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共9篇)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篇1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采取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疗效。现行治疗的目的在于:①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②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一)一般疗法 发热关节肿痛、全身症状来者者应卧床休息,至症状基本消失为止。待病情改善两周后应逐渐增加活动,以免过久的卧床导致关节废用,甚至促进关节强直。饮食中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要充足,贫血显著者可予小量输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等在病人健康情况允许下,尽早摘除。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用于初发或轻症病例,其作用机理主要抑制环氧化酶使前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达到消炎为止痛的效果。但不能阻止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的自然过程。本类药物因体内代谢途径不同,彼此间可发生相互作用不主张联合应用,并应注意个体化。
⑴水杨酸制剂:能抗风湿,抗炎,解热,止痛。剂量每日2~4g,如疗效不理想,可酌量增加剂量,有时每日需4~6克才能有效。一般在饭后服用或与制酸剂同用,亦可用肠溶片以减轻胃肠道刺激。
⑵吲哚美辛:系一种吲哚醋酸衍生物,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患者如不能耐受阿斯匹林可换用本药,常用剂量25mg每天2~3次,每日100mg以上时易产生副作用。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胃溃疡、头痛、眩晕、精神抑郁等。
⑶丙酸衍生物:是一类可以代替阿斯匹林的药物,包括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oproxen)和芬布芬(fenbufne)作用与阿斯匹林相类似,疗效相仿,消化道副作用小。常用剂量:布洛芬每天1.2~2.4g,分3~4次服,萘普生每次250mg,每日2次。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出血、头痛及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易激惹等。⑷灭酸类药物:为邻氨基苯酸衍生物,其作用与阿斯匹林相仿。抗类酸每次250mg,每日3~4次。氯灭酸每次200~40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及食欲不振等。偶有皮疹,肾功能损害,头痛等。
2.金制剂 目前公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肯定疗效。常用硫代苹果酸金钠
(gold,sodium thiomalate myochrysin)。用法第一周10mg肌注,第二周25mg。若无不良反应,以后每周50mg。总量达300~700mg时多数病人即开始见效,总量达600~1000mg时病情可获稳定改善。维持量每月50mg。因停药后有复发可能,国外有用维持量多年,直线终身者。金制剂用药愈早,效果愈著。金制剂的作用慢,3~6个月始见效,不宜与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并用。若治疗过程中总量已达1000mg,而病情无改善时,应停药。口服金制剂效果与金注射剂相似。副作用有大便次数增多,皮疹,口腔炎,紧损害等,停药后可恢复。
口服金制剂金诺芬(Auranofin)是一种磷化氢金的羟基化合物。剂量为6mg每日一次,2~3月后开始见效。对早期病程短的患者疗效较好。副作用比注射剂轻,常见为腹泻,但为一过性,缓解显效率62.8%。
3.青霉胺 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药物,治疗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效果。它能选择性抑制某些免疫细胞使IgG及IgM减少。副作用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蛋白尿,过敏性皮疹,食欲不振,视神经炎,肌无力,转氨酶增高等。用法第一个月每天口服250mg,第二个月每次250mg,每日2次。无明显效果第三个月每次250mg,每日三次。每次总剂量达750mg为最大剂量。多数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改善,症状改善后用小剂量维持,疗程约一年。
4.氯喹 有一定抗风湿作用,但显效甚慢,常6周至6个月才能达到最大疗效。可作为水杨酸制剂或递减皮质类固醇剂量时的辅助药物。每次口服250~500mg,每日2次。疗程中常有较多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长期应用须注意视网膜的退行性变和视神经萎缩等。
5.左旋咪唑 可减轻疼痛、缩短关节僵硬的时间。剂量为第一击50mg,每日1次,第二周50mg,每日2次,第三周5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眩晕、恶心、过敏性皮疹、视力减退、嗜睡、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蛋白尿等。
6.免疫抑制剂 适用在其它药物无效的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停药情况下或激素减量的患者常用的有硫唑嘌呤,每次50mg,每日2~3次。环磷酰胺每次50mg,每日2次。特症状或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后,逐渐减量。维持量为原治疗量的1/2~2/3。连续用3~6个月。副作用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肝脏毒性损害及消化道反应、脱发、闭经、出血性拼膀光炎等。
氨甲蝶呤(MTX)有免疫抑制与抗炎症作用,可降血沉,改善骨侵蚀,每周5~15mg肌注或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副作用有厌食、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药物性间质性肺炎与皮疹。可能成为继金和青霉胺之后被选用的另一缓解性药物。
7.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关节肿痛,控制炎症,消炎止痛作用迅速,但效果不持久,对病因和发病机理毫无影响。一旦停药短期内即复发。对RF、血沉和贫血也无改善。长期应用可导致严重副作用,因此不作为常规治疗,仅限于严重血管炎引起关节外损害而影响理要器官功能者,如眼部并发症有引起失明危险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心脏传导阻滞,关节有持续性活动性滑膜炎等可短期应用,或经NSAIDS、青霉胺等治疗效果不好,症状重,影响日常生活,可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发奏效不著可酌情增加。症状控制后应逐步减量至最小维持量。
醋酸氢代泼尼松混悬液可作局部关节腔内注射,适用于某些单个大关节顽固性病变,每次关节腔内注射25~50mg,严防关节腔内感染和骨质破坏。去炎舒松特丁乙酸酯,是一种适合关节内给药的长效皮质类固醇,一次量为10mg,膝关节为30mg。
