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2024-10-23

抓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共9篇)

抓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篇1

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当企业公司、各单位部门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时,我们应怎么加强执法力度?下面是有关于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的整改措施,供以参考!

制度建设、执行情况【1】

执法大队

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按照****《关于开展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情况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xxxx]10号)要求,为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化中的重要作用,坚决防止和纠正制度缺失和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为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能,我队将各项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为将本次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专项检查工作做细、做好、做到位大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指定专人负责本次工作检查。

同时要求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按时完成清理、上报和落实工作。

二、认真自查,制度汇编。

认真对照文件要求,全面彻底清查,大队编印了《制度汇编》共43项制度,汇集了执法业务分不四大类18项执法制度、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性制度14项和12项内部管理制度。

(一)、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文化部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制度建设的意见》的要求,重点建立和完善“四大类、十八项”基本制度,使综合执法大队的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廉

政建设、协作协调等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使制度成为执法机构基本运作的规范,执法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做到执法过程职责清晰、管理规范、执行顺畅、监督有力。

为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提供制度保证。

(二)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性制度14项,从而规范了行政执法人员在管理市场中有法度限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化入手,以严格规范和约束执法人员的行为。

如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使行政调查权、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的相关配套制度,重点完善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案件逐级审批、重要案件集体讨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暂扣罚没物品管理等制度规定。

坚持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的统一,规范执法文书、执法程序和执法言行,树立和维护阳光执法形象。

加强立案监督和案件检查,提升查办案件的能力,提高案件办理的质量与效率。

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执法考核,落实责任追究。

(三)、加强对内部管理制度为重点,共梳理了12项,以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为重点,使大队内部运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促进文化执法内部人权、财权和事权等的规范管理。

如制订了《财务管理制度》、《车辆使用制度》等十二项制度,从而使干部自律与制度监管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学习教育与查处惩戒相结合,确保对全体人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监督的落实到位。

健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健全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坚持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集体研究,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

和“收支两条线”坚决禁止“小金库” 等财务管理制度。

结合中央“八项规定”,修订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管理方面的制度,严格落实接待标准,采取限定油耗、切实降低“三公”经费开支。

四、制度建立与执行

(一)以人为本,制定和落实管理制度。

1、完善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切实际条款和过于苛刻内容。

经常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对反映较为强烈的管理制度重新进行修订。

在制定内部管理制度过程中,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每项管理制度制定都须全体人员会议讨论通过,并公告宣传栏。

但制度一经实行,必需严格执行。

2、严格管理制度考核。

违章违纪人员考核处理,均应对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条款,有事实有依据处理,避免人为主观臆

(二)加强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学习工作。

熟知管理制度才能遵守管理制度。

加强制度宣传和学习,大队坚持每周一次集中学习,就把有关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同时我们也充分发挥执法大队的QQ群的优势,常常把一些制度学习材料放到群共享中,让全市执法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根据各自实际有针对性、灵活地选择学习。

(三)与时俱进,创新和完善管理制。

创新永无止境,实践也无止境。

管理制度也需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1、在我队目前《管理制度汇编》基础上,根据地以后每年年未召开一次党政工联席会议,专题讨论管理制度在落实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进行修订和完善。

在保持制度的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三至五年重新进行大的修订工作,尽可能减少文件的下发。

2、新增《可循环利用物资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制度》。

存在的问题

(一)对制度的学习、认识、理解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组织大队人员学习制度的时间不多,存在重学习形式,轻学习内容,对学习的制度理解不深。

(二)制度执行不力。

不到位的现象。

虽然制定了《重要岗位定期轮岗制度》等管理制度,但由于人员编制紧张、工作量大等因素执行中存在一些畏难情绪,导致执行力度不够。

(三)对制度的执行指导监督检查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四、今后整改措施

为认真开展好制度执行年活动,全面提升大队执行力,增强各社合规经营、合规操作意识,杜绝屡查屡犯、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行为发生,提高信用社案件防控能力。

要求各社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定期学习制度,补充完善现有制度。

,制度执行年要求,对内控制度存在的缺陷要尽快补充完善使每个岗位有规可依。

(二)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知识,业务技能水平。

通过强化自身及员工对内控基本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制度和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三)加大对内控基本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

针对过去制

度执行不到位的环节进行重点督导检查。

今后为确保各项制度的规范性、合法性,我队将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并把制度的学习、宣传、培训作为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从源头上预防违规违纪现象的行为的发生。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执行力度【2】

制度建设是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过程。

制度的制定和制度的执行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不去制定制度,执行就没有依据;没有执行力,制定的制度就没有生命力,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可以说,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制度的制定,更取决于制度的执行。

制定出好的制度是制度建设的前提。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首先需要在建章立制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制度制定的科学化水平。

这主要体现在“三性”上:一是全面性。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各项制度,力求覆盖反腐倡廉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构筑全方位的制度防线。

二是针对性。

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呼声最高、最为关切的地方抓起,从腐化现象易发多发的环节突破,围绕制约和监督权力这个核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着力降低权力集中和垄断造成的风险。

