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2024-09-30

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精选12篇)

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篇1

在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展开的今天, 体育运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而体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教育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 增强学生心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要提高中体育教学的效率, 必须要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现自我价值与愿望, 发挥自我优势与才能, 这样才能建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 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体能领域, 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传统体力结构中表现较弱的差生, 教师尤其要发现他们的不寻常之处。一般鉴别学生的优势体能有这样几种方法, 首先是观察, 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内及课外的表现, 分析他们是哪一类型体能的佼佼者。例如, 在排球课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经常用脚接球, 可能足球是他的运动强项, 那么教师应安排其进行体育项目的锻炼;有的学生移动能力强, 但总接不好球, 可能短跑是他的运动强项, 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短跑的锻炼;有的学生自己的个人技术不好, 但是能看出其他同学的技术问题, 并对战术配合有一定的认识, 说明他可能是自然观察智能和空间职能的优势个体, 那么教学可以让其进行小组练习的组长或指挥员, 发挥其智能优势。总而言之, 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因为每一个学生的体能与智能发展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概而论地进行教学, 就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巧设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大胆地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活动时间,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思考、质疑、讨论、实践的条件与机会, 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不断创造获取知识的机会。

(1) 直观法

运用直观教学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 发挥主观能动性。如课件、挂图、投影、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 学生易于理解、想象, 尤其对于一些难点的突破更易收到极佳的效果。以乒乓球内旋球的发球与接球为例, 借助课件, 学生观看乒乓球世界冠军在内旋球的接发过程, 在发球和接球的瞬间进行定格, 并通过慢放让学生自己体会。同时, 再加上教师的讲解, 实现图形和动画的同步解说, 让学生生动直观地建立了正确的动作概念, 掌握技术要点, 迅速形成运动表象。

(2) 对比法

它能使学生的思维从比较中得到鉴别, 从比较中得以升华, 从混淆中得以明晰, 产生一种云开雾散的轻松愉快的环境。如:为了让学生明确快速跑与加速跑的技术差异性, 可着重从“躯干、摆臂、后蹬”等技术要领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较快、较正确地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熟练运用。

(3) 设疑法

设置疑问能激发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 学生有了疑问后才会思考问题, 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教师应不断给学生创造“问”的空间与机会, 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 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探求问题、解决问题。如:进行篮球投篮教学时, 为了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教师结合示范, 并设置疑问:“投篮时, 球出手后在空中飞行的弧度是怎样?”疑问提出后, 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就会被激起, 创造学习的激情也会油然而生。

(4) 质疑法

俗语云:“多思长智, 质疑人聪”。“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方式, 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异议, 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答疑、解惑”, 而且要“启思、设疑”, 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权威, 怀疑书本, 不满足于获得的、现成的答案或结果, 而应于捕捉质疑点, 大胆质疑, 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 并带着问题去学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积极地给予肯定、鼓励、表扬, 绝不能把这种思维的积极性抹杀, 让他们养成思考、分析、抽象、创新的良好习惯, 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5) 提问法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 提出与教材紧密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问题的难易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比较简单的问题, 可以随问随答, 比较难的问题, 可以在上课开始时提出, 让学生在课中或下课前回答, 同时可以允许学生互相讨论研究。如:在足球课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掌握处理高空球的技术要领, 教师提出问题:“当球从高空下坠时, 应该用什么部位接球?接球的方式是借力打力, 还是以柔克刚?……”这种提问, 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接球的方法, 体会完整的用力过程, 建立正确动作概念, 活跃课堂气氛, 对教学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

(6) 设“景”法

新颖灵活的形式, 还能使课堂出现想、练、比多层次结构。单调、重复、乏味的练习, 无助于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应尽量创设教学情景, 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在课前准备活动中, 进行跳跃练习时, 可在间距适宜的地上分别写上长江、黄河、太平洋等字样, 组织学生按顺口溜练习, “黄河黄, 长江长, 跨过黄河越长江;大西洋太平洋, 双脚一跳奔远方。”这种新鲜、活泼的情景设置, 带来了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 不仅使学生在新颖的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趣味性骤增, 同时, 也达到了培养学生不畏困难、顽强拼搏及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结束语

总之, 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 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 增强体质, 增强心理素质, 就必须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策划和安排, 制定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 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篇2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状况和成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况,以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形成对语文学习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对教师教的评价具体应包括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的有效性;对学生学的评价具体应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的效果。

二、细化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标准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应围绕教学目标和师生双方教与学的.活动,分层次编制评价细目表。而不是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更不能以升学率作为评价指标。在编制评价标准时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才是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赵希斌认为:“教学的品质决定了学生是否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这是影响他一生的重要因素。”苏州大学王家伦教授提出:“学生学会的课就是好课,能让学生学会的老师就是好老师。”笔者很赞同这种质朴的说法。例如,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学会的方法之一,然而在新课改下,有些教师这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或是提问肤浅而没有思维深度;或是问题设置缺少层次性,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思维水平。如在学习《边城》时,为探究作者的创作动机,有教师设问:沈从文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就《边城》来讲有何特定的思想价值?结果是学生一脸茫然,教师只能自己来解答,显然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另外,调动学生在表情达意上的积极性是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时,表扬时可直接一点,而有出错时,就要婉转一点,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评。对于内向的学生,就要积极鼓励,启发引导,切不可贸然切断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智慧地应对课堂生成,以自己的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方法

