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影响

2024-06-10

纳税影响(精选12篇)

纳税影响 篇1

近年来,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建立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成为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纳税遵从成为了征纳双方共同关注的话题。例如山东省西部某市国税局在办税服务大厅门口张贴了“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标语。可见,纳税遵从成为了税收征管的理想境界。我国现行的税法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可以选择是否放弃增值税免税,这一规定在执行中给很多纳税人带来了困惑,对纳税遵从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就增值税纳税人选择是否放弃增值税免税对纳税遵从的影响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纳税遵从与纳税不遵从的含义与类别

按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 将纳税行为分为纳税遵从行为和纳税不遵从行为。

纳税遵从行为(有时称为纳税人遵从行为)和纳税不遵从行为的含义与类别是从西方税收理论中引进我国的,比较规范和正式地出现在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编著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年出版的《西方税收理论》一书中。 我国国内的研究者大都以该理论为蓝本进行了扩展研究,其中刘剑文和朱青二位教授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

刘剑文(2003)认为:纳税人遵从是指纳税人的实际涉税活动完全遵从税法的规定, 强调纳税人的行为客观上符合法律,而不论纳税人的主观意愿如何。诸如没有在适当的时间完成纳税申报、 过多申报或过少申报都属于纳税人不遵从,无论是出于故意、粗心还是不了解信息等原因。

朱青(2008)认为:纳税人按照税收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在适当的时间填写所要求填写的申报表,表中的应纳税额按照适用于填表时的税法、规定或法院的裁决填写,从而做到诚信纳税的行为可以视为纳税遵从。 和纳税遵从行为相对应, 一切不符合税收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的纳税行为均是纳税不遵从行为。

刘剑文和朱青二位教授都赞同西方学者对纳税遵从与纳税不遵从所作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认为:纳税遵从分为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自我服务性遵从、习惯性遵从、忠诚性遵从、社会性遵从、代理性遵从、懒惰性遵从八类;纳税不遵从分为程序性不遵从、无知性不遵从、懒惰性不遵从、自私性不遵从、象征性不遵从、社会性不遵从、经纪人不遵从(也被称为代理性不遵从)、习惯性不遵从八类。除了上述分类方法,也有学者采用其他分类方法。例如我国学者马国强(2000)把纳税不遵从行为分为自私性不遵从、无知性不遵从、情感性不遵从三类。

总结国内外的观点, 可以发现人们对纳税遵从和纳税不遵从所做的定义和分类在形式表述上大同小异, 在内容实质上基本相同。大家达成了以下共识:纳税遵从的核心要求是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完全遵从税法的规定, 完全符合税法的立法意图和立法精神; 凡是不符合此核心要求的纳税行为就是纳税不遵从行为。

二、我国的增值税法规中有关免税的规定及应用举例

(一)相关规定

自1994 年1 月1 日起我国开始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至今,增值税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税种。 2008 年11 月国务院修订了增值税暂行条例,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相应修改了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修订后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都从2009 年1 月1日起施行。从2012 年1 月1 日起,我国开始在上海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为“营改增”)试点,2013 年部分行业的“营改增”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目前“营改增”的范围正逐步扩大。 相关法规中大量涉及到货物、劳务和服务的增值税免税问题,现仅举如下几个和本文有密切联系的例子。

增值税暂行条例一直规定:销售、提供免税货物或劳务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财税[2007]127 号文件首次规定:生产、销售、提供免征增值税的货物或劳务的纳税人自2007 年10 月1 日起要求放弃免税权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放弃免税权声明,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纳税人自提交备案材料的次月起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放弃免税权的纳税人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其销售的货物或劳务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人自税务机关受理放弃免税权声明的次月起12 个月内不得申请免税。 财税[2008]56号文件规定:自2008 年6 月1 日起,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享受上述免税政策的有机肥产品是指符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标准的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有机肥;纳税人销售免税的有机肥产品时应当按规定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自2009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把纳税人放弃免税的规定修改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依照条例的规定缴纳增值税, 放弃免税后的36 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 号)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适用免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依照规定缴纳增值税;放弃免税后的36 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此后发布的扩大“营改增”实施范围的财税[2013]37 号和财税[2013]106 号文件中都延续了上述规定。