三是可操作性。

杜绝软话、活话,尽量减少自由裁量空间,严防制度之间相互掣肘;不仅健全实体性制度,而且健全程序性制度;不仅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而且明确规定违反了怎么处理;不仅做到反腐倡廉的各项制度相配套,而且做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配套,确保制度可行、管用。

执行好制度是制度建设的根本着眼点。

离开了执行,再好的制度也没有意义。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为此,需要夯实“三大基础”。

首先,夯实思想基础。

广泛宣传制度,深入学习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制度、崇尚制度、遵守制度,增强制度意识,把制度转化为行为准则、自觉行动。

其次,夯实群众基础。

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执行制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化斗争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以遵守制度为荣、以违反制度为耻的浓厚社会氛围。

再次,夯实作风基础。

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制度的执行,敢于碰硬,勇于较真,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以及对违反制度的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的好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文件代替贯彻、以会议代替落实、把制度停留在纸上嘴上的形式主义;处处、时时、事事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做到有法有纪必依、执法执纪必严、违法违纪必究,毫不妥协地同一切违反制度的现象作斗争,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迁就,绝不放过,形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良好局面。

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关键在领导。

对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来说,提升制度执行力也有一个“两手抓”的问题:一手抓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强化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执行制度成效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一手抓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的发挥,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务求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强化制度执行年整改措施【3】

“强化制度执行年”活动问题整改报告

按照大队党总支要求,我积极参加了机关党支部组织的“强化制度执行年”摆查季查摆活动,在认真参加学习季各项活动的基础上,围绕“四查”、“十到位”,查找本岗位在制度建设和个人制度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共摆查出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摆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一、学习意识不强,业务学习不够深入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存有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学习的想法和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态度,有时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去学习,有时对学习敷衍了事,有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的想法,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出现再想办法去解决。

产生问题的原因:政治理论和本职业务学习不够重视,没有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单一性,忽视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业务方面满足于现状,自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在现在的岗位上也够用了,未能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整改措施:持之以恒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借“强化制度执行年”活动的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习与加强党性锻炼,改造主观世界,与落实整改,促进发展大局结合起来。

充分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

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政治责任感,宗旨意识。

二、宗旨观念淡化,服务意识不够强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没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为群众所急。

抓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篇2

一、引入繁简分流机制, 以分类、提速办理的方式加强办案效能

兴宁区检察院一直以来均能主动探索开展侦查监督工作的新方法, 新形式, 切实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原则, 在确保依法、准确的前提下, 引入繁简分流、快速办案制度, 切实加强办案效能。2007年, 兴宁区检察院与兴宁区公安分局、法院制订《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办法》以来, 对于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以迅速、简易、宽缓为基点, 在审查逮捕阶段3天办结, 并通过向公安机关送达《快速办理意见书》方式加快整个司法流程的运转。受理案件后, 科长先阅览案件, 判断案件难易程度, 根据各办案人员的具体情况, 如能力、专长等, 将案件分到办案人员手上。结合个人爱好与专长, 擅长办理“两抢一盗”等多发性案件, 则多办理一点这种类型的案件;擅长办理经济犯罪案件, 则多办理这种类型的案件, 做到“术业有专攻”。这样, 既可保持办案人员间工作量的平衡, 又能使办理疑难案件的同志有充足的审查时间, 也使办案人员个人专长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保证案件质量。

二、引入共同会诊疑难案件机制, 以集群智、重实效的方式确保侦查监督工作质量

兴宁区检察院开展侦查监督工作时突出对案件程序和证据的审查, 重视提高审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重以共同会诊的方式剖析疑难案件, 提高侦查监督工作质量, 确保刑事侦查活动合法进行。一是公检会诊。在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上, 注重加强与公安机关的配合和联系, 正确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 提高公安机关报捕案件的材料质量。对一些公安机关办案人员把握不准的复杂、疑难案件, 要求在报捕前先将卷宗送来审阅, 科长或承办人就相关疑难问题跟侦查人员进行面对面沟通, 在意见基本达成共识、补充证据完整后, 再报捕。受理案件后, 由科长先大略地审阅案卷, 对案件进行实体和程序初步审查, 如发现有问题, 即刻跟侦查人员沟通, 提出需要补充、完善的证据。承办人审查案件时, 如发现证据有缺失, 也及时跟侦查人员联系, 提出需要补充哪些证据的, 并要求在审查案件的七天期限提供给兴宁区检察院。2009至2011年, 受理报捕前, 兴宁区检察院们跟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就疑难案件进行沟通、引导侦查67起;三年间, 审查案件期间, 承办人通过口头引导侦查、提出补充证据, 平均每年都在100人次以上。二是集中会诊。对承办人提出不捕意见的案件, 要求必须召集科室人员进行讨论, 由承办人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介绍, 阐述证据分析、证据存在问题, 说明不捕理由。其他人员在听取案件介绍、分析后, 逐一对案件证据分析, 发表个人看法, 提出案件意见, 再由承办人决定是保持还是改变自己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对一些疑难案件, 即使能达到逮捕条件, 为了使全体干警在办理类似案件对证据证明有一个共性的标准有所理解, 也召开科务会议讨论, 听取大家的意见, 以达成共识。三年来, 实行这种案件集中会诊共有319件。三是捕诉会诊。为了保证“捕得下, 诉得出”, 审查逮捕案件时, 该院非常注重跟公诉科的沟通, 共同会诊。对一些符合逮捕条件的案件, 但是否符合起诉条件把握不准, 或者预估捕后起诉所需的证据收集有困难时, 邀请公诉科派干警参与案件讨论、听取意见。再综合意见, 提出是否批准逮捕意见, 供主管检察长参考。

