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纳税会计(精选4篇)
说课稿纳税会计 篇1
《纳税会计》说课稿
经济管理学院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我们经管学院《纳税会计》课程的建设情况。
下面,我将结合本课程的教学情况,从六个方面进行演说:
首先从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对纳税会计这门课程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其中包括师资队伍与教材)、课程内容构建及设计、课程教法与学法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最后是对本课程的特色及存在问题简单阐述。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
《纳税会计》是我们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必不可少的地位。是融税法、会计等与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课程。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税务理论与实务能力。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涉税服务和涉税鉴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在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经法规》等专业必修课后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以企业的税务经济活动为对象进行会计管理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型课程;同时,本课程所形成的知识、原则和方法,以及披露的信息又是学习和掌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其他课程不可缺少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课程目标:
为了保证课程功能的实现,本课程的课程目标遵循学院、专业与课程的分层设计原则,确立了以下目标:
1、基本素质培养:(1)培养依法纳税意识
2、专业能力目标:
(1)企业主要税种计算能力
(2)纳税申报表的填制能力
(3)涉税业务账务处理能力 :(4)了解我国现行税收法规
这一项基本素质,四项专业能力能使得学生达到的一个效果:就是“懂税法、会办税、能考证”。
懂税法:熟悉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以及企业纳税的基本程序;掌握各税种法律制度;了解不同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缴纳的主要税种
会办税:培养学生对各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能力;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及报税操作能力;主要涉税业务会计账务处理能力;以及对企业进行初步的纳税筹划
能考证:兼顾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书的需求,夯实与考核要点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资格证与毕业证双证书就业。实现学生懂税法、会办税、能考证的教学目标。
(四)就业方向-就业层次:
随着现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涉税业务工作量与复杂度随之增长,社会对纳税会计的需求增长也是较快的。其就业方向大致有企事业单位、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税务咨询代理机构等。以企业就业为例,刚开始可以从纳税会计做起,向着税务主管、会计主管晋升,未来可以做到财务总监,顶级税务专家等高端职位。
二、课程所需教学资源
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我将从教材教辅资料、师资队伍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材教辅资料:
1、首先在教材建设上,我们该课程选用的是罗新运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纳税会计》,共分九个章节,该教材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强化实训、突出技能培养”的要求,根据企业就业岗位用人的实际需要,在总结企业纳税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每章节后都有综合练习与实训。具有较强实用性。
2、同时关注国家地方各级税务机关网站,掌握最新的税务政策,税收法规,保证税务知识的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3、让学生认识各种税种票样以供学生课上实训。
(二)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教。而这离不开一支优秀教学团队的支撑。
这是我们的核心教学团队,主要负责日常的会计教学工作。从团队构成看,职称、学历等各方面均符合课程要求。
。这是近几年来教学团队涉及到的一些教科研成果,主要包括:教科研课题、专利项目、教学论文和研发教材等。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及实践调研。这也是对本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三)实训基地
学校有专门会计手工实训室以及电算化实训室。供学生进行实务操作模拟训练,可以根据课程设置进行专项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
另外我们为学生提供了部分签约的校外实训基地,将学生送到企业、事务所等机构进行实习,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到真正的实际工作当中。
三、课程内容构建及设计
本部分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课程设计理念、课程教学设计要求、课程任务驱动设计、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1、教学课程综合化:将税法与财务,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结合设计本课程。同时将之前所学会计基础知识进行温故知新,融会贯通。
2、教学模式导向化:建立以完成办税业务岗位从业人员工作任务为导向,突出学生操作技能及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化教学模式。
3、教学实施层次化
引入案例、情景等,将本课程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寓于其中。同时课程讲述注重理论性,事务性,时效性,综合性。以教学任务为驱动因素带动学生熟悉税收征收管理规定,税款的计算,税款账务的核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制。
(二)课程教学设计要求 课程教学设计突出四个特性:
1、理论性:注意理论讲授适度、够用、简略、易懂
2、实务性:注重税款计算、纳税申报实际操作能力
3、时效性:税收法律法规及时更新
4、综合性:将本课程与法律、财会等相结合
