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通用8篇)
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篇1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分析论文
一、引言
大数据给企业带来了海量的、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数据基础,同时也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存储、分析和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困难与挑战。管理会计从20世纪诞生以来,其理论、技术和实践在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工具也日益丰富和专业化,其研究大多倾向于单个管理会计工具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较少;实践中多样化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往往只强调自身的应用而缺乏系统性,鲜有企业建立较为完备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鉴于此,本文在大数据背景下,从战略的视角,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来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有效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一)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不仅需要充分结合企业当前状况,也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变化。需要以战略为导向,利用平衡记分卡将企业战略、业务流程、财务紧密结合起来,让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管理等管理会计职能充分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所提供的数据量、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方式正好满足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需要,使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利用准确、全面的企业整体数据(包括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进行决策分析,有效提升管理会计的预测力、决策力以及流程优化能力。基于此,本文设计了建立在云平台上的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如下图所示。统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管理工具,系统性地融合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等子系统而形成。平衡计分卡历经二十几年的丰富与完善,由最初的绩效管理工具逐步发展为企业战略的管理系统,但其战略管理功能必须与全面预算、作业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利用战略地图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管理、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方面的主题,并寻找各个主题的关键成功因素(KSF)和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从而形成各层级的平衡计分卡。在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经济增加值(EVA)作为其财务层面的指标纳入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中。EVA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可以有效的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1.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战略地图和平衡记分卡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和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根据作业和作业量来确定资源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配置资源编制预算。包括:①战略预算。主要用于创新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能力等,面向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行动方案所需资源的预算,依据平衡记分卡确定的直接支持战略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确定相应地资源需求来编制战略预算;②经营预算。主要是对维持企业生存的现有产品、业务和客户的预算,它以作业分析和动因模型所反映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图
(二)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
系统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管理工具,系统性地融合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等子系统而形成。平衡计分卡由最初的绩效管理工具逐步发展为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但其战略管理功能必须与全面预算、作业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利用战略地图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管理、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的主题,并寻找各个主题的关键成功因素(KSF)和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从而形成各层级的平衡计分卡。在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财务层面的指标纳入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中。EVA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角度出发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可以有效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1.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战略地图和平衡记分卡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和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以此作业为基础,根据作业项目和作业量来确定资源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配置资源、编制预算。包括:(1)战略预算。主要用于创新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能力等。面向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行动方案所需资源的预算,依据平衡记分卡确定的直接支持战略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确定相应地资源需求来编制战略预算。(2)经营预算。主要是维持企业生存的现有产品、业务和客户的预算,以作业分析和动因模型所反映的动因、作业、资源及财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基础,分配资源并编制经营预算。(3)财务预算,根据战略预算与经营预算有关数据进行编制。在分级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下,建立分级预算控制体系,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系统,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将预算执行情况真实、完整的记录录入到预算管理系统,使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定期对执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2.成本管理子系统。在分级平衡记分卡体系下,企业成本战略转换为具体的成本指标和行动计划,提供了成本管理的核心框架,并有效融合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构建一种向上与企业成本战略相适应、向下深入到价值链各个作业过程的成本管理系统。首先,在成本管理核心框架指导下,利用价值链分析和作业成本法核算预期成本,通过流程重构、技术改造等方式确定当前最优价值链,然后采用目标成本法的原理确定目标成本,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成本定位的目标成本体系,主要包括新产品目标成本体系、原产品成本体系和按作业流程分解的责任成本体系。其次,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以作业成本核算为基础,按照目标成本计划来控制作业成本,实时监控作业成本数据,超过目标成本计划时系统自动产生预警信息,提交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最后,利用作业成本管理分析有效地辨别价值链中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进而确定需要改善的流程和优先顺序,实施价值链的优化,并以此修正目标成本计划,进行持续改进,使目标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系统。3.业绩评价子系统。以财务层面融入经济增加值(EVA)的平衡计分卡框架为主体来构建业绩评价子系统,既可以保持企业经营不偏离战略轨道,又可以有效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其构建步骤如下:一是根据平衡记分卡框架确认的关键绩效指标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预算系统为基础,结合行业标准、历史水平等形成业绩评价标准体系;二是从企业整体、部门、个人角度,根据系统搜集的反映战略执行的有关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对各自责任中心的战略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定期生成业绩评价报告,对各责任中心的经济活动业绩进行考核与分析,进而为短期决策、激励以及实施战略反馈与调整提供依据。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用户对各责任中心评价的不同要求,该子系统应提供定义业绩评价报告、生成业绩评价报告及输出业绩评价报告等功能。
(三)构建企业内部云平台
企业内部云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数据集成平台,在云计算模式下提供基础公共服务和数据服务,如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处理等,具有 “资源共享、快速交付、按需服务”等显著特征。不仅能够实现对大数据的高效集成与实时共享,也能满足企业对海量结构化、半结构化乃至非结构化数据深度挖掘的分析需求,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运营系统整合的关键。通过企业内部云平台,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与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NCR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业务运营支持系统进行有效对接,高效、精准地获取管理会计所需的业务信息,并实施反馈控制。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外部云获取市场、经营环境、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外部数据,在全面数据上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决策。此外,企业内部云平台具有动态、稳定和可扩展的特征,无论是在企业云平台新接入系统还是原有系统优化升级,该平台始终发挥稳定器作用,使得整个系统的动态调整平滑而有序,更加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全面对接与深度融合,有效促进管理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结语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根据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和信息化管理需求,统一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规划,明确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功能需求以及分阶段任务,系统指导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从源头上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重在服务企业内部管理,但企业环境具有差异性, 需要在企业战略指导下结合公司规模、文化特征、现有的管理水平、提升管理的成本效益函数等因素, 权变地选择其他适宜的子系统,有机融合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以满足公司个性化的管理需要。
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篇2
会计档案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财会部门或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直接形成的, 并按照同一规律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材料, 以及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存储软件、电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之一, 在会计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现代会计档案信息交流的需求, 应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各个经济载体运作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会计档案信息服务高效化、便捷化, 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真正实现会计档案管理现代化。因此, 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对已步入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档案信息系统的优越性
