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规划

2024-08-09

纳税规划(精选5篇)

纳税规划 篇1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 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和经济的调节作用愈加明显。作为承担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的企业, 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情况下, 科学分配个人月工资收入及年终一次性奖金、合理规避个税税负是企业为员工谋福利, 为企业谋发展, 打造和谐企业的一大举措。本文根据最新的工资薪金所得的税收政策, 借助运筹学理论建立一个线性规划模型, 并利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求解出工资薪金发放的最优方案, 实现了固定年薪制下个人所得税税负的最小化。

一、有关税收法规及计税方法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是个人所得的主要来源, 包括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等。在年薪制下, 可以将其简单归类为三部分:月工资、年终双薪和全年一次性奖金。而与其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条:

1、个人月工资收入:

按照最新规定, 个人取得的月工资收入按照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税。2011年7月19日, 国务院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并决定从2011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在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 减除费用标准由原先的2 000元/月提高到3 500元/月, 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结构, 由原先的9级调整为7级, 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 并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

2、全年一次性奖金:

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5]9号) 规定, 一次性奖金采取“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 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然后对奖金的全部数额按照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 对每一个纳税人, 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 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 一律与当月工资收入合并, 按照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年终双薪:

根据最新规定, 年终双薪不再单独计税, 而是并入月工资或全年一次性奖金中计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执行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9]121号) 发布后, 停止执行原先“双薪制”的计税方法。原先的年终双薪将计入到月工资或者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个人所得税。在将双薪加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后不会引起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发生跳跃式增加的情况下, 一般会将双薪加入到全年一次性奖金, 视为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

综上所述, 在不引起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发生跳跃式增加的情况下, 个人的年薪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两部分:月工资收入和终年一次性奖金。

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筹划模型的构建

固定的年收入在月工资与年终一次性奖金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达到降低个人税负的效果。根据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 在纳税人年收入一定的前提下, 个人所得税税负最低的税收筹划问题可以归结为求解线性规划最优解问题。为了计算方便, 本文不考虑个

人缴纳的养老金、失业金、医疗金、住房公积金等可税前扣除事项, 并设定如下几个变量、常量和函数:变量x为月工资收入, 变量y为年终一次性奖金, 常量a为全年税前收入, 函数f (x) 为单月工资应纳个税, g (y) 为年终奖应纳个税。由于新实施条例于2011年9月开始施行, 因此所构建模型从2012年起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我国个人所得税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月份工资计税函数可以表示为:

根据“年终一次性奖金”计税的有关规定, 其计税函数可以表示为:

为实现在全年收入一定的条件下, 全年个人所得税税负最小, 建立模型如下:

三、利用Excel计算筹划模型最优解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模型属于线性规划问题, 我们可以应用Excel中的规划求解功能来实现。首先利用Excel表中的if () 函数嵌套, 可以完成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下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其次建立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筹划计算工作表, 如图1所示:

1、B3, C3单元格为需要求解的变量, 分别代表月份工资薪金额和年终一次性奖金金额;

2、B4=3 500, B5单元格=B3-B4, 表示应纳税所得额;

3、B6=IF (B5<=1 500, B5×3%, IF (B5<=4500, B5 10%-105, IF (B5<=9 000, B5 20%-555, IF (B5<=35000, B5 25%-1005, IF (B5<=55000, B5 30%-2755, IF (B5<=80000, B535%-5505, B5 45%-13505) ) ) ) ) ) , 利用Excel中if () 嵌套函数, 可以完成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下个人所得税的计算;C6=IF (C3/12<=1500, C3 3%, IF (C3/12<=4500, C3 10%-105, IF (C3/12<=9000, C3 20%-555, IF (C3/12<=35000, C32 5%-1 0 0 5, I F (C 3/1 2<=5 5 0 0 0, C 3 3 0%-2755, IF (C3/12<=80000, C3 35%-5505, C3 45%-13505) ) ) ) ) ) 。×××××××××××××

B10单元格为目标单元格, B10=B6×12+C6, 表示个人工资薪金年应纳税额;

单元格B14, C14为约束条件, 其中, B14为计算数, 计算公式为B12=B3+12×C3+D3, C14为输入的常数, 这里假定常数为200000, 表示全年工资薪金之和为200000元;

选择【数据】菜单里的【规划求解】选项, 进入系统【规划求解参数】的对话框, 如图2所示:

