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计划的构成要素

2024-10-18

信托计划的构成要素(精选8篇)

信托计划的构成要素 篇1

一、商业计划书的作用

无论是要把新的技术转变成新的产品,把新的设想发展成新的事业,还是把现有的企业进行改造有一番新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在商品经济的社会,资金是一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当前银行对向企业贷款日益持谨慎态度,很多企业普遍感到申请资金已经成为日益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新企业和准备创立的企业更是感到一金难求。如何为企业找到所需要的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我们引用金融投资领域中常讲的一句话作为本书的开始:“寻找资金没有窍门,惟有好的想法、好的技术、好的管理、好的市场。”

商业计划是创业者吸引投资家的创业资本的一份报告性文件,事实上,创业计划对于任何形式出资的创业者都是需要的,因为,创业并不是只凭热情的冲动,而是理性的行为。因此,在创业前,做一个较为完善的计划是有非常有意义的,第一,在做创业计划时,会比较客观地帮助创业者分析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能够使创业者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二,一项比较完善的创业计划,可以成为创业者的创业指南或行动大纲;除此之外,当然,也可以作为用于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创业投资(商业的可行性报告及其他渠道融资的报告性文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篇优秀的创业计划也会成为创业者吸引资金的“敲门砖”和“通行证”。

信托计划的构成要素 篇2

构成的概念早在西方艺术作品中就有所体现,但是明确其具体内涵,并作为一门设计基础教育课,最早当属1919年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造型基础课程”。在包豪斯设计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系统的现代化设计教学研究体系,并确定了构成在设计教学及运用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二十世纪中叶,包豪斯的设计思想逐渐传入东方,日本在结合工业设计的应用中,将“构成”由原来的造型、色彩进行分解,形成了相互连贯,各自独立的三门专业,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2]七十年代末构成艺术传播到我国,到了八十年代构成艺术的教学开始出现在我国部分高等美术院校中,成为必修设计课程。经过我国多年的构成教学与研究,构成艺术已经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文化内容。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作为构成艺术的一部分,平面构成既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则,又是平面设计美感的美学原理。平面构成是由点、线、面等基本形态元素构成的。通过各种方式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组合运用,形成了具有艺术美感的艺术形象。虽然二维平面中的各种图形无穷无尽,但是都有形式美的法则。构成中最基本最抽象的点、线、面三种元素,它们能够组成任何形态,换言之,任何形态可以用点线面去抽象表现出来。[1](P.22)

1、点

平面构成中点为最小构成形式,在平面上具有形态、位置和大小等属性。根据点运用的目的、展示形式、肌理以及材质等因素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各种属性的多个点组成在一起时,人观察的视线从上一个点移动到下一个点,通过不断移动使点连到一起,甚至可以得到线或面的感受,最终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点不同运用方式有丰富的表现效果,如单独的点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点的排列可以形成牢固的结构,点的组合可以任意塑造造型。通过点的灵活运用使视觉设计图形充满活力,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作为平面构成重要要素的点,具有四种主要构成方式。(1)运用点的形态、位置和大小等基本属性,展现出图形属性的多方面内容;(2)点连成线方式勾勒出的轮廓与外形,从而形成具体的造型形象;(3)点聚成面,体现出面所具有的层次分明的特点,如明暗,图底等效果;(4)点化于形,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点的特殊效果。

2、线

点移动的轨迹、面和面的相交,就能够产生线的感受。[1](P.23)构成的线不是几何概念上的线,是通过视觉设计图形来传达的,所以构成中的线有长度,宽度,形状等属性。在几何学中通常把线分为直线和曲线。在平面构成中则将线分为端正整齐的几何形的线(尺规线)和徒手画的自由线。[3]

在平面构成原理中,线是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也是表达力非常强、表达内容非常丰富的造型形式。视觉形象的轮廓、体积、空间、动势等都可以通过线条表达出来。总的来看线有四种构成方式。(1)线的立体构成,视觉设计图形中由线表达出的立体效果,是通过线的长度、宽度、形状,角度等属性的不同而产生的;(2)线的群体构成,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线组合在一起,能够给人以面的视觉感受。由线形成的面又体现出面丰富层次感;(3)线的抽象构成,图形设计时用抽象的形式表达出线的感受,从而赋予线的属性;(4)线的复杂个性构成。视觉设计图形在创作时,其中除了线的长度等基本属性,线的肌理、材质、形式等其他属性的区别都会对画面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复杂属性的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可以创作出个性鲜明的构成作品。

