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法律学案(精选11篇)
走近法律学案 篇1
本堂课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由于从教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准备不够充分,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谈一下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学生展示的声音洪亮,姿态自然。可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2.学生能及时给予小组评价,是每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
3.教师能对重点内容及时进行考查、追问。在讲完第五题法律的三个特征后,能出示两个材料,判断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
4.及时板书,使本节课的知识点清晰,一目了然。
但同时,更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1.教师讲课没有激情,语调平淡。
2.板书由于着急,写得有点乱。
3.学生在举例子时,有不恰当的(吃饺子),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指导。
4.在讲第三个问题“身边的规则”时,说得少,应多启发学生多讲一些。
5.另外,学生的评价,应制定一个详细的评分标准。
6.没有形成书写副板书的习惯,其实在课堂中把学生的一些回答记载下来。然后用于后面的教学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是最最贴近学生实际的体现。如在给规则分类时,让学生从大家所感受到的规则中来提炼出道德、纪律、法律三类规则。
7.对于法律的强制性,应予以讲解,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正确把握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在重难点知识突破上应再下功夫。
走近法律学案 篇2
分析全案, 可以看出, 本案属于一个案情简单的遗赠行为。在形式上, 遗赠人黄某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且在其真实意思表示下完成了这一遗赠行为, 书面遗赠合乎法律格式并经公证。在内容上, 黄某处分自己的合法财产, 未对他人的权利造成不法侵害, 受赠人张某对张某尽到了照顾义务, 不存在导致遗赠无效的情形。以此来看, 黄某的遗赠行为是合法有效的, 张某有权得到黄某遗赠的财产, 应判原告胜诉。但本案法官却认为若按继承法处理判原告胜诉, 将会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 违背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因此, 适用了民法通则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以此作为判案的大前提, 并以黄某对非法同居者的遗赠行为违反社会公德为小前提, 而推论出遗嘱行为无效。显然, 本案的法官跳过了作为一般规则的继承法规定, 而直接适用了作为法律原则性规定的民法通则中的“公序良俗”, 这种无视法律规则而适用法律原则的行为, 使我们不得不思考, 适用法律原则的正当性何在?
一、法律原则的界定
法律原则, 是法律的根本性规则, 其效力广泛, 立法、司法都必须遵守。在法律体系中, 法律原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其不确定性决定了它很少直接适用于具体案件;但法律原则的却反映了立法之意图和目标, 而这些立法精神具体体现于法律规则中, 也就是说, 法律规则是法律原则的具体化。只有具体的法律规定才能适用于具体的案件, 具有可操作性;但法律规则的具体性也是有限的, 任何法律都不可能穷尽所有情形, 总会有法律规则无法适用的案件, 在面对这些疑难案件时, 当无法适用法律规则时, 法律原则就需要法律原则的帮助, 它是法官进行法律解释的依据, 也有着弥补法律漏洞, 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性的重要功能。
二、法律原则的适用
法律原则在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他是法律权威性的体现, 具有指引规范制定及实施的重要作用。在司法中, 法官面对复杂的具体案件, 法律规则也会有束手无策时, 这就需要以法律原则为依据, 解释具体案件的法律适用。在我国, 对法律的立法意图进行解释的权力仅属于两高, 其他法院没有解释法律的权力。此案中, 法官直接适用法律原则作为判案的依据, 即独自解释法律原则而适用于具体案件, 是超越权限的审判行为, 应当是无效的;同时, 这也不符合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在法律规则可以适用时而适用法律原则, 这违反了法律原则适用的正当性。
我国司法适用的是三段论式的法律推理形式, 在推理过程中是较为清晰的, 有一定的机械化适用的特点。但在确定三段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时, 就需要法官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进行筛选, 进行加工, 这是一个法官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 法官不是无限制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而是要在法律框架下, 符合法律规则的情形下解释法律。本案法官在选择大前提时, 以作为法律原则的“公序良俗”来判案, 而无视继承法的具体规定, 并为这样的法律适用贴上道德标准, 是违背法律框架下的法律适用原则的。在小前提的确定上, 法官混淆了法律行为与不受法律规制的行为动机, 对黄某遗赠行为的动机大做文章, 其为第三者而为遗赠行为, 动机虽违背社会公德, 但遗赠行为本身才是法律评价的对象, 而无论动机, 动机的好与坏是属于道德规范调整的, 与法律无涉。
本案中, 法院以民法通则之第七条为依据是不恰当的, 属于适用法律不当的行为。第一, 民法通则和继承法是同位法的关系, 而不属于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据立法法的规定, 我国法律效力的等级依次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包括部门规章与地方规章) 。而民法通则是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继承法也是全国人大制定法律。两者都是法律, 且由同一机关制定。由此可见, 这两者, 即民法通则和继承法是同位法, 不是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因此民法通则效力高于继承法的效力的观点是与立法法相违背的, 因此是不恰当的。第二, 民法通则与继承法属于普通法和特别法的关系, 在涉及遗嘱效力的案件时, 应适用特别法, 即继承法。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其他国家几十年甚至百年的社会变迁却在几年内集中地发生在我们的国家。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也不足为奇了。作为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社会,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传统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冲击, 面对多元化且巨变的陌生社会, 在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国度,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巨大的矛盾中踌躇徘徊。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法律规则的适用越显无力, 而法律原则适用将更加频繁, 法官何以选择, 又将对法律原则加以解释, 是当代司法必须要面对的。
摘要:法律原则的适用时有严格限制的, 当没有法律规则可以适用或适用法律规则将导致十分荒谬结果时, 法官就需要通过法律原则来审理案件, 但这种队法律原则的适用并非意味着无限制的自由裁量权, 而是在法律框架下的主观能动。本文以泸州遗赠案为例来说明法律原则的适用。
关键词:法律原则,适用
参考文献
[1]富勒:《法律的道德性》, 商务印书馆。
[2]强世功:《法律的现在代行剧场:哈特与富勒的论战》, 法律出版社。
牵手生活 走近法律 篇3
1.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知道法律的作用。
2.能利用法律分析社会现象,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让学生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感受法律尊严,崇尚公平公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懂得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初步形成知法、守法意识。
教学难点:能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家人一起观看法制节目,观摩法院开庭现场,准备“家庭剧”的表演道具,组建四个代理“律师团”。
老师: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模拟生活“知”法律
(一)创设情景,引入法律
1.生活情景剧表演:《小明的家庭风波》
一天上午,光明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小明,因为小事打了同学并逃学,跑到网吧里泡了一整天,晚上回家撒谎说刚放学回来,其实被打同学的家长早已告了状。爸爸妈妈又因为小明吵了起来,粗鲁的爸爸还打了小明和妈妈,并把小明禁闭在家里不让他上学。妈妈斗不过爸爸,只得向婆婆撒气,辱骂婆婆。小明的爸爸妈妈闹得不可开交,扬言要到法院离婚。
2.老师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吵架?这一家人违反了哪些法律?