(二)举例说明

[案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某有机化肥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其生产的化肥一直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 该企业所生产的有机化肥既作为最终消费品直接销售给农业生产者,又作为原材料销售给其他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在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的情况下,该企业每吨有机化肥的对外售价均为2 500 元,每吨有机化肥的生产成本为1 755 元, 这1 755 元中包含从“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明细账户中转入的255 元(因为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而导致的原材料被购进后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该企业生产有机化肥所用的原材料均从一般纳税人处采购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2016 年初该企业的管理层讨论了是否放弃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的问题。有关资料如下:假设放弃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为了不影响销售量,销售给农业生产者的有机化肥的含税售价仍为2 500 元/吨;又由于放弃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后购买方能够取得该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 所以把销售给其他化工企业的有机化肥的价格提高为不含税售价2 500 元/吨。 以销售总量为100 吨为例,对农业生产者的销售量超过多少时, 和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相比,放弃增值税免税优惠将对该企业不利?

[解答]设对农业生产者的销售量为x吨,则对其他化工企业的销售量为(100-x)吨。 为了便于解答和易于理解,以如下的相关会计分录作为辅助的分析工具并且不考虑除增值税之外的其他税费。

1.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的情况下,该企业不需要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也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1)购进1 吨原材料:

(2)把购入的1吨原材料转入生产:

(3)向农业生产者销售1吨有机化肥:

向其他化工企业销售1吨有机化肥:

(4)结转1 吨有机化肥的销售成本(不考虑原材料之外的其他成本项目):

2.放弃增值税免税优惠的情况下,该企业应当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并且抵扣采购原材料等负担的进项税额,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1)购进1 吨原材料:

(2)把购入的1吨原材料转入生产:

(3)向农业生产者销售1吨有机化肥:

向其他化工企业销售1吨有机化肥:

(4)结转1 吨有机化肥的销售成本(不考虑原材料之外的其他成本项目):

评价不同的纳税方案时,可以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以取其各自合理之处。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从价计征并实行税款抵扣机制,所以,增值税税额的增加往往伴随着收入的增加, 从而应纳增值税税款的增加往往并不意味着纳税人获得的可支配的经济利益减少,所以,应交增值税额这个指标往往不能反映出纳税方案对纳税人的总体影响, 因而应当使用具有综合衡量功能的评价指标。 本着能够说明问题并且简化的原则,本例使用销售毛利润作为评价指标。

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的情况下, 该有机化肥生产企业获得的销售毛利润:

放弃增值税免税优惠的情况下, 该有机化肥生产企业获得的销售毛利润:

当R1>R2时,获得的销售毛利润相对减少,放弃增值税免税优惠对该有机化肥生产企业不利。 此时有:

所以,如果采用销售毛利润作为决策评价指标,且销售总量为100 吨时,则当对农业生产者的销售量超过88.66 吨时放弃增值税免税对该有机化肥生产企业不利;反之亦然。

三、纳税人选择是否放弃增值税免税对纳税遵从的影响

从上述举例可知: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法规允许纳税人自由选择是否享受增值税免税; 如果一般纳税人选择适用增值税免税,则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减轻其税收负担,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却会加重其税收负担。 导致此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实行多环节征收、层层抵扣制度,一般纳税人在某一环节享受增值税免税待遇, 就意味着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在此环节丧失了抵扣权,必须负担此前所有流转环节已由国家征收的增值税款。 选择增值税免税能否减轻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该一般纳税人在整个应税货物、劳务或服务流转链条中所处的位置,购买方采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还是一般计税方法, 购买方是否属于“高征低扣”的情况,等等。

如果增值税纳税人属于小规模纳税人, 因为不存在抵扣进项税额的问题, 所以选择增值税免税一定会减轻其税收负担,从而,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一定是纳税遵从行为, 因为这种纳税行为符合税法设置免税这一税法要素的立法意图和立法精神。

既然一般纳税人选择适用增值税免税的结果是可能减轻其税收负担,也可能加重其税收负担,那么一般纳税人选择适用或放弃增值税免税所导致的后果是纳税遵从还是纳税不遵从?对纳税遵从度、税收征纳关系和税收征管效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必须从以下方面来回答这些疑问。

(一)免税的性质是什么? 税法设置免税这一税法要素的直接的立法意图和立法精神是什么?