【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中, 在“设置目标单元格”项目下, 选择”$B$10”等于“最小值”, 可变单元格中选择“$B$3:$C$3”, 表示B3到C3单元格为变量, 在“约束”项下添加3个约束条件: (1) $B$14=$C$14, 表示全年工作薪金收入总额等于C14单元格中输入的一个常数; (2) $B$3≥0, 表示月收入额为正数; (3) $C$3≥0, 表示年终奖金为正数。

通过以上设定, 整个规划模型就在Excel中完成了, 点击【求解】, 系统显示【规划结果】对话框, 如图3:

选择【保存规划求解结果】选项, 单击【确定】, Excel将显示最终计算的结果, 如图4所示:

四、验证分析

通过规划模型可以计算出当个人年收入总额为200000元时, 最优的收入分配方案为:个人月工资为12 166.67元, 年终奖金为53 999.98元, 此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最少, 为19 435元。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情况下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最优结果比较来验证筹划结果的可靠性。

(1) 假设月工资为10 000元, 年终奖金为80 000元, 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 (10000-3500) ×20%-555]×12+80000×20%-555=24385元, 与最优结果比较多交个税4 950元。

(2) 假设月工资为13 000元, 年终奖金为44 000元, 此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3 000-3500) ×25%-1005]×12+44000×10%-105=20 735元, 与最优结果比较多交个税1 300元。

从验证结果可以看到, 当年收入的分配情况偏离最优规划的情况时, 会增加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数额。通过在Excel中建立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模型, 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在个人年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个人月收入和年终一次性奖金的最佳分配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税法辅导教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Z].2011-07-19.

[3]国税发[2005]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Z].2005-01-21.

[4]国税发[2009]121号.关于明确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执行问题的通知[Z].2009-08-17.

[5]吴丽梅, 许震黎.浅谈月薪与一次性奖金的节税设计[J].会计之友, 2008[11下].

[6]李妍.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筹划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7].

纳税规划 篇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税务系统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的通知

(国税发[2009]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局内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持续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税务总局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基础上,制定了《全国税务系统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印发你们。各单位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结合本单位实际尽快制订和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明确各项措施的实施范围和执行期限,并加强指导监督,确保取得实效。各单位在执行中的有关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反映。?

附件:全国税务系统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

主要项目分工和进度安排表

国家税务总局

二○○九年九月十日

全国税务系统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服务型税务机关建设,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为纳税人提供便捷、经济、高效的纳税服务,实现全国纳税服务工作科学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务理念,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依托,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的,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和服务型税务机关。

(二)基本原则

1.树立平等理念。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是税收法律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必然要求。要切实尊重纳税人的平等主体地位,在依法向纳税人行使征税权利的同时,也要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2.满足合理需求。以更好地帮助纳税人实现纳税义务和维护纳税人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倾听纳税人呼声,准确把握纳税人合理需求,更多地从纳税人角度考虑工作思路和措施,及时解决纳税人最关心的问题。

3.坚持统筹协调。综合考虑全国纳税服务工作的内外环境、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等因素,理顺纳税服务与税收执法、纳税服务与组织收入的关系,统筹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创新与稳定、成本与效益等关系,做到科学筹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4.实现经济效能。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服务流程,降低征纳成本,提高服务效益,为纳税人提供操作简便、成本节省、程序简化的纳税服务。

(三)规划目标

到2012年末,初步形成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以持续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目标,以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和纳税服务热线为平台,以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社会协作为任务,以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优化平台、提高能力、强化预算、细化考评为保障的“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新格局。

1.最大可能地响应服务需求。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准则深入贯彻,纳税人需求获取渠道日益畅通,纳税人需求分析机制全面建立,纳税人合理需求得到高效满足。

2.最大限度地挖掘服务潜能。纳税服务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流程基本完善,纳税服务的岗位技能和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纳税服务的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更加到位,纳税服务的组织决策和计划控制更加成熟。

3.最大规模地整合服务平台。以全国统一的税务网站群和纳税服务热线为核心内容的“一体化”纳税服务平台逐步完善,以即时互动、功能多样、便捷高效为主要特征的“网上税务局”基本建成,纳税人能够“足不出户”地办理绝大部分涉税事宜。

4.最大程度地提升自愿遵从。纳税人了解和履行纳税义务更加高效便捷,纳税人办税负担逐年降低,纳税人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不断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税法宣传

