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差异

2024-07-05

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差异(共9篇)

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差异 篇1

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差异 我国,土地属国家或集体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出让土地。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是可以分离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在会计上,土地使用权作为一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并在一定期限内摊销。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可以来自政府的无偿划拨,也可以来自政府的有偿出让或其他单位的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是指政府将国家或集体所有土地按照指定的地块、年限、用途和其他条件,有偿的供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开发经营。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则向政府支付土地出让金或使用金,土地出让金是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因使用土地而支付给政府的一次性价款,使用金是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因使用土地而按年向政府交纳的使用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指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受让人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后者向前者支付转让金。

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在建造房屋建筑物之前,有时还要发生迁移补偿费、土地平整费、丈量费以及法律手续费等,这些费用同所支付的土地出让金或转让金一起,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在土地使用权的收益期限内进行摊销,计入各期损益。按年交纳的土地使用费,应在发生当期计入期间费用。

《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年限分期摊销。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企业利用土地建造自用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在税收处理上,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以及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处理没有差别。企业在利用土地建造自用项目时,操作上存在差异较大。

对内资企业,《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二十九条规定,纳税人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给国家或其他纳税人的土地出让价款应作为无形资产管理,并在不短于合同规定的使用期间内平均摊销。

对外商投资企业建造自用项目的,税收上暂无明确规定,但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同内资企业一致,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平均摊销;二是将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计入建造项目的固定资产价值,并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计提折旧。两种方法的差别在于摊销和计提折旧的年限不同,造成税前扣除的金额不同。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二种处理方法。首先,企业自建房产建筑物的情况。如某外商投资企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一宗,支付土地出让金1000万元,出让年限50年,用于建造厂房(建造厂房支出1000万元)。按无形资产核算,每年摊销20万元,折旧50万元;按照将土地使用权构成固定资产价值每年可计提折旧100万元(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0年,残值忽略),后者比前者多列支30万元。

企业购买房产建筑物的情况。房地产开发商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建造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计入开发成本,在房屋建筑物建成销售时计入商品房价值一起销售给购买方,此时分不清土地和房产的价值,将房产和土地同时转让给购买方。这与上述第二种情况相同,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企业自建行为的价值构成是一致的。

企业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给开发商,在开发商建成后再购回或者委托开发商开发的,其房产构成价值同样包含土地和房屋的建造成本,与购买房产的情况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可能存在的两种结果,是因为处理方法的不同而造成的,具有普遍调节作用的法律法规,应尽量减少企业自行调整的空间,使各企业之间不因处理方法的不同而产生新的差异。

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差异 篇2

会计核算中应遵循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等原则。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为基础, 以经济业务中权利义务的发生为前提。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 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 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各个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权责发生制强调必须以经济业务中权利义务的发生为前提进行会计核算, 这与税法确定纳税义务的精神一致, 所以税法对权责发生制总体上持肯定态度。然而另一方面, 权责发生制带来了大量的会计估计, 对于其中的某些“职业判断”, 税法持保留态度。当权责发生制不利于税收保全时, 税法不得不采取防范措施。另外, 由于税款支付必然导致现金流出, 同时从税收征管的简便、直观角度出发, 税法中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收付实现制。在这种情况下, 会计收入和所得税应税收入必然存在差异。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是一个修订惯例, 适用于不确定环境下对收入的确认。税法对谨慎性原则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原因主要是谨慎原则对收入和费用的处理不对称, 当会计事项存在不确定时, 谨慎原则要求少计收入, 多计费用。如果认可谨慎原则, 必然减少或递延企业应缴税款, 这无异于让税务部门替企业承担经营风险。税法不考虑收入在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 这一风险属于企业的经营风险, 应由企业的税后利润补偿, 国家不享有企业的利润, 当然也不应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会计收入确认的条件中强调, 企业商品发出后如果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或者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时不能确认收入。这一条件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而企业所得税法通常不考虑继续管理权问题, 这同样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范畴, 由此产生的风险也不应由国家负责。只要纳税人对赢利或潜在的赢利有控制权时, 税法就会对纳税人的所得加以确认。税法更注重完成交易的法律要件, 只要发生应税行为, 不论企业是否做销售处理, 都要按税法规定计征税款。所以企业所得税法不认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上强调收入的重要性原则, 而税法中不予承认。只要是应纳税收入, 不论其业务事项是否重要, 也不论其涉及的金额大小, 一律按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

