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2024-09-19

村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共10篇)

村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篇1

南亚村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南亚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居民和谐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镇党委、镇人民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提上社会服务与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协调配合,对接网格化管理平台,坚持服务与管理并举的原则,建立完善各类制度措施。强化管理服务意识:坚持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在我村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加强组织网络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团队。

(一)抓组织建设,完善流动人口组织网络。在镇外来人口管理服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五星村和辖区内重点企业分别建立流动人口分支管理服务机构。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平台,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村党工委办公室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以国务院提出的“公平对待、搞好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方针,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网格化综治平台为依托,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组织网络,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健全职责制度,加强考核监督,夯实基层基础”为中心,成立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并将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各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责任

制,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

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与网格化对接,延伸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触角,形成多层次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员工人数超过200人且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的大中型企业设立流动人口工作站。五星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本村实际,及时向千岛社区流动人口工作中心和镇报送本区域内的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完善流动人口台账,做到人口落实到位,工作制度上墙,信息及时上报。

(二)抓基础建设,提高流动人口工作效率。领导小组结合《2011年环南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把夯实“三防”作为提高我村流动人口工作效率的着力点,即人防、物防、技防。一是加强人防建设。按照500:1足额配齐配强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人口信息的准确率,着重加强我村协管员、协警等警务力量的配置;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发挥网格巡逻队、治安义务巡逻队、晚呼队、“三员”队伍的群防群治作用,与辖区派出所一起加强夜间的巡逻力度。完善激励机制,落实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年终工作考核制度,兑现奖惩,优胜劣汰。促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加强物防建设,着重完善五星村流动人口工作站的硬件设施。按照“四有”标准配备并开展实体化运作,即:有办公场所、有专职工作人员、有专用工作设备、有专项办公经费。三是加强技防建设。以技防为手段,不断加大对治安防范技

防设施投入力度,完善视频监控体系建设,提高治安防控效果。

二、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推动流动人口入网格。

(一)抓模式创新,实行管理和服务并举。领导小组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深入结合 “公平对待、搞好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工作方针,转变以往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寓维权于管理,以服务促管理。在办证、检查、调解纠纷等具体工作中,对流动人员与本地居民平等相待,坚决打击侵犯流动人员人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抓机制改革,推动流动人口入网格。领导小组按照市委提出的“网格化定位、组团式联系、多元化服务、信息化管理、全方位覆盖、常态化保障”的要求,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这一得天独厚的平台和资源,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网络,为流动人口提供矛盾纠纷解决、计划生育、房屋租赁、劳动保护、就业咨询、岗位技能培训服务、解决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在村委会设立办公服务窗口,为流动人口办理《临时居住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为房屋出租人办理《房屋租赁证》,实行“一条龙”服务,方便流动人口的流入、流出。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五联机制”作用,千岛社区流动人口工作中心和各流动人口工作站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矛盾化解的只能,为流动人口提供劳资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各类纠纷的调解服务,特别是根据我辖区内雇佣流动人口的企业众多的实际,及时化解拖欠外来员工工资引起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外

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狠抓法制宣传工作,创造文明社会环境。

(一)抓综合宣传,提高流动人口法制意识。工作小组针对村内流动人口所占比重大的情况,坚持把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各种贴近人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活动,如在五星船厂、大神洲船厂等流动人口多的企业开展法制宣传进企业活动,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和出租房集中区域开展直面流动人的法制宣传活动,同时,在重点的普法节点定期开展流动人口专项法制咨询、法律咨询等宣传活动,双手齐抓,专兼并举,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宣传攻势,促使宣传效果最大化。

(二)抓重点宣传,增强流动人口维权意识。工作小组根据流动人特点,在加强《宪法》《刑法》《劳动法》《合同法》等基本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侧重《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理》《暂住人口管理办法》《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管理办法》等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提供他们最需要的法律知识,为维护地方稳定提供法制保障。

南亚村综治站

2012年 月 日

村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篇2

湖北省利川市凉雾乡继昌村计生协坚持以村民自治为依托,以村规民约为载体,出台硬措施,对流出重点育龄妇女实行“八个一”管理模式和奖励机制,促进流出人口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八个一”即:流出重点服务育龄妇女外出前签订一份合同,做一次生殖健康检查,选择一项可靠的节育措施,找一个联系担保人,留一个外出居住地址,明确一个可靠联系电话,办一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按时寄回一份有效生殖健康检查证明。

为了增强流出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该村还制定了以奖代罚的激励办法。凡外出的重点服务育龄妇女,在省内的每寄回一份有效生殖健康检查证明,减免当年一个义务工,在省外的减免当年两个义务工。此外,还对联系担保人,每年酌情补助劳务费和通讯费。

村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篇3

洪山区是武汉市“城中村”较多的中心城区之一。目前,35个“城中村”已有3个全部完成改造,有12个整体拆迁、村民在外过渡,有9个部分拆迁,还有11个尚未实质性启动改造。近两年来,纳入改造的35个“城中村”出生人口2500人,占全区出生人口总数的19.53%,但政策外出生数达到198人,占全区政策外出生人数的比例高达36.46%,足见在“城中村”中人口计生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社区特点

要了解“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人口计生工作的问题及其原因,有必要先分析“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的社区特点。

户籍居民居住方式:从集中到分散。“城中村”改造通常都涉及到住房拆迁,有的是整体拆迁,有的是部分拆迁。在拆迁还建过渡期间,拆迁户有的在其他地方购房居住,有的则自行在外租住,原来聚居的社区居民会分散居住在市内不同地方,有的甚至到外地工作生活。

居民社区认同:从凝聚到离散。社区不仅是一个有地域边界的人们生产生活其间的空间区域,还包括该区域内的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文化,特别是人们在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但在一个改造中的“城中村”,居民不管是在外购房居住或是租房居住,很难说某个人的这种居住分散是临时性的还是长期性的,因而人们原有的对社区的认同也发生了变化。

社区组织:从常态到过渡态。“改造”本身就是一种过渡,“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居民的分散以及社区中心事务的变化(拆迁改造是社区的中心事务),使得无论是社区的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等方面都从原来的常态变为过渡态。

户籍居民:从同质到分化。“城中村”虽不同于普通的乡村,但仍保留一些乡村的文化和特质,在生产、生活、社交、信仰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但“改造”和“拆迁”打破了这一切。收入和财产拥有情况的差异会带来生活方式甚至人生态度的差异。

人际关系:从信任到猜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房屋拆迁补偿和集体资产的处理,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会引发各种矛盾。特别是一些地方补偿机制和标准不透明,而且开发商的加入形成“管理者——开发商——社区居民”的三方博弈,会使原本人际间的信任受到伤害,出现相互猜忌。