8.雷公藤 经国内多年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有良好疗效。有非甾类抗炎作用,又有免疫抑制或细胞毒作用,可以改善症状,使血沉和RF效价降低,雷公藤多甙60mg/d,1~4周可出现临床效果。副作用有女性月经不调及停经,男性精子数量减少,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腹痛腹泻等。停药后可消除。
昆明山海棠,作用与雷公藤相似,每次2~3片,每天3次。疗程3~6月以上。副作用头昏、口干、咽痛、食欲减退、腹痛、闭经。
9.其它治疗 胸腺素、血浆去除疗法等尚待探索。
(三)理疗 目的在于用热疗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达到消炎、去肿和镇痛作用,同时采用锻炼以保持和增进关节功能。理疗方法有下列数种:热水袋、热浴、蜡浴、红外线等。理疗后同时配已按摩,以改进局部循环,松弛肌肉痉挛。
锻炼的目的是保存关节的活动功能,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在急性期症状缓解消退后,只要患者可以耐受,便要早期有规律地作主动或被动的关节锻炼活动。
(四)外科治疗 以往一直认为外科手术只适用于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对仅有1~2个关节受损较重、经水杨酸盐类治疗无效者可试用早期滑膜切除术。后期病变静止,关节有明显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矫正术,关节强直或破坏可作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负重关节可作关节融合术等。
具体介绍如下:
(1)滑膜切除术:主要用于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膝关节等,可对病变的滑膜进行切除。滑膜切除后应在支具帮助下逐渐恢复关节功能。
(2)关节冲洗+镜下滑膜切除术:在大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可以在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同时进行反复冲洗,以求更换关节液的成分而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3)关节成型术:对负重关节,尤其是足部的跖趾关节,当出现爪状趾畸形影响负重时,可行跖骨头切除术,以期形成新的关节而达到改善负重功能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4)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严重的类风湿患者,当其髋或膝关节严重受损,以致无法修复时,可酌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此类情况在高龄患者中多见。
以下饮食配方供选择应用(仅供参考,具体需要询问医生)。
1、辣椒猪肉汤:瘦猪肉100克,辣椒根90克。将瘦猪肉洗净,切块,辣椒根水洗后用纱布包好,封口。再把猪肉、辣椒根、葱段、姜片、花椒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炖煮半小时至肉烂,去辣椒根,吃肉饮汤,每日1剂。本方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功能,适用于关节疼痛较剧者。热痹忌服。
2、桂浆粥:肉桂1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肉桂研成细末,粳米洗净,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肉桂末、红糖,再煮沸1-2次即成。趁热空腹吃下,每日1剂,3—5日为1个疗程,有效再服1-2个疗程。本方具有温经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痹。热证及阴虚火旺者禁用。
3、独活当归酒:独活、杜仲、当归、川芎、熟地黄、丹参各30克,白酒1000毫升。先将上述6种药物研细,分别用纱布包好,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放火旁煨24小时,候冷即可,不拘时饮之。本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亏虚,风湿痹痛者。关节炎早期及热痹者禁服。
4、黄花菜根酒:黄花菜根、黄酒各50克,将黄花菜根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冲黄酒内服。每日2次,连服数天。本方具有清热通络的作用,适用于热痹、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关节无红热者忌服。
5、茄根酒:茄子根(或白茄根)90克,白酒500毫升,将茄子根洗净,切碎,用白纱布包好,封口,再将茄子根放入白酒中浸泡3日,启封即可饮用。每次饮15毫升,每日2-3次,连服7-10日。本方具有清热祛风,除湿通络的作用,适用于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口渴、便干、发热等症。关节无红热者忌服。
(二)预后
一般说来早期即予积极的综合性治疗,恢复大多较好。起病急的优于起病缓者,男性较女性为好,仅累及少数关节而全身症状轻微者,或累及关节不属对称分布者,往往病程短暂,约有10%~20%患者因治疗不及时而成残废。本病不直接引起死亡,但严重晚期病例可死于继发感染。所以广大患者一旦发现此病症一定要及早治疗,在治疗中可使用一些临床效果比较好的药物如【舒泽康骨痛贴】之类的一直获得患者朋友好评。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篇2
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尚无特异疗法,治疗的目的是保持关节活动和协调功能,在不同的病期采用不同的疗法,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尚无特异疗法,治疗的目的是保持关节活动和协调功能,在不同的病期采用不同的疗法,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方案。治疗原则是:①抗炎止痛,减轻症状;②控制和减轻病情活动,防止或减少骨关节破坏;③最大限度保持关节功能;④尽量维持病人正常生活和劳动能力。
一般措施
在急性期由于关节明显肿痛,必需卧床休息,症状基本控制后才能逐渐适度活动。但在急性期后,为了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应逐渐增加活动锻炼,包括主动和被动活动,并与理疗相结合。饮食应含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增加营养。
西医治疗
包括二类药,一类为非特异性的对症治疗,另一类为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l)消炎镇痛类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起到解除急性期疼痛和炎症。小剂量只有止痛作用,大剂量则有抗炎作用。必需指出,这类药用量目前国内的教科书上甚至药典上所规定的剂量都偏小,起不到抗炎作用,近年来国内大多数风湿病专家都主张采用大剂量,个体化。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种类很多,实际上大同小异,可根据自己的经验选用。消炎镇痛药长期使用并不能改变病情进展,徒然增加副作用,因此不应长期使用。
①消炎痛:具有消炎、镇痛及解热作用,其作用较阿司匹林、保泰松强。常用量为25mg/次,2~3次/日,必要时可增加到100~150mg/日,于进餐时、饭后服,其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粒细胞减少,少数人可以肝功有影响,长期服对肾脏有损害,使用中应密切观察。
②布洛芬及优布芬:能消除僵硬及疼痛,改善握力和关节屈伸,用量为0.2~0.4g/次,3次/日,饭后服、副作用较小。优布芬作用与布洛芬相同,但作用较强,副作用更少,用量为50mg/次,3次/日。