任何工作都脱离不开对信息及数据的依赖, 及时、准确、全面的会计档案信息是组织管理的可靠依据。传统的文档管理都是由人工的方式来操作的;在计算机技术普及之后, 档案管理开始采用计算机智能化管理, 采用计算机作为工具的、实用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程序来帮助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更有效的档案管理工作。会计档案信息系统是依托在电算化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 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商务的同时,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 代替人工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原始凭证的录入、复式记账、算账与报账, 以及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帮助企业加强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 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 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 实现会计核算工作无纸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信息技术认识的加深, 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 并建立大范围的会计档案信息处理系统。
二、会计档案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作用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建立内控制度体系的基础, 会计档案信息要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 真正做到不相同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内部控制充分涉及单位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 它既要符合单位的长期规划, 又要注重单位的短期目标, 还要与单位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会计档案作为一种经济档案, 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上市公司需要对外披露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 其合法经营的全部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都储存在会计档案中;其次, 企事业单位对外融资、投资, 都需要向协作单位提供多年的有关会计数据, 而会计数据也都来源于会计档案。内部控制的客体最终表现为企业的资金运动、物资运动和各业务信息处理过程, 即整个组织的活动。在会计档案信息系统中, 数据的处理、存储均集中于系统职能部门。内部控制的合理运作与职能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机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因此, 内部控制的重点必须随之转移到对会计档案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监控上。
三、会计档案信息系统数据的挖掘和整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济活动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会计档案保留了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痕迹”, 为日后分析经济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依据, 只有加强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 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档案信息的重要作用, 为国家、社会、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整个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 其他的一切工作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传统的会计档案大都是纸质载体, 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必须向数字化档案管理转变。未来的会计档案室就是会计档案的数据采集基地, 是数据存储、管理、处理、查询、检索、传递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工作基地。在会计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 必须建立企业会计档案数据库, 可以按企业会计档案的内容分类建立若干个主要的数据库, 如按标准制度、原始凭证、会计账簿、指标文件、工作资料等建立几个主要基本数据库。数据库一经建立, 立即着手数据的录入, 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资料都录入计算机。
四、会计档案信息系统应用的高效能
档案的最大价值在于利用,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将为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提供广阔天地。建立完善的财务档案信息系统, 一方面可以将业务上级的文档以及本级各单位的相关文件直接进入或转换进入档案数据库, 减少档案人员的重复录入工作, 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实行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光盘远程检索服务, 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方式开展会计档案信息咨询。总之, 会计档案的计算机管理, 可以大大减少会计档案在形成、调阅上的时空差, 实现会计档案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跨越, 整合财力资源、人力资源, 提高会计档案管理能力和质量。如传统会计实务下的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是一种独立的数据的概念, 并不是实时数据, 仅仅是对财务数据在一定时点或时期的反映形式, 这些数据一旦形成, 就不再需要其他数据的支持。即当一定时期的账簿或报表形成后, 即使凭证数据转移或丢失, 账簿和报表数据依旧存在, 而且不会发生任何变动。在这种情况下, 会计账簿和报表不但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 还不利于数据信息的实时更新。而在会计信息系统下, 会计账簿与报表已经成为由基础数据支持的表格输出形式, 数据能够实时更新, 查询数据及时准确, 不存在因缺少个别系统管理步骤而引起查询数据不及时的情况, 因此, 传统“记账”这一过程也就不复存在。
综上所述, 会计档案信息系统的应用, 提高了会计核算与物资管理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工作效率, 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 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繁琐的核算事务中摆脱出来, 更好地参与单位的经营决策, 加强财务管理, 并由此推动会计档案工作的全面改革和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 会计档案信息化也有不足的一面, 如具有系统依赖性, 即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支持, 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打开, 不具备传统档案的直接可视性, 还具有易遭毁损、难查痕迹的特点, 同时它们又受载体的质量、载体存放环境、载体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 即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因此, 即使实现了会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在归档中也需要实行会计稽核和复核制度。稽核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 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复核, 特别注意账证、账账、账表的数字勾稽关系, 做到核对无误、万无一失。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应用 篇3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6-0000-02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Application
Mei Junxian
(China Railway No.18 Bureau Group,Tianjin300222,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y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set up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job accounting and accounting work efficiency,for the whole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laid a foundation.Articl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of basic management method was introduced.
Keywords:Informatization;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Management application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工作已经从原有的记账、算账、报账向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管理效用,保证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层领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系统的决策依据。
硬件是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物质基础,硬件出现故障,会导致系统中断工作,软件出现故障,会导致系统紊乱,所以各单位必须严格计算机管理,完善系统管理监管措施。
一、会计工作的计算机硬件管理要求
(一)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保证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安全。机房内必须严禁烟火,必须安装消防和报警设备;严禁超载用电,以防短路引发火灾;保证电压稳定,避免计算机在工作中突然断电,或由于电压不稳造成会计信息化系统运行停止,从而造成会计数据丢失;保持机房及计算机设备卫生清洁,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以防设备被磨损或损坏;监测机房内的温度及湿度,避免温度及湿度过高或过低,导致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非正常运行。此外,还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防止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被人为破坏或被盗等,以保证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成会计核算任务。
(二)建立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定期检查制度
建立硬件设备的保养、维护制度,做好硬件设备的使用、故障、维护的记录及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组织硬件管理人员及计算机操作人员学习相关的设备维护知识,经常利用设备的自检功能检查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性能及运行状况,以防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而中断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各单位不但要建立健全硬件管理制度,还应通过岗位责任制、奖惩制度等,激励和监督该制度的有效实施与执行,以便及时排除不安全的因素,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二、会计工作的计算软件管理要求
会计应用软件是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核心,整个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是在会计软件支持和控制下进行会计工作的,软件的安全程度决定了会计信息的风险程度。因此,必须加强会计软件的管理,以确保会计软件能安全、有效、正常地支持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运行。
(一)慎重选择会计软件
慎重选择会计软件,保证会计核算工作合法、安全、正常地进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选择商品化专业通用软件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趋势。在选择会计应用软件时,应该选择已经通过财政部门测评的会计软件。财政部门对这类软件进行了较全面的功能测试,能够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合法性、准确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并且这类软件的开发公司具备较强大的技术支持,技术培训、软件维护、版本更新等售后服务较健全,保证会计软件具有实用性。
(二)健全会计系统软件的维护制度,防范会计风险
为保证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应建立健全会计软件维护的申请、审批、监督、验收制度。维护申请经单位领导审批后,方可在有关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软件维护,并要做好维护记录,维护完毕必须经过会计部门测试方可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维护申请、维护记录、验收报告须存档保管,避免会计软件被非法修改、删除。另外,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操作管理人员在对日常的软件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或及时联系软件公司的专职维护人员,尽早排除系统故障,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建立授权操作制度,实行岗位专人专职制度,避免越权操作
为防止无关人员非法进入系统进行非法拷贝、删除、修改、破坏程序,造成会计数据丢失、混乱、泄密,引发会计信息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保守口令密码,并且要定期更换;操作人员操作完毕必须执行相应命令,完全退出系统,并做好上机记录。
(四)加强技术和管理控制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入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