3、面

面,作为块或者立体的基础延展图形,在平面构成里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要素定位,它是视觉传达中最直接的表现因素。生活中常见的面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几何形、有机形和不规则形三类。[1](P.28)正如严谨的几何学一样,几何形的面总是给人规则有序的感受。有机形是自然形成的面,具有生动、节奏韵律的视觉感受。不规则型的面是有意或偶然形成的面,有着多的形式。面主要有三种构成方式。(1)面的叠加构成,通过形态关联比较接近的面,用多种方式重复叠加,产生递进、疏密、层次感的视觉效果。(2)面的立体构成,不同形态的面连接到一起产生图底关系,图底的差异使面的构成形式强调了线的效果,从而建立了面的立体结构。(3)面的组合构成,面有肌理、材质、颜色等属性,有重复、对称、套叠、相接、透叠等等繁多的构成方式,不同的组合都会得到迥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平面构成是现代造型艺术的基础理论之一,它通过点、线、面的运用组合,在二维平面设计中运用设计形式、规律与法则,创造出具有强烈美感的视觉设计图形。通过对构成中蕴含的形式规律与法则的具体归纳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将构成的法则运用在图形创作中,使图形更具有生命力,同时构成也能够更加体现出实用与应用价值,平面设计也富有了新的创意源泉。

参考文献

[1]吴卫.平面构成(图书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4、22、23、28.

[2]刘明.创新思维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05):9.

艺术品信托的法律要素 篇3

无可置疑,艺术品与信托的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但仅有它们二者的结合是残缺不齐的。艺术品信托作为一个金融产品,它必须融入法律的要素,并贯穿于产品的设计、文本制作、市场推广、风险控制、利益分配等所有环节,唯有融入法律的意志才构成艺术品信托的完整体系。

毫不避讳地说,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的现状所体现的法律意志严重欠缺,这里有立法的原因,也有执法的原因,更有民众的法律意识淡薄问题。因此,行业的不规范经营、投资者的权益失控等现象普遍存在,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有的还非常激烈,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作为一名法律专业人士,无论从对法律的理解或多年的执业经验来讲:法律是艺术品信托的“要素”。“要素”,即“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法律要素的理解我们应当从几个方面思考和落实:

依法行事

依据现行法律经营信托产品。产品的设计、文本制作、市场推广、风险控制、产品认购、合同签订、利益分配等所有环节都要依据相关的法律。如《信托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该条明确了信托必须符合“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这是信托受托人的行为准则,不得偏离这个方向。

《信托法》第五条规定:“信托当事人进行信托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该条告示我们,信托必须体现法治原则,在追求合同当事人利益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信托法》第七条规定:“设立信托,必须有确定的信托财产,并且该信托财产必须是委托人合法所有的财产......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流通的财产,不得作为信托财产......。”该条要求信托财产权利人提供的信托财产必须是具有合法权属关系的财产,受托人必须审查信托财产的合法性。任何非法财产或禁止流通的财产都不得作为信托财产。还有《合同法》、《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都是信托活动应当遵守的法律。

重视并提高法律意识

无论是信托产品的经营者还是投资者,或受益人及其他相关当事人都必须首先树立法律意识,并一以贯之。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现代法治几乎涵盖所有领域,没有法制意识意味着盲目,意味着意外着风险的不可控。

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必然奉行法律权威,所有行为基于法律,终于法律,我们必须毫无条件的服从法律,唯有服从法律才能使交易公平、有序,利益得以保障。

对法律的自觉遵守

法律不仅是规范我们行为的强制力,还应当成为我们内在的自觉力量,唯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维护法律的尊严,减少纷争,有利社会和谐。

如今,投资在中国社会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人们对此热情高涨,充满期望,艺术品信托同样如此,前景无限。我坚信,艺术品信托经整合并提炼信托公司的专业知识、经营智慧;投资者的资金源泉、投资热情;艺术家和艺术品提供者的努力创造和积极参与;法律文化和规范性文件的营造等众多要素后,必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此时此刻,我特别希望通过《投资有道》向广大读者传递投资“真道”的诚意,倡导诚实、规范、有序、风险、法制等基本理念和内核,实现艺术品信托的伟大价值。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篇4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机制和有效控制危机的能力, 可以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有较高的安全感。

2、生态环境要素

城市宜居继而体现在环境宜居上。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空气质量恶化、水源安全性降低、环境退化等环境问题使公众对良好环境的追求更为迫切。宜居城市应该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建筑环境,实现二者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怡人的城市景观, 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舒适的需求。

3、历史文化要素

在宜居城市里, 政治清明, 政局稳定,社会风气良好, 公众有归属感, 并且为身为城市的一分子感到骄傲,

城市能够接纳外来种族、文化和事物, 但不盲目改变自身的文化特色, 社会各阶层相处融洽, 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社区有机融合, 这一切都是城市宜居性的体现。所以, 社会文化要素是城市宜居性的基础要素之一。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维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兼收并蓄, 营造高品位的文化环境。

