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文媒体

2024-08-23

朝鲜文媒体(精选8篇)

朝鲜文媒体 篇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在各民族交流、融合的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使用多种语言的情况。我国的国情和政策, 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新闻媒体出现了“双语传播”的现象, 本文以东北地区朝鲜族新闻媒体和西藏地区新闻媒体为例, 旨在探讨当今国情下的我国少数民族新闻媒体双语传播机制, 并尝试对西藏地区媒体双语传播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传播机制实质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1]我国民族地区双语传播的发展, 首先离不开国家或地方层面的法律、政策基础。这里包括《宪法》中关于少数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规定。我国最早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文件是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 (扩大) 全会上的报告。此外还包括少数民族教育、少数民族语文教育方面的政策以及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其次, 民族地区双语传播离不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建设。我国少数民族语文第一个标准是1965年发布的《少数民族语地名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除上述内容之外, 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双语传播也必须有技术方面的支持。建设稳定的操作平台是实现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的一大基础工程, 建设这一平台为新闻媒体双语传播提供了技术保障。朝鲜文和藏文软件操作系统经过不断的研发, 已符合新闻媒体的发展需要。

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西藏地区媒体等有关少数民族媒体虽然都位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但是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与西藏地区的媒体有很多共同点的同时, 还有各自的特点。

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并非都位于典型的民族地区, 这里典型的民族地区指的是行政区域划分规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东北地区只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算得上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 东北地区是典型的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方, 而西藏地区相对东北地区, 单一少数民族即藏族的人口比例较高。

纵观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发展进程可知:朝鲜语媒体是发展到一定状态后进入我国的, 一开始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朝鲜语报刊都是相对成形的。朝鲜半岛的移民到中国境内后第一次办报是在1909年。

从媒体双语传播形式上来看, 国内朝鲜族媒体与西藏地区媒体均经历了从“合璧”、“双壁”共存到“双壁”为主的时期。

1915年创办的中国第一份汉朝双语报纸《延边实报》是一份“双壁”报纸。《东北朝鲜人民报》《延边日报》都是“双壁”形式。现在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朝鲜语报纸《延边日报》也是“双壁”的形式。

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双语传播时, 我们也可以用上述思维考虑:1956年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建中波广播发射台, 以发射朝鲜语广播节目信号为主。同年9月1日, 汉语地方节目重新开播, 朝、汉语节目用一部发射机、一个中波频率轮换播出。[2]这可以理解成朝鲜族广播的“合璧”形式。

西藏最早出现的双语报纸是《新闻简讯》。大部分内容为汉藏合璧。1956年汉藏两种文字的《西藏日报》同日创刊发行。现在的《西藏日报》属于汉藏双壁的形式, 而在创刊初期也曾考虑过创办成汉藏合璧的形式。

西藏广播从汉藏语混播到汉藏语分开独立播出, 经历了“合璧”到“双壁”的转变。而西藏电视台在1989年自办两个频道节目:一是面向全西藏的藏汉语混播的卫视节目, 一是面向拉萨地区的藏汉语混播卫视节目。一部分时段播出汉语节目;另一部分时段播出藏语节目, 这属于“合璧”。1999年10月1日, 西藏电视台正式开通藏语卫视频道, 实现了汉藏语分频道同步播出。[2]分频道使得西藏电视台转变到“双壁”形式。

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 在西藏地区广播这一媒体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对广播在西藏地区的发挥, 东北的朝鲜语广播没有发挥出这种优势, 这与东北地区大多是平原地带有很大的关系。

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传播大致可以分为向国外传播、向中国境内区外的其他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传播。少数民族地区媒体 (或少数民族语言媒体) 的双语传播应在少数民族的对外传播中充分发挥作用。

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与西藏地区媒体在都承担着一定的对外传播任务。政治、地理等多方面因素使得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在对外传播方面发挥了较多的作用, 这也使得东北地区朝鲜族受到更多来自国外的“冲击”。地理位置、语言等因素使得东北地区媒体受韩国等各方面的“冲击”比较大。

西藏地区的媒体由于政治、宗教等多方面因素也应当承担一定的对外传播任务。在国际范围的西藏对外传播, 由于国际政治、宗教、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使得西藏地区媒体在对外传播方面起步较晚。西藏地区媒体在对外传播方面可以向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对外传播模式借鉴, 主动走出去, 与国外媒体合作。

现今的国情和政策等各方面基础上, 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少数民族语言媒体使用双语传播甚至多语传播是个大趋势, 也是必须坚持的方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少数民族语言媒体都会进入缓慢发展的稳定期, 如何在这一时期突破瓶颈, 得到持续的发展, 是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少数民族语言媒体新闻工作者都需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当下的国际形势下, 如何将我国的少数民族信息良好地对外传播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相关新闻媒体存在着双语甚至多语传播的现象,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和西藏地区媒体的双语传播现象, 对其进行比较, 并尝试对西藏地区媒体的双语传播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双语传播,民族地区,新闻媒体

参考文献

[1]周炜.关于西藏自治区藏语文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藏学, 2009 (1) .

[2]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大事记 (1949—2010) [A].新闻学论集 (第29辑) [C].2013.

为领袖和党服务的朝鲜媒体 篇2

在了解有关朝鲜的情况时,我们会发现,国内报刊或电视通常引用的都是朝鲜中央通讯社或《劳动新闻》的报道。的确,在朝鲜最有影响的两大新闻媒体,就是朝鲜中央通讯社(相当于中国新华社)和《劳动新闻》(相当于中国的《人民日报》,是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

朝中社:“眼睛、喉舌和耳朵”

朝鲜中央通讯社简称朝中社,为朝鲜官方中央通讯社,1946年成立,总部设在平壤。朝中社是朝鲜惟一正式的通讯社,为境内所有电视台和平面媒体提供新闻来源。朝鲜国内的新闻动态只能通过朝中社向外发布。

1945年朝鲜半岛摆脱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后分裂为南北两部分。以金日成为首的共产主义者在北半部成立了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1946年金日成在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创立北朝鲜通讯社。这应该就是朝鲜中央通讯社的前身了。当时创立北朝鲜通讯社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国内外形势的资料,统一地提供给新闻出版机关进行通讯报道。金日成指出了北朝鲜通讯社的使命:向中央和地方的报社和广播电台迅速、准确地提供有关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国际形势的资料,并通过正式的报道和声明向国内外阐明我们的立场和观点。

