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差异图示

2025-01-11

东西方文化差异图示(精选8篇)

东西方文化差异图示 篇1

思维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往往会遭遇思维方式的冲突。以东方和英美文化为例,两者在思维方面的差异有三个方面:

1.东方文化偏好形象思维,英 美文化偏好抽象思维;

2.东方文化偏好综合思维,英美文化偏好分析思维;

3.东方文化注重统一,英美文化注重对立。

意识差异:

1.决策意识 当面对复杂的谈判时,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将使用不同 的方式做出决定。比如,对于日本人来说,决策是集体的事 情,需要得到管理层的一致同意。日本人的价值观念和精 神取向都是集体主义的,以集体为核心。而在德国,决策权 一般在公司的最高层手中。

2.人情意识 中国有别于西方的一个特色就是人情问题,凡事讲究 人情,讲究面子,所以在谈判中,也不可避免受此影响。而 且,中国谈判者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认为个人间的融 洽关系对于谈判的成败有很大影响。西方人在现行的市场 经济条件下,强调对利益的追求。虽然也很注重谈判中的 人际关系,但他们一切以利益为重,在人情和利益两难的情 况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

3.利益意识 商务谈判的目的主要是获取经济利益。在现代社会, 中西谈判者都具有利益意识,双方谈判的目标集中而鲜明 地指向利益,并以利益作为谈判的主要评价指标。但是,中 国谈判者的利益意识没有西方谈判者那么明确和强烈

观念差异:

空间观:西方人一般有很强的空间领域感和个人秘密感,由于这两种需要,他们常用墙、门以及夹板把个人工作或生活的地域隔起来,如果门开着就意味着一种邀请。与空间观直接相连的是人与人交谈时的距离。距离反映了谈话者双方的社会身份。在西方,上司与下属交谈时,总保持相当宽的距离;而社会地位相等的双方交谈时,空间则相对缩小。在商务活动中,双方一般保持一臂之远,在430分钟内解决问题。而阿拉伯、南美和亚洲某些商务会谈可能一连数小时,甚至数次都不涉及正题,而且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客套,诸如拉家常、喝咖啡或饮茶之类,其目的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此,美国人则视为浪费时间。

东西方文化差异图示 篇2

关键词:文化图示,文化图示缺省,文化传播

翻译不仅在中华文化吸收他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文化从未枯竭、常葆青春的原因所在。作为世界文化瑰宝之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 凝结在中国经典作品中。在全球化背景下, 把中国经典作品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 无疑是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好途径。所以如何使外国读者在阅读中国经典作品译著中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便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老子的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重要思想。老子之伟大在于其所著的《道德经》之伟大, 《道德经》之伟大在于它以短短五千言八十一章而让后人以数以万计的文字去诠释它, 而且永远地言犹未尽。《道德经》告诉人们如何以智慧之言看生命之道、社会之道和宇宙之道。《道德经》一书由于距今时间久远, 单是从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就颇具争议, 更不要说翻译成外文, 让外国读者理解其中深奥的哲学思想了。

如何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道德经》及其内在的中国文化呢?本文以威利 (Arthur Waley) 《道德经》英译本为案例, 借鉴认知语言学图示理论对翻译理解过程所做的分析, 从文化图示缺省和文化图示建构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更好地理解《道德经》及其内在的中国文化, 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

图示理论与翻译

“图示”是知识、信息等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 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把图示知识具体运用在认知实践中, 并对其概括与升华就形成了图示理论。该理论概述了人们以何种方式在大脑中储存起获得的知识和信息, 并以何种方式把这些储存起来的知识和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图示理论认为:人们依赖于大脑中已存的信息图示来理解、吸收输入信息, 对输入信息进行解码、编码。如果输入的知识、信息与大脑中已存的信息图示不相匹配, 就无法完成信息处理, 这个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的接收、解码、重组和储存。

人们阅读理解过程的心理机制, 用“图示”这一概念可以解释为:阅读材料输入的信息与读者大脑中所具备的知识互相作用, 激活合适的图示知识并填充新信息。这些激活的图示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所以, 阅读理解归根到底是给合适的图示填充新内容而使图示具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读者大脑中已储存的图示知识与阅读的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阅读中, 语言水平相同的读者, 图示知识越丰富, 其理解力越强。

图示理论带来的启示是:要让外国读者全面准确地理解《道德经》的翻译及其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要保证翻译人员能全面、客观、正确地理解和翻译《道德经》 (这是基础) , 更要保证外国读者的理解与译者的理解基本相同。也就是外国读者必须同样具备翻译人员所具备的相关的图示知识。然而外国读者毕竟不是翻译人员, 二者的图示知识不尽相同。翻译人员在动笔翻译之前以及翻译过程中, 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比如考察和查询所译作品的时代背景, 翻阅历史文献, 对当时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进行了解, 使之以图示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而外国读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这些。因此, 要使外国读者能够领会翻译的作品, 译者必须考虑读者的图示知识, 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帮助读者建立相应的图示知识, 避免读者的理解与译者的理解不一致。

