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经费保障制度(精选10篇)
课题组经费保障制度 篇1
一、明确经费保障责任
“明确责任”即经费保障主体须明确自身在经费保障工作中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规定、按标准加大对法院的经费投入, 努力提高经费保障水平, 确保法院履行职能的经费需要。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后, 同级政府本级预算安排的经常性政法支出不得低于改革前水平, 并应根据法院工作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予以增加。不得以中央和市级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抵顶本级政府应安排的支出, 并严格按要求安排使用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和项目补助资金。
二、实行分类保障政策
“分类负担”是指科学划分政法经费项目, 根据不同地区政法机关的特点, 确定各级政府的保障范围, 实行分项目、分区域、分部门的政法经费分类保障政策。内容涵盖以下两点:
1.分项目保障。
将政法经费划分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四大类, 其中公用经费划分为日常运行公用经费和办案 (业务) 经费两部分, 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划分为办公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业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两部分。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办公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各类基础设施维修经费由同级政府负担。办案 (业务) 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原则上由同级政府负担, 对法院设施、装备共建共享项目, 省、市财政予以专项支持。对于这一问题, 本文将在下面展开更深入的论述。
2.分区域补助。
要建立“以奖代补”为主的市级政法转移支付资金, 结合中央下达的“以奖代补”资金, 对行政区域内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相对困难的基层法院予以支持, 并向基层法院倾斜, 确保人民法庭装备齐全、设施完好、运转正常。
三、严格实行收支脱钩
“收支脱钩”是指要坚决贯彻落实有关收支两条线的规定, 切实加强法院收支管理, 确保收支脱钩、按标准全额保障。主要有两项基本要求:
1.要将法院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按标准予以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向法院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收入指标, 不得将法院的经费支出与其诉讼费收入和罚没收入挂钩。法院诉讼费收入和罚没收入应按预算级次全部上缴国库。
2.法院应确保应收尽收、应罚尽罚。
诉讼费收入和罚没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 法院应建立内控机制, 制定切实可行的制约措施和监督考核办法, 防止出现因收支脱钩可能产生的执法不严、应收不收、应罚不罚等问题, 造成诉讼费收入和罚没收入的非正常减少。
四、完善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全额保障”是指法院应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状况, 适时调整法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 确保司法工作需要。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政法机关进一步完善法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 对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中的日常运行公用经费和办案 (业务) 经费划分各自支出范围。日常运行公用经费标准要综合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状况, 参照当地党政机关的支出水平和政法机关的工作特点进行调整确定;办案 (业务) 经费标准要随着办案 (业务) 量和办案 (业务) 成本的变动适时进行调整。
2.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标准, 将法院公用经费足额列入部门预算。
3.法院要保证将财政安排的经费按标准、及时、足额安排到基层单位, 不得截留。
五、准确理解各项经费内容
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要求通过“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补助人民法院办案专款等形式, 使法院的办案 (业务) 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得到有力补充。根据规定, “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资金补充的是办案 (业务) 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和其他专项补助经费。而要做好此项工作, 首先需要准确界定办案 (业务) 经费、业务装备经费以及其他专项补助经费的内涵、界限。其中, 办案 (业务) 经费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根据法院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 办案 (业务) 经费应涵盖以下几项内容:
1.办案费。
包括办案差旅费、法律文书印制费及发布费、业务消耗费 (“网上办案”及信息化办案设施、设备运行维护费、耗材费等) 、司法勘验、鉴定费、审判场地租赁费、押解执行费、死刑执行费、办案补助费、案件咨询费、聘用辅助办案人员费用等。此块费用, 在办案 (业务) 经费中所占比例较大, 处于基础性地位。
2.辅助性费用。
是指保障案件办理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系列辅助性费用, 所含项目众多, 体系庞杂, 主要包括: (1) 陪审员费, 主要指人民陪审员因参加审判活动、培训活动而支出的的交通、培训、生活补助等费用; (2) 劳务费, 主要指聘请专家、调解员、联络员等各类工作人员的费用; (3) 法制宣传费; (4) 服装费, 是指审判服、警察服的制作、运输、保管、发放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5) 专项调研费, 是指与审判和执行工作相关的专项调研经费, 包括调研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费用, 调研结果评审费用及优秀调研成果奖励费等。 (6) 业务交流费; (7) 设备维护费、“两庭”维护费、邮电、交通费, 是指审判执行业务中发生的电话费、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专网租金、车辆燃料费、车辆维修费、车辆保险费、路桥费等。 (9) 司法救助费。
3.其他费用。
是指上述两类款项之外的一些必要费用, 主要用于激励和保障办案人员正常开展工作, 包括奖励款、办案人员保险费、举报奖励费、办案人员困难补助费、因公牺牲遗属生活补助、租赁专用设备费、专门人民法院所需的船舶租赁费、燃油费、看护费、登轮补贴等。
明确项目可使会计实践操作更有针对性, 支出可更为规范。其中也有支出项目交叉的情况, 可通过特列项目优于一般项目的处理原则, 针对性的列支开支。比如, 陪审员的交通费列支到陪审费, 这是特列项目, 而办案差旅费支出则为一般项目。
基层党建经费保障制度 篇2
一、基本原则,1、服务基层、立足支部。党建经费要用于各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特别是保障基层党支部能正常开展活动。
2、专款专用,规范使用。党建经费必须用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专款专用,规范使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挪用占用。
二、使用范围
1、培训和教育管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员、党务干部等。
2、订阅或购买用于开展党员教育宣传的报刊资料,音像制品和设备。
3、表彰和奖励先进。
4、联系群众、走访慰问和补助生活困难的党员。
5、召开党内会议,开展党的组织生活、主题活动和专项活动。
6、党建理论的研究、工作调研和学习考察。
7、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和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8其他与党建相关的活动。
三、工作要求
1、党建经费由组织部门统一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党建经费使用,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细化年初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实行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确保合理有效使用。
2、党建经费的使用和下拨必须集体讨论决定,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和经费审批程序。
安全生产保障经费管理制度(精) 篇3
