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教学大纲

2024-05-13

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教学大纲(精选8篇)

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教学大纲 篇1

《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A04010400

课程名称: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 课程性质:选修课

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总 学 时:32学时 总 学 分:2学分

预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

课程简介: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应设置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熟悉税收理论及法律法规,熟悉纳税的方法、程序,掌握各类税种的基本内容、应纳税额计算,熟悉税收筹化的方法和技巧。

推荐教材:盖地.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

[1] 李志伟.税务会计[M].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俞丽辉、胡美琴.税收征纳实务及税收筹划[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熟悉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税种的基本状况,正确计算企业应纳的税额,为企业正确纳税和进行纳税筹划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国家税收改革的动向,追踪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理论联系实践,加大练习量,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为今后顺利从事税务工作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有利于他们毕业后进行知识更新。

要求学生掌握税收、税法的基本理论,重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资源税、城建税等其他税种的基本知识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并学会正确地申报和缴纳税款及针对企业整体和具体税种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含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税法的基本内容和会计准则规范介绍,企业纳税实务和税收业务会计处理的具体讲解。由于国家税法内容繁多,且经常出于变化之中,因此,紧密结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使本课程具有及时性特点是本课程的难点。

1.税务会计总论(2学时):

本章主要阐述税务会计的涵义,方法,内容,基本理论框架及其发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税务会计的概念、税务会计的方法和内容、税务会计的前提和原则、了解税务会计的发展。掌握税务会计的会计要素及其关系,与财务会计之异同;理解税务会计的目标和基本前提;了解税务会计的产生及其发展。

2.纳税基础(2学时):

掌握税制构成要素;理解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税收法律责任。

3.增值税的核算(6学时):

增值税是现行税制结构体系中的主体税种,其会计核算较为复杂。本章包括增值税概述,增值税的纳税计算,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增值税的纳税申报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增值税的纳税计算,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和增值税出口退税等的会计处理,熟悉增值税的纳税申报。掌握增值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与申报;理解增值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了解增值税的类型及其特点。4.消费税的核算(4学时):

本章包括消费税税法,消费税的会计核算,消费税的纳税申报。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不同情况下消费税的会计处理,熟悉消费税的纳税申报。掌握消费税的确认、计量、记录与申报;理解消费税的特点及其与增值税的关系;了解消费税设置的意义。5.关税会计(2学时):

本章包括关税税法,关税的会计处理,关税的纳税申报。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关税的征税范围,税率,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掌握关税的会计处理,熟悉关税纳税申报。掌握关税的确认、计量、记录与申报;理解关税的会计处理特点;了解关税的特点和意义。

6.出口货物免退税会计(2学时):

掌握出口退税的确认、计量、记录与申报;理解增值税与消费税出口退税的不同;了解出口退税的实质。

7.营业税的核算(2学时):

本章介绍了营业税税法,不同行业营业税的会计核算方法,营业税的纳税申报。

学习本章应掌握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与纳税计算以及不同行业或特殊业务营业税的会计处理,熟悉营业税的纳税申报,了解不同税目下营业税特殊税务处理。掌握营业税的确认、计量、记录与申报;理解营业税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不同;了解营业税的特点。8.资源税的核算(2学时):

本章阐述资源税的税法知识,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资源税的税法知识,掌握资源税的计算方法及会计处理,熟悉其纳税申报。掌握资源税的确认、计量、记录与申报;理解资源税的特点;了解资源税的发展前景。9.所得税会计(4学时):

本章主要阐述企业所得税税法,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和特殊行为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税法,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通过本章学习应重点掌握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和常见的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性差异,要求熟悉企业所得税税法并了解各种特殊行为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及其纳税申报;应该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的有关会计核算及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掌握所得税法的基本内容,明确税务会计中的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中的所得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明确税务会计中的所得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方法;理解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财务会计中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尤其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了解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非法人企业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10.其他税会计(4学时):

本章阐述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概述,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本章阐述土地增值税的税法知识,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土地增值税的税法知识,掌握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及会计处理,熟悉其纳税申报。本章阐述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的税法知识,会计核算及

纳税申报。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各税种的税法知识,掌握这些税种的计算方法及会计处理,熟悉它们的纳税申报。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有关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掌握其他税种的确认、计量、记录与申报;理解其他税种会计处理的特点;了解财产税、行为税的特点。11.税务筹划原理(2学时):

本章阐述税务检查的基本知识、纳税审查与错账更正、会计更正及纳税调整。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税务检查的基本知识,掌握纳税审查与错账更正及纳税调整。掌握税务筹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目标;理解税务筹划的成本与风险、避税实质与基本方法;了解税务筹划的特点、技术和步骤。12.税务筹划实务(2学时):

掌握增值税、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税务筹划方法与企业主要经营环节的税务筹划方法;理解企业重组的税务筹划;了解国际税务筹划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指南

课堂教学重点:增值税的核算;消费税的核算;所得税的核算。

课堂教学难点:增值税的核算;所得税的核算。

教学方法:理论知识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内讨论与课外辅导答疑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合理使用多媒体,强化课堂互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教材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要求学生多思考,勤练习,督促学生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系统联系的教学方法,把整个教材的内容串联起来,把握教材总的脉络,以及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全书的内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实际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务并重,阐述完理论和方法以后,必须要借助实例来说明其具体应用。本课程选用若干家上市公司内一些特殊的会计业务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与信息披露为例,从而深刻阐述财务会计高深的理论和特殊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用典型案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以多媒体、传统板书相结合为主要手段。

五、作业

每章至少布置四道计算分析题和案例综合习题;并且布置一些客观习题。习题作业以书面形式每两周上交一次,所有作业由学习委员统一送交教师办公室,教师给予批阅。教师批阅后计入学生平时成绩登记表中。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

七、成绩评定

采用综合评分考核办法,总评成绩 =考试成绩(70%)+出勤考核(10%)+平时作业(20%)。

执笔人: 审定人:

2010年10月

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教学大纲 篇2

会计政策选择, 是指企业在既定的选择范围内, 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定性、定量地比较分析, 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

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 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 选择纳税支出最小和资本收益最大的综合方案, 从而获得最大税收收益。

税收筹划是财会和税收理论界的热点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 纳税筹划日益成为纳税人理财或经济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企业所得税的筹划, 受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非常明显。企业进行所得税筹划的过程, 也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 不同会计政策选择下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会形成税负不同的纳税方案。企业如何在法律制度的约束前提下最大限度谋取企业利益, 从纳税筹划的角度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 是每个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途径很多, 如缩小税基、采用低税率、延期纳税以及享有税收优惠等。其中与会计政策选择相关的税收筹划主要是缩小税基额和延期纳税, 从而缩小应纳税所得, 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