③炎痛喜康:为目前较好的长效抗风湿药,疗效略强于消炎痛,用量小,作用迅速而持久,用量为20mg/日,l次服,副作用少。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此类药物用于治疗RA在控制症状方面有显著疗效,但同样不能改变病情进展,因此不是病因治疗,因此,对多数病例,它不是首选药,且长期使用副作用多,应严格控制适应征。下列情况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适应证:①严重活动的RA伴发热等全身症状;②严重血管炎、心脏损害、肺胸膜急性损害及眼部并发症;③严重关节炎用其他药物无效;④作为用免疫抑制剂过渡使用。此类药物使用多主张小剂量,以强的松每日2次,每次5~10mg。
(3)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
①金制剂:金制剂治疗RA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为干扰细胞的生化反应,对RA的关节疼痛及晨僵有明显的改善,血沉、类风湿因子及C反应蛋白有下降,有效率70%~80%,而完全缓解率仅20%~30%。由于见效较慢,目前多主张作为维持治疗。常用的金制剂为硫代萍果酸金钠及流代葡萄糖酸金,剂量为最初2~3次为每次10~25mg,以后每次50mg,皆为每周注射1次,直至发生疗效(一般总量达到1.0g左右),以后改为维持量50mg,每月1次。总剂量达1.0g仍无进步者可不必使用。副作用主要为皮疹,甚至剥脱炎皮炎、口炎、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最近有口服金剂,商品名瑞得(ridaura),每日6mg/次,效果与针剂大致相同,但副作用较少。
②青霉胺:
治疗RA的机理有:
1)离解19SIgM和67SIgG相结合的类风湿因子;
2)抑制免疫反应,稳定溶酶体膜;
3)阻断可溶性胶原纤维形成不溶性胶原纤维。一般认为该药疗效比金剂为高,但需l~3月才能见效,所以该药应与控制症状的药合用。目前主张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疗效不减低而副作用减少。开始为125mg/次,每日 2次,每月增加125mg/日,直至每日总量达到500~750mg,以6个月为一个疗效。其副作用有皮疹、骨髓抑制、肾脏损害,特别注意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膜性肾病。
(4)免疫调节剂:
这类药中常用的有环磷酸胺、苯丁酸氮芥、氨甲喋呤、硫唑嘌呤、雷公藤等免疫抑制剂及胸腺素、转移因子等免疫促进剂。
①氨甲喋呤:亦属细胞毒药、对此药评价不一,国外近年来应用较环磷酰胺广泛,认为见效较快(4~6周),副作用并不比环磷酰胺高,而远期无致癌作用。一般用量为7.5~15mg,每周1次,口服或肌注皆可。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长期使用要注意肺纤维化、肝坏死可能。
②环磷酰胺:此药除通过烷基化不同细胞起作用外,对免疫系统各阶段都有影响,减少辅助性T细胞,对B细胞有抑制作用,因而使体液免疫降低,亦有报告认为对抑制性T细胞有抑制作用而使细胞免疫增强,此药国内使用较多,剂量为100mg每日1次口服或隔日静注0.2g,总剂量为4~6g。主要副作用有白细胞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因此用药时应保持尿量1500ml/日以上,否则尿中浓度过高对尿路粘膜有刺激作用,甚至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③雷公藤多甙:为草药雷公藤的半提纯品,据体外试验,该药有抑制单核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的作用,这可能是其具有抗炎作用的机理。对病人及体外试验都能抑制单核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及类风湿因子,常用量为20mg/次,3次/日。对生殖系统有抑制作用。主要副作用有胃痛、腹泻、皮疹、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本药对骨髓有抑制作用,据统计137用雷公藤多甙病例,经骨穿证实6例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但停药后逐渐恢复。然而由于此药毒性太大、RA患者最好不用此药,可用其他药物(中药代替)或作为第四类药物选用。
(4)其他:
其他一些细胞毒药亦可用于RA治疗,较常用的有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氯喹以及环孢霉素A、这些药未必比前述药疗效好,且副作用亦很高,故使用不多。
细胞毒药均有较多副作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①有严重的关节外表现,如血管炎、肺纤维化及多发性类风湿结节。②常用药物无效而多关节炎症状明显。③伴高丙球血症、抗核抗体阳性及类风湿因子强阳性。④类固醇激素撤药困难,此类药一般见效均较慢,约2~3周后才能见效,故主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且选择毒性低、价格低的药物。
(5)免疫调节剂:
这类药主要促进细胞免疫、纠正免疫紊乱、单独应用疗效不肯定,一般与其他抗风湿药联合用,常用的药物有左旋咪唑、胸腺素、转移因子等。
(6)其他疗法:
周身淋巴结照射、血浆置换等亦有报告用于顽固或严重的RA。但因疗效并不确切,而且价格昂贵。故很少应用。晚期已有关节畸型者,可作手术矫正。
中医治疗
辨证治疗
(l)湿热型:湿热重者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常用宣痹汤合二妙散加减,方中防已、山栀、黄柏、连翘、赤小豆、滑石清利湿热;半夏、蚕砂、杏仁辛散化浊,清气宣痹;牛膝、赤小豆活血,薏苡仁淡渗。热毒为主者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凉血通络。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方中玄参、生地、银花、生甘草、毛冬青、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凉止消炎止痛;当归、牛膝、赤芍活血祛瘀;萆薢、薏苡仁、老鹳草除湿利关节以助止痛。
(2)寒湿型:治宜温阳祛寒止痛。方用乌头汤,方中麻黄发汗开表,散寒行痹,乌头搜风散寒,温经止痛;黄芪益卫气;芍药理血痹;甘草和诸药;煎加蜂蜜,既益血养筋,缓急止痛,又可制乌头燥热之毒。关节肿大、湿盛者,用五积散;瘀滞者,酌加桃仁、红花、穿山甲,配合大活络丸口服。
(3)肝肾两虚型:治宜滋阴补肾,养血和血,畅筋骨、利关节。方用六味地黄合四物汤加味。六味地黄滋阴补肾;四物汤养血活血;加桑枝、伸筋草、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加续断、枸杞壮腰而治腰酸膝软;有关节红肿,可加萆薢、薏苡仁、地龙以祛湿止痛。
(4)肾阳(气)虚型:治宜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方用桂附地黄汤。方中党参、黄芪、桂枝、附子温阳益气;地黄、山萸肉,山药益肾填精;茯苓、泽泻、丹皮利湿泄邪。寒重者,加细辛、制川乌;脾虚湿胜者,加苍白术、薏苡仁,并酌加鸡血藤、五加皮、独活活血通络。阳虚日久,湿邪流注关节化痰、关节畸形者,用阳和汤。方中鹿角胶,熟地大补精血;麻黄、炮姜、肉桂通阳开痹;炒白芥子去痰;并酌加红花,桃仁、当归、全虫活血化瘀通络。气血两虚加黄芪,当归。
专方验方
l.青风藤
本药根茎去皮切碎,每剂94g,或加麻黄(后下)6g。煎前先浸泡数小时,然后文火煎约2小时,共煎2次,混匀,早晚饭后服用。亦可经浓缩后制成片剂,剂量同前,2-3个月为1疗程。
2.飞马母
制马钱子120g、蜈蚣4条,共研细末,加蜂蜜约100g,制成蜜丸如绿豆大。初服3-5丸,以后一丸一丸地递增,直至10-20丸为止,常量10-15丸,每晚睡前服1次或早晚各服1次,用米酒或糖开水送服。10天为1疗程,隔5天再服第2疗程。如出现毒性反应可减服5丸。服药后5-6小时内忌取海藻类、蛋类、虾及含有明矾或碱的食物。
3.鲜生地90g,水煎服,服3日停3日。治关节红肿热病,降血沉。药后可有大便稀。
