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

2024-07-10

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共8篇)

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 篇1

全国2013年7月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26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不包括(B)......

A.边际分析法

C.机会成本原理

2.正常利润(A)

A.是机会成本的一部分

C.不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B.是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D.与企业决策不相关 B.价格理论D.需求弹性理论

3.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下列哪种情况一定会使需求减少?(D)

A.收入增加,同时替代品的价格下降

C.收入增加,同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

4.一种产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是指(C)

A.买和卖的量相等

B.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C.消费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供给者想要出售的数量

D.整个社会的总需求等于整个社会的总供给

5.可以采取薄利多销政策的情况是(B)

A.价格弹性小于1时

C.收入弹性大于1时 B.价格弹性大于1时 D.任何时候都可以薄利多销 B.收入减少,同时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D.收入减少,同时互补品的价格上涨

6.对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猪肉的需求量和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C)

A.非弹性

C.0 B.负值D.弹性大小不一定

7.如果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A)

A.使总利润减少

C.对利润无影响 B.使总利润增加D.使单位利润不变

8.对投入要素之间不能完全替代的等产量曲线来说,只要在生产的合理阶段,其边际技术替代率(B)

A.总为负值,但不一定递减

C.总为负值,它的值是递减的 B.总为负值,其绝对值是递减的 D.它的值是递减的,但不一定为负值

9.假定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800元,产品价格为23元/件,变动成本为13元,要求利润为600元,产量至少应达到(A)

A.240件

C.460件 B.340件 D.580件

10.当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企业总是(C)

A.经济利润大于零

C.经济利润为零 B.正常利润为零D.经济利润小于零

11.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长期均衡时的条件是(B)

A.MR=MC

C.P=AC=MC B.P=AC和MR=MC D.P=MR=MC

12.在实行差别定价时,为使利润最大,应当使(B)

A.每个市场的边际成本相等

B.每个市场的边际收入都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C.企业的边际收入等于每个市场的边际成本

D.各个市场的边际收入之和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13.对一种新产品定价,应遵循的决策规则是(D)

A.销售收入应足以补偿新产品的增量成本和公司分摊下来的固定成本

B.销售收入足以补偿新产品的会计成本

C.新产品的利润率应当与其他产品的利润率大致相同

D.销售收入至少应足以补偿新产品的增量成本

14.下列各种行为中,不属于投资性质的是(D)...

A.培训本企业职工

C.买股票 B.做广告 D.买家具

15.投资方案甲头三年的净现金效益量分别为l00元、100元和100元,投资方案乙头三年的现金效益量分别为80元、100元和120元。(D)

A.两个方案的现值相等

B.甲方案现值大

C.乙方案现值大

D.必须作贴现计算,才能确定哪个方案现值大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需求曲线:是假定,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17.价格弹性:是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等于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1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个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但每一种组合比例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19.增量成本: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

20.自然状态:是指将来可能存在的某种条件,它对策略是否成功会产生重大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促进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有哪些?

答:(1)工人可以专业化。(2)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3)其他因素。

22.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答:(1)买者和卖者一样多;(2)产品是同质的;(3)生产者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4)企业和顾客对于市场信息是很灵通的。

23.企业定价的目标有哪几种?

答::(1)以盈利为定价目标;(2)以扩大销售作为定价目标;(3)以稳定价格为定价目标;(4)以应付竞争作为定价目标。

24.一般情况下投资建议分为哪几类?

答:(1)扩大现有产品的生产规模;(2)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3)发展新产品;(4)其他。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5.假定某地区苹果的需求和供给函数如下:

需求:QD=40 000-2 500P

供给:QS=-10 000+10 000P

问:均衡价格和均衡购销量各是多少?

答:均衡时:QD=QS;所以40000-2500P=-10000+10000P。解得:P=4元。

代入QD=40 000-2 500P。解得Q=30000。

均衡价格是4.购销量是30000.26.某比萨饼店的需求方程为:P=50-5Q。

(1)在什么产量上,它的需求是单元弹性?

(2)在什么产量范围内,它的需求为弹性需求?

(3)现在的需求量为8个单位,如果目标是增加总收入,是应该提价还是降价?为什么?

答:(1)Q=10-0.2P;EP=(△Q/△P)*P/Q=-0.2*((50-5Q)/Q)=1;解得Q=5。

(2)EP=-0.2*((50-5Q)/Q)>0.解得0<Q<5。

(3)当Q=8时;EP=-0.2*((50-5Q)/Q)=0.25

0.25<1.为非弹性需求。要增加收入需要提高价格。

27.南方公司所属工厂的年生产能力为25 000件,有关销售和成本的数据估计如下:

销售额(20 000件,每件50元)

制造成本:

其中:变动成本(包括材料、工资和变动间接费用)

固定间接费用

销售和管理费用

其中:变动成本(含销售佣金每件1元)

固定成本 2元/件 7 000元 40元/件 30 000元 1 000 000元

现在该公司接到一张特殊的订单,要求公司按每件45元的价格供货4 000件。这笔订货不影响原来的正常销售,它的单位产品销售佣金只有原来的一半。南方公司应否承接这笔订货?

答:增量收入=4000*45=18000

增量成本=(40+2/2)4500=164000元。

贡献:增量收入减去增量成本=18000-164000=16000元

可承接这笔订货。

28.某公司生产割草机,固定成本为每年500 000元,每年销售1 000台,这时的总变动成本为200 000元,企业的总投资为1 000 000元。如果价格定为1 000元,运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其目标投资回报率是多少?

答:平均成本(500000+200000)/1000=700元。

投资回报率为r。则700*(1+r)=1000;解得R=0.43。

29.某车间打算用数控车床更新旧的六角车床(假定旧车床残值为零)。新车床价格为80 000元,设备更新后折旧费每年增加8 000元。预计更新后税后利润每年能增加12 000元。

(1)每年税后净现金效益量是多少?

