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案例分析1

2024-08-08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1(共10篇)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1 篇1

余杭区南苑中心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分析表

现将调查数据汇总如下

性别:年龄:没有很轻中度偏重

1.头痛(30﹪)(40﹪)(20﹪)(10﹪)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20﹪)(50﹪)(20﹪)(10﹪)

3.头晕或晕倒(60﹪)(30﹪)(10﹪)(0)

4.对旁人责备求全(10﹪)(80﹪)(10﹪)(0)

5.责怪别人制造麻烦(70﹪)(10﹪)(10﹪)(0)

6.忘性大(30﹪)(30﹪)(30﹪)(10﹪)

7.容易烦恼和激动(10﹪)(10﹪)(60﹪)(20﹪)

8.胸痛(70﹪)(10﹪)(10﹪)(0)

9.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60﹪)(20﹪)(10﹪)(0)

10.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30﹪)(30﹪)(20﹪)(20﹪)

11.发抖(90﹪)(10﹪)(0)(0)

12.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80﹪)(20﹪)(0)(0)

13.胃口不好(50﹪)(30﹪)(10﹪)(10﹪)

14.容易哭泣(50﹪)(20﹪)(20﹪)(10﹪)

15.自己不能控制的大发脾气(30﹪)(50﹪)(10﹪)(10﹪)

16.经常责怪自己(40﹪)(30﹪)(20﹪)(10﹪)

17.腰痛(20﹪)(30﹪)(30﹪)(20﹪)

1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30﹪)(40﹪)(30﹪)(0)

19.感到孤独、苦闷(60﹪)(20﹪)(10﹪)(10﹪)

20.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60﹪)(20﹪)(10﹪)(10﹪)

21.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50﹪)(20﹪)(20﹪)(10﹪)

22.心跳得很厉害(70﹪)(30﹪)(0)(0)

23.恶心或胃部不舒服(70﹪)(20﹪)(10﹪)(0)

24.感到比不上别人(40﹪)(20﹪)(30﹪)(10﹪)

25.肌肉酸痛(60﹪)(20﹪)(20﹪)(10﹪)

26.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50﹪)(20﹪)(20﹪)(10﹪)

2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40﹪)(20﹪)(30﹪)(10﹪)

28.做事必须反复检查(30﹪)(30﹪)(30﹪)(10﹪)

29.难以做出决定(30﹪)(30﹪)(30﹪)(10﹪)

30.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80﹪)(20﹪)(0)(0)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1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7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患者纳入标准: (1) 年龄≥60岁; (2) 下肢骨折住院患者, 存在抑郁状态; (3) 手术治疗 (内固定或者外固定架治疗) ; (4) 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 (5) 同意参加此研究者; (6) 骨折前能够独立行走。研究采用横截面队列研究, 术后有97例 (58.1%) 患者存在抑郁状态, 其中男52例, 女45例, 年龄67.64±6.76岁, 其中已婚49.5%, 丧偶46.4%, 单身1.0%, 离异4.1%。纳入的抑郁患者, 文盲43.3%, 小学教育程度30.9%, 中学教育程度21.6%, 而大学教育程度4.2%。

1.2 研究方法

251例患者符合上述标准, 167例完成术后24h老年抑郁量表 (GDS) 问卷调查, 其中2例失访, 3例在1年内死亡。根据患者的入院资料,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 年龄, 性别, 教育程度, 婚姻状态。我们将GDS评分≥5, 认为患者处于抑郁状态。将术后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纳入本研究, 最终纳入97例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继续随访, 在患者术后12个月返院复查时, 再次进行老年人抑郁量表调查, 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 并且同时采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 (MOSS ̄SSS量表) [3], 收集患者的医疗社会支持情况。一年后处于抑郁状态和非抑郁状态的患者分成抑郁组和非抑郁组, 分析两组上述资料, 进一步探讨抑郁状态继续存在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 两组的教育程度差异, 采用Mann ̄Whitney U非参数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年后仍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63.9%, 1年后抑郁状态消失的患者36.1%。整体上抑郁状态女性多于男性, 抑郁状态消失明显少男性。抑郁组医疗社会支持 (52.28±10.77) 明显高于非抑郁组 (41.98±9.72) ,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教育程度低于非抑郁状态患者 (P=0.004) 。见附表。

3 讨论

突然遭受创伤致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 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反应[4]。从本组资料中可见, 抑郁是突出的心理问题, 其次, 因创伤后长期卧床, 易使年老体弱、活动依赖他人的老年患者产生抑郁情绪, 影响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5]。

本研究讨论了患者长期的术后抑郁状态的情况, 为及时的患者心理干预提高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的结果显示, 患者一年的抑郁为34%, 与先前的台湾学者 (36%) 结果较为接近[6]。

在抑郁的危险因素中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 女性患者、低医疗-社会支持、教育程度低的患者更易处于抑郁状态。这些研究与之前其他学者的研究报道类似, 女性患者更容易处于抑郁状态[7], 低的医疗社会支持[2]。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以文盲以及小学程度为主, 这也与我国的教育水平以及我院收治的病人以农村患者为主有关。本研究的只纳入本院的病人, 未进行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调查, 患者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偏倚, 同时样本量较少, 但仍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因此应呼吁社会与家庭多关心老年患者的生活, 保证其生活质量。对于教育程度偏低的患者, 应提供通俗易懂的信息资料, 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降低其抑郁程度, 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 如疾病的治疗方案、功能锻炼的作用、疾病的转归等, 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 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在不影响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前提下, 同时加强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 传授锻炼方法、交待日常生活以及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 嘱咐注意复查等, 避免任何可能影响患者安全感的行为, 消除患者顾虑。进一步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 从躯体、心理等方面提高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选取163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 收集年龄、性别、婚姻状态, 教育程度资料, 在其术后24h、1年时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对其进行测试, 记录抑郁状态。结果58.1%患者在术后存在抑郁心理, 术后1年37.0%患者依然存在心理抑郁情况。其中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多为女性患者以及医疗社会支持程度低, 教育程度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一年后仍部分存在抑郁状态, 对此护理人员要进行有效沟通.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 针对原因, 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女性、医疗社会支持程度低是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抑郁

参考文献

[1]韩月明, 冯周莲, 康玉闻.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 2009, 16 (14) :76-77.

[2]Chou K L, Chi I.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elderly[J].Aging Ment Health, 2003, 7 (3) :224-231.