三、加强自身建设、深化检务公开, 切实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公信力

兴宁区检察院牢牢把握住“办案人员业务水平是提高审查批捕案件质量的基础”的基调, 以主题教育活动和岗位练兵为抓手, 采取多种方法、多途径进一步提升侦查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一是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部门创建活动, 积极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 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并结合各项教育活动查找侦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公正廉洁执法水平。二是围绕提高执法办案能力, 大力开展专业培训和岗位练兵。通过开展《刑法修正案 (八) 》、《两个证据规定》等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全员培训, 一批业务标兵脱颖而出, 带动队伍整体素质和岗位技能普遍提高。三是积极开展案件质量评查, 加强案件证据审查分析能力。经常性地组织干警开展典型案例与疑难案件剖析会, 对于捕后不诉案件, 开展案件质量、证据分析, 查找捕后不能诉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对案件定性、证据有疑点的案件, 鼓励办案人员相互讨论, 积极与公诉部门沟通、交流, 必要时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四是加强警示教育, 狠抓队伍纪律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对侦查监督人员违法违纪情况进行分析通报, 结合侦查监督权力运行特点, 加强对重点办案环节的监督制约, 从机制和制度层面堵塞漏洞, 防患于未然。五是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大力推行“阳光检务”, 增强侦查监督环节的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不断强化办案人员质量意识、责任意识。 (据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检察

石化业 振兴力度不够 篇3

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一季度,是国内石化企业最为困难的阶段,上海石化一天就亏3000多万元。但随着国内经济的恢复和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2009年上海石化实现了21亿元的利润。

此前的十年,曾是石化产业快速增长的十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石化产业也进入一个下降通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集约发展程度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纷纷暴露出来。

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这是国内石化行业突出的结构性问题之一。目前,国内电石过剩1/2,焦炭过剩1/4,烧碱、纯碱等产品过剩1/5左右。

在去年初政府出台的石化调整和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炼油行业采取区域等量替代方式,淘汰100万吨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积极引导100万-200万吨炼油装置关停并转。

上海石化董事长戎光道告诉《英才》记者,产业振兴规划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力度还不够,比如200万吨以下的炼油装备应该全部关闭,而不是积极引导。严格控制新增产能,这话也不够明确,而应该近几年中都不允许新布点。

“引导关停,意味着很难关停和淘汰。”戎光道说,国际上一般平均产能是600多万吨,国内的标准与之相差得太远。2005、2006年,上海石化已经将250万吨产能的设备关停了。

过剩的产能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截至2009底,国内炼油加工能力已经达到4.8亿吨,而去年实际只加工了3.72亿吨,原油加工利用率只有77%,地方炼油企业开工负荷甚至不足40%。

目前,我国统计在列的炼油厂共264家,其中有100家只有100万吨产能。由于一些小的炼油厂和当地的财政紧密相关,即使在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炼油项目还是不断上马。

落后的设备没有及时地关停并转,新的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在不断投入,戎光道对未来国内石化行业的产能过剩表示担忧。上海石化今年计划加工原油1070万吨,比2009年实际加工量870万吨增加23%。

虽然我国的炼油和乙烯行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但却没有形成4000万吨炼油、200万吨乙烯、增加值超过千亿元的产业基地,而这些在石化行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炼油和化工是上海石化的两大板块。戎光道告诉《英才》记者,炼油的走势和国家相关政策密切相关,如果国家实施市场化的成品油价格,它将是一个利润不高、但非常稳定的板块。相反,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动,公司只能以化工来补贴炼油,公司的营运将可能出现问题。

强化体系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篇4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为手段,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为重点,建立工作机构、强化队伍建设、完善监测体系、加强责任考核、注重协调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一是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属地管理和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的工作原则,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每年都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工作。二是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体系,通过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乡镇。三是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首先,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先后在县、乡两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协查协作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度》、《重大农产品违法案件逐级报告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企业记录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制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管理制度》等十项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并以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联动制度,从而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机制。其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财政每年都从支农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保障农产品基地建设、产品检测、执法检查等工作。再其次,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活动,送法进农户、到生产基地和农资经营点,引导农民科学、合理购买和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法律的到户率和约束力,增强广大农户的法律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自律水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通过开展农资经营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经营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安全。今年县农业局已对全县412户种子经营户和280户农药经销商进行了专项培训和上岗考试,考试合格取得备案手续的种子经营户348户、农药经营户232户。