(2)假定净现金效益量在5年内不变,还假定第五年末新机器的余值为40 000元,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5%,更新车床是否合算?

【总现值系数(15%,5)=3.352;现值系数(15%,5)=0.497】

答:(1)税后净现金效益量:8000+12000=20000元

(2)NPV=20000*总现值系数+40000*现值系数-80000=20000*3.352+40000*0.497-80000=6920元。此方案合算。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为什么利润最大化原则MC=M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表述为MC=P? 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恒等于固定不变的价格P,由于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C=MR,而在此MR=P,所以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示为MC=P。

31.投资方案评价方法中的净现值法和内部回报率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1)当评价单个投资方案或相互独立的投资方案时,两个投资评价方法结果一样。

(2)当评价相互排斥的方案时,两个评价方法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这时采用净现值法。

(3)内部回报率法是假设每年净现金效益量是按内部回报率来贴现的,而净现值法是按资金成本来贴现的。

(4)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计算简便。

(5)净现值法更便于考虑风险。

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 篇2

1 传统国际贸易专业考试存在的弊端

1.1 课程考试仍然是一次性期末闭卷笔试占据着主导地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以下简称为郑州航院) 的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中, 八门学科基础课 (包括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 和五门专业课 (包括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技术贸易, 国际结算和国际金融) 都是采用学期末闭卷笔试的方式结课。

1.2 试卷内容还是重理论要点, 轻实际操作

现行国贸专业的考试内容, 特别是专业课的命题内容看来, 仍然偏重于知识记忆, 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虽然也有上机操作的实践课, 但它只能是平时成绩的参考分。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学习状况的真实写照。有些学生甚至直接向老师索取多媒体课件, 上课连笔记也不用费劲写了。

1.3 平时成绩比重偏低, 给分随意

平时成绩往往包括考勤成绩、课堂表现成绩、作业成绩等。很多同学往往抓住老师“心软”的心理, 只要最后突击考试通过, 老师不会难为学生。而老师们往往也认为, 平时成绩只不过是平衡卷面成绩的工具, 很少有老师认真的按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加权取值, 非常随意。

1.4 客观性试题比重过大

从考试题型看, 大多是只有唯一答案的填空、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客观题型, 综合分析等考核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观题型较少。这样做的结果是强化了学生死记硬背的习惯, 弱化了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 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5 考试内容合理性有待提高

目前国贸专业课程考核内容, 更多地偏重于对概念、原则、公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考核, 完全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再认与重现。这只能有效地监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 却无法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运用程度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比如, “简述××理论的主要内容”。

1.6 试卷答案过于呆板

每次考试教师所给出的标准答案, 虽然将每个知识点得分都能细化, 但是, 并不是所有课程的答案都只有唯一答案。

1.7

对试卷质量分析和信息反馈环节不够重视

2 国际贸易专业考试内容的改革

从考试内容上看, 既要有考核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试题, 也要有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试题, 并尽量加大后者的比例。具体到每一门课程, 虽然课程性质和内容不尽相同, 但是我认为都可以归纳为认知性试题 (20%) 、理解性试题 (30%) 、应用性试题 (40%) 和综合提高性试题 (10%) 四大类。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国际经济学》为例, 作为讲述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课程, 表面上看, 书本上的内容都是纯理论的。但是, 教师在命题时, 纯理论的内容所占比重却不多。比如, “美国劳工运动传统上支持政府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从美国工会成员利益的角度, 运用所学的要素禀赋理论来分析, 这个政策是否合理?”这道分析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显然要比简答题“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更胜一筹。

3 国际贸易专业考试题型改革

在国贸专业大多数的课程考试中, 名词解释、填空、选择、是非判断和简答等客观性试题比重大, 而综合思考题、创新提高题和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比重太少。这样的考试,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 如果选择和判断题比重过大, 还容易出现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所以, 我认为除实务类型的课程 (如国际贸易实务) 之外, 都应该适当减少, 甚至取消简答题, 增加案例分析题, 即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实际现象的题目。

4 国际贸易专业考试方式改革

目前, 国际贸易专业考试仍采取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法, 这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并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不适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想真正达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就需要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 并侧重于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应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 灵活运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答辩、论文、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和方法。

4.1 开卷考试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完全可以利用开卷考试加以考核, 比如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这样, 可以有机结合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的改革, 从而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 我们也应注意到开卷考试有可能忽视了对基本问题的考察, 对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投机取巧心理。

4.2 上机实际操作

郑州航院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和外贸单证实务授课过程中都设置有上机操作, 但上机操作这一环节从没有以考试的方式的出现, 仅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分。而这些实务性的课程, 某种程度上实际操作能力比单一的闭卷笔试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我认为这类课程应着重将操作环节作为考试的重点方式。

4.3 口试

至于口试方式, 这种方式在郑州航院国贸专业除商务英语口语之外, 没有一门课程作为结课的考试方式来应用。对于口试要求学生当面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及反应能力。特别是一些专业选修课, 如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世界贸易组织概论等课程的考试中, 不仅可以采用口试的方式结课, 甚至可以尝试采用小组共同完成某一课题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时小组每一位代表都要就研究内容进行答辩, 由教师和其他小组共同打分。

5 国际贸易专业考试评分改革

5.1 改变“重分数、轻素质”的评分模式

考核标准要多元化, 既可以是学生的书面作业, 也可以是社会调研报告、实践活动分析、产品制作、发明成果等。例如, 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 每发表一篇专业论文, 将在相关课程的最后考试成绩中加5-10分。改变以往评分标准的单一性, 通过自己的研究, 得出有创意并言之有理的答案才能获得高分。

5.2 改变“重期末、轻平时”的评分模式

首次, 平时成绩若为100分, 则其中考勤成绩20分 (含课堂纪律) , 课堂表现成绩50分 (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 作业测试成绩30分。其次, 对于设有实验课的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结算) , 平时成绩内容不变, 但是其所占最终成绩的比重降为20%, 上机操作成绩占最终成绩的30%, 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最终成绩的50%。

