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共8篇)
计算机网络基础 篇1
试讲教案
试讲教师:魏绪建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讲授章节: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述
教学对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
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网络的拓扑结构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网络的分类和网络的拓扑结构的分类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分类及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 教学难点:网络的拓扑结构的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1.0学时 使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主编:刘晓燕贺忠华,2010年8月第1版
一、板书提纲:
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8.1计算机网络概述
8.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4个阶段)①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时代
②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时代 ③开放式标准化网络时代 ④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时代
8.1.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①通信子网②资源子网
(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 ①资源共享②信息交换
③分布式处理④提高系统可靠性 8.1.3计算机网络分类
(1)按网络通信涉及的地理范围来划分 ①局域网②城域网③广域网(2)按通信方式来划分
①点对点传输网络②广播式传输网络 8.1.4网络的拓扑结构
(1)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结点链路(2)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 ①总线形拓扑结构②星形拓扑结构 ③环形拓扑结构④网状拓扑结构
二、教学过程
(一)上一章课程回顾
1.学习了多媒体的基础知识,了解了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 2.初步具备了处理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能力
3.掌握了如何利用PowerPoint创建、编辑和使用演示文稿的方法(二)新课导入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计算机网络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技能。本章将和大家一起探讨计算机网络的有关知识。
(三)新课讲解:
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8.1计算机网络概述
8.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P209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将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互相连接起来,并按照有关协议实现相互通信、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的综合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4个阶段)
P209 ①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时代(20世纪60年代初)
②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③开放式标准化网络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④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起)8.1.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P210 从网络的逻辑功能角度分析,计算机网络由两级子网组成,即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如课本图示:8-2,P211)。
①通信子网:处于网络内层,是由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负责完成网络数据的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即将一台计算机的输出信息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当前的通信子网一般由路由器、交换机和通信线路组成。
②资源子网:也称用户子网,处于网络的外层,由主机、终端、外设、各种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组成,负责网络外围的信息处理,向网络投入可供用户选用的资源。资源子网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通信子网。(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
p211 ①资源共享②信息交换③分布式处理④提高系统可靠性 8.1.3计算机网络分类
(1)按网络通信涉及的地理范围来划分
P212 ①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也称局部区域网络 特征:范围不超过几千米;数据传输不低于几兆比特/秒(Mbit/s);为一个单位或部门所独有。
②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MAN):也称市域网
特点:覆盖范围一般是一个地区或城市,范围介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有时也称局域网。③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也称远程网
特点:覆盖范围通常在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也可以覆盖整个城市、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具有规模大、传输延迟大的特征。(2)按通信方式来划分
P212 ①点对点传输网络②广播式传输网络 8.1.4网络的拓扑结构
(1)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概念
P21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的通信链路(link)和结点(node)之间的几何结构。结点:是网络中计算机、打印机或联网设备(如中继器和路由器)等的抽象描述。
链路:是指两个结点间承载信息流的线路或信道,所使用的介质可是电话线路或微波等。(2)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
P212 ①总线形拓扑结构(Bus Topology):它将网络中所有设备通过一根公共总线连接,通信时信号沿总线进行广播式传送。
图1:总线形拓扑结构
优点:结构较简单,增、删结点容易
缺点:任何结点产生故障都会造成网络瘫痪,可靠性不高
②星形拓扑结构(Star
Topology):它由一个中央结点和若干从结点组成,中央结点可以与从结点直接通信,而从结点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央结点的转发。
图2:星形拓扑结构
特点:结构也比较简单,易于管理和维护,但对中央结点要求高 ③环形拓扑结构(Ring Topology):所有设备被连接成环,信号沿着环传送。
图3:环形拓扑结构:
优点:传输路径固定,传输速率高 缺点:但灵活性差,管理及维护困难
④网状拓扑结构(Mesh Topology):将各网络点与通信线路互连成不规则的形状,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条链路与其它结点相连。
图4:网状拓扑结构
优点:存在冗余链路,网络可靠性高,可以通过改善链路流量分配来提高网络性能。缺点:冗余链路也导致网络结构复杂,线路成本高,不易管理和维护。
三、布置作业(P252:1—4)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它有哪些主要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可分为哪两个部分?
3.从网络的分布范围来看,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
4.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常用的拓扑结构有哪些?