经过广泛考查,张学博(2012)指出:免税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税收优惠方式。王霞(2012)指出:免税是按照税法的规定免除全部应纳税款的形式,是税收优惠的种类之一。

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 号)中指出:本办法所称的减免税是指依据税收法律、 法规以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给予纳税人减税、免税;免税是指免征某一税种、某一项目的税款。自2015 年8 月1 日起取代上述国税发[2005]129 号文件的 《税收减免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 年第43号)指出:本办法所称的减免税是指国家对特定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包括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三类。

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著的历年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 都把免税作为各个税种的优惠措施之一。 例如2015 年度的教材在“(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一节中写到:“税收优惠是指国家对某一部分特定企业和课税对象给予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一种措施。 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方式包括免税、减税、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税额抵免等。 ”

由上述观点可见, 我国的官方和民间都对以上观点达成了共识: 税法设置免税这一税法要素的直接的立法意图和立法精神是欲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由于纳税人通过免税获得了实惠和好处, 所以免税在性质上就成为了一种税收优惠方式。

(二)构成纳税遵从和纳税不遵从的核心要件是什么?

如前所述,国内外学者达成了以下共识:纳税遵从的核心要求是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完全遵从税法的规定, 完全符合税法的立法意图和立法精神; 凡是不符合此核心要求的纳税行为都属于纳税不遵从行为。本文认为,上述核心要求规定了纳税遵从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形式上和实质上两方面的要件:在形式上,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完全遵从税法的规定,形式上合法,例如符合征税的形式要件;在实质上,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完全符合税法的立法意图和立法精神, 例如符合实质课税原则的要求。 凡是不同时具备形式上和实质上的要件的纳税行为都属于纳税不遵从行为。

基于以上两个回答,结合上文案例,分析一般纳税人选择或放弃增值税免税所导致的后果是纳税遵从还是纳税不遵从。 如下表所示:

A:我国税法设置免税这一税法要素的立法意图和立法精神(即:如果享受免税待遇,则税收负担减轻;如果不享受免税待遇,则税收负担加重)。B: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法规允许放弃增值税免税的立法意图和立法精神(即:如果放弃增值税免税,则增值税税收负担减轻)。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一个“悖论”:税法设置免税这一税法要素的直接的立法意图和立法精神是欲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但在一些情况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选择适用增值税免税却会加重自身的税收负担, 导致纳税不遵从行为的发生; 而在一些情况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选择放弃增值税免税却会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导致纳税遵从行为的发生。这是对传统的、主流的、普遍的观点的挑战和颠覆。 这种“悖论”的成因有以下两个:一是税法适用原则之一的“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在增值税领域的应用;二是增值税计征制度的设计。这种“悖论”产生的消极影响至少有以下几点:第一,导致纳税人困惑。 税收和税法具有复杂性、专业性、技术性,属于专业阶层的专有知识,一般民众很难确切理解和掌握,只能了解一些税法常识(例如免税的后果就是减轻税收负担),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应税行为(例如选择免税)。 这种情况在现阶段的中国尤其明显。 假如一般纳税人选择适用增值税免税后经过一段时期却发现自己的税收负担实际上加重了,则必然疑惑:免税究竟是为了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还是为了加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第二,导致纳税人质疑税收法律法规和征税机关的权威和诚信。税收作为一种公法上的非对等的金钱给付,是公权力对纳税人的私人财产的强制掠夺, 趋利避害和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人的天性,所以纳税人一般不乐意纳税。如果一般纳税人选择适用增值税免税一段时期之后自觉发现或经由他人指出而发现免税反而加重了其税收负担, 则必然认为国家采取愚民的手段获得了税收收入, 进而对国家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和征税机关的权威和诚信产生质疑。第三,上述两点消极影响的进一步后果就是导致税收征纳关系趋于紧张,税收征管的质量低、效果差。

为化解上述消极影响,采取以下应对措施是必要的:第一,积极开展税收理论创新。 要拓展免税的含义和后果,应当在理论上明确指出:事物的存在皆依存于所处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免税能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免税则加重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第二, 从国家层面, 税收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都应当增强纳税人权利保护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加大保护纳税人权利的力度。例如采取多种方式详细地解释税法, 帮助纳税人避免无知性纳税不遵从(是指因税法复杂或意义不明导致纳税人不了解而发生利益受损和纳税错误)。 第三,积极培育和支持专业的税务代理机构发展,营造代理性纳税遵从(是指纳税人寻求税务代理人的帮助从而实现纳税遵从)的氛围。 第四,纳税人要积极学习税法知识,克服懒惰性纳税不遵从。

参考文献

[1]刘剑文.税收征管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朱青.税收管理[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

