分类管理,既便于园内教师的交流、借鉴和利用,同时也加强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

2、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促进园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在新纲要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园本教研已经成为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以其先进的资源共享理念为园本教研突破时空地域界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四、凭借信息技术,建立家园同步发展体系

1、建立幼儿园网站,倡导家园互动

新康小学附属幼儿园充分利用网络传递信息快、信息量大等的优势,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建立起幼儿园网站正常运行的机制。幼儿园建立园网站,制作以宣传幼儿园为主题内容的专栏,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管理理念、师资力量、卫生保健、营养膳食、教育教学、科研特色、幼儿在园活动实况等多方面的信息;每班建立班级网页,以孩子的兴趣、存在的问题,家长、教师对孩子的期盼为切入点,围绕家长最为关注、最有体验、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各方面信息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互动和整合,使这一互动平台成为一种全新的、动态的、双向乃至多向的教育形式,努力提高幼儿园信息化服务水平。几年来,通过网站建设满足了家长、社会的需求,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家长对幼儿园各项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形成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实现幼儿园教育向社会辐射的功能。

2、运用短信交流,提高办事实效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篇5

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数字化技术,把图像、图形、文字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创设高质平台,优化教学过程,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正在逐步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各种直观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也纷纷进入课堂,进入幼儿园教育的各项活动之中,作为现代幼教工作者需树立新观念、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办新教育,培养新人才。

关键词:幼儿教育;信息环境技术;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育的每个角落。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的年龄小,但是兴趣广泛,他们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还很难大量接受,促进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才是真正早期开发幼儿学习潜力的途径。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将实现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是幼儿能力素养得到培养的当务之急。因此,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手段,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已成为幼教界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一、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教学符合幼儿教育的基本特征

幼儿年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贴近性、直观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正好符合这一需要,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改变了过去只利用挂图、图片等呆板、单一的表现形式,使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呈现或不易观察到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将教学信息转化为鲜明的视听形象展示在幼儿面前,使教学活动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如开展“各种各样的飞机”科学活动时,幼儿只知道飞机的大概样子,大部分只知道客机。为了让幼儿更仔细地观察飞机,活动刚开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各种类型的飞机,在介绍飞机时可以为每架飞机配上不同的音效,然后再逐一显示每架飞机的画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观察,通过课件让幼儿观察各种各样不同外形的飞机。短短的几分钟幼儿就获得了很多知识,弥补了幼儿直接经验不足的缺陷,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起了他们许多美好的联想,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兴趣越浓,幼儿的注意力越集中,观察越仔细,反应越清晰,记忆力越强,思维越积极。利用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例如,数学活动“认识梯形”,让幼儿认识了梯形后,教师提问:“梯形真调皮,它会变成大小不同模样出现在不同的物品当中,你们想想,看看什么样的物品当中藏着梯形呢?”这一问题立即引起幼儿兴趣,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不同的物品,使幼儿知道生活中可以用梯形这种图形制造很多物品。这时,还可以拓展延伸,运用多媒体,进一步启发幼儿思考:“我们能不能把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梯形呢?”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让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从而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利用动画将四边形切割补成梯形,让幼儿也学着做一做。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从被动到主动,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拓展了幼儿思维空间,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得较好的多元化教学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环境,营造园本文化

(1)充分发挥校园网等信息资源的作用,推进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在营造园本文化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实践平台的优势作用。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和谐的环境氛围。

如利用校园广播站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美的音乐氛围,让流动的音符始终伴随着幼儿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新闻、童话王国、科普知识等节目,以扩大幼儿的视野;在全园范围内组织选拔幼儿小记者、幼儿主持人,并由他们亲自采访和主持校园电视台的节目;在园内外举行大型活动时、利用视频设备进行摄录,并在校园电视台上播出;在校园网上开设明星宝宝、幼儿画廊、童言童语等专栏,并进行优秀小主持人、优秀节目、优秀演员的评比活动等。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篇6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活动教案一篇。