[3]Yu D S, Lee D T, Woo J.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ocial support survey (MOS-SSS-C) [J].Res Nurs Health, 2004, 27 (2) :135-143.

[4]吴朝辉.对5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11, 24 (10) :313.

[5]陈颖儿, 崔秀梅.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康复干预[J].现代护理, 2005, 11 (6) :461-462.

[6]Shyu Y I, Cheng H S, Teng H C, et al.Older people with hip fracture:depression in the postoperative first year[J].J Adv Nurs, 2009, 65 (12) :2514-2522.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1 篇3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冷凝集

健康体检男37岁,真空静脉采血2ml ,EDTA-K抗凝查血常规。采血后混匀五分钟上机测试WBC 8.9×109/l 、RBC1.75×1012/l 、HB149g/l、 HCT 0.169 、MCV 96.6fl、 MCH 85.1pg 、MCHC88.2 g/l 、PLT546109/l,结果分析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不成比例(一般人HB /RBC的比例为30:1,HB的单位为g/l、 RBC的单位为1012/l) [1] ,MCV变大 MCH 、MCHC 明显改变。检查仪器状态良好,无报警,排除血球分析仪堵塞等故障因素,仔细观察血液样本发现血细胞成细沙样,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已成凝集状,疑红细胞冷凝现象。将标本370C水浴30分鐘后,细沙状颗粒凝集消失,混匀后立即上机测试WBC7.0×109g/l、RBC4.53×1012g/l 、HB148g/l 、HCT4.07、 MCV90fl、MCH32.6pg 、 MCHC363g/l 、 PLT559109/l.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比例、血细胞参数大致符合。

分析影响血细胞计数的原因是:由于含冷凝集素高的样本在血液离体后,环境温度下降,体内冷抗体与自身红细胞膜上抗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几个红细胞凝结成块,通过检测器导致与红细胞有关的参数包括RBC、HCT、MCV、MCH、MCHC、RDW显示异常,红细胞直方图上显示低矮的宽峰。

讨论 冷凝集一般源于体内冷凝集素过高而导致血液在体外低温条件产生的红细胞自凝,从而影响血液检查,特别是导致血常规以及血型鉴定出现错误结果。冷凝集素是红细胞自身免疫抗体,其特点是在低的温度下能作用与患者自身的红细胞。在体外其最适温度为4-27℃能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4℃反应最强[2] 。正常人血清中含有低滴度的冷凝集素,支原体衣原体EB病毒感染、某些肿瘤可导致其滴度明显升高[3] 。冷凝集素几乎均为IgM型,对人红细胞I类抗原有特异性,300C以下可使红细胞凝集,温度升高后凝集消失。健康人血清中效价不高,一般在160C以下在200C以上不发生凝集反应[4] 。红细胞冷凝集现象常发生于冷凝集综合征患者,支原体肺炎和某些含冷凝集素的患者,血液中含有较多的寒冷红细胞冷凝集素,他不仅能凝集红细胞而且也能凝集血液中的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干扰血液分析仪的检测[5] 。血标本出现冷凝集现象可明显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应予以注意。可通过观察监测数据报警信息和散在点图发现此问题。明显的凝集现象肉眼可以初步观察到,此时不宜上机测定易导致仪器管道堵塞。如果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外观,标本已经进入机内测定在审核报告时可通过红细胞血红蛋白不成比例MCV变大 MCH 、MCHC 明显改变等信息,应仔细审核标本外观,对怀疑有冷凝集的标本,应将血样置37℃水浴30 min,待冷凝集消除后,再立即上机测定。在做血常规检测时,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RBC冷凝集现象对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必须使实验室保持在合适的温度(18-22℃),血常规检测实验室应有恒温装置,这一点,对没有暖气或空调的实验室要特别注意,低于15℃或高于30℃均对正常血常规结果有影响[6]

重视和坚持做好分析和质量控制工作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环节,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地按实验要求对每份血细胞检测结果仔细分析,发现结果或细胞分布图形异常时,应立即查明原因,排除干扰,防止检验报告出错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肖秀林.血细胞分析后的的质量保证[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569-570.

[2] 孙云,曹志勇,李萍等.冷凝集综合征病例报道[J].检验医学,2005,20(3):287.

[3] 陈忠,张莉尼.7例抗I,i国内文献综合分析 [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2):93.

[4] 陈永辉.血细胞仪器分析时冷凝集现象影像处理[J].临床检验杂志,2000,18(3):190.

[5] 张世武,朱丽莉.冷凝集综合征置室温配血困难1例报告[J].中华实用医学,2004,6(6):109.

偷窃心理分析1 篇4

1、学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根据按案例中“校长清晨在校门口撞见学生,说是彻夜未归”来看,该三名学生应该是寄宿生。对于学生未归寝没有及时了解,并给与及时查明和及时处理。说明学校在寄宿生的管理力度上是稍有欠缺的。

2、家庭与学校缺乏有效沟通。家校共同管理缺乏主动性,学校教师与家长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没有及时了解。学校与家长之间应该及时沟通,并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具体状况,以防止学生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3、学生中有小团体意识。该案例中是三名学生一同彻夜未归,偷龙虾。三名学生形成小团体,说明学生对于同学间的怂恿和哥们义气的意识较重。

4、学生处于青春期,好奇心重。对于自己平时在生活中没有见过或是少见的东西容易产生冲动。除了是对于罕见的物品好奇,还有可能是对于没有过的行为或是少有的行为跃跃欲试。

5、学生之间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如果这次夜间外出没有被发现,就可以成为他们在其他同学面前炫耀的本钱。

那么针对上述案例当中的行为,如果我是班主任蔡老师,我会这样做:

1、找到三人,分别进行谈话,有效了解他们各自进行这一行为的动机,并且在了解其动机的基础上,让他们初步认知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2、同时对三人进行谈话,在共同的交流中,了解他们的共同动机,并引用学校校纪校 规和部分法律文件对其错误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以及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3、说明如果没有请假外出,未能安全归来,他们所应负担的相关责任与自己良心上的不安,并且让他们从家长和老师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使他们认识到行为的错误与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

4、寻求一种师生都能够接受的处理方法,可让其写出认为自己所犯的错误和具体的分析,同时让该三名学生观看几个因私自外出而造成悲剧的示例以警示他们,让其在观看后,联系自身实际所犯的错误,写出心得体会并保证以后不犯类似错误。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1 篇5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