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朝鲜的诸多重要声明和政治主张都是通过朝中社传向世界的。朝中社还积极为朝鲜党和政府提供国际形势资料,为领导人提供决策的参考。同时将收集整理的国内国际资料整理后汇编成《朝鲜中央年鉴》,每年出版一册。内容除有关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祖国统一等资料外,还包括世界各国的情况介绍。

1964年金正日与朝中社干部谈话,对朝中社的工作提出具体细致的指导,对朝中社的基本任务做了指示。他指出,朝中社的基本任务是对外广泛宣传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革命思想。金正日认为,“中央通讯社起着党和政府的眼睛、喉舌和耳朵的作用”,“只有中央通讯社把收到的世界形势资料及时上报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才能有助于他制定路线和政策”。他更强调说,“中央通讯社如果不为金日成同志服务,那就毫无意义了。”

目前朝中社的报道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从朝鲜的核武器计划到平壤的《阿里郎》大型演出。朝鲜与外界进行的一些最重要的交流,都是通过朝中社援引外务省发言人的讲话实现的。

在2006年朝中社建社60周年时,该社有关人员评价说,朝中社一直在“发动轰轰烈烈的媒体运动,为的是将所有的人团结在朝鲜劳动党的周围,并鼓励他们投身革命”。

如今,朝中社依然以金正日的指示作为工作指南,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古巴、印度、伊朗、埃及)设有分社,收集世界各国形势资料和各国媒体对朝鲜的报道,为领导人和党服务,同时向世界传达朝鲜党和政府的声音。

朝中社的新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宣传金日成的英雄事迹,金正日关于各种国际、国内事件的看法和指示;报道美国、韩国、日本等国针对朝鲜的敌对活动,尤其是军事活动; 呼吁朝鲜半岛在朝鲜政府领导下统一;宣传朝鲜的军事和社会成就;报道各友好国家和国际友人在朝鲜的访问活动;宣称朝鲜政府在国际上被广泛仰慕和支持等。

朝中社发行《朝鲜中央通讯》与《朝鲜中央年鉴》等刊物。除使用朝鲜语外,还使用英语、俄语和西班牙语等发布新闻通稿。

《劳动新闻》:“教育者、

宣传者和发言人”

《劳动新闻》是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是朝鲜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其前身是1945年11月1日创刊的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机关报《正路》。1946年北朝鲜共产党和朝鲜新民党合并成立了北朝鲜劳动党后,《正路》改名为《劳动新闻》,成为北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1949年南北朝鲜劳动党合并为朝鲜劳动党后,《劳动新闻》成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劳动新闻》以金日成主席的主体思想为指导,通过介绍领袖革命业绩,发表评论、通讯和文章介绍朝鲜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该报的大部分通讯都来自朝鲜中央通讯社。

劳动新闻社位于朝鲜首都平壤的市中心区,办公楼主楼顶上“劳动新闻”四个大字十分醒目。报社院子中心立有金正日题字碑,碑上镌刻有金正日总书记1995年11月为劳动新闻社的题词:在党的事业中,《劳动新闻》要一直作为优秀的教育者、大胆的宣传者和忠实的发言人,拥护和保卫党中央。

金日成和金正日两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劳动新闻》的发展。他们多次视察劳动新闻社。金正日在1978年和1993年先后到劳动新闻社进行现场指导。1995年在《劳动新闻》创刊50周年之际还接见全体报社编辑记者。金正日还亲自多次对《劳动新闻》的社论和评论文章进行修改审定。

朝鲜《劳动新闻》日发行量达150万份,并向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发送l万余份。《劳动新闻》为对开黑白版日报,目前为六版。第一版主要是重大政治新闻,二版为党史及党的生活相关报道,五版为涉及朝韩关系及统一问题的报道,最后一版是国际消息。报头“劳动新闻”的左右两侧分别是政治口号,左侧最近几年来一直是“用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主体思想牢固武装起来!”,而右侧的口号每年都有变化,但基本意思都是拥护金正日将军的领导。

劳动新闻社在朝鲜全国各道(相当于中国的省)都派有常驻特派记者,并且在北京和莫斯科建有记者站,派遣常驻记者。目前,劳动新闻社共有记者编辑200余人,行政及后勤保障部门员工100余人。劳动新闻社在朝鲜全国各地有数千名“工农通讯员”,他们不定期给劳动新闻社提供来自各部门各单位的消息。劳动新闻社每月还能收到读者来信及投稿数千件,同时不定期召集各阶层读者举行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党报工作的意见。

有关领袖的报道被认为是《劳动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所以只要是有关金正日总书记的活动都会出现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其次是社论和评论,由于《劳动新闻》的社论是朝鲜党中央的意图和想法的体现,所以成为朝鲜国内群众日常政治学习的重点内容,也被许多国际政治研究者认为是了解朝鲜政治动向的参考资料。在劳动新闻社有几位专门擅长写政论性文章的记者受到金正日的赞赏,并被奖励给高级住房和轿车。很多作出突出贡献的记者还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刻有金日成名字的欧米茄金表。

近十几年来,每逢元旦,《劳动新闻》与《朝鲜人民军》、《青年前卫》三报联合发表社论,对上一年工作和成绩进行总结,同时对新一年进行工作部署和思想动员。今年的联合社论的题目是《要让共和国创建60周年的今年成为铭刻在祖国青史的放光辉的历史性转变之年》。社论对2007年进行总结后,对2008年的政治、经济、军事、祖国统一等方面做了工作部署和动员。三报联合社论已成为每年元旦的一种固定形式了。

“让敌人肝胆俱裂”的

广播电视

除了纸质媒体外,还有朝鲜广播电视委员会负责管理的全国广播电视节目。同样,领袖也是报道的中心。朝鲜广播有中央广播电台和“朝鲜之声”国际广播。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台是朝鲜中央电视台。金正日针对播音员的播音曾经做过具体指导,他要求播音员的语言应该铿锵有力,报道新闻、播送一般文章,应当与播送有关伟大领袖的品德的文章和韩国问题、国际问题的文章,在播送方法上有所不同。

