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流动人口管理

2024-08-25

社会化流动人口管理(通用8篇)

社会化流动人口管理 篇1

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问题的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流动人员的队伍不断扩大,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对于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推进和谐滨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试结合滨江的情况,就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化管理作一初探。

一、我区流动人口的现状与特点

一我区流动人口的现状。近年来,流动人口在我区就业、居住呈逐年上升趋势,登记发证人数从2001年的41953人含市经济开发区增长到2009年的127012人不含市经济开发区,五年增长了202.75%,另据不完全统计,未办暂住证的还有5万余人。近18万的流动人员,已占我区常住人口的42.5%,我区不少村的流动人员已超过或接近常住人口的数量,如大马街道林庄村的常住人口为1308人,而流动人口就有1583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为我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最为直接的感受是,市民的日常生活已与流动人员的劳作息息相关,一旦缺少了流动人口的服务,市民的生活质量将深受影响;但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的社会治安、城市管理、计划生育等诸多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流动人口的大量无序流动,带来了许多的社会负面影响,如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城市和城郊结合部的违章建筑增多,非法行医增多,违规的私立学校增多,大量的无照商贩和各类不规范市场增多,计划生育政策难落实。尤其突出的是,社会治安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压力。据统计,近年来,流动人口犯罪占据很高的比例且呈逐年上升势头,2009年我区破获的刑事案件中流动人口作案的比例高达73.8%,2009年1—10月份达77.59%,在这些破获的案件中,暴力侵财型、恶性犯罪等占绝对比例,其中盗窃、贩毒、诈骗、抢夺、故意杀人等案件近80%,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左右我区社会治安的主导因素。

二我区流动人口的基本特点。分析这一群体的相关情况,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来源相对集中,我区的流动人员涉及18个省,排前几位的主要是安徽占22.06%,四川占15.43%,河南占14.47%,湖北占9.19%,贵州占4.48%,存在明显的亲缘、地缘化倾向,致使拉帮结派现象开始有所抬头。二是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来自穷困山区,受教育程度偏低,法制意识差。其中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占54.92%,小学文化占26.63%,文盲占6.9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5%。三是就业层次较低。由于偏低的文化素质和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决定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能在建筑、餐饮、娱乐服务、环卫、化工、搬运、黄包车、捡垃圾等行业,从事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的低层次工种,大部分人的生活消费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四是居住分散且条件恶劣。租房居住占47.88%,单位宿舍占32.69%,简易工棚占10.63%,其他占8.8%。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主要以租住老城区或城郊结合部的居民住宅、底下车库、违建房甚至简易工棚,房屋面积小,水、电、卫生等硬件设施差。极其艰苦的生活,决定了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生活、工作极不稳定,频繁地变换工作和住址,给经常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五是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受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不少劳动用工的合同未能按规定及时签订,不少企业拖欠工资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而法律救济的门槛过高、成本相对较大、仲裁诉讼时间过长,经常出现无力举证、无钱请律师等现象。总体来说,流动人口基本上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是一群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

二、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管理。2004年,区政府就制订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工作的意见》,成立了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各镇、街道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但由于流动数量的规模性、流动对象的复杂性以及流动组织的无序性,流动人口的管理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并已成为影响我区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不到位”。

一认识不到位。在当前社会转型、结构分化的大背景下,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还未引起党委、政府足够的重视。随着城乡二元结构障碍的逐步清除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流动人口将不断增加势所必然。可以这样说,这个群体对于“两个社会”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大局,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推进。恰恰在这些方面,许多地区和部门都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组织不到位。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尽管各级建立了相关流动人员的管理机构,如在区级建立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15个镇、街道一级的综合管理工作站,并要求按500︰1标准配备流动人员协管员等。但仍存在组织网络不健全,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一方面,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协调、整合各方面管理资源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外来人员300以上的村居或100人以上的企业和劳务市场必须建立管理服务站的要求还没有得到落实。另一方面,管理队伍的数量与素质严重不适应,目前,具体实际负责全区流动人员管理的区流动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人员仅有74人,基本上以社会招聘人员为主体,以这部分力量来完成18万流动大军的“三证合一”登记发证和出租房屋登记,其难度之大、任务之重及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三措施不到位。我区流动人口的管理还基本处于登记、发证的初级层次,目前就连这两项基本任务也面临诸多的障碍。“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责任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尽管不少出租房主和企业签订了治安责任书,但绝大多数根本未履行管理职责,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手段,对出租房主和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较轻,或者由于执行处罚的成本过高而难以执行。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难以形成合力,公安、劳动、计生、工商、房管等部门之间基础设施不能共用,相关信息不能共享,管理工作难以同步,增加了管理成本,整体管理效果不很理想。

四经费不到位。流动人口管理费制度取消后,各地普遍出现了管理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据统计,我区近两年的流动人口管理经费已支出135万元,今年区政府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决定原则上按每年100万元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要求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建立多元承担机制。尽管如此,实际情况离太州市确定的按每名流动人员40元标准落实管理经费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仍然处于捉襟见肘、杯水车薪的状态。

三、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的思考

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社会问题,需要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社会化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不断创新机制、改进工作、提高水平。一加快建立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的政府机构。目前各地流动人口管理的组织基本上是工作领导小组这一框架,不容置疑,这一组织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有效整合了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壮大,这一组织机构的临时性、虚化性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亟需建立一个职、责、权明确和一致的综合行政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教育、维权的组织协调等行政工作。理想的状态应是:能有效整合流动人口所涉及的各项管理资源,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执法权。当然鉴于全国各地的情况不同,在经济发达、流动人员密集的地区可以先行试点。

二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应着重在“强化一项治理、突出两个重点、探索三种方式”上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强化一项治理,即强化综合治理工作。各职能部门都应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工、青、妇等群体团体组织应落实各项措施,在服务流动人口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镇、街道和村居处于工作的第一线,应按照有关规定健全网络,充实队伍,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突出两个重点,即突出抓好出租房和企业用工管理。在加强出租房主管理方面,重点是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大恶意逃避责任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理力度,切实提高出租房的登记率,做到以房管人,切实减少管理盲区,遏制流动人口犯罪活动。在加强企业用工管理方面,关键是要提高企业主的综合治理意识和平安企业意识,通过“综治进民企”等载体,充分发挥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村综治工作站和企业综治工作室的作用,实施教育联办、治安联防、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等活动,突出法制教育宣传,提高广大员工的法律意识。三是探索三种方式,即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的承包式管理、委托式管理和自主式管理。坚持并深化“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工作责任机制,在各企业、经营单位和出租房等凡涉及流动人口工作、生活的区域中推行承包式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责任追究,促使承包式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加快建设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采用市场化方法推行委托式管理,这一方面,NB、YH等地的企业和村居有了很好的实践经验,需要认真加以学习、借鉴并不断创新。而在流动人口的自主式管理方面,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的“外来工之家”的管理模式及各地的“以外管外”的办法值得学习。实行自主式管理,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实现引导有力、组织有序、调控有效、活动有度。在推行自主式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协会的作用,实现正确的引导、指导。

三寓服务于管理中,实现管理、服务相促进,提高社会化管理水平。流动人口的社会化管理,要着眼于提高水平,着力于做好服务。搞好服务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管理是实现更好服务的手段和措施。通过亲情化和人性化管理,加强服务工作,切实增强流动人员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广东省即将出台的新的流动人员管理办法,已明确将符合有关规定的流动人员视作市民,享受同等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待遇,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要搞好流动人员的劳动培训、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卫生、子女受教育、计生优惠政策的享受、社区服务等,逐步实现与市民的同等待遇。

四高度重视高危人员的管理,严密防范措施,加大打击力度。加强流动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重点是有效预防、控制、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辟一条适应动态治安的新路子。一是要突出高危人员管控。要坚持“抓小放大,重在抓小”的工作思路,突出高危人员这个重点,坚持边登记、边筛选、边分类、边列管,确保做到对高危人员情况清、底细明。二是坚持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实施高危人员“网上轨迹”管理。充分发挥公安部门打防控系统平台、旅馆业管理系统、信息通讯管理系统平台等的作用,紧紧围绕犯罪分子吃、住、行、销、乐五大环节,实行网上列管、网上审批、网上追记、网上传递、网上研判等,精确掌握外来高危人员的活动轨迹,用静态的点编织成管住流动人员的动态的网。三要适时组织专项整治活动。在流动人员犯罪的高发时段、高发区域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营造高压态势,及时打击处理隐藏混迹于流动人员中的违法犯罪人员。

社会化流动人口管理 篇2

一、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必要性

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主要指的是人口计生、劳动力市场以及治安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同时为该类群体提供计生、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就业等方面的服务, 促使服务与管理达到一体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主要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 将管理与服务相互结合起来。在实际的管理与服务中, 两者一体化具有其一定的必要性。

(一) 有效加强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多年来, 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从防范式管理到综合管理就能够看出, 各地政府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已经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与此同时, 不少区域正在对流动人口管理中不断探索改革的方式。虽然政府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是从实际现象中就可以看出, 政府管理部门在流动人口问题方面并没有承担良好的管理职责, 在管理中存在不少的不规范现象。在此过程中, 加强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将有助于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二) 为流动人口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流动人口远离家乡, 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以及教育等方面需求非常迫切。但是在实际管理中, 由于流动人口处于弱势的地位, 使得其连最基本的权益都无法获得保障, 还经常受到侵害。现如今社会表现最典型的就是拖欠工资。不少用人单位在与农民工形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不能按照相应的规定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 正是基于此, 导致不少的劳动者基本的权益无法获得保障。如果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与服务进行一体化, 不仅有助于管理的有效实施, 还能够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服务。在保障流动人口各项基本权益的过程中, 保证其获得良好的公共服务。

(三) 促使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效的衔接。

在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各项问题逐渐的体现出来。过去防范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庞大的群体。在此过程中, 管理模式转变为综合性的管理, 也就是将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以及人口计生委等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管理。但是由于不少部门对管理对象了解的缺少, 导致其在实施综合管理的过程中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在面对此种情况下, 推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促使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效的衔接。