文化图示缺省与文化理解障碍

图示包括语言图示和文化图示。 (2) 要使翻译成功, 翻译人员需要准确无误地翻译好语言图示和文化图示等。 (3) 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 即风俗习惯等内容建立起来的人的大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就是文化图示。是人的大脑中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 它可以帮助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在作品阅读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图示具有民族性的特点。不同民族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差异很大。所谓文化缺省就是对异国文化的读者来讲, 出现在作品中的本国文化里独有的事物或现象。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而言, 本国文化里独有的事物或现象则可能构成理解上的障碍。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未能及时填补这些文化缺省, 外国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 由于其认知语境里没有可供激活的相关文化图示知识, 所以就造成了文化理解障碍。

下面来分析一下威利 (Arthur Waley) 《道德经》的几处译文:

第14章:“……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These three because they cannot be further scrutinized, blend into one.

本章是老子对宇宙物质生成之道——道的本源的实体的探究。意思是看不见的叫做“夷”, 听不见的叫做“希”, 摸不着的叫做“微”。道既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又何从去穷究它的形象呢?所以它是混为一体的, 这就是道的本体。

老子认为“道”作为万物的生成者和宇宙的本质, 是难以用表述一般名称观念的语言来命名的。“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在《道德经》五千言中用“大象” (第35、41章) 、“一” (第10、22、39、42章) 、“天地根” (第6章) 、“万物之宗” (第4章) 、“万物之奥” (第62章) 等不同的名词, 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和形容“道”, 说明老子道的理论的深刻, 道虽不能“解”, 却可以去“悟”。威利把“一”译为“one”, 其中的文化意蕴比较模糊。所以仅仅字面上的翻译是不足以传递老子的思想的, 会给西方读者造成理解障碍。译者应在此处填补原文略去的文化图示知识, 不妨在此处增加注释。译者若能以注解的形式加以阐释, 其间的文化内涵才能被读者领略。不妨把“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译作:These three becausethey cannot be further scrutinized, blend into one, which is called Tao.

第39章:“……其致之, 一也。”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It is the Whole that causes it.

本章老子阐述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来源于道, 从属于道, 须臾不可离开道。“一”是道的代称。道就是“一”。意思是天地万物都有生成的总源, 那就是道, 也可称为一。自古以来天得一才能清明, 地得一才能宁静, 神得一才能灵妙, 谷得一才能充盈, 万物得一才能化生, 侯王得一才能使得天下安定。这些都是由“道”导致而产生的。此处, 威利把“一”译成“the Whole”比较含糊。西方读者大脑里不具备与此相关的中国古典文化图示知识, 所以就无法从大脑里激活相关知识, 看了这个翻译后就会困惑不解, 此处不妨增加注释说明:the Whole refers to the Tao.并把“其致之, 一也”译作:It is the Tao that causes it.会使读者对老子的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

文化图示建构与传统文化传播

异域文化读者利用已有的图示知识对文本信息正确输入、解码, 通过辨别、整理、过滤、重组, 建构文化图示。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及时填补文中的文化缺省图示知识, 比如采用夹注、脚注、篇末或书末注等形式, 在外国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建立相关的文化图示, 使外国读者更好地领略蕴涵在中国经典作品英译本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之目的。建构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 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文化图示越多, 对译作的理解就越快。

威利不愧是20世纪著名的汉学家。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以及翻译过程中, 已对《道德经》成书、版本、老子其人其事等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使之以图示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作为文化使者, 威利译文中有些地方在填补外国读者文化图示缺省、建构外国读者的相关文化图示知识方面, 是比较成功的。这也是他所译《道德经》 (Tao Te Ching) 至今能在外语界经久不衰并多次重印的原因之一。例如:

第8章:“……夫为不争, 故无尤。”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In each case it is because they prefer what does not lead to strife, and therefore does not go amiss.并在章节末做出解释:“Even ordinary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aoist principle of'water-like'behav-

本章所论之道, 指崇高的人格品德。本章的内容大意是:合于道体的人, 好比水, 水是善利万物却又是最不会与物相争的。他们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 所以最接近“道”。居处善于避高处下, 心境善于保持沉静, 与人交往善于施与而不索取, 说话善于守信用, 为政善于无为而治, 办事善于发挥才能, 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因为不与人争, 所以没有过失。老子用水作比喻, 这是衡量每一个人行为品格的尺度。如果没有此注释, 西方读者看到此处会感到茫然、费解, 因为西方国家注重个人主义, 提倡竞争。本章反映了老子“无为”、“上善若水”的思想主张。Arthur Waley对此做出注解, 给西方读者及时提供相关的文化图示背景, 所以读者看了注释后会一目了然, 会领悟这句话的含义, 能积极引导西方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第26章:“……轻则失本, 燥则失君。”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If he is light, the foundation is lost;if he is active, the lord and master is lost.并在脚注中做出解释:i.e.quietness, the magical passivity that is also called wu-wei.There is a secondary meaning:'His lordship is lost'.