四、教学后记:(1)小结:
计算机网络基础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社会各行业对网络管理、建设、应用及开发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社会培养大量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显得尤为紧迫。而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大量错综复杂的新概念和新技术,知识更新快、量大、难以掌握,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笔者结合自己教这门课的实际工作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教学方法占主导
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不够,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和学生缺乏足够的互动,而且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应用性较强,如果学生的积极性不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1.2 教学目标定位不清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目标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网络基本应用、网络管理员或工程师、网络相关科学与研究。网络基本应用目标基本掌握各种网络基础知识,如查找资料、电子邮件、网络购物等,而网络管理员或工程师要求掌握网络集成、管理、编程方面的知识,网络相关科学与研究则要求具有深厚的网络理论知识,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对于不同的层次,应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而目前的教学没有对三个层次进行区分。
1.3 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虽然开设有实验课,但是通常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设计的实验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而且实验室缺乏合适的实验教学环境,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学平台。
2 教学改革探索
2.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基础理论知识已经比较成熟,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兼顾基础知识和新兴技术,例如帧中继、ATM等在实际中很少使用的技术可以一带而过,而网络应用如使用电子邮件、查找资料等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相反的FDDI、VLAN、VPN等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则可适当增加。
2.2 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多媒体教学内容里,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插入更多的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如果有对应的实物,更需要展示给学生观看,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最好采用理论课与实验课交替进行的方法,每当学生进行一次实验课后,都可以在理论课上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讨论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2.3 合理利用工具软件
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各层协议时计算机网络基础中的重难点内容,了解和掌握各层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格式和字段内容十分重要,如果不清楚这些就无法真正理解各层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可以使用sniffer软件辅助教学,利用该软件抓取数据包并分析数据包结构,学生能直观的看到MAC帧、IP包、TCP包报文段等各种协议数据单元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和掌握便不再困难。
2.4 重视案例教学法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分层体系结构的TCP/IP协议等,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对于组网技术,则可以准备很多关于局域网、校园网的教学案例,将这些案例让学生讨论或课外思考,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实际,扩大视野。
2.5 重视实验教学
一方面,使用思科packet tracer可以模拟大量的设备仿真模型如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网络设备、各种连接电缆和终端等,利用虚拟的网络实验平台,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各种网络试验训练而不必担心网络设备的损坏,可以一个人完成较复杂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另一方面,必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不应仅仅依附于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它同理论课程一样都是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多关注和借鉴一些厂商认证培训的实验项目,在制定实验内容时,要注意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彭庆喜.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N].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创新研究(论文集),2010.
[2]余先虎,冯姚震.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Z].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12.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浅析 篇3