二、强化体系建设,完善监控网络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成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招聘3名农产品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每个乡镇分别设置了1名专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具体负责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络工作和信息报送工作。每个村设立了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由村主任或村文书担任,具体负责监督辖内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户的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组织农民参加有关培训以及相关信息的统计、报送工作。二是完善检测网络。县农安中心依托项目配备了以农药残留速测仪为主的检测设备,并整合了农业项目中配备的各种仪器设备,确定专人负责检测。正式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项目”。同时,重点乡镇和重点蔬菜、水果专合社、超市等,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设备和专兼职检测人员。三是规范依法行政。把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监管作为我局依法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管理制度,切实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行政处罚决定备案、错案责任追究、办案质量检查等工作,积极推进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三、强化源头管理,实施全程监控

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延伸至农产品的产前和生产过程,从源头抓起,规范农产品的生产行为。一是严格控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对农药经销实行登记制度,销售人员实行持证销售。针对农业用种、用药、用肥高峰期以及农资销售旺季的实际,切实做好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等违禁农药,对各

种违法销售使用禁用农药、添加剂或销售标识不符的农药进行了查处,有力地净化了农资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截止目前,出动执法车辆53台次(其中突击行动8次),出动执法人员212人次,检查种子经营户209家,农药经营户136家,肥料经营户19家。抽检“两杂”种子90个,农药样品11个,复混肥料样品2个。查获证照不全或无证无照的经营户13家,责令改正13家;办理违法案件15件,其中一般程序4件;查获违规种子800公斤,货值1.9万元;过期农药23公斤,货值1300多元。二是强化监管保安全。利用现有的检测设备每月进行两次果蔬农药残留的快速抽检,抽检范围包括农贸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每逢重大节日,与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县工商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农资市场进行执法检查,实施农产品质量抽检,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等。每年可抽检蔬菜30批次左右,样品300个左右,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抽检蔬菜12批次,样品140个,合格率为98%。三是推广应用无公害生产技术。大力引进推广高产抗病优良品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全县建立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27500亩。四是积极探索“农超对接”销售模式,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推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包装”的服务模式,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

抓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篇5

调研报告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更新人才工作观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用好人才工作政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工作,关键是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科学的决策、协调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实行人才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分别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二是建立各级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制度。三是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各类人才的联系。完善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强化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动员和组 1

织全社会力量,形成人才工作聚集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着眼激发人才创造能力,根据县域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确定类别和层次、规划数量和分布,建立人才培养机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培养人才创新创造能力。

三、创新人才工作使用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有 “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理念,创新用人机制。一是针对我市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煤炭等行业缺乏大量紧缺人才的实际,落实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到大中专院校选用部分优秀毕业生,同时动员鼓励本市在省内外大学读书的学生学成归来,建设家乡;二是广泛向社会选贤任能,不为学历、身份、资历、区域所限制,向社会公开竞聘;三是聘请退离休高级职称专家为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余热;四是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对特殊人才,要特事特办,解决他们晋升职称、孩子入学、住房等实际待遇,高薪鼓励科技人才到边远乡镇和艰苦的环境去工作,做好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后续工作;五是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以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为主阵地,培养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四、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注重以实践和业绩为依据评比人才,防止和克服唯学历、重资历、轻能力、轻业绩的倾向,树立以能力和业绩为

导向的人才价值观。着眼于提高人才资源配置效益,让优秀人才大显身手,让闲置人才有用武之地,让紧缺急需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及时补充人才,防止人才埋没和浪费。

五、创新人才工作流动机制。一是建立“引智”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以重大项目建设工程为基本平台,吸引和汇集省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业。二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三是打破各类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四是推行人才智力柔性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主动邀请、争取和迎接省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我市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

六、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制度,满足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人才奖励制度,对高层次、紧缺型专业人才发放津贴,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一次性奖励,让人才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荣誉、地位和实惠。为灵活就业者提供社保鼓励其自主创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扶助政策鼓励其积极投身基层。

对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资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劳动,本质是尊重

人才。惟有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开发,让最重要的发展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才能增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二、努力创造优良的用人环境。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因此,必须努力营造以培养、留住、评价、激励、流动、使用为内容,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政策、法规环境;营造为人才服好务、办实事,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拴人引才环境;营造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支持科研、鼓励创造、施展才智、建功立业的工作环境;营造互相理解、增强团结、彼此信任、真诚合作、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

三、着力搭建广泛的育才平台。只有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积蓄潜力。一是要整合培训资源,全力搞好培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筹建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优化配置,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搞好党员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农民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培训。二是搭建创业平台,提供锻炼机会。创造各种条件,加大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构建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创业平台和载体,让人才充分显示才华。着力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懂得经贸洽谈、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的复合型党政人才。同时,对从事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的,要提供经费资助。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开发农村人才。