新课标提出:“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是课堂有效教学主要的评价者,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靠教师的自觉反思和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对公开课、观摩课竞赛课等的评价可由领导、督导、专家、同行、教研员等参与听课者进行实时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可由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参评等合作完成。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要客观、真切。有人提出“赏识教育”,“多奖励,少批评”,诚然,在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和谐师生关系、发展学生思维等方面的确有效,它让教师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容许学生的不完美甚至是错误,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人格尊严,不会因为分数的暂时落后和学习的一时困难而感觉自卑,这样,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潜能。但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赏识、褒扬,让学生误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有错,而造成自满或不愿直面错误的不良自我评价,所以,必须将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学生健康、持续地发展。比如,笔者班上有一学生,课外大量阅读,积累了不少素材,加上有自己的思考,平时的作文经常作为范文张榜,但该生的书写习惯较差,一次,在赏析完他的作文后,笔者一分为二地在班上直接点出了他书写的不足,他顿时脸红了,刚刚还沉浸在其他学生羡慕的眼光中,转瞬惭愧之情溢于言表,下课后,他主动找到我,向我保证以后一定注意书写。笔者认为,如果仅仅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只见其一,不见其二,让优点蒙蔽学生的眼睛,作为中学生,谈何正确客观认识自我,倒不如大大方方地让缺点也晾出来,直面它,修正它,学生收获会更大,进步会更快。其次要重视多元评价的结合,鼓励创新性思维。教师并非评价的权威,语文教师不妨将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在自评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反思,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查漏补缺,而在互评中,学生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先请一名学生回答,由其他学生评价,看是否有补充,在不断补充中,学生的思路得以拓宽,思维也会变得活跃,在互评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而不拘泥于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结语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运动;情感教育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阶段的学习负担很重,再加上高考的压力,他们几乎没有额外的时间去进行体育运动,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参与体育锻炼就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面对这样的认知,体育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能力,转变学生的错误观念,对学生进行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教育,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锻炼的好习惯,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情感教育,促进身心发展

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的思维,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好地进行文化课的学习。由于大部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内心中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发地参与锻炼,促进其身心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体育赛事,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激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体育与健康栏目,并为学生介绍参与体育锻炼的益处,让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由于体育项目的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体育运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很多高中生都喜欢打篮球,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竞技性与趣味性,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篮球比赛,紧张刺激的比赛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在全身心付出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体育运动的美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趣味。

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给学生运动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的姿势,避免姿势不当对身体造成伤害,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氛围中身心得到发展。

二、重视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高中生来说,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会极大地降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我们既要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都能有所收获,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教学方法,既要完成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又要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正面、反面与镜面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掌握武术的动作,为了激发学生练武的热情,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男儿当自强”给学生当伴奏,极具气势的歌曲会让每个学生都热血沸腾,打出的拳法也不再是软绵绵、轻飘飘的,而是铿锵有力的,进而使整个队伍也会跟着歌曲的节奏变得整齐统一,充满无穷的力量。在广播操的教学中,为了张扬学生的青春与个性,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青春舞曲”,活泼的音乐会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另外,为了增加体育运动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体育运动,像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接力赛跑等,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加体育运动的刺激性与紧张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与团队精神,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三、重视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积极性

很多体育教师会采用分数来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进行评价,这是十分不可取的。体育运动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程,其难以用分数来简单地衡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个高分数,更重要的是锻炼身体,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促进身心的发展。若是教师仅仅利用一次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体育成绩,就会打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降低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因此,我觉得体育教师要采用多元的评价策略,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比如,在平时的上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锻炼,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为了显示公平,教师还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同学为该组同学评分,并说出自己打这个分数的原因,说出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也会反思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是否符合要求等,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锻炼方法。

另外,教师还要积极与学生互动,与学生及时地沟通,在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赞赏,在失败时予以鼓励,与学生建立起信任互助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要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三个“重视”,即重视情感教育、重视教学方法、重视教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珂.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33).

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有效性 篇4

1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1.1 心理因素

高中课业的紧张, 是引发选项教学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学生的心理和集中注意的重点以及生活的目标和方向都集中在对分数的把握上。体育教师在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往往是会偏离其作为体育老师的职责。一般的体育活动都是在室外进行, 体育老师打着选项教学的幌子, 放任学生自主的选择运动项目。一般男生都有自身喜欢的球类及消耗体力类运动项目, 而体力和精力显然不足的小女生们就会坐在操场休息或聊天。原本体育课的精华和内涵就转移到别的方面, 正常的体育活动没有执行, 一堂体育课下来。学生和教师都没有从思想上注重体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重要。积久的利弊之后, 学生往往利用体育课时间窝在教室温习文化课理论知识。

1.2 教育模式因素

体育的教学方法中, 虽然注入了选项教学这一新鲜血液, 然而并没能改变它组织教学中的一体化固定模式。抹杀了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发展的同时, 还将体育课的课时进行压缩。课程内容偏离现代体育教育的现状, 不以学生兴趣和体验为主, 片面规定学生自身必须进行的体育项目, 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淡薄。

1.3 选项教学评价淡化

一旦学业邻近末尾, 各大中学为了争一个绩效, 往往将体育课取消或课时压缩, 使得无论体育教学如何改革, 如何引入新的内容, 到最后都成了一纸空谈。体育教学行至末尾就成了形式化的走过场。这样的课程走下来, 不仅仅是粗糙教学了, 而是对学生学习体育和运动事业的抹杀, 表现得情状及内在的精神, 都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这样的体系下来, 实效性如何体现, 只不过是体育老师的一厢情愿罢了。

1.4 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很多学校都存在硬件简单, 无法进行分项教学现像, 要不就是很少的两项, 让学生只能在这很少项目中作出选择, 这严重地伤害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同时也会打乱教师教学的内容。以我校举例, 我校共分5项进行教学其中没有足球, 因为我们没有足球场地, 很多在初中热爱足球的学生, 会失去他运动兴趣、乐趣, 让他们选择其它项目后, 他们不会很快接受这个项目上, 他失去了运动的激情。到了冬季, 因为没有体育馆, 篮球、排球、轮滑这些项目上, 均无法进行。