本章论人世之道, 主旨在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如果轻躁妄为, 违背了守静持重的规律, 一定没有好下场。本章的意思是:稳重为轻浮的根本, 清静为躁动的主帅。所以圣人的行动, 总是守静持重;虽有荣誉, 也是处之泰然, 超脱于物外。要知道, 轻浮便失去根本, 躁动就会失去主帅的地位。反映了老子“守静持重”的思想。如果没有注解, 西方读者会产生理解障碍, 有了相关的文化图示知识, 更有利于读者理解老子“守静持重”的思想内涵。

结语

图示是认知的基础。文化图示在作品阅读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使外国读者能够领会翻译的中国经典作品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译者必须考虑读者的文化图示知识, 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帮助外国读者建立相关的文化图示知识, 避免读者的理解与译者的理解不一致。译者可在译文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填补, 比如采用夹注、脚注、篇末或书末注等形式, 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仕章、牛丽红:《文化误译图示分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2) 。

[2].高云峰:《应用图式理论提高SBE阅读能力》, 《外语界》, 2000 (3) 。

[3].刘明东、刘宽平:《图式翻译漫谈》, 《外语教学》, 2004 (4) 。

东西方文化差异图示 篇3

【关键词】文化图示 侗族传统文化 英译

Abstract: The study on China’s Dong nationality’s folk culture is the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time. This paper, taking China’s Han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bridge, analyzes the cognitive comprehension of Dong nationality’s folk language and culture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schema and probes into the strategies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ong folk culture’s publicity materials from the levels of schematic correspondence, schematic conflict, schematic default and schematic mismatching so as to provide some essential help for the elimination of cultural barriers in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used by cultural variety.

Key words:cultural schema, Dong traditional culture, publicity material translation

引言:

通过关键词和主题搜索,当输入“外宣资料英译”、“民族典籍翻译”、“民族文化英译”、“侗族民族文化的英译”等词时,我们从中国知网2000-2012年不完全数据统计获悉,涉及外宣资料翻译或英译的論文有34篇,涉及少数民族文化英译的论文6篇,涉及侗族语言文化英译的为0篇。根据笔者对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虽然中国典籍翻译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出版了大量优质中国典籍英译本,但涉及中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方面的产品较少。同时综观作者所在省市涉外侗族民俗风情旅游区,有关侗族民俗风情的译文也较少,现存的译文对大家所熟知的侗族文化标识的英译存在不统一性和随意性,对侗族民俗文化特有的且不被大家所熟知的文化标识的英译资料更是微乎其微。因此选择从文化图示视角探讨侗族文化与西方文化构式的异同,深入研究侗族传统语言文化的英译策略,不仅可以弥补民族典籍英译在侗族方面研究的空白,而且可以为后期侗族典籍的英译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就此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文化图示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

“ 图 示 ” (schema) 最 早 是 由 英 国 心 理 学 家 Frederick Bartlett(1932)在他的作品Remembering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1]图式作为人们从自身的经历中获得的一种背景知识,在翻译的理解与表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示主要分为四类:即内容图示(关于世界的基本知识);形式图示(关于不同文体的修辞结构的知识);语言图示(关于语言词汇和语法的知识)及文化图示(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 博迪(Bedir)也提出了文化图示的概念,即所习得的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being learned)。[2] 简而言之,文化图示是指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民族心理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

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约翰所说“特定的社会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3] 翻译,已不仅仅被看做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原语的文化图式进行正确的解码,并将其移植到目的语中去,才能有助于译语读者的正确理解和语言信息的充分转换,因此,译者应该了解语言并使用的“文化图式”,才能使译文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二、侗族传统民俗文化外宣资料英译

侗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表现在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始古朴文明典雅风趣而且带有几分神秘;侗族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普遍存在于侗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饮食到居住穿着,从文学艺术到宗教信仰,从社会组织到社会生活和生产,从体育到医药等等,浩如烟海,独具特色。由于语言的隔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迄今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对外翻译的现状更不容乐观,在多元文化受到高度关注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侗族这个少数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增进各民族间以及中外文化之间的沟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侗族作为中国民族文化标签的一支,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进行侗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翻译时,必须对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进行充分而正确的理解,激活内化在记忆中的两种相关的文化图式,找到对等的文化信息,然后转换成目的语读者所能接受的语言信息,并尽可能保留原文文化信息的表达方式,以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侗族民俗传统文化往往涉及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神话传说等,不一定在英文中能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试从以下四个角度,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图示对应

不同民族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沟通,是因为不同民族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共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着共同的文化认知基础。[8] 例如:侗文化与汉文化就有许多融合或相似之处,而汉文化与英美文化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所谓图示对应就是指用目的语中能准确、全面表达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现成的文化图示来翻译源语的文化图示。在这种图示下,采用直译法可能是侗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翻译相对简单,而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译者可以直接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对应的词汇。如在汉译英过程中,侗族传统文化中对于“烟”一词的描述为“烟作为侗族人民传统的生活调剂品,对烟具十分讲究,素有‘茶三酒四烟八杆’之说。” 所谓的烟具就可直接英译成“smoking gadgets”;此外,鼓楼(drum tower);侗族大歌(The Dong Big Song)等词语均可直译。这些译文不仅表达简洁,而且建立在汉英民族相似文化图示的基础上,因此有利于跨文化的有效交流、减少文化冲突。