二、收入确认条件的差异

(一)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或毁损等形成的损失;有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 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通过使用商品等形成的经济利益。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 应当关注交易的实质, 并结合所有权凭证的转移进行判断。如果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任何损失均不需要销货方承担, 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经济利益也不归销货方所有, 就意味着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货方。

(二)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关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通常情况下, 企业售出商品后不再保留与商品所有权相关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不再对售出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转移给购货方, 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三)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是指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估计。收入的金额不能合计估计就不能确认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时, 商品销售价格通常已经确定。但是, 由于销售商品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也有可能存在商品销售价格发生变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新的商品销售价格未确定前通常不应确认收入。企业销售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 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

(四) 相关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入企业

相关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入企业, 是指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

(五)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通常情况下, 销售商品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合理的估计, 如库存商品的成本, 商品运输费用等。如果库存商品是本企业生产的, 其生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如果是外购的, 购买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有时, 销售商品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不能够合理地估计, 此时企业不应确认收入, 已收到的价款应确认为负债。

三、收入确认时间的差异

会计准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来确定收入的入账时间。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但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 在收入确认时间上,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它们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上。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规定,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企业取得股权投资后, 在被投资单位实现损益及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均要按照投资单位应享受或分担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7条第二款规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一般情况下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可见, 所得税法对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已偏离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四、收入确认范围的差异

(一) 会计收入的范围只涉及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2条指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这一定义, 会计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二) 所得税收入的范围涉及所有经营活动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在《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中, 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收入的形式、内容等。所得税法第6条采用列举法明确所得税收入的内容。其中, 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 与会计准则中的收入一致。接受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属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 相当于会计准则中的“利得”。但“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的其他收入, 不形成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另外, 实施条例第25条中指出, 所得税收入还包括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提供劳务收入。

五、收入计量标准的差异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 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计量收入金额, 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而税法规定不论是货币形式还是非货币形式的商品收入, 均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提供劳务的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 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计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 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 会计上主要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税法对销售收入的确认, 不仅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还包括会计不做收入处理的价外费用和视同销售收入。

(2) 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收入的标准, 特别是延期收款方式, 应按照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认其公允价值, 作为销售商品收入金额。而税法中很少使用公允价值概念, 更多地采用了历史成本的计量标准, 但赋予了税务机关在特定情况下按照合理标准调整应税收入的权力。

(3) 会计对商业折扣 (税法中称为折扣销售) 按实际收取的价款确认销售收入, 税法为了保证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准确性明确规定, 如果销售额和抵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 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计税依据;如果将抵扣额另开发票的, 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 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抵扣额。对于现金折扣, 会计上如采用净价法可按照扣除折扣的净额确认收入, 而税法上认为现金折扣是企业为督促购买方尽快支付货款而发生的理财费用, 不应由国家负担相关成本, 所以税法规定按照销售收入全额作为计税依据。

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 必然导致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之间的差异。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入与按税法计算的所得税应税收入结果不一定相同。针对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的差异, 企业在会计核算时, 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确认收入, 在计算交纳所得税时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以会计收入为基础进行纳税调整。

参考文献

[1]、陈智英, 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差异浅析,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24卷115期

[2]、成慧, 关于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之差异的思考, 现代商业, 2009年第36期

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差异 篇3

摘 要 自从新税法实行以后,对于职工薪酬进行税前扣除的策略广受实务界特别是内资企业高度的重视。本文通过陈述职工薪酬在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过程中出现差异的处理原则,重点比较职工薪酬的会计与税法处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差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职工薪酬 会计与税收 差异

职工薪酬在含义上主要指企业为了获取职工供给的服务而予以职工多种形式的报酬和其他有关的支出。包含职工工作内及辞职后企业提供职工的所有具有货币性及非货币性特点的薪酬与福利,同时还包含企业供给职工及其爱人、孩子或者另外被赡养人的相关福利[1]。职工薪酬由以下内容组成:职工工资、奖金、津贴以及补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工会与职工教育的经费;具有非货币性特点的福利;辞退福利;另外还有其他与取得职工供给的服务有关的支出。

