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4-09-24

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精选8篇)

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1

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要有崭新的教学意识,开放性的教学观念,需要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营造音乐氛围,精心设计好每堂课,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为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学科活动的热情,教师在组织教学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显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以音乐本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尽情地遨游在音乐的海洋里,获取音乐知识。

新课程标准 培养兴趣 感染学生 新颖化

1.课堂教学导入形式多样化。导入新课的成功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在教学导人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可用录像剪辑图画导入、多种乐器的演奏导人、舞蹈的导人、声乐的示范导人、类比生活例子导入、讲故事形式都可以采用。在讲授有关“音乐的速度”一节课中,可以从剪辑录像中介绍特色项目――击剑运动,在击剑中有刚柔结合,快慢结合。然后类比马路上各种车辆行进有不同速度,有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轿车等等,各种车辆行进速度都不一样,那么音乐作品根据不同主题也有其不同的速度,引入新课题,这时便是“水到渠成”的时候。接着欣赏管弦乐《骡子》、《乌龟》的片段,把学生带人音乐中不同速度描述不同的对象,音乐的印象思维逐步建立起来,然后板书“音乐进行的快慢叫做速度”,并介绍作品中常有广板、中板、慢板、快板等,以及音乐速度记号等等。这样导入及展开新的内容,学生学习“音乐的速度?就颇有兴趣,并一层层深入进入主题。

2.教学形式的新颖化。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有意注意及无意注意,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在方式方法上,要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灵活多变,力求“生动”“有趣”能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参与中来。打破传统单一的歌唱形式,多以听觉、动觉为切入口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年龄,精选录像片段,配唱MTV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还可以采取边唱边跳,自弹自唱等多种形式,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树立音乐形象。特别是民歌教学中,让学生在表演唱中探索地方文化和音乐的关系。比如《森吉德马》由作曲家贺渌汀根据蒙古民歌创作的器乐作品,乐曲分两个不同部分,第一遍欣赏时,老师随着音乐起伏波动,示范一些蒙古舞中常用的基本动作,然后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即兴创编。在前一部分较为缓慢的旋律中,有的同学想象悠闲骑在马上,并做出饱览自然景色的动作;后一部分热烈欢快的节奏下,同学们表演出欢庆解放的场面。在两种不同速度和风格的旋律中,整个教学过程积极促进了学生想象和创作能力,也加深了同学们对乐曲表现的理解。

3.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的主导主体与多边和谐交往必须统一。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师、生生之间的多渠道、多方位的互动,师生、生师、生生之间的相互切磋,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课堂气氛是和谐的,教师是民主的,师生之间应是互敬互爱的,学生学习是愉快、舒畅的。

一是变换座位,增强艺术氛围。根据课题需要,改变课堂空间的座位排列是对学生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讨论、创编表演、参与教学活动的氛围。在日常的口风琴演奏练习中,小组竞赛可采用半圆形的座位排列,使学生与教师近距离全方位的交流;在创编表演时,就以三个圆形的座位排列,增加团队合作能力,和小组讨论;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歌唱表演或是欣赏学生个人表演时,可采用大圆圈座位排列,使表演者贴近观众。总之教学空间的创新布局应根据课题需要自由灵活地变动设计,不仅有利于组织,更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地注意力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动静”结合,师生共同活动。“动”是人的本性,更何况青少年学生好动,“动”是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的方式。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通过“动静结合”的教学,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对音乐的进一步理解。

4.教学中创造性活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有许多可取之处,也有“视唱乐理”部分过多的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情趣.、喜好、欣赏能力都与过去的学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进行创新、改革音乐教学,使其适合时代的要求,适合教学对象学生的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笔者设想并实施了这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即用多种形式进行配乐,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例如可以在第一课时,播放音乐《彩云追月》和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迪的《春》两首曲目的片段,时间控制在三到五分钟,让学生仔细聆听两遍。要求各小组可以根据音乐,设计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生生之间充分沟通、交流,设计并排练各自的节目。第二课时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演出,充分展示,有配乐朗诵、配乐哑剧、魔术配乐、舞蹈的配乐,还有体育竞技,如舞剑,形式丰富多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

总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加强学科本位,无论是学生的参与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不偏离音乐的轨道,建立在对音乐的准确、深入理解之上,注重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注重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音乐,提供一切可供操作的实践参与活动,在时间安排,内容聚会上合理分配和运用,从而使学生和教师成为学习的合作者。