[3]张学博.减免税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4]王霞.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5]盖地.税务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纳税影响 篇2

一、现阶段影响纳税服务质量的因素及其原因

(一)职能性服务与情感性服务不能有机结合。职能性服务侧重于物质和责任因素,主要体现于“要我做”、“应该做”,是一种制度约束和要求。而情感性服务侧重于精神因素,主要体现于“我要做、我愿做”,反映出服务者的主动服务意识和优良的人格品质,能使服务对象享受到一种“超值服务”而感受到身心愉悦。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被动服务还是主动服务。近两年来,省局在“星级办税服务厅”创建工作中,对服务厅的硬件设施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各地服务设施、服务环境有了明显改观,展现在纳税人面前的是一个优雅的环境、现代化的设施。但是目前地税部门提供的纳税服务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如服务态度缺乏真诚,办税效率不高,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重视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少数地税干部存在官本位思想,抱着管理者身份不放,自认为是税官,服务意识不强。二是部分干部在为纳税人服务过程中生搬硬套,不能因人、因时、因事而异,不能融入个性化服务,缺乏服务的灵性和激情。导致纳税人接受服务后不能感受到顺利和愉快,很难体验到被尊重和被关怀。比如说,年所得超过12万元以上纳税人申报个人所得税和纳税人申请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体现不出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出贡献的认可和敬重。难免有些纳税人在接受我们提供服务后,感叹“现在税务部门的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但是令人满意的人性化服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一窗式”服务模式中仍存在工作运转不协调问题。

省局为更好地服务纳税人,进一步规范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推出“一窗式”服务,把纳税人办理的全部涉税事宜,归并到办税服务厅前台,按照“窗口受理、内部流转、办结事项、窗口回转”的模式,把过去纳税人需要较长时间跑税务机关找多部门多人才能办结一件事情的程序,改变为由地税机关内部流转,纳税人只要向地税部门的一个窗口申请或反映便能办结,体现了地税机关优质、高效服务的工作思路。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有些地税干部认识上受传统陋习的影响,推行的积极性不高;在操作上受能力、水平的制约,办税效率较低;征管查之间缺乏健全的协调运行机制,不时出现工作衔接不及时,造成工作脱节现象;办税窗口分类不合理,导致各窗口忙闲不均,有时有的窗口前出现排长队现象,延缓了“一窗式”办税模式的推行进程,阻碍了地税机关“提质、提速、提效”的目标实现。

(三)对纳税服务存在肤浅认识。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纳税观念的更新,客观上对我们提供纳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税服务不能还停留在浅层次服务上,而要努力实现由浅层次服务向深层次服务的转变。坚持依法治税,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办税就是最好的服务,这就要求地税人员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严格履行法律法规确定的权利与义务,依法检查依法征税;在行使税务自由裁量权时做到依据明确、程序合法、公正合理。而我们有些干部仍然把纳税服务仅仅理解为建设一个宽敞明亮的办税厅、微笑服务、为纳税人拿一把椅子、倒一杯水等,在思想上把依法治税与优质服务对立起来,认为要坚持依法治税,就不能优化服务;要优化服务就难以做到依法治税。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当强化行风评议时淡化执法刚性,不敢依法进行检查和大力征管;在大力招商引资中,担心坚持依法治税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致使纳税人之间不能实行公平竞争,扰乱正常的税收秩序,引起纳税人的不满。

二、解决存在问题方法探讨

(一)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地税干部素质

1、树立服务观念。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思维引导,彻底消除干部长期形成的不健康心理,牢固树立“纳税人是我们的上帝”、“纳税服务无小事”的服务理念,激发全体地税人的服务热情,诚诚恳恳做“纳税人的服务生”,将纳税人的需要转变为地税干部的主观愿望,增强服务的主动性,以真挚的情感、友好的态度体现税务干部的人文关怀,向纳税人提供真情、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纳税影响 篇3

摘 要 视同销售行为是指从税收的角度为了计税的需要,将其行为视同销售,计算该行为应交的增值税额。从会计角度因其不同于一般销售业务,从表面上看没有产生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销售行为,称为“视同销售”。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及对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纳税影响,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什么时候应该确认收入,什么时候按成本结转,因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不同,对会计处理的意见就不同。

关键词 视同销售 日常活动 非应税项目 公允价值 无偿赠送

一、视同销售行为包含的内容

目前税法中将以下八种行为归为视同销售行为: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非同一县(市),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他机构用于销售;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二、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及纳税影响

