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诵读”诵读的设计和实施(通用12篇)
小学“古诗文诵读”诵读的设计和实施 篇1
小学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2013.09
一、指导思想: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养。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习惯。
3、构建学习型校园,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三、参加对象
全校学生
四、诵读的内容
各年级古诗文诵读课本规定篇目,一二年级20首,三四年级30首,五六年级40首。
五、诵读时间:
每天预备铃后为我校诵读法定时间,每周至少有一节诵读课,具体时间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组织。
六、活动安排:
1、学校保证每周一节课为班级集中诵读时间。
2、语文教师精心组织,制定好诵读计划,做好记录,用心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感悟诗情。班主任协助语文老师做好相应的诵读工作。
3、语文教师对于必背的篇目继续做到严格把关,确保每一首古诗高标准通过,确保背诵质量。
4、利用黑板报、手抄报、视频欣赏等多种方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
5、班级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举行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等,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七、实施要求:
1、想方设法,营造氛围。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校营造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
2、保证时间,有所创新。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建议语文老师在班内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等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读书与积累的形式。让学生读准读通读熟的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故事、歌咏、表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与自选篇目相结合,配合学校开展活动,让诵读活动成为学生的最爱。
3、争取支持,深入开展。要着重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小学“古诗文诵读”诵读的设计和实施 篇2
一、按计划有序进行诵读
在班级开展这样的诵读实验, 首先就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新课标中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 强调学生朗读, 要求让学生充分的读, 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 逐步学会欣赏, 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 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 发表独立见解, 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 学会读书。同时, 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 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因此, 诵读的第一步是确定好每一年级必读的篇目。根据要求, 采取共同诵读与自选相结合, 在黑板报上专辟一角, 确定每周的内容, 教师采取讲故事、引导学生看图、相互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大体了解意思, 练习朗读、背诵。
正确的诵读能帮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 理解经典古诗文内容。古诗文的诵读应注意正确朗读, 主要解决读准字音、分清句段和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这是诵读经典古诗词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就要做得充分, 在诵读时发现有哪些生字, 就应该利用工具书, 标上拼音, 扫清阅读障碍。千万不要遇到生字就一跳而过, 这样就中止了对文本的理解, 而且也无法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诵读时根据内容的需要, 读出各种语气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
二、引导学生分清句读
分清句读就是要注意句中的停顿, 千万不可读破句应注意:较长句子中的句中读音停顿, 要和语意语言结构一致, 不可凭主观臆断。诵读时, 讲求语速、语调要求语速不疾不徐, 语调抑扬顿挫。有效的朗读不仅可以矫正读音,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激发感情, 提高鉴赏水平, 而且可以增强语感, 提高诵经的效果。读来的东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吟诵的时候, 对于探究所得到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 而且是亲切的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熟读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也可以帮助记忆。反复朗读的过程, 是一个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渐渐消化的过程。因此, 文言诗文要在理解的同时, 采取反复消化的办法, 边熟读、背诵, 边理解、记忆, 然后再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消化和理解。
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古诗文
这个方法适用于刚入学年龄较小的学生, 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 这个时期, 他们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耳濡目染”, 他们非常善于模仿学习。其方法是:老师念一句, 学生跟着念一句, 念完一段了, 再重复一次、两次或多次, 然后学生自己念一遍、两遍、多遍, 然后全体一起念或部分人一起念, 可以变换读的方式, 或快或慢、或吟或唱, 或齐读, 或接龙, 或问答, 偶尔变换花样, 可以促进诵读喜好。总之, 就是反反复复地多念、多听。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为他们营造一个诵读的环境。教师可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 在学生的面前诵读经典, 不管他听不听, 都要坚持诵读下去。这样持续一段时间, 孩子也就模仿会了, 也就能“脱口而出”了。你往往只要提一个字, 他就会自己背下去的。如果能有相关经典的诵读录音, 在早读时平时反复地放给学生听, 效果也是很好的。最好是老师带诵, 录音辅助, 这样, 全班都可以感受到道德的真谛, 都可以同时接受道德修养的教育, 其效果会更好!在诵读时, 需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孩子们本来是活泼可爱的, 而且喜欢背书、念书的, 所以, 只要顺势利导, 很容易保持轻松活泼的气氛。因为我们不要求孩子们去理解, 所以, 尽量少去讲解或不讲解, 以轻松、没有压力的心情去诵读。
四、主动引导学生阅读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年龄稍大, 具备一定理解分析能力的儿童。对这些孩子的教育, 家长和老师配合可以先和他们交流, 给他们讲解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让他们首先认识到自己必须要加强道德修养。然后, 再告诉他们经典诵读的方法, 并引导帮助他们进行诵读。由于他们自己已经接受了道德教育必要性的观点, 所以, 他们也就能够自觉地进行诵读了。对学生要少责备多鼓励, 对有成就的学生常加鼓励, 一直让他维持在高峰上, 他会愈背愈快, 最终可达到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对于不良的学生也不必责备, 说不定他哪天开窍就上路了, 只要有进步就表示满意, 加以赞赏, 也会让他获得一种成就感。
五、教师要宣传诵读古诗文的重要性
开学初先要在班上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对学生全面发展, 特别是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树立学生向善的品质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要求孩子们人人积极参与。同时和家长取得联系, 请家长特别关心和支持这项活动, 每个家长都知道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学经典都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诗情画意, 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结晶, 如能够勤读常背, 那一定对自己的文化积累和语文功底有极大好处的。在召开家长会, 把诵读篇目推荐给家长, 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 支持、配合、协助老师, 让孩子不仅在学校里能诵读, 在家里也能跟着大人一起读, 让学生感到诵读经典著作是重要而且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活动。
总之, 将经典古诗文诵读融入语文教学, 有利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有利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典古诗文诵读就是在学生学习记忆的黄金期、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陶冶其优雅的性情, 培养其高尚的情操, 塑造其优良的人格。
摘要:古诗文特别是那些千古传诵的经典名篇一般都具有声韵和谐、意味隽永的特点。以经典美文为典范,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学会细细品味, 更好地把握古诗文的意旨、意境和意趣, 这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很有帮助。
关键词:诵读教学,小学古诗文教学,学生
参考文献
[1]何秀兰.略论语文课诵读教学的意义[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S1) .
