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共12篇)
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篇1
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在不断学习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全新教育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强大冲击。为此,我对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有如下几点体会。
1. 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和学习兴趣。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那首著名诗篇。再如欣赏“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时,我让学生在了解了诗中伤感绝望的离乡之愁后,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和这首诗情绪相反的诗句,这种做法很新鲜,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也就很高,连许多平时上课不很积极的学生都在搜肠刮肚地思考,当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找到后,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2. 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魅力不仅在于可以欣赏音乐,而且由于音乐与其它艺术及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从而使音乐欣赏课又成了可以了解许多相关知识的课,当然,音乐还是主要的。在上高中音乐欣赏课时要注重学科间的互相渗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作品时,尤其要注意作品的旋律性。有时还要选择些课本之外的作品,也可以结合课本要求给学生欣赏流行音乐,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扩大学生的欣赏视野。甚至还可以选用一些有特色的地方音乐进行课堂教学。另外,要学好音乐欣赏,还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地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从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欣赏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 (音像、图片、与音乐相关的实物等) ,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音乐专题的片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音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运用合作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想象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地位。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老师问学生,而少有学生问老师,如此一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抑制,他们只会墨守成规。只有把自己融入学生中,做学生的朋友,注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才能激起学生的心灵火花。对一首音乐作品的欣赏,如果只是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听,那么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情感目标的培养,将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废除这种教师的一家之言的作法,则会是另一番天地,合作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由于教师的一家之言给学生带来的对问题不求甚解的态度。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分依赖教师,在合作教学中,由于营造了一种独立思考与合作互相结合的氛围,大力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加强,思想得到了解放,更好地使学生发挥丰富的联想,从而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作品时,我让学生自己寻找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有关的背景材料,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背景知识,先在课前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记下在欣赏过程中还不能完会理解的地方,或者是自己有独到的见解之处。在上课时,我首先让同学们就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疑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多同学介绍了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知识并谈了对作品的理解和看法。如有的同学了解到越剧中有关于梁祝的剧目,民间有关于梁祝的民歌,甚至有同学还演唱了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音乐创作的通俗歌曲。同时大家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讨论,同学们加深了对这部作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又带领同学们一起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欣赏时我不时地穿插讲解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大家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接受美的教育的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4. 更新评价方法,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是一个系统,却又可分可合。分开是一个构件、一个单元,合起来是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在保持原有系统的前提下,把教学内容分割或合并。我时常围绕教学目标,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上引向自然和社会,改变过去孤立地死读课本的现状,把课本知识放在自然社会的广阔背景下学习。如当今的电脑音乐、流行音乐、本土音乐、外国音乐、老师和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等,科学筛选课外信息并引入课堂,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就拿流行歌曲来说,有不少优秀作品完全可以引入课堂,像《北京欢迎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橄榄树》等。还有就是在器乐曲欣赏教学方面,又可将以往单独欣赏一首乐曲改为“管乐浏览、弦乐浏览、弹拨乐浏览。”还可以进行对比欣赏教学法,等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的兴趣一定会倍增。我想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论是唱歌、音乐知识的讲授或是欣赏教学,我们都应该努力通过学科特点感染和吸引学生,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我们的思路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符合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学到了东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就是达到了创新的目的。
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只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感兴趣,就会产生探究欲望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率也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发展、去实践,这样才能够充分的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出生动形象的深秋景象,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如同诗人一样站在橘子洲头,眺望湘江碧水,从而感受到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结。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在语文课堂中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精选教学内容
