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信贷特点

2024-07-29

小微企业信贷特点(精选8篇)

小微企业信贷特点 篇1

小微企业信贷系列 10 小微企业信贷专营的8大特点及4种

组织架构!

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中国银监会成立后就确立的一个目标。2005年7月,中国银监会发布《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以此为起点,中国银行业以建立利率风险定价机制等“六项机制”为主线,开始全面深化小微金融企业金融服务。2008年1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82号(以下简称《专营机构指导意见》)。在《专营机构指导意见》中,银监会要求大中型银行建立相对独立的小微企业服务专营机构,以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集中资源服务于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政府密集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到国务院专门出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再到普惠金融被列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不断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机遇。2017年5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提升服务能力。会议明确,大型商业银行2017年内要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骨干力量。

(一)什么是小微企业信贷专营? 所谓小微企业信贷专营简单来说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通过设立专营机构的方式进行专业化经营。随着2008年《专营机构指导意见》的出台,在银监会的推动下,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建设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概括起来,小微企业信贷专营具备如下特点:

1、成立小微信贷的专营机构,专门负责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

按照《专营机构指导意见》的规定,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以下简称专营机构)是根据战略事业部模式建立,主要为小企业提供授信服务的专业化机构。各行设立专营机构可自行命名,但必须含小企业字样(如小企业信贷中心)。此类机构可申请单独颁发金融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建立专门的运作机制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需全面落实六项机制(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独立核算机制、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违约信息通报机制)以及坚持四项原则(小企业专营机构单列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和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

3、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

要根据小微企业信贷的特点,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

4、配备和培养专业化的队伍

各银行设立专营机构,应建立专业化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人才队伍。要把事业心、专业知识、经验和潜力作为选拔人员的主要标准,通过专题培训,推行岗位资格认定和持证上岗制度,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人员的业务营销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5、专业化的技术及产品

小微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一些,传统的针对大型、中型企业的信贷调查技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就很难到位。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注重探索、开发、使用、总结适应小微企业贷款的专业化风控技术,以便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成长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小微企业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银行还需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开发出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产品。附:泰隆银行“三品、三表”信贷技术浙江泰隆银行针对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泰隆银行摸索出一套以“三品、三表”为核心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和风险控制技术。泰隆银行拥有一支人数众多、自律性强的客户经理队伍,强调“到户调查”和“眼见为实”的原则,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背靠背”了解,通过看“三品”:人品、产品、押品,看三表:水表、电表、财务报表,多维度、多渠道、多方面获取客户信息。再结合其他评估技术和方法,实现低成本获取客户信息和评估客户信用。浙江泰隆银行针对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泰隆

6、专业、高效的审批流程

应建立独立高效的信贷审批机制,要在保证贷款质量、控制贷款风险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审批权限,探索多种审批方式,可对部分授信环节进行合并或同步进行,以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7、专业高效的风线管理机制

应建立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采取与小微企业性质、规模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技术,对授信调查、授信审批、贷款发放、风险分类、风险预警、不良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管控。8.其他方面

其他方面还包括专门的考核体系、专业化的后台支持和信息系统等。

当然,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是对银行风险定价技术、业务人员素质等的全面检验,由于银行体系在这方面长期以来储备不足,而培育非一日之功,这是制约银行提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障碍。

(二)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组织架构

在银监会的推动下,各家银行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就形式而言,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的种类有持牌式与非持牌式;有离行式与在行式;有特色分行、特色支行与小微企业金融中心;有单一型与综合型。从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实践中,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组织架构主要有四种:分级管理制、独立准法人制、专业支行制、事业部制。1分级管理制

分级管理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在该种模式下,将会充分依托全行现有机构和人员配备以及营销系统,在总行公司业务部或中小企业部等职能部门分级指导和条线管理下进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工作,并完善成为“总行有部门、分行有中心、支行有队伍”的三级垂直化管理模式。目前国有大型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普遍采用的是这种方式。2独立准法人制

该种模式是一种离行式经营模式,是在总行框架内以完全独立于其他分行的准法人或准子银行体制,“集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建立、客户市场开拓、内部财务核算、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等一系列职能于一身,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对独立,统筹全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前台营销和后台管理。”例如,2008年招商银行成立了独立准法人小贷中心,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建立十多个独立准法人制小微企业信贷中心总部。3专业支行模式

金融机构选择小微企业资源相对丰富的市场、工业园区或商贸物流集散地,在与其他支行业务不相抵触的情况下,以信贷管理水平较高的多个支行为载体,在分行授予的自有审批权限内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审批,专业支行模式是一种过度模式,采用此种模式的样本较少。4事业部模式

事业部模式是商业银行在全行实行事业部模式下,在“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结构中,按照事业部建设要求,自上而下设立小企业事业部,负责经营和管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简单来说就是一方面在总行设立中小企业部,负责中小企业业务的经营和管理;另一方面依托现有分支行专营机构,以相对独立的事业部实行集中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客户评价、授信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中后台集中在中小企业专营的“信贷工厂”内进行流水线处理。

小微企业信贷系列:点击红字查看相应文章⊙系列1——信贷、信用、风险、杠杆

⊙系列2——正常还款=还款意愿+还款能力⊙系列3——信贷机构的运营目标⊙系列4——如何理解信贷技术?⊙系列5——如何更有效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系列6——小额信贷的概念、起源及发展现状!⊙系列7——小微企业的概念、范围、特征及现状!⊙系列8——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系列9——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前景!本文作者:孙自通,小微企业信贷、互联网金融、民间金融领域知名专家,知名培训师,“信贷风险管理”公众号创始人。