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计生工作的难点

“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的上述特点会一定程度反映到人口计生工作中,给人口计生工作带来困难。

(一)人口计生管理受到弱化

服务对象不稳定。“城中村”改造既是有形的社区建筑和社区景观的变化,也是社区文化、社区组织、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与这些变化相伴随的是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

组织体系不健全。在“城中村”改造期间,原来完备有力的计生网络体系受到冲击。村、社区、经济实体相互交织,机构、人员职责职能不清;主要领导主要精力放在拆迁还建、股权分配上,对人口计生工作过问不多;计生专干精力不集中或工作积极性不高;计生信息员(中心户长)工作热情降低或被解散。

信息渠道不畅通。“城中村”改造期间(通常要持续2~3年),原有社区居民居住分散,有些人甚至连联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加上原有的中心户长等信息队伍的流失,造成工作人员对本村的常住人口联系难,怀孕、生育、节育等情况掌握难,带来基础信息数据的严重缺失,影响了基础工作质量。

服务条件不具备。“城中村”改造带来大量的拆迁,原有的服务阵地、场所、设施等也随之拆迁,社区对育龄群众的服务能力也随之下降。

管理体制过渡不顺畅。“城中村”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撤销村委会建立居委会。但由于“城中村”改造的时间长,期间管理体制有时候是城乡管理交叉并存,或过渡期采取临时管理模式,工作人员仍是原村级组织的工作人口,不能适应和胜任新的管理服务要求。

经费保障不充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社区自治组织与经济实体要剥离,使计生经费不能得到保障。这从两个方面影响到计生工作:一是使原来的计生奖励政策不能兑现,二是以前由村集体负担的工作经费和计生人员工资、信息员报酬得不到保证。

(二)部分居民“政策外生育”的愿望被激发

根据对近两年洪山区改造中的“城中村”政策外生育情况的调查,我们把这些生育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圆梦型生育。有些居民原来就有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想法或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付诸实践。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这些人中有的得到了巨额的拆迁补偿或分配到大量集体资产(股权),经济条件改善了,加上“过渡期”的计生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他们就开始将想法付诸行动,实施政策外生育。

赌气型生育。“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有伴随集体经济改制,在确认股权范围时,某些规定能够使几十年的邻居之间获得利益相差悬殊,部分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村民抵触情绪大。

逐利型生育。有些“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对居民的部分补偿或产权分配按人头进行,多生育能够多获利。这样的政策激发了少数人的“逐利型生育”。

攀比型生育。“城中村”开发中,高档小区越来越多,入住者有的是名人富人,他们游离于单位组织的监管之外,街道社区较难控制他们的生育行为。其他的居民也可能效仿和攀比他们,导致政策外生育。

固财型生育。有些重男轻女、思想守旧的居民在“城中村”改造致富后,面对巨额资产,觉得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人,将来如果没有儿子继承就是家产旁落。于是,想办法生育儿子继承家产,巩固家业。

三、“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人口计生工作对策建议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我区对加强人口计生工作逐村进行了调研,在加强管理和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现提出如下建议对策。

(一)坚持“三个统筹”

一是坚持人口发展统筹规划。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做好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在制定房屋拆迁、养老保障等政策的过程中,在村社区组织人员配置和服务场所、设施建设中,把保持人口计生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纳入到城中村改造的发展大局,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

二是经费保障统筹到位。考虑城中村改造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要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分级给予倾斜,落实城中村改造进程中的人口计生工作必需的经费。

三是专干队伍统筹到位。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要加强网络建设,健全管理、服务、群众三支队伍,确保社区计生专干的配备,保证过渡期间计生专兼职队伍不散,人员不减。实行股份制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兼任社区居委会书记或主任,落实股份制经济组织计生专兼职工作人员和信息员。

(二)落实“三个同步”

一是计生政策同步落实。在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养老保险等惠民政策中,体现对计生家庭的优先和照顾。做好过渡期生育政策的衔接和落实工作。

二是阵地建设同步到位。按照城中村改造规划,同步推进计生阵地建设,建设好人口计生办公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口学校、协会会员活动之家,以及户外宣传栏、长廊等阵地。有条件的社区,建设人口文化园。

三是服务管理同步跟进。推行“五个一”的服务管理制度,即结合城中村改造,清理登记建立一个育龄群众花名册;建立一张重点对象管理服务的责任联系卡;在居民拆迁还建过程中,向村民租住地社区交接一个协管联系函;每年开展一次生殖健康普查;通过发放过渡费、发放节日慰问物质或资金等形式,落实一项重点对象定期见面制度。

(三)做好“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城中村改造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落实股份制经济组织计生法人负责制,实行双向目标责任制,即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与股份制经济组织签订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奖惩兑现。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全面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活动,深化创新生育文明建设,重点实施幸福家庭推进计划。围绕生育政策、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等内容重点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等,增强群众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观念。

三是强化群众自治。在城中村改造过渡期间,尤其要重视发挥计划生育合同管理的作用,合理制定章程公约,增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稳定加强计生群众自治组织网络,公开计划生育事务,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民主监督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口计生委)

杨庄乡毛庄村流动人口工作计划 篇4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建立流动人口管理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村流动人口的现状,特制定2011年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维护我村的社会治安稳定,巩固、完善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坚持管理与服务、维权并重,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为创建“平安村”夯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宣传教育,流动人口的法制意识有较大提高,能依照有关流动人口规定,自觉登记并做好自我管理。

2.全面摸清我村流动人口的底数,健全各类档案资料,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理规范。

3.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对发现的流动人口中超生、躲生等违法计划生育的人员,坚决予以严查重罚,维护生育环境健康和谐。

4.建立健全管理网络,规范河南省流动人口平台,理顺各种关系,建立和巩固流动人口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省内共管率,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化管理新局面。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结合实际,制定了以“村委会牵头、各方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把其纳入到村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热情服务与依法管理相结合,善待弱势群体与保护公众合法权益

相结合,使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进一步法治化、社会化、规范化。

(二)强化“服务”功能,加强基层管理

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不法侵害;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预到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来。

(三)强化管理措施,严格依法管理

为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要建章立制,协调配合,使流动人口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法治化。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分类建立流动人口登记册。

(四)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守法意识

1.以公开信的形式,向流动人口宣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2.通过板报展示、法律咨询、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使他们知法、守法和用法维护自身利益。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充分认识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二)建立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措施,各村民小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信息互通加强配合和协作,在增强工作实效上求突破。

毛庄村民委员会

定点帮扶村人口计生工作汇报材料 篇5

我局严格按照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工作,确保人口与计生定点帮扶村人口计生工作完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强化组织

为了更好的把工作做到实处,成立了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二、深入基层、定点帮扶

我局通过积极的努力,深入基层调研各村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最终确定镇村为我局重点帮扶的对象。