计算机病毒是我国会计信息化系统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可以对系统造成破坏和干扰,导致会计信的丢失和被破坏。当前有效的反病毒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如安装防病毒卡或防病毒软件,以及一定的管理措施,如制定磁盘拷贝权限制度,防止未经检测的磁盘介入系统。同时,禁止用财务专用的计算机上网或玩游戏,以防止病毒传人系统,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会计工作的计算网络方面的安全管理
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接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在网络上,计算机病毒不断出现和传播,计算机网络不断受到“黑客”的非法攻击,机密情报资料不断地被截取和窃取,所以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环境下,尤其要注意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程序维护人员接触程序的技术资料、源程序和加密文件,从而减少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对应用的程序要随时备份存档,以备系统损坏后重建安装之需。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须制定严格具体的防病毒措施,包括对所有来历小明的介质在使用前进行病毒检测,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检测,使用网络防火墙防止日益猖獗的网络病毒侵入等。
财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要注意安全性数据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不可否认和完整性等,针对这些方面,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通过对数据的加解密,认证信息的加解密,数字签字,完整性来达到数据的保密性访问。控制技术的代表是防火墙技术,通过在防火墙规则中设定相应的安全规则,防止黑客非法攻击,防止资料丢失,达到安全管理。认证技术代表是网络用户认证系统技术,它解决了财务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安全问题。
四、会计工作人员操作方面的管理
企业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后,应制定严格控制措施,为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应根据工作及人员情况,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定岗定员,保持相对稳定。企业必须对操作人员的上机、密码和使用权限进行严格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管理制度。与会计业务无关人员,没有经过上机培训人员不得作为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计算机和财会软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自行修改操作人员的密码,应当严格保密,更换操作人员或密码泄密后,必须及时更改密码。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会计信息也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我国信息产业已取得了很好的业绩,计算机在人的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政策的支持与重视及信息技术自身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信息化事业必将蓬勃发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己成为现实,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快捷、方便,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决策、财务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胡世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篇4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管理,在企业内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但是,还有一些企业依旧采用传统手工记账方式,有的企业即使建立了会计信息系统,也未从根源上解决会计信息系统管理问题。
一、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含义及价值
当今的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当前各行各业虽然都处在繁荣之中,但是伴随行业繁荣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的先机,是很多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而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所谓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合理地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来管理自身的生产经营,利用科学的手段来为下一阶段的生产提供依据,这样能实现对企业各项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还能规避一定的市场风险,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市场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很迅猛,这一点从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就可以看出。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企业的管理与国外企业的管理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难以见到大型跨国贸易公司的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本地企业不仅面临来自本地域的企业竞争,还面临来自海外的企业的竞争,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企业谋取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实力。而对自身会计信息进行系统管理,则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不仅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影响重大,能够为企业谋取长远的.发展,还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市场体制改革。
二、会计信息系统
1. 信息系统及其特征信息是一种以抽象的形式而存在的物质,它可以有效的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内在的特征。信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会计信息系统是计算机运行的主要结构,起到了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信息存储等多项功能,并且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查询渠道。会计产业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在会计发展的早期,所有的数据收集和处理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来完成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会计信息处理工作中来,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当前,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了企业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在企业的生产运行和日常管理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会计信息系统主要起到了对信息进行加工和传输的功能,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原始会计资料的获取和审核、用户账户的审核与管理、账簿的登记与核对等。会计原始凭证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指导信息,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管理。一些原始凭证只包含一些基本的数据,需要经过加工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会计信息并不是将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所有数据进行简单的叠加和储存,而是对所获取的信息根据其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管理,并对每一类信息进行名称的制定。这一过程实际上就相当于账户的建立。企业的会计信息需要及时的进行记录,通常采用的记录方式是填制记账和账簿记账的方法。
三、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企业领导忽视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企业的领导人员,尤其是私营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缺乏全面了解,未意识到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有的企业为了节省资金,依旧采取手工记账方式,有的企业虽然采用了会计软件,但是只是进行简单的会计记账操作,对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和内涵了解不彻底。构建会计信息系统,需要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如果企业领导忽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则会增加会计信息系统的执行难度。同时,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企业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会计记账效率,便于编制会计报表,正确处理会计信息数据。另外,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较低。总而言之,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总体应用水平较低、应用层次不高,应用方式单一。
2.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力有待提升有的企业由于受到技术、规模和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没有过多的资金能用于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在会计信息技术方面,严重缺乏高素质复合人才,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比较落后,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阻碍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3.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集成度较差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统筹规划,不同单位之间使用的会计软件没有统一,而且不同公司设计的会计软件之间信息的传递有的时候是不兼容的,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化集成度较低,管理效率不高。
4. 严重缺乏复合型人才我国有少部分企业采取代理记账方式以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而很多从事代理记账的会计人员都未接受过正规的信息系统知识培训,对计算机知识不甚了解,一旦会计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处理。而计算机人才虽然熟悉计算机操作,但是会计知识水平较低,无法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从而增加了会计信息系统运行风险。由此可见,社会严重缺乏复合型人才,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而会计信息系统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且具备会计软件、硬件维护能力,应变能力强,能时解决信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5. 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目前我国部分企业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内控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停留在较低水平,内部控制制度不成熟,未设置健全的会计机构,岗位定位模糊,职工分工不明确,对相关会计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会计基础工作操作不规范,企业还未营造有利于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内部环境。
四、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和建设的措施
1. 提高领导对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涉及到各方面。因此,在建设和实施会计信息系统过程中,企业应该坚持“一手抓”领导制和分工责任制,制定好长远目标,这种做法将会计信息系统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贯彻落实。首先,需要转变企业领导观念,组织专业培训,使企业领导人员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知识,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使领导从心里和行动上都支持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和实施。其次,企业领导者应该主动参与企业未来规划,实现资源共享,彻底消除信息孤岛,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对会计信息系统方面,企业可以引进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建立与本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最后,决策层需要加快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步伐,从资金、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其支持。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后,企业决策层能随时查询和监督企业财务信息,便于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仅仅依靠会计财务信息,很难制定科学的决策,此时领导的重视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时,企业领导要加强对生产部门、审计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市场营销部门等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促使其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能再增加对生产、人事等信息的提供。
