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核问题论文

2024-05-08

朝鲜核问题论文(通用8篇)

朝鲜核问题论文 篇1

本人在大一时的课题就是在延边研究朝鲜地缘政治和朝鲜问题,并通过参与模拟联合国进行对政治常识基本的认识,至今对这方面的关注已经2年半了,以下文章很多不是我写的,但是我基本认同其提出的观点。

朝鲜第三次核试验,证明了一件事:现代绥靖政策彻底破产了。而现代绥靖政策的集大成者,就是那个“六方会谈”。(本人曾经在玩模联时候参加过“6方会谈”,为此准备了半年时间)

六方会谈的与会国,实际上是上演了一出“同床异梦”的活报剧。朝鲜参与其中,不是为了什么实现“朝鲜无核化”,而是为了骗取国际社会的经济援助。就在2013年的新年献词中,金正恩还提出了经济强国建设目标,认为“急需中国与韩国的经济支援”,以便积聚实力,实现它的“朝鲜有核化”这个最终目标。朝鲜第三次核试验,证明朝鲜基本上达到了这个目标。那么,是谁帮助朝鲜达到这个目标的呢?

答案是:一个是中国,还有一个就是韩国。其中以中国的援助最为有效。国际社会都知道,中国一直在有效地援助朝鲜。朝鲜去年12月份进行导弹试验后,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曾发表措辞强烈的文章,称如果朝鲜一意孤行,可能会“考虑切断对朝鲜的粮食供应”云云。由此可见一般。

中国为什么要如此卖力地援助朝鲜呢?

中国认为,朝鲜是中国抵御外敌入侵的一道“防火墙”。因此,中国发自内心希望朝鲜的金氏政权能够“万寿无疆”。(我以前也一直这么认为,我估计很多都这么认为朝鲜是我国的屏障)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尽管朝鲜对中国如何地不友好,中国也一再忍受下来,只要朝鲜提出来,中国照样给吃给喝。金氏政权掐准了中国的软肋,频频得手。当然了,韩国在这方面也是一个有力地推手。如果没有这种来自外部的有效援助,朝鲜未必就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核试验。因为朝鲜这个国家在金氏政权统治下面,长期以来就被严重的粮食危机困扰着,而且电力紧缺,更没有确保统治的资金。没有来自外部的物质援助,金氏政权只能坐以待毙。中国牵头的“六方会谈”,实际上帮助金氏政权解了围。

现在,又该如何解决朝核问题呢?

我以为,中国应该同国际社会一起,彻底制裁朝鲜。目前,日美已经就制裁朝鲜达成一致,或冻结朝海外资产(环球网2013-02-14)。这个立场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应该积极响应并且以实际行动参与之。

可是,中国一些体制内学者对此仍然抱有幻想。比如,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俞邃就说:“制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六方会谈才是最可取的途径。”(新华网2013年02月13日)

时至今日,中国体制内学者还在幻想着绥靖政策能够阻止朝鲜的疯狂行为。他们实际上是想重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张伯伦和达拉第对希特勒采取的绥靖政策故事:由于英法两国向希特勒的侵略示弱,导致了希特勒向西方国家的进攻。这样残酷的历史事实,难道俞邃院士忘记了?“六方会谈”就是向朝鲜的严重挑衅示弱。朝鲜的核试验固然使朝鲜半岛问题更加复杂化了,而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就是金氏政权。正是这个金氏政权在与全世界人民为敌。因此,唯有使朝鲜完全停止核试验,才能真正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只有彻底打断金氏政权的脊梁骨,并且促使这个法西斯政权倒台,东北亚才有和平之可能。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什么重开“六方会谈”,而是彻底制裁朝鲜,让这个法西斯政权没有生存的土壤。或许,这样不是使美国加强了对于中国的军事重压吗?(我也曾经一直这么认为)

美国对中国的军事重压,不论制裁朝鲜与否,都是存在的。这是事实。若欲改变这个事实,那也与中国制裁不制裁朝鲜没有必然之联系。中美关系应该通过另外的途径来改善。

中美关系的真正改善,必然有助于缓和东北亚局势。把中国的国家安全寄托在朝鲜那个法西斯政权身上,说实话,这不能说是明智的选择。

朝鲜核试验最大的收益者是谁?

最大的受益者首先是朝鲜,有人说金正恩疯了,不对,这恰恰是无比聪明的表现,金正恩知道朝鲜自身的实力,也很清楚就它那个当量的6000吨的还基本无法发射的核弹能对谁产生威胁呀,现在主流网站上天天都在说美国日本大呼威胁,其实就是2国的政治炒作,当年苏联拥有5000万吨的核弹,最终不也落了个和美国和谈的结果吗?美国和朝鲜都知道,就朝鲜那核弹水平根本无法实现保家卫国,即使是在给它5年时间,所以大家认为朝鲜这是保家卫国的表现实乃是错误的,而其实核试验另一个很大的受益者是日本,日本之所以大吵威胁,其实是为了自己可以拥核化做舆论准备,因为大家都知道日本一直都是被美国压制不能有核武器的,现在日本的民意竟然都开始倾向有核化了,这真的是很危险的事情,日本的技术真的具备90天就可以生产出先进的核弹,朝鲜有核的后果,就会导

致周围的国家纷纷都要求有核武器,那整个东亚就很危险了,因为中国太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去发展自己了,这10年很关键,中国不需要充满着核危机的10年,所以倒霉的只有中国和韩国,虽然韩国现在也开始主张发展自己的核武器了,但是韩国毕竟和朝鲜挨着呀,这真发生冲突,不好说什么结果呀。而朝鲜呢通过核试验,绑架了中国韩国俄罗斯,这些国家不得不继续无偿援助。。。(可关键是据最新的消息,详见各大主流官方网站,朝鲜今年还要在中国边境进行1到2次核试验。。。)

对于网上少数人支持朝鲜核试验的评价:

先不说朝鲜在中国东北贩毒、造假钞等种种新闻报道。朝鲜要饭都强讨硬要,然后堵着中国家门口实验核爆,居然还有一帮人觉得应该支持这样的国家政权,而这帮人还号称是爱国的,还是这帮人,完全不明白核捆绑与核讹诈是怎么回事,偏偏要大谈什么国家战略,真的汉奸就是这帮人。

关于朝鲜核试验到底会不会影响边境地区尤其是延边地区人民的生活安全

1.此句话来自我的一个很懂政治的朋友的观点: 温习了一下关于核辐射的姿势 随风向移动的主要是辐射物质的凝胶 这个多见于陆爆、塔爆核武器,具体例子,日本福岛、切尔诺贝利,朝鲜的地下核试验产生的辐射凝胶含量极少,加之季风影响,因此环保总局的空气监测数据表现正常(它检测不到太正常了,因为是检测的空气,有人说没有检测到,换做你是环保部的你检测到你会说呀)。可是,没有任何数据表明此次核试验没有对水体产生污染。朝鲜核试验所在地靠近长白山水源地,看地图就知道了,现在还是冬天,刮北风。风只能刮走辐射尘埃。射线是吹不动的。但是不要忘记,朝鲜是地下实验,几乎不会有辐射尘埃。但是射线会污染那里的地下水,慢慢扩散开。短期危害我们看不到,往往看到后果得在几年十几年之后。其实最客观的说法是轻微核污染避免不了,因为距离太近,只有不到100公里,再加上它持续的在同一个地区核试验,况且朝鲜今年还要继续在此进行1到2次规模更大的核试验。

2.你无法回避在边境引爆核弹造成的人工地震,这个你必须承认,如果你真的知道国际法对此项的规定,你有理由反对朝鲜核试验(除非你不是中国人,你不爱自己的国家),来自一位知名人士的微博:

作者龚英辅的微博评论说:昨天上午北朝鲜的核爆炸,波及中国领土,中国境内多处震动。从国际法上说,这是战争行为,最起码是战争挑衅行为,必须惩处!最后,希望大家认清出朝鲜核试验的实质,希望有亲人在边境地区居住的,你能关心一下他,我们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朝鲜核问题论文 篇2