第一条为了搞好本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障经费(以下简称安保费管理工作,保障本公司的安保费用的使用切实的落到实处,确保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法》以及xx地质矿山总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保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安保费优先用于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及为满足和达到安全生产标准而进行的整改。按照xx总局规定,每年提取公司上年总产值的0.5-1%作为安保费;由财务设立安全生产专用账户,总体规划额度后具体分配到以下部门:办公系统、xxx等。
第三条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全公司统筹、确保需要、项目计取、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计划财务部应将安保费纳入各单位财务计划,年初和年中分别提取50%入安全账户,保证专款专用,并督促其合理使用。
第四条安保费应当用于以下安全生产事项: 1.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和维护。2.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4.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
5.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6.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7.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8.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主要是指:工地、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
9.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10.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五条公司分管领导对安保费全面掌控。审批安保费提取、安全投入计划、经费使用报告、安保费提取和使用情况报告。
第六条各单位安全员应建立安保费管理台帐,记录安保费的费率、数额、支付计划、使用要
求、调整方式等。项目生产结束,多余的安全生产费用交回财务。
第七条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审核、汇总并编制全公司安全投入计划,监督检查安全投入落实情况,汇总并建立本公司安保费投入台帐,编制安保费提取和投入情况报告。
第八条计划财务部负责对安保费进行统一管理,审核安保费提取、投入计划和使用等,根据安全生产计划,做好资金的投入落实工作,建立安保费台帐,确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时。
第九条安保费实行专户核算。各部门应当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挪用或挤占。结余资金结转下使用;安保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完善医院科研课题经费财务管理 篇4
一、当前医院科研课题经费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编制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
医院科研课题经费实际支出与经费预算不符,有的项目负责人在编制经费预算时凭以往经验,没考虑实际情况,预算编制不准确、不全面,从而导致预算的失真,实际与执行数偏差较大。医院财务部门在科研课题项目申报阶段基本不参与,谈不上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是否具有合理性,更谈不上科研课题经费的预算是否能真实反映项目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这样失去了预算的实际意义,最终导致科研课题经费开支和课题申报时预算不相符,出现经费使用超支、不当等现象。
(二)科研课题经费结余资金处理不及时
科研课题经费项目完成后,已通过项目上下达单位的验收评估,但是科研课题项目中不作结账处理,结余资金仍按科研课题项目进行管理。管理不科学、预算没有细化、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的弹性太大,为科研课题经费结题不结账提供可能,科研课题经费项目结余经费长期挂账,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且影响了科研课题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科研课题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严
科研课题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一方面医院在科研课题经费购置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名义上存放在医院研究室、各科室等,购置后的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大部分由课题组保管使用。在医院科研人员工作调动时,缺乏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从而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完善医院科研课题经费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合理编制科研课题经费支出预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预算管理
由于预算编制涉及到科研及财务领域方面知识,财务部或科研部门编制预算很难单独完成,科研课题项目编制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科研项目的完成。财务部应改变粗放的形式,协同科研部对科研课题经费分配和使用做充分研究。在科研课题项目申报过程中,应严格要求科研课题申报人员编制细化、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对科研课题项目经费的分配,应该建立科学的定额分配制度,根据科研课题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分期拨款金额。合理的经费预算不仅能够保证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而且降低了经费管理的难度。科研课题项目经费支出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不得擅自调整预算和挤占挪用课题经费。
(二)加强科研课题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
科研课题经费是专项资金,用科研课题经费购置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归医院所有,因此,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必须实行预算、申报、审批、购置、验收等制度。为杜绝科研设备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下的浪费现象,科研课题组提出购买科研课题的仪器设备时,应进行可行性论证。医院科研人员变动以及项目结题后,科研部要及时通知财务部和资产管理部协同课题组负责人办理资产变更登记手续。
(三)加强科研课题结余经费管理
医院科研部应根据实际制定科研课题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财务部与科研部门之间加强相互联系,科研课题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结题课题的有关信息。
(四)构建医院科研课题经费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设想
1. 构建项目申报、成果申报、项目评审、经费管理、重点学科等模块
根据医院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制度规定:科研业务费不能超过总项目经费的30%、科研与学术交流费不能超过总项目经费的20%、管理费不能超过总项目经费的5%等经费支出比例要求,科研部及财务部很难对以上项目进行统一实时控制,医院可在用友财务软件管理信息平台基础上,构建项目申报、成果申报、项目评审、经费管理、重点学科等模块。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连接科研部、课题组负责人以及资产管理等部门,构建医院科研课题经费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科研课题经费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科研管理部门期初按合同将科研项目名称、结题日期及预算经费拨款按项目录入科研经费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口令,科研管理部门、课题组及负责人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浏览和检查每笔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真正实现对科研课题经费的实时管理和监督。
2. 信息化平台使科研课题经费管理从被动型管理转向主动型管理