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的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状况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摆上重要位置。要通过争取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等各种创新举措,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并以科技下乡、科技扶贫、劳务输出等为契机,培养科技和技能型人才,千方百计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

抓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篇6

导干部队伍素质

加大领导班子建设力度努力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2007-12-14 22:25:1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大领导班子建设力度努力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加大领导班子建设力度努力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2)

一、加大领导班子建设力度和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给水利战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部党组在提出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维持发展水利的思路后,又针对黄河的开发治理提出了“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目标,黄委党组提出了建设“三条黄

河”的治黄方略。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确定为终极发展目标。建设“三条黄河”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原型黄河”的建设需要吸取、利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其科技含量不言而喻。“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三条黄河”的建设,对治黄人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能否建设各级坚强的领导班子。能不能培养和造就大批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治黄大业的发展水平。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大领导班子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催人奋进、竞争激励,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良性运行机制,形成百航争流,人才辈出,尽显其能的局面,才能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加快“三条黄河”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组织和带领广大治黄队伍加快实现治黄现代化步伐。

二、加大领导班子建设力度和努力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建设“三条黄河”的进程中,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担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领导干部的责任感,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都要跟上黄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要应该做到:一是团结奋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二是要有较强的原则性,办事干练公道,在人情,风情,关系网面前理直气壮;三是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能组织和带领职工群众在“三条黄河”建设中创新发展;四是立场坚定,始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不动摇,经得起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犯错误;五是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群众利益高与一切,不以权谋私,能得到大多数职工群众的支持、拥护和爱戴,具有较高的威信。应当指出,在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其领导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

个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对权力观和政绩观认识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个别领导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国家和群众利益与不顾,搞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职工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加大领导班子建设力度和努力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改进领导干部作风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三、加大领导班子建设力度主要是不断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不断提高判断形势的能力。科学判断形势,必须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趋势,紧跟水利发展的新形势,勇立浩荡的时代潮头。必须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观点和方法观察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透过实际看本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实际,着眼未来,从政治上、战略上思考和认识重大问题,确立科学的政策和策略,高起点、高水平地把握全局,谋划未来,开拓前进。

其次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善于学习和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善于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在日趋激烈的竞争背景下,抢战先机,加快发展步伐。其三是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注重研究新时期黄河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矛盾,提高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善于协调处理不同群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内部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合力。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使各项治黄任务得到落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要严肃党的纪律,反

对自由主义,切实加强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不断提高党的战斗力。

第四是不断提高依法治河的能力,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带头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正确运用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依法进行水行政管理,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断创造和维护良好的依法治河的社会新秩序。

第五是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无论遇到多大风险和困难,绝不能有丝毫动摇和懈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上,牢牢把握正确的治黄发展方向。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科学地、清醒地认识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善于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与

加大领导班子建设力度努力提高领导干部队伍

抓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篇7

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2O09年以来,陕县教体局党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办大教育”这个中心,加大廉政建设工作力度,深入落实惩防体系建设,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将我县教育系统廉政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责任,齐抓共管,确保廉政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初,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市教育局下达的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局党委结合我县教育系统的实际,认真分析了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制定了2009党风廉政工作意见和考核标准、奖惩办法,把软指标变成了硬指标。同时对班子成员做了明确分工。为了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落到实处,局党委认真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学习了县委高书记、牛县长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的讲话,并组织召开了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下发了《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2009年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意见》等,党委书记、局长王来丁与各中心校、县直各学校书记、校长签订了《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2009年治理中小学乱收费责任书》等。调整了局

育发展各项工作的关系,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六个渗透”即:把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渗透教育强县发展目标上来,把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把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渗透到纪律作风的转变中去,把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渗透到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中去,把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渗透到教育发展的调研工作中去,把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渗透到信访稳定工作中去。

我们在全系统开展的“保教育大局稳定、保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保学校面貌改观,我该怎么办”大讨论的基础上,选定了我县教育发展中要着力解决的“十个难题”和努力实现的“十个突破”。一是破解农村学校布点分散的难题,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契机,优化教育资源,实现从分散办学向集约办学转变,力争8月底把农村初中优化为9所,农村成建制小学优化为64所,从而在整合教育资源上实现新突破。二是破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难题,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东西交流”,把更多优秀师范大学生安排到农村教学第一线。加强对农村学校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在缩小城乡差距上实现新突破。三是破解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的难题,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以“五项活动”为载体,向管理要质量,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上实现新突破。四是破解人民群众子女上高中难的难题,加快陕州中学扩建进度,力争6月底完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5%的新突破。五是破解城区学校班