通过丰富宣传内容,优化宣传方式,强化分类宣传,帮助纳税人更好地了解税收权利和义务。

1.丰富税法宣传内容。根据纳税人对宣传内容的需求,以纳税知识、税收政策和征纳沟通渠道作为宣传重点,针对税收常识、办税流程、难点问题、典型案例等内容,制作丰富多样的税法宣传资料。

2.优化税法宣传方式。根据纳税人对宣传方式的需求,明确内部服务平台和外部新闻传媒等各类宣传方式的适用范围。发挥互联网易于检索、信息量大的优势,加强互联网宣传;突出面对面税法培训辅导生动直观、易于沟通等特点,加强培训辅导宣传;推进税务部门与涉税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社区、志愿者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加强社会化宣传。

3.注重分类税法宣传。根据纳税人对税法宣传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分类宣传产品。通过税务网站、短信平台等途径,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税法宣传订制服务。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管理层、财务主管、办税人员等不同群体,涉税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志愿者组织等不同组织,分别开展税法宣传。针对大、中、小学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普及税法知识。针对纳税人对税法宣传的个性需求,积极发挥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厅人员和税务稽查人员等直接接触纳税人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分类宣传。

主要工作事项

2010 ⊙制定面向纳税人的全国税法宣传工作规范,加强面向纳税人的税法宣传需求分析和快速响应工作。

⊙制定面向纳税人的税法宣传资料编制计划,分级编写同步解读、政策专辑、办税指引、税案警示等。

⊙突出互联网优势,加强在线访谈、视频讲座等面向纳税人的税法宣传辅导培训。

2011 ⊙通过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平台,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税法宣传订制服务。

⊙强化对纳税人面对面税法宣传辅导培训。

⊙针对不同行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分类税法宣传,加强对大中小学学生等潜在纳税人税法宣传,充分发挥社会化税法宣传的作用。

2012 ⊙系统总结纳税人对税法宣传的需求,畅通税务部门和税法宣传对象之间的沟通渠道,优化内部和外部税法宣传方式及其适用范围。

(二)纳税咨询

通过多种咨询渠道,为纳税人提供准确高效的咨询解答,帮助纳税人更准确地理解税收权利和义务。

1.提供多种选择。税务机关应当通过电话、网站、短信、传真、信函和面对面等多种方式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积极推行网络在线咨询。面对面咨询工作量较大的单位,可以设置咨询辅导室,为纳税人提供预约咨询和集中解答。

2.做到准确解答。纳税咨询人员依托纳税指南库,为纳税人提供统一和权威的解答。提倡使用普通话,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推行多语种服务。

3.确保及时回复。推行纳税咨询限时回复公开承诺,对于能够明确解释的咨询问题,应当场答复;对于不能即时解答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按约定方式回复;对于暂不能准确答复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转交有关部门限时办理后回复;对于涉及多部门的疑难咨询问题,应当说明原因,经提交咨询专家组研究后及时回复。

4.完善纳税指南。按照内容完整、分类科学、准确实用的要求完善全国统一的纳税指南库,作为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的重要依据。建立纳税指南库分级维护机制,成立由纳税服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组成的编审委员会,负责纳税指南的编写和更新。

主要工作事项

2010 ⊙制定全国税务系统纳税咨询工作规范。

⊙建立全国统一的纳税指南库及其分级维护机制。

⊙推行咨询回复时限公开承诺制度。

⊙跟踪纳税咨询满意度变化情况,完善纳税咨询操作规程,制定纳税咨询工作制度。

2011 ⊙评估和改进纳税指南库应用质量。

⊙普遍推行普通话和多语种咨询服务。

⊙开展全国纳税咨询能手竞赛。

2012 ⊙修订并落实全国税务系统纳税咨询工作规范。

⊙完善纳税指南库及其分级维护机制。

⊙健全纳税咨询绩效考评办法。

(三)办税服务

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拓展多元办税,优化办税流程,精简涉税资料,帮助纳税人更便捷高效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1.完善服务功能。按照“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要求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行全程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延时服务、首问责任制等办税服务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加快推进自助办税,逐步扩大涉税事项“同城通办”的业务范围,同时为办税不便的纳税人提供流动服务和上门服务。