4、经济要素

经济要素是宜居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得到发展, 才能解决城市贫困、环境污染、就业不足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促进城市人居软环境的改善。

同时, 一个城市的宜居性应该是可持续的、不断发展的, 能够保证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 为居民及其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而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前提是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要使一个城市宜居, 城市的经济系统应该运转良好, 在取得明显效益的同时又不会危及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可以为将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能动空间。

5、交通、通讯要素

城市的宜居性还体现在其便利程度上。城市生活便利度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交通、通讯的便捷程度。

同时, 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完善的生产性基础设施, 也包括完善的生活性基础设施, 以及以“数字城市”工程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 它是宜居城市的“数字基础”, 在资讯高度发展的今天, 其地位日益重要。

6、人文要素

宜居城市对居民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居民素质涉及公众的道德素养、文化程度、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

宜居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城市, 公众各阶层不断学习、进步, 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同时, 宜居城市是一个社会运行有序、财富分配公正、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 应该使每一个居住在该城市的居民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所以, 一个宜居城市必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考点 篇5

2)信用工具;

3)调节融资活动的市场机制。

考点:资金市场

按具体交易对象来划分,资金市场主要有如下形式:

1)短期借贷市场;

2)短期债券市场;

3)票据承兑市场;

4)长期借贷市场;

5)长期债券市场;

6)股票市场。

考点:资金的筹资方式

企业自有资金的筹资方式,又称股权性筹资,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联营集资、企业内部积累等。

吸收直接投资(简称吸收投资)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多选)

考点:吸收投资

吸收投资中投资者出资形式:

1)现金投资;

2)实物投资;

3)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投资;

企业内刊的构成要素 篇6

一、优选企业内刊主编:

企业内刊主编一定要有高度而自觉认同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热爱自己所在的企业和主编的岗位;熟悉企业文化和新闻传媒学知识;了解与企业行业、专业有关的技术、管理知识;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策划能力、撰稿能力、组织能力等。

在物色、优选企业内刊主编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认同本企业文化理念的人,是绝不能聘为企业内刊主编的;对于不了解企业文化和不能认清企业文化与企业内刊、网站之间关系的人,也是不能放在企业内刊主编的位置上的。毛泽东当年曾批评邓拓“死人办报”,就是他批评邓拓没能认清文化和报纸的关系。

在这里,之所以把企业文化看得如此的重要,是因为企业文化应是一个企业内刊的灵魂;为了确保企业内刊不偏离方向,很多企业往往会把总经理或党委书记挂为企业内刊主编,这种做法看起来是重视,实则不然。有的时候,可能会基本保证企业内刊不出文化方向的导向性问题,但有时候也容易使企业内刊因为总经理或党委书记的精力不够,难以指导而使企业内刊陷入僵化。

企业内刊主编选好了,用好了,企业内刊网站就有办好的希望和基础。

二、准确定位企业内刊:

企业内刊的定位主要是指企业内刊的功能或角色、作用、读者、类别的定位。

1、功能或角色的定位:

企业内刊是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或阵地,是一扇通透于社会的企业形象窗口,是企业文化甚至是企业发展的“晴雨表”,是企业内部职工之间沟通的通道,是记录企业发展轨迹、职工心声的“刻录机”,也是企业与客户和目标、兴趣与公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2、作用的定位:

企业内刊既要服从企业文化建设,更要服务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的产物,好的企业内刊要铭刻上鲜明的企业文化烙印,不能脱离和背离企

业文化理念;企业内刊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就要不断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3、读者的定位:

企业内刊的读者包括:职工、家属、客户、兴趣公众、合作单位、同业单位、上下级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和协会单位、媒体,等等,读者定位下来,也就确定了企业内刊流传、交流的范围。

三、明确企业内刊的主要内容:

企业内刊的内容可以围绕企业文化的执行力、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和企业决策、规划、计划的执行力等三个方面的执行力去展开和展现。大致来讲,内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能体现企业实力、激励职工奋进的最新动态和事项的报道;

2、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成果的宣传;

3、企业重大政策、决策、规划、计划、任务的宣传;

4、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行业法规、信息的介绍;

5、企业重要经营管理活动和取得的突出业绩的宣传;

6、对优秀员工的宣传,使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展示员工的风采;

7、有助于企业管理和员工技能提升的知识、经验的介绍;

8、有代表性员工思想的交流与讨论;

9、企业新产品、新技术、革新改造成果的推介;

10、行业动态、同业单位动态、客户动态的介绍。

11、其他与企业文化理念没有冲突的资讯、图片等。

这些内容不一定要在一期内刊里都能体现出来,但不管是哪一期,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主题内容及特色一定要体现出来。