一、职工薪酬的会计和税务差异的处理原则

税法内容中适用职工薪酬的原则主要是实际发生原则。通常不从企业提取数,仅以实际发放及支出的数据为准且作为基数,在税法应允的扣除标准范围内的,计算应该纳税所得额过程中,可以按照实际支出进行扣除;大于标准的资金,不可以扣除。由于我国企业所得税实施的税收政策中具有限制性特点的内容规定,企业现实生活中形成的职工薪酬,和税法上应允税前扣除金额两者之间存在的差额,在今后会计时期不能够再次进行税前扣除,并且不产生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中所指出的暂时性差异,可是需要在形成当期对纳税开展调整[2]。无论是具有资本化特点,还是具有费用化特点的职工薪酬,在现实生活形成的当期都是企业所得税纳税需要进行调整的对象。适应资本化要求的职工薪酬形成的资产税务成本,才能在今后时期根据税法规定,使用计提折旧或者开支摊销的方法给予税前列支。

对于职工薪酬的会计和税务的差异,企业需要遵从的处理原则有:企业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内容的规定给每个会计要素实行确定、计量、记录以及汇报,确定及计量的标准和企业所得税法上的规定是不相同的,不可以对会计账簿记录当中与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资金数目进行调整;企业计算当期需要交纳所得税的过程中,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相关内容的规定,纳税人在财务会计处理方面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内容是不相同的,需要按照税收的相关规定给予调整,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应允扣除的资金数目,准许扣除。

二、职工薪酬的会计和税法处理上的主要差异

计量职工薪酬的过程中,国家对计提的基础及比例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企业需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计提。而对于国家没有制定相关规定的计提的基础及比例,企业需要依据以往的经验数据与实际情况,恰当预计当期需要支付的职工薪酬。如果实际出现的金额超过预计数目时,企业需要进行补提来支付职工薪酬;如果实际出现的金额低于预计数目时,企业需要进行冲回多提的来支付职工薪酬。

(1)具有非货币性特点的福利及其他与取得职工供给的服务有关的支出的财税核算。根据处理原则应该作为劳动报酬计入到工资薪金所得当中扣除,与规定内容不相符的可以采取作为福利费项目税法处理方法。

(2)职工工资、奖金、津贴以及补贴的财税核算。这些内容在企业会计的准则上及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上内容大致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将工资全额税前应扣除的范围增大。

(3)职工福利费的财税核算。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主要指是还未开支的在医疗统筹范围内企业职工的医疗开销、职工因工伤前往外地治疗的车费、职工生活困难补贴,以及根据国家规定花费的其他职工福利开销。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修订开展后,企业改变了以往根据职工薪酬总额14%计提职工的福利费的办法,而是使用根据实际列支的处理办法。按照我国颁布相关的法律规定,首次实施日企业职工福利费出现余额,需要均转入到应该支付的职工薪酬中。首次实施日后的第一个会计时期,按照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职工的福利计划确定需要支付的职工薪酬,该项金额和原来转入的应该支付职工薪酬两者之间存在的差额可调整为管理费用。我国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内容规定:“企业实际职工福利费用的支出,低于工资薪酬总额14%的资金,允许扣除[4]。”税法内容致使之前使用的计提列支方法发生改变,按照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列支,将大于税法规定可以列支的资金调整到应该纳税的所得税中。执行条例依旧对职工福利费扣除的标准起到保持的作用,可是因为计税工资已然被放开,执行条例将过去的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目前的工资薪金总额,导致扣除额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相对增加。

(4)辞退福利的财税核算。按照我国颁发的相关法律规定,企业给职工支付的一次性补偿及生活补助等适合批复的规定,根据处理原则上能够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税法上对开销的税前扣除原则主要是据实扣除原则,由此,对于企业确定的职工可能继续在岗产生的预计负债而计入开销的金额不可以在税前扣除。