2.拓展多元办税。建立以网上办税为主体,上门办税、电话办税、短信办税、邮寄办税等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办税体系,实现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申报缴税、涉税审批、信息查询等涉税事项的多元化办理。完善现有网上办税功能,拓展网上办税业务范围,在纳税人自愿选择前提下,积极引导纳税人选择网上办税。适时开发全国统一的电子申报系统,公布电子申报软件业务、技术、接口等标准,规范各类商业化申报软件。大力推广使用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等方式缴纳税款,加快推行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为依托的电子缴税方式。

3.优化办税流程。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优化整合办税流程的改进意见,清理办税流程中存在的重复环节,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前移审批事项,合理调配工作资源和压缩工作时间,合并办理不同税收业务流程中的调查、检查等事项。完善办税流程内控机制,建立新增办税流程会签制度,避免增加纳税人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建立测算纳税成本的标准成本模型(SCM),运用标准成本模型测算每项业务流程所耗费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根据纳税成本的测算数据定期分析评估办税流程的合理性,为持续优化办税流程提供依据。积极推行办税业务标准化作业,进一步规范办税行为,缩短办税时间。

4.精简涉税资料。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涉税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全面清理并取消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重复报送的各类资料。积极推进无纸化办税,延长纸质资料报送期限,在电子资料具备法律效力的前提下取消纸质资料报送。重点清理申报表无效数据栏目,整合附报资料,探索研究实行综合申报表。

主要工作事项

2010 ⊙开发全国统一的电子申报软件。

⊙研究建立标准成本模型(SCM)并在部分地区试点。

⊙修改整合申报表相关项目,研究编制综合申报表。

⊙简化办税流程,完善纳税人电子信息“一户式”查询和存储,推广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

⊙研究并实行涉税事项统一受理,涉税文书内部统一流转。

⊙部分省市试行办税服务“同城通办”。

2011 ⊙推行标准成本模型(SCM),制定降低纳税成本计划。

⊙清理并公布涉税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进一步精简涉税审批的基本资料和附报资料,扩大推行办税服务“同城通办”。

2012 ⊙完善标准成本模型(SCM),健全纳税负担分析监控制度。

⊙进一步完善优化办税流程的相关制度,全国推行涉税事项无纸化审批。

⊙实现纳税人电子信息和纸质资料的“一户式”管理,拓展国税、地税局涉税信息合作的领域与方式。

⊙全面实行办税服务“同城通办”,继续扩大推广电子申报,进一步优化办税服务方式。

(四)权益保护

通过切实保障纳税人税前、税中、税后权益和及时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保护纳税人权益,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税收环境。

1.充分保障纳税人税前权益。在税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和清理过程中,广泛征求纳税人、涉税中介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积极采纳合理内容,增进纳税人理解,易于纳税人遵从。通过政务公开和办税公开等形式,及时公布和更新涉及纳税人权益的环节和事项,自觉接受纳税人和社会监督。

2.切实维护纳税人税中权益。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对于遵从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当及时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快捷地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对于不遵从的纳税人,依法采取管理和稽查措施,维护正常税收秩序。在依法处理税收违法行为过程中,税务机关应当避免纳税人的正常经营秩序受到影响;处理过程应当告知纳税人权利和义务,听取陈述和申辩,做好解释和说明;处理结果应当合理使用行政自由裁量权,做到公平、公正。税务机关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纳税人依法享有减免退税权和保密权等法定权利。

3.着力保护纳税人税后权益。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受理和处理纳税人的投诉、举报以及复议、诉讼和国家赔偿申请,对职权范围外的纳税人诉求,及时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快速响应纳税人反映的问题,严格按照程序启动调查,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纳税人。根据纳税人自愿原则,依法组织调解,化解税收争议。

4.及时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充分利用与纳税人直接接触以及第三方调查等各种渠道,收集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税务管理、税收执法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意见,定时汇集和科学分析纳税人需求,结合税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并通过有效渠道及时反馈或者公告,增强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信任度和认同感。

主要工作事项

2010 ⊙畅通与纳税人的直接沟通渠道,开展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收集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

⊙研究纳税人权益保护需求,推动纳税人权利保护立法工作。

2011 ⊙完善纳税服务投诉受理处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征纳沟通机制。

2012 ⊙全面推动税收法律救济工作。

⊙完善征纳沟通机制,健全纳税人对税收政策异议的处理机制。

(五)信用管理

通过加强纳税信用评定管理,强化纳税信用评定结果应用,提高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的综合效能。