4.虎林根250g,洗净切碎,浸白酒0.75kg,泡半月后,每次20ml,每日2次。中成药治疗
(l)雷公藤片:含雷公藤甲素,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每次10-20mg,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病情控制后减量、停药,采用间歇治疗。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白细胞降低。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2)昆明山海棠片: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每次2片,每日3次。
(3)尪痹冲剂;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每次2袋(20g),每日3次,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不足、寒湿阻络者。
(4)益肾蠲痹丸;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每次8g,每日3次,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虚、瘀血闭阻者。
(5)湿热痹冲剂:清热消肿、通络定痛,每次1袋,每日2次,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阻络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篇3
一般来说,手和膝盖,脚趾的一些骨节地方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高发部位,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话,可以着重在这些部位加以治疗。也就是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佳治疗在手,脚趾和膝盖的一些骨节地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这方面疗效好的药物进行治疗,像我舅妈常年被类风湿性关节炎折磨,后来她用了沃卡恩聚能离子风湿骨痛贴,疗程挺好。用药敷了之后,手都恢复到以前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佳治疗除了用药治疗之外,还需要注意饮食方面。
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食需要注意的是:
1.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2.少食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因其产生的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
3.少食甜食,因其糖类易致过敏,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
4.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注意避免被动吸烟,因其都可加剧关节炎恶化。
5.可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佳治疗在何处?
一般来说,手和膝盖,脚趾的一些骨节地方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高发部位,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话,可以着重在这些部位加以治疗。也就是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佳治疗在手,脚趾和膝盖的一些骨节地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这方面疗效好的药物进行治疗,像我舅妈常年被类风湿性关节炎折磨,后来她用了沃卡恩聚能离子风湿骨痛贴,疗程挺好。用药敷了之后,手都恢复到以前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佳治疗除了用药治疗之外,还需要注意饮食方面。
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食需要注意的是:
1.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2.少食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因其产生的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
3.少食甜食,因其糖类易致过敏,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
4.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注意避免被动吸烟,因其都可加剧关节炎恶化。
合理使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篇4
河南风湿病医院
目前,由于对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认识不足,激素滥用的问题较为严重,,导致的医源性疾病并不小于类风湿本身的危害,甚至比类风湿本身更严重,已经成为RA致残或致死的原因之一,患者深受其害。正规的类风湿治疗中, 激素并不是首选药物。那么,作为风湿病专科医师,该如何合理使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呢?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及地塞米松等,是目前已知最强的抗炎药物。激素的确可使关节疼痛很快缓解, 但对关节的破坏并不能控制, 而且很容易反复。长期应用易形成依赖性,并产生各种明显的副作用,如食欲亢进,体重增加,面部及颈背部皮下脂肪增厚,呈满月脸和水牛背,并有多毛、痤疮、瘀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出血,继发感染、高血压、糖尿病、肌肉无力、骨质疏松、无菌性骨坏死等。大剂量使用还可以诱发精神症状,如兴奋、多语、躁狂等。因此,如果滥用激素,后果可想而知了,这也是很多患者有“谈虎色变”的感觉。但这并不是说类风湿病人不能应用激素,关键问题在于要合理应用激素而不要滥用激素。使它不仅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且又不致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激素有抗炎和抗免疫作用,这是肯定的。激素对于控制活动类风湿的炎症还是很有帮助的,因此,要对激素有个正确的评价。在类风湿治疗中要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以便能发挥激素治疗的最大优势。一般认为,当类风湿病人具有下列情况时,可以应用激素治疗:①有严重的关节外症状,如血管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包积液、间质性肺炎、肾炎、中枢神经及眼部病变等。②急进型类风湿关节炎,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或比较严重时。③最近曾用过激素,不能突然停止用药。病情稳定后听从医生指导,把激素药逐渐减完,而不能骤停,否则疾病会反跳。类风湿病人使用激素的剂量应因人而异。男性需要量较女性大。一般主张从最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用药后症状减轻的情况,再进一步估计需要量。适当剂量是指给予最小剂量的药使症状减轻到病人能够忍受的程度。日前倾向于使用小剂量,即小于每日10~15mg强的松,根据病情在短期内可酌情增减。对于有严重关节外表现的,激素可采用小到中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格遵循医嘱,不能擅自改量或长期应用。疗程短的病人,需要减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篇5