2. 加强国际和国内合作企业要定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都要选派专业人才出国考察、进修或进行项目合作,将国外一些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理念引到公司内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投入,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还要加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部门、会计信息技术开发公司、高校的相关院系、会计行业的学会、研究机构和协会之间的协作与联合,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学应用体系,扩大国内会计信息研究队伍,这样可以有效推动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软件会计软件是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软件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企业在购置和使用会计软件时,需要考虑会计软件的先进性、特殊性、合法性、通用性、适应性以及合理性等。因此,企业在选择会计软件时必须基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选择,只有合适的软件才能提高企业对于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准确的结果,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当然对企业来说最好使用统一的会计软件,必须是同一公司设计的软件,这样能保证会计软件计算的结果能够在不同的部门之间顺畅的流通,不会为信息资源的共享造成障碍。
4. 完善与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相关的制度构建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研发体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受到环境、历史和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选题都避重就轻、各自为政,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所以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比较落后。
首先,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有选择性地建立协会或者行业学会内不同专业分组,对会计信息系统领域内各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分头跟踪,比如,美国的会计协会信息系统部最近研发了道德规范、商业应用、智能数据分析、安全保密、系统设计和选择、AIS 控制、Internet 以及电子商务等,根据我国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研究;其次,合理编制会计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规划,了解和掌握不同时期会计信息学的研究重点,出版年度学术年鉴或者专业发展报告;最后,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学,可以组织会计信息标准化和系统化研究、会计信息学基础理论研究等活动,争取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同时,需要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进行AIS 应用研究,例如,AIS 如何更持久地满足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需求、计算机会计专用语言方面的研究等。这样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研究成果的档次,通过科研项目,能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会计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另外,制定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企业应该致力于制定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和政策,组织企业会计人员参加教育培训、业务考评、资格管理以及工作指导等活动。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之后,应该结合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环境,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内部岗位责任制、内控制度以及系统维护制度等,保证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5. 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会计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是我国会计工作的重点。虽然我国已经培养了一批专业会计信息化人才,但是与国外企业和市场需求、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水平相比,我国高级会计信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例如,企业现有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低、知识结构层次低、会计信息系统研发人员少等。因此,需要加大专业会计人才培养力度。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专业规范教育体制,着重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同时,需要加强会计信息研发机构用人体制改革,吸引复合型人才。加强企业在岗人员会计信息培训和进修,从而更好适应会计信息发展需求。
另外,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派遣专业人才出国考察或进修,开展项目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减少低水平的重复投入,开展新领域研究,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推动会计信息管理研发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如高校相关院系、高校研究机构、会计信息技术开发公司、会计学会和协会以及大型企业会计信息部门等机构,不断扩大会计信息管理研发队伍,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开展会计信息应用研究。加大会计信息管理队伍建设,顺应了我国会计信息管理的长远发展需求,也是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
6.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的控制活动和控制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不断改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企业为了更快适应控制环境的变化,应该站在全新的角度审视信息技术,加强对企业网络化管理能力的重视,如果简单建立如存货控制系统、储存系统等几个孤立信息系统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对系统组织进行严格控制,权责分派体系和权责关系组织结构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载体。合理调整内部控制方式,明确界定内部控制中各种关系,注重培养职工专业素质,为企业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氛围。
其次,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广泛应用,企业管理部门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产生的报表和数据信息,只有对会计数据信息实施严格监控,才能保证其真实性。因此,企业内部监控机构应该对企业各业务、各部门和各岗位进行全面的监督和反馈,与行政管理进行交叉控制。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严格按照统一、科学的监督审计程序开展稽核工作。内部控制监督机构的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业务且作风正派。
五、结语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设的自身条件较差、会计信息系统集成度较差、缺乏复合型人才和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等。因此,企业领导需要转变观念,配置适合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软件,完善与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相关的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高连峰。小议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管理[J].知识经济,2014(13)。
[2] 朱亮羽 .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4(2)。
会计信息系统 篇5
第二章 系统管理与企业应用平台
1系统管理的功能:账套管理、账管理、操作员及权限的集中管理、系统数据及运行安全的管理等方面
2采用账套和账两层结构的优点:便于企业的管理;方便数据输入和引入;减少数据的负担,提高应用效率(最多允许建立999套账)
3角色是指在企业管理中拥有某类职能的组织;用户是指有权登录系统,对系统进行操作的人员
用户和角色的设置可以不分先后顺序,但对于自动传递权限来所,应该首先设定角色,然后分配权限,最后进行用户的设置。这样在设置用户的时候,选择其归属哪一个角色,则其自动具有该角色的权限包括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一个角色可以拥有多个用户,一个用户也可以分属多个不同的角色。
4系统管理员负责整个系统的总体控制和数据维护工作,他也可以管理该系统中所有的账套。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注册进入,可以进行账套的建立、引入和输出;设置角色和用户;指定账套主管;设置和修改用户的密码及权限等。
账套主管负责所选账套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对所选账套参数进行修改、对账的管理(包括帐的建立、清空、引入、输出和结转上年数据),以及该账套操作员权限的设置。
5数据权限包括功能权限、数据权限、金额权限
功能权限在系统管理中进行设置,主要规定了每个操作员对各模块及细分功能的操作权限
数据权限是针对业务对象进行的控制,可以选择对特定业务对象的某些项目和某些记录进行查询和录入的权限控制
金额权限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设置用户的填制凭证时,对特定科目允许输入的金额范围;二是设置用户在填制采购订单时,允许输入的采购金额范围
第三章 总账管理
1总账管理功能包括初始设置、凭证管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辅助核算管理和期末处理等
2辅助核算管理包括个人往来核算、部门核算、项目管理、往来管理
个人往来核算:主要进行个人借款、还款管理工作,及时地控制个人借款,完成清欠工作。提供个人借款明细账、催款单、余额表、账龄分析报告及自动清理核销已清账等功能。
部门核算:主要为了考核部门费用收支的发生情况,及时地反映控制部门费用的支出,对各部门的收支情况加以比较,便于进行部门核算。提供各级部门总账、明细账的查询,并对部门收入与费用进行部门收支分析等功能。
项目管理:用于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业务的核算,以项目为中心为使用者提供各项目的成本、费用、收入、往来等汇总与明细情况以及项目计划执行报告等,也用于核算科研课题,专项工程、产成品成本、旅游团队、合同、订单等。提供项目总账、明细账及项目统计表的查询。
往来管理:主要进行客户和供应商往来款项的发生、清欠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往来款项的最新情况。提供往来款的总账、明细账、催款单、往来账清理、账龄分析报告等功能。3设置辅助核算档案
1)设置科目辅助核算
2)定义项目大类
3)指定核算科目
4)定义项目分类
5)定义项目目录
4设置凭证类别
1)借方必有:制单时,此类凭证借方至少有一个限制科目有发生
2)贷方必有:制单时,此类凭证贷方至少有一个限制科目有发生
3)凭证必有:制单时,此类凭证无论借方还是贷方至少有一个限制科目有发生
4)凭证必无:制单时,此类凭证无论借方还是贷方不可有一个限制科目有发生
5)无限制:制单时,此类凭证可使用所有合法的科目
6)
5记账凭证的内容
凭证头部分(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附单据数、凭证自定义项)、凭证正文部分(摘要、科目、辅助信息、金额)
6实现自动转账包括转账定义和转账生成转账定义主要包括自定义转账、对应结转、销售成本结转、汇兑损益结转、期间损益结转
第四章 UFO报表管理
1功能概述
1)文件管理功能
UFO提供各类文件管理功能,除能完成一般的文件管理外,UFO的数据文件还能够转换为不同的文件格式。此外,通过UFO提供的“导入”和“导出”功能,可以实现和其他流行财务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
2)格式设计功能
UFO提供的格式设计功能,可以设置报表尺寸、组合单元、画表格线、调整行高列宽、设置字体和颜色、设置显示比例等。
3)公式设计功能
UFO提供绝对单元公式和相对单元公式,可以方便、迅速地定义计算公式、审核公式、舍位平衡公式等
4)数据处理功能
UFO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固定的格式管理大量数据不同的表页,并在每张表页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5)图表功能
UFO可以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图形组织和分析,制作包括直方图、立体图、圆饼图折线图等多种分析表图,并能编辑图表的位置、大小、标题、字体、颜色和打印输出。
6)打印功能
7)二次开发功能
UFO提供了批命令和自定义菜单,利用该功能可以开发出适合本企业的专用系统 2 UFO报表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主要关系
UFO报表管理系统主要是从其他系统中提取编制报表所需的数据。总账、工资、固定资产、应收款、应付款、财务分析、采购、库存、存货核算和销售子系统均应向报表子系统传递数据,以生成财务部门所需的各种会计报表。UFO将报表制作分成两大部分来处理,即报表格式与公式设计工作与报表数据处理工作。这两部分的工作是在不同状态(格式状态和数据状态)下进行的。单元是组成报表的最小单位。其名称有所在行、列标志。其类型有数值单元、字符单元、表样单元。区域是二维的,最大的区域是整个表页,最小的区域是一个单元。一个报表中的所有表页具有相同的格式,但其中的数据不同。确定某一数据的位置的要素称为“维”。如果将多个不同的三维表放在一起,要从多个三维表中找到一个数据,又需增加一个要素,即表名。三维表之间的操作即为“四维运算”。在一个报表中只能设置一个可变区。有可变区的报表称为可变表,否则为固定表。9 关键字是一种特殊的单元,可以惟一标志一个表页,用于在大量表页中快速选择表页。UFO提供6种关键字,单位名称、单位编号、年、季、月、日,还可自定义关键字。关键字的显示位置在格式状态下设置,关键字的值则在数据状态下录入,每个报表可以定义多个关键字。
10报表公式定义在格式状态下进行。