待;二是严把伸手关。局党委严禁党员干部收受任何礼金,局纪委对班子成员有无收受礼金、纪念品等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统计,并上报县廉政办。调查结果表明,班子成员没有收受礼金等问题;三是严把通讯工具和车辆配备关。要求班子成员通讯工具和车辆配备必须严格按上级规定执行,不得违纪配备手机、电话、车辆等。根据县纪检委有关文件精神,我局对教育系统各单位的公用车辆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对公车私挂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纠正,并限期整改。四是严把收费关。我们按县纪委关于治理“三乱”的要求,逐股室进行检查有无“三乱”问题。成招、高招、中招严格按上级文件规定收费,坚决杜绝违规收费现象;五是严把公开关。首先我们将教育系统的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开。教体局与陕县广播电台合作,在“政务热线”节目中,回答了群众提出的各类教育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全系统广泛推行政务、内务、校务公开制度,对上级各项政策和单位重要工作,如:人事聘任、职称评定等。指标的分配及结果,中小学校收支情况等方面,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六是严把审计关。教体局对本系统内干部进行了离任审计。通过严格把关,有力地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自觉性。

五、加大力度,强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

县纠风办、市教育局纪委关于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有关规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治理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

我们一是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严格自查自纠。自查的内容包括:在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外,有无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的行为,是否按规定选用教材,是否开具河南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中小学收费专用票据等。各学校对查出的违规行为,均主动进行了彻底整改。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首先,教体局按照局领导班子成员包片、股长包乡、工作人员包校的治理乱收费分片包校责任制规定的监督对象,带着细化的检查内容,组织了联合检查组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对收费工作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查出的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同时采取回访的方法,逐项监督,直至彻底整改。三是加大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县监察局和教体局分别组织力量对群众举报和在检查中发现的乱收费问题,进行了查处。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四是做好收费宣传工作。我们一方面继续严格实行收费公示制度,要求各学校建立醒目的公示牌,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示,增强学校收费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面对面宣传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收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接受他们的监督,进一步改进工作。

通过全面治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做到了规范收费、阳光收费,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巡视员,到考点做坐阵督查,保证了招生秩序,确保了我县高中招考试中没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九、加大信访工作管理力度,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我们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教育信访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一是全面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大了信访工作的领导力度。年初,我们召开了全系统信访工作会议,认真分析了全系统的信访形势,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的目标任务,增强了广大干部做好信访工作的自觉性。工作中,我们扎实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制度等,保证了信访工作扎实开展。二是进一步落实群众逐级上访制度,逐级上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我们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坚持做好《群众来访处理协议书》的签订,签订率达100%;《群众来信处理意见书》出具率达100%;复查、复核工作也进入了程序化、规范化。三是进一步加强不安定因素排查消除工作。我们坚持“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每月例会对不安定因素进行认真排查,特别是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凡是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就地妥善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主动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及时化解矛盾,把群众稳定在当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目前,我们按时办结了市教育局纪委、县纪委信访办、县政府信访办批转的所有信访件,其中上级交办的重点案件全部办结,全部出具了处理意见书。及时接待群众来访,排除了多起

4、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服务年”活动和“五项活动”深入开展。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陕县教体局根据《三门峡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五项活动“的通知》和《关于2009年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教育服务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们下发了《陕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五项活动”的通知》和《陕县教育体育局2009年在陕县教育系统开展“教育服务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系统开展的“保教育大局稳定、保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保学校面貌改观,我该怎么办”大讨论的基础上,选定了我县教育发展中要着力解决的“十个难题”和努力实现的“十个突破”。以“四个深入”组织党员干部扎实开展分析检查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5、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迅速。

新规划的陕县职业教育中心占地300亩,一期工程占地188亩。各项准备基本到位,7月1日实训楼将正式开工兴建。同时我们以职业高中建设为重点,在申报省职业教育强县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陕县职业教育取得飞跃性的发展。成人教育已完成2100余人次培训,其中劳动力转移培训达2300余人次。

6、高中普及程度有了新提升。

抓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篇8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宁波市卫生局

宁波市是我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辖6个区、5个县(市),陆域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9.07万,其中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5个区有街道办事处20个,社区居委会221个,常住人口131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3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 1769.9亿元,财政总收入33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13700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221元,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根据我市的区域卫生规划,以街道医院为基础,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十分钟服务圈“的要求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市城区全面建成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家获省市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站)。几年来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促进了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调整,出现了二个效益同步发展,2003年门急诊人次比上年增加了54.17%,零点调查公司,对我市社区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最受群众欢迎、满意率最高的是社区卫生服务(83.7%)。去年10月创建全国百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现场培训会在我市召开后,进一步推动了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政府重视,政策保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文明社区创建中的重要内容来抓,还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市财政局每年对 1

社区卫生服务安排专项经费。2000年,市卫生局经与财政局协商安排启动经费120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全科医生的转型培训,各区按1:1的标准配套投入。2001年安排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示范点的建设和预防保健经费补助,各区也按1:1的标准配套投入。2002年起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60万元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为加强社区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工作。02年全省取消收取儿童计划免疫和母婴保健保偿经费后,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50万,并要求各区按1:1和各县按1:2比例配套资助。