四、策划好每期的主题:

一期企业内刊的内容不可能包罗万象,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可以根据企业情况和员工情况,甚至可以根据行业、区域、同业单位、客户等情况来策划和确定某期的主题。

一期企业内刊的主题通常来源于“三点”:

重点;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往往是会有不同的重点任务和重点工作的,自然会有与之相关的重大事情、重要新闻发生;这些重点性的元素都有必要成为对应时期企业内刊的主题。

热点;在不同的时间里,可能会因为企业的问题或行业的问题而在员工中形成热点话题;这些热点话题,尤其是夹杂着很多不同观点和认识的热点话题,有必要成为某期的主题。热点话题中,有的是客观出现的,也有的是可以被挖掘、策划出来的。

难点;企业和职工群体、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这些难题如果不解决好,就可能阻碍企业和职工的发展,企业内刊可以发现并针对这些难题,使之成为主题,展开讨论或给出解决难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五、增强企业内刊的生命力:

我们希望企业内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保持强盛的生命力。而企业内刊强盛生命力的获得和保持,离不开企业文化导引下的文章生命力。企业内刊的生命力要靠企业内刊中文章的生命力来构成和支撑,文章如果没有生命力,企业内刊的生命力也就没有了,而文章的生命力又是由文章的深度、高度、适应度来促成的,没有一定的深度、高度、适应度,文章是难有生命力的。我们不能保证企业内刊的文章都有深度、高度、适应度,但可以力求每期有一篇文章具有深度、高度、适应度。

为了保持企业内刊的生命力,企业内刊要力避“近亲繁殖”的现象。有的企业内刊主编如因与某些作者关系近、欣赏观点近,有意或无意地经常选用这些职工写的、却与企业文化关联度不甚紧密的文章就很容易引起其他广大员工对企业内刊产生排斥心理、而削弱企业内刊的生命力。

六、增强企业内刊的表现力:

好的企业内刊、好的主题、好的文章,都需要用读者容易接受和喜欢的表现形式去展现出来。

对于一个企业内刊来讲,从封面到封底;从页面到栏目都要有艺术表现的要求,对于一个主题和一篇文章,也要有艺术表现的要求。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版式、字体、字号、色彩、插图、配图等方面。比如,对于版式来讲,不同的页面、不同的文章,就可以多种不同的版式供选择,上下左右对称式的可表现稳重而均衡;多文少图式的可表现充实而生动;全图式的可表现想象力丰富;包围式的可表现聚集和限定;散开式的可表现自由、轻松。在文章的标题和正文方面,不同的字体和字号都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如:加大加粗的一目了然、有视觉冲击力,宋体横细竖粗,清晰秀丽,黑体横竖同粗,工整严肃,圆体圆润饱满,艺术美观。在配图方面,多有一些职工身影的照片,比多有一些企业领导的照片,起到的效果要好一些。而我们现时的情况往往适得其反,这与主编办好内刊的指导思想有关。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构成要素 篇7

电视谈话节目是主持人邀集嘉宾及受众, 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①一个电视谈话节目的成功是主持人、嘉宾、话题、谈话方式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将谈话人、谈话话题和谈话方式总结为电视谈话节目的构成要素。谈话人包括主持人、嘉宾和现场公众 (有些对话节目无现场观众) ;谈话话题可以是新闻性的或非新闻性的, 也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性的;谈话的方式一般分为群言模式和对话模式。②《锵锵三人行》是没有现场观众的“名人聊天室”, 属“清谈”风格, 节目中不同视界、不同阅历的三位谈话高手针对每日热点新闻侃侃而谈, 分享他们带来的丰富的信息和各自的观念。

谈话方式

钟大年、于文华主编的《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中指出:“《锵锵三人行》将娱乐元素注入时事节目, 开辟出另类新闻漫话节目路线, 这种新颖的形式和另类的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③窦文涛曾说, 他想象的《锵锵三人行》节目是把生活中, 朋友之间随心所欲的聊天, 搬上电视, 是一种很即兴的聊天。这就奠定了其茶余饭后漫谈的谈话方式。

与一般的谈话节目不同, 《锵锵三人行》一改主持人与嘉宾“一问一答”的谈话方式, 而是选择主持人与嘉宾在一种放松随意的谈话氛围中像朋友一样聊天的形式, 改“访谈”为“漫谈”。在聊天的过程中, 主持人和嘉宾在轻松的状态下即兴发挥, 表达自己最真实的看法和观点, 真实同步地再现聊天过程。如2010年12月24日播出的《生不如死的朋友们》这期节目, 主持人窦文涛和嘉宾马家辉为梁文道过四十岁生日。节目把发生在生活中朋友间的事搬上荧屏, 由为梁文道过生日送礼物, 谈到人的生老病死。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你一言我一语, 讲生活中的话, 有故事, 有感慨, 有观点, 吸引观众观看。