[2]兰润花.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J].广东教育 (教研版) , 2008, (11) .
诵读经典诗文的实施与策略 篇3
1. 融入校本课程
为保证诵读经典活动能有效地开展,学校应重视“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的建设研究。在读本编写过程中,要十分注重语言与思想的典范性,一是能保证语言文字的根基:诗文警句、俗语谚语等要琅琅上口,声韵铿锵,造句畅达,易于诵读;二是能指导思想行为,如“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以这些哺育过无数民族英雄与仁人志士的经典之道,奠基学生的道德基础。诵读的内容涉猎各个朝代的多部典籍,体裁上有语录、诗词、楹联等。古诗文诵读的内容,低年级段以背诵一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诗歌为主;高年级段则以学习一些难度适宜的诗词、优秀古文和古代学者带有哲理性的文章为主。
除编写校本课程之外,学校还可以开设每周一节的“诵读经典品味乐韵”校本课程专题课,开展每节语文课前诗文一吟,每半月一堂课外阅读课,每月一节诗文汇报课,每学期一次“我读书,我快乐”主题班会课,每年一次诵读经典成果展示会。
2. 融入于课间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那些边唱边跳的游戏,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所以教师就应当将孩子们在课间休息时做游戏的童谣改成有节奏的经典名句。比如,跳皮筋的女孩子将“小皮球,敬个礼,马兰开花二十一……”的童谣改成了“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连周一的升旗仪式和每天的课间大活动时间,操场上都会响起悦耳动听的诵读经典声。同学们一边背诵《三字经》等,一边整齐地做着学校独创的韵律健身操,手、脑、口并用,对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大有好处。不仅如此,还可以将经典诗文诵读融进传统的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跳皮筋、踢毽子、拍手歌等十几种课间游戏中。甚至在每天中餐前,大家都可以先背诵一下《锄禾》等古诗。这样原本枯燥的背诵与趣味性极强的游戏相融合,孩子们更快乐了。
二、经典诗文与课程资源整合诵读
1. 与多学科课程整合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环境里,学生与传统经典文化的接触必须与学校的学科教学融为一体。不仅仅局限于在语文课堂上,还应注重经典诗文与其他学科活动的有机整合。以诵读经典诗文熏陶学生的人格为教育切入口,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启学生的智慧;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方向,运用现代科技与优秀民族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譬如,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月教育专题的形式渗透经典诗文。九月,结合孔子诞辰,向学生宣传有关中国古代数学名人的故事;十月可以利用早读时间诵读有关数学名人故事的美文,或含有数学知识的(如数字、方位等)诗文诵读;十一月举行含有数字成语的比赛等等。以此感受中国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经典诗文与音乐、美术学科整合,更能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古诗词歌曲像写意画十分讲究韵味,能充分调动发声器官,运用声音共鸣,调节声音大小、刚柔、强弱,在行腔当中自如地运用平、曲、直、弯等对比手法,准确演绎符合诗词的情境。我们可以采取古诗新唱的方式,重新演绎《天净沙》、《刺勒歌》、《虞美人》、《悯农》等作品。结合优秀的古诗词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特点,可以让孩子进行古诗配画,诱发学生想象和思索艺术境界。
2. 与实践活动、队活动整合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地强调积累,却忽视了孩子们对经典诗文的感悟和感受,更忽视了对诗词和儿童当下生活的编织。如果孩子们背过的诗词与他们当下的生活没有任何关联,孩子们能有诗的情绪,能感动于花开花落吗?