小微企业信贷特点 篇2

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根据有关数据和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 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 纳税额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50%, 并且这些数值还在逐年增加。与其发展速度和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相比, 小微企业的融资有着很大的困难。2011年以后, 我国各大银行根据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做出的要求, 开始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进行相应的拓展, 以帮助小微企业更好地发展。

一、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特点分析

小微企业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中有着明显的发展优势:规模小、适应性强、反应快速、拥有极强的创新精神。但是同时, 它们也存在着技术薄弱、管理差、竞争能力不强、效益低下和严重缺乏人才等弱点。再加上缺乏长远的规划和一定的资金储备, 使得小微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举步维艰。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缺陷决定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要远远低于其他大中型企业, 小微企业的“小、频、快”的经营特点, 决定了商业银行对它们的信贷业务呈现“数量多、额度小、信息匮乏、监控难”等特点。主要表现为: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小微企业难以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资料难以收集齐全, 并且加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信贷现象, 加剧了小微企业的信贷难度。

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表现

(一) 市场风险

我国大多数小微企业将市场的经营范围定位在面向国内的零售与批发行业、餐饮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等, 因此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进行信贷业务时, 面临的最主要的市场风险是利率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汇率风险在市场风险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要特别重视出口加工型的小微企业。席卷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机中, 我国企业中受损最严重的当属出口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

(二)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小微企业不能及时、足额地对银行的贷款进行偿还而造成的违约概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小微企业的信用度较低, 没有足够的实物进行偿还, 所以有很大的道德风险;其次, 小微企业缺乏正规有效的管理, 经营者和管理者专注于对短期利益的追求, 使得财务制度有严重的隐患, 从而导致小微企业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最后, 小微企业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差, 在利益的驱使下, 利用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 并有计划地躲避银行债务。

(三) 抵押担保风险

抵押担保风险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抵押担保物, 小微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较低, 因此在申请信贷时需要有抵押物, 但是抵押物的价值受到市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价值变化比较大, 银行不容易收回应有的信贷额;另一部分是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抵押担保, 利用其他人提供的担保, 从银行获得贷款, 但是一旦其中一方发生问题, 容易造成其他方出现连锁反应, 造成一损俱损的“多米诺骨牌”现象。

三、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控途径研究

(一) 更新风险管理理念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管控主要是如何控制住风险。小微企业的筹资渠道较窄, 但是融资需求大, 因此要想做好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 关键在于要控制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因此, 商业银行在进行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时, 要对客户进行分类, 将客户的等级评定和客户的风险偏好相结合, 实现客户的标准化管理, 避免因管理的失误而造成客户选择方向上的偏差, 提高风险的抵抗性。

(二) 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要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建立专业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对该管理体系进行组织构架的调整并实现合理化的分工, 减少商业银行管理层次、剔除不必要的管理内容, 提高企业信息在银行内部传递的速度。此外, 还可以成立专业化的业务管理团队, 促进信贷业务的发展。

(三) 培育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文化

培育相关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文化, 引导小微企业增强关于信贷风险的认识, 这是能够顺利进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前提和基础。让小微企业认识到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带来的危害, 提高小微企业对风险的认识, 让其了解到合理贷款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发展。将信贷风险文化作为风险防范的一部分, 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企业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四) 加强小微企业信贷流程控制

不仅要加强对小微企业贷前的风险控制, 更要对其贷中和贷后进行全程控制, 将信贷风险降至最低。在小微企业进行信贷之前, 要对其信息进行详细的调查, 并对贷款发放的标准严格把关;在放贷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贷款审批条件和审批流程操作, 禁止违规执行;在发放贷款之后, 要对小微企业进行相关的后续监控, 以保证其能够按时、足额地还款, 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提高信贷业务的安全性, 加强对小微企业信贷流程的监控, 可以有效地降低信贷风险的发生率。

(五) 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

小微企业在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评级机制还不健全, 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同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合作和交流, 可以对其外部评级结果进行参考, 同时还应参考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的优点, 来建立并完善银行内部的信用评价机制。此外, 还要加强同担保公司的合作, 大部分小微企业不能够提供相应的实物抵押物, 而选择担保公司进行信用担保。

(六) 严格早期预警和退出机制

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企业实际情况的改变, 及时调整信贷政策。针对不同的信用等级的客户, 制定出相应的信贷管理方案, 并能够及时预警, 对在市场经济中发生的不利情况进行政策和管理上的及时调整, 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和风险抵抗状况, 将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 划分出不同的不良贷款回收难度, 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置方案。

四、结语

总之, 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控不仅仅要依靠银行, 还要企业、政府、市场共同努力, 打造一个良好的信贷环境, 通过四方对政策、体制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从而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彦成.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28) .

小微企业信贷特点 篇3

摘要:近年来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迅速,但鉴于小微企业自身经营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加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内生要求和经济形势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如何做到在保持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防控风险是一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就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原因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剖析了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存在风险因素及风险防控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最后就加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风险控制  信贷  小微企业

近年来,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投入和信贷资源的倾斜,积极争抢市场份额,将发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作为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据统计,2011年,各类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5万亿元,连续三年实现了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的“两个不低于”目标。但鉴于小微企业自身经营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加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内生要求和经济形势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如何做到在保持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防控风险,推动业务科学、健康发展,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在市场经济里,每个企业都是在风险中经营的,小微企业也不会例外。小微企业从创立之初到走向成熟,其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小微企业经营者新手多,缺乏经验;企业规模小,根基薄,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因此小微企业的任何一种风险都会带来危机。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1 主要风险分析