2、教师组织本节教学活动的上课照片。

3、教案后附有本园业务园长对教师执教的本节教学活动的评价。

4、写反思:本节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教案活动与图片附后)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城北镇中心幼儿园 朱亭亭

摘要:

根据本人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本文概括了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语言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功效,主要阐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一些做法。然后,文章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课件和如何调控课堂教学两方面入手,并在讲述的中间,结合自己任教的语言教材列举教学实例,着重叙述了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结构的主导作用,写出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许多具体做法。在文章最后,简要指出多媒体教学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正文

在1983年10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标志的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应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历史必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是教学手段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能创设一种直观、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运用,将改变所有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提倡教学手段创新的今天,我认为,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言课堂教学,其作用与效果极其明显,肯定是利大于弊,而且教师易于对课件的制作和教学的进行有效调控。

首先,我结合自己对理论的学习及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优化课堂教学的状况,来概括阐述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与功效。

营造动态情境,提高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有推动幼儿去为之发挥内因,增强内驱力,引发大脑皮层兴奋的重要因素。

第一,运用信息手段,挑起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若能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象等,就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境,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认真欣赏屏幕上的画面,体会语言的魅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设计语言学习的深度与层次,让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很好的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展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化整为零,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感知。多媒体手段这种密集型的信息提供方式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采用新技术信息手段教学,让幼儿看到真切的画面,听到有声的示范,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语言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幼儿能说会道,很会展示自己;而有的幼儿则少言寡语,不愿说话,在这样存在着两极化的群体中如果语言活动中教师没有丰富的素材,只能导致能说会道的幼儿没有语言表达的兴奋点,而能力差的幼儿又缺少语言表达的凭借物,为此,运用多媒体营造一个丰富热烈的动态语言环境,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其次,要丰富生活经验,扩大交流空间。生活是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幼儿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会有话可说,有乐于表达的内部动机。认识范围的扩大,生活经验的加深能丰富幼儿的语言,扩大交流的空间。因此要让孩子多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多带他们出去玩,观察大自然花草树木的千姿百态,欣赏昆虫飞鸟的美丽灵活,体验春夏秋冬景色变化,可我们边远地区的农村孩子相对闭塞,家长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子女,每年仅有的几次春游、秋游活动也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没能参加。农村孩子没有城镇孩子那么见多识广,那么能说会道。而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我们这些井底之蛙的孩子们,都纷纷跳到了“井”外,更多地接触到了五彩缤纷的大干世界。多媒体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意选择所需的画面,弥补孩子们视野较窄、直观表象储备少的缺陷。

把握教学中最佳作用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课件。何谓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最佳作用点呢?它是指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进行过程中,最适合发挥教信息技术手段优势的地方。课堂教学的最佳作用点找准了,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作用就会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把握教学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总结的具体做法。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具有景、情、声等多种特点,用它们创设立体的教学情境,再现教材的意境和形象,能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他们输送更多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形成和发展审美能力。它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形成了如临其境、如睹其事、如见其人的真实感。但是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课件时要有一定的“空白”,即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善于选取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他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这样,核心问题的设置在课件制作中也应是一个最佳作用点。

巧妙组合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创造优化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手段若能巧妙组合,集“声、色、画、乐、形”于一体,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兴趣,唤起探索欲望,使得学习过程变得轻松、主动。首先,情境导入,调动情感。开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置情境,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再创佳境,体会情感。导入过后,接下来一般涉及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枯燥或煽情的讲解,往往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时可通过呈现信息技术手段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和教育,进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最后,再现情境,升华情感。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在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的注意力会再次呈现低谷状态,这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

案例1:在语言活动《祖国美》中,要求幼儿用连贯的语句谈论自己所知道 的有关祖国山河美,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是一家的经验。可我们的孩子已有经验 甚少,无从谈起。于是,事先从网上收集了许多祖国山河美的图片,有长城、长江、黄河、珠穆琅玛峰、杭州西湖、海南椰林、台湾日月潭等图片,还有许 多少数民族人物的图片,让幼儿观看,让他们领略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及全国 各地的风土人情。美在哪里?让他们有话可说。在后续的音乐活动《大中国》 时,相对也激发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很好地表现了对歌曲的理解。