二、税务筹划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一) 收入方面

我国现行税法对销售收入实现时间的规定与产品销售收入实际流入的时间是有出入的。法定时间与实际时间的脱节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许多经营上的麻烦。在我国, 税制和财务制度两者对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销售实现时间是不一致的。而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实际流入的时间往往会因为多种原因滞后于纳税义务时间。这样不仅会造成企业资金紧缺, 而且丧失延迟纳税的税收屏蔽。所以, 对产品销售收入实现时间的筹划是必要的。从收入收益确认的时间来看, 主要包括三种:一种是在销售前确认的收入, 一种是在销售时确认的收入, 还有一种是在销售后确认的收入。以下便从这三方面来进行探讨:

(1) 在销售前确认的收入。主要指长期合同收入。这类收入的特点是整个产品尚未完成, 收入按其生产的进度来确认。对这类收入的筹划, 我们着重是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是从金额来进行。长期合同收入由于其产品的生产周期长, 其真实价格往往难以准确确定, 我们便可利用这一特点, 尽可能低估其总价格, 从而使产品尚未完工期间确认的收入更小。二是从时间来进行。在时间方面, 我们出发点是延长收入确认的期间, 因为这样, 在总价格确定的情况下, 便可使从前期确认的收入更小, 从而赢得资金使用时间方面的效益。

(2) 在销售时确认的收入。一般来讲, 如果销售方的产品所有权已转移给购货方, 且获得了收取货款的权利, 销售便已实现, 即要承担纳税义务。对于应在销售时确认的收入, 我们筹划的重点是, 如何推迟收入的真正实现, 从而延迟纳税义务。比如, 企业的产品销售对象如果是商业企业, 且货款结算是采用售后付款方式, 我们便可使用委托代销的核算方法。所谓委托代销是指, 委托方将商品交付给受托方, 受托方根据合同要求将商品出售后, 开具销货清单交给委托方, 委托方即确认销售的实现。如果不采用委托代销的方法, 那么在产品已经发出, 且获取了收取货款权利时, 不论是否收到款项, 均应确认收入, 并履行纳税义务。改为委托代销的办法, 便可以推迟收入的实现, 延迟纳税的义务。因为, 按税法的规定, 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 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代销清单的当天为纳税义务发生日。这样比起按销售成立时确认收入, 将赢得更多的资金使用时间。又如, 在销售过程中, 如果货款无法在销售时全部收到, 且收回的时间可能较长, 我们便可采取分期收款的方法进行核算, 因为分期收款核算法, 可按合同约定的时间确认收入,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当期增值税的销项金额, 而且可以减少当期的应税所得额。

(3) 在销售后确认的收入。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所指销售后确认的收入不仅仅指销售产品方面的收入, 还包括投资实现的收益。销售收入实现时间是和结算方式密切相关的, 现销方式和赊销方式就意味着产品销售收入实现时间的不同。对产品销售收入来讲, 售后确认的收入主要指赊销和分期收款收入, 对售后确认的收入, 我们筹划的重点是选择有利的方法, 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

(二) 费用方面

纳税筹划的费用会计政策选择。从费用与收入配比的形式来看, 可将费用分为三类:一是直接配比的费用, 二是间接配比的费用, 三是期间配比的费用。以下笔者分别从这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1) 直接配比的费用。主要包括诸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各类存货等。这类费用的特点是, 可直接形成各类存货, 且同类存货的实际成本, 由于形成的时间不同而不同, 在收入实现时, 这类费用可以与其直接配比。我们对直接配比费用的策划, 重点是如何对其进行计价。我国的会计制度规定了许多不同的方法, 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单独计价法等。税收法规也允许企业对这些计价方法进行选择, 只不过对于有些方法, 要报主管税务机关核批, 并且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 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计价方法。一般来讲, 当物价呈上涨趋势时, 宜采用后进先出法, 因为采用此法, 期末存货更低, 销货成本相应增高, 可将净利递延至次年, 从而起到延缓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作用。当物价呈下降趋势时, 则可采用先进先出法, 因为采用此法, 期末存货最接近成本, 而销货成本则较高, 同样可将净利递延至次年, 从而延缓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2) 间接配比的费用。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及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等。这类费用与收入虽无直接联系但凭借某些基础可与当期收入相联系。一般来讲, 对这类费用的筹划, 关键在于确定费用计提和摊销的方法。其原则是, 计提和摊销的时间尽可能短, 计提和摊销的金额尽可能在前期大。因为这样使得在前期, 可与收入配比的费用更大, 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冲减更多, 从而使所得税在前期缴纳得更少。当然, 对于摊销的年限和计提的方法, 国家税法均有相应的规定, 并不可以随意选择, 但是, 这些规定仍存在一定的弹性, 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完全可以做出更有利的选择。

(3) 期间配比的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这类费用一般与当期的收入无联系。对这类费用的筹划, 我们重点在于根据盈利状况控制费用确认的时间和计量的金额。一般的原则仍然是, 使费用确认的时间尽可能提前, 前期的费用确认额尽可能大。例如, 对坏账准备金的计提,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 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一种是直接法, 即在企业发生坏账时直接计入成本、费用;一种是备抵法, 即企业平时可按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 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时, 冲减坏账准备金, 而不是直接计入成本、费用。备抵法在企业尚未发生坏账时, 便可按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 计入成本在税前进行扣除, 发生了坏账时, 如准备金不足冲减, 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比例内, 企业可以进行补提。从时间方面来看, 备抵法提前作为费用在税前进行了抵扣;从金额方面来看, 备抵法作为费用在前期合计抵扣所得税的数额更大。所以, 企业尽可能选择备抵法进行坏账处理, 以产生更多的税前抵扣效益。

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税务筹划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提方法选择、债券折价溢价的摊销方法的选择、低值易耗品及包装物摊销方法选择等等, 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理性的纳税人应充分利用这一空间进行税务筹划, 以节约税收成本。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周铁军.会计政策选择在税收筹划中的运用[J].财会审计, 2007.7

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纳税会计 纳税筹划 经营策划

Research for tax accounting to carry outtax planning ofrequirements and procedures

Tian Di Wang Shufeng

Abstract:Tax accounting of the main functions is tax planning and therefore must bear the economic unit of taxrelated business planning tasks.In practice,tax accounting must first master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ax planning,follow reasonable procedures,seriously grasp the actual situation ofenterprise,to establish the focus of tax planning goals,to develop a practical ratepaying plan,And through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management planand operating activit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ict control system,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and personnel to implement coordinated tax planning program.