据美联社援引美国政府解密文件报道称, 从朝鲜战争到现在, 美国政府从未放弃对朝鲜使用核武器,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军曾经派飞机携带核弹模拟对朝鲜进行核攻击, 只是在最后一刻放弃实施。2010年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 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了一系列曾经被视为绝密的文件, 另外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根据《信息自由法案》也获得了部分文件, 文件显示早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就准备对朝鲜使用核武器。1950年8月中旬, 当时朝鲜军队向南方挺进, 这时美国就考虑使用核武器进行反击。1951年9月至10月, 美国轰炸机模拟对朝鲜首都平壤进行核打击, 最后并没有投下核武器而是普通炸弹。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 美国对朝鲜的核威胁并没有停止。1969年, 朝鲜在日本海击落一架美国侦察机之后, 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准备对朝鲜实施核报复。携带有核武器的美国战机被紧急部署到韩国, 处于备战状态达15分钟之久, 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对朝鲜进行核打击。不过, 在最后时刻尼克松本人放弃进行军事报复, 因为不知道当时的前苏联会对美国动武进行何种反应。1975年, 美国官方公开承认在韩国部署有核武器, 后来在卡特担任总统期间, 美国的核武器才逐步从韩国撤走, 不过朝鲜一直认为美国在韩国秘密部署核武器。2010年4月美国公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表示对朝鲜不会放弃核打击, 所有的选项都放在桌面上。

朝鲜方面认为, 正是因为美国的核威胁, 因此不可能放弃核计划。从这些解密的文件看, 美国对朝鲜的核威胁的确存在。

朝鲜核问题浅析 篇3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朝核问题的背景、发展历程和现状深入了解,分析总结出朝核局势规律性的轨迹,从而把握朝鲜问题的大局,解决朝核困局中的具体问题。并对朝核问题的前景加以预测。

关键词:朝核问题,战略选择;六方会谈

2009年5月朝鲜半岛发生一次5.6级地震,但这不是自然的灾难,而是朝鲜当局进行核试验而引发的地震。第二天,联合国代表表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一致认为朝鲜核试验违反了安理会2006年通过的第1718号决议,对朝鲜不顾联合国的决议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中国外交部随后也就此发表了措词严厉的政府声明,表示坚决反对。同时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妥善应对,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美国力图通过安理会加强对朝鲜经济制裁,迫使朝鲜放弃核计划。朝鲜宣布将美国的制裁行为视为“战争行为”。于是朝核问题又一次将世界的眼球吸引到朝鲜半岛。为什么朝核问题如此令全球关注且长期悬而未决呢?影响朝核问题的具体因素是些什么呢?中国在朝核问题中出演什么角色呢?朝核问题出路在那里呢?

一、朝核问题的历程和现状

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无疑要先对朝核问题的历程和现状进行了解。以下将作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将对朝核的历程作简要的说明

1朝核问题历程的简要说明

朝鲜问题起源可以追朔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朝鲜与苏联同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而援助朝鲜一批核设备,并帮助朝鲜培养了一批核技术人才,为今天的朝鲜核危机埋下了祸根。

1991年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和《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

1993年,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003年,朝鲜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第一轮六方会谈在北京召开。

2009年,美国大选,政权实现了更迭,新总统奥巴马上台。朝鲜为了试探美国新政府对朝鲜的政策,进行核试验并试射导弹。美国随即采取强硬措施,限制朝鲜的船只进出,并加强对朝鲜的经济制裁,朝鲜问题有进一步恶化可能。

2朝核问题的现状

2009年,奥巴马上台以后,并没有对朝鲜核问题做出任何明确的表态,朝鲜为了试探美国新政府对朝鲜的政策意向,进行核试验,驱逐了联合国核查人员,重新起动宁边核设施,并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韩国发射卫星、朝鲜军队与韩国军队武装冲突的恶性事件。之后,朝鲜要求韩国当局对此事件道歉。韩国随即宣布进人全民战备状态,两国剑拨弩张,随时有再爆发新的军事冲突可能。虽然朝核问题形式紧急,各方姿态空前强硬,但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和改善关系的希望仍然存在。

二、对朝核问题具体分析

为什么朝鲜核问题受到各国广泛的关注呢?并且总是徘徊在危险的边缘而不会引发全面的军事冲突呢?为什么军事手段不是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呢?为什么朝核问题会长期僵持并波荡起伏呢?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朝核问题的实质决定它的长期性、复杂性

朝核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方面,美国试图借用朝鲜核问题加强美国与日本、韩国的同盟关系,继续保持在亚洲的支配权,遏制中国,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另一方而朝鲜希望借用核武来取得与西方国家的谈判的资本,以换取西方的经济援助及朝鲜国家安全保障的承诺,为经济开放创造条件。所以,朝核问题实质是朝美为了实现各自的战略利益而引发冲突。

2各国应对朝核危机策略上的分歧

由于具体战略利益和战略地位差异,各国应对朝鲜挑衅的对应上分歧严重,不仅各利益集团之间存在不同的战略及应对方式上的冲突,就是在同个利益集团中的各个成员在实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实施细节上也有所冲突。这两类冲突,一类横向性冲突,一类是纵向性。

在横向性冲突中,主要是不同国家派别之间的冲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我们叫它“强硬派”,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对于它们,朝核问题无疑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机会,如果朝鲜不愿意弃核,美国主张对朝鲜实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在朝核问题失去控制时,主张运用军事手段。而日本向来都是紧跟美国,同时它可以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而搭美国“顺风车”,而与之相反另一派,就是中国和韩国为代表的“温和派”。虽然中国与美国在朝鲜弃核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朝鲜弃核必须以保障朝鲜安全为前提,所以中国反对美国军事打击朝鲜,主张用和平方式,用相互协商的方式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解决朝核问题。韩国会从民族及现实的利益两方面去处理,对朝鲜施以温和政策以不让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从而避免对民族和国家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在纵向冲突中,关键点就是各个国家集团中各个国家在对如何应对朝鲜局势上出现分歧。虽然日本对朝鲜主张强硬的政策,但当朝鲜宣布弃核,会受日本国内民众的欢迎,但当朝鲜坚持发展核武时,并不会同意军事打击。这与美国把军事手段作为最终解决朝核问题的战略不同。因为军事打击必招致朝鲜的抱复,且日本与朝鲜只一海之隔,朝鲜的导弹射程覆盖日本全土,日本势必受到巨大的损失。中国虽然与韩国在对朝战略上保持一致,但中国与韩国的根本性战略利益上存在冲突,韩国会怀疑中国为保持在朝鲜的利益,而损害韩国的国家利益。所以,在不同形势下,中国与韩国会在对朝鲜政策上发生冲突。

3美朝基本战略的冲突

对于美国而言,朝核问题主要起到以下两个主要作用。

第一,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就必须消除潜在的威胁,而唯一有潜力去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就只有中国。朝核问题无疑是美国主导亚洲事务、扼制中国很好的借口。

第二,在“9.11”事件后,反恐上升为美国国家战略中最重要任务,防导弹技术、核技术、生化武器技术的扩散成为了美国反恐的主要目标。试图发展核武器的朝鲜无疑与美国的国际战略背道而驰。成为美国打击的主要目标。

从战略上看,美朝之间存在着根本性冲突。因为美国是以维护自己霸权作为战略出发点的。虽然对于美国而言,朝鲜发展核武器,且并不具备用于实战的能力,但是这有可能激发周边各国相继发展核武,从而造成核技术的大规模扩散,如果恐怖份子掌握剑了核技术并用来袭击美国,那将会给美国造成难估量的损失。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从而在“核军控”上为国际社会树立一个不良的典型。所以,美国不会承认朝鲜“核国家”的地位。而朝鲜战略目标中任何一条都是关系朝鲜政权的生死存亡,都是从朝鲜国家安全和国家生存利益出发的,如果有任何一条没有实现的话,那朝鲜势必会在核道路越走越远。