1.加强信用评定管理。落实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完善纳税信用评定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以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开发纳税信用评级软件,建立纳税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纳税信用的动态管理。

2.强化信用结果应用。健全纳税信用分析制度,完善自愿遵从纳税人评价机制,根据不同的纳税信用等级,区分不同风险级别,合理调配资源,实施分类管理,促进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提高。将纳税信用评定结果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促进全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

主要工作事项

2010 ⊙完善纳税信用评定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

⊙组织开发纳税信用评级软件或综合征管信息系统有关模块。

2011 ⊙试行和推广纳税信用评级软件。

⊙建立纳税信用信息数据库。

⊙完善诚信激励优惠和失信监管措施。

2012 ⊙完善纳税信用评级软件。

⊙健全纳税信用信息数据库。

⊙建立较为完善的纳税人自愿遵从评价机制。

(六)社会协作

通过规范涉税中介服务,加强与社会组织协作,发挥社会主体的服务优势和杠杆作用。

1.发挥涉税中介作用。优化涉税中介机构执业环境,健全涉税中介行业制度,为涉税中介机构守法、中立、公正开展服务营造良好环境。加强涉税中介机构的监管,杜绝指定或强制税务代理现象,促进涉税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加强涉税中介执业质量评估监控和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行业自律,提高服务质量。向涉税中介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涉税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发挥涉税中介机构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加强社会组织协作。加强与财政、公安、工商、银行以及社区组织、行业协会等部门和组织的合作,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支持纳税服务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志愿者税收知识辅导培训,为志愿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创造条件。与咨询、科研等机构合作,联合开展满意度测评、需求调查和纳税服务课题研究等工作。

主要工作事项

2010 ⊙修改完善涉税鉴证业务具体业务准则。

⊙制定《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配套规定。

⊙推进注册税务师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制定支持税收志愿者的工作制度,推动税收志愿者组织的建立。

⊙组织开展与社区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服务合作,联合教育机构开展税收知识培训。

2011 ⊙积极推动注册税务师行业立法工作。

⊙完善《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配套规定和办法。

⊙搭建注册税务师行业管理网络办公平台。

⊙开展税收公益服务课题研究,推行志愿者网络服务。

2012 ⊙推动注册税务师行业法律或条例出台。

⊙健全涉税中介行业管理制度。

⊙编写税收志愿者培训教材。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制

健全纳税服务机构,明确纳税服务职责,建立领导协调机制,为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1.健全纳税服务机构。国家税务局系统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税务局系统机构改革相关文件的要求完善纳税服务组织机构,地方税务局系统应当根据实现纳税服务职能的要求相应完善纳税服务组织机构。

2.明确纳税服务职责。明确各级税务机关及其内部各部门的纳税服务职责,规范服务事项运转流程,形成内容完整、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纳税服务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

3.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根据纳税服务工作蕴含于税收工作全过程的实际情况,在各级税务机关建立健全党组统一领导、纳税服务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的纳税服务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保障和促进纳税服务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推进制度建设

适时推动纳税服务相关立法,建立健全纳税服务工作制度,为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1.推动完善相关法律。结合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订,确立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的基本原则,规范纳税服务的主体和职责,明确纳税人的基本权利。适时推动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规范纳税人权利保护行政程序,完善纳税人权利救济渠道。建立和完善税收信用法律制度。推动在政务活动中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具体办法的出台,确定纳税人涉税电子信息的法律效力。

2.健全纳税服务制度。根据纳税服务工作需要,制订完善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系列制度规范,明确税务机关各部门的纳税服务业务流程和考核办法,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纳税服务制度体系。

3.建立制度创新机制。建设全国性制度创新交流平台,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措施,定期总结和交流各地经验,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工作制度。

(三)优化平台建设

优化纳税服务平台建设,建设标准统一的办税服务厅、全国统一的税务网站群和纳税服务热线,为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开展提供渠道保障。

1.建设标准统一的办税服务厅。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标准,按照全国统一的管理办法持续优化办税服务厅功能。科学配置办税服务厅资源,按照税源分布状况科学设置办税服务厅,依据工作量合理调整窗口职能,提倡设立全职能窗口为纳税人提供综合性的办税服务,优先配备人员和设备,积极推进自助办税,引导纳税人选择网上办税等便捷服务渠道。