由此,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更应将经典诗文融入于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如参观、游览、访问、调查、收集等,将经典诗文的情景融入现代景物之中。所以,把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更能够体现经典诗文诵读的优越性。
比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代诗人也写过很多关于这些节日的诗文,如与中秋节有关的诗文就有李白的《月下独酌》、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月》等。而相应的童谣、民谚更是无数。所以,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教师就应当组织相应的中秋赛诗会,孩子们一边品尝月饼,一边画月赏诗,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感悟经典诗文的无穷魅力。
古诗文诵读实施方案 篇4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在中小学中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爱,让诵读经典之风充满校园,提高师生精神品位和人文素养。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民族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道德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共创和谐社会。
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中小学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4、发掘发展潜能。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
5、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培养语文特长;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形成乐学乐读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活动主题
读古诗文经典、奠成才之基
四、策略与方法
1、发挥整体效应。古诗文诵读活动始易行难,贵在持之以恒,难在善始善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合力。教师要全员参与,理解支持,找到各自工作和教学的切入点、结合点和渗透点,并且师生共读,发挥师表示范的作用。
2、实施快乐学习法。做到“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让学生随时随处、轻轻松松读经典,按照“只求熟读,不求甚解”的理念,教师只须引导学生多念熟背,适当讲解,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3、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风学风建设中,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举办读书节,召开诵读会,组织演讲赛,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题写传统经典中的名言警句,丰富校园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让学有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
五、诵读内容
六、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利用每周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
3.在每周的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吟诵的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4.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在诵读时间上,各年级组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古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
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五条途径”
听,即听广播。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校园之声诗文小广播”,由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诗文朗诵、赏析以及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看,即通过设立诗文牌和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
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
赛,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并有接力赛、抽卡赛等种类。通过举行这一活动评出优秀选手和优秀班级。对各班在吟诵古诗词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吟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对班级、教师也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
2.班主任要积极协调科任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与学生合作、竞争、交流,多发现典型,做好校内宣传,树立身边的榜样。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古诗角”,“经典壁”,争创书香班级。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经典、古诗中收获更多的益处,(例如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合作精神。)各班组织学生成立“古诗配画”小组,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课外学到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绘成题诗图,对于他们好的作品要给予鼓励,并定期展示;而一些适合于表演的诗,可组成“诗词表演组”,由教师选择与诗文有联系的音乐,放着音乐按节奏让学生朗读古诗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伴奏诵读古诗文;还可以由师生用现代歌曲的旋律来吟唱古诗文。有一些古诗文通俗易懂,教师把它们改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对于书法爱好者,可以指导其用宣纸写成的古诗文条幅。举办古诗书法作品展,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3.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红色经典诗文诵读实施方案 篇5
--——-新民胡家坡学校
一、指导思想:
为迎接国庆佳节,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让同学们在诵读经典和诗文创作过程中了解、熟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个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特举办此次经典朗诵大赛。
二、活动目的: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祖国的伟大,中华优秀文化 传统的重要性,提高同学们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诵读中华经典的优良学风。
三、活动宗旨:
赞颂伟大祖国,熟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个人文化修养。
四、活动主题:
1、弘扬中华文化,培养爱国情操。
2、弘扬校园文化,增进交流和谐。
3、提高审美情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五、领导小组: 组长:刘 绚
副组长:吕西峰
组员:纪亚春 朱春娥 魏娟丽 罗丽丽 郑丽霞 张小宁
六、活动对象:
胡家坡小学一至六年级全体同学。
七、活动时间:
2016 年 9 月30日
八、总体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九、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内容:
诵读内容包括:歌颂祖国、传承革命历史等方面的诗文。
十、诵读时间
1、利用每天晨读、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有余力的学生可增加年段背诵以外的古诗文。
3、每天利用下午在家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
4、在诵读时间上,各班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学生、老师、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十一、活动安排
(一).动员阶段(9.18—9.19)学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一切宣传阵地,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古诗文背诵氛围。大力宣传,广泛发动,使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持之以恒。学校还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此项活动扎实落实,抓出实效,深入开展下去。
(二).推行阶段(9.20---9.28)
1、红领巾广播开辟诵读专栏。每天早晨课一课间,学校准时播放古诗,给学生营造古诗吟诵氛围。每天挑选出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进行诗文朗诵、赏析以及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2、充分利用晨读、早读的读书时间,采取语文教师辅导、学生汇报交流等形式解读和欣赏古诗。
3、利用班级手抄报,把对于古诗作者、背景、朗诵、古诗理解、古诗赏析、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学到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绘成题诗图等,对于他们好的作品要给予鼓励。
4、班级举办诵诗会活动。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并有接力赛、抽卡赛等种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
5、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学古诗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警句、诗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警句、诗句内化。
(三)评赛阶段(9.29—9.30)
班级举办评赛活动。分背诵、接龙赛、接力赛、抽卡赛,古诗文知识竞答等形式进行,通过举行活动评出班级优秀节目并参加学校比赛。
十四、奖励办法 每班评出一个优秀节目,学校进行奖励。
十五、几点要求
1、各位老师要高度重视,切实组织好学生进行诵读,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2.学校要在各方面配合此项工作,为诵读工作圆满完成做好坚实后盾。