三、注重实效、多管齐下

我局为更好的把工作做好,采取多种方式对进行帮扶。

1、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极力配合村委,组织好9个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各屯分别召开了群众会议1次,落实好村民理事会、保洁员及村规民约等制度,发放垃圾桶,建好垃圾池,设立警示牌、宣传牌、做好宣传标语及沿路村屯送给垃圾车等,共折合人民币4万元左右。6月28日上午文体局全体党员干部来到镇开展了“美丽·城乡同行”暨人口与计生定点帮扶村人口计生工作主题实践活动,廖书记对《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十条”管理规定》进行了分解、细化。详细解说了开展“美丽·清洁乡村”活动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开展清洁乡村提出了我们要做的三件事,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就如何做好这三件事提出了六点要求,即集中整治、形成长效;干部引导、农民主体;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社会共建;做好这三件事要达到的四个目标,即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会后和的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按照“五要六不准”的议事规则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建议、村级发展规划的打算以及目前发展中的困难,对他们的建议和规划提出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对目前遇到的困难,表示我们能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也给予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积极地帮助。

8月23日前文体局村屯及关心搞卫生2次(每次20多人),并总共送给垃圾桶70个及12500元资金建好垃圾池,送给150块宣传警示牌,文体局驻村指导员亲自组织参与樟树头屯群众搞卫生1次。

2、文体局驻村指导员每月到村屯指导人口与计生定点帮扶村人口计生工作至少5次以上,为新村建设还多次到文体局、新农办、水利局、林业局、卫生局、旅游局、农业局、农机局、住建局等多个单位争取项目资金。

3、今年以来,配合村委为新农村建设办实事,争取到项目资金及完成情况如下:

(1)向上级争取樟树头魅力新村建设项目(期间文体局驻村指导员集中樟树头群众开会动员宣传5次),协调整资金100万元,已完成。(2)向上级争取水泥300吨,搞好白头岩村屯道路硬化建设7000多平方米,总投资40多万元,已完成。

(3)争取屯总投资18万元一事一议道路硬化700多米(已完成),20万元的400多米路段及公厕改造。

(4)向水利局争取到资金4万元修村、农田水渠400米。

(5)向农业局争取资金投入4万元在龙村种植80亩示范油葵,投入5万元在樟树头屯种植200亩油菜花。

(6)向文体局争取到资金2000元,新农办2000元,配合镇政府及村委组织好党员、积极份子30多人去区,村考察学习活动,提升党员素质。

(7)“

七、一”前,向文体局、水利局党总支争取到资金4000多元,配合村委组织党员、积极份子共40多人,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及开展老党员慰问活动。

(8)向上级争取建设示范农家乐1个,太阳能路灯5盏。(9)向卫生局争取了40户的改厕项目,资金约2.5万元。

村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篇6

为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工作机制,落实村级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规范,充分发挥村级干部在计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计生工作实际,现就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特作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职责

(一)村党支部,村委会主要职责。

1、宣传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新政策、法律法规等婚育、节育知识,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2、负责村计生服务室、妇检室、人口学校等基础设施配备工作。

3、负责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合同化管理工作。

4、严把初婚、再婚及要求再生育二孩人员生育事实关,负责生育指标发现初审工作。

5、负责15周岁以上未婚男女青年及已婚育妇摸底建档,组织实施孕检工作,协助乡镇开展环检,生殖保健、孕期随访、术后访视等综合服务工作,实行孕情跟踪,落实包保责任制。

6、负责落实已婚育妇避孕节育措施:负责政策内怀孕14周内发现和政策外怀孕及时补救工作。

7、负责及时准确上报育龄人群、结婚、孕情、生育、节育及流动人口等统计信息。

8、负责开展村民自治“试点”工作,支持村级计划生育协会开展生产、生活、生育服务活动。积极推进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等群众化进程。

9、协助乡镇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配合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10、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布,村级生育指标、避孕节育等落实情况。

(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主要职责。

1、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一责任人,根据本村实际,按照上级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各项任务。

2、教育党员、干部及亲属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并为计划生育提供 1

保障条件。

3、负责组织村级计生工作例会,检查WIS指导信息落实,部置计生工作任务,解决工作难题。

4、负责常住育妇、流出人口育妇包保对象孕环检到位工作,负责补救措施及节育措施的落实。

5、负责计划生育合同签订,配合乡镇做好依法行政有关协调工作,组织对重点人群的访问、服务及思想工作,对出现的政策外生育负责。

6、负责计划生育各项制度的落实,按时完成乡镇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村两委成员主要职责。

1、负责所包村民组计划生育工作,及时准确提供上报计生信息,做好入户宣传和宣传品发放工作。

2、负责动员督促所包村民组应检对象及时参加孕环情监测和生殖健康检查,对漏检替检育妇进一步做好工作,督促参检到位。

3、协助做好所包村民组政策内孕情跟踪管理与服务工作,协助村委会与育龄妇女签订相关计划生育合同对所联系户的生育、节育情况负直接责任。

4、协助村专干严把生育申请的事实关,做好一孩生殖保健服务证、二孩生育证及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审查、送发工作。

5、带头实行计划生育,自觉遵守各项制度。

(四)村专干主要职责。

1、负责宣传计生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优生优育科普知识、解答育龄群众的计生疑难问题,定期做好集中宣传、入户宣传及宣传品发放工作。

2、对本村工计生信息及时、准确上报负直接责任,包括计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填报、计生台帐变更、整理常住人口及育龄妇女卡和二孩孕情跟踪卡、生育证及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相关证件的申办和发放工作。

3、负责尿检的具体操作和检查结果的记录上报,负责避孕药具管理发放和指导。协助乡镇开展环检、生殖健康检查及孕期、育后、术后随访。

4、确定计生合同的签订对象,根据WIS信息提示单,及时确定计生重点访问服务对象,提交村两委包保责任人。

5、认真执行计生各项制度,具体承办村计生例会、计生村务公开等日常事务。

二、工作制度

(一)村级例会制度。

1、例会时间每月1日。

2、参会人员:乡镇包村干部计生办包村人员、村两委成员、村专干。

3、例会内容:学习贯彻上级有关计生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包保责任人报告或核实上月计生信息,检查上月计生任务完成情况,按照本月计生任务,研究当月计生工作,解决当月计生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包保责任制度。

1、村干部每人负责若干个村民组,与村民组长、协会小组长共同抓好组内计生工作。

2、具体任务:全面掌握组内计生信息,及时宣传计生政策,落实管理服务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协助完成乡镇交办的计生任务。

