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现状

2024-10-11

医院管理现状(共8篇)

医院管理现状 篇1

浅析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尊敬的与会各位委员,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立于二00二年,二00四年门诊楼投入使用,医院感染管理科挂牌才标志着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感染管理科的挂牌成立和我院医疗事业的发展,随深圳妇女儿童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至166例病人感染、宿州眼科手术至10例感染造成9例眼球摘除以及二00三年非典发生时医护人员的高感染、高死亡率的发生和暴光促使了国家及各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感染越来越重视。今天召开这个医院感染组织的最高会议既是一年一度的年会,也是对过去我院院感工作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对我院院感工作的现状及发展集思广益,望与会委员各抒已见,共同谋划。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和各位委员,在感染管理行业里有一句前人总结并非常流行的话:感染管理不能挣钱,但能为医院省大钱。从全国几次大的感染管理事件中医院的赔偿损失都是巨大的,为此深圳妇儿医院还付出了倒闭的代价,在实际工作中,说到感染管理就是无尽的找麻烦、增成本、要花钱,所以任何医院院感染工作的开展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和困难,但没有任何一家医院因此就不开展院感染工作了。随着我院规模的不断发展,医院的升级也是大势所趋,而院感染工作又是考核的重要指标。下面我就以院感重点科介绍一下我院院感染工作开展的情况。

一、手术室

普通手术室:空气质量要求Ⅱ类(<200cfu/㎡),经疾控中心及本院检测约三分之一超标;物体表面细菌偶有超标(<5fu/㎡)。手术病人多,手术可用场地少,无菌手术、一般和隔离手术没标识,手术病人多时连台做无消毒间隔时间或间隔时间不够,手术室整体布局不合理,造成人为划出三区,三通道未分,易造成交叉感染;手术间内物品杂乱(未建立室内嵌入式储物柜),手术间门密封不严,手术包布无质量要求、破损、纤维布料等都可以影响手术器械的消毒质量,手术灭菌器械包开包可追溯制度不严谨(与供应室没开展器械集中处理有关)。

建议:

1、手术室是否可以改造为层流洁净手术室。若条件不允许应在现有基础上对门进行改进,固定门上下不留缝隙,通道门改成感应钢玻璃门,减少医护人员手接触,减少空气污染。

2、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改建,增加手术间,做到无菌手术、普通手术,隔离手术间分开使用,并有标识,有了较充裕的手术间就可以避免在手术病人多时连台转的情况,手术间隔时间充裕,消毒达标(层流手术室的台间时间都要求间隔至少30分钟)。

3、在改建时应利用现有条件充分考虑到三通道问题,减少交叉感染,若不做到三通道的改建,也应做到污洁二通道。

4、手术室病人接送车应严格区分,病区车辆严禁入手术室。

5、手术室包布不应有破损,绳带缝合严实、纤维不外露,包布无补缝。

6、建立灭菌物品开包追溯制度,手术器械应由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灭菌,无菌间的灭菌包要定期检查,在空气湿度较大时应缩短存放时间。

7、植入医疗用品、租借手术器械应有登记,至少在手术开始前8小时送供应室规范处理。

8、清洗池、洗手设施应符合无锈、触碰开关、不溅水出池等原则。

9、手术室应配备病人驳接车。

二、消毒供应室: 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管理与医疗质量息息相关。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医院的管理理念。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可经最大程度地解决从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灭菌物品的数量、去向、召回,消毒责任人等实现每件登记制度,灭菌物品的任何环节都可追溯。而灭菌物品的可追溯制度又是消毒供应中心必不可少的制度。

供应室无菌区空气要求,Ⅱ类,物体表面细菌菌落Ⅱ类。消毒灭菌容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该灭菌器的优点:容积大,灭菌彻底,灭菌时间短,灭菌物品不用干燥。供应室三区划分明确,建筑面积能基本满足需要,但从院感角度看也存在以下问题:工作人员未进行相应培训,压力容器灭菌出锅后有湿包现象,灭菌物品登记制度不健全,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出,供应室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区防交叉感染意识淡泊,未建立灭菌质量控制,由于未建立集中处理程序,灭菌物品无法追溯。

建议:

1、院领导视医院的发展需要尽快建立医院的灭菌物品集中处理方式。医院各科室灭菌物品在使用后由于未采取集中处理方式,使用后的灭菌器械从清洗、消毒、打包回收送至供应室灭菌之前的流程良莠不齐,清洗人员的责任心不同,灭菌器械的清洗未按六步清洗法(分类、浸泡、清洗、漂洗、软水冲洗、干燥)操作,而清洗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送供应室的灭菌物品有的按规定作了处理,有的未清洗处理或清洗不彻底,供应室不好判别,而造成隐患,院长在检查工作中就反复强调,一把剪刀100元左右,有些科室使用后不清洗又见血液污染,就直接放入含氯消毒剂里浸泡,这样的器械二、三回之后就生锈、钝口报废了,而不进行器械清洁就直接消毒更不符合清洗消毒程序,未清洗的器械直接消毒造成有机物凝固又直接影响灭菌物品的灭菌质量。有些带凹槽、套管的特殊器械还应超声加酶清洗。若给供应室配一台清洗消毒机、超声清洗机也会使机器的效益最大化。病区没有固定合格的器械清洗槽也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职业暴,没有集中清洗的医疗器械供应室没有判定标准,出现消毒质量问题无法查找环节,灭菌物品的追溯制度无法建立。100张床位以上的综合医院实行医疗灭菌物品的集中处理是保证灭菌物品质量控制,保障全院医疗安全的主要措施,请院领导予以参考,若成立消毒供应中心,清护理部从规章制度、质量控制、人员调配、追溯制度健全等方面拿出具体措施提交医院感染委员会讨论。

2、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是当前较先进的灭菌容器,灭菌后的物品不应出现湿包现象,有湿包应视为不合格,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设定程序和操作手册执行。杜绝湿包现象。

3、灭菌后的物品在贮存过程中包掉在地板上应视为污染物品重新灭菌,若捡起来放入其它灭菌物品,那么整批次物品视为污染,应重新将整批次物品灭菌。

4、每天检查包布质量,有破损严禁使用,包布不应缝补,新包布应在使用前漂洗去浆。灭菌包最大不超过30×30×50公分,金属包不应超过7㎏,布包不超过5㎏。脉动容器一次灭菌物品不超过容器总量的90%,也不应小5%,以防小装量效应。灭菌物品放置原则:大包车架最上层,布包放最上层,金属容器放中层,开口容器打开开口,取出时及时关闭开口。

5、批次灭菌处理完成:应按流水帐号登记灭菌物品,包括种类、数量、现使用的灭菌容器为自动生成的温度、时间、压力等记录。应妥善保存备查。

6、器械清洗应严格按照分类—浸泡—清洗—漂洗—去离子水冲洗(软水冲洗)—干燥六步法进行。清洗后的器械应肉眼检查,特殊器械必要时还应用放大镜检查,外观光洁、无残留物,无血迹,器械槽无污物、锈蚀。

7、“三区”制度明确,严格执行,缓冲区的作用不应成摆设,严防交叉污染。这项制度除了供应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外,进供应室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必须严格执行,非工作人员禁止随意进入,特别是家属、小孩等不得进入。洗衣房工作人员的物品交接应严格控制在污染区进行,外来工作人员进入供应室的监督由供应室工作人员完成。