案例2:在活动《我和动物朋友》中,我们不可能把形形色色的动物全请到课 堂上来和孩子们做朋友,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在一次活动中让孩子们 见到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动物。网络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 交互式界面,其信息量之大,超乎想象。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让我们的 孩子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生活经验,让我们的孩子也见多识广、有话可说。

案例3:在教学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时,传统的教学就是出示图片,引起幼儿注意,接着我讲故事,幼儿了解故事的梗概,故事中都有谁,我讲幼儿听,幼儿不能主动参与。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后,通过屏幕呈现给幼儿整个故事的背景:春天来了,小白兔看见桃树下都是落下的花瓣,就拾起花瓣寄给它的朋友们。当屏幕上出现不同的小动物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就来了。在点击画面的同时,也点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当小蚂蚁出现时,他们情不自禁地喊:“小蚂蚁坐上花瓣小船啰„„”在此情景之下,我加以引导,和幼儿一块儿去发现这是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它们都把花瓣当成了什么?„„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幼儿构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幼儿的主动参与促进了语言的学习。

案例4:在总结性谈话活动《认识四季》时,要求幼儿概括四季的主要特征。我制作了四幅动画课件,分别以春意盎然的田野、荷花盛开的池塘、落叶满地的树林、雪花纷飞的山坡为背景;然后插入小燕子、小青蛙、小树叶、小雪花,让它们飞翔、跳跃、舞动;又在每幅课件上分别插上《小燕子》、《小青蛙》、《小树叶》、《小雪花》这四首歌曲。课件展现了四季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很快把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他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到谈话活动中,争先恐后的发表意见,其教学效果绝非几张图片可以比拟的。可以看出,多媒体通过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启发其思维;另一方面又能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语言活动中,使幼儿群体的语言水平向着强势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5:又如散文诗《落叶》,通过课件制作,童话般的意境将落叶这一平常之物赋予了极强的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向幼儿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并在童趣中将散文优美的意境,拟人化与夸张的修辞手法等语言美的魅力充分体现出来。

大班语言游戏活动《猴子学样》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1.乐意参加讲述活动,感受讲述和表演的乐趣;知道遇事要冷静,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2.在活动中认真观察,扩散思维,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用语言完整表达的能力。3.能够合理有序地组织语言,用语言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

活动准备:

《猴子学样》的课件、扁担一根、草帽4顶,大树一棵、大积木3块、话筒模型若干。活动重点:

通过观看动画、图片、表演引导幼儿大胆完整讲述。活动难点: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想出帮老爷爷要回草帽的不同方法。活动过程:

一、观看无声动画前半部分,激发幼儿兴趣

1.看完后请幼儿自由讲述:小朋友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小朋友能不能帮助老爷爷想个办法,帮老爷爷把草帽要回来?启发幼儿想象,自由讲述。

二、观看动画的后半部分,初步感受故事内容。

三、看图片,指导幼儿分段讲述故事。

1.图一,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仔细来看第一幅图。

请幼儿讲述。小结:他讲出了„„,如果把„„也讲出来,我们听的就更明白了。谁再来试试。

2.图二,请幼儿完整讲述这幅图的内容。

提示:(1)老爷爷为什么要睡在这儿?指导幼儿使用词语“不知不觉”、“轻轻地”。(2)猴子们在树上是什么样子?(跳来跳去,又是叫又是笑)

3.图三,看图学老爷爷的语言和动作。(1)老爷爷被吵醒后,看到草帽没有了,是怎么做的?(东瞧瞧,西找找)

(2)老爷爷发现草帽是猴子拿走了,会怎么说?可是猴子不肯把草帽还给他,老爷爷更着急了,他会怎么说?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老爷爷的样子。4.图四,老爷爷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四、教师配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