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中经常出现课堂时间已经结束,可是教师还滔滔不绝的在讲课;教师在课堂上已经把每个部分都讲到了,可是学生却还是如同没听懂一样。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控制好课堂节奏以及没有把握好教学重点内容。一篇课文哪部分能够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需要考虑,哪里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需要考虑。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需要对课文的每个环节都做到面面俱到,对于不是重点的段落可以适当略过,教学的时候要将时间放在选取精华和要点的内容上,这样才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创造出无限的教学价值。例如,在学习《边城》一文时,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重点部分做好标记,在讲授时只针对重点内容设计两个大问题:主人公翠翠爱哭,课文中翠翠哭了几次?这几次哭的原因是什么?唱歌也在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次,它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将这两个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带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够随时提醒教师围绕重点内容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讨论,最终学生们很好地掌握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把握课堂关键环节
3.1导入:精心设计,引起学习兴趣
精彩的新课导入环节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参与性,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异开始”。因此,导入环节设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整堂课的听课效率。首先,教师要明确导入环节的主要作用,“导入”顾名思义指的就是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迫不及待想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气氛。若想要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在导入阶段就应该着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热情,同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为整堂课创造出良好的开端。
3.2讲解:启发引导,激发创新思维
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过程就在于教师的讲解和积极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到学生的思维特点,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在教材重点和难点方面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答案,或安排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合作得出讨论结果。学生思维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有效性教学手段优化讲解过程,当学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适时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使学生茅塞顿开;当学生思维产生定势时,提出具有讨论性和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活动状态中,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有效性教学效果。
3.3练习: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对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篇3
关键词: 高中音乐 教学创新 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面临教学效率提高不快的难题。强化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突破这一现状的有力举措,能够让音乐教学更具吸引力,让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笔者多年从事高中音乐教学工作,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下面将做简要论述。
一、课前精心准备是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基础
有效开展音乐教学必须做精心准备,这一点应当成为广大高中音乐教师的共识。教师要深入研究高中音乐教材编排特点、重点难点,以及学生音乐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方面因素,选取恰当的音乐形式,对教学内容、教学空间等方面展开创新与优化,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从三方面入手精心准备教学活动,首先,认真研究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及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的这些状况做到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够使接下来的教学设计环节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其次,笔者对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了提炼,在教学设计环节更加注重这些重点难点的体现,从而让音乐教学活动重点突出,方向明确。另外,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我们既要充分吸收各种教学刊物中介绍的先进方法与经验,又要注意将自己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提炼出来,进行补充与完善,从而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只有课前进行精心准备,才能够保证音乐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任何不经过精心准备的教学方案,都很难有效发挥对教学活动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二、浓厚教学氛围是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促进因素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对教学氛围的敏感性更高。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热爱音乐学习,积极投入音乐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反之,淡漠枯燥的教学氛围会降低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投入,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将营造浓厚氛围作为重要抓手,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先,笔者坚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影响和感染学生,保持态度的和蔼、言语的可亲,和学生交流时以民主、平等的姿态出现,这样可以让学生缓解对教师的敬畏感,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情感基础。其次,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能力与基础,鼓励缺乏基础或是演唱方面存在不足的一些学生,在心理上不要气馁,只要在原有基础上坚持下来就是成功。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宣扬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放下包袱、积极投入。音乐学习是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的放松,让他们的身体保持松弛有度的状态,更加有利于教学开展。
三、信息教学手段是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得力助手
高中音乐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地掌握各种信息手段的运用能力,尤其是要借助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鉴赏和感悟音乐作品,这对于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具有积极的帮助。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有效开展教学,引导师生互动。例如教学《培养音乐的耳朵》一课时,课堂上需要让学生欣赏和领悟山林之歌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的旋律意境之美。笔者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了演示,让学生在欣赏优美音乐的同时,认真分析感悟、研究交流双簧管与长笛的音色有何不同,探析音乐速度、音色、强弱所达到的不同表现效果,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和音乐分析能力。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分析理解效果必定有限,有了多媒体手段的帮助,学生无论是在领悟音乐之美环节,还是在培养音乐分析能力方面,都会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在运用信息手段开展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提高课件设计的自主性,多运用自主创新设计制作的教学课件,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满足学生的音乐需求、爱好。
