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共4篇)
朝鲜半岛安全形势 篇1
2011年12月30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被推举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朝鲜最高领导人平稳实现权力过渡。2012年12月19日,在韩国第十八届总统选举开票仅完成了70%的时候,总统候选人朴槿惠已经以51.6%的得票率确认赢得选举,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朝韩新政权成立以来,相比前一届政权,新领导人在半岛政策上有了较大调整与表化,本文将对朝韩新政策进行论述,并分析该政策将对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局势产生什么影响,对半岛未来形势作出展望。
一、朝鲜新政权的对韩政策
2009年8月,金正日在妙香山别墅会见了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促成朝鲜的半官方机构亚太和平委员会与现代集团签订了协议,重启离散家族相会机制和一度中断的金刚山旅游项目。然而金正恩上台后,中断了上述柔性政策。由金正恩以新任最高司令官身份视察了位于西南部前沿的人民军第四军团司令部所属部队,其中包括曾炮击韩国延坪岛的403部队第4大队,高度评价了该部队的表现。2012年3月初,他又视察了板门店,称:如果再次爆发战争,一定会让敌人签署投降书。4月23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特别作战行动小组发出通告,宣布朝鲜革命武装力量为粉碎韩国当局冒险的挑战立即开启特别行动,特别行动的对象是李明博政府。同时在国内还掀起声势浩大的“倒李明博运动”。3月4日,朝鲜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了有15万人参加的群众集会与游行,此外,各道市郡也都纷纷举行军民大会,声讨李明博政府。4月23日,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书记局发表第995期新闻公报,声讨李明博政府。
与此同时,朝鲜继续提高导弹与核技术。2012年4月朝鲜当局发射的“光明星3号”卫星虽以失败告终,但当年12月的第二次发射取得成功。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国际社会纷纷谴责,并对朝鲜实施了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同年3月13日,朝鲜宣布中止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4月3日关闭了与韩国合作的开城工业地区。金正恩政权的一系列强硬政策,让朝鲜半岛局势雪上加霜。
二、韩国新政权的对朝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历届政府都推出了富有特色的对朝政策,如金泳三政府的“民族共同体三阶段统一方案”、金大中政府的“阳光政策”、卢武铉政府的“和平繁荣政策”、李明博政府的“无核、开放、3000”。在金大中与卢武铉政府时期,南北关系得到大幅改善。但朝鲜的核试验让金大中和卢武铉的对朝缓和政策陷入尴尬境地。这也成为李明博上台的重要背景。但李明博的对朝强硬政策也未能扭转朝鲜当局获得核武器的决心,2009年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并两次进行卫星发射,2010年双方还爆发了“天安号”事件与延坪岛炮击事件。李明博政府的对朝政策也走进了“死胡同”。
朴槿惠在韩国总统竞选期间与胜选后多次指出,要改善对朝关系,既不继续大国家党李明博政府的强硬政策,也不采取民主党金大中政府与卢武铉政府的“阳光政策”,宣称要走“第三条道路”。朴槿惠的对朝政策论述集中体现在其2011年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的《面向新的朝鲜半岛》一文。朴槿惠在文章中批判了对朝“阳光政策”与李明博政府的对朝“强硬政策”,“历届韩国政府均往返于软硬两种基调开展对朝政策,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变化。韩国应该重新制定对朝政策”,表示“将打破之前非黑即白,非绥靖即对抗的方式”。
首先,朴槿惠表示绝不容忍朝鲜拥有核打击能力。但朴槿惠向朝鲜当局传递的清晰信号并没有阻止朝鲜拥有核武器的决心,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为此,韩美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联合军演。其次,朴槿惠表示要制定“朝鲜人权法”,意图在南北关系中占领道德高地。再次,她不排除与北方的对话,努力推进半岛的“信任建设”。第四,她关心朝鲜的经济发展,承诺在条件合适时将支持朝鲜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朝鲜半岛经济共同体奠定基础。她还主张将人道主义援助与政治分开,必要时将无条件为朝鲜提供大规模粮食援助。
三、朝鲜半岛未来形势展望
