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管理

2024-09-11

社会化管理(通用12篇)

社会化管理 篇1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遵行“档随人走”的管理制度, 即一人一生必须有一份人事档案, 而且是终身的。虽然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有一定的优越性, 但它的终身制管理模式已经渐渐地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人才属于全社会, 而不仅仅属于某个地区、部门或者单位, 人的属性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进行人才流动已成为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然。人事档案制度的人本化必然以承诺个人的自由流动与发展的权利为前提, 只有实现档案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分离, 实现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 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组合。因此, 新型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更好地适应当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一、新模式的基本含义

1.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产生了多种经济组织形式, 全国各地也纷纷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如各省市人才市场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它们不是单纯的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机构, 而是面向社会, 其管理对象包括该区域范围内所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服务对象更具有社会性, 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人事档案服务。

2. 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性。

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 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 这种机构人事档案仅限于本单位人员, 来源单一、内容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其档案来源广泛, 包括该社区范围内的各类人员, 使得内容也相对丰富。

3. 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多样化导致了对人事档案内容、载体、传递方式等方面需求的多样性, 已不是仅局限于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使用的狭窄范围, 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会经常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

4. 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

网络的普遍运用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人事档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式进行管理, 把不属于个人隐私的内容采用网络化管理, 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模式变为开放式的模式。

二、新模式的现实意义

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人才流动, 促进人尽其才, 还有利于人事档案规范化、现代化及网络化管理。目前已经有很多这样成功的实例, 如广州的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保管着美国著名的3M公司广州分公司70多名员工的人事档案以及中国联想集团广州分公司部分员工的人事档案;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于1997年就连接了互联网, 已经向1 500个单位提供了人才信息网络的终端, 可以网络搜寻到2.5万条人事档案信息, 并开发了人才测评软件系统, 为7 000多人进行了评估。又如1986年8月, 甘肃省永靖县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社会性文件中心,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也相继成立了类似的档案管理中心, 提供的服务基本是代存、代管业务, 对托管档案实行社会化管理。这说明我国人事档案实行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是必要和可行的, 现阶段主要适用于流动人员的社会化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在今后更大范围内、更多类别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也是适用的。因此, 笔者认为, 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本质是人事档案归社会所有, 每个合法的社会组织都有平等地享有人事档案服务的权利。作为人事档案管理者, 应最大限度地变管理为服务, 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由上到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交流互动的管理模式, 使更多的公民参与到人事档案管理中来。

三、新模式的运行方式

可参照教育部学历查询网的做法, 建立一个人事档案网, 可以考虑由国家统一设立一个以居民身份证为准入号码 (也是终身检索号码) 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 我们可以称其为“人事档案管理中心”, 在一定区域内 (省或县) 也设立格式相同的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 集中管理该区域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可以在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之间流动、传递。

1.各单位、组织、团体把人事档案通过人事代理的方式统一输入该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和开发利用, 把辞职或被辞退人员的人事档案也从原单位清理出来, 实行社会化管理。这样, 既可以减轻用人单位的管理压力, 也有利于政府对人力资源的宏观调控, 为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基础性服务。

2.“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向社会所有合法的社会组织提供人事档案信息服务。如任何单位或部门需要利用人事档案资源, 都可以通过准入号码到“人事档案管理中心”查阅。但各社会组织、用人单位在平等享有人事档案信息服务的同时, 也必须定期向“人事档案管理中心”输入其所使用的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 由“人事档案管理中心”按一定的标准统一归档, 并由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为各用人单位提供人事信息和人事材料凭证。

由于居民身份证的唯一性特点, 使得人事档案既可避免一人多档、重复建档、弃档、毁档等现象的发生, 又可以和公安、银行、社会保险等相关部门联合, 把有关个人的信息资料全部输入计算机, 建立以学业、才能、业绩、信用为主要标准的人事档案, 组成个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信息资料, 并构成一个人一生完整的记录, 由人事档案管理中心负责保管和提供服务, 并对人事档案实行专业化、社会化管理, 建立全国通用的、标准的、适用的、可靠的人事档案信息库, 使人的管理从过去单位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过渡, 充分体现档案工作“集中统一, 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和“便于利用”的工作目的, 建立档案信息管理、服务、开发三位一体的人事档案管理新模式, 充分实现社会公共管理。

社会化管理 篇2

三级医院评审工作(社会化服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

总结汇报材料

2008年11月14日——15日,省卫生厅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对我院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会化服务

1. 应急救援中未组织演练,应急队员对预

案了解欠佳,应急处理能力掌握水平尚有不足。

2. 卫生支农上与市卫生局联系不够,完成任务不多。

3. 帮扶指导工人有待进一步提升。

虽有双向转诊协议,但无双向转诊的具休内容,如具体文字性的东西;向上转诊的次数较多,向下级医院及社区康复的病人无;为下级医院(包括社区)培训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才数量较少。

二、教学管理

1. 教学设施尚不够完善,配置不齐,按照医院职工和实习生的规模,示教室面积不够,尚无自习教室。

2. 科室小讲课开展不理想,部分科室尚未开展或开展无记录,或记录很简单,无实习同学参加或参加无签名。病历讲座不理想,实习生各科室病种完成率不够,操作完成率不高,轮转不及时,有缺勤情况。

三、科研管理

1. 管理不规范,科研规划内容不充实,年度计划制定不甚完备,各项课题工作记录内容少,有的甚至无工作记录,科研管理不规范。

2. 立项课题:省部级及厅级重点课题数不足。

3. 科技成果:国内先进水平项目不够。

4. 科研奖励项目: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的项目数量不够。

四、论文发表情况

1. 论文总数不够(114篇),核心期刊文章14篇,不足10%,距离总数150篇尚有一定差距,核心期刊(SCI)应达30篇以上。

2. 重点科室:如妇产科论文数只有四篇,无核心期刊论文;神经内科:无论文;中医、肾病科在肾病方面无论文,蛇伤几篇文章内容有些雷同,且有一稿多投的嫌疑;消化呼吸科论文数为三篇。

3. 一般科室:急诊科无论文,儿科论文只有两篇,神经外科有四篇文章(含高坑发表),病理、放射科、麻醉科、ICU等文章欠缺情况亦很严重。

4. 特别值得注意:市级重点学科:泌尿外科、烧伤科近几年论文有待加强。泌尿外科论文只有一篇,按理有高层次的人才应在科、教、研上能够全面开花;烧伤科2006年以来无一篇论文发表,按照市级重点学科的要求应进一步加强,亦是医院发展的需要。

五、考核与培训中我只就涉及医务口的业务进行总结

1. 岗前培训尚有待进一步规范。

2. 继续教育工作尚未完全铺开,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无。

3. 业务学习开展次数不够,1)科室,2)院级。

以上情况不足,我个人看法是否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社会化服务中:1)加强应急救援的演练,每年可组织1-2次的演习,具体由主管应急的部门制定计划,或集体参与市卫生局组织的应急演练,(加强与市应急办联系),让应急队员在实践中掌握预案,加强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掌握水平。2)卫生支农加强与市卫生局医政科联系,积极参与或承担卫生支农任务。3)将双向转诊的工作日常化,不宜将有康复价值的患者随意出院,放任自流,应向下级医院或社区医院进行转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提高社会效益;对转诊至我院的患者须由转诊医院填写转诊单,由急诊科或相关被转诊科室承担该项任务,实现患者在转诊过程中的无逢隙连结。