二、制约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因素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流动人口是其一项重要的特征。对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在为劳动力区域和行业提供充裕劳动力的过程中, 促使社会劳动力市场形成, 优化了人才的配置, 同时对二元经济向医院现代化经济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但是, 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导致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 “以人为本”理念尚未形成。

从上个世纪开始, 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虽然该群体也为城市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流动人口向城市涌进同样滋生出了较多的问题。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实施的过程中, 这些问题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全面化以及复杂化。防范的管理模式就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登记和社会治安的管理。但是在对流动人口施行管理的过程中, 由于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流动相关行为进行管理, 导致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是引发社会问题的主要因素。在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以及管理难度增加的过程中, 政府逐渐加大力度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使得服务与管理逐渐趋于一体化。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中的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管理与服务中并未体现这样一种理念。

(二) 跨区域服务管理机制存在脱节现象。

在现有的社会管理架构中, 流动人口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原则。也就是以流入地为管理主, 但是流出地并未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服务。也就是在现今流动人口管理中, 流入地与流出地服务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例如表现较为显著的地方有, 计划生育工作流入低不愿对管, 流出地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管不住。现如今的超生现象较为显著的一个原因就是管理体制缺乏协调。针对流入低和流出地缺乏有效的衔接主要表现在管理机制设置的不统一。由于区域的差别, 导致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常设机构不尽相同。其次就是管理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正是基于这两点, 导致跨区域服务管理体制出现脱节的现象。

(三) 流动人口跨部门管理体制存在不足。

政府在对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 通常都会由几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多头管理。在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 加强沟通与协作, 才能够对流动人口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但是现如今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存在多方面的缺陷。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较为显著。在对流动人口实际管理的过程中, 存在不少的管理领导小组, 并且管理领导小组普遍以临时机构的形式而存在, 不能对流动人口进行常态化的管理。同时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同的部门和机构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管理, 而并没有与其他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合作。由此可见, 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流动人口跨部门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构建。

三、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措施

为更快推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就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 更好的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笔者认为针对此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 完善政策与相关法规。

为更好地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就应当加强政策保障, 完善相关法规, 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在此过程中因大纲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 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 同时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机制。在政策方面推进户籍制度, 渐渐剥离依附户籍制度的各项公共服务。在此环节中一旦获得政策的保障, 也就为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 对保障流动人口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明确管理职责。

流动人口的管理还需要相应的体制保障。通过体制保障能够明确相互之间的职责。首先, 在机构设置方面, 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相应的综合管理和服务办法, 有专门的人负责流动人口事务。在明确区域职责的情况下, 将其工作分散到不同的服务管理工作与职能中。其次, 建立与之相应的工作协作机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因而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针对流动人口相关事务进行详细讨论, 将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提到日常的行为工作中。

(三) 加强信息保障。

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就应当建立动态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 这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 提供有效服务的基础性条件。因而, 就目前而言, 流动人口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就应当加快流动信息的建设, 建立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体系的建设, 掌握流动人口的来源地、流向区域以及人口的分布情况, 这样对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导流动人口的合理分布。在此过程中, 还应当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就是对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应当加强网络系统的建设, 同时各个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信息交流, 这样对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化, 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仅体现在对流动人口管理方面, 其还存在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现代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信息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够为社会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 促使其更好地管理。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完善的服务。

四、结语

总之, 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流动人口规模正逐步的扩大, 在该群体数量持续增加的过程中,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与此同时, 为流动人口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 能够有效保障流动人口各项权益的实现, 促使社会城镇化建设更好地实行。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社会各种管理体制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群不断地向发展较为迅速的区域流动。正是基于此, 流动人口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从当前社会现状来看, 流动人口社会与公共服务明显存在严重脱节现象。管理体制重的跨区域和跨部门不能获得有效的实施。在此过程中, 实现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有助于解决流动人口诸多问题。本文就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进行探讨, 以期能够对其有所了解。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李树茁.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 2011.9.10.

[2]杨菊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13.9.8.

社会化流动人口管理 篇3

关键词:互联 毕业生 流动党员 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高校扩招带来的教育与就业之间供需关系的不平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态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党员选择自主创业或非公组织,不少党员在毕业后找不到组织关系转接地,或者出于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的考虑,不能及时地把党员组织关系落在人事档案所在地,把组织关系保存在高校和放在“口袋”的人数逐年增加,无论是高校党务部门,还是社会基层党组织,在面对这部分流动党员群体时,都亟待探寻更有效的管理措施,旨在强化党员队伍的纪律性,为党员继续发挥先进示范作用起到指引作用。

一、 高校社会互联管理的必要性

依据目前各高校的培养计划,大学生进入大四后没有安排多少理论课。取而代之,高校更多的是鼓励大四学生出去实习,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毕业生党员在校时间很少,党支部针对这部分群体开展组织生活学习,进行党员教育活动难度很大,无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在毕业生离校后,由于在校一年期间疏于管理,高校对于毕业生流动党员去向更难掌握,导致在学生成为“口袋”党员期间没有具体党组织对其进行持续管理和教育,出现组织纪律淡薄,党性意识淡漠的情况。

同时,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毕业生党员刚刚离开学校,面对陌生环境,较易出现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的不适应,也容易忽视自己的党员身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进入党组织,参与党员活动,有利于其更好更快地接受新的工作生活环境。这不仅依靠流动党员自身充分重视尽快落实党组织关系,也要求高校党务部门和社区(街道)基层党组织及时有效地实现管理对接,防止出现党员管理空当,使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二、 高校社会两方面进行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

据调查分析显示,高校党务部门对低年级党员的教育管理投入的精力物力较多,对毕业生党员尤其是流动党员的管理认识不足,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几乎没有高校针对毕业生流动党员这项工作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更没有拨予专项经费,针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仅局限于在学生党员毕业之前统计组织关系落转地,负责给付组织介绍信。思想认识的不足导致了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系统的思路和有效的机制。

高校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后分配广、流动快的现状加大了社会基层党组织管理流动党员的难度。一些社会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习惯于管静不管动,没有切实制定和实施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管理措施。这种静态机制不能适应党员分布和构成的实际需要。

流动党员管理渠道不畅,党员流出地(高校)和流入地(社会)没有建立较好的双向协作管理机制,流出地和流入地仅依靠单方面的努力,无法有效管理流动党员。两方面党组织由于衔接不紧密,导致组织关系不能马上落实,无法针对有困难的党员开展帮扶活动和教育活动。

三、 探索高校社会互联新机制

高校党务部门和社会基层党组织要想通過合力促进流动党员的管理,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统筹思想,树立一体化管理的新观念。高校党务部门需要加大对毕业生党员离校前的教育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党员出外实习情况,避免学生党员长期不参与组织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由于毕业生实习就业流动性大,组织关系又在学校或者是“口袋”里,所以社会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难度较大。社会基层党组织只有增强区域协助管理的意识,才能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化被动为主动,落实好国家针对流动党员的各项规章制度。

其次是创新工作载体,试行组织生活联开。以高校社会支部联谊的方式开展组织生活。使已经毕业的党员和高校即将就业的学生党员相互沟通,变区域内单向的活动为区域间的互动活动。通过“已就业联系未就业”的形式,使社会基层党组织的党员经常联系毕业生流动党员,努力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最后是创新组织体系,建立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工作网络。高校负责录入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如何时何地入党,党费缴纳情况、奖惩情况、参与组织生活情况等等,构建高校社会一体化的党员信息系统,实现党员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和社会党组织也可以通过网上党建信息平台接受党员的情况反映、问题咨询和工作建议,开展远程党员教育活动和组织生活,真正达到流动党员管理的“时空”双突破。

参考文献:

[1]郭文倩.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创新模式的探索[J].教育理论研究,2011,(15).

[2]翁洁.关于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的思考[J].桂海论丛,2008,(3).

[3]刘青,杨世谷.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1)

社会化流动人口管理 篇4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长乐市综治委《关于组织开展我市教育系统2011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暨流动人口管理月活动的方案》(长教政 [2011] 28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决定于今年3月份继续开展综治宣传暨流动人口管理月活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和总要求,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导向牢固树立“大安全”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主线,以深化“平安长乐”和“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成果为载体,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师生的法律和安全素养,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内容

1、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任务和要求以及各级党委关于综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策,促进综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要求深入人心。

2、宣传“公安部八条措施”、“教育部六条措施”,各级关于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的文件精神,营造安定、和谐的校园外部环 境。

3、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常识,特别是《侵权责任法》、《刑法修正案八》等法律的学习宣传,切实提高师生(特别是学生)的法律素养,避免发生因盲法而导致的师生违法、犯罪案件。

三、活动安排

1、开展集中统一宣传活动。通过在校门口和教学楼显著位臵悬挂“建平安校园,做和平使者”的宣传横幅、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制作墙报、黑板报、简报、手抄报、专栏,发放宣传材料、法律咨询活动、国旗下讲话、5分钟安全教育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形式多样、见实效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综治宣传氛围,努力提升平安校园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2、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未雨绸缪,认真过细地摸排师生员工中,特别是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纠纷,加强情报研判和预案处臵。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和信息沟通作用,及时发现学生之间的纠纷苗头,学校领导、班主任要在第一时间介入干预、引导,妥善地予以化解,避免因调解不及时、不到位导致矛盾激化、纠纷扩大,引发校园暴力、伤害、甚至伤亡事件。要讲究工作方法,善于调解各类矛盾,理顺内部关系,优化环境,把影响校园安定稳定的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保证校园安定稳定。

3、开展各类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活动。结合实际,认真吸取“1.31”火灾、琅岐3.11、南平3.23等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认真开展各类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活动,特别是在交通管理、消防安全、侵财诈骗等方面进行大排查、大检查,同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有效落实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事故措施,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及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4、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教育课程和集会、校班刊、广播等教育媒介,切实加强学生普法和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宣传工作,组织师生参观相关部门组织的消防、道路交通、禁毒、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图片巡回展。学校还将主动邀请受聘的综治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到学校为学生上1次以上法制教育课,扎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5、开展“文明乘车、文明骑车、文明行路,争当城市文明人”主题教育。继续开展“文明乘车、文明骑车、文明行路,争当城市文明人”主题教育。要通过“校内大力宣传”和“路面纠正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突出“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车要走自行车道,过街过街心环岛要走人行横道(斑马线)”以及“骑车不载人”(严禁“站人”)、“校车不超员”等显见性交通行为的守法教育,力争通过整治、宣传,杜绝涉校涉生交通事故,基本达到校园周边交通有序,师生文明乘车、文明骑车、文明行路的目标,以此带动家长、市民提高交通文明意识。