6 国际贸易专业试卷质量分析和信息反馈的研究

6.1 试卷质量分析

6.1.1 考试试题评价

考试试题评价内容一般要涉及到:依据考试标准判断试卷是否遵循了既定的原则, 对试题执行命题依据的情况做出分析和基本判断;试题总体的特点是什么, 对教育教学改革有什么作用;试题结构是否合理, 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控制得怎样, 是否反映了教学实际情况和基本要求;试题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等等。

6.1.2 考生水平评价

考生水平的评价内容一般要涉及到:依据考试标准判断考生水平是否达到了既定的要求, 对考生水平的真实性做出分析和基本判断, 考生总体水平是否符合大纲的要求状况;考生水平的差异状况如何, 考生总体水平的特点是什么, 考生水平的结构性的特征分析;考生水平的典型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判断;针对考生水平所折射出教学问题提出教学建议, 等等。

6.2 考试信息反馈

很多学校国际贸易专业没有设立后续课程参考文档, 而后续课程参考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今后同班级学生的授课老师来说, 可以根据后续课程参考的有关信息了解学生有何特点, 相关基础课程是否扎实等,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7 其他

7.1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有些专业课若在大四开设, 有些考研的学生忙于复习, 甚至不去实验室上机实际操作, 他们往往抱着这样一种思想“反正上机课只是参考分, 期末临时抱佛脚来得及”。从科研能力上看, 发表专业性很强的论文也许对国贸专业的学生难度很大, 但是他们在寒暑假的实习中获取相关资料,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调研论文, 这是可行的。

同时老师们对现行的考试模式早已熟悉, 如果改为多次考试和多样化考试, 则其管理难度与工作量无形中扩大许多, 对于以学术地位为最高追求的教师来说, 探索和实践新的考试模式无疑是一件付出大而收益小的事情。

7.2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国贸专业考试模式改革的基础。推行考试改革, 重点是考核学生的独立思维习惯、创新思维能力等, 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具备求真意识和探究能力, 而非被动接受。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 养成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7.3 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

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是国际贸易专业考试模式改革的保障。考风考纪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加强考风建设, 采取得力措施, 严格考试纪律, 杜绝考试舞弊现象, 做到学生成绩切实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7.4 建立合理的审批和激励机制

对于国贸专业核心课程考试的方式、内容、频率、要求和成绩评定等均由郑州航院教务处进行规范, 而了解课程特点的任课教师并无多少自主权。如要对某一课程的考试进行改革, 必须先申请, 经国贸教研室主任、经贸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处等逐级的审批后方能进行。而采用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笔试考试则不经任何部门审批就可顺理成章地进行。这种考试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贸教研室教师进行考试改革的热情, 也阻碍了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由于缺乏激励机制, 教师因进行考试改革而付出的更多精力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而用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考试, 既简单又易行, 且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摘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形势近几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 形势非常严峻。如何通过改革传统考试模式,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 着重从考试的内容、题型、方式、评分、试卷质量分析和信息反馈等方面加以全面的论证, 并指出针对考试环节上学生和老师转变观念的必要性。

关键词:能力和素质,考试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詹晶.浅谈KASO模式下国贸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

[2]方凯.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J].当代经济, 2007, (18) .

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 篇3

[关键词]考试内容考试方法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测量和监控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等方面的测量,甄别和评价教学效果。考试的内容和考试方法的选择将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行为方式,最终影响培养人才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因此考试必须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经管类本科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通常包含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分两学期授课,属于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下将结合黄河科技学院自身做法,对《西方经济学》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进行探讨。

一、常用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

1、闭卷考试

闭卷考试是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主要采用的考试方法,也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最常用的考试方法。它着重检验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和理解知识的程度,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注重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具有命题简单、阅卷准确方便、易于组织考试等优点。

2、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是允许学生带与该课程相关的资料进入考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的考试形式。开卷考试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考试内容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这种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3、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的内容与开卷考试的内容各占一定比例。考试时先做开卷考试,然后收开卷部分答案,再做闭卷部分试题。闭卷部分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卷部分侧重考查学生利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4、撰写小论文

这种考试形式要求学生写出一篇学科论文,题目既可自拟也可由教师出题,教师根据学生书写的论文质量评定成绩。有时在学生完成论文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答辩。书写论文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大量资料,对知识进行理解吸收,并加以分析、综合,所以这种考试方法不仅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也是促进学生增强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种有效手段。

5、实验操作考试、技能操作考试

这种考试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或技能操作,其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包括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课穗现行考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重记忆,轻运用

从我校该课程的考试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题型上多为名词解释、判断、选择、简答、计算和论述。前5种题型应该是检验学生对概念掌握的准确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但经常所命题目在课本上能找到现成答案,学生只要背下来即可。而论述题重点体现的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命题中所占分值也不高,最高只有10%。因此,从整体上看。对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中问题的能力缺乏有效的考核。而实质上,我校采取的这种考试模式,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谁的记忆力好,谁的成绩就好,使学生形成了考前背一背就能顺利通过考试的习惯,很难将学生学习的优劣真正的区分开来。

2、重教材,轻就业

尽管《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经管类专业考研的必考科目,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来看,考研率和录取率比较低,更多的学生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在考试内容上,应该注重与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相联系。但从我校该课程的考试内容上看,主要侧重于对教材内容的考核,尚缺少对技能和能力的考核。目前我校《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开设时设置6个学时的实践课时,但这种实践并不能体现于就业方向的联系。在就业日益困难的今天,若所学内容和考试内容若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内容,就会与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相脱节,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将该课程与学生今后的就业联系起来,仍然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3、重卷面成绩考核,轻素质考核

在我校,该课程的考核主要通过闭卷考试,以成绩来衡量优劣。卷面成绩一般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卷面成绩主要依据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平时作业来衡量。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形式使得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依靠考前背一背,作业抄一抄来获得成绩,考试的导学、促教功能难以发挥,学生上不上课与期末考试学业评价的关系不大,导致学生缺课、逃课,甚至忽略学习的规律,造成知识的掌握不牢,基础不稳,也难以全角度、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重结果,轻过程管理