计算公式:定义了报表数据之间的运算关系,可以实现报表系统从其他子系统取数。审核公式:用于审核报表内或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舍位平衡公式:用于报表数据进行进位或小数取整时调整数据。
报表的计算在一般情况下必须设置,审核公式和舍位平衡公式是根据需要设置的。11 账务取数函数:
金额式:QC()、QM()、FS()、LFS()、TFS()、DFS()、JE()、HL()
数量式:sQC()、sQM()、sFS()、sLFS()、sTFS()、sDFS()、sJE()
外币式:wQC()、wQM()、wFS()、wLFS()、wTFS()、wDFS()、wJE()
第五章 薪资管理功能概述:薪资类别管理、人员档案管理、薪资数据管理、薪资报表管理
2薪资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主要关系
薪资管理系统与系统管理共享基础数据;薪资管理系统将工资分摊的结果生成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管理系统;另外,薪资管理系统向成本核算系统传送相关费用的合计数据。
3建立账套后的基础信息设置:部门设置、人员类别设置、人员附加信息设置、工资项目设置、银行名称设置。
第六章 固定资产管理
1功能概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完成企业固定资产日常业务的核算和管理,生成固定资产卡片,按月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原值变化及其他变动,并输出相应的增减变动明细账,按月自动计提折旧,生成折旧分配凭证,同时输出一些同设备管理相关的报表和账簿。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主要关系
会计信息系统 篇6
十一章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简答选择)
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2.对审计环境的影响 3.对审计过程和审计内容的影响 4.对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的影响 5.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6.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二、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简答选择)
1.系统的合法性
2.系统的安全性
3.数据的完整性 4.系统的效率性
5.系统的经济性和效益性
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
包括:内部控制系统审计、系统开发审计、系统应用程序审计、系统数据文件审计等内容
四、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分类
一般控制:也称总体控制,是指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开发、应用环境等方面进行的控制。包括:组织与管理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计算机操作控制、系统安全保密控制、系统文档控制、硬件和软件控制。
应用控制:是指在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对输入、处理过程及输出的正确性控制。包括:输入控制、处理过程控制和输出控制。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硬件因素、软件因素、人员因素、制度因素。
六、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控制措施:1.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法制建设 2.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3.发挥审计的作用 4.加强技术性防范 5.提高人员素质
十章
一、薪资管理子系统的特点:1.政策性强、涉及面广 2.工资核算项目繁多 3.计算方法复杂、规律 4.数据量大、计算重复 5.精度高 6.时间性强
二、薪资管理子系统的功能(结构、主控菜单):系统初始化、人事变动、数据录入、工资处理、查询、打印
三、薪资管理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工资计算文件(核心)、工资汇总文件、工资费用分配文件、部门代码文件、扣款标准文件、税率文件(基准点:3500)、工资项目计算公式库文件、记账凭证文件
九章
一、总账报表系统(账务处理系统)的功能: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账簿处理、报表处理、系统维护
二、账务处理系统中涉及的主要数据表(数据文件):会计科目、记账凭证(字段名:日期、凭证编号、摘要、结算方式、结算号数、会计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附单据、会计主管、记账、稽核、制单、出纳、交领款人)、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三、设置会计科目界面
1.表单上的控件:标签2个、文本框1个、命令按钮4个、页框1个
2.属性:标签、命令按钮、页框中每一页的标题属性;页框的PAGECOUNT属性、每一页中表格的数据源属性 3.事件:
表单的LOAD事件、页框中每一页CLICK事件、命令按钮CLICK事件
4.一级科目编码:库存现金(1001)、银行存款(1002)、短期借款(2001)、实收资本(4001)、生产成本(5001)、主营业务收入(6001)、四、录入凭证界面的设计
1、表单上的控件:2个命令按钮、19个标签、47个文本框和若干线条。
2、属性:
命令按钮的caption属性;标签的caption属性;文本框的value属性、Enabled属性及inputmask属性
3、事件及代码: 表单的activate事件及代码 命令按钮的click事件及代码 文本框的lostfocus事件及代码
五、凭证处理的功能:录入凭证、查询凭证、修改凭证、删除凭证、审核凭证和记账。
六、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第八章
一、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的任务:实现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工具:程序流程图、软件测试工具
二、程序设计的步骤
1.理解设计要求 2.确定算法 3.确定个程序之间模块的接口 4.绘制程序框图 5.编制程序 6.程序调试
三、软件测试方法
1.黑盒法:等价分类法、边界等值分析法、错误猜测法、因果图法
2.白盒法:逻辑覆盖法、路径测试法、语句覆盖、点覆盖、判定覆盖、边覆盖、条件覆盖、路径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
四、系统转换方式:直接转换、平行转换、逐步转换
第七章
一、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任务: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工具:(模块)结构图(总体)、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和结构化语言等
目标:系统的运行效率、系统的可能性、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系统的工作质量
二、模块化设计原则:1.独立性原则,高内聚低耦合 2.其他原则
三、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数据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工具E-R图)3.逻辑设计(E-R图)4.物理设计
四、E-R图的基本成分:实体集、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或联系的属性(主属性标星号)
五、代码设计原则:1.唯一性2.通用性3.简单性4.扩展性5.便于记忆和识别
六、编码方法:顺序码、分组码、层次码(如会计科目代码)、助记码和综合码
第六章
一、会计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工具: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处理逻辑的表达方法(包括结构化语言、判断树和判定表)、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和数据立即存储分析。
二、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1.经济可行性 2.技术可行性 3.运行可行性
三、详细调查的内容:1.组织机构调查 2.会计业务内容及处理流程调查 3.代码调查 4.凭证、账簿、报表种类、结构及内容调查 5.各相关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调查
四、详细调查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规范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五、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基本成分):外部项、数据流、处理逻辑和数据存储
六、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把低级别范式的关系转化为一组高级别范式的关系的过程(复杂---->简单)
七、结构化语言只允许使用三种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八、了解判断树(判定树)画法、判定表(判断表)构成
第一章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网络会计、事项会计与REA会计模型、价值链会计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国外20世纪50年代;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
三、网络安全技术:1.防火墙技术 2.加密技术 3.身份认证技术 4.防病毒技术
四、信息资源管理技术:1.数据库技术 2.数据仓库技术 3.数据挖掘技术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网络技术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
六、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生命周期法 2.原型法 3.面向对象方法 4.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七、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1.自行开发 2.委托开发 3.联合开发 4.购买通用的软件包
八、会计信息系统在MIS ERP 和EB中的地位:核心、主导地位。
MIS(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等进行管理信息手机、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ERP:是一个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B(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各行各业,包括政府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各种业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
九、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用系统思想分析、设计和建立的用于处理会计业务,提供财会信息,辅助进行财会分析,预测和计划制定,加强财会控制和财会决策的现代化会计系统。
特点:1.人员构成多样化 2.会计数据存储磁性化、传输自动化 3.账务处理程序统一化 4.会计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 5.内部控制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十、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1.减轻了财会人员劳动强度 2.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3.数学方法的应用更为广泛 4.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5.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6.促进了会计学科理论的深入研究
十一、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硬件、软件,信息资源和使用系统的所有人员构成,其核心是一套功能强大的财务软件。
十二、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就是收集、记录下来的有关会计业务的事实,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源泉。
十三、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若干要素,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篇7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具体由凭证单元、账簿组织、报表体系、记账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等组成, 主要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 完成对价值运动中所产生的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 形成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对会计数据加工处理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作为主要数据处理工具的会计信息系统, 主要具有如下特点:会计数据标准化、集中化和自动化;内部控制程序化。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
在了解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之后, 我们有必要知道这样的信息系统到底存在着怎样的风险。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给会计工作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为会计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手段———会计电算化。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方式, 而且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 随着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引入, 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增大, 如硬件因素引起的风险、软件方面引起的风险、工作环境引起的安全风险、病毒“黑客”侵入引起的风险、管理因素引起的风险等。本文就管理方面的风险加以阐述。
管理风险是指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有关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而引起的风险。它包括内部控制薄弱造成的风险、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备份恢复机制缺陷带来的风险以及内部工作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引起的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处理方式和内部结构上与原来的手工会计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原来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电算化会计系统管理工作的需要。要保证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正常、安全、有效运行, 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 否则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作用, 而且还会造成单位会计工作的混乱, 给各种非法舞弊行为以可乘之机, 甚至会给国家、社会、集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 内部控制薄弱造成的风险