四、教学模式优化是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内在动力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优化,高中音乐教师要紧扣这一重点环节进行突破,让学生增强音乐学习的动力,从而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为了引导学生感悟鼓声表达的不同情感,笔者要求学生自己尝试,相互分析研究运用力度、节奏等技巧的转换,感悟高兴、嫉妒、愤怒、伤心等不同的情感。在这样的探究训练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而且参与性大大增强,这对于强化教学感悟效果和教学生动性方面的帮助较大。另外,在一些演唱技巧、节拍节奏等内容的示范教学中,笔者向学生进行了简要示范和指点后,更多环节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组成互助训练小组,共同分析研究和巩固所学要点。每个人都要尝试表演,其他学生予以点拨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集中大家的力量解决技能技巧掌握不足的问题,能够强化教学效果。另外,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平台,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代替教师进行相关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新颖,学生非常感兴趣,同时以学生教学生的方式,更加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强化掌握效果。
五、因材施教培养是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补充
在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格外注重音乐特长生的培养,因为部分学生需要参加音乐单招,未来要进行音乐方面的专业发展。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自身条件,尽可能地为他们量身打造最有效、恰当的教学体系。教师一方面要统筹协调好音乐学习和各学科学习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为他们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也是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借助这样的合作兴趣小组,满足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爱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强化音乐技巧的掌握效果。
论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篇4
一、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在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许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基本达到了课程改革的目标。但是某些课程的改革依然还没有到位, 没有达到课程改革的要求, 课堂教学与以前相比基本无异, 高中音乐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在一些学校, 看重的仍然是学生的文化知识, 对音乐教学根本不重视。众所周知, 新课改的要求是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将学生的艺术审美观不断提升, 使学生能够对“美”有自己的见解。有的学校虽然对高中音乐教学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但是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依然没有体现出来, 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音乐灌输, 这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我国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中音乐教学模式单一。高中音乐教师一般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 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讲解音乐理论知识, 学生被动接受之,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几乎为零。而在高中课改的过程当中, 一些老师还在沿用这种模式, 这与教学内容很难实现有效的配合。音乐是丰富多彩的, 且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所以只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才能成功实现与教学内容的配合, 才能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此外, 音乐教学是互动性非常强的, 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高中音乐教学目标不明确。高中音乐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一些音乐作品,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度不高, 有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无关, 有的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自然而然,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不高, 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无法提高。针对这种情况, 授课老师就应该明确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 应该先对学生讲解某首歌的创作背景, 接着进行试唱, 然后让学生模仿, 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高中音乐教学评价方式有误。我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应试教育过程, 虽然目前正值改革阶段, 但评价方式上还相对传统, 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是最受关注的。在这种评价方式下, 即使学生对音乐有灵感和想法, 也得不到老师、同学的支持, 这会阻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完全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严重影响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三、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优化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拿唱歌来说, 比如《欢乐颂》、《保卫黄河》等歌曲, 如果仅仅由老师一个人来示范, 歌曲的那种张力、那种气势是完全体现不出来的, 必须要全班同学合唱、齐唱才能体现出来。针对个人, 可采取轮唱的方法, 让学生对音调、音律的把控力更强。合唱的特点在于声音丰厚有穿透力, 轮唱的特点是此起彼伏。在有多媒体辅助的情况下, 可利用多媒体中声、光、色等元素, 将音乐更加完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大大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2.分析教材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 其基础是明确的教学目标, 而只有具体细致地分析教材内容, 才能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具体细致地分析教材内容, 对教材中的作品反复聆听, 并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用音乐术语记录下来并整理。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 结合多样化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大目标是由多个小目标积累而成的, 它们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 可将其分为多个小目标, 使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有一个小目标, 环环相扣, 这对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
3.改变评价方式, 提倡学生多元化发展。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式, 在素质教育中, 不应该只看重学生考试成绩、文化知识, 更应该全方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条条大路通罗马, 成功并不只是靠考试成绩和文化知识, 音乐也能让学生走向成功。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要想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在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上有所改进。在上课之前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明确教学目标, 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 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正霞.基于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讨论[J].教书育人, 2012 (9) .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5
一、为什么要进行历史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在实行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改变不是很大。很多的教师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水平之上,没有教学的创新性。这样的教学只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状态,缺乏内在的改变,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要在历史学科上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