文科教研组
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篇6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
二、活动目的:
为了积极创建“书香校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经典诵读的活动中来,通过读经诵典“诵读经典、传承文明”,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增强文化底蕴。同时加强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积累。特举办本次古诗文诵读比赛,现就比赛的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安排:
时间:6月26日
地点:操场
四、比赛形式
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
五、比赛内容:
学校拟定的《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中应掌握的诗文
六、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七、比赛办法:
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
1.比赛分个人诵读和全员诵读表演两个环节。
个人诵读:每班比赛时,由评委从各班上报的必背篇目中随机抽选3至5首必背篇目背诵。背诵时要背齐题目、朝代、作者,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准确熟练。
全员诵读表演:由比赛班级事先准备好3-5首诗背诵表演,表演形式不限(可加乐器、录音带伴奏)。诵读时情感丰富,表演生动,动作、表情协调自然,富有韵味和感染力,表演形式新颖。表演时间5分钟以内。
2.每个参赛班级个人朗诵时间不超过3分钟。
3.每个班级选手上中下等抽6人进行比赛。比赛顺序采取抽签为序,现场抽签背诵,赛前请各班主任认真辅导。
4.诵读表演比赛评分标准:
⑴普通话声,韵,调准确,语言流畅;
⑵处理符合作品意境,感情丰富,有表现力;
⑶现场效果好,包括语音语速,朗诵形式,整体配合,精神面貌等。
八、奖项设置及评审办法
本次比赛共设平行年级、学生个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班级组织奖第一名及第二名。
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策略 篇7
一、经典诵读, 兴趣当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研究, 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 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而做不感兴趣的工作, 则只能发挥到百分之二十,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因此在小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
(一) 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在班级里, 我通过讲故事的形式, 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例如每诵读一首古诗我就给学生讲一个有关作者及与这首诗相关的故事, 这样学生诵读的兴趣就被大大调动起来, 同时对于诗意也能很好地理解, 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去诵读诗文就会水到渠成。长期坚持下来, 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诵读气氛, 而且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经典诗文、喜欢诵读诗文的热情。
(二) 开展竞赛, 提高兴趣
我校每天早上利用晨诵课的时间, 由语文教师组织, 在班级中举办擂台赛,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擂台赛的形式不限, 可以是归类诗句, 可以是诗句接龙, 也可以是你问我答, 每周以年级为单位, 由语文学科组组长组织, 各个年级举行诵读古诗文竞赛, 内容每周一变。每月学校举行一次大的诵读古诗文竞赛活动, 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以此来达到复习巩固及兴趣持续的目的。另外, 每月学校还开展诗配画比赛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 每班选出优秀选手代表班级出赛。给古诗文配画不仅使学生脑中的古诗活起来, 成了一幕幕鲜活的画面, 而且还触发了学生的灵感, 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古诗文配画, 使学生学得更加灵活, 更有兴致, 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古诗的意境, 享受着古诗文化的熏陶。
(三) 赏识学生, 吸引兴趣
在学生诵读古诗文达到一定程度时, 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努力与付出的肯定, 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喜爱之情, 并且通过奖励卡片、打五星或奖励一个本子来激励他们, 让他们品尝到背诵古诗文的快乐。尤其是对在各种诵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更要给予大力的奖励。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而且还可以大大地激发他们诵读古诗文的热情, 产生喜欢诵读的动力, 逐步树立诵读古诗文的信心。
二、经典诵读, 方法引领
(一) 经典之文, 不绝于口
课前两分钟背古诗。即当上课小预备铃响时到正式上课的两分钟时间, 由班长起头, 带领全班学生诵读本月积累的8首古诗文。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情绪平静下来, 使他们能尽快地回到课堂, 进入状态。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累古诗文, 达到积少成多、熟练地识记古诗文的目的。每周2首, 每月8首。一个学期下来, 学生可以积累大约40首古诗文。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积累的古诗文必是一个可观的数目。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只有引导小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 实现“量”的积累, 才能充分地吸取其精华, 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增强语言感染力和想象力,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 经典之画, 溢满于眼
为了让古诗文诵读推广开来, 学校可以把有关古诗文内容的图画、书法张贴在学校画廊、教室、走道等醒目处, 吸引更多的学生来了解古诗文、学习古诗文、吟诵古诗文。在一次次的耳濡目染之后, 学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 他们在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沐浴着古诗文的洗礼, 接受着古诗文的熏陶, 他们的文化修养在无意识中得到了升华。
(三) 经典之魂, 深藏于心
一次次激情洋溢的诵读, 一遍遍津津有味的倾听, 一幅幅书画的欣赏, 一场场心与心的交流, 让学生对经典的认识在不断地提高、深化。经典之魂, 正在浸润学生的内心, 长此下去, 学生必将成为未来的诗人, 经典文化不仅深藏于心, 而且将会源远流长。
三、经典诵读, 加强学科整合
国学经典诵读很重要, 它的学习不是单调的、孤立的, 也不是唯一的。经典课堂无处不在, 主要在于合理的安排。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们初步实践了经典诵读与其他课堂的有机结合。
首先, 每周可以利用书法课进行古诗文诵读整合教学, 在整合课中先诵读经典古诗文, 后结合自己的体验书写经典。另外还可以在美术课上进行古诗文经典诵读整合教学, 在整合课中先诵读古诗文, 然后利用自己的美术技能描摹诗词意境。其次, 在传统节日里, 教师可引导学生诵读与节日有关的古诗文, 临摹诗词字帖, 并引导学生配以绘画表现古诗文, 体现古诗文的意境。给古诗文配画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学生想象力很丰富, 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宇宙空间里自由遨游。在绘画中, 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用想象的手笔描绘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图画。再次, 通过软硬笔书法竞赛、创作诗画、书法配图等形式,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古诗文与音乐、舞蹈也可以有机整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选择经典古诗词, 配上相符的音乐背景, 在赋予诗词音乐灵魂的基础上, 加上相符的舞蹈动作, 让这些古诗文在学生心中更加惟妙惟肖,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更容易去展示, 在音乐和舞蹈赋予的意境下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四、想象品读, 渐入意境
反复诵读既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又可以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不仅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形象记忆, 激发其想象, 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形象, 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因为诗歌的语言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 要借助非常精炼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否则就无法理解作品内涵, 就无法走进诗人内心的世界。巴尔扎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们让学生在诵读中想象, 在想象中诵读, 就是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运用想象去品味诗意,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如读《江雪》, 先以动画渲染, 山山是雪, 路路皆白。飞鸟绝迹, 人踪湮没。大雪纷飞的江面上飘着一叶小舟, 然后试图让学生扮演渔翁, 一个人坐上小舟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当时的内心感受, 想象一下诗人为什么会在这样的环境下钓鱼。学生在大胆的想象中, 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走进诗人的意境。
浅谈小学生古诗文的诵读及其意义 篇8
关键词:古诗文 诵读 审美情趣 爱国热情
一、诵读优秀古诗文,提高审美情趣