(5)五险的财税核算。关于保险在税前的扣除情况,我国颁布的与企业有关的税法执行条例当中有规定:企业根据国务院相关的部门或者省级政府规定的范围与标准给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允许扣除。企业给投资者或者职工交付的补充五险当中的养老及医疗两个保险费,与国务院财政与税务主要部门规定的范围及标准相符合的,允许扣除。另外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当中还规定:企业给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中,只有企业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给特殊岗位职工交纳的人身安全保险费与国务院财政、税务主要部门规定能够扣除的另外商业保险费才可以扣除,另外的保险费税法不允许。税法多次强调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交纳的能够在税前扣除,但与规定不相符的不准予税前扣除。

(6)住房公积金的财税核算。按照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与住房公积金有关规定的精神,单位与个人在不多于职工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范围前提下,其现实生活中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可以从个人需要纳税的所得税当中扣除[3]。最多不可多于职工单位所属城市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实际标准根据每个地方相关规定实施。单位与个人多于上面规定比例及标准交纳的住房公积金,需要将多于的资金并入到个人当期的工资及薪金收入中,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五险一金, 采用商业保险方式供给的保险待遇, 在会计处理方面是职工薪酬,但在税法方面确不予认可。

(7)工会与工教育的经费的财税核算。企业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分别依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 1.5%或 2.5%来计量需要支付职工薪酬义务金额与需要相应计入到成本开销的薪酬金额,计算需要计入到成本开销的职工教育经费。根据具体标准计算肯定需要履行的职工薪酬义务后,再按照受益人计入到有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开销中[5]。我国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条例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对于少于工资薪金总额2%的资金,允许扣除。同时,我国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条例还规定:除去国务院财政以及税务主管部门另外颁布的规定之外,企业中出现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少于工资薪金总额 2.5%的资金,允许扣除;而多出的资金,允许在今后纳税年度结转后再进行扣除。

综上所述,职工薪酬在含义上主要指企业为了获取职工供给的服务而予以多种形式的报酬和其他有关的支出。但是因为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调整对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吗,随着两者不断的发展及完善,导致税法规范和会计准则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断增大。本文通过叙述职工薪酬的会计与税务差异的处理原则,对比职工薪酬在会计与税法处理上的差异,不仅可以在理论和实践对应付职工薪酬的业务流程起到规范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构建与改善应付职工薪酬的监控体系,将内部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晶晶,李翠玉.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与税法扣除的差异分析.商业会计.2011.20(17):145-146.

[2]何峰.企业职工薪酬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经营管理者.2011.25(12):98-99.

[3]高丽.职工薪酬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调整.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04):256-257.

[4]侯万能.新准则下的职工薪酬与税法差异分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4(19):123-124.

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差异 篇4

一、固定资产的界定与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是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在税务处理上,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纳税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

1.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一,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不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第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

第四,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五,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

2.税务处理

企业应当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第一,外购的固定资产,按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

第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竣工结算前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计税基础。

第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孰低者,加上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作为计税基础。

第四,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作为计税基础。

第五,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取得的固定资产,按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

第六,除税法对特殊行业另有规定外,一般企业不允许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在税前扣除。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与税前扣除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1.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2.税务处理

税法不允许所有固定资产都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其他不得计算折旧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时间

1.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2.税务处理

企业应当从固定资产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的应进行纳税调整,因为不符合税法的确定性原则,不应按估计价值计算折旧税前扣除;应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确定其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并在税前扣除。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2.税务处理

一般来讲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短年限一般为:房屋、建筑物,为20年;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等等。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1.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准则规定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准则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税务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1)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企业改变房屋、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以外,应当增加该固定资产原值,其中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还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并相应调整计算折旧。

(2)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支出:发生的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一定比例以上;发生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定年限以上;发生修理后的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性能得到实质性改进或市场售价明显提高、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其他情况表明发生修理后的固定资产性能得到实质性改进,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增加。

五、固定资产处置的差异

1.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根据准则规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2.税务处理

企业出售、转让固定资产,应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确认为转让财产收入,并按第十六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该项资产的净值和转让费用。企业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债务重组、分配股利和捐赠等,都要视同销售。

企业所得税处理的固定资产损失,包括企业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发生盘亏、淘汰、毁损、报废、丢失、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

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确认损失:固定资产盘点表;盘亏情况说明,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盘亏,企业应逐项作出专项说明,由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内部核准文件等。