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历史教学的发展。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目标不一致,无法产生共鸣,对教学的效果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例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在讲课中面面俱到,课堂的内容很多,这样对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产生负面影响。课堂成了教师的主场,学生的参与度很低,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深入了解。而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课堂不能带来学习的高效性。所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实施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
1.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个方面是激励、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拥有一个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积极地引导,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教学的有效性。另一个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讲究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挖掘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样有助于有效地实施历史教学。
2.教学时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完美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个积极向上、愉快活跃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将一些优秀的、有内涵的东西发扬下去。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改正,努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充分了解和深刻认识祖国的悠久历史,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长海。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的补充性整合[J]。中学课程资源,(12)。
[2]陈林。挖掘课标内涵,有效整合历史教材资源[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Z1)。
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6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
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作为辅助,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育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部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阶段的历史知识时,由于这一部分知识事件众多,有效的时间及事件图表是教师教学的必要支持。而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会因为画图表浪费时间而省略掉这一步,从而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弄清楚这一部分内容。
2.教师自身知识积累不够
高中历史教师自身的历史知识积累较为匮乏,不能做到从不同侧面讲解知识,以实现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效提升。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述“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变化”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历史教师自身不能够做到对耒、耜、耧等工具明晰掌握,也无法将此部分的历史知识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进行链接,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讲述课本上的一些硬性知识,而不会对历史教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地挖掘,也无法真正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以及知识间的联系。
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转变历史教学理念
首先,历史教师要针对当今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接受途径,来实现自身教学理念的变革。比如,历史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辛亥革命”和“建国历程”的历史知识时,历史教师应该放弃按部就班的讲述,而是以学生比较喜欢的历史题材电影《辛亥革命》、《建国大业》等视频来引导他们掌握历史知识。其次,历史教师还要明白当今国家对于学生历史学习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习惯。比如在看待中国遭遇鸦片战争这一部分的知识时,要引导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由于自身落后而造成的被动挨打的局面,而不能够仅教育学生通过了解历史知识来认清外国人对于中国的残忍入侵。
2.改进教学手段
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合作学习法、探究教学法、导入法以及问题情境教学等新的历史教学方法来开展历史教学。如,历史教师讲述“中国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部分的历史知识时,就可以通过学生对于明清古装电视剧以及小说的热情来引导教学,将学生带入一种比较符合他们学习兴趣的情境;然后,让他们通过谈论自己从电视剧以及小说中得到的对于明清君主专制体制的认识,再来对他们进行规范化的引导。教师还应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教导学生针对现象去考虑本质原因,引导他们形成探究历史根源的习惯,从而也帮助他们拓展历史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历史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可以得到激发,课堂的有效性也更容易实现。
3.借助评价方法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一定要对学生的历史实际水平进行全面掌握,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其对自身有一个更为充分的认识。同时,要有策略地利用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当讲解一段历史时,可能有些学生对这段历史非常了解,因此,会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但是,有些学生对这对历史不甚了解,很担心教师会问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使其在同学面前“丢人”。为了避免尴尬场面的出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学会“察言观色”,如果是对本段历史了解得非常清楚的同学,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更为深刻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该段历史的历史意义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当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加以指正,并进行中肯的评价。而对于对该段历史不甚了解的同学,要根据他们各自的历史学习程度以及学习态度对他们进行鼓励式的评价。
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性与有效性 篇7
一、高中音乐教学的不足分析
目前在高中音乐教学阶段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关注,高中音乐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音乐教学课时不足、教学质量不高以及教学形式落后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受高考压力影响,音乐教学课时被严重压缩。
目前,学生在高中阶段,高考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学校在家长对学生考上理想大学的殷切期望下,对学生音乐课的开展也是抱有左右为难的态度。家长希望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认为学生在校期间不应有高考以外其它的课程,学校虽然希望开展音乐等考试外课程,但是因为压力不得不缩减有效课时来应对。音乐教师也因此失去对音乐课程创新的动力和学校的各方面支持。
2、教师备课时间不足,音乐教学质量大大折扣。
音乐教师由于整体员额不足,音乐教师超额上课的现象很普遍。由于带班过多,备课时间有限,使教师在上课时由于准备不足,没有进行各班级学生接受程度及上课形式多样化的调整,讲课比较单调、对难点的准备不充分,没有对教学内容合理分解,针对不同的课程差异化教学不明显性。教师因为准备不足,对课堂的整体把握无法完全掌控。致使音乐课在高中学生眼里,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
3、音乐教学投入不足,多媒体等教学效果不明显。
科学的教学方法必须跟得上时代潮流,现阶段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面对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媒体时代。他们的审美、知识接受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多媒体教学对高中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各方面,还有不少学校多媒体教学不能展开,已经展开的因为缺乏创新动力和对音乐作品的解读能力,音乐场景利用不足。在教学中不能有效地、直观的展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措施