6、组织开展无邪教警示教育进校园活动。在近年来反邪教警示教育月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无邪教警示教育进校园活 动,并通过各种教育媒介、多种教育形式大力宣传邪教的危害性,引导师生崇尚科学,远离邪教、封建迷信、地下宗教等侵害。

四、活动保障

1、明确活动的组织机构。根据学校实际,建立由学校陈久新校长任组长,陈忠亮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行政和年段长为组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暨流动人口管理月活动领导小组。

2、制订详尽的活动方案。根据本文件精神,制订详尽的活动方案,将活动组织的条条块块进行细化、定位,落实到点。

3、制定严密的安全预案。根据本活动特点,将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问题进行斟酌,需要当地政法机关、镇乡(街道)、村居协助的要及早联系,明确所有组织人员的职责,责任到人。

社会化流动人口管理 篇5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许多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流动党员的数量增多、范围增大、频率加快。如何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出的新挑战,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我们成立了“构建和谐社会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课题调研组,利用两个多月时间,在全市5个区市县开展了调研,深入调查走访了13个乡镇、18个行政村、15个街道社区、10户企业,召开座谈会11场次,参加座谈人员100余人,个别访谈30余人,问卷调查837人,就构建和谐社会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和认真分析。

一、高新区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后,高新区市把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根据全市党员流动的特点和趋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基本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格局,为保持全市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显示,73.2%认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57%认为成效比较明显。

(一)高新区市流动党员的现状和趋势

1.流向分布: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小范围分散流动。流动党员与流动人员一样,多数以亲、邻、友互介互带的方式外出,同村同乡甚至同县人员的流向往往在地域上、行业上相对集中,并且一般是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高新区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目前全市流出党员15518人,能证实身份的流入党员仅1191名。邻水兴仁镇党员主要流向浙江义乌、重庆垫江等地,华蓥双河街道杜家坪村以流向广州、深圳居多。从业上看,全市大多数流出党员分布在建筑、饮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新区区龙安乡104名外出党员从事体力等简单劳动的有60人,经商办企业6人,投靠儿女的38人。虽然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在具体工作单位、从业性质、工作地点和居住地方面,即使一起外出务工的,常常也聚散不定,大部分在相对较小的地域和几个主要行业内不断分散流动。

2.流动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但增幅随改革而波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膨胀。据高新区区统计,该区2003年底流动党员为3535名,2004年流动党员数达3735名,同比增加了5.7%,其它县市每年流动党员的数量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不同时期增幅不同,尤其是伴随国家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而波动。如90年代中后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使大批农民党员外出务工,2001年前后由于国有集体企业普遍改制而使大量下岗职工党员外出,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而使许多党员干部离岗待退或提前退休后变成流动党员。今后,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还会有许多精简分流的党员走上外出流动之路。

3.党员构成: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从身份上看,全市15518名流出党员中,农村党员10384名,占66.9%,明显占据主体地位,但近年来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就年龄而言,全市流动党员仍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者12615人,占81.3%,但各年龄层次均有分布。文化程度方面,全市初中及以下的低学历者仍居多数地位,占57.5%,中专或高中学历3842人、大专以上1845人,分别占24.8%、11.9%。但随着机构改革和干部年轻化深入推进,越来越多辞职或提前退休的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大批分流人员日益成为流动大军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批流动人员中党员比例高、文化层次高、年龄普遍偏大,其流动现状和趋势,正快速改变着流动党员的文化、年龄和区域分布结构。

4.思想状态:主流突出但消极趋向也很明显。从调研看,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有较强的组织观念,理想信念比较坚定,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在流动人员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流动党员多数能自觉缴纳党费,许多长期外出者要求在家亲属代缴,对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愿望,不少流动党员希望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一名流动多年的党员在组织找到他时,激动地说:“我又听到组织的声音了”。问卷显示,61.6%认为流动党员党性意识强或较强,在对党组织的态度上32%认为流动党员迫切希望有个“家”,61.3%觉得组织是个依靠。座谈中,业主和群众多数认为流动党员的敬业精神强,在员工中影响较好。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教育管理的松懈和滞后,流动党员的思想防线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和冲击,整体思想水平存在明显下滑趋势,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日益淡薄,“三不”党员不断增多,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不断蔓延,尤其是许多下岗职工党员对党的政策不理解,抵触情绪很大,有的甚至放言:“谁要这个党员,二两小面我就把它卖了”、“党都不管我们了,还交什么党费”、“我也没有心思来参加什么组织生活,你们把我开除算了”。一些农村流动党员违反国家政策,某乡反映约有10%的外出党员存在超生现象,有的为超生而流动;还有个别流动党员甚至违纪违法、参与偷盗抢劫和坑蒙拐骗。所有这些,都日益严重地侵蚀着党的肌体,应当引起全党高度重视。

(二)高新区市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积极探索联动格局,为发挥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新机制。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致力于整合力量,完善制度,构建网络,有效提高教育管理覆盖面,从体制上保障了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整合流动党员管理力量。高新区区及其乡镇街道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在区内及外出党员相对集中的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建立党员联络站,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协调指导。邻水鼎屏镇、社区、居民小组分别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和点,实行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形成了纵横联动的覆盖网络。华蓥市整合工商、税务、公安、社区等各方力量,协同共抓。二是加强“两地”衔接配合。许多基层支部加强了与党员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花桥镇建立了流动党员委托管理制度,鼎屏社区党组织在摸找查证流入党员时,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较好地解决了党员“挂空”问题。三是健全教育管理制度。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了流动党员登记、专人联系等管理制度,邻水积极探索“一站三卡”等制度,岳池建立了目标管理制度。高新区区积极推行“两信一证”,并将流动党员相关情况录入《党员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华蓥市在街道、企业成立专门机构,对流动党员造册登记。全市15518名流出党员中,67.5%与党组织保持着联系,1191名流入党员中65.9%在我市参加了组织活动。

2.灵活设臵组织模式,为发挥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新基石。按照“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的原则,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灵活设臵党组织。一是独立组建。在流动党员活动时间、地点比较集中和固定的地方单独建立党组织。邻水县分别设立了驻蓉、驻渝离退休党支部,高新区区、华蓥市分别在重庆、广州、深圳建立了流动党支部。二是联合组建。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暂不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依托工商、劳动等部门和社区,跨区域、行业联合组建党支部,如武胜县鸣钟科技园区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跨区域(鸣钟乡、双星乡)建立联合党总支。三是委托组建。高新区区在人事部门、民政局分别筹备成立大中专毕业生待业人员、去向待定退转军人临时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实行“托管”。四是积极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目前全市已在129个 “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对不符合条件建立党组织的单位,派驻了党建联络员或设立了党建工作点。通过组织设臵方式的创新建构有效集聚了党的力量,使已经边缘化的流动党员得以回归,在此基石上积极主动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切实加强教育培训,为提高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开辟了新途径。针对新形势下流动党员量多面广等特点,各地与时俱进,积极应对,努力适应,2004年全市流动党员受教育面在35%以上,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企业任职、成为生产或技术骨干的的人数越来越多,影响力明显增强,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灵活培训时间。根据不同类别的流动党员选择不同的培训时间。许多乡镇适时调整党员“冬训”时机,最大限度培训春节期间返乡流动党员;有的选择流动党员农忙返家时进行夜访,或开展田间谈心。二是精选培训内容。按照“注重共性、紧扣个性”的原则,既重视培训党的基础知识,也有机融入文化知识、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多方面知识技能,比如邻水将再就业培训作为下岗职工党员的重要培训内容,岳池组织部牵头,将流动党员培训与外出人员培训有机结合,两年培训143人,其中近70人实现在外就业,社会效果明显。三是拓展培训方式。除集中培训外,各地按照“方便、实用、有效”的原则,普遍采取了邮寄培训资料、行前及返家谈心教育、委托代培等方式进行培训。华蓥开设《华蓥党建》网站,设臵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专栏,目前已有9万多人次上网点击;积极发挥“流动党校”作用,开展巡回党课教育。

4.着力实施“关爱”工程,为激发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观能动性注入了新动力。关爱和信任是政党组织网络结构得以巩固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全市各级党组织以多样的 “关爱”形式,较好地激发了广大流动党员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保障政治待遇。各地在党内选举、讨论重大事务时,都尽可能联系和动员流动党员返乡行权或通过书信、电话听取意见。去年许多流动党员不远千里回乡参加村级换届选举。今年“七一”,溪口镇回龙桥村支部5名流动党员专程返乡讨论发展新党员。二是关心生产生活。各地普遍开展了流动党员家庭走访慰问,了解家庭急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如高新区区龙安乡坚持开展流动党员“一季一访”、“一年一问候”;溪口回龙桥村支部等基层党组织还在农忙时节组织人员帮助缺劳家庭,免除流动党员后顾之忧。三是实施困难救助。岳池县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党员民工维权义务服务网络,采取制发维权知识光盘、《维权小手册》和举办维权知识培训班形式,加强流动党员维权教育,联系专业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为流动党员代理诉讼案件。邻水县今年“七一”慰问贫困流动党员家庭15户,该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专门设立党员求助服务部,去年帮助一流动党员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了被骗低价卖出的房屋,帮助26名下岗职工流动党员的家属实现再就业。