【关键字】一体化教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 教学方法 网络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48-02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的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概念学习,并且此教学内容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课程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学要求学生要理解概念的内容和实质,又要求建立起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相联系。所以,職业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要求: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的关系,即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一体化教学,通俗地说就是为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式根据职业培养目标要求整合教学资源,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学习,实现真正地“教会”学生;在教学中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位中心。可见,一体化教学就是要实现教师一体化——专业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一体、教材一体化——理论教材和实习课教材一体、教室一体化——理论教师和机房一体。
三、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1.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在通常情况下,职教的教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都会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讲授方法:教师根据某个知识点,运用课件来进行展示。然后,在课堂上或者实验室演示有关该知识点的一些实践操作,通过这些演示和实践帮助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我们把这种授课方式归纳为二元授课教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特点就是理论直接过渡到实践,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再由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进一步提升。经过多次反复,最终使理论和实践都得到提高。这种授课模式比较适合计算机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但是,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计算机网络物质条件较差的环境下的学生,就很难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时,将相关知识点组合成一个系统的体系结构,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后续网络应用。综合上述,我们在教学中非常注重“一体化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一体化教学”,针对课程重难点,运用软件、实际 操作等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另外,还能够对实践起到一个指导性和解释性的作用。使学生的课堂实践和课后自主学习,能够具体为实例,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点。一体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加大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2.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设计了大量的概念、定义和算法。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决不能泛泛而谈,否则,学生将什么也掌握不扎实。
(1)重点讲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结构
OSI参考模型从功能上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为7层,网络用户必须按照7层协议进行相互通信。所以,OSI参考模型的学习是了解网络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强调了OSI参考模型的7层结构和每一层的功能和含义。
另外,TCP/IP模型在其它网络体系结构中也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TCP/IP是有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组成,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分别讲述其工作原理。在本模块,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IP地址,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基于IP地址。同时,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适当添加Ipv6协议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接触一些新知识。
3.重点讲解局域网技术和组网技术
局域网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网络结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把重点放在传统的以太网技术的讲解上,还要在局域网知识讲解过程中,把快速以太网和交换以太网的知识灌输进去,以适应现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也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组网设备以及组网规则。
4.鼓励学生动手编写程序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C语言和VB程序的知识,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解网卡时,要求同学们利用WINPCAP开发包列举出使用的计算机上所有的网卡信息;在讲解分布式进程通信时,要求学生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并且在布置任务时,把握好编程作业难度,只需要达到通过编程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即可。
5.通过网络学习网络
计算机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协议较多,而且更新较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讲解所有的协议,也不敢保证所学的协议在将来被新协议替换。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进展。
6.注重实验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网络模型、网络协议等理论知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会组网。职业学校大多数的学生将来都要从事一线具体工作,实际组网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们的教学受学时的限制,所以我们实验内容一定要突出重点。因此,我们安排了六个实验,分别是交换机的基本配置、虚拟局域网、路由器基本配置、路由协议、防火墙配置、服务器配置。在实验前,要求同学们在模拟软件商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以保证实验效果。同时,每个实验都有一部分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办法考察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实验内容。对于,其他实验,比如网线制作等,我们都提供了详尽的实验指导文档,让学生自己了解,在生产实践环节具体操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篇4