1.5 体育教师因素

(1) 体育教育系大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高中体育分项教学要求的现像很普遍。 (2) 各校教师在所能胜任体育项目上过于集中, 一些新兴体育项目没有教师能担任其教学任务, 很多学校存在胜任篮球、排球的教师过多, 而健美操、羽毛球等项目的教师又没有的现象。让其它教师担任后, 专业技术能力胜任不了这些教学任务, 不能给我们学生带来系统的学习规划, 只能是现学现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此项目失去兴趣, 课堂会失去效力。

2 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 思想教育

体育选项教学的效果, 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实现。我们首先要解决学生特别是一些女学生的不爱运动甚至讨厌体育课的思想, 上好室内体育课是解决学生思想最好途径, 很多学校、体育教师不爱上室内体育课, 这样就失去了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机会, 学生会出现在选项时左右不定, 上课时没有兴趣的现象, 就会造成体育课堂失效, 分项教学失效。室内体育课就是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了解学生对各项目了解程度, 并对体育课作出具体要求。分项室内课要讲解此项目的竞赛规则, 观看及此项目精彩赛事或表演。体育教师也要做到战前做动员, 战后做总结。

体育教师定期开展体育健康教育, 将体育事业的内涵和精粹充分介绍给学生掌握。高中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可塑方面方面不仅表现在外在的蛮力上, 还表现为内在的智慧和修养上。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思想建设, 以促进学生对体育事业的正确认识。比如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围棋, 在对增强学生智慧, 实现学生内在全面发展方面, 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2.2 创新教育

体育教育的氛围应是有序的, 传统体育课堂之所以是低效的, 就是因为模式化教学的因循守旧性, 导致了体育课堂的混乱性。体育课上, 最常见的就是“放羊式”课堂, 教师一声令下, 学生各自玩各自的, 毫无目标和方向。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可以姑且成为“项目教学”然而, 真正的项目教学, 其突出特点在于有效教学, 学生和教师都不是课堂的主宰, 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和教师间形成良性互动。体育教师选取新的运动项目, 激发全员参与的兴趣。将体育运动项目从单纯的技能体魄训练, 提升到身心共同发展的格局。培养学生对自我锻炼的欲望和满足感, 提高他们能力。在组织练习和训练中, 允许学生对动作技术进行创新和展示, 提高他们的成就感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3 体育运动项目考核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对于高中的体育选修而言, 考试是最有效的预期和评价选项教学是否有效的而最主要途径。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 添加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试项目, 对于提高体育选项教学的实效性, 具有极为有利的刺激作用。各项目技术考核要以模块学时制定具体考核标准, 并在项目开始初对学生进行讲解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并在理论考试内加入项目学习中的规则等相关知识。把考核内容作为学生学习后的最基础的标准, 这样会给学一个学习目标, 对选项教学的有效性做基础保障。

2.4 教学方式改革

首先倡导和谐发展观, 体育选项教育, 要体现出它的“选”这一重要方面。在学生选择主修体育运动项目这一方面, 要体现出高中生个体的自主性。然而自主并不等于在课堂间无序的教学, 而是要以充分的发展潜力, 有目标的制定课程结构。比如说以班级为单位, 公开讨论大众都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 由教师最终将其分为小组。在小组内的成员定期交换意见, 交流体育运动项目中的技巧和经验。体育老师在此基础上制定和修改教学目标与计划。就成员各小组间, 可就选修项目进行比赛, 班级人员进行参与评价效果。这一过程中, 要明确小组间选项体育的特色及每一阶段的评价标准, 以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在利用选项教学提高学生各项素质的同时, 也满足了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达到了很好的实用效果。

2.5 学校赛事促动

学校开展的所有项目, 均应有比赛或表演进行促动。只有在比赛中或表演中学生才能体验到学有所用, 学有所成, 当一个人只付出, 而没有收获, 他就会懈怠。学生只是在学习他所学的项目, 而没有成果的体验, 会使分项教学失去意义, 也会失去教育改革的初衷。

2.6 合理安排模块时间

由于地域的不同, 由于场地、天气使学校选项教学出现失效的原因不同, 要能过合理安排项目、模块课时数、模块开课时间尽量去减少由于外因致使选项教学失效因素。以我国东北为例, 进入冬季很多项目已不能开展, 进行的模块还没有完成, 我们就可以将一模块停下, 进行如围棋、象棋、滑冰等能够开展的模块。模块的精心设计会大大增强我们选项教学的有效性。

3 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

全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都需要教育界相关部门引起充分重视, 只有从思想领域重视了, 才能在实际的体育选项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体育教学应是身心合一的健康统一性教学, 选项教学作为其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发挥其有效性, 成为体育事业改革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适合学生、适合教师, 可以说是体育教育的春天开始了, 这种教育模式正在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选项教学的有效性就体现在个体的表现之中, 创设的良好体育环境, 可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去。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有效性, 对学生最直接和显著的影响力就是促进学生的身体正常发育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新课标下的选项教学给我们这些奋斗在教学第一战线的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同时也是机遇,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说每一位教师的经历和感悟都有所不同, 每一个人也都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思考, 究竟应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怎样才能把选项教学更有效的进行下去, 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我们继续探究。

摘要:高中是学生的关键期, 由于高考中有不少学子频频有昏倒考场的情形发生。教育界为改变这一局面, 在体育运动的改革上下足了功夫。为了使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 体育选项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体育选项的开展, 为重压下的学子们留下了广阔的释放压力的空间。不但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同时还有利于他们的学业进步。尽管选项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举措, 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国情和教育制度中存在许多问题, 使得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这就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罗国良.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 2012 (47) .