众所周知,每个企业都会经历四个时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小微企业在不同时期,其经营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大致有创业风险,管理风险,授权风险,财务风险,成就风险,持续经营风险等。

1.1 创业风险

创业风险主要在企业创业的初始时期容易发生。小微企业容易出现的创业风险有:经营者在没有对市场需求和自身经营能力进行严密分析下,对市场上冒出的暂时需求匆忙做出反应,或者看到别人赚了大钱,也盲目跟风;业主过分注意产品的研制、生产而忽视了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对所上项目或产品的市场潜力缺乏深入调研;错误选择设备和技术,等等。

1.2 管理风险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进入成长阶段时容易出现管理风险。管理风险的表现主要有:经营者无法承担企业的管理责任,也不注意建立一个管理班子;不采用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方式,工作不论轻重大小,都要亲历亲为。经营者容易出现的领导问题有:爱管琐碎事务,热衷于召开会议;异想天开,不从实际出发;提意见不考虑对方是否能够接受,拒绝听取别人意见。

1.3 授权风险

企业在达到一定经营规模,逐渐成长时,业主或经理就需要将部分管理工作授权其他人承担而由自己抓主要工作。但有人将授权视为对经营者个人事业或权力的威胁,担心授权后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不稳。此外,还顾虑授权后别人会掌握自己的经营策略和商业秘密,以致被竞争对手利用,等等。授权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不能有计划地在关键岗位上培养拟授权的对象,导致人员选择的不确定性;存在心理障碍,缺乏选拔和指导别人的能力;对下级缺乏信任感;业务发展、责任增加,但企业主的精力和时间难以满足经营需要,其后果是企业工作受损,由兴旺转为衰落。

1.4 财务风险

当企业到达一定规模时,创办人已无力单独提供所需发展资金,尤其是进入成长阶段后,往往面临现金不足的财务风险。小微企业筹措资金的渠道很多,问题在于每种融资渠道都会各有利弊,如果经营者不善于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便会陷入困境。另外,一些小微企业只注意利润和销售的增长,忽视现金管理;或者不考虑条件,进行育目扩张,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过多,忽视资金沉淀,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走向灭亡。

1.5 成就风险

有些小微企业在度过了一段好时光后开始自满,过分自信,急于求成,企图来个“大跃进”,但没有做好跃进的准备;或者放弃了过去获得成绩的踏实作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投机或其他事务上。许多事证明,这些发展前景充满希望的企业经营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结果还是被这种风险所压垮。成就风险的主要表现:满足于眼前成就,开始注重个人享受,对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的下降不以为然;不注意新的竞争形势、技术变革、原材料替代、新产品和消费者爱好的变化。

1.6 持续经营风险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创办人年龄增大,逐渐衰老,无法像当初那样胜任自己的工作。而当创办人或业主死亡、长期生病或丧失工作能力时,持续经营风险就会降临。此时出现三个问题,首先是由谁来接班;其次是解决表决权或控制权的分散,推动统一的控制;三是接班人既要获得其他相关成员的拥护和支持,还要获得金融机构、客户和供应商的信任。在企业主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准备好由谁来接替管理责任,而其他管理者或继承人在企业里没有占有必要的股份或者威信较低,企业的持续经营就难以为继。

另外,小微企业不仅在不同生命周期面临着各类风险,由产、购、销三个环节构成的整个经营过程中,时时处处可能会产生风险,如果不能做好合理规避和防范,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造成威胁。

2 主要风险因素及防控短板

面对小微企业存在的多种风险,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作为不同利益的主体,两者信息不对称,因此在开展信贷业务时难以对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信用情况进行全面、准确地判研,加之经济形势的变化、相关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商业银行自身方面的种种原因,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

2.1 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信贷业务风险的识别难度较大

在现代市场经济领域,会计报表是企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可通过会计报表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防范贷款前的逆向选择及贷款后的道德风险。但小微企业大多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完善,会计报表不规范,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等现象。一是经营过程中大多采用现金交易,很少开具发票,会计记录有限,会计核算依据缺失,会计账表可靠性差、数据不实等。二是有些小微企业出于避税的目的,有意装小扮穷、偷逃税款,如销售收入不入账,利润不体现。三是部分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故意装大扮强、骗取融资,如夸大资产和利润,少列负债;或虚装门面、窃取荣誉,如虚报规模和业绩等。四是家庭式小微企业,其企业资产与个人资产、企业费用支出与家庭费用支出难以分清,财务账表的准确性可想而知。

除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外,由于小微企业遍布城乡、涉及多个行业,商业银行很难对其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和把握,因此,当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时,商业银行一种主动的策略就是提出某种非价格条件如担保、抵押等,以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但现实中也存在资产评估不实、抵押品处置难等问题。总体而言,小微企业信息透明度低、可信度差,在信用调查时,难以了解其真实情况,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制约了小微企业贷款有效决策与监管。

2.2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

近几年来,能源、原材料等要素成本的过快上涨,使许多原本就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小微企业盈利空间被挤压殆尽,对小微企业生存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原材料的价格更是一路猛涨,然而产成品的价格上升幅度却有限,使很多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收窄。另外,物价上涨导致工人生活成本上升,工人福利意识也不断提升,促使工人工资不断被抬高,小微企业同时也面临着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压力。

同时,2010年至2014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持续收紧,虽然2012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适度放松,但贷款基准利率水平较两年前相比仍上升了13%左右,加之民间借贷因素对贷款利率的推高,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呈明显攀升趋势,旺盛的信贷需求同较高的融资成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将加大小微企业尤其是资金密集型企业的信贷风险。

