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和汉族儿童

2024-10-02

朝鲜族和汉族儿童(共4篇)

朝鲜族和汉族儿童 篇1

摘要: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儿童和汉族儿童在体格发育上的差异。方法 对五所朝鲜族和汉族幼儿园的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朝鲜族儿童在身高、体重、肥胖等方面都高于汉族儿童。结论 考虑跟朝汉民族生活方式及健康教育不同有关。

关键词: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儿童,体格检查,差异

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反映出儿童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 合理的营养是儿童健康发育的物质条件。为了解朝鲜族和汉族在饮食、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对儿童发育的影响程度, 2010年对本辖区五所幼儿园儿童体格检查的情况及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对本辖区幼儿园2-6岁儿童体检, 实际儿童数1051人, 参加体检的916人。朝鲜族儿童604人, 体检579人, 参检率95.8%, 汉族儿童447人, 体检337人, 参检率75.4%。对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牙齿、心肺胸腹及脊柱、四肢体检, 作全血常规、肝功能及乙肝系列的化验。

1.2方法本社区保健人员正确掌握测量方式及方法。儿童脱去鞋帽、外衣, 空腹采静脉血, 仪器经过校正确保测量准确。

1.3评价标准参照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7岁以下儿童体格检查参考值来评价。年龄别体重<-2SD为营养不良, 身高别体重<-2SD, 为消瘦, 年龄别身高<-2SD, 为生长迟缓。贫血标准:采用静脉全血, 用BC-2600型血细胞分析仪器, 根据我国第七版儿科学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HB<110g/L为贫血。

2结果

2.1 2010年对916名2-6岁儿童体检身高的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朝鲜族儿童身高发育中上等比例比汉族儿童明显升高, 两民族身高发育中等的比例基本均等, 整体呈正态分布。

2.2对916名2-6岁儿童体重测量的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朝鲜族和汉族儿童的体重基本呈正态分布, 体重发育上等的朝鲜族高于汉族儿童, 营养不良的儿童朝鲜族儿童低于汉族儿童, 有明显差异。汉族儿童体重中上等的高于朝鲜族儿童。按年龄分组体检结果见表3。

2.3 916名2-6岁儿童贫血情况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两民族3-4岁的儿童贫血的发病率呈高分布状态, 2岁和4岁的汉族儿童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朝鲜族儿童。汉族儿童的饮食应给予适当的干涉, 建议食用含铁及维生素C多的食物, 增加铁的摄入来纠正贫血。

2.4 916名2-6岁儿童龋齿情况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 4-6岁是儿童龋齿发病率呈高分布状态, 朝鲜族儿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儿童, 这与朝鲜族儿童食入甜食小食品而不及时刷牙有关。应在两民族幼儿园积极开展保护牙齿的健康教育, 让儿童学会最简单的保护牙齿的方法--刷牙。

2.5 916名2-6岁儿童肥胖情况见表5。

由表5可见肥胖儿童朝鲜族明显多于汉族, 这与朝鲜族家长对孩子特别的宠爱及饮食习惯有关。

3讨论

体检结果表明, 朝鲜族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基本高于汉族儿童, 肥胖儿童也高于汉族儿童, 营养不良的发生低于汉族儿童。这与朝鲜族和汉族的饮食文化有关。从参加检查的人数比例来看, 朝鲜族儿童参检率95.8%, 汉族儿童参检率是75.4%。充分说明朝鲜族家长及幼儿园对朝鲜族儿童健康保健的重视。朝鲜族儿童比汉族儿童龋齿发生率高, 两民族儿童龋齿的发生率都在比较高的水平。考虑和儿童多食甜食、零食, 家长没有及时正确指导儿童刷牙有关。

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的生活方式、对儿童的教育方式等不同, 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各有优劣, 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马春梅, 马振铃.回族聚集地区农村1952例0-6岁儿童体格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0:33.

[2]刘晓鸥.幼儿园儿童体检1011例资料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0:23.

[3]王冰.2007年焦作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 2009:10.