(三)村务公开制度。

1、公开内容:(1)期内生育行为情况。(2)期内生育节育情况。(3)“二女户”未扎名单。(4)期内政策外生育对象处理及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5)党员干部超生及处理情况。(6)免费项目及收费标准。(7)奖励扶助对象名单。(8)乡村举报电话。

2、具体要求:(1)由村支书全面负责,村专干具体填写公开栏。(2)公开内容应全面、准确,便于保留、变更及时。

(四)民主参与和监督制度。

1、建立村级计生协会组织活动网络,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服务。

2、村民代表、计生协会、对生育指标奖扶对象等内容进行民主评议,对计生工作过程进行民主参与和监督。

3、本村计生重大事项均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村委会执行。

三、工作条件

1、村计生服务室在15平方米以上。室内设备:办公桌椅、档案柜、避孕药具柜(箱)、查孕试纸、取尿样设备等。

2、妇检室面积在6平方米以上的室内设备:日光灯、尿检池、妇检床、B超机台等。

3、人口学校面积在15-30平方米,室内设备:桌椅(8张以上)、黑板、图书资料、宣传品、电视机、VCD、计生宣教光盘等。悬挂内容:《省条例》、宣教挂图、包保责任制基本情况、孕情跟踪包保责任人名单、期内生育节育情况、重点访视、随访服务对象名单等。

4、计生宣传栏公开栏、面积在3平方米以上,做到内容齐全、美观醒目、定期更新。

四、考核与奖惩

(一)“村为主”标准。

1、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亲自抓负总责,两委成员计生责任分工明确,每月例会正常,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2、村计生专干按3000人以下的村一名,3000人以上的村两名要求配备,村专干必须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5周岁以下的无超生的育妇妇女担任。并能独立开展工作。

3、孕环检参检率均达98%以上,孕情掌握准确率达90%以上,早孕发现率达85%以上,政策内孕情跟踪到位达100%,孕期、术后随访率均达100%。

4、村服务室、妇检室、人口学校整洁实用,计生统计资料分类归档、齐全规范、及时变更,常住育妇建档率,流动人口建档率、办证率达98%以上,孕检到位率达100%,期内无政策外生育,或非法收抱养人口,出生统计无综合误差,环扎手术及时到位率达100%,无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终止妊娠案件。

5、广播宣传每周一次,人口学校活动每年4次以上,村部周围标语4条以上,宣传品入户率达95%以上,育妇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计生宣传栏内容齐全、定期变更。

6、依法行政、村务公开、计生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无乱收费、乱罚款、无重大恶性案件,或群体上访事件发生。

7、及时为群众办理计生相关证件手续,开展避孕节育咨询,开展优质服务,发挥协会作用,落实优惠奖扶政策,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二)“村为主”考核。年初制订创“村为主合格村”工作计划,年终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组织验收。报县计生领导组进行复核,合格者由县计生领导组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村为主”合格村称号。

(三)奖励。凡当年被县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村为主”合格村称号的,给予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计生专干每人300元奖励,给村集体1000元奖金,连续三年达到“村为主”标准的,给予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计生专干每人500元奖励,给村集体2000元奖金。乡镇设立奖励资金,根据该村“村为主”考核等次给予相应数额奖励。

(四)责任追究。

1、每次孕检有一例未参检者,且15天内未补检到位的,对村支部书记主任、包保责任人每人处罚20元,此后仍未补检到位的罚金按周期加倍。

2、凡村干部弄虚作假,出具假证明或知情不报或参与改动生育对象户籍真实年龄、隐瞒孕情、隐瞒婚育史并造成超生后果的一律撤消党内外职务,村民委员会主任及其他成员建议村民代表大会罢免其职务。

3、凡育妇漏档,每例给予包片村干、村专干每人50元处罚,育妇信息错登每例每人给予20元处罚。

4、凡生育后无特殊情况未落实相应节育措施的,每例给予村书记、主任和包保责任人每人100元处罚,未及时落实的每例每人处罚50元,因长效节育措施未落实造成政策外

二、多孩生育的,给予村党支部书记、要委会主任包片村干每人500元处罚。

5、凡14周以内早孕未发现每例给予包保责任人30元处罚,14周以上孕情未掌握每例给予包保责任人50元处罚,凡政策内孕情消失的给予包保责任人200元处罚,凡唆使参与在孕育妇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并造成孕情消失的村干部一律撤消或罢免其职务。

6、凡漏错报一例政策内出生的给予包片村干200元经济处罚,漏错报一例政策外出生的,给予300元处罚,漏报一例孕检对象给予包保责任人计生专干每人100元罚款,虚报一例环扎手术的,给予包保责任人计生专干每人300元罚款。

村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篇7

1 资料数据来源

本文关于人口流动总体形势的资料数据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及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开展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结果,关于部分农村地区常住人口变化及村卫生室服务和收入的资料数据来自2013年在安徽、湖北、重庆等3个劳务输出大省的现场调查。现场调查在上述省(市)分别选择2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县(市、区),每县(市、区)分别选择3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的行政村,共6个县(市、区)、18个行政村开展调查,除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县级调查表、向村卫生室发放村级调查表和村卫生室问卷外,还在每个行政村分别随机选择15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共收回270份有效问卷,涉及农村居民998人。

2 农村地区常住人口变化情况

2.1 全国总体人口流动情况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政策的松动,大量人口从农村地区和欠发达的城镇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开始出现。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监测调查显示,我国当前的人口流动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流动人口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从1982年到2013年,流动人口总量由687万增长到2.45亿,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由不足1%提高到超过18%[1]。二是人口流动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农村户籍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主体,占全部流动人口的80%以上,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基本上是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农村地区成为青壮年人口的净输出地。三是流动人口在外居留时间的长期化趋势日益明显。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多数流动人口长期居住在流入地,全年平均回老家不足2次[2]。

2.2 调查地区农村常住人口变化情况

受全国总体人口流动形势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年龄结构发生改变。在调查地区,相对于本地户籍人口均未外出的封闭状态,各行政村常住人口平均减少25.50%,有1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减少幅度低于30%,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减少幅度超过30%(表1)。人口年龄结构方面,调查地区各行政村户籍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均高于所在省份的平均水平,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又进一步高于户籍人口,同时常住人口中0~14岁儿童所占比例也高于户籍人口(表2),表明随着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出,部分农村家庭成为仅有老人和儿童留守的空巢家庭,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家庭照顾出现缺失。