作者姓名:李更鑫

工作单位:贵港市港南区八塘一中 通讯地址:贵港市港南区八塘一中

邮 编:537131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ligengxingbt@163.com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

近年来,因沉溺于网络而引发的青少年过度疲劳致死、自杀、他杀等悲剧事件层出不穷,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敲响了人们对网络成瘾危害的警钟。青少年为什么会沉迷网络,成瘾后的心理变化和危害、如何预防与治疗等问题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高度关注和深入探究。

一、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络已经成为流行和时尚的代名词,拥有网络给人一种新潮和紧跟时代步伐的感觉,很多人对它痴迷和流连忘返。很多青少年都喜欢上网,或聊天或玩网络游戏,有的青少年为了上网不惜撒谎、不惜把早点钱攒下来上网,谈起网络游戏来津津有味,什么红警、CS、半生、传奇、大话西游等等,在你痴迷上网,或和同学交流上网心得时,你有没有意识到网络成瘾症正悄悄逼进你?对于“网络成瘾症”,有的同学可能是第一次听说,这是目前心理学家、教育家正普遍关注的新的研究课题。

那么什么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是指成瘾者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冲浪、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这种对网络的过度使用严重地影响到成瘾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学习和工作效率,损害其身体健康,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境障碍、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消极后果。其典型表现是生物钟紊乱、睡眠障碍、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社会活动减少、自我评价降低等,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自杀的意图或行为。

二、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心理危害

(一)信息选择失度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互联网几乎能够提供所有的知识与信息。青少年的求知欲、探新精神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加之互联网上的信息无所不包,且呈现方式易于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因而,许多青少年学生经常访问大量网站获取各种信息,如体育新闻、娱乐动向、学习信息等。同时也由于他们的认知发展还不够成熟,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如果分不清这些信息的实质而不加选择地加以接受就容易走入误区。互联网上内容包罗万象,可以满足各种学生对任何信息的探究需要,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选择、处理和消化,就会阻碍青少年的发展。所以,当青少年不能过滤和筛选必要的信息,尤其是当他们常常浏览一些盗版信息、污秽信息、虚假信息、过时信息、错误信息时,就会对他们造成身心健康的严重损害。

(二)情感自我迷失

青春期阶段是个体交往需要非常强烈的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他们已不再会像幼时一样完完全全地将情绪体验直接加以表现,内心世界不愿轻易向人袒露,在心理发展上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除非找到“知心朋友”,否则他们宁愿“痛苦”也不愿敞露心扉。而在网上通过互发电子邮件或聊天等手段进行交往,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身份、年龄甚至性别等,使交往双方避开了在现实中必须面对面的压力,从而可以畅所欲言,既满足了他们因心理闭锁而产生的“烦恼”的宣泄,也满足了其交友的需要。有的甚至对网友情有独钟。然而,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情绪体验具有两级性而且不稳定性,这就使得有些青少年学生容易放纵感情,忘却现实,在冷漠无情的机器面前,不去把握正确的价值评价,将自己的责任、义务、追求,丢到了九霄云外,甚至于不顾一切地追求感官刺激带来的短暂享受。网络成瘾使得一些青少年学生心理闭锁,情感迷失,已经成为明显的心理问题。

(三)道德意志弱化

网络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网民与网民之间没有传统社会的人际、法律、道德、舆论的约束,也不需要面对面地打交道,上网的人往往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约束的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释放宣泄。对青少年而言,他们正处于性意识从萌芽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他们对性的理解具有模糊性,时常被性意识和性冲动所困扰,再加上当前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青少年往往对性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理。而在网上,黄色内容约占37%,并且对浏览对象不做任何限制,青少年有意无意地接触到这些信息,因为他们意志发展上的自制力还不成熟,即便知道浏览黄色内容不利于身心健康也还是容易沉迷于此。因此,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学生往往会弱化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消解传统道德的基础,造成责任观念的淡漠。

(四)行为角色混淆 社会学原理认为,每个人都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按照角色规范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影响使得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喜欢幻想,许多青少年上网时在游戏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具有超强本领的非凡人物去完成“伟大”使命,从而获得心理成就感;也有的中学生感到学业压力太大,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对许多成人的要求感到无奈,他们就在网上“游荡”;还有些青少年过早地接受了社会的不良影响,他们仿佛看穿了人间百态,表现出一副玩世不恭的心态,整天只想玩乐而不想干别的事情,于是网上游戏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表情、语言、身份、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自己理想的“自我”,这很容易使得青少年迷失了现实的自我,把虚拟的角色当成了现实的角色,造成交往心理的失落。在这样的网络世界中,使不少青少年学生产生孤独、苦闷、压抑,甚至消沉、萎靡不振,信任感下降,不关心他人,缺少安全感,个人主义盛行,影响了青少年的正常交往与成长。因此,网络常常使青少年学生混淆现实角色和虚拟角色的界限,造成心理错位、行为失调,损害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人格异常

青少年学生沉溺网络就是因长期迷恋好奇、刺激而又富有挑战性的虚拟环境,滞留在数字化的在线空间中,未能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间的角色转换,从而造成认知扭曲、情绪紊乱、能力下降、行动失调等,进而引起性格改变。他们害怕困难,逃避现实,自暴自弃,甚至逃课上网,学业荒废。受到这些干扰,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很容易发生变异,上网时间失控,行为不能自制,时常焦虑、忧郁、情绪剧烈波动等。一段时间不上网,他们就会烦躁不安,双手颤抖,不可抑制地想上网,上网后方能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进而导致人格障碍。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原因的探究

(一)年龄特点决定的

这是因为青少年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对外界总有一种猎奇、追潮和喜欢寻找刺激的心态,网络世界提供丰富的、具有新奇、刺激性的游戏内容,这就会容易使缺乏自控能力的中学生从最初好奇地随意浏览,到思网不归上网成瘾。

(二)可以满足上网者的心理需要

1、一方面可以满足归属感,排解孤独感。今天的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是大人眼中的“太阳”。虽然在家庭中受尽照顾,但在心理上缺少关注,也很难有自由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另外由于生活的节奏加快,家长工作紧张,压力很大,没时间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很多同学在心理上有孤独感。但网络以其博大的信息、美妙的景象、冒险的游戏、诱人的导语、感人的乐曲和虚拟的情境,催促着青少年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尽情“冲浪”,如痴如醉地追寻随波逐流的快感和刺激,在网上可以以不同的身份在网上与人聊天、交友。可以找到很多与自己行为和想法相似的“伙伴”,上网聊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学生排解心中的孤独。这使上网的同学对网络产生了一种归属感和依赖感。这种情感上的满足是导致上网成瘾的原因之一。