总而言之,各方面生产要素成本都在提升,面对“刚性”的形势环境变化,加之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核心竞争力缺乏、融资难且渠道单一等问题,小微企业关闭、重组、退出、破产现象将会凸显。

2.3 征信体系及制度不完善,小微企业贷款潜藏风险难以把控

一是社会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建设滞后。尽管央行在推动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推广和运用,在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小微企业信用和法制观念淡薄,诚信意识缺乏,存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

二是征信系统功能不够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共享。央行征信系统推广以来,为商业银行判断企业及企业主的信用情况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但仍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记录存在错误;数据上报未同步并存在遗漏,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数据与央行中心库数据不同步;信息记录不够全面,商业银行难以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判断。另外,目前我国行业、部门间信用信息相互封闭,不能共享,造成信用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使人民银行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不能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担保公司等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部分小微企业由于缺乏符合条件的抵押或担保,不少银行向其提供贷款时将希望寄托于担保公司。而担保公司准入门槛低,鱼龙混杂、监管缺位,没能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再者,按政策规定,担保公司的担保放大倍数是5~10倍,但若每个商业银行都给其8倍或5倍,则担保公司的杠杆效应就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成倍数扩张了,然而担保公司自身的代偿能力非常有限,可见,担保公司也蕴藏着极大风险。另外,许多投资担保机构从事民间借贷活动,而小微企业及经营者从担保机构获取的融资却未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反映,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情况和信用情况的合理判断。

2.4 经营效益驱动,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操作性风险不容忽视

近几年来,各家商业银行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以及大中型客户利润空间收窄的情况下,争相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在同时也尝到了“甜头”,获取了较好的经营效益和综合收益。然而,在业务快速发展背后,也随之隐藏着操作性风险隐患。

①“尽职调查”不到位。为了争取某些小微企业客户或完成营销任务,部分商业银行基层营销人员未做到真正“尽职调查”,在未摸清企业真正经营情况的情况下,便同意为客户办理贷款;或者在贷款前故意隐瞒企业的风险事项,为小微企业成功申请贷款“铺路”。这些无疑也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发生制造了“温床”。

②不合理降低客户准入条件。在同业在竞争中,为了争抢客户资源,部分商业银行故意降低小微企业客户准入条件或互相倾轧,对其经营资金需求量的合理性不进行测算或把握,导致小微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超出其经营资金需求和偿还能力。

③忽视贷后管理。部分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或信贷人员重经营、轻管理,始终将客户营销和贷款投放作为重头戏,对于信贷客户的贷后管理仅是流于形式,未完全按照贷后管理工作规定定期进行贷后走访和检查,当信贷资产出了风险之后才恍然大悟。

总而言之,小微企业贷款面临着多重风险,而且风险高,风控难度较大。为了有效地控制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各家商业银行均制定了全套的风控方案和机制,比如客户准入制度,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等“三查”制度,以及抵质押物和担保物管理制度等等,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起到了一定的防范和制衡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受到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制约以及经济形势变化下,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的识别力和判断力不够;由于征信体系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潜在的许多风险难以把控;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现象,贷后管理力度不够;小微企业信贷资产保全措施手段单一,执行渠道不畅,等等。

3 风险防控对策建议

3.1 多方面入手,强化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

商业银行要想做好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学会识别风险非常关键,只有正确、全面地识别了风险才可能有效地防范和把控。首先,要做好人才培养。在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要减少银行的信贷风险,则对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从非财务因素判断授信风险。针对小微企业报表与其账务不相符、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的问题,银行对小微企业授信调查时,不仅要看其财务报表,更要通过观察企业生产现场、原材料、有关结算账户资金收付、纳税、用电量、用水量等指标甚至收集各类媒体、各类公告的相关信息,综合了解并分析判断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再次,重视并建立“与业主面谈”制度。小微企业经营者的品行、素质、信用在授信业务中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贷款的风险。而在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往往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小微企业则是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因此,银行要充分了解企业、了解业主、真正“了解你的客户”,才能发放贷款给企业去投资和经营。

此外,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小微企业调研的深度和广度,研究小微企业客户发展规律,注重对小微企业生命周期、行业特征、区域风险、科技含量、发展潜力等层面的分析研究,明确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以及不同区域企业的风险点,并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小微企业经营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防范信贷风险的主动性与预见性。

3.2 加快征信体系及相关制度建设,不断优化小微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完善征信系统,对失信行为加大惩罚力度。信用作为人们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经济行为,信用一旦缺失,需要借助制度的力量进行维系。目前,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小微企业征信系统,同时加强管理,推进征信法制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同时在银行业监管部门的违约登记系统中纳入小微企业贷款违约信息,规避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

二是建立和完善相关立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政府中小微企业局来说,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中心,收集、汇总税务、海关、金融、社保、治安、司法等系统的企业信用信息,同时对企业的纳税情况、信贷记录、合同履约率、遵守法律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便于社会查询,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信息服务。

三是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民间融资,将企业各种融资行为均纳入征信管理。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如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也是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对缓解企业融资压力、解决融资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些机构以及部分农村信用联社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一般手续简单,信息公开程度低。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对这些机构加强管理,督促其及时向人民银行上报小微企业贷款数据信息,并统一纳入征信系统,以便于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及信用状况做出准确把握。

3.3 完善贷后管理机制,提升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水平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贯穿在业务办理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都隐藏着风险,因此我们不仅要通过贷前尽职调查、贷中仔细把关来规避和防控风险,而且要牢固树立贷后管理意识,持续做好小微企业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一是做好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通过强化贷款风险分类的真实性,对信贷资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掌握,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搭建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预警平台,制定实施贷后检查制度等,进而有针对性地防范、控制风险。