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损失: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证明;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企业应逐项作出专项说明,并委托有技术鉴定资格的机构进行鉴定,出具鉴定说明;不可抗力原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等)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当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受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对被盗的固定资产,其账面净值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责任赔偿后的余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损失: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涉及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固定资产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确认为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

(1)长期闲置不用,且已无转让价值;

(2)由于技术进步原因,已经不可使用;

(3)已遭毁损,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4)因本身原因,使用后导致企业产生大量不合格品;

(5)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企业固定资产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财产损失或者已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可收回金额可以由中介机构评估确定。已按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确认财产损失的固定资产必须保留会计记录,各项资产实际清理报废时,应根据实际清理报废情况和已预计的可收回金额确认损益。

职工薪酬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篇5

分析

(四)新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还包括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其他非货币性福利等。本文试围绕上述费用比较分析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及纳税调整问题。

一、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一)工会经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下称《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会计核算中计提的工会经费能否在税前扣除,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否将提取的工会经费拨缴给工会组织;第二,是否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678号)及此后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经费税前扣除管理的通知》(总工发[2005]9号)中规定:凡依法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每月按照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工会经费,并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税前扣除。工资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第1号令)颁布的标准执行,工资总额组成范围内的各种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均计算在内。《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是由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统一监制和印制的收据,由工会系统统一管理。各级工会所需收据应到有经费拨缴关系的上一级工会财务部门领购。对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没有取得《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而在税前扣除的,税务部门按照现行税收有关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予以调整,并按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后,国家未对票据形式作出新的专门规定。但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8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9]55号)中规定:“对新税法实施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有关管理性、程序性文件,凡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在没有制定新的规定前,可以继续参照执行”。因此,企业可能发生的工会经费纳税调整情形主要有:

1.会计核算所计提的工会经费既未拨缴给工会组织,也未实际使用,应全额调增。

2.会计核算所计提的工会经费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其后发生“工会活动”后凭相关费用票据报销时直接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对此,因未履行拨缴程序,也未取得专用收据,故仍应全额调增。

3.企业拨缴给工会组织并取得专用收据的工会经费小于当期计提的工会经费,其差额部分应作纳税调增。

(二)职工教育经费

《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在职工教育经费项目上,会计与税收之间产生纳税调整的情形主要有: 1.会计核算中按工资薪金总额2.5%提取了职工教育经费,但当年未全部使用,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实际发生原则,应对未实际使用的余额部分作纳税调增,且构成永久性差异。

2.会计核算中按工资薪金总额2.5%提取了职工教育经费并使用完毕,在此之外又发生了职工教育性质的费用并计入了其他费用科目(如会议费、差旅费等),一般企业超过规定标准部分应作纳税调增,且调增额为时间性差异,可向以后结转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2006]317号)中,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作了明确规定。文中指出,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由个人承担,不应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在税收征管实务中,税务机关通常认为此类费用与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并非“直接相关”,故即使企业将此类费用列入职工教育经费,一般来说也不得税前扣除。

4.过渡期政策。一些企业在2007年末账面存在“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结余,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对于在2008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继续使用。”

二、“五险一金”

这里所称的“五险一金”是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实务中,企业为职工支付的“五险”较少超过规定范围和标准,而少数企业则存在超标准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现象。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建设部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建金管[2005]5号)等规定精神,单位和个人分别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月平均工资的12%。如果超过此标准,企业要对超标准部分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规定:“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具体标准按照各地有关规定执行。单位和个人超过上述规定比例和标准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如此,超标准部分既被征收企业所得税,又被全部或部分征收个人所得税,形成重叠计税的结果。故而,企业应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少数企业未按规定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事后被劳动执法等部门要求补缴,并处行政处罚,该罚款等不得于税前扣除,但补缴的“五险一金”能否在税前扣除呢?税收征管实务中通常奉行“成本费用应在所属期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滞后”的一般原则。然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中曾经规定:“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补缴的基本或补充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可在补缴当期直接扣除;金额较大的,主管税务机关可要求企业在不低于三年的期间内分期均匀扣除。”依照这一规定,不同的会计和纳税处理方式下会组合成不同的纳税调整:第一,如果会计核算中将补缴的“五险”计入当期损益,纳税时一次性扣除,则不存在纳税调整;如果金额较大且主管税务机关要求分三年扣除,则当年调增、以后两年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第二,如果会计核算中将补缴的“五险”追溯调整以前损益,纳税时如果一次性扣除,则全额调减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如果金额较大且主管税务机关要求分三年扣除,则分三年等额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尚未有最新规定,个别企业如果发生此类问题,建议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