此外,英侗民族因地域条件及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生存方式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表现为开放流动性与封闭稳定性两种不同类型。每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由此而形成了建立在民族心理基础上的民族差异。英伦三岛四面环水,水产捕捞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鱼对大英民族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侗族和汉族同为农耕民族,既没有游牧“马背民族”的那种疆土扩张意识,也没有“海洋民族”的那种海外扩张意识。汉族文化和侗族文化均为“内陆型”,但是鱼却是侗族的主要图腾之一,在侗乡处处可见鱼的形象,以鼓楼的雕饰彩绘最为常见。在贵州黎平、榕江一带还有一种酷似汉族道家太极图的“双鱼图”(Double fish patterns)。在汉族神话中,鱼是生殖崇拜的反映,如“鲤鱼抱子”(carps bring a son to you),侗族也有同样的鱼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借用西方文化中与fish有关的词语进行英译。至于在侗族人民的心目中,把山、水、火、土、太阳、月亮和风、雨、雷、电都当作神灵,则与世界各民族的神话相通。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借用希腊神话中相对应的神进行英译。当然,直译法并不是万能的,也有行不通的时候。例如:“蛮夷之地” ,倘若直接翻译成“the savage land”,从译文读者角度理解,该译文容易被误解成“荒原” 或“原野”。 笔者结合“蛮夷之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认为将其译为“the untouched area”较适宜,这样既不会让读者误解该词的含义,同时更易于让读者接受,从而可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

(二)图示冲突

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可能有共同点,但由于人们对不同事物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对同一事物在表达方式上会存在差异,由此导致在两种文化进行匹配的时候产生冲突。此时我们可以采取交叉法,即用目的语中能表达出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同的文化图示来翻译源语中的文化图示。这种方法要求译者要正确地对源语文化图示进行解码,同时又具备大量的目的语文化图示。下面来探讨一下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伦理道德实践上存在的图示冲突:

儒家的道德人格是在个体充分的道德觉醒的基础上,自觉地去履行社会伦理纲常,把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付诸实践。诚如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国、平天下”,“舍生取义”则代表了一种更崇高庄严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侗族也有与其相似的伦理道德,不过尚未褪尽其原始氏族文化色彩。侗族的道德义务感体现在“补拉”文化中。补拉组织是远古父系氏族组织的次生形态,至今仍在侗族普遍存在。补拉组织的功能之一就是履行道德义务。如在补拉的自治规约的五个功能中,第一个功能就是互助功能。从添子到办三朝酒,到结婚办喜事,从建房扛树、树屋架,到老人过世的治丧,都要全补拉成员出动,并且不计报酬。这种一家有事大家相帮的习俗,侗族叫“尼补拉”,它其实就是一种原始古朴的道德义务活动。侗族补拉成员互助的最高形式是“血族复仇”,它表现了一种“原始形态”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叫做“起补拉”的“血族复仇”,是基于外人对本补拉组织的人或物的严重侵害而产生的。后来,它与抵抗官府对侗族的迫害、进剿的斗争又重合在一起,更体现了侗族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4]不管西方文化还是中华文化,都有家族的概念,只是在西方文化中,家族是带资本主义色彩的而中华文化中的家族则更带有封建意味。不论是在侗族传统文化还是汉族传统文化中,世仇都是易结难解,涉及后代子子孙孙的问题。然而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不存在世仇一说,只有血仇。由于受西方传统文化内涵——独立的影响,仇恨只涉及本人这一辈。所以在介绍侗族“补拉”文化时,首先宜将“补拉”直接音译成“Bula”,然后用描述性语言,借鉴现有的汉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的英译本中涉及“大家庭”文化的文本选择性的加工和应用。在涉及“血族复仇”之类翻译时,笔者从译文读者角度考虑大胆借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蒙太古与凯普莱特家族的典故,将侗族文化的“补拉”“血族复仇”英译为“the feudal culture of Family Montague and Capulet in Dong Nationality”.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表达“补拉”所承载的侗族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也避开了将“复仇”直译为“revenge”时呈现出血淋淋的画面,从而使译文读者心理更容易接受。

(三)图示缺省

由于不同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有时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图示在另一种语言里会产生缺失或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在译者大脑中也无法建立相对应的文化图示,这时就会出现文化缺省,因此需要译者清楚地了解目标语国家和译入语国家所处在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结合特殊的文化背景,大胆地对源语进行创造性的翻译。比如:侗族人民信仰萨满祖神,侗族各个村落纪念这位萨岁神的活动被称为“祭萨”,在西方传统文化词汇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无法用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因此将其音译为“The ceremony of Sa”或“the ceremony of worshiping Sa”,并加注:“the ancestral god of Dong nationality”;侗族特有的巫傩文化,在西方传统词汇中也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词,则宜将其译为“Wu Nuo culture”并加注:“the specific religious culture”。除了音译加注法能够帮助译者构建新的图示外,意译法也能帮助译者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简单描述性的短语将原语的词义信息译出来,达到引导解释新图示的目的。如侗族传统木艺手工床:花床可英译为“well-sculptured bed”;千工床则可译为“A bed manufactured through more than one thousand days” ;侗族女性始祖“萨”一直是侗族人民崇拜的始祖神,几乎无所不能,翻译时笔者避开音译借用希腊神话的主神“宙斯”,将其意译为“the female Zeus”。再者,侗族人主要信仰自己近似原创的巫傩文化,有极具的特色“赶尸”、“撑杆立米”、“晃鸡定棺”、“巫师唤魂”等宗教信仰标签,在外宣过程中,宜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策略来翻译,上述词语可分别英译为“carrying corpse back to the home village”、“using a scale pole to hold up a jar of rice”、“roosters standing fixed on the top of shaking coffin”、“witch master calling back one’s soul”以保留侗族原有的文化特色。

