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公安局便民利民服务经济发展100条措施(通用3篇)
哈尔滨市公安局便民利民服务经济发展100条措施 篇1
哈尔滨市公安局便民利民服务经济发展100条措施
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公安部30项便民利民措施》和《省公安厅50项便民利民措施》,为实现我市“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战略目标创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特出台服务经济发展便民利民百条措施。
一、接警出警处警
(一)“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后,在2分钟内下达指令,并对接警、出警和处警情况进行监督。
(二)各出警单位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后,市区[含县(市)]5分钟、郊区10分钟内到达指定现场处警;边远和交通不便地区,尽可能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
(三)“110”报警服务台接到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报警后,在耐心向报警求助人做出答复同时,转告相关部门。
(四)“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在100秒内消防车驶离车库。
(五)“122”交通事故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后,出警单位市区[含县(市)]10分钟、近郊区20分钟内赶到现场。
二、户籍管理
(六)在六、七十年代因各种原因被遣返原籍或下放到农村,户口被迁出,在哈有固定住房和稳定经济收入(农村有承包土地)的,可凭相关证明、证件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和现居住地派出所证实无误,报市公安户政部门为其全户办理落户手续。
(七)2003年9月1日以后,在哈应届大学毕业生,支援西部建设、到西部投资以及开发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含12县(市)],可不迁户口;户口已迁入西部地区的,如返回哈市工作、生活,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回哈市。
(八)凡国家统招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愿来哈工作的,可本着先落户、后择业的原则,由人才交流部门出具落户介绍信,到市公安户政部门办理落户。
(九)妻子投靠丈夫落户。妻子在外地来哈市区内投靠丈夫的,女方年满25周岁,结婚满5年,可给本人及子女办理落户;女方属12县(市)户口投靠丈夫的不受年龄、婚龄限制。
(十)放宽夫投妻落户审批条件,对于申请夫投妻落户的(夫系非农业户口),与妻投夫的条件一致。农村户口,年满45周岁,结婚10年以上的,可申请办理来哈投靠妻子落户(在原籍农村承包土地的除外)。
(十一)在审批父母投靠子女落户时,对于父母体弱多病、已下岗或提前退休的可不受年龄限制。
(十二)凡具有学士学位者,愿来哈居住、工作的,可凭省、市组织、人事、劳动、人才等部门出具的落户证明,到市公安户政部门为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办理来哈落户。
(十三)凡具有硕士学位(含双学士学位)者,或中级技术职称者,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及一方父母可随迁来哈落户。
(十四)凡具备博士学位(含双硕士学位)者,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双方父母可随迁来哈落户。
(十五)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在哈市企业开发生产的,可给发明者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办理来哈落户。(十六)外地人员来哈投资,固定资产或生产资料投资达50万元人民币以上,连续经营2年以上,正常缴纳税款的,可给投资者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办理来哈落户。(十七)外商及港、澳、台人员来哈投资8万美元以上,连续经营2年以上,正常缴纳税款的,可给投资者亲属6人办理来哈落户。(十八)凡外地无公职人员凡在哈购买15万元人民币以上商品住宅;购买2处商品住宅,累计金额达20万元以上;购买15万元以上二手住房;贷款购买商品住宅,首付15万元以上;购买商品门市房30万元以上;抵债、法院判决,经房地部门评估达15万元以上的均可给购房者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办理来哈落户。(十九)外市籍转业军人,配偶在哈市有常住户口,结婚2年以上,可给本人办理来哈落户。(二十)外地复员军人安置,服役满10年,配偶在哈市,结婚2年以上,可给本人办理来哈落户。(二十一)军龄满15年,或副营以上职务,或年满35周岁现役军人,可给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办理来哈随军落户。(二十二)哈市居民有正当理由需变更姓名的,经派出所社区民警调查核实,18周岁以下(不含18周岁)的,由所长审批;18周岁以上的,由市公安户政部门审批。(二十三)凡持有政府核发的“特困职工证”的居民,可凭申领表、“特困职工证”及复印件到市公安户政部门免费办理居民身份证。(二十四)对在哈市有常住户口,行动困难的残疾人和患有重病的居民,需要办理居民身份证的,由市公安户政部门直接到家中办理。(二十五)对我市新招录的大、中专学生,由市公安户政部门直接到院校为其集中办理居民身份证。(二十六)对哈市7区办理居民身份证快证的居民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改为5个工作日取证;对区、县(市)上报的居民正常办理身份证,市公安户政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制作完成,派出所自受理群众办证手续后,10个工作日内上报市公安户政部门。(二十七)对户口在哈市、人在异地不能返哈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可由其亲属提供合乎规格的照片、户口簿,到市公安户政部门代其办理;哈市无亲属的办证人可将合乎规格的照片及有关证件邮寄到市公安户政部门,经审核符合条件,可给其办理。办好的证件由亲属代领或邮寄给本人(邮资本人自付)。(二十八)外地来哈人员,办理个人暂住证的,需携带本人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到居住地派出所随到随办;集体办理暂住证的,由派出所登门服务,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二十九)区、县(市)公安机关设立综合服务大厅,对户口、身份证及户照、防火审批等内容,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三、治安管理(三十)对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日常检查时民警着便装并出示证件,避免影响其正常经营活动,一般不采取大规模集中公开清查活动。(三十一)对违规经营的特种行业和公共娱乐文化服务场所,一般不采取当场查封或停业整顿的措施。确需查封或停业整顿的,要提前24小时告知,同时对其整顿工作予以指导。(三十二)对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的经营者、从业及消费人员,在没有掌握违法犯罪证据的情况下,不采取逐人审查、检验、留置等强制措施。(三十三)对申请开办旅馆业、刻字业、典当业、拍卖业的,不再由市、县两级公安部门分别检查审批。由所辖区、县(市)公安治安部门审批。(三十四)人民警察在巡逻盘查中,需主动表明身份、出示警官证,不准刁难被盘问和检查的人员。