朝鲜的月刊画报《朝鲜》在今年第4期介绍了朝鲜中央电视台的招牌女主播65岁的李春姬,在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核试验时,就是李春姬身穿米色正装宣读声明书等。另外,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金正日同志”这句话开始的关于金正日的报道也都由李春姬负责。《朝鲜》画报介绍李春姬说“嗓音强劲有魄力,且号召力极强,拥有出众的口才,每当发表声明、讲话时,能让敌人肝胆俱裂”等。据说,朝鲜的播音员通常从平壤话剧电影大学和金日成大学语文学院及全国口才竞赛获奖者中选出。这些人会根据报道情况,更换语调和语气。当播读美国和韩国相关报道时,使用激昂的语调,而当传达金正日委员长的动向时,则瞬间转换为庄重的语气。

金正日强调,广播电视委员会要把向国内外广泛宣传领袖的伟大革命思想的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如今朝鲜的广播电视也主要以报道金正日总书记的政治活动和已故领袖金日成的革命业绩为主要内容。

除此之外,朝鲜还有多种对外出版物,有外文杂志社每月用中、俄、英、法、西班牙和阿拉伯六种文字出版的《今日朝鲜》杂志,有朝鲜画报社编辑委员会每月用朝、中、英、俄四种文字出版的《朝鲜》画报,还有今日祖国社针对海外同胞每月用朝文出版的《锦绣江山》,以及朝鲜对外贸易杂志社用多种文字出版的《对外贸易》季刊等。

朝鲜文媒体 篇3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多媒体资源能够把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展示出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多媒体资源激发朝鲜语阅读兴趣体现在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如新课导入时,阅读内容讲解时,阅读练习时,文化背景介绍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图画、视频、动画、影视等来辅助教学,这种直观、生动的方式使阅读教学不再枯燥,使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阅读学习情绪,最终使阅读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二、利用多媒体转换师生角色

传统的语言学习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式”课堂,这种师生角色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变得枯燥、低效。多媒体资源在朝鲜语阅读课上的应用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转换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而教师充当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利用多媒体转换师生角色也体现在阅读教学上,多媒体资源提供的音乐、图画、视频、动画、影视等成为朝鲜语阅读教学中最理想的素材,用生动、直观的方式再现了阅读内容中的情景,给师生提供了一起学习、探讨、发言的机会,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出了一种和谐、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逼真情景

1.阅读前的情景导入。阅读课上的导入环节设计是否合理、 有趣直接影响到是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愿意阅读的心理意愿。因此,教师在阅读前必须要在新课导入上花心思。多媒体资源使阅读前的导入环节变得更容易、更具趣味性, 如在阅读进行前,可以根据阅读内容设计一段导入环节,导入环节可以是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素材或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利用多媒体将其设置成一定的情景,这种图文并茂的情景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的享受中轻松的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2.阅读中的情景教学。阅读材料体裁多样,有小说、诗歌、 散文等。从内容上来看,涉及了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社会生活、礼仪服饰、饮食起居等主题。这些阅读内容都具有一定的主旨或是故事性,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把阅读内容按照主题思想或是故事情节分成若干小段落,每段配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然后充当讲解员的角色,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这种情景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

3.阅读后的情景互动。阅读后的练习活动是朝鲜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能使学生真正掌握阅读内容中隐含的知识点,进一步提高朝鲜语阅读的综合能力。阅读后的练习和互动可以在图文并茂、色彩纷呈、形象逼真、情趣盎然的多媒体图文影像环境中进行,可以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情景,根据这些情景让学生进行课堂交际活动,如回答问题、复述内容、课堂讨论等。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素材, 以供学生练习。这种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后的情景互动的教学方式,使阅读练习更充分、有趣,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利用多媒体促进自主学习

1.课外阅读。教师可通过上网下载地道的、难度适中的阅读素材,如韩文小说、诗歌、散文、歌词、谚语、名言警句、经典影视等供学生阅读和学习,此时的电脑就成为了课本,但而它的内涵却比课本远远大得多。它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虚拟现实的学习情境下,增强阅读量的输入、提升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朝鲜语阅读能力。

2.自主练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如阅读理解、讨论主题、回答问题等题型作为学生课后自主练习的素材。学生可以根据这些练习素材进行讨论、交流、 解答等。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促进下,在多媒体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外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的运用给朝鲜语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但利用多媒体搞好阅读教学是一条漫长而修远的路,我们应扬长避短,挖掘多媒体的各种优势,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朝鲜语阅读教学,同时, 作为朝鲜语阅读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艺术素养和专业水平,不断摸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佳结合点,加快朝鲜语阅读教学现代化、科学化的步伐。

摘要:朝鲜语阅读是学生获取朝鲜语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主要渠道。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朝鲜语阅读教学具有传统阅读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研究和探讨多媒体资源在朝鲜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方法是及其必要和迫切的。

关键词:朝鲜语阅读,阅读兴趣,师生角色,逼真情景,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朝鲜王朝的老饕们 篇4

翻开《李英爱的晚餐》一书, 我们穿越回到朝鲜王宫, 仿佛又看到大长今给中宗备膳的身影。而最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 则是这位女神生活中最有爱的一面——爱家庭、爱美食、爱一切令人心生欢喜的文艺小日子。抛却辉煌浮华, 女神李英爱从昔日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氧气美女”, 变身为洗手做羹汤的“森系妈妈”, 过最淡泊的田园生活, 享受着一切自然的馈赠, 把所有的时间都细心放在最美好的事物上, 如美食、耕种、陪伴……让生活变成最本真的样子。阅读此书, 可以深刻体会到她对生活充满热爱。