优秀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优美的篇章,深刻的寓意,凝练的语言,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为我们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为古老的中华文明增添了无数璀璨的篇章。它的耐人寻味,它的深刻寓意,它的抒情豪放、它的委婉柔情,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感触至深。我们在“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中看到春日瑰丽的画卷;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看到诗人的坚强个性;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看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体会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中感知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加强小学生古诗文的诵读,对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和丰富的形象思维,以及他们的审美情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古诗文具有声韵之美和情感之美的特点,它的声情并茂,集意境美、韵律美、哲理性于一体,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学生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这些著名诗篇诗中有画、诗中有情,给人以深刻的心灵启迪。诗人把自己的信念和情感蕴含在诗文中,正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古诗文具有简洁、凝练的特点,学生要借助诗中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构成诗文中的画面,实现诵读后的跨越。这样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品千古名诗佳句,增强爱国热情
古诗文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要利用儿童时期记忆力好的特点,多背诵,多体会,用声音表现内心世界。诵读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通过阅读转为审美,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道德修养,具有较好的感染作用。《敕勒歌》一诗讲解中,我们形象地描述:阴山的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紧紧相连,看起来好似牧民们的毡帐。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涛,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时隐时现的牛羊。阴山是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雄伟辽阔的感觉。无比圆的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空是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诗人的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牧民的家乡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中,牧草丰茂,牛羊成群,忽隐忽现,整个草原焕发着勃勃生机。所以我们说,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把想象中的景物画下来,才发现大草原如此美丽,多么需要我们热爱保护啊。一种爱国热情油然而生,渗透到内心深处,成为生命的重要部分。
三、善于语言积累,提高语文水平
作者通过诗歌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自己的思想,寄托感情,抒发胸怀。情寄山水,托物言志,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情、景来创造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读者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到诗歌包含的意境。欣赏山水古诗,就好比看名山大川,波澜壮阔的大海,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胸怀,给人一种新的感觉、新的境界。比如读了《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后不仅体会到了诗人的高洁清白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更领悟到了作者绝不苟且偷生的高尚的思想,从而坚定了自己的生活信念。简单识记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变被动为主动,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地学会积累、探索。因此,我们应通过有代表性的诗文,引导学生挖掘诗歌本身所富含的思想,让学生真正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去,实现或满足自我的需要,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能主动地去探索积累优秀的古诗文,达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体会古诗文应引导学生多措并举,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对诗歌进行扩写、缩写。从而深化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古典诗文斑斓多彩,不仅传承民族的历史文化,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四、培养诵读兴趣,实现教学目的
初期的经典诗文诵读,可以不做严格的限制,只求熟读,自然成诵。孩子们没有什么压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倾心咏诵,不知不觉中,居然背诵了不少的篇章,大大增加了识字量,语言表达能力也明显提高。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诵读兴趣,让他们充满信心。少批评、多激励,只要有进步,就应给予表扬,每一个进步都要肯定,让他们有成功的感觉。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儿童会被教师的诚恳所感动。家长要有和孩子一起读古诗文的习惯,适时加以鼓励,浓厚的兴趣自然会形成。为创造浓厚的诵读氛围,可在每周升旗后举行诵读仪式,宣传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古典诗文诵读,将传统的课前朗诵,变为同学们每天的自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古诗文的诵读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亮化着学校,陶冶着广大师生。
人们对诗文的理解,首先以诵读为前提,在班级开展“名诗鉴赏”活动,通过有计划地指导,对学生多加赞赏,选择他们喜欢的诗篇,让学生在自由自在地品读欣赏中更喜欢诗文。儿童有模仿的天性,良好的读诵情景,会促使他们急切地去体验,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接受。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再加上孩子们自身的接受能力,通过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在学生中开展优秀诗文的诵读,使孩子们在经典古诗文中学会了做人,气质也高雅了许多。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熏陶,人生境界就会十分豁达,一切高尚的修养和人生哲理都蕴涵其中,滋润生命的田亩。
五里小学古诗文诵读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她是宝贵的精神食粮,不仅蕴含着深刻的知性美和崇高的人格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她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让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展示我校课改实验的成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结合我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将开展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系列活动,意在把学生引入古诗文的海洋,让他们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热情和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品味;扩大学生语文知识面,积累古代诗文材料,为进一步鉴赏古代诗文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打下扎实、厚重的文学功底。
二、具体工作:
1、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摸索出积累、背诵古诗词及诵读古诗文的方法,营造古诗文诵读的氛围。
2、为取得广大家长的支持,激发广大家长积极参加古诗文诵读活动,一学期下来,学校将组织一次古诗文“背诵古诗文”比赛,并对各班背诵情况进行评比,并颁奖。
3、古诗与美术,作文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诗配画,画填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特色作业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三、学习方法:
1、各班在学校划定范围内自由选读选背;
2、利用早自习或其它时间自由诵读;
3、老师适当作些赏析辅导,以便诵读;
4、每十首为一级别,背过十首找老师过级,依次递升,学校利用升国旗时间表扬进级同学。
5、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诵读或默写比赛,学生随意抽号,每十首为一级别,学校查看班级通过率,表扬优秀学生。
古诗诵读设计 篇10
一、诵读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风的奇妙。
3、通过形象的课件了解风的无形与奇妙。
4、通过朗读、背诵体会风的美好。
二、诵读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课时时间: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有关风的声音及课件。诵读设计:
一、激趣导入 :
1、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的耳朵灵不灵(放的声音)。
2、师:是什么声音?(风)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乔写的古诗《风》。(板题:风)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古诗)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整首诗的朗读,注意你预习时读不准的字音。
过度: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学会朗读这首古诗。(想)那首先得过了生字这一关。
三、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地读古诗,要求: 1)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把古诗读通顺。
2、出示生字,自由读。
3、指名读,正音。
4、开火车检查字音。
5、齐读。
四、出示古诗测读。1.自由读诗,读通顺。2.指名读。3.开火车接读。4.齐读。
五、学习古诗。
过度:同学们的古诗读得如此的好,想不想知道每一句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想)那赶快读诗吧!