四、交通安全管理(三十五)国产机动车辆(不含摩托车)办理新车注册登记,免予上线安全技术检测。(三十六)对不具备办理机动车新车注册登记条件的县(市),市交警车辆管理部门采取流动现场办公形式,定期上门办理新车落户。(三十七)延长机动车报废年限的,车辆所有人可以直接到市交警车辆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取消市交警支队审批程序。(三十八)对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本市市区居民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助力车,给予办理轻便摩托车牌证,核发轻便摩托车驾驶证。(三十九)对发生财产损失3000元(含本数)以下,责任明确、对基本事实无争议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未造成交通堵塞的,可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不扣留车辆进行检验鉴定,免予行政处罚。(四十)交通事故车辆检验、鉴定结束后,当事人能提供有效担保的,交通事故处理部门在24小时内返还被暂扣车辆。(四十一)对机动车违章停放未造成交通阻塞或采取拖拽措施可能导致车辆损坏的,采取照像、录像等方式记录交通违章行为,不再适用拖拽的行政强制措施。(四十二)搬家公司的车辆,在从事运营时不受禁行时间、禁行道路(单行路除外)的限制;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小型搬运货车车厢内可以乘坐1—4名装卸人员。(四十三)对外地过境车辆不违章不截车,轻微违章不扣证,一般违章不扣车,无意违章不罚款。(四十四)办理国产机动车辆过户、变更、转出、转入注册登记业务,取消交警支队审批程序,由市交警车辆管理部门直接办理。(四十五)对申请办理机动车辆(进口车除外)落户、转籍的,手续齐全、符合规定的当天办结;手续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发放“退办单”,标明所缺手续和补办内容。(四十六)委托机动车销售部门核发机动车临时号牌,取消购置新车到公安交通车辆管理部门办理临时号牌的程序。(四十七)持外地交通车辆管理部门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申请转入本市的,取消交警支队审批程序,由市交警驾驶员考验部门直接办理转入手续。(四十八)对申请办理机动车车体广告的,直接到市交警机动车管理部门审核办理,取消交警支队审批程序。(四十九)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报考驾驶证人员,可随报随考。报考机动车驾驶证或办理军转地业务,各科考试合格后,核发驾驶证的期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五十)对外地车辆在我市发生交通事故实行优先快速处理制度。对造成财产损失的,自定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结案;造成伤人的,自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结案;致人死亡的,自尸体火化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结案。(五十一)对申请办理建筑项目联合审批的,审批时限由5个工作日改为3个工作日;对申请办理市区占道停车场许可证的,审批时限由5个工作日改为2个工作日。(五十二)驾驶证吊扣期满,本人可持吊扣手续到市交警驾驶员考验部门直接办理复验业务,取消到辖区大队审批程序。(五十三)对抢修公共设施需挖掘道路的工程项目,可以先施工,后补办审批手续。(五十四)在交警支队所属大队、公路巡逻民警中队驻地两侧道路双向500米处设置明显标识牌,注明单位名称、方位及报警电话,方便群众及时就近报警求助。
五、消防安全管理(五十五)对市区属市规划局受理的建筑工程项目,由市公安消防部门办理建审、验收手续;区规划局受理的项目,由区公安消防部门受理(1000平方米以下);甲、乙类工程项目,属于区消防科受理范围的,由区消防科受理初审,报市公安消防部门复核,由区公安消防科办理审批、验收手续。(五十六)除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及一、二类高层和5万平方米以上小区开发;甲、乙、丙类工程项目,每层超1000平方米(含本数)以上大型商场、地下建筑的消防建审、验收由市公安消防部门受理以外,其它工程建审、验收均由各县(市)公安消防部门受理。(五十七)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下(使用可燃材料进行室内装修的场所除外)的商店、饭店、公共娱乐场所,经属地区、县(市)公安消防部门备案,明确消防安全基本要求,落实各项消防安全责任制,即可出具《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不再进行现场实地检查。(五十八)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工程、甲、乙、丙类工程以及设置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建筑设计防火审核由原20个工作日改为10个工作日;需要组织专家论证消防设计的工程,建筑设计防火审核由原30个工作日改为15个工作日。其他工程项目建筑设计防火审核由原10个工作日改为5个工作日。(五十九)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时限和验收后签发《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改为5个工作日。(六十)公众聚集场所开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检查时限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改为3个工作日。(六十一)开业后未改(扩)建、装修和变更用途的,不再重新审核办理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六十二)取消400平方米以下装修工程申报资料中的效果图,以及石膏板、理石等石材、金属材料的检测证明。(六十三)在“哈尔滨消防网”()上公布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公示办事程序和时限,提供建筑消防审核验收、公众聚集场所开业(使用)前检查等审批事项的表格下载服务。实行首问负责接待制,快速查处群众举报案件,2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
六、出入境管理(六十四)2003年年底前,哈市除特定身份人员外,实行居民凭身份证、户口薄按需申领护照;居民申请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申请表免填工作单位或公安派出所的意见。(六十五)在哈市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外省籍人员,因商务活动需要出国的,可凭所在单位证明、营业执照副本和身份证到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护照。(六十六)往来港澳商务的申请范围由原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经营单位员工扩大到个体工商户和在港澳地区注明企业的哈市员工。(六十七)1年多次往来港澳商务签注的,由企业或经营单位的法人代表,扩大到企业或经营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六十八)哈市居民个人申请自费赴港澳地区旅游的,可先到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证件后,再选择旅行社出境。(六十九)对在哈市的外国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专业人才和投资者以及上述人员的配偶、子女,需要在哈工作并长期居留的,可为其1次办理2—5年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及相同期限的多次返回签证。