2. 教学管理上:1)配备实习生的示教室与自习教室,最好在大楼中,如纤维支气管镜候诊室可充分利用,四楼体检中心候检室都可以利用;购置模拟人等教学设备,有利于在院职工三基培训,有利于实习教学。3)建立实习生宿舍,保障实习生安全,将在综合楼中的宿舍尽量先投入使用。4)科室小讲课开展可以由各科室在年末将计划报医务部或科教科备案,定期检查,将其与年度考核指标一起对科室进行考核。

3. 科研管理:由科教科或医务部统管,每一课题都须医院教学或学术委员会予批才能进行,进行后要进行定期检查并要有工作记录,加强与省卫生厅及兄弟医院的联系,亦可充分发挥湘雅的科研优势实行“拿来主义”,并可与赣南、井冈山大学、九江学院进行协作,承担省级科研课题立项,从而带动科研立项,科技成果转化,争取省市厅级科技奖励。

4. 论文方面,也应该将其纳入科室年终考核中进行管理,对于在论文方面做的好的科室进行科研经费倾斜政策,调动积极性;对于论文数不达标的科室,取消年终先进的评定,对于原为重点科室的予以取消重点科室称号(重点科室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5. 考核与培训项目中,进一步规范岗前培训内容,完善相关资料,继续医学教育上加大投入,如购置双卫网终端,满足低年资及外出学习机会少的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促进医院发展,并纳入学分

本文作者:yezhaoyang 好范文原创投稿

三级医院评审工作(社会化服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

总结汇报材料

2008年11月14日——15日,省卫生厅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对我院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会化服务

1. 应急救援中未组织演练,应急队员对预案了解欠佳,应急处理能力掌握水平尚有不足。

2. 卫生支农上与市卫生局联系不够,完成任务不多。

3. 帮扶指导工人有待进一步提升。

虽有双向转诊协议,但无双向转诊的具休内容,如具体文字性的东西;向上转诊的次数较多,向下级医院及社区康复的病人无;为下级医院(包括社区)培训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才数量较少。

二、教学管理

1. 教学设施尚不够完善,配置不齐,按照医院职工和实习生的规模,示教室面积不够,尚无自习教室。

2. 科室小讲课开展不理想,部分科室尚未开展或开展无记录,或记录很简单,无实习同学参加或参加无签名。病历讲座不理想,实习生各科室病种完成率不够,操作完成率不高,轮转不及时,有缺勤情况。

三、科研管理

1. 管理不规范,科研规划内容不充实,年度计划制定不甚完备,各项课题工作记录内容少,有的甚至无工作记录,科研管理不规范。

2. 立项课题:省部级及厅级重点课题数不足。

3. 科技成果:国内先进水平项目不够。

4. 科研奖励项目: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的项目数量不够。

四、论文发表情况

1. 论文总数不够(114篇),核心期刊文章14篇,不足10%,距离总数150篇尚有一定差距,核心期刊(SCI)应达30篇以上。

2. 重点科室:如妇产科论文数只有四篇,无核心期刊论文;神经内科:无论文;中医、肾病科在肾病方面无论文,蛇伤几篇文章内容有些雷同,且有一稿多投的嫌疑;消化呼吸科论文数为三篇。

3. 一般科室:急诊科无论文,儿科论文只有两篇,神经外科有四篇文章(含高坑发表),病理、放射科、麻醉科、ICU等文章欠缺情况亦很严重。

4. 特别值得注意:市级重点学科:泌尿外科、烧伤科近几年论文有待加强。泌尿外科论文只有一篇,按理有高层次的人才应在科、教、研上能够全面开花;烧伤科2006年以来无一篇论文发表,按照市级重点学科的要求应进一步加强,亦是医院发展的需要。

五、考核与培训中我只就涉及医务口的业务进行总结

1. 岗前培训尚有待进一步规范。

2. 继续教育工作尚未完全铺开,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无。

3. 业务学习开展次数不够,1)科室,2)院级。

以上情况不足,我个人看法是否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社会化服务中:1)加强应急救援的演练,每年可组织1-2次的演习,具体由主管应急的部门制定计划,或集体参与市卫生局组织的应急演练,(加强与市应急办联系),让应急队员在实践中掌握预案,加强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掌握水平。2)卫生支农加强与市卫生局医政科联系,积极参与或承担卫生支农任务。3)将双向转诊的工作日常化,不宜将有康复价值的患者随意出院,放任自流,应向下级医院或社区医院进行转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提高社会效益;对转诊至我院的患者须由转诊医院填写转诊单,由急诊科或相关被转诊科室承担该项任务,实现患者在转诊过程中的无逢隙连结。

2. 教学管理上:1)配备实习生的示教室与自习教室,最好在大楼中,如纤维支气管镜候诊室可充分利用,四楼体检中心候检室都可以利用;购置模拟人等教学设备,有利于在院职工三基培训,有利于实习教学。3)建立实习生宿舍,保障实习生安全,将在综合楼中的宿舍尽量先投入使用。4)科室小讲课开展可以由各科室在年末将计划报医务部或科教科备案,定期检查,将其与年度考核指标一起对科室进行考核。

3. 科研管理:由科教科或医务部统管,每一课题都须医院教学或学术委员会予批才能进行,进行后要进行定期检查并要有工作记录,加强与省卫生厅及兄弟医院的联系,亦可充分发挥湘雅的科研优势实行“拿来主义”,并可与赣南、井冈山大学、九江学院进行协作,承担省级科研课题立项,从而带动科研立项,科技成果转化,争取省市厅级科技奖励。

4. 论文方面,也应该将其纳入科室年终考核中进行管理,对于在论文方面做的好的科室进行科研经费倾斜政策,调动积极性;对于论文数不达标的科室,取消年终先进的评定,对于原为重点科室的予以取消重点科室称号(重点科室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5. 考核与培训项目中,进一步规范岗前培训内容,完善相关资料,继续医学教育上加大投入,如购置双卫网终端,满足低年资及外出学习机会少的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促进医院发展,并纳入学分[page_break]管理,定期进行考核(按照医师考核办法)。鼓励优势学科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上的申报,2009年申报了3项(骨科、护理及检验科等),加强业务学习。

从医院管理的角度需要设置一名主任助理(或教学秘书),承担日常实习生管理、教学与科研管理。

社会化管理实现社会整体消防安全 篇3

关键词:消防管理 消防宣传 社会化

0 引言

消防工作社会化问题已经提出十几年,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我国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还有很大差距。社会化手段明显不足,尤其是消防宣传,社会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其宣传手段、方式、宣传主体、受教育对象等都存在许多不足。