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2

一、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上来, 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目前,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其资源有声有色, 动静结合, 图文并茂, 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直观的接受信息.这样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 使单调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了, 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与此同时课堂的信息量大大的增加了, 教学效率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高中数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 很多定理、概念比较抽象, 教师单纯的讲授学生难以理解, 这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 对数学知识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整合, 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形象的再现, 从而解决高中数学知识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等, 起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作用.例如, 教师在讲授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时, 首先要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分析形体上的几何元素在三面投影中的位置和三维几何元素与二维投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然后观察当几何元素的空间位置改变时, 投影图上的对应投影又是如何变化的, 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其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对相关知识更加深刻的记忆, 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学习效果得以加强.在学习数列的知识时, 可以设计贷款购房的数学问题.如, 王女士要买一套住房, 总的房价为九十八万, 具体付款方案如下:首付为34.5万元, 欠款中的10万元采用公积金贷款, 其余欠款采用商业贷款, 贷款期限为30年.银行有“等额”还贷和“等本”还贷两种还款方式, 采用哪一种还款方式比较合适呢, 给出数学模型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对于这种研究性的问题, 学生不仅要了解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得建立合理的复杂的数学模型, 让学生仅凭课本知识时不够的, 有很大的难度, 并且也不能独立完成, 这时,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 并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分别上网查阅相关信息或一些银行网点查并请教相关的人士, 从而了解目前购房的情况、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的利率、“等本”还贷、“等额”还贷等金融的专业名词的含义, 然后建立了“等本”、“等额”两个还款模式, 并根据借款人的当前还款能力、预期的家庭收入等作了分析研究.这样在多媒体的协助下, 学生对问题更清晰更了解.

二、激发学生思维, 增强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严密的逻辑性, 学生对数学的思维程度和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吸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 是高中数学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 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因此,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增强创新意识上下功夫.比如, 教师在讲函数的奇偶性时, 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多方位的去思考, 问题如下, 第一个问题是你能举出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的例子吗?第二个问题是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你所写的函数是奇函数或偶函数?通过这组开放题型的训练, 学生会有强烈的参与欲望, 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不断强化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教师要及时对教材知识进行梳理, 概括

教师在授完教材一节或一章内容后, 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有重点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归纳, 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 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 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种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不同于其他思维能力, 它是通过对众多事物的观察, 以及对许多知识的提炼而得出的条理化、规律化的东西, 经过概括的知识易记、易懂.例如, 对三角函数中sinx>cosx的判断求解时, 就可通过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区分, 在角平分线上方有sinx>cosx, 在角平分线下方有sinx

参考文献

[1]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焕元.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 2009 (28) , 4.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3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个人生活与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个人感悟的过程也是心灵体验的过程。作为教师而言,要引导学生透过阅读材料的文本信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欣赏与感悟的同时产生联想与想象,感受文本所带来的人文精神,生成领悟能力。当然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体验教学的设计者是教师。所以教师要提供有助于学习的情景材料,围绕学习目标,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诱发积极感悟。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动力功能,能驱动主体投入学习客体,并对学习客体进行研习和体认,最终把握事物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自身的关系和对自身的意义。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佳作《荷塘月色》,时,笔者成功运用朗诵这一教学手段,先行通过描绘其美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后通过多媒体CAI进行展示以增强学生视觉感知,最后通过学生朗诵进行深入体会其意境。当学生情感处于积极昂扬状态之时,文中的情与意便能自然流露出来,借助想象,学生能够体会荷塘月色之美,能够体会作者的写作思绪,荷花与荷叶交相辉映,朦胧夜色与水波颤动给人一种如临其境之感。

教学韩愈《师说》一文,我先介绍引用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然后补充介绍相关背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在唐朝,有人却以从师为耻。教师适时板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一段话:“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并作口头解说,然后提示: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

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的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明确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然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的能力与水平上。

首先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探究性阅读教学认为文本的生成与存在离不开读者的解读创造,必须通过读者的复杂活动来实现。可见,读者是阅读活动中的主体,能否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学生。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珍视其个人见解。运用“往回看”的策略,不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对一部作品的完整把握常常需要反复地进行。运用“往回看”的策略,就是对文本加以阅读、分析,并对相关信息再次加工,从而促进理解。调动各种经验与文本进行交流。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诵读、反复的吟咏,进而认识文本的整体描绘,最终把握住文章的基调,感受作家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整体感知下,去进一步认识和探究具有意味的词语功能和审美能力,并体会作品的意旨甚至深层的哲理意蕴。