1.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的应用问题
内部控制重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分离。采用计算机后,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这一在手工核算体制下常用的有效控制原则, 在很多时候却得不到遵循。由于数据处理集中进行, 导致职责合并严重, 会计人员大大减少, 从而使一些不相容职务得不到分离, 如有些单位会计人员既从事数据输入、输出工作, 又负责数据报送, 这增加了他们在未经批准情况下, 直接对使用中的数据和程序进行修改、复制或删除等操作的可能性, 从而使会计数据的准确和及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2. 数据的安全性差
(1) 数据信息易被篡改。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 信息都是用纸张记录, 其法律效力被广泛承认, 而且所作的任何修改都会有痕迹留下来, 数据不易被篡改。而在电算化会计处理过程中, 计算机存储方式是将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存储在磁 (光) 介质上, 不易实现签字、盖章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手段。因此, 数据极易被篡改甚至伪造而不留任何痕迹。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 甚至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数据。
(2) 利用数据信息进行计算机舞弊和犯罪。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 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 这给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机会。据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一般手工操作系统的银行舞弊案每次造成的损失为10.4万美元, 而使用计算机系统的银行舞弊案的平均损失为61.7万美元, 是一般手工操作系统的6倍以上。
3. 审查、复核机制被削弱
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 会计工作被分成几个步骤, 按一定的程序完成, 任何一个步骤或一道手续的处理, 都意味着是对前面步骤或手续的复核和审查, 前一步骤中出现了错误, 往往可以在后一步骤中被发现并加以修改。而使用计算机后, 大部分会计处理步骤不再存在, 被计算机所代替自动完成, 审查、复核等控制机制随之削弱, 甚至消失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 记账、报表等均由计算机处理, 再也没有经手人负责, 如果处理过程出现错误, 将无从追查责任者, 审查、复核机制被大大削弱。
(二) 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
操作不当的形式有很多, 但主要有如下一些表现: (1) 职员在进入电子数据处理领域时, 没有经过适当的身份检查和识别。 (2) 没有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利用远距离终端进入系统。 (3) 口令泄露给未经批准的人员。他们可能自己寻找口令, 或从废弃的输出结果中取得口令, 也可以通过观察操作人员的操作以得到口令。 (4) 控制表中或授权等级库中没有及时清除离职人员的姓名和口令, 使他们在离职以后依旧能够接近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5) 没有受过培训的人员处理实际数据, 有可能无意地改变或破坏计算机文件。 (6) 计算机系统的操作人员对硬件设备的不正确操作可以引起系统的损坏, 从而危害系统的安全。不正确的操作主要是指操作人员不按规定的程序使用硬件设备。例如不按顺序开机、关机, 有可能烧毁计算机的硬盘, 从而造成数据的全部丢失。
(三) 备份恢复机制缺陷带来的风险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计算机硬件存在着某些缺陷, 如硬盘的损坏而没有备份, 数据会丢失。即使有些计算机硬件系统存在恢复机制, 但是恢复控制薄弱。如对备份文件未能做到恰当的保管;还有部分单位当系统遇到意外事件无法工作时, 不知道如何恢复系统, 也没有制订系统恢复计划。
(四) 内部工作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引起的风险
1. 会计人员的无意行为
由于电算化系统内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或责任心不强等原因造成的数据录入错误, 操作步骤失误, 监控力度不够等, 使会计数据录入或处理出现错误, 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可靠和不完整。
2. 人为的舞弊行为
电算化系统的内部工作人员为了达到窃取商业秘密、非法转移资金、掩盖各种舞弊行为等非法目的, 有意协助竞争对手获取和破坏会计数据, 从而对会计软件数据等进行非法篡改、删除, 给单位造成严重损失。
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要保障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各单位不仅要遵循国家制定的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及计算机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还应建立一整套从投入使用、业务操作到设备管理等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措施 (包括加强职务不相容的内部控制、加强数据安全的内部控制、实施有效的实时监控) 。
1. 加强职务不相容的内部控制
职务不相容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是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来承担不相容的职责。职务不相容控制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 (1) 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务分离。电算化部门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部门或人员, 用户部门是指产生原始数据或使用计算机处理所得信息的部门或人员, 两者之间应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2) 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务分离。电算化系统从建立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根据职能不同划分为两大部门, 即系统开发部门和系统应用部门。系统开发部门主要承担系统的开发研制以及系统的维护工作等, 系统应用部门主要负责日常会计处理工作。 (3) 岗位授权的职务分离。单位应根据企业规模及会计软件的管理功能, 设立系统管理员、电算主管员、软件操作员、系统维护员、档案管理员等岗位, 这些岗位可以一人多岗, 也可以一岗多人, 但必须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2. 加强数据安全的内部控制
数据安全控制是要做到任何情况下数据都不丢失、不毁损、不泄露、不被非法侵入, 数据处理结果正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数据输入控制。首先, 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和审批, 并经有关的内控部门检查。其次, 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 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校验、重复输入校验等。 (2) 数据处理控制。包括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对字段和记录的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控制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文件标识、文件是否被病毒感染等。 (3) 数据输出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与输入数据是否匹配, 输出数据是否完整, 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 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 要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等。
3. 实施有效的实时监控
随着会计不断发展, 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手工方式下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要求, 这就要求在电算化会计系统内设置操作与监控两个岗位, 对每一笔业务同时进行多份备份。当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时, 其操作和数据也被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机器上, 由监控人员进行即时或定期审查, 一旦出现数据不一致便进行深入调查, 以实现有效牵制, 从而实施有效监控, 加大审查、复核力度。
(二) 加强操作管理的内部控制
企业操作管理控制主要用来规范每一个操作员的行为以及各自之间的权限, 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操作管理的内部控制一般包括:
1. 严把操作员上岗关
操作员必须经过专门的会计电算化培训、持有会计电算化等级证书方能上岗。
2. 规定操作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
为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真实, 对需输入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 未经电算主管员审核签章, 操作员不得输入计算机;对已输入计算机的凭证需由电算主管员核对并签章后方可登记机内账簿。同时, 操作员应按被授予的权限严格作业, 不得越权接触系统, 以避免人为因素或操作不当给系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3. 建立操作员上机登记制度
操作员应认真填写手工上机日志, 记录每天的上机操作内容, 并定期打印会计软件提供的上机日志。
4. 操作员不得泄露密码
为防止密码泄露, 企业可对操作密码实行双人控制, 即将所设密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由电算主管员掌握, 另一部分由操作员掌握, 只有两者同时兼有密码, 方能进入操作。这样可以达到相互监控的目的。
(三) 建立多级备份机制
1. 服务器双机热备份或RAID镜像技术
在后台建立双机数据库服务器系统, 进行系统热备份, 在发生故障时, 服务器自动切换, 保证在一般故障情况下服务器系统的不停顿工作, 这在多账套、多部门应用以及远程网络服务条件下保持数据库不间断服务尤其重要。RAID是廉价磁盘冗余列阵的英文缩写, 在数据库服务器中, 它通过磁盘镜像技术实现数据冗余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即一个逻辑磁盘由两个物理磁盘组成, 并且每个写操作都在两个磁盘上进行, 如果其中一个磁盘发生故障, 数据可从另一个磁盘读出。
2. 财务软件系统自动备份
财务软件系统必要的自动备份可以弥补用户自主备份不足所产生的损失, 虽然它会消耗系统资源, 并且频繁的自动备份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一般是定期自动备份 (如一周、一月) 和数据更新时强制性自动备份 (如大量数据输入、结账时的备份) 。
3. 系统管理员定期集中备份和账套主管的日常备份
这是用户自主进行的备份工作, 要做到勤备份、少恢复, 任何恢复操作必须有明确的书面记录, 记载数据恢复的原因、恢复时间、恢复人和用以恢复的备份数据详细情况。数据的备份应分别存在3个以上地点, 并由专人保管, 贴上写保护标签并用印章或封条签封, 并定期进行转储。
(四) 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以及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制度
1. 人员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搞好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后续培训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高质量的会计软件需要优秀的软件设计者的研制开发, 会计软件的持久应用也离不开称职的软件操作人员, 他们应该是既精通会计业务, 又精通计算机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 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 操作系统不断升级, 有的财务软件即使未更换, 也存在升级、增加新功能的问题, 这就要求将会计电算化培训列入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内容中去, 在培训时不仅仅是对操作系统的培训, 还应包括让这些人员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机制, 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新的凭证流转程序, 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
2. 建立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制度, 及时发现现有的或潜在的风险
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 对电算化系统各组成部分和运转的每一过程的风险和可承受性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 采取适宜的分级管理制度, 并在实施过程中持续改进和完善, 更有效地利用组织资源来确保会计电算系统的安全。同时, 结合内外检查监控机制和交流反馈机制, 及时发现现有的或潜在的风险, 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提高安全绩效。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 实行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也给会计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风险。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就必须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一套完整的、适合会计电算化的风险防范机制。本文在分析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方面风险的基础上, 提出了防范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田文利.浅谈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 (16) .