1 国外消防宣传社会化的现实情况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消防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宣传手段多样,综合性强,全民的消防意识较高,其社会化程度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1.1 美国 美国消防宣传教育更是自成体系,包罗万象,触角伸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美国利用媒体进行消防宣传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消息在一段时间内稳定的和持续不断的流动散播。(单个信息是不可能被长久记得的)。②消息强调了现在的季节性危险和当前季节影响。消防安全知识能在对火灾的公告和报纸或广播那里得到。③有时新闻项目能用来为较多的特定教育的信息提供帮助。例如,描述消防队如何以最小的损害和没有死亡控制特定的建筑火灾;有时候也许会提及居民最近安装的一种烟检测器,后续文章为烟雾检测设备和一氧化碳警报操作细节和加强运作的防火安全。

为了更好的做好宣传教育,实现消防社会化,提高全民消防意识,美国消防部门的火灾和生命安全组安排地方学校、公司、行政单位的行政主管或者负责人确定时间培训上岗人员。消防部门的人员或特别专家到场提供指示。

除所面对特定学生的教育节目和为老师准备的在职节目之外,消防宣传手册还发到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的家长那里。手册包含家务里可避免的可燃材料的储积,烟气、热探测和报警系统,监视灭火系统,区域化,疏散走廊,以及具有地方意义的相关内容。辅导员与管理员一起评估火灾训练,或与这些科目一道作为防火检查一部分。

1.2 英国 英国的消防宣传教育同样完善,而且别具特色: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消防教育工作。用60多种语言文字(其中有汉语、盲文等)和图画印制出宣传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知识的十分实用的消防教育资料,发给居民群众。

同时,为了增强知识性、操作性、模拟性和实效性,近年来开始建立比较正规的社区安全教育中心。无论是消防站还是教育中心,消防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很多人在这学习,不仅能激发很高的兴趣,而且能学习到丰富的消防安全知识。

因此,无论是到学院,还是到消防机关;无论是到消防站,还是安全中心,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消防历史和文化气息。这里没有现代建筑的奢华,而是特别注重传统和历史,许多消防站都有保留着古老遗迹的房子,有的消防站已是一个多世纪的产物。每个消防队站都张贴、悬挂与消防有关的饰物,既有消防历史沿革展品,也有消防教育图片、油画、素描、照片、张贴画、雕塑等。这是一种典型的怀旧消防文化,而且本身就具有一种很有强势的宣传效力。

2 完善我国消防宣传社会化手段的建议

2.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如在今年公安部消防局工作要点第15条提到“全力推进社会消防宣传教育培

训”,政府部门因当根据此项安排,加强宣传骨干队伍建设,制定宣传工作规划。协调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义务、学历和职业教育内容。

在做好社会工作的同时,政府要加大在消防宣传上的资金投入,力争消防宣传经费和消防设施建设投入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

2.2 充分利用全社会力量开展消防宣传 实现消防宣传社会化,应当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接纳社会各种组织援助。只有这样才能组织开展一些涉及面更为广泛的大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他们在面对火灾和其他危及生命安全的灾害时能及时、有效的付诸实践,实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目标。同时,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鼓励个人、社团、企业捐助消防宣传事业,要规范对社会捐款的使用,确保捐款用于消防宣传事业。

2.3 培养专门的消防宣传人员 公安消防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消防宣传科、室,做好全社会消防宣传的统筹安排工作,加大力度搞宣传,而不要使消防宣传与其他科室合并,更不能出现身兼两职的情况,以提高消防宣传效率。

3 结束语

国民消防安全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笔者对比发达国家在社会化消防宣传上取得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探索我国在社会化消防宣传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解决方案,为促进我国消防宣传社会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旺.石家庄市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

[2]冯思兰,王高文.发展消防中介组织推动公共消防安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11).

[3]李容.浅谈消防安全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04).

作者简介:

社会化管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年龄大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共293例。入选标准: (1)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协会 (WHO/ISH) 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 Hg; (2) 患者自愿参加; (3) 本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患者。患者家属入选标准: (1) 年龄25~70岁,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 (2) 无认知行为能力障碍; (3) 为患者直系亲属, 与患者长期共同生活。将自愿参加的患者家属纳入观察组, 两组患者及家属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 (1) 存在精神异常者; (2) 高血压且伴有其他肿瘤疾病, 且在半年内有过化疗史, (3) 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伤的中风患者。观察组共149例, 其中男77例, 女72例, 平均年龄 (69.47±8.11) 岁, 收缩压 (159.19±12.85) mm Hg, 舒张压 (82.56±8.13) mm Hg;对照组144例, 其中男76例, 女68例, 平均年龄 (68.21±9.48) 岁, 收缩压 (157.42±12.22) mm Hg, 舒张压为 (83.79±12.02) mm Hg。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文化程度方面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社区医生指导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并定期接受血压测量。社会化管理模式主要包括3个部分, 其一为患者的自我管理;其二为医生对患者的支持;其三是患者家属的支持 (包括参加患者教育课程、关心患者、与患者交流, 监督患者等方面) ;常规治疗只有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医生的支持;本中心专门成立健康小组, 3名全科医生对其进行管理。每2周进行1次健康讲座, 内容包括: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饮食指导, 规律运动的重要性及方法, 合理药物选择以及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压控制的理想范围等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要求家属与患者一同参与, 多陪伴、关心、鼓励和监督患者。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干预。

1.3 评价方法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血压状况、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状况等。生活方式采用患者基本生活方式调查量表监测患者饮食控制、锻炼时间次数、参加患教频率、服药依从性等内容。患者心理状态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均进行面对面调查, 使用规范指导语, 问题部分由患者自行填写或帮助读题、填写, 避免诱导性语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达,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干预12个月后, 观察组和对照组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血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单位:mm Hg)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干预后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方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方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干预后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SAS及SDS评分变化

干预后, 观察组SAS, SDS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3。

(单位: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单位: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 (CVD) 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NCD) 中最重要的一类, 而CVD中高血压又堪称“罪魁祸首”。由于高血压患者人数众多, 管理内容复杂, 虽然我们已具备管理高血压的理论基础, 也拥有管理高血压的策略理念, 但实际管理过程中仍须坚持创新, 才能把高血压管理好, 把心血管疾病控制在“未病”阶段。因此, 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进行社会化管理, 才有可能有效地保护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健康。中国高血压人数众多, 但是医务人员数量却远远不够, 单纯依靠医务人员所执行的常规管理模式是不够的, 完全依靠医生管理血压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医生的支持指挥下, 发挥患者、家属等社会化力量才能更好地管理高血压。研究显示[1],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虽然高血压的管理模式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 但是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会化管理却未曾有报道。

大部分患者存在老年健忘等症状, 从而造成了他们在服药上出现不规律或者不服的现象。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用药不按规律, 遵医行为差[2], 给实际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家属作为患者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高血压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家属参与健康教育, 对患者能否安心治疗, 得到长期、有效的照顾和心理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 家属作为护患沟通的桥梁, 及时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家属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 以及饮食运动情况, 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监督与督促。研究结果显示,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更有利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控制[3,4]。本研究显示, 家属参与的社会化高血压管理, 能够更好地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 改变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 (包括患者饮食、运动、参加患教次数, 患者依从性等均具有明显差异) , 这可能是因为家属对患者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