各职能部门可通过该信息平台及时快速地获取准确、完整的与科研课题有关的信息,达到管理环节的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渗透,使科研课题经费管理更加科学化、透明化和高效化;通过科研财务管理信息建设,对科研经费财务信息进行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及预警功能系统设置,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主管部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要求,对每个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科目按照一定比例设限,使科研课题经费使用只能在相应的范围内开支,当超支时系统会进行预警,提示超支,且下一步操作受限,实现科研课题经费财务管理由结果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由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式管理。通过系统的预警机制,严格核定了科研课题经费的开支项目、开支范围和开支比例,减少了科研课题经费报销中的违规情况,使得科研课题经费的支出结构更加符合医院科研管理报销规定。
3. 简化医院科研经费财务凭证的录入
科研部通过科研课题经费管理系统打印生成报销单据.报销单据连同科研部审核后报销发票。科研部门打印的报销单据附有条形识别码,财务部通过条形识别码扫描即可将单据的数据自动录入到医院的财管理系统中,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减少人工输入的错误,减少了财务人员繁琐的手工劳动,保证了财务数据录入的可靠性,而且实现了两个部门之间数据的有效及时沟通,保证了科研部与财务部门系统报销的经费数据一致性。
课题组经费保障制度 篇5
浅谈法院经费保障制度
吴旭萍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实现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院肩负着行使审判权的神圣使命。独立审判,又是行使审判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份,而要实现独立审判,离不开充足的经费保障。孙子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从古到今,充分的物质保障始终是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本,物质保障也是法院实现审判职能的前提条件。
我国法院系统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各级政府财政的拨款及法院自身收入的诉讼费作为补助经费。目前我国财政对于法院收入的诉讼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即法院收缴的诉讼费全额上缴给财政专户,财政统筹后再以预算外资金的形式,根据其经济实力与法院的开支预算报告决定拨款数额的多少。因此,不同地区的法院得到的财政拨款是各不相同的,也因此形成了有的法院经费相对有余,有的法院经费缺口很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法院,诉讼费收入多,经费相对较充足,基础设施建设,硬、软件建设相对也较先进。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法院,诉讼费收入少,财政困难,得到的经费也相对不足,人员经费尚无法保证,更何况办案经费和建设资金?而经费缺乏,已成为困扰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一个难题。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社会经济正在起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各类案件剧增,法院的审判业务日趋繁重,现有的经费保障制度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在当前强调司法改革的进程中,经费保障机制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应改变这种法院经费单纯依靠地方财政拨款的做法,应当实行全国法院系统的经费由国家计划单列,财政统一拨款,并立法保障司法经费,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其历史渊源和借鉴。1985年8月召开的第七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通过了《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下称“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第七条规定“向司法机关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合之得以适当地履行职责,是每一会员国的义务”,在基本原则的有效执行程序解释中,“向司法机关履行职能提供充足的资源”包括根据承办案件数量任免足够人数的法官,为法院配备必要的支助人员和设备,以及向法官提供适当的人身安全、报酬和津贴。在国外,大多数国家都将法院经费独立出来,单独列入国家预算。日本早在1947年的《裁判所法》中规定“裁判所的经费是独立的,应计入国家预算内”;美国于1939年设立了联邦法院行政管理局,专门担任联邦司法系统的行政管理职责,由它制定并向国会提出联邦法院预算,审核并分配各联邦法院的经费,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针对我国的司法经费财政管理体制中的弊端,我们应该改革这种体制,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体制。
二、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证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地方政府干涉支配。我国宪法规定: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不受任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在现行体制下,司法机关的人、财、物,都掌握在同级政府手中,司法机关往往只有与当地党政机关合作才能正常开展工作,司法权处处受制于行政权,导致司法不公,当遇到跨在区的纠纷时,只能维护本地区利益,形成地方保护主义。由此可见,如果不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只能是一纸空谈!只有在经费保障制度上能保证法院工作的需要,不存在物质利益的干扰,法院才能够独立行使审判权,公正地实现其司法职能。
三、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障法院有充足的办案经费,保证审判职能的实现,防止司法腐败的产生,维护司法公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案件不断增长,但地方政府安排给法院的经费增长率却不能与案件增长率成正比。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有些法院为了解决经费困难,干警的住房、福利、办公用房紧张等问题,千方百计搞“创收”,或是向当事人、律师、企业单位拉赞助,或是私设收费项目,或是提高收费标准等等。司法腐败,成为妨碍司法公正的最直接敌人,成为最危险的社会公害。在九届二次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反应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司法腐败。因此,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特别是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后,再实行人、财、物保障依赖于地方政府的体制,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求,只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才能保证司法机关拥有充足的办案经费,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司法公正。
四、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障法官们享有应有的物质待遇和福利待遇,提高法官们的社会地位,纠正少数干警的不正之风。在西方国家,法官的社会地位比一般公务员高,待遇与福利也比普通公务员优厚,一些国家甚至将法官的工资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而在我国,法官的工资结构与普通公务员相同,虽然《法官法》规定了“法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审判工作特点由国家另行规定,法官实行定期增资制度,法官享受国家规定的审判津贴、地区津贴、其它津贴以及保险和福利待遇”。可见我国对于提高法官的待遇福利是重视的,法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掌握着对别人财产的裁判权,甚至是对个别人的生杀大权,但同时法官也是一个人,他(她)们在人群中,一样需要生活,一样有种种需求,如果法官能享受较高的待遇,所谓的“人情案”、“金钱案”、“权力案”等司法腐败现象都将大幅度减少直至消失,法官也必将会更珍惜自己所在的位置。只是,要执行这一条法律,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还是无法落实。因此,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保障法官享有优厚的待遇,对于抵制司法腐败,将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