(七十)对在哈市常住的外国侨民,60岁以上的可1次签发5年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其他侨民可1次签发2年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七十一)对外国留学生,1次办理与其在哈学习期限相同的《外国人居留证》,不再逐年办理延期手续。(七十二)投资额较大的台商、台资企业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上述人员的随行配偶、子女,可1次申请办理2—5年有效的多次入境签注和暂住加注。(七十三)对临时来哈从事商务活动的外国人,在规定停留期限内因商务活动未结束,1年内可以多次申请办理停留延期,需要临时出境的,可增加出入境次数。(七十四)对申请人提出因故不能亲自领取证照的,允许其办理委托手续,由他人代取;公民因私赴台再次申请办照的,如申请人在外地居住,证件在有效期内的,可由其亲属代为申请,无需面见本人。(七十五)对公民申请办理因私出国(境)证照的,1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符合急事急办条件的5个工作日内办结。(七十六)对哈市市区内的外国人办理的签证证件的,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情况特殊需要立即办理的,做到随来随办,立等可取。
七、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七十七)对申请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审核的,在7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出具审核意见书。各区、县(市)网络监察部门对消防检查合格的,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信息网络安全审核,并提出初审意见;市公安网络监察部门接报后,在4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七十八)对国际互联网接入单位、信息服务单位、使用固定IP的单位和个人,申报国际互联网用户备案的,市公安网络监察部门接到申报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
(七十九)对申报新建、改建、扩建计算机机房的单位,市公安网络监察部门5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设计方案的安全审核;5个工作日内完成交付使用前的测试验收。
八、企业安全管理(八十)坚持对列管企、事业单位实行定期三级走访联系服务制度,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对破产或亏损企业参加市公安局经保业务培训的保卫人员减免培训费;在重点企业内部建立警务工作室,加强重点企业内部维护稳定工作。(八十一)主动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整治企业周边治安秩序,严厉打击危害企业治安环境、生产环境、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八十二)经常深入列管企、事业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对安全隐患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除极特殊情况,原则上不采取影响单位正常生产经营和工作的查封、责令停业等措施。(八十三)把非公有制企业纳入经保工作范围,按国有企业保卫工作标准,以属地为主,实行市、区(县)及基层派出所三级列管。
九、案件受理查处(八十四)凡属刑侦部门受案范围内,符合立案标准的案件,24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批程序,如实立案;决定不予立案侦查的,7日内书面送达举报人;对不予立案的案件,接待群众复议请求,10日内完成复议并告知请求人。(八十五)扣押涉案物品时,必须开具扣押手续并妥善保管,经查确与案件无关,应在当日内解除扣押,返还原主。追缴到的赃款赃物,依法可以先行返还的,从确定失主之日起,1周内返还;规定随案移送的赃款赃物,移送前3日内告知被害人。
(八十六)各级经侦部门对控告、举报的经济犯罪案件,一般案件线索初查期限为15个工作日,复杂案件线索初查期限为30个工作日,提出立案结论。对于重、特大案件,立案后1个月内未破的,要及时向被害单位和个人以及控告、举报人送达告之书。(八十七)对涉嫌经济犯罪的企业法人代表,如采取羁押措施会影响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可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不采取羁押措施;必须采取羁押措施的,要及时建议有关方面做好人员调整和工作衔接等事宜,同时告之其所在单位的上级领导机关,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八十八)在查办经济犯罪案件中,对不能直接认定为赃款赃物的,不采取冻结、查封和扣押等措施。(八十九)对已侦查尚未破获的重、特大案件,1周内向被害人或家属回告侦破情况、嫌疑人处理情况、赃款赃物追缴情况。对立案后1个月内未破获的重、特大案件,要及时告知被害人或家属。(九十)严格执行治安案件办案时限,简单案件3个工作日办结,复杂案件7个工作日办结,疑难案件1个月内办结,时限内不能结案的,要向上一级公安机关写出书面报告,并向当事人讲明原因。(九十一)实行治安案件听证告知制度。在作出裁决前,要告知当事人裁决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之依法享有的权利;对符合听证条件的案件,要在作出处罚前告知当事人;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要组织听证,裁决后应向当事人交待诉权。(九十二)实行治安案件公开处理制度。对重大疑难案件或群众有异议的实行“庭审式”公开处理,增强案件处理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九十三)各级公安行政复议部门接到行政复议的,自申请之日起5日内审查立案,并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5日内不答复申请人的视为受理,申请人不服不予受理决定的或超复议期不答复的,可在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九十四)各级公安行政复议部门对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要在立案之日起7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送达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的法制部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的法制部门在收到副本后次日起10日内,提交答复意见书列举证据和依据及有关证据材料;申请人、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权查阅案卷材料(涉及国家机密除外)。(九十五)各级公安行政复议部门自受理行政复议案件之日起,5日内书面审理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复杂案件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期30日审理。当事人不服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十、接待举报投诉(九十六)全市各级公安控申部门实行24小时接待举报投诉制度,接待人员挂牌服务。(九十七)对受理的群众来信举报反映的问题30日内办结,凡属实名、需要答复的在40天以内答复;在规定期限未办结来信、举报问题的,将工作进展情况反馈给来信人;对受理的群众来访控告问题,在1个月内告知控告人是否立案查办;对决定立案查办的控告申诉案件,应在3个月内完成,并做出书面结论答复控告申诉来访人。(九十八)市公安消防部门开设消防便民服务查询热线,提供咨询服务,受理群众举报。电话:82608949。(九十九)设立市公安机关法律咨询服务台,就公安行政、刑事执法问题,实施24小时接待咨询服务。电话:84661031。(一OO)建立投诉、举报回告制度。对民警违反各级公安机关出台的各项便民措施,及承诺制、公开办事制度问题的投诉举报,110报警服务台、纪检监察、督察、控申部门在认真受理,及时查处后,将处理结果3日内回告当事人。报警服务台:110;纪检监察室:84661719;控告申诉处:84661782;警务督察室:84279110;市公安局窗口单位警务公开语音查询服务专线:84661144。