其次要把握文本的客体地位。学生对作品的探究性阅读,就是对作品具体化的过程。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包含着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等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充满情感和诗意的景象。从“象”中看是景色,从“意”中看是别情。随着孤帆成为远影,隐没在长江的天际尽头时,诗人的心也随着长江的滔滔流去起伏不定。这首诗的意义如果不是依托这些意象是难以表达的。因此,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传神之笔、关键字句,含英咀华,浮想联翩,在与文本的交流、激荡中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脑海里,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通过移情体验,以自己的生命唤醒、复活凝固于文本中的生命,在复活的意象中使文本情蕴获得新的呈现。

三、创新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在阅读教学指导中可以尝试用多媒体或网联网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既能增大阅读容量又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带给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例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专题型阅读。

专题型阅读教学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专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信息。这种课型主要运用在反映重大事件课文学习时进行,如学习《沁园春o长沙》,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背景知识,学习《我的呼吁》,让学生在网上查找“非洲圣人”史怀哲的材料;学习《归去来兮辞》,让学生感受魏晋时期那一段战乱情景;学习《杜甫律诗五首》,则学习关于“安史之乱”的知识。让学生在网上收集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识,开展专题阅读活动,写出专题阅读小论文。如“鲁迅专题”“论语专题”“李白专题”“陶渊明专题”“诗歌意象专题”“《诗经》专题”“唐诗鉴赏专题”“孟子专题”“毛泽东诗词专题”“感动中国专题”等等。这样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方案中所要求的“利用网络,自觉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的习惯,不断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知识丰厚、见多识广’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专题型阅读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又能让教师實施必要的学习指导。专题型网络阅读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实践中,一种以专题为中心,在自主性的扩展阅读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也逐渐成型。

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4

【摘要】近年来分层教学成为高中新课改中热门的教学方法,而作为分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分层作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高中的生源中学生的成绩差距较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的兴趣、原有知识的基础也有所不同,如果对学生全部布置相同的作业,必定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差异越来越大,甚至压制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所以优化作业设置,是当前分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分层作业的必要性、实施现状和实施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可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分层作业实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分层作业;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分层作业,是指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M行分类,目的是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我国新课标教育的要求,老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大幅度地提升教学水平。老师在教学后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作业分层理论的指导下,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要实施有效的策略和途径,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以及语文作业的实效性。经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业分层实施的必要性的认识,以及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分层作业实施的现状的调查,笔者将从作业设计、学生分层、作业要求、作业批改四个方面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分层作业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分层作业的必要性

对实施分层作业的必要性,笔者将从学生学情、学生发展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个方面,虽然一个班的学生在一起上学,但是学生的智力因素、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的态度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按照传统布置作业的方法,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导致学生心理、能力诸多方面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存在自身的发展空间,采用分层作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内容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分层作业教学,可以给学生一个弹性的伸缩空间,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平台,在学校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二、分层作业实施的现状

虽然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但是分层作业在现实的实施中仍存在一定的发展阻力。在家长的眼中,学校这是在给学生划分等级,对学生的成绩有歧视;在学生的眼中,他们会认为这样的分层作业给他们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造成了心理上的创伤。老师在实施分层作业的策略中,也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感受,使得有些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另外老师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掌握了解不够全面,对学生的发展水平很难掌控,难以做到对症下药。

三、分层作业的实施策略

(一)作业设计方面

在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浩如烟海的题目,老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的选择出符合学生发展的题目,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状况,老师要甄选出合适的题目传授给学生。分层作业不是说每个同学做不同的作业,而是老师在作业中应该将题目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探究题,对于必做题,是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检测,而选做题是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稍微增加难度,探究题就是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对题目的探究过程中独自完成的作业,这样既可以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对于作业的要求,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

(二)学生分层方面

对于学生的分层不能太过固定死板,不然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不够优异的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应该安排月测试,根据学生的月测试成绩以及平常的学习表现进行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充分地参考学生自己的建议,以及周围同学的参考意见,而不是机械地给学生下标签。同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帮助组、基础组和发展组,老师要通过合理的手段,让学生有一种适度的压力感,在日常的生活中这种充满压力的氛围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去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作业要求方面