1.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猴子?老爷爷是一位怎么样的人呢? 2.教育幼儿学会思考问题,遇事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五、部分幼儿表演故事,其他幼儿尝试讲述

1.选一名幼儿扮演老爷爷,三名幼儿扮演猴子,共同表演故事,教师带领其他幼儿尝试讲述故事。

2.教师扮演老爷爷,带领3名幼儿扮演猴子进行表演,请其他幼儿独立尝试根据表演讲述故事。延伸活动:

请幼儿将想出的各种办法创编到故事中并表演出来。

活动照片:

园长点评:

整个教学和活动开展过程进展顺利,没有出现很大失误和卡壳。学生积极性很高,也都很热情的参与到其中,此次活动课程起到了大半语言教学的预期效果和目标。可以作为我园示范性的一节语言教学课。优秀!

园长:马园长 自我反思:

本次活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将整个活动的动画,图片,声音在活动的每个节点很好的,恰如其分的呈现给学生,不能播放多,也不能播放少了,否则会给学生造成信息获取确实或者过多,导致下以环节出现问题,这是最难把控的,因此在每个活动节点会将动画片中间插入空白提示3秒,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进行把控。播放图片的时候,需要根据我的讲解来播放,我说到哪儿就放到哪儿,否则图片对不上我所讲的,会让学生听不懂,摸不清头脑。所以,可以借用激光笔来进行控制。以此来解决此活动中的重难点。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篇7

一、信息导入方式的创新,创造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幼儿园教学与管理中,和谐与平等的人际关系和教学关系的建立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轻松愉悦的幼儿园学习氛围与生活环境下,幼儿才能更加释怀的向管理者展现最本质的一面。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创新往往是多方面的,如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实施,但不同的是,多媒体不能只是如同目前的高等教育一样,幼儿的发展过多的依赖于“屏幕”教学不能使幼儿的真实潜力得到激发。应该是结合幼儿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使得每位幼儿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能够深入的关注每个人的价值展现,不断的倡导幼儿园教师互相帮助和学习的良好风气,使得幼儿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下得到熏陶和学习。

例如,幼儿园可以开展以创建“团结和谐创新进取”园风和“以德从教、以爱立教、科研兴教、创新促教”的教风为主题,发现优秀人物和动人事迹,组织各类先进评选活动。幼儿在参与过程的结果都应该通过“屏幕”的方式得到展现,激发幼儿的兴趣;以“舞台与屏幕”结合形式使得幼儿自主的展现成果;以“网络与现实”的形式使得幼儿能够认识到“外界”的同龄小朋友的认可。

二、数字传输引导幼儿学习,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

幼儿园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大的学习激情与渴望。同时,这也是幼儿园为满足幼儿在多方面的发展上应该做的,不仅仅要加强园容园貌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改善教学的硬件及环境设施,还要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的育人人文环境舒适度,这样物质与人文丰满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授课教师更应该向幼儿园推出一种教学理念:结合数字教学,幼儿的学习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展现。授课教师在幼儿面前展现的教学能力也是不断累积的一种表现,授课教师只有不断地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情况,通过适当的方式,比如幼儿家庭式数字教学的开展、视频教学等形式与幼儿的学习效果结合,使得幼儿能够换一种形式,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而是随时随地都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新鲜教学形式的注意度会随着授课教师的“创新性”的提高而提高。

比如,在幼儿课堂学习的巩固与提高需要得到授课教师或者家长的认可和鼓励,那么,幼儿园就应该实施一种即时“面对面”的学习效果巩固形式,即幼儿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的巩固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可,幼儿园提供一种形式,家长能够在课余之后与自己的孩子进行视频对话,希望看到授课教师对幼儿的鼓励,这样幼儿的学习激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幼儿自己的内心或感受都来自家长的认可。这就是信息技术创造了一种可视教学形式。