二是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产质量。对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跟踪,处于成长阶段后期和成熟阶段前期的行业是信贷投入的侧重点,对于符合上级行政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向的优秀小企业以及小股份制企业等优先提供信贷支持。

三是建立和完善动态淘汰机制。按照“有进有退、进退结合、以退促进”的信贷投放原则,商业银行根据信用评级、风险分类等情况,对存量小企业客户进行定期分析评判、分类排队,对销售收入、净利润、经营现金流等关键指标,制定分阶段、分步骤、分产品的退出计划,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优化小企业的客户信贷结构。

3.4 拓宽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渠道,合理弥补商业银行风险损失

目前来说,小微企业在商业银行贷款一般采用抵质押或保证方式,一旦信贷资产出现风险,商业银行有权利要求处理抵质押物或要求保证人代偿,以此弥补企业违约给银行带来的损失。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相关渠道不通畅,执行难度较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回收工作困难重重。因此,应积极拓宽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渠道,从而有效保障商业银行的合法经济利益。

①适时推广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这种保险即小微企业通过购买贷款保证保险的方式向银行申请融资,相当于由保险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对于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相关部门应对保险费率进行适度监管引导,并应参照针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给予保险公司适当税费减免,降低小微企业通过保险途径进行融资的成本。同时,在保险公司给予充分保险保障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给予一定利率折扣,这样通过降低保险费率和贷款利率两种方式,不仅可一定程度上解决贷款保证保险“融资贵”的问题,而且能有效控制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

②号召各级政府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为补偿商业银行因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形成的损失,银监部门可协同当地金融办、工商联、中小微企业局等部门,积极与各级政府协调,探索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金融机构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当的补助,给予适当补偿。同时,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形成小微企业、商业银行、政府之间风险共担、利益互享的互利局面。

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的同时不可避免会面临各种风险因素,但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仍然是各家银行毋庸置疑的战略选择,这不仅是银行创造利润、实现经营效益的现实需要,也是响应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当下,商业银行不仅要持续做好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广泛有效的贷款支持,更要在巩固和强化风险防控方面广开思路,狠下功夫,并在地方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的管理和支持下,稳步推进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莉,姜小舜,夏颖朝.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与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09(03).

[2]石军伟.小企业的经营风险[J].企业管理,2000(07).

[3]陈晓明.中小企业风险:类型、表现形式及防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02).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 篇4

4月9日,银监会启动中国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就展暨宣传月活动;4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多方面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植力度。政府的政策支持加上商业银行自身转型的需要,国内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加大。

然而,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经营实力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使得商业银行难以按照一般企业贷款的模式予以对待。因而,需要正确认识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贷款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通过学习及借鉴一些关键技术,把握小微企业的核心环节以及关键风险点控制,在开拓小微企业业务蓝海的过程中实现风险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

本报告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国内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包括目前普遍存在的小微企业贷款模式、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情况、国家对小微企业的一些扶植政策以及2012年小微企业贷款表现出的特征等;第二章主要介绍目前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出现的一些难点及风险点;第三章主要介绍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策略,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完成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转移、分散以及防范;第四章主要是抓住小微企业贷款的核心环节,介绍一些小微企业贷款的关键技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小微企业贷款关键技术的掌握,更大程度的控制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挖掘小微企业贷款潜力与收益。第五章是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选取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小微企业信贷同业经验,内容包括国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经验、国内商业银行中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商行小微企业贷款经验,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 》目录:

第一章 小微企业贷款概况

第二章 小微企业贷款的难点及风险

第三章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理念与策略

第四章 小微企业贷款关键技术突破

小微企业信贷特点 篇5

苑 梅1

摘 要: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缺陷与不足,金融机构长期以来信贷配给约束导致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额度低于申请的数额,甚至根本得不到贷款。尽管前一段时期支持政策频出,但融资难依然是困扰小微企业的主要问题。更有甚者,目前,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已向融资贵、融资慢转变。解决满足小微企业信贷需求问题、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十分有必要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探讨。本文针对辽宁省小微企业信贷担保困境,提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体系、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财政出资的担保机构、建立财政引导的商业化担保公司与建立财政引导的民间联保组织等财政激励建议。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配给;信贷担保;财政激励 中图分类号:F8 本文是辽宁省财政厅财政科研基金项目“基于信贷担保的小微企业财政激励研究:以辽宁省为例”(项目课题号12C014)和辽东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基于农村小微企业信贷担保供给短缺的财政激励研究:以辽宁省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联系方式:苑梅,辽东学院经济学院,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邮编118001,联系电话:***。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学者罗纳德·I·麦金农(Ronald I Mckinnon,1973)和爱德华·S·肖(Edward S.Shaw,1973)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从宏观角度阐述了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并对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促使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低下进而导致小微企业的融资行为远复杂于经济发达国家小微企业的融资行为进行了阐述。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2)和韦茨(Weiss,1981)对不完全信息下逆向选择所导致的作为长期均衡现象的信贷配给从微观角度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和经典性的证明。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的信贷配给约束导致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额度低于申请的数额,甚至是根本得不到贷款。对信贷配给的解决,按照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2)的观点,只有政府通过营造竞争性和开放性的市场环境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贷供需双方难以达成契约的问题。再将目光转向国内。长期以来,我国小微企业信贷需求较少获得正规金融机构支持且普遍存在信贷配给现象。何健聪(2011)通过调查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小微企业在创业之初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全额负债经营,23%资金来源为民间借贷,77%的小微企业创业初期的资金来源为企业主个人积蓄2;(胡红星、张亚维(2005),林毅夫、孙希芳(2005)等从信息不对称视角研究小微企业信贷难 12 苑梅,女,1976年——,辽东学院,财政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政与金融理论及实践。