(四)图式错位

图式错位指的是相似的意义在不同文化中以不同形式体现出来。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不同,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类似的观念。译者只有较好地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才能呈现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色彩,而且不会歪曲语言中的文化意象。一般来讲,直译加注或代换法适用于这种文化图示下的侗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翻译。例如,侗族、汉族及西方社会神话中都有关于人类诞生的神话,由于信仰和其他因素,三者拥有不同的人类诞生神话。西方神话坚持是上帝创造了人类;上帝用泥土先造了亚当,再用亚当的一条肋骨塑成夏娃,他们便是人类的祖先。而侗族的人类初生神话类似汉族女娲造人。祖婆萨巴天从自己身上扯下四颗肉痣,变成四颗蛋,然后孵化出人类的祖先松恩和松桑,两人成亲,养育后代,产生人类。笔者考虑到三个民族人类诞生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采用直译加注将侗族的人类诞生神话概括性地翻译成“Sa ba(the god of Dong nationality) made her four flesh moles into four eggs,then the ancestors Song En and Song Sang of Dong nationality emerged out of the eggs.”

不仅如此,侗族神话体系中,还有类似的创世神话。与西方《生物进化论》不同,侗族的创世神话《人类的起源》中,侗族先人用“混沌”(侗语中指似云霭、雾气、烟光而弥漫未分的物质)的原始物质作为宇宙万物的最初的元素,然后向生命的不断进化。侗族神话从个别具体的事物入手,叙述沿着卵(神话人物棉婆孵的蛋)或由树蔸→白菌→蘑菇→虾子→额荣(浮游生物)→七节→松恩(人)发展,构建了一个初级的、幼稚的发展链条,链条中的部分环节的代表物仍能在当今找到活体,有的则已无迹可寻,所以在英译时不能直接搬用西方生物进化论中约定俗成的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笔者倾向坚持保留侗族生物链的特殊性对个别词采用音译附加类别词的翻译方法,将其英译为 Egg (or Stump) →Trametes Albida→Mushroom→Shrimp→Erong(kind of plankton)→Qijie→Songen(ancestor of Dong nationality)。由于侗族没有文字记载,只能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将文化和史诗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跨度巨大,需长时间地溯源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译者只能对上述生物进化链进行尝试性翻译。

三、结语

综上所诉,在进行侗族传统语言文化外宣资料英译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侗族传统语言文化,从不同的文化图示视角,遵循不同的原则:侗族语言文化与汉语语言文化及英美语言文化相同或相似,既文化图示对应,可采用直译法或半直译附加意译的翻译方法;侗族语言文化在英美语言文化中难以找到内容形式完全一致的表达,既文化图示冲突或文化图示差异,可采用套译法、直译附加类别词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等;侗族语言文化在英美语言中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既图示缺省,译者可以大胆创新,对文化缺省的翻译进行文内、文外补偿,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则放在注释中或结合语境采取意译。但是,译无定法,译者应在明确外宣资料旨在尽可能的介绍给英语读者的前提下,既忠实于“侗族传统民俗语言文化的核心”又不一味地采用“归化”,更好地传播侗族传统民俗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 Bartlett, F.C. Remembering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 Bedir, Hasan.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rough cultural schema [D]. Adana: Cukurova University,1992.

[3] Lyons, John: Seman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P 30

[4] 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5] 蒋林平,石红梅,蒋和舟.本土文化对外传播英语翻译与教学目的论——以湘西地区为例[J].河北理工大學学报, 2011,(4),27-29.

[6]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 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中国翻译,2003(2).

[8] 刘萍,曾文华.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和翻译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

东西方文化差异英语作文 篇4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given by Hofstede, is the collective mental programming of the people in an environment, conditioned by the same education and life experience. Therefore,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ous nations or regions, because people are affected by education, society and work experience. Tak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s the example, China is a country that endures high power distance while America endures lower power distance. Therefore, status symbol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ese and a superior having the privilege is a matter of course. But people in America think that they are all equal. Besides, the westerns are individualistic while the easterners are more collectivistic. In individualistic societies, people focus on their own values and needs, relying on individual efforts to serve their interests. In the collectivistic nations, people combine themselves into one or several communities, finding their own place in the group and they mentally rely on the community, so harmony seems important in those nations. There are thre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namely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masculine versus femininity and long vs. short term orientation.