三、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其他商业保险

企业为职工缴存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其他商业保险,可视之为职工薪酬制度中一种补充的保障性福利计划,总体而言,其属于没有明确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薪酬形式,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自身实际情况计算确定。但作为具有补充养老性质的企业年金,在特定行业或企业,其提取标准有相关文件的约束。《财政部关于企业新旧财务制度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34号)规定,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缴费总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成本(费用)中列支。企业缴费总额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不得由企业负担,企业应当从职工个人工资中扣缴。《企业财务通则》施行以前提取的应付福利费有结余的,符合规定的企业缴费应当先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金[2008]12号)规定:金融企业根据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年金制度,所需费用在冲减职工福利费结余后,作为社会保险费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但金融企业每年列支成本(费用)的年金费用不得超过本企业上一职工工资总额的4%。另外,《财政部 劳动保障部关于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2]18号)曾规定,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企业可直接从成本中列支。不考虑上述文件中要求从职工福利费结余列支时产生的纳税调整,企业为职工缴存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的税前扣除政策已经明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 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企业应注意的是,除了超标准部分应作纳税调整外,文件要求应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补充保险,如果只为少数职工支付,主管税务机关通常不认可这种差别待遇下的补充保险在税前扣除。另外,企业如果存在补缴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的问题,请关注具体政策动向。

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差异 篇6

一、存货盘亏、毁损的会计处理

存货应当定期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盘点结果如果与账面记录不符,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等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盘盈的存货应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盘亏的存货,在扣除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非正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盘亏(盈)的存货,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应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发生盘亏和毁损的存货,在报经批准以前,应按其成本(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报经批准以后,再根据造成盘亏和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处理:一是属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损耗,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二是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或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然后将净损失记入管理费用。三是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和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然后将净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

二、存货盘亏、毁损的税务处理

(一)增值税处理

《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存货发生的非正常损失,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根据该条例,对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进行税务处理时,应注意:1.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自然灾害损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其他非正常损失。存货发生正常损失(如过期失效、水分蒸发等)以及市场原因,导致存货减值,不属于非正常损失。2.如果是由于存货转让、捐赠、抵债不及时记账造成的盘亏,估价入账的原材料收到发票时未红字冲销,或者因少转成本(有金额没数量)等原因导致的盘亏,以及商品零售企业因串货同时出现的“盘盈”、“盘亏”应按会计差错处理,不属于非正常损失。3.如果存货购人时因各种原因(如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抵扣时限等)未抵扣进项税额,当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时,无需转出进项税额。4.对存货既有盘盈,又有盘亏的,应当按照盘亏金额作为损失额,不得盈亏相抵。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一般原材料损失应转出进项税额=原材料损失金额×适用增值税税率

农产品原材料损失应转出进项税额=原材料损失金额÷(1-13%)×13%

废旧物资原材料损失应转出进项税额=原材料损失金额÷(1-10%)×10%

产成品损失应转出进项税额=产成品损失金额×物耗率×综合扣除率

其中:

物耗率=(产成品成本-工资-折旧)÷产成品成本×100%

综合扣除率=(∑原材料成本×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原材料成本×100%

有关数据可从成本计算表获取。

需要注意的是,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如果存货的残值仍可对外转让,说明存货没有全部损失,残值转让收入需计算销项税额。相应地,应当按照存货成本扣除残值作为损失金额。由于残值成本没有准确的金额,税法也对此未作明确规定,通常采取的做法是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公式换算。公式如下:残值成本=销售收入÷(1+成本利润率)。