3 常住人口变化对村卫生室服务的影响分析

3.1 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影响

当前,村卫生室主要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适宜由村卫生室提供的项目,如建立和维护健康档案,参与对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等。上述项目的服务内容和操作规范依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执行,常住人口变化不会对其服务内容和提供方式产生影响。但由于健康档案信息更新维护以及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需要向服务对象提供连续的、长期的、系统的服务,仅能向常住人口提供,因此,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可能会导致村卫生室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的减少。根据各行政村2010-2012 年相关数据,在调查地区,常住人口数与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76(P=0.00<0.01,n=54),二者呈高度正相关,表明常住人口数与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之间确实存在同向变动关系。同时,与本地户籍人口均未外出的封闭状态相比,调查地区常住人口中的各类重点人群均有不同幅度减少,其中15~49岁育龄妇女减少了近40%(表3),对村卫生室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产生较大冲击。

3.2 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影响

3.2.1 对基本医疗服务数量即门诊量的影响

常住人口变化对村卫生室的门诊量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即常住人口数量的减少会导致村卫生室潜在就诊人数的减少,同时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获得的经济收入又有助于增强留守人口的支付能力,因而可能有助于增加村卫生室的门诊量。在常住人口变化这一影响因素之外,新农合补偿水平的提高、一般诊疗费的实施等可能会增加村卫生室的门诊量,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用药行为的限制则可能减少村卫生室的门诊量。因此,常住人口变化形势下村卫生室门诊量的变化情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数据来源:调查地区村级调查表及农户问卷调查结果。

数据来源:安徽省、湖北省、重庆市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调查地区数据来自农户问卷调查结果。

注:(d)=(a)+(c),(e)=(a)+(b),(f)=((d)-(e))/(d);数据来源:调查地区农户问卷调查结果。

从全国情况看,2004-2012年,农村地区总体上处于外出人口不断增多、常住人口逐渐减少的过程之中,但同期村卫生室实际担负的诊疗人次数从12.34亿人次增长到19.27亿人次,总体上常住人口减少并未引起村卫生室门诊量的减少。从调查地区的情况看,2010-2012年调查地区常住人口数与村卫生室门诊就诊人次数之间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0.13,P=0.35>0.05,n=54),但在常住人口减少幅度超过30%的地区,常住人口数与村卫生室门诊就诊人次数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r=0.89,P=0.00<0.01,n=21)。这表明,村卫生室门诊量确实受到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常住人口变化与村卫生室门诊量变化之间总体上并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在常住人口减少较多的地区,常住人口减少对村卫生室门诊量的冲击已经压倒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显现出来,从而使得常住人口数与村卫生室门诊就诊人次数之间呈现同向变动关系。

3.2.2 对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方式和内容的影响

随着青壮年人口的长期外出,农村地区常住人口中儿童和老年人占比提高,对村卫生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产生了新的需求:一是常住人口中的儿童和老年人在患病时很难自行前往村卫生室,更加需要村卫生室人员提供上门服务;二是老年人中的慢性病患者和失能人员比例较高[3],调查地区55岁以上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45.30%,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则显示,农村老龄人口中失能老人约占20%[4],因此,随着老年人占比提高,常住人口中的慢性病患者和失能人员比例提高,对慢性病管理和长期护理的需求也随之增多。

4 常住人口变化对村卫生室收入的影响分析

村卫生室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和基本医疗服务收入构成。医改之前,村卫生室获得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较少,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加成收入占到村卫生室收入的近90%[5]。医改之后,村卫生室的收入来源逐步转变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和一般诊疗费等医疗服务收入[6],常住人口变化对各部分收入具有不同影响。

在财政补助方面,目前各省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的核定依据包括服务人口数、常住人口数、户籍人口数、农业户籍人口数等多种口径,另有部分地区实行不与人口数挂钩的固定额度补助。当以服务人口数或常住人口数为核定依据时,常住人口减少会导致财政补助额的相应减少;当以户籍人口数或农业户籍人口数为核定依据或实行固定额度补助时,常住人口减少对村卫生室获得的财政补助额没有影响。在基本医疗服务收入方面,目前一般诊疗费主要与村卫生室的实际门诊量挂钩,其他医疗服务收入则同时受到门诊量和次均门诊费用的影响,而村卫生室的门诊量和次均门诊费用受到包括常住人口数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影响机制的复杂性(图1),医改后常住人口变化对村卫生室收入的总体影响取决于常住人口的减少幅度、各项财政补助的核定依据和补助标准、不同收入来源在村卫生室收入中所占比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而难以判断其最终结果。

从调查地区情况看,常住人口数与村卫生室总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在全部行政村、常住人口减少幅度低于30%的行政村和常住人口减少超过30%的行政村分别为0.33(P=0.02<0.05,n=54)、0.43(P=0.01<0.05,n=33)和0.61(P=0.00<0.01,n=21),即常住人口数与村卫生室总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随常住人口减少幅度的提高而增强。这表明,随着常住人口的不断减少,常住人口数对村卫生室收入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尤其是在常住人口减少幅度较大的地区,常住人口减少会对村卫生室收入造成较大的冲击。

5 讨论与建议

5.1 重视应对常住人口变化对村卫生室的影响

据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同时将有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在城镇定居[2],农村地区常住人口规模的缩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仍将继续。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累积后,随着外出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对村卫生室服务和收入的影响将逐步增强,必须对其予以重视并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尤其对抗冲击能力较弱的人口稀少地区的村卫生室,更应当予以政策倾斜和扶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带有明显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基本医疗服务则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私人产品[7]。村卫生室作为在农村地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机构,其合理配置和有序发展必须发挥政府的规范、引导和扶持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当完善村卫生室的设置标准,以服务半径(即常住人口到达村卫生室的最大步行距离)为首要标准合理规划村卫生室布局,解决目前机械按照“一村一室”原则布局村卫生室导致的资源过剩与紧缺并存的问题,并建立村卫生室配置与常住人口变化情况的联动机制。另一方面,对优化调整后服务区域内常住人口偏少的村卫生室要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如提高当地财政补助标准和一般诊疗费、出诊费的收费标准,对常住人口总数低于一定数量(如1 000人)的村卫生室按上限人数核定财政补助,确立津补贴政策和补助机制等,以增强常住人口稀少地区对村卫生室及其人员的吸引力,确保当地常住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5.2 加强对村卫生室服务行为的规范和监管

在常住人口数量减少的形势下,为避免总体收入的大幅减少,部分村卫生室出现将本地户籍长期外出人口纳入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范围、分解处方、诱导需求等增加服务量的不规范行为,导致本地户籍长期外出人口的健康档案信息与其外出期间发生的基本医疗服务信息和医保补偿信息脱节,也增加了常住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和新农合的支付压力,造成医疗支出浪费。

为规范村卫生室服务行为,应当进一步优化村卫生室财政补助的核定和拨付办法,将财政补助的核定依据统一为常住人口数,并明确村卫生室仅可面向常住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责任范围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量不作为财政补助的核定依据。对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应将其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并加强监管,同时通过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办法引导村卫生室主动约束服务行为,合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5.3 引导村卫生室转变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