2.建设全国统一的税务网站群。制定全国统一的税务网站建设标准,建成全国统一的以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为龙头、省级税务网站为主体的税务网站群。在省级税务网站上搭建功能和界面统一的“网上税务局”,同步整合省以下税务网站。在实现宣传咨询、办税服务和权益保护等基本服务功能基础之上,逐步拓展网上互动功能,增强疑难问题在线咨询、意见建议在线收集、投诉举报在线受理等征纳互动功能。

3.建设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健全省级集中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推进省级国税、地税局共同建设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实现并完善宣传咨询、投诉举报等基本服务功能,逐步开通发票查询、待办事项查询、纳税人信息查询、电话申报、满意度随机调查等功能。依托12366纳税服务热线同步实现短信服务功能。在完善省级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基础上,按照“全国统一、两级集中、远程坐席”的模式,建设国家级纳税服务热线。

4.实现纳税服务信息共享。按照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要求,建立满足多种接口要求的全国统一的总局、省局两级纳税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全国统一的纳税指南库,推进纳税服务热线、税务网站、办税服务厅之间的服务功能整合和互动,逐步将各类纳税服务事项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上管理,逐步实现纳税服务平台与税收征管、办公自动化等税收管理系统信息资源共享。

(四)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纳税服务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力、提高服务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的纳税服务队伍,为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开展提供人力保障。

1.合理配置人力。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根据纳税服务工作实际情况,适度增配纳税服务岗位人员;优化人员结构,合理选配适合纳税服务工作要求的人员从事纳税咨询、纳税人权益保护等工作;定位长远发展,积极引进纳税服务工作急需的专业人才。

2.提高服务能力。大力开展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税收业务教育,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技能,将纳税服务人员纳入税务系统教育培训的整体计划,统筹安排,分层次、分类型逐年开展。培训内容包括纳税服务制度、工作规范、服务准则、服务技能、心理调适技巧等。重点加强纳税服务负责人理论培训、业务骨干师资培训、纳税咨询和权益保护人员专业培训。

3.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纳税服务工作岗位人员的关心与支持力度,强化纳税服务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建立健全纳税服务人才评价、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建立纳税服务人才库,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和激励,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服务工作岗位视为培养锻炼干部、提升综合协调能力的重要岗位,逐步建立纳税服务岗位激励机制。

(五)加强经费管理

加大纳税服务经费投入,规范纳税服务经费管理,提高纳税服务经费使用效率,为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开展提供财力保障。

1.保证经费投入。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明确将纳税服务工作所需的经费列入经费预算并逐步加大其所占比例,确保纳税服务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2.规范经费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纳税人需求变化,动态管理纳税服务经费,适时优化投放结构,逐步规范经费构成,切实控制纳税服务成本。

3.提高使用效率。在优先保障为大多数纳税人提供普遍服务的基础上,重点保障满足纳税人迫切需求的分类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持续保障“网上税务局”等基础工程建设,大力支持纳税服务工作创新,切实提高纳税服务资金使用效率。

(六)细化绩效考评

建立科学有效的纳税服务考评机制,全面开展纳税服务绩效考评,通过分析评估结果查找存在问题并加以完善,为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开展提供监督保障。

1.建立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合理、普遍适用”的原则,围绕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工作要求,逐步建立纳税服务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纳税服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2.开展绩效考评。按照“内外结合、客观公正”的原则,通过内部服务绩效测算和服务质量回访、外部监督员评价、第三方调查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指标数据分析,客观评价纳税服务绩效。

3.推行评比通报。按照“激励为主、均衡推进”的原则,建立纳税服务绩效评比通报制度,由下而上、逐级分步推行评比通报工作,形成纳税服务绩效评估长效机制。

4.坚持持续改进。按照“协调发展、持续改进”的原则,加强对绩效评估结果的沟通反馈和综合分析,引导和督促各部门、各环节对制约纳税服务质效的制度和流程进行优化和改善,对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逐步建立纳税服务持续改进机制。

主要工作事项

2010 ⊙合理布局全国办税服务厅数量,规范统一办税服务厅窗口设置,合理划分现有办税服务厅功能区域,优化办税服务厅硬件配备。

⊙制定全国统一的税务网站建设标准,着手推进功能和界面统一的税务网站建设。

⊙推进省级集中的纳税服务热线建设,推进国税、地税局共同建设纳税服务热线。

⊙研究建立统一规范的纳税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制定纳税咨询人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纳税咨询人员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