公安机关十六项便民利民措施解读 篇2
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进一步改进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公安部决定,在户政、边检、出入境、消防、监所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面,集中推出十六项便民利民措施。
一、提高户口办理时效。实行户籍窗口首接责任制,落实民警办理户口终身责任。对群众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的申请,符合政策规定但手续材料不齐的,提供书面清单,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事项。对群众更正户籍登记信息的申请,原登记信息存在明显差错的,按照实际情况立即更正;需要调查核实的,不超过10个工作日核实办理,情况不属实的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更正及理由。
解读:坚持谁受理、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户籍窗口首接责任制,承办民警无论职务、岗位有何变动,即使已经离开原工作岗位或退休、离职的,也要对所办理的户口事项负责,落实民警办理户口终身责任。
对群众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的申请,符合政策规定但手续材料不齐的,提供书面清单,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事项。
对群众更正户籍登记信息的申请,原登记信息存在明显差错的,包括群众本人错报发生的差错和工作人员登记中造成的差错,应立即按照实际情况予以更正;需要调查核实的,不超过10个工作日核实 办理,情况不属实的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更正及理由。
二、畅通户口办理监督渠道。公安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两级户政(治安)部门分别设立专门监督举报电话,收到群众办理户口投诉或举报15个工作日内,将初步查处情况答复群众。
解读:目前,公安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两级户政(治安)部门已分别设立专门监督举报电话。收到群众办理户口投诉或举报后,公安机关将认真调查核实并于15个工作日内,将初步查处情况答复群众。
三、推行鲜活产品优先验放制度。在陆地口岸边检站为载运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鲜活产品出入境的车辆开设绿色通道,优先检查验放,缩短侯检时间。
解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年均出入境机动车达到2400万辆次,其中载运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鲜活产品出入境的车辆占据了较大比重。由于此类车辆对通关时限要求较高,普遍希望减少通关等待时间。该项措施实施后,将在陆地口岸边检站对此类车辆设置绿色通道,对该类车辆实行优先检查验放。同时,所属各边检站将积极联络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联检单位及对面毗邻国家口岸检查机关,争取共同实施鲜活产品优先验放,进一步缩短车辆通关时 间。
四、开设跨境学童边检专用通道。每天上下学高峰期,缅甸、老挝等邻国入境求学学童或我国暂住境外居民学童可以通过边检专用通道便捷出入境。
解读:我国与毗邻国家、地区存在大量学龄期儿童在对方一侧就读的情况,该类学童每日上学、放学均需通过口岸集中出入境,且出入境时间均在通关高峰期。以往,跨境学童仅集中在毗邻港、澳口岸,但随着我国与毗邻国家、地区间交流不断加深,其他口岸该类情况也不断增多。以中缅、中老口岸为例,每天集中出入境的14岁以下学童已达上千人,是早晚通关高峰期的重要出入境群体。走读学童年龄较小,由于身高原因不方便在正常验证台查验,且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毗邻港、澳地区边检站都推出过相应便利措施,此次便民措施实施后,便利范围将扩大,所有有跨境学童集中出入境任务的陆地口岸边检站都将开设走读学童边检专用通道,方便走读学童快速通关。同时,边检站将积极联系相应学校,建立学童及监护人备案制度,保障跨境学童的安全。对于通过专用通道通关的儿童,边检站将在保证出入境手续合法、安全的基础上给予更大便利。
五、启用海港口岸《边检办证告知单》。申请人在海港口岸边检站申办有关证件时,如果申请资料不全,由边检站执勤人员填写《边 检办证告知单》,明确告知所缺资料名称等信息或不予签发证件的原因。
解读:多年来,不少服务对象在海港口岸边检站申办《登轮许可证》、《临时入境许可(船员)》、《随船工作证》等相关证件时,经常出现因申请材料不全无法被及时受理的情况,有的甚至因沟通不畅对执勤人员产生误会。该措施实施后,申请人在海港口岸边检站首次申办有关证件时,如果申请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证件申办资格的,边检站执勤人员将填写《边检办证告知单》,明确告知其所缺资料名称等信息或不予签发证件的原因。广大服务对象可以一次性了解相关情况并参照告知单备齐所需资料,方便尽快办理好相关证件。
六、推行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服务。申请人可以通过公安出入境网上办事平台,填写身份信息及需要办理的证件类型,并在约定时间内到出入境接待场所指定受理窗口办理相关证件,减少现场排队等候时间。
解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走出去”的需求与日俱增,出入境证件申请量逐年攀升。特别是在人口数量较多、出入境证件申请量较大的地区,出入境受理大厅有时会出现申请人排长队、等待时间较长等问题。为节省申请人办证时间,让群众少跑路、少排队,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公安部决定推行公民网上预约办理出 入境证件服务,申请人可通过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政务网站“公安出入境网上办事平台”提交出入境证件申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办理地点和具体时段,从而节约办证的时间、精力和成本。
七、设立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在非工作时间,因奔丧、治疗紧急重症、探望危重病人、处理境外突发事件等特殊事由需要立即出国出境的,可以通过公安机关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紧急申办相关证件。
解读: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接待窗口在非工作时间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服务,由各省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负责公布服务电话,安排人员为遇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出国(境)的群众提供及时、快速、便捷的出入境证件办理服务,帮助群众应对突发情况,解决燃眉之急。