3.小组讨论并汇报。
4.老师小结并提问:这一家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如果情节严重了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呢!说到法律,你知道什么是法律吗?
5.学生自由回答。
6.老师总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们处事的基本依据。真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啊。 法律就像阳光,让我们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健康地成长吧!
(板书课题: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
【设计意图】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提出:生活即教育,德育蕴涵于生活中。上课伊始,通过展示学生自编自演的家庭生活剧,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此拉近书本知识和生活的距离,让现实生活与法制教育联系起来,初步感知家庭矛盾与法律问题的接轨。
(二)汇报交流,了解法律
1.小组合作: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法律条文。
2.老师提问:这些法律是在哪里搜集到的?对我们少年儿童有什么保护作用?
3.小组汇报:说出法律名称及其所保护的人群。
4.老师小结: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部法律。
《义务教育法》保障了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也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一部法律。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专门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一部法律。
《婚姻法》是保护成年人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专门保护老年人权益的一部法律。
5.老师补充宪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其他法律法规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内容更加具体。(板书:宪法)
6.老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交流汇报,了解了这么多的法律知识,都成了“知法”小律师了! (板书:知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知识目标的“知法”环节,通过小组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相关法律知识,并依据案例分析,初步了解与本案例有关的法律条文,结合现实生活,明白法律所保护的人群和作用,为后面的模拟法庭打下良好的铺垫。
环节二:体验生活“用”法律
(一)模拟法庭,走进法律
1.分工:推选出小明一家的代理人、法官、证人等人选。
2.师生讨论法庭规则。
3.模拟法庭。
(1)宣布开庭:出庭当事人有:小明一家,即小明、爸爸、妈妈、奶奶,以及他们各自的代理“律师团”:小明律师团、爸爸律师团、妈妈律师团、奶奶律师团,法官,旁听者等。
宣布法庭纪律:当事人有提出请求和辩护的权利,并请各位当事人和旁听者遵守法庭秩序,不要随意走动、喝彩,不要有过激的言论和行为。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自己受到的伤害,“律师团”为代理人寻找法律依据。
(3)法庭辩论:“律师团”互相质问,依据法律向对方提出要求,对方可以辩解。
辩论双方:小明→ ←爸爸 小明→ ←妈妈 妈妈→ ←爸爸 奶奶→ ←妈妈
(4)法庭调解:当事人反省,法官调解。
(5)法庭总结:
①支持爸爸的法律依据:小明未满18周岁,私自去网吧上网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支持小明的法律依据:爸爸打骂孩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爸爸不让孩子上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爸爸和妈妈的离婚影响了家庭和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③支持妈妈的法律依据:爸爸打妈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
④支持奶奶的法律依据:妈妈辱骂奶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4.案例结局表演:(课件播放背景歌曲:《让爱住我家》)
在律师团帮助下,在法官的调解下,双方承认错误,互相道歉,并保证不再重犯,一家四口人手拉手依偎在一起,全家和解!
nlc202309011840
5.老师即兴小结:在法律的帮助下,这一家人重归于好,多么幸福的一家啊!相信他们有了这次经历会更自觉地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在此,也祝愿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
6.老师归纳总结: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用拳头、打骂或者其他的野蛮手段到达目的。(板书:用法)
【设计意图】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论认为: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活动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个性行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环节是能力与方法目标的“用法”环节,学法是为了用法。本环节的模拟法庭,让学生参与庭审活动,亲身体验当事人和律师的角色,熟悉法律的适用程序,体验法律的权威性。在互动辩论中,学生唇枪舌战,思想激烈碰撞,能力于辩论中“提升”,情感于碰撞中“升华”。
(二)拓宽视野,维护权益
1.学生小组内交流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方法。
2.老师课件补充。
(1)聘请律师。
(2)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解决。
(3)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4)向人民检察院进行控告。
(5)拨打投诉电话。
①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报警电话110。
②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拨打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
③全国文化市场统一举报电话:12318。此电话可以举报接纳未成年人的“黑网吧”。
④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出示当地的求助电话)
(6)网络投诉。
①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net.china.com.cn/chinese/index.htm
② 维权网:http://www.ca315.com.cn
3.老师总结:请同学们记住这些维权的方式和方法,以便及时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更要学以“会”用,遇到法律问题该怎么办?学会运用不同的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尤为重要。本环节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老师补充,有效地拓宽了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渠道。
环节三:拓展生活“守”法律
(一)拓展生活,内化法律
1.播放少年犯的一段视频:《陨落》。
2.学生说感受:你看到这个堕落的少年犯,你想说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身边有类似的故事吗?今后你该怎么做?
3.学生触景生情地自由回答。
4.老师激情地感慨:此时此刻这个少年犯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有家不能回,有学不能上!多么惨痛的教训啊!)这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充分说明了什么?(上网但不能上瘾,网瘾猛于虎啊!)