2、另一方面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打打杀杀宣泄因学习紧张和心理压了造成的压抑。满足娱乐心理的需要。学习累了,舒缓学习压力,在网上参加游戏、聊天,听音乐,读娱乐性网上文章,是网民娱乐的重要方式。“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谁。”这句网民的口头禅反映了网上交际的主要特点:你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匿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我们姑且称之为“身份丧失”。

(三)网络 “身份丧失”给人带来的心理满足感

1、平等感的满足。在网上,你的社会地位没有任何作用,你是否受欢迎,主要取决于你的话语是否吸引人。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根据社会的要求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是学生就得按学生的要求去做,然而,这些被传统社会视为“天理之规则”,在网络世界却受到空前的挑战。青少年网虫们尽管也有自己的网址和网名,但在网上却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角色表演的规则,没有必须履行的角色义务。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来更平等。中学生是未成年人,要服从家长老师的管制,但同学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增强,成人感增强,不愿意过多地受成人的管制,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平等感和自由交往的机会,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要求,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空白,这成了一大诱惑。

2、自由感的满足。网上你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一般来说不用担心会带来什么惩罚。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状态下做事说话,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而不必承担什么社会责任。

3、身份虚幻感的满足。你可以在游戏中或者聊天室编造一个假身份,从而尝试不同的生活,比如生活中一个善良的女孩可以在网上扮做一个强悍而霸道的土匪,或者在聊天室假做男性找一个“女”朋友。在游戏中可忘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类游戏中去,根据需要把自己扮演成种种游戏里的主角:一会儿是拳坛勇士,一会儿是蒙面大侠,一会儿是歹徒,一会儿是黑客,给人以成就感。

心理健康教案1 篇6

(一)2007年10月24日

心理健康教案

(一)[日期:2005-01-11] 来源:龙林 作者:龙林 [字体:大 中 小] 友谊地久天长

一、主题:青春期异性交往辅导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对异性交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

2、了解异性交往中应注意的一些准则,做到与异性朋友较好地相处。

三、活动准备

1、心理剧1:小雅的交往观;心理剧2:大扫除

2、案例1、2

3、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四、理论分析

1、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在生理上发生了巨大了变化,心理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体验,中学生进入了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2、初一学生正从异性疏远期向异性亲近期发展,有了解对方、接近对方的欲望,希望异性同学注意自己、喜欢自己。

3、少男少女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吸引,这是走向成熟的表现,但这一阶段,由于年龄、知识和社会经验等原因,对社会、情感、伦理、人生真正的涵义还理解不深,如果不好好的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容易影响学习,给精神造成很大压力,一不小心会造成终生遗憾。

五、教学构思

第一部分:引入主题。心理剧“小雅的交往观”,内容贴近学生,引发学生共鸣,以心理剧引入,开宗明义,切入主题。学生讨论异性之间的交往是否正当。通过学生讨论达成一致观点:异性同学交往,不仅可以,而且是正当的、健康的。

第二部分:以第二部分(即异性同学交往是可以的)作为前提,那么异性间该如何交往呢?通过案例,学生分小组讨论,异性间交往应注意的地方,让学生体会怎样成为一个为异性同学喜欢的人。

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活动的基础上,出示案例2,学生更深一步讨论,怎样才能为异性同学所喜欢,面对异性“追求”怎么办?从而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解决异性“追求”问题。

第四部分:心理剧2,以学生熟悉的大扫除活动为背景,让学生体会男女同学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从而建立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五部分:在《友谊地久天长》音乐声中,男女同学列队,互相握手致意,老师小结,活动结束。

六、活动设计

活动步骤

活动内容

活动阐释

一、引入主题

1、心理剧表演:小雅的交往观

2、学生讨论:你赞成小雅的做法吗?为什么?

3、教师指导语:世界是由男女两种性别构成的,男女各顶半边天。青少年之间的异性交往,不仅可以,而且是正当的,也是健康的。

1、心理剧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而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2、学生自由讨论发言,得出“异性间交往是正当的、健康的”的结论。

二、剖析主题

1、出示案例1:

①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三位同学的言行对吗?为什么?

② 小组讨论:你认为异性间应怎样交往?(小组发言人发言)

2、教师提示:青春期异性交往策略六不:不拘谨、不随便、不冷淡、不亲昵、不卖弄、不严肃。

1、在对异性间交往认可前提下,讨论该怎样交往,直观、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深有体会。

2、教师的提示是对各小组发言的归纳、概括、提高。

三、剖析主题

1、出示案例2

?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①对金凯的做法,你有何看法?

②面对金凯,林静该怎么办?

2、出示心语:请不要过早地放飞心中的白鸽,尤其是在那情感朦胧的年龄。找错了目标再重新飞起,就失去了那珍贵而美好的“第一次”

1、在学生认识了异性间如何正常交往的基础上,把问题引向更神秘、更敏感的话题——“早恋”,旨在消除学生神秘感,以平常心探讨这个棘手的问题。

2、“心语”给学生以警示,以抚慰。

四、结束部分

1、心理剧表演:大扫除

师:看完小品,你有何感想?

生:自由发言。

2、男女学生列队,互相友好地握手致意。

3、教师致结束语:正常的男女同学交往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完善,使我们更自信、自强和自爱。同学们,用你们青春的画笔,把真诚、纯洁、美丽、幻想都画进你绚丽的人生画卷!青春真的无悔!

1、小品表现了男女同学间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让学生体会男女同学应真诚、友好地相处。

2、学生列队握手致意,插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在友好、抒情的气氛中,活动达到高潮。

3、教师致以心语,既是对本次活动的小结,也是对主题提高。

七、参考资料

1、《中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用书》 开明出版社

3、《心理与健康》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

附:心理剧1

旁白:小雅是班级的学习尖子,弹得一手好钢琴,而且芭蕾也跳得漂亮,但她几乎不和男生讲话。(小雅和一女同学走进教室,男生甲拿着作业本走向她们)

男生甲:小雅,这道题目怎么做?