五、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证拨给的经费能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当前,许多法院都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办公现代化建设等更新换代的问题,而进行一切活动,都需要庞大的经费,前文中已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单纯依赖于地方政府拨款的种种不妥,如果能够实行国家单列拨款,由最高法院统一计划,那样,在资金的利用率方面必定能得到大大提高,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的环节,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具体应当如何实行?纵观我国至今为止,对于法院经费最主要来源之一的诉讼费的收支管理,其管理办法几经变更,大体上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完全自收自支,法院收缴的诉讼费一概不上缴给其他部门,留作办案经费,在这种制度下,地方财政对于法院需负担的经费较少,但因此失去了宏观调控,有的法院因此而擅自用诉讼费滥发奖金,提高福利标准,造成了不平衡现象,犯了错误;一种是按比例上缴,即基层法院留下一定比例的诉讼费作为办案经费,余下的再按一定的比例分别上缴地方财政和上级法院,在这种制度下,法院能够及时地得到办案经费,但是有
的法院为了多留经费,隐瞒诉讼费的真实收入,或是多设收费项目,或是提高收费标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还有一种是目前实行的“收支两条线”,即法院收取的诉讼费全额上缴财政,由财政统筹后,再以“业务补助经费”拨给法院。财政在统筹时,将法院上缴的诉讼费按比例分成,大部分回拨给基层法院,再将一定比例的诉讼费作为统筹基金,分配给较不发达的基层法院,这样,在办案经费分配上,满足了发达地区法院的需求,又兼顾了不发达地区的法院。实行“收支两条线”,使监督部门能够发挥监督的作用,根除了法院在收费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实行“收支两条线”,最大的缺点就是把经费的主动权完全地交到财政部门手中,财政拨款是否及时,是否充足,会直接影响着法院的审判工作,使地方政府有条件对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干预、干扰,影响了法院司法独立。因此,实行“收支两条线”,虽然在目前经济变革日新月异的时期对于把有限的资金统筹安排,改善法院的基础建设和硬、软件建设起到一定作用,但在不久后的将来,会成为司法改革进程的一种阻碍。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对“收支两条线”进一步进行完善,在“收支”的“支”上,建立起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并立法给予保障,即将经费预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最高法院编制全国法院系统(包括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全年的开支预算,而这个收支预算,则建立在各个法院年初预算的基础上,由各个法院每年所需的建设资金、人员经费组成。这部分的开支预算,在年初由最高法院交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核,单列入国家预算,报经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主管部门保证按预算拨款。另一部分由办案经费构成,由于办案经费是随案件的多少而增减变动,属于不可预计因素,因此这部分经费由各级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逐月按需向同级财政提出,同级财政用法院上缴的诉讼费形成专项经费。专款专用,限时拨给法院使用。专款的年终结余用于统筹,保证下一年度的经费。这样,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个法院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经费得以充足的保障,又能体现其灵活性,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独立的司法预算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法院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真正实现“法治”。
参考书目:
《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 中国法制出版社 信春鹰、李林
《司法公正的价值内涵与制度保障》 严军兴
《论司法公正的实现》 刘作翔、雷贵章
《人大法律评论》 2000年卷第一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民事诉讼收费考》 方流芳
《独立审判问题研究》 最高法院研究室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教育教学论文网
★ 舞蹈教学论文网
★ 小学教学论文网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
★ 毕业设计论文网
★ 脚印论文网
★ 德育论文网
★ 幼儿园论文网
课题组经费保障制度 篇6
常袋镇中心小学
孟津县常袋镇中心校少年宫位于常袋镇中心学校,始建于2015年,利用河南省省级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学校为常袋镇中心小学1所。少年宫占地3亩,2层楼房,10个功能教室。专职教师2人,兼职15人。
一、在强化乡村少年宫制度建设上下功夫
1、建立科学运行机制设立“常袋中小学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确保各项工作有领导、有安排、有落实。
2、建立全员参与机制。少年宫课程设计原则:一根据学生的爱好需要设立项目。二是以教师的特长设立项目。三是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选择喜爱的项目和老师。
3、建立多元师资机制。一抓教师辅导员队伍。二是抓志愿者辅导员队伍。三是吸纳当地“五老”人员、民间艺人作志愿者辅导员。近三年来,我校少年宫共开办各类培训班近30期,培训辅导员100余人次。
二、在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
1、组织保证。县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督导检查。采取不定时抽查。
3、完善基础设施。我校乡村少年宫办公场地300多平方米,落实活动教室面积100多平方米,落实室外活动场地3平方米,建成图书室、阅览室1个,标准化活动室 3间,用于少年儿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多媒体室、电脑教室1间,用于文艺训练、表演的文化艺术活动室2间。
4、更新设备器材。通过争取多方支持和自筹资金的方式,对教学仪器、科普设施进行更新配套,基本满足少年儿童教育学习活动需要。县文明办协同县教育局、财政局为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配置了总价值为5万元的项目装备,其中,配置德育类图书1千册、体育类器材500多件、艺术类活动器材200多件、办公和活动所需其它类设备器材50多件。
三、在乡村少年宫经费保障上下功夫
1、强化投入。我们获得省彩票专项公益金建设项目,自筹资金10万元用于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2、社会共建。争取上级扶持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筹措乡村少年宫建设和运行资金,用于少年宫的场地改造整合及设施配备,有力地保证了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我镇先后投入配套资金和设备共计20万余元,各项目学校自筹资金3.6万元,用于少年宫的改造整合及设施配备,有力地保证了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抓好专兼职各辅导员管理工作:
主任(赵宏强):全面负责常袋镇中心小学少年宫的各项工作。副主任(孙沛、卢艳):负责日常活动管理。
课题组经费保障制度 篇7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科研课题经费,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科研课题经费是委托单位为了确保科研课题顺利完成无偿资助给课题组成员用于研究的专项经费。课题经费使用得适当、合规与否, 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质量和效益。行政事业单位科研课题是指国家和政府安排的科研任务, 经费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和其他配套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的科研课题经费的财务管理, 实质就是对科研课题经费的管理。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 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研究顺利开展, 意义重大。目前, 相当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科研课题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严重影响科研课题项目的开展和结题验收。本文重点就如何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科研课题经费的财务管理问题展开论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科研课题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科研课题基础资料登记不全、保管不善, 无法向有关部门提供有效信息