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实效性,是优化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针对上述不足,还需要从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正确认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增加音乐课时量。
音乐是增强人类情感,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的情窦初开,音乐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正确认识高中音乐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逐渐增加音乐教学的课时量,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旁听音乐课的形式,让学生和家长都感受到学生学习音乐课所带来良好效果,使家长逐步认同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促进,和对学习压力释放的良好作用,从而支持学校的音乐教学的实施。
2、针对学生学习需要,打破常规精选教学素材。
音乐教师要明确教学大纲为教学基础,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背景环境,学生理解音乐教学的实际程度,来准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更加努力认真。在教学中,对不适应本学校学生的音乐课程,音乐教师要随时调整。对学生的授课时间和授课内容要合理分配,如在考试期间可多安排一些舒缓的音乐欣赏,为学生制造出优雅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张弛有度,提高学习兴趣。
3、创新多媒体教学形式,提高音乐教学的吸引力。
转变教学模式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高中阶段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改变,多媒体教学方式越来越被学生喜爱。通过教师对音乐课程的精心准备,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特点,使教学内容比较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音乐作品、视频、学生参与演出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心灵上的交流和共鸣。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提高自信心,起到促进学习良好作用。
结束语:通过多媒体教学和音乐课程的适时性改进,高中学生更能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通过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形式的创新,有效性提高的探索,学生学习音乐意愿增强,对音乐和其它课程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对学生高中阶段心理健康、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放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摘要:通过高中音乐的有效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高雅品味,帮助学生形成开朗的性格和自身独特的个性,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在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实效性工作中,我们要正确认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增加音乐课时量,针对学生学习需要,打破常规精选教学素材,创新多媒体教学形式,提高音乐教学的吸引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创新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飞龙.浅析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北方音乐.2016(05)
谈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8
1.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内涵是教师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 整合协调地制定和实施课程目标, 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以最优化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生活智慧, 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教学, 促进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 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 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 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 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 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一言以蔽之, 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 激活封存的记忆, 开启幽闭的心智, 放飞囚禁的情愫。笔者以“祖国统一大业”为题, 开设了一堂教学研究课,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中, 总结出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有效教学几个核心环节的设想, 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和观点。
2. 当前历史教学方法低效化的原因
在一节历史课中, 我们要尽最大可能地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追求教学的高效低耗。目前, 部分老师的历史教学低效化表现在:
2.1 华而不实的导课。
历史课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教师无法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 学生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 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因此, 历史课的开头必须形成悬念,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深受前苏联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六环节综合课”教学模式的影响, 每次上课都是这么一个开头, 导入语言显得平淡、刻板、没有悬念, 学生没有参与探究的欲望。
2.2 劳而无功的提问。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多角度地提出问题, 教师的提问要注意难易程度、方式等, 通过提问一步步把问题引向深处。但从目前的历史教学中的提问情况来说, 有三种情况的提问是低效的。一是提问的知识含金量不够, 如提问“抗日战争是不是在1937年爆发的?”学生的回答就是简单的“是”或“不是”。二是仅限于对课文显性知识的提问, 如“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这类问题显得没什么难度, 学生稍微一想就能回答。三是仅限于教师的提问, 而缺少学生的提问。
但很多学生不会提出问题, 认为课堂学习中, “问”是老师的权利, “答”是学生的义务, 学生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 已没有提问的习惯。从一定程度上讲, 我们的教学已把学生教成不会提问的人了。
3.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3.1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 教学目标就是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核心和灵魂, 是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 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 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运行轨迹, 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准确、到位, 能让新课程教学更科学、有效。
新课程虽然提出了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但对部分教师来说, 这只不过是给原来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换了一种提法而已, 缺乏真正的内化与思考, 这样的教学明显缺乏有效实施的前提——不能真正明确通过该课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拓展哪些能力?培养什么情感?笔者认为,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确定教学重心、明确教学主线、开展预设与生成的依据, 而且也是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丰富内心情感、提高自身素质的保证。