小雅:你问老师吧。

(男生甲尴尬退下,男生乙上)

男生乙:小雅,放学我们一起回家吧。

小雅:(翻白眼)谁和你们一起走。

旁白:小雅私下对朋友说。

小雅:男女同学之间应“规规矩矩”、“各不相干”否则就那个…… 心理剧2:

(教室里,一幅大扫除的忙碌景象)

(女生甲正爬上桌子上的椅子擦电风扇,非常吃力,底下女生乙扶着,男生甲提水上)

男生甲:哎,还是我来吧。

女生甲(感激地):谢谢。(小心翼翼地下,拿拖把拖地)(男生甲敏捷上椅子)

女生乙:(赶忙扶着椅子),哎,小心了。

案例1:

教室里,男生甲和女生甲在嬉笑追打,男生甲打了女生甲的头,女生甲大骂:“他妈的”。男生甲回骂:“找死啊你!”男生乙拉拉男生甲:“算了,算了,别跟女人一般见识。” 案例2: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1 篇7

舒华阿波罗5号大型公益健康跑自5月17日北京首发式启动后, 在6月15日又将走进福州, 正式开启全国巡回健康之旅。在福州东百东街店二楼中庭活动现场, 报名参与爱心益跑的福州市民络绎不绝, 福州全民健身热情被舒华一举点燃。

仿生学减震技术减少运动伤害

在参与爱心益跑的过程中, 很多人对舒华新品阿波罗5号赞誉有加。宛如太空漫步般的梦幻跑步体验, 让福州市民印象深刻。一些年纪大的参与者表示与一般跑步机不同, 在舒华阿波罗5号上跑步关节的疼痛感明显减弱, 跑起来很畅快很舒服。

舒华导购员告诉记者, 现在福州市民跑步越来越流行了, 但是跑步引起的运动伤害大家都没有深刻认识到。据科学家研究表明, 人体下肢关节及韧带一般需要1年的锻炼才能适应跑步, 如果经常在硬地上跑步, 跟腱和膝盖会受到长期冲击, 极易造成运动伤害。

阿波罗5号模拟登月飞船的环境, 创造了全新的3重悬浮减震系统, 帮助健身者跑步宛如太空漫步, 避免消费者过度使用骨骼关节, 不会在健身过程中出现受伤。同时利用仿生学原理, 阿波罗5号发明出全新的空气桥悬浮减震、动态蜂窝减震、螺旋气囊减震三项核心技术, 能快速吸收缓解冲击能量, 有效缓减肌肉和关节冲击及损伤。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跑步引起的运动伤害, 舒华将科技新品阿波罗5号投入到公益健康跑活动之中, 一方面爱心益跑关爱青少年教育事业, 一方面也通过市民的亲身体验, 培育科学的跑步方式, 更好助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献爱送礼最高奖9500元舒华阿波罗5号跑步机

据了解, 东百东街店活动时间为6月15日至21日, 万达金山店活动时间为6月23日至7月8日, 在此期间参与健身跑的爱心人士, 每个人只要在跑步机上跑一公里, 舒华跑步机就捐赠价值十元的体育器材。预计全国最终累计的所有跑步公里数捐赠的体育器材总价值达200万元。届时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将在国内挑选100所贫困学校, 并向每所学校捐赠2万元体育器材。

为了让更多市民参与健康跑活动, 舒华也为此次福州站准备了充足礼品。除了为所有参加健康跑者送出一份精美礼品外, 还特设了爱心参与大奖, 只要市民参与到公益健康跑步活动中, 就有机会进行爱心抽奖, 其中最高奖为价值9500元的舒华阿波罗5号跑步机一台。

舒华阿波罗5号公益跑活动福州站交旗仪式

健康问卷:自我保健检测(1) 篇8

那么,什么样的身体才算是健康的?过去有人讲过:吃得快、喝得快、排泄得快,就是健康;也有人讲过:吃得香、睡得香,就是健康,其实,这都是很片面或是太简单化了。像智商和情商一样,健商也是有个性特征的。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不同,健商的指数也不尽相同。那么,如何才能检测出您是否健康、掌管自己的健康?请您用几分钟的时间完成一份健商问卷,也许它会改变您对健康的理解,它会改变您的生活习惯,它会帮您在健康的道路上走很多年。

健康问卷——检测您的健康,共分5大类,包括: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和生活技能。每一个类别还包括4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包括5个问题,整个健商检测问卷共有100个问题。这次,我们来做第一类的自我保健检测测试,看看您在平时的生活中是怎么认识,怎么理解,又是怎么做的。

自我保健是指获得身心健康的方法,包括:您怎样处理疾病和身体不适,对自己身体和情感状况认识多少,性格是否乐观等等。自我保健意味着自己把握健康和生命,在遇到小病时,您知道该怎么做,到医院就诊时,您知道该做什么。另外,它也包括可以服用有益身体的食品或补品;可以利用意志力减压,学会放松自己;同时也可以加强自律、增强求知欲、激发自我动员和持久力来改变性格、增进健康。

自我保健检测的第一部分:

1. 自我保健对身心健康很重要。

完全不同意0

不同意1

有点不同意2

无所谓同意不同意3

有点同意4

同意5

完全同意6

2. 在进行自我保健时,我愿意尝试新的、“刚出炉”的方法、技术,来维护自己的健康。

从来不0

几乎从来不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几乎总是5

总是6

3. 通过自我保健来预防因生活方式不当导致的疾病。

几乎从来不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几乎总是5

总是6

4. 练习自我放松或减轻压力的技巧。

从来没有0

几乎从来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定期5

每天6

5. 控制体重,做自我检查,警惕出现早期病症,做好预防措施。

从来没有0

几乎从来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几乎总是5

总是6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总结1 篇9

为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加强全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粤教思【2009】21号)精神和《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心理危机干预预案》,2011年5月7日晚7:30分,由我院心理咨询中心主办,心灵服务社承办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教学楼A205如期举行。本次讲座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我院心理咨询中心指导老师许新惠老师为我们作演讲,讲座主题为“心灵之约”。共青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委员会的代表和各兄弟协会代表出席了这次讲座现场。当晚,许老师简单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状况,并与其他国家的心理咨询现状进行了比较,让我们认识到其中的差距。教会我们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以及作为一名心理委员的正确自我定位。许老师巧妙地把心理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联系起来,使神秘的心理学更加通俗易懂。

讲座气氛高潮迭起,许老师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演讲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深入浅出,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心理知识的熏陶。这就是心理学的魅力!