“首尔的几个宰相聚集在北村开宴会, 其中南村的一个宰相家里准备了非常丰盛的食物, 令所有人都赞叹不已。过了一会儿, 东村宰相家的婢女拿着一个铜碗姗姗来迟, 碗里只有一块嵌着10颗枣的甑糕。东村的宰相接过碗, 吃了10颗枣中的7颗后, 将碗又递回到婢女手中。南村宰相家的人觉得很奇怪, 便追上去问婢女‘这是什么’, 婢女回答说:‘将洗好的红枣去核, 再挖出部分枣肉后用小火蒸, 将牛肉、枣肉以及产自平安道边界附近的野参拌匀后压紧, 放入蒸好的红枣中, 枣的两边再分别嵌入一颗松子。这样做出来的红枣, 10个值20吊钱。’这如何能不令人吃惊?听到此话的宰相们都自愧不如。”

这是朝鲜后期的文人李钰文集中的一幕。在那颗小小的红枣中, 野参、牛肉和枣肉竟然融为一体, 那么它的味道如何呢?光凭想象都觉得舌尖上满是香甜的味道。当时的20吊钱足以买一栋瓦房了, 可见这10颗枣的贵重;吃一点零食就把一栋房子吃掉, 也足以见得这个宰相家是多么的富有。

在记录朝鲜后期饮食文化的书籍中, 关于两班喜欢美食的轶事不胜枚举。以前只知道许筠是《洪吉童传》的作者, 这次才知道他原来也是韩国最早的“饮食评论员”。作为朝鲜最顶尖的美食家, 据说许筠曾游遍全国各地去寻找山珍海味, 并根据他品尝过的食物写下了《屠门大嚼》一书。《屠门大嚼》中出现的食物与最近在《美味TV》和《吃好过好之法》中介绍的风味或特色饮食不同, 该书将“熊掌”选为华阳、义州和熙川的特色饮食, 将“豹胎” (豹的内脏) 选为襄阳的特色饮食, 而在当时两班阶层中流行的“鹿舌”和“鹿尾”, 则被选为华阳和扶安饮食中最美味的食物。看看《屠门大嚼》中介绍的食物, 就知道当时的两班是多么的喜爱美食。据说许筠是在流放地为了打发时间才写的《屠门大嚼》, 这对于当时最顶尖的美食家来说, 他眼前的餐桌该是多么寒碜!

突然想起刚刚生下双胞胎后开始减肥的日子。记得那时, 平时不怎么喜欢吃的食物摆在面前也馋得不行, 或许许筠那时的感受跟我也差不多。我似乎能想象到他坐在流放地那可怜的餐桌前, 带着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念念不忘自己曾在全国各地吃过的美食, 写下《屠门大嚼》的情景。

朝鲜隐秘的“海外生意” 篇5

尽管被西方视为“极权国家”, 但朝鲜出口到海外的雕像, 主题几乎都围绕着自由与抗争。

制造这些雕像的万寿台创造社可能是全球最大的艺术企业, 4000 名员工中, 光艺术家就有1000 多人, 他们都是从朝鲜顶尖学府精心挑选而出, 只有他们才有资格为金氏家族塑像和作画。同时, 他们还批量生产宣传画、壁画和海报。

万寿台创造社转战海外, 并非由于朝鲜国内窘迫的经济形势。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不久前发布的公告显示, 去年用于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国家预算中, 有近5 成用在了庆祝金日成100 周年诞辰的大型献礼工程上。这笔钱中很大一部分流入了万寿台创造社, 因为小到领导人像章、大到安置金正日遗体的纪念堂, 都由该社设计和施工。因此《商业周刊》认为, 万寿台走出国门的唯一目标, 只是为了获得外汇。

据报道, 朝鲜方面对德国法兰克福雕塑的报价只有20 万欧元, 包括把巨大的青铜像从朝鲜运到德国的运输费用以及组装费——要知道, 单单用于制作雕塑的青铜原料, 价值就接近报价的一半。万寿台的一位工作人员骄傲地对前来考察的博物馆工作人员斯特姆说“:全世界没有人能和我们竞争。”斯特姆还注意到在庞大而空旷的厂房里, 一群艺术家正在临摹欧洲的风光和肖像画。朝鲜人神秘地告诉他, 游客在塞纳河畔的画廊里花高价买到的油画, 很可能就是这些朝鲜人绘制的。

朝鲜在华也有高级会所

据推测, 万寿台创造社的实际控制者是金正恩的姑姑金敬姬, 这位朝鲜轻工业部部长同时还掌管着分布在海外的朝鲜连锁餐厅。同万寿台创造社一样, 它们每年为朝鲜政府贡献上千万美元的外汇收入。

位于北京朝阳门外的海棠花是朝鲜国营餐厅之一。它距离外交部大楼不远, 因此成了驻华使馆工作人员和驻华记者们最喜欢的聚会场所。

与海棠花比起来, 北京另一处朝鲜餐饮企业高丽宫则显得更为神秘。媒体调查发现, 那里全部为包间, 最低消费8800元, 实行会员制, 分三档, 入会金额分别为15 万、35 万和60 万元人民币。但问起在哪里能办卡, 女服务员却说:“不知道, 你去问旁边吧。”她说的旁边, 是指会所隔壁的“朝鲜投资事务所”。

但朝鲜投资事务所自成立那天起就成了“朝鲜驻华上访办公室”——一些被各种诱人项目吸引的中国投资者到朝鲜后, 发现朝鲜方面想要的只是外汇, 缺乏真正运作项目的诚意。事务所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安抚投资者。

其实朝鲜并非投资的黑洞, 掘金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只要能赚到外汇, 政府甚至会向外国商人开放监管最严厉的产业, 比如IT业。

朝鲜设计的软件, 名列App Store前十

朝鲜的IT业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电脑系统不是微软的Windows, 而是自主开发的“红星”系统, 因为它才与朝鲜的价值观相一致;名为“光明网”的互联网只对科研人员和一定级别的官员开放;过滤技术“蚊帐”, 则保护着朝鲜互联网的“社会主义纯洁性”。

但在这样的限制下, IT业居然也成为朝鲜出口创汇的优势产业之一。比如德国人沃尔克·埃洛塞尔, 他和朝鲜科学与技术部合资成立了Nosotek公司, 为一些西方客户设计软件。