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部门未设置必要的课题登记台账、统计报表, 档案制度不健全, 对年度课题的申报、立项、结题、结项等情况掌握不全面, 无法向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审计机关提供清晰准确的课题基础信息;课题申报管理不规范, 有的单位不按程序申报课题, 往往先争取经费、后补入项目计划、再申报研究;对课题结项后的成果转化资料保管不善, 有些成果没有及时归档, 难以全面掌握课题研究的实际成果和效益。
(二) 经费预算不合理
项目任务书由项目组技术人员编写, 经费开支预算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导致项目执行时, 经常出现项目费用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为了使经费开支与任务书保持一致性以利于顺利通过验收, 财务人员只能在后期账务处理上进行了项目间调账、串用、挪用、虚列支出等“技术处理”。
(三) 委托课题经费管理使用混乱, 缺乏监控
对课题委托单位拨来的研究经费往往通过往来账进行核算, 且年终不清理账项, 也不按照课题项目和负责人分别挂账核算, 致使大量课题经费混同使用, 无法区分每项课题费用的具体收支、结余、管理情况, 无法有效反映课题的结题结账情况, 失去了对课题进度管理的监控。同时, 因会计核算方式不统一、不明晰, 也造成同一类型不同单位委托的课题经费收支和用途不具有可比性, 无法实现课题经费使用效益的横向比较。
(四) 课题经费管理不严格、不规范
支出随意的问题屡见不鲜, 例如:课题管理费不按规定提取, 无法体现课题成本情况;课题费不按规定由财务和科研部门“双审批”, 往往由财务部门“独家”审核;课题经费预算控制不力, 有些经费实际用途与预算用途出入较大;课题费中夹杂了大量应由课题组成员个人承担的私人用品费用等, 有的甚至利用虚假票据报销套取课题经费, 或超标准和需要购置办公用品、报销交通费用;对用课题费购置的图书、打印机、电脑、移动硬盘等设备不按规定及时入账, 致使有些物品长期存放在个人手中, 存在着资产流失隐患, 等等。
二、加强和改进课题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 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科研课题及课题经费的基础管理工作, 做好科研项目的事前控制工作
一是单位科研部门应当重视课题的研究工作, 并切实加强对课题经费的管理。对年度课题计划的制定、项目申报和立项情况应及时进行登记, 并建账建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对课题进展情况应及时进行督导和管理, 做到监督与服务并重;应在积极协助课题组结项转化的基础上, 细心收集各类资料和做好留档备查工作。二是单位财务与科研部门应定期沟通, 及时了解课题进展情况, 一方面, 科研部门对课题经费收支配比的合理性要予以控制。另一方面, 财务部门要加强对课题费的基础管理工作, 统一课题经费会计核算办法, 将收到的课题经费严格按照课题项目、负责人名称分开挂账, 协同科研部门共同做好课题费的支出审批, 并及时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 为单位领导和科研部门以及审计机关监督检查课题研究及其经费使用情况提供良好服务, 促进提高课题经费使用效益。
(二) 提前介入, 加强审核
在科研项目立项申报阶段, 由有经验的财务人员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参与任务书中经费开支预算部分的编写。并组织相关部门做好项目预算的审核工作, 杜绝预算编制的随意性, 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 加强制度建设, 促进科研和财务部门、课题组合理分工协作
单位科研内部管控制度的不健全, 是产生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 也是造成科研、财务部门和课题项目负责人在课题研究和课题经费管理使用中权责、认识不清, 产生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因此, 承担科研任务的单位和部门有必要通过加强本单位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内控制度建设, 做到合理分工、明确权责, 堵塞管理漏洞, 增强制度执行力。
(四) 加强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监管, 做好事中控制
1. 完善财务的建账工作, 保证科研项目单独建账, 单独管理。
通过财务软件的辅助核算、建立三级辅助账等方式, 在账务处理上实时保证科研项目独立成账, 专款专用, 以利于项目管理和项目验收。
2. 提高审核把关能力, 保证项目开支合规合法。
从发票审核入手, 确认费用开支的真实性。根据任务书的开支预算, 严格按计划列支, 防止对科研经费的挤占挪用。对客观原因造成开支不符合计划预算的, 应提请经费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再报销。
3. 完善成本核算, 合理分摊项目间接费用。
财务部门应统一口径, 做好科研项目与生产经营之间、各个科研项目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费用和成本划分, 合理分摊间接费用。
4. 定期考评, 及时跟进项目开展。
对各项目定期分析考评, 将项目考评情况反馈给项目负责人, 帮助项目组及时了解经费开支进度, 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项目的合理推进。
(五) 加强项目执行情况的内部审计, 完善项目的事后管理, 使有限的课题经费充分发挥效益
1. 相关单位应积极组织科研、财务和课题组成员开展
经常性的国家财经法规学习, 提高搞好科研工作的政治荣誉感和责任感, 明确课题项目及其经费使用的基本要求, 减少和杜绝课题费使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同时, 对违规违纪问题要加大处理处罚力度。对经过学习教育依然我行我素, 无视法规的人员, 要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警告和惩诫, 用制度规定强力督促和约束其改正错误行为, 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2. 总结经验, 指导工作。
对科研资金的运转情况、科研经费的收入及支出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判断项目资金运转是否合理, 收入及支出是否相匹配, 项目经费支出结构、数额与预算是否相适应, 及时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指导以后工作。
3. 做好科研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进一步分析。
从项目的经费投入大小、时间耗费长短、任务完成优劣、获得成果水平高低等诸因素着手, 对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程度、科研人员的培养情况、科学技术新领域的开拓和学科的发展等方面, 做出综合评价, 确定本单位的研发优势, 增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发挥内审作用, 加强项目执行情况的内部审计, 完善项目财务管理。
课题组经费保障制度 篇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科研课题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科技部有关财务和科研管理制度,结合总局体育科研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局科教司立项资助的科研课题。科研课题分为重点研究领域攻关课题和国家队科研综合攻关研究课题两类(以下统称为课题),分别由总局科教司和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条 课题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科研经费主要用于支持事关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重点围绕备战奥运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
(二)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加强相关科研资源的统筹协调和有效整合,避免重复浪费。
(三)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课题经费应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课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二章 经费开支范围与规范
第四条 课题经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由总局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五条 课题经费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
(一)直接费用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印刷/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
1.设备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不得列支预算外设备,不得列支购买日常办公设备,应有完善的设备验收入库手续。课题承担单位应建立设备采购、验收入库和领用各环节内控制度。
2.材料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试剂、辅助材料等易耗品的采购费用。采购材料应有完整的材料出入库手续,大宗材料采购应签订合同,有完善的审批手续。课题承担单位应建立完整的材料采购和出入库内控制度。