Keywords:Tax accounting Tax planning Operating plan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129-03

研究表明,纳税会计的主要功能是纳税筹划[1]。但在我国,部分单位设立了纳税会计却依然停留在涉税业务核算,即只会算税报税,而没能有效地发挥纳税筹划的重要职能,以致于影响到很多企业企事业单位设立纳税会计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纳税会计不懂得怎样开展具体的纳税筹划工作。可见,设计纳税会计开展纳税筹划的要求与程序,对会计顺利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指导意义十分重大。

1.纳税会计开展纳税筹划的要求

纳税会计应通过接受培训、咨询专家和自主研究等方法,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素质和驾驭税收政策能力,尽快达到纳税筹划的各项要求,为顺利开展纳税筹划创造条件。

1.1 专业技术要精。

纳税筹划是涉及到包括会计、税收、管理、财务管理、统计分析等诸多学科和专业在内的一项高智能工作,客观要求纳税会计务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论和灵活驾驭专业的扎实技术,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恰当地运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出各个“目标税种”的分布环节与结构并产生税负影响,以此确立纳税计划的重点方向和范围以及应采用的专业技术方法。

1.2 政策能力要强。

纳税筹划讲究“用好用足税收政策,为纳税人创造税收利益”[2]。国家税收政策频繁,变化速率高,经常出现同会计准则要求的诸多差异。所以,作为经常与税收政策交锋的纳税会计,一定具备娴熟的政策驾驭能力。既要及时把握税收政策动态,随时捕捉到适合本单位应用的政策;还应该对政策理解到位,把握政策精髓。如原消费税政策和新《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粮食白酒企业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不论将来押金是否退还,一律并入所包装货物销售额计征消费税”,纳税会计的正确反应便是该政策属于“一法二用”,即粮食白酒企业收取包装物押金“不仅应征消费税,更应征收增值税”。这样,才能引起对包装物押金纳税筹划的高度重视。

1.3 工作经验丰富。

纳税筹划不是纸上谈兵,而完全属于实战工作。从纳税计划到具体实施方案,都必须与筹划单位实际经济活动紧密相连、步步衔接。换言之,纳税计划和筹划方案完全是结合筹划单位产生税收的实际经济活动情况制定的,是对实际纳税活动站在经济学高度的内容提炼和科学理财深度的方法挖掘。因此,要求纳税会计既要全面、细致地掌握单位的实际情况,又要具有丰富的会计、管理、税收、法律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还要有能与税务机关建立友好关系并始终保持密切交往的秘诀。只有这样,方能确保纳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方案实施一帆风顺。

1.4 提前运筹帷幄。

“时间超前性”是纳税筹划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客观要求纳税筹划务必在经济活动运行期内或者尚未发生之前进行,决不能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后开展。纳税义务一经发生,就必须如是核算和申报纳税。任何以降低当期应纳税额为目的的“会计调整”,都构成偷税。纳税会计应在企业活动没有发生之前,就要通过理论和经验预测等手段,拟定出纳税计划并形成分步、分块、分人的筹划实施方案,下达到相关部门、环节、领域、层次和人员贯彻落实,按照筹划方案控制运行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计税结果,才是真实的、合法的,并且一定是节税策划所预期的。

1.5 明确纳税筹划目的。

纳税会计必须首先明确单位领导的筹划愿望,指导自己为什么进行筹划。一般说来,纳税筹划主要有四大目的:减少税金支付绝对额的“节税”,减少税金支付相对额的“递延纳税(晚纳税)”,设法将自身税负转移别人承担的“税负转嫁”和避免税收额外负担的“纳税成本控制”。其中,节税是任何单位领导都不能放弃的首选目标,纳税会计必须承担节税筹划任务。

除此而外,纳税会计要参悟单位领导意图,并结合自己的能力、工作时间和精力,量力负担。

2.纳税筹划的程序和方法

纳税筹划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纳税筹划的基本程序是指纳税会计从筹划前准备(按照基本要求操作)到最后完成,需要经历的工作流程和次序以及应同步完成各步骤的工作内容。纳税筹划是企业理财活动,属于经营管理策划范畴,因此没有法定程序,也没有统一规则和操作指南,需要纳税会计在结合实际需要,自行摸索规律。就一般情况而言,纳税筹划的程序应遵循以下步骤开展:

如图所示:纳税会计首先掌握纳税筹划的各种客观要求,这是开展纳税筹划的基本前提;当单位作出纳税筹划决策后,纳税会计立即进入“准备程序”——分析单位涉税经济活动和影响纳税结果的要素及关系;继而履行纳税筹划“技术程序”:依据分析论证结果,确立纳税筹划的主要或重大目标,围绕目标制定确保主要税种税负最低、纳税时间最晚、税负转嫁效果最好的《纳税计划》,随即指导相关各机构部门制定和落实“纳税筹划方案”,最后根据方案落实信息反馈进行计划和方案评价,调整和完善新的纳税计划方案。

3.纳税策划的具体步骤与操作方法

3.1 分析涉税经济活动。

税收产生于经济活动,企业每一项经济活动和行为都影响到纳税。首先,纳税会计应比较分析单位应纳各税种的税负,确定应重点筹划的主要税种目标;然后分析现行经活动运行的方式、程序、时间、效率和效果等,确定影响税负较大的重点经济活动或行为的方向、范围,以便确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和实施的经济部门。对单位经济活动分析的覆盖面要广,要细致入微,包括企业产品市场分布、客户信誉及索要发票情况,原料来源、质量、价格与供应商提供发票情况,资产规模、性能、维护保养状况,部门功能、履职能力与相互协作程度,领导管理水平、习惯、理念、作风及对税收关注程度,产品工艺水平、产品结构、生产能力、创新水平、仓储运输方式,费用结构、额度、控制措施等。

3.2 确立纳税筹划重点目标。

纳税筹划无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善于抓大放小,立足主要税种和大项目。对于税种,工商企业主攻增值税、消费税,劳服各业主攻营业税,公司必谋划企业所得税,自然人企业和事业单位须筹划个人所得税;从产生税收的经济内容看,重点目标集中在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以及企业所处的投资、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分配等重点环节上;从企业关注目标上,重点围绕绝对节税、递延纳税、税负转嫁和降低纳税成本等四大方面的某一个或几个,当纳税会计业务分工比较细化,纳税筹划力量比较雄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全面筹划。