朝鲜族和汉族儿童 篇2

儿童通过青春期的生长发育及性发育过渡到成年人是连续、复杂的遗传和环境 (社会、自然) 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青春期因民族、地域、经济文化水平以及生活习惯不同而异, 并随时代推移而变迁, 而且发育开始时期和程度都影响后期的健康[2]。文献报道显示, 我国青少年近年来呈现身高、体重发育水平普遍提高, 性发育不断提前的长期趋势[3,4]。

本研究采用Tanner 5[5]分期法, 对吉林市区朝鲜族和汉族9~12岁女童进行第二性征调查, 以了解吉林市区儿童的第二性征及其民族差异, 为我国不同民族和地区儿童性教育、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时期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吉林市随机抽取1所汉族学校和1所朝鲜族学校的小学四~六年级学生, 每个年级抽取4个班共调查370人, 其中剔除朝鲜族、汉族以外的民族及<9岁和>12.9岁的儿童, 获有效样本357人。年龄范围为9~12岁, 其中汉族女童为228人, 朝鲜族女童为129人。朝鲜族、汉族女童平均年龄分别为 (11.01±1.00) 岁和 (10.75±0.88) 岁,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朝鲜族、汉族女童的平均身高分别为 (147.1±8.70) cm和 (145.9±8.67) cm, 控制年龄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平均体重分别为 (38.0±7.08) kg和 (34.8±8.09) kg, 控制年龄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BMI分别为 (17.5±2.55) kg/m2和 (16.2±2.70) kg/m2, 控制年龄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1.2 方法

身高、体重指标的测定均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检测细则”要求进行。第二性征发育分期采用目前国际惯用的Tanner 5分期法[5], 调查女性乳房发育分期和阴毛发育分期。一般认为各指标发育达Ⅱ期标志着青春期发育的启动, V期标志着发育已达到成熟水平。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 应用SAS 9.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两样本均数间的比较用t检验, 需要年龄控制时采用协方差 (ANCOVA) , 2组中位数的比较采用Median two-sample检验, 百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女童乳房和阴毛发育及月经来潮率

由表1可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 阴毛和乳房逐渐发育, 女童乳房发育早于阴毛发育。9岁组儿童中阴毛和乳房发育, 即Tanner 2期以上分别占8.9%和40.5%;10岁组儿童中分别占17.6%和74.2%;11岁组儿童中分别占51.7%和88.1%;12岁组儿童中分别占73.0%和89.6%。357名9~12岁儿童中月经来潮的儿童共68人, 占19.1%;9岁组开始有月经来潮者, 发生率为8.9%。10~12岁组月经来潮发生率分别为9.8%, 22.9%和47.9%。

注: () 内数字为检出率/%。

2.2 朝鲜族、汉族女童性发育比较

在9~12岁各年龄组女性儿童中乳房发育开始的朝鲜族儿童分别占56.0%, 83.3%, 97.4%, 93.1%;汉族儿童分别占33.3%, 69.7%, 83.5%, 84.2%。各年龄组朝鲜族女性儿童占的比例显著高于汉族儿童 (P<0.01) 。各年龄组月经来潮比例朝鲜族儿童为12.5%, 18.9%, 34.2%, 58.6%;汉族儿童为9.1%, 7.0%, 19.0%, 36.8%, 朝鲜族女性占的比例高于汉族女性。

2.3 性发育中位年龄

乳房分期2和3的中位年龄 (95%CI) 朝鲜族儿童分别为10.88 (9.58~12.50) 岁和11.83 (9.75~12.83) 岁;汉族儿童分别为10.92 (9.50~12.08) 岁和11.71 (9.50~12.30) 岁。阴毛分期2和3的中位年龄 (95%CI) 朝鲜族儿童为11.75 (10.0~12.58) 岁和11.83 (10.50~12.70) 岁;汉族儿童为11.42 (9.50~12.20) 岁和11.83 (10.83~12.30) 岁。朝鲜族、汉族女性儿童月经初潮中位年龄 (95%CI) 分别为11.71 (9.75~12.70) 岁和11.72 (9.59~12.25) 岁。朝鲜族、汉族之间性发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5) 。

3 讨论

性发育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部分, 乳房发育, 阴毛发育和月经初潮是女性性发育的主要特征。不同的种族遗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导致不同民族性发育差异的主要原因。国外研究结果表明, 发达国家儿童一代比一代长的高, 性发育年龄不断提前, 成年身高持续增长, 月经初潮年龄不断提前和肥胖伴随出现[6]。