3.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或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测试、计算、分析、化验及加工等费用。课题承担单位委托外部独立法人单位进行测试,须签订合同,并开具发票;在课题承担单位、合作单位内进行测试,测试化验加工 部门应为独立经济核算单位,应当建立任务委托和经济结算的有关规定。测试化验加工费严禁以劳务费形式列支。
4.差旅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研究活动、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出差人员应为课题组人员,出差地点与课题研究相关,应有出差审批手续、报销单等相关凭证。差旅费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列支国际旅费。
5.会议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课题承担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应有会议审批手续、参会人员签到表、会议纪要、会议通知等凭据。会议费不得包含专家咨询费、礼品费、招待费和旅游费等开支。
6.出版/印刷/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印刷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置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专业软件购买、专著出版等大额支出应有相关合同,专利申请及论文发表等支出应有受理函件或检索信息。不得购买通用性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不得列支日常手机及办公固定电话通讯费。
7.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研究人员(如在校研究生等)和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劳务费应按照课题经费预算据实列支,不得计提或分摊;原始凭证上应有领取劳务费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身份证号码、主要负责工作、劳务时间、本人签字等信息。
8.专家咨询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聘请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以及参与课题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专家咨询费相关原始凭证上应有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身份证号码、主要负责工作、劳务时间、领取签字等信息。专家咨询内容及建议需整理留存备查。专家咨询费只能支付给个人,不得支付给单位。
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8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500元/人天的标准执行。会议超过两天的,第三天及以后的咨询费标准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0—4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0—300元/人天执行。
以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0—100元/人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80元/人次的标准执行。
(二)间接费用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其中绩效支出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绩效经费应在科研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由课题承担单位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结合科研人员实绩统筹安排。间接费用不超过课题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 购置费后的20%。
第六条 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支出,应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说明,单独申请核定。
第三章 预算编制与审批
第七条 课题预算是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经费预算的申报审批程序如下:
(一)课题经费预算经课题申报单位和课题组织单位审核后,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申报书》一并报总局科教司。
(二)总局科教司会同课题组织单位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课题预算进行评审或评估。
(三)课题负责人根据评审或评估意见对经费预算进行修改,经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组织单位审核后,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计划任务书》一并报总局科教司。
(四)总局科教司按照规定的程序批准课题经费预算。第八条 课题预算编制要求:
(一)编制课题预算应当根据课题研究的合理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二)课题预算应当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
(三)应根据课题经费开支范围确定支出科目编制课题预算,并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进行详细说明。
(四)多个单位联合承担的课题,应当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书中编列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连同《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计划任务书》一并上报。
第四章 预算的执行
第九条 课题经费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拨付,经费应在研究周期内按预算进度据实支出。涉及政府采购的经费使用,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课题经费严格按照下达的课题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按照以下程序核批:
(一)课题合作单位变更以及调整课题合作单位预算的,由课题负责人、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课题组织单位审核同意后报总局科教司批准。
(二)课题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出版/印刷/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预算如需调整,课题负责人根据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请,由课题承担单位审批,总局科教司在中期财务检查或财务验收时予以确认。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间接费用等预算不予调增,如需调减可按上述程序调剂用于课题其他方面支出。
(三)距结题期限不足3个月的课题,任何经费不得调整。第十一条 课题承担单位是课题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课题预 算调整审批程序;对总局课题经费和自筹经费分别进行单独核算,配合做好财务审计、财务验收等工作,及时按规定办理财务结账手续,保证课题顺利实施。
第十二条 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课题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严禁使用课题经费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
第十三条 课题经费实行决算报告制。课题负责人应配合财务部门编制课题经费财务决算报告,财务决算自上年10月1日起至本年9月30日止。课题经费到帐之日起至9月30日不满三个月的,当年可不编报课题经费决算,其经费使用情况一并在下一经费决算报告中反映。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决算报告进行审核、汇总,编制课题财务决算报告,于每年10月15日前报送总局科教司,作为审批下一预算的依据。
第十四条 在研课题的结存经费,结转下一按规定继续使用。课题因故终止,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由课题组织单位审核后报送总局科教司,课题结余经费(含处理已购物资、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变价收入)收回原渠道,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预算执行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课题实施期间出现计划任务调整、课题负责人变更或调动单位、承担单位变更等影响经费预算执行的重大事项,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应及时报课题 组织单位及总局科教司批准。