4影响朝核问题的经济因素

虽然朝核问题是个政治上的问题,但从来政治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朝核问题除了大国关系因素之外,经济因素对朝核局势的走向也有很深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个方面是世界经济陷入危机时,而亚洲经济形势异常好的情况,世界各国都期望亚洲经济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多的贡献。

如果朝核问题进一步恶化,势必对亚洲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对世界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严厉的对朝政策无疑会激化朝鲜的局势,如果在朝鲜再爆发严重的军事冲突,亚洲的日本、韩国,更会因为地缘关系,而承受更大的损失。中国本就与朝鲜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利益关系,中国也不会期望国家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况且美国目前也深陷经济危机,国内失业严重,在伊战“泥潭”中不能自拔,主要将精力放在国内事务上,无法东顾。朝核问题的利益取向限制了各国任对朝鲜对策选择。

另一方面朝鲜在苏联解体以后,失去了外援,且国内近年连续的自然灾害,使得朝鲜国内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这就是为什么朝鲜在核谈判中,把经济援助作为一项弃核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由朝鲜的国内局势决定的。朝鲜“弃核”过程中,是否取得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就显得关键。如果朝鲜得不到经济援助,势必会运用已封禁了的核反应堆来发电,以补偿各国对其经济封锁造成损失。那样,加快核武的开发,确保朝鲜的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将会成为朝鲜不可动摇的国策,朝核问题的解决将会遥遥无期了。

5六方会谈机制自身的原因令朝核问题难有进展

在朝核问题解决过程中,六方会谈是重中之重。但其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不仅限了各国在处理朝核问题时的协商方式,而且使得朝核问题久持不能得以解决。协商总是需要仲裁者,而仲裁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利益中立的,二是拥有压倒性权力。利益中立可以有效保持在协商过程中的公正性,中立性,使各方信服从而达成协议。强力可以保证协议的实施。因为会谈协谈的决议要各国共同遵守,对破坏决议者加以集体惩罚才能有效的保证协议的实施。但朝核六方会谈中两个对立的集团,一个是以巾朝俄为成员的支持朝鲜的集团。另一个以美日韩组成的压制朝鲜的集团。各国均有可能为个自的集团的利益不顾会谈的协议。在这种情况下,集体行动变得不可能。虽然六方会谈不能在实质性问题上有所作为,但六方会谈仍是各国缓解局势的有效途径。

6南北关系

韩国和朝鲜的关系,也是影响朝核局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两国战略目标的差异使其冲突不断。因为韩国的战略目标是为了国家的最终统一;朝鲜则是以保障自己的政权生存为第一要务。所以,如果韩国对朝鲜政策不当的话,有可能激化朝鲜半岛的局势。

三、朝核问题的出路

虽然,世界不断的变化,影响朝核问题的因素错综复杂,但我认为朝核问题有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出路:

第一种,美国放弃对朝鲜的敌视政策,与朝鲜订立国家安全协议和核安全协议,保障朝鲜的国家安全。

第二种,美国军事打击朝鲜的核设施,从而将朝鲜半岛拖入战争之中,从而使亚洲陷入一片战乱之中,给世界安全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第三种,各国继续在六方会谈内争吵,朝核问题继续悬而未决。

朝鲜核问题论文 篇4

徐彤彤

摘要:近几年来,朝鲜核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同时它也成为了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热点与难点问题。朝鲜核问题能否较好解决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局势,也关系到全球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各国外交部现已在探讨寻求各种途径、方式,和平有效解决朝鲜核问题。中国与朝鲜为邻国,且在历史上有过合作,同时中国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故中国应该坚持本国外交政策,有坚定且正确的立场,对此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朝鲜核问题;中国立场;中国外交政策

一、朝鲜核问题的由来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朝鲜半岛自朝鲜战争以来一直存在着军事对峙,朝核问题实际上是冷战对抗的延续。朝鲜指控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美国则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朝鲜认为,朝鲜核问题是由美国敌视朝鲜政策造成的,要解决核问题首先需美国转变对朝政策。朝鲜重申,只要美国不放弃敌视朝鲜政策,朝鲜也就不能放弃核遏制力。为解决问题,朝鲜一直要求与美国进行直接对话,并多次提议与美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美国则要求朝鲜先行放弃核计划,并坚持认为处理朝核问题的恰当方式是通过多边对话。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二、朝鲜核问题对中国影响及中国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中国与朝鲜山水相邻。历史上历史上唐、明、清等朝多次出兵抗倭援朝,以及1950年中国出兵抗美援朝,一千年以来朝鲜半岛的安全一直与中国密切相关。中国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建设环境,目标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所以中国希望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

(一)、国家安全战略利益考虑。

朝鲜半岛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地位十分重要,要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就必须维护朝鲜半岛的安全。一旦该地区发生战争,周边国家将会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卷入战争中,造成该地区混乱局面。而朝鲜若坚持使用核武器,将会产生核污染,甚至更加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如果不限制核武器,韩国、日本等国家可能为了本国利益也研发核武器,从而掀起一场核武器开发的国际竞赛。,从根本上破坏了地区和平与稳定。

(二)、经济利益考虑。

战争必然影响经济、中国同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有着公共的经济利益。一旦战争爆发会破坏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

(三)、边缘政治利益考虑。

朝鲜半岛是中国制衡美国的战略缓冲地带,是制衡美国抑制围堵中国战略的筹码。维护朝鲜半岛局势稳定,反对美国通过战争,军事手段,经济手段制裁朝鲜的计划,从而确保朝鲜半岛继续保持制衡美国,这符合中国边缘政治利益。

综上所述,中国必须维护朝鲜半岛的安全和稳定。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着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获得了50年的和平。在处理朝鲜问题时,我们同样应采取一贯的积极防御战略。

三、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中的立场

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中国积极参与对朝鲜核问题进行的系列国际管理,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朝鲜半岛局势和平稳定符合中国战略利益,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中国坚持和平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调和朝鲜核问题争端。中国政府对朝鲜核问题的立场是明确的。

(一)、中国主张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朝鲜半岛局势变化直接威胁着中国国土安全,同时她也关系着全球地区的安全问题。中国坚持主张“无核化”不仅为了维护本国的安全,同时也是为世界和平局势着想。

(二)、中国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002年12月,美国以朝鲜违反核框架协议为由停止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朝鲜则宣布解除核冻结,重新启动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2003年1月,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退出该条约不利于国际对于核问题的解决。

(三)、维护核不扩散体制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核的使用至今仍受到争议,其不稳定性威胁着世界安全。目前应该采用限制核武器方式维护社会共同利益。

(四)、各方保持冷静,避免采用使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行动。

反对释使用武力,军事和战争手段解决朝鲜核危机、对话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对话解决朝美双方各自关切问题,以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朝鲜核问题早日解决。

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且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积极推进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总之,中国在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充分考虑多方关系。中国对朝鲜危机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只能一再陷入被动,使中国利益受到损害。

参考文献: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 篇5

土木0909 王洪胜 2009012179

无论战争以何种形式爆发?无论是谁挑起的战争?中国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持朝鲜半岛现状。我们不希望朝鲜进攻韩国,但也绝不容许韩美方面进攻朝鲜。因此,我们所制订的应对之策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第一,战争是由韩美方面挑起的