不仅如此, 我们还观察到, 有家属的支持, 对于患者的心理因素也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干预后, 观察组SAS, SDS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这可能与患者得到家属理解, 并且家属对与患者起到的关心、鼓励、陪伴有关系。更是因为一个人的健康观念、心理状态、生活方式、从医行为的改变往往离不开家庭的支持。研究指出心理因素 (精神神经因素) 也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5]。有资料显示, 焦虑和抑郁本身就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6]。而年长是焦虑和抑郁的独立影响因子[7]。因此, 对于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管理更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 高血压社会化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防治中, 不但效果良好, 而且利于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家庭关系, 降低医疗成本, 值得推广。本研究提示, 社会化管理指向多方面, 医生、患者、家属可以作为一体对高血压进行社会化管理。常规的管理模式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但若想更好地提高血压控制情况, 需要使用社会化管理, 也可以说这是常规模式的有效升级。

参考文献

[1]姚亮, 刘申, 胡敏, 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J].上海医药, 2013, 34 (20) :35-38.

[2]刘宇婷, 杜亚平.高血压社区管理研究的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 2011 (14) :145-146.

[3]孙娜, 李晓倩.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在2级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 (28) :3463-3466.

[4]陈晓晴, 郭彩云.家属参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医疗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 (1) :47-48.

[5]聂琳.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现状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2) :118-131.

[6]Patten SB, williams JV, Lavorato DH, et al.Major depress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high blood pressure:epidemiologic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J].Psychosom Med, 2009, 71 (3) :273-279.

创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篇5

1、工作平台建设

各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各社区居委会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要有单独的办公场所,有与工作相适应的基本办公用具,配备电话、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辖区内至少有一个“社区退休人员活动场所”,并配备不少于10件(套)健身、娱乐器材。社区工作站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包括岗位责任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同时规范社会化管理业务操作程序。办事须知、工作流程和服务指南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2、人员队伍建设

各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机构工作人员、社区退管专管员要牢固树立为退休人员无私奉献的思想,积极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具体业务工作。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社会化管理服务业务,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本领。为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县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将分别在上、下半年举办两次社会化管理服务业务培训。

3、强化目标管理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要达到95%以上,居住在县内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要达到100%。根据下达的社会化管理工作目标,各镇要建立全年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规划,并有相应的工作措施。开展各项工作前要有方案,工作中要有调度,工作完毕要有记录。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要结合实际,多创“亮点”,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县社会保险管理中心要善于发现、培育、推广“亮点”工作模式。

4、规范基础管理

对新进社区退休人员,要及时上门走访,发放《南陵县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要通过入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摸清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各类基础台帐,完善各种信息数据,做到数字不重、不漏、不错,科学准确,并及时输入计算机。进一步规范工作活动记录,按照统一要求,做到各项工作和活动记录详细,归档合理。

5、养老待遇认证

把社区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供养直系亲属领取生活费的资格认证工作,作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到辖区内资格认证一个不漏、不发生一起冒领行为。继续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险和社会化管理服务政策咨询服务,协助企业退休人员家属办理丧葬补助金和供养直系亲属手续。

6、组织党员活动

建立退休人员党组织,定期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退休人员党员政治思想工作,发挥退休人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为社区建设再作新贡献。

7、开展文体活动

充分利用现有文体资源,定期组织退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建设,经常性地向退休人员开放。尚未建立退休人员活动场所的镇和社区,要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和辖区单位支持,尽快解决退休人员活动场所。指导、支持退休人员文体兴趣团队,经常性地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做到各项文体活动有计划,实施有方案,事后有总结。加强对退休人员自管小组的指导,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和各类文体活动。

8、做好医疗服务

有条件的社区要与辖区医疗机构联系,为方便退休人员就医建立绿色通道。按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退休人员到指定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定期在退休人员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9、坚持“四个必访”

对重病住院、家庭重大事件在知情后48小事内要上门慰问,对死亡的在24小时内上面慰问并留置申领丧葬费、抚恤金等材料,在重大节日要对辖区内退休人员进行走访。探索“四个必访”工作经费来源和支付办法。

四、保障支撑

1、切实加强领导,确保争创活动顺利推进。各镇就业保障工作机构、各社区居委会要将开展争创省级、市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社区活动,摆上重要位置,紧紧依靠镇党委、政府,按照芜湖市企业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服务社区考核标准,逐项进行落实,确保争创活动顺利推进。

2、注重工作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在争创活动中要注重工作实效,注重过程,严禁弄虚作假,不搞一刀切。年底县社保中心将组织对全县社区居委会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考核,对条件成熟的统一进行省级、市级示范社区申报。

3、及时总结经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各镇就业保障工作机构、各社区居委会要认真总结,争创省级、市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社区做法、经验,以便及时加以推广,全面提升我县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医院后勤管理的社会化研究 篇6

关键词:医院后勤;社会化

医院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医疗服务,而医院的后勤管理则是围绕这个任务,为医院提供能源、物资、良好的环境、生活服务等而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保障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是医疗卫生行业后勤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概念

简单来说,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就是将医院后勤部门从医院剥离出去,成立公司,自负盈亏、自谋出路、优胜劣汰或是外包给社会企业管理。然而从深层次上说,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是指医院后勤通过内化社会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方法、价值态度等,来认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并着手开展变革,使其逐步达到甚至超越社会同行业水平的自我完善过程。

二、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形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深入、医疗服务成本越来越高,我国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发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医院独立或与企业一起成立后勤服务集团;二是将医院后勤部分外包,并向社会开放的部分外包后勤管理形式;三是由社会力量为医院提供后勤保障,将医院后勤全盘托付给其他组织的完全外包形式。

(一)医院独立或与企业合作成立后勤服务集团。通过组建后勤服务集团,医院后勤管理由内部负责向社会负责转变,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或者由医院之间的后勤联合,或医院后勤和社会后勤服务联合,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通过合并、重组促进资源整合,发挥更加专业化、高质量的后勤服务作用,也为医院后勤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其效率。

(二)将医院后勤部分外包。医院后勤服务部门向社会开

放,在保证医院需要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服务提高后勤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模式适合于那些不能间断或间断时间指允许在短时间内的部门,如水电供应,其方法是把医院后勤部门归属于一个医院后勤服务公司,相对自主经营,跟医院签订有偿服务合同。

(三)将医院后勤完全外包。由社会专门组织为医院提供后勤保障服务,这种方式适合与那些应急性但不是非常强的服务部门,这样有助于减轻医院负担,并且能提高后勤服务的工作质量。当然这种方式不能盲目进行,而是在一套完整的分析、评估、遴选和监管体系的约束之下有序进行的。