(三)课程任务驱动设计
以课程教学任务为驱动:要求学而生做到以下四方面:税款计算、申报表填制、账务处理、熟悉税收征收管理规定。
(四)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从内容上分为三大类:纳税会计概述、流转税、所得税类。计划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训36学时。
第一章,税法概述;第二章,增值税会计;第三章,消费税会计;第四章,营业税会计;第五章,关税会计;第六章,资源税会计;第七章,财产税会计;第八章,企业所得税会计;第九章,个人所得税会计。
四、课程教法与学法设计
课程教法与学法讲求四个原则,分别是:
1、“教为主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身边事例,以浅显化、通俗化方式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为主体:引入案例、情景、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3、“练”为主线 :避免只学不练,只听不练,组织学生适当课堂、课外练习;运用、消化、巩固知识;
4“用”为根本 :强调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每一专题结束后,组织学生实训,组织学生到税务机关、企业观摩涉税业务。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以学为乐。这句话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探索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本课程的全部学习工作任务就是要完成九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都要完成与实际工作相同的从原始凭证到纳税申报表的数据归集处理过程。主要是:纳税工作流程,增值税计算、申报与核算,消费税计算、申报与核算,营业税计算、申报与核算,出口退(免)税计算、申报与核算,关税计算与核算,企业所得税计算、申报与核算,个人所得税计算扣缴与核算,其他税种计算、申报与核
算。每个教学项目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教学模块,教学模块下又设计了具体的知识、技能要求,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
2、现场观摩法:授课教师带领学生下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学习,观看真实的涉税业务处理过程,适当的时候学生也可以跟着实训基地相关工作人员直接到税务机关参与真实报税工作。体验主要税种计算—申报—缴纳—会计处理流程,增强对办税员岗位工作流程的感性认识。
3、案例分析法: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案例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说等个单项实用案例,还包括跨项目的综合实用案例。通过案例演示能够较好地引导课程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税收理论的理解。通过对不同内容案例的运用能达到普通说教所无法做到的效果,如通过违法案例的警示作用,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意识;通过纳税筹划案例,能让学生看到学好企业纳税会计给企业带来利益。
4、模拟实训法:在校内实训室模拟环境下,以某个纳税项目所涉及的经济业务的仿真原始凭证为基础,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涉税票证的填开、日常业务的会计处理、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填制等一系列办税员工作任务,任务完成过程既是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技能提升的过程。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
(一)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主要根据平时作业、课堂实训、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期末成绩占80%,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对税收法规的理解、对各税种计算、申报和会计核算技能的掌握。
(二)课程评价
本课程评价分为“学生评、学校评”:以学生感到《税法》适用、有用为标准; “考试,考核评” :以学生掌握税款计算、核算、纳税申报等能力为标准;“用人单位评”:以用人单位对学生涉税岗位上手时间、熟练性等为标准。最终通过课程评价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六、课程特色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特色
1、实务性:要求学生具备财务工作中涉税业务核算操作能力;
2、时效性:教学内容变化较快,要求随时关注税收法律法规变化情况,注重知识的更新和补充培养学生适应快速变化要求的能力。
3、综合性:由于我国纳税核算采用借助会计核算资料,按税收法规进行调整,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法律、会计、财务等知识联系紧密,既要保持各学科自身独立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同时又要体现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协调和统一,才能使教学内容要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和层次分明的整体。
(二)存在问题
1、实践教学达到的效果与企业对我们学生的素质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应对措施:加强税务实践教学的探索,配置模拟的网上报税软件,硬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的涉税工作当中。
2、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应对措施:“请进来”或“走出去”:聘请税务方面专家,构建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由于学生前期学习《基础会计》、《国家税收》等课程,相对来说已有一定的税法理论和会计核算基础,但学生“听”的能力较差,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喜欢动手操作,习惯于直观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对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理解不是太透,因此对各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及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应对措施:加强《税务会计》课程的案例教学、模拟实训教学。采用这种贴近实务工作的教学形式,形成形象、生动的示范,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化难为易。
我的汇报完毕,敬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与指正!