在我校,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涉及到多个专业,通常是多名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使得在过程管理中存在着对学生考核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不仅是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评分标准不一致,在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也出现不一致。这种过程管理的不一致,使得很难真正公平的考核学生。

三、《西方经济学》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改革

1、由注重理论考核向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考核转变

《西方经济学》的考试不应该仅仅是对书上某些问题的照抄或者照搬,也不仅仅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的考核,而是要在考核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对当前相关经济现象或者经济热点的分析能力,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出考题时,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适用性的原则。考试的内容要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符合培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二是可操作性的原则。无论在考试的内容上或手段方法上,都应既有科学性,又简便易行,便于操作,以反映和掌握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为目的。

2、由注重知识考核向注重实践能力考核转变

尽管《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但在注重知识考核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1)做社会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调查的内容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书本知识的拓展;能锻炼学生。(2)组织课堂讨论。就书上某个知识点或者经济现象进行讨论,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事前准备或者即兴发挥两种方式。事前准备给学生较长的准备时间,主要考察学生利用查询到的信息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即兴发挥则侧重考察学生自身学识素质、语言组织及逻辑分析能力。(3)撰写小论文。可以采用自由选题或者指定选题的形式,借助于资料的查阅,通过自我的理解、吸收和分析,形成一篇小论文。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3、由相对单一的考试向多元化考试形式转变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在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同时,要尽量丰富平时成绩的考核形式。对平时成绩的评定除了将作业作为一个考核项目外,还可将出勤、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平时测试、调查报告等作为考核项目。此外,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不以一次考试的优劣来评判学生,将对学生的考核在一个过程管理中体现出来,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

4、考核标准由相对随意向统一性考核转变

对学科性质和地位基本相同的《西方经济学》的考核,应该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1)统一命题。打破谁上课谁命题、同门课程不同专业各自命题。(2)统一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组织该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讨论,确定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评分标准。(3)统一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的分值比例。任课教师共同确定两者之间的适当比例。(4)集体阅卷。保证阅卷过程中的公开性和公平性。

作为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的《西方经济学》,如何能够真正的实现对其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高艳阳,张峰,高校考试方法改革研究综述[J]_理工高教研究,2003(6):100 [2]卢旭升,夏国宏,考试方法改革与探讨[J],高校招生:学科指导版,2008(9):69

农业经济管理考试题范文 篇4

3农业生产的特点: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代替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动植物生产是生态系统循环,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适合家庭经营

4农业标准化: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先的标准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成果和经验的迅速推广,确定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达到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目标。

5农业劳动力:一般指参加农业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农业劳动力数量是指农村中适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及超过劳动年龄仍参加劳动的人的数量

6农业产业化经营内涵: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统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工、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连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领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经营方式

7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征:生产专业化,企业的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国际化

8概念农业产业结构:一定地域内农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和各产业内部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及组合形式

9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生产力水平,主要条件。需求,前提。地理位置,基础条件。劳动力,内在条件。资本,基本条件。科学技术,动力。

10市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市场划分为狭义和广义市场

11农产品集贸市场:经营农产品日用品以及其他民用物品的专业性 综合性市场

12农产品零售市场:农产品最终的交易场所,反映着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多方面的经济关系,大多集中在人口密集区

13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含义:指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的农业。经济含义: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高度的社会分工。,制度含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完善的政府干预制度。社会含义:由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商品化,并由此带动农村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和农民的知识结构和商品价值观念的转变。生态含义: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地过程中,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4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用现代化的物质和技术来装配和武装农业,为农业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和手段,用现代农业机械代替落后的手工操作,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园艺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动植物的生产情况,对自然的生产和控制,调整和控制成为农产品产量增加,劳动生产率提供的决定因素,为此必须借助于科技理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劳动者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质上是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全面改革和进步。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它要求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合理布局农业生产,要求对农业生产基础建设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价,要求运用现代化管理办法.。

15农业家庭经营大量存在的原因: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紧密结合。农业自然环境的复杂和不可变性以及劳动成果的最终决定性决定家庭经营是最为合适的组织形式。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是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成本最低。家庭成员在性别体质年龄技能上的差别也可以实现劳动充分利用

16农业自然资源的管理: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及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所需要的自然环境的总称、17农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和农业中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组织与开发利用的经济规律及其应用,研究经济规律在农业中得具体表现形式和管理学原理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

18农业经济管理学研究任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的前提下,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

18土地资源:土地作为自然要素,是在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19土地资源特征:自然方面: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质量的差异性。利用的有序性、。经济方面:供体的稀缺性。利用的选择性。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报酬的递减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0农业宏观调控:是指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在农业部门和领域中的特殊体现,它是以政府作为主体,着眼于经济运行的全局,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地行政手段,对农业资源的配制从宏观层次上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1政府对宏观调控的职责:制定农业和农村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制定农业和农村长期发展的政策,包括土地财政金融以及农村产业投资政策和价值政策。建立重要的农产品市场,尤其是粮食储藏收购制度。制定农产品市场规划,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网络体系。保护农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推行农产品国际贸易。

22概念产权: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和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所有使用和处置以及收益的使用权

23产权结构:按不同类型的产权所构成的产权框架及其比例,产权类型的规划是

以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划分的,所有权是核心内容

24现代农业产权的基本特征: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关系明确化,收益权实现多元化,产权交易的市场化

25物流:按用户的需求,以最小的总费用,将物资资料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的活动,物流活动是一种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

26物流的时间价值:物流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由于改变这种时间差所创造的价值

27物流的发展趋势:黑大陆说,经济领域中得黑大陆。物流冰山说,大部分在水中,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第三利润说、。

28概念经营决策:指农业企业通过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企业经营目标,选择最优经营方案并付出实施的过程。