谈话人

主持人。对于谈话类节目来说, 主持人起着核心和灵魂的作用, 是引导节目从始到终顺利进行的重要组织者, 直接关系着节目的成败。④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吴郁说:“对于话题内容, 主持人是话题讨论意图的贯彻者, 应能清醒地把握话题的方向、范围和层次, 要善于对参与者进行引导, 对谈话内容有迅速的判断、正确的取舍, 还要控制节奏、掌握时间。”⑤分析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中的表现可以将其特点总结为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现场掌控能力以及真性情的流露。

节目中窦文涛以其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自然流畅地完成节目话题的引入, 组织嘉宾谈话。如2011年5月23日《与高圆圆近距离》这期节目中,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就先从嘉宾高圆圆的名字谈起并表达自己对其最初的印象, 然后又谈到与嘉宾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拉近了与嘉宾的距离, 营造了轻松的谈话气氛。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进行过程中, 需要有张有弛, 掌握好节奏。⑥主持人在节目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控制整个节目。节目中窦文涛以其较强的节目掌控能力、随机应变的智慧和机智诙谐的言语应对节目中出现的各种局面。在2011年4月20日《人与狗的感情》节目中, 节目刚开始时有点跑题, 说到了主持人和嘉宾的微博, 但是窦文涛马上刹住车, 对上节目的小狗丢丢进行介绍, 回到了节目主题上。

窦文涛说:“我的节目有点特殊, 是一种准直播的方式, 虽然是录像, 但没有剪辑, 所以录什么样, 就播什么样。这些年我的笨拙和丑陋都呈现在观众眼里了。”他从来不想去教化谁, 甚至还曾公开在节目中说自己是一个打工吃饭的, 时不时对自己的老板调侃几句。⑦有人说, 就是窦文涛身上的这种真实和生动让他成了名主持人。看这样的节目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观众喜欢轻松和娱乐, 但更注重细节和真实的感情流露, 喜欢不做作的表达。比如在2011年4月19日《窦文涛母亲病危》、2011年5月27日《独生子女面临赡养问题》等节目中, 窦文涛就毫不避讳地讲起自己和母亲的关系, 谈到自己母亲的病情时, 真情自然流露。观众通过节目看到了这位名主持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

嘉宾。一个成功的谈话节目, 首先应选择表达流畅的嘉宾, 选择好嘉宾就等于节目成功了一半。⑧许多观看《锵锵三人行》的观众是因为嘉宾而收看节目的, 节目的嘉宾成为栏目的一个亮点。将节目中的嘉宾进行分析, 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所邀嘉宾阅历丰富, 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并取得一定成就的社会各界名人, 比如王蒙、陈丹青、梁文道等。这些嘉宾本身就带有故事, 本身就是一个话题, 因此自然成为吸引观众收看节目的一个因素。在2011年4月11日播出的《不会说话更显率真》节目中, 嘉宾陈丹青和梁文道分别结合自己国外留学生活的经历, 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中外青年说话方式的不同。观众从他们的谈话中了解到嘉宾留学的故事, 也加深了对嘉宾的了解。

其次, 嘉宾能说会道, 语言表达能力极强, 具有较强的文化知识底蕴。在2011年4月7日播出的《大陆剧雷同性很高》这期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王蒙和査建英。王蒙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总结了到今年三四月份占据电视荧屏的电视剧的共同特点, 以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概括能力点出大陆剧雷同性高这一特点。

再次, 嘉宾专业素质强, 属“精英人士”。在2010年12月14日《两岸节目差异》中邀请到台湾地区知名电视节目制作人王伟忠 (制作或监制《康熙来了》《超级星光大道》《国光帮帮忙》等台湾地区知名综艺节目) , 与他探讨两岸综艺节目之异同;在2011年5月5日的《巴菲特股东大会》节目中邀请凤凰卫视《金石财经》、《财经点对点》著名主持人曾静漪讲解财经知识。《锵锵三人行》针对不同的话题, 选择有针对性的嘉宾, 不仅使嘉宾的才华得以展示, 也使节目更具说服力, 增强了节目的可信度。

话题

话题在谈话节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话题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笔者以《锵锵三人行》2011年1月份到5月份节目中所谈论话题 (话题名称摘自迅雷看看网) 为例进行分析, 可得出以下结论:

话题具有新闻性。在当代信息社会, 人们对新闻资讯的追求仍是电视媒介首要考虑的问题。⑨在《锵锵三人行》节目中, 主持人和嘉宾经常选择最新时事新闻进行谈话, 如1月20日《农民偷逃天价过路费》、2月23日《赌王分家影响港澳》、3月1日《天皇在核危机中无作为》、5月13日《回看故宫被盗案》等节目, 都是针对国内外的新闻热点, 主持人和嘉宾展开探讨、发表看法。

话题具有社会性。与时政新闻相比, 普通观众更关注与自己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和嘉宾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 关心百姓的生活, 讨论百姓的苦与乐。如1月3日《老百姓的二零一零》、2月3日《中国的房地产没有泡沫》、3月22日《窦文涛谈抢盐风波》等节目。

话题具有人文性。节目除了针对一些时事新闻进行探讨外, 也关注一些人类永恒的话题, 如婚姻、幸福、成功等, 如1月28日《成功概率的重要性》、2月14日《这个年代奢侈爱情》、3月9日《征婚视频令人哗然》等节目, 但是节目针对这些话题的讨论仍然依托最近的新闻热点事件, 由这些热点新闻谈开去, 将其延伸拓展, 提高到人文的高度。

话题具有娱乐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节目在选题上也不断满足普通受众的娱乐需求, 涉猎许多文化娱乐信息, 如1月4日《谈年度话题电影》、2月11日《中国电影成本问题》、3月3日《奥斯卡文艺片拿奖》等节目, 但节目并没有只停留在谈论这些文化娱乐事件本身的层面上, 而是不断将话题进行引申拓展, 增加节目内涵。

通过以上对《锵锵三人行》节目的分析, 我们发现该节目在构成要素上独具特色, 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打造出了自己的栏目品牌。在如今电视媒体仍占据传播主流地位的情况下, 内地此类的谈话节目应抓住机遇, 在遵循传播规律的同时, 结合自身实际, 在节目的构成要素即谈话方式、谈话人和话题上多下工夫, 努力打造自己的栏目品牌。

注释

1[1][5]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225页, 第231页。

2[2][9]石长顺:《电视专题与栏目——当代电视实务教程》 (修订版)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第410页, 第413页。

3[3]钟大年、于文华:《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26页。

4[4]韩蕊娟:《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解析》, 西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5[6]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28页。

6[7]默多克、刘长乐:《东西论剑——东西方传媒大亨的对话》, 北京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60页。

论体育报道的新闻价值构成要素 篇8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构成新闻诸要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中国新闻界一般认为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五大要素,而美国新闻界认为同时还应具有异常性和冲突性等要素。从总体上看,体育新闻报道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与其他分类新闻报道有着共性特征,以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为基础。然而,体育新闻既从属于新闻事业,又与体育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体育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要素必然是在与这两者的交叉和互动中形成。体育新闻报道是现代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它与政治、经济、法制、科技、文化等分类新闻报道一样,是在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基础上展现新闻事实,但由于体育新闻报道内容的独特性,而呈现出自身的新闻价值要素规定性和标志。

笔者认为,现代体育新闻的新闻价值要素有了新拓展,在现代体育新闻报道中更强调“冲突性”、“审美性”和“娱乐性”,“冲突性”、“情感性”、“娱乐性”和“审美性”可谓现代体育报道的四大个性化要素。

冲突性:体育报道新闻价值的“本质内核”

沃尔特·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新闻价值”,明确提到突发事件、地缘接近性、个人影响与冲突等新闻价值要素。新闻理论阐释这样一个道理:新闻价值的体现,关键在于该新闻是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越是受众想知道又无法预料的事实,越能吸引受众,越具有新闻性。体育新闻也是如此。

体育报道新闻价值的核心应是冲突性。新闻是展示冲突的银幕,大多数冲突都具有不同大小的新闻价值,因为它打破了现状。事件所包含的冲突越是激烈、深刻,就越有新闻价值。体育世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矛盾,并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冲突,这构成体育发展环境变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体育新闻需要反映的主要内容。