市卫生局调整卫生支出结构,自2000年起,在医院药品收支结余上交部分的10%用于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经费。2001年290万元,2002年400万元,2003年 410万元。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明确规定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都纳入医保定点医单位。同时政策倾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其门诊费用自付比例低于二级医院5个百分点,低于三级医院10个百分点;住院医疗费起报线低于二级医院300元,低于三级医院600元;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都纳入医保范围。对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费(产前检查、接生、手术、住院、分娩并发症治疗、计划生育手术以及药费等)结算标准与三级医院同等标准,以促进病人分流。

市物价局与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宁波市社区卫生服务价格管理实施细则》,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价格进行了调整,具体包括婴幼儿健康体检、儿童龋齿预防保健、家庭巡诊、围产保健访视、传染病访视、家庭病床、出诊、建立健康档案、健康咨询、疾病健康教育等,支持社区

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

二、转变观念,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方式,积极采取适合社区卫生服务特点的服务流程和便民措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24小时热线医护出诊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连续12小时服务,特别是开展早间、午间和晚间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开设“小灵通医生”和社区“责任医生”,包干巡回或定期下社区,并将社区医生照片、联系电话在居民小区内上墙公示方便医患联系。开通“健康快车”,通过把社区内居民的健康档案与24小时服务热线相连,居民只需打进电话,“健康快车”的中心电脑显示其健康方面的资料后。医生根据这些资料作出最初的诊断后,带上药品迅速上门服务。根据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迫切需求,我们制订中医药溶入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方案,把中医药知识纳入全科医生转型培训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职岗位培训重要内容,要求中医药社区医疗与保健知识培训内容不少于15%;运用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服务比例达到30%以上,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用中医药科普知识开展健康教育、防病保健、心理咨询和养生益寿;运用中医药对社区内妇女、儿童、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三、转化功能,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传染病病人管理、随访,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方面都承担了重要职责,去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分别为7.53/10万和6.63‰.同时随着疾病谱转变,在慢性非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越显重要,以家庭健康档案为抓手的综合防治工作已初见成效,重点以60岁以上老年人的高血压、糖尿病的慢病

管理为主,在全市选择8个重点社区,对3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掌握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基线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慢病社区预防工作。还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十五”期间,我市8个县(市)、区被列入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试点。去年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全面展开,对辖区内的精神病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对列入社区管理的重症精神病人进行了分级管理、定期随访,初步形成了防、治、管相结合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有的还建立了社区精神康复工疗站、农疗站、健康小区等通过药物治疗、行为、教疗、体疗等康复防治措施,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医疗、康复、回归社会机会。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尤其是在去年SARS防控过程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利用各种资源,拓宽社区卫生服务领域

近年来,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社区卫生、计生“二合一”服务,资源的充分利用,体现了技术、网络的各自优势,又充分利用了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这项工作得到省卫生厅的赞同,03年又有新的举措,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街道计生办联手,根据社区育龄妇女的需求,推出生殖健康合同服务,社区内的育龄妇女(包括流动人口)交纳30元的费用,即可享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一年一次免费体检以及日常门诊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各项检查费优惠10%等生殖保健服务。开展计生卫生两合一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地提高了服务质量,一些外省的计生部门也主动来我市要求签订协议,协助他们做好来宁波打工的育龄妇女一年四次的查孕查环和妇女保健服务。

为做好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和建档工作,我们通过市老龄委向市政府报告,列为市政府老龄工作重点工程,由市财政给予一定经

费补助。市老龄委还要求基层老龄委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的组织工作。去年我市还制订了《2003年-2004年宁波市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将提高老年人社区健康保障水平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来抓,确定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维护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工作主题。

开展了红十字关爱进社区服务,通过各级红十字会的工作和群众对红十字会活动自愿参加的积极性,开展社区家庭康复护理、群众性急救知识和防病知识培训以及推动无偿献血宣传等活动,增加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拓宽服务领域。

五、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抓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篇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政协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XX市XX区政协在中共XX区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把民主监督贯穿融汇于协商讨论和参政议政的过程之中,以创新精神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增强民主监督实效,努力探索开展民主监督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积极为构建“和谐XX”服务,为推进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文章-http:///找范文,到]

一、从热点难点问题入手,通过例会提出建议批评开展民主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基础。

一是通过全体会议开展民主监督。每年全会期间,区政协都组织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等5个报告通过大会发言、专题座谈会或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充分的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或由委员在专题座谈会上直接向区领导当面陈述,或于会后经政协机关汇总整理后报区委、区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协商监督作用。例如在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120名委员向大会提交了要求全面落实省委书记办公会议纪要文件精神,落实XX县一级财权事权的建议案,同时针对新一届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党内外比例未达到省、市委文件规定要求,建议予以调整。对委员的建议,市、区委予以充分考虑,中共XX市委下发了落实XX县一级财权事权的文件,并将区政协党外副主席由原来的1名增加到2名,达到了省、市委文件规定的党外干部比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充分调动了党外人士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我区两会的顺利召开。二是通过常委会议开展民主监督。常委会是政协全会闭会期间最重要的协商会、参政议政会。十一届区政协成立以来,共召开常委会10次。每次政协常委会议,我们均邀请区政府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在会上通报有关工作情况,与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协商,使常委们了解政府和部门有关工作,并针对政府和部门有关工作上的缺陷,提出批评、意见,促使部门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果。在十一届一次常委会上,我们邀请区交通局领导到会通报甬台温铁路XX段线路走向及场站设置情况,常委们根据通报情况,向区政府提出了关于甬台温铁路XX段场站设置的建议案,建议区政府继续加大力度,全力做好有关方面工作,力争甬台温铁路在XX设站。该建议案受到市、区二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甬台温铁路XX段场站设置问题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发挥了重要的民主监督作用。三是通过对口协商开展民主监督。召开对口协商会,组织委员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也是近年来我们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围绕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区政协积极组织委员与有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实施民主监督,促进事情的解决。为全面落实XX县级财权事权,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认真做好跟踪监督,到政府各职能部门开展对口协商,逐条对照省、市委文件规定,对没有落实或落实不完全的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终使这一长期制约XX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二、从民主评议入手,结合群众呼声开展民主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群众基础。