3.3 制定纳税计划。

制定纳税计划,是纳税会计施展纳税筹划技术的第一步,纳税会计应按纳税筹划的要求和目标,结合纳税筹划实际工作量负担,确定自己单独策划或借助配合力量筹划等形式。纳税会计单独制定纳税计划,筹划成本最低且实用性最强,但工作负担最重。适合应纳税种少、牵涉业务面小、纳税筹划任务较轻、工作量较低的中小企业和以扣缴个人所得税为主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大中型企业和巨型企业,因目标税种多且牵涉经济内容杂、领域广、环节多、工作量大,完全由纳税会计承担纳税筹划,势必影响到日常涉税经济业务核算和纳税信息报告时间及质量,为此应借助财税专家教授、分支机构会计能手等内外配合力量支援来完成。而对于大型项目的纳税计划和长远纳税规划以及未设纳税会计的单位,其纳税筹划工作可以委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校教授、理财规划师等外部机构或人员进行,这另当别论。

制定纳税计划,要善于抓大放小,突出重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比如,当单位同时缴纳税种较多时,侧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税负重、筹划收益高的大税种筹划,忽略车船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负低、筹划成本高的小税种筹划;纳税计划的内容主要应包括计划期、主要税种名称、纳税最高额指标线、税基指标控制线、相关经济指标控制点等。例如:农产品加工企业纳税会计论证计划期内增值税指标为至多10万元,其计划内容列出销项税额控制在30万元以下,进项税额应保证在20万元以上。

3.4 制定纳税筹划实施方案。

纳税会计制定的纳税计划报请主管领导审批后,各相关部门或机构应据以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所制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按照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原则,能让各级各类人员从字面上就能直接读懂读透,一看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如纳税会计围绕当期进项税额保证20万元以上的计划指标,要求供应部门“对所有农产品收购均必须开具或取得合法正规发票”,供应部门就要据此制定方案:“向家庭农场和农户收购农产品时,采购员出发前必须到财务部签领《农产品收购专用发票》;收购时必须先让交售人在发票上确认签字后方可付款,一户都不能漏开发票;向供销社、粮库、商贩等收购时,采购员必须向交售方索要正规发票,不得以‘白条’顶替”。

此外,纳税会计要对方案制定提出比较客观、具体的操作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如国家规定“企业销售因清理债权抵回的货物,应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的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纳税会计就应要求“清欠办”原则上必须欠债还“钱”,对于及特殊情况只能收取货物的,应按国家规定销售额4%(3%征收率与附加税费之和)的比例加收,作为货物“变现”的增值税及附加税费负担转移。

需要强调说明,在实践中并不能直呼其名曰“纳税筹划方案”,而是体现为各个部门机构的业务工作和活动事项的具体安排,是相对于纳税计划而言的“方案”。对各个机构部门来说,通常表现为“分月工作计划”,如财务计划、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所不同的是,在有纳税筹划需求的企事业单位,这些工作计划需要按照纳税计划制定并报呈纳税会计审核调整,因此也就具有了纳税计划执行方案的性质。

3.5 指导并监督纳税方案的落实执行。

纳税筹划是纳税会计的工作任务,更是一个从纳税会计设计到落实再到产生结果的连续运行的动态过程。其中,落实执行纳税筹划计划和方案,是确保取得纳税筹划预期效果的关键与核心。纳税筹划方案落实需要通过以下途径:

3.5.1 参与经营策划发布纳税筹划指令。

不注重经营管理策划的企业,就不会有真正的纳税筹划。因为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策划重要组成部分的纳税筹划,不能孤立运行,需要借助经营管理执行落实才能发挥效用。所以,应提前渗透于企业的各项采购、生产、销售、分配等工作规划和计划中,并通过计划、指挥、协调、领导等活动产生结果。纳税会计参与企业策划的主要方式包括:

3.5.1.1 形成会议决议内容。税收活动遍布于供产销和利润分配各环节,所以企业管理层召开的管理会议、采购会议、生产会议、销售会议等,以及董事会召开的的投资、兼并、清算、资产处理、股息红利分配等会议,都应该允许或要求纳税会计参加;纳税会计要发布与筹划目标相关的工作要求和指令。如采购会议提出采购员务必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小规模纳税人低价采购货物必须索取正规发票或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发票。这样,纳税会计的意见或要求就会借助会议决议,以单位文件指令的形式形成经济活动“政策要求”,有关方面必须认真履行。但要注意,纳税会计凡是参加生产经营会议,要坚持保守商业机密,不应做任何解释说明,并有权拒绝相关提问。

3.5.1.2 参与制定企业经营策划。每个企业都需要制定发展规划和经济计划。在此过程中,纳税会计一定要积极争取参加,提出应该融入有利节税的意见、建议或要求,并在技术上给予必要指导,以便使日后制定具体纳税计划最大限度地与企业规划保持高度一致,避免发生冲突引发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抵触情绪,影响纳税筹划效果。

3.5.2 争取法人授权直接部署。

纳税是直接影响单位利益的净损失指标,主管领导应予高度专注。纳税会计应争取单位最高行政长官的授权许可,就可以直接将预先制定通过的纳税筹划方案,形成规范的文件制度,发布到各个相关部门,要求其认真落实执行。

3.6 调整修订纳税计划。

税收政策和经济活动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加之纳税计划和方案本身可能存在问题,客观需要纳税计划应经常进行调整以确保日臻完善和成熟。纳税会计应经常浏览国家税收政策,随时掌握税收动态信息,再结合纳税筹划方案落实执行情况,分析确定需要修订、调整的目标、内容、范围及影响指标,然后按照制定纳税计划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纳税计划的调整和修订。

4.纳税会计开展纳税筹划的保障措施

4.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4.1.1 建立纳税筹划责任包干制度。

明确会计机构负责人全面领导纳税筹划方案执行落实工作,纳税会计作为纳税筹划第一责任人,应直接对会计机构负责人报告工作和请求批示相关责任处理,同时对计划执行负责;各级各类业务部门和职能机构主管领导为纳税筹划方案第一责任人,对纳税会计负责通报情况和承担方案落实的主要责任;项目或业务经办人为一般责任人,直接对部门机构领导负责。通过确立层层包干管理,使纳税计划深入单位各个领域和层面,促使人人都为纳税做贡献,人人都为纳税筹划尽心尽力的良好氛围。

4.1.2 建立纳税计划执行报告制度。

纳税会计应按月向单位主管领导提供纳税会计报表和税负分析指标,报告当期纳税或扣税情况,请求法人批示;各部门机构领导应每月三旬各一次向纳税会计通报其纳税筹划方案落实执行情况。纳税会计应根据纳税筹划需要,对各个部门机构的工作方案作出执行总结,并对其下一步工作安排提出指导意见。

4.1.3 建立纳税会计巡检制度。

纳税会计不能殷建立了报告制度而坐等报告,必须经常主动与各个机构部门领导和主要项目经办人员联络沟通,借此机会巡回检查纳税计划和筹划方案落实执行情况,对属于“关键控制点”的要害机构部门或业务事项,应经常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督促,以提高纳税筹划方案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4.1.4 建立奖惩制度。