会计科目 账户说课稿 篇2
《基础会计》是我校会计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入门课,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的课程,其主要研究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要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内容、既有难以理解的概念又有较为复杂的经济业务核算。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本节课我联系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将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学、做”一体化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第二,说说教材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张玉森、陈伟清老师主编的《基础会计》(第三版)第三章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三章是《基础会计》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起到,在教材中对其后的学习内容起到打下理论基础的作用,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为以后复式记账、账户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一年级学生。作为刚进校的学生,他们对于会计这个专业、基础会计这门课程以及本次课的内容都是陌生的,可以说没有初始知识和能力。他们经过前面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平衡公式,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具有差异性。所以在教学中尽量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地位,我把教学目标分解为以下三方面。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分析、归纳总结、探究思维及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知识目标:本着支撑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本次课选择以下知识点:
(1)会计科目及其设置原则;(2)会计科目的内容及其分类;(3)会计科目的级次;(4)账户及其设置;
(5)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其分类;(6)账户与科目的关系;
素质目标:
1、加强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的感性认识,构建会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辨证意识。
2、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注重团队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
教学重点:会计科目的内容及其分类、账户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会计科目的内容、账户的基本结构
教学突破:对于重点、难点知识,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用实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反复训练使同学们牢记掌握; 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第三、我来说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知识,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即案例教学法、启发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并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教学课件。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创设情境,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的案例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认识,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自主探究新知,开发学习潜能。
第四、我来说说学法
【学法指导】科学有效的教法需要学生要有有效的学法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我来说说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应用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探究问题的实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 动地探索知识,找到学习的乐趣。
第五、我来说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做如下安排:
1课前准备:教师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学生课前预习2课堂教学
步骤一:复习导入 清点人数,检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提问复习上次内容。(六大会计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复习:六大会计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课件展示两个引例
1、炼铁厂有库存铁矿石2000吨,单价600元;服装厂有库存花布5000米,每米单价15元。铁矿石与花布之间无任何的可比性,但是对于本企业而言,都属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原料,在企业资产中他们应该属于同类的。
2、炼铁厂银行存款50万元,有铁矿石120万元,有厂房一栋价值400万元,银行存款、铁矿石、厂房都属于企业的资产,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他们的使用情况不一样,在企业资产中他们可以不属于同一类。
引导语:因此设置会计科目可以使不同,也可以使同一企业会计信息更详细、更具体。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状况。提出 问题 1:怎样对上述两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
问题2:为了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状况,怎样使企业会计信息更详细、更具体?----(学生思考,老师板书本节课题)
(设计思路与目的:激发学生的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做到有的放矢)步骤二:讲授新课:
学生阅读《会计科目表》,熟悉会计科目标准名称。老师详细讲解会计科目表。
学生操练:由学生自己说出引例中第一笔和第二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采用分组讨论,观察归纳的方式,每组派代表回答,相互点评。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一、会计科目)
(设计思路与目的:增强学生对会计科目的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利用学生短时记忆30秒的特点)
步骤三:深化-进行反向训练
通过课件课件展示 实例 进一步识别会计科目,正确区分会计科目的所属类型。(老师板书:
一、会计科目设置原则、会计科目分类)
设计思路与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及语言的表述能力。问题由浅入深,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每一位学生在积极活动和思考后都有所得,为进一步探究新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思维和认识环境。)
步骤四:归纳会计科目的知识点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
各会计核算单位的明细科目千差万别,因此,各会计核算单位在总分类科目下,根据自身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自行设置明细科目。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会计科目都要设置明细科目,如“库存现金”、“累计折旧”等科目就没有必要设置明细科目。
步骤五:通过实例导引出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科目只能描述其涉及的内容,而无法记录下来,需要开设账户。(老师板书:账户)
通过课件课件展示老师详细讲解账户的概念和意义。通过款项在银行存取的实例来具体讲解银行存款账户的设置、增加数和减少数的登记,计算“本期增加数” 150560元,“本期减少数” 39440元,“期末余额” 150560元。他们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四个金额要素的关系就是;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因此,账户由账户名称和账户结构两部分组成。课件展示:账户的基本结构
左方和右方,一方反映增加,一方反映减少。通常就把账户的结构简化成“T”型账户。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采用“T”型账户来记录经济业务,而是采用账页的形式,展示真实会计账页通常包括的基本内容: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凭证号数(用以说明账户记录的日期及来源);
3、摘要(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4、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5、余额。
通过银行存款账
(三)账户的分类
每一个账户只能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个方面,不可能对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加以记录。账户分类就是研究这个账户体系中各账户之间存在的共性,寻求其规律,探明每一账户在账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加深对账户的认识,更好地运用账户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反映。
1、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就是按账户所核算的经济内容与各会计要素的联系分类。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一般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六大类。即某账户属于哪一类账户由会计科目所属类型决定。
研究账户按会计要素的分类,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如何设置账户以及提供核算指标的规律性,以便正确地运用账户,为经济管理提供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指标体系。
2、账户按提供指标详略程度分类
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会计核算资料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求会计核算能够提供一些总括的指标,而且要求提供一些详细的指标,各类账户还需要进一步细分,形成不同层次的账户。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略程度分类,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的,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它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总括核算指标。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根据本企业业务的特点按统一制度规定设置若干个总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开设的,是对企业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它能够提供某一具体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指标。明细分类账户是依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设置的,它所提供的明细核算资料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各个企业的经济业务具体内容不同,经营管理的水平不一致,明细分类账户的名称,核算内容及使用方法也就不能统一规定,只能由各企业根据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规定。
(四)账户与科目的关系