有选择地对一些党政部门工作进行面对面的民主评议,这是区政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民主监督新路子的一种有效形式。今年6月份以来,区政协对质监分局开展了民主评议,通过对区质监部门履行职能、队伍建设、行风建设等情况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主管部门整改,达到促进其工作而推进全区各项工作的目的。由于我们坚持民主评议“三寓”的指导思想,即“寓民主评议于服务中,寓民主评议于协商监督中,寓民主评议于建言献计中”,坚持“一沟通三到位”的基本做法,即评议前政协领导上门同区质监分局领导进行思想沟通,面对面阐明政协民主评议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和目的要求,在评议中做到“服务到位,协商监督到位,建言献计到位”,让被评议单位深刻认识到政协民主评议是《宪法》和《政协章程》赋予政协的重要职能,有力地促进了职能部门工作的更加规范有序、扎实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的满意度和支持率。

三、从畅通信息渠道入手,结合反映社情民意开展民主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情基础。

人民政协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方面有着上通下达、言路畅通、联系面广的优势。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政协要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

优势和党与政府联系各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多做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稳定的工作,多做促进团结、凝聚人心、集聚人气的工作,多做为民解忧、为民谋利的工作,配合区委、区政府竭力消除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积极协助区委和区政府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全心全意做好事,使区委和区政府能够

更加了解民情、尊重民意、广集民智、顺乎民心。近年来,我们按照这一要求,把政协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重要抓手,狠抓提案立案、交办、督办和社情民意的搜集、上报、反馈、落实等关键环节,使这两项工作的质量和实效进一步提高。如《关于XXX林场职工生活应予关注》的提案,引起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使林场退休职工七年来没有落实的养老保险问题得到了解决。《建设用地报批标准亟待统一》信息省政府领导作了重要批示,并成立调研组调查落实,较好地解决了企业主反映强烈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发挥了社情民意下情上达、民主监督的作用,为构建和谐XX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此外,我们还通过开设XX政协网,针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开展民主监督,促进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民主监督的渠道。

四、从委员视察入手,结合专题调研开展民主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感情基础。

人民政协的专题调研,是委员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并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委员参政的必要准备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委员视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委员了解情况、检查工作、研究问题、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是委员行使民主权利、开展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区政协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组织委员调研、视察进行民主监督。如针对我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现状,我们组织委员开展为期四个月的统筹城乡发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三农”问题不容忽视,统筹发展势在必行》调研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农村村集规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失土农民社会保障、高山移民和行政区域调整、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和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发展等方面,客观地分析了我区“三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建议措施认真吸纳落实。又如针对我区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因土地征用政策不一而出现的“上访增多、土地难征、房子难拆、安置难做、工作难开展、社会难稳定”等现象,组织部分委员深入调研,走访拆迁户,听取各方意见,提出了土地区片综合价的意见,为政府出台有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五、从发挥委员作用入手,结合行风评议开展民主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基础。

为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职能作用,我们对区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的方式进行调整,改有关职能部门聘请区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为区政协选派政协委员担任职能部门民主监督员。今年以来,我们向区公安、检察、交通、税务、教育、土管、金融、城建、医疗卫生等20多个行业和部门推荐了近百名政协委员,担任党风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行风评议员和医德医风监督员等,使委员有组织地直接参与各方面的民主监督工作。聘任单位不定期邀请他们参加会议,向他们通报情况,同他们一起检查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同时还经常组织委员参加软环境整治、财税物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行业部门执法和纠风检查等行风评议及明察暗访活动,每年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了大量的群众意见,对政府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调动了委员履行职能的积极性,体现了政协民主监督有力度,发挥委员民主监督有作用,促进民主监督有实效,也推进了政协工作的“三化”建设,为XX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民主监督工作必须在党委的领导和重视下,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不断地总结与提高,不断地向兄弟县市区学习与借鉴,不断地发挥委员的作用与有关部门的支持、理解和群众的参与,才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往前走,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一定会走出低谷,创造新的业绩,迎来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谈如何转化学困生下一篇:英语语法时态知识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