纳税筹划要求要形成制度,建立待遇兑现办法和奖惩明细条款,奖优罚劣,公平对待,确保各个部门机构和人员的全力配合协作。如采购工业品不能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务代开)的,应给予什么样的处罚;连普通发票都不能索取的采购员,又应给与什么样的处罚;向农户和家庭农场采购农产品或向居民收购废旧物资,没有开出收购发票的该怎样处罚;采购农产品对全部符合纳税计划要求的采购员,应给与什么形式和程度的奖励等。

4.2 认真检查考评并兑现奖惩。

在经济单位,纳税筹划应和国家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避免流于形式。为此要求,除了制定纳税计划和指导纳税筹划方案制定外,纳税会计应将主要精力放在纳税筹划方案落实贯彻的检查监控上,悉心做好纳税计划控制。所以,纳税会计应参与阶段性工作检查考核和评比,对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特别是关键控制点的表现,要明确提出奖惩意见和建议,报呈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对有功人员、责任人的奖惩,分月或分季或每半年兑现一次,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拖到年底让相关人员心中“没底”。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制度的威力和肩负纳税筹划责任的重要性,积极而认真地履行职责,努力配合纳税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树锋.纳税会计的职能辨析.会计之友[J].2007.2(11)

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教学大纲 篇4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新税法;纳税筹划;所得税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和意义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筹资、经营、理财等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和筹划,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纳税支出,以谋求最大限度的纳税利益,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或现金流量最大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纳税筹划必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纳税筹划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措施之一。市场经济是激烈竞争的经济,经济主体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在经济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然采取各种合法措施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纳税筹划就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有力措施之一。随着我国税制的不断完善,纳税支出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如何优化纳税支出的纳税筹划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纳税筹划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提起纳税筹划,不少人认为纳税筹划就是牺牲国家利益谋取企业私利,这是一种错误观点。纳税筹划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本企业的负担便打起了少缴税的主意,但往往是事与愿违;有些企业又在不知不觉地多缴税。这就使纳税筹划逐渐独立出来,并成为企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活动。纳税筹划是通过非违法的避税行为和合法的节税方案以及税负转嫁的方法达到尽可能减少纳税行为,从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也就是说,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在不违反国家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科学安排,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技巧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最大化企业利益的行为。企业利益最大化了,同时也就给国家带来了应有的利益,两者并不矛盾,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没有企业的利益,国家利益也会受到影响;同样,企业不保证国家的利益也就没有了长久生存、发展的空间。

二、实行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纳税筹划几种方式

第一,人员录用的纳税筹划。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在进行人员录用时,要结合自身经营特点,进行如下分析:哪些岗位适合安置国家鼓励就业的人员;录用上述人员与录用一般人员在工薪成本、培训成本、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做好相关证件的备案、劳动合同的签署和社会保障的落实工作。

第二,人工费用的纳税筹划。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摈弃了计税工资制度,对内资企业非常有利。企业可以将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在所得税前扣除,较之以前是一项非常大的节税措施,避免了对职工工资薪金部分所得的同一所得性质的重复课税,使原来利用特殊身份进行纳税筹划的机会减少,同时又有利于广大企业在这方面的纳税筹划。但是,企业在作税前抵扣工资薪金支出时,一定要注意同行业的正常工资水平,以免发生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以致税务机关按照合理方法调整,那么后果将得不偿失。

第三,确定投资产品类型合理避税。税法对下列产品项目实行税收优惠:利用“三废”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列入国家科委计划的新产品、“星火科技”产品,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减免税产品。

第四,确定固定资产投资方式合理避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式分购买和租赁两种方式。采用购买投资的好处是折旧抵税,减少账面利润少纳所得税。不足的地方是,首先是交纳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其次是购置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能抵扣,在建工程期间的借款利息也不能在税前抵扣,而是一并计人固定资产原值,通过折旧的方式逐年抵扣,无疑使企业因纳税而导致现金流出提前,损失资金的时间价值。租赁的好处是租金抵税,也可以避免因设备过时被淘汰的风险,缺陷是无折旧抵税。企业应权衡以上两方面的因素,选择能最大限度降低税负的理财方案。

第五,企业筹资活动纳税筹划。企业筹资可以选择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种方式。利用负债筹资所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税前列支;利用权益筹资所支付的股息只能在交纳所得税之后分配。因此,利用负债筹资方式能极大地降低企业的实际资金成本。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既能在前期享受利息减税的优惠,而且一旦债券转换成功,不需要偿还本金和利息,不失为筹资的一种好方法,尤其是对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更应该大胆试用。

第六,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抵免筹划。国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学创新,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以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可以看到,通过积极争取,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改等工程完全可以进一步进行所得税抵免,在年度新增所得税有足够空间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

1、隋玉明.王雪玲.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8).

试论纳税遵从与税收管理优化 篇5

关键词:纳税遵从;税收管理;博弈

一、引言

纳税遵从,是指纳税人遵照税法及税收政策,向国家正确计算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税收,并服从税务部门及税务执法人员符合法律规范的管理行为。纳税遵从反映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是税收征管的最终目标。税收管理与纳税遵从是税收征管最本质、最核心的两大因素,在税收征管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征纳双方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差异性,再加上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长期客观存在,纳税遵从与税收管理两者博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经济决定税源,但税源不等于税收,在税源一定、税法不变的前提下,税源转化为税收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征管能力和水平的高低,而税收征管水平和纳税主体遵从程度是紧密联系的。

二、纳税遵从与税收管理博弈分析

在传统的纳税遵从经济学分析中,逃税问题通常被视为一种资产组合选择:申报的收入被看作是一种零回报的安全性资产,而隐瞒的收入则被看作是一种有回报的风险性资产。假定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目标都是追求预期收益的最大化,纳税人所选择的遵从形式是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应税收入,所选择的不遵从形式是故意低报应税收入。故意低报收入被查获后不仅要补税,而且要受到处罚。为了便于分析,还假定税收管理便捷、高效,因而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税务机关的检查能力足够强,并且高度廉洁,依法治税,因而违法的纳税人不可能通过贿赂等手段使税务执法人员徇私舞弊。根据博弈论原理,可构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博弈模型,列出对应于不同策略组合的效用矩阵。