八、进一步缩短出入境证件办理时限。办理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等三类出入境证件的时限统一为:一般情况下,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的申请不超过10个工作日签发,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申请往来港澳、台湾签注不超过7个工作日签发。
解读:目前,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除偏远、交通不便地区 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申办普通护照的时限为15个自然日,申办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的时限为15个工作日,申办往来港澳签注和往来台湾签注的时限为10个工作日,时限长短不一。当前,出国出境需求与日俱增,为方便人民群众办证出行,公安部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积极挖掘潜力,统一各类证件办理时限,进一步缩减办证时间。
九、简化出入境证件申请表格。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等三类出入境证件申请表简化合并为《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申请材料齐全的,可一次填表同时申办上述三类证件。
解读:以前,申请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需分别填写申请表,表格内容较为复杂,群众反映填写耗时较长,较为不便。公安部已自2014年4月1日起,将这三类出入境证件申请表进行简化并合为一表,删除了部分栏目,方便群众填写。申请人如同时办理多种出入境证件,可直接在相应栏目内选择,仅需填写一张表格,有效解决了申请人多次填表、分不同受理窗口排队等问题。
十、一年内可重复使用出入境证件照片信息。16周岁(含)以上,办理过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或往来台湾通行证,并按要求 提交过电子制证照片的申请人,在一年内再次申办出入境证件时,无需重复提交电子制证照片。
解读:目前,分别申请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均需提交电子制证照片,申请人需多次照相,不仅耗时耗力且增加了群众支出。考虑到16周岁以上的申请人1年内面相变化不大,为进一步便利群众办证,公安部决定16周岁以上的申请人1年内再次办理出入境证件时可以调用此前提交的电子制证照片。
十一、扩大边检自助查验通道使用范围。以下五类人员可以通过边检自助查验通道出入境:(1)持已采集指纹信息的电子普通护照入境的中国公民;(2)持已采集指纹信息的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及有效赴香港或澳门签注的内地居民;(3)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1年以上(含)多次来往大陆签注或居留签注的台湾居民;(4)持外国护照及中国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5)在定期国际航班上服务的中国籍机组人员和可免签入境及已办妥1年以上(含)乘务(C)、任职(Z)签证或居留证件的外国籍机组人员。
解读:2012年1月1日起,内地口岸自助通关人员范围为港澳居民、经常往来港澳地区的内地居民、经常往来台湾地区的大陆居民和中国籍机组人员等4类人员。2013年,我国22个口岸建设的512条边检自助通道验放出入境旅客1.6亿人次,占出入境人员总数的 34%,在缓解口岸通关压力、提高通关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使用人员的欢迎。进一步扩大边检自助查验通道适用范围,能更好地发挥自助查验通道的作用,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便利出入境人员通关。
此次新增5类自助通关人员中,由于电子普通护照和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中的芯片已存储持证人照片、指纹等生物信息,持证人无需事先向边检机关备案,即可使用自助通道办理边检手续。上述第(3)、(4)类人员在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口岸边检机关申请资料备案后,方可在全国所有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口岸选择自助查验通道办理出境、入境边检手续;第(5)类人员在航空公司向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机场口岸边检机关申请资料备案后,方可在执行任务时在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机场口岸自助通关。此前纳入自助通关人员范围的人员仍可按照规定使用自助通道。
十二、建立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其他社会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对从事消防技术审查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和从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公安机关将通过互联网予以公布,并通告工信、住建、工商、银行、保险等部门和单位,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解读: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受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行政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列入消防安全不良行为,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布,可推动社会单位和个人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预防和减少火灾发生。同时,也是为保障社会单位和个人消防安全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有效举措,建设单位在选择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时,可以不选择有消防安全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公民在外出度假、旅游、购物时,可以查询酒店、商场等场所的有关信息,不到有消防安全不良行为记录的场所消费。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公安消防部门均已建立并实施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定期在各地公安消防部门互联网站及有关媒体向社会公布有消防安全不良行为的社会单位和个人信息,并抄送同级工信、住建、工商、安监、银行、保险等部门。
一、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一)建设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以下行为:
1、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2、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3、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4、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5、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6、未依法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或者在竣工后未依法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