三、信息创造有特色幼儿园文化,增强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幼儿教育的最高追求就是要实现幼儿学习活动更加的自主,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得到激发。因此,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自主学习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都能展现一个幼儿园的管理及其在教学中所具有的指导作用。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文明,“当地式”的幼儿园建设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每一个幼儿园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幼儿园文化,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向导。优秀的幼儿园文化不仅具有相当的创新意识,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地域性的个性化与开放性结合的幼儿园文化,不仅借鉴和吸收有特色的文明的精华,还能有效地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因此,通过一定的建设,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教学环境的创新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幼儿始终处于一种数字教学的环境下,如校园中数字宣传栏的建设,播放的都是幼儿的日常生活动态;“幼儿状态更新机”的建设,能够使得幼儿每天在线更新学习状态等等形式。

例如,幼儿对幼儿园的意见或建议,幼儿园都能在线得到反馈;积极营造良好的共同学习氛围,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制定“幼儿学习生涯规划”,幼儿也能及时地看到家长对自己一整天学习的评价;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教学活动,通过与家长和幼儿的思想互动、经验交流,让每个幼儿在学习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幸福感。

四、结语

通过构建管理文化的实践可以证明,丰富多彩的数字式园所文化能折射出幼儿园的传统和园风,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优化管理机制,改善办园条件,不断更新数字式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办园品位,积极创建适合本园健康发展的科学教学管理体系。

摘要:信息技术对于幼儿来说是新奇的技术,这也就突出了在幼儿教育中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切入点:幼儿的兴趣。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幼儿园的教育开始,要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创新信息技术的实施,不断塑造更加适合幼儿学习的文化展现形式,逐步重视幼师的培训工作,使得人性化和科学化成为幼儿园的主打教学文化。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幼儿园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篇8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音乐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产生最基本的认知,能够从音乐中获得快乐,形成积极的态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学生不同于一般的学生,是凭借直观感受来对事物进行理解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使音乐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以及夸张的造型来增强对音乐的体会,会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学习。

一、选择合适的音乐

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教师首先就是通过网络来进行音乐的筛选,选择那些积极向上、欢快明朗的音乐,要符合幼儿园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调查,看学生喜欢什么音乐,然后下载这些音乐的音频和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配合画面来进行学习,通过画面快速理解音乐的内容。

比如幼儿园学生都比较喜欢动画片,像《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喜羊羊与灰太狼》、《猫和老鼠》、《西游记》、《哆啦A梦》等这些动画片都受到幼儿园小朋友的喜爱,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这些音乐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演唱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动画片作为引导,放映主题曲或者片尾曲,学生在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联想到自己看动画片的情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演唱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表现的很积极。这些动画片主题曲音乐往往比较简单易懂,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师可以边给学生放映动画边教学生唱歌,学生的注意力就比较集中,能够高质量地完成音乐的教学过程。在比如在母亲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歌颂妈妈的歌,像《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我爱妈妈的眼睛》、《妈妈的怀抱》等一系列的歌曲,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就会联系到妈妈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的场景,都是怀着感情来对这些歌曲进行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

信息技术和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结合,能够给整个教学过程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在每次上音乐课之前,教师都可以给学生放一段舒缓、活泼的音乐,让学生进入到音乐世界中,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可以对学生的听觉进行预热,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制作与欣赏学习音乐相匹配的动画,对整个教学氛围进行感染。

比如教师让学生对《小青蛙》这首音乐进行欣赏,教师在对课堂氛围进行营造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课件对歌曲的节奏进行把握,在动画中小青蛙蹦蹦跳跳尽情舞蹈,时而停在荷叶上,时而跳入水中,这些画面会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然后在进行歌曲的学习的时候,就会在头脑中呈现出一种活泼的小青蛙的形象,小青蛙坚强勇敢、不怕风暴,在又唱又跳中将喜悦传到了四面八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活跃,学生的想象力又得到了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提升。再比如在学习《小鼓手》这首歌曲的时候,在学习过程,在多媒体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鼓的形象,老师操作键盘就会敲动鼓,学生就会感到很神奇,然后跟着的教师的教学,唱到“小鸟跳了跳起舞,小朋友听了多高兴。”的时候,就会在屏幕上出现几朵笑脸花朵,学生就咯咯笑起来,教学氛围变得非常轻松活泼。