8、供应室健全质量控制制度,发现灭菌物品存在问题对问题物品实行招回制度。

三、口腔科

口腔科是院感监控的重点科室之一,口腔科的院感特点有别于其它重点科室。口腔易于微生物繁殖,口腔内结构环境复杂,口腔与外界环境相通,一直处于湿润状态,温度适宜,食物残渣等营养丰富的物质存在,口腔内多种微生物定植(就像个贮菌库),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性大,工作台面狭小,设备设计结构复杂,使用的器械多有锐利的尖或刀,医务人员与病人的血液、唾液、口腔粘膜直接接触频繁,操作时时有病人的唾液、血液飞溅。HIV感染人数每年快速递增。据报导:全球HIV的感染人数以每分钟11人的速度向人类走来,而HIV病人有隐私保密的要求,其传染有很强的隐蔽性,HBV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约12%,全球有1/3的乙肝携带者。在中国,据相关部门统计,HBV在口腔临床诊疗中比HIV感染率高57倍,口腔医疗器械HBsAg的污染率高达37%,还有丙肝、梅毒等血液传播疾病,这些高危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往往在口腔诊疗中是病人←→医务人员双向传播,所以口腔科的医疗器械消毒质量、医务人员的院感染意识是口腔诊疗安全的必备条件,既能保护病人的医疗安全又能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医院口腔科的现状:布局不合理,诊疗区、清洗区、消毒区不分;没有科内消毒设备;医务人员防交叉感染意识薄弱,使用后的器械清洗消毒不规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登记;使用戊二醛做消毒剂消毒器械;手卫生意识差;缺乏手卫生依从性;个人防护用品基本没有;诊疗病人时有陪同人员围观,综合治疗台遇有血迹污染不及时更换。

1、据实际情况看能否在现有条件下进行“三区”的布局改造。

2、消毒灭菌是否购一台小型专用消毒机用于口腔科自备消毒,做到器械不出科,随消随用;若配备了消毒设施可以减少戊二醛的使用,手机要求灭菌处理,现有二十把手机,高峰时手机不能满足饱有量,就不能做到一用一灭菌,若添置十把以一把2000元计,成本增加2万元,也就可以购置一台消毒机了,且有口镜、探针等到其他检查器械要做消毒处理。

3、手机的清洗保养:手机属精密仪器,结构较复杂,手机的清洗消毒就尤其重要,基本步骤,预处理—回收—清洗—注油清洗—包装—灭菌。

预处理:手机一人一用一灭菌,治疗结束后及时脚闸冲洗手机管腔30秒,或使用管腔防回收装置或用防回收手机。

回收清洗:若自备消毒机由科内人员清洗,清洗过程:流水清洗血迹—刷洗—加酶浸泡清洗(或超声清洗)—软水彻底冲洗。

注油润滑:清洗后的手机干燥后注入专用润滑剂(水溶性),然后用软布擦拭干净,包装灭菌待用。口腔科其它医疗器械的清洗参照手机清洗方法,在清洗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清洗,彻底洗掉有机物。清洗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4、口腔科小器械基本做到了一人用一套,但在使用后应回收放置在已污染标识区内,清洗后的器械不应与消毒后未使用的器械放在同一台面内。

5、灭菌物品—灭菌—登记—使用—登记,检查时总套数,使用数、存量数应相符,印证一人一用一灭菌。

6、加强手卫生,每个病人诊疗完毕,应换手手套并洗手,禁止双层手套看完病人后只更换外层手套而不洗手。推广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快速手消毒剂应搓干后戴手套操作,要增强教育科内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减少盲目洗手,不规范洗手。

7、加强个人防护。口腔科现基本没有个人防护用品,医务人员提出了购买防护用品的合理要求,口腔科应每人至少配备二套防护用品,包括隔离衣、防护面罩。医务人员在穿戴隔离衣、口罩、防护面罩后可有效减少病人的血液、唾液、水雾对医务人员的污染,减少职业危害。

8、治疗台面应保持整洁。若有血液污染立即更换,推广使用一次性用具做到一人一用一换。

9、四手操作:四手操作是现在口腔科治疗活动中探索出的比较科学的诊疗手段,它可以有效的减少交叉污染,最大程度地提高诊疗安全。但四手操作无疑会增加成本,是否考虑有条件执行,比如病人要求这样,可以收取服务费。这只是个建议,不强制执行。

10、口腔科医务人员应掌握标准预防。紫外线消毒要每天2小时(中午、晚上下班后各1小时)。

四、妇产科:

院妇产科规模小,人员少,产科与妇科未分离,加之原二病区的改造还未完成,妇产科的功能区划没法落实,妇产科发展是侧重于产科还是妇科对院感的要求是有所区别的。在三楼病区作产科规划时尽可能在现在条件下合理布局。

产科产房环境空气质量要求Ⅱ类,物体表面细菌菌落卫生要求Ⅱ类,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Ⅱ类,院感要求:

1、人员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特别是新生儿的探视制度。七姑八姨的探视给产妇及新生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凡进入分娩室必须戴口罩、帽子、换鞋,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或化脓性伤口时应暂停进产房。待产人员进产房应换鞋,私带物品不得进入分娩室。

2、工作质量:建立健全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制度、隔离制度、院感报告制度。接产人员必须进行外科洗手,保持无菌单及手术衣干燥,潮湿视为污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无菌物品标识明确,按灭菌效期排列专柜存放,不得随意暴露堆码存放,开启的无菌棉球纱布不能超过24小时,无菌持物钳及容器干燥保存,每台一套4—6小时更换。助产器械、婴儿脐带结扎用品必须灭菌,产妇分娩前应进行HBV、HCV、HIV筛查,产妇进入产房时应在非限区实行交接。

五、病区的感染管理

1、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医疗废弃物实行分类存放,存放容器不超过3/4容量,扎紧封口,锐器物必须装入锐器盒,3/4容量时旋转锐器盒封口。医疗废弃物回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医疗废弃物未完全装入袋中。有些治疗室存贮废弃物桶的周边地上弃有手套、纱布、棉球等到。意识到了问题就解决了,医疗废弃物不能和生活垃圾一同运装。医疗废弃物的种类、数量、时间、去向、经办人应登记签名,登记资料保存三年。医疗废弃物禁止转让、买卖。

2、治疗室的无菌物品(包括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置于专用柜内,按效期摆放,不得有过期物品,无菌持物钳灭菌干燥存放,有无菌指示带,带上有日期、时间标识,每4—6小时更换一次。无菌棉球、纱布上开启后24小时更换,消毒液应标注开启时间,存放消毒的容器每周清洁灭菌二次,用过的器械应及时对血迹等有机物用流水冲洗,冲洗后放入相应包内封装送供应室集中清洗灭菌。治疗室不对器械作消毒处理。

3、使用过的体温表清洗后用75%酒精或500㎎/L含氯消毒剂盖盒浸泡30分钟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擦干放入干净器盒内备用,消毒液每日更换。吸引瓶、湿化瓶、塑料管等均用500㎎/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晾干备用(不准有湿瓶现象)。血压计、听诊器、袖带定期清洗晾干备用,治疗车、药品车、监护仪等每天一物一巾清水擦拭一次,抹布使用500㎎/L含氯消毒剂消毒清洗晾干。

4、病人出院、死亡后对床单元用500㎎/L含氯消毒剂擦拭终末消毒。对没有血液污染(包括痰、呕吐物)的床头柜、床栏、床旁桌每天清水擦拭,地面、清洁水拖布湿式作业,每个拖布使用不得超过20㎡,清洁按办公室、值班室、病房、走廊,最后漱洗间顺序进行。治疗室使用专用拖布、抹布,拖布、抹布每天用500㎎/L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晾干使用。

5、院内有多重耐药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地面及物品应用500㎎/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天至少2次。

6、病房每日开窗通风二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半小时。

六、医务人员手卫生

要说手卫生,我们先看看你对这几点有没有认知:

1、医疗环境中污染无处不在;

2、所有的医疗护理均离不开手;

3、手的污染随时随地发生;