第十六条 课题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课题组织单位和总局科教司保留调配使用的权力。课题经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经费的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总局经济司、科教司对课题经费拨付使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总局科教司会同总局财务管理和审计中心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课题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检查和中期评估。检查和中期评估的结果,将作为调整课题预算、按进度核拨经费的依据。
第十九条 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配合课题承担单位及时向总局科教司提出财务验收申请,财务验收是进行课题验收的前提。总局科教司会同总局财务管理和审计中心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课题进行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验收:
(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二)未对课题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三)截留、挤占、挪用课题经费;
(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课题经费;
(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六)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
(七)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
(八)未合理安排预算支出,结余经费数额较大;
(九)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课题通过验收后,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课题经费如有结余,结余经费收回原渠道,并按照财政部有关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课题经费管理建立承诺机制。课题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课题负责人在编报预算时应当共同签署承诺书,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信息虚假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二十三条 课题经费管理建立信用管理机制。总局科教司对课题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中介机构和评审专家等在课题经费管理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
第二十四条 对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课题经费、不及时编报决算、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总局科教司予以停拨课题经费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终止课题。对于未通过财务验收,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课题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取消有关单位或个人今后三年内承担总局课题的资格,并进行通报。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学校经费保障措施 篇9
为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经费及时、足额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特制定本措施。
一、核心教学经费的保障措施,要能够满足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施配备、教学资料、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等经费需要。
二、教学经费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每年在安排经费预算时,优先安排教学经费,将全年经费预算的40%用于核心教学经费支出,使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经费预算中得以体现。
三、关工委经费要及时到位,为关心下一代做出一定的贡献。
四、课程资源开发
学校对凡是确定了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予以支持和经费保障。
五、教师培训
1、学校每年要做出学校教师培训所需资金安排。
2、根据工作需要,学校认真安排好校本培训工作。
3、按时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培训。
4、学校定期给教师、班主任、教学管理人员配购培训资料,做好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的征订工作。
六、教学研究、外出交流规定
1、学校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学校为组长以上教学管理人员订阅一份本学科、专业报刊杂志。
2、学校每年优先安排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班主任、管理人员外出学习。
3、设立教改课题专项使用经费。国家级、省级课题资助、及奖励费。项目和课题经费原则上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或挤占,按照学校制度办理相关报销手续。
七、强化监督检查。为确保教学经费足额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学校将加大教学经费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保证教学经费能够足额、充分、高效地使用,严禁挤占、挪用。
设立职工代表参加的监督小组,定期按照有关规定对教学经费实行监督及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支出,责成限期整改。
学校每学期向教职工汇报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并设置财务公开栏。
学校经费保障措施
课题组经费保障制度 篇10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法人责任,内部控制
2014年以来,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的重要文件和措施。新的科技体制改革在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面, 政府简政放权, 减少对科技项目微观管理、提高资金使用自主权, 把更多的管理权赋予项目 ( 课题) 承担单位, 强化了项目 ( 课题) 承担单位的法人责任。
项目 ( 课题) 承担单位是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 建立健全项目 ( 课题) 经费管理制度, 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 是承担单位行使经费管理、审核和监督权的有力抓手。
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是承担单位内控体系的组成部分, 相关部门或岗位应职责明确、权限清晰。与科研经费管理相关的内控制度, 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管理、 外拨经费管理、资金管理、经费支出授权审批管理、采购管理、财务报销管理、会计核算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间接费用管理、绩效管理、内部审计等, 同时须考虑相关制度与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的衔接。因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和特点、科研经费来源多样性, 科研经费管理具体措施又有别于单位日常经济业务活动管理, 承担单位应完善相关内部控制, 避免因内控缺失导致科研经费使用发生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为。以下就承担单位在实际管理中普遍存在内控措施不到位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外拨经费管理、采购管理、财务报销管理、会计核算管理、间接费用管理和绩效管理针对性地一一详述。
一、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获批复的项目 ( 课题) 经费预算是后续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