摘 要 目的 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并探讨其消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将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1∶2分为针灸组(30例)和消炎痛组(15例)。观察其疗效并测定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的改变和亮脑啡肽(LEK)的变化。结果 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P0.05),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均下降。治疗前后SOD和LPO降低,而LEK明显升高。结论 针灸治疗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肽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ESR明显下降,RF滴度下降,可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针刺;关节炎,类风湿;脑啡肽,亮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类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中医学认为RA是由于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湿、瘀血,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筋骨气血受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乏、重着、变形,治疗有内服药和外治法。而针灸可减轻局部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我院在近几年中应用针灸治疗RA的临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在本院专科病房与门诊选择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RA诊断标准。受试者在18~65岁之间,病级为1~2级,红细胞沉降率(ESR)≥30 mm/1h,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抗风湿药物研究指导原则活动期RA的标准,受试者排除明显心、肝、肺、肾等的器质性疾病,药物过敏史和晕针史,孕妇与哺乳妇女不纳入试验。受试者在3个月内未使用过二线药物。病人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病人的一般情况
组别 例数 性别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年 病期(例) 病级(例)
男 女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针灸组 30 5 25 45±5&
类风湿治疗之注意事项 篇6
类风湿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工作对其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类风湿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就由长沙中医骨科医院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类风湿患者的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受潮、过度劳累及精神刺激,预防感冒,以减少自然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2)类风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症的轻重,遵照医嘱,调理饮食和忌口。
(3)洗濑宜用温水,睡前洗脚,最好将双足浸入中药洗方汤药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畅,还可以消肿痛,除类风湿。
(4)类风湿病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有明显的红、肿、热、痛者,要卧床休息2-3周,肾虚及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
(5)患者出汗较多时,须用干毛巾及时擦干,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更换,避免受风寒湿侵体。
(6)类风湿病在病情控制后可以参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劳动,并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7)居住的房屋要通风、向阳,保持空气新鲜。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风口处睡卧。
(8)类风湿病人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虑。类风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调查显示它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早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完全可以康复的。中医强调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有不少类风关患者由于疾病的自身伤害,加之长期服用镇痛药,肠胃受到刺激,损伤了肠胃的消化功能,因此,从脾、肝、肾的调理着手,以食疗方法调治类风关疾
病尤其重要。
类风湿治疗在早期。很多人都认为类风湿病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不注重类风湿的早期症状,忽视其治疗,导致病情逐渐加重,难以治愈。其实,类风湿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下面就由长沙中医骨科医院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食疗可选用生姜、大枣、红豆、葱仁、山药等易于消化吸收且富有营养的粥、汤,使患者健脾开胃,扶正固本,再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的原则,选用养阴益肾、活血通络的祖传食疗组方进行综合调治,使患者肝肾得养、气血得行,从而提高免疫力,恢复元气。
长沙最好的骨科医院表示现在依然不能将所有的风湿患者彻底治愈,但是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较好的治疗,而在治疗类风湿的时候,长沙最好的骨科医院采取了很多非常有效的治疗风湿的方法。干细胞疗法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种。
人类在治疗类风湿的过程中,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干细胞治疗在近几年发展越来越迅速,而干细胞治疗频频应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那么干细胞在治疗类风湿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患者们采用呢?