视同销售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常见。从会计和税法两个角度来说,会计上认为这些行为不同于一般销售业务,不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税法上则认为这种行为与正常销售业务类似,应该交纳增值税,对其确认收入部分,还应该缴纳所得税。会计上是否确认为收入,主要取决于对收入概念的正确理解,2007年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界定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笔者认为收入的本质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但其流入的方式不一定是现金,流入的时间也不一定是现在,结合视同销售行为中的4至8项分析如下:

1、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主要是指用于在建工程等。此种行为会计处理的争议是最多的。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公允价值(或计税价格)确认为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贷方,同时结转领用产品的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另一种观点认为,领用时按产品成本结转,不确认收入,但按公允价值(或计税价格)确认应交增值税。

例如: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应的增值税率为17%,为建造厂房领用自产钢材一批,该批钢材的实际成本为12000元,公允价值为20000元。两种做法如下:

第一种做法:

借:在建工程 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00

贷:库存商品 12000

第二种做法:

借:在建工程 15400

贷:库存商品 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从以上两种会计处理可以看出:对增值税的交纳没有产生影响。影响来自两方面,一是在建工程的成本,第二种做法比第一种做法少记8000元,导致固定资产成本减少8000元,后期计提折旧减少,用此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成本也减少,最终会导致利润增加。二是对所得税的影响,第一种做法导致当期利润增加8000元,按25%的所得税税率计算,需要交纳所得税2000元。本人主张采用第一种方法。理由如下:

(1)从会计角度考虑,领用库存商品,如果不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当期利润会减少。换个角度,如果将产品销售,用销售取得的现金再购买工程用物资,当期自然会有经济利益的流入。所以这是间接的引起经济利益的流入,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应该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2)从在建工程的成本考虑, 如果建造固定资产所用工程物资是购入,计入在建工程的产品成本自然会按公允价值计算,因此不能因为领用的是自产产品,就按成本价核算,这对固定资产成本的核算是不真实的。

(3)从税法角度考虑,第二种方法不确认收入,在计算交纳所得税时此种行为视同销售,如果期末调增利润计算交纳所得税与确认收入计算交纳所得税道理是一样的,为了不对会计处理造成混乱,建议直接确认为收入。

2、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以自产产品对外投资虽然当时没有引起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但投资后可能会引起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再者投资时是按产品的公允价值来确认投资的价值,所以符合收入确认标准,应该将其确认为收入。

3、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借:应付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时,因投资方和被投资方本身就是交易双方,所以按产品公允价值进行确认,相当于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所以符合收入确认标准。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應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将自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与正常销售产品处理一样,按公允价值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按公允价值计算应交增值税。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该得到企业发放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各种福利待遇,所以也相当于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符合收入确认标准。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无偿赠送行为不要求经济回报,也不会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所以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但是要区分公益性捐赠和非公益性捐赠对所得税的纳税影响,规范企业的交易行为。

纳税冲突及其对税款征收的影响 篇4

我国的税种主要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 那么纳税冲突是怎么形成的呢? 纳税冲突是指当一种税或一个纳税人的某种计税依据超出实际情况增加时, 会引起其他税种或纳税人纳税数额的减少,使二者应纳税总额低于实际应纳税总额的情况,从而使相关交易的纳税人获得超出实际交易情况的利益, 并会引起实际应纳税数额减少的情况。 没有人愿意多缴税,除非他可以获得比多缴税款更多的经济利益,这是我们分析此类问题的理论依据。

单位 : 万元

单位 : 万元

单位 : 万元

纳税冲突的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按照涉及的纳税人数量可以分为单个纳税人内部形成的纳税冲突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人之间形成的纳税冲突。

按照所涉及的税种划分主要可以分为流转税之间形成的纳税冲突、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之间形成的纳税冲突、财产及行为税与企业所得税之间形成的纳税冲突。

纳税冲突易发生于关联企业交易的双方, 但无关联交易的双方也有可能发生。 纳税冲突的形成有税制及税法本身的设计存在的问题、各种各样实际的减免税政策(包括各种税收奖励及返还)、以及税务机关对税收政策的滥用也会形成并加剧纳税冲突。 下面就纳税冲突形成的原因举例分析。