目前,多数村卫生室已经顺应常住人口需求,更多提供主动上门服务,服务模式有所转变,但由于既缺乏慢性病系统管理和失能人员护理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也缺乏上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和援助,当前多数地区的村卫生室仍以进行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为主,难以满足慢性病患者和失能人员的医疗服务需求,导致部分慢性病患者和失能老人间断性地反复占用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床位的“社会性住院”现象[8],既增加了患者的就医困难和医疗费用负担,也增加了新农合的支出压力,同时导致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服务资源的错配,不利于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的提高。

为此,应积极引导村卫生室转变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纵向合作,建立由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村卫生室人员、护士等组成的服务团队,通过签约服务形式向农村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和个性化、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9,10]。同时,加强对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和失能人员长期护理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加强慢性病全程管理、设置家庭病床等形式,利用乡、村服务团队向农村慢性病患者和失能人员提供相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医、患、保三方互利共赢。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常住人口变化对村卫生室服务和收入的影响,提出对策。方法:文献研究与现场调查。结果:常住人口数与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次数呈高度正相关,与村卫生室总收入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常住人口减少幅度超过30%的地区与村卫生室门诊就诊人次数呈高度正相关,并对村卫生室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结论:应当重视常住人口变化对村卫生室的影响,调整村卫生室布局,加强服务行为监管,引导村卫生室转变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确保常住人口享有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关键词:常住人口,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收入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编.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4.

[2]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编.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3.

[3]徐刚,袁兆康,朱宏.老年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0):1417-1419.

[4]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5]苗艳青,王禄生.基本药物制度下村医收入的补偿渠道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9):35-40.

[6]王群,王伟,严非.乡村一体化制度下村医薪酬与待遇定性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7-9.

[7]中国社会科学院医改课题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私人产品[J].中国医院院长,2008,(23):49-55.

[8]戴卫东.“社会性住院”现象及其干预路径:一个文献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3(1):45-51.

[9]徐颂华.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效果评价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2):140-141.

村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篇8

文章通过对油田当前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油田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问题的对策和广大油田职工家属需要知道的知识,以达到提高油田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水平。

随着油田及所在城市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急剧增加,这样就给油田房屋租赁市场带来了发展潜力。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同时也给油田出租房屋的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给油田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建立科学的出租房屋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一、油田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下租赁市场不规范

在油田许多地方,未经物业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隐形租赁市场大量存在。物业管理部门缺乏强有力的制约和打击措施,特别是许多承租户不配合调查,对身份证等隐私信息不愿意登记。物业管理部门难以了解流动人口的准确信息,故对其租住的流动人口也难以进行规范管理。

(二)国家税收与油田利益流失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房屋出租行为,房屋所有权人应当向国家缴纳一定比例的税收。但在实际上,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房屋出租人纷纷规避管理部门的管理,大量的房屋纷纷进行私下租赁,而且部分承租户在得知房屋出租情况与油田的减免政策挂钩之后,拒不承认租赁房屋。形成了油田投资改造小区,外人居住小区享受油田福利的局面。

(三)社会治安问题严重

在许多地方,出租房屋已成为纳污藏垢之所。近年来发生于城市的刑事犯罪案件七成以上都与出租房屋有关。许多流窜作案的违法犯罪分子都是利用出租房屋作为窝点和作案场所,一些超生人员也是利用出租房屋作掩护逃避计划生育的管理。

(四)其他的一些问题

还有就是油田有许多未在房产系统登记的公有房屋,缺乏系统的管理,一旦发生问题,油田也脱离不了关系;许多承租户经常早出晚归,晚上去登记时居民抵触情绪大;重点中学周边的房屋,承租户租赁时间短,往往只有3-6个月,租赁房屋情况变化频繁等问题。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油田职工的依法租赁意识不强

依法进行房屋转让、抵押的意识在广大职工家属之中深入人心,但依法进行房屋租赁的观念却十分淡薄。许多人认为,房屋租赁只是房屋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双方的事,用不着接受物业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办理租赁登记,双方往往只是私下协定了事。

(二)违法租赁难以处理

物业管理部门是提供物业服务的,对违法租赁没有处罚的权利,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非法出租行为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三)管理体制难以理顺

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业的行业管理。但油田是属于独立矿区性质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不管是油田的公有房屋还是油田职工的私有房屋都在油田的管理之下,当地地方无权管理,而油田作为企业又没有执法权,形成了负责管而又无权管的局面。

三、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相关知识

对于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油田非常重视。为了加强油田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及时消除治安隐患,给油田职工家属营造文明和谐、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油田职工家属需要知道的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相关知识。

(一)凡房屋所有权单位及个人将房屋出租给承租人居住或者从事经营活动,或将房屋提供给直系亲属以外的人无偿使用的,均纳入出租房屋行为范畴。

(二)油田范围内居民个人出租房屋的,租赁双方必须持房屋所有权证明、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合法证件到社区物业站或家委会申请登记备案;单位出租房屋的,租赁双方须持房屋所有权证明、单位介绍信、身份证等有效合法证件到二级单位房产科申请登记备案。

(三)房屋出租人必须履行的治安责任:(1)不准将房屋出租给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2)及时与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3)出租人要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承租人是外来暂住人员的,应当及时带领其到所在地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4)对承租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常住户口所在地、职业或者主要经济来源、服务处所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并向公安派出所备案;(5)发现承租人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6)对出租的房屋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安全隐患,保障承租人的居住安全;(7)房屋停止租赁的,应及时到登记备案单位和公安派出所办理注销手续;(8)房屋出租单位或者个人委托代理人管理出租房屋的,代理人必须遵守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四)房屋承租人必须履行的治安责任:(1)必须持有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合法身份证件;(2)租赁房屋住宿的外来暂住人员,必须按户口管理规定,在三日内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3)将承租房屋转租或转借他人使用的,应当向登记备案单位和当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备案;(4)安全使用出租房屋,发现承租房屋有不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告知出租人予以消除。(5)承租的房屋不准用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6)集体或单位承租房屋的,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五)严禁为他人进行赌博、窝藏赃物、吸毒贩毒、制假售假、容留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出租房屋,严禁利用出租房屋进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六)房屋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积极协助做好出租房屋管理工作。遇有公安民警依法进行检查和出租房屋协管员入户调查登记时,应当主动配合。

(七)对违反规定的一切单位或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解决油田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问题的对策