[2]年恒阳.论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 (教师) , 2011 (8) .

[3]马德强.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有关教学评价问题的分析与策略[J].考试周刊, 2010 (2) .

[4]吕峰.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5) .

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篇5

【摘 要】化学是一门理工类学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为重要。本文围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化学教学 有效性 研究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110-0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形成知识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双边互动过程,是知识、情感、态度等信息交流的过程。学校教育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把知识扎扎实实地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解除疑惑,使学生得到进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一、营造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活跃的课堂给教学和学习注入催化剂,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对众多因素的一种微妙而有波动的反应。笔者认为,做什么事只要有浓厚的氛围,都好办,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在化学教学中,笔者注重对课堂气氛的调控,一般把一节40分钟的课分为三个步骤:创设情景,引人入课;课中适时调节;化学与生活。按步骤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创设情景,引人入课。课前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准备不同的趣味性素材与案例,通过这些素材与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引入化学课堂。如,研究物质的量时,为了更好地引出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同时,能更好地说明1mol这个概念到底有多少。笔者引用了一个网络视频来引学生入课:一名江苏盐城男子用几辆三轮车运50万枚一毛钱硬币到银行存款的视频。学生一下子就楞住了,怎样能更准确、更快地把这一笔硬币存入银行呢?带着这一问题笔者把学生引入到物质的量这一课堂教学中。

第二,课中适时调节。在化学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精神状态,如果学生精神状态不佳,就先暂时停止新知识的讲授,进行必要的精神调节,把课堂内容切换到趣味化学中,用幽默的语言讲述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笑一笑,轻松一下,把学生疲惫的状态驱赶掉,重新回到高昂的学习状态,进入新知识的讲解或者进行练习。

第三,化学与生活。在与学生研究比较难的化学问题时,用生活中的一些与知识相关的案例来解释,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如,研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时,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增大压强,气体系数大的一边浓度变化大,气体系数小的一边浓度变化小,学生讨论了很久也没有形成共识。这时,笔者简单打了个比方,姚明身高是226cm,我的身高是165cm,现在我和姚明站在一个高约226cm的有盖弹簧盒中,然后做一个尝试,把弹簧盒的盖锁住,用强外力压缩弹簧盒直到160cm的位置,你认为谁的身体变化最大。此时,全班学生豁然开朗,一阵欢呼声。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笔者的化学课堂气氛和谐、活跃,学生课堂参与度高,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回归课本,给学生“读”的机会

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要求进行备课,学生也必须围绕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学习,正所谓“以本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防止把教材边缘化,笔者精心编写导学案,把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以提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花一定的时间打开课本,阅读课本知识,然后动笔回答导学案中的问题。

比如在与学生一起研究化学键知识时,笔者编写了如下导学案:

【教材新知】

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填空。

(1)化学键的概念与分类

①概念:使 或 的强烈的作用力。

②分类:化学键分为 类型。

(2)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

①离子键。

②共价键。

(3)离子键和共价键联系与区别:。

填写导学案的空格外,在教学中,笔者还规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教材内容。在中学教育界一致认为,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我们知道语文、外语等需要朗读,通过朗读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进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化学也是如此,它的知识点多而杂,有些需要用机械式记忆来强化读用它的习惯,如果不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朗读,那么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零散的生硬的知识,如化学术语。让学生大声朗读化学可以振奋精神,集中精力,加深理解和记忆,培养化学思维习惯,掌握课本知识。

如2011年广西高考理综化学试题27题第(5)问: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一空4分,当年这一空广西考生的平均得分是1.2分,分数很低,这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后来我们研究发现,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主次不分,现象描述不全,有错别字,语句表达不通顺等,也就是说,学生的化学思维不良,没有正确使用化学语言来作答,这跟平时不注意朗读化学有关。

三、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新课标下,化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化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如果只进行书本上的学习,学习死的知识,那么就无法有效地把化学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利用化学知识服务社会和生活,更不会学好这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新课标改革大背景下,我们如何加强化学的学习呢?一种比较好的办法是研究性学习,这样的学习不再是抽象而死板的学习,而是带着问题去学习,一步一步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探究中提高。因此,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盐类的水解这一内容,比较适合用研究性学习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为此,笔者在上课前三天,布置学习任务给化学科代表,选10个对化学实验比较感兴趣的同学担任实验组组长。之后,笔者利用课外时间对这10个同学(含化学科代表)进行化学实验的培训与分析,然后由这10个同学讨论、决定将班级其他同学进行分组,分成10组,最后定出各小组的成员。在上课前一天,由各小组组长带领组员制订本组实验方案、拟实验报告,到实验室领取本组实验仪器与实验药品,进行预实验。上课时,各实验组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实验演示、探究,并填写实验报告,进行误差分析,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这一节课学生参与度很高,每一位同学都得到提高。

四、选编题组供学生练习,帮助学生归纳整合知识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以巩固基础知识,但如果逢题必做,势必会沉溺于题海。这样虽做了大量的题目,但多数可能是生吞活剥,连滚带爬勉强做过去,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做不出来。

在化学教学中,笔者采用一套简单的教学流程“给出两种方法――对比分析――总结――应用”,就一个问题融合各地优秀试题,编成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题组,在课堂上利用题组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归纳整合知识。如下面两个题组,每个题组内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学生解除疑团,使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题组1:能够说明 2SO2(g)+ O2(g)2SO3(g)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①容器内SO2,O2,SO3三种物质同时存在②容器内SO2与SO3浓度相等