5.老师归纳总结:无论是因为无知而犯法,还是明知故犯,知法犯法,法律都不会因任何理由原谅任何人。谁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谁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所以,我们一定要遵纪守法,做一个“守法”小公民!(板书:守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观看生活中常见的少年犯罪的视频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刺激,充分认识到触犯法律的后果,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及自身经历,进一步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感受法律尊严,崇尚公平公正。
(二)巩固延伸,强化法律
1.课件出示四个常见的法律问题:判断下面的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如果违法,违反了哪些法律?我们该怎么办?
(1)已经深夜十二点了,邻居家传来震耳欲聋的摇滚乐声!
(2)当你发现教室门口有人吸烟,你该怎么办?
(3)小爱莲的父母离婚,父母都不愿承担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义务,小爱莲该怎么办?
(4)有人说:“学不学法没有关系,反正我不会做违法的事情”。这种说法对吗?
2.小组讨论汇报。
3.课件出示:我们身边的法律问题
(1)校门口有很多盗版书,同学们都买,我能买吗?
(2)在商场里被搜身,该怎么办?
(3)姐姐在网络购物时被骗,该到哪里维权?
(4)小亮经常在网上跟帖,经常发表一些攻击性地言论,小亮的行为违法吗?
……
4.老师小结:这些法律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利用今天学到的法律知识,尝试分析并解决这些常见的法律问题。
5.根据板书总结全课:希望同学们继续像小律师一样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守法小公民。这样法律才像一把保护伞,时刻保护着你我他!让我们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健康地成长!
【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品德课程要注重实践性和开放性,即品德教育不应只是“说”出来,更应该在生活中“做”出来。本环节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尝试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生活中的家庭纠纷和社会矛盾,与生活接轨,拓展法律视野,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形成用法、守法意识。
【板书设计】
(作者单位:平邑县教体局教研室 平邑县卞桥镇中心校 山东平邑 273300 )
责任编辑 王清平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篇4
科左中旗宝龙山中学
王怀权
2013年5月6日
【课
题】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
第七课、第一节《走近法律》
【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本单元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对法律有一个初步认识。【学情分析】
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主见,但往往过激、偏面,缺乏对“规矩”、“法律”准确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其约束自己的一面,而较少认识“规矩”、“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触心态,不能自觉遵规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设计理念】
以宏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激发学生法制观念为目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感悟,内化学生心理品质,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及法律的作用,提高分析和辨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法、分析法等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通过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体现自身的感受;学习过程,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和自我观察,发现问题并从中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规则的分类、法律的特征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征及作用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举生活实例,创设情景激趣导入。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的第一节《走近法律》 环节二:我们身边的规则 活动1:认识规则
多媒体出示(欢欢周记一)及图片:
讨论: ①为什么会出现种种令人不满意的结果甚至是悲剧性的发生 ? ②这个现象给你什么启示?
师: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守规矩、懂规矩,不然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中,那么什么是规则呢?好,让我们来寻找生活
中的规则吧。
(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问题,在判断、思考、归纳中生成知识。)活动2:寻找规则
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学校、家庭、社会公共生活、体育运动等其他领域)
讨论:①列举规则
②社会中的规则可以分几类?(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师:这三种不同的规则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为什么特殊呢?我们要学习法律区别于其他规则的三个基本特征。活动3:走近法律
多媒体出示(欢欢周记二)及事例:
①讨论:从法律的创制形式、法律的实施、法律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可以体现法律哪些最为显著的特征?
②结合课本三者定义,完成88页表格,总结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的区别。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每一种规则都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法治社会更离不开法律。环节三: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4:法律规范我
多媒体出示:小郑的案例。讨论: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了舞迷夫妇的行为?(3)如果这对舞迷夫妇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做,有什么后果?(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什么作用?
师:因为法律的规范作用,使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约束了舞迷夫妇的行为。除此之外,法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活动5:法律保护我
多媒体出示(欢欢周记三)及事例
阅读教材89页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1)小叶、小静为什么能如愿以偿?
(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将会怎样?(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师: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神”,具有保护作用,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得知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环节四:课堂小结
走近法律学案 篇5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2、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3、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1、法律的基本特征
2、法律的作用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播放雪村的《抓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安排学生朗读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让学生知道本课学习的目标。
一、自主学习
学生的阅读教材,自主完成
1、社会生活离不开______。
2、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如: ______、______、______。
3、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它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1)
(2)
(3)•
4、法律的作用:①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
______,必须做什么,______,不应当做什么。
• ②法律具有______
作用,能调解纠纷,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 5、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______
为荣,以
______ 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二、探究提升
活动
一、学生阅读课本84页材料,对比两幅插图,思考:
1、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
2、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
3、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活动
二、列举你熟悉的规则
思考:社会生活有很多规则,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结合课本86页表格,学生共同完成。活动
三、小小法官
2015年12月,琼瑶《梅花烙》著作权维权案终审落幕,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被告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判决即认定《宫锁连城》侵犯《梅花烙》的改编权和摄制权,判令被告方停止侵权,于正向琼瑶道歉,被告方赔偿原告500万元。
1、此案件由谁来处理的?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2、通过这个案件,你想对于正说些什么?