(一)广泛宣传、引起重视,提高油田职工家属对房屋租赁市场重要意义的认识。让广大居民明白,法律规定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应该主动到有关部门登记。公开举报电话,动员群众对可疑情况进行举报,让大家为了自己更好的居住环境,积极参与到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工作中来。使广大职工家属和流动人口,了解房屋租赁知识,支持房屋租赁管理,服从管理,把房屋租赁管理的有关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二)多方协调、部门合作,尽快理顺油田房屋租赁市场管理体制。房屋租赁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部门涉及到房产、公安、工商、税务、计生、物业等部门,管理内容又各不相同,只有各方配合、互相协调才能抓好。可由油田综治办牵头成立房屋租赁管理办公室,负责房屋租赁和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在租赁办公室内,房管、公安、税务、工商、计生等部门集中办公,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打击利用出租屋做违法犯罪行为。

(三)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尽快将房屋租赁市场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首先,要健全管理规章制度。要按照“适度超前,易于操作,便于落实,规范管理”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其次,出租房屋管理部门要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执法能力,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四)由油田发文件,要求所有二级单位同时开展并配合社区搞好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实行“谁出租,谁受益,谁必须配合管理”的原则,从出租方加强管理,做好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工作。清查油田所有的未登记公有房屋,进行登记,集中进行统一的系统管理。组织各单位到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工作开展的比较好的单位,进行现场观摩学习。

[1]景悦洑.当前出租房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辽宁经济,2004(9).

[2]夏丽.浅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的管理[J].管理观察,2009(29).

[3]宋健,何蕾.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低效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人口学刊,2008(5).

村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篇9

安 排 表

1、新江口镇(牵头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委办公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建设局 市科学技术协会 市国土资源局直属分局 新江口镇中心学校 新江口水陆派出所 市人民检察院新江口中心检察室 市规划管理局 市地税局新江口分局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市人民法院新江口法庭 共青团松滋市委员会 市妇女联合会 市国税局城区分局 新江口镇财政管理所 市教师进修学校 市实验小学 国家统计局松滋调查队 木天河村 德胜垸村 糖铺子村 望月村 太平桥村 张家畈村 尖山村 西流村 狮子咀村 杨家冲村 柘树垸村 林园村(社区)玉岭村(社区)

歇金台社区 长安社区 杏花村社区 石板坡社区

同兴桥村(社区)市机关幼儿园 和平社区 市森林公安分局 青峰山社区 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谢家渡社区 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所 白云社区 市第三中学 蓝天社区

2、沙道观镇(牵头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司法局 车路口村 沙道观镇财政管理所 豆花湖村 沙道观派出所 向家渡村 市中国银行 大兴垸村 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泰山闸村 沙道观镇中心学校 邵家铺村 市第四中学 沙道观社区 市邮政局 米积台社区

3、刘家场镇(牵头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市人事培训考试中心 河田坪村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官渡坪村 市移动公司 李家湾村 市政府办公室、市总工会 龙潭桥村 市体育局 诰赐山村 市安全生产执法大队 鄢家岗村 刘家场镇财政管理所 桃丰村 市电信公司 方家坪村 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三望坡村 市人民银行 三堰淌村 市财政局 柳林冲村 市人民检察院刘家场中心检察室 市气象局 市地方志办公室 刘家场镇中心学校 市发展和改革局 市烟草局 市贺炳炎中学 刘家场派出所 市国税局刘家场分局 市地税局刘家场分局 市环境工程服务站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松滋支公司 市人民法院刘家场法庭 市第二人民医院 市广播电视台信息网络中心

4、洈水镇(牵头责任单位:市审计局)洈水镇财政管理所 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局 观音淌村 庆贺寺村 吴家包村 水岩屋村 水淹淌村 张山堰村 油榨口村 仙楼香村 郑家铺村 沙溪坪村 胡家台社区荆松社区 柳林河社区山城社区 洛河社区 杨家河村 北闸村

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王马堰村 市七里庙电站 蒋家冲村 市石油公司 豹子岭村 市房屋拆迁事务所 花园洲村 市旅游局 市建设银行 市委统战部 市人民法院西斋法庭 洈水镇中心学校 市财政监督局 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市国税局洈水分局 市地税局洈水分局 工行洈水分理处 市工商业联合会 市供电公司 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管理局洈水派出所 市审计局 市道路运输管理所 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市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办公室 4

响水洞村 金坪村 青龙咀村 汪家咀村 麻砂滩村 后坪村 野鹅堰村 金花垱村 石牌村 樟木溪村 团山口村 薛家洞村 鸡鸣寺村 龙王垱村 九岭岗村 长河村 南闸村 火连坪村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仙女洞村 市人民检察院西斋中心检察室 大桥街社区 市计划生育服务站 民族街社区 市建筑设计院 大岩咀社区 市行政服务中心

5、南海镇(牵头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南海镇中心学校 市政府采购中心 南海镇机关党支部 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市金财担保公司百 南海镇财政管理所 市小南海泵站 市市政建设管理处 市联通公司 市粮食局 市征地拆迁事务所 市公路管理局 市技工学校 市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 市统计局 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西斋回民社区 横岭村 张家坪村 牛食坡村 金鸡寺村 溪桥村 史家冲村 兴场村 夹巷村 祈福垸村 黄泥滩村 厍家咀村 裴家场村 文家铺村 五朝门村 拉家渡村 麻城垱村

南海派出所 南海闸村 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 赵家垸村 市公安局 三垸村 市委老干部工作局 断山口村 市民政执法监察大队 剑峰村 市政设施管理处磨 盘洲社区

6、涴市镇(牵头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人大办公室 红星村 涴市镇中心学校 月堤村 市公安局巡逻警察大队 南岗村 市农村财政管理局 同兴村 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 报德寺村 涴市水陆派出所 大口村 市工商局 四兴垸村 市经济局 复兴场村 市水产局 魏家堤村 涴市镇财政管理所 红花村 河道管理局松滋分局 采穴垸村 市信用联社 杨家垴村 市人民检察院沙道观中心检察室 丁家垴村 市文化市场管理所 双潭村 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丙码头村 市人民法院沙道观法庭 红光村 市大同垸水利委员会 新发桥村 市港航管理处 涴市社区

7、老城镇(牵头责任单位:市人事局)市人事局 市会计局 市畜牧兽医站 市金源城市投资开发公司 老城镇财政管理所 楚天经纬传媒老城分公司 市信访局 市农业执法大队 市盐务局 老城派出所 市公证处 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市环境卫生管理局 市房产管理局 市人民检察院 老城镇中心学校 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朱家埠村 一柱观村 胡家岗村 义兴村 白龙埂村 芦洲村 江心村 碑亭村 天星市村 芦尾村 新华村 大堰头村 文昌宫村 横堤村 金闸村 木马口村 凤凰岗村 老城社区