4、不卫生的手可能是“罪恶”之手;

5、手卫生不良的双重伤害——害人害己;

6、你能保持一双纯净的手吗?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员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乍一看。洗手是一个简单的也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洗手并保持手卫生非常难以做到,有一些实例我们不妨看看,洗手快不到不到10秒完成,洗完后多人共用一张毛巾擦干,洗完手后使劲甩,差不多都是“甩手掌柜”;洗手后就地取材,在工作服两边一抹;戴了手套操作,摘除手套后手是干净的不用洗手;戴着手套采血,一个接着一个采(保护自己不保护患者,教育自己孩子进了医院别乱摸东西,而从在乎自己在医院到处乱摸;查房时查完整个病区的病人,从不洗手;医护人员上一天班从不洗手就因一个字“忙”。这些现象是不是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对手卫生的认识有多少?2010年4月,卫生院部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范附后)的法律文件对医务人员该如何认真洗手作了详细规定,但规定制定的太细在执行中就有困难。我们的要求是临床科室必须配备快速干手消毒剂,医务人员从主观上提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意识,有了依从性就能切实减少在医疗环节中对病人的外源性感染。

主任、副主任及各位委员,院感工作是医疗安全的底线,医院要是有一次院感事件发生对医院将是致命的。医务人员无论走到那家医院都不能回避院感工作,级别越高的医院感控工作就愈加严格,我院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医生报告过院感病例,是没有吗?答案是显然的。在有无菌植入时1年内发生有累及术中解剖部位的感染都属医院感染。我院规模小,病种相对单一,要是因此而轻视了感控工作,那么有可能为明天、后天留下了隐患。以上我以几个重点感控科室简要介绍了本院的感控情况,对这些已开展的工作,院感科会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但对尚未开展的我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开展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开展对全院耐药菌的趋势性监测。

二、对入院24小时后发生的发热病人实行书面报告制,对治疗中改变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报告。比如单一抗生素使用改联合抗生素使用,一线抗生素使用升为二线抗生素使用。

三、对门诊诊断待查、待检病人,入院后三日必须明确诊断,出院诊断不能还有待查或不明。

四、各病区成立感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本区的院感工作,并加强与感染科的沟通。

五、科室除常规定期监测外,科室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目标性监测,监测的项目、目的由科感控小组向感染科申请。

六、应有合理的奖惩制度。

医院管理现状 篇2

一、医院成本管理组织实施现状

现行医院主要根据《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 对全院各种成本进行核算归集。在组织机构上编设了财务科、卫生经济管理科对全院成本管理统一组织实施。在信息化手段上依托于一号工程、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系统及各医院自行开发的一些辅助管理软件对全院各个成本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

医院的成本核算模式, 按照“集中统一、财务归口”的原则, 通过一个财务机构、一个银行账户、一套会计账簿、两套会计报表, 实现医院财务的集中统管。按照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开支标准, 统一的成本项目和计算原则, 记录、归集、分配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成本, 是按照实际发生费用计算出的事后医药实际成本, 它反映着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实际消耗和成本效益情况。

在组织机构上, 医院设置了财务科和卫生经济管理科来加强全院的成本管理。在职责分工上, 财务科主要负责全院资金的收付报领、审核监督和年终结算等;卫生经济管理科主要专门负责成本核算、奖金发放、投资论证等。一般财务科和卫生经济管理科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 医院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 专门设置卫生经济管理科, 以加强全院的成本管理工作, 标志着医院从粗放型管理模式向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变。

由于医疗业务本身的复杂多样, 其专业分工十分精细, 使得医疗成本信息庞大而复杂。目前, 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系统, 自行开发符合医院自身特色的辅助软件, 基本可以做到实时地反映各个成本发生点的成本情况, 较好地确保了成本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现行医院成本核算模式对于规范医疗成本的核算管理, 全面反映对内、对外医疗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情况, 提高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 由于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挖掘各个成本点节约的潜力, 评价各个成本点的运行效果, 而现行模式只是关注历史的已经发生的数据, 是一种事后的核算控制, 管理的基点难以延伸扩展到事前、事中, 成本管理难以充分发挥对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

二、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 成本管理行为主体方面。医院成本管理的行为主体是指从事成本管理工作的人员和机构, 是成本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现行医院成本管理主体主要是财务科、卫生经济管理科及编配的财务人员,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成本管理质量的提升, 但是财务人员覆盖面较窄、管理素质相对低下、管理机构过于集权,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成本管理的深化, 成本管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1、成本管理人员覆盖面窄, 难以形成全员成本管理局面。现行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主要集中由财务科和卫生经济管理科统一实施, 由几名专职会计核算人员进行日常的成本归集和核算, 成本管理所涉及的范围、内容、人员十分有限。而成本管理理论告诉我们, 每一个人员都是成本管理者, 对该成本点的效率效益最能把握控制。医院要想提高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 必须走全员成本管理的道路, 使每一个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均成为成本管理的主体, 建立多元化成本管理网络, 充分调动每一个人员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要从思想上明确成本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或是某些管理人员的行为, 而应当是医院每一名人员的责任, 只有每一位员工成为管理主体, 成本管理才能处于真正严密控制之下。

2、成本管理权力划分集中, 成本管理工作被动。权力和责任是紧密联系、相互对等的。享有权力的一方, 可以独立的做出一定的决策和行为, 或要求他方做出相应的行为。节约成本是医院每一个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应的责任对应着相应的权力。现行医院成本管理权力划分过为集中, 只是党委、财务部门的职责权限, 而下面执行层只有履行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 降低了成本管理工作的主动性。集权过大、分权过小, 难以实现成本管理方向性统一, 成本管理工作容易出现“上面政策、下面对策”的局面, 成本管理工作十分被动。必须建立权责统一的成本管理模式, 不同岗位、不同职责, 行使与职责相对称的权力, 这样有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有利于实现成本管理向主动型、科学性转变。

3、财务人员素质低, 难以形成成本管理有效的控制力。医院成本管理财务人员不仅需要预算会计、企业会计相关方面的知识, 而且需要军事学、医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 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而现行医院财务人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经过正规财经院校培训, 但多是半路出家, 培训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满足成本管理的要求。知识结构的相对单一性和非专业性限制了成本管理工作效用的发挥, 难以形成成本管理有效的控制力。

(二) 成本管理操作流程方面。成本管理的操作流程是指成本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方法, 是成本管理效用发挥的具体实现形式, 主要包括制度体系、数据归集、监督制约、奖励激励等方面。现行成本管理的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成本管理的发展, 但是制度不健全、数据互通性差、监督制约机制弱化等降低了成本管理效用的发挥。

1、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降低了成本管理的规范性。成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内部规范体系, 相对于本单位来说具有一定的刚性约束作用。但是, 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增加卫生资源使用效率的形式, 现阶段国家只是在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上进行了明确规定, 在院级成本核算上进行了规范, 而对于科级核算、责任核算并没有明确的规范, 成本管理要求的信息广度和深度在制度上很难有规范的保证,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要求和现状之间的矛盾, 成本管理处于一种有之不多、缺之也可的边缘地位。

2、成本数据互通性差, 降低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现行医院成本信息复杂、涉及面广, 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归集、汇总、分析数据,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增加了成本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实现信息的互通有无, 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沟通很难确保准确性和及时性。举例来说, 药剂科、仪器科由于主体利益的不一致性, 提供给财务部门的数据都是经过处理后的数据, 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 鉴于成本管理对成本数据质量的依赖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管理的质量, 成本管理成为利益主体追逐利益的一种形式, 使利益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相关数据, 成本管理形同虚设。