2013年2月的朝鲜核试验,紧接着的3月北朝鲜确定中止1953年所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美韩联合军演,一直到4月朝鲜关闭了与韩国合作的开城工业地区,让朝鲜半岛危机一度升级,很多人甚至担心朝鲜半岛战争是否会一触即发。正当世界对朝鲜局势的发展做出种种预测之时,2013年5月22日,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的特使、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崔龙海开始访华。有报道称崔龙海以领导人特使身份访华,非常罕见,再加上多位人民军高层送行、随访,外界期待此次访问能改善朝鲜半岛局势。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特别强调,中方将始终不渝地推进六方会谈。就在崔龙海访华的消息公开后不久,韩国方面也传来缓和的信号。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篮球联盟表示,希望今年夏天举办韩朝友谊赛,邀请朝鲜男篮赴韩参加比赛,以通过民间交流方式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韩国篮球联盟说,已获得韩国统一部允许,将与朝方篮球官员接触、讨论组织这一赛事。如果成行,友谊赛将于8月举行。韩国篮球联盟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表示,希望这一赛事有助于改善朝鲜半岛局势,“我们试图邀请一支朝鲜队来这里,以帮助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鼓励韩朝民间层面的交流”。此外5月18日至20日,朝鲜连续三天发射疑似短程导弹,美国则刻意做出降温的反应。五角大楼20日认定,朝方发射“不一定违反国际义务”,朝鲜半岛眼下局势与前段时间相比“不算紧张”。
在朝鲜半岛的问题上,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对话,并积极促成六方会谈的召开。这次朝鲜局势升级,中国作为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大国,也努力扮演积极的角色。2013年6月18日,朝方取消原定于12号在韩举行的朝韩高层会议之后,朝鲜外务省第一副外相金桂冠访华,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朝外交部门战略对话,讨论半岛局势。紧接朝鲜外相访华之后,韩国总统朴槿惠于6月27日至30日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在谈到朝鲜半岛问题时,双方一致认为,有关核武开发严重威胁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东北亚及世界和平与稳定。双方确认,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保持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一致同意为此共同努力。
7月9日,25名韩方先遣队人员前往朝鲜开城工业园区,这是开城园区停止运转近百天的首次访朝。“开城工业园区正常化对策委员会”9日宣布,园区123家韩国入驻企业将于10日和11日分批访问开城,为园区的重新运转做准备。开城园区停止运转97天,这是入驻企业在园区停止运转后的首次访朝。10日,朝韩双方在开城工业园区内举行工作会谈,商讨重启园区问题。尽管最新报道称朝韩双方的第六次会谈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但相比3月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朝鲜半岛局势已经得到极大的缓和。
2013年7月25日晚,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会见了当日抵朝访问并出席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的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李源潮首先转达了习近平给金正恩的口信。并表示作为朝鲜半岛近邻,中方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中方愿与有关各方一道,推动重启六方会谈。而金正恩则表示,朝鲜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朝方支持中国为重启立方会谈所作努力,愿与各方共同努力,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
金正恩政权对韩政策与朴槿惠政权“第三条道路”之间的博弈主导了朝鲜半岛局势的走向,同时中美等大国的制衡因素对朝鲜半岛局势变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朝鲜的核威胁游戏严重影响了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那么国际社会将一起采取适当有效措施,迫使朝鲜放弃核武器,朝鲜半岛无核化还存在实现的可能。同时中国也有学者表示,此次中国队朝鲜核危机的反应和以前有很大不同,表明政府也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会积极采取措施,阻止其新的冒险行动,是朝鲜恢复冷静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徐文吉,吴可亮.金正恩时代起航及其展望[J].东北亚论坛,2012,(6).
[2]魏志江.试论韩国朴槿惠政府的外交政策趋向与朝鲜半岛局势[J].当代韩国,2013,(1).