5.努力创新活动载体,为发挥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新舞台。为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发挥作用,各地创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畅通流动党员回报组织、回报社会的渠道。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62.8%认为流动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发挥“外联”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党员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牵线搭桥,传送科技和市场信息。华蓥市开展了“我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邻水兴仁镇召开流动党员恳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高新区区龙安乡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为家乡引进一个好项目、带回一项好技术、提供一条好信息、带好一批务工队伍、奉献一份爱心的“五个一”工程。武胜猛山乡二郎村冯云利用外出务工获得的市场信息,组建公司,向沙特、广州等国际国内劳务市场组织输出劳力2600余人。邻水县驻蓉离退休支部为家乡“生命工程”——关门石水库建设争取资金300多万元。二是“回引”创业。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外出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高新区区龙安乡敢闯村4组党员严福平,外出打工学会枇杷种植技术后,回乡承包了1000亩荒山,解决了500名劳动力就近务工,带动多户农户致富。三是培养使用流动党员。各地及时把素质较好的流动党员选进城乡基层和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2004年村级换届后,邻水县村(居)两委主要党员干部中一半以上曾经是流动党员。四是鼓励流动党员支持家乡社会发展。积极教育引导外出党员致富不忘家乡,积极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邻水城南镇高坪村一名流动党员为学校捐电脑5台,华蓥明月镇许多流动党员主动捐建公路和便民路,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好反响。

二、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高新区市党员流动的现状和趋势调查可以看出,九十年代以来,劳动力和社会人才在产业间、地区间流动加剧,越来越多的党员成为流动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党员职业、身份、从业岗位多样多变,党籍管理游离工作关系愈加普遍,生存状态、思想状况日趋复杂,这不仅使党员教育管理面临全新课题,更深刻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和难点

1.去向难把握。有人形容:“战争年代是党员找组织,现在是组织找党员还总找不着。” 据统计,目前全市15518名流出党员中,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的4420人,占28.5%。许多流动党员行前和返回不报告,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如城南镇南垭村党员毛永德流动10多年,即便回家拜坟也不与村支部联系,是典型的“三不党员”。有的即使报告,但因流动中游离不定,党组织也难以把握其去向而成为“断线党员”。部分流动党员不愿受约束,担心影响打工挣钱,不愿公开甚至刻意隐瞒党员身份,成为“隐形党员”。华蓥溪口镇流动党员工作站运行一年没有一个流动党员来登记,但该镇党委副书记说,从其他途径得知本镇流动人员中有不少是流入党员;问卷也显示,30%认为流动党员不愿公开甚至隐瞒党员身份,有的将组织关系长期揣进口袋而成为“口袋党员”,个别人甚至丢失或损毁了组织关系。据调查,由于党的工作跟进不及时,许多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将下岗职工党员甚至全部党员以党员名册形式整体转入社区,但很多党员根本不去报到,成为有名无人的“挂名党员”,华蓥溪口镇197名长期失去联系的党员多属于此;甚至还有些企业如邻水城北镇供销社改制很多年了,原支部转入社区的44名党员连名册都没有,成为无名无人的“数据党员”。

2.活动难开展。首先,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基本没有参与组织活动。其次,正如有座谈者所言流动党员是“流出地管不了,流入地不想管”,有的流动党员即使想参与党的组织生活也很难。第三,流动党员分布零散、流动性大,难于集中,由于活动场所难找,活动经费难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难统一等多种原因,使组织活动难于开展。第四,不少农村、社区党支部大部分党员外出流动,如我们统计鼎屏镇34个社区支部,就有15个支部半数以上党员外出,其中北外街支部仅支部书记一人在家,根本无法组织活动。坛同镇有的支部书记长期在外包工,有什么事镇上打电话才回来,影响了支部活动正常开展。城乡基层支部活动,党员出勤率参差不齐,一般在60~70%,差的不足50%。

3.作用难发挥。一是部分流动党员迫于生存压力,一心打工挣钱,无心他顾。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有153人认为流动党员将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视为负担,担心影响自己打工和挣钱。二是一些流动党员感觉“报国无门”,有的想报效家乡,但苦于渠道不畅,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一些流动党员长时间脱离组织,对自己放松要求,混同一般群众;有的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的流动党员,因受不良环境影响,放任自流,甚至做出有损党员形象的事情。四是有的流动党员特别是一些企业下岗职工党员认为自己是改革的受害者,对党心存怨恨,思想抵触,牢骚情绪大,在群众中反而产生一些消极影响。高新区恒立铸业公司王成说:“下岗失业党员对党组织存在一种不信任感,有的思想滑到不如一个老百姓”。问卷调查也表明,30.5%认为流动党员在发挥作用方面与普通群众无异,6.7%认为比一般群众还差。

4.党费难收缴。一是缴纳时间难统一。流动党员党费缴纳普遍不及时,大多是在返乡时一次性补交和预交数月或全年甚至几年的党费,还有的托亲属不定期代缴。二是缴纳金额难确定。由于频繁变动地点和岗位,收入不稳定,很难确定流动党员交费基数,有的由党员自主缴纳,有的按党组织统一确定的数额交,缺乏规范性和必要的监督。三是足额收缴难。不少流动党员长年不知去向,全市4420名失去联系的流动党员无法收取党费。一些能联系上或返家者也存在不催不缴或只象征性而非足额缴纳的现象,有的甚至逃避党费,有的因生活困难不愿缴纳。华蓥溪口社区158名党员,流动党员116名,近几年60%—70%没交党费,该总支每年应收党费近万元,但实际只能收取1000元多一点。

5.培训难进行。一是培训时间难统一。农村流出党员返家时间不一,有的农忙返家,有的春节返家,即使是春节返家的,也前后不一致,农忙返家的忙于农活也难参加。城镇流出党员返家时间更难集中。在流入地,由于流动党员劳动时间各不相同,也很难集中组织。相当部分基层党组织培训流动党员囿于既定计划,时间上灵活度不够。二是培训内容难对口。流动党员从业性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各不相同,党员各层次、各群体和个体对教育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一些党组织脱离实际,教育培训内容单调枯燥,普遍缺少分类施教和因人施教,使培训缺乏针对性。三是培训方法难适应。从调研情况看,党员教育形式的多年不变和党员状况的急剧变化远不适应,不少基层党组织因循守旧,还是沿袭老一套,培训方式不灵活,培训形式单一,不能适应流动党员的现实情况,缺乏吸引力。

6.关系难接转。一是不想转。在转移组织关系上,流动党员心态复杂。有的因流动不定、在原单位有党内职务或不愿受监督约束而不想转移组织关系,问卷调查中,26.2%认为流动党员不想受党组织的监督约束;还有一些流动党员缘于利益顾虑不想转移,如有的担心因转移组织关系暴露真实收入而被取消“低保”或其它困难补助;还有的认为用人单位对党员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是不是党员无所谓。调查发现,少数主动要求转移组织关系或出具党员证明信的,多是利益所驱。比如城北镇仅3人办理党员证明信,其中2人因要在外地当保安,党员可以优先,另一个是已多年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流动党员,为在企业提干而返家转移组织关系。双河街道杜家坪村党员匡小川因所在企业对党员优惠待遇多,专程回家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转移组织关系程序复杂。目前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往往要经过“三上三下”,如邻水一名农村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到重庆,要经过村支部——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重庆某区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委——接收党支部这样一个复杂过程,流动党员感觉费时费力,干脆不转。三是用人单位未建党组织,流动党员不知道党组织关系向何处转移。四是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后,检查落实不到位。转出单位与接收单位缺少沟通衔接,党员组织关系是否实现转接存在管理上的脱节现象。

7.党员难发展。由于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大量人员外出,本来就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不小困难,而大批党员外出,对此更是“雪上加霜”。一是支部开会难。讨论发展党员或预备党员转正会议有严格的人数规定。然而,不少支部外出党员过半夫法开会讨论。如溪口镇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15个支部,有10个支部外出党员人数超过一半。石滓乡长龙村党支部,今年两次开会讨论党员转正,都因到会人数不够而流产。有些地方如鼎屏镇北街社区为解决这一问题,将流动党员、在家党员分类组建支部。二是预备党员转正难。近年来,流动的预备党员人数逐年增多,转正难问题也凸显出来。除前述参会人数问题外,还存在预备党员外出期间既不汇报又不联系、外出期间表现难以考察了解,本人未按时提出转正申请等问题,都给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邻水氮肥厂下岗职工预备党员江建民2000年成为预备党员,但由于企业破产后长期外出务工,而且企业破产后组织关系不明确,直到今年才转正。三是党员讨论难。由于对本支部新发展党员对象、流动预备党员不了解,党员不便发表意见,存在讨论表决时附和的多,影响了党员发展质量。四是培养考察难。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流动,存在发现培养对象难,有培养对象后考察难、考察后培训也难的问题。而且因人员流动、党员分散,一些有入党要求的流动人员还存在寻找入党介绍人难、不知向谁申请等问题。

(二)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的成因

1.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认识不到位。一是观念滞后。从调查情况看,面对党员流动加剧,许多基层党组织还是承袭“单位人”、“组织人”的老思路,对流动党教育管理消极应对,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二是认识不请。有的基层党组织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当作额外负担,对流动党员的作用和影响、现状和问题认识不清,有的认为流动党员数量少,抓不抓无碍大局,有的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问卷调查显示,96人认为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不闻不问,259人认为只是偶尔过问一下。三是信心不足。不少基层党组织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对管好管活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调查表明,85%以上的基层党组织不完全清楚党员的去向。一些单位认为流动党员来自五湖四海,流动性大,刚建立起组织,人就走了,管理起来太麻烦。

2.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顺。近几年来,尽管在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这往往只是一些地方局部的探索,缺少整体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一是管理体制缺位。目前,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至今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流动党员”没有一个标准、权威的定义,党内法规存在空白点,体制不顺畅,责任不明确,网络不完善,信息不共享,各地各自为政,缺乏整体合力,因此才有“管好外来的不如管好本地的,管好外出的不如管好在家的”的现象,流动党员大量“失管”也就在所难免。如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缺乏刚性规范,协调难度较大,邻水浙江新农机电厂有20名党员,驻地城北镇党委多次协调建立党组织,老板都不同意。二是“出口”渠道堵塞。一些基层党组织党员民主评议形式化、走过场,党内生活不正常;有的对处臵不合格党员于心不忍,怕得罪人;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将“三不”党员除名心存顾虑,担心面宽量大,涉及一些退下来的领导干部,会造成不好影响,全市目前尚无一例因“三不”原因而被除名的先例,以致一些多年甚至10多年失去联系的“三不”党员仍滞留党内。同时,对党员不合格的认定缺乏客观依据和指标,有的支部党员流出过半,无法开会讨论,导致对“三不”党员除名规定制度执行不力,以致一些党员不把党内纪律当回事,并且波及面越来越宽。有的党员干脆公开说:“我十几年没交党费了,为什么还不开除我”。三是制度机制失灵。调查也发现,许多基层党组织虽然建立了诸如专人联系流动党员和流入地、走访慰问等系列制度,但往往有制度而无机制,坚持不够,运转失灵,形同虚设。多数流出地、流动党员、流入地间链条断裂,调查中有的支部书记说不出谁联系哪名流动党员,联系人说不出所联系党员外出情况,有的也只是流动党员返家偶尔碰到时聊上几句,一年即使电话也难得联系一次。