8、王家桥镇(牵头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教育局 花园桥村 王家桥镇财政管理所 围岭村 王家桥派出所 民主村 王家桥镇中心学校 太阳红村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店子岭村 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大队 高河村 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松滋市办事处 砖桥村 市社会收费稽查大队 双河村 市科学技术局 关洲村 市中医院 独松树村 市堤防管理段 黄金堂村 市房屋产权交易所 龙王井村 市人民法院王家桥法庭 土桥村 市妇幼保健院 杨树河村 市地税局王家桥分局 联合村 市卫生局 陶家冲村 市城镇管理监察大队 中水桥村 市人民法院执行局 桠杈铺村 市第一中学 簸箕岩村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八眼泉村 市资产经营公司 高家榜村 市公安局刑事侦察大队 王家桥社区 市广播电视台文艺广告中心 麻水社区

9、斯家场镇(牵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商务局 旗林村 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 斯家场派出所 市林业局 市北河水库管理处 市归国华侨侨眷联合会 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 斯家场镇中心学校 市文家河水库管理处 市商业银行 市环境保护局 市人才交流开发中心 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斯家场镇财政管理所

10、杨林市镇(牵头责任单位:市水利局)杨林市派出所 市水利局 市文化局 市劳动监察大队 舞龙山村 万年桥村 鞍子岭村 鸡笼观村 赶子幽村 小堰垱村 杨家溶村 文家河村 白鹤山村 姜家岭村 黄家岭村 青竹湾村 宝竹桥社区

余公岭村 石龙桥村 刘家坪村 大河北村 杨林市镇财政管理所 农家峪村 新华书店 台山村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向丰岭村 市物价局 千工垱村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杨林市镇中心学校 市人民法院杨林市法庭 市委政法委员会 市环境监测站 市委党史办公室

11、纸厂河镇(牵头责任单位:市地税局)市委组织部 市物价局收费稽查分局 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 纸厂河镇中心学校 市物价局价格检查分局 市地税局 纸厂河派出所 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 市物价局市场检查分局 市农业银行 纸厂河镇财政管理所

天鹅村 跑马岗村 盘古山村 黄石岗村 官桥村 杨林市社区 陈家场村 三岗村 十字岭村 蔡家桥村 金鸡山村 裴家河村 万福村 城址山村 官堰坪村 纸厂河村 大湖村

市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 大沟口村 市第三人民医院 纸金社区

12、街河市镇(牵头责任单位:市农业局)街河市镇财政管理所 新生村 市人民法院 市地税局街河市分局 市广播电视局 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 市档案局 市洈水北干渠管理段 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市人武部 市委党校 市第二中学 街河市镇中心学校 街河市派出所 市国税局街河市分局 市农机安全监理站

13、八宝镇(牵头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八宝镇财政管理所 市农业局 八宝派出所 牛长岭村 东升村 白果树村 文公山村 新星村 苦竹寺村 高阳村 曙光村 雷鹰坡村平板桥村 高峰村 茶市村 曾家坡村 街河市社区

民主闸村 白水淌村 同太湖村 市水政监察大队 龟咀村 八宝镇中心学校 杨林湖村 市国税局沙道观分局 南宫闸村 荆州市中心血站松滋分站 中洲村 市地税局沙道观分局 景星村 市交通局 东岳村 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中心 胜利村 市农村社会保险管理局 永久村 市工商银行 北矶垴村 市农发行 永兴场村 松滋经济开发区 大桥村 市土地交易中心 丝线潮村 市农村能源办公室 群星村 市公安局禁毒大队 红旗村 市土地价格评估事务所 大兴桥村 市规划设计院 保兴垸村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 大路口社区

14、陈店镇(牵头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陈店村 市民政局 石桥村 市社会保险事业局 夹马槽村 陈店派出所 茶铺子村 市畜牧局 全心村 市会计核算中心 团山村 市医疗保险事业局 李桥村 市工商局城关分局 柏杨村 陈店镇财政管理所 天星观村 陈店镇中心学校 五溪堤村 市地税局陈店分局 桃岭村 市国税局陈店分局 陈家店社区

15、万家乡(牵头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市环境监察大队 新铺子村 万家乡财政管理所 翠林山村 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刘家河村 市人民医院 芭芒滩村 市国土资源局 邓家铺村 万家派出所 腰店子村 市政协办公室 雷井口村 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大队 新桥湾村 万家乡中心学校 万家岭社区

16、卸甲坪乡(牵头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办)

市委宣传部 卸甲坪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松滋支公司 曲尺河村市公路规费征收稽查所 杨树坪村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分局 天星堰村 市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黄林桥村 市残疾人联合会 彭家沟村 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局 横过山村 市国税局

xx村人口普查先进集体 篇10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xx村的人口普查工作在街道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上级人普办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xx村实际情况,全体普查人员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克服了种种困难,出色的完成了本次普查任务。整个普查工作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成绩的取得主要得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多方协调排忧解难

由于xx村户籍整顿资料中存在着不规范、不准确、不详细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当前人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村“两委”先后多次与镇派出所、镇人普办协调沟通,促进问题有效解决。在人口普查入户摸底工作环节,从落实物资、协调动员到选调指导员和普查员、培训宣传等事项,村“两委”都一一过问,督促落实,并亲自到人普工作最困难、最复杂的村小组检查人普摸底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现场指导改正,切实把好人口普查质量第一关。并及时成立了人口普查指导小组,每个人指导联系一个普查小区,与同志们共同开展工作,一同绘图、一同入户,一同普查、一同分析,激发了村普查员的热情,同志们工作积极性高涨。

二、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为普查

xx人口状况复杂,普查工作难度大,特别是外出户多,找人难、入户难、组织协调难等多种难题突出。为了攻克难关,多措并举并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一是抽调了认知能力强、思维灵活的大学生村官作为普查员,保证普查效果;二是实行集中办公,促进了普查员之间、普查员与村干部、指导员和业务骨干的交流和联系,有效的促进工作效率;三是合理搭配各个普查小区的普查员,实行指导员与普查员、普查员与普查员之间的帮扶模式,互相研究,彼此互帮,查错补缺。

三、真抓实干、成效明显

在人口普查的全面实施中,组织全村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全身心投入,真抓实干保进度,纷纷放弃国庆休假时间,起早摸黑地多次上

门入户调查,不仅仔细填写摸底调查表,还认真的登记项目,扎实填写普查长表和短表填写工作,极端负责。

为了能确保按时按质的完成普查工作,自从8月份人口普查工作启动开始连续多日耗战工作至深夜,村“两委”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坚持认真搜集的资料汇总、编排、绘制普查小区图、及时录入信息,了解当天的普查进度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调整各普查相关工作,积极探索研究普查工作方法,为普查人员在实际摸底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一解答,及时帮助普查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能解决的就地及时纠正,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联系上级部门,将正确的填表说明告诉普查员,有效避免工作失误,由于反复开会研究。

上一篇:美在路上的作文700字下一篇:受人尊敬的汪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