③容器内SO2,O2,SO3的反应速率之比恰好为2∶1∶2

④t min内生成2mol SO3同时消耗1 mol O2

⑤t min内生成2mol SO2同时消耗1mol O2

⑥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⑦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⑧容器内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题组2:能够说明H2(g)+ I2(g)2HI(g)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①c(H2)∶c(I2)∶c(HI)=1∶1∶2时

②c(H2),c(I2),c(HI)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③t min内生成1 mol H2的同时,生成2 mol HI

④反应速率v(H2)=v(I2)=0.5v(HI)

⑤断裂1 mol H-H键的同时,断裂1 mol I-I键

⑥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⑧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这两个题组,把这个部分的知识点都囊括进去了。学生刚看到这两个题组时,信心百倍,可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答案各有千秋,没有一个同学完全答对,不是漏选,就是多选。通过加以对比,学生便体会到解题的技巧及老师的用意:要错,平时练习错个够,吸取教训,归纳整合知识,减少考试失分。笔者就是这要样由简单到复杂,引领学生层层深入,步步逼近,各个击破,归纳整合知识,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五、收集学生答题答错的信息,结合题目再练

错题,是教师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摘录出来的范本。教师及时查清学生做练习或作业或考试过程中出错率比较高的原因(或不会做的题,或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题,或会做却做错了的题,或非知识结构性知识),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及时点评,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编成新题,再以习题的形式印发给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答题能力。

比如,学生对如何正确使用pH试纸和识别配制溶液过程的误差分析存在很多误区,笔者结合学生的问题,编了以下的两组题目:

1.关于如何正确使用pH试纸的题目

(1)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能否用蒸馏水润湿,为什么?

(2)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玻璃棒有什么用处?

(3)在笔记本上写出正确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步骤。

2.关于识别配制溶液过程的误差分析的题目

(1)欲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NaOH固体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或KOH,对结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欲配制0.1 mol/L的NaOH溶液,定容时,仰视或俯视,对结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总而言之,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加深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化学,达到学习目的。

【参考文献】

[1]叶金煜.反思课中休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03)

浅议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篇6

【关键词】提高 体育教学 有效性

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作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体育有效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体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本文就中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进行了研究,力求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一、影响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因素

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归纳出以下因素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效果:

1.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使体育教学变味了。在“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口号的影响下,一些体育课上成了“玩耍课”。一节课游戏占了绝大部分时间,而把体育教学根本的东西即运动技能的教学丢到了一边。

2.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運动兴趣。然而,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体育课只要是能迎合学生的兴趣就行,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时,教师基本不参与、不引导,使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3.只求表面的热闹,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实践。很多老师为得到好评,授课中采取了拙劣的办法:教学内容少一点、难度低一点、形式活一点、花样多一点。这种“热闹”和“精彩”的背后,却是华而不实。

二、改进体育有效教学的措施

1.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再则要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目标要恰如其分。一节课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是导致体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各种形式主义的一个直接原因。如果学生对教学要求大多模糊不清,一堂课学下来就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因此,教学目标必须科学合理,制定时要明确而具体,便于操作,便于检阅,让人一目了然,也便于观摩者在观摩时知道学生到底有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灵魂,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

3.教学内容要合理精选。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实效性的内容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等,教学时将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练习时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4.学生兴趣要被充分激发。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体育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有很好的效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有,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新颖。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出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5.教学评价要科学有效。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

首先,激励要适时。激励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励;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能让他振作起来。

其次,激励要适度,把握好表扬的分寸。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

最后,激励要讲策略。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陈震,岳文锋.体育教学中的激励法[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2000.

[2]张伟鹏.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营造宽松有序的教学氛围[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试析高中体育中的有效性教学 篇7

国家实行的新课程改革, 要求每位教育工作人员都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 体育课程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了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影响高中体育的有效性教学的因素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程度。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生的进步程度。以下将对影响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2.1、过于看重学生的某些兴趣

有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 只看重学生的一些兴趣, 在授课时, 只讲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 只单单讲教科书上的内容, 并且不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状态, 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2、重表面而忽视对教学的实践

一些教师为了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并得到学生的好评, 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存在教学的实质性内容不是很充足的情况, 甚至有些教师只是进行一次集合之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 完全不讲授任何的内容。这种方式虽然受到学生的喜欢, 但是学生却根本学不到知识。

2.3、运动技能教学被淡化

体育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的体质, 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 体育老师应该教学生一些体育锻炼的方式与技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只是提供一些运动器材, 如羽毛球、篮球等, 然后让学生自由活动。但是大多数学生都只是坐着。这种方式不但浪费了时间, 学生也没有学到真正的、正确的运动技能。

3、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措施

3.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没有“效”具体是指学生在体育课程中,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没有得到进步与改善。这其中还包括学生的价值观、情感、能力以及态度等方面。体育老师应该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准确把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以及作用, 应该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发展。

3.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灵活教学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一种教学方式, 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灵活使用。但是必须注意的是, 所有的教学方式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这同样是判断教学方式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在选择教学方式时, 应该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学内容为参考准则, 从而选取最合理的教学方式。此外, 在选择教学方式时, 不应该只是以教师的想法为准, 还应该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兴趣等, 针对学生的喜好来选取最合适的方式。只有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式, 才能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 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能够让学生在情绪上得到一定的满足,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都比较的活泼、好动, 对重复的运动往往会感到厌倦, 所以必须改进教学方式,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常常会让学生反反复复的做同一个动作, 这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枯燥。因此, 教师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进而活跃课堂的氛围, 例如做游戏、分组比赛等。

3.4、实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方式的科学、有效能够对学生起到表扬激励、答疑解惑以及点拨导向的作用, 并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活跃课堂氛围。

第一要做到适时激励, 激励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发挥其作用, 因此, 教师应该掌握激励的时期, 例如学生获得优异成绩的时候, 老师适时对其进行表扬, 能够让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老师对其表扬, 能够振奋学生的士气, 勇敢面对挑战。第二, 教师应该把握好表扬的程度, 要恰到好处, 否则会让学生产生骄傲自满心理。

4、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提高高中体育的有效性教学时一项长期的工作, 学校与教师应该积极、认真的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 紧随时代的脚步, 引进创新的教学方式, 充分激励学生的兴趣, 并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中乐趣, 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终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

摘要:近年来, 我国对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培养一批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国家对课程进行了改革, 特别强调了教学的有效性, 进而保证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知识。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水平一直不够高, 教学质量不好。本文将对影响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从而提高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性,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艺.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电大理工, 2009, (04) .