3.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战斗力。一是书记不到位。俗话说“蛇无头不行”。有的基层支部书记经常甚至长期外出务工包工,有的家住城里,“身”不到位;有的书记抓党建工作不力,“责”不到位;有的不愿意担任书记工作,“心”不到位,以致支部工作无力无效。二是人员力量不足。城镇社区党务工作人员少,除总支书记或支部书记外,没有其它专职工作人员,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去管理流动党员。有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力量不齐,很多只有一个负责人或书记,一些农村乡镇组织委员空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以到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目前建立党组织相对薄弱,组织覆盖面不够宽,加之一些企业规模小,不稳定,生生死死,难以承担也无暇顾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三是党组织定位不准。一些国有集体企业解体、破产或改组转制后,党组织职责不明,心中无数,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不少“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看老板眼色行事,开展党建工作束手束脚,谈不上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

4.流动党员思想行为复杂导致难于管理。当前,多种因素导致流动党员思想日益复杂,影响着党员的党性意识和作用发挥,给管理增添了难度。主要表现在:一是信念动摇,荣誉感丧失。一些流动党员接触社会阴暗面较多,或者受各种思潮影响,理想信念逐渐动摇。目前党在民营、外资企业影响力不强,有些业主或企业歧视党员,党员体会不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感。调查问卷反映,40.7%认为民营企业不支持甚至阻碍党组织的活动,11%的人认为流动党员是因担心被歧视而不愿意表露党员身份,30.2%的人认为流动党员因怕别人讥笑而不好意思公开党员身份。二是“逐利”趋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流动党员逐利思想日渐盛行,以个人利益衡量一切,认为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对党员就业、升职等没有优惠待遇,认为自己挣钱才是第一要务,作为党员反而受约束监督多。党内缺乏统一有效的利益引导和激励机制,因此许多流动党员疏远党组织,不愿公开党员身份,我行我素,不服管。调查中一些基层支部负责人言及,支部召开会议,党员很难到齐,一般采用提高误工补助来提高到会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三是“改革受害者”心理。这集中体现在企业下岗职工党员和部分失地农民党员心理失衡、怨气难消而产生对立情绪,大多对党员身份漠然,故意疏远党组织,甚至有意为难组织和领导,做一些与党员身份不相符的事。一位粮站下岗职工党员说:“粮站改制,共产党把我们整得好恼火哟”,有党员公开扬言:“每年两块四毛党费,不如买几个鸡蛋”。

5.缺乏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工作经费缺乏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将增大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无论邮寄资料、通讯联系、流动党员登记、信息管理、教育培训等都需花费较多费用。但是,目前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严重缺乏经费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除少数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外,大多数基本没有经济来源,办工经费都捉襟见肘,更别谈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专项经费了。调查发现,村支“两委”多数存在村干部私人垫支公费的现象,多的上万元。社区虽然有一些经济收入,但也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两新”组织党组织经费来源取决于业主态度,缺乏刚性规范。不少私营企业因缺少经费,长期瘫痪,党组织形同虚设。座谈中,不少基层党组织和私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坦言:“在私营企业,党组织不如工会组织。”因为工会组织的经费拨付有法律法规保障。

(三)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1.流动党员严重“流失”,削弱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随着社会流动加快,流动党员越来越多,“三不”党员也是与日俱增,华蓥溪口社区第三支部141名党员中外出党员116名,却有93名外出党员长期失去联系,比例高达66%,流动党员“隐性流失”十分严重。同时,一些基层支部由于外出流动党员较多,很难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党员发展也处于停顿状态。一方面存量流失,另一方面增量减小,党员实际数量下降,严重削弱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2.流动党员党性“流失”,损害了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性和主动性。流动党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落后的思想意识和丑恶的社会现象激烈而频繁地冲击侵蚀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由于长期脱离党的教育,部分流动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性觉悟日渐退化,党员意识日趋淡漠,思想观念日益迷惘颓废,共产党员的本色一点点丧失,更有个别“免疫力”差的流动党员见利忘义、违法乱纪。流动党员党性“流失”甚至“丧失”,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损伤了流动党员这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当是最活跃细胞的生命活力。问卷调查中,61.3%担心教育管理的弱化将导致“流动党员党性意识减弱”。

3.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流失”,制约了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对流动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降低。一些农村党员大量外出,已成事实上的党员“空壳村”,不少基层党组织只有一些老弱病残的党员在家;有的地方绝大部分党员外出,书记找不着党员;有的地方支部书记或其它支部成员也外出务工,党员找不着书记;不少地方群众找不到党员,更感觉不到身边有党组织。这些基层党组织工作几近瘫痪,其战斗堡垒作用越来越弱,致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群众矛盾、利益纠纷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严重制约了党领导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4.党的群众基础“流失”,降低了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同度。调查显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失范失控问题,已在普通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损害了党的形象。问卷显示,30.1%的答卷者担心教育管理弱化将导致“党的群众基础流失”,31.2%担心党的威信和影响力降低。首先,有的“隐形党员”不敢、不愿承认党员身份,在一般群众中产生了负面影响。有的群众说:“党员身份都不敢承认,还谈什么先进性”。其次,由于党员流失,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甚至丧失,处于瘫痪状态,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逐渐下降,致使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产生怀疑。第三,一些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越来越弱,或者混同于普通群众,有的甚至不如一般群众,带头在群众中发牢骚,发泄对党的不满和怨恨,在流动人员中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致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号召在有的地方难以化为群众自觉行动,直接降低了社会大众对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认同度。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

党员流动是社会大势,不可逆转;而完善的组织整合机制、广泛的组织网络覆盖是解决政党成员边缘化的根本途径。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仅仅是重大党建课题,更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有利于促进有序流动,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模范作用”的总体思路,与时俱进,勇于进取,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举措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另一方面, 实现党内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随着流动党员数量的急剧增加和教育管理机制缺失,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边缘化已严重影响了党内和谐,制约了构建社会和谐的进程。因此,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既是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调查中,有的干部形象地比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之于构建和谐社会就象齿轮之于机器,齿轮有效转动才能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同时,大多数座谈对象还认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融互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强调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强调社会成员在一个制度规范、秩序井然的社会中有序活动,强调社会组织机制的健全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必将为加强动党员教育管理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思维方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途径和实践平台。

2.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据调查,高新区市流出党员已达15518人,流入党员1191人,合计共占全市党员总数144061的11.6%,流出党员在全市外出人员中所占比例已达2.1%。随着社会发展加速和社会流动加剧,党员流动日益频繁,队伍持续壮大。由此可见,流动党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一支中坚骨干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流动党员是社会行为的“领头羊”。在走访社区、企业的过程中,一些群众把流动党员形象地称为“流动红旗”,流动党员队伍群体的先进性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诚信正义,多数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和睦共处。其次,流动党员是党群和谐的“连心桥”。没有党群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和谐。在社区、企业、建设工地和生产车间,当越来越多的流动人群缺乏与党组织的经常接触和稳定联系时,身边的流动党员能够延伸党的群众工作手臂,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及时把握、传递、反馈群众思想脉搏,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矛盾,通过构建流动党员与身边群众的良好关系来密切党群关系,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和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党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第三,流动党员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流动才能和谐,发展才能和谐。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流动党员多数年富力强,具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创业能力,综合素质较高,是农村和城镇基层党员队伍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必然成为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强大推动力量。

3.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内在需要。和谐社会最终体现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和谐。流动党员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的群众谓之“党的流动阵地”,这块“阵地”和谐与否不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关系到党的执政队伍的稳定和执政基础的巩固。不可否认,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愈来愈关注和不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流动党员队伍已逐渐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由于不少基层党组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缺位,导致了一些地方的流动党员群体或个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甚至严重背离的问题,“流动阵地”日益萎缩、“流动红旗”不断褪色等消极趋势及在群众中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有的甚至已严重滞阻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因此,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防止流动党员边缘化,让流动党员不再“心灵漂泊”,最大限度地消除流动党员队伍中的不和谐因素,充分调动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全党实现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必须直面和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

1.从增强责任感入手,使各级党组织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大意义。问卷调查显示,26.05%的受访者认为当地党组织不够重视甚至忽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多达474人认为应强化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意识。因此,增强各级党组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当务之急。

⑴提高思想认识。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快速和广泛,其中流动党员所占比例迅速提高,我市流动党员在全市流动大军中就占2.1%。流动大军能否和谐稳定,能否和谐融入当地,流动党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怎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已是当前全党面临的严峻课题。各级各地党组织必须消除认识误区,克服畏难情绪,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其作为党建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⑵明确教育管理职责。在座谈中,许多同志谈到,流出地、流入地“两不管”现象,使不少流动党员从思想到行为放任自流实属必然;许多座谈者建议,应尽快厘清和界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归属。中央应当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关涉流入地、流出地的特点,科学划责,明确归责,建立流出、流入两地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各主体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⑶加强督查考核。完善的督查考核机制是确保责任落实的有效手段。各级党委应当研究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指标,纳入党建综合目标考核考评指标体系。切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定期分析研究流动党员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教育管理大格局。

⑷强化激励约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系统、繁杂而琐碎,必须注重激发和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新鲜经验,设立创新奖;根据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考核结果,专项评选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力表彰、奖励和宣传成绩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对失职渎职者通报批评直至严肃处理。

2.从创新组织设臵入手,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体系,架构基层社会和谐的“主心骨”。“风筝高飞线不断”,这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客观要求。实现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失,必须大胆创新组织设臵理念和模式,逐步建立复合式、网络化的组织体系,确保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以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体系架构基层社会和谐的“主心骨”,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作用。