21世纪,世界体坛发生的冲突越来越出乎人们的预料,越来越显示出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影响。冲突是现实生活各种矛盾发展的激化形态,它更反映环境发生的本质性变化,因此也就更需要被公众所了解和认识。冲突和异常事件往往预示着人们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最新征兆,它能提醒人们对其深层原因的关注。体育最显著的表现方式和特征即是竞赛,而激烈的竞争使比赛的过程充满了冲突、挑战、悬念和不确定性。这些赋予了体育新闻报道激动人心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越是竞争激烈的比赛越是浸透着冲突的张力,像足球比赛中的“点球”、“金球”等更成为比赛的“卖点”,使观众能在短时间内大喜大悲,在欣赏比赛本身的同时,又得到一种情绪上的宣泄。一位好莱坞著名导演曾说:“没有一部奥斯卡影片所制造的悬念能与一场足球比赛相媲美。在运动场上任何结果都有可能发生,竞赛对手之间的实力越接近,双方的竞赛水平越高,其悬念性越强。”那么又正是这种悬念性,使竞技体育比赛最具报道的新闻价值。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无论是两强相遇或是强弱相对,其比赛结果都可能出人意料,充满悬念。如在西班牙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中,西德队著名教练德瓦尔夸下海口:“我们战胜阿尔及利亚毫无问题;如果西德队不能取胜对手,我将率队搭乘下一班火车返回慕尼黑。”结果,球星马列杰尔领军的阿尔及利亚人出人意料地以2:1击败对手,给德瓦尔一记响亮耳光。在2007年的亚洲杯足球赛中,伊拉克队在国内局势动荡、球队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凭着一颗勇敢的心首夺亚洲冠军,征服了亚洲球迷,而朱广沪率领的中国队再一次在打平即可出线的情况下,小组未能出线,中国足球遭受参加亚洲杯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创。这两个事实的对比也构成了矛盾和冲突,成为媒体和球迷关注的焦点。2004年10月2日,新华网发布一条新闻:《现代不满误判集体罢赛开中国足球联赛先河》。文章提到,“随着主裁判周伟新判罚北京现代队离场超过5分钟,主动退出比赛的三声长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出现首次罢赛”。这篇体育新闻报道反映的事件冲突,已超出体育比赛范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足球现行运营机制的反思。

情感性:体育新闻报道新闻价值的“虚性诉求”

“我就像一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这是诗人席慕容的著名诗句。心理学中对情感的体验分为高强度情感体验和次强度情感体验。由于体育运动竞赛是直接追求胜负、公开挑战极限、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及时看到结果的运动形式,使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强烈地体验到胜利后的狂喜、失败后的悲伤、战胜自我的自豪、意志软弱的羞愧。因此,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形式。

如在各种场合的国际竞技运动大赛中常常看到参赛者胜利后,激动与眼泪交织在一起,在运动场上狂喜地奔跑和跳跃;也常常看到参赛者失败后,抱成一团悲痛地哭泣。对这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活动进行报道的体育新闻,自然而然也就充满着高情感的色彩,尤其是在受众带着明显的地域性、倾向性观看体育新闻报道的时候,随着比赛的胜负,受众喜、怒、哀、乐的体验就更加鲜明和强烈。这有些像舆论学家李普曼说过的“脑海图景与身外世界”。有时,体育比赛和报道为人们建构了一个虚性的“脑海图景”,人们在这个“脑海图景”似乎看到了自己人生的顺与不顺,又从那些比赛及运动员身上看到了自我。人在此时得到一种“类安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把握自我。而当他们熬夜看完足球赛,从“脑海图景”走出来,用湿毛巾擦把脸匆匆地融入上班的人流时,还得面对现实的世界。当德国的沙尔克04队夺得欧洲联盟杯足球赛冠军时,当地的一位传教士说:“不是这个地方的人难以理解这个冠军对当地人的重要性。这个地区生活水平不高,许多人失业,这个胜利让许多人暂时忘记了生活中的烦恼。”

在1990年迷人的意大利之夏,旷日持久的黎巴嫩内战的硝烟悄然散去,交战双方的目光同时从战场转到亚平宁世界杯赛场。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出现让人惊叹的一幕:市内飘扬着世界杯参赛国的旗帜,残垣断壁上贴满世界足球明星的海报,饱尝战争苦难的黎巴嫩人说:在黎巴嫩。观看足球远比内战更重要,足球象征着永恒的生命……

2004年12月28日,拉脱维亚总理艾加尔斯·卡尔维季斯在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拉脱维亚体育取得的优异成绩是本年度的重大事件。卡尔维季斯说,在谈到今年拉脱维亚发生的重大事件时不能只说政治,比如拉脱维亚加人北约和欧盟等,也应该看到拉脱维亚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卡尔维季斯说,作为一个超级体育迷,他为本国足球队进人欧锦赛决赛阶段感到自豪。他说:“我们并不是人们所想像得那么软弱,我们可以给任何一个世界

强队制造麻烦。”他还表示,拉脱维亚青年冰球队进入世界精英之列,这在拉脱维亚独立史上还是第一次。他希望政治家们像运动员那样团结。他说:“如果我们有像运动员那样一个团结的队伍,政府一切工作都会好起来的。”

娱乐性:体育新闻报道新闻价值的“功能回归”