对于分层作业中的必做题,是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其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并简单的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选做题,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于学到的知识进行再升级,尽管稍微提升了难度,但还是适宜大多数学生去做,让学生在解决较难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对于探究题,仅要求对于语文学习达到了一定高度的学生去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让这类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在学习中挑战自我。

(四)作业批改方面

对作业的批改是老师为完成分层作业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老师必须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老师在进行批改作业时一定要及时,随时跟进学生的动态并及时下发作业,让学生及时更正作业的错误,以免因为过长的时间间隔形成不良的累计效应。对于作业做得好的同学,老师要给予表扬,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热情;对于作业较差的同学,老师则要给予鼓励。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潜力,关注学生成绩的进退情况,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为高中的语文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三、结语

当今社会下,新课标教育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学校的教学设备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分层作业作为分层教学中重要的一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业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必须为学生实施科学的发展策略。对于现在分层作业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阻力,我们要积极面对并且学会解决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层作业实施策略,让分层作业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常规化操作,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为国家的发展奉献青春的力量。

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5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高中学生正处于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努力学习中尝试。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好英语的源泉。只有对它感兴趣,才能激发求知欲,才能去钻研,去真正领会掌握这种语言的妙处。

1.用Warming up,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Warming up 是一种“Brainstrom”的活动,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自由讨论,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补充新的知识,帮助总结归纳已学的语言知识。活动方式有对话、讨论、看图、回答问题、小组辩论、智力测试、描述等。巧用“Warming up ”能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由于具备了声、行、色等特性,能展现出动、静、美的画面,又有录音、录象等功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诱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并激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3.设计英语歌曲欣赏课型,每月一次,改变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的教学模式,既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三、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预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和语言的创造性运用者,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英语的能力。教师应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从朗读单词、课文到归纳一些常用词的用法;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运用词典等工具书查阅生词;从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或背景知识信息初步理解新课内容,要求显示在预习本上提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至少三个问题;列出重、难点,引发学生思考教材中的重难点;要求学生在预习本上对自己的预习作出自评。同时教师也应不定期翻阅学生的预习本,并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

四、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互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在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能提供一种互动的活动方式和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自由地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并能发挥出更多的主动性。

1.合理分组

分组即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灵活机动的特点。可以按座位就近组合,将座位临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如要完成某一项目调查、演示报告时可按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分组。在话题讨论中,可安排外向型与内向型的学生组成一组,还要注意学习能力之间的搭配,每个组员的分工采取轮换制。

2.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课前的小组活动一般围饶“课文预习”来进行,包括查字典,思考问题,提出质疑等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课前的气氛和课堂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创设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例如在教Unit9 Technology时,课前让学习小组描绘一些事物,然后在课上交流;在课堂上小组进行角色讨论Give their opinions about whether Jane should buy a cellphone or not. 课后让学生小组进行思考准备, Is going online good or bad for students?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学习气氛,既培养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又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新课标对教学评价有明确的规定: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语言的激励作用。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况、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课堂最后都会落实到用练习题巩固所学语法上,例如,翻译句子,句型转化等。当然,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采用形成性评价,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互评(见附表)及每个单元的最后一部分“自我评价”(Assessing)。让学生进行学前和学后的对比,在学习中反思,肯定自己的进步和成绩,找出问题;同时学习别人的良好表现;并且在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下,克服自己的缺点,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向好的方向学习,可能效果会更好。

附表:评价表(个人自评、小组成员互评)