20世纪70年代女性的性发育开始年龄为11.15岁, 90年代为10.9岁, 21世纪初儿童的性发育开始年龄提前到9.5岁[7,8,9,10]。本研究乳房发育开始中位年龄为10.92岁, 阴毛发育中位年龄为11.50岁, 比中国9城市儿童乳房发育和阴毛发育年龄9.2岁和11.16岁晚[3]。但9岁组儿童阴毛及乳房已开始发育, 乳房发育开始的儿童占36.7%, 发生率明显高于2006年报道的深圳市9岁女童乳房发育的发生率 (1.45%) [11]。

有研究表明, 我国1998-2000年城市女性月经初潮的年龄提前0.7岁, 中小城市提前0.5岁[12]。2006年烟台女童出现月经来潮者最早为10岁, 发生率仅为2.34%[13], 2007年广东省10岁组儿童月经发生率为1.7%[1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岁组朝鲜族、汉族女童已出现月经初潮者, 到10岁月经来潮率占9.8%, 12岁组月经来潮率汉族、朝鲜族各达到36.84%和58.62%。这与以往大量资料报道的结果相同[15,16], 但本研究12岁组人数不到100例, 其结果应谨慎使用。

朝鲜族和汉族儿童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别于2011年7月15—18日和2013年7月16—21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抽取朝鲜族小学校2所和汉族小学校3所,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被选学校内8~12岁朝鲜族和汉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纳入资料完整的学生5 747名(朝鲜族2 011名,汉族3 736名),其中朝鲜族8~12岁各年龄组学生分别为325,430,419,455,382名,汉族学生分别为624,796,744,876,696名。调查前对全体被选学生和家长详细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具体内容,并要求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研究对象在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进行体格测量,由经过培训并认证合格的体检人员使用统一仪器来完成。(1)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严格按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6]要求的标准技术方法进行。(2)测量腰围(WC)时,取立位,两侧取肋弓下缘与髂骨嵴之中点水平,腹侧取剑突与脐之中点水平,用皮尺测量周径。(3)用日立-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准确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糖(FBG),其中TG和FBG采用氧化酶法,HDL-C采用直接法,试剂分别由上海长征、北京中生及浙江伊利康公司提供。(4)由上海博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A-FABP和胰岛素(Insulin,INS),均采用ELISA法,其测定质控检验合格,批内与批间变异度均小于5%。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估测IR水平,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FBG×FINS/22.5。按照不同性别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Ⅰ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P25;Ⅱ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为P25~P50;Ⅲ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为P50~P75;Ⅳ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P7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不同民族学生代谢相关指标和重要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不同水平重要细胞因子学生代谢指标分布特征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脂肪细胞因子与其相关代谢指标的关联程度,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民族学生脂肪细胞因子及其相关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调整年龄和性别的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朝鲜族学生脂联素、瘦素和A-FABP平均水平与汉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朝鲜族学生体质量指数(BMI)、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FBG和HOMA-IR平均水平均高于汉族学生,而HDL-C平均水平则低于汉族学生(P值均<0.01)。见表1。

2.2 不同水平重要细胞因子学生各代谢指标分布特征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脂联素水平朝鲜族学生BMI,WC,SBP,DBP,HDL-C,FBG,HOMA-IR分布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483,49.425,16.826,10.220,10.241,38.723,31.309,P值均<0.01),不同脂联素水平汉族学生BMI,WC,DBP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947,26.596,15.859,P值均<0.01);不同瘦素水平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各代谢指标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朝鲜族BMI,WC,SBP,DBP,TG,HDL,HOMA-IR F值分别为630.115,644.500,59.382,71.126,108.483,37.165,150.136,汉族BMI,WC,SBP,DBP,TG,HDL,FBG,HOMA-IR F值分别为677.874,307.193,108.314,30.358,36.296,41.009,18.476,52.277,P值均<0.01);不同A-FABP水平朝鲜族学生BMI,WC,SBP,DBP,TG,HDL和HO-MA-IR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8.442,227.918,41.067,49.243,86.709,12.948,108.427,P值均<0.01),不同A-FABP水平汉族学生BMI,WC,SBP,DBP和HDL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833,17.434,26.324,8.705,7.384,P值均<0.01)。

2.3 脂肪细胞因子与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学生脂联素与年龄、性别、民族、体质量指数、腰围和HOMA-IR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生瘦素与年龄,性别,民族,BMI,WC,SBP,DBP,TG,HDL-C和HOMA-IR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生A-FABP与民族,BMI,WC,TG和HOMA-IR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3 讨论