之
环保篇计划书
班级:71091
组长:韩颖
组员:宋弯弯 张晓燕
新学期迎来了新任务,通过对网络基础课程的初步了解,了解到最广范围的网络应用,并不只局限于网络聊天、网络购物、网络视频„网络带给千家万户的方便,因此我组成员经商议决定这学期完成开发网站的任务。
我们每天都会在不经意间看到各种垃圾飞满校园,它们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即将吞噬我们的灵魂。为了响应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也为了给大家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决定开发“小大网”,“环保无小事“”自己迈出一小步,社会迈出一大步“,这些标语都是我们耳熟能详但真正在意的却没几人,相信每天努力一点点就会看到希望,网站开发我们小组总结出以下几点:
1、首先初步了解网站制作的基本步骤,做要求分析,网站所需功能,页面效果,网站的基本栏目等。
2、制作网站的首页效果图,会用到一些作图软件,photoshop fireworks 等,因此我组成员必须对其功能、作用、操作有较 熟悉的了解方便应用。
3、制作网站内页效果图。
把效果图做成html 用到div+css,我组成员要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为制作好的html加上动态程序,也就是要制作网站的管理后台和网站的读取工作,涉及到动态语言和数据库。
4、做好网站注册域名,购买虚拟主机,这项工作由我组虚拟完成。
我们小组计划两周完成一个大课题,具体表现在:
前两周出去搜集、拍摄各种环保现象将其设成主页,并备有宣传语,我们会把拍摄回来的照片分组整理制成模块,根据需要设计其功能;
接下来我们会用两周的时间去学习那些作图软件,小组每个成员必须都要学会这些,并且把做出来的图进行对比推荐比较好的图片进行加工上传到网站;
我们还会组织环保志愿者,宣传环保,宣传环保网站;
经过两周的时间后继续学习网页布局 div+css跟描述网页的语言,html 一种标记语言,用这些去编辑网站的一些命令;
其次我们要学的就是动态程序了,ASP是Active Server Page的缩写,意为“活动服务器网页”,与HTML相比,ASP网页具有以下特点:
(1)利用ASP可以实现突破静态网页的一些功能限制,实现动态网页技术;
(2)ASP文件是包含在HTML代码所组成的文件中的,易于修改和测试;
(3)服务器上的ASP解释程序会在服务器端制定ASP程序,并将结果以TML格式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上,因此使用各种浏览器都可以正常浏览ASP所产生的网页;
(4)ASP提供了一些内置对象,使用这些对象可以使服务器端脚本功能更强。例如可以从web浏览器中获取用户通过HTML表单提交的信息,并在脚本中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向web浏览器发送信息;
(5)ASP可以使用服务器端ActiveX组建来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例如存取数据库、发现哦那个Email或访问文件系统等。
(6)由于服务器是将ASP程序执行的结果以HTML格式传回客户端浏览器,因此使用者不会看到ASP所编写的原始程序代码,可放置ASP程序代码被窃取。最后注册域名,只需四步: 第一步,在天一互联注册一个com域名;第二步,在天一互联购买一个1G主机并把域名解析到这个主机空间;第三步,做一个环保信息展示页面;第四步,把我们做的页面上传到购买的主机空间。
计算机网络基础总结(第一篇) 篇5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定义: IEEE高级委员会坦尼鲍姆博士定义为;计算机网络是一组自治计算机互联的集合。
功能:(1)资源共享
(2)分布式处理与负载均衡,(3)综合信息服务
1.2,计算机网络的演进
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它由18000个真空管组成,计算机的发展由此开始。
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主机互连
主机互连:终端借助电话线路访问计算机,由于计算机发送和接受的是数字信号,电话线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要求在终端盒主机之间加上调制解调器(猫),进行数字信号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局域网(LAN):在一个较小的物理范围内为计算机提供资源共享和通信服务。局域网主要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主要的局域网技术包括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
互联网:我认为通过TCP/IP协议把不同地域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就是互联网。
因特网:把全球的公司,校园,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即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IS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和个人用户连接在一起的就叫做因特网。阿帕网(ARPANET 阿帕网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它是全球互联网的始祖。)
1.3,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1.3.1,计算机网咯中的基本概念
局域网:局域网通常指几千米范围内的,可以通过某种介质互连的计算机,打印机,猫或者其他设备的集合。
城域网:城域网覆盖范围为中等规模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通常是一个城市内的网络连接距离为10km左右。
广域网:在超过局域网的地理范围内运行,分布距离远,它通过各种类型的串行连接以便在更大的地理区域内实行接入。
1.3.2,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早期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应用最广的拓扑结构,它的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消耗的电缆长度短,便于维护,缺点是存在单点故障,总线如果出现故障,整个总线型网络都会瘫痪,由于共享总线带宽,当网络负载过重时,会导致总线型网络性能下降。
星形拓扑:以中央节点为中心,把若干个外围节点连接起来的辐射式互连结构,中央节点对个设备的通信和信息交换进行集中控制于管理。优点,系统的可靠性较高,当某一线路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网络中的其他主机,扩充或删除其他设备较容易,中央节点可以方便的管理和控制网络。缺点是需要连接的线缆比总线型的多,如果中央节点出现故障,网络将不能使用。
环形拓扑:通过一条首尾相连的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一个封闭式环形网。如果要与其他主机通信必须依次经过两者之间的每一个设备,它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优点,结构简单,工作中各个工作站地位相等,建网容易,可实现数据传送的实时控制,可预知网络性能。缺点任何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就会导致所有简洁点无法正常工作,实际通信中一般采用多环结构。
网状拓扑:可分为全网状和部分网状拓扑,全网状结构缺点使用线路较多需要N(N-1)/2条线路,造价昂贵,线路利用率低。部分网状,只在经常通信的地方架设线路,浪费相对较低。他们的共同优点就是通信速度快。