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部分生活委员对于本次活动不够重视,缺席了这次讲座。

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总的来说,本次的讲座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会在不足和教训中吸取经验,更好地为全院师生服务!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心灵服务社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1 篇10

五(1)班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家想一想,我们每天除了父母、家人外,与谁接触最多呀!对,是同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同学之间如何相处。说着说着,问题来了。

二、情境表演

1.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跳皮筋,怎么玩呢?小芳说:我不和小英一伙,她那么胖,笨死了!”听到小芳说自己笨,小英顿时火了,他指着小芳的鼻子:“你才笨呢!你又胖又蠢,活像一只小母猪!”小英听到小芳骂她,伤心地跑到一边,哭了起来。

师:小芳她们为会么玩不到一块?不英为什么会哭?

生:略

师:应该怎样解决呢?

生:略

师小结:这几个同学调节得很好,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不要嘲笑同学的缺点。这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进教室吧!

2.情境表演:王小燕和同学们从外面簇拥着走进教室,这时一位男同学不小心啃到她的脚后跟,王小燕大叫一声,同时跺着双脚,大发脾气,用双手捂住眼睛哭泣,那个男同学再三向她说对不起,其他同学都劝王小燕别哭了,王小燕不予理睬,继续发脾气,直到教师从外面走进来,王小燕才停止哭泣,回到座位上,还在生气。

师:王小燕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生:她好生气不好,对身体有害。

生:那个男同学已经说对不起了,她还生气,谁愿意和这样的同学玩呢!

师小结:好生气对身体、精神都没有好秘,好生气的人容易得病,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处不好。好生气的人烦恼多,学习起来也容易出差错,我们都要记住生气的害外,人人争取做个活泼快乐的小学生。同学之间也要和睦相处,让我们生活在快乐的集体中。

师:同学们每天生活在一起,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样做?

3.说句心里话

(1)考试时,你的同桌没带橡皮,可是昨天你跟他借笔,他没有借给你。

(2)选班长时,你的好朋友当选,你却落选了。

4.最后,让我们做一个游戏,通过纸条上的悄悄话,传递我们的友情。

学会赞扬

五(2)班

教学目标:

1、体会赞扬的重要作用。

2、掌握赞扬的原则。

3、学会赞扬。

教学重点:

1、体会赞扬的重要作用

2、学会赞扬。

教学难点:掌握赞扬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考试后》

(学生表演)“语文考试卷发下来了,小明考了100分,而小强却考了82分?”

小强闷闷不乐。小明走过来说:“小强,呀,考了82,比上次多考了9分,进步了!”看了看卷子,指着一道题说:“你真细心,考试时我没仔细看题,以为还是选有语病的,结果冤枉扣了2分。”

小强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教师:小品中小强的心情为什么能由阴转晴呢?

学生:略

教师:小明赞扬了小强的哪些优点?

学生:略

二、学生谈自己受表扬的经历、感受

教师:赞扬就是对别人的肯定、称赞、表扬。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也有被别人表扬的经历,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们的那份幸福。注意讲清楚谁表扬你、受表扬原因、当时的感受。

三、生活需要赞扬

1、在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同样,世上也不存在十恶十丑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有它美好的、积极的一面。曾有人说:“生活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此处,我们可以说:事物不是缺少价值,只是缺少使其价值闪光的关注。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过这样的评论:“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花不艳。”话中贬大于褒,如果说成:“牡丹不实,然其花极艳;荔枝不艳,然其果极绝。”就在说出其缺点的同时,又给予了赞扬。

2、每个人对赞扬都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渴望赞扬乃人性使然。黑格尔在他的《生活的哲学》里讲述了一则故事:一个被执行绞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人群中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看,他那金黄色的头发是多么的漂亮迷人!”那个行将永别世间的青年闻听此言,朝老太太所站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

心理学家认为,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赞扬能使软弱者变得强壮,能使怯懦者变成勇士。

四、名言欣赏(学生齐读)

(1)得到赞扬的话,普通人也变成天才。

(2)赞扬他人,自己也做受赞扬的事;指责他人,自己也做被别人指责的事;唯一改变一个人的办法是赞扬。

(3)给钱是一时的高兴,赞扬是一辈子的高兴,所以赞扬他人吧。

(4)每个人都有自己也不知道的优点,找出优点赞扬吧!这快乐和感动是跟什么也比不了的。

(5)人活着难免有讨厌的人,虽然讨厌但是赞扬他吧!通过赞扬距离会接近的。

(6)送礼物会需要很多费用,但是赞扬不需花一分钱,会比礼物有更大的感动。

(7)有99个弱点的人也会有一个长处,就看那一个长处赞扬吧;日久会变成长处多得吓人。

(8)赞扬是爱的结晶体,指责是埋怨的结晶体;赞扬他人后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好,指责他人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坏。

(9)以前得10分现在20分也是很大的进步,就看进步的一面赞扬的话最后肯定得100分。

(10)赞扬是创造笑容的魔术师。玫瑰花、百合花都很漂亮,但没有比笑容更漂亮的花。

五、金手指——赞扬六原则

教师:随着我们的成长,或许我们已经不会为了别人的一句赞美而彻夜不眠,但是我们听到赞美时的美好感觉并不能抹去。在潜意识里,我们都渴望别人的眼睛,渴望别人的赞美。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渴望。由此而及彼,别人也渴望我们的赞美。所以,学会赞美别人往往会成为你处世的法宝。

赞扬别人时一定要注意六个原则:

(1)态度一定要真诚,实事求是。

(2)不要赞扬后马上求别人做事。

(3)、不要总是赞扬别人都看得到的优点。

(4)、要具体。

(5)、要及时。

(6)、要用恰当的方式。

六、牛刀小试

美国一位教师曾留给学生一项特殊的作业,让学生在纸上写出班内每个同学的优点,然后把这张纸发给学生。多年以后,一位叫马克的学生在一次战争中英勇牺牲,他的父母在他的口袋里找到一张非常陈旧的折叠过无数次的纸,上面写着马克的优点。显然,当年同学写的优点被马克当作了一生中最心爱的珍藏,这一张纸条上的每一句话曾伴随他成长,激励了他一生。赞扬,是人生前行路上的“助推器”,一次不经意的赞扬,有时能改变人的一生。

1、赞扬你的好朋友

朋友——人生的宝贵财富。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渴望友谊,珍视友谊。请亮出你的行动:赞扬你的好朋友!选读

2、赞扬你的同桌

当然,我们的身边不只有朋友,还有我们的亲人、同学和自己的老师,以及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关心我们的许许多多陌生人,请选择自己的同桌对他进行热情洋溢的赞美。

七、总结

赞赏是一门艺术,让我们都来学会赞赏别人吧!只要你善于发现,从赞赏别人当中你亦会不断地完善自我的.多学会赞赏别人吧,快乐伙伴

五(3)班

教学目标:

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

2、在优美、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

教学准备:

轻音乐、小椅子布置的小树林。区别不同班级同学的标志

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同学,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

教学过程:

一、轻松活动

——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

(播放轻缓的音乐)

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同学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老师配乐解说:

“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吧。”

“早上,太阳出来,阳光暖洋洋,好舒服!”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老师也爱我!我,是个快乐的孩子!”