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篇8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篮球教学,有效性策略

高中是每个人学生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 但很多学校往往重视学生的知识增长而忽视身体锻炼。这样, 导致很多学生“头脑发达, 四肢简单”。

一、高中篮球教学应注重培养团队精神

篮球作为一项团队运动受到全世界众多青少年的喜爱, 在我国篮球运动的普及也相当广泛。有些教师在教学生篮球课程时强调个人技术的提高, 不注重团队精神的灌输, 这样会使学生误入歧途, 总想一个人战胜一支球队,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解篮球的发展史, 然后讲解每个位置的责任, 前锋、中锋、后卫各个位置的任务, 不然场上所有人都去抢篮球, 场面会混乱不堪。配合的基调应贯穿于整个篮球教学中, 配合包括进攻和防守。很多人认为进攻需要配合而防守不需要配合, 这是错误的。每个人都会有漏防的时候, 这是就需要距离进攻人最近的队友去补防。如果补防不及时就会给对手轻松得分的机会, 所以, 队中每个人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还要有意识去帮队友补防。这样, 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无往而不利。例如, 控球后卫的任务是将球带过半场, 然后组织进攻, 得分后卫和小前锋要在外线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投篮和突破, 而大前锋和中锋则是在内线要位需求近距离攻击的机会, 这样每个人在自己的区域内寻求得分机会, 当对手防守严密时就需要内线球员到外线给外线球员进行挡拆掩护, 这样大家共同协作, 积极跑位掩护, 就可以获得轻松的得分机会, 大家都融入的集体中, 每个人的任务很明确, 提高了进攻的效率, 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比赛更容易发挥出高水平, 获胜的几率就会很大。

二、篮球教学应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基础

高中阶段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 篮球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体能和力量训练。一场比赛40分钟, 在高对抗下如何保持体能和技术的稳定性, 那就需要日常的训练, 当学生有了良好的身体对抗性和体能后, 在场上技术的发挥就会稳定很多。中国篮球和欧美篮球强国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体素质的差距导致的。中国队在比赛开始阶段可以和对手打的旗鼓相当, 但到了下半场, 体能不足的劣势就开始显现, 投篮的稳定性下降很快。这样, 对手抓住机会, 一举拿下比赛, 中国队在国际赛场中吃过太多这样的亏了。所以, 在高中篮球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例如, 在讲专业知识前先让学生进行长跑和举哑铃等体能和力量的训练, 慢慢地提高训练强度, 循序渐进。这样, 学生的身体可以慢慢适应, 不会因为突然进行大剂量训练而导致身体不适。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会得到显著提高, 各项技术的发挥也会更加稳定, 为以后更高层次地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三、高中篮球教学应该重视篮球基本功的训练

篮球基本功是每个人学习篮球学到的最基础的东西, 这些动作看似很简单, 但要想学好并运用好却并不容易。篮球的基本功包括运球、投篮、上篮等。教师应亲自示范各项动作, 并讲解动作要领。然后, 让学生进行训练, 要求每个动作必须做到位, 并且要求学生反复进行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动作要领。基本功训练很枯燥乏味, 但却是最重要的, 教师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以赛代练, 在真正对抗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 进行针对性训练, 这样每个人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例如, 投篮是一项最基本的技术, 但很多人为什么投不准?原因是投篮动作要领没有完全掌握。投篮动作要有三个九十度, 即胳膊与身体成九十度, 大臂与小臂成九十度, 手腕成九十度。开始时会感觉很别扭, 但经过多次训练, 动作标准后, 投篮命中率会提高很多。NBA球星每天都要进行上千次的投篮训练才能达到百步穿杨的准度。运球也需要无数次地训练, 教师在讲解运球时应告诉学生要用手指拍球而不是用手掌, 这样, 运球会更加灵活。所以, 简单的动作在经过专业的指导和无数次的训练后才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在篮球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篮球基本功的训练。

四、篮球教学应因材施教

篮球场上有五个位置, 每个人的职责都不同, 每个学生的特点也不同, 教师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知道他们打什么位置。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学生和NBA球星进行比较, 将每个学生以一个NBA球星为模板进行培养。学生们也可以说出自己喜欢的球星, 说想学哪个球星的哪些招牌动作。这样,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因材施教, 可以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学生们则通过模仿自己喜欢的球星而更有积极性, 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

例如, 身材较矮但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以著名控球后卫克里斯·保罗为模板, 教师可以培养他们的控球能力和大局观;身材高大的同学可以以姚明为模板, 培养他们的低位技术和高位掩护技术;速度快、弹跳好、身体强壮的学生可以以勒布朗·詹姆斯为模板, 培养他们的突破和快攻技术。每一个同学按照自己的模板进行培养, 他们的技术特点会被放大, 技术提高会很快, 学生也可以在训练和比赛中获得乐趣。