⊙建立纳税服务人才库。

2011 ⊙评估检查办税服务厅建设情况,强化办税服务厅纳税咨询和自助服务功能。

⊙整合省以下税务网站,并逐步完善和拓展网站功能。

⊙扩展纳税服务热线功能,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纳税服务热线建设。

⊙推进纳税服务信息资源功能整合。

⊙组织纳税咨询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推进纳税服务绩效评估工作,推行纳税服务绩效评比通报工作。

⊙开展纳税服务岗位练兵或业务竞赛。

⊙制定纳税服务岗位激励办法。

2012 ⊙拓展办税服务厅功能,建成标准统一的办税服务厅。

⊙建成全国统一的税务网站群。

⊙建成全国统一的国家级和省级纳税服务热线。

⊙实现纳税服务热线、税务网站和短信平台“三网合一”,纳税服务平台与税收征管、办公自动化等系统信息共享。

⊙健全纳税服务制度体系,建立纳税服务持续改进机制。

论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 篇3

近几年, 在纳税人权利的研究中纳税人的诚实纳税推定权研究非常引人关注, 这项权利首先在法治较为发达、重视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国家被提出和实践, 而在我国的立法与实践中这项权利仍处于空白。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国外的实践经验, 借鉴并应用在我国的现代税收法中, 那对于我国的税收法治的进步有重大的意义。

一、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的法理分析

(一) 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的概念

什么是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呢?其实这项权利从其表面意思来看并不难理解。诚实纳税推定权, 有广义上的定义和狭义上的定义。从狭义上来讲, 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是指纳税人有被征税机关假定其为诚实纳税人的权利。从广义上来讲, 税推定权是指税务机关应当相信纳税人诚实地履行了其纳税义务, 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纳税人有违法的行为且需要经过法庭的判决。

(二) 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的价值

诚实纳税推定权的产生使得征税双方建立了诚实互信关系,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诚信原则的适用领域也将不断地扩大, 在税收领域也不例外, 这样不仅促进了纳税人缴纳税款的积极性, 同时也保障了征税人能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公共性服务, 即相当于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双方等价交前提是双方的地位平等, 征税机关相信纳税人是诚实纳税并为其提供公共性服务, 同时纳税人信赖征税机关的各项决定是公正且准确的, 这是诚实纳税推定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所在。将诚实推定权纳入对纳税人的权力保护中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 诚实纳税推定权是良好的征纳关系的推动力。在我国对偷税的界定比较宽泛, 有时候会出现将非主观故意的不不缴税款和少缴行为判定为偷税。而且征税机关不能够完全的信赖纳税人, 抱着将每个纳税人都视为“偷税嫌疑人”来进行税务工作。这就阻碍了纳税人纳税的积极性, 甚至会出现消极纳税, 不配合征税机关的工作。诚实推定权的产生, 帮助征纳双方建立互信关系, 提高了纳税人的遵从度。改善了纳税人与征税机关的征纳关系。

第二, 诚实纳税推定权是征税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者。诚实纳税推定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对征税机关提出了高要求。征税机关要判定纳税人不是诚信纳税需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不可以依靠其主观判断, 滥用公权力, 这是对公权力使用的一种限制。有利于征税机关依法行政。

第三, 诚实纳税推定权的建立避免了不必要的国家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的浪费。由于征税机关对纳税人的信赖度低, 执法过程中依靠其主观意识去判断纳税人的行为, 所以总是利用大量的人力财力去进行税务检查, 这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国家资源, 劳民伤财。

二、我们国家有关纳税人诚实推定权的缺失

(一) 我国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的研究现状和立法缺失

在我国的税收法律中, 关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内容规定的很少, 甚至缺少专门章节的设置, 且在内容上规定的非常模糊, 权利救济方面也存在严重滞后, 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更是空白。反之, 对于征税机关的税务检查的权力限制很小, 规定的内容过于宽泛笼统, 甚至存在诸多漏洞, 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征税机关的职权滥用。