1、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无排异反应,无医学伦理争议,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2、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时,可修复、替代损害的细胞和组织,并可分化为免疫细胞来治疗、修复免疫系统,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
3、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可以阻抑炎性细胞介质,减少骨关节、滑膜破坏,有效的控制病情进展。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您已经有所了解了,长沙骨科专家温馨提示:身体强壮者,尚能抵御风寒,而年老体弱或劳累过度、身体较弱者,易被入侵,必须谨慎。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长沙中医骨科医院的在线专家,专家将为您详细解答。长沙最好的骨科医院祝您健康!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 刘莎 篇7
RA肾损害既可由RA疾病本身,也可由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引起,临床类型包括RA原发性肾损害、血管炎、继发性肾淀粉样变和药物性肾损害等。RA肾损害并非少见,其确切发生率尚不清楚。文献报道为20%~100%不等。化验分析
1.血常规
常有轻度贫血及血小板增高,尤其在病情活动时更为明显。发生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贫血加重。
2.尿常规
可有血尿、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管型尿及无菌性白细胞尿等。3.血生化检查 肾功能和肾小球滤过功能常有轻度损害,偶有严重损害。服用NSAIDs类药物和发生肾功能不全患者尿酸也可升高。
4.免疫学检查
① 类风湿因子(RF)RF是抗人或抗动物IgG Fc片段上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常见的有IgG、IgA、IgM和IgE型。IgM型主要见于RA、干燥综合症、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和一些传染病。通常RF阳性的患者病情较重,RF可能与关节破坏的免疫反应有关。
② 免疫球蛋白电泳 常见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免疫蛋白电泳显示IgG、IgA及IgM增多。
③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ANCA是血管炎的标志物,核周ANCA阳性者易发生RA肾损害。有时RA血管炎仅局限于肾脏,故对于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结缔组织疾病表现、肾损害及尿检异常等RA患者应经常检测ANCA。
④ 抗核抗体(ANA)ANA在RA的阳性率约10%~20%。
⑤ 补体 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重症者及伴关节外病变者可下降。
5.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RA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时,常常伴有ESR增快和血清CRP阳性。所以,这两项实验室检查对评价RA的病情有一定帮助。
6.肾脏超声 大部分RA患者为双肾的超声正常,某些患者可见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血流阻力增高或肾结石。急性肾功能不全可出现双肾增大,慢性肾功能不全晚期可发生双肾萎缩。
7.X线 早期RA患者的关节X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可以 在起病几周内即很明显。关节间隙减少和骨质的侵蚀,提示关节软骨的消失,只出现在病程持续数月以上者。半脱位,脱位和骨性强直为更后期的现象。当软骨已损毁,可见两骨间的关节面融合,丧失原来关节的迹象。弥漫性骨质疏松在慢性病变中常见,并因激素治疗而加重。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特别在股骨头,亦可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而增多。
8.肾小管功能检查
24小时尿电解质,尿酸化功能(氯化铵负荷试验、可滴定酸等),24小时尿比重,尿渗透压,血、尿β2微球蛋白,尿NAG酶。小管间质性肾炎随着小管功能减退,可出现尿钾、尿钠排泄增多,肾小管酸中毒,尿比重和尿渗透压的变化。血β2微球蛋白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在近端肾小管全部被重吸收,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增多,则表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尿NAG酶则是肾小管损伤的早期指标。
9.肾活检 可确定肾损害的程度、类型,指导治疗,减少RA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基本诊断
1.RA的诊断
① 晨僵至少1小时,持续至少6周。② 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炎肿胀持续至少6周。③ 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侧指间关节肿胀6周或以上。④ 对称性关节肿胀。⑤ 类风湿结节。⑥ RF阳性。⑦ 手及腕部前后位的X线摄片有骨质侵蚀或骨质疏松。符合以上7项中的4项即可诊断RA。
2.肾损害的诊断
当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出现包括蛋白尿、镜下血尿、无菌性白细胞尿、肾小管功能损害(如低钾性酸中毒、夜尿增多、尿酶及尿内微量蛋白增高等)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应考虑RA肾损害。RA肾损害起病隐匿,早期可无临床表现,甚至只能在肾活检时发现肾的病理改变,早期易误诊为尿路感染及漏诊。
RA患者常无明显急性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在较长的RA病例中,可能因某种诱因导致病情迅速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有许多因素可使RA患者的肾脏受损,其中以治疗药物、淀粉样变性、血管炎最为常见。临床类型/临床分期
RA肾损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RA原发性肾损害、血管炎、继发性肾淀粉样变和药物性肾损害等。
1.RA原发性肾损害:
①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MSPGN最为常见,约占RA肾损害 的1/3以上。患者多表现为镜下血尿伴或不伴有蛋白尿,少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肾功能不全较为少见。肾脏病理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可见系膜区IgA和(或)IgM、C3颗粒状沉积,也可免疫荧光全部阴性,电镜下可见系膜区电子致密物。
② 膜性肾病(MN)RA原发性MN与继发性MN之比约为1:2~1:4。RA原发性MN临床表现为NS、持续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晚期可见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腔闭塞,免疫荧光可见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G为主。