研究显示[2,3],肥胖导致的脂肪细胞因子谱分泌异常是慢性炎症状态、胰岛素抵抗状态,以及多种代谢异常及其在个体内聚集现象(MS)的基础。瘦素是肥胖症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且可能直接或间接引起糖、脂代谢紊乱[7]。瘦素与血压密切相关[8],其可能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增加血浆肾素活性、肾小管钠水重吸收增加及血管平滑肌增生等机制导致血压升高[9]。研究显示,瘦素、脂联素等脂肪细胞因子均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脂肪细胞分泌的大多数脂肪细胞因子可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促进MS的发生[10]。脂联素是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和对血管的抗炎作用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且其还可改变血管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信号系统,发挥对人类血管和心肌的间接抗氧化作用[11]。但是,肥胖会导致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继而发生多种代谢异常,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12,13,14,15]。血清A-FABP能结合大量影响全身炎症反应的疏水的脂质配体[16],且其是全身胰岛素敏感性、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器[17]。研究发现[18],血清A-FABP与肥胖、血压、糖脂代谢异常和HOMA-IR均密切相关,提示其为肥胖者MS的预警剂。本研究结果显示,延边地区学生脂联素与BMI、WC和HOMA-IR密切相关,瘦素与BMI,WC,SBP,DBP,TG,HDL-C和HOMA-IR密切相关,A-FABP与BMI、WC、TG和HOMA-IR密切相关,与上述研究所推断的结论基本相符。提示炎症反应相关的脂肪细胞因子与诸多代谢指标的关联可能在人类生命早期出现。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脂肪细胞因子与诸多代谢指标的关联与否及其关联程度有所不同,且存在民族差异,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朝鲜族和汉族儿童 篇4

20世纪初到20年代, 社会心理学对信念的本质以及信念对一个人的行为影响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随后的十年里, 由于受到联结主义、行为主义等影响, 以及信念研究的困难性, 这个兴趣逐渐退化, 甚至在心理学文献中这一题目几乎销声匿迹。到60年代后, 对信念研究的兴趣开始回升, 但是心理学家对其理解各有不同。70年代, 认知科学重新开辟了与人类的认知和情感相关的信念研究。80年代, 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 如心理学、政治科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 复兴了对信念和信念系统的研究。进入21世纪, 学生的信念已成为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

信念是个体的行为准则, 来源于个体的经验, 通常无意识地影响新的经验, 并指导个体行为。信念并不是单一的, 它具有系统性, 而系统性是信念机能中的关键特点之一。信念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主观假设或观点, 信念不必以正确的事实和知识做基础。因此, 当一些人对某一事物持有很强的信念时, 其他人则可能不然。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 人们重视知识的本身, 并不关注学习个体的情感、学习背景和经历。在学习情感因素中, 学生头脑中形成的信念是对自身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信念, 这个信念构成一个系统, 称之为数学信念系统, 它指导着个体的学习活动、方式、行为。学生的数学信念系统是学生学习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从学数学的那天就开始建立起来的, 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而且在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起重要作用。

目前, 国内外关于学生数学信念系统与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很多, 其结果各不相同。例如, Schommer等通过调查学生数学信念和数学问题解决信念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结果表明, 学生的信念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House D研究美国和日本两国小学生数学信念与数学成绩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对美国和日本的学生来说, 数学信念显然与数学成就测验分数有关。Chen P P研究了学生自我信念中的自我效能信念对数学成就的可预测性和准确性, 结果表明, 学生自我效能信念能直接预测其数学成就、先前的成就、自我价值和完成后的努力判断。Chen S研究得出, 将数学看作是问题解决的学生的数学成绩要比将数学看作是应用法则和程序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好。

此外, 数学信念系统对数学成就的影响方面是否存在民族、学段差异呢?Chen S考察北京和纽约学生的数学信念与数学成绩关系时得出, 与纽约学生相比, 北京学生有着更强的问题解决信念并其数学测验成绩更高。然而, 与北京学生相比, 纽约学生的数学信念与成绩间的相关性更高。House D研究美国和日本学生数学信念和成就时得出, 数学成绩高的日本学生将成功归因为记忆课本和笔记上的知识, 而认为记忆课本和笔记上的知识很重要的美国学生成绩却很低。这些研究表明, 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数学信念系统存在文化差异。