1、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难问题?
2、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理解。)
3、朗读、背诵古诗。
1)同桌互读古诗,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并读一读。☆ 自由读。
☆ 指名读(出示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中找到感觉)。☆ 评。
☆ 有感情地齐读。2)背诵古诗。☆ 自由背。☆ 指名背。
☆ 分男女生有感情地背。解落三秋叶——稍快、高 能开二月花——慢、柔 过江千尺浪——快、高
入竹万竿斜——后三个字一点一顿 ☆ 齐背。
六、小结
师:这首小诗描绘了刮风时景物的变化。题目是“风”,全诗无一“风”字,但每一句说的又都是风:风可以把秋天的树叶吹落,可以使春天的花开放,可以在江面掀起千尺浪,可以钻进竹林,让竹子歪斜。
七、拓展思维: 1.仿说:
过度: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也试着说一说“风”在哪儿?(课件出示“我们知道”)生自由说,指名说。
2、积累诗词:
过度:同学们真是细心观察的小朋友。老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首描写“风”的诗歌,想不想听一听,读一读?(课件分别出示《东风忙》、《风》、《咏柳》,师生读。)《东风忙》
春风春风,忙东忙西。去化积雪,去溶冰河。去发绿叶,去吹风筝。看它没影,听它有声。《风》
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象火盆。秋天里,西风多,吹熟庄稼吹熟果。冬天里,北风多,吹得雪花纷纷落。《咏柳》 碧玉壮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八、总结:风真呀!(板书:神奇)
九、作业 :
1、背诵古诗。
2、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 落——叶 风 开——花 奇妙 掀——浪 斜——竹
《鹿柴》 诵读设计
一、诵读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通过朗读,理解诗句内容。
2、朗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二、诵读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诵读设计:
一、请学生当小老师,激起学生的热情:
1、教者面露难色,向学生请求帮助:同学们,昨晚老师新学了一首古诗,可是遇到了不少难题,你们谁愿意当我的小老师,帮我解决这些难题啊?
2、这么多人愿意做我的小老师啊,老师真高兴,这节课我一定能学到很多知识啦。你们可要认真动脑筋,把你们懂得的知识都教给我啊。
(教者与学生换位,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还能调动起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自信心,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会更高。)
二、师生共同学习古诗:
(一)、引出诗题:
1、老师边板书边向学生请教:昨晚老师学的这首诗的名字是鹿柴(只板书,不读出),可是,这两个字该怎么读呢?谁能帮我注上音?(请一位小老师上台注音,其他同学给自己当小老师,在课本上注音。)
2、请上台注音的同学介绍:你真能干,可是你是怎么知道“柴”字在这里要读“zhài”的呢?
3、问其他同学:你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读音的呢?(查字典、看课本里的注释、查课外参考书、问同学、在家自习时问爸爸妈妈等)
(“怎么知道”其实就是获得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介绍“怎么知道”的途径,是为了不露声色地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
(二)、师生一起学习读通、读好诗句:
1、老师练读诗句:这首诗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可不知读得好不好,你们给我当评委吧,评一评我能得多少分?
2、我哪些地方读得不够好呢?怎样才能读得好一些?请小老师们先讨论讨论,然后给我提提意见好吗?
3、请部分小老师发表意见,并按自己的理解做范读。(范围尽可能地大,真正做到读通读透,让学生在不断改进朗读的过程中自悟诗的意境)
(学生评老师、教老师,是他们最乐意做的事,他们会特别认真的对待和研究,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4、给评得好、教得认真的小老师奖红花。
5、老师做提高性朗读:在各位小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了该怎样读好这首诗了,让我再读一遍,你们再给我打打分,看我有没有进步好吗?
6、请小老师代表给老师奖红花。
(老师争取进步的表现,能给学生作个好榜样,这是对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维度的落实。另外,在学生付出劳动、表现良好时用奖红花的形式加以肯定,能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学习的成功感。给老师奖红花,这是给学生输灌“师生平等”、“受惠不是小孩子的专利”、“大人也需要关爱和表扬”等意识。)
(三)进行情境实验、自主探究,感受诗中意境。
1、教师依然做请教状:小老师们,我还想弄懂这首诗的意思,谁能帮帮我,给我讲解讲解呢?同桌的小老师先合作研究一下吧,等会我再向你们请教。
(这首诗浅显易懂,加上上一环节的反复朗读感悟,中上的学生已对诗意有了一定的理解,理解难度已大为降低,所以不必安排小组讨论。而安排同桌合作研究,是为了达到优差互补的目的,进一步减轻下层生的学习难度。)
2、请小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可补充、反驳,教师适时做追问,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更深层:
(1)、下文写到“深林”,为何第一行诗却又写是“空山”呢?
(2)、为何前面讲“不见人”,后面又讲“人语响”呢?
(3)、情境感悟:
A、感悟为何会“不见人”:全班起立,分站在自己的座位,选派两位学生,一位在最前,一位在最后,让他们汇报是否能看到对方;组织学生不断向中间靠拢,随着人群越来越密,再让派出的两位同学汇报是否能看到对方,至到看不见对方为止。
(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通过这种直观的实验,可以让他们直接领会到“树林茂密挡住视线”这个道理。)
B、在学生议论纷纷时,老师小声说一句话,然后提问坐在后排的学生:刚才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
C、要求全班安静后,老师再小声说同一句话,由后排的学生重复老师说的话。
D、组织讨论:为什么老师说第一遍话时,你们都没听到,老师说第二遍时,大家又都听到了呢?