如果这场战争是由韩美方面挑起的,那麽必然是对朝鲜的侵略。中国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公理上都具备了出兵的理由。因此,一旦战争爆发中国便可直接派兵参战。目标直指“三八”线,以最快的速度将韩美军队赶过“三八”线。但只要赶过“三八”线即可,中国军队不跃过“三八”线,之後就是将军队部署在“三八”线以北的朝鲜境内以防卫朝鲜。总之,中国的行动应力求果断、迅速,一旦事态发生决不可犹豫不决,应该立即对韩美发出通牒,如果通牒不被接受便马上出兵。中国的行动越是果断迅速就越能向韩美表明中国援助朝鲜的坚定决心,对韩美的震慑也就越大。越能让韩美方面明白中国决心之坚定,吞并朝鲜已成为不可能,再打下去的意义不大;另外,如果中国不越过“三八”线进入韩国,则可向韩美方 面表明中国只想维持朝鲜半岛的现状,并不想将事态扩大化。这样对韩美将形成“进无意义,退有余地”之势,从而打消韩美,尤其是美国方面继续战争的念头。如此,也才能以最小的代价结束战争,维持朝鲜半岛稳定。

第二,战争是由朝鲜方面挑起的

如果战争是由朝鲜方面挑起的,这对於中国而言将是一个难题,也应该是中国所不希望看到的。但是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中国还是必须应对。对此,中国须作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备战,一方面观望。中国不马上出兵,静观事态的发展。只要朝鲜还处於攻势我们就继续观望,而一旦朝鲜转攻为守才考虑出兵相助的问题。但是在出兵之前也需再考虑两个问题:其一,如果韩国是凭借自已的力量转守为攻的,那麽中国仍需继续观望。若韩国仅是将朝鲜赶回老家去,那再好不过;若韩国趁反守为攻之机北伐吞并朝鲜那麽中国就该准备出手了,而出手的时间为韩国军队逼进到大同江边。一旦韩国军队逼进到大同江边或者接近平壤,那麽中国就必须马上出兵将韩国军队赶回“三八”线。如果到平壤沦陷之後中国再出兵,那有可 能会无力回天;其二,如果是美国帮助韩国对抗朝鲜,那麽中国就应该派兵进入朝鲜,但是中国军队只驻紮在平壤及大同江以北地区继续观望,不直接与韩美联军战斗。这样做可以向韩美方面表明中国不会帮助朝鲜进攻韩国,但也不会坐视朝鲜被吞并。如果韩美方面能看到这一点而仅是将朝鲜军队赶过“三八”线那便是最好的结果;如果韩美方面明知如此还是越过“三八”线攻入朝鲜境内,那麽中国就须做好战斗准备了,但仍不要马上卷入战争,而是对韩美方面发出通牒,规定其在一定期限内撤回“三八”线以南,如果不撤退中国将立即发动进攻。但这必须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期限的设定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期限太短跟直接进攻没什麽区别,而太长则可能使韩美军队在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境内立足下来,增加以後进 攻的成本。如果期限合理将可向韩美方面表明中国允许他们适当的惩戒朝鲜,但绝不容许其吞并朝鲜;他们可以在规定的朝鲜境内追歼朝鲜军队,但不允许吞并。这样做可起到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效果:1、给了韩美方面惩戒朝鲜的机会,在很大程度消除了韩国遭受进攻的复仇心态;2、借韩美之手惩戒一下朝鲜,让朝鲜人明白中国会保全朝鲜,但决不会纵容朝鲜;3、让朝鲜承担一下发动战争的後果和代价。如果韩美军队能在规定的期限内退回“三八”线以南,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而如果期限一到韩美联军还不退兵那就只能一战了,虽然这样的风险存在,但是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美国人是理性的,他们不会为韩国而与中国大打出手,所以出现这样的机率应该不会很大。这样也才能以最小的代价结束战争。

第三,不清楚是谁挑起的战争

如果不知道战争是由谁挑起的,那就只能是依事态的发展来判断。如果战争之初美韩军队就直接攻入朝鲜境内,那麽就根据第一种韩美方面挑起战争的应对措施来应对;如果是韩国方面单独攻入朝鲜境内,那麽中国就采取物资等方面的间接援助,若是韩国军队能逼进到平壤,朝鲜招架不住了,那麽中国无论有没有理由都必须出手;而如果是朝鲜处於攻势或者攻入韩国境内,那就根据第二种朝鲜挑起战争的应对措施也来应对。

三、当前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的发生?

如果真的发生战争,中国无论如何都不能置身事外,因此也必须采取好应对措施。但就当前而言,战争并没有发生。所以,中国在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战争准备的同时,更应该如何防止战争的爆发。

第一,如何防止韩美方面挑起战争。

对於这一方面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一点——真正决定是否对朝鲜发动战争的是美国人,而不是韩国人。如果美国人不同意,韩国无论如何是不敢挑起对朝鲜的战争。所以阻止韩美发动战争的关键在於如何制止美国。

一直以来朝鲜之所以不会像阿富汗和伊拉克那样受美国入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的畏惧,不想与中国在朝鲜半岛上再发生战争。而美国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在於:其一,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一旦在朝鲜半岛与中国战争胜算不大,代价高昂。而若是陷入持久战则无异於陷入战争泥潭;其二,中美两国在经济等方面存在着高度的依赖性,一损俱损;其三,对於历史的记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对於美国都是战争泥潭,而这两战战争都有中国的参与。如果在朝鲜半岛再次与中国发生战争,历史有可能重演;其四,劳师远征,兵之大忌。朝鲜半岛远离美国,而中国则近在咫尺。虽然美国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争的能力,而且在东亚也布署了大量的军事力量,但在远离本土的情况下,战争成本也必然会远大於 中国;其五,美国的政体也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它在朝鲜半岛挑起与中国的战争。基於以上原因,美国人一直以来都害怕在朝鲜半岛上与中国发生战争。因此,我们若想制止美韩方面进攻朝鲜就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其一,不要掩饰我们在朝鲜受攻击时有保卫朝鲜的决心。只要我们有这样的决心,那麽美韩方面才不会挺而走险挑起朝鲜半岛的战争。我们对朝鲜半岛表现出来的决心越是坚定,那麽美韩方面的顾忌也就越大,也就越不可能在朝鲜半岛挑起战争;其二,让美国人知道我们的目标只在於维持朝鲜半岛的现状,我们不容许任何人改变朝鲜半岛的现状,但也不会自己改变现状。因此,我们也不会纵容朝鲜挑起对韩国的战争。我认为当前我们在朝鲜问题上的不明确态度事实上更有可能引起战争,好在当前外界普遍的观点都认 为一旦朝鲜遭到进攻,中国不可能袖手旁观。当然,我也明白当前之所以采取不明确的态度也不是没有自身的考量。如果中国在朝鲜半岛上明作出明确表态会造成两大弊端:其一,在中国与朝、韩都建交的情况下,中国太过明确的态度会被韩国认为偏袒朝鲜,影响中韩关系;其二,这也会让朝鲜人觉得有中国这样一个保护伞,可以更无顾忌的行动,反正出了问题也有中国兜着。这显然也是一个大难题。尤其无助於朝核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导致朝鲜挑衅韩国。由此观之,可以看出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态度是不明确也不是,明确也不是。所以,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试着虚实结合、搭台唱戏,时而让外界觉得中国很有决心,时而又让外界犯糊涂;时而有人唱黑脸,时而有人唱白脸。总之力求做到让美国、朝鲜、韩国都把 不好中国的脉,这样谁也都不敢轻举妄动。至於能不能运用好这一套策略则取决於外交决策者的能力了,我相信如果是张仪、俾斯麦这样的人定能游刃有余。