(请大家睁开眼睛)

二、游戏《找朋友》

——主动与别人交流

同学们面对面围成两个圆圈。不停地交换位置,用语言和动作认识新朋友。

1、师生认识

2、同学游戏,相互认识

“想不想认识一下新朋友?”

(1)讨论:

怎么认识新朋友呢?

(2)游戏找朋友

“那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一下新朋友,好吗?”

一半同学围成圆圈站好,别一半同学去找朋友,老师用语言的动作提醒同学问候、相互介绍。

(3)找个新朋友聊聊天。

3表达:

“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4、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老师希望同学们有更多的朋友

三、游戏《树林散步》

——关爱朋友、信任朋友

闭上小眼睛,让朋友牵着小手在“小树林”散步。

1、请一对小朋友先走走,随机问一下他们的感觉。(相信、放心、、、、、、)

“同学们,想到树林去散步吗?”

2、说一说感受

你闭上眼睛走,朋友牵着你的手,在“树林”散步,有什么感觉呢?”

3、全体同学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

老师随机表扬大胆不睁眼看的同学以及细心照顾朋友的同学。

4、小结:

相信你的朋友、帮助你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四、游戏《跟我不一样》

——勇敢地承认错误

老师说相反的话,跟老师说做相反的动作,如果错了,就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1、跟老师说的相反。

2、跟老师做相反的动作。

随机表扬主动认错的孩子。

3、小结:勇敢地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好孩子,你会变得更快乐

五、游戏《马兰花》

——尝试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1、游戏规则:

(一起说)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开了几瓣花?

老师:三瓣花(学生三人一起抱做一团)。

没有找到朋友的同学继续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2、学生游戏。

老师注意忽易忽难,最后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六、小结:

老师希望同学们天天快乐,做个人人喜欢的快乐伙伴。

快乐小天使

五(4)班

教学目的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快乐,留住快乐,升华到创造快乐,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行动去调节和保持快乐的情绪。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使自己快乐的事。

2、录音故事“爱发愁的老婆婆”。

3、动画片:《猫和老鼠》

3、准备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歌曲《歌声与微笑》。

4、请一个小朋友做“快乐小天使“,事先背诵”我真幸运,找到了这么多快乐娃娃,我的朋友越来越多了。你们懂得了快乐人生的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让我来帮助你。’祝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寻找快乐,留住快乐和创造快乐。记住,只要用心去发现和创造,快乐就在你身边。同学们再见。

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片

1、看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

2、谈感受:看了这段录象,你觉得心情怎么样?

心情好时,脸上是什么表情,谁来表演一下。

3、揭示课题:

师:笑是表达快乐的最好方式,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快乐的小天使》,好吗?

二、情感体验

其实呀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快乐的小天使,我们一定都有许多快乐的事想告诉大家,下面请你们闭着眼睛在音乐声中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快乐的事。(放音乐。板书:大家都来找快乐)

学生交流。

师:我从小朋友的脸上看到了你们的快乐,那么快点把你们的快乐与身边的同学分享一下吧!(小组讨论)

1、交流

谁来把其中最快乐的一件事讲给大家听,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快乐。(学生自由说,说出事情和感受)

2、小天使们,你们肯定玩过成语接龙等游戏吧,下面我们一起来玩开心接龙的游戏!请小朋友把老师给你的红纸拿出来,先准备一下,把你的开心事写下来,(写好的小朋友可以画一些快乐时的表情呀,动作呀等等)

3、开心接龙游戏!

4、游戏玩的开心吗?想不想把开心留住?那让我们一起动手把我们的开心事折成一艘快乐的纸船,让快乐的船儿,永远停留在我们的心中。(师生共同折纸船)

(板书:积极主动留快乐)

三、情绪转化

看着你们的快乐船,老师这里有个爱发愁的老婆婆也想请你们帮忙找到快乐!

1、听故事《爱发愁的老婆婆》

从前,在一个小镇上居住着一户人家。这家人的男主人过早去世了,只留下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老婆婆含辛茹苦,终于把两个儿子拉扯成人。两个儿子成家后,都很孝顺,老婆婆心里挺高兴的。可不久她发愁起来。原来,她的大儿子开着一家雨伞店。这一个多月来,骄阳似火,天气晴朗无比,没有一点下雨的迹象。老婆婆想老大的生意一定难以维持,攒不到钱,这样下去,他们一家,怕是要饿肚子的。她越想

越愁,就整天哀声叹气,有一天竟呜呜地哭起来„„老天像是发善心了,天气大变,哗哗地下起雨来,老婆婆顿时笑逐颜开了。她自言自语道:这下好了,老大家的雨伞生意一定好做,可以攒很多钱了。可她还没有高兴几天,又发愁起来,想到小儿子是开洗衣店的,天下雨就没法帮人洗衣服了,饿肚子的命运又会降临到小儿子的头上。这可怎么办呢?她一个人在家,整天哭哭啼啼。邻居的一位大姐,经常听到老婆婆的叹气声和哭声。就赶过来问老婆婆为什么哭?老婆婆就把这些苦恼告诉了这位大姐,大姐灵机一动,就给老婆婆想了一个办法。结果,这个老婆婆开心地笑了起来。

(每逢天气好的时候,就让老婆婆搬到小儿子的洗衣店里去住,老婆婆见到小儿子的店里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就特别高兴,也忘了大儿子的雨伞生意。天气不好,下雨的时候,老婆婆就住大儿子的雨伞店里,同样见到好兆头,忘了小儿子的洗衣生意。从此以后,这位爱发愁的老婆婆再也没有发愁了。)

2、这位大姐给老婆婆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

3、师:每个人都有许多快乐的事,同样,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快乐的事。我就遇到不少:当我们班被扣了分,当你们的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我都不快乐。你们有没有不快乐的事,谁来说说看?