E、经验回忆:深夜的时候,你能听到哪些白天听不到的声音?考试的时候,你能听到哪些细小的声音?谁还有类似的经验,请介绍给大家听听。
F、得出结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听到极为细小的声音呢?诗中写到在“不见人”的情况下却能听到“人语响”这极小的声音,说明什么呢?
(4)、对第三、四句诗句,你们又有什么理解呢?请参照上两句的理解方法,给老师讲解讲解好吗?能否举一些例子来证明这种现象?跟别人沟通一下,等会请小老师来做讲解。
(可利用课室里的电灯做实验证明这种现象:在门窗大开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打开日光灯,让学生观察是否能感觉到灯光的存在;然后关门拉以窗帘,再让学生观察是否感觉到灯光。)
(诗中运用了反衬的写法,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若用说教的方式会使学生越听越糊涂。而进行相应的情境实验,同时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化抽象为直观,这一学习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四)整体感悟诗的意境,学生自由演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老师做过渡引导:通过全体小老师的共同努力,让我学懂了这首诗,非常感谢大家。要是我能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讲出来,或通过朗读让听的人也能感受到这种“寂静、幽暗”的环境,或能够配上动作来读得更生动,那该多好啊!你们能否再帮帮我呀?
2、分任务:谁能帮我“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讲出来”?谁能帮我“通过朗读让听的人也能感受到这种‘寂静、幽暗’的环境”(能背诵更棒)?谁能帮我“配上动作来读得更生动”?请你认真准备,等会到讲台上展示,看谁更有创意,表现得更好。
3、学生上台展示,并评出“有创意奖”。(不定名额,有创意的都奖。)
(学生自由设计演绎方式,或进行语言的再造和重组,或尝试用语气、语调、语速等来表达感情,或尝试用身体语言帮助表达情感,这些都是学生所乐于尝试的创新形式。同时这一创新任务自由度大,学生可轻松地自由发挥。而教师的评价点不要一味地落学生的演绎是否恰当上,要更多地肯定学生的创意,以培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独特的个性。)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作业设计:
1、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做小老师,给他们讲解今天学的这首诗。
2、练习把这首诗背诵下来,并让爸爸妈妈给你计时,看你只用了多长时间就能背诵了。
五、板书设计:
鹿柴
唐:王维
不见人
深林
静 暗
人语响
返景
《所见》 诵读设计
一、诵读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二、诵读重难点:
朗读和背诵课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诵读设计: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二、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作业布置: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寻隐者不遇》 诵读设计
一、诵读目标:
1、能朗读,能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二、诵读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诵读难点:
通过诵读,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 诵读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
默读第九课课文《推敲》,了解贾岛“推敲”的故事及其生平。
板书:唐·贾岛
小结: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二、读题、释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讨论:寻?隐者?遇?
3、想想题目的意思。
4、引导质疑。
三、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松下?童子?只?深?不知处?
4、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大意。提问,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正确。
5、背一背。
四、观看投影,练习对话,体会感情
1、出示答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想问句,同桌练习。
3、观看投影图片,练习对话。
4、体会作者感情变化。
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五、总结全诗,背诵感悟
1、总结:这首诗采用问答体,一问一答,寓问于答。是通过寻访者(贾岛)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相应的回答写的,这三次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语言朴实自然,读来却令人寻味。
2、有感情的背诵《寻隐者不遇》,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六、补充阅读
贾岛《题诗后》
七、作业
1、填诗,背诵
寻()者不遇
()下问童子,言师采()去。
只在此山中,云()不知处。
2、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画下来。
八、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
失望
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
彻底失望 《小池》 诵读设计
一、诵读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3.背诵古诗。
二、诵读重难点:
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诵读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2小池)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布置作业
小学“古诗文诵读”诵读的设计和实施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由最基本的语文能力的提升转向了文学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经典古诗文是中国古文化的代表,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蕴含着文化的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动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錯将背诵教学视为诵读教学
传统的诗文学习方式主要以背诵为主,学生学习诗文的过程就是通过教师领读、教师讲解到学生背诵的过程。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学生从诗文中体会作者的感情,也不能够对诗文中语言运用的奇妙有所感触。背诵的过程虽然能够让学生完成语言的积累,但是背诵并不是诵读,背诵的过程强调对诗文的记忆和硬背,而诵读的过程则是对诗文蕴含感情的体验,是对诗文本身的理
解。当前的背诵过程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文的意思,单纯强调背诵最终导致了学生会背却不会运用的结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单纯强调古诗文的背诵。
2.课堂教学单纯重视古诗文分析
语文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更重视对诗文意义的分析和对作者情感的挖掘。短短的课堂时间学生无法对诗文进行充分的诵读,学生的诵读往往只是一种形式或者单纯针对需要分析的诗句。这样的诵读方式不仅不能促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接受,而且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学生的诵读过程变成“念经”的过程,诵读只是一种过场。另外,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所引导的诵读是一种呆板的、固定的诵读,教师会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诵读,对于诗文中哪些地方需要重读、哪些地方需要快读都进行了指导,学生只能单纯模仿教师的诵读。这样的诵读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诗文感情的理解和体会,不能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二、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的对策
1.提高教师对诵读教学的重视,促进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影响力是一种潜在的、长期的影响,短时间的学习和背诵都不能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影响。特别是针对经典古诗文的学习,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诵读往往无法真正理解诗文的经典之处,也无法真正去运用诗文。学生要理解经典诗文,将诗文内化为自身价值的一部分需要长期的学习和领悟。理解前提下的诵读能够让学生通过诵读感悟经典的魅力,体会诗文的内涵。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平常多进行诗文的分析和诵读,可以通过周计划、月计划的方式让学生对诗文进行诵读和分析,通过这种长期的影响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蕴。
2.挖掘古诗文的魅力,推动古诗文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经典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深厚的文学艺术,对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和分析能够奠定学生的情感基础,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经典古诗文中多样化的语言运用技巧也是学习语文的好途径。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古诗文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经典古诗文的美,让学生从心底升起对古诗文学习的热爱,让古诗文的学习成为一种独特的享受。教师通过古诗文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古诗文。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时,让学生反映相似感情的诗句,然后让学生诵读。
3.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诵读兴趣
对经典古诗文的理解和体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学生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实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革新当前的诵读学习模式,一方面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通过教学活动使古诗文更加形象、更加立体、更加动态。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感较强的古诗文,通过编排节目的形式让学生对节目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等进行揣摩,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诵读。
小学语文中经典古诗词的学习和诵读能够促进学生把握中国古文化的精髓,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能够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古诗文诵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更加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诵读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郁忠华.创新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经典诵读作用:对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诵读探究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
[2]刘清华.诵读经典,快乐成长:经典诵读在农村小学有效实施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4(7).