三、促进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对医院后勤系统整体规划。可以将医院后勤分为三大块,部分班组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部分班组组成相应的服务公司或中心,医疗区实行物业管理。首先,对与医疗直接相关的水电气服务部门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对其经济指标进行量化定额管理,并根据完成情况实施奖惩;其次,对一些相对独立于医疗而又能创收的后勤部门,如饮食服务中心等,成立服务公司,并从医院剥离出去,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自负盈亏,面向医院和社会服务;最后,将保洁、维修、绿化等服务项目交给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

(二)建立完善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在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从托管到逐步剥离,再到完全社会化的过程中,医院后勤管理制度也应逐步完善。制度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后勤服务的发展,也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作为医院,特别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其后勤涉及部门众多,制度也应细化到每个部门,每种模式,把每一项制度的执行职责都落实到科室、个人,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对脱离实际和难以实现的制度要及时调整修改,对不全面的要补充,以适应医院后勤逐步社会化的过程。

(三)将医院后勤社会化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医院后勤工作内容多,服务面广,任务量大,如果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其中,对于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都意义重大。通过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采用智能网络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减少管理人员配置,有效监督服务过程和效果,获取科学的管理数据,改进工作方式。不管采用哪一种后勤管理方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都逐渐成为主流。

(四)妥善管理医院后勤工作人员。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过程中,工作人员都应由相应的后勤服务公司管理,按其所从事的职业安排合适的岗位,发挥他们的专长,由其公司按标准发给相应的待遇,伤残病死等费用及善后处理都由其公司按规定承担,其公司负责对后勤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这种后勤工作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有利于他们认识到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产生较强的风险意识,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为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社会化管理 篇7

一、慧泽社区简介

慧泽社区成立于2009年9月,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市街道红化沟内, 辖慧泽园和慧泽山庄2个住宅小区, 有居民楼栋131栋。现住人口3189户, 9470人。社区党总支下设25个网格党支部, 一个机关支部, 直管党员80人。

辖区居民多数居住在多层楼栋内, 居民整体素质较高, 大多处于就业状态, 闲散人数相对较少, 去年4月在南市街道物业办的牵头下, 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慧泽山庄业主委员会, 将业委会中有能力、有威信的主任与社区主任交叉任职, 通过社区与业主委员会共同监督指导物业公司, 大力维护业主权益, 对小区的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正规化。

可以说, 慧泽社区是一个年轻的新兴社区。年轻, 往往是激情、奋斗、拼搏的代名词。面对沟道长、人口密、门面多的现状, 慧泽社区将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作为重点任务, 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结合社区实际, 不断推陈出新, 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经验。推行网格化管理, 则是一项成效极其显著的创新化管理手段, 对此进行研究, 对提升同类社区社会化管理水平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慧泽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介绍

慧泽社区针对当前社会服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难点问题, 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 对自身的规模和情况做了详细摸底和分析, 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1. 合理划分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单元

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 以300户—500户为标准, 将慧泽社区1.4平方公里, 9470人合理划分为27个网格, 坚持做到“网不漏格、格不漏户、户不漏人”。实时采集格内人、地、事、物、组织, 坚持做到“以房管人、以静制动、人来登记、人走核销”。以网格为单位, 围绕社会服务管理各事项, 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切实做到精准定位、精选定人, 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

2. 科学构建社会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慧泽社区积极搭建社会管理服务二级信息平台, 即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站, 实行“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通过网格员的三级平台, 深入格中, 发现动态事件、了解群众疾苦, 有效地实现了与街道一级平台和社区二级平台的及时互动。

3. 系统优化社会服务管理力量配置

将区域党建、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民政、妇联等工作逐步充实、整合到网格中, 形成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机制, 构建成社区专业力量与社区群众相结合的社会服务管理新格局, 做到社会服务管理资源整合、力量集合,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驻共建。

4. 全面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

打破旧的“一居一支”组织设置形式, 将原6个支部扩建为网格党支部25个, 形成“一网格一支部”, 构建“区党委—街道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四级党组织网络体系, 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确保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网格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5. 积极构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

为网格员配备了移动终端PDA (智能手机) , 建立了基础数据库、网格数据库、网格移动信息系统、“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社会服务动态记录和统计分析系统7大信息系统, 全面、详细、准确管理网格内的人、地、事、物等信息, 将每个事项的工作流程都纳入“采集上报—事件受理—事件分转—指挥派遣—处置反馈—归档”六步闭环结构, 形成了“天上有眼、地上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如今的慧泽社区社区干部群众会有一种切身的体会:网格化管理带来了明显变化:通过加强社会管理,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通过加强社会服务, 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通过加强社区治理, 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管理的参与度;通过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引领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工作方向。实践证明,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统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 网格力量已成为维护区域安全稳定的基础力量,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举。

三、网格化管理成效

一是基本实现了管理对象动态过程中的“底子清、情况明”。借助网格化管理系统, 及时有效掌握动态、了解情况, 做到“早发现、早化解”, 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更加有效。基于网格化管理, 能及时有效动态掌握各类特殊重点人群的不同需求, 做到了管理的精细化和服务的科学化, 社会矛盾排查及时有效, 安全稳定得到保障。

三是精细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以社会服务管理网格为最基本单元, 在社会服务管理领域形成干群结合、社群结合的工作格局, 促进了社区工作向服务与管理并重转变, 从运动式向常态化管理转变, 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从政府一元管理向公众参与多元化转变。

构建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体系 篇8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构建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体系,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实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都需要尽快建立起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深入发展, 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改革和市场竞争, 如果企业继续承担着退休人员的管理等社会诸多责任,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我国目前人口的年龄结构已超过国际上确定的老龄型人口国家的界限, 因此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 管理好离退休人员, 尤其是大多数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已经迫在眉睫, 这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 事关国企的改革和发展。

长期以来, 职工靠企业生存养老, 似乎已成天经地义的事。今后实行的社会化管理服务, 就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 其管理服务工作与企业彻底分离, 管理服务完全实行社会化, 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由“企业人”转变为“社会人”。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 我们在1998年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即:养老金全部由社会统筹足额发放, 发放形式也改为由社保机构委托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 使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在经济上有了保障, 从而避免了因贫困企业拖欠养老金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二步, 就是要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 要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在社保机构足额发放养老金的基础上, 实现人员也要由社会管理, 也就是要积极地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使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幸福地安度晚年。

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 关系改革和发展稳定的大局。过去传统的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企业保障, 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事务管理责任, 其弊端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越发凸显。为了消除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使之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实现社会保障工作的制度创新,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指出:“到本世纪末, 要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 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力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 资金来源多元化, 保障制度规范化, 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重大步骤。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指出:“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 尽快将目前由企业发放养老金改为社会化发放, 积极创造条件将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逐步由企业转向社会, 减轻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逐步推进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 实行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 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发放, 人员由社区管理。”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强调当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是, 调整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实现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并专门阐述了如何推进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问题。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要按照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继续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并对社区如何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提出了制度意见, 这些都充分说明,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 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迈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重要步骤, 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发展社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提供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 是实现社会保障社会化的基础环节。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推进社区社会保障服务, 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加快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 具备条件的地方, 可开展老年护理服务, 兴建退休人员公寓, 对社区如何加强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社区服务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承担部分原来由企业及家庭向老年人提供的关心和照顾, 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必将进一步促进社区软硬件建设, 丰富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内涵, 从而形成社区建设新的推动力, 一是促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二是促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三是促进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