(二)企业所得税处理

财产损失的会计处理属于企业内部的权限,只要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即可直接进行账务处理,而无需取得税务机关的批复作为原始凭证。这是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赋予企业的自主权。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基于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各项需审批的财产损失应在纳税终了后15日内集中一次报税务机关审批。企业发生自然灾害、永久或实质性损害需要现场取证的,应在证据保留期间及时申报审批,也可在终了后集中申报审批,但必须出具中介机构、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材料。企业存货发生的损失包括有关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发生的盘亏、变质、淘汰、毁损、报废、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1.对盘亏的存货,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部分认定损失。需要报送的资料包括:存货盘点表;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存货保管人对于盘亏的情况说明;盘亏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包括相关入库手续、相同相近存货采购发票价格或其他确定依据);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2对报废、毁损的存货,其账面价值扣除残值及保险赔偿或责任赔偿后的余额部分认定损失。需要报送的资料包括: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小的存货由企业内部有关技术部门出具技术鉴定证明;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存货,应取得国家有关技术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审批文件;残值情况说明;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3.对被盗的存货,其账面价值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责任赔偿后的余额部分认定损失。需要报送的资料包括: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涉及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4.存货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可收回金额可以由中介机构评估确定。未经中介机构评估的,按存货账面余额的1%确定。存货出现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形时,应当确认为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已霉烂变质;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经营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外商投资企业发生的财产损失,在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所得税申报表时,应将与财产损失有关的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需要报备的资料包括:对财产损失的类型、程度、数量、价格、损失理由、扣除期限等作出的书面说明;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财产损失鉴定证明资料,若涉及由企业外部造成财产损失的,还应附送企业外部有关部门、机构鉴定的财产损失证明资料。凡没有提供上述情况说明资料的,又没有办法实际取证,税务机关可以进行纳税调整。

例:甲公司盘亏原材料一批,价格为21万元,经查明属于保管不善造成的原材料损失20万元,另外1万元属于自然损耗。原材料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处理如下:

存货盘亏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10000

贷:原材料 210000

查明原因后,自然损耗部分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对因保管不善造成的原材料损失,其进项税不得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4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00

根据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报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借:管理费用——财产盘亏 10000

营业外支出——财产损失 234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44000

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差异 篇7

一、初始投资成本调整

1. 在会计上, 通常是将初始投资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

价值份额作比较, 来确认初始投资成本。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那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确认营业外收入;反之, 则体现为商誉, 可不调整。

2. 在税法上,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应以投资方为取得

该项投资所付出的全部代价确定, 不存在与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比较。只有在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计税基础时, 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应作调减处理。

二、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

1. 在会计上, 将投资方按照在净利润中享有的份额, 确认投资收益,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损益调整) 。

2. 在税收上, 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除另有规定外, 被投资方宣告利润分配时, 投资方确认股息所得 (属于税后利润分配) , 按税法规定给予免税处理。税法上不确认会计上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 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应做调减处理。

三、被投资方实现净亏损

1. 在会计上, 将投资方按照在净亏损中享有的份额, 确认投资亏损,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损益调整) 。

2. 在税收上,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投资企业不能确

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 只能由被投资单位以后5年所得弥补。税法上投资企业确认了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的, 在年终申报所得税时, 应将“投资收益”科目借方的金额做纳税调增处理。

四、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变动

1. 在会计上, 投资方按照享有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其他权益变动) , 同时计入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

2. 在税收上, 只有在处置投资时, 才确认所得或损失, 除

非追加或处置股权, 否则投资的计税基础不会因为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发生变动。

五、被投资方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

1. 在会计上, 投资方按照应享有的份额调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并确认应收股利。

2. 在税收上, 投资以后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的金额 (无论是

否收到) , 投资方均应确认股息所得, 并按税法规定, 为免税收入, 不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征税。即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不变, 仍按初始计税基础确定, 不作调整。

六、举例说明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产生的差异应如何调整:

甲公司于2008年1月以现金1003万元向乙公司投资 (含已宣告分配但尚未支付的股利3万元) , 占乙公司表决权股本份额的40%。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 乙公司在甲公司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及分配情况如下:

2008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当年度分配400万元2009年实现净亏损800万元未分配利润

2010年实现净亏损3000万元未分配利润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单位:万元)

(1) 2008年1月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成本) 1010

应收股利3

贷:银行存款1013

此时, 长期股权投资在税收上的初始计税基础与会计成本相同为1010万元。

(2) 2008年乙公司分配净利润400万元。

借:应收股利 (400*40%) 16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损益调整) 160税法规定, 应确认股息所得160万元, 该部分享受免税优