3、成本管理局限于奖金发放的依据, 弱化了成本管理信息的辅助决策性。现行医院成本管理的结果主要是服务于奖金发放的目的, 成本管理的结果与奖金发放完全挂钩的形式, 容易导致科室管理的重心偏移到成本数据的处理上, 容易形成一种寻租的成本信息, 同时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信息不对称, 确保成本信息准确性的外部监督成本很高, 奖励发放的激励方式成为科室最终追求的目标降低了成本管理经营控制内涵, 忽略了成本管理决策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成本管理职能的发挥。

(三) 成本管理系统衔接性方面。影响成本管理的各项因素分散在全院各个部门、各个医疗活动之中, 成本管理要做到优质高效, 必须实现与医院各项活动的无缝链接。现行医院成本管理现状, 只是就成本而论成本, 成本管理的目的是计算成本的数据, 与医院其他各项活动严重脱节, 是一种置入型成本管理模式。

1、医院成本管理与医院管理目标关联性较低。医院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优质、低耗、高效, 医院成本管理的各项活动应当以此为出发点, 实现成本管理和医院管理方向的一致性。现行医院成本管理是按照一定的范围、标准、项目来记录、归集、分配医院运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一种实际成本计算的管理模式。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成本消耗, 成本管理职能弱化为一种事后反映职能, 难以形成对已消耗费用的合理性控制力, 成本的事前、事中控制流于形式。成本管理和医院管理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脱节, 成本管理的触点难以延伸到医院经济活动过程之中, 而仅仅作为一种事后的反馈,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管理目标的实现。成本管理与医院管理目标关联性较低, 容易导致医院成本管理方向性的偏离, 不利于医院整体管理效能的提高。

2、医院成本管理与医院财务会计关联性不够。医院成本管理和医院财务会计是医院经济管理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 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具体来说, 财务会计是通过记账、算账、报账, 总括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 在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信息的同时, 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供会计报表。而成本管理是对每个具体部门和环节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控制, 提供各个科室的成本数据资料, 具体区分医院各个部分的运营结果。从数据上来说, 成本管理和财务会计是一致的, 但是现行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成本管理和财务会计相互脱离, 各自为政的现象。成本管理并不从财务会计上直接取数据, 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财务会计反映的收益和成本管理反映的收益不一致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决策辅助功能。不同的决策导向影响了决策层的统一, 急需建立一套成本管理和财务会计同源、同向的成本管理模式, 确保成本管理和财务会计功能发挥的一致性。

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对策 篇3

【关键词】 医院感染;现状;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05-01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发生感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可严重影响治疗和护理的治疗,若发生医院感染,不仅影响医院的名声,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故非常有必要对医院的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并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目前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不仅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也可以维护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改善医院形象。

1 医院管理的现状

1.1 医院感染问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医院感染问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医院开展医院感染防治、监控等起步较晚,虽然这部分相关工作已经起步,但与发达国家仍不小差距,有些基层医院甚至還没有开展医院感染,有关感染的防控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发生以上情况主要原因可能为①一些医院的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本身就重视不够;②大多数医院没有开展这项研究的专项经费,没有条件开展急需而重要的医院感染防控科研课题;③卫生行政部门缺乏与此相关的科研激励机制以及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④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本身科研能力薄弱。

1.2 缺乏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医院各类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缺乏一定的系统的知识,而且多数医院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对新的感染管理信息一无所知,也不重视感染管理继续教育,如对透析液的检测,有的医院采样仍采透析液的入口和出口处。全国感染管理培训基地和省感染管理委员会早已对此进行纠正,应该采取透析用水和进入透析器前的透析液。有些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学习积极性,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掌握不够,也无兴趣学习,认为对自己不重要。

1.3 监管不到位 一般来说多数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相对较少,工作量较大,因此平时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甚至有携带情况发生。有些医院供应室和临床上物品的消毒方法不正确,也对此事不够重视,甚至有违反《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情况发生,如剪刀、刀片应用高压蒸汽灭菌,但有些医院仍用戊二醛浸泡。内镜的清洗,消毒处理不符合规范,未严格按相关管理条例进行。有些医院贪图方便,使消毒、灭菌时间减少,灭菌未完全后就结束工作。

1.4 工作环境不佳 有一些医院,如基层医院由于设备和资金的落后和不足,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的免洗手消毒液,空气消毒设备,多酶洗液,精密仪器及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消毒灭菌等一般难以达到国家要求和标准。从各地环境卫生学监测,无菌物品的生物监测,各种消毒剂的细菌学监测等结果来看,各地基层医院的执行情况也是参差不齐。

2 对 策

2.1 健全医院感染监控网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健全由医院,院感科及各科室组成的三级监控网,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要由一名院领导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定期召开医院感染控制会议,在会中提出医院感染管理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方案;成立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科室,主要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科室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各反馈医院感染工作情况,以将医院感染发生降低到最小;建立各科室感染监测小组,主要由一名科室领导人负责,明确领导人和成员职责和工作内容,负责并及时反馈科室感染工作情况。

2.2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 感染管理人员需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医院领导需安排感染管理控制人员参加各类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班和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时学习和了解国内外最新感染控制信息,使医院的感染控制跟上形势的发展和要求,以避免造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滞后。而且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人员需将所学知识和信息及时传达和反馈至全院管理人员和各类医务人员,以普及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使大家了解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定期组织医院各类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和领导进行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如抗菌药物的使用,标准预防知识,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技术,医疗废物管理,消毒灭菌进展等,形成人人都具有感染管理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感染管理技能。

2.3 制定规章制度 医院应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并根据其要求和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感染管理细则,如消毒隔离制度,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医院感染暴发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消毒灭菌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手卫生制度,报告制度,消毒药械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等。根据规章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室需深入临床进行强化和监督以强化感染管理知识,加强监督,指导与管理,使其预防与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2.4 其它 医院还需要严格落实无菌操作规程,规范医疗废物管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及时反馈调查结果等

3 总 结

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不仅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也可以维护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改善医院形象。但医院感染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医院感染问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监管不到位及工作环境不佳等。因此需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如健全医院感染监控网,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及制定规章制度等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书会,吴守彩.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53-55.

[2] Pittet D,Saf ran E,Harbarth S,et al.Aut omat ic alt er f or methicill 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surveillance and cont roll:role of a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J].Infect Cont rol Hosp Epidemiol,2006,17(8):496-502.

浅析医院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篇4

摘要:本文试从医院内部审计的视角浅谈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介绍了当前财务预算管理内审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医院;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概述

预算管理是指医院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医院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全面预算包含财务预算、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控制管理手段,是一种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管理,同时也是医院激励与约束的基础。因此,医院应当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将财务预算作为制定、考核经济责任制的依据。

我国审计工作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医院股份制、公司制改革不断得到改善,有关医院审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快速发展。医院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医院而言不仅仅发挥着基本的监督职能,还同时具备预控职能、评价职能、咨询职能等综合性的医院治理职能。包含预算管理的医院综合管理中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证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三权制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监事会组织松散,难以监视到位,导致很多审计工作不到位。审计工作和医院控制风险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做好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障审计工作能切实到位、顺利进行。医院财务部门作为医院资本预算编制主体,组织其授权的各资产运营机构编制本医院资本经营预算,最终以医院全面经营预算为基础,由下向上逐步汇总,交财政部门审议。

二、医院施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

1.财务预算可以明确医院工作目标

预算管理的过程其实也是激励员工的过程。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使医院管理者和员工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促使医院上下所有人员都以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为动力,自觉面向未来,增强远见性,实现从小我发展到医院发展的转变。有力地避免医院员工和管理者盲目经营,从而实现对员工的激励,进而完成既定的经济责任的短期目标。