2012 年, 一家英国旅行社发来订单, 希望能开发一款产品, 帮助推广朝鲜旅游线路。朝鲜的程序员们开发出了一款网页游戏——《平壤赛车》。玩家只要打开网页, 就可以体验在平壤街头驾车驰骋的快感。游戏背景完全模拟平壤的街景, 一路会经过柳京饭店、主体思想塔等地标性建筑, 身穿制服的女交警还会时不时出现在屏幕上, 提醒玩家要注意安全驾驶。

这款游戏对朝鲜来说可谓一举三得:既吸引了来自西方的游客, 又宣传了朝鲜的建设成就和精神文明, 同时还赚到了外汇。

不过, 在朝鲜经营合资企业并非易事。员工每周一要开思想会议, 周五要到农村或工地从事体力劳动, 周六还要参加政治思想学习会。Nosotek的官方网站也提醒客户:朝鲜程序员每天只能收发一次电子邮件, 禁止向他们发送政治宣传或“反动言论”, 否则公司有权终止合作, 预付款不退。

尽管有这么多不近人情的限制, 埃洛塞尔的生意依然不错。他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我们有两款产品杀入过苹果App Store排行榜前十位, 但客户不想让人知道它们是朝鲜的程序员们设计的, 所以我们公司和员工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产品介绍中。”

为奔驰和宝马服务的海外劳工

承包雕像工程、开餐馆、办朝外合资企业, 都只是朝鲜海外生意的一部分。其实, 朝鲜获得外汇的途径, 还包括传统的边境贸易、外派劳工收入、外国援助等, 以及最为重要的“ 侨汇”——侨居外国的朝鲜人不断往国内寄钱。据在日华人桥本隆则的文章介绍, 在日本定居的60 万朝鲜后裔, 每年都会以中国为中转站向朝鲜国内大量寄钱, 据说最多的一年汇款总额有30亿美元。

而这些源源不断的外汇收入背后, 是朝鲜在海外的10多万劳工大军。

20世纪90年代以前,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共同体“经互会”的成员, 朝鲜一度过着相当滋润的日子。但苏联的解体和“经互会”的解散让朝鲜突然间失去了主要的外汇来源。

朝鲜这时候才猛然意识到外派劳工的价值。朝鲜官方还总结出了一套管理法则:集体行动, 工资上交政府, 每50人派遣一位指导员。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 在捷克, 有数百名朝鲜女工为奔驰和宝马缝制真皮座椅。她们每月要缴纳40美元食宿费、1美元《劳动新闻》订阅费, 还要上交2 美元用于向金日成铜像献花。她们每人只能留下五分之一的收入做零花钱, 剩下的全部由管理人员统一汇回国内, 在她们回国后, 再兑换成朝鲜元一次返还。不论是侨汇、外国投资还是海外劳工收入, 朝鲜政府一转手, 就用朝鲜元换到了美元。

尽管如此, 希望能得到外派机会, 到国外赚钱的朝鲜人依然不在少数。一位电焊工说, 只有到寒冷的西伯利亚打工, 才能赚到为儿子买电脑的钱。“如果他不想要电脑, 想学音乐, ”他说“, 那我也可以给他买一把小提琴。”

从吃、穿看朝鲜风俗 篇6

在朝鲜过正月十五。在朝鲜, 正月十五是春节后第一个民俗节日。这天早晨, 我们走访了平壤市东大院区新里1洞第肠居民班的韩忠一家。当我们走到该居民班时, 满是做早饭的香味。韩忠一高兴地把我们引领到屋里。家里充满着节日氛围, 使我们心情愉快。女主人正在厨房准备节日饭菜。一会儿, 餐桌上就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其中最吸引我们的是药饭。女主人说: “米饭加蜂蜜、香油、栗子、红枣、松仁等, 搅拌均匀后蒸制而成的, 既好吃又有营养。我家做了药饭, 而邻家京哲他们用大米、黄米、大麦、大豆、小米做了五谷饭。”“爸爸, 请您喝吧。这是耳聪酒。”“好, 喝这杯酒, 耳朵好起来, 今年只听喜讯。”韩忠一把儿媳妇敬的酒喝下去, 又吃了用干菜做的菜。自古朝鲜人民在正月十五喜欢吃用9种干菜做的菜, 因为它们是用头年准备的干菜做的, 故称陈年的菜; 或者因为它呈黑色, 故称黑菜。据说, 吃了这种菜当年夏天不会中暑。

吃完饭后, 我们和他们一起去了7楼的宋英石家里。在那里, 人们已经开始了民俗游戏, 十分热闹。在一间房子里, 女人们玩着尤茨游戏; 在另一间房子里, 则一群男子正喊着“将军”“挡了”下棋。在外面, 孩子们在放风筝、玩风车等游戏。看着饶有趣味的民俗游戏, 我们不知道时间怎么过的。傍晚时分, 我们和他们分手, 走向了大同江畔的练光亭。和谈笑风生的人们一起走到了练光亭, 这里已经来了很多人准备赏月。正月十五最热闹的就是赏月。以前, 一到正月十五晚上, 全村人就登上后山赏月, 传说, 谁先看月亮, 谁就走运。朝鲜的很多地方都有望月台、望月楼、望月桥等, 这都是来源于赏月的。很多平壤人就登上牧丹峰浮碧楼观赏从纹绣峰那边升起的圆月和月光下的风景, 因这里风景太美, 故称浮碧玩月, 列入平壤8景之一。“月亮升起了。”有人喊, 我们看, 的确, 圆圆的月亮徐徐升起, 投下皎皎月光。身着民族服装的人们看着月亮高兴得欢呼起来。这一情景越看越是蔚为壮观。别具一格的正月十五赏月, 使人们充满喜悦、浪漫、生机和火力, 更对未来充满了喜悦和理想。