【参考译文】

东西方文化差异

根据霍夫斯泰德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是由相同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所决定的。因此,各个不同的民族或地域之前会存在文化差异,因为其中的人会受到教育、社会和工作经验的影响。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为例,中国是一个崇尚大权力距离的国家,而美国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因此,地位象征对中国人来说尤为重要,认为上级所拥有的特权是理所当然的;而美国人则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此外,西方人相对比较个人主义而东方人则更看重集体主义。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人们重视自身的价值和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而在集体主义国家,人们把自己融入到一个或几个集体中,在这些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人们在精神上依赖于集体,因此,和谐在这些国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东西方文化中,还存在以下三个主要的文化差异,即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度与女性度以及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东西方文化差异图示 篇5

中国的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重要差别就在于,我们没有造神运动,我们更多的通过人文来说事,西方不同。他们有很长的造神运动,所以最后形成的差别是:西方人认为做人是宗教的问题,做事是科学的问题,而我们是把做人和做事是不分的,所以才会有那句做事先做人的话。

讲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事不对人,这句话在老外那里他的确是这样在做,而我们呢?如果朋友们有人跟你说这句话,你可能要注意了,他已经和你耗上了,在以后很长的日子他做任何事都会针对你。这也是我在前面讲过为什么我们的领导喜欢有屁股想问题的原因。

老外活得比我们简单,是因为人家在西方公元前8世纪就开始进行民主制度,当权者会有从下来的约束,这个阶段人家产生了法律,人人就会去遵守它。同样在公元前8世纪我们也处于一个很好的时段(春秋战国),有百家思想,出现了孔孟,老庄,韩非子,墨子这样的大家。但是随着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国第一次文化浩劫),树立法家,实行暴政,让人民厌恶法,陈胜吴广起义的一句话:王侯将相,宁可种乎?告诉大家不爽,老子就要造反的道理。所以后来中国永远是一个暴政代替另一个暴政,每一次都是生产力的巨大破坏。老百姓也慢慢形成对法律的看法就是:对我有利的我就看,对我没有利的我不管。据个例比如警察抓到个酒驾。他绝对第一句话就是:这么多酒驾,你为什么要抓我。这就是中国人。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想老外那样呢?我觉得应该这样看,因为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你只要回家还叫你爸爸叫爸爸,没有叫MIKE,那你永远是中国人,必须用中国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历史上蒙古人灭了我们,他拒绝变成我们所以90年他就滚蛋,中国从此多了个蒙古族,满人灭我们,愿意变成我。,所以他统治近300年,中国从此多了个满族,小日本也想灭我们,其实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到最后大不了,中国多一个日本族。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谁想灭我们就只有变成我们。

东西方文化差异图示 篇6

本文从比较文化学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比较了东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侧重剖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地理原因,评介了“东化”与“西化”之争的`基本观点,说明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作 者:袁本华 曹诗图 作者单位:袁本华(襄樊学院地理系,)

曹诗图(三峡大学旅游管理系,)

从英汉习语透视东西方文化差异 篇7

文化差异是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养成的语言、信仰、价值观、人生观、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文化差异会让人们对习语产生误解, 对语言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

1 地理环境的差异

英语中有很多习语是关于地理环境方面的。中国是陆地国家, 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 于此相关的习语有:“斩草除根”、“瓜熟蒂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等。而英国是岛国, 渔业是当地人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所以就有很多与捕鱼以及航海有关的习语, 比如:go by the board:“ (安排) 落空”;all at sea:“不知所措”;like a fi sh out of water:“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自在”;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 自断退路”。

2 历史典故的差异

中英两国的历史都很悠久, 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故事, 有很大一部分习语来自于历史典故, 比如:“castle in the air” (空中楼阁) 是来自于神话传说;“cross the Rubicon” (孤注一掷) 来自于罗马故事;“hang by a thread” (千钧一发) 来自于希腊故事, 这些习语都很形象生动, 而且有着深远的意义, 表现出了很深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背景, 不能够只从字面意思来解释。汉语当中的习语主要来自寓言故事, 比如:“守株待兔”源于寓言故事;“嫦娥奔月”源自神话传说, 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所特有的文化, 在英语当中找不到对等的习语。

3 风俗习惯的差异

人类都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 所以宠物文化有很明显的地域性, 比如中英两国人民都养狗, 但是他们对狗有不同的看法。狗在中国文化中式一种卑微的动物, 很多有关狗的习语都含贬义, 比如:“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等, 但是英国对狗很有好感, 经常用狗来比喻人的各种行为, 比如:Every dog has its day (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 ;lucky dog (幸运的人)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It’s dogged that does it (天下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中国人喜欢猫, 而西方文化中用猫来比喻坏女人, 比如old cat (脾气坏的老太婆) 。

中西文化中食物的表达也有很大差异性, 比如:“生米煮成熟米饭”, 中国人食用最多的是大米, 西方的东方式餐饮业很发达, 所以西方人对这一习语并不陌生。但是在习语中如果有一字之差所表达的意义就有很大不同。在汉语中“生米煮成熟米饭”的意思就是“覆水难收”或者是“木已成舟”, 表示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其寓意比较隐含, 如果翻译成“the rice is already cooked”, 译文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 很容易产生误解。