承担单位根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国家和地方相关财经法规及科研活动预期需要, 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科研经费预算应由课题组会同科研管理部门、财会部门共同编制。虽然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预算如何编制作了明确规定, 但大部分科研人员对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国家和地方相关财经法规了解较少, 缺少财务管理知识, 如果没有科研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参与, 可能导致支出预算明细不合理、盲目承诺配套资金等。承担单位应加强对拟申报的科研经费预算进行审核, 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科研经费使用原则上应按批复的预算执行。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 因其不确定性, 存在对原立项时的经费预算进行调整是正常的。近年来, 国家和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已进一步下放了财政专项资金预算调整权限。为能有效实施预算控制, 承担单位应对科研经费预算调整的条件和程序作出具体规定, 科研经费预算调整审批权限应相对集中。对于应报国家和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或备案的预算调整事项, 应在履行单位内部预算调整审批程序后, 向国家和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科研经费预算调整。预算调整应由课题组以书面报告形式提出申请, 预算调整申请应说明预算调整内容、理由和调整金额;科研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权限进行审核, 必要时, 可外聘专家论证预算调整事项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相关性;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相关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预算调整事项的审批。课题组按审批后的预算安排科研经费支出。单位内部履行预算调整审批程序相关材料是财务验收必备材料。
承担单位应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原则, 定期对项目 ( 课题) 任务实施进展情况和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查, 及时纠偏或调整, 并落实相关责任。如不能严格按预算 ( 含调整后预算) 执行, 科研经费支出随意性大, 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科研经费预算会丧失其应有的约束力。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缺失或失控, 可能导致虚假预算、虚假承诺配套资金、预算编制不合理、擅自设立子任务转拨经费、 擅自变更承担单位、擅自增减合作单位、 列支预算外设备、内部预算调整不规范、 列支不相关支出、自筹资金不到位、结题前突击花钱等问题产生。
二、外拨经费管理
外拨经费管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之一, 承担单位应明确科研经费外拨条件、程序、审批权限及资金支付方式;向课题单位或合作单位转拨科研经费应严格按任务书和合同约定金额和进度支付;委外测试、化验、加工、软件开发等, 应按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及单位采购管理规定确定供应商, 按单位合同管理规定签订相关合同或协议;课题组应主动申报是否与对方单位或人员存在利益关系。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应审核委外业务真实性、必要性、合规性、对方单位资质、履约能力、 价格合理性及支付方式的适当性。科研经费外拨应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进行。承担单位应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委外业务的成果验收。
外拨经费管理缺失或失控, 可能导致擅自调整外拨经费、虚构业务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挪用科研经费、设立“小金库” 等问题产生。
三、采购管理
承担单位对于科研项目 ( 课题) 中涉及采购的, 应按照国家、地方相关法规及单位内部采购管理规定办理。承担单位应明确采购业务流程, 对供应商选择、采购方式、采购定价、审批授权、验收及付款各关键环节加强管理。验收应由独立于采购部门和财会部门的人员担任, 根据采购项目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规定的验收标准、约定条款以及应达到的效果等进行验收, 并填制验收证明。
对科研项目 ( 课题) 采购管理缺失或失控, 可能导致购置/ 试制设备账实不符、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差异较大、以购代耗、违规采购、形成账外资产、虚构业务转移财政专项资金等问题产生。
四、财务报销管理
承担单位应明确科研经费各预算科目支出内容范围和支出金额标准、支出报销应送交财会部门必要原始凭证的类别和名称、报销程序和审批权限, 对于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应严格控制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国家和地方对财政性资金使用相关法规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内。科研管理部门对经费支出事项真实性、必要性、 合理性及与预算是否相符进行审核, 财会部门对经费支出报销相关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规性、及时性及是否在预算限额内进行审核。对于未经审核、审批的支出报销, 财会部门应不予办理。
财务报销管理缺失或失控, 可能导致虚假列支、虚假票据、违规支出、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超预算超标准超范围支出、支出依据不足等问题产生。
五、会计核算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有明确要求:对获得的专项经费应纳入单位会计核算系统统一核算;通过设单独的会计明细科目或设辅助明细账对科研经费区分项目 ( 课题) 和资金来源分别进行单独核算, 确保专款专用;按预算科目进行费用归集。
会计核算管理不规范, 可能导致财务验收时出现以表代账 ( 指在会计核算系统外以备查账形式归集经费支出, 与会计凭证记录内容或金额不一致) 、未区分项目 ( 课题) 单独核算、未区分资金来源单独核算、大量大额调账、随意修改会计凭证、未按预算科目合理进行分类核算、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串项目 ( 课题) 列支等问题产生。
六、间接费用管理和绩效管理
承担单位应明确间接费用支出方式、 支出内容和限额;对于绩效支出, 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绩效考核和发放办法, 在对科研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 结合科研人员实绩, 公开、公正安排绩效支出。
间接费用管理和绩效管理不规范, 可能导致违规支出、费用分摊无依据、不能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等事项发生。
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措施的有效实施还必须建立在课题组及相关职能部门间良好沟通和积极配合基础上。很多项目 ( 课题) 在立项前已有预研、且与单位日常经济和业务活动相关, 在项目 ( 课题) 实施过程中, 如课题组与相关职能部门不能有效沟通, 在单位内部各流转环节不能按项目 ( 课题) 单独管理, 财会部门在核算经费支出时, 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单独核算, 科研经费专款专用也就无从谈起。
承担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内控制度规范, 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内控流程清晰, 项目 ( 课题) 在单位内部有独立管理的唯一标识 ( 如编号、课题卡号等) , 在会计核算系统内对科研经费区分项目 ( 课题) 和资金来源单独核算, 经费支出原始凭证完整、规范, 预算执行良好, 是完善科研经费内控管理的基本要求, 也是推进科研项目 ( 课题) 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11号) [S].2014.
[2]科技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S].2014.
[3]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课题) 预算管理问答[S].2012.
[4]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课题) 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 (国科发计〔2012〕86号) [S].2012.
[5]上海市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沪财教〔2015〕95号) [S].2015.
【课题组经费保障制度】推荐阅读:
326教学模式课题组管理制度07-26
小学课题研究制度08-18
2课题研究管理制度05-25
高埂中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07-17
课题组学期小结09-15
学校课题组总结10-07
生态课题研究课题方案05-14
自平衡课题组工作汇报07-03
总课题组 结题实施方案05-19
课题组更换成员申请书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