(二) 我国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的缺失原因

我国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的缺失存在各方面的因素, 其中包括历史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以及社会原因等。各种因素导致诚实推定权没有在我国建立, 但是并不代表我国现代税收不需要这项权利保护, 恰恰体现出我国在对这项权利的迫切需求。从历史方面看, 这项权利的缺失与我国几千年来所受封建传统文化影响分不开, 我国现代税收的观念形成的比较晚, 税收观念较为陈旧, 相应的税制结构设计还不够完善, 纳税人的权利保护意识还没形成, 阻碍了诚实推定权的建立。从政治方面看, 税收是得到国家政治权利保护的, 且税收具有强制性、义务性、无偿性等特点, 当纳税人的权利遇到国家公权力时, 纳税人很难拧成一股力量来对抗国家公权力, 甚至忽略了自己所应享有的权利, 所以诚实纳税推定权很难被立法者关注。从经济方面来讲, 我国的经济仍然处于转型时期, 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社会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 企业偷税漏税的现象还十分严重, 如果建立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 可能会加大执法的难度, 为公安机关办案加大难度。

虽然建在我国建立诚实纳税推定权还有一些阻力, 但从长远看, 若不建立该权利将会导致我国的税收征纳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同时税务机关的检查权利也可能走向失控, 出现权力滥用、贪污腐败的现象。所以在我国建立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欧美发达国家的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发展现状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 可以看出他们十分重视纳税人的权利保护,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征税机关改变了他们的态度, 一直以来征税机关都视自己为“管理者”, 现在他们视自己为“服务者”服务于纳税人。

四、我国的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的构建

综上所述, 构建我国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的立法体系是我国现代税法的发展需要, 建立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迫在眉睫。建立该权利, 我们应当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税收的发展情况, 不仅要建立立法体系还要构建我国纳税人诚实推定权的救济体系。只有两者完美的结合, 才真正做到对纳税人的权利保护。

参考文献

[1]张富强.论纳税人诚实纳税推定权立法的完善[J].学术研究, 2011, (2) .

[2]黎江虹.中国纳税人权利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0.

纳税规划 篇4

今年以来, 铁西分局坚持以“始于纳税人需求, 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为目标, 坚持以纳税人为本, 采取各项有效措施, 积极构建人性化的纳税服务体系, 收到了较好效果, 赢得了广大纳税人的普遍好评。

一是对纳税人办税所需提供的材料实行一次性告知。对办理个体登记、变更、注销及迁移, 企业注销以及代开发票所需资料进行整理, 印制一次性告知便签, 供纳税人免费使用。二是科学整合和规范各项办税流程。将所有涉税文书统一归类为内部流转文书和外部流转文书, 把办理退税和年纳税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户纳税人办理注销涉及的文书归为内部流转文书, 要求分局内部传递, 不得让纳税人自行到各个部门办理, 切实解决纳税人办理一项涉税事务需要在税务所与分局之间以及在分局各部门之间来回往返奔波的突出问题。三是细化网站报税服务内容。利用电子公告板、税企例会、短信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网站报税, 并在办税服务厅设置4台自助申报机, 开设网站报税服务专线, 由专人讲解辅导, 极大的方便了纳税人。四是以打击假发票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 积极推出发票鉴定服务。在发票管理所设置了专人专岗, 专门对经网络查询后存在异议的发票以及铁西分局代开的建筑业发票进行进一步鉴定核实。

纳税规划 篇5

为进一步防范和化解征纳双方税收风险, 整顿和规范全市税收秩序, 促进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大东区地税局继续组织开展“千名税官进企业、万户企业大自查、全市税源深挖潜”专项行动。一是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区局成立纳税情况排查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领导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制定《沈阳市大东区地方税务局2014年纳税人纳税 (费) 情况排查工作实施方案》。二是落实分工, 密切协作。大东区局成立四大核心排查组, 共计40个排查小组, 严格按照方案要求,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通力协作, 加强配合, 共同把全区纳税情况排查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三是统筹协调, 标本兼治。全区共对1177户纳税人进行纳税情况排查, 及时总结税收风险发生的规律、特点, 分析税收征管薄弱环节和税收政策缺陷, 提出切实有效加强和完善税收管理的整改措施和合理化建议。四是公正执法, 严肃纪律。大东区局综合业务一科会同监察科等相关科室对排查小组入户排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确保排查人员依法排查, 公正执法;严肃工作纪律, 严禁擅自换户、人情执法等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上一篇:能耗技术下一篇:营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