何健聪.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2011(9):53. 的原因,并建议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解决其融资难问题;林毅夫等(2001,2005),罗丹阳、殷兴山(2006等)从金融机构、金融体制视角研究我国不完备的金融结构和不完善的金融体制对小企业融资难的影响,建议从完善金融结构和金融体制来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朱守银、郑雄、李刚、翟照艳、中国社科院、国家统计局等对农户信贷分别使用不同方法在不同范围进行了调查,均得出了农村存在信贷配给的结论,而且信贷配给的程度都在50%以上[1]。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2.3亿农户中有1.2亿户具有贷款需求,其中大约有1亿户符合贷款条件[2]。范静、孙立城(2004)和周诚君(2004)认为,我国农户由于长期受到信贷配给的约束而导致信贷满足程度不足25%。关于信贷配给造成农村信贷需求不足的解决途径,王传东、王家传(2006)认为:“政府应从社会福利最大化出发,代表社会和退出贷款市场的农村中小企业的利益去干预信贷市场,利用信贷担保等手段调节金融资源配置,鼓励农村中小企业投资能有效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实现局部均衡向总体福利均衡的收敛。”胡士华、李伟毅认为:“各种形式的担保贷款是当前中国农村信贷市场金融交易的主要方式。”韩俊在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会上认为:“当前要着力加大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3]。解决满足小微企业信贷需求问题、破解小微企业信贷配给困境,尽管不同学者认为可以在资源有限条件下通过建立信贷担保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信贷担保体系,发挥信贷担保对经济的大力促进作用,可以实现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与供给均衡的良性发展。但是,其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解决小微企业信贷配给问题?如何解决小微企业信贷担保供给短缺问题?政府应该如何给予小微企业信贷担保提供财政激励?十分有必要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二、辽宁省小微企业信贷担保的现实情况分析 截至2011年底,辽宁省有民营企业183.28万户,其中小微企业占99%。小微企业一般通过担保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来满足资金需求。据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底,辽宁省共有571家小额贷款公司取得筹建资格,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批准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403家,注册资本(金)达185亿元。2011年,辽宁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287亿元,贷款余额达137亿元。与银行相比,小额贷款公司更为便捷、迅速,适合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与民间借贷相比,小额贷款更加规范、贷款利息可双方协商。但是,作为规模很小、资产很少、经营不确定性很大、抗风险能力极低、多数技术很弱的小微企业,其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通过小额贷款公司为小微企业融资解决信贷配给问题,显然也是杯水车薪。如果从信贷担保体系与机制建设角度,对小微企业信贷配给进行解决也是一种良好途径。但是,辽宁省小微企业的信贷担保情况如何呢? 1.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不实加剧信贷配给[4] 担保公司的经营业务以保证被担保企业融资需求得到满足为目的,且需不断扩大基金规模以提高担保能力。由于我国担保行业起步较晚、进入门槛较低,因此担保公司规模偏小。从出资情况看,辽宁省近一半的担保公司由政府或国企出资,这类机构基本构成了省、市、县三级融资担保体系,并主要以贯彻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帮助本地小微企业解决融资担保为经营主旨。但是,从目前发展情况看,注册资本不实或其他应收款数额过大是部分担保机构的突出问题,并且各地财政对担保机构的资金支持多为一次性投入,后续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增加注册 资本金,是代理融资担保公司扩大担保领域、拓展业务,保证代理融资规模的前提,在缺少后续资金注入造成担保公司担保能力有限前提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仍是雪上加霜[5]。同时,风险承受能力因资本规模偏小而变得有限,在银行“嫌贫爱富”情况下进而出现惜贷行为,更加剧了中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现象的出现。2.担保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受限制约小微企业信贷需求 按照《辽宁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必须为一次性足额缴纳货币资本,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倍,即担保资金放大倍数最高为10倍(《辽宁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辽宁省融资担保业协会网站资料显示,在辽宁省15个城市的担保公司中,各地均有注册的资本金未超过5000万元(或者3000万元)的融资担保公司,如锦州市共有担保公司3家,其中2家在成立时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又如朝阳市共有8家担保公司,其中5家在成立时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2家为5000万元,等等。而融资性担保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放大倍数,如果按照10倍放大,部分注册资本不超过5000万元的担保公司的最高放大比例也只能办理5亿元的担保业务。那么,这种偏小的资本规模将导致担保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受限,而小微企业担保风险较高是有目共睹的,加之各银行对本地担保公司的担保实力存在质疑,这种结果必然导致银担合作受到极大影响[6]。3.担保公司业务经营范围较窄难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由于受到后危机时代经济环境的影响,在银行贷款需求上,贷款需求旺盛的是房地产和房地产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这类创新性、新兴企业的贷款需求程度更加强烈。但是,起步较晚的担保行业在我国处于朝阳产业,实力较弱且业务范围狭窄,其在担保条件方面普遍倾向于不动产担保,致使企业成本负担加重,直接后果即是削弱了社会对担保业的认可度。同时,本就急需资金的小微企业难以满足上述担保条件,致使其在缺少资金时持“望而却步”之心,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担保公司信誉的提高与知名度的扩大。更为重要的是,担保公司业务经营范围较窄,使得在目前的银行体系中关于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比例相对较低,造成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困难。4.担保机构人才匮乏致使非金融机构借贷旺盛 融资担保机构属于资金与知识密集型企业,作为提供信用和经营风险的信用中介,具有经营风险高的准金融机构性质,其经营具有显著的高风险特点,因此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与技能的人才是融资担保机构的最大资本。但从辽宁省担保公司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匮乏,员工业务素质欠缺,财务管理制度薄弱等问题,尚未健全的内控机制难以保证对担保风险度的控制,严重影响公司的良性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较低的业务素质造成被担保公司出现较高管理成本与业务成本,结果是这些中小微企业转而向非正规金融机构产生借贷行为,产生民间借贷行为,而高息民间借贷则反映出当前贷款结构不合理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小微信贷工厂 济宁银行 篇6