多元文化背景下, 学生数学信念系统的研究一直是焦点, 但是, 除了上面的研究结果各不相同之外, 还存在不足之处。首先, 已有研究中的数学信念系统的因素不完整, 只研究了系统中的个别信念。即使研究相同信念的不同研究者, 其研究目的不同、对信念的定义和内涵的理解差异、所使用的理论框架的不同、收集数据的方式的不同、所得结果也不同;第二, 没有进行完整的数学信念系统对数学成就的影响, 只研究系统中的某些信念对数学成就的影响, 而且研究结果截然相反。第三, 学生数学信念系统的多元文化研究还不够完善。如, 尽管个别研究者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 但仍有民族、学段、性别等多元文化比较研究仍处于空白或为数不多。

同时, 当期我国新课程指出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 前者是每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对学生的情感给予充分重视。信念作为情感的一个组成要素, 影响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 数学成就和主观能动性, 并指导学生选择与其自身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问题解决策略。我国疆域辽阔, 有五十六个民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民族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独特领域, 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此, 作者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分析, 把学生的数学信念系统分为数学信念、数学学习信念、数学教学信念、自我信念和学习环境信念。这里, 数学信念是对数学本质和数学价值的认识;数学学习信念是指对学生观、能力观和学习方法的总的看法;数学教学信念是指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的认识;数学自我信念包括个体具有的自信、任务价值、目标取向和归因;学习环境信念是指对与数学学习相关的课堂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认识。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该文进行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数学信念系统与成就之间的关系比较。

本文以朝鲜族和汉族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从民族和学段上比较、分析了中学生数学信念系统与数学成就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对探究学生的数学成就和数学信念系统之间的关系, 以及这些关系与学段、民族文化背景是否有联系等提供启示, 填补这一领域研究, 以及对改进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辽宁省和吉林省的9所城乡中学共1100名朝汉初、高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朝鲜族中学生来自沈阳市、延吉市和龙井市等朝鲜族中学, 汉族中学生来自大连市、鞍山市和锦州市。为保证朝鲜族中学生和汉族中学生之间的可比性, 在选取调查对象时, 考虑了对象所处的经济文化背景以及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而且, 为了保证问卷的可靠性, 把问卷分为五大部分, 利用下午自习时间分别进行了五次调查。问卷收回并剔除无效问卷后, 共获得有效问卷995份, 有效率为89%, 其中, 汉族中学生642人 (初中生289, 男:146, 女:143;高中生353, 男:154, 女:199) , 朝鲜族中学生353人 (初中生160, 男:70, 女:90;高中生193, 男:68, 女:125) 。

(二) 测量工具

将Ernest的五种数学、数学学习与教学信念作为开发这三种信念的理论基础, 将自我效能、任务价值、目标定向和归因理论作为开发数学自我信念的理论基础, 课堂环境、性别刻板印象和社会刻板印象理论作为学习环境问卷开发的理论基础。同时查阅国内外研究数学信念系统的相关问卷。

选取140名朝汉两族中学生, 对初试问卷进行项目分析, 结果表明, 所有题目均具有高鉴别度, 随之对其问卷进行了两次因素分析。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 把自我信念因素变量进行调整, 最后得到三个因素, 分别命名为因素1:自信、因素2:归因。把学习环境信念因素变量调整后, 将因素1命名为进步学习环境信念, 因素2命名为传统学习环境信念。

经过预测, 调整一些因素和项目名称, 修改学生不好并没有理解的词汇和语句, 最终形成了正式问卷。本问卷由180道题组成, 其中, 数学信念26道题, 数学教学信念47道题, 数学自我信念31道题, 数学学习环境信念42道题。采用5点李克特式量表法, 将被试对项目的选择观点设为完全反对, 反对, 一般, 赞同, 完全赞同。每一观点依照先后顺序赋值为1, 2, 3, 4, 5。

通过皮尔逊积差相关方法、克伦巴赫α系数来检验本问卷的结构效度和信度。数据显示, 无论各分问卷之间还是总问卷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且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均高于各分问卷的相关系数。由此表明, 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而且, 无论是问卷的各个信念还是整体, α系数值均大于0.7, 其中总问卷的α系数值高于0.9, 表明预测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三) 数据分析