三、丰富教学的形式

幼儿园教学过程应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要就是将舞蹈教学和音乐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音乐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节日活动来开展音乐教学,学生对节日往往充满着期待,而教师再将欢快的音乐引入进来的时候,学生往往表现的很兴奋,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而此时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幼儿园学生在学习一些音乐舞蹈的时候,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尤其是人比较多的时候,舞蹈的教学过程就难以有效开展下去。因此教师就需要在学校里面安装一些电子屏幕,然后将舞蹈通过通过大屏幕显示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将自己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大屏幕上,关注屏幕中的动作,然后就会仔细聆听音乐,学生也能够快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比如快到“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教师让幼儿园的学生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这首歌十分经典,也有许多的配套舞蹈,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边学习舞蹈边学习这首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中发现,一些以前喜欢在音乐课上打打闹闹的学生都会将注意力放在大屏幕上,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较好。再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春天》这首歌曲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就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先朗读再示范演唱的做法,而是通过多媒体图片来让学生观察春天的美景,在图片的不断变换中,幼儿园小朋友都被这些美丽的图片吸引住了,学生的脸上也都露出了的开心的笑容,不禁发出“春天真美啊”的感叹,然后教师教学生演唱这首歌,并且做相应的动作,在唱到“地上长出小青草”的时候,幼儿就开始做着动作像小青草一样从地上长出来。总之,这种将音乐、动作以及画面结合的教学形式能够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学生通过图、文、声融于一体的教学形式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意境,这种教学效果并不是反复演唱、反复朗读所能够达到的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幼儿园音乐教学的融合,促进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会增强。而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其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将音乐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乐感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耿宇蓉.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2)

[2]叶圣军.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的融合研究.黑河学刊,2010(3)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篇9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258-01

水墨画亦称“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通过水墨画学习,可以体验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和画面的笔情墨趣,对幼儿了解和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培养对中华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有着积极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语言、音乐内容的有效整合

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针对3―6岁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语言相结合,引发孩子学习兴趣,提高孩子学习的注意力。如大班水墨画《葫芦》教学活动中,我们针对葫芦的基本画法,即侧峰运笔左右画半月形,设计制作了flash“月亮的故事”在教学中,配合FLASH制作,由于《葫芦娃》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孩子一边聚精会神的观看画面,一边认真的听着故事,注意力非常集中。故事结束后,教师进行了相关的提问,幼儿能够非常准确地讲述他们对月亮与葫芦关系的了解,为侧峰学习两笔画出一个圆的外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实践发现音乐元素的加入也非常有利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如在《雨打芭蕉》教学活动中,乐曲的播放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了南国生活的愉悦情绪。看着孩子们摇头摆尾的样子,仿佛听到了打在芭蕉上淅沥的雨声、感受到了芭蕉在雨中婆娑摇曳的形态以及小动物们欢聚在芭蕉叶下躲雨的情景。在活动开始环节播放,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更向幼儿传递了如何运笔的学习内容。配上背景音乐,调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感官,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信息技术直观演示,优化教学流程

水墨画教学中,教学演示环节很重要,以大班水墨画《青蛙》教学活动为例,作画过程:(1)中锋+侧锋画身体;(2)两侧画圆圆的眼睛;(3)运用中锋画肚子;(4)画四肢;(5)稍干画身上的花纹;(6)添加背景。通过直观的演示,孩子们掌握了画青蛙时的特点:浓墨淡墨之分、中锋侧缝之别;在实践中孩子们还发现了四肢的变化最大,总结了特点:坐也是坐、立也是坐、行也是坐、卧也是坐!通过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孩子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作画信息,注意力集中了;由于掌握了作画要领,孩子们都能积极作画,画出来的青蛙动态各异,画面非常的丰富。