参考文献

[1]朱学峰.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J].运动.2016 (07) 。

[2]黄德裕.对山区高中体育分项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6 (14) 。

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篇9

1 在探究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针对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弊端,需要从宏观上改变学生包括教师自身对政治学科的错误认识。例如,政治课听之无味,学之无趣,政治课理论听过忘记,考过抛弃,等等。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重新对高中政治学科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学科的改革是由社会的变化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文明迅速提高,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也为社会其他方面文明的发展设置了障碍,需要政治学科发挥育人的作用。只有将育人作用最大化,才能真正体现本学科的价值,才能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教育的本质功能。

可见,教书只是传授理论知识,而要达到育人的目的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具体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所在。因此,政治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政治教师需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教学探究活动

2.1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活动需要多种因素支撑

多媒体教学成为当前教学手段的主流,它能使教学活动的预计目标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更好的实现。精讲与精练、课堂讨论等都是学生对理论知识消化吸收的较好方式。教师要设置情景来完成教学互动,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对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政治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关心时事,与社会同步,将最新的题材与教材相联系,经过加工处理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浓厚的社会气息,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融入世界。

此外,政治课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政治学科的作用。高中阶段是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政治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

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得到体现,学生才能感觉到自己是活生生的人,明白自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课堂是主战场。学生与教师不是敌我双方,而是一个团队,需要共同攻克学科难题,以达到预计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指引者,需要把学生变成开拓者,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也是监督者,善于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抛出,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寻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是在教师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有机统一下达成的。

此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政治课教师的个人形象、个人品性修养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的教师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作用。只有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才能让教学的有效性最大化。

2.2 在课外,有必要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探究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增加对社会的认同,对生命的热爱,让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被检验和升华。比如,组织学生去参加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等,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党和国家的性质、作用,体会民族精神的内涵,增加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认同感。

因此,政治课教师一定要对社会实践有所研究。比如:从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出发,开展知识验证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结合教学改革实际出发,开展兴趣爱好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结合教材行为锻炼要求出发,开展实践锻炼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总之,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沟通书本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

3 完善良好的评价机制以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是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直接回答,始终指导着教学活动的开展。

然而,对于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是否合理,具体的探究活动是否可行,并不是一份试卷就能够作出回答的。如何检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在教学第一线任课的政治教师,不能只将研究视角放在学生身上,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高考,研究考核机制。例如,高考中实行加分政策目的在于选拔人才,这一政策一旦被人利用,就成为投机取巧的途径,对其他同学造成很大压力。这说明当前的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在高考面前很多教师无能为力,只能围绕高考转,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这不仅限制了教师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政治课教学一旦陷入此误区,令人感到悲哀。

对此,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考核体系,不断完善新的用人体制,增强各级教研团体的研究实力。政治课教师也要站在时代的前言,把握时代脉搏,让政治学科在新课改下焕发新的活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考试说明,对教材进行研究。利用一切社会资源,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的形式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其终身教育提供基础,为其社会化进程指明方向。

4 结语

以上是从整体上对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进行的一次探究。只要充分考虑政治课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将教师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考核评价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对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政治课教师将探究活动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创建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时事热点专题等。

参考文献

[1]陈才英.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变量因素[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5):11-12.

[2]黄定超.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D]:[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浅析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 篇10

一、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一) 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内涵

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具有以下内涵: 一是它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学生的学习实效;二是它关注师生之间的交流及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三是它强调对教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因此, 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可以定义为: 高中数学教师以尊重高中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为前提, 在充分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学生特征、教学方法等基础上, 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教学资源, 促进高中学生尽可能地增长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养成数学思维、提升综合能力与素质的系列活动及成效。

(二)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具有的主要特征

一是有明晰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程度、目标等充分了解, 并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二是坚持全体学生的参与。 创造机会让每一名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都获得提升和发展, 同时也要积极动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所谓“教学无定法”, 教师要科学判断和评估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设备、教学习惯、学生差异、阶段特点等因素, 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和进度。

(三) 制约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分析

学科因素方面, 高中数学主要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 具有逻辑严密、内容抽象、应用广泛等特点, 对学生自身的数字运算、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较高, 如果学生知识基础薄弱, 思维能力跟不上, 在学习中就会比较吃力, 有的甚至产生恐惧、厌倦心理, 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因素方面, 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储备、教学方法和策略、课堂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板书能力能够直接影响和制约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学生因素方面,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和关键, 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信心等都会影响和制约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因素方面, 不同的教学氛围和课堂环境, 容易产生积极、消极等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教学中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关心和审视教学, 更多的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有的甚至采取“满堂灌”方式, 忽略了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二是教学目标仍旧停留在以运算能力代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 而忽视或轻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感意志力的关注和培养。 三是有的教师冷落甚至脱离数学教材, 过度开发课堂外的教学资源, 使得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宽泛化, 有的教学情境的设置牵强附会, 流于形式, 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和资源。 四是教学评价仍然以考试成绩为准, 存在简单化倾向, 对学生一味讨好和表扬, 使得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 不利于学习效果的增强。

三、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一) 教师要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一是要认真熟读和研究教材内容, 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深刻把握编写者的意图和用意, 对知识脉络、教学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要深入了解和把握授课班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 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方案, 确保教学内容和过程的有趣、生动、有效。 三是要经常性地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语言水平等进行总结反思, 不断学习“充电”, 做到扬长避短。

(二) 重视数学教材内容的相互联系

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将所讲解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 降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难度。 二是加强纵向联系, 课堂上带领学生回忆和复习初中学习的相关知识, 实现初中、高中数学知识的有效衔接。 三是加强横向联系, 将数学教学中的历史介绍、物理题型等与相关的历史、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相联系, 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 在讲解函数的相关概念时, 可以介绍中国古代公孙龙等最早的函数萌芽思想, 也可以结合生物学上讲的细胞分裂数目过程, 让学生深刻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从而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深化。

(三)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优化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不断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 在讲解向量的平移知识点时, 可以利用PPT、Word等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制定出更直观、 生动的平移效果对比, 从而帮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地理解向量的相关知识。

高中数学处于学好数学的基础和关键性阶段。 要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紧紧围绕新的教学培养目标, 不断在改善数学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下工夫, 努力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愉快、充实、有效学习数学知识, 掌握数学技能, 在形成数学思维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实现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芳.探究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J].改革与开放, 2010, 08:123+125.