3、此案件中,对琼瑶而言,法律起到什么作用? 课堂小结: 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的讨论、分析,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以法为荣,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三、当堂检测:
1、我国法律规范作用的实现是通过()
A 规定人们的思想
B
规定人们的言论
C 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
D 规定人民的道德观念 •
2、社会生活中,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调解人们行为的规则是()
A 法律
B 道德
C 规章
D 纪律 •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D 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2011.海南中考)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
(八)》,将醉酒驾车、飙车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定为犯罪。这体现了法律()
A、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 5.法律之所以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是因为()
①法律的制定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②法律的实施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③法律的约束力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④法律只对违法犯罪分子有制裁作用,对其他公民则不起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 6.“由来天网恢恢,何曾漏过谁?”这句话表明的观点是()
①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③法律的严肃性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板书设计: 走进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1、道德、纪律、法律
2、法律的特征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走近法律学案 篇6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 张喜亮 北京巴特尼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周祈军北京同联广顺劳动事务咨询中心主任律师 张攀顺
近日,各媒体竞相报导了合资企业三环相模新技术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唐晓东被解除劳动合同一案,多冠以醒目标题“北京第一个被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工会主席”。其实,工会主席被解除劳动合同或工会主席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此案非是第一桩。此案引发的思考确实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北京市总工会郑重表态:支持唐晓东通过法律程序维护其合法权益。9月13日《北京晚报》报导:“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首例合资企业炒掉工会主席一事即将进入法律程序。今天上午,唐晓东告诉记者,他将根据清华大学宪法与公民权利中心法律专家的时间安排,于明天或后天前往海淀法院起诉三环相模新技术有限公司。据了解,今年初,41岁的唐晓东曾以三环相模新技术有限公司违反《工会法》及不支付工会经费为由,到海淀法院起诉,但海淀法院立案庭书面裁定驳回‘违反《工会法》’的起诉,口头通知不受理‘不支付工会经费’的起诉。唐晓东是在8月30日被三环相模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严重失职”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而他则认为该公司是报复自己为工人争取权益的行为。昨天,本报记者采访了这位为工人争取了不少权益的工会主席。”
工会主席因维护职工权益而遭到解除劳动合同的恶运,这样的事件发生在中国是不能不令人愤慨的,这样的事件竟然发生在与日本合资的企业,知情人都清楚,发生在有日资的企业此类案件并非首例,这就更加引起了民众的愤怒之情。但是,情绪不能代替法律,法律也不能相信情绪;法律只相信“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怎样的呢?从媒体报导的情况看,我们看到的多是情绪化很浓的`当事人唐晓东的说明,却很难看到此纠纷的来龙去脉,即此案的事实情况。几费周折我们找到了这样的一则情节:
去年11月3日,公司以唐晓东向北京一家媒体提供不真实的公司情况为由,决定解除其职务,公司贴出《关于解除唐晓东总务部经理职务的决定》:解除唐晓东总务部经理职务,回家待岗。待岗期间,唐晓东应认真反思,写出深刻检查。当天下午海淀工会回应认为唐晓东反映情况属实。今年1月9日,经过海淀区劳动部门三方协调会,三环相模公司撤销原决定,恢复唐晓东工作岗位,补发两个月工资;今年3月,海淀区卫生局在检查三环相模公司的集中式供水及生活饮用自备水源井时,发现该公司从开始就没有换发卫生许可证。这期间,唐晓东正担任该公司总务部经理的职务。公司认为由于唐的失职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三环相模公司决定解除唐晓东劳动合同。这一情况公司已经向上级工会进行了汇报。唐晓东回忆说,正是考虑到公司不合格的饮用水会影响职工健康,他向海淀区卫生局举报了公司的饮用水卫生不合格的情况。不过没有想到的是,公司从20开始就没有复检和换发卫生许可证。8月30日,公司通知唐晓东被解除职务,并给唐两天的时间交接工作。在该公司交给唐晓东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上,表明原因是唐在任总务部经理时存在失职行为。唐晓东承认,自己应该承担未复检和换发卫生许可证的责任。但他表示,自己承担的应是“领导责任”,由于此事由设备科专门管理,设备科的消毒人员应承担复检不合格的责任。他认为,根据《工会法》,自己不属于严重过失,不应被解除劳动合同。
从上述情节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是,公司究竟是解除了唐的“总务经理”的职务还是解除了唐的“劳动合同”。该案向海淀区法院提起的诉讼请求就更让人莫名其妙:“违反工会法”和“不支付工会经费”。如果用人单位只是解除了唐某的总务经理的“职务”,那么此案不在法律受理的范畴。因为这完全是用人单位内部管理的权限问题,非法律调整的对象。如果用人单位解除的是唐某的“劳动合同”,按照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则应当首先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
据报导的情节而言,就本案来说,用人单位并没有说明因唐某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而解除其劳动合同,而是以
走近法律学案 篇7
“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的。”此话虽然夸张, 但并不虚妄, 广告是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前提, 加上我国的商业环境对广告业监管的无序, 所以, 我们看到的广告良莠不齐。特别是近几年, 欺诈性广告和误导广告日益盛行, 加上明星的代言, 更使得广告如雾里看花, 真假难辨。
重庆一位75岁的黄婆婆, 于2008年11月购买了3袋三鹿奶粉, 服用后感觉身体不适。随后, 她以奶粉存在质量问题将三鹿奶粉生产厂家告上法院, 索赔3000余元。后因对方主动上门道歉, 黄婆婆撤诉。黄婆婆的律师况先生表示, 三鹿奶粉“有毒”后, 黄婆婆感觉自己当初被对方欺骗了。现在回想起来, 当时黄婆婆就不应该妥协, 应该坚持到底, 如果一直状告, 相关部门早就查出了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 就不会出现众多小孩服用后才暴露出来奶粉有问题的情况。况律师表示, 黄婆婆这次起诉, 不仅要起诉三鹿公司, 还有为三鹿代言广告的邓婕, 如果不是邓婕的明星效应, 很多人不会去买三鹿奶粉, 邓婕作为广告代言人, 将成为责任主体。虚假广告与明星代言的责任认定成了当下最受社会的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虚假广告, 不仅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财产权利, 也破坏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规则, 更为严重的是引发公众对广告市场的信任危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 除消费者的投诉外, 近几年的司法实践有著名的SK-II案、郭德纲“藏秘排油”案、张铁林“参龟固本酒”案、郭冬临“洗衣粉案”等。立法机关陆续制定了一系列规制广告的法律法规, 然而虚假广告有增无减, 甚至有些虚假广告已经在有些媒体曝光, 却仍在其他媒体继续播发, 是商家对利益的追逐使其铤而走险?还是法律规制不足?还是我国的市场化经济的开放程度以至于可以忽略和容纳虚假广告的存在?