2.财务预算可以作为医院考核业绩的标准

预算管理审计工作能够为预算的编制、审议及批准等过程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从而促进预算编制等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如果预算管理审计工作不规范,就会造成预算编制出现问题。规范和准确的预算审计工作能够编制出科学的预算。预算编制是医院整个个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始,经过批准的预算是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因此高效的预算管理审计工作是预算编制工作的良好开端,更是预算审议、批准及决算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

三、现阶段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弊端在于以事后审计为主,缺乏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无法对医院内部经济活动进行全程监管,不能及时处理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能给国有资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流失。由于医院财务财务机制建设中存在系统固有问题,因此财务管制无法适应财政市场发展新形势,造成在全新环境下进行运营工作出现一定困难。在医院财务此项管理机构建设中,由于不注重对聘用人员的日常管理,造成其在对医院财务财务收支进行管理时无法正确处理医院财务的财务问题,财务无法得到合理分配直接影响到医院财务其他部门的运转。各部门在财务处理过程中产生依赖性,进一步加重财务停滞问题,抑制医院财务财务运行发展。财务管制工作人员对财务处理缺乏常识,对基础形式财务收支意识认知不明确,这就造成医院财务资金使用效益受到进一步影响。

2.执行科室对预算管理的理解偏差

造成审计整改意见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是工作人员的整改态度不够端正,对于操作简单的内容就整改,而难度较大的则放置不管。其二就是整改监督力度不够,目前经审组织都是先从被审计单位的文件报告中了解情况,深入实际的调查工作不到位,对于整改的效果缺乏有效的跟踪机制。由于医院财务在发展中的财务体制建设不够完备,使得医院财务财务管制手段形式单一,简单化的操作流程通常不受到领导重视,这就使得医院财务在对财务监管力度上有所松懈。表层次的财政管制造成对财务问题进行模糊处理,使得在后期财政管制深入过程中,对医院财务财务审核出现很大程度的偏差,造成大范围财务漏洞,对医院财务经济效益产生直接消极影响。另外,上级领导对财务管制力度不足使得财务人员在无人监督下工作态度懈怠。再者财务处理操作流程不合理也会造成财务管制漏洞出现。

3.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不完整

当前,审计部门内审机构与各个集团公司之间的内审机构的沟通联系还不够深入,审计部门内审机构与各个集团内审机构存在意见不一现象,由于审计部门自身权利的作用,如果交流沟通不到位就会影响集团内审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再者目前的审计部门内审组织形式还没有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审计工作对于集团的积极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4.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先阶段医院经营管理体系中,还没有形成专门的预算管理全套体系,现有的管理制度落实程度不高,许多条例约束力不高,只是停留在文件层面上,比如预算管理中的奖惩制度,部分单位的考核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并且考核结果没有有效的奖惩制度,导致预算管理审计工作无法取得实质的提高。由于医院财务在运营过程中缺乏财务资料以供成本核查,因此在医院财务对公共物资及财产进行调配过程中,不重视对财产内容进行有效管理,直接造成医院财务运营中对首日资产报账不及时,使得医院财务实际盈利与上报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无法有力确保医院财务依照发展规划运营。

四、医院预算管理改进措施

1.争取领导支持,成立医院预算管理组织

先要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落实责任到人的思想,审计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杜绝消极怠工的工作思想,充分认识审计工作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与管理领导要加强沟通,提高审计工作在领导心中的地位和重视程度,争取领导对于审计工作的支持,为审计工作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伴随着经济市场进步发展,医院财务的财务管制逐渐融入到市场发展中,加之政府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加以扶持,更加有利于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在对内部控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医院财务财务处理人员应开阔内部控制思路,通过认清市场中财务发展形式,对适合自身财务发展方式进行探索,基于原有财务处理机制基础上,对医院财务财务职能进一步优化,以满足市场中医院财务间对内部控制交流与发展。当今时代各类医院竞争早已步入白日化。医院更应及早认识到这一点,在医院全面实施符合现代化的预算管理。这将是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基础体现。同时也是体现医院作为现代规范化医院的参考标准。当然预算管理的好处还远不止如此。

2.完善编制方法和流程

一个好的制度能进行合理的制衡,减少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提高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需要科学的内部审计制度进行配套,实现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内审机构除了应当遵守国家相关内部审计准则,还应当根据医院的实际运营情况建立健全内审制度:确定审计人员的工作组织形式;确定审计人员的绩效评估制度和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以做到有奖有罚,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建立审计人员培训和发展制度,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内审工作的质量,切实做好医院预算管理工作。在对财务机制进行管制过程中,应加强对财务配置科学性管理,加强手段是通过建设专职内部控制验收部门,对财务处理内容进行审核,进一步加强对财务处理机制监督。

3.加强审计的监督力度,加强预算执行的过程跟踪审计

审计部门监管层面上,内审工作开展应从事后审计逐步转变到过程跟踪审计,变事后审计为事中审计,将审计监督贯穿于医院执行的全过程,尤其是对于预算占比较重的部分要重点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进行部署和战略性调整。通常情况下,内部控制机制是通过对医院财务进行财务数据审核,保证医院财务运营效益及收支状况,但在此治理机制下,对医院财务发展中重大机制变动却无法加强对医院财务财务机制的审核工作。因此,在对医院财务进行内部控制时,应注重加强对财务管制工作中财务记录,并为今后部门财务管制发展提供良好参考资料。

总结:

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医院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不开审计工作。本文对审计费用的科学内涵和环境进行了必要性分析,侧重研究了审计服务的定价、被审计公司的规模、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等,影响审计费用的基本因素,考量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对审计费用影响,信息披露机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低价竞争和非审计服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统一审计收费标准,完善审计服务计费依据,强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的风险意识,完善审计信息披露机制等促进审计费用均衡的对策。

参考文献:

培训管理现状剖析 篇5

一、引言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时代,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意识到人才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而培训规划、设计是否合理、正确,直接决定着培训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目前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员工的培训管理中均存在诸如认识误区,培训未形成制度化、系统化,随意性大、培训方式与手段单一等问题。因此,转变传统观念,引入现代培训管理理念,做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已成为现代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战略性任务。

二、企业背景

******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花卉租赁与销售的民营企业,现有员工120多人,公司下设两个分公司和一个事业部,分公司及事业部各自独立经营,人力资源部门相当于中心职能服务部门。作为一家中小型企业,人才良莠不齐,但要命的是中小企业的老板对培训的态度不容乐观。

三、公司培训管理现状分析

3.1管理层对培训的认识存在误区

不少公司的管理层只是把培训作为一项普通的日常工作,忽略了其作为管理工具的职能,更多地是关心培训后是否能立竿见影,马上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非员工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转变。甚至有少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培训就是人力资源部门闲得慌、没事瞎折腾。

另外,在培训的具体内容和对象的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例如:重基层员工培训,轻管理人员培训;重技能培训,轻素质培训;重培训形式,轻培训效果。有的管理人员甚至认为,培训就是上上理论课,讲讲规章制度、注意事项,属于“老生常谈”。实际上,园艺行业更应注重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表达沟通能力、服务意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服务礼仪、操作规范等各项标准的坚持以及对公司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认同。

3.2员工被动接受培训,对培训认识不足

不少员工认为,培训只是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园艺行业门槛低,没多少技术含量,自己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或者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技能了,没有必要专门花时间参加培训。加之公司培训工作自身的不专业性,使部分员工没有认识到培训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培训工作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什么实质作用,且培训后对自己的工资待遇也没有多大的影响,所以仅仅是表面上应付一下了事,走走过场。带着这种消极被动的心态接受培训,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另外一些员工认为,考核、奖惩、选拔的依据通常是直接主管的评价,与提供优质服务的技能相比,上级领导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与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不如想办法让领导满意,自然会对培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3.3培训随意性较大,尚未严格地制度化