[2]户燕.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07:133-134.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简析 篇11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42-01

一、让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有效教学搭建平台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为了提升升学率、提升达标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棍棒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压迫”地位,师生关系不协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记》中提到“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只有亲近教师才会去信奉教师传授的道理、接受教师的教学引导。高中时期学生的成人意识逐渐增强,对于自身的人格尊严、个性独立都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这一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认可,这是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例如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肯定和欣赏学生的优点和成绩,还要学会包容和宽容学生的缺点和失败,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把老师当做知心朋友。教师要将爱心和慈善心渗透到教学环节中,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在学生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进行特殊处理,在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能够科学疏导,避免师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老师应该采用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体育教育,产生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整个课堂就能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有效的开展,师生双方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就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让多样的教学形式为有效教学丰富内容

体育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学项目,高中体育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运动技能培养,同时也要顾及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注重对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教学任务量大、教学内容多。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趣味性与多样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先通过自身良好的体育技能给学生进行演示,通过对于学习成果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兴趣。另外教学还可以采用游戏教学、体育新闻、体育故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了解,不断的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为兴趣教学打好基础。此外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以便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关键在于连贯性较强,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教学环节,而是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而延伸,甚至贯穿于整节体育课的始末。教学情境一定要具有创新性,比如: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模拟情境,通过画图再现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体会情境,用音乐对情境进行渲染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达到“活学”与“乐学”的境界,并在快乐中获取实际意义,体味体育精神的魅力。比如在教学《阳光校园》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男女生之间的科学搭配来引导学生学习舞蹈方面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贯穿青春期男女生交往的相关技巧,让学生能够避免尴尬,更好地应对异性友谊。通过这样的内容渗透,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也有重要的促进价值。

三、让浓郁的体育氛围为有效教学创设情境

《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于事物的发展变化影响深远。在教学中更是如此: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就能够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在不好的环境中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所以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为学生的兴趣培养创设良好的外部情境。要营造活泼的学习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的原则。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浅出,由高到低,由难到易。特别是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要以打基础为主,只有基础扎实了,学生才会不满足于现状,自己就会要求学习较难的技术,同时会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校园学习环境、体育学习氛围的营造,例如在体育场张贴宣传标语,在课间组织学生锻炼,通过广播介绍体育运动项目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对于体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以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更好的提升。

四、让多样的体育活动为有效教学巩固成果

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篇12

一、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收效不明显,没有起到应有的锻炼学生体质,确保他们心智成长的重要责任。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不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意志力方面都比较淡薄,与开展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想违背;教学方法比较老旧,体育课堂教学活力不足等,这些都迫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改变。也只有发挥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它的意义在于:首先,有效的丰富了高中体育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有效的体育教学必须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大力提倡以生为本的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过程,让更多先进的理念贯穿到体育项目当中,不仅能让教学秩序和实施效果得到有力的保证,确保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中收获快乐与健康,还可以缓解他们长期面临的精神压力,对文化课的学习有刚好的促进作用。其次,以往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并不注重课堂评价这一环节,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被发现,很难大幅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充满人文性的课堂评价,能够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良好的课堂评价的发挥自身的激励和促进作用,给予课堂教学更多的导向性。因此,将课堂评价作为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点,能够更好的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加以改正,既能使体育教学效果落到实处,又为学生个性成长提供了宝贵机会。

二、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将有效性的提升作为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正确理解高中体育有效性教学

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为改进高中体育教学不理想状态提供重要方向。针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说,有效性教学指的是在尊重学生和体育规律的前提下,为学生讲解各种基本运动知识与技能,改善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学生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下体育教学的根本所在。

因此,体育教师只有深入理解体育有效性教学的内涵,才能从思想上重视体育教学的开展,将学生的体质改善作为是有效教学的表现,既强健了学生的体魄,又满足了他们兴趣爱好与情感培养的需求,为进一步推动学生的终身体育有积极促进作用。

2.2课前充分准备,课堂精心组织

要真正实现高中体育的有效教学,离不开课前充分的准备与精心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恰当的教学目标,并使之成为课前准备的指导思想,这也是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至关重要环节,它将对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有深刻影响;

另一方面,还要精心设计与安排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由于高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普遍不高,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也对体育活动有或多或少的抵触性,这就要求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尽量选择趣味浓厚的运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育他们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态度。

2.3突出学生主体,满足他们多元化需求

构建高效优质的体育课堂,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有限时间内汲取更多体育素养,又要对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有更大影响力,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情感教育和人文思想,让学生得到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共同愉悦,从而满足他们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需求。

因此,这就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研读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多角度、多层次的安排教学层次,绝不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而随意教学,而要将学生的主体需求和活动愿望作为参考,为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也可以更好地完成高中体育教学任务。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涉及到理念、教学、学生成长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进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讲解清晰规范,突出体育教学的规范性,又要发挥体育教学的服务性,切实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情境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还不能忽略课堂评价的人文性特征,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层次,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摘要: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了高中体育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保证了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为改进高中体育教学不理想状态提供重要方向,教师要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与精心的教学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满足他们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汪滔,戴彬.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5(22)

上一篇:铁路通信工程下一篇: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