二、分析问题———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及构成要件
我国广告法第2条:“本法所称广告, 是指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承担者提供费用, 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而以广告法为核心的现行众多相关法律、法规中则并没有给出虚假广告的法律概念与认定标准。那么, 实践中如何认定一则广告为虚假广告呢?是依广告造成的现实危害为据, 还是依广告主或发布者的主观恶性为据?
(一) 虚假广告的特征
《广告法》第3条:“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第4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 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10条: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 应当真实、准确。”第11条:“未取得专利权的, 不得在广告中谎称取得专利权。禁止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撤消、无效的专利做广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 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 不得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等等。
上述条文是关于广告的该当性和禁止性规定, 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归纳出虚假广告的特点:夸张性、欺骗性、假冒性、误导性、违法性。以上5个特点, 外在表现为广告内容虚夸以致失实、溢美之词滥用以致与产品质量不符、捏造与编造不存在事实致使消费者被骗的行销路子, 内在本质上可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作为是指故意发布虚假广告;不作为就是广告发布者有义务说明或者警告而不为。
(二) 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
一是从目的上看———虚假广告的目的是欺骗和误导公众, 这种广告通过多种形式虚假的推介自己的商品或服务, 欺诈和误导公众进行消费, 并从从中获利。二是从事实上看———广告内容含有关系商品或服务的表述, 如对商品名称、质量、性能、产地、成份、用途和价格等的说明。如果一则广告没有和商品或服务的相关说明, 这则广告不能被认定为虚假广告。三是从对比上看———这种表述或说明明显与客观事实不符, 有关商品或服务的说明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不符及不相符的程度, 这是是判断虚假广告的最重要标准, 要指出的是, 如果广告中宣传的商品是假冒伪劣商品, 则不论广告中如何说明, 则一律构成虚假广告。四是从结果上看———使公众产生误解和对消费者造成损害。对于一则虚假广告我们要考虑内容的失实度, 也要考虑公众的误解度, 有专家认为, 法律应对误解程度的限度把握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 对于可能同时危害、损害其他竞争者利益的广告是否属于虚假广告的认定, 应当以诚信原则作为判断依据, 而判断一个广告是否违背诚信原则时, 则应综合考虑到广告内容的真实性程度和欺骗性以及是否有不正当地引诱顾客的目的等方面。
虚假广告行为本身包括一般为虚假广告违法行为, 如果消费者的金钱利益损害达到一定数量时, 可构成虚假广告罪。
(三) 虚假广告的构成要件
作为涉及民事侵权的违法行为,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与发布者在主观上有欺诈公众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客观上有设计、制作和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后果上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实和违反法律法规等构成要件。
根据客观化认定标准, 虚假广告违法和犯罪的认定应以公众的反应而不能以发布者的主观意图确定, 所以, 只要广告的内容能给公众造成错误印象, 而这种错误印象是关系到广告产品或服务的实质性特点的, 碷为虚假广告。如果虚假广告所宣传的产品仅对消费者存在损害的可能性则会致行政责任;而作为触犯刑法的虚假广告罪的客观方面必须以损害事实确实发生和存在为客观要件。
虚假广告行为的主观方面有故意和过失两种:欺骗性虚假广告多为故意, 误导性虚假广告可能为过失。
作为虚假广告的始作俑者, 广告主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损害消费者利益。所以, 在主体上, 广告主应当承担故意的法律责任, 同时, 如果广告经营者与发布者明知广告主提供的材料具有虚假内容仍然予以宣传, 则也为故意, 如果疏忽大意而失察则为过失。
三、解决问题———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广告法》第37条关于“罚款”与“停止其业务”的规定为行政责任,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为刑事责任的规定。虚假广告行为具有误导与欺骗性、目的是取得非法利益, 结果为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性质为侵权行为, 必须承担侵权民事责任。关于民事责任的大小, 则根据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广告内容的欺骗性与误导性的程度、侵权后果、损害的大小综合而定。
广告法第38条规定的虚假广告的责任主体为3类:一是广告主;二是广告经营者与发布者, 可承担连带责任;三为社会团体、组织等, 如果团体与组织推荐商品并以此牟利, 致消费者权益损害的可为共同侵权人。
(一) 广告主的法律责任
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 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根据广告法的规定, 广告中不得含有虚假内容, 不得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否则, 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广告主主要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一是行政责任, 广告主的行政责任是根据《广告法》第37条的规定, 承担停止发布广告并在原来发布虚假广告的媒体上公开更正消除影响以及处以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二是民事责任, 广告主应在广告中就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等做出真实性表示, 而对于受广告影响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来说, 这是一种明示担保, 若广告中的内容表示与广告中的商品或服务不一致时, 广告主即构成违约责任。三是刑事责任, 如果广告主通过虚假广告所获得的钱财达到一定数额、情节严重构成虚假广告罪时, 应依法追究广告的刑事责任, 即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则判处罚金, 并对直接的主管责任人或其他直接责任人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二)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法律责任
在分析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主体的责任承担上, 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此类主体责任的承担以过错为前提, 由于新闻机构每天发布的广告量较大, 这就不可能要求新闻媒介去验证每个广告的真实性。依据《广告法》的规定。广告主应对广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审核责任。而新闻媒介则应承担验证广告主的有关证明文件的责任。如果证件齐全却是虚假广告的, 新闻媒介不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 此类主体要承担的是以连带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民事责任, 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构成欺诈, 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而这种合法权益的损害是由于广告主的虚假表示及新闻媒介的过错造成的。属于共同侵权行为。即受害者可以选择要求广告主承担赔偿责任, 也可以选择要求新闻媒介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 如果达到一定的度和量, 此类主体也应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广告法》第37条规定, 如果新闻媒介明知是虚假广告但仍代理、制作或发布的, 或不按规定查验有关证件, 核实广告内容的, 应当没收广告费用, 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此外, 情节严重的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承担共同侵权的法律责任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 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 使消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此类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3个条件缺一不可:存在推介行为;从中获利;对消费者造成利益损失。
在现行的法律中虽有这些处罚条款, 但在处罚的执行力与威慑力上仍有所欠缺, 因此, 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法律还应当规定更为可行的处罚机制, 增加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威慑力, 以更好地起到惩治和预防作用。
四、结束语
现代经济形势下, 企业、商家和消费者都离不开广告。我们的生活已经“广告化”, 同时, 由于社会监管的不力和法律规制的不足, 虚假广告泛滥成灾, 成为经济市场和消费者生活质量的一大蛀虫。对于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现实, 司法实践方面存在着法律相关规定的缺失, 我国的《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皆没有明确规定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那么, 对于虚假广告的打击不仅存在法律滞后的问题, 而且还存在着司法能动性不够的问题。除法律手段外, 确立虚假广告举报制度, 确立广告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发挥消费者协会的监督作用等手段也是必要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健全, 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虚假广告从我们的生活视野里消失的一天终会到来。
摘要:虚假广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做虚假宣传, 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 做出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的规定。而如何认定虚假广告及其应承担的责任?则没有给出相应的标准, 文章结合近期明星代言虚假广告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 分析虚假广告的特征、认定标准及构成要件, 最后分析法律现状, 论证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虚假广告,认定标准,构成要件,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刘哲.老太告邓婕代言三鹿, 索赔1万称看明星才买奶粉[N].华商报, 2008-09-16.