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类培训的安排都是突发性的,比如客户投诉增加了,就组织一次客户服务相关的培训,强调一下礼仪和质量意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培训方式,把培训当成了药品,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正是因为这种随意性的培训,公司人力资源部没有时间做充分的培训需求分析,也无法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这使得培训工作既无整体性,也无连续性,达不到培训的效果,很容易将培训变成完成工作任务的形式,培训效果很难保证,又会招致其他部门的抱怨。

3.4重技能培训,轻素质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

目前公司的培训工作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培训突出了实用性,忽视了文化知识和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训依然停留在解决眼前的问题的阶段。培训本应是企业确立经营思想和服务理念,创建企业文化,使员工增强对企业归属感的大好机会,但许多企业的培训组织者往往将其作为公司规章制度的贯彻及工作技能提升的学习机会,没有借此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对外形象和整体竞争力。

3.5培训方式陈旧单一,创新不够

目前公司的培训方式陈旧单一,主要采用的还是固定的教学模式,单向教学、培训方式死板,以听为主的“填鸭式”学习,培训者讲得口干舌燥,学员听得头晕脑胀。不太重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从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因而培训工作做了不少,可培训效果却不太理想。培训方式的缺乏创新,跟公司目前的师资队伍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3.6不重视培训结果反馈与培训考核

公司的管理层没有关注到培训后的跟进管理,缺乏一套对培训有效的,持续性的评估体系,无法反馈有用信息,为改进培训提供依据,参与培训的员工到底在企业有了哪些改进与提高?程度如何?今后的培训需要怎样改进?对这些问题,管理层缺乏应有的思考。

四、优化和改进培训管理的对策

4.1转变观念,完善培训制度和规划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培训已不再是一项奢侈的开支,而是一种必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人们的工作习惯和方法也随之发展。在西方国家,人们的观念上已不把培训当作一种成本,而是一种投资、一种福利、一种激励方法写在企业经营计划里。“企业培训工作是企业生产的第一工序,企业培训中心是企业生产的第一车间,企业培训师是企业生产的第一工程师。”

要让培训管理工作能切实有效地开展,首先要转变公司高层管理才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树立培训是投资而不是成本的观念。培训不仅要解决目前的实际问题,还应把培训视为一项长期的、长效的战略,加大对培训的投入,使培训成为公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培训就是管理的观念,视培训就是效益,培训就是财富,从而真正重视培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现代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不仅要求企业要有一套完备的培训制度和规划,而且要为每个员工建立培训档案。另外,应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培训对公司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加培训,而不是将培训视为负担。4.2获得高层支持,加强对公司管理者的培训

管理者的个人魅力是潜在的培训引导力量,下属如果从管理者身上看不到发展的希望,管理者的个人魅力起不到潜在的培训引导作用,那么下属的积极性是调动不起来的。管理者在公司的位置越高,其潜在的作用越大,其个人的素养代表了公司发展的希望。因此,培训工作应先从管理者抓起,管理者自己首先要培训。在私营企业,对管理者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大多白手起家的老板,他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理论水平都不容乐观,特别是公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出现对公司管理不规划,只重业务不重管理等诸多问题。对培训认识不足,也是很多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通病。重基层员工培训,轻管理人员培训,使得公司的服务质量出现问题时,往往被归结为基层员工的责任。其实,相对而言,公司培训的关键在于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只有管理层的得到了有效的培训,才能真正转变对培训的错误认识,从而引导下属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才能得以有序开展,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4.3确立培训需求,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培训需求分析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有效地实施培训的前提,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对企业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是使培训工作准确、及时和有效的重要保证。

企业的培训需求是由各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确定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并收集到相关的资料后,就要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时期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一般要从三个层次上进行:战略层次、组织层次、员工个人层次;要做好培训需求的对象分析,将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在职员工的培训需求区分开;要做好培训需求的阶段分析,把握好公司的目前培训需求和未来的培训需求。在收集各类培训需求信息时,可综合采用面谈法、重点团队分析法、工作任务分析法、观察法、调查问卷等方法,研究目标员工和他们的工作,并加以分析,得出实际的培训需求,从而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4强化素质培训,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

怎么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融合在一起,让他们为一个共同目标奋斗,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呢?只有依靠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关键是树立一种科学的学习观,重点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造就一支与公司价值取向相一致、与公司战略目标相适应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既有内在的文化理念,又有外在的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需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百折不挠的意志。创建学习型企业,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创造员工终身学习的环境。

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长远目标,从上能力、上水平、强管理的需求出发,主动开展员工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树立超前意识,应积极组织新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再者,培训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公司应在加强专业性业务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员工基本素质、综合能力方面的培训,将培养知识性、创新性、复合性人才作为实用性、经验性人才的补充。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应成为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将培训纳入企业的文化建设,实行人本管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创造潜能,才能培养员工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公司的忠诚,将自己的理想与公司的发展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训才能产生最好的效益。因此,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员工对公司产生强烈的认可感和归属感,使他们的价值观、工作目标趋向一致,进而形成有凝聚力的团队文化,才是改进公司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4.5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一般来说,不论是企业一般员工还是管理人员,培训内容都应该包括职业道德培训、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几个方面。要使培训获得预期效果,必须依据公司行业特点,各部门及岗位特点,对各类相关人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发挥多感官的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员工的学习热情,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由于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培训方式从以讲授式培训为主转变为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培训内容从注重业务技能训练转向以企业文化、情商开发、拓展训练以及职业生涯设计等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培训工具和视听材料,以增进感性认识,开展体验式培训,借助外训老师和咨询公司的合作等,从而实现由“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转变。

4.6重视考核评估,适当引入激励机制

通过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可以总结培训经验,发现不足,为公司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和思路。另外,在开展员工培训后,及时进行必要的考核,表彰在培训后发生转变的个体行为,扩大培训的影响力,强化和巩固培训效果。除此之外,要适当引入激励机制。例如,建立培训积分制度:职员参加各种培训并获得结业后,可以向人力资源部门申报积分,积分将是职员参加培训的最全面记录。累计积分的多少,将作为职员晋级或晋升的参考标准之一,不同类别的职员积分要求有所不同。激励机制的引入,抓住员工内在的关键需求,有效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培训工作的开展步入良性循环。

五、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现状及管理对策论文 篇6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经常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而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发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不足是由多个环节共同作用导致的,因此,应对建筑施工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3]。首先,应做好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例如,对工程施工的图纸、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进行质量控制,其中施工图纸必须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才能进一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而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则需要在施工材料进场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入场的施工材料质量达标,禁止一些不达标的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避免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其次,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需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对其进行管控,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弥补措施,进一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再次,应做好建筑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竣工验收是建筑施工最后一个环节,必须要做好该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如果在验收阶段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对其进行返工,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2.2积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其中会涉及到很多安全影响因素,如何对这些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管理是管理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4]。首先,应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管理,很多施工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不得当而引发的,因此,应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规范施工机械的操作,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一旦操作人员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纠正,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应不断地强化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项安全影响因素必须高度重视起来,一旦发现必须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避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另外,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安全问题及时的告知施工人员,以便于在施工中注意到这些安全问题,从而避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另外,应对建筑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进行培养,一旦出现施工安全事故,通过有效的处理,能够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2.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管控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当前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存在不足,不仅会增加建筑工程施工的总成本,甚至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对此,应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进行管控[5]。首先,应控制材料的成本,施工材料大概占建筑施工总成本70%左右,在对材料的成本控制中,必须注重采购环节的.控制,不仅要保证材料采购的质量,同时还要保证施工材料的采购成本,将其控制到最低,要做到“货比三家”。其次,应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如,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使用,要尽量避免出现施工材料浪费的问题;施工机械设备在不作业的过程中,应及时停机休息,一方面可以减少机械设备运行的能耗,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施工机械设备的故障,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费用,从而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总成本,更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数量在不断增加,建筑施工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如,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通过本文对建筑施工管理现状以及管理对策的分析,作者主要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的几方面管理问题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管理对策,以此来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子敏,蔡景书.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J].杭州科技.(02).