1、博弈模型基本假设。设纳税人的实际应税收入为I,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应税收入为D(D小于或等于I),适用比例税率t(t1),纳税人的逃税概率为r,税务机关的查获概率或者逃税被查获的概率为P(0t),税务机关的检查成本为C,纳税人的预期收益以其税后净收入(或者税后可支配收入)来表示。首先来看纳税人的预期净收益。在欺骗税务机关的情况下,如果未受到查处,其预期收益为I-tD;如果受到查处,其预期收益为(1-t)I-ft(I-D),而纳税人在诚实申报的情况下,不管是否受到检查,其预期收益均为(1-t)I(不考虑纳税人受到检查时的遵从成本);再看税务机关的预期收益,在纳税人逃税的情况下,检查与不检查的预期收益分别为tI+ft(I-D)-C和tD;在纳税人不逃税的情况下,检查与不检查的预期收益分别为tI-C和tI。

2、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根据双方博弈的假设条件,得到征纳博弈的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表1)

在征纳博弈中,参与者所选择的战略既可能是纯战略,也可能是混合战略。在纯战略选择的情况下,由于检查概率和逃税概率要么为0,要么为1,因而征纳双方的博弈不存在均衡解。现在分析博弈双方选择混合战略情况下的均衡问题,即参与人以某种概率分布随机选择不同行动达到的均衡状态。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而言,选择混合战略就是分别选择一定概率的遵从或者不遵从和一定概率的检查或者不检查,也就是说检查概率P和逃税概率r都不等于0。当纳税人在欺骗与不欺骗情况下所获得的预期收益相等,并且税务机关在检查与不检查情况下所获得的预期收益也相等时,两者间的博弈就达到了一种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可以求出两者间的均衡解。

(1)检查概率的均衡解。给定检查概率p,纳税人选择逃税和不逃税时预期收益分别为:

选择逃税时的预期收益:

G1=[(1-t)I-ft(I-D)]p+(I-tD)(1-p)

选择诚实纳税时的预期收益:

G2=(1-t)Ip+(1-t)(1-p)

令G1=G2,解得p=1/(f+l)

(2)逃税概率的均衡解。给定纳税人的逃税概率r,税务机关选择检查与不检查的预期收益分别为:

选择检查时的预期收益:

R1=[tI+ft(I-D)-C]r+(tI-C)(1-r)

选择不检查时的预期收益:

R2=trD+tI(1-r)

令R1=R2,解得r=C/t(f+l)(I-D)

根据求解结果可知,当税务机关以p=1/(f+l)的概率进行检查,纳税人以r=C/t(f+l)(I-D)的概率逃税时,征纳双方的博弈达到均衡状态。这一均衡解意味着,逃税程度随着税务检查的边际成本的提高而提高,随着处罚率的提高而降低。

论纳税筹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 篇6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减轻企业税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合理筹划企业的各种税金,使企业税负最轻,成为目前企业面临的最为关键问题之一。纳税筹划是一种理财活动,也是一种策划活动。在纳税筹划中,一切选择和安排都是围绕着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来进行。就此阐述了纳税筹划在中国企业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及应考虑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纳税筹划;合理避税;营业费用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03-0010-02

一、纳税筹划的理论方法

纳税筹划是一种理财活动,也是一种策划活动。在纳税筹划中,一切选择和安排都是围绕着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来进行。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在理论界有多种不同的看法,但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包括为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和承担社会责任、保证社会利益的社会目标两个部分。从根本上讲,纳税筹划应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也就是说,在筹划纳税方案时,一方面不能一味追求纳税负担的减少,因为税负的减少并不一定会增加股东财富;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地考虑纳税成本的降低,因为那样有可能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纳税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和对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决策者在选择筹划方案时,必须符合财务管理的目标。纳税筹划既受财务管理目标的约束,但纳税本身又对财务管理目标产生影响。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应重视纳税筹划,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能动地利用税收杠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纳税筹划,使企业避开“税收陷阱”,尽可能地减轻纳税负担,同时通过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最大限度争取税收利益,并合理安排企业现金收支,避免不必要的纳税成本的增加和企业价值的损失。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和股利分配是财务管理的四大内容。纳税筹划对财务管理的四大内容都有重要影响。例如,在筹资中,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获取的资金其成本的列支方法在税法中所作的规定有所不同,是在税前列支还是在税后列支直接影响企业的负担,企业必须认真加以筹划,选择有利的融资结构。又如,投资者在进行新的投资时,基于节税和投资净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可以从投资地点、投资行业、投资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选择。又如,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效率的同时又要考虑到运转周期,以保证纳税时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能力。还有,税收政策不仅影响利润的分配,而且对累积盈余也有制约作用,同样需要纳税筹划。总而言之,纳税问题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各个过程,融于财务管理的各内容之中。

二、纳税筹划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抑制偷逃税行为纳税筹划和纳税意识的增强具有客观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这种关系体现在:纳税筹划是企业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水平相适应的,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账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技术基础。

2.有助于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最大化。纳税筹划可以节减纳税人的税收费用,还可以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陷阱,从而影响纳税人财务利益。纳税筹划可使企业不缴不该缴的税款,有利于实现财务利益最大化。

3.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水平。资金、成本、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大要素,纳税筹划就是为了实现资金、成本、利润的最优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离不开会计,会计人员要按照税法要求记账、报送财务会计报告和进行纳税申报,从而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

三、纳税筹划实践应用方法

1.延期纳税。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财务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延期纳税直接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应纳税额不能直接减少的情况下,通过纳税筹划,尽量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延缓当期的应缴税金,就可以改变应纳税额在各年的分布状况,从而使企业的现金流量提前,价值提高。如企业有一笔应税所得100万元,如果直接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25%的所得税率,应当缴纳25万元的所得税。假如经过纳税筹划,将该笔所得均匀分配到以后五个年度,则每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万元,每年只需缴纳所得税5万(20×25%)。虽然该笔业务的纳税总额不变,但按照6%的年利率计算,五年纳税现值只有21.07万元,相对节约3.93万元,即提高企业价值3.93万元。

2.企业可以通过设立销售公司的形式分摊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选产费。企业设立销售公司后,对内和对外共有两个环节取得营业收入,企业可以先将产品卖给销售公司再由销售公司对外出售的方式,产生双重收入,进而双重列支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等,这样完全有可能将原来超标准的三项费用全额在当年抵扣。而且,设立销售公司后,还可以通过转移价格的形式转移利润、分割利润等途径实现更大的流转税、所得税受益。当然,在这一筹划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做好成本效益分析。

3.合理划分营业费用。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非、广告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以及为销售本公司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等经常性费用,对上述费用,企业应当在营业费用科目中分设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研究各项费用的性质,尽量取得真实合法的凭证,可据实扣除的费用尽可能单列,不占用按标准扣除项目的扣除限额,同时,争取将按低标准扣除的项目转化为按高标准扣除的项目。