[3]徐文辉.当古诗文遇上多媒体:谈多媒体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2(27).
小学“古诗文诵读”诵读的设计和实施 篇12
一、在教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每册语文教材都编有古诗词, 古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它的知识内容较为单一、枯燥, 背诵起来也较为困难, 大量的名人名言以及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都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学习古诗首先就要带领学生看到诗人所感的那个场景, 才能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 诱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 讲述了汪伦用计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并结为好朋友, 临别时, 汪伦踏歌相送, 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 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在教学《回乡偶书》时, 我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布置场景, 并邀请一些学生, 分别扮演诗中的人物, 演一演古诗中的情节。这样一演, 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加深了学生对该诗的理解。
在古诗教学时, 如果整堂课都是一味地让学生朗读和理解诗意, 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 甚至失去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对此, 教师可以积极扩展教学内容, 将教学内容与其他诗词进行对比教学, 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又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内容。比如可选用相同题材的不同诗文, 我在教学描写秋天的诗《赠刘景文》和《山行》时, 就出示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以及杜牧的《秋夕》这几首描写秋天的诗, 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 了解诗人笔下的秋天。在教学《赠汪伦》后, 课上我提供了几首送别诗让学生欣赏、感悟, 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友人》, 高适的《别董大》、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让学生通过品读, 了解相同诗人的不同送别诗和不同诗人的送别诗。通过不同的古诗词阅读学习, 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 明确不同的背景所创造出的诗句具有巨大的差异, 并且从内心喜欢诗词, 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更好地激发他们诵读古诗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下来, 扩大了学生的积累, 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注重平时的日积月累
“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 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 博采众家之长, 才能下笔如有神。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 实现“量”的积累, 才能充分地吸取古诗词的精华, 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可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必须要重视平时的日积月累, 积少成多。如我们就利用每天的晨读、午读时间带领学生诵读, 诵读时我会根据季节或围绕主题选好诗词, 尽量做到先易后难, 有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这样学生会感到很有趣, 读诗的积极性就很高。在指导诵读时, 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 帮助学生领会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 体会到诗人创作时所蕴含的情绪,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引发共鸣。此外, 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利用课外时间自由积累, 通过相互交流、展示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积累的兴趣。此外, 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如开展班级诵读、古诗接龙、古诗诵读比赛等, 使得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
三、开展有目的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因势利导, 抓准学习契机见缝插针, 是引导学生诵读积累古诗词的一种好的方法。而选择一个主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积累, 会使学生印象更深, 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都会大有好处。如可积累不同季节的诗词, 可积累有关送别的诗词, 可积累爱国诗词, 也可把同一诗人所写的诗进行归类, 让学生集中学习。比如我们就开展了以走近“诗仙李白”为突破口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 我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李白的资料, 背诵李白的一些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优秀诗篇, 并不断地查找、筛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资料内容。在学生对李白的诗歌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 引导学生按照诗人最常写到的题材——明月、山水、友情将李白诗歌分类, 如:李白与明月、李白与山水、李白与友人。再通过介绍李白, 读一些著名诗人对李白的评价, 讲李白的故事, 交流、展示、朗读、品味李白具有代表性的诗作。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诵读积累李白诗词的积极性, 学生们读得入情入境, 有声有色, 从中更广泛地感受、了解了李白其人的特点, 尤其是李白诗歌的风格——大胆的夸张和奇妙的想象。通过引导学生在吟诵中展开丰富的想象, 使他们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巩固和丰富了资料的积累, 对中国文学史上这位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激发了他们进一步阅读以李白诗歌为代表的中华优秀诗词的兴趣。这种有目的积累对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 对学生来说将会受益无穷。
【小学“古诗文诵读”诵读的设计和实施】推荐阅读:
上金小学古诗文诵读兴趣小组实施计划07-16
兰山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实施方案07-14
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课10-25
八里小学古诗文诵读活动小结12-05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试题07-10
小学古诗诵读比赛串词08-18
中渡小学小学语文课本古诗词诵读本11-13
金洼小学古诗词诵读比赛总结06-30
小学生古诗词经典诵读篇目10-10
韩家庄小学古诗词诵读比赛内容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