3.2 在活动中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巧设活动课, 增强学生自我组织能力。在正常历史教学基础上,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布置活动课的题目, 发动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归纳知识、提取要点。这样, 教师则改变了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状况, 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 而学生也事先准备好了大量的学习素材, 课上他们踊跃地回答问题, 积极参与探究式学习, 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可见, 适时地开展活动课, 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巩固所学知识, 增强学生归纳、对比等思维能力。
3.3 活用史料, 增强历史课堂的直观效果。
历史材料是历史知识形成的源泉, 运用历史材料, 便于正确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同时, 通过分析史料, 可以锻炼并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 史料不仅能充实历史理论教学, 而且还注意史论结合。历史教学中, 教师不能因为理论教学的需要而忽视史实的讲述, 而只有把史与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使历史理论教学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 避免了空洞的分析说教, 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深刻、充实的认识。
4. 结语
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篇9
一、整合教材内容, 用好、用活教材
教材是构成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是教学的基础和主要对象。要想上好音乐课, 就必须立足教材, 认真研读教材, 做好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并适度整合教材, 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增删、置换、重构、组合, 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做教材的“奴隶”。这犹如品葡萄酒, 一口下肚, 并非只是过嘴瘾, 而是通过酒味品出酒存储的年代、产地等,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对教材的整合, 即上课并非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和直接意义上的“教教材”, 相反要揣摩编者的意图, 并结合新教材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 本着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 灵活掌握教学目标, 用教材来教, 而不是教教材, 即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如范城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一书, 单元教学内容比较丰富, 曲目涉及面广, 数量多, 在中外结合、古今结合的同时, 还选择了一些现代气息较强的曲目。另外, 要有意识地增加广东地方音乐的曲目以突出地方性教学。在备课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有所取舍, 不能贪多, 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性欣赏, 而应该分析编者意图, 选择最能体现编者意图的作品,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充分挖掘教材, 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进行有深度的鉴赏。
二、唤起学生的想象力, 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美, 还在于它能将人们带到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 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高中生正处于想象力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 用音乐打开他们想象的之门,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这对音乐教师来说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时, 让同学们明白,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 文化素质不同, 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 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也会不尽相同。一支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是无尽的, 它多姿多彩, 富有魅力。如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打开心扉, 用自己的心, 认真地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力, 进一步唤起无尽的遐想。当音乐播完以后, 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 给这支乐曲起名字。他们取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名字, 如“过年了”、“丰收锣鼓”、“兴高采烈”、“闹新春”等。然后要求学生谈谈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虽然有的同学断章取义, 但从回答情况来看他们确实动了脑筋, 并且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例如:对于“舞”这个名字, 他们解释为:当我听到音乐时, 就感到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冲动, 于是就把它取名为“舞”。这个名字虽然和乐曲的名字不吻合, 但能说明是用心去听去想的, 且很富于想象力, 敢于大胆创新的, 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这也正是新课改理念下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
三、加强交流与合作,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国的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有助于学生了解祖国文化,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 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激活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展现天赋个性和创造才能。在教学实践中, 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介, 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高中学生大都喜欢流行歌曲, 不太喜欢戏剧。但大多数学生喜欢黄梅戏, 还有几位女生喜欢越剧, 他们认为黄梅戏和越剧之所以能够流传全国, 与这两个剧种音乐旋律的优雅甜美有关。高中音乐教材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梨园百花》就介绍了京剧唱段《迎来春色换人间》、黄梅戏《路遇》和花鼓戏《心如傍晚的和风》。为了让大家能够对祖国的戏剧有初步的了解, 我从部分学生喜欢黄梅戏和越剧这两个剧种入手, 用课件的形式进行介绍, 并展示受到普遍欢迎的《天仙配》、《女驸马》、《红楼梦》中的主要唱段, 让喜欢黄梅戏和越剧的同学主持这两个专题, 同学间交流看法。通过交流, 戏剧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有其独特之处, 同学们为我国有这样多的优秀地方剧种感到自豪。
四、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
新课改理念认为,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构建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能否顺利交流是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在新课改理念中称为师生“双向式互动”, 那么, 怎样进行双向式互动, 互动到什么程度, 这是我们很难把握好的问题。教学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音乐课受学生欢迎?这些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确实如此,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是不一样的, 喜欢的理由也是各种各样的, 但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总有一个共同特征, 那就是平易近人。音乐教学也是如此, 如果教师能够以平等的姿态, 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学会关注学生、倾听学生、欣赏学生, 捕捉学生对教学需求的信息, 就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就会进一步激发课堂的活力, 从而动态地调整并完善教学进程, 一个和谐的师生“双向互动式”的课堂很自然地形成了。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就会促进师生形成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关系, 形成和谐的民主的新型关系, 这是实现有效音乐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要明确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音乐,有效性,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音乐情景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 2009, (8) .
[2]张琴.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J].新课程学习 (社会综合) , 2009, (07) .