③ 膜增生性肾炎(MPGN)和新月体肾炎 RF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系膜细胞增殖及内皮细胞反应增强可导致MPGN,但RA引起MPGN报告较少。由于体液及细胞免疫异常导致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故RA也可伴有新月体肾炎,可突发肾功能不全,新月体形成 免疫荧光可见IgG,IgM,C3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周围。
2.血管炎
约24%的患者可有类风湿性血管炎引起的肾损害,多发生在侵蚀性关节炎及有显著结节形成的病人中。肾脏受累临床上可出现高血压、血尿和蛋白尿,少数表现为NS、急性肾衰竭。病理表现为肾小血管节段性坏死,肾小球弥漫性细胞增生以及新月体形成,肾小管萎缩坏死,肾间质水肿。晚期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大部分免疫荧光免疫复合物阴性。约20%电镜下可见细小散在的电子致密物。类风湿性血管炎肾外表现包括皮肤溃疡、神经病变、脾大、皮下结节、指甲和指趾的梗死、高滴度的RF和低补体血症等,血清可有p-ANCA阳性。
3.继发性淀粉样变
20%长期严重的RA患者可并发继发性淀粉样变。淀粉样变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1/3~1/2表现为NS,易并发肾静脉血栓,晚期可出现高血压及氮质血症,肾外表现还有肝脾肿大、肝功能减退等。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体积增大,淀粉样物质在肾小球基底膜及系膜区、肾小管间质和血管处沉积,基底膜增厚,晚期毛细血管腔阻塞。刚果红染色阳性。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较弱的免疫球蛋白和C3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系膜区、肾小管壁和间质小动脉壁沉积。电镜下可见系膜区和基底膜有特征性的无分支的排列紊乱的淀粉样纤维结构。RA淀粉样变可与MN同时或先后发生,也可与系统性血管炎和新月体肾炎同时发生。
4.药物性肾损害
① 继发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肾损害
NSAIDs肾损害表现为可逆性急性肾衰、伴或不伴NS的小管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及MN等。小管间质性肾炎常有血尿、白细胞尿和蛋白尿,可合并NS及肾功能衰竭。早期肾小管功能减退,夜尿增多,肾小管酸中毒,无菌性脓尿,伴有肉眼血尿的肾绞痛。晚期肾浓缩功 能明显下降,肾性失钠,高氯性酸中毒,尿路感染,肾结石,肾乳头坏死,高血压、肾衰等。NSAIDs小管间质性肾炎预后良好,几乎所有的早期患者在停药后肾功能恢复、NS缓解。对合并NS及肾活检显示广泛炎细胞浸润者,糖皮质激素可获良好疗效。终末期肾衰及未完全停用NSAIDs者则预后较差。伴难治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尿路梗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者在停用NSAIDs后肾功能也常缓慢恶化,预后不佳。NSAIDs引起的MN发病快,停药后临床缓解需要10~40周,一般不会复发。
② 继发于青霉胺的肾损害
青霉胺治疗时间越长,剂量越大,越易出现肾损害。蛋白尿一般发生于青霉胺开始治疗后4~18月。青霉胺用量>500mg/d易出现蛋白尿,严重者出现NS。发生NS,主要病理表现为MN。青霉胺也可引起MSPGN、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和狼疮样表现。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足突间免疫复合物(含有IgG和C3)。停药,必要时服用小剂量泼尼松,蛋白尿很快消失。
③ 继发于金制剂的肾损害
金制剂治疗RA较易发生蛋白尿、血尿,但较少发生NS,主要病理表现为MN。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足突间免疫复合物(含有IgG和C3)。停用金制剂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数月后,蛋白尿、血尿可改善或缓慢消失。
④ 继发于环孢素A(CsA)的肾损害
CsA相关性肾病分为急性CsA相关性肾病和慢性CsA相关性肾病。急性CsA相关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可逆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动静脉栓塞等,病理可见急性肾小管坏死、肾间质充血水肿,肾小球轻度系膜基质增生。慢性CsA相关性肾病一般发生于应用CsA 1年以上者,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及渐进性肾功能衰竭,病理可见肾小管变性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慢性CsA相关性肾病预后与肾功能异常的持续时间有关。
总之,虽然肾脏受累的确诊诊断来自肾活检病理诊断,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也往往有助于鉴别诊断。例如RA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主要见于肾脏淀粉样性和NSAIDs肾损害,一般很少见于MN和MSPGN。血尿主要见于MSPGN。无应用金制剂、青霉胺和NSAIDs的病史,MN的可能性比较小。而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则主要见于长期慢性、活动性的RA患者。鉴别诊断
1.本病应排除其它结缔组织病所致的肾损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还应除外原发性小血管炎、痛风等所致的肾损害以及乙肝病毒感染等。2.需与原发性肾脏疾病鉴别,后者以肾脏疾病表现为突出,而关节症状和体征不明显,RF、AKA等常阴性。发病机制
① RA可合并肾淀粉样变
在RA组织损伤或免疫炎症持续存在时,血清淀粉样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并在酶作用下,裂解为淀粉样蛋白A,持续沉积于组织内形成继发性淀粉样变性病。此外,淀粉样蛋白A降解下降在淀粉样变性病发生、发展中也有一定作用。
② 非特异性炎症因子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抗体,诱发免疫复合物形成,沉积于组织中即可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病理损伤。同时组织破坏释放的抗原物质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自身抗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肾损害。
③ 某些药物,如NSAIDs、金制剂、青霉胺、止痛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可导致药物性肾损害。NSAIDs通过肝肾细胞内氧化酶系统形成的活性产物引起肾细胞的氧化损伤,抑制肾前列腺素合成,引起肾血流下降,造成髓质乳头缺血。此外NSAIDs 还通过直接毒性作用、低氧和高渗透压使髓质易受损伤等。金沉积于近端及远端肾小管,引起小管间质性肾炎。损伤的小管上皮细胞释放出抗原,引起自身抗体产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上皮下,可引起MN。CsA可引起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还可直接引起肾小管细胞损伤。青霉胺较易引起MN,可能原因为青霉胺作为半抗原沉积于GBM上,引起免疫复合物肾炎。
治疗原则
RA的治疗以对症止痛,延缓关节进展,防治并发症为原则。RA肾损害的治疗应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进展,根据临床及病理类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治疗办法
1.治疗原发病。RA治疗的一线用药为NSAIDs类,在疾病发作期使用能达到非特异性抗炎、消肿和止痛的作用。二线用药如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和爱若华等,亦为改变病情药,起作用时间缓慢,可延缓和改善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三线用药为激素,在疾病的发作期,尤其是关节肿胀疼痛明显时,短期小量使用,可取得较好疗效。此外,还应补充钙剂、骨代谢调节剂等抗骨质疏松治疗。关节肿胀明显时,可进行关节腔穿刺等。