采用5点李克特式量表法, 将被试对项目的选择观点设为完全反对, 反对, 一般, 赞同, 完全赞同。每一观点依照先后顺序赋值为1, 2, 3, 4, 5。为保证成就的可比性, 收集的期末考试成绩全部转换成相应的t分数, 然后利用SPSS16.0通过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确定朝汉中学生数学信念系统与数学成就之间的相关关系。

三、数据分析

尽管数据显示有很多信念与数学成就之间有相关系数, 但是其中一些信念是学生不具有的。因此, “数学成就与数学信念系统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简称“系数表”, 见第32页) 中只显示了各民族、各学段的学生具有的数学信念系统与数学成就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 空格表示学生不具有的信念, “无”表示学生尽管具有这些信念但与数学成就之间无相关系数。在表中, **表明具有很强的相关, *表明存在相关, +表明存在正相关, ﹣表明存在负相关, 空白处表明无相关。据此, 下面分别从高中生和初中生分析朝汉学生的数学成就与数学信念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

(一) 高中生

汉族:进步教育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数学信念与数学成就之间存在正相关, 其中, 进步教育主义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技术实用主义、旧人文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数学学习信念与数学成就成很强的正相关, 进步教育主义存在正相关;旧人文主义、进步教育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数学教学信念与数学成就存在很强的正相关, 技术实用主义存在正相关;自信、内在目标与数学成就成正相关, 其中, 自信与数学成就存在很强的正相关;进步环境信念与数学成就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汉族高中生所具有的其它信念与数学成就都无相关。

朝鲜族:技术实用主义和数学信念与数学成就成正相关, 进步教育主义有很强的正相关;大众教育主义的数学学习信念与数学成就成正相关;技术实用主义、旧人文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数学教学信念与数学成就成正相关;自信、内在目标等自我信念与数学成就成很强的正相关, 失败归努力具有正相关。朝鲜族高中生所具有的其它信念与数学成就都无相关。

(二) 初中生

汉族:技术实用主义数学信念与数学成就呈很强的正相关;严格训导主义数学学习信念和数学教学信念与成就呈很强的负相关;内在目标、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努力等自我信念与数学成就呈很强的正相关;进步的学习环境信念与成就呈很强的正相关。汉族初中生所具有的其它信念与数学成就都无相关。

朝鲜族:内在目标与数学成就呈很强的正相关。朝鲜族初中生所具有的其它信念与数学成就都无相关。

四、总结与建议

(一) 总结

1.朝汉数学信念系统比较。

下面分别从数学信念、数学教学信念、数学学习信念、数学自我信念、数学学习环境信念等五大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给予总结。

(1) 数学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存在明显的民族共性和差异。

共性:朝汉高中生的旧人文主义, 初中生的旧人文主义、进步教育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 全体中学生的进步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等数学信念与他们的数学成就无相关。朝汉高中生的进步教育主义数学信念与数学成就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

差异:技术实用主义数学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上, 汉族高中生无相关, 朝鲜族高中生有正相关;汉族初中生有很强的正相关, 朝鲜族初中生无相关。汉族高中生的大众教育主义数学信念存在正相关, 朝鲜族高中生无。

(2) 数学学习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上存在明显的民族共性和差异。

共性:朝汉初中生的技术实用主义、旧人文主义、进步教育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

注:p<0.01, *p<0.05

差异:汉族高中生的技术实用主义、旧人文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数学学习信念与数学成就存在很强的正相关, 进步教育主义存在正相关, 然而, 朝鲜族的大众教育主义存在正相关之外, 其余都无相关。汉族初中生的严格训导主义存在很强的负相关。

(3) 数学教学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上存在明显的民族共性和差异。

共性:朝汉高中生的技术实用主义与数学成就之间都存在正相关;朝汉初中生的技术实用主义、旧人文主义、进步教育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都无相关。

差异:汉族高中生的旧人文主义、进步教育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然而, 朝鲜族高中生的旧人文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都正相关, 其进步教育主义无相关性。

(4) 数学自我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上存在明显的民族共性和差异。

共性:朝汉高中生的自信和内在目标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成功归于努力的信念都无相关;朝汉初中生的内在目标信念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自信则都无相关。

差异:汉族高中生的失败归于努力信念有无相关性, 朝鲜族则存在正相关;成功归于努力和失败归于努力等信念上, 汉族初中生存在正相关, 朝鲜族则无相关。

(5) 数学学习环境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上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

汉族高中生和初中生的进步数学学习环境信念与数学成就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朝鲜族初中生的进步数学学习环境信念无相关。