1.3.3,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电路交换:当端节点要求发送数据时,交换机就在发送节点和接受节点之间创立一条独占的数据传输通道,这条带宽由通信双方独占,一直到通信结束。优点传输延迟小,电路交换实现对数据的透明传输,就是不对数据添加任何的修改。信息吞吐量大。缺点,网络资源利用率低,需要连接的时间较长,还有就是如果使用电路交换通信,网络中每台计算机都必须要建立于其他计算机的线路连接这个不可能的。
分组交换:需要将传输的信息划分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包,以包为单位进行储存和转发,每个包都有接收方的地址和发送方的地址标示。优点能够充分的利用线路带宽,保证任何用户不能长时间独占某个传输线路。缺点就是突发的数据可能造成线路堵塞,还有就是技术要求比较高,设备也比较严格。
报文交换:不要求通信双方建立专用的通路,把发送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数据包,就是报文,报文要在网络中一站一站的向前传递,到达每一个节点都要经过储存和转发,要求交换节点要有足够大的储存空间,报文通信的等待时间很长。
1.4,衡量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指标
带宽:带宽分为模拟带宽和数字带宽,贷款单位为bps位每秒,代表每秒钟某条链路能发送的数据位数。
延迟:又称时延,把数据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节点所需的时间,单位是ms毫秒,网络时延主要有传播时延,交换时延,介质访问时延和列队时延组成。延迟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总结:带宽越宽越好,延迟越小越好。
1.5,网络标准化组织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OSI参考模型。
2,电器和电子工程协会(IEEE):IEEE的局域网标准当今局域主导地位,IEEE802 标准系列,802.3以太网标准。
3,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ASCII码和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4,国际电信联盟(ITU):X.25和帧中继。
5,internet架构委员会(IAB)
6,电子工业协会(EIA):RS-232大多数PC于调制解调器或打印机设备通信的规范
7,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IETF)
本章总结: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综合信息服务,负载均衡于分布式处理等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可以按局地域,拓扑结构,数据交换方式及网络组件等不同的类型划分
习题
1.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设备有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2.802.x协议族是由IEEE定义的。
3.衡量网络性能的两个指标是带宽和延迟。
4.会产生单点故障的是总线型,环型,网状拓扑环境。5.数据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第二章:OSI参考模型于TCP/IP模型
2,.1,OSI参考模型
2.1.1,OSI参考模型的产生:
为了解决网络之间兼容性问题,帮助各个厂商生产出可兼容的网络设备于1984年提出了OSI参考模型,特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
优点:开放的标准化接口,多厂兼容性,易于理解学习和更新协议标准,实现模块化工程,降低了开发实现的复杂度,便于排查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可以比较容易的定位于某一个层次。
2.1.2,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1,物理层,单位为比特(bit),功能在终端上传输比特流,物理层协议定义了通信传输介质的物理特性为机械特性(说行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各种规格的电源插头和尺寸),电气特性(说明在接口电缆的每根线上出现的电压和电流范围),功能特性(说行某根线上出现的某一个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规程特性(说明对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数据链路层;单位是帧(frame)主要功能,帧同步,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传输资源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寻址,表示上层数据。
3,网络层:单位是包(packet)主要功能:编址,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异种网络互连。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4,传输层:数据单位为段(segment),负责创建端到端的通信连接,差错校验和重传,还有流量控制。
5,会话层(也会处理差错校验),6,表示层(有数据加密和压缩的功能)。
7,应用层(直接与用户和应用程序打交道,负责为软件提供接口以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
2.2,TCP/IP模型
1,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网络层。
3,传输层。
4,应用层对应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第三章:网络设备及其操作系统介绍
3.1,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作用于特点
3.1.1,路由器的作用与特点
路由器的作用,在网络中对IP报文寻找一条合适的路径进行路由,就是合适的方向转发,它的实质是完成了TCP/IP协议族中IP层提供的无连接,尽力而为的数据传送服务
路由器特点:路由器主要工作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路由器的接口类型比较丰富,可以用来连接不同介质的异质网络,路由需要依靠参照自己的路由表对IP报文进行转发,IP层也是路由器的核心功能,为了形成路由表和转发表,路由器要交互路由等协议控制信息,路由器通常支持多种路由协议。
3.1.2,交换机的作用与特点
交换机功能;主要作用是连接多个以太网物理段,隔离冲突域,利用侨接和交换提高局域网性能,扩展局域网范围,交换机是利用MAC地址进行转发的。
交换机的特点:主要工作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以太局域网的桥接和交换,而非连接不同种类的网络,交换机上的数据交换依靠MAC地址映射表,这个表是交换机自行学习的而不需要相互交换的地位的位置信息。
3.1.1,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发展趋势
是融合的趋势,并且网络设备逐渐融合多种业务功能,这些都逐渐
被集成到路由器和交换机中。
3.2,H3C路由器和交换机介绍
核心路由器SR8800系列
核心交换机S9500交换机 开放多核路由器SR系列
全千兆只能交换机S5100 多业务开放路由器MSR系列有一个显著特点采用了OAA开放应用体系架构,产品提供了一个公司软硬件接口机标准规范的开放平台,任何厂商与合作伙伴均可给予次平台开发更为深层只能的网络应用功能 交换机S3100 ER系列路由器低端的 SMB交换机低端的3.3,H3C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comware
特点:1,支持IPV4和IPV6双协议栈
2,支持多核CPU,增强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
3,同时提供路由和交换功能