第二,如何防止朝鲜方面挑起战争

当前比起担心美韩方面挑起战争,有可能更应该担心朝鲜挑起战争。美韩方面虽然在日本海、黄海举行军演,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度,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虚张声势。毕竟局势还未发展到非要出手的地步,而且美韩方面对於中国是否出兵、战争胜算都无把握,绝不敢轻举妄动。而朝鲜方面则不一样,内部的不稳定性、前途的不确定性都可能使朝鲜挺而走险。所以朝鲜挑起战争这一步不得不防。今天的朝鲜之所没有沦为东德一样的命运的重要原因在於朝鲜政权的稳定及自身地封闭性。一旦朝鲜这两个有利条件丧失,那麽朝鲜有可能重蹈东德之覆辙。而朝鲜一旦挑起战争,那麽这两个有利条件必将同时丧失:首先,就政权稳定性而言。朝鲜是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的,即便有中国帮助也只能是维持半岛的现状。因此,它无法以胜利来赢得民众的信心,反而弄得满目疮痍。这样不仅不足於维持政权稳定,反而使权威受挫;其次,就封闭性而言,一旦战争爆发,无论是侵入韩国,还是遭到入侵,都将破朝鲜的封闭性。且不说韩美军队进入朝鲜境内,利用自身丰富的物质条件搞“和平演变”或者利用朝鲜战俘搞“和平演变”的问题;纵是朝鲜军队侵入韩国境内,韩国发达的经济、丰富的物质也可能使朝鲜士兵在精神上沦陷。即便最终中国能帮助它维持独立的地位,但对於韩国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向往会像病毒一样在朝鲜内部蔓延,最终朝鲜也将会走向和东德一样的结局。所以,无论朝鲜出於何种原因发动战争都无异於是饮鸩止渴。发动战争的代价将会比不发动战争的代价更为高昂。如果中国能让朝鲜人明白这些,那就可以防止朝 鲜挑起战争,甚至有可能让朝鲜选择走上中国和越南式的改革开放的道路。这些绝非泛泛而谈,能否做到,能否做好取决於决策者的能力。

朝鲜核问题论文 篇6

朝鲜半岛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朝核问题,一个是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二者相互交织,不可分割。朝核危机严重影响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安全。朝鲜半岛问题重重迷雾背后更深层地凸显出大国的战略博弈。朝鲜半岛特殊的地缘环境使其成为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大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交汇点和东北亚国际纷争的矛盾焦点。美国把朝鲜半岛看作是其亚太战略中遏制中国和防范与压制俄罗斯崛起,助其维持世界霸权的重要战略据点;日本把扩大朝鲜半岛影响力当作其实现政治大国梦想的阶梯;俄罗斯把参与朝鲜半岛问题看作其恢复昔日大国雄威的重要环节,中国把朝鲜半岛看做制衡美国霸权主义的战略前沿。

朝鲜半岛作为边缘地带一直是我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正是因为朝鲜半岛地理位置独特,使得它与我们国家的周边安全密切相关,是我国国家安全中的重点防范地区。中国希望朝鲜半岛问题能和平解决,力图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朝核危机,在朝鲜和韩国推行平衡政策,推动朝鲜半岛实现和平统一。但是如果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或者恶化,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届时中国不得不面对美日韩三国的统一战线。另外一旦爆发冲突会有大量难民涌入中国境内,将对我国东北的社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朝鲜半岛问题对我国的政治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朝鲜半岛是美国对中朝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阵地,朝鲜和中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以“共产主义威胁论”为由,一意孤行地对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在半岛方向,企图把朝鲜作为突破口,而后将其战略推向中国。中国和朝鲜在反对美国强权政治方面具有共同利益。朝鲜保持政治稳定、主权独立,不受外部大国势力的渗透、控制、颠覆,半岛一旦统一,美国就会失去在韩国驻军的理由,更会失去美日军事同盟的依据,有利于中国的政治安全。还有,朝鲜拥有核武器严重威胁中国的政治安全。朝鲜拥有核武器严重挑战东北亚安全格局,东北亚其他国家将纷纷走上发展核武器之路。届时中国将处于被核国家包围之中,中国的国家安全将无从谈起。朝鲜半岛是我们在东北亚地区制衡美国的重要砝码,所以,我国要继续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朝鲜半岛两岸的和平统一政策。

朝鲜半岛与我国经济安全关系密切,当前时而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步伐,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如果朝鲜半岛南北实现统一,将会给中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并大大促进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东北亚经济合作起积极作用

朝鲜半岛问题上我国的应对策略

朝鲜核问题论文 篇7

【关键词】朝核问题;朴正熙政府;美国因素;比较分析

一、朝鲜半岛南北核问题背景由来

1.20世纪70年代朴正熙核武研发背景

从1958年起,美国核武器陆续进驻朝鲜半岛达33年之久,美国核保护伞直接为韩国提供了安全保障[1]。在70年代,朴正熙政府仍然选择了核武研发。20世纪70年代是冷战的高峰,亦是苏攻美守的战略大缓和时代,伴随而来的半岛政权分属的两大阵营亦是“北强南弱”。与此同时,70年代美国政府内部关于撤军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使得朴正熙政府倍感焦虑,因为朴正熙政府知道凭借韩国一己之力是难以与朝鲜作对抗的,朝鲜战争初期韩国军队节节败退就是明证。再者,笔者发现,自冷战初期以来,凡是研制成功并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很难被其他国家大规模侵略。换句话说,“拥核”就意味着拥有维持现政权存在、不被侵略、不被常规战争困扰的能力。在冷战所处的环境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说,这样一种思维从维护自身安全的角度来说拥有一定的合理性。

2.朝鲜核武研发背景

朝核问题亦发端于冷战时期,但其发酵放大却是在冷战结束后至今,朝核的研发源于自身受到了严重威胁。冷战结束后,“南强北弱”的局面已成定局且无法逆转。韩国无论是在政治制度、经济规模、文化影响力、人口增长率以及国际社会认可度方面都远远超过朝鲜,作为同一民族的两个对立竞争的政权,这使朝鲜备感空前压力。其次,美国等国家长期制裁和朝鲜国内的严重困难使得这种敌对不满情绪空前激化。相对于冷战时期,以北纬38度为分界线,以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为界标,世界主要大国,即中美日苏(俄)在半岛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对抗关系:中苏与朝鲜组成“北三角”关系,美日与韩国组成了“南三角”关系的朝鲜半岛带来了半个多世纪的冷和平[2]。昔日的北三角已不复存在,而相反“南三角”各国国力依然强盛,美日韩军事同盟依然存在,这使得朝鲜缺少足够的安全感去应对现实的威胁,必须依靠一种非常规力量维持政权的存在,毫无疑问,这就是核武器。

二、半岛历史上南北核问题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1.相似之处

我们在分析朝核问题和20世纪70年代的韩核时,不免能看到一些相似之处。首先,两国在研发核武器的过程中都是在己方处于半岛格局弱势的情况下或者安全环境于己不利之时大力研发。其次,二者研发核武器都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当自身收到的支持和援助减弱之时便会促成核武的研发。再者,研发核武器都是在“极权政府”或“独裁军人政府”的体制下进行。最后,核武器的研发都求助于外部的技术和资金的援助。1959年9月,朝苏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协定》苏联开始对朝鲜提供实际的核援助。至冷战末期,朝鲜已具备了核研发能力。

韩国的核研发主要求助于西方阵营中的其他国家而非盟主美国。从1972年开始,韩国开始着手处理一些关键核设施如后处理厂和加拿大NRX实验堆的购买。

2.不同之处

观察今日之朝核与朴正熙政府的核武研发,发现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是所处的时间背景不同及外部环境不同,韩核是在冷战大背景下进行的,“北三角”与“南三角”的半岛对峙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而朝核研发活动虽起源于冷战,但其发酵为热点却是在冷战结束后至今,并且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大不相同,处在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的一个角色。其次,客观目的不同。在美国撤军主义的大背景下,朴正熙政府对美国盟友的不信任感加强,试图通过核武的研制来警告美国盟友履行其应尽对盟友的责任和保护的义务。其“战略胁迫”意味浓厚。

朝核是在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国际关系发生改变下进行的,昔日的“北三角”中苏联已不复存在,其后继者对半岛影响力大大减弱,中国与东北亚各国经济联系密切,朝鲜希望的那种对其有利的南北三角对立模式已不存在,且其对立竞争政权与中俄关系良好,更使朝鲜惶恐不安,加之国内经济困难,相比国力蒸蒸日上的韩国,朝鲜对于维持其政权存在信心不足,必须通过一种非常规力量进行威慑才能保证两个政权的战略平衡。其突破现战略窘境意味浓厚。毫无疑问,核武器是不二选择。