7、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
8、要求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使用不符合市场准入、不合格、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
(二)设计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以下行为:
1、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的;
2、选用不符合市场准入、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进行消防设计的。
(三)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以下行为:
1、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2、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3、不按照消防设计文件和消防技术标准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4、安装不符合市场准入、不合格、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
(四)监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以下行为:
1、与建设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2、与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安装、使用不符合市场准入、不合格、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
二、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以下行为:
1、出具虚假、失实文件的;
2、隐瞒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或以欺骗、贿赂手段取得 资质的;
3、未取得资质擅自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4、资质被注销继续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5、冒名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6、超越资质范围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7、不再符合资质条件逾期未改的;
8、资质条件改正期间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9、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资质证书的;
10、指派无资格人员从事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11、转包、分包消防技术服务项目的;
12、未设立技术负责人、明确项目负责人的;
13、书面结论文件未签名、盖章的;
14、未依法签订消防技术服务合同的;
15、未备案注册消防工程师变化情况、消防技术服务项目目录、书面结论文件的;
16、未依法申请办理变更手续的;
17、未建立、保管消防技术服务档案的;
18、未公示资质证书、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等事项的。
19、未按标准检测、维修、保养消防设施、灭火器的;
20、消防设施、灭火器维修、保养质量不符合标准的;
21、未依法公示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的;
22、注册消防工程师兼职执业的。
三、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以下行为:
1、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2、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3、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4、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5、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6、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二)个人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指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实并受到消防行政处罚,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以下行为:
1、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2、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3、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4、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5、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的。
四、公布程序和时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对依法给予消防行政处罚并符合消防安全不良行为认定范围的违法行为,在案件法定救济时限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将相关信息报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后每月发布一次。公布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3年。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公布后,违法单位和个人认真整改,确实消除了违法行为,落实了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经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核实,可适当缩短不良行为信息公布期限,但最短不得少于3个月。对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可延长不良行为信息公布期限。
十三、完善信息安全产品销售许可管理措施。推动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为信息安全厂商申请销售证许可证提供网上查询、咨询指导等服务,为采购商和产品用户了解获证产品情况提供便利。
解读:为方便信息安全产品厂商申请办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以下简称“销售许可证”),公安部网安局指导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研发、建设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信息管理平台”,并于2013年1月上线运行。经过一年半的试运行,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平台功能,于今年7月正式推出改版后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管理平台”(http://)。利用该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以下服务。