4,comware注重了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弹性扩展功能,提供了IRF智能弹性结构特性
5,采用组件化设计并且提供开放接口,便于软件的灵活裁剪和定制因此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可移植性 本章总结
路由器是利用三层IP地址信息进行报文转发的互连设备。
交换机是利用二层MAC信息进行数据帧交换的互连设备。
路由器,交换机的运行依赖的软件核心是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
H3c Comware软件平台是h3c IP的网络设备的核心软件。
第四章,网络设备操作基础
4.1,访问网络设备的命令接口
H3Ccomware采用基于命令行的用户接口进行管理和操作,用户可以通过console,AUX,telnet和SSH等多种方法连接到网络设备。
通过console口进行连接,用终端登录到网络设备的console端口是一种最基本的连接方式。用户需要把一台字符终端的串行接口通过专用的CONSOLE线缆连接到网络设备的console口上,然后通过终端访问CLI。Console口连接是最基本的连接方式,也是对设备进行初始配置是最常用的方式,路由器和交换机的console口用户默认拥有最大的权限,可以执行一切操作和配置。大部分H3C网络设备的con口默认波特率为9600。
通过AUX口进行连接,网络设备提供的AUX口通常用于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和配置,端口类型为EIA/TIA-232DTE,需要通过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建立拨号连接,接入到网络设备的AUX口上,终端和网络设备都需要MODEM,AUX口配置虽然不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在IP网络中断时,可以满足远程操作设备的需求。
通过telnet进行连接,通过SSH连接都是通过IP网络然后远程登录到设备上,把设备当做服务器登录上,只需要连接网线就可以,只不过SSH登录比另一种登录方式更加安全。
4.2,命令行使用入门
4.2.1,命令试图
(1)用户试图,网络设备启动后的默认视图,在该视图下可以查看启动后设备基本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
(2)系统视图,这个事配置形同全局通用参数的视图,可以在用户试图下使用SYSTEM-VIEW命令进入
(3)路由协议视图,路由协议的大部分参数是在路由协议视图下进行配置的,、例如OSPF协议视图,RIP协议视图等,在系统视图下进入路由协议视图
(4)接口视图,配置接口参数的视图成为接口视图,在该视图下可以配置接口相关的物理属性,链路层特性及IP地址等重要参数。
(5)用户界面视图,用来管理工作在流方式下的异步接口,通过在用户界面视图下的各种操作,可以达到统一管理各种用户配置的目的。用户界面视图可以分为console用户界面视图用于配置console用户界面的相关参数,通过console登录的使用console视图
AUX用户界面视图,用于配置AUX用户界面的相关参数,通过AUX口登录的使用该视图
TTY(实体类型终端)用户界面视图,此时图用于配置TTY用户界面的相关参数
VTY(虚拟类型终端)用户界面视图,次视图用于配置VTY用户界面的相关参数,VTY是一种逻辑终端线,用于对设备进行telnet或SSH访问,目前每台设备最多支持5个VTY用户同时访问。
在任何视图下都可以通过CTRL+Z来返回到用户试图下,都可以通过quit返回到上一层视图下
4.2.2,命令行级别
访问级(0),该级别命令不允许惊醒配置文件保存操作
监控级(1),该级别命令不允许进行配置文件保存的操作
系统级(2),务配置命令,包括各个层次网络协议的配置命令
管理级(3),关系到系统基本运行,系统支撑模块的命令
4.2.3,命令行帮助特性
按下?获取该视图下所有的命令机器简单描述
命令后接上空格然后接?,如果该位置为关键字,则列出全部关键字及其简单描述
字符串后紧接?,列出以该字符串开头的所有命令
命令后接一字符转紧接?,列出命令以该字符串开头的所有关键字
输入命令的某个关键字的前几个字母,按TAB键,则可以显示出完整的关键字。
4.2.4,错误提示信息
常见错误:unrecognized command 没有查找命令,没有查找的关键字,参数类型错误,参数值越界
Incomplete command 输入命令不完整
Ambiguous command found at
positon 已输入的字母开头的命令不唯一,无法识别
Too many parameters 输入参数过多
Wrong parameter 输入参数错误
History-command max-size命令来设置用户界面历史命令缓冲区的容量
Display history-command 查看调用保存的历史命令,并编辑或执行,默认情况下缓冲区的容量都是10
本章总结:命令行提供多种命令试图系统采用分级保护方式
第五章,网络设备文件管理
5.1,网络设备文件系统介绍
5.1.1,网络设备文件系统概述
应用程序文件,操作系统在特定设备上的特定版本的尸体程序文件称为应用程序文件,也成为映像,文件扩展名.bin
配置文件,系统将用户对设备的所有配置以命令的方式保存成文本文件,称为配置文件,扩展名.cfg
日志文件,系统在运行中产生的文本日志可以储存在文本格式的日志文件中称为日志文件
5.1.2,网络设备的储存方式
ROM,储存BOOTROM程序,是一个微缩的引导程序,主要任务查找应用程序文件并引导到操作系统,在应用程序文件或配置文件故障时提供一种恢复手段
FLASH储存器,用于储存应用程序文件,保存的配置文件和运行中产生的日志文件
RAM,储存当前运行中的当前配置文件,系统关闭或重启后会消失
5.1.1文件系统的操作
1,目录操作
2,文件操作
3,储存设备操作
对于可支持热插拔的储存设备可以再用户视图下用mount和umount命令挂载和卸载储存设备。
5.2,文件的管理
5.2.1配置文件介绍
设备启动时根据读取的配置文件惊醒初始化工作,该配置称为起始,于起始相对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采用的配置称为当前配置,当前配置其实是启动时的起始动后用户对设备执行的增量配置的叠加。
配置文件为一个文本文件,以文本格式保存了非默认的配置命令,配置文件中的命令组织以命令试图为基本框架。
网络设备可以保存多个配置文件,系统启动时,如果用户指定了启动配置文件,并且配置文件存在,则系统已启动配置文件进行初始化,如果没有指定启动配置文件,或者指定的配置文件不存在,则以空配置进行初始化。本章总结:设备对储存介质中的文件以文件系统的方式管理,文件系统操作包括目录操作,文件操作,介质操作,配置文件包括平起始配置,和当前配置,通过指定启动文件可以进行操作系统软件升级
第六章,网络设备基本调试
6.1网络连通性测试
6.1.1,使用ping 测试网络连通性
PING实际上是基于ICMO开发的应用程序,他是在计算机的各种操作系统或网络设备上广泛使用的检测网络连通性的常用工具。通过它可以监测指定地址的主机或设备是否可达,测试网络是否出现故障
6.1.1使用tracert监测网络连通性,通过使用tracert命令,用户可以查看报文从源设备传送到目的设备所经过的路由器,当网络出现故障时,用户可以使用该命令分析出现故障的网络节点。
6.2,系统调试
1,系统调试概述
(1),协议调试开关,也成为模块调试开关,控制是否输出某协议模块的测试信息
(2)屏幕输出开关,控制是否在某个用户屏幕上显示调试信息。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组件。
2、通信线路与连接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
1968年世界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网(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网)诞生到现在,在不足40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的上网用户已达10亿多人,每6个人中就有1个经常上网浏览。海量的信息交换还促使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计算机网络推动人类快速进入了信息时代。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37亿人,居世界第二位,但网民的互联网知识素养还有行提高,互联网知识从娃娃学起的呼声日渐高涨,中学生朋友,我们还等什么呢?