[2]黄平秋.浅议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内部控制[J].时代经贸:学术版, 2006 (9) .
[3]虞晓红.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与防范[J].经济师, 2006 (3) .
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篇8
本文着眼于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的用友软件适用案例进行分析,以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需求分析为出发点,分析用友U8系统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着重讨论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加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本文对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成本核算风险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一、引言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的首要原则便是适用性原则,每一个企业制定何种内部控制以及各项内部控制包含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是国内专业生产电子线束用传输导体的重点骨干企业,其行业特点突出,产品结构复杂,工艺路线灵活,制造资源协调困难,料件信息传递速度要求高、成本核算精细度高,而且还是小批量生产,按生产订单组织生产。
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的行业特点要求集团公司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设计上必须结合本集团公司的具体特点,制定实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存货清单的正确性,同时同地地管理多种产品生产时的切换,在有规则的管理行为中简化管理,提高产量,控制多余生产,降低物料损耗,控制原料投入量,提高按时发货能力和应对需求变化的能力,提高计划、预策和决策能力。
鉴于以上行业特点的存在,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应用的用友U8系统在诸多环节和领域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加强了其内部控制核算和风险管理,建立起了财务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财务电算化,而且实现了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完善的销售管理系统降低了商务业务处理中的差错率,采购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购业务的系统管理,成功解决了采购订单的跟踪、查询和催货等手工状态下难以解决的业务问题。通过用友U8系统,整个作业流程得到了优化,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库存材料的核算更及时、准确,销售及往来信息传递更加便利,生产计划的安排更加合理。
下文将以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五大问题为出发点,分析用友U8会计信息系统对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出一些完善会计信息系统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二、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一)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档案管理不统一、信息共享差
和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一样,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由于人力、物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刚起步时不可能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不得不选择一些既急待提高效率又渴望以较少投入而获得成功的项目作为突破口。但随着公司的业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那些项目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通畅,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公用资料的管理和设定是整个生产制造所有模块应用的基础,公用资料设定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各个模块的使用。针对企业管理信息基础薄弱,档案管理不统一、信息共享差的问题,用友U8系统加强了对公用资料的管理。
(二)库存账目不清,没有做到明细对应
库存管理涉及到的单据繁多,包括材料入库单、领发料凭证、生产通知单以及诸多的工资汇总表和人工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和成本计算单据。以上诸多的信息流程,还会涉及很多的会计账户,包括原料材总分类账户以及相应的明细分类账,在产品、人工费用、制造费用总分类账目,根据各产成品类别所设置的总分类账及相应的明细分类账,以及差异账户。
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在库存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有时必须获知各种零部件当前的库存量,仓库管理员根据各种送货单、发料单、领料单和退料单进行物料的入库、出库搬运后,要随时修改库存信息和借、欠料信息,以便反映库存状况。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零部件种类多、数量大,使得库存记录和实际库存时常不是严格一致的。同时,在工令单下达后,由于零部件与生产线的关系复杂,根据送料员的个人经验给各配料点送料时,因为缺少发料、用料记录和相关信息,所以经常出现生产线缺料才知道需要送料的情况,导致生产和用料发生混乱,无法了解发料和生产用料的实际情况。
(三)成本核算困难
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在成本费用核算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企业生产链条的特点是原材料单一、产成品种类繁多使得产品结构复杂 ,这就加大了成本核算的工作量。第二,面向订单的电线电缆行业的特点是多品种和小批量,因此,电线电缆行业生产设备的布置一般不是按产品而是按照工艺进行布置的。例如,按工艺流程来安排机台的位置,每个产品的工艺过程都可能不一样,而且,可以进行同一种加工工艺的机台有多台。因此,需要对所加工的物料进行调度,并且中间品需要进行搬运,这就造成了产品成本分配不合理。第三,由于生产周期短,产品的配套性要求高,所以要求产品数据更快地传递到生产、库存、财务部、商务部等部门。这就对成本核算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由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是企业竞争的有利因素,因此震雄对于成本费用核算的精细度要求越来越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要求成本核算到车间、机台、工序、员工。而目前电算化里成本的核算只是单纯以产品作为成本的分配对象,分配形式单一,不便于从多角度进行成本分析。第五,今后的成本费用核算更趋向于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控制,以达到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具体包括:事前进行成本费用预算、划分责任中心、制定成本控制,事中进行生产成本发生、产品成本核算、期间费用发生控制以及事后进行成本费用分析、成本费用考核与评价等环节。而目前企业的成本核算仍停留在事中控制阶段。
(四)没有对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监控,难以保证及时交货
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在业务流程控制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市场响应速度慢,物流管理水平较低,企业管理层不能有效进行生产监控,生产应变能力差,效率低下;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缺乏、信息堵塞,造成大量盲目行为的产生;销售部门无法实时掌握产品生产情况和库存情况,当扩大销售时,盲目签订单,造成最终无法及时交货,以致因为违约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生产部门不能及时了解销售情况,不能适时组织生产,难以保证及时交货;研发部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来制定研发策略,对于生产能力的预测计算不准确,无法了解生产进度状况,最终造成产品不能及时交货。
(五)生产计划组织难度比较大
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以生产电线电缆为主,原材料单一,但是产成品种类繁多,包括镀锡铜线、软圆铜线、绞线、并线、裸绞镀、镀绞镀等,且多是面向订单的电线电缆行业的多是组织多品种和小批量的生产,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不局限于标准产品,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标准型产品上进行改进,产品不定型,结构变化复杂,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般比较短,产品的配套性要求高,所以要求在产品数据更快地传递到生产、库存、财务部门、商务部门等。行业特点决定着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的生产计划的组织难度相比较而言更大,因而建立健全成本会计制度,将生产控制和成本核算有机结合起来,对于组织良好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一)建立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多基本资料是各子系统所共用的。如:部门资料、厂库资料、地区资料、料品资料、客户资料、供应商资料、委外商资料等。将各项共用资料集中,可简化各子系统的作业,便于维护。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中,会计子系统应该从其它业务子系统获取诸如成本、折旧、销售、工资等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各业务子系统也应从会计子系统取得支持。
用友U8系统集中管理各模块所需的共用基础资料、参数设定及编码资料,当系统运行时,它将易于进行资料的编码及搜集工作,并确保资料输入的便利性、一致性及可分析性。各共用资料应于相关模块启用前建立,其后则在出现新资料时,即时输入,以供各交易的带出或检核。领导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EIS)与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会将企业内部所有的进销存、生产、财务等数据收集起来,分类汇总,加以分析,从多种角度以多种图形、报表的方式提供完整的数据分析资料,使企业管理决策部门能及时查询、掌握企业内部各部门运作状况,从而做出各种及时有效的决策。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与企业的内联网之间建立起连接,可以在内部系统中创造更多的访问点,更加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的传递。企业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协议,建立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通信的应用网络。各个企业之间遵循同样的协议和标准,建立非常密切的交换信息和数据的联系,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协同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二)利用自动转账和辅助功能,加强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举足轻重的。企业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库存,以防止供应中断、交货误期,保证生产连续和稳定,同时它也有利于提高供应弹性,减少产销矛盾。另一方面,库存也会占用资金和支出库存费用,过量的库存常常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适应变动需求能力差,所以又要想尽办法降低库存。