[2]、刘常春.虚假广告规制缺失的原因及治理路径[J].法学杂志, 2009 (1) .
[3]、朱晓露.张铁林郭冬临南京成被告[N].南京日报, 2007-05-09.
[4]、沈仁刚.明星代言人的法律责仟[EB/OL].http://blog.cqnews.net/-25574, 2009-06-01.
[5]、郑君芳.虚假广告的法律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7 (6) .
[6]、黄娜.以三鹿奶粉为例——再谈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J].市场周刊, 2009 (1) .
《物权法》第一案法律解读 篇8
案情播报
原告:李福莲等人,通过房改获得长沙市芙蓉区税务局巷5号2楼房屋所有权;
被告:刘某,租住上述房屋但拒交租金;
矛盾焦点:刘某曾与长沙房管部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但未与之后获得房屋所有权的李福莲等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刘某与李福莲等人是否存在房屋租赁合同关系。
2003年12月,长沙市处理私房改造遗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房屋政策,将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税务局巷5号2楼房屋的所有权发还给李福莲、李瑞芳等4人共同所有。该房屋有关权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原告李福莲等人上辈所有的一处房产被政府不适当没收,此后40多年,该房被当作公房出租给其他居民。直至2005年9月,该房产经落实政策退还给原告,并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
此前,该房屋内西侧北向有一房间由刘某向房屋管理部门租住,落实房屋政策后,原租住户刘某既不与房屋所有人李福莲、李瑞芳等4人签订房屋续租合同,也不支付房屋租金,更拒绝退还房屋。双方多次为此交涉、协商,都没有结果。租住户刘某认为,既然他没有与李福莲等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双方就不存在房屋租赁合同关系。
今年6月25日,李福莲等人向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认定原被告双方存在事实租赁关系、并判令被告立即退还房屋同时赔偿损失。李福莲等人起诉时是依据《合同法》主张权利。
10月1日,《物权法》正式实施,10月8日是该法实施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这也成了审判机关可能适用该法的第一个日子。当天上午,合议庭对本案进行合议认为,现在已经是《物权法》实施的时候,而被告刘某依然占用着原告的房屋,这显然违背了《物权法>的规定,应当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责任。
于是,10月8日下午,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依据(物权法》有关规定判令被告搬出房屋,并赔偿相关损失。
10月10日上午,该案审判长,芙蓉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江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原告起诉时因为《物权法》还没有实施,因此并没有依据《物权法》来支持自己的诉求,原告还只能依据《民法通则》等规定主张自己的权利,法院也只能根据《民法通则》判决此类案件。物权法生效后,便可适用《物权法》判决此案。
根据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新实施的法律一般没有溯及力,但江涛表示,此案中刘某的恶意占有行为虽然发生在《物权法》施行前,但其行为一直连续存在至《物权法》施行后。即《物权法》生效后,刘先生的恶意占有行为仍在继续,故该案适用《物权法》与“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并不冲突。
因此,法院依照《物权法》第三十九条、第六十四条、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刘某搬出该处房屋并移交给原告,同时赔偿原告相金损失4855元。
附:本案所涉及《物权法》相关条款
第三十九条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六十四条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
第二百四十二条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致使该不动产或者动产受到损害的,恶意占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百四十三条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占有人占有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及其孳息,但应当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维护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支出的必要费用,律师说案——
本案若依《合同法》或其他法律,判决结果会与依《物权法》有何区别?
从上述案情看,房主李福莲与刘某之间是没有租赁合同关系的,所谓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强调合同主体具有真实的意思表示一致效果,即合同当事人是否签订合同、怎样签订合同等内心愿望与行为是一致的,否则,合同是不成立的。本案在实质上,双方并没有缔结租赁合同的意思表示,也没有变更、终止租赁关系的契约,刘某占有李福莲的房屋,在法律本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侵犯了李的房屋所有权。在审判实践中,对侵权的诉讼,在《物权法》出台之间,一般是按照《民法通则》第71条“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的财产所有权规定处理的。该条法律规定,一般都认为是财产所有权的直接法源,规定了所有权的四种权能,即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其中,所有权与使用权是可以分离使用的。占有人如要使用财产,必须先占有此财产。民法上对财产的占有区分合法占有与非法占有。合法占有分按财产所有权人的意志的占有,如租赁合同关系;与非财产所有人意志的善意占有,如财产保管人将代其保管财产转让他人的占有。财产的合法占有一般不会发生侵权现象。财产的非法占有,即占有人占有财产一是没有合同依据,二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的占有,此种占有是一种侵权的违法行为,受害者可以依据<民法通则>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请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财产受害人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请求法律救济的效果,与依据《物权法》的法律效果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不过,《物权法》比《民法通则》的规定要具体、细化很多,具有可操作性。
本案房屋所有权变动后。变动前发生的合同是否仍然有效?若有效,租赁费用该交给谁?