例如,某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的销售收入为1 000万元,企业当年业务宣传费的账面列支数额为8万元。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时,经税务部门审核,假定企业可以按销售收入5‰的比例列支5万元的业务宣传费,超限额标准的3万元业务宣传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企业补税后,到税务师事务所咨询补税的原因,事务所经调查发现,该企业将发生的1.8万元展览费列入了业务宣传费,但实际上这部分费用可以作为营业费用据实列支。税务机关补税的原因是:企业参加展览会展销,未按规定取得展览会的合同书、邀请函等凭证,仅有一张发票,摘要是“展览费”。税务部门审核时,认定这项费用属于“业务宣传费”,税务部门的理由是:企业没有证据说明该项费用不是业务宣传费;企业已将这笔费用在“业务宣传费”科目中核算。如果企业能够正确区分展览费和业务宣传费,依法取得所需的合理合法的证明材料,单独核算,那么,1.8万元的费用就可以作为可据实列支的营业费用,则可以节约4 500元(1.8万×25%)的税收成本。 对于广告费用和业务宣传费(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如具有广告性质的礼品支出)来说,两项费用的税前扣除比例不同,广告费的税前扣除比例远远高于业务宣传费;从宣传的角度讲,由于两项费用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企业可增加广告费、减少业务宣传费。

4.税负转嫁的筹划。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应缴税金全部或部分地转给他人负担从而造成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经济现象。税负转嫁的筹划通常需要借助价格来实现,其基本操作原理是利用价格浮动、价格分解来转移或规避税收负担。税负转嫁筹划能否通过价格浮动实现,关键取决于商品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大小。(1)税负前转。税负前转指纳税人在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或最终由消费者负担的形式。税负前转是卖方将税负转嫁给买方负担,通常通过提高商品售价的方法来实现。由于税负前转是顺着商品流转顺序从生产到零售再到消费的过程,因而也叫税负顺转。(2)税负后转。税负后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原材料或其他商品的价格,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原材料或其他商品的供给者负担的形式。由于税负后转是逆着商品流转顺序从零售到批发、再从批发到生产制造环节的过程,因而也叫税负逆转。税负逆转一般适用于生产要素或商品积压时的买方市场。(3)税负混转。税负混转又叫税负散转,是指纳税人将自己应缴纳的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税负混转通常是在税款不能完全向前顺转,又不能完全向后逆转时所采用的方法。例如纺织厂将自身的税负一部分用提高布匹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后续环节的印染厂,另一部分用压低棉纱购进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原料供应企业――纱厂,还有一部分则用降低工资的办法转嫁给本厂职工等。严格地说,税负混转不是一种独立的税负转嫁方式,而是税负前转与后转等的结合。

5.注重综合筹划,有效降低整体税负。纳税筹划必须围绕“企业利益最大化”总体目标进行综合策划,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不能局限于个别税种,也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纳税筹划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降低,而不仅仅是个别税种税负的减少。这是由于各税种的税基相互关联,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某一税种税基的缩减可能会致使其他税种税基的扩大。因而,纳税筹划既要考虑某一税种的节税利益,也要考虑多税种之间的利益抵消因素,要综合考虑、全面权衡,不能为筹划而筹划。

6.建立诚信和谐的税企关系。由于某些税收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弹性空间,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上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现实中企业进行的纳税筹划的合法性也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特别需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避免产生税务争议。只有得到了税务机关的认同,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履行了相关义务,筹划方案才会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利益。对产生的税务争议,一定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只有建立诚信和谐的税企关系,才能保证企业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防控涉税风险。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CPA考试委员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会计政策选择与企业纳税筹划探析 篇7

(一) 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

会计政策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其主要有:财务报表编制、会计核算以及财务处理方法等。会计决策是指在会计原则、制度以及程序的指导下, 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能够真实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过程。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色来分析, 会计政策为企业经营决策起到引导作用, 其采用合理的、规范的方式对企业会计信息内容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与此同时, 企业会计决策还与相关方法和原则相统一结合, 建立健全以企业整体经营管理发展目标为根本的原则之上, 优化企业管理策略。

(二) 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主要是指, 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 企业能够通过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 规范企业投资和经营管理内容, 通过采用合理的纳税筹划而实现降低费用的目标, 并为企业赢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方式, 可将税收作来企业选择筹划方式的依据。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情况, 利用会计政策来制定最低支出的纳税筹划, 降低企业税务支出, 减轻企业税务负担, 实现企业节税目的, 促进企业经营发展。

二、会计政策选择与纳税筹划的途径和目的

(一) 企业纳税筹划具备的条件

企业实施纳税筹划主要是为了根据相关会计政策, 做到合理避税, 提高企业的最大化经济收益。在相关国家会计政策中, 有些会计政策是企业必须实施的, 如对企业会计期间的划分、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以及记账方法等;有些会计政策是可以选择的, 如企业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票投资的计量以及固定成本的计量等。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是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根本, 并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 会计政策选择的途径

在纳税筹划环境下, 企业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目的性应当明确, 其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选择。第一种途径是指在企业选择税务管理方案时, 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以内, 充分利用税收中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 进而降低企业税费。第二种途径是指利用时间来延长纳税期。通过利用合理的处理方式将企业纳税期延长, 增多企业可利用资金, 并为确保企业经营运作提供保障。

(三) 税收筹划下会计政策选择的目的

税收是确保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 同时也是实现经济收益的基础, 同时可以有效的调整企业经营情况。我国根据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不同需求, 在会计政策方面实现可选择性, 并制定出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使得企业纳税筹划与同外部因素相关联, 正确引导企业经济符合国家要求, 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政策,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除此之外, 对于企业而言, 其经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最大化经济收益。会计政策选择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 应当为实现企业经济目标为根本。所以, 在企业纳税筹划条件下, 企业应当通过正确的会计政策选择, 减少企业税款费用, 并尽可能的延长纳税期, 增加企业可支配资金使用量, 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三、基于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纳税筹划的可行性

(一) 会计政策选择是实现纳税筹划的根本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纳税人通过利用纳税筹划来减轻企业税务负担。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有效且重要的纳税筹划基础, 作为企业的主要税种,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以企业收益为根本, 由于企业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不同, 企业所得税征收和核算也各不相同, 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 可以选择递延利润或能够有效降低经济收益的相关会计政策来进行企业纳税筹划。所以, 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能够给企业的纳税筹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纳税筹划的最有效方式。

(二) 会计政策选择使得纳税筹划可操作性加强

企业通过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来实施纳税筹划, 以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作为纳税筹划依据, 通常不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企业通常情况下的纳税筹划都会对企业的投资、筹资以及经营方式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导致企业筹划成本费用偏高。通过情况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所进行的纳税筹划, 不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同时, 受到企业内外部影响最小, 筹划成本费用较低, 其可操作从一定程度来讲有所加强。