济宁银行在全省创业创新工作会议上作为唯一金融机构代表作典型发言

点击查看原图

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济宁银行于2010年10月起在全省率先推出“小微信贷工厂”模式,积极打造“小微企业首选银行”、“小微企业的主办银行”。经过3年的运作,“小微信贷工厂”模式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单月可支持小微客户1000户,贷款金额过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已累计支持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1.62万户,发放贷款17.84亿元,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据统计,获济宁银行贷款支持的小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8.6亿元、上交利税27.3亿元,安排就业7.5万人。

设立专门机构成立专业团队

按照中国银监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六项机制”的要求,济宁银行成立了小微企业贷款中心,专门从事小微贷款业务的管理和发展,其贷款规模不受总行控制,并单独核算贷款风险、利润与成本,在市场开拓与客户选择、小微信贷团队设置与人员配备管理、贷款额度配比与投向等方面均具有独立决策权,保证了小微贷款业务的独立封闭运行。同时依托该行分支机构,派驻小微信贷专业团队,并由微贷中心对其进行管理和绩效考核。通过自身培训体系持续“孵化”小微信贷团队,实现了小微贷款管理技术模式的快速复制,业务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今年9月底,微贷中心已招聘小微信贷员145名,派驻小微信贷团队17个,不仅实现了济宁市场的全覆盖,并且将这种模式成功复制到菏泽、枣庄等周边地区。

契合小微企业特点推出特色化贷款产品

针对小微企业无抵质押品、无正规财务报表、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专门设计推出了5000元至100万元不等的特色化小微贷款产品,如商贸通、工贸通、惠农宝、出租车速贷通等,助推小微企业成长发展。主要特点:一是无需抵押。凡客户经营3个月以上,只需一个有稳定收入的保证人,即可申请。二是手续简便快捷。客户填写申请后一般3个工作日内即给予答复,只需到银行两次即可放款。三是还款方式灵活。根据客户现金流及淡旺季特点,灵活制定还款方式。四是无任何手续费。小微贷款以“不喝客户一口水、不拿客户一张纸”为原则,不与任何中介机构合作,让客户无需任何其他费用即可获得贷款。

主动开展营销将“扫街”工作常态化

“扫街”是微贷技术中一种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是开展微贷业务的关键环节。针对小微客户“小而散”的营销定位,济宁银行把“扫街”作为小微信贷员的常态工作,要求信贷员主动到集中商圈或者沿街门头介绍贷款业务,每人每周至少“扫街”3至4小时,分区域、分步骤、持续不懈地进行“扫街”营销,微贷中心全员每月“扫街”达4万余户。这样既可以帮助小微客户及时了解贷款业务,解决贷款难题,又可以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储备客户资源,开发市场业务,同时也有利于贷后掌控客户经营情况,防范市场风险。

规范贷款流程提升融资效率

为提高融资效率,济宁银行规范了小微贷款的实地调查、编制报表、交叉检验、判断分析、审批发放等方面的标准化流程。信贷员在客户申请后1个工作日内,就上门收集客户信息,并在2个小时内完成实地调查,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作为判断客户还款能力的重要依据。调查后2个工作日内,分析客户月可支配收入,测算还款能力,确定其贷款需求金额,形成调查报告,提交贷审会备案。微贷中心按照信贷员的个人业绩、风险控制能力进行贷审会审批资格授权,两名具备审批权限的贷审会成员即可随机组合进行贷款审批,随时开会,随时审批,确保小微贷款及时发放。按照标准化流程,客户申请一笔贷款,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得到答复,对于老客户,当天申请、当天发放。

加强风险管理强化风险防控

济宁银行建立了《小微贷款业务流程》、《小微贷款业务工作质量管理手册》等制度,规范内部运行秩序,形成刚性约束。严格贷后监控制度,每笔贷款发放后,均要求信贷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客户贷款用途,对客户未履行贷款用途的,及时上报风险管理委员会说明情况。高度重视逾期处置工作,做到有理、有据、有礼、有序开展逾期追讨工作,保证了小微贷款产品健康、快速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济宁银行小微贷款不良率仅为0.3%。

基于银行视角的小微企业信贷研究 篇7

2011年6月18日, 工信部等四部联合制定关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从官方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种类型, 小微企业得到的关注凸显。规定发出后, 各方持续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投入大量关注, 但总体趋势是中型企业融资问题有所缓解, 而小微企业对资金依然饥渴, 小微企业为何难以从银行获得信贷, 本文将从银行视角出发, 探讨小微企业的信贷问题。

一、银行对于小微企业信贷现存问题

尽管大多数银行对于积极和稳健的发展小微企业贷款持肯定态度 (陈忠阳、郭三野、刘吕科, 2009) , 但现在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方面依然存在问题, 可简要归结为成本和风险较高, 小微企业人才队伍缺乏, 信贷机制、产品不够系统等问题。