正月十五的五谷饭。米饭, 是朝鲜人的主食。早在原始时代和古代, 朝鲜人以种植穇子、粟、黍子、高粱、黄豆、小豆、稻等来做饭吃了。到了李朝 ( 1392 ~ 1910) 时期, 饭的种类多样, 做饭的方法也有了发展。饭, 大致分为只用粮食作的饭、粮食里掺合一些副材料以使其产生别有风味的饭以及把饭再加工而成的饭等。只用粮食做的饭, 有大米饭和杂根饭。五谷饭, 是杂粮饭中最具特色的饭。五谷饭, 顾名思义是用五种谷类 ( 主要是稻、大麦、粟、黄豆、黍子) 掺合而做的饭。朝鲜人自古有了正月十五用炒紫菜或马蹄叶包五谷饭吃的习俗。用于五谷饭的谷物种类, 按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地区稍有不同, 但主要的还是大米和小豆。五谷饭, 其味香甜, 富含糖质和人体所必需的各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小豆富含医治脚气病、消除疲劳所需维生素PP和B群, 高粱米、黍子、白米、大麦等也含有医治动脉硬化、高血压, 起滋补作用的营养成分。由此, 五谷饭对各种疾病具有医疗效果, 尤其对疲劳、元气低落、全身虚弱、贫血、脚气病有特效。五谷饭成为朝鲜民族饭菜之一, 一到正月十五, 朝鲜人照例做五谷饭吃, 欢度节日。

朝鲜黄豆酱。“生来这世上, 吃起饭来时, 头一次上了瘾的菜, 是我好妈妈动手做酱坯, 亲手做的朝鲜黄酱。浓重强烈的民族香气, 你那味道别有风味, 啊, 我们的黄酱……好呀, 好呀, 再好不过。”这是朝鲜人广泛传唱的《朝鲜黄酱之歌》中的一段。正如歌词所说的那样, 朝鲜人人都喜欢吃用黄豆酱坯做的朝鲜黄酱。对他们来说, 朝鲜黄酱是饮食生活离不开的一部分。朝鲜人很早以来煮大豆, 发酵后放点盐, 做成咸津津稍稠的黄酱, 利用于饮食生活。朝鲜人从原始时代起种植大豆, 把它用于饮食生活。那个时候早已晓得, 把大豆炒或煮, 就既容易消化又好吃。他们把大豆煮熟后, 吃饭的时候作为副食消费所需一定数量, 所剩的保管起来此后再用了。在此过程他们开始懂得了发酵的大豆比起当场吃, 其味道更好、更香、更引起食欲。从此, 开始煮大豆加以发酵后调剂咸淡做成速成酱吃了。此后, 人们根据其经验, 给速成酱放点水和盐, 经过一定时日后, 用筛子过罗, 倒入锅里熬成酱油。所剩的酱油渣子里放进酱坯粉, 再放点盐做成了大酱。到了高句丽 ( 公元前277 ~ 公元668) 时期, 黄酱成了饮食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 随之做酱技术也逐步得到了发展。平安南道江西郡德兴里的高句丽壁画墓墓志铭写道: “动员众多的人进行了大工程。他们吃了大米饭和肉, 喝了酒, 也吃了整整一仓库的大酱。”史书《三国志》里也记有高句丽的做酱本领相当出色的字样。人们大致在11月立冬时分煮大豆、发酵、做成酱坯, 经过两三个月, 把它打碎, 晒阳光, 以1比3的比例放进盐和水, 倒进酱缸子里。腌熟后, 阴历2月之中做酱。从季节上看, 这一时期腌酱, 既不会变质又好熟。因为大酱是各个家庭自个做的, 所以做法和其味道按各家各异。根据大酱味道的好和坏, 也决定那个家庭的品位。所以有“说话多、酱味苦”“沙锅丑、酱味甜”等俗语。通过这些俗话也可以知道, 朝鲜人把大酱并不单纯地看成食品, 而且视为决定一家之品位的食品。人们认为要想把女儿嫁给有规矩的人家, 就要教给她33种做酱方法, 甚而至于把大酱选定为一种彩礼。此后, 黄酱经过渤海国时期 ( 698 ~ 926) 、高丽时期 ( 918 ~1392) 到了李朝 ( 1392 ~ 1910 ) 时期, 其质量更臻完善, 味道更鲜美起来了。如上所述, 作为朝鲜民族传统食品流传下来的黄酱, 今天其味道不仅独特香甜, 而且作为大有作为的保健食品享有声誉。最近, 学者们科学地鉴定黄酱为防癌保健食品之一。学者们深入研究朝鲜人的癌症发病率比起别的国家的人低的原因, 确凿地证明了栖息在酱坯里面的微生物与霉相互混合的状态下是绝对不可能产生黄曲霉素, 从而反证了酱坯制造出抗癌成分。不止于此, 也查明了黄酱增强肝脏机能的事实。黄酱的主原料大豆, 含有各种维生素、钾、磷、铁等人体所需多种营养素和5种皂草苷。黄酱对消化不良、浮肿、淤血、妊娠、贫血、食物中毒、腹泻以及轻度创伤、指头脓炎、风疹、虫咬等也可以用做紧急备用药物。今天在朝鲜, 不仅家家户户腌制酱坯, 而且食品厂也沿用传统土法的同时利用工业方法生产黄酱。黄酱不仅在朝鲜国内畅销, 而且大批销往国外, 大受欢迎。