29概念经营预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预测的对象及有关过去和现在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掌握预测对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并预测对象在未来的发展做出估计和判断 30农业经营决策概念:农业企业通过对其内部条件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企业经营目标,选择最优经营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31期货交易的特征:买空卖空的一种交易。委托形式的交易。以期货合约自由转让为前提的交易,在交易所内进行的交易。

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校考试复习资料 篇5

拟卷单位:共青团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委员会 组织纪检部

组织纪检部联系电话:***613796

认真复习积极备考端正考风严肃考纪

一、时事政治

1、2013年全国两会,指2013年3月上旬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于3月3日开始,3月14日结束。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5日开始,3月18日结束。

2、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4、李克强 担任国务院总理,张高丽、刘延东、汪洋、马凯 担任副总理。

5、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最高检察院院长:曹建明。

6、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为《红高粱家族》。(红高粱)

7、国际青年志愿者日是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日(即中国学雷锋日)是3月5日。

8、湖北民族学院的校训是 博学、博爱、立人、达人。校歌是《壮志凌云》。

9、湖北民族学院团委的全称是共青团湖北民族学院委员会

10、胡锦涛对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职能定位是权益。

11、中国共产党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 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2、中国国产主义青年团团歌是《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13、三沙市 在这里正式揭牌成立。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闭幕。

15、《团章》规定对团员的奖励可分为 记光荣薄、通报表扬、授予荣誉称号。

16、《团章》规定对团员的处分可分为

17、团的组织生活是指”三会一课”,“三会”指 团支部会议、团员大会、团的民主生活会,“一课”是指团课。

18、团的最基层组织是团支部。

19、“五四”运动爆发于“一二·九”运动发生于

20、湖北民族学院团委的工作理念 凝聚、兼容、服务、发展。

21、现任团中央第一书记处书记: 秦宜智

22、、“感动中国2012人物评选”颁奖典礼2月19日晚举行,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人物。

23、俄罗斯多个城市2月2日举行活动,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周年。

24、-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25、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2日至30日,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26、3月21日是首个“国际森林日”。

27、2013年4月8日,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中风逝世。

二、不定项选择题1、1922年1月15日,共青团创办了机关刊物(B)

A、《新青年》B、《先驱》

C、《中国青年》D、《青年纵横》

2、团员在多少人以上的单位可以建立团支部,(C)

A、30人B、10人C、3人D、5人(注:3人以上可以建立团支部、30人以上可以建立总

支部、100人以上可以建立基层委员会)

3、留团察看时间为(C)

A、一年B、两年C、六个月或一年D、六个月

4、新《团章》中,对团员年龄的规定是(C)

A、15岁以上28岁以下B、15岁以上25岁以下

C、14岁以上25岁以下D、14岁以上28岁以下

5、团员推优工作的具体步骤有(ABCD)

A、发动B、评议C、提名D、反馈

三、简答题

1、中国共青团的入团誓词是什么?

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 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 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是什么?

性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3、共青团员的权利 包括哪些?

(一)参加团的有关会议和团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团,接受组织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团内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三)在团的会议和团的报刊上,参加关于团的工作和青年关心问题的讨论,对团的工作提出建议,监督、批评团的领导机关和工作人员。

(四)对团的决议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并且可以向团的上级组织提出。

(五)参加团的组织讨论对自己的处分的会议,并且可以申辩,其他团员可以为其作证和辩护。

(六)向团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委员会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予负责的答复,团的任何一级组织或个人独无权剥夺团员的权利。

4、共青团员的义务包括哪些?

1)

2)

3)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团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名服务的本领。宣传、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

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4)

5)

6)

1)

2)

3)

4)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积极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血帮助青年进步,及时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团员个人服从团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团的全国领导机关,是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团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外,都由选举产生; 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应当经常听取并认真处理下级组织和团员的意见;团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

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团的各级组织要使团员对团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5)团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5、团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6、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共青团的性质和青年学生的特点出发,根据当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配合学校党组织和行政部门,为青年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实施教育,加强引导,提供服务。

7、具体内容:

(1)开展团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开展团的思想教育工作;(3)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4)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5)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6)指导帮助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7)参与有关学生事务的民主管理。

7、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具体内容是会什么?

1)

2)

3)

4)

5)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治立场坚定; 积极要求进步,自觉参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章活动,政治思想素质好; 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刻苦,成绩优良,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成绩突出; 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坚持真理,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为人正直,乐于奉献,团结同事或 同学,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团员青年中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8、团组织建设的四大工程是什么?

思想引领工程、素质拓展工程、成长帮扶工程、组织建设工程。

四、综合题

1、试叙述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

2)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具体实际的客观需要.2、简述团旗的形状、大小并描述其象征意义。

团旗长方形,它的长与高是288厘米,高192厘米;长192厘米,高128厘米;长96厘米,高64厘米。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团的重要会议以及团日活动可以使用团旗。

3、简述团徽的组成及其象征意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的内容为团旗、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写有“中国共青团”五子的绶带。它象征着共青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团的组织和团员应按规定使用团徽。

4、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宗旨是什么?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5、湖北民族学院团委下设哪些部门?