在来自银行内部的原因中, 在有了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后, 各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有所紧缩 (黄宪、吴克保, 2009) , 能覆盖到小微企业的贷款的比例更小。一方面是由于对于小微企业信贷, 倘若使用和中型以上企业的贷款流程, 整个放贷流程略长, 且耗费大量成本, 而对于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特点, 银行不仅成本较高, 且放款时间较长, 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另一方面, 我国缺乏发达国家高质量的信用数据库, 这就导致不能以一套系统的、标准化的评分模型来给小微企业的信贷定价, 而是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经理的主观因素, 这就导致了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测评不准。如降低信贷成本, 又可能造成信贷风险的加大, 提高违约的损失, 故而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在小微企业信贷中体现为一个突出的两难问题。

而在来自外部原因的影响下, 由于金融领域利率管制, 我国银行在很长时间内更愿意发放贷款给偿还率更高的大型国有企业, 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更加偏好给大中型企业服务。这就导致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出现空白, 于是我国表现出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等形式“影子银行”, 以高于银行的利率放贷, 取得市场份额。这正说明对于银行, 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银行还大有可为, 但由于银行对于小微企业信贷不重视的历史原因, 加之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差异性较大, 使得无论是专业人才, 还是小微企业信贷机制、产品和服务等, 都未能及时跟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小微企业信贷的发展思路

2012年4月19日, 国务院发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发文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应对小微企业给予信贷支持。而之后的非对称减息, 使得银行利差相对缩小, 小微企业信贷相对宽广的利润空间应该得到银行关注。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 应当乘着政策的春风, 加快脚步开展起来。

1. 建立人才队伍培养, 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小微企业信贷的人才队伍培养与储备是稳健发展此业务的必然要求, 小微企业的信贷人员由于其特殊性, 必须有很强的原则性及责任心, 方能减少贷款信息的隐瞒、作假等问题, 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加上自身对小微企业信贷坚实的业务能力, 才能形成过硬的人才队伍。而在制度上, 要形成健全的激励支持, 既要适度授权给信贷人员, 同时也要对信贷人员的业务进行合理的约束、考核和奖励, 有了良好的激励制度, 才能成为银行内发展小微企业信贷强有力的推动器。

2. 完善信息系统, 降低成本与风险。

首先, 银行应加强信息搜集, 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收集及分析系统, 在同业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并借助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逐渐完善小微企业信息管理, 逐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降低小微企业信贷的成本与风险;其次, 在信息日渐完备并形成数据库后, 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将小微企业贷款作为零售银行的重要部分推进, 针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差异性, 形成更为精确的成本估算, 风险测评, 信贷定价等方法, 对优质客户给予更加方便快捷的信贷渠道以及价格上的优惠。

3. 运用各行优势, 做好产品和服务。

大银行相对于中小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 有着资金能力强、网点多、风险承担力强、声誉好等优势, 大银行应积极培养与小微企业的借贷关系, 做好相应产品, 与小微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则对本地小微企业更加了解, 在与小微企业长期和广泛的接触中直接获得一些不能准确量化的“软信息”, 并在处理“软信息”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故中小银行也可以运用其独到之处, 加强服务, 与大型银行一同形成良好的小微企业信贷氛围。

4. 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 创新信贷方式。

银行可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 如与更加了解行业及小微企业的全国工商联开展合作, 发挥各自优势, 形成良好的银企商合作机制。在另一方面, 可积极发展商圈型、产业集群型融资服务, 融资链服务等新型信贷方式, 帮助小微企业信贷得到更加宽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工商联.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2[1]全国工商联.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2

[2]陈忠阳, 郭三野, 刘吕科.我国银行小企业信贷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研究, 2009 (5) [2]陈忠阳, 郭三野, 刘吕科.我国银行小企业信贷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研究, 2009 (5)

小微企业信贷特点 篇8

2015年9月11日,工商银行湖南邵阳分行为我市五家企业发放的商贸类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1400万元成功到位,标志着工行邵阳分行为专业市场创新推出“信用贷款+增信措施”信贷产品进入实施阶段。

今年来,工商银行邵阳分行认真履行大银行社会责任,认真落实国务院、银监委关于扶植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发展决策,在经济下行新常态下,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敢于担当,大胆创新,服务小微企业。该行针对区域内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和专业市场经营户融资需求的特点,通过认真调查、考证、分析,打破“瓶颈”,创新推出“信用贷款+增信措施”信贷产品,定向支持专业市场经营户融资需求,实现了无抵押可获得银行贷款。从年初,该行分别定制了《邵阳市湘桂黔建材城专业市场商贸类小企业融资方案》、《邵东县家电城专业市场商贸类小企业融资方案》、《新宁县裘革加工制造产业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方案》和《邵东县隆源小企业创业中心外贸类小企业融资方案》四个小企业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融资方案,计划发展新客户200户,融资总额5亿元。方案得到省分行批复后,该行制订实施方案,举行产品推介发布会,在湘桂黔建材城挑选20户优质客户进行试产运行,按调查、调查复核、核查、核查复核、审批、签批六个环节,分别走评级、授信、融资“三合一”流程,认真做到条件成熟一户,营销一笔贷款。

截至9月13日,该行办理该产品业务26笔,新发放贷款7780万元。由此带来新增开户62户,其中国际业务帐户9户,新增存款1440万元,同时还带动国际业务、代发工资、银行结算、银行卡、POS机、电子银行等个金业务及中间业务的发展,取得好的效果,为落实省分行“111122”客户发展工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上一篇:2023安徽公务员考录政策有调整 实行2+X模式下一篇:多措并举 强基固本 推动工作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