我国在集体经济时期,国家是不允许私人拥有房产的,私人的房产都要归公,统一由国家来经营管理。本案李福莲等人以前的房屋,也是这样的情况,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是私房改造后归为国家所有,在此房屋发放前,一直由当地的房管局代表国家来行使该房屋的所有权,进行公房租赁。因此,从国家特定时期特定政策考虑,房管局直接管理的或代管的房屋,进行的公房租赁关系是有效的,租赁费由房管局代收,交给国家。
什么是“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哪些情况下可溯及?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属于法律效力范畴,也叫法的溯及力,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法律可否适用其生效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问题。如适用,就有溯及力,如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很重要,因为,一个国家不能用现在的法律去处理过去的事情,如用现在的《刑法》去给发生在清朝、明朝、唐朝的古人去判刑,这样做是很荒唐的。也不能把过去发生的认为是违法的事件、行为,用现在的法律来处理,人们遵守的是现行有效的法律。对法律溯及力问题,现代多数国家及我国做法,在民法、行政法领域,一般都规定没有溯及力,即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刑法》原则上也是没有溯及力的,但是后来的《新刑法》与以前的旧《刑法》对同一事件或行为处罚较轻时或不认为是犯罪时,适用新《刑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对一部法律,是否溯及既往,会有明确的条文做出直接规定。
什么是善意占有?《物权法》对善意占有人有哪些规定?
走近法律学案 篇9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7、针对“乱涂乱画、乱贴小广告”这一不文明行为,某校九年级
(三)班同学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并把讨论得出的依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反映给有关部门,这样做有助于()①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②增强学生行使监督权的意识
③增强学生立法意识 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指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说明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含义是什么?
(2)说明怎样推进这一基本方略的实施?
9、胡小燕是首次选出的三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之一。参加会议前,她把身边的工友作为调研对象,始终保持着与农民工的“热线联系”,每天起床后做的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除材料体现的政治权利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走近法律学案 篇10
[*2]【案情介绍】某县国税稽查局于2002年10月20日接到一封举报信,反映某纺织公司存在销售不入账问题,涉嫌偷税。该稽查局接到举报后对该企业进行了调查。最后查明,该公司在2002年1月至9月间采取销售不入账手段,少计销售收入25万元,少缴增值税45万元。该稽查局按照法定程序,以自己的名义于同年12月14日依据新《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63条之规定,作出对该企业罚款86万元的处罚决定。
该企业对税务机关认定的偷税事实、处罚适用依据和处罚额度无异议,但该公司认为,新《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自2002年10月15日施行,该稽查局无权对发生在2002年1月至9月间的偷税行为进行处罚。遂于同年12月25日以稽查局作出的处罚决定违反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为由,向该县国税局提出申请,请求撤销稽查局作出的处罚决定。复议机关经审理认为,稽查局认定的纳税人偷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没有违反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决定维持稽查局作出的处罚决定。
【法律问题】
1税务稽查的内容和税务稽查的程序。
2稽查局的法律地位。
【法律分析和结论】
本案涉及税务稽查的问题。
走近法律学案 篇11
许云鹤案由:2009年10月21日上午,许云鹤驾车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由南向北行驶,在行驶到红星美凯龙家具装饰广场附近时,恰巧看见王老太由西向东跨越路中心的隔离栏,后王老太倒地受伤。王秀芝随即打电话给家人,声称其被车撞倒;而许云鹤则坚称自己并未撞到王秀芝。2010年12月15日,王秀芝将许云鹤告上法庭。2011年6月16日,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就此案作出一审判决,王秀芝跨越道路中心的隔离栏属于违法行为,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云鹤被判决承担40%的民事责任,赔偿王老太108606.34元,其中包括残疾赔偿金87454.8元。法院判决许云鹤须为王秀芝的伤残负责的主要理由是“假设被告在交通队的自诉和在法庭的陈述成立,即双方并未发生碰撞被告,系自己摔倒受伤,但被告在并道后发现原告时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被告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
该判决引起全国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认为该份判决书再次宣告“好人不能做”,是南京彭宇案的翻版。在“许云鹤案”的判决书中,法官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推理,认定原告是因发现向其驶来的被告车辆引起的惊慌错乱而倒地。此种“惊吓论”是引发舆论哗然的主要原因。本文依据法理精神,认真分析许云鹤案的判决书中的法律逻辑错误,以明辨是非。
一、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
在本案中,由于原告主张被告撞了原告,那么按照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应该由原告提供证据支持其主张。如果原告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按照证明责任规则,就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结果。
一审判决说:“根据原告提交的相关证据以及本院自人民医院的调查笔录,天通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情况说明,本院无法确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也无法排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
从逻辑上看,由于无法确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也无法排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那么就不能推定是“撞了”或是“没撞”;否则,就会犯“诉诸武断”的逻辑错误。正确的逻辑结论只能是“撞了”或“没撞”的案件事实真伪不明。也就是说现有证据就不能证明被告撞了原告,也不能证明被告没有撞原告。那么,按照证明责任规则,原告就应当承担对其不利的结果,即应当就此认定被告撞了原告这一原告主张不成立,因而其进一步主张的被车辆碰撞造成损害的事实也不能成立。所以,在此法律事实基础上,法院应当直接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本案的交通事故定性不当