评价内容 很好 一般 还需改进

积极准备、发言 自评 互评 自评 互评 自评 互评

小组活动中参与合作情况

积极用英语思维、交流

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善于做汇报

乐意帮助他人解答疑难

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6

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是:《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形式与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二、问题的提出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然而,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学生学习模式的改革。诚然,这些改革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对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是忽视了学生学习模式的改革。因此,我们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形式与策略的研究很有必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 这段话贯穿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教学的任务不只是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知道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形式与策略的研究有其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结合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整合和融入,考虑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效果,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在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近几年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但就目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的实际情况看,其理念还基本停留在片面理解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实践中,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一部分教师把网络教学当作一种媒体的演示手段,没有达到网络教学应有的作用。同时缺乏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件和数学课型。数学课件大部分注重课件外在设计,忽略把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贯穿于课件之中,体现不出数学教学的特点,仅仅是把网络当作是一种简单媒体的文本播放。还不能够全面、系统、深层次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通常表现为“我要学”、“我想学”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主动的、积极地去获取知识、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本课题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从教学关系角度研究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强调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认知程度评价体系的创新和教学效果反馈形式的创新,注重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其研究成果将使数学教学改变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个人智慧的数学天地,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提升信息素养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从而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从而达到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四、本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课题研究的重点(1).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通对各种学习、研讨、交流等途径改变教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以学生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着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及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构建数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自我探究、教师点评”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真正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揭示获取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学会”到“会学”,直到“想学”的过程,让每位学生的替力都能得到最佳发挥。

2.课题研究的难点

(1).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以及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为一体,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使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进而构建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并提高适应信息时代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应加强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发现、探索探究性的自主学习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上经历发现、探究、合作交流、质疑、倾听、回顾反思等活动过程,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因为学生长期习惯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习惯,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常常受到教师“主导性”的排斥、羁押而被架空,学生只是“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于被动地学习,惰性强,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低下。严重阻碍着学习自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抑制,因些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教会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讨论,共同探究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3.课题研究的内容

主要研究数学的学科特点与信息技术的关联;探索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的培养;以学为中心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明确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内涵,比较数学传统教学与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区别,探索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实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和教学软件,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配套教学课件,实现资源共享,丰富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走素材资源库和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新路,以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达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大幅提升,使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向更深层的方向发展。4.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1)信息技术环镜下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2)高中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构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借助课件发挥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功能,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听掌握,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3)信息技术环镜下从教学操作层面逐步扩展到观念层面,借助于教学设计,促进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背景下的不断融合。(4)信息技术的作用从重教到兼学,整合从教和学的两大领域先后展开。在促进教学方式改变的同时,特别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化,形成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与实践性的研究性学习互为补充的格局,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

(5)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以内容信息的整合为基础,逐步深化到与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的协调以及与传统教学过程和结构、方法和模式的整合。用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学功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二)创新之处

1.在全体数学教师教学理念与操作技能两个层面都提高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制作课件、共同研究教法,改进教学方式,在我校数学教师自己创设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完善和共享素材资源库,教师、学生与媒体三者的相互作用,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习积极性,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成绩。2.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形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构建“自主参与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切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中学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变被动地接受结论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真正地感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收集近几年来有关高中数学教学、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资料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为避免重复性而保证创造性,另一方面还可借鉴前人的观点、理论、方法和科研手段,使本研究更具说服力。

(2)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数学理念转化作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3)经验总结法:在结题阶段,对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地揭示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学理论的高度,从更高层面为课题研究服务;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以总结形式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2.技术路线

2.1培训:(1).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制作、相关教育理论学习)

(2).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2.2实施:(1)学生调查

(2)不同课型下的模式探讨,阶段性检测,对比分析,进行微调。重新检测。

(3)中期学生调查,适应性检验。(4)形成初步实施报告。

2.3总结:对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出论文、案例、课件集、学习反思,准备并形成成果进行推广。3.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2年5月——2012年9月

1.成立课题组,课题组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的课题组成员。2.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论证工作,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工作,全面了解本课题的实际意义,明确研究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12年9月——2015年1月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将教师的精力从对“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要求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摒弃以往教学习惯,教学方法,彻底转变教育理念,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因此在课题实施初期,我们采取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从理论层面进行学习研究,各位参加研究的教师通过阅读教育专著与上网学习相结合,学习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研究信息技术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佳方法。

2.课堂实践。进行“展示—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践,并定期进行公开研究活动,以点带面,滚动发展; 3.阶段总结。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活动,不断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做好阶段总结。

4.从学校实际出发,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大胆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课题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脚踏实地进行课堂自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形式讨论研究中的问题。除此之外,我校集中开展了青年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并举行了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所有任课教师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学之中。这些活动,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合作信息技术的整体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2015年1月——2015年9月

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1—6月)。主要工作是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自主学习形式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形成课题研究物化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发现新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提出结题申请,写出结题报告,接受总课题组的结题并就结题成果进行总结。