⑴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设臵。当前,农村流出党员越来越多,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臵模式。一是探索分类建支部模式。鉴于一些农村党支部流出党员过半的实际,结合强村并组,将在家党员、流动党员等分类建支部,农村流动党员支部专门负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二是深化“支部+协会”模式。鉴于入会党员在村和协会的党组织之间徘徊、无所适从的新情况,灵活机制,探索加入协会党员转移正式或临时组织关系、持证、双重管理、双重组织生活等模式,防止“挂空”现象。三是跨区域建立党组织。将在家党员较少的相邻村支部跨区域联建党总支,负责整合区域内党员力量和党建资源。四是探索驻外党支部模式。在有3名以上流动党员的地方单独建立灵活的驻外党支部。

⑵积极探索社区党建新路。城镇社区是流动党员的集散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社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必将成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阵地。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在社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地建立党支部,把大量分散在社会各个层面的流动党员由社区党组织管理起来。二是灵活双重管理。为解决社区与工作单位党组织互相推诿、流动党员无所适从的现象,坚持“谁方便谁为主”,探索并逐步完善“一方为主、双重管理”新机制。三是探索分类管理。条件成熟的社区可将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分类单独建立党组织。流动党员还可按流出地域、从业性质、文化层次等分层分类组建流动党员支部,便于开展活动。

⑶加大“两新”组织建党力度。调查发现近五分之三的流动党员流向“两新”组织,加大其组织设臵力度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头戏,问卷中51.3%持此认识。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要求,如有3名以上党员都应积极建立党的组织,不足3人、暂不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联合组建党支部,也可探索“两新”组织与社区“共驻共建”党的组织,不断延伸党的触角。

⑷探索创新其它党的组织设臵模式。笛卡尔说:“美不是在某一处闪烁,而是与环境的谐和和适中”。党员流动的多维多向决定了党组织设臵模式需要因势而定,致力全面覆盖。比如,可以探索创造条件依托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中心、驻外办事处、驻外商会建立党组织、建立流动党支部教育管理 “抱团”流动的党员,形成双重领导、双向管理的工作格局。针对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流动党员“流失”现象比较普遍的现象,抓好改制国有(集体)企业党组织的设臵、变更和衔接工作,防止更多有名无人的“挂名党员”、无名无人的“数据党员”。

3.从改进教育方式和内容入手,建立流动党员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保持先进性是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华蓥建工集团党委书记熊家睦说:“过去那一套培训内容和方法不灵验了。”应针对流动党员特点,遵循“小型、分散、灵活、务实”原则,创新形式,探索流动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教育机制。

⑴灵活教育形式。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要根据自身条件,以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为关键,在时间、人员、内容、组织形式、地点等方面不拘一格,灵活随机安排,确保教育实效

——“行前教育”。党员外出前,党支部指派专人谈话,引导教育, 明确要求。

——“函授教育”。以“家书+学习资料”、“家书+思想汇报”等灵活形式合并邮寄给外出党员,支部承担邮资。

——“电话提醒”。

——“异地巡视教育”。如果条件许可,流出地党组织可指派专人定期、随机或顺便到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地开展座谈、通报情况、巡访慰问和短期培训,同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回归教育”。抓住春节等节假日和农忙时节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个别教育或集中培训。

——“党员互助教育”。发挥骨干流动党员作用,在同行流动党员之间建立谈心教育制度,互帮互教。

——“网络党校教育”。顺应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条件成熟的地方应发挥互联网优势,建立党员教育培训专门网页和网站,启动党员教育信息化工程,跨地域开展远程教育。

——“流动党校”。流入地党组织可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深入流动党员工作单位、居住地开展流动、小规模甚至是个别的教育培训。

——“业余周末夜校”。流入地党组织可在夜晚、周末、假日等业余时间办夜校等方式,灵活对流动党员开展教育培训。

⑵丰富教育内容。教育培训流动党员,不仅要使形式喜闻乐见,内容也要因应流动党员实际。一是分层分类施教。针对流动党员不同文化层次、工作性质及个体特点,按照“实际、实在、实用”的原则,分层分类施教,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二是丰富教育内容。学习内容除党的基础知识外,还应有知识技能、经济法律、史地国情等多方面内容。三是寓教于乐。将流动党员休闲、知识竞赛、技能比武、主题活动与教育内容有机结合,探索建立流动党员俱乐部和互助组织,寓教于乐,灵活多样,吸引流动党员广泛参与。

4.从规范体制入手,建立适应流动党员特点的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因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流动乃和谐之基,管理为和谐之本,体制顺畅、机制灵活是实施高效管理的重要基石。在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381人认为理顺和规范管理体制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因此,因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和党员流动的大趋势,建立和完善灵活顺畅、一体高效的新体制已然成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环节。

⑴理顺管理体制。座谈中,大家普遍认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全国一盘棋的体制格局至关重要,更是基层党组织的一致呼声。一是完善教育管理总格局。问卷显示,56.4%认为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上流入地、流出地都有责任,但应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探索和实践也表明,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总体思路,由中央统一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双重管理体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城乡互动的管理大格局。二是建立流动党员三级管理体系。县(区、市)、乡(镇、街道)、村(居)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对流动党员实施微观管理、具体负责的职责。可以探索在县、乡、村分别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中心及站点,具体负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日常工作。

⑵完善党员“进出口”机制。中央应针对当前党员发展面临的新情况,适时修改党章和完善制度,对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召开支部党员会或党员代表大会、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等作出新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标准和程序。评议不合格的党员要严肃批评或处理,连续六个月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完成组织布臵工作任务的“三不党员”,应按党章规定予以除名。鉴于已有大量流失党员的现实,建议全党重新进行党员登记,摸清党情。

⑶完善党员信息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党员信息库建设是动态管理的基础。中组部应当加强全国党员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党员台帐,完善流动党员登记、信息报送等制度,及时录入和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实现流动党员台帐管理、资源共享和远程查询,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夯实基础。

⑷建立经费投入保障体制。座谈中,普遍认为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经费投入机制和制度规范,明确资金渠道。从实践看,资金不足是制约教育管理效能的重要原因。中央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在财政资金列入专项预算,在党费中列支并加大返成力度,多渠道筹集,探索吸纳社会捐助,用制度保证和规范“两新”组织的党建经费投入,严格党建经费的专项使用制度,有力保障各级各类基层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⑸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和方法创新是在体制框架内实现管理预期效能的重要保障和手段。应当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基层实践经验,创新和完善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和制度体系。据调研,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推行“党证”制度,加强身份管理。参照身份证制度,全党制发“党证”,统一编号管理。将“党证”与党员信息库建设相衔接,运用磁卡技术,录入党员基本信息,并可随时由各地基层党组织录入党员参加组织学习、培训和缴纳党费等情况,便于查询。

——建立专人联系结对管理制度。由基层支委班子成员或优秀党员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联系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和汇报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

——探索“托管”制。流出地党组织可以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将本地流出党员委托流入地党组织代为管理。

——实行行业归口管理。为解决“两新”组织党组织难建立、活动难开展、法人代表不支持等难题,建议由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党组织对“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和流动党员进行管理。

——下放管理权限。适应流动党员游移不定的特点,坚持“简便、易行、实效”,下放部分党组织设臵和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权限,使社区流动党员的组织设臵、合并、变更、撤销和流动党员接纳、安臵、归并、转移简便快捷。

5.从服务关爱入手,建设流动党员精神家园和政治归宿,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机与活力。高新区区龙安乡党委书记杨斌座谈认为,现在许多党员感觉党的温暖少了,过去那种荣誉感和优越感没有了。因此,我们认为,在人文关怀上下功夫,建立适当的利益补偿机制,打造流动党员的精神家园和政治归宿,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也是避免党员边缘化、激发党员活力的有效手段,可以更充分地调动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动性。

⑴切实保障政治权利。要按照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的规定,切实保障流动党员参加选举、参与党内事务等权利。流出地党内选举应提前通知未转出正式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参加;流动党员数量较多的基层党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上级党组织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时,按规定要求和程序在流动党员中产生代表或邀请列席代表。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要及时将应让党员知道、讨论、参与的事务及时通报流动党员或征求其意见。

⑵开展广泛的精神文化活动。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的组织生活内容与形式,已难以满足流动党员的精神需求。创新活动载体,以流动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和党内主题活动,增强党内活动的吸引力,使流动党员与党组织一起共同来打造精神家园。

⑶实施温暖工程。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就业指导、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党员交往、娱乐休闲等多层次服务,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要探索开展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的“结对互帮”、“定期走访慰问”、党内帮扶和困难救助等制度,切实帮助协调解决其家庭、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后顾之忧。建立由党员律师、党员法律工作者参与的党内法律援助机制,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积极帮助流动党员维护合法权益,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流动党员可以依靠的“家”。

⑷加强激励引导。建立优秀流动党员表彰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流动党员,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在某些方面给予优秀流动党员以“优先”待遇,积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增强荣誉感,在全体流动党员中间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鼓励和带动作用。

6.从构建实践平台入手,凸显先锋性和示范性,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组织应当立足于此,积极创新实践平台,畅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积极作用的渠道,确保一个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的红旗”。

⑴深化“党员先锋工程”。要在流动人员比较集中的住宅区、商业区等区域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流动党员在流动人员中自觉发挥带动示范、化解矛盾、凝聚群众等社会和谐润滑剂的作用。探索实施流动党员佩证上岗制度,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强化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外部约束力。

⑵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注重从流动党员中发现先进人物,深入挖掘流动党员的先进事迹,定期在流动党员中广泛评选和表彰先进典型。广泛宣传讨论,在流动人员中积极开展向优秀流动党员学习活动,扩大流动党员的影响力,带动广大流动人员共同为流入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