三、美国因素对半岛的影响

毫无疑问,美国的影响力是半岛关系的重要一环,无论是上世纪70年代朴正熙政府研制核武,还是今天的朝核问题,美国因素都是重要杠杆。美国在冷战时期率先与苏联携手拟定《核不扩散条约》,并对无核国家进行严格监督,是无核问题的推动者,朴正熙政府的研核计划违反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及对地区格局产生影响。这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因而,美国通过援助计划、核保护承诺、强化军事保护义务以及撤销撤军计划。最终,使朴正熙政府放下疑虑,取消了核武器开发计划。

朝核问题中美国也是重要因素。美国主导的孤立封锁和经济制裁直接推动了朝鲜的核武器开发,其军事威胁更是朝鲜核试验的直接导火索,与上世纪70年代朴正熙政府不同,朝核问题的博弈对抗意味浓厚,并不像朴正熙政府的核武计划较容易解决。作为两个长期敌对的国家,美国通过直接手段解决的方法少之又少,除了多边“六方会谈”外,无外乎是制裁、孤立这种对抗手段,但这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加速了朝核研发速度,并使其核试验最终成功。

四、启示

通过朴正熙政府上世纪70年代核武研发和今天的朝核问题分析,我们发现半岛问题有许多相似之处和不同点。认真比较分析就会发现许多可以借鉴的东西并对今天的朝核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首先,核武研发是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其初衷本身是要维护国家安全,核扩散不是最终目的。无论是历史上的朴正熙政府还是今日之朝鲜,找出这个共同点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其次,美国作为东北亚国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其对半岛无核化关心的中心主旨是和核不扩散原则,与朝韩两国的观点并不冲突,朝韩两国都曾是《核不扩散条约》成员国。(朝鲜虽于2003年1月10日退约,主要是受美国敌视影响。)再者,无论是朴正熙政府还是朝鲜,维护自身安全,不被外部势力侵略是研发核武器的初衷和第一要义。如果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各国能对这一问题深入讨论分析,找出彼此间的各自诉求,反而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对于朝鲜来说,第一诉求便是自身安全需求,今日朝鲜核研发初衷也在于此。美国半岛無核化的第一诉求是核不扩散,二者在第一诉求方面并不冲突,如果借鉴半岛历史上的核武研发历程,朝美两国就能够理清头绪,找出彼此诉求,对朝核问题的解决是百利无一害的。

当然,当前朝美之间的严重不信任是阻碍半岛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伴随半岛局势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仍需漫长的历程,也考验各国的政治智慧。但笔者仍认为要解决问题:首先,美国领导下国际社会减少对朝鲜经济制裁与外交孤立封锁,对国内困难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减少其对抗情绪,为早日回归国际社会做准备。其次,朝鲜应主动适应国际社会的种种规则和条约,承担其应当履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增强其对国际社会的了解,减少误判。最后,国际社会应当借鉴半岛核历程历史经验,在“六方会谈”等外交协调机构内找准诉求,为加速半岛无核化进程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德义.美国对朴正熙核武选择的遏制策略评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50

[2]夏安凌.朝鲜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格局[J]太平洋学报,2006,1:40~41

朝核问题的性质及中国战略 篇8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07级国际政治

学号:2074050264

姓名:朴香玉

时间:2011-4-3

朝核问题的性质与中国的战略

【内容摘要】 朝核问题的久拖不决对中国外交构成直接挑战。如何认定问题的性质,不仅对了解问题的症结至关重要,更直接关系到具体的应对战略。目前学界绝大部分观点似乎都本能的认为朝核问题是一种危机,明确将其定性为冲突的观点较少。笔者认为,危机的认知对于即时性的应对是有益的,但考虑到朝核问题的历史延续及复杂性,应当从整体上把握朝核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朝核问题属性的分析界定其具体性质,并对美朝当事方的战略分析,为中国的外交应对提出个人的思考。

【关键词】属性 性质 战略 选择

一、朝核问题的属性及其性质的界定

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半岛发生了多次危机。自2002年10月,半岛局势进一步紧张。朝鲜进行核试验之后,新一轮的朝核博弈再次展开。对于美朝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抗,该如何理解?如何看待跌宕起伏的朝核问题?它具有什么属性,性质如何界定?笔者将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阐述。

〈一〉线性:朝美核问题的历史及延续

朝鲜核问题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冷战的直接产物。朝鲜开发核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援助朝鲜开发核技术开始,朝鲜核问题经历了整个冷战时代,并延续至今。1985年,美国官方首次透露朝鲜秘密建造核反应堆消息,随后开始向朝鲜施压,要求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全面监督与核查。美朝双方在此问题上矛盾不断。1990年4月,美国军方正式提出朝鲜核问题,质疑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在随后的核查过程中,美朝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美国以军事压力威吓朝鲜,企图迫使朝鲜接受强制性的“特别检查”。但是朝鲜却于1993年3月12日以安全为由宣布退出其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一时间,朝鲜半岛局势剑拔弩张,冷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朝核危机由此爆发。

经过艰难谈判,美朝双方于1994年10月21日在日内瓦正式签订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基本缓解。但是,框架协议的执行并不顺利。协议签订之后,朝美在履行《框架协议》的问题上争论日渐激烈,朝鲜指责美国没有按协议规定在2003年前提供轻水反应堆,美国则一再要求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核查”。尤其是在小布什上台后,对朝实行强硬政策,这再度引起朝鲜方面的激烈反弹。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2002年10月初访问平壤后宣布朝鲜已经承认推进浓缩铀开发计划,于是美国废止《框架协议》,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朝鲜指责美方违反了《框架协议》,使这一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同年12月12日,朝鲜决定解除对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这一系列事件终于酿成了第二次朝核危机。

之后经过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启动了六方会谈。经过艰苦谈判,最后达成《9·19共同声明》,美朝就弃核及提供援助等问题达成协议。但随后朝美双方在谁先采取行动落实共同声明的问题上又出现分歧。美国更是对朝实行金融制裁,导致六方会谈陷入僵局。而朝鲜在2006年7月5日进行导弹

试射并于10月9日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再度将朝核问题推到危机的边缘。联合国安理会相继通过1695和1718号决议,对朝鲜实行制裁。围绕朝鲜半岛核问题引发的新一轮危机再度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随着第五轮六方会谈的重启,与会各方在第三阶段会议上达成《2·13起步文件》,由朝鲜核试验引发的新一轮危机才有所缓解。

危机突发性和紧迫性的特点使得其只是一个“点”的概念,冲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反映的是由于竞争而引发的矛盾和敌对的持续性。通过历史考察可以看出,朝核问题的发展是线性的,而不是非线性的。朝鲜与美国之间的敌意自朝鲜战争之时就已经开始积累了,朝核问题更是朝美敌对的直接产物。所以一定程度上,朝核问题的本质不是核问题,而是朝鲜半岛残存的冷战结构。从孤立的角度观察,历史上朝美之间的每次对抗都可以称为“危机”;但从线性的角度看,危机是国家间矛盾由量变转为质变的关键点,而冲突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朝核问题不单单是几次孤立的危机,而是历史上朝美持续的冲突在新形势下的延续与激化。