4 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归根到底属于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在一些习语中有明显的体现。特别是基督教对于英语习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 (进对了教堂, 但坐错了椅子, 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 但细节上不对)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 天助也) 等。

在中国, 佛教影响很大, 因而在汉语习语中与佛教的相关词汇占有重要地位。比如“跑得过和尚跑不了庙, ”还有现在用的很广泛的“临时抱佛脚”。

任何一个语种都不是一个独立体, 它是一定的社会现实的反应。语言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它反应了一定的文化现象和生活习俗;它是一种镜像, 折射了一定时期的文化和生活境况。这也是习语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历史背景。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是承载了这一特殊性。

各个名族由于地域、经济、历史等的差异性有属于自己独立的文化背景, 进而形成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语言特色。从习语着手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的很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莉, 李延林.浅谈中西文化中的若干差异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

[2]李海燕.论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存异与认同现象[J].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3]刘海静, 胡天恩.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4]刘玉娟.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3]徐珊珊, 焦聪聪, 韩薪, 张明芳, 蒋艳.英汉习语喻体差异的文化烙印及其翻译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8 (1) .

东西方文化差异图示 篇8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差异;谈判风格;对策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50- 02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之下,国家间的商务来往越来越频繁,国际商务谈判在跨国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跨文化是国际商务谈判最大的特点,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碰撞甚至冲突,相当一部分谈判也因此而告失败。因此,了解谈判双方的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对于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谈判的核心问题是要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阻碍。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 从抽象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察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而本国或本民族文化一旦形成,即渗入到人们的言谈、行为、思想各个方面。受地理环境、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东西方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一)价值观不同

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国家就逐渐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个人的存在被视为群体存在的基础。整个社会都推崇人的价值,强调独立。依靠个人的成就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注重个人特色,思维活跃,大胆自信,尊重他人隐私,强调人人平等。

东方文化则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强调群体价值,认为先有群体后有个体,个体是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推崇社会的有序与和谐。主要由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注重团队合作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强调谦虚谨慎的优良美德,崇尚权威,有着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二)思维方式不同

西方文化注重归纳推理,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此外,偏好分析思维,将研究对象分解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或组成部分,从细节入手进行分析。注重对立,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思维上部分优先于整体。

东方文化则注重演绎推理,习惯于从一般到个别,而且,更加偏向于综合思维,将一个事物看成一个整体,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和分析,注重统一,思维上整体优于部分。

(三)利益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同

利益是谈判的主要评价指标。比较而言,西方人的利益意识更为强烈。西方社会的基础是以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在这种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在这种社会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利益关系,遵循公事公办的规则,习惯把任何细节都付诸于法律,法律在西方国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情关系则十分的淡漠。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公私分得很清楚。

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东方文化则更具有“人情味”,人际关系网的建立往往在谈判中发挥关键作用,人们之间不主要以利益交换为基础,更重视非经济性资源的人情关系,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东方人一般避免正面摩擦,更相信法外有情,不轻易诉诸于法律。

二、谈判风格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谈判风格。本文选取最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日本和最具西方文化特征的美国进行比较分析。

(一)日本的谈判风格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人的内心深处。日本是礼仪之邦,第一次见面常有送礼的习惯,而且礼物的档次与客人的职位相对应;日本人很讲究面子,他们很少说“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会伤害双方的和气。在洽谈过程中,日本人即使对对方的某方面的提议有保留意见或不同的看法,在一般情况下很少直接拒绝或反驳,他们一般是通过迂回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日本人的观念中,个人之间的关系占据统治地位,在同外国商人进行初次的商务交往时,喜欢先进行个人的直接面谈接触,且乐于接触经过熟人关系介绍来的厂商;日语的隐含意思比较多,一般如果不是谈判双方都能熟练地使用日语,或是找到双方都信任的翻译,则尽量不要用日语;日本人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谈判中,日本人有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是花在人际关系中的,因此,谈判时一般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友好客气的称赞一下对方,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日本人一般不带律师参加谈判,他们认为带律师参加谈判,可能意味着以后会蓄意制造法律纠纷,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他们更愿意相信人而不是契约,在他们看来,合同不是最重要的,至关重要的是相互间的信任和诚实;日本人注重集体观念,不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有专家认为,日本企业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团队精神,同样,他们对于谈判的另一方也要求率团参加,如果派出的人数太少,会怀疑其能力和代表性;日本人注重交易时的官员影响,着眼于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并不十分讲究眼前利益。在谈判中往往善于搞“蘑菇战”,实施拖延战术,设法了解对方意图,并模糊己方意图,经常把对方折腾得筋疲力尽而接受其要求。