六、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1.1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由南康二中中青年优秀教师组成,有多年从事数学教学设计的教师,课题组成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他们有丰富的科研经验,经常在国家级、省级等教育类杂志发表论文;有不少论文获省级奖;课题组成员教师承担过不少省级、地级课题的研究;有课题研究的经验,课题组成员完全有能力、有时间完成此课题的研究。1.2主要参考文献: [1]《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第一、二、三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建跃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2002年11月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1998年9月 [4] 周晓红主编 《教师学与教学论》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5] 李春萍主编 《教育研究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6]《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3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目前课题组成员已开展了与课题有关有的研究工作:(1)课题负责人刘福亮同志,1998年大学毕业后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现已完成两轮高中循环教学,成绩显著,富有开拓精神,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自工作以来,一直扎根于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始终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身感受课改,实践经验丰富,并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设计。

(2)刘建华同志,大学本科学历,南康二中高三数学学科组组长,中学数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多年,在教学第一线工作,经历了两次高中数学循环教学,理论基础扎实,教学能力强,并积极投入到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在新课程标准理论指导下,大胆课改,敢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研究能力,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3)刘钢生同志,大学本科,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南康二中数学学科组组长,思维敏捷,善于学习和钻研,教学能力强,精通计算机编程及多种数学软件的运用,精通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热衷从事教研教改工作。

(4)方宣海同志,大学本科,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工作积极主动,为人处事严谨踏实可靠,教学上颇有钻研精神,教学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成绩突出。

(5)刘兵同志,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是本学科的骨干教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并热忠教研教改,对数学实验有较深的研究,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教改实验充满热情,教学手段多,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和改革。

(6)黎明元同志,大学本科,是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总结归纳,工作细致,非常适合资料内容的收集及数据处理等工作,同时指导课题研究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1.4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刘福亮,刘建华:1.制订研究方案和计划;2.确定实施步骤;3.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4.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及反思;5.收集数据整理研究成果;6.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写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组其他教师分工:1.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刘钢生、方宣海、刘兵);2.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及反思(刘福亮、刘建华、刘钢生、方宣海、刘兵、黎明元);3..进行对比分析,收集数据,写总结报告等(刘福亮、刘建华)。1.5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南康二中是江西省“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点高中,是一年现代技术教育示范学校,历史悠久,办学规模大,现总计教学班90多个,在校学生有5000多人,学生来源广泛。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营造出了教师勤教,学生勤学的严谨、和谐的育人环境,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一流,有校园网,拥有多个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中心。本校还建有校园网系统,国内外教科研的前沿信息和珍贵资料都可以很方便得在网上查询和下载,这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学校现占地面积达150多亩,建筑面积44218.4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23900多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规划合理,建筑错落有致,环境优雅;学校馆藏图书15万多册,另有电子图书30万册;教学设施先进,拥有设备齐全的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学与外语教学系统、理化生实验室和音体美教学设施等。学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大力推进教育改革,重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近几年来学校形成了“科研兴校”的热潮,教研教改氛围异常浓厚,现有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重点课题6个,地级课题21个,为教育科研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学校政治课题组成员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高中教学经验,有着敬业、精业的精神和团结,拼搏的工作作风,为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非常重视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年几年来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好的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重视课题的研究,经请示学校,学校表示愿意承担因课题研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切费用,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如:外出学习、参观交流、培训等。这些都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7

一、深刻理解地理课程标准, 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作为实施教学的核心要素, 决定了教学的方向, 方向找不准, 我们的教学就谈不上有效和高效。因此, 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 就必须熟读课标、研究课标, 同时用对课标的理解来把握教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教学目标, 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三维目标如何整合是当前课堂教学的聚焦点, 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之所在。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 重在智能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 重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与方法是关键性目标, 是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途径。从三者关系来看, 知识与技能是物质载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 过程与方法是策略, 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尤其“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力求改变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足。因此三维目标设计的依据不仅仅是教学内容, 同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基础, 教师本身特点以及教学环境这些因素, 使教学目标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积极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师不能是课程资源的被动使用者, 而应合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地理课程资源。例如关于太阳高度角的教学, 是高中地理的重点与难点, 非常需要其他课程资源的配合。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活动, 例如:测定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合理楼间距等。通过探究活动收集、处理、分析资料, 形成可供课堂教学使用的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贴近学生生活,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地理学习生活化”的新理念。