2.学段比较。

(1) 数学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上, 朝、汉族学生存在明显的学段差异和共性。

共性:朝汉初高中生的旧人文主义都无相关。

差异:随着学段的升高, 汉族的技术实用主义由很强的正相关变得无相关, 进步教育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分别由无变得很强的正相关;朝鲜族学生的技术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主义由无分别变得正相关和很强的正相关。

(2) 数学教学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差异:随着学段的升高, 朝鲜族的大众教育主义信念由无变得正相关之外, 其余都无变化, 都具有无相关;汉族的学习信念与数学成就之间关系都有明显的变化, 其中, 技术实用主义、旧人文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等都由无相关变得很强的正相关, 进步教育主义则由无变为正相关, 严格训导主义则由很强的负相关变得不具有这种信念。

(3) 数学学习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学段差异。

随着学段的升高, 汉族学生的技术实用主义、旧人文主义、进步教育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都由无显示出正相关, 其中, 旧人文主义、进步教育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则显示很强的正相关。朝鲜族学生的技术实用主义、旧人文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由无变得正相关, 进步教育主义则都无相关。

(4) 数学自我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上显示出明显的学段差异和共性。

共性:与数学成就之间的相关性上, 随着学段的升高, 朝汉学生的自信信念都由无变得很强;内在目标则都仍显示出很强的相关。

差异:与数学成就之间的相关性上, 随着学段的升高, 汉族学生的成功归于努力和失败归于努力等信念由很强变得无关;朝鲜族的成功归于努力仍然是无相关, 但是失败归于努力则由无变得正相关。

(5) 数学学习环境信念与数学成就关系上学段之间存在共性。

随着学段的升高, 朝汉学生的进步学习环境信念都由无相关变得很强的正相关。

(二) 建议

对不同民族和学段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改变及稳定其数学信念系统, 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成就。尽管, 总体上数学信念系统与朝汉学生的数学成就之间存在相关性, 但是, 民族之间, 学段之间显示出明显的共性和差异。因此, 有效提高数学成就, 就要防止千篇一律的模式, 而是要针对不同民族, 不同学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途径来改变与数学成就无相关的数学信念系统, 保持具有相关关系的数学信念系统。

针对朝鲜族高中生, 稳定和强化技术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主义数学信念, 大众教育主义数学学习信念, 技术实用主义、旧人文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数学教学信念, 自信、内在目标、失败归于努力等数学自我信念, 而且帮助他们使其转变成为核心信念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朝鲜族初中生, 增强内在目标, 激发其内在的学习目标, 并逐步使其变成核心信念是首要的。

针对汉族高中生, 稳定和强化进步教育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数学信念, 技术实用主义、旧人文主义、进步教育主义和大众教育主义等数学学习和教学信念, 大力增强其自信心和内在目标等数学自我信念, 以及提供进步的学习环境, 并使其转变成为核心信念, 也是重要的。对于汉族初中生, 稳定和增强技术实用主义数学信念, 激发内在的学习目标、强调成功与失败都是归于努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提供进步的学习环境, 使其变成核心信念。

(三) 未来研究问题。

该文是以朝、汉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的调查研究。因此, 有必要进行其他民族的广泛调查研究, 建立我国各民族的数学信念系统及相关模型。而且, 需要进一步探究数学信念系统存在民族、学段差异的原因, 数学信念系统影响各民族学生数学成就的途径、方式, 探索使学生建立有效提高数学成就的数学信念系统及促进其稳定性的方法、策略。

参考文献

[1]Thompson, A.G.Teachers’beliefs and conceptions:a synthesis of the research.In:D.A.Grouws (Ed.) ,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127-145) .New York:Macmillan, 1992.

[2]Pajares M F.Teachers’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2, 62:307.

[3]Chen 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hematical beliefs and performance:a study of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in Beijing and New York[M].Unpublished doctor 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 2005.

[4]李宏, 吴颖康, 李士锜.关于中学生数学信念和数学学习行为调查[J].数学教育学报, 2001, 10 (3) :88.

[5]林夏水.数学观对数学及其教育的影响[J].数学教育学报, 2007, 16 (4) :1.

[6]徐速.中小学生数学知识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 2006, 29:698.

[7]刘儒德, 陈红艳.论中小学生的数学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5) :39.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生育观研究下一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