团委下设:办公室、组织纪检部、宣传部、社会实践与志愿者工作部、素质拓展部

参考题:

1、学生会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会是由共产党领导并在共青团指导下进行工作的全国高等院校学生的群众组织,是坚持以“为广大同学健康成才服务”为宗旨,依照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和学生联合会章程,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履行各项职能的群众组织。

2、共青团的光荣历史:

A、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更名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B、共青团的光荣传统(P35、45(如何继承))

C、共青团的组织制度P493、共青团的组织机构P54-564、明确团内的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P5756、共青团干部的特点:年纪轻、文化水平较高、工作经验较少、流动性快、综合素质要求高。

7、新时期对团干的新要求:要研究把握新形势、要推动工作创新、要竭诚服务青年P808、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P819、共青团组织在高校的作用:P85-8610、团费收缴(P97-98)

11、挑战杯P115-11612、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特点、意义P125-12713、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P131-13214、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P14815、学生会的地位及其作用P15416、公文文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17、文书的特点:工具性、实践性、程式性1819、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南京市,南京2014年夏季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至8月28日举行,赛程为期12天。

20、团歌歌词: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21、文件时机关、团体、部队及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工青妇组织制发的、具有规范性的法定公文,习惯上叫“红头文件”。

温馨提示:

1、关注团校考试相关通知,考试请携带身份证或学生证,无身份证或学生证的同学请提前联系

组织纪检部学生干部,办理考试证明。

2、认真复习、积极备考、端正考风、严肃考纪。

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 篇6

A.选择考核者

B.绩效沟通

C.明确考核标准

D.确定考核方法

2.用矩阵分析技术组合时采用的维度包括( )

A.技术先进性

B.技术重要性

C.技术复杂性

D.技术相对竞争地位

E.技术兼容性

3.在技术创新中,内企业家区别于企业家的根本之处是( )

A.内企业家可自主决策

B.内企业家活动局限在企业内部,受多因素制约

C.内企业家不需征得所在企业的认同和许可

D.内企业家可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机会

4.技术创新决策的定性评估方法中,( )是对多个定性指标进行比较、判断、评价和排序的方法。

A.轮廓图法

B.检查清单法

C.动态排序列表

D.评分法

5.许可贸易按其标的内容可分为( )

A.专利许可

B.商标许可

C.计算机软件许可

D.专有技术许可

E.独占许可

6.关于企业生产物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企业生产物流按工艺过程特点可分为连续型生产物流和离散型生产物流

B.工序间物流指的是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物流

C.离散型生产物流指物料离散地运动,最后形成产品

D.企业生产物流按物料流经的区域可分为车间物流和工序间物流

7.下列目标中,属于企业采购管理基本目标的有( )

A.确保生产经营的物资需要

B.增加存货投资和降低存货损失

C.保证并提高采购物品的质量

D.发现和发展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E.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8.准时化(JIT)的核心是( )

A.一种彻底追求生产过程合理性、高效性和灵活性的生产管理技术

B.一个拉动式的生产系统

C.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D.只在需要的时刻,生产需要的数量的所需产品

9.利用在制品定额法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是,本车间的出产量=( )

A.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B.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C.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

D.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

10.关于累计编号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本车间投入提前期等于本车间出产提前期加本车间生产周期

B.累计编号法又称在制品定额法

C.累计编号法又称提前期法

D.同一时间上,越是处于生产完工阶段的产品,其编号越小

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 篇7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分析。该课题从河北省10所骨干院校的考试风纪调查入手, 发放考试相关调查问卷, 收集所需数据, 并基于学生的理性假设 (即行为目的在于个人利益最大化) , 采用博弈论方法、成本收益方法以及多元回归方法, 剖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根源, 探究调查问卷及经济分析所折射出的我国考试制度方面的欠缺, 进而比较、借鉴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大学的教学和考试理念以及我国历史上考试制度及作弊防范措施。第二部分着重进行构建绿色考试制度研究。基于增加学习收益, 增加考试作弊成本视角, 提出构建我国绿色考试制度的“疏堵并重”的双重目标:即“强化考试管理为堵, 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为疏”。围绕素质优先的教学内容、互动探索式的教学模式, 提出全过程考核、在线考试等多元化的考核形式, 从学生不能作弊、不想作弊、不用作弊、不敢作弊四个视角, 全面论述了我国绿色考试制度体系的合理构想。

(二) 研究方法

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问卷调查法

该研究历时6年, 在河北省内10所骨干院校, 发放20000份有关考试的调查问卷 (内含21个类别、72个指标) , 收集学生对学生考试作弊的态度、作弊经历、作弊动机、学校考务管理及作弊处罚态度等方面相关数据, 并深入剖析调查问卷折射出的我国考试制度方面的欠缺。

2. 成本收益函数多元回归法

借鉴犯罪经济学原理, 构建考试成本收益函数, 将作弊影响因素内生化。结合问卷所收集的数据, 利用EVIEWS 5统计软件对考试作弊成本及学习收益函数进行回归分析, 确定出影响考试作弊各种制度因素的危害程度。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当努力学习收益小而考试作弊成本低时, 考试作弊将成为行为主体的理性选择。

3. 比较借鉴法

比较、借鉴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大学的教学和考试理念以及我国历史上考试制度及作弊防范措施, 为构建我国绿色考试制度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

4. 文献查阅法

研究查阅了35篇硕博学位论文, 21篇历史考试制度典籍, 期刊论文79篇。文献查阅为本文提供了理论的创新空间, 也为相关对策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 调查问卷结果及经济分析

表2-1的调查结果表明:第一, 大部分学生都很重视考试成绩。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下, 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表现的关键指标, 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奖学金、评优、入党、提干、推研、就业和心理满足。大学生普遍认为考试不及格是很丢人的事情, 53.6%的学生认为考试成绩越高越好, 不管是用什么手段得到的分数, 说明“唯分数至上”的观点在学生中间是很普遍的;同时, 只有23.9%的学生认为作弊是关乎个人道德的事情。因此, 看到别人作弊时有65.1%的学生不会去检举, 在考试中拒绝帮助他人也会被认为是不讲义气 (41.6%) , 这些都说明当代学生的价值观是有待引导的。

第二, 存在考试投机心理的学生主要是平常没认真学习的, 害怕考试挂科,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不错, 但其他人作弊让他心理失衡而效仿。

第三, 对教师或课程设置等不满意, 从而影响了学习兴趣, 只好依靠作弊来获得学分。

第四, 调查数据还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作弊的一些新特征。以往作弊是成绩差的、不努力的、准备不充分的学生, 现在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出于种种目的开始作弊, 也就是说除了“60分万岁”的考试过关因素外, 作弊还有其他的动机, 从现有文本资料分析, 作弊学生除了担心自己考试不及格, 拿不到学位证书而作弊外, 还存在为了拿高分、评优、评奖而作弊。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看到别人因考试作弊获得了优异分数和种种利益, 于是产生心理不平衡感、不公平感, 从而作出考试作弊的行为。问卷调查还发现, 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试内容与考试制度对考试作弊有一定影响。