美国学者威廉·斯蒂芬逊曾提出媒介的游戏功能。他认为,应该把媒介看成一种玩具,人们参与媒介就是为了游戏,从中获得愉快。体育新闻“娱乐休闲化”是指在报道体育新闻时,报道重点不是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而是将更多的版面留给运动员和跟赛事有关的人、事、物的小道消息上,尤其是热衷于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出现交往、娱乐、爱与归属的需要。实际生活中这种需要最容易得到实现的一种方式,莫过于在休闲时人与人之间,以身体活动来进行的各种竞赛游戏,如拔河、摔跤、赛跑等,因为这种娱乐形式不需要更多的外部条件,只要双方说好了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就可以了。体育活动无论参与和观赏。始终都与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育人类学者胡小明教授说。“新世纪的中国体育正在发生着两个重要转变,从政治需求转向全体中国人的根本需要;从社会群体的强制性需求转向个人幸福生活的主动需要。”体育在过去承载了太多的政治理想,是应该回到它本应该有的游戏和娱乐功能了。

体育新闻是以报道体育活动为主体,传播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通过体育新闻报道,向人们传递体育活动的情景、体育活动的结果、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人和事,等等,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体育活动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也使体育新闻注入了浓郁的休闲娱乐特征。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即在现代社会人们更是以体育新闻为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娱乐性”应该是体育新闻报道的天然属性。最简单地理解“娱乐”的含义就是让人快乐。人们消费体育新闻或参与体育运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得身心的愉悦。当他们观看一场比赛的时候。自己的心灵获得了彻底的放松,更多的人到体育节目中去寻找精神安慰。体育是一种人们广泛参与的娱乐。正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董事长所说:“体育就是娱乐,娱乐就是体育。”

体育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为开放的部分,在经过实践的探索和阵痛的反思,“体育新闻报道已经逐步抛弃了以往的精神定性分析模式,回归本体性的阐释,使之从崇高的中心迈出来,走向娱乐、游戏的边沿,把真正的体育美直接展示给受众。”近几年创刊的体育类报刊或综合类报刊,在体育新闻报道上开始走娱乐化道路。新闻学者李良荣指出:“现在不少体育报纸、体育频道往这方面走,广州的《南方体育》和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体育快评》是其中的典型。他们嬉笑怒骂,非常诙谐,彻底把体育当作娱乐来做,这是一股新的潮流。”体育新闻娱乐化率先由《南方体育》提出,后来光线传媒制作的《体育界》栏目明确提出,“要对所有的节目策划,所有的版面设计,所有的包装风格,所有的经费人马,每一段文字,每一篇报道,每一个专题,每一次主持,统统向娱乐二字靠拢”,“对体育报道进行一次彻底的娱乐革命!”许多打体育新闻娱乐化牌的媒体。把自己的目标受众多定位在:“在大中城市居住,收入居中上游,具有较高的学历和阅读趣味的白领男性,至于是不是体育迷,倒并不重要。”“具体实施的手段,是在充满着阳性和力度芙的体育中渗透着娱乐,让体育新闻好看起来,让原来面目可憎的竞技战术分析和枯燥的数字轻松起来。”现在,一些国内知名体育网站,均开设“花边新闻”专栏。

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观点在体育新闻界很有市场,被相当多体育新闻报道工作者接受。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丰富体育报道的内容,使体育新闻变得活泼、生动、有吸引力,读者也有兴趣去阅读。例如,在体育新闻写作过程中加人悬疑、推理等元素,吊起受众的胃口。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娱乐化已经变味,出现了相当多格调不高、内容粗俗的体育新闻。体育媒体强调体育新闻报道的“娱乐性”,并不是让体育新闻报道走向“低俗”和“色情”。

审美性:现代体育报道新闻价值的“认知升层”

体育报道的新闻价值还具有“审美性”。人们认知客观事物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的,而人们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就是对体育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概莫能外。

从认知的角度看,体育新闻信息具有认知价值,它可以满足人们的认知需求;从实用的角度看。它可以解决人们就业、娱乐、锻炼、投资等问题;从审美的角度看,它能给人们带来值得品味的美感。美是无处不在的,审美形态也是如此。体育是一种动感的艺术,是力与美的结合,体育新闻信息也具有美的一般规定性:形象性、客观性、社会性;同时它还具有审美形态中的情感、典型和意蕴等美感。人们欣赏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不正像享受一壶回味悠长的美酒吗?

此外,体育新闻报道新闻价值的“审美性”还展现为一些其他的要素——积极、进步、爱戴、感恩和集体荣誉。这些因素增强了受众对体育新闻的关注和兴趣,看体育新闻报道是为寻找关于他们喜欢的球队的消息,而且经常看他们喜爱的体育记者怎么评价球队和比赛。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快乐的小脚丫下一篇:精细化工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