[2]李树奇.北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园艺.(22).

[3]周强.浅析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J].江苏科技信息.2015(28).

[4]陈黎文,邱金丽,宋媛,褚兰玲,刘萍,黄晶晶,赵仁山,康学军,葛芹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46).

医院绩效管理现状与对策 篇7

一、绩效管理工作现状

1. 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工作分析不到位。

绩效管理是新时期医院管理的新课题, 我院所属边远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 医院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管理上创新也不够, 医院从领导到中层再到一线员工, 还没能对绩效管理有足够认识, 自然也不够重视。因此, 此项工作还没能系统规范地开展。同时, 没有很好掌握工作分析的方法, 更做不到细致科学的工作分析。

2. 机制不健全, 考评系统不完善, 指标设定不科学。

我院目前的绩效管理还处于传统的质量管理阶段, 尚未系统全面地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工作, 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现有的绩效考评体系不够规范, 考评标准也有些笼统, 考评指标不够明确, 评价标准不够客观, 考评结果自然很难有说服力。 (1) 管理多头进行, 考评各自为阵。医院的特点是部门分散, 人员构成也复杂, 而有不少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职能部门分散, 绩效考评也受多部门管理, 考评的标准也很难统一, 考评结果更没能做到资源共享。 (2) 信息不完整, 考评欠全面。由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医院业务、管理等信息还没能及时、完整地被系统所收集、处理, 无法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网络化管理以达信息共享的目的, 很多的工作量还要靠病案管理部门、财务科、统计室等人为确定、手工统计, 由于统计手段落后, 造成绩效考评时效性差、考评质量也不高, 考评成本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严重制约了医院的绩效考评工作, 绩效考评工作的及时性、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也受到很大影响。

3. 岗位职责过于笼统, 绩效考评难量化。

(1) 医院部分岗位职责不够细化, 绩效考评量化依据不足。医院在岗位设置改革中, 在岗位职责设计上存在着条款粗、内容不全、不明确量化等情况, 这给绩效考评的细化带来很大困难, 考评的依据也不够充分。 (2) 重临床, 轻行政后勤, 绩效管理有片面性。受传统的医院管理思想影响, 绩效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临床管理、轻行政职能管理的倾向, 绩效管理简单化, 内容不完整, 如医院只是对医 (技) 师护士制定了较详细的考评方法, 而对行政管理人员或工勤人员的考评却没有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在考评时, 有的以偏概全, 甚至关键绩效指标缺失;有的甚至没有绩效考评标准,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由于上述情况导致在应用考评结果进行薪酬分配时产生了许多矛盾, 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 降低了考评的作用。

4. 考评反馈与沟通不够, 绩效考评效果不佳。

(1) 考评反馈不及时。受绩效考评手段的影响, 我院绩效考评 (其实是质量考评) 大多是按年度、季度进行, 周期太长, 没能适时给予医务人员工作指导与反馈。 (2) 沟通不通畅考评结果往往通过质控简报、医德医风简报等形式下发各科, 反馈的形式载体单一, 方法简单, 没有建立有效沟通, 忽视了与科主任、护士长等中层领导和各科质控员在绩效考评中的能动作用, 为完成绩效考评任务而考评, 无法发挥绩效考评指标的导向作用, 最终的考评结果也得不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同, 从而使医务人员对绩效评估结果产生抵触情绪, 影响绩效管理工作的效果。 (3) 考评结果应用不够, 绩效管理效果不佳。考评目前医院对绩效考评结果主要用到了“聘任”和“奖金分配”上, 而考评结果与“职称评定”和“评比先进”关联性不大, 这一点与医院制定考评制度的目的不相一致, 也影响了绩效管理效果。

二、对策

1. 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 强化绩效管理。

(1) 加强学习, 充分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绩效管理作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院管理中也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绩效考评的目是提高员工的素质、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医院更好运营, 实现医院发展的既定目标。因此, 医院管理者要要高度重视绩效管理, 并做好宣传教育, 从中层抓起以点带面带动全院全员积极参与医院绩效管理工作。 (2) 强化领导, 真抓实干, 使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医院绩效考评制度和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是关系到医院良好发展的大问题[2]。医院应该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 并建立健全绩效进行考评机构和长效机制, 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负其责、层层落实, 扎实推进, 保障绩效管理工作有序并有效开展。

2. 健全机制, 完善管理和考评制度。

(1) 科学制定管理实施办法, 明确管理目标, 使绩效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绩效管理和考评机制, 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在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2) 建立和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为绩效考评提供员工绩效原始信息数据, 使考评做到有据可依。按照绩效管理的标准开发工作量评分系统软件, 使大量的工作量化指标都能从系统中直接取得, 节约考评成本, 提高考评工作质量和时效性, 使考评依据充分, 让纷繁复杂的量化考评工作变得更简便、更有效;还可以开发网上服务满意度考评系统, 服务对象背对背地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服务态度、信任程度进行评价, 考评的全过程不受干扰, 充分体现评价人的意志, 使考评手段更先进、考评结果更客观、考评工作的时效性更强。 (3) 认真做好工作分析, 为设置岗位职责提供参考。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 也是建立良好的绩效考评体系的前提[2]。通过科学系统的工作分析, 弄清楚员工在不同的岗位该做什么、怎么去做、怎么做到更好, 工作分析应做到信息收集正确完整, 分析方法科学实用。

3. 科学设置岗位职责和绩效考评量化标准。

(1) 科学设置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是医院各类人员履行岗位责任的行为指南, 也是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确定医院岗位 (职务) 的特征、规范、要求、流程以及对员工素质的要求等, 是建立良好绩效评价系统的基础和依据。因此, 医院要进一步完善岗位分类分级体系, 积极推进医院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工作, 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 科学设置内部机构和岗位职责, 明确岗位的聘任条件、资历资质要求、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标准等, 考核要素要涵养德、能、勤、绩等方面内容。 (2) 制定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绩效考评量化标准。根据“三甲”医院管理相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 设置科学实用, 结构严谨, 详细全面的医院绩效考评量化指标系统, 有效促进医院绩效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推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4. 及时反馈并有效利用考评结果, 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

(1) 建立有效沟通与反馈机制。绩效考评管理层与基层员工双向沟通的过程, 要建立健全有效沟通与反馈机制, 畅通职能部门与员工的沟通与反馈渠道。行政职能部门及时将考评结果反馈给员工, 员工也根据工作实际, 将基层群众对绩效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管理层。这样既让员工充分了解考评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结果及其应用, 有效地激励职工努力工作, 又能促进医院管理层对绩效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方法创新, 有利于全面推进的绩效管理工作。 (2) 做好员工思想工作, 保证良好的工作秩序。要把绩效沟通反馈的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争取得到职工对考评结果的认可, 全方位做好员工思想工作, 让职工明确考评的目的, 了解医院对员工的期望, 让员工知晓在其工作岗位上应当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如何评价和考评结果兑现的奖惩是什么。同时, 在考评形成考评结果后, 院领导对中层、中层领导对员工进行正式的考评面谈, 既肯定成绩, 又指出其缺点和差距, 有利于改进。 (3) 利用有效载体、方式、途径, 及时反馈考评结果。绩效考评的最终目的是让员工明确其岗位责任履行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 知晓今后努力和自我改进的方向。因此, 要利用医院网络、座谈会、简报、发文等载体, 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和以适当的方式将考评结果反馈给考评者本人, 通过有效沟通与反馈, 利于持续改进以达到提高员工绩效从而提高整个医院绩效的目的。同时, 沟通包括对考评目标、指标体系和考评方法的沟通, 绩效考评实施过程中的沟通和绩效考评结果的反馈沟通。 (4) 根据医院工作实际, 选择合适的考评周期。考评周期是指两次考评的间隔时间长短, 考评周期过长会降低考评激励作用, 周期太短则会提高考评成本[2]。要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开展常规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考评, 合理选择适当的考评周期进行考评, 让考评工作既及时有效开展, 充分发挥考评作用确保收到良好效果, 又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节约成本, 以达到低成本的效益最大化。 (5) 科学运用考评结果。要把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到聘任、晋级、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医德医风考评、绩效工资分配、年度考核等项工作中, 在运用过程中要奖惩分明, 及时兑现, 不循私情, 严格按章办事, 做到客观、公平、公正。要树立榜样, 鼓励员工向优秀、先进榜样学习, 努力工作, 规范履行好岗位责任。同时, 要惩处违规行为, 让职工明白工作岗位不允许违规, 病人的利益、岗位责任重于泰山, 从而鞭策职工为实现医院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孟有成, 等.军队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杂志, 2009, (3) :15.