三、以“主体参与”模式活化地理课堂教学

“主体参与”是一种以心理学、教育学为依据, 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成长的教学模式。“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而获得知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教学的情境, 精心设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形式,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一般而言, 地理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

1.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导学材料质量的高低。在实践中可以采用学案导学法, 结合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 精心组织搜集信息、材料, 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从而实现启发、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2. 课堂导入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目的在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提高他们积极投入课堂的热情。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时,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踏青旅游,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来一次“室内春游” (接下来播放视频短片, 视频包括大量丰富的农业活动和田野风景图片, 背景音乐是非常欢快的歌曲《在那希望的田野上》) 。一下子学生学习的热情就高涨了起来, 接下来整节课都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3. 小组合作探究

新课标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农业的区位因素”学习中, 可以选择这样一道探究题:在某城市郊区A、B、C、D四个位置分别布置小麦区、花卉区、乳牛业、林果业, 并说明你的理由。学生对这样的题目合作探究的兴致非常高, 最后小组讨论的结果也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4. 大班交流

教师应该始终关注课堂动态与问题生成, 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进行大班交流,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同时注意规范学生的学科语言。

5. 当堂检测

教师提供检测题、变式训练题等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解、应用的训练, 使学生形成方法和技能。题目要立足于多变, 避免重复, 提高练习效率。教师要展示学生具有代表性的解题过程 (好的解法、典型的错解) , 让学生讨论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方法。

6. 反思总结

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与收获的过程。它是学生对知识和方法内化、建构, 形成技能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即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我学习这个知识点、解决这个问题, 是如何思考的, 或者是通过怎样的一个学习 (或思维) 过程, 掌握了什么方法, 体验 (感悟) 了什么道理。

四、积极进行学习评价

新课标指出:“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 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 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 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地理学习评价应发挥其激励和发展功能, 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提高地理学习水平。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映, 并给予必要、及时、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

总之,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 做好铺垫, 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他们在课堂上思考、探索、说和做, 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这样我们的学生将学得更自信, 生活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贾燕.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地理新课程改革.

[2]胡唐明“.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及思考[J], 泰州教育.2008 (6) .

[3]叶圣陶.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叶圣陶[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2.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实效性

一、重视新课的导入,坚信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化学学科的科学术语、专用名词往往给人一种枯燥乏味,听起来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使用具体形象词语,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新课的引入时用古诗词导入。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到环境保护时,由感而发“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小桥流水人家”,“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一幅幅多么诱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今我们的地球正遭受着灾难——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洪涝灾害、暴风雪、水土流失等等,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我们的家园正遭受着灰霾天气的折磨。意境由美到恶,给学生一种振奋感,从而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课堂开展讨论,老师适当补充

当代的中学生,受传统的教学过程影响,大部分都是通过填鸭式的教育走过来的,许多的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不愿讨论,更别说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讲,学生听,而不是学生间进行讨论。中学化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的体系盘根错节,知识点互相渗透。如果学生不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讨论,课堂的生命力不仅会被制约,还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精神。所以教学过程需要学生间进行互动讨论,共同探索。并且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课堂讨论来解决一部分问题。对老师来说,课堂讨论意味着脱离了向学生简单的传授知识,转向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化学老师还要留给学生陈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学生有了课前和课后的准备,再通过课堂讨论叙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思考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散思维,进行思考。

三、信息化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下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内容不再只局限化学生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

(2)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辨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

(3)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用好化学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在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可以说,化學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的方法。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引起学生观察、思维,从而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的演示实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化学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示实验教学,要在演示之前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

五、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总结

总结评价作为中学化学教学自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综合分析检查。当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过程产生的想法和结果产生不同时,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总结评价,老师的总结评价是学生学习化学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做出激励性的,客观性的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有效梳理,帮助学生处理解决化学课程中那些有难度的或有争议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也要促使对原有化学知识进行重新构建。总结评价过程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师生间的交流和合作,评价分析的方法也要实时变动。化学老师在总结评价过程中要抓好以下内容:一是对于课堂空间的管理,学生要根据化学课程的需要对空间进行调控,让教师可以关注到所有的学生学习。二是对课堂中心的管理,学习化学要把教学的中心从学科转移到学生,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好策略。

上一篇:写做创新的一天的作文600字左右下一篇:小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