二、穿戴讲究的朝鲜民族服饰

穿朝鲜裙袄的朝鲜妇女最漂亮。朝鲜裙袄如实地反映朝鲜妇女固有的民族性和审美习惯。自古, 朝鲜裙袄按照纯洁而高尚的朝鲜妇女的志向, 在其形式上得到和谐发展。朝鲜半岛三国时期的长袄渐渐改变为短袄。与其相反, 裙子变得更长更宽。朝鲜妇女身穿短袄与长而宽的裙子, 显得身材苗条。裙子的细皱轻微摆动的时候, 人们可看到朝鲜裙袄独特的律动。每当看到朝鲜妇女穿的裙袄时, 最引人注目的是朝鲜袄领子边上贴的白色补领。挖得很深的领子上贴的补领, 是朝鲜裙袄固有的组成部分, 是象征纯洁无比的朝鲜民族服装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朝鲜妇女喜欢纯洁和洁白。她们虽然选择各种颜色布料做裙袄穿, 但是一定选择白色布料做补领。这样, 民族服装显得更加美丽。固定在朝鲜袄上的一对飘带, 是只能在朝鲜裙袄上才能看到的富有装饰效果的独特要素。朝鲜裙袄的花纹和颜色也很优雅。朝鲜妇女因为喜欢浅而鲜明的颜色, 所以选择明亮颜色的布料做衣服, 细腻而生动的花纹跟布料底色很协调。裙袄花纹随着裙袄的变化不断得到发展。几何纹、) 自然纹、植物纹、动物纹、字体纹等多种多样的朝鲜裙袄花纹, 在其主题和内容上大放异彩。年龄、职业、容貌各不同的朝鲜妇女, 在节日自不用说, 在平时也爱穿裙袄。穿上朝鲜裙袄的她们显得格外漂亮。特别是, 穿白色短袄和黑色裙子的样子, 象征着纯洁而干净、坚强而朴素的性格。通过它, 我们可看到朝鲜妇女的外柔内刚的品性。结婚那天, 朝鲜妇女穿民族裙袄, 成了传统。穿着明亮而优雅的裙袄的新娘, 就像一朵花一样漂亮极了。通过朝鲜婚礼, 我们能够充分了解到珍视并热爱民族性的朝鲜妇女高尚的品性和裙袄的审美价值。朝鲜裙袄按照现代审美要求日益发展。朝鲜每年举行全国朝鲜服装展览会。展出的符合民族服装特点的朝鲜裙袄, 因把色彩和花纹很好地协调起来, 深受好评。展览会期间, 进行裙袄模特儿表演、服装技术图书及多媒体编辑物的介绍、关于加工朝鲜服装的讲座等。许多妇女通过展览会, 互相交流裙袄知识, 还提高了知识水平。身穿朝鲜裙袄盛装的朝鲜妇女, 成为包括首都平壤在内的朝鲜的城市与乡村独特风景。

朝鲜妇女的装饰用品。朝鲜妇女从早为使自己打扮得衣冠楚楚, 制造利用了会种装饰用品。头发装饰用品之一发簪, 原来是用来别住发髻的。后来, 逐渐成为装饰品。从而利用各种材料, 造得更加华丽。通过高句丽古墓壁画和《三国史记》的记载以及众多文物, 可以了解朝鲜妇女利用发簪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发簪, 一般10 ~ 13厘米, 也有40厘米以上的, 用银、铜、珊瑚、骨头、翡翠等制造。发簪, 按其簪头的形状, 分凤簪、龙簪、竹梅簪、木兰簪等。尤其, 金银底上透雕花纹的、镶嵌各种珍珠和七宝的、雕有一双鸳鸯和鹤的, 极其纤细华丽。手装饰品, 从古至今流传的有指环和戒指。指环没有装饰, 但有戴双的习俗。银指环专用于结婚彩礼。单个指环, 叫故戒指。戒指比指环造得细、纤细, 还刻有桃、树叶、花鸟等装饰, 显得更优美。姑娘和年轻妇女多戴戒指。主要是男女定婚时作为纪念交换的礼物。这里渗有男女爱情像戒指般无垠相连的意思。饰品, 也是朝鲜妇女独特的装饰用品之一。饰品是继承了高句丽男子佩带磨刀石和妆刀风俗的。后来成了连妇女也佩带的饰物之一。饰物, 过去不仅宫女和上流界女人而且普通女人也广泛佩带。尤其在民俗节日或婚礼等喜庆的日子喜欢佩带。饰物被广泛爱用, 是因为它不仅是妇女可爱的装饰用品, 而且是在其组成因素上赋有长生不老、幸福、和睦、爱情等象征性的意思。因而它成了贵重品。饰物, 一般以环、带子、胴体、缨子等构成。材料为花线和金银等贵金属类, 白玉、红玉、翡翠玉、水晶等玉石类, 珍珠、蜜花、珊瑚等装饰品, 是有朝鲜民族特色的用品, 表现着朝鲜人的创造智慧和工艺才能。

摘要:朝鲜半岛南、北分裂60余年, 风土人情已大不同。但融入高丽民族血液中的吃、穿、住、用没有大改变, 这是高丽民族难以割裂的文化基因, 笔者曾经在朝鲜呆过一段时间, 试图通过吃、穿几个片段来看看这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朝鲜黄杨栽培管理刍议 篇7

1 播种、追肥

撒播时, 苗床做成宽1.2m、深6cm的槽型矮床, 筛好覆盖土和沙子。播种前撒适量防地下害虫的农药和化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合, 然后均匀撒种, 用量为30~35g/m2, 覆盖上筛好的细土4cm, 沙子2cm, 最后浇水。播种后, 覆土3cm厚, 上盖草5~10cm, 第2年4月中旬无霜冻时分3次揭下盖草, 5月1日前后应特别注意寒流, 天气如有变化及时盖草防霜。夏季做好中耕除草, 当年不要追肥, 以免长得太旺, 影响当年木质化。入冬前可采取防风措施, 也可挖出沙藏。苗床冬优点是第2年移栽时不受时间限制, 不缓苗, 缺点是苗梢部分会干死。挖出沙藏春天要早栽, 沙藏时特别注意防水。

2 扦插

插条的采集多结合冬季修剪进行。 (1) 品种纯正调查与标记:插条采集前必须对采种园的品种进行调查核实, 对混杂品种植株挂牌或涂油漆作出标记, 在修剪时先将错株提前修剪, 将剪下的枝条清出园外, 以防插条混杂。 (2) 严格插条采集质量:剪插条时要选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丰产植株, 剪取充分成熟、节间适中、芽眼饱满的1年生壮条 (粗度0.7~1cm) 为插条, 过粗的徒长枝和细弱枝均不宜作插条。

3 病虫害防治

黄杨绢野螟是危害朝鲜黄杨较严重的害虫之一, 幼虫吐丝缀叶作巢为害寄主植物, 被害叶初期呈黄色枯斑, 后至整叶脱落。吐丝将树叶及被害后的落叶缀合在一起, 致使叶不能伸展, 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受害严重时整株死亡。为害黄杨、瓜子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雀舌黄杨、匙叶黄杨、朝鲜黄杨、冬青等。在幼虫孵化至2龄为害期间喷洒20%虫无赦1000~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

4 园林用途

谈朝鲜舞蹈中的“场” 篇8

关键词:朝鲜舞蹈,场,虚幻的力

在学习朝鲜舞的过程中, 教师为了提示学生进入一种需要的状态, 常常提起“场”这个词, 它代表了众人协调一致的氛围。类似于磁场、引力场, 它具有一种内在的凝聚力与张力, 但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磁场、引力场是客观的物质存在, 场内有能量、动量、质量的作用和转换, 而舞蹈中的这个“场”似乎是无形的, 看不见, 摸不着, 但身在其中又能强烈地感受得到。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它是真实存在的吗?