医院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现状研究 篇8

关键词:医院;人力资源;招聘管理;问题;有效措施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各个医院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工作。医护人员的招聘是医院发展的需求,医院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护人员队伍,才能保证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从目前医院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招聘计划亟待完善、招聘信息渠道单一、医院招聘测试方式与方法具有局限性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医院人力资源的招聘水平,因此,医院应该对招聘工作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不断对招聘信息发布渠道进行完善,从而保证医院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顺利进行。

一、医院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招聘计划亟待完善

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医院在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中,缺乏完善的计划。首先,很多医院都是在职位出现严重空缺时,才去进行招聘,没有完善的人才储备计划;其次,部分医院招聘计划的开展和招聘信息的发布都是由人力资源一个部门在负责,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只会重视应聘者在应聘时的表现,忽视了各个科室的人才专业需求,从而使得人力资源部门和各个部门之间很难实现真正的对接,这与医院招聘的目的是相违背的;最后,很多医院本身缺乏相应的岗位职业招聘说明,这就使得招聘上来的人员不能适应医院的本身需求,严重影响了招聘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招聘信息渠道单一

从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的招聘现状来看,招聘信息渠道都比较单一,这主要是受到了传统招聘理念的束缚,从而使得医院发布的招聘信息渠道很少会随着管理技术的改革而进行创新。虽然有的医院已经开始使用网络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招聘,但是依然没有改变过去传统的招聘思想,从而使得网络招聘没有落实到实处。与此同时,当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获取的招聘信息渠道也比较单一,一般都只会寻找投简历的方式进行面试。另外,很多医院都是按照自身岗位的需求来发布招聘信息,而且也只会对自身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应聘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忽视了应聘者想要的待遇、福利等信息。最后,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很多医院都是面向医学类院校进行招聘,忽视了其他大学的医学专业学生。

(三)医院招聘测试方式与方法具有局限性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医院的管理制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在招聘测试方式与方法上依然存在局限性,招聘测试方法比较传统,比如,面试、笔试等形式。通常情况下,医院的招聘流程都是通过笔试合格之后才对应聘者进行面试,并通过聊天、问问题的形式来对面试人员进行专业素养、专业知识的分析。与此同时,对于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从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分配过来的,他们对人力资源不是很了解,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

(四)招聘信息内容与应聘者实际期望差距较大

招聘信息内容与应聘者实际期望差距较大也属于当前医院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正规的大医院都是隶属国家的,所以在工资待遇方面都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发放,这与其他的私企单位存在很大的差别,薪资待遇不高,与应聘人员的工资期望相差很大,从而使得招聘上来的人员心里出现很大落差;其次,很多医院在发布招聘信息内容时,不会涉及到薪资待遇方面的内容,只是根据自身医院的岗位需求来招聘,当新人入职时,就会出现招聘信息内容与应聘者实际期望差距较大的问题。

二、医院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的有效措施

医护人员的招聘是医院能够支持自身发展的基本战略需求,因此,医院应该重视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工作,改变以往传统的招聘方式,合理规划招聘计划,从而提高医院人力资源招聘管理水平。

(一)对招聘工作进行合理设计与规划

目前,很多医院在人力资源招聘时,都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因此,为了保证医院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对招聘工作进行合理设计与规划。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在年初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不能等到各个部门缺少医护人员时才进行招聘。同时,在具体的招聘过程中,不要只由人力资源部门去进行面试,而是各个部门都要派一个代表跟随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去招聘,只有各个科室都互相配合、互相协作,才能保证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的顺利完成。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医院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工作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具体的人力资源招聘前,人力资源部门应该统计各个科室需要的岗位人员,并对岗位要求做一个深入的了解,方便在招聘时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人才。在了解岗位需求之后,就要制定相应的岗位说明书,然后把这说明书放在网站上,或者做成纸质文件来进行招聘。其次,还要定期统计退休人员或者离职人员,从而改变人力资源的招聘计划,防止招聘上来的人员不符合岗位要求,从而保证人力资源招聘的顺利进行。再次,各个科室还要定期查看空缺岗位,一旦发现有空缺,那么就要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汇报,避免造成招聘失误;同时,人力资源要准确统计招聘的岗位需求量,并与相应的科室进行研讨,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招聘计划。最后,在招聘时,医院要配备高素质的招聘人员,通过自身外在表现和内在素养把医院的精神风貌都展现出来,给应聘人员留下良好的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应聘人员。

(二)对招聘信息发布渠道进行完善

对招聘信息发布渠道进行完善属于医院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医院可以通过网络对招聘信息进行发布,把招聘信息更加快速的传递给应聘人员,保证招聘的顺利完成。同时,医院还应该利用网络加大对招聘信息的宣传力度,维护医院自身的良好形象,比如,把医院的文化、服务特色、管理方法等都登录在网上,让应聘人员一目了然医院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很多医学院的毕业生都会选择投简历的方式来找工作,但是这样的传统投简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查看这些应聘者的信息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因此,医院应该建立专门的招聘数据库,不仅能够为投递简历者提供一个信息集合平台,而且方便医院查看应聘人员的相关信息,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招聘水平。

(三)采取网络招聘测试形式拓宽招聘渠道

对于医院人力资源招聘管理来说,采取网络招聘测试形式拓宽招聘渠道非常重要。以往传统的测试形式都太单一,测试方法具有局限性,这样的测试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医院为了提高招聘人员的管理水平,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测试方式,利用网络对应聘者进行考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测试效率,又能节省大量的时间。比如,医院可以在网上建立答题平台,让应聘人员在网上进行答题,根据应聘人员答出来的结果,分析应聘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胜任医院的工作岗位。除此之外,通过这样的网上测试形式,还能够避免考官因与应聘人员存在感情因素而做出的造假行为。总之,医院应该采取网络招聘测试形式拓宽招聘渠道,坚持公平、公开原则,保证医院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医院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因此,医院应该充分认识到招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采取网络招聘测试形式拓宽招聘渠道,不断对招聘工作进行合理设计与规划,并完善招聘信息发布渠道,从而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海亮,周峰,李吉瑞.医院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现状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5,02:81.

[2]李梅.新医改视角下医院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1:57-58.

[3]邢建芳.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其解决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5,07:204-205.

[4]袁克勇,李珅.新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10:1191-1193.

[5]许春雁,白雪梅.做好招聘工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夯实基础[J].新疆医学,2011,02:125-126.

[6]杨丽.浅谈医院人力资源招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2:24.

上一篇:拙政园导游词范文下一篇:文明校园主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