朝鲜半岛安全形势 篇2
这一学期的形势政策我们讲的其中一个是关于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由来已久,之所以存在至今是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在当今全球复杂的政治背景下,朝鲜问题是一个相对突出的问题。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和存在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以朝鲜核武器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朝鲜与美国、日本、韩国之间的争端,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已经构成了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威胁,也使朝鲜半岛局势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问题的核心,可以说朝鲜半岛是打开东北亚战略格局的“钥匙”,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热点问题,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不但关乎东北亚、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一.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近年来,以朝鲜核武器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朝鲜与美国、日本、韩国之间的争端,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已经构成了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威胁,也使朝鲜半岛局势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让我们首先关注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原因。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产生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后期日本对朝鲜的占领。1868年,日本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于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是就通过大肆向外扩张来解决这一矛盾。这样,日本首先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一衣带水的邻邦——朝鲜。
(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英、苏等大国就早日结束战争和战后势力范围划分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其中在开罗会议和菠茨坦会议上都提到关于朝鲜独立的问题,并提出由四国托管建立临时民主政府的主张。但最终由于美苏两国只从各自利益出发,在这上问题的具体实施办法上产生严重分歧,使得朝鲜独立的提议遭到搁浅。而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推进,美苏两国加紧了在朝鲜半岛势力范围的争夺。
(三)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积怨很深,互不信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又相互对立,因此,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再加上各大国在朝鲜半岛追求各自利益,又加剧了半岛局势的复杂性。朝鲜半岛问题已成为国际问题,缓和半岛紧张局势,建立新的和平保障机制,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近年来,由俄罗斯提出,有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朝鲜和韩国参加的六方会谈,不失为一个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二.中国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无论战争以何种形式爆发,无论是谁挑起的战争,中国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持朝鲜半岛现状。我们不希望朝鲜进攻韩国,但也绝不容许韩美方面进攻朝鲜。中国要支持朝鲜迅速从“核危机国家”转型为“和平发展国家”,阻止美日韩利用朝鲜半岛的任何冲突事件,把战火播撒到中国东北境内。朝鲜的稳定是中国东北亚战略的重要基石。无论朝鲜国内是何种制度,何人掌权,朝鲜都是中国的一级核心利益国家,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友好邻邦。对朝鲜半岛的安全与和平,中国必须全面重新审视、慎重对待和精心维护,确保这些国家不发生战事。
我国可以重启六方会谈,动用软实力,加强与美国各国的沟通,这些必然有利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
三、当前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的发生
如果真的发生战争,中国无论如何都不能置身事外,因此也必须采取好应对措施。但就当前而言,战争并没有发生。所以,中国在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战争准备的同时,更应该如何防止战争的爆发。
当前比起担心美韩方面挑起战争,有可能更应该担心朝鲜挑起战争。美韩方面虽然在日本海、黄海举行军演,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度,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虚张声势。毕竟局势还未发展到非要出手的地步,而且美韩方面对于中国是否出兵、战争胜算都无把握,绝不敢轻举妄动。而朝鲜方面则不一样,内部的不稳定性、前途的不确定性都可能使朝鲜挺而走险。所以朝鲜挑起战争这一步不得不防。今天的朝鲜之所没有沦为东德一样的命运的重要原因在于朝鲜政权的稳定及自身地封闭性。所以,无论朝鲜出于何种原因发动战争都无异于是饮鸩止渴。发动战争的代价将会比不发动战争的代价更为高昂。如果中国能让朝鲜人明白这些,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朝鲜挑起战争。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无论朝鲜半岛的未来如何发展。中国都应该力求做到两点:其一,试着使朝鲜半岛引向我们所希望的发展轨道;其二,未雨绸缪,做好一切应对朝鲜半岛事态发展的预测,以及相应的对策。四.结 语
大国应给朝鲜安全保障 篇3