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制造业企业必须改变库存管理现状。现就对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库存管理提出以下两种改进方法:
(1)充分利用自动转账功能
目前,会计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财务软件进行核算与管理。但为节省资金,很多小规模企业一般只购买财务软件中的总账和报表系统,而其他一些系统,如供应链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款和应付款系统不在考虑之列,所以当小规模企业处理这些系统中的转账业务时(如成本费用的结转、利息的计提、工资计提、折旧计提等),往往通过手工进行,这种方式效率很低且容易导致混乱。但是如果能在总账系统中使用自动转账功能处理这些业务,则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总账系统中自动转账类型包括自定义结转、对应结转、销售成本结转、汇兑损益结转和期间损益结转。在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这类生产企业中,销售成本的计算比较复杂,尤其当企业销售多种产品,而且必须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销售成本时,若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编制销售成本转账凭证,汇总时经常会产生重复或遗漏。为解决企业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用友财务软件提供了销售成本的自动转账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准确、快速地实现销售成本的自动结转。
(2)合理利用辅助功能
高效使用自动转账功能的前提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体系。会计科目体系一般包括一级科目(总账科目) 和明细科目,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应尽可能少用明细科目,因为过多的明细科目会增加会计人员的录入工作量并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明细科目的简化可以通过使用“辅助核算”来解决。比如某企业有很多客户,如果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还按客户设置明细科目,则科目体系就比较庞大,业务处理自然繁杂,若在设置上述科目时选择了“客户”辅助核算,系统只需输入一次客户资料,那么所有带有“客户”辅助核算的科目在录入凭证时都可以直接调用客户信息,其功能类似明细科目,但弥补了明细会计科目过多的缺陷,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之,设置会计科目体系,既要充分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又要尽可能发挥财务软件的优势,提高财务软件的使用效率。
(三)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制度
为了正确地核算产品成本,对在产品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建立、健全成本会计制度,将生产控制和成本核算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如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都要汇集到财务部门,由其对它们进行审查和核对,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实物流转;另一方面,财会部门要设置相应的会计账户,会同有关部门对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完善的成本会计制度应该提供有关原材料转为在产品、在产品转为产成品,以及按成本中心或分批生产任务通知单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材料、人工和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详细资料。
成本会计系统收集相关系统,如生产订单、车间管理、委外管理及库存管理等系统的各期交易资料,籍以求算各期各成品、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可依分批或分步的成本会计制度进行结账作业,将成本要素分为原料、人工、制造费用、委外成本、其他费用五项,分别核算。自制或委外的原料成本、委外成本,生产订单或委外单直接归属;制造费用及其它费用,则采取分摊方式将期间总的制造费用其他费用依选用的分摊基础分摊至各生产订单,而人工成本可采用订单直接归属或分摊方式,同时又可与车间管理系统集成,自动收集生产订单于各工作中心的完工工时及人工成本,掌握各期间各成品、半成品及在制品的实际成本。提供各项管理性报表、各期间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对照表、在制原料成本明细表、在制品成本表、销货成本表、直接材料明细表、生产订单成本明细表、库存月报表、进销存明细账等。
(四)利用产销排程,进行了业务流程监控
生产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有关令单的规划、核发、备料、结案等作业的管理,生产组织过程繁杂,有效的业务流程控制对于生产成本的控制和及时的交货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可以协助企业有效掌握各项制造现场活动的讯息,如:提供各种物料的跟催单信息,有效掌握生产进度,提供缺料模拟分析,作为调整生产进度的参考;提供依制令设定特殊用料功能,代替代料、及特殊用料使用;提供用料分析,以有效掌握各用料及成本差异信息;针对需求规划生成的建议制造量,提供分批规划的功能,使生产管理规划作业时更具弹性。
理想的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化平台,将所有的部门、人员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更有效的运行。用友U8购销存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增加预测的准确性,减少库存,提高发货供货能力;减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总体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同时,用友ERP(Environment Resource Planning)购销存系统与财务系统无缝连接,帮助企业全面掌握财务、业务信息,为企业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生管部门首先要对生产计划进行维护和宏观调控,对各车间任务进行时限规定。各车间人员可参照由系统生成、并由调度部门审核的生产计划,同时结合管理模块确定车间作业计划。生产车间接到生管部下达的生产订单以后,经过审批,如果是简单工序或已经生产过且工序固定的,就直接按生产订单领料开始生产,如果是按客户要求或新产品生产,则要进行工序规划,先需要将工作中心、资源资料、工序资料、料品工序资料、工序顺序等资料输入系统,系统将自动换算出订单的工序,然后进行产能计算,检查产能是否均衡,如果不合理将进行工序重排;如果产能均衡了,由车间排产,然后领料开始生产。同时,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将通过各种报表采集到系统中,产品生产完成后入库。系统将以最合理的方式指导车间的生产规划,使产能和产量达到最大化,满足需求。
(五)完善需求规划,加强生产计划组织
一种产品有很多的物料组成,一种物料可能会被多种产品共用,不同的产品对同一种物料的使用量又不相同,另外,不同的物料的加工周期、需求时间也不相同,要使每个物料能在需要的日期配套备齐,满足装配或交货期的要求而不过量的占用库存,还要考虑合理的生产批量,因此靠手工管理是不可能进行如此大量的数据运算,这也是手工管理难以解决物料短缺和库存量过大的症结所在。
用友U8所提供的物料需求系统根据产销排程的结果,物料清单、物料可用量(包括现存量、在单量)计算出全部自制件、委外件和采购件的需求量。按照各个产品的交货时间顺序,计算出全部自制件、委外件和采购件的需求时间,自动生成建议性的规划令单,审核令单的内容,若有时间、数量上的不适合,则另建议提前、延后,或建议适合的令单数量,以确保供应活动的数量恰当,时间及时。
图1主生产计划调整流程图
Fig.1 Flow Chart of the main production schedule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关注于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实施。昆山震雄铜业(集团)公司在实施了用友U8应用系统之后,内部控制的诸多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上述用友U8系统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解决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信息系统改善了内部控制程序、增加了内部控制手段,将信息技术有效地集成到业务和信息处理过程中,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完善内部措施,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防范与控制经营风险,这样企业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问题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生产组织带来新的工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全新的风险和挑战。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杜美杰.信息系统与会计内部控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于吉永,朱国华,汪前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与运行.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3]熊细银,熊晴海.网络会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内部会计控制概论》编写组.内部会计控制概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8.
[5]赵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姜灵敏.网络会计安全问题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2.
【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推荐阅读:
会计信息化管理08-29
管理监督的会计信息07-01
管理信息系统08-01
管理会计信息化05-26
会计信息与经济管理08-10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管理论文08-24
会计信息管理毕业论文05-23
直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08-28
管理信息系统改版08-28
护理管理信息系统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