一审判决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依法规定,车辆与行人是否发生物理接触并不影响交通事故的成立,假设被告在交通队的自诉及法庭的陈述成立,即双方并未发生碰撞,原告系自己摔倒受伤,但被告在并道后发现原告时距离原告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被告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综上、原、被告之间是否发生物理接触,本案纠纷都属于交通事故争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调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款之规定,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包括“过错”和“意外”两种情况。过错,即主观过错,是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的合称,是指人对某事物的发生所持的心理状态。而意外,是出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客观情况。
在本案中,被告的车辆是在道路上正常行驶,并道也是正常驾驶行为,因此,被告的车辆在道路上是没有过错的。那么,从被告方面看,本案被认定为交通事故就只能是因被告的车辆在道路上发生意外了。那么,没有发生车辆失控,没有被其它车辆等外力突然撞击和自然灾害等意外,也就是说没有被告和第三者均未发生意外事件。发生的事件是原告违法翻越道路隔离栏,在翻越过程中发现了向其驶来的被告之车辆而“受到惊吓”,发生了“倒地”的结果。显然,原告违法翻越道路隔离栏是其自主行为,是其故意,而不是意外;作为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原告应该能够预见翻越隔离栏时有可能摔倒,即使是年轻人都有可能自己摔倒,作为年老体弱的原告就更可能自己摔倒了,因此,翻越道路隔离栏时因自己摔倒而倒地是可以原告可以预见的,而且,由于原告可以不翻越也不应该翻越,同时也没有外力强迫其翻越,所以原告的翻越行为是可以抗拒的,因此,不是意外;在翻越过程中发现了向其驶来的被告之车辆也不是意外,而是正常情况,不是这辆车驶来,就可能是另一辆车驶来,原告应该能够预见到在翻越过程中会发现向其驶来车辆。至于恰好发现被告的车辆则属于偶然,由于被告的车辆是普通车辆,其本身并无特别的令人惊骇之处。因此,如果说原告受到惊吓,也不能说发现被告的车辆就受惊吓,而发现别的车辆就不受惊吓。
至于说受到惊吓而倒地,则因惊吓而倒地是法官推测的原告的个人主观感觉,并无证据支持,而且下一节将指出其推理过程存在“遗漏选项”的逻辑错误。
综上所述,在本案中,被告车辆既没有发生过错也没有发生意外。因此,尽管发生了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件,本案也不属于交通事故。所以,一审判决的交通事故定性不当。
三、原告倒地与被告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逻辑错误
一审判决说:被告在并道后发现原告时距离原告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被告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这就是说向原告驶来的车辆对原告造成的惊吓与原告倒地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我们知道,法律中的因果关系应是直接因果关系。这是因为一旦将因果关系扩大到间接因果关系,那就存在很大问题,从而导致不当判决。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普遍联系的。于是,如果你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那么,法官就可以用蝴蝶效应来推定你打的喷嚏与汶川大地震存在间接因果关系,因而判决你对汶川大地震负责。这岂不是太荒唐吗?!所以,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必须是直接的,而不能是间接的。
那么,惊吓与原告倒地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呢?该案一审判决断定惊吓定然能吓倒原告,也就是说原告是因受到被告惊吓而倒地的。
但是,法官的这个直接因果关系推理在法律逻辑上是不周延的,原因如下:
(1)受到惊吓没有证据
在一审判决中,法官认定“惊吓”是原告倒地的原因,但是,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认定,仅仅是法官的推测。所谓的“受到惊吓”有太强的主观性。我们很难有客观的标准来认定路上有行人摔倒时,什么范围内的对象应该对他的“受到惊吓”承担责任,因而,应该接受法院有关责任的判决。
(2)在某种特定环境中,是否“受倒惊吓”取决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一位心智正常的人应该能够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到什么环境中去,如果不做这样的判断或判断错误,那么,即使“受到惊吓”,只要那个使自己“受到惊吓”的对方存在状态和方式合法合理也合情,就只能自己吸取教训,而不能要求对方赔偿自己这“受到惊吓”的损失。具体到本案中的原告,既然自主地违章横穿多车道的机动车道,翻越马路中间的隔离栏,我们就应该理解为她对行驶中的汽车并不像法官所认为的那样容易“受到惊吓”,而且原告也确实没有主张自己“受到惊吓”。
四、法官对原告倒地原因的推定不合逻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因此,法官可以依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逻辑推理,但是,必须受逻辑规律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约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原告倒地的原因既可能是“受到惊吓”,也可能是“绊倒”、“滑倒”等。
因此,认定“受到惊吓”是原告倒地的原因不能成立,从而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样,因为缺乏直接因果关系将原告与被告受伤联系起来,所以就不能认定本案是一起交通事故。
五、认定原告承担交通事故次要责任不正确
前文已经充分论证本案不属于交通事故。在本节中,我们暂且假定本案属于交通事故,即使如此,本案一审判决柏高承担承担交通事故次要责任,从而承担40%的赔偿责任是不正确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第3节已经论证“受到惊吓”是原告倒地的原因不能成立,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从法理上的权利义务分配的角度,原告在实施违法翻越隔离杆的行为时,为了公共交通安全和自身的安全,应该负有谨慎行动以防止造成交通事故之义务。
因此,本案即使作为交通事故处理,应当在原告负全部责任的基础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注意,一审判决是引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时遗漏了“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这在逻辑上犯下了“遗漏选项”的错误。
六、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原、被告之间是否发生物理接触不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交通事故构成要件的车辆在道路上的“过错”与“意外”均不存在,而且,法官在推定“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的论证过程犯下“遗漏选项”的逻辑错误,其推定的“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的事实不能成立。因此,本案不属于交通事故。
即使本案属于交通事故,由于在本次事故中,原告存在过错而被告没有过错,所以,不能以认定被告有责而承担次要责任,应该基于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而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所以,该一审判决结论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不具有可接受性。
实际上,根据庭审掌握的基础事实是无法合乎逻辑地得出“原告与被告相撞”的推定事实;与此同时,也无法令人信服地推知“原告没有与被告相撞”。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在分配证明责任方面的基本标准是“谁主张、谁举证”,由负责举证的那一方承担无法查清真相的不利后果。因此,在本案中,原告有义务证明被告存在侵权的客观过失。既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原告与被告相撞”,法官又不能根据庭审掌握的基础事实是无法合乎逻辑地推定出“原告与被告相撞”,那么被告就不是案发事故的当事人,原告在违章横穿多车道的机动车道、翻越马路中间的隔离栏时至少存在“未尽谨慎注意义务”,原告就不得不承担对其不利的后果。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M].法律出版社出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