关爱流动人口 构建和谐社会 篇6

关爱流动人口构建和谐社会

为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管理和服务,不断提高我镇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意识,营造良好的计划生育宣传氛围,确实把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纳入到同常住人口一样。近日,xx镇结合管辖区内流动育龄妇女的实际情况及方便其工作的原则,由镇计生办总负责,各村协管员分片负责,采取集中上门孕检服务。2010年7月10日至7月20日,集中对流动人口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一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活动,活动设有查环查孕、计生政策咨询、赠阅计划生育宣传资料和计划生育宣传品,免费发放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育龄群众前来参与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大家采取先登记领取宣传资料和宣传品后检查的顺序依次进行,井然有序。检查完毕后,有关人员对参检的信息及时在平台上通报,有效的提高了参检率及通报率。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有700多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接受了孕环检服务,发放计划生育资料1000多份,围裙、环保袋700多件。此次活动得到了育龄群众一致好评。

社会化流动人口管理 篇7

人口发展是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趋于合理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人口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特别是人口规模控制为改革开放争得了先机。人口发展的实现依靠一系列的人口管理方式方法。以往的人口管理基本上基于社会管理的背景,也就是说,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进行人口管理,进而谋求山东人口发展。但是,社会管理过度强调政府的一元化管理主体,使人口管理的效果不尽人意,而且容易引发一系列人口社会问题。因此,在新时期应倡导社会治理模式,注重多元化的管理主体,提升人口管理的民主化程度,提高公共管理的居民满意度。社会治理不但能解决人口发展的宏观问题,而且注重微观层面居民的社会参与,大幅度提升人口管理的效能,本研究将以社会治理为视角,考察山东省人口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对2015年的山东人口管理进行展望。

1山东人口管理现状特征

人口发展是一个渐变过程,当前显现的人口特征是长时间人口变化积累的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人口发展表现在如下几方面: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山东人口规模继续扩大,五普和六普比较表明,山东省总人口由2000年的8997.18万人提高到2010年的9579.27万人;城镇人口规模增速较快,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3432.59万人提高到2010年的4762.07万人;人口年龄结构进一步老化,0-14岁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20.8%下降到2010年的15.7%,15-64岁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71.1%提高到74.4%,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8.1%提高到2010年的9.9%。综观2014年的山东人口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山东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明显。据《2014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2014年末常住人口9789.43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44%,15-64岁人口占72.0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1.56%。全年出生人口139.30万人,出生率14.23‰,死亡人口66.96万人,死亡率6.84‰,人口自然增长率7.39‰。上述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是人口管理的结果,2014年,山东省人口管理呈现出如下特征:

1.1“全面二孩”政策对提高生育水平存在局限性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标志着育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全面两孩政策依法启动实施。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积极着手计划生育法规的修订工作。2016年1月22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新条例内容第十九条规定,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生育第一个、第二个子女实行免费登记制度。夫妻可以自行选择生育子女的时间,依法享受母婴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山东社会科学院主持的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数据显示,84.4%的受访者认为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孩子最为合适,89.9%的人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未有明显的性别偏好。“全面二孩”实施后,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是否被推高?调查显示,5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只有26.1%的人表示“将来打算要孩子”,在已经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中,还打算要孩子的比例只有15%,总体生育意愿较低。另外,女性生育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农村居民明显低于城镇居民。

1.2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导下的人口城镇化有序推进

人口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的过程,同时也包括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一般而言,人口城镇化程度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测度。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82年的19.1%提高到2010年的49.7%,与全国相比,六普的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略低于全国。(见表1)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11》.

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经济增长带动的结果。但是由于传统经济增长具有粗放成分,不免存在为了盲目扩大城镇人口容量的就地城镇化的现象,导致人口城镇化率较高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高,城镇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等问题。人口城镇化面临的问题迫切要求全新的理念进行破解。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人口宏观管理的战略部署,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导下才能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将新型城镇化战略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其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2014年3月16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10月9日,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鲁发[2014]16号),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根据《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见表2),山东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目标,加快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域中心城市为支撑、以小城镇为基础、以农村新型社区为单元的城镇体系。据《2014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01%,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1.3户籍管理更加人性化

以人为本是贯穿公共管理的主线。在户籍管理制度建设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户口登记方面,2014年4月,山东省公安厅向各地市公安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生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明确提出《出生医学证明》是办理出生人口户口登记的法定证件,无需村(居)或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具落户介绍信。出生人口落户手续的简化,方便了居民生活,减少了工作成本。

资料来源:《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鲁发[2014]16号).

在城镇落户方面,早在2009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鲁发[2009]21号)指出,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在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基础上,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以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有序转移。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购房落户政策。落实优秀农民工落户政策,进城农民工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或高级职称的,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申请落户。(2)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为了贯彻国发文件,发布《关于贯彻国发[2014]25号文件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鲁政发[2014]18号)。意见提出了城镇落户的两点要求:一是县域突破。针对山东省是农业大省的实际,将国务院规定的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一个条件,修改为“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两个条件之一,进一步营造宽松的落户政策,以利于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降低市民化成本。二是市域放开。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综合实力”要求,全面放宽除济南、青岛两市以外的其他市区市域范围内本市户籍人口到市区落户的户口迁移限制;允许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合法稳定就业并在当地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口,在市区范围内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镇落户门槛降低,显著提高了城镇户籍人口数量,促进了人口城镇化由“半城市化”向“完全城市化”转变。

1.4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流动人口管理首先要摸清人口流动的基础信息,通过登记信息和证件进行跟踪管理。2010年5月27日,国务院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居住证管理制度不但抓住了流动人口管理的关键,而且增强了流动人口对城镇居民身份的认同。自2012年6月山东实施居住证制度以来,截至2014年10月份,山东全省已登记流动人口890余万人、制发居住证380余万张,(3)有效地改善了居民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同时也使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投放的目标更加准确。以居住证为基础,政府还提出了创新人口管理的策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25号文件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鲁政发[2014]18号),提出要创新人口管理,主要包括认真贯彻《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深化实施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切实解决不能或不愿在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问题;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强化人口基础信息登记、统计调查,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和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等内容。

2山东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

从全国层面看,2008年至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依次分别为120.56、119.45、117.94、117.78、117.70、117.60、115.88。(4)。但就山东省而言,2006年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回升,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山东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1,被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列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点省份,(5)而后出生性别比出现回落,2013年为116.6,但仍在全国列第8位。无论是从人口学角度还是从全面排名看,山东省人口出生性别比问题非常严重,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郭树清省长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一些地方超过120∶100。从制度建设上来看,1998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山东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规定》。尔后连续出台相关文件,将“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趋势”列入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并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纳入重点考核内容,但是出生性别比管理效果仍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农村居民生育男孩的愿望较为强烈,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无论是在家族意识还是实际生产方面,生育男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基础,这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经济、社会、文化根源;二是一些医务部门或基层社区组织法律意识不强,认为非法医学检测、非法终止妊娠无所谓,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现象严重。

2.2农村“三留守问题”较为突出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发展与否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家庭成员的幸福美满。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加剧,家庭在城乡之间被割裂开来,家庭中的相对弱势成员在农村留守。从全国层面看,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6)据共青团山东省委提供的数据,目前山东省外出务工农民达1237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10多,山东省已有留守儿童超60万人,其中14岁以下占86.5%。(7)山东留守老人有多少,目前没有检索到准确的数据,以聊城市东昌府区为例,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人口70多万人,近年来有18万青壮年外出务工,有近9万名60岁以上的老人留守在农村。(8)山东省留守妇女规模没有检索到,但有文献描述了留守妇女的特征:31-45岁是“留守妇女”较为集中年龄段,她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85%留守妇女的丈夫打工时间在1-5年,最长的已经有20年之久;从回家次数来看,86%的务工者每年回家一两次。(9)

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业生产遭遇劳动力危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妇女和老人无法支撑起重体力劳动,尽管农村的重体力劳动大为减少。(2)留守儿童犯罪行为较多。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他们的成长缺乏亲情呵护,遇事肆意而为,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据统计,留守儿童犯罪约占未成年人犯罪70%。(10)(3)留守人口成为农村违法犯罪的重点目标。农村留守妇女处于弱势,农村性侵案70%受害者为“留守妇女”,(11)更为恶劣的是,不时有性侵儿童和老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4)留守使得家庭成员的关系淡漠。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其目的是获取农业之外的工资收入,用以改善家庭条件。但是,长期的家庭成员分离,造成了农村留守人员的实际困难,同时,家庭成员之间交流不畅通,难免造成误会和隔阂。因此,留守人口问题已经对社会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留守人口问题是由人口流动造成的,但是,由于人口流动是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解决留守人口问题只能从人口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寻找突破。如何破解农村“三留守”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14年11月,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妇联《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鲁民[2014]87号),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用以解决“三留守”人员的生活、生产、精神、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

2.3城乡基层社区组织难以支撑人口管理的日常职能

城镇社区组织建设优于农村,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城镇公共资源配置优于农村,公共管理人员待遇较高,城镇社区人员较强的维权意识对社区组织建设起到激励作用;主观原因是城镇公共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先进,组织纪律性强,专业化程度较高。城镇社区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将政府下达的任务作为社区的主要工作,在社区自治方面缺乏创新管理的意识;社区居民平台建设较差,自治未能真正得以落实;人口管理未能落实到户,特别是违规租房现象较多,处于政府和社区的监管之外等。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令人堪忧,山东省政协委员连方举例,一些村子甚至专门买来B超机器,供全村妇女鉴定胎儿性别,(12)说明基层两委知法犯法,纪律涣散到何等程度。由于农村社区的熟人社会,关系大于规则的现象屡见不鲜,基层组织违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山东省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社区组织涣散的情况,肥城市、章丘市、沂水县、单县、广饶县、新泰市、青岛市城阳区、淄博市博山区等已着手整治软弱涣散村。“以房管人”作为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在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提高流动人口生活质量、调控城市流动人口规模等方面,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13)但是“以房管人”的落实主体仍然是基层社区组织,所以说,城乡基层社区组织建设的质量与否对于社区人口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就意味着奢谈社区流动人口管理。

3社会治理视野里的山东人口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3.1大力加强城乡社区党组织和委员会建设

城乡社区是自治单位,而不是政府序列层级。村居党支部和村居委员会是村居社区各项活动的领导力量,它不但贯彻落实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而且要领导村居民建设美好幸福家园,因此,村居两委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村居两委强化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促进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因地制宜搞好集体经济建设,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奠定经济基础;开展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人口管理方面,村居两委应不折不扣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贯彻地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做好出生、死亡、迁移的日常报告工作;对计划生育家庭落实好奖励扶助政策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3.2加大公共资源向社区层面投入的力度