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三个网络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网络组件的作用;
3、认识常见的通信线路和常用的连接设备。
技能目标:
1、会安装上因特网必需的网络组件;
2、能识别常见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计算机网络实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培养热爱网络、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讯,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三、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系统、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1、计算机系统:
主要担负数据处理工作,负责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加工。
2、网络节点
是计算机与网络的接口,主要负信息发送、接收和转发工作,计算机通过网络节点向其他计算机发送信息,并鉴别和接收其他计算机发送来的信息。
3、通信链路是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通用信道,包括通信线路(双绞线、光纤等)和相关的通信设备(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在地理上局限在一限在个较小的范围内,通常一是一幢楼房或单位,覆盖范围从几百米到几公里。
2、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在地理范围上是局域网的延伸,可以覆盖一座城市,将同一城市内不同地点的若干主机和局域网相互连接起来。
3、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用于连接不同城市间的城域网或局域网,作用范围通常是几千公里,可以覆盖一个国家或地区。互联网是覆盖全球的最大的广域网。
五、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在科研和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国际互联网,科研人员可以在网上查询各种文献资料,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在教育方面,开发了大量的网络教材,远程教育得以实现,学习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2、网络在企事业单位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不仅可以实现企事单位办公自动化及各种软硬的共享,而且可以实现异地办公等。通过www和电子邮件可以帮助异地分布的员工很方便地实现信息交换。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及时地搜集市场行情和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网络在通信和娱乐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电子邮件、网络论坛、IP电话等服务,为人们的通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网络也引发了家庭娱乐的革命,人们可以在家里点播电影和电视节目、收听在线广播、玩网络游戏等。
六、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组件
1、网络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中,处在两个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要相互通信,需要通过交换信息来协调它们的动作并达到同步。而信息的交换必须按照通信双方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规则进行,我们把这些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称为网络协议(Protocol)。
TCP/IP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的简称,它是目前国际互联网(Internet最基本,最重要的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声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使得具有不同网络结构和数据传输规则的局域网间的住处交换现实。
2、网络组件
要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必须在计算机安上安装相应的网络组件。Windows中提供了三种组件:安装了“Microsoft网络客户”组件,计算机访问局域网资源;安装了“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共享”组件,本机资源才能向外共享;安装了“Internet协议(TCP/IP)”组件并进行相应设置,计算机才能够连接并访问Internet。
七、通信线路与连接设备
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了计算机本身以外,还有用于连接计算机的通信线路和连接设备,既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调制解调器、网络适配器、传输介质和网络互连设备等组成。
1、调制解调器
信号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线路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传输的,而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号,这就需要将数字和模拟信号进行相互转换,执行这种转换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通信线路可以传输的模拟信号,然后再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这两个过程分别称为调制和解调。
2、网络适配器
网络适配器简称网卡(NIC)。网卡主要负责主机与网络的信息传送与控制,是一个可插入计算机扩展槽中的网络接口卡。网卡负责把用户要传送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他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再通过网络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3、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指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路径,它是传输数据的物理基础。介质由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电、微波、卫星。
4、网络互连设备
网络互连设备用来实现网络与网络之间、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常见的网络互连设备有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等。
(1)集线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现实中邮递员的工作,邮递员根据信封上的地址投递信件并不理会信件的内容及收信人是否回信。唯一不同的是,邮递员找不到该地址时会将信退回,而集线器不负责退信只管转发。
(2)交换机又称为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能自动识别MAC,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它能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内部处理后转发到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功能交换作用。
(3)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体系。
小结:
计算机网络基础 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 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目前,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 社会急需大量动手能力强的网络建设及维护人员。因此, 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应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网络建设者和维护者。因此, 我院结合教育部[2006]16号文的要求, 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注重理论
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 因此传统的教学以理论讲述为主, 实践性教学很少, 有的就是纯理论教学。教学内容仅是教材文本数字化和教师课堂讲稿的简单呈现, 并且, 表现形式单一, 形成一种课堂搬家或书本搬家的结果。学生在学完之后, 还是对网络缺乏感性认识, 到期末考试时只能死记硬背所有相关的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单纯的理论教学, 导致许多学生反映, 大学的教育就是“为读书而读书”, 以致学生学习起来枯燥, 调动不了学习积极性。
2.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与学的关系是“你教我学”。教师通常是依据教科书, 运用讲授、板书等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像海绵吸水般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 这样的教学不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 传统的板书也很难理解清楚抽象的理论概念。
3. 教学内容选取不合理
第一, 过去我院计算机专业负责人都是从本科院校退休的老教师。因此, 老教师根据本人多年的经验选取教材, 都是沿用本科教育的教材, 内容缺少实践操作部分。第二,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而新技术引入到教材中往往需要一段时间, 加上教材出版的周期, 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常常跟不上知识点的更新节奏, 很多新技术不能及时出现在教材中。第三,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育形式, 因此“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而且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技能。为此, 我们依据高等职业学校和技术应用教育的特点, 重新整合了教育内容, 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以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只有单纯的理论基础很难顺利就业, 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难。所以, 我院为了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加大校内实训室的投资。我院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进行了如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 教学内容上的定位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要求, “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 课程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因此, 我们在选取《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内容时, 以基础理论“必需和够用”为前提,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
2. 教学方式的改变
(1)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
我院对课程内容都制作了多媒体 (含动画) 演示课件, 将原来抽象、复杂的原理性内容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 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网络教学方式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且广泛应用的技术, 为了说明网络中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时展示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将一些相关知识的教学接入Internet, 随时将讲述的相关知识通过网络来说明和解释, 这样学生就不觉得枯燥和乏味, 也明白了学习网络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 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知识的运用无法通过抽象的理论而学会, 必须通过一个一个实际问题的学习而逐渐掌握。我院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的要求, 加强了校内实训室的建设, 已建好计算机教学机房、组装实训室、网络布线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室等。因此, 我院力求将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 以便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例如: (1) 过去讲网络水晶头时, 教师只是提到水晶头是用来连接网络的接口, 学生也只能通过抽象的了解网络水晶头, 但在实际操作时, 很多学生不会拔网线。 (2) 打印机在办公室广泛使用, 但很多办公室都是共用一台打印机, 这时就要安装共享打印机驱动程序。在过去教学时, 教师只是粗略地带过, 学生也只有模糊的认识。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后, 教师可以在实训室教学生制作网线和安装共享打印机驱程, 学生可亲自体会到网线制作过程和网络打印机的安装等实验, 学生从过去的有所了解转化到真正掌握。
(4) 加强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及上机操作总是要受制于课本、课时、实验设备等因素。社会在不断发展, 技术在不断创新, 要使学生能够立足于社会, 为社会所接受, 教师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勇于创新。我们在该课程的末期, 安排适当的课时, 让学生参观我院的网络中心, 了解我院校园风系统, 认识并了解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各种组网设备。我院还有目的地联系电脑公司, 企业事业单位,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让学生参观学习或参与实际操作。在毕业前, 我院让学生到各电脑公司去实习, 把学生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并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论, 巩固所学的知识, 补充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及新技术。实习回校后, 我院要求学生写实习报告及体会, 使学生真正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为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力量。
(1) 引进高学历的教师。
(2) 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 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逐步形成了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总之, 我院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结合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加强实践教学, 使学生在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 能够获得较好的职业技能教育。各校应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提高学习能力,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岭梅.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3) .