可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较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的落实问题。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大而清晰的图像,色彩鲜艳,教师能直接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并及时掌握幼儿反馈的信息。幼儿看得清楚、听得仔细。针对幼儿学习特点,通过反复轮回播放的形式,强化示范演示,缩短平时演示的时间,给予孩子更多时间的练习,真是一举两得!丰富教学形式,多元化教学促发展

新《纲要》中明确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活动目标上,就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强调主观能动性,将广泛的内容、简洁的形象与幼儿生活、年龄特点相联系。

3.1 挖掘周边资源,激发幼儿大胆创作

绘画对幼儿而言,是自然感情与情绪的表达和传递的最好手段。本着艺术贵在创新,现代水墨画教学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为幼儿操作体验与创新拉开了新的一幕。

首先,我们从孩子的经验出发,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选择素材进行采编,将创作的信息用信息技术形式传递给孩子,激发幼儿潜在的创意。如:《水乡古镇》活动,通过媒体播放水乡古镇周庄: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人家,一串串红灯笼高高挂在木头房子的屋檐上,随风飘荡;船娘有节奏的摇着小船、唱着船歌钻过一座座石桥;两旁的烟囱时不时的冒出缕缕青烟……这场景给予孩子视觉上的冲击,随后这些时高时低的屋檐、波光粼粼的湖面、水墨画线条呈现的窗户、门等场景给予孩子创作和思维上的冲击。原来一个熟悉的环节,通过媒体、教师整合作用发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真正体现了经验从孩子生活中来,活动中注重提升孩子的生活经验,最终新的经验迁移运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其次,利用大师作品欣赏来拓展孩子的思维,激发他们大胆创作。我们发现,以往的水墨画教学多以教师的范例?橹鳎?很少出现大师作品,即使教学活动需要,也只是寥寥几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到不同大师不同内容的作品。通过剪辑制作,更可以凸显作品细节部分。欣赏功力深厚的大师之作,会给稚气未脱的孩子带来创作的灵感。《春之韵》活动中,我们以吴冠中爷爷的《春如线》作为引子,鼓励幼儿大胆畅想: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大胆表达内心的感受;在创作过程中,更是大胆的把雨滴串成了一条条线,分割成一个个块面,在一曲《高山流水》的相伴下,孩子们尽情作画,随后借形想象,变出一只只老虎、山羊、老鹰、鳄鱼……水墨画欣赏教学与文学、音乐作品欣赏相结合,让幼儿在诗情画意之中,体验水墨画的意境,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3.2 利用媒体技术,关注个体作品

多元智能理论为现代化教育带来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评价,传统的水墨画教学以作品的象或不象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这样的评价对于幼儿创造力、自信心的培养带来很多的弊端。因此,我们运用信息技术为儿童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对比和总结,提高自信心和保持对国画的兴趣,耐心倾听他们所表现的作品制作过程和内心世界并欣赏他们成功的喜悦。每次活动中,我们会拍摄孩子的学习过程;每次活动点评时,我会让孩子带着自己的作品上台讲解和留影;班级网站上,我们用数码相机将幼儿的作品发布上去,供家长和同行们的交流评价。

感悟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 篇10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帮助幼儿形成和发展信息素养,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之进入最佳的学习与活动状态。因此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应用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进行自主的探索式学习,能有效地转变幼儿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调动主体创新积极性,增强和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因此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帮助幼儿形成和发展信息素养,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应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且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进行自主的探索式学习,能有效地转变幼儿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调动主体创新积极性,增强和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作

用。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与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可以使幼儿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创造欲望。比如学唱歌曲《小红帽》时,让幼儿看有关《小红帽》的动画片,孩子们对《小红帽》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幼儿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欣赏音乐由于没有歌词,幼儿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媒体就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比如欣赏《狮王进行曲》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狮子的吼叫声与动物们被吓坏的情景展现出来,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的结合起来。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幼儿表现与创造音乐就容