一、 税法本身存在的问题

例1: 假设某批发商A当月不含税销售额2000万元, 进项税额1500万元,适用税率17%,当月应纳增值税(2000万-1500万)×17%= 85万元。

假设某批发商A所进货物全部为B企业所生产,B企业无其他经济业务,其增值税实际负担率为5%,则1500万元×5%=75万元。

A企业和B企业实际应缴纳税款85万+75万=160万元。

如果A企业将进项税额提高到1800万元, 则当月应纳增值税(2000万-1800万)×17%=34万元。 B企业其增值税实际负担率为5%, 则1800万元×5%=90万元。

则A企业和B企业实际应缴纳税款34万+90万=124万元。

此时,在人为提高商品进价以后,比实际情况少纳160万-124万= 36万元。

A企业提高进项税的300万元对应的收入(300万/0.17=1764.71万)会随着未来产品的销售抵减企业所得税,B企业多付进项税300万元对应的收入(300万/0.17=1764.71万),所多缴的企业所得税与B企业少缴的企业所得税相等。

有的人会说,你还多付了300万元呢。 对,这种情况易发生于关联企业之间,所谓肉烂在锅里。

即使不是关联企业,如果以借款或往来,以及将其打入私人账户的形式进行返还,还会使其获得超额利益。

有的人还会说,B企业多了300万收入,还多缴了300万×25%=75万企业所得税呢。

表面看是这样,先不说这300万收入会在A企业进行抵减,单单B企业本身也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将这300万所多缴的所得税抵减掉。(如:虚列工资等)

二、各种各样的实际减税政策的存在

例如:假设B房地产公司与A建筑公司为实际的同一控制人(关联企业),A公司位于甲地, 其所交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全部归地方所有,享受所交税款30%的奖励,B房地产公司位于乙地,其所交营业税归地方所有,享受所交税款30%的奖励,企业所得税归中央所有。

第一步:真实的交易情况

(1)2009年,A公司实际取得收入总额为1亿,各项成本费用实际为0.85亿,纯利润为15%,应纳营业税1亿×3%=300万,应纳企业所得税0.15亿×25%=375万。 合计纳税300万+375万=675万;扣除其以奖励形式发还的30%税款,实际缴纳675万×(1-30%)=472.50万元。

(2)我们假定A公司的1亿元收入全部是为B公司提供建筑劳务的收入。 假设B公司2009年实际收入1.6亿,没有其他费用,其利润为5000万元。

B公司应纳营业税1.6亿 ×5%=800万, 应纳企业所得税0.5亿 × 25%=1250万。 合计纳税800万+1250万=2050万;扣除其以奖励形式发还的30%税款,实际缴纳2050万×(1-30%)=1435万元。

以上A公司和B公司合计应纳税款2725万元, 扣除其以奖励形式发还的30%税款,实际缴纳1907.5万元。 (表一)

第二步:人为提高交易金额的情况

(1)A公司如果将收入总额人为地提高到1.5亿(假设无其他抵扣), 此时该公司虽然多交了5000万×3%(忽略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50万元营业税,同时会多缴企业所得税(5000万-150万)×25%=1212.50万元;但多开的5000万却在B公司抵扣了成本,由于B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这样就少交了125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

A公司合计应缴税款2037.50万, 其中营业税450万(300万+150万)、企业所得税1587.50万(1212.50+375万);扣除30%的税收奖励,实际缴纳1426.25万元,其中营业税315万元、企业所得税1111.25万元。

(2)B公司合计应纳税款800万元,其中应纳营业税1.6亿×5%=800万, 企业所得税0元。 扣除其以奖励形式发还的30%税款, 实际缴纳800万×(1-30%)=560万元。

A公司与B公司合计应纳税款2837.50万元(2037.50万+800万), 比人为提高收入前多交税款112.50万(2837.5万-2725万);但由于A公司所缴纳的税款有30%的税收奖励政策,此时A企业和B企业缴纳税款合计数会比真实交易情况少296.25万元。 (表二、表三)

从以上三个表中,我们很容易看出A企业和B企业合计缴纳税款会比真实交易情况减少296.25万元! 由表一可以看出,当企业人为将收入提高5000万元进行交易, 在没有税收奖励政策的情况下,A企业和B企业合计缴纳税款会增加112.50万元; 当A企业存在所交税款30%的税收奖励政策时,A企业和B企业合计缴纳税款会比真实交易情况减少296.25万元!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实际存在的各类税收奖励或返还政策是造成纳税冲突的又一个原因。