一、为信息安全企业办理销售许可证提供便利。销售许可证管理平台为信息安全企业办理销售许可证,提供了从“产品送检申请”、“材料受理”、“产品检测”到“审核发证”整体业务办理的网上流程,缩短了办证周期,节省了办证企业时间,也大大提高了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产品检测发证效率。同时,信息安全企业可通过销售许可证管理平台了解我国信息 安全产品相关法律、政策、技术标准以及申领销售许可证流程,下载所需填写提交的表格文档,实时查询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办理进度。
二、为信息安全产品采购商提供便利。广大信息安全产品采购商可以利用销售许可证管理平台,查询所需要的并获得销售许可的产品种类、生产厂商等重要信息,按需选择产品。若信息安全企业销售无证产品,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举报,公安机关依法及时进行查处。下一步,公安部网安局将与产品检测机构和销售许可证受理部门进一步优化平台,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真正为信息安全产品厂商和用户提供更好的便民利民措施。
十四、为被监管人员提供法律服务。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在看守所内设立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为被监管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收转法律援助申请、法律咨询等服务。
解读:大中城市的公安机关主动协商司法行政部门,在看守所内设置“法律援助中心驻看守所工作站”,由看守所提供办公场所,司法行政部门指派专业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在公布的服务接待时间,免费为看守所被监管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收转法律援助申请、开展法律咨询等服务。
十五、实行机动车省内跨地市检验。在已应用全省统一检验监管平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大型客车、校车外,实行机动车全 省范围内异地检验,无需办理委托检验手续。在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试点推行机动车预约检验服务,机动车所有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方式预约车辆检验。
解读: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私家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人、车的流通性日益加大,很多在外地工作的群众反映往返车辆登记地办理检验或者委托检验业务比较繁琐,希望能够进一步简化申请检验合格标志流程,允许在车辆所在地直接办理检验业务。《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124号)已规定,除大型载客汽车、校车以外的机动车因故不能在登记地检验的,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委托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后,在车辆所在地申请检验合格标志。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此次推出了在省(区、市)范围内,除大型客车、校车外的机动车在所在地直接参加检验的便民措施。车主可以在车辆所在地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并向车辆所在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检验合格标志,无需办理委托检验手续,提高办理检验业务效率。同时,由于大型客车、校车涉及乘坐人员多,关系到学生上下学安全,需要加强属地安全监督管理,而且考虑到大型客车、校车通常在固定线路或者区域行驶,异地检验需求量较少,因此,大型客车、校车只能在登记地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下一步,将在条件的地方试行机动车跨省(区、市)异地检验。
另外,随着一些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检验业务 量迅猛增加,群众办理检验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由于群众无法及时了解各检验机构的业务数量,造成有的检验机构有些时间段排队较多,有的检验机构有些时间段无车可检等不均衡现象。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机动车检验业务,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将在部分大中城市试点推行机动车检验预约服务,通过开通互联网、电话等预约方式,方便车主自主选择检验时间。为保证预约办理业务效果,将首先选择有2条以上检测线的安检机构推行预约服务,开设预约检验专用通道和专用窗口,安排专用人员,实现预约群众“随到随检”。同时,将通过互联网、电话等平台,向社会公布检验机构每日检测能力和实际业务量,引导车主合理选择检车时间和地点。
十六、试行驾驶人省内跨地市考试。在驾驶人考试积压多的地方,试行省内跨地市考试,符合考试条件且两个月内预约不上考试的,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选择省级公安交管部门指定的异地考场参加科目二或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
解读:近年来,群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需求旺盛,我国驾驶人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2000万新驾驶人。一些地方受驾驶人考试场地、警力等方面的限制,驾驶人考试能力提高缓慢,无法满足本地持续快速增长的考试需求,产生了驾驶人考试预约难、排队时间长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此次推出了放开省内驾驶人考试区域限制、试行驾驶证申请人省内异地考试的便民措施。
考虑到部分地市考试能力不足、难以承担异地考试任务,目前暂无法满足申请人自主选择省内异地考场的需求,将由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就近的原则指定管理规范、交通便利、考试能力富余的考场承担异地考试任务,并向社会公开。对通过科目一考试取得准考证明、符合预约其他科目考试条件且两个月内预约不上的考生,今后可以在本省(区、市)内,就近选择指定的其他考场参加科目二或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不必再耗费时间等候考试,尽快考取机动车驾驶证,满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驾车需求。
哈尔滨市公安局便民利民服务经济发展100条措施 篇3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卫生便民惠民服务50条的通知》(鄂卫发[2011]30号)等文件精神要求,我院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行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医院贯彻落实湖北省卫生便民惠民服务50条实施方案》,并按照《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精心组织