(二)美国人的谈判风格

美国谈判人员有着与生俱来的自信和优越感,喜欢在双方接触的初始就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推出自己的方案,以争取主动。在双方的洽谈中充满自信,语言明确肯定,计算也科学精确。因此,美国人倾向于使用原则性谈判战略;讲究办事效率,干脆利落,不绕弯子,不拖泥带水,当意见不一致时直接提出反对意见,他们总是开门见山,采用积极的态度,注重利益,不在小问题上浪费时间,经常运用各种策略;注意企业的形象信誉,公共关系并常在气势上咄咄逼人,作为买方则要求卖方在提供产品的时候同时满足其相关条件,而作为卖方则希望买方按照其意愿和要求签订协议;美国人的法律意识根深蒂固,一切事务都可以诉诸法律。他们认为,交易最重要的是经济利益。看重合同,十分认真地讨论合同条款,而且特别重视合同违约的赔偿条款,一旦双方执行合同条款中出现意外情况,就按双方事先同意的责任条款处理;美国人有着很强的时间观念,在节假日和下班时间是不谈公事的。在美国人心中,时间就是金钱,如果在谈判中一些形式化的礼仪占用了很多的时间,会使得他们丧失耐心。

(三)美日商务谈判案例

正因为美日文化的巨大差距,美日两国的谈判风格截然不同。相比而言,美国的谈判方式就像是武术中的棍法,主动进攻,攻势犀利、目标明确,态度也比较强硬。而日本的谈判方则类似于太极,以退为进,柔中带刚,隐藏自己的目标,看似软弱,却能化解对方的攻势,逐渐把自己从一开始的被动地位逐渐转化为最后的主动地位,并在最后迫使对方接受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两国之间的谈判,经常因为两国风俗习惯、社交礼仪的不同而无疾而终。

例如,一家美国公司带着一份预先制定好的合同去日本就建立一家合资企业进行谈判。当美国人与日方人员第一次见面时,美国人就把建议的合同副本放在日本人面前。顿时,日本人目瞪口呆。日本人认为,美国人在第一次会面刚开始就拿出合同文书是非常粗鲁和不妥当的。为此日本人得出结论,同这样的公司进行进一步的商务往来将是不明智的。

三、跨文化谈判的对策

(一)合理安排谈判人员

选择参与国际商务谈判的谈判人员,应考虑到对方的习惯。例如,在与日本谈判时,要安排一两个公司高层人士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而在美国谈判时,则最好要求有律师到场,以便及时解决谈判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二)理解与尊重对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在谈判之前,应该理解并接受各种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的文化风俗。在与西方国家谈判时,应注意尊重对方的隐私以及宗教信仰,与阿拉伯国家的人员谈判时,尊重对方的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而与东方国家谈判时,则应注重见面时的礼节。

(三)不盲目崇外,尊重本民族的文化

虽然在谈判时,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但是,也应该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不卑不亢,不要一味的为了迁就对方而放弃自己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这不但不能达到表示友好的效果,反而是一种向对方示弱的表现。

(四)选择合适的谈判方式

美国人是纵向谈判的代表,谈判中表现出强烈的求胜欲望,希望迅速地解决主要问题。法国人则主要应用横向谈判,他们喜欢先为议题画一个轮廓,然后确定议题的各个方面,再达成协议。日本人则小心谨慎,他们习惯对合同作详细审查并且在内部做好协调工作,因而谈判过程较长,先与每个人单独谈,当达成一致时,再安排范围更广的会谈。

(五)根据谈判对手来制定谈判策略

在谈判中,往往要运用很多的技巧来说服对手。对于注重人际关系和长远利益的国家,即便进行说服,出于保全面子的心理,要选择含蓄的方式。如在日本,直接或强硬的谈判战略可能会让对方丢面子,并会破坏个人关系,所以较少被使用。而西方国家,则急于说服对方,达成一致,例如,美国商人喜欢在谈判桌上摊牌,急于从信息交流阶段直接进入到说服阶段。

谈判者在谈判的时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本国文化的烙印,而谈判的结果虽然是以客观的经济利益为目标,但是谈判人员的主观因素也是一枚有决定性意义的砝码。因而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之前应认真研究对方谈判人员的文化背景及其特点,作好充分的准备,以此加强自己的谈判实力,并在谈判中因势利导,取得谈判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周娟美. 对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探析[J]. 机械管理开发 , 2005,(02)

[2] 左小平.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J]. 商业研究 , 2005,(06) .

[3] 王雅梅,谭晓钟. 论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J]. 中华文化论坛 , 2002,(03)

[4] 李郁,张泳.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J]. 商业研究 , 2004,(24) .

[5] 刘白玉.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 , 2005,(10) .

[6] 潘玥舟.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 2007,(04).

[7] 刘昌华. 美国人的商务谈判风格[J].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 2000,(04)

[8] 刘雯祺. 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及对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影响[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 2005(03).

[9] 赵银德.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行为的影响[J]. 对外经贸实务 , 2002,(10).

[10] 吴晓.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05 ,(08).

[11] 邹芙林. 试论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 企业经济 , 2007 ,(01).

[12]唐静. 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因素探悉[J]. 商业研究 , 2005,(11).

[13] 杨晶. 商务谈判[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5.

[14] 仰书纲. 商务谈判理论与实务[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

[15] 理查德·M·霍杰茨,弗雷德·卢森斯. 国际管理-文化,战略与行为 [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5.

上一篇:第二章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下一篇:村居综治维稳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