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必须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使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职能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国有企业, 特别是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 既要从事生产, 又要承担许多社会事务, 职工进了企业, 生老病死全部由企业负担, 这就严重束缚了企业自身的活力, 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以来,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但离退休人员仍然由企业管理, 许多社会事务仍由企业负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要想真正走向市场, 参与市场竞争, 就必须从沉重的社会负担中解脱出来, 才能轻装前进。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有利于清除体制性障碍,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还有利于打破传统的用工制度, 促进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用人单位不再承担劳动者年老以后的管理服务义务, 这就从根本上转变了劳动者的观念, 改变了劳动者过去一生依赖企业的思想。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 是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水平, 提高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同时也是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社会化管理服务, 就是将原来在各企业的分散管理改为以社区为平台的集中管理, 由原企业的政出多门改为统一的管理, 即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 从总体上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 是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面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增加和平均寿命的延长, 实行社会化管理, 可以更好的为老同志的晚年生活提供便利, 使他们在娱乐生活、精神慰藉等方面都会得到很好的保障。

总之, 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必经之路, 是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面对国有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 我们必须积极地、全力以赴地推进和加强。

刍议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化管理 篇9

1 城市公园绿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人们在生活环境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 随着城市公园绿地的逐渐完善, 其相关的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城市公园绿地在管理模式上是运用地产开发商直管或政府直管的方式, 在这样的管理工作中, 一些不足以及弊端逐渐显现。

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际运用中, 相关的管理责任分工不明确, 缺乏清晰的职责范围划分, 极易导致管理脱节的情况出现, 而且, 一旦有事情发生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明确的负责人, 从而影响管理效率, 使管理工作的开展失去意义。在管理工作开展之时, 这种管理模式便缺乏创新, 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变化, 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极易导致被动局面出现。该种管理方式在管理成本方面消耗较大, 缺乏成熟的成本管理意识,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浪费现象严重, 给政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地产开发商进行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际开展的时候, 主要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因此, 公共公园绿地建设的投资就会大幅度缩水, 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无法对公园绿地管理的需求进行满足, 这就导致其服务工作开展失去意义。

2 城市公园绿地社会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 城市公园绿地管理逐渐向着社会化发展, 形成了单一专业管理以及综合性管理2种主要的管理模式。专业管理是由单一专业的管理公司开展的, 例如专业的安全防护公司、专业的环境保洁公司以及专业的园林绿化养护公司等。综合性管理则是由综合性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 在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由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协调与统一。

从单一专业管理进行分析:在公园绿地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 专业的管理公司只提供某一个方面的单一服务, 因其长期从事某项单一的服务, 在专业方面拥有较强优势及丰富的工作经验。选择这样的管理模式, 可以在某个专业方面的管理服务工作具有较高优越性并取得明显的改善效果。但是, 由于这种公司只从事某项专业工作, 在适应及协调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协调沟通, 促使相关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由于专业公司的特殊经营模式, 其在管理成本方面较低, 且拥有极为简单的工作结构, 从而导致了在风险发生的时候抗风险能力弱, 容易在管理项目以及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状况。

从综合性管理进行分析:在城市公园绿地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 对综合性物业管理公司进行选择, 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服务。物业管理公司在工作开展过程中, 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专业的工作人员, 不会出现重复或是交叉工作等问题。而且在管理成本方面, 相较于政府的管理而言, 综合性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成本较低, 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分工明确, 不会出现人员浪费。在抗风险方面, 相较于单一专业公司, 综合性物业管理公司具有更强的优势, 其在经营服务工作开展之时, 暂时性的问题不会对其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可以为客户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在城市公园绿地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 对综合性物业管理公司进行运用, 可以促使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工作安排方面较为便利并且利于管理。而且, 其在管理工作开展的时候, 责任分工明确, 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管理效率。

3 对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化管理的建议

由地方政府组织, 以每年对公园绿地管理的最低报价、管理养护的组织方案、专业人员配置等为招标条件, 对社会化管理公司进行公开招投标, 在确定公司后, 该公司可征得地方政府同意, 对破坏公园绿地及公共设施的行为人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如罚款、补植劳动、协助管理等办法。社会化管理公司则由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城市管理单位进行总体管理, 以公园绿地的植物生长、人为破坏程度、区域卫生为评定标准, 每季度对社会化管理公司进行巡视及考评, 年终总体评定达到良好的情况下, 再由地方财政向社会化管理公司拨付管理经费, 否则将扣除部分管理费用或重新选择公司。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 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关注程度也随之增长。本文通过对城市绿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结合实际情况, 针对城市绿地社会化管理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城市在公园绿地方面的建设逐渐得到重视和提高。由于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促使人们生活环境改善, 从而得到了大规模的建设, 其管理工作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城市绿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 结合实际, 针对城市绿地社会化管理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城市,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邱丽玲.三明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探研[J].中华民居, 2011, 20 (10) :192-193.

[2]徐志虎, 绪立渊.城市公园绿地周边环境管理研究——以上海市城市公园绿地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20 (10) :123-124.

[3]赵丽.石家庄市公园绿地管理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林业, 2009, 28 (14) :144-145.

社会化媒体的管理创新 篇10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管理,创新

1依托社会化媒体及其发展及危机传播推动其管理创新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播种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以新闻组、留言板BBS、在线服务的形式实现。萌芽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通过IRC和ICQ等即时通信手段实现文件、链接的共享或其他方面的联络,同时还出现了交友网站和网上论坛。洗礼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随着Friendster、Linkend In、My Space、Facebook等社会化网络的迅速普及,和一些作为专门用途的利基网站、 公司主办的社会化网络、多媒体共享网络、社会化新闻与书签以及实时更新网络的出现,使得用户得到了更好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体验,消息也得到更广泛传播,也是社会化媒体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而自2010年至今是社会化媒体大规模应用时期,尤其是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微博、微信等应用也逐步流行起来。

而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在媒体领域的公正、公平大环境下,公众获得了很多沟通便利和话语权的同时, 也普遍遇到一些有关虚假、错误信息的“危机传播”问题,而在社会化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最后演化为更为严重的诚信、道德甚至法律问题。随着社会关系网越来越大,信息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很多网络信息、公共事务、 观点见解在短时间内会得到广大社会化媒体群体的普遍认同,久而久之,这些观念渗透到群体的生活中和日常习惯中,他们逐步形成相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一些具有普遍影响的氛围,很多个人观点变成群体观点,这也滋生一些偏激恶劣信息的传播途径,使人们普遍失去应有的防范危机能力。更有甚者,社会化媒体通过一些新兴的媒体形式,如微博微信制造热点话题, 进行恶性爆料,以博取眼球,而这些恶作剧在媒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下,会走向偏激,演化成虚假传播、诽谤性新闻,甚至是网络犯罪。社会化媒体还依托其简单、 快速、广泛传播的属性特征,可在短时间内制造热门话题后激起千层浪,人们普遍跟风,社会为之沸腾,人们被淹没在这种不理智的恶作剧中自我满足,而有用的观念往往会被忽略,这种潜在的危机传播带来的是极大的负面效应。