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篇10
1 在探究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针对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弊端,需要从宏观上改变学生包括教师自身对政治学科的错误认识。例如,政治课听之无味,学之无趣,政治课理论听过忘记,考过抛弃,等等。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重新对高中政治学科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学科的改革是由社会的变化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文明迅速提高,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也为社会其他方面文明的发展设置了障碍,需要政治学科发挥育人的作用。只有将育人作用最大化,才能真正体现本学科的价值,才能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教育的本质功能。
可见,教书只是传授理论知识,而要达到育人的目的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具体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所在。因此,政治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政治教师需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教学探究活动
2.1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活动需要多种因素支撑
多媒体教学成为当前教学手段的主流,它能使教学活动的预计目标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更好的实现。精讲与精练、课堂讨论等都是学生对理论知识消化吸收的较好方式。教师要设置情景来完成教学互动,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对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政治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关心时事,与社会同步,将最新的题材与教材相联系,经过加工处理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浓厚的社会气息,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融入世界。
此外,政治课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政治学科的作用。高中阶段是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政治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
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得到体现,学生才能感觉到自己是活生生的人,明白自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课堂是主战场。学生与教师不是敌我双方,而是一个团队,需要共同攻克学科难题,以达到预计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指引者,需要把学生变成开拓者,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也是监督者,善于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抛出,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寻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是在教师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有机统一下达成的。
此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政治课教师的个人形象、个人品性修养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的教师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作用。只有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才能让教学的有效性最大化。
2.2 在课外,有必要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探究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增加对社会的认同,对生命的热爱,让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被检验和升华。比如,组织学生去参加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等,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党和国家的性质、作用,体会民族精神的内涵,增加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认同感。
因此,政治课教师一定要对社会实践有所研究。比如:从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出发,开展知识验证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结合教学改革实际出发,开展兴趣爱好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结合教材行为锻炼要求出发,开展实践锻炼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总之,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沟通书本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
3 完善良好的评价机制以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是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直接回答,始终指导着教学活动的开展。
然而,对于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是否合理,具体的探究活动是否可行,并不是一份试卷就能够作出回答的。如何检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在教学第一线任课的政治教师,不能只将研究视角放在学生身上,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高考,研究考核机制。例如,高考中实行加分政策目的在于选拔人才,这一政策一旦被人利用,就成为投机取巧的途径,对其他同学造成很大压力。这说明当前的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在高考面前很多教师无能为力,只能围绕高考转,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这不仅限制了教师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政治课教学一旦陷入此误区,令人感到悲哀。
对此,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考核体系,不断完善新的用人体制,增强各级教研团体的研究实力。政治课教师也要站在时代的前言,把握时代脉搏,让政治学科在新课改下焕发新的活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考试说明,对教材进行研究。利用一切社会资源,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的形式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其终身教育提供基础,为其社会化进程指明方向。
4 结语
以上是从整体上对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进行的一次探究。只要充分考虑政治课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将教师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考核评价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对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政治课教师将探究活动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创建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时事热点专题等。
参考文献
[1]陈才英.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变量因素[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5):11-12.
[2]黄定超.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D]:[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探索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探索
“有效性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课堂教学形式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教师不能单纯地以教给学生知识为教学目的,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还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环境。下面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一切以學生为中心,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当前教学中的主要难题是如何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要成绩,要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迅速,以着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
1.创设有效课题,引发学生兴趣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原动力,当教师设置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时,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思路会不知不觉跟着教师的引导走,课堂环境就会变成一个热切探索知识的大舞台。所以,教师的引导作用尤其重要。精心的课堂设计会激发学生兴趣,能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研究。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时,教师可以引入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古印度的一位国王要奖励他的宰相,因为宰相发明了一种可供宫廷游戏娱乐的“将棋”,这种棋的棋盘有64个小方格。国王请这位宰相自己提出要什么奖励。宰相的要求似乎不高,他请求国王在棋盘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如此类推,每格内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格的2倍,宰相要求把64个方格中的麦子都奖给他。国王认为宰相的要求不高,不假思索地答应了,那么,宰相要求的麦粒究竟有多少呢?学生只有学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后才可以知道答案,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了学生探究等比数列知识的欲望。
2.课堂提问要积极有效,引起学生的质疑精神
让学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的问题才是有效的提问。当教师设置的问题会带给学生好奇、惊喜的心理状态时,学生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探索细胞,积极探索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效性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活跃能力,可以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在学习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回顾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①在学习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时,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性质?②椭圆的这些性质是用图象还是用方程加以研究的?如何研究?③类比研究椭圆性质的方法,我们如何研究双曲线的性质?这样在一连串的问题提问中,学生不但回顾了椭圆的几何性质,同时也体会到了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内在联系。