会计科目和账户在会计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按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设置的,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经济内容。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只能表明某项经济内容,不存在结构问题也不能反映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能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步骤六】训练巩固
指出案例一余下的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并根据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并判断会计科目的类型。
【步骤七】总结 小结归纳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本次课主要学习了会计科目和账户,作为复式簿记的基础,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的记账实体。会计科目和账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同学们能根据经济业务判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并能正确的分类。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理解经济业务反映的资金运动,本节小结我设计了这样3个问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哪里最难?3思考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 步骤八: 布置课后练习内容
步骤八:课后作业布置
1、见配套习题集
P9习题三、四、五
(设计思路与目的:通过课后作业进行巩固,并以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平时成绩考核)。
说课稿(初中生物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第五单元第14章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本节是第五单元第14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第二节。本章主要是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懂得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各种生物体都要通过生殖和发育来维持种族的延续。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内容比较多,安排了两个课时,我说课的内容是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是第二课时。本节课是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出发,探究它们适应传播的结构,是对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进一步阐述。
本节课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让学生自己课前收集当地常见的成熟的果实和种子,让学生提前对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通过解剖、观察等试验方法,探究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最后教师播放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不同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具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生物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用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以及学生已有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订为如下: 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究等能力。情感目标:通过认识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规律,感受生命延续的唯美与神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果实和种子适于传播的结构特点,领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规律。
我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植物为了生存,为了物种的延续,形成了各种各样巧妙的结构,果实和种子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决定了它们的传播方式是什么,才能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规律,理解起来较为抽象难懂。因此,确立为重点。
二、说教法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较少注意果实和种子的传播。因此我在教学中会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植物种子传播的视频资料,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辅以教师的讲解,来突破难点。
本节课主要是以探究实验为主,教师要转变角色,由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设计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分析,通过质疑、探究、交流和总结来实现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由于果实和种子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好奇、好胜心教强,喜欢动手、动脑和参与小组活动,但分析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不高。因此,在学法上我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他们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我是这样安排程序的:
(一)导课:幻灯片显示小学学过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引入 植物妈妈有办法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靠的是什么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的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的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这样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接着板书: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二)新课讲授
探究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
1、让学生自己课前收集当地常见的成熟果实,如豌豆、油菜、苍耳、蒲公英等,每组至少两种。
2.布置学生每组选取一种果实或种子讨论,设计并填写探究方案,期间教师巡视并适当给于建议。
3.通过解剖、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实验方法,探究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
4.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并在全班内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
5.通过提问:想一想,具有肥厚而且果肉的果实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并教师播放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视频资料,引导题目总结出于其传播方式相适应的果实和种子的一些结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巩固与提升
1.小组共同完成探究报告及自我评价第二题和思维拓展内容。
莲塘四中
青春有格说课稿说课稿 篇4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青春有格》。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青春有格》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二框内容。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在学生对青春的身心变化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内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在青春期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言行。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基础,因此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
2、过程与方法:体会“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3、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三、说教法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以下三种教学策略:
主探究法:运用教材设置的探究与分享,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法: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按照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讨论回答。
师:是呀,做人总会受到一些规则的约束,总有一些界限不能逾越。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青春有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有了直观而生动的感受,创设了小学一年级的情境,勾起学生的记忆,通过适当的提问,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学习行己有耻
1、含义
一个人行事,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行己有耻对于青少年的要求?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探究一:
1.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交流点拨: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遵守网络规则,等等。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交流点拨: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说谎、欺骗是一种不良的道德品质,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三)、学习止于至善
1、止于至善的含义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2、止于至善对我们青少年的要求?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活动二:分享教材P30童小勇事迹: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交流点拨:上述同学的议论说明了少数同学心目中“对做公益事业能否长期坚持下去”持怀疑的态度;但更多的同学是赞赏童小勇同学的行为,并能从中受到感染、鼓舞,体现了榜样的力量。
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交流点拨:我会被童小勇同学的行为感染,为他点赞,并打算在学习中生活中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他人、关爱他人。
(2)、在生活中寻找“贤”并将他们作为榜样。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
3、榜样的作用?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四)小结
今天学习知道青春有格,就是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就是“少年之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我们做一名有志青年,张扬自己的青春,放飞自己的梦想。
四、说板书设计
本板书设计内容简洁眀了,重难点突出。
(五)课后可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