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比如,农村公路网、通讯网建设、自来水工程、文化设施建设等。但是与城镇社区相比,农村社区投入仍严重不足。其中的原因包括村集体没有收入、基层政府财政紧张、村居存在搬迁聚集的可能等。鉴于此,应有针对性地对村居民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投入,积极推动农村合村并居建设,在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将公共服务规划列入其中并做好预算。

3.3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非政府组织是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它对公共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国际视野看,非政府组织对公共领域的贡献将越来越大。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非政府组织难以取得共识,使得非政府组织没有获得长足发展。社会各界应正视非政府组织的功能,深刻认识到它是政府功能难以达到的公共领域进行的有益补充。但也有人认为,非政府组织特别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可能以服务公共的名义进行非法活动,当然并不能排除此种可能,但是类似这种情况属个别现象,政府应强化监管,但是不能一概否认它的公共服务属性。

3.4继续深化以人口过程为内在逻辑的人口管理

上述几个方面为人口管理提供外围环境。(1)扎实做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应加强基层党委和政府的组织纪律,严肃整治村居两委领导成员的违法行为。大力开展生殖健康和围产期保健宣传医疗服务。开展好生殖健康服务目的在于,使前育龄期人口有一个好的身体条件,为生育健康的新生儿提供好的身体条件。开展好围产期保健服务的目的在于,妇女怀孕之后,保证胎儿健康成长,为新生儿提供较好的先天素质。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做到位,将大幅度减少病残儿的出生,将会为家庭和社会节约一大笔开支。(2)加强社区建设,优化流动人口管理组织结构。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2013]17)提出,要强化政府指导和职能转变,实行权力下放、工作重心下移,实现权力、责任、义务、经费同步下放到社区,创新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机制。这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创造了制度条件。另一方面,目前,流动人口管理部门设置卫计委,在业务上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为主,兼有流动人口社会服务管理的内容。事实上,由于部门职能的限制,卫计委难以承担起流动人口社会服务管理的职能。进入21世纪以来,流动人口成为中国波澜壮阔地社会流动的主体,因此,应以流动人口管理为主线,整合各部门流动人口管理职能,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设在发改委,在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计划生育、公安、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共享的流动人口信息平台。

摘要:本文梳理了山东省人口管理的主要特征,即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水平具有局限性,城镇化管理有序推进,户籍管理更加人性化,流动人口管理进一步推进等;提出了当前人口管理存在出生性别比偏高、农村三留守突出、基层社区管理涣散等问题;最后提出应对山东人口管理的大力加强城乡社区党组织和委员会建设,加大公共资源向社区层面投入的力度,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继续深化以人口过程为内在逻辑的人口管理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东人口,社会治理,以人为本,人口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曾凡华.上海、广州人口管理经验及给我们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7(03).

[2]接栋正.发达国家人口管理办法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8(04).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篇8

关键字: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政策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54-02

一、社会保障政策综述

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由个人、企业、国家三方面进行融资,保障社会成员在遭遇病痛、失业、工伤、生育、养老时的基本福利,增强人民面对以上风险的承受能力。我国的社会保障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商保险、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在我国的社会保险建立经历了探索-建立-完善的过程,为流动人口的生活各方面带来了有力保障,随着我国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统筹层级不断提升,城乡制度的逐渐并轨,社保将更加全面而又有力的保障流动人口的生活,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市民认同和归属感。

(一)《社会保险法》的颁布。2010年10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了各项社保的缴纳范围和主体,明确了社会保险在中央和地方的负责部门,同时明确规定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应当依照法率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各项社保政策的细化完善奠定了有力基础。

(二)相对成熟的养老保险。在2009年12月人社部与财政部发行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该方法是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保障跨省流动且在城市中工作的劳动人员的合法权益制定的,该办法规定对于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在跨省流动后在各地缴纳的养老保险年限可以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积计算。这适应了我国大量的流动人口是向东南沿海跨省流动的趋势,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提供了有力的养老保障。

(三)医疗保险的逐步完善。在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对职工医保的缴纳方式和覆盖范围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明确了通过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的方式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医疗保险制度。

在2009年7月,人社部与财政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在其中明确提出了提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的要求。并指出要在2011年基本实现市级统筹,同时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试行医疗保险的省级统筹。同年12月,人社部与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的意见》,在再次强调了要建立基础医疗保险的市级统筹减少异地报销的同时,对于异地就医的情况明确了应当享受参保地的医保待遇,对于异地就医产生的花费参保地应予报销。并对精简报销程序,为参保人员提供便利的方面做出了细致规定。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无疑是一阵强心剂,消除了后顾之忧。

2015年8月,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的办法》,对积极引导农民工在工作地入户和所能参加的落户地城镇医保类型做出了规定。同时提出了改进不同地域不同类型间医保的接续手续,确保农民工的基本医保待遇连续享受。

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了要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城乡居民的福利待遇公平化合理化。

2016年4月,人社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区、市),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高于9个月的省(区、市),可以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低至19%。此举降低了企业为员工缴付社保的负担,在保证养老待遇不降低的情况下提升了企业为员工投保的积极性。

二、现行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

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农民工总量连续多年持续增加,但增速持续下滑[1]。

(一)社会保障全国整体参保人数持续增多。

养老保险: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58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01万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征缴收入23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7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9937亿元。

医疗保险: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665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35万人。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1193亿元,支出93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14.5%。

失业保险: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73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3万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2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8万人。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368亿元,比上年下降0.9%,支出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083亿元。

工伤保险: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21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93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74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万人。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754亿元,支出5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6.8%。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285亿元(含储备金209亿元)。

生育保险: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77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2万人。全年共有642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29万人次。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502亿元,支出4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1.8%。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84亿元[2]。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有所上升,但与全国水平相比总体仍然较低。

根据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近似看做流动劳动人口)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为29.7%,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为18.2%,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6.4%,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为9.8%,参加生育保险的比例为7.1%,参加住房公积金的比例为5.6%。相较于去年的水平,均有所上涨,分别提升了1.2%,0.6%,0.7%,0.7%,0.5%,0.6%。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与流动劳动人口主要面临的经济负担重,失业率高,缺乏稳定保障的需求和困难相比较,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较低参与度则很难对日益增多的流动人口形成可靠稳定的保障。

(三)农民工主对社会保障需求并认同。

由巴格内(D.J.Bagne)提出的人口学经典的“推拉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流动人口的需求。人口之所以流动是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在城市中所能得到的优厚的待遇成为了对流动人口的拉力,而农村较低的劳动报酬则成为了流动人口的推力。后续的数据采自“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15年的问卷调查结果。这是民政部的一项持续性抽样性的调查项目。根据统计数据得出结果,就2014年失业保险满意度分析来看,流动人口对失业保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到了22.6%和18.4%。超过一半(53.2%)的受访者对失业保险的满意度是一般,而4.2%和1.6%的流动人口受访者对失业保险满意度的态度是比较低和非常低。可以总结出失业保险在流动人口中具有着作用明显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参与社会保险的行为在为自身的养老健康等多方面进行保障的同时,无疑是对社保现状的肯定与支持。但同样需要明确的是流动人口因其自身工作的不稳定性、异地手续的接续论难、以及社保费率过高等问题使参与社保的人数低于全国整体的参保情况。而将近一半的流动人口家庭想要参与到社会保险中缺遇到了种种困难,这说明在流动人口面前社保的参与仍有一面无形的屏障等待着破除。对失业保险较少的负面评价说明了事业社保在实际用途中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一)面对多元化流动人口的政策改革。

我们可以把城市流动人口分为两类,一类为有着较为稳定的工作,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市民化水平较高的流动人口。另一类为工作性质较为临时,且有可能返回原先所在的城市或者农村的流动人口。在面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改革上也应当以保障这两类流动人口基本权益为改革方向。对于第一类市民化程度较高的流动人口,我们应当以直接扩面的方式将其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险体系中去,为他们建立起入户的通道,促进城市化进程。对于第二类市民化程度较低、工作不稳定、支付能力较弱的流动人口,政府应当为其建立支付金额较小、流动性强、保障性强的社会保险,同时应当注重费缴费性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二)政府提升资金投入。

对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和医疗压力不断增大,政府应当进一步提升在社会保险中的资金投入。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的支出大约占据我国财政支出的12%,而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占比大约为30%-50%,即便是中等收入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也占到了20%以上。从社会保障支出在GDP的占比上,水平最高的是法国。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发布的报告,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法国社保快速增长,尤其是针对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的保障性指出大幅度增加。其社保支出增速大幅度增加,以至于法国14年的社保支出水平达到历史最高,占到了该国当年度GDP的31.9%,成为了世界之首[3]。可以看到,大部分国家的政府都承担了社会保险的主要责任,很多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是在所有支出中位列第一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在社会保障的资金供给中明确政府的“首位度”,大幅提升这会保障开支,保障人民权益。

(三)建立全国统筹办法,完善跨地区有序转移接续机制。

流动性是流动人口的一大特点,在制定面向流动人口的社保的建立和改革方案上必须正视流动人口的这一特点。然而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政府收入水平不相称、人口组成及流动方向不一致等问题使得实现全国统一的社保统筹建立有着相当的难度。首先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将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信息录入其中并全国联网,对流动人口发放社会保险卡,实现全国“一卡通”。当流动人口跨地区就业并继续参保的,由两地社保部门为其实现保险关系的无缝衔接。当劳动关系解除迫使保险中断的,应保留其保险关系并封存其个人账户,并按照一定利率为其计息[4]。其次要根据各地的社会保险水平和参保人数提升不同程度的财政支持,消除各地不同等级不同标准的社会保险,统一实行“就高政策”。从而使得社会保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提高流动人口的参保积极性,提升社会保险质量。

参考文献:

[1]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4/t20160428_1349713.html,2016-04-28

[2]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5/30/content_5078119.htm,2016-05-30

[3]张勇.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经济效应分析:1999-2013年[J]. 社会保障研究, 2015(5):90-96.

上一篇:智慧商业服务管理平台下一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