(二) 调查问卷及经济分析中折射出的考试制度欠缺

第一, 应试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考试制度对学生的作弊成因有着较大影响, 该课题组调查了河北省10所大学的教学情况, 发现尽管各院校都在高调宣扬着素质教育, 但仍在继续坚持着应试考核的老一套, 围绕着考试而开展教学活动, 根据考试的需要来决定教学内容和形式。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教师教学管理松懈以及教材质量欠佳;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角色等现象是当前高校教育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单位:%)

第二, 僵化的考试模式。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期末一次考试并且采用统一的一套试卷。这种做法一是限制了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进行题目设计, 二是试卷设计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发挥其潜能, 使学生的创造性受到很大限制。没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一考定成败”, 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 而不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三, 考试监惩力度不足。当前考场纪律不尽严格, 监考教师考虑到一旦学生作弊被抓会影响到其学位的获得及将来的就业, 或经不住学生痛哭流涕求情, 或怕学生打击报复等, 对作弊态度较为纵容, 通过采用口头警告等方式, 很少记录在案, 上报部门处理。还有的教师干脆对作弊行为睁一眼闭一眼, 没有很好地维持考场纪律和考试的严肃性, 对作弊学生的惩戒力度不足。

(三) 构建绿色考试制度对策建议

我国高校的考试制度正面临着教育界及社会的质疑, 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呼声日益强烈。构建绿色考试制度, 培养新型人才, 是实现国家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通过对我国大学教育考试制度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考试制度比较, 借鉴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大学的教学和考试理念, 剖析我国历史上考试制度及作弊防范措施, 从中发现差距, 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基于增加学习收益, 增加考试作弊成本视角, 创造性的提出构建我国绿色考试制度的“疏堵并重”的双重目标:即“强化考试管理为堵, 改进教学模式, 提升教学水平为疏”。围绕素质优先的教学内容、互动探索式的教学模式、提出全过程考核、在线考试等多元化的考核形式, 从学生不能作弊、不想作弊、不用作弊、不敢作弊四个视角全面论述了我国绿色考试制度体系的合理构想。构建我国普通高校的绿色考试制度, 以利于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 即高校应在保证考试制度可靠、有效、公正、实用的基础上, 辅以考试形式的灵活多样化, 将有助于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使高校学生将来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时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

作为高校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高校课程考试不是抽象孤立存在的, 而是与一定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相一致的, 是具体课程教学活动有机体的一部分, 通过考试来检查和促进课程目标系统实现。构建绿色考试制度的核心问题则是涵盖教什么、如何教、考什么、如何考的整体性问题。要改革“应试教育模式”, 确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要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改革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和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树立科学的考试观;考试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合理确定各种教学目标的权重, 建立科学命题制;应该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难度、考试题型, 采取更加灵活的评分办法, 建立科学评分制。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并非易事,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应试教育中,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直接, 也容易规范, 透明度、公平性都较高。但是在创造教育中如何合理公正地测试、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却相当困难。这是因为创造力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多维性、多质性等特征。因此, 我们不应对传统考试制度全面否定, 而应对现行考试加以改革, 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下将从学生不想作弊、不能作弊、不用作弊、不敢作弊四个视角加以说明。

1. 让学生不想作弊

转变学生自身对考试的看法, 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在国内的高校, 考试结果直接表现为分数, 目前仍然是考核学生优与劣的最基本指标之一, 同时绝大多数高校还普遍实行着一门课程成绩不合格就不能评奖、评优、入党等所谓的“一票否决制”。从个人理性出发, 经权衡得失, 综合比较, 导致平时学习不努力, 成绩差的学生想作弊, 就是平时学习成绩优良、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 也想通过作弊谋得高分。他们没有将考试看成是对自己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定期性检查, 而是为考试而考试。

2. 让学生不用作弊

改革以考试定成绩、以成绩评学生的评价体系, 寓评于教, 寓评于学。10所院校都是采用综合素质测评的方法, 即平时成绩 (包括出勤率和课堂回答问题等形式) 占比30%, 期末成绩占比70%。绝大部分院校的基础课采用固定题库抽题的方式, 统一出题, 有题型和题量等方面的要求, 考试题目类型包括选择、填空、判断改错、计算、简答和论述题等形式。通常满分为100分。而专业课由任课老师出题, 其中专业必修课程采用闭卷笔试, 在期末考试周进行, 考场纪律严格。闭卷考试的内容多为知识记忆类, 占比50%以上, 甚至有些试卷高达90%, 部分试卷包括综合分析判断类的题目形式。专业选修课程的考察形式比较灵活, 由任课老师自选, 可以是期末小论文, 也可以是闭卷 (或者开卷) 考试。约有20%的理工科类高校在此基础上, 添加了对上机操作和动手实验的考核。80%以上的师生认为当前我国高校考核评价方法过于倚重知识记忆, 对未来工作和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 纯粹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因为未来学生的工作情景和工作内容不确定, 学生们普遍存在着“学习无用论”的观点, 先应付考试, 将来用到的时候再重新学习。以上调查虽只在河北省内10所骨干院校进行, 但足以说明我国高校目前的考试制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高校所培养的不是优秀的考生, 而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才是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树立素质优先的考试目标, 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采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的收益来自于知识的习得和精神的愉悦。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 提高学生上课精神上的满意指数。所用教材限定于近三年内出版物, 学科设置具有的时代感。这样学生认为所学有用, 自然会提升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取舍上, 应结合社会实际需求, 以有利于大学生拓展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造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爱上上课、爱上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才是根本之道。我们不妨借鉴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 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学生明确综合能力的内涵和价值, 包括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个人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等。学校不仅仅是通过将来毕业时的一纸成绩单来判定学生的优劣, 尤其是评奖评优搞推荐的时候不要只看数字成绩单, 这样学生就不会只看重成绩, 考试作弊也就没有了必要。同时, 从教学制度安排上可以尝试建立弹性学制或学分制, 不必规定统一的学习年限和时间, 不必设定整齐划一的课程安排, 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或工作的时间, 甚至自主选择专业;只要学生最终按照整体要求完成了既定的学分, 就可以顺利毕业。