2.确定引起肾损害的病因。如属NSAIDs、金制剂或青霉胺等药物所致,应立即停用这类药物。防治CsA相关性肾病应合理掌握CsA用量,监测CsA血药浓 度,随访肾功能,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减少CsA肾毒性,增加CsA的免疫抑制效果;合用小剂量1,25(OH)2D3,减少CsA用药剂量,维持免疫抑制功能,从而降低CsA肾毒性。
3.RA所致的肾小球肾炎可用皮质激素或联合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或雷公藤总苷治疗。临床表现为NS时应根据病理类型进行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这些药物可使部分患者蛋白尿消失,对RA的关节肿痛亦有效。对于重症RA合并肾小球肾炎,近年报道可溶性基因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拮抗剂有有效。
4.血管炎可用泼尼松、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改善病情,短期疗效较好,长期疗效仍有待提高。但由于血浆置换只能清除血循环中的致病活性物质,清除后数日又可恢复原水平,故应同时加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5.淀粉样变肾病暂无特异治疗,一般会发展至慢性肾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RA淀粉样变NS效果不佳,也可试用苯丁酸氮芥或二甲亚砜治疗。后者可使淀粉样纤维溶解,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6.小管间质性肾炎除停用NSAIDs、还应保持尿量在2L以上,以降低NSAIDs在肾髓质处浓度和防止感染,慎用利尿剂,控制高血压和尿路感染。出院诊断
出院诊断应包括原发病(RA)的诊断及继发于该种疾病的肾损害(RA肾损害)的诊断,及肾损害的临床类型(如NS),如考虑肾损害与某种RA治疗药物明确有关,还应注明药物名称。此外诊断还应包括肾功能受损程度、病理诊断及是否有合并症等。预后评估
影响RA预后的因素 ①性别:男性患者预后较好;②疾病的活动性:滑膜炎持续活动者预后不佳;③关节外表现:有关节外的临床表现的患者预后不佳;④RF持续阳性和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阳性者预后较差;⑤ 组织学指标:滑膜衬里层越厚,预后较差;⑥影像学发现关节滑膜增厚和关节骨质破坏越显著者,预后越差;⑦功能评估:关节功能较差者,预后较差;⑧其他如文化水平、遗传学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健康教育讲座 篇8
时间:2013年10月12日
地点:新渠村卫生室
主讲人:李冠飞
授课内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又称为体育疗法,是用运动或体育锻炼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病人的自我治疗,须由病人自我锻炼;它既是局部治疗也是全身治疗,肌肉活动不但能对局部组织起到锻炼作用,而且对全身脏器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加快疾病的康复。
(1)治疗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运动疗法,有三个主要目的:①保持或改善病变关节的功能和运动范围;②防止肌肉萎缩;③可以使病人精神振奋,体力增强,唤起与疾病斗争的信心。所以,它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
(2)运动形式:运动形式有两种:一是主动运动,是主要的运动形式,是由患者主动以肌肉形式来完成;二是被动运动,是指靠外力帮助来完成的运动。外力可以是机械力,也可是他人或本人健康肢体的协助之力。它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能起到放松痉挛,防止肌肉的粘连,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恢复和维持关节活动度的作用。对于不能起床的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这种运动用得最多,并可作为主动运动的准备。
(3)操作方法:针对关节炎所编排的“关节体操”是常用的运动疗法,具体操作如下:
①指关节操:握拳与手指平伸交替运动。握拳时可紧握铅笔或粗一点的棍棒;平伸时可将手掌和手指平贴桌面,或两手用力合掌。
②腕关节操:两手合掌,反复交替用力向一侧屈伸,亦可紧握哑铃做手指屈伸运动。
③肘关节操:手掌向上,两臂向前平举,迅速握拳及屈曲肘部,努力使拳达肩,再迅速伸掌和伸肘,反复进行多次,然后两臂向两侧平举,握拳和屈肘运动如前。
④肩关节操:一臂由前方从颈旁伸向背部,手掌触背,同时另一臂从侧方(腋下)伸向背部,手指触背,尽量使两手手指在背部靠近,每天反复多次。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篇9
发表者:应振华 763人已访问
2013年EULAR RA治疗指南草案包括3项首要原则和14项建议,其主要内容如下:
1.在诊断RA后应尽早开始DMARD治疗。
2.治疗目标是缓解病情或降低疾病活动性。
3.应频繁监测,假如治疗最多达3个月未能获得缓解,或者治疗最多达6个月却未能达到治疗目标,应调整治疗方案。
4.一线治疗策略应包含甲氨蝶呤。
5.当患者存在甲氨蝶呤禁忌证或不能耐受时,可考虑将柳氮磺胺吡啶或来氟米特纳入治疗方案。
6.早期采用传统合成性DMARD联合治疗,是初始甲氨蝶呤单药治疗的合理替代选择。
7.可考虑添加一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作为初始治疗的一部分,最多用至6个月;在临床可行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快地减少剂量。
8.假如未能达到治疗目标,可考虑改用另一种合成性DMARD方案;假如患者具有不良预后特征,可考虑加用1种生物性DMARD。
9.假如患者对传统合成性DMARD治疗(伴或不伴同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应答不充分,应在甲氨蝶呤治疗基础上加用1种生物性DMARD,后者可以是TNF抑制剂、阿巴西普或托珠单抗。
10.对生物性DMARD应答不充分的患者应转为使用另一种生物性DMARD。第一种TNF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可改用另一种TNF抑制剂。
11.对于生物性DMARD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考虑Tofacitinib治疗。
12.对于持续缓解的患者,首先应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假如缓解仍能维持,可考虑缩减生物性DMARD治疗,尤其是当患者同时还使用至少1种合成性DMARD时。
13.对于持久、长期缓解的患者,可由医生与其商议是否减少传统合成性DMARD的剂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推荐阅读: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经验09-25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等05-17
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分析论文06-08
类风湿性关节炎06-05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08-19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12-10
类风湿关节炎研究06-20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07-02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08-22
重度类风湿关节炎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