[2]刘建军.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
浅谈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076-01
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社会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及广泛的使用,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几乎是前所未有的。网络带来的巨大的能量为人们的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和近乎完善的服务。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信息化时代的社会里,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进行通信,可以进行网上视频聊天、网络教学、娱乐活动等,从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获取了更多更有用处的信息。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一)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将多台地理位置不一样并且能独立运算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连接起来,通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协调和管理,共享和传递来自其他计算机的资源和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二)网络的分类。不同的分类方法对计算机网络的称呼是不一样的,本文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按地理范围划分有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共四种;(2)按使用的操作系统分有Windows NT网和Unix网等;(3)按传输带宽方式进行划分有宽带网和基带网两种;(4)按拓扑结构划分有五种,分别是总线型、环型、星型、网状网和树型。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一)硬件。硬件是由几个方面组成的,它们是服务器、计算机外部设备、工作站、数据通信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及通信信道。
(二)软件。它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使用、管理和控制网络工作和通信双方交流信息的一种计算机软件。根据它的功能和作用,可将其分为以下两大类:一是网络系统软件。网络系统软件是通过对网络的控制和管理,为用户提供网络的通信,对共享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二是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应用软件是指为了用户的某种应用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网络软件,它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些特定的功能,实现用户的某些需求。
(三)构成。通常由通信子网、资源子网和通信协议三个部分组成了计算机的网络系统。在计算机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的是资源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进行网络数据处理工作的是通信子网。而通信协议则是通信的双方所必须遵守的,它是区别计算机网络和一般计算机互联系统的根本依据。
三、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
(一)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这可以使网络上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得到增强,计算机软硬件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二)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这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用户可以在网上传送email、发布自己的消息、进行网上购物、网上交易等。
(三)分布处理。指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系统超负荷工作时,我们可以将正在处理的任务分布到网络中的其他的计算机系统当中,使整个系统的利用率得到充分的提高。尤其是一些较大型的计算,我们科通过一些方法将其分成多个模块,在网络系统中通过多台计算机去进行处理,这样就加快了运算的速度。分布处理在网络系统当中是非常有用的。
四、计算机网络的常用设备
(一)网卡(NIC)。插在计算机主板插槽中,负责将用户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二)集线器(Hub)。集线器是一种信号再生转发器,它可以把信号分散到多条线上。集线器的一端有一个接口连接服务器,另一端有几个接口与网络工作站相连,集线器接口的多少决定网络中所连计算机的数目。
(三)交换机(Switch)。交换机是一种可以根据要传递的网络信息构造自己的“转发表”,做出转发决策的设备。交换器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设备,它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还解决了传统路由器的低速、复杂、昂贵所造成的瓶颈问题。
(四)线缆。网络的距离扩展需要通过线缆来实现,不同的网络有不同连接线缆,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五)综合业务数字网。即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是一种拨号连接方式。低速接口为128kbps(高速可达2M),它使用ISDN线路或通过电信局在普通电话线上加装ISDN业务。ISDN为数字传输方式,具有连接迅速、传输可靠等特点,并支持对方号码识别。
(六)专线。即Leased Line,在中国称为DDN,是一种点到点的连接方式,速度一般选择64kbps~2.048Mbps。专线的好处是数据传递有较好的保障,带宽恒定。
(七)调制解调器(Modem)。调制解调器是一种能够使电脑通过电话线同其他电脑进行通信的设备。因为电脑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数据,而电话系统则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为了能利用电话系统来进行数据通信,必须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式的互换。调制解调器的功能由三个因素来确定:速率、错误纠正和数据压缩。
五、结束语
在当今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互联网也必将会渗透到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今天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又一个进步,它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帮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我们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通过对互联网的使用,更快地推动社会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杰华.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
[2]景香芝.浅谈计算机基础教育[J].魅力中国,2010,9.
[3]刘衍珩.计算机网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
[4]吴功宜.计算机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计算机网络基础】推荐阅读:
计算思维计算机基础06-13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10-08
计算机网络基础--个人总结08-13
计算机网络基础判断题09-03
计算机基础“微课”05-23
计算机专业基础05-28
计算机技术基础06-30
计算机硬件基础07-09
高职计算机基础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