在这些社会化媒体危机传播日益猖獗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猝不及防,因此加强对其管制是极其必要的, 也是我们当务之急。

2依据社会化媒体传播过程中属性特征与规律进行管理创新

而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多样化发展,我们对危机传播的管制更为艰难,这就要求我们更加了解社会化媒体传播过程中的规律与属性特征。

2.1从属性特征方面创新

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会化媒体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因此它除了具有参与性、共享性、交流性、社区性、连通性等基本特征,还继承了网络媒体的属性特征,如实时性、广泛性、多样性、平等性等特征。

在社会化媒体上,热点信息一经公布,激发起感兴趣的人主动贡献和反馈后,往往会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因为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服务都可以免费参与,它们鼓励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在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的内容时几乎没有任何障碍,随着信息的双向传播,人们可以迅速地通过微博、微信、论坛以及QQ等媒体形成一个群体或社区,并就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大势互动、讨论、辩论,而社会化媒体强大的连通性,在链接和整合过程中,多种媒体的融合,使得影响范围更深刻更广泛。

社会化媒体本身就是有很多小社会关系网构成的分享圈,群体之间的内部关系在糅合其外部开放性,会使很多简单的个体、信息、事件和想象在互动和评论中逐步扩散并延展,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繁复交叉,在无形中渗透到更深更远的社会圈中。

2.2从传播规律角度创新

显然,用户、开放与关系是社会化媒体的最基本的属性,而危机传播主要源于其开放性,这也是近几年发生各类网络诽谤、恶性讹传事件频发根源,因此我们管理好社会化媒体的主要手段应是控制开放尺度,信息的透明化、放开心态与姿态正是我们把握开放尺度的正确导向,进而我们再探索社会化媒体及其开放性规律,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社会化媒体上开设政务、法律、公正的对外公告平台,在一些恶性网络事件出现前的时间节点上,发出正确无误的、有效的并有价值的信息和公告辟谣,在好的时机、正确的节点对正确的对象“对症下药”, 即可事半功倍,当然这要求极其了解社会化媒体运行规律。

若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在把握其开放的规律的同时,还要注重用户管理,而依照社会化媒体数十年的发展规律及用户体验情况反馈,用户群显然越来越庞大, 用户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易满足,采用传统的“行业引导”和“网民自律”双管齐下的机制,显然效果甚微,不可否认这种方式在社会化媒体的用户管理上起到了部分作用,但网民的分散化、认知的差异化,仅仅是引导和自律已如泥牛入海,作用甚小。这时我们需要更有影响力的手段和“意见领袖”来带动并引导网民进行正确的网络交流与传播,这也类似于羊群效应。因为社会化媒体存在着明显的“二八法则”:80% 的内容由20% 的人贡献,而这20% 的人则很容易影响那80% 的人。我们只需对这20% 的人加强管理既让其发挥意见领袖的存在价值和影响力,又让其在逐步取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中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从关系层面来看,做好管理创新其实就是建立更加良好的关系体,包括熟人、陌生人,偶像与粉丝,同派与异派,优质群体和普通群体、富人与穷人等重叠交叉关系平台的搭建的基础就是底层建设,只有做好根基, 才会更加牢固、坚不可摧,一切关系的建立应以公正、 平等、自愿、互助为基本原则,或最终通过社会化媒体转化为这种基本关系,使其可持续发展。

3社会化媒体管理创新的根本途径

3.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风向标

公众是社会化媒体进行管理的核心对象,社会化媒体本身依托公众意愿而存在并发展,所以社会化媒体的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尊重民心”的基本原则,一方面要处理好公众、社会化媒体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 国家应简政放权,还政于民,在适当适时地管理的同时, 透过社会化媒体给予公众合理的自由与平等,而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把握合适的尺度,对参与媒体恶性事件以说服教育为主,对主导媒体恶性事件要严肃处理,而对于尤其恶劣的事件又死不悔改的适当予以惩罚。如近两年流行“网络主播”,这也是打造网红模式经济的主要途径,很多人利用这种模式以各种非正常手段,如涉黄、 暴力等,博取公众眼球,引导所谓的“时尚潮流”,从而赚取暴利,国家首先关注了主要的运营团体,在严加管制的基础上,对性质严重的,加以惩罚,并没收非法所得,这既可以起来杀鸡儆猴的作用,同时为一些新兴行业树立了正确的风向标。

3.2互动分享一体化循环流程,管理好影响公众决策的根源

Search( 搜索) 可看作是使用站内或者通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而Share(分享)在很大意义上是利用了社会化媒体网站。由于自主搜索(Search)与分享(Share)的出现,公众决策正被社会化媒体之中的各种互动、讨论式信息传播所左右,所有的信息正以社会化媒体为中心进行聚合,并产生成倍的扩散传播效果。

社会化平台的运转流程转变为互动式体验信息搜索与分享一体化的循环流程。而这个流程也正是我们进行社会化媒体管理的一条有效的创新途径。这就是将互动式体验过程与用户体验分享进行结合进而形成用户的决策导向,而我们只需通过社会化媒体在各节点上对各行、 各领域的核心要素进行有效的把控,即可有效避免危机传播的产生。

参考文献

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问题初探 篇11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可行性;研究

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趋势也随之扩大。企业进行档案社会化管理最终都是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济成本为目的。将档案信息交给外界的管理机构,不仅可以节约管理时间,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发展效率,可谓是利益最大化。但是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的档案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企业只有自身做好定位,才能达到档案社会化管理的最优水平。

一、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业务外包

所谓的“业务外包”主要是指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最为优秀的资源来达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等目的的管理模式。[1]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企业的业务外包。因为,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种业务之一。档案管理业务的外包也是以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水平为最终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企业档案业务外包包括档案管理、数字化加工以及软件开发和库房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可见,档案外包管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具有可行性

(一)科技的高速发展创造条件

现如今,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中得到应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作用。管理企业档案的社会机构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可以充分地满足企业档案管理的需要。同时,企业内部人员还可以和外部的管理机构之间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双方的互通有无。档案管理工作的最新内容和信息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制约实现互动。社会机构的贡献不言而喻,企业的档案管理效益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就是现如今高科技的作用。

(二)服务市场的健全提供保障

无论是中介还是档案外部管理机构,国家都有明确的法律来规定其权利、义务以及职责所在。企业档案管理外部机构会时刻要求自己按照法律的要求来提供管理。服务市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也为档案管理社会化提供了服务保障。这样一来,企业的发展就会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会得到较大地提升。中介服务市场在今后的发展中,所提供的服务会越来越健全,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三、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优势