为了使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我院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湖北省卫生便民惠民服务50条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书记、院长**同志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院办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贯彻落实湖北省卫生便民惠民服务50条”工作领导小组,各科室主任为科室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尽其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合力,为医院贯彻落实湖北省卫生便民惠民服务50条”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2011年7月5日召开了全院“三好一满意”工作动员推进会暨“贯彻落实湖北省卫生便民惠民服务50条”大会,徐院长亲自作报告,动员、安排、部署医院“贯彻落实湖北省卫生便民惠民服务50条”工作,并且通过黑板报、横幅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将“湖北省卫生便民惠民服务50条”下发到每个科室学习,使每个职工都明确了“贯彻落实湖北省卫生便民惠民服务50条”工作的目的、意义、要求、标准及职责任务,夯实了工作基础。
二、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一)改进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1、积极推行文明用语和礼貌服务。以开展“医疗窗口亮起来”活动为载体。着眼于人人提高素质、岗岗创优质、行行上水平,每一个服务窗口,每一个工作人员对待患者都能热情、耐心、周到,做到挂牌上岗、衣冠整洁、文明讲话、态度和蔼、微笑服务,杜绝服务忌语和服务态度“生、冷、硬、顶、推”现象,不准以任何理由怠慢病人,不准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与病人或病人家属发生争吵,不准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对患者提出的诊疗上的疑问解答不得轻率马虎。每周开展医德医风查房,社会满意度达90%以上,深受患者好评。
2、严格落实首问和首诊责任制。患者来院就医、咨询,首位接待人负责到底,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内,能够马上解决的,立即给予答复;不能及时解决的,能讲明原委,并积极帮助解决;非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能将病人引导至责任科室。路遇患者咨询,耐心解答,并将其正确引领到相关科室,为患者提供了温馨的全程服务。
加强医患沟通,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患者来院就医,医务人员责任心强,能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用药选择、诊疗程序、检查项目和收费标准,同时告知科室分布、服务流程等事项。尊重患者隐私。门诊检查和治疗时,能实行医患一对一服务,无关人员不得在场。各项辅助检查前能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病人入院后,医护人员能及时向病人沟通情况,交待病情,进行健康教育;手术、麻醉、特殊检查、贵重药品的使用和大额收费能履
行告知义务,坚持门诊各项检查项目和收费标准,张榜公开。住院费用实行“一日清单”制度,增加了收费透明度。各科室设立医疗服务回访热线,主动关心出院后的康复情况,以及征求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医院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
3、认真学习和执行医疗核心制度,有效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使之合法合理、科学规范,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即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规范考试考核方法,强化考核应用,使全院医务人员丰富了基本理论,掌握了基本技能,规范了操作程序,提高了技术水平。
4、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制定各科室和医院用药比例,实行双月考核和全年考核。制定药品用量动态监控,用药合理性评价制度,促使临床用药逐步趋向合理,进一步规范病历和处方管理,组成专职人员负责病历处方的检查,对病历和处方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公示、通报。
5、实行24小时急诊服务。实现急、危、重患者就医“三先三后”,开设急诊病人绿色通道,确保急诊病人抢救快捷有效。实行门诊病历“一本通”,开设“一日病房”,方便病人输液。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力求做到检查报告随做随出,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并对涉及患者隐私权的检验报告采用信封密封,为放射检查患者提供更衣设施和放射防护设施。合理调整挂号、收费、取药窗口工作时间,充实门诊窗口工作人员,对工作人员实行弹性排班。
6、完善病人服务工作,帮助行动不便患者挂号、取药、交费、检查和办理出院、住院手续服务措施,实行对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就诊、检查、交费、取药、住院优先安排的涉老服务,对惠民对象实施“八免五减半三优惠”优惠医疗,提供轮椅、单架、候诊区电视、水杯、饮水箱等免费服务设施。在病区设置装有针、线、纸、笔等物品的便民服务箱。
(二)服务环境优化
1、对院容进行了净化、美化、绿化,无脏、乱、差现象,特别是加强了诊室、病房、走廊、厕所的清洁卫生,改善了就医条件,为患者创造了安静、明亮、整洁、温馨的就医环境。
2、各种标识醒目、准确,夜间道路灯光明亮,安全防护应急措施配备得当。
3、门诊侯诊区、医技检查区、手术等候区配置了足够的患者休息候诊椅,提供饮用水;病房设施齐全,安全措施到位,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可亲,工作时间精神饱满,思想集中。
4、院内设施布局合理,医疗秩序井然,充分体现了医院文化,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5、健全了长效机制。在门诊大厅醒目位置向社会公布医院服务承诺和热线电话,设置意见箱,制定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收集意见。通过意见箱、意见薄、定期向患者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定期召开民主评议行风督察员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
【哈尔滨市公安局便民利民服务经济发展100条措施】推荐阅读:
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10-03
《哈尔滨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正式实施06-25
哈尔滨金蚂蚁营销策划公司哈尔滨营销策划哈尔滨品牌策划09-03
哈尔滨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2013修正)12-06
哈尔滨银行09-17
哈尔滨学院11-08
哈尔滨游记作文12-17
哈尔滨大学校训05-15
哈尔滨创业环境06-07
哈尔滨都市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