〈二〉对立性:朝美双方目标的互不相容

其一、冲突有三要素,具备了三个要素的矛盾对抗都可以称之为冲突。而美朝对抗具备了这三个要素:第一,目标的不相容性:长久以来,朝鲜追求获得核武器或者以核武为威慑手段维护自身的安全。在“先军政治”的政策下,核武器直接关系着朝鲜的国家安全;美国认为朝鲜获取核武器将会严重损害美国在东亚乃至全球的领导地位,构成对美东亚安全秩序的威胁,力图阻止朝鲜的这一企图。第二,双方的对抗态度和敌对行为:双方都以排他性的思维看待自己的生存问题。自朝鲜战争之后,朝鲜和美国就表现出了对对方的敌意——美国妄图通过包括武力在内的方式颠覆朝鲜的现有政权,实现朝鲜的政权更迭,建立自己主导的东北亚安全秩序;而朝鲜则通过发展自身的威慑能力针锋相对、毫不妥协的应对美国的威胁、维护自身的安全。第三,双方的直接对峙状态:美国通过实行金融制裁、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等手段对朝鲜进行遏制,要求朝鲜以彻底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转的方式放弃核武器计划;朝鲜则发展核威慑来应对美国的包围与封锁,并要求美国彻底放弃对其的安全威胁,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提供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朝美双方的追求目标互不相容,两国采取的追求自身目标的行动直接加剧了双方的对抗。

其二、冲突不能简单的以武装暴力为唯一特征。从冲突三要素的角度来看,武装暴力只是冲突的一种形式而非全部。符合冲突三要素的任何对抗在性质上都属于冲突,冲突也有软性和硬性之分。

虽然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之后,朝美之间的武装冲突行为得以停止,但两国间的冲突状态却一直持续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朝美关系龌龊不断,冷战结束后更是危机频仍。所以,虽然从行为上来讲,朝美之间还没有发生武装暴力;但从冲突的角度来看,双方却一直处于冲突的状态。根据海德堡国际冲突研究所的评估,朝鲜问题属于非暴力冲突,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软性冲突。由此看来,朝核危机只是朝美之间软性冲突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而已。

〈三〉摇摆性:朝美矛盾的复杂及久拖不决

朝核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1、植根于朝美两个主要当事国之间的敌对和相互间的极度不信任;

2、朝美在核问题上的对立根源,涉及双方复杂的利益关切;

3、朝核问题涉及面太广,牵动世界主要大国及东北亚有关国家的传统地缘政治利益和威望。

从根本上讲,朝美之间的冲突不仅在于朝鲜的安全保障问题,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对立。基于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冲突源于非物质层面的因素。在这种冲突中,利益的客观标准往往为价值观或自我认同所笼罩,这使得冲突变得棘手并难以解决。在这种冲突发生改变之前,冲突双方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转化的,而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是无法解决的。朝美冲突的根本原因部分即在于此。

源于物质需求不相容的冲突会由于物质利益的满足或可替代资源的出现而得到解决。而这种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牵连到核心身份观念的冲突却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的动力。敌人意象一旦形成,就变得难以改变。同时意象本身也加重了冲突并使之永久化。由于这种冲突的复杂性是由冲突的自身动力激起的,除非双方对彼此的认同基于基本的信任开始发生变化,才能打开冲突方关系良性互动的阀门,否则恶性循环的强大惯性会阻碍冲突的解决。而朝核冲突将物质性因素融入意识形态的争论,导致朝美冲突具有持久性。

而在朝鲜成功进行核试验之后,美朝双方的基本立场更加尖锐对立。朝鲜在获得核威慑力之后不会轻易放弃核武器的考虑与美国难以接受朝鲜核地位的考量更是直接制约着矛盾的解决。美朝之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在核武器的刺激下会更加难以消除,这无疑为双方的互动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美朝之间的矛盾也由此将变得更加棘手和复杂。

朝核问题的这三个属性决定了其性质,即朝核问题是朝美双方由于历史上长期敌对而形成的、集意识形态或认知性冲突和安全利益矛盾于一体的软性冲突。这场历时半个世纪的冲突虽然没有再度演变为武装暴力行为,但其复杂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演化,时起时伏,导致了一个又一个的危机。

二、美国与朝鲜的战略

朝核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冷战的遗留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朝核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美朝的矛盾性不仅源于冷战结束后的核问题,更是1950年朝鲜战争后双方极度不信任的产物。朝核问题的凸现只是美朝之间互相敌视的恶性循环的一个环节。作为冲突当事方的美朝又是如何看待这场冲突呢?

〈一〉美国的战略

总体而言,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应对战略已经远远超越了朝核问题本身,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冷战期间,朝鲜半岛是国际政治角力的重心之一,原因不仅在于朝鲜半岛的战略位置,而在于这是美苏争霸的最前沿。冷战刚结束之时,朝美之间冲突激化导致了第一次朝核危机。当时美国还没来得及重新审视其对朝战略,所以与朝鲜进行了双边谈判,最终与朝签署了《框架协议》。冷战后,美苏争霸已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告终,朝鲜半岛对美国的重要性也相应下降。美国开始对朝鲜的战略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而2002年朝核问题的重现以及1994年美朝《框架协议》的彻底瓦解更加坚定了美国重新制定对朝政策的决心。对于美国而言,冷战后的朝鲜半岛已经由国际战略层面下降为地区安全的层次。所以在朝美冲突由于核问题再度激化为第二次危机时,美国对朝核问题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即以一般的地区冲突问题来定位。相应地,美国的外交战略也就转为通过多边的地区方式来应对,即要求地区的“利益攸关方”与美国分担朝鲜发展核武器带来的后果,共同为朝核问题埋单。所以,美国拒绝同朝鲜进行双边谈判,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已经不再将朝核问题看作是双边问题,朝鲜半岛无核化也不仅仅是美国的责任。

固然,朝核问题的凸现给美国造成不小麻烦,但在美国看来并没有触及到其核心利益。因而,朝核问题在美国外交议程中并非位于最优先的位置。美国的算盘是通过朝核问题“地区化”的扩散效应加大相关国家的危机感,迫使相关国家组成“孤立”朝鲜的联合阵线。所以美国才会在谈判中采取僵硬的立场,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各国向朝鲜施加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明白,对朝的任何单边军事行动不仅会疏远与韩国的关系,还可能造成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孤立。而通过“地区化”的多边方式处理朝核问题不仅可以维持自身的领导地位,还有利于借助其他国家的能力杠杆制约朝鲜的行为。所以,从宏观上来讲,要求地区的“利益攸关方”分担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成本是美国的一项长远战略。但“地区化”并不意味美国将放任其他国家主导朝核问题的进程,美处理朝核问题还从维持美在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领导地位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即预防崛起大国(尤其是中国)夺取地区领导地位。

9·11之后,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成为美优先关注的领域。但是美国并没有放弃对传统威胁的关注,中国崛起对美国构成的挑战一直是其关注的焦点。对美国而言,朝核问题并不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根本威胁,预防中国的崛起才是美国的长远关切。如何处理朝核问题是涉及到美国能否继续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地区充当领袖还是被其他崛起大国边缘化的重大问题。允许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对于遏制冲突升级有积极意义,也符合美国的利益。但是对美国而言,这种允许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不能危及美国在该问题上的领导地位。美国不会坐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钥匙落入别国手中。所以,由中国主导的六方会谈基本上对朝核冲突形成制约之后,美国开始显示自己掌控六方会谈进程的能量,防止中国扩大影响力。对朝实行金融制裁以及美朝柏林会晤,甚至希尔邀请金桂冠访美都表明美国开始夺回处理问题的主动权。“2·13起步文件”的达成其实只是对美朝柏林会晤成果的背书,而第六轮六方会谈无果而终更是美国在解除对朝鲜金融制裁问题上“耍花招”的一种结果。美国希望六方会谈能按照自己所设置或所能控制的步骤进行。

在朝鲜进行核试验之后,美国的战略目标已经将阻止朝鲜获得核武器转移到防止朝鲜进行核扩散上。布什总统在朝鲜核试验之后的讲话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或许这是不得已的选择,但在美国看来,防扩散现在是最现实、也是最重要的目标。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认为,朝鲜核武器本身并不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美国的利益在于防止核武器与恐怖主义的结合。或许也是基于这一考虑,美国加紧了与朝鲜的双边接触,但是其坚持通过六方会谈解决朝核问题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