惠,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仍为850 (1010-160) 万元。

(3) 2009年, 乙公司净亏损800万元。

借:投资收益32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损益调整) 160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成本) 160 (3) 2009年, 乙公司净亏损3000万元。

借:投资收益85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成本) 850其余的剩余负债计入备查账簿为350万。

在税法上差额亏损的允许确认的投资损失, 但是不得在税前扣除。所以应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做调增处理。

七、结语

总之, 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这一块涉及很多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调整, 只有分清楚了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 才能正确地确定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从而为企业提供更正确的数据。

摘要: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 会计准则要求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规定的差异, 从而产生一系列调整问题, 就此提出一些在学习上的心得和总结。

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差异 篇8

总分支机构之间调拨商品税收及会计处理分为统一核算,和分别独立核算两种情况。

一、由总部实行统一采购配送商品,统一核算,统一规范化管理和经营,并且各门店不单独设立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设置账簿,不独立核算盈亏,统一申报纳税的企业,商品调拨作为移库处理,不纳税。

借 库存商品——A分部

货 库存商品——B分部

二、不统一核算的总分支机构,要各自申报纳税,商品调拨调出单位做销售处理和调入单位做购进处理。

调出单位:

借 应收账款——调入单位

贷 主营业务收入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

调入单位

借 库存商品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售税额)

贷 应付账款——调出单位

参考资料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属机构间移送货物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3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税收与会计的差异性分析(英文) 篇9

China has being joint the accounting system and tax system with the Globe standard since it entered into WTO.The purpose of establish accounting systems is to guide the dealing with the enterprises' accounting transaction and reflect the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onal results objectively and fairly, to protect the benefits of the investor and creditor.But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 tax systems is to guarantee levying down tax income for government.There exists difference between accounting system and tax system for how to calculate the tax due to different object of accounting and tax governing.So the enterprise should record and issue the reports of its operating revenue, cost, expenditure and profit and loss, dispose the assets and manage the debt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accounting systems.We only adjust the difference based on accounting tax dates arising from time and standard different with tax systems when making the tax return and declaring the tax to tax bureau, unnecessary to change the accounting entries and bookkeeping records.How to adjust the dates from account records to tax return correctly How to make a tax plan and prepare beneficial to the enterprise meanwhile not to conflict the accounting systems and tax systems? I suggest that set up accounting of taxation affairs according to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s process of separating the tax accounting from accounting system.The accounting of taxation affairs can be applicable to tax accounting records and prepare a tax return and tax plan and design.This article defined accounting of taxation affairs and research object, expanded the extent of research of taxpaying accounting, analyzing distinguish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ounting of taxation affairs and finance and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The article also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ed status quo of setting up accounting of taxation accounting abroad and in China.It emphasized how to prepare the tax return and make a tax plan and design, meanwhile briefly explained how to apply with the taxation accounting titles and bookkeeping records.To tax return, this article showed how to calculate the tax levy basis and how to declare.The dates of basis depend on the records of tax accounting title in accounting bookkeeping directly, and adjust the amounts according to tax systems and regulations, then decided the amounts which should be declared to tax bureau.There are two method of reconciliation between accounting system and tax system.One is that prepare the reconciliation statement without adjusting the tax accounting records, another is that prepare the accounting entries to adjust the tax in bookkeeping records.It is different that how to realize revenue and cost between accounting of taxation affairs and finance accounting.General speaking, there exist permanent difference and timely difference.For the permanent difference, we should make a reconciliation statement from finance accounting records.For the timely difference, we should make accounting entries to adjust the records of tax and related another assets or debts or profit and loss.Making adjusting accounting entries apply to defer or accrue income tax due to tax timely difference.It didn't discuss such kind of things deeply in this article, since the income tax accounting is very mature and clear.This article gave an example to explain how to make an adjustment with permanent income tax.As for tax plan and design,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cept, principle and five kinds of methods of tax plan and design.In the end,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rule on the taxation affairs management made by the social agency institute.

摘要:针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的不同, 详细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 如何处理以及针对税收计划讨论了如何针对其差异性进行调整的两种方法。

上一篇:皮营一中新课改工作典型材料下一篇:独一无二的生日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