(一)降低成本、提升利用率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档案信息交由外部的管理机构来进行统一管理所花费的成本较低。和企业自身的档案管理成本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外部的专门管理机构本身的服务质量较高,管理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档案信息也会得到较高的利用,提升利用率。档案管理机构在保管档案的同时也会对企业的档案信息进行综合利用,但是会维护好企业的机密。这样一来,信息就实现了双方的共享,无论是对企业本身还是对管理机构来说都是有利的。

(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档案管理社会化的过程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同时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另外,外部机构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这样一来就给一些人才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人员和技术等资源做到了相互融合。久而久之,外部档案管理机构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社会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可见,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趋势也尤其必然性。

四、不同企业的档案管理社会化

(一)大型国有企业的档案社会化管理

对于大型的国有企业来说,其档案管理工作都有相关的档案行政部门。同时按照相关的档案管理规定来进行管理。通常情况下,系统内部会有一定的子公司或者是投资小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较高。分公司在管理档案内容时,需要严格地按照总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行。另外,综合性管理也是大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一种形式。对于档案管理的外包工作来说,主要是以数字化加工以及档案系统设计等方面为主。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档案管理的社会化不仅降低了本身的管理成本,同时还降低了企业在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投入。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档案社会化管理

对于房地产开发类企业来说,其档案信息有着较为特殊的特点:档案类型较多,数量不均衡。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的项目档案。而且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档案类型和数目也在逐渐增多。另外,档案管理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也相对比较复杂,除了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之外,还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实物档案。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档案社会化管理的过程中,会议综合档案室为主,同时对于档案管理的人才水平要求相对较高。[2]这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本身的工作特点有直接的关系。房地产开发类企业的业务外包程度是相对较强的。

(三)生产型企业的档案社会化管理

通常人们所说的生产型企业主要是以机械、轻纺以及食品等生产企业为主。在这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艺档案以及产品和设备档案等档案类型。多数的生产型企业对于工艺档案和产品档案的管理十分重视,因为这些档案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生产型企业的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多数都是由文秘或者是法务人员来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3]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不是很高。因此,进行档案管理的外包和社会化就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专业的管理机构来对生产型企业的档案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档案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以将这些分散的档案进行统一,提升保存和管理的长久性。

(四)金融企业档案社会化管理

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其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相对较强。因此,金融企业中多数都是账单、信贷信息等内容。电子档案主要是由管理系统直接进行管理,银行也会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但是,除了这些电子档案之外,还有很多是一些票据,也就是纸质的档案内容。需要通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扫描才能够进行科学的管理。一些大的金融企业会将这些纸质的票据以及文件進行外包来实现社会化管理。很多金融企业的档案还进行了寄存服务,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4]

(五)小规模企业的档案社会化管理

由于一些小规模企业的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受到规模和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还不完善。缺乏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是由不是十分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因此,对于小规模的企业来说,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模式十分必要。然后将一些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融入到其中不仅可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还可以促进小规模企业的综合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实现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档案管理社会化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够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在不久的将来,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必将会走入正轨,一些外部的档案管理机构也会逐渐实现规范化和合法化。

参考文献:

[1]王玉洁.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方法之一——档案中介机构[J].企业导报,2012(2)1:88

[2]龙正义,邱菊.国内民营档案中介机构发展的现状[J].山西档案,2009(03).

[3]贾玲,赵菊蓉.档案中介机构的市场前景[J].兰台世界,2009(22).

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问题研究 篇12

一、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必然性

1. 节约管理成本, 增加档案资源利用率。

面对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档案管理工作, 很多企业都很头痛, 而将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 即将档案管理工作委托给专业的管理机构,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 这也是企业选择档案管理外包服务的重要原因。于此同时, 专业的管理机构还会对档案提供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高质量管理服务, 节约企业管理成本的同时, 还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将档案资源实现双重利用, 既满足企业的需求还可以推动自身的发展, 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这样一来就使得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成为一种必然。

2. 统筹社会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将档案管理工作外包给专业的管理机构, 有效地完成了以此社会分工的细化, 利用外界的人员与技术为自身来服务, 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的机会, 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而同时, 在选择专业的管理机构的时候, 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减少企业技术、资金等成本投入的同时, 还统筹了社会资源, 打造一个共赢互利的平台, 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说, 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不仅是企业与个人发展的需求, 更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可行性

1. 科学技术提供了技术手段支持。

现代的社会其实就是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技术已经成功渗透到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它也为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在企业将档案管理工作委托给专业的社会机构之后, 双方依靠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信息的传播, 保证了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而在专业的社会机构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 也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科学的管理服务, 这使得企业在不需要动用大量技术以及资金的前提条件下, 就可以掌握最新的档案管理内容与动态, 进而提高自身的效益。

2. 业务外包手段的出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 企业为了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扩大规模, 但是, 随着企业需求的增多, 工作的任务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而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因为其繁琐程度以及重要性更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长此以往, 对企业的发展十分的不利。而业务外包形式的出现, 使得企业可以将档案管理工作外包给专业的社会机构来进行科学的、规范的管理, 这样不仅满足企业对档案资料的需求, 还有效地节约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并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率。

3. 规范档案管理机构及健全的中介服务市场。

我国对档案管理机构有很明确的法律法规的限制, 对这些中介机构的权利与义务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有效的规范, 总之一句话, 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有强硬的法律法规为依据。而且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推进, 档案管理的中介服务市场也在不断健全与完善, 无论是在服务内容上还是在服务方式上都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 这样就有效地保障了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需求, 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三、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具体表现

1. 集中统一管理。

集中统一管理是企业档案社会化表现的最明显的一个重要特征。企业档案社会化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不仅节省了企业成本, 也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化、便捷化。在传统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中, 管理主要的依据就是按照工作级别以及文化程度等单一的划分模式, 在企业员工流动性不断加强, 企业与人才双向选择的今天, 不仅不方便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 严重的甚至会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而集中统一的社会化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就是将企业员工的档案由相关的专业机构来进行统一的集中管理, 这样会有效地改善管理工作混乱的状况, 使之更加集约化、专业化。

2. 实现档案管理的集约化。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其实也是企业知识资产以及信息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等工作环节的顺利进行, 而社会化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则是在确保企业档案安全、准确、完整以及系统的基础上实行的科学化统一管理, 能有效保障企业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社会化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当中, 这一模式也在不断地完善、成熟。逐渐改善传统管理模式下由于管理技术跟不上而造成的工作滞后的状况, 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网络化管理模式内, 实现数字化的管理形式, 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保证了管理工作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同时, 这样的网络化管理也有效地改善了因管理工作人员调动而出现的一些工作流程的繁琐状况, 简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 使之更加方便、快捷、安全、高效。

3. 杜绝自带档案现象。

这一点主要是为了防止自带档案所造成的档案丢失以及人员档难案管理等状况。有些企业并不是十分重视对员工档案的管理, 往往会出现一些丢失、损坏的现象, 但是档案对于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有效改善这样的状况, 实行社会化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也保证了人员的切身利益, 规避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曹桂兰.解析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问题[J].办公室业务, 2013.1

上一篇:区域联防下一篇:牧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