〈二〉朝鲜的战略

苏联的解体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瓦解使朝鲜失去了赖以依靠的后盾。如果说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尚为朝鲜的生存提供了一丝呼吸空间,其发展核武器计划姑且还是小心翼翼的话,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的世界格局则对朝鲜构成直接的压力,迫使朝鲜认为通过发展核武器,迅速增强自身的威慑力实行自保是维护安全的首要途径,这也就是为什么朝美冲突会在冷战结束后以核危机的方式爆发出来的一个原因。

固然,朝鲜希望得到美国的安全保障和外交承认,但是历史上长期的敌对以及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使得朝鲜一时难以找到与美国对话的合适渠道。通过激化核问题迫使美国让步,或者由此构成对地区的安全压力迫使地区各国向美施压,从而获得安全保障与经济援助,最终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是朝鲜的最终目的。

试图实现与美的直接对话一直是朝鲜追求的目标。即使是冲突爆发后举行的中美朝三方磋商,朝鲜也认为这是朝美之间的双边会谈,而不是美国所谓的多边谈判。一定程度上,六方会谈并非朝鲜最中意的外交途径,只是当时迫于现实的困境与各方压力才采取的“次优”选择。导弹试射以及核试验一定程度上不仅是朝鲜向久拖不进的六方会谈表示不满的信号,也是其寻求与美直接谈判的一种方式。

在核试验之后,朝鲜加大利用核武牌的力度,充分利用了核武器的威慑效应,成功地让相关国家意识到冲突升级的危险性,并迫使美国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实现了朝美双边会谈。

可以看出,朝鲜也并不认为核问题只是一场危机,否则朝鲜也不会提出包括安全保障、朝美关系正常化以及经济援助等一系列要求了。朝鲜只是借用这场核危机凸现出长达半个世纪的朝美冲突,以此彻底解决这种软性冲突长期以来对其造成的无形和有形的压力。

三、中国的战略选择

朝美冲突的日益严重,突显了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即在朝鲜战争停火五十年之后,东北亚地区仍然没有走出历史的阴影;在冷战结束已逾十载之际,世界上最后一处的冷战遗迹还处于对抗中。这个地区还远未完成国家间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朝鲜核问题的激化使地区各种潜在矛盾凸现出来,不仅牵动着东北亚安全的全局,还关系着东北亚今后长期的稳定与发展。

尽管美方一再兜售这样的观点,即“朝鲜核危机问题与其说是美国问题,倒不如说是中国的问题。无论怎样,这场危机首当其冲受到挑战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但是朝核问题毕竟是美朝双方的问题。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既不置身事外又不过度介入、为别有用心的国家所利用,是事关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大问题。

首先,通过对朝核问题的属性分析及性质的界定,我们应明确,朝核问题是朝美之间的软性冲突。而经过对美朝当事方的战略的分析,也可以得出双方是从冲突的角度看待这次核危机的。因此笔者认为,从冲突的角度而言,忽略了朝核问题历史上的连续性就忽略了朝核问题的本质;忽略了朝核问题当事方的对立性就会影响外交应对中的自我定位;忽略了朝美矛盾的持久性就容易模糊中国的战略思考。

具体而言,第一,朝核问题线性而非非线性的属性以及朝美双方目标的对立性表明,朝核问题是朝美基于历史上的敌对而产生的软性冲突,而不仅仅是一场危机。中国不应当局限于“点”的危机管理,而应制定长期的冲突管理战略。通过逐步落实工作组机制,维护六方会谈机制的持续运作,将朝核问题稳定在外交解决的轨道上,实现朝核问题冲突管理的延续。

第二,朝美双方的对立性以及朝核问题的摇摆性决定了朝核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六方会谈作为冲突管理的一种机制,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朝核问题不仅涉及到朝美双方的利益关切,还直接影响到未来东北亚地区的格局演变。中国要用战略的、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朝核问题,将朝核问题的解决与推动东北亚未来安全机制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维护东北亚地区的长治久安。

第三,朝核问题的性质以及美朝各自的战略还要求中国要准确定位、审慎应对朝美间冲突。美朝双方都有应对问题的长期的或即时的冲突战略,中国应当从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问题。朝鲜与美国是冲突的主要当事方,也是解决冲突的关键因素,中国的角色定位就是充当“诚实的调解人”,这就要求中国要以“软性战略”来应对朝美之间的“软性冲突”:中国不仅要维持冲突管理的动力,努

力实现朝鲜方面核问题的“软着陆”,避免局势的进一步紧张;还要谨慎看待各方的战略变化,并理性评估自身实力,适时调整政策,做到灵活而有弹性。

正是鉴于以上几个原因及考量,笔者认为,中国应采取冲突管理战略应对朝美之间的核问题。

所谓冲突管理,即是对冲突进行管理的应对策略与方法。与危机管理不同的是,冲突管理是一种过程性的应对战略,即通过在对由于不相容性引发的冲突进行协调和管理,采取谈判、调停等第三方介入的手段和冲突管理的框架性机制等一系列方式和途径对冲突予以引导性管理,防止冲突演变成剧烈的暴力行动,从而缓和冲突的烈度、降低冲突的危害性。其最终目的则是通过第三方介入对矛盾的不相容性进行管理来缓和冲突的爆发性,给冲突各方提供重新寻求外交解决的机会与空间,促使冲突各方互动方式由毁灭性向建设性转变,从而为冲突的最终解决奠定基础。

在具体操作上,冲突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框架内,对冲突进行分析、评估并对其管理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管理的目标、设定计划及程序安排;调动可采用的资源对实施管理计划,并对各方进行引导和沟通;对冲突管理进程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和控制,保证操作运行与管理目标相一致。

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之后,中国通过启动并主持六方会谈介入朝核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把朝核冲突纳入到冲突管理的轨道,奠定了外交解决问题的基本架构。随着朝核问题的进一步复杂化,中国适时地对六方会谈机制进行深化与扩展,将朝核问题的解决细化为五个工作组,利用朝核问题的契机,全面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朝核试之后,虽然“2·13起步文件”极大地缓和了一度升级的危机,并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朝鲜核试验所引发的巨大冲击,但朝鲜核试验引发的后续效应却正在慢慢扩散。朝鲜也初步关闭宁边核设施,启动了无核化的第一步。但长远来看,朝美双方的分歧依然很大。随着谈判程序的进行,问题的实质会越来越敏感,变量的增加也会导致问题日趋复杂化。除非其中一方做出重大政策转变,否则矛盾还有可能会再次激化。基于这种客观而务实的判断,采取冲突管理的战略,将朝核冲突维持在一个相对缓和的水平上而不至于升级甚至失控,无疑是现实情况下中国外交唯一理性的选择,因此,中国应坚持不懈地推动六方会谈不断向前发展、将朝核问题稳定在外交解决的轨道不仅对遏制冲突升级、缓和美朝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保持地区稳定,并最终为构建东北亚和平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考虑到朝核问题的复杂性及长期性,中国应做好长远的战略打算。当务之急应继续对朝核冲突进行冲突管理,稳定六方会谈作为冲突管理的现实有效手段,并使之成为构筑东北亚新格局的重要内核。这不仅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也符合相关各方的利益。

注释:

[1] 徐纬地:《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9期;李敦球:《朝美,六方之外谈什么》,载《世界知识》2007年第4期。

[2] 参见高辉:《朝鲜核问题的症结与解决前景》,载《社会观察》,2005年第4期。

[3] 张琏瑰:《六方会谈:新起步 新检验》,载《世界知识》2007年第5期。[4] 时永明:《朝鲜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载《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5期

[5] 郑永年,《外刊论朝鲜核爆综述》,载《国际展望》,2006年11月,第8页。

[6] 崔立如:《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国的作用》,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9期。

[7] 有关朝核问题与危机管理的精彩论述可参见:林利民,《朝核危机管理与中国的外交抉择》,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8期。

上一篇:倡议书好好学习下一篇:社会组织党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