四、企业纳税筹划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变, 政府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自由和条件, 但同时也给企业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具有自主权, 也在纳税筹划中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一) 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会计政策选择

固定资产主指企业所购物资在有限的年限内逐年进行折旧, 而该物资的折旧额将分摊到相关期间的成本中, 有效减少企业税收费用, 因此, 在降低企业税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 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来选择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并以此来影响企业税负以及生产成本和费用, 甚至影响企业经济收益情况。目前我国企业常用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这四个方法。通常情况下企业只单方面的考虑减少税收, 那么绝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这两种方法对固定资产折旧能够起到加速的作用, 并使得其前期的折旧金额会比后期的折旧金额大, 财务报表中所反映利用便会是前期比后期要少, 这就使得企业应当缴纳的税款前期比后期要少, 企业能够有效的延长纳税期限, 实现税收筹划的经济收益流入。同时, 也只有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才能取得最大化经济收益。

(二) 存货计价方法的会计政策选择

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还应当具有库存, 当存货发出的时候, 企业的实际存货成本记账方法有,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以及个别计价法和后进先出法等。企业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所得出来的存货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价值则不同, 对企业所得税和经济收益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通过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物价在持续上涨时, 企业选用后进先出法来计算本期出售的存货成本将会大大增加, 而期末的存货价值则相关会减少, 那么, 企业本期需要缴纳的税款将会大大的降低, 对物价上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另一种是物价持续下降时, 企业选用先进先出法来计算本期销售的存货成本, 如果物价处于上下波动较大的时期, 则适用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 来对此现象进行有效的缓冲进而缩短彼此之间的差距。

(三)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税收筹划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分为主要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 通常来说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根据资本占有比例和影响性来具体划分, 然而, 其包括有税收筹划的规范。所以, 在企业经营的会计期间内, 具有长期股权投资的企业经营如是前期盈利而后期亏损的, 那么所投资企业的股权应当采用成本法来进行核算;而相反的则应当采用权益法来进行核算。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上来看, 其所缴纳的税款金额是相同的, 但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导致前后期缴税金额不同。与此同时, 企业税收筹划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 税收筹划是企业的机会成本, 进行在整体的税收筹划过程中, 不能够把企业缴税作为重点筹划内容。

五、结论

企业税收筹划会对会计政策选择造成影响, 会计政策选择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依据, 通过充分利用会计政策来对纳税筹划进行规范, 确保降低企业纳税, 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 加强对纳税筹划的重视, 善于利用国家相关会计政策, 为企业会计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汪伟, 何志铭.中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纳税筹划关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08) .

[2]杨宇.中小企业运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纳税筹划的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19) .

[3]宁健.纳税筹划及其风险规避的理论思考[J].经济理论研究, 2014 (01) .

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教学大纲 篇8

摘 要 新《会计准则》对成本费用的确认、收入实现的确认、资产的计价等规定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各期的成本费用、收入都会产生影 响,进而影响应交所得税的数额,而且这种选择大部分在税法上都予以认可,这就为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因此,从税务筹划的角度选择合理 的会计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纳税筹划 所得税 合理避税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公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已于2007年1月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这是自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所做的最全面的一次修訂,这次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以国际上通行的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立足我国国情编制的,它涵盖了我国的所有企业,以后,我国的企业将不分行业、不分内外资企业,统一执行这一准则。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施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解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反倾销问题,有利于金融改革和化解金融风险问题,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形象。

税务筹划又称纳税筹划,一般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 对投资、筹资、经营、理财等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和筹划,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纳税支出。我国是法治国家,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法的规定性履行纳税义务。而纳税必然 减少纳税人的净利润,为了在合理、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达到节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纳税人必须进行税务筹划,进行税务筹划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1.新准则下企业筹资活动中纳税筹划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及对资本市场监管的逐步完善,企业会越来越利用节税效 果好的筹资渠道,比如在商业信用完善下,企业会更多地利用企业之间的赊销款来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可见,我国企业将逐步改变仅向银行借款和在证券市场发行 股票的筹资方式,更多地会考虑税收、资本结构、筹资成本以及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等因素来做出科学的筹资方案决策。因此,研究筹资活动的纳税筹划对我国企业的 财务管理活动以及生产经营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综合考虑纳税筹划方案对企业整体利益的影响。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除了要考虑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作用及税收收益外,必须合理安排好 企业的资本结构,防止出现过度负债的财务风险。在纳税筹划的同时,还要建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在纳税筹划收益和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之间进行全面综合的衡量,使企业获得最佳税收收益的同时,财务风险也较小,即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筹划时应综合考虑、全面权衡,防止纳税筹划方案顾此失彼而造成企业整体利益的下降,不能为筹划而筹划。

3.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长期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 益法,主要取决于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实际控制权的大小。一般来说,如果被投资企业先盈利后亏损则选用成本法,而先亏 损后盈利,则选用权益法。这是因为如果被投资企业经营发生了亏损,对投资企业来说,若采用了成本法核算,则无法冲减企业利润;而采用权益法核算,会因投资 企业发生的亏损而减少本企业利润,从而递延了所得税。尽管两种方法纳税数额相同,但纳税时间的不同可以为企业获得货币时间价值。权益法下的递延利润的作法犹如从政府那里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4.费用列支的选择。对费用列支,税务筹划的指 导思想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列支当期费用,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减少应交所得税和合法递延纳税时间来获得税收利益。通常作法是:已发生的费用及时核销入账。能够合理预计发生额的费用、损失,采用预提方式及时入账。尽可能地缩短成本费用的摊销期,以增大前几年的费用,递延纳税时 间,达到节税的目的。

5.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企业销售货物有不同的结算方式。我国税法规定,直接收款销售以收到货款或取得索款凭证,并将提货单交 给买方的当天为收入确认时间;采用托收承付或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好托收手续当天确认收入时间;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销货方式均以合同 约定的收款日期为企业收入确认时间;而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方式,以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时间。这样,通过销售方式的选择,控制收入确认时间来加以筹划,可以合理归属所得年度,达到获得延缓纳税的税收利益。

6.所得额的抵免政策。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的投资额,其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以后结转抵扣。因此,企业的应选择符合国家税收优惠的投资项目。纳税人只有在熟知我国新所得税法的前提下,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税收筹划的方法,遵循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原则,才能真正取得税收筹划的成功,做到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隋玉明,王雪玲.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8).

[2]隋玉明,王雪玲.我国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上一篇:晚出寻人不遇,晚出寻人不遇白居易,晚出寻人不遇的意思,晚出寻人不遇赏析下一篇:简爱每章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