针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中国提出举行六方会谈代表团团长紧急会议。但令人遗憾的是,中方希望有关各方在危急时刻至少能坐下来交换意见的主张并没有得到美日韩的积极回应。白宫发言人克劳利一句“美国不急于重返六方会谈”为日本和韩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定了调子的同时,也使得有关各方丧失了一次化解当前危机的机会。美日韩依旧只能靠色厉内荏的军演来传递信息。当然,韩国还有自己的独门兵器——飘向朝鲜的40万个气球。
实际上,不管美韩在朝鲜半岛西海岸地区或者美日在日本海地区举行多少轮军演,有多少和“乔治·华盛顿”号、“世宗大王”号同等级别的军舰参加,甚至美日韩在未来某个时候可能共同举行针对朝鲜的海陆空联合军演,除了会起到帮助朝鲜坚定意志,在战略上更加藐视华盛顿-东京-首尔轴心以外,恐怕别无其他效果可言。
威慑的要义是通过展示武力使得展示对象联想出武力加诸自身后的可怕后果而选择屈服,展示武力只是威慑的一个必要环节罢了。如果展示对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确信展示者的武力不会加诸自身,那么任凭展示者的武力多么强大都无法达成威慑。而朝鲜现在就可以确定美韩军演决不会演变为两国对朝鲜的军事打击。
一则美韩自“天安”号事件以来在朝鲜两海岸连续不断的军事演习已经让朝鲜以及周边国家产生了“审美疲劳”。军事演习作为一种威慑手段,使用频率越高,威慑效果越差;二则五角大楼发言人拉潘唯恐朝鲜不能确信美国没有动武的想法,在延坪岛依然硝烟弥漫的时候就说:“要说我们正考虑采取任何军事行动都为时过早”。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还向韩国同行表示了“慰问”,不只是因为韩方有4人死亡,更因为韩方表示了“克制”。
美国的举动固然可以说是为了抚慰惴惴不安的韩国人,但也明确无误地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美国不打算为朝鲜半岛流一滴血。
然而毕竟是自己的盟友脸上被火药燎出了一个大泡,爱面子的美国不太可能无动于衷,于是就有了“华盛顿”号的再次启航——不是为了吓唬朝鲜人,而是为了安慰韩国人。如此威慑除了让韩国执政者在民众面前讲话可以高声一点之外还能有什么意义呢?就在美国航母进入黄海后不久,韩国方面宣布取消预定在延坪岛举行的实弹射击演习,刚好满足了美国对韩国“克制”的期待。唯一存疑的是,倘若韩国真的“克制”,当初就不该向争议水域开炮。在遭到朝鲜炮火还击后再谈“克制”,不太可能让对方感受到有说服力的诚意……
这其中的悖论美国人当然是清楚的,所以才会有了前面提到过的所谓“不急于重返六方会谈”的表态。可是为什么还要说“不急于重返”呢?索性挑明了说“不打算重返”驳了中国的面子不是更好?那也不行,一则单凭美国之力,已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包括朝鲜问题在内。二则美国还打算让中国和俄罗斯替美国顶缸,以掩饰美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窘境呢!美国一方面表示不急于重返六方会谈,并在华盛顿召开美日韩三方会议,另一方面不断对中俄喊话,要求北京和莫斯科“约束”平壤。
其实,美国不是不清楚中俄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和美日韩存在巨大差异,恰恰是华盛顿看到了这种差异,才会反复要求中俄出面“约束”朝鲜,但又拒绝参加六方会谈。美国不是不要六方会谈,只是不要六方平等协商的会谈。倘若中俄“约束”了朝鲜,那是给美国打工,美国还可以救世主自居,并且还能自诩知人善任。中俄没有“约束”朝鲜,这两国就是纵容“无赖国家”的绥靖主义者。至于“约束”的风险成本,则全部由韩国承担。美国能有什么损失呢?
朝鲜半岛与中国国家安全 篇4
一、朝鲜半岛与中国国家安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朝鲜核问题
2.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
3.泛高丽主义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二、地理位置的评价,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军事地理位置评价
1.朝鲜半岛连同附近的4000多大小岛屿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半岛南北最长距离为840公里,东西为360公里,故有“三千里锦绣江山”之称,此三千里为朝鲜里。朝鲜半岛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海岸线绵长且曲折多优良港湾,如仁川、釜山、丽水。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年降水量1000毫米。单一民族国家,人口很大部分分布在平原地带其中北朝鲜2450万,大韩民国人口4700万。
2.朝鲜半岛连接亚洲大陆和日本半岛的“天然桥梁”朝鲜海峡扼东北亚海上交通运输要冲,海峡以东是战略性海域--日本海是俄、美、日等大国海军频繁活动的重要海域。朝鲜半岛既是大陆国家向东防御的最后一块盾牌,同时也是海洋国家向西进攻的第一块陆基,曾是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的跳板,也是1986年美国宣布要控制的全球16个海上咽喉之一
三、朝鲜半岛上韩国、朝鲜两国情况之对比
面积 人口 总兵力 准军事部队 2004人均GDP
(平方公里)(万)(万)(万)(美元)
朝鲜 12.33万 2450 108.2 370 12451
韩国 9.93万 4729万 68.3 350 86
以上可以看出朝鲜面积大人口少,而韩国面积小人口多,2004年韩国人均GDP是朝鲜的145倍(1960年朝鲜人均GDP是韩国的3倍)
四、朝鲜半岛与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是我国与美、日、俄等大国实力的交汇点和缓冲地带,是我国地缘战略空间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向境外的延伸。若中国与朝鲜半岛保持良好关系便会对美日联盟形成制衡,使中国在东北亚政治地理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中国必须对朝鲜半岛的统一施加影响,既希望统一给台湾问题竖立样板,也害怕统一后其与美日联合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朝鲜核问题是目前的热点,牵扯面广影响大,涉及国家众多一旦失去控制将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东北亚长期形成的地缘军事和地缘政治均势,因此引起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对朝鲜核问题态度是坚决反对,坚持“无核化”原则
五、泛高丽主义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1.泛高丽主义又称大朝鲜主义:他们认为朝鲜人是优秀的民族,勤劳勇敢、善于创造,但是狭小的国土面积很那容纳数千万的人口,所以在知识界、工商界、军界、乃至政界都有开疆拓土的主动意识,以光复高丽帝国的光荣。而他的目标和日本人如出一辙,就是我国的东北。
【朝鲜半岛安全形势】推荐阅读:
再谈朝鲜半岛问题09-07
朝鲜半岛对中国的战略意义08-22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中的立场与参与必要性11-26
雷州半岛10-11
半岛蓝色经济区01-02
朝鲜时代12-22
金色半岛的理想主义11-10
半岛局势之中国应对策略07-02
半岛小夜曲阅读答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