3. 让学生不能作弊

考试方法与考试内容的改革并举, 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是有效遏制、杜绝考试作弊行为的又一重要措施。考试方式应多样化, 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 可采用口试、课程设计、模拟操作以及开卷等方式开展考核工作, 也可以实行教考分离, 或将考试分散在平时的学习中, 增加平时实践实验环节的考核比重等, 力争达到多角度、多形式、多方法的综合评价,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考试内容上可以加大理解应用题型的分量, 尽量减少以记忆性为主的题型, 让学生没法作弊。当前“一卷定终身”的方式, 只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 而不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本质, 要采用全过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应用。建立科学试题库, 推行在线考试等多元化考核方式。

4. 让学生不敢作弊

规范考试制度, 严肃考风考纪, 加大惩罚力度。通过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放弃考试作弊行为的过程, 是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外部因素。在这个进路中, 学校要扮演主导角色, 起主要推动作用, 完善并严格执行大学生考试的规章等强制性制度, 加强监考力度并配以科学的处罚措施等, 都是可行的具体举措。然而, 我们必须明白:惩罚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惩罚不是制裁过去, 而是面向未来。

考试经济发展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篇8

关键词:考试经济 问题 原因

伴随着考试类型的日益系统化,加上人们对考试的认同和积极参与,与考试相关的培训消费、保健品消费等市场也日益繁荣起来。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考试经济存在的问题

1. 应试是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制度,考试经济紧紧围绕应试而进行

单一的人才选拔制度。考试仍然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传统考试制度的弊端可归纳为四点:首先是考试目的具有极高的淘汰性,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把学习引向“应试”的歧途;其次是考试管理过于集中,自上而下搞“统考”,造成“考什么,教什么”的局面,颠倒了考试为教学服务的主次关系;再次是考试内容片面僵化,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切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排斥在考试之外,导致学生读死书与死读书;第四是考试方法单一死板,造成“纸上考实验”、“纸上考实践”、“纸上考品行”等怪现象的出现。

2.考试正逐步成为一种巨大的消费,但鱼目混珠,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的考试市场可谓是鱼龙混杂,收费考试中暗藏着巨大的利益黑洞;培训机构虚假宣传,盗版教材充斥市场,严重侵害考生权益,导致考试市场呈现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考试经济”的高回报率让一些商家不惜大肆发布虚假广告或提供伪劣产品,通过侵犯知识产权,形成不正当竞争等手段损害合法经营者的信誉和利益,扰乱市场秩序。本该担当市场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职能缺位现象十分严重,加剧了考试经济的不规范发展。

3.教育的人文价值遭到忽视,考试异化,考试经济也发生了异化

目前,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被过分强调,考试服务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功能被异化。考试本是检验和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把它盲目地扩大化,或者把它当作检验和考查学生的惟一手段,那么,它就可能演变成为制约和束缚人的一种工具,甚至可能误导人们思想和行为。考试经济的甚嚣尘上,则使考试与人才培养更是背道而驰。

4.非法考试经纪人的出现

“考试经济人”是指以谋利为目的,组织有关人员、车辆,利用各种关系网、通讯设备等,通过非正常手段使不具备通过某种考试能力的人通过考试的个别人或临时组织。考试经济人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全社会对知识、技能的重视,都拥有某种文凭的渴望。另一方面体现出社会上个别存在的不以实际能力取人,而以文凭、证书用人,确定人的工资等现象的存在。

二、考试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1.传统教育理念问题使然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对中国人学习、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近代考试体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种种原因都影響了半个世纪后的中国应试教育。虽然二十一世纪学的东西与十九世纪相比进步很多,但教学上基本上冲不破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怪圈。

2.传统教育管理体制下,尽管进行了放权,但又衍生出新的问题

纵观10余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主要通过权限下放,改变过去整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都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状况,给予地方政府和学校自身更多的管理权和自主权。但存在以下现象: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不顾中央的三令五申,擅自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收费标准:有的则对各项教育经费进行挪用和截流,以致于造成大面积地拖欠教师工资,严重冲击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的学校为了克服办学经费,尤其是公用经费的短缺,提高教师工资,改善办学条件,兴起了经商的热潮,导致学校行为的市场化倾向;有的学校则违反政策,滥发文凭;有的中小学则凭借自身的优势,招收“议价生”和“高价生”等,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基本宗旨。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滑坡,涣散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

3.传统社会用人理念的问题

社会侧重人才录用的高标准、严要求,但是这个标准与要求都量化了,是以证件、证书为考量标准的。并且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就当前社会用看,人力素质比人本素质更被用人单位所看重。因此,对关系人本素质提高的价值、人格、权益、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方面的教育则注意不够。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视为自私和个人主义,并对此采取虚无主义,甚至以社会整个需要的名义来规范限制个体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形成,后果只会导致真正的个人主义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行为。

4.考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教育素质的提升服务的,但现在其功能已被异化

本来考试是为教育服务的,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育发生了异化。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在这里,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学习情况,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不仅中学存在,高考考场上存在,小学也存在。个别教师为了获取本班考试成绩虚假的高分率,甚至还暗示一些作弊的方法,污染了学风,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不改、现代的教育体制不得以建立、社会用人观念不调整和教育中考试本质的异化,以应试考试的经济活动就大有市场,并且堂而皇之,大行其道,并且愈演愈烈。

上一篇:的政府财务工作心得下一篇:轧花厂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