苏珊·朗格认为舞蹈是一种幻象, 一种“虚幻的力”。舞者完成动作需要肌肉产生各种物理力, 如弹跳力, 控制力等, 但在舞蹈中, 这一切都似乎消失了, 我们实际在舞台上看见的是另外一种力。比如做大跳时, 需要舞者双腿推动地面, 克服重力, 以及双腿撕开等, 而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却只是腾空的力, 飞升的感觉。集体舞中, 我们看见的并不是满台跑动的人, 而是吸引他们聚散、流动的一种无形的力。苏珊·朗格在《动态意象一对舞蹈的一些哲学探讨》中指出, “一个舞蹈的构成材料就是这个非物质的力, 只有在这种力的收缩和放松、保持和成形中, 舞蹈才具有了生命。而那个作为它的基础的真正的物理力反倒消失了。”我们所说的“场”就是这种“虚幻的力”营造的。在“场”中, 所有人似乎都受到了同一个中心力量或同一种能量的激发, 身体不自觉地受其引导。她还谈到:“这种力是为知觉而存在的, 是一种虚的实体。”说它是虚的, 并不代表它不真实, 任何能够为知觉感知的都是真实的, 就像镜中的影像, 就像海市蜃楼, 分明能用肉眼看见它矗立在空中, 但是你要认为它们是具有普通物理性质的物质, 那就错了, 事实上它们只停留在虚无里, 仅仅是一种幻象, 一种虚的实体。由这种“虚幻的力”营造出来的“场”也是一样, 它是虚幻的, 因为你接触不到它, 但它却是可以通过

会更好, 这时真的有只小鸟飞过来了, 作者就会想着小鸟飞到预想这个位置时的画面再拍摄。就像是从来不修建相片边框的摄影家罗勃.罗逊伯格 (Robert Rauschenberg) 说过, 他在等待生活进入观景框, 然后就被允许按快门了。

(二) 摆拍中的想象

摆拍为摄影创作争取到了更多的自由, 而它的创作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作者首先要构思好一个形象, 然后把大脑中的形象转化为实物, 最后进行现场拍摄。这样摆拍就有了两个过程, 一是从构思到摆, 二是摆好了去拍。摆拍中的想象显然存在于前一个过程之中, 所以, 可以说摆拍中的想象也就是摆之前的构思中的想象。

结语:

在摄影艺术越来越被大众所喜爱和接受今天, 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摄影的拍摄和创作中来, 但摄影创作无论是从它的思维知觉感知的, 不论是演员自己还是观众都能强烈地感受得到, 因此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一种虚的实体。

朝鲜舞的最高境界是无动作, 你没有感觉是在跳什么具象的动作, 而是在跳一种氛围, 在跳“场”。为什么在朝鲜舞中如此强调这个“场”字呢?这和朝鲜民族内省的民族性以及内在的动作动势相关。跳朝鲜舞时, 舞者身体的中段始终没有完全打开过, 脐部一直保持向内收拢, 躯干的感觉是向心的。和西方舞蹈外放, 向外扩张的性格不同, 朝鲜舞蹈是向内的, 包容万物的, 它的所有内容, 所有情感, 所有表达都集中在腹部, 腹部的呼吸是所有动作的起点。不论是姿态造型, 舞动流转, 还是各种节奏变化都由呼吸引发、带动, 并受它牵制, 就像是呼吸引发的余波, 呼吸给的动力有多大, 动作的动势就多大, 即使是一些较大的跳跃或旋转动作, 也不能离开呼吸的控制。当这种内在的牵制力呈现在外部, 为观众感知时, 就变成了一种“虚幻的力”。这种“虚幻的力”是由内在的物理限制力转化而成的为观众所感知的虚幻的限制力, 它就像一个气罩, 始终存在于舞者身体四周, 人只能在罩中而舞, 而不能破罩而出。一旦突破限制, 刺破了罩子, 就说明舞者只关注了动作, 而游离了呼吸, 动作不受呼吸控制了。这个气罩就是我们所说的“场”, 所以当舞者达到无动作的境界时, 实际上就是因为他跳出了这个气罩的感觉, 跳出了“场”。

由呼吸引发, 笼罩在舞者身体周围的气罩是一种内在的“场”, 这种“内场”向外扩散, 占领更大的空间, 进而笼罩整个教室或舞台, 形成了一种相对的“外场”。“内场”和“外场”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分, 他们是相对舞者自身身体而言的, “内场”强调自身内在的空间, 而“外场”是舞者与外部空间的关系。舞者似乎只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内似舞若思, 并不主动地向外投射, 但是内部的限制与外部的发散在朝鲜舞中并不矛盾, 相反, 越是沉入心里的东西越能向外释放, 越有感染力。舞者在气罩之内那种超然的, 自律自足的生命感是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

于是, 在朝鲜舞中我们可以看到, 舞者时刻执着于自身的“内场”, 并向外扩散, 形成了一种无限大的“外场”, 也只有跳出了这种气韵, 这种“场”, 才能达到朝鲜舞“无动作”的最高境界。

方式、对象还是本质特征都有其特殊而独立的一面, 是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 其它艺术思维的理论方法无法一叶蔽之, 将其涵盖。有很多人虽然热爱这门艺术但却不能将之很好把握的原因就在于对其创作的思维方式的不了解, 所以了解摄影创作思维方式的本质和规律就显得很重要了, 当摄影创作的思维方式被更多人所了解的时候, 摄影艺术的发展必然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军, 数字高速电影摄影技术研究, 现代电影技术, 2010.3

[2]李利平、肖红廷, 论平面设计和摄影技术的关系, 科技资讯,

[3]费宇拓, 简论摄影创作的构思, 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08.9

上一篇: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下一篇:电子类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