4、学生自由说出事件和感受

师:大家找到这么多不快乐的事,它们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学习,有的来自朋友。

5、谈不快乐的感受

师:其实不快乐还有很多害处呢,谁知道?

学生自由说(如:不快乐时吃不下东西,不愿和别人说话等等)

师:可见,它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都有影响。

6、寻找消除不快乐的方法

小组讨论

师: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消除不快乐呢,小组讨论一下。

7、四人一小组中选一代表,到发言席交流你组四人中一件典型的伤心流泪的事,然后大家一起出主意,怎样让伤心的事变快乐。

(板书:千方百计创快乐)

你觉得同学的主意哪个最好,记下来

四、这里有三个小朋友不快乐

1冬冬作业全部错了。

2明明被同学误解了。

3丁丁想买玩具,妈妈不让,不开心。

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办?让自己快乐起来。

五、师生湖动游戏,假如快乐的话你就拍拍手。

(音乐声中学生随老师做动作)

六、总结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他也是快乐的小天使,他很忙,到处去给小朋友想快乐的办法,他知道今天我们在举行活动,就特意跑来告诉我们,下面我们请他上来,大家欢迎。

”今天我真幸运,找到了这么多快乐娃娃,我的朋友越来越多了。你们懂得了快乐人生的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让我来帮助你。’祝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寻找快乐,留住快乐和创造快乐。记住,只要用心去发现和创造,快乐就在你身边。同学们再见。

七、师总结,人的心态是可以改变的,让我们记住快乐小精灵的话,快乐将会伴随着你们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唱首快乐的歌《歌声与微笑》。

我长大了

五(5)班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活动准备:印好的自测题(每人一张);排练小品〈〈开锁〉〉;道具:针、线、纽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愉快的寒假结束了,我们又都长了一岁,相信大家一定又学了许多新本领。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想想你自己的事情有多少是自己做的。老师今天要来测测你们。下面请完成自测题。

二、完成自测题,了解自我1、完成自测题,附内容:

①你每天叠被子吗?()

②你经常洗袜子吗?()

③你的红领巾自己戴吗?()

④你的衣服自己穿吗?()

⑤你会收拾自己的房间吗?()⑥你经常洗餐具吗?()

⑦你会做简单的饭菜吗?()⑧你会自己买东西吗?()

⑨遇到情况,你会自己拿主意吗?()

⑩父母有烦心事时,你会关心他们吗?()

说明:要实事求是地填写,做到9题以上的自理能力强,做到6题以上的自理能力较强,5题以下的自理能力教差。

2、统计人数

3、自由发言,说说有些事自己为什么没去做,从而探索依赖心理的存在。

三、小品表演〈〈开锁〉〉

1、边看边想:这则小品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与她相比怎样?

大概内容:小文是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她爸爸去外地出差。晚上十点钟,她妈妈突然感到剧烈的腹痛。小文手忙脚乱,大哭大叫,她要陪妈妈去医院,可防盗门打不开,急得她直跺脚。最后还是妈妈在病痛中挣扎着告诉她打电话给邻居,她才在邻居的帮助下把妈妈送到了医院。

2、讨论:

(1)小文为什么打不开防盗门?

(2)从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3)看了这个小品,你有什么启发?

3、师小结

四、钉纽扣比赛

1、每一组推选一个代表,规定时间里钉四颗纽扣。

2、评比,看谁钉得又快又好。

3、优胜者说说为什么能取胜。

五、总结

同学们,我们都长大了,都有一双勤劳的手,我们一定要克服依赖心理,锻炼自己的独立性,不要娇惯自己,处处要求父母庇护。从今以后,让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小猫钓鱼

五(6)班

教学目的:

1、通过轻松的游戏活动及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亲身体验,自己感悟,感受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注意力的训练。

2、在游戏式的轻松氛围中,调节舒缓学习生活带来的紧张情绪,达到调节心情,放松心灵的目的。

教学准备:儿歌、积木、纸棒

教学流程:

一、课前活动:

播放艺术课上学过的儿歌《拉拉钩》,在活泼熟悉的儿歌声里,学生自由或唱或跳。

(创设轻松活泼的气氛,放松身心,使学生在自由愉快的情绪中进入活动)

二、活动体验

(一)导入: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

(以富有童趣的语言,把教师放在学生好朋友的位置上,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绪中进入活动,有利于下面的沟通和交流)

(二)反口令

1、说明游戏规则:注意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做错的同学不能继续参加比赛。

2、全班学生活动

3、小组比赛(一生当裁判,老师参加比赛)

4、师生畅谈感受,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有关集中注意力的词语,如专心,走神,认真等。

(三)顶纸棒

1、说明游戏规则:把纸棒放在头顶上,保持不掉,走到规定的位置(画线表示起点和终点)。

2、各人拿起纸棒试着顶一顶

3、小组比赛(一趟)

4、小组讨论交流成功的办法

5、再次小组比赛(来回)

6、畅谈感受,适当板书

(教师是同学的朋友,是学生中的一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激起学生的热情,亲身体验,自己感悟,在活动中增加心理体验。师生同玩同乐同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融洽的气氛,在轻松的情境中走近学生的心,更容易自然地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让学生在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坦现真实想法,再加上画龙点睛的板书,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自身在集中注意力方面的不足,体验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

三、感悟迁移

(一)看故事

1、“下面我们轻松轻松,一起走进听一个有趣的故事。”

2、教师讲《小猫钓鱼》的故事。

3、“哎呀,小猫怎么钓不到鱼啊?”(学生自由谈感受,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当板书,如三心二意,贪玩等)

(二)搭积木

1、说明规则:把积木一块块往上叠,比比谁叠得最高。

2、小组活动,教师参加,适时谈感受

3、男女各选一人比赛,限时半分钟

4、畅谈感受

(在对集中注意力有所认识后,进行更高层次的提高迁移,仍以学生喜爱的活动作学生情感体验的铺垫,让每个学生在自身不同的心理基础上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学会比以前更集中注意力。)

(三)联系实际

说说平时做什么事情需要集中注意力的?

(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延伸,深化对集中注意力的切身体验,切实指导学生的生活)

四、结束活动

在舒缓熟悉的儿歌声中结束活动

上一篇:致全校学生党员干部一封信下一篇:激励初中生的励志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