易多了。

同样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单调、刻板的“口传身授”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抹煞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限制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从而也压抑了幼儿的创新精神。而有了信息技术在其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使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如大班舞蹈《小青蛙熊和小孩》的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先让孩子听一段比较低沉的音乐,引导幼儿想一想,猜一猜可能谁来了,发生了什么?接着倾听网络歌曲,熟悉歌曲,了解情境。然后通过想象创编,给了孩子更广阔的空间。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化技术正不断的走进我们,服务于我们的教学。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观念的转变,一幅挂图、一个游戏、一盘磁带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儿童的求知欲,电脑多媒体技术正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幼儿园教育中,它以较强大的交互功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声音、图像、文字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直观、视听结合的情境,使教师乐教,孩子乐学,使我们的教育手段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全新时期。如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幼儿语言活动中,为故事、儿歌等配上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不仅能使教学过程童趣盎然,还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建构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创设交流空间

生活是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幼儿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会有话可说,才会有乐于表达的内部动机。只有认识范围的扩大,生活经验的加深才能丰富幼儿的语言,扩大交流的空间。因此让孩子多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多带他们出去玩,欣赏昆虫飞鸟的美丽灵活,才可能丰富幼儿的语言。可每年由于孩子年龄的太小条件的不成熟,春游、秋游活动大多都没有去成,无法让孩子们多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他们去观察大自然花草树木的千姿百态,体验春夏秋冬景色变化。而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我们这些井底之蛙的孩子们,都纷纷跳到了“井”外,更多地接触到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多媒体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意选择所需的画面,弥补孩子们视野较窄、直观表象储备较少的缺陷,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让幼儿看到真切的画面,听到有声的示范,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为此,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丰富热烈的动态语言环境,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如在活动《动物之最》中,我们不可能把各种各样的动物请到课堂上来让孩子们认识,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让孩子们见到这些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生活特征、习性等。它能幼儿提供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界面,其信息量之大,超乎想象,让我们的孩子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生活经验,也让我们的孩子见多识广、有话

可说。

2.拓展想象空间,发展语言想象力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幼儿拓展更宽的想象空间,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想象力。如大班语言活动诗歌《夏夜的梦》在幼儿对诗歌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为启发幼儿发挥想象,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仿编诗歌。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如:蝴蝶、小鸟、小鱼做梦的多种图片,让幼儿根据 “××在××上睡觉,××的梦是××的”句式进行仿编,孩子们很快的能运用图片想到了小鱼在大海里睡觉,小鱼的梦是蓝蓝的;蝴蝶在花丛中睡觉,蝴蝶的梦是香香的等等,将整个活动过程推向高潮,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有效地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自由愉悦的学习过程中仿编诗歌,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使幼儿的语言得到进一步升华和

扩展。

而在大班语言《借伞》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先让幼儿欣赏无声动画,使幼儿初步理解诗歌内容;接着完整欣赏课件并配合教师层层深入的提问,以及课件的反复播放,让幼儿对诗歌的理解由表及里的领悟了诗歌内涵,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当动画中的小雨点、绿伞、小青蛙等出现在孩子们眼前时,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这画面的设计帮助幼儿把零散、琐碎的想法整理清晰从中获得说明或描述简单事物的语言经验,为仿编和创编打下一定的基础。幼儿园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让幼儿在流畅、轻松的声像环境中自由地理解和遐想,为孩子的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从而拓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促进了幼儿语言能

力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能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与能力。科学活动大多数内容比较抽象,对于抽象的知识概念,幼儿就不容易理解,而信息技术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把一些科学现象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从而使幼儿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如大班数学活动“6的组成”,原本只用枯燥的数字和图片让幼儿摆放进行分成。而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将小动物们制作成动画:早晨,鸡妈妈带着宝宝们到草地上玩耍,看它们排着队的走了过来,一共来了几只鸡?几只大的几只小的?几只黄的几只花的?猜猜看它们准备做什么?这时候几只小鸡捉虫?几只在奔跑?这些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形象生动的动画始终贯穿其中,幼儿的注意力很自然跟着动画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鬼屋惊魂小学作文下一篇:年会语言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