3.强化互助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是师生互动和合作的舞台,一节精彩、有效率的课堂是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一个课堂最精彩的一幕莫过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和语言沟通。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讲课,而且还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发展合作小组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每一个学习小组都可以派出单独的人员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让小组人员评论出哪个小组的发言人员说得最好,观点最新,当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调节作用,最终评出最佳发言人员。
4.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且学生都活泼好动,都喜欢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他们对于一些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会感到厌倦。所以,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除了使用必要的课件和教学工具之外,还需要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要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多媒体的引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学会巧用多媒体。如在学函数的性质时,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能充分体会到同一函数在不同参数与图像特征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充分掌握函数的性质和抓住图像的平移、反射、压缩、拉伸和对称变换特征等。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注意事项
1.给学生灌输数学文化
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数字和符号,而且还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生活贴切的数学技巧等,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知识,而且还要给学生讲一些有名的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知到他们是怎样为了数学事业而奉献了自己的终身。久而久之,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课下关心学生,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如果学生喜欢数学教师,那么他们自然地就会爱屋及乌,会喜欢数学课。所以,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那短短的课堂四十五分钟,而且要把时间延伸到课下,和学生一起感知数学的酸甜苦辣,共同探索解开数学大门的新钥匙。特别是对班级里的一些中差生,教师更要用十足的耐心和爱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总之,“数学有效性教学”这个教学目标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需要数学教师认真地探索,并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怎么做。有效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师投入最少的时间、精力,但是却要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做到能自由驾驭课堂,收放自如,学生没有游离于课堂之外,且课后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收获,有学习的快乐。“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要求数学教师通过课堂角色的调整,教学思想的转变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的变革等关注学生个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莉.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尝试[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2.陈厚德.有效教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篇12
一、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性和有效性所面临的困境
从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来看,整体教育机制相对落后,不能迎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因此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教学开展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1. 高中音乐教学缺少明确的教学目标
不少学校的高中音乐教学目标不明确,学校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高考科目上,导致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忽视,而且在音乐教学中由于课时有限,教学目标通常无法实现。整体上看,音乐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与教学实际是相互脱离的。
2. 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把精力放在必修课的学习上,对于音乐这种非高考课程就没有太多精力顾及,或者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也是敷衍了事,没有用心去欣赏音乐,去感受音乐魅力。有的音乐特长生把音乐作为一种升学途径,而并非兴趣使然,在音乐学习中也是较为被动的。
3. 高中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不科学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进行的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和统一,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和单调,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效果不理想。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有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发挥音乐这门学科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
二、提高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性和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1.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交流平台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场所就是音乐课堂,课堂的教学氛围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高中音乐教师可以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创开放性的课堂交流平台,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难点。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竭尽全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交流平台,选取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彰显时代特色的音乐作品,利用多种教学器具进行音乐播放或者视频欣赏,并且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使学生深入感受音乐中的意境,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如可以选取莫扎特的经典曲目或者贝多芬的钢琴曲,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2. 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可以采用有节奏、旋律感强的前奏来进行情感铺垫,或者借助经典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兴趣。通常来说,完整的音乐曲目都是有前期铺垫、情感高潮的,教师可以进行巧妙的导入,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音乐教学中,由于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曲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欧洲艺术家生活在逆境中的烦闷愁苦的情绪,乐曲中描述了一个狂热而富于想象力的青年音乐家,因为失恋而服毒自杀,却因剂量不足在昏迷当中产生光怪陆离的幻想的情景。教师通过故事的导入,做好了情感铺垫,再借助激昂的旋律,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够主动去感受音乐,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为了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学实际来选择教学方式。对此,教师要非常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校的教学资源以及硬件设施,充分借助教学器具,选择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音乐教学。例如,在《黄河大合唱》的音乐鉴赏课中,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爱国热情,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但是从不考虑用得精与不精,是不是用得恰到好处。我们将曲目通过视频和音像进行立体展示之前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从而能够使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4. 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在音乐教学中,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是确保音乐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的音乐知识,探索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可以从音乐基础知识入手,进行综合、多样、复合的音乐课程设置,同时开展音乐欣赏活动,通过体验式教学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价值。
结语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高中音乐教学的整体发展需要。要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性和有效性,教师就要从多方面入手,不仅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和求知动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开放性的教学特征比较明显,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创新性、有效性是高中音乐教学应当把握的两个基本原则。本文阐述了提高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性和有效性所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性和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性,有效性,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刘保河.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2(7):102.
【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推荐阅读:
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09-30
有效教学的高中历史10-17
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09-17
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10-29
的高中音乐老师教学总结11-12
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09-24
高中英语的有效教学08-07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的喜剧美》教学设计11-12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07-21
高中数学的实效性教学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