三、税务机关违法审批(滥用税收政策或工作失误),是造成纳税冲突的第三个原因

例如:

第一步:

(1)2009年,A建筑公司实际取得收入总额为1亿,各项成本费用实际为0.85亿,纯利润为15%,应纳企业所得税0.15亿×25%=375万,假设按照9%的纯益率定率征收,1亿×9%×25%=225万。

(2)我们假定A公司的1亿元收入全部是为B公司提供建筑劳务的收入。 假设B公司2009年实际收入1.6亿,没有其他费用,则其利润为5000万元。 那么B公司应缴纳企业所得税5000*25%=1250万元。

第二步:

A公司被定率征收,如果将收入总额人为地提高到1.5亿,同时虚列5000万元的成本,此时该公司虽然多交了5000万×3%(忽略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50万元营业税, 但多开的5000万却在B公司抵扣了成本, 由于B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这样就少交了125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 扣除多交的营业税150万元, 则实际少交的税款为1250-150万元=1100万元!

对于A企业多开收入所影响B公司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我们就不做推演了,但数额同样是惊人的!

四、纳税冲突与税收筹划的区别与联系

税收筹划定义:又称“合理避税”。 “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取得节税(Tax Sav- ings)的经济利益。 ”由税收筹划的定义可以看出,二者区别主要体现在

(一)角度不同

税收筹划站在纳税人的角度,纳税冲突不仅站在纳税人的角度,还站在国家税收利益以及不同地区税收利益的角度, 站在整个维护国家财政税收体制的角度。

(二)对法律的遵守程度不同

税收筹划是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纳税冲突的第一、第二种情况是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第三种情况是有悖于法律的。

(三)涉及的纳税人数量不同

税收筹划可以涉及一个纳税人,也可以涉及两个以上的纳税人,而纳税冲突大多数是由两个以上的纳税人进行交易的情况所产生。

五、纳税冲突对税款征收的意义

纳税冲突是客观存在的, 由于税法本身的缺陷和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所形成的纳税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但对税收政策的滥用或工作失误属于人为原因,是可以避免的。 税收的巨大损失对于国家财政收入所带来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想象,对于纳税人抬高交易价格的做法无疑会使GDP数额上升,但税收总额却会下降, 会令统计数据出现问题, 还会造成各地对于税款分配产生冲突。这也是统计数据失真的一个原因。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央统计数据和各地方统计数据之和总会有巨大的差距了。 知道了纳税冲突对侵蚀税款的危害,因此,还原真实的交易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 具体地说, 就是按照真实交易情况,该补的补,该退的退。

调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实施细则第五十四条: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

(1)购销业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

(2)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或者低于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协定的数额,或者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

(3)提供劳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劳务费用;

(4)转让财产、提供财产使用权等业务往来,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或者收取、支付费用;

(5)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的其他情形。

进行纳税调整是一件十分费力的工作,有时需要借助专家的帮助, 比如精通预算、工程造价方面的工程师。

由此对于税务稽查及征管的主要意义在于, 需要我们改变思路和方法。 具体为:

(1)改变以往只有少计收入才会少缴税款的观念;

(2)改变只对单一企业进行检查的方法,不仅查A企业,还要查与A企业有重要关系的B企业,特别是关联企业;

(3)对于注册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要格外警惕;

(4) 加强情报交换 、 传递及业务上的沟通 ;

(5)对于税务机关审批的事项要格外严谨,避免对税收政策的滥用。

以上是对纳税冲突所做的一个粗浅的研究, 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涉及关税、消费税的纳税冲突、流转税的税率多少(25%)才不会形成纳税冲突、纳税人获得多少数额(或比例)的税收奖励才不会形成纳税冲突,对税务机关违法审批(工作失误)的管控等。 这样就会把纳税冲突限定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从而使国家税收不受侵蚀、保证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税法

纳税影响 篇5

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的余额,用公式表示就是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营业额/(1+税率)*税率。营改增后,对企业的税负影响主要取决于试用税率,毛利率及营业成本中可抵扣的比重等,税改后,试用税率低,可抵扣比重大,企业受益就大。

假设某施工企业经营收入为1000万元,施工企业销售额=1000÷1.11=900.9万元 施工企业销项税额=900.9×11%=99.1万元

按原营业税税额=1000*3%=30万

建筑业进项税扣除额达到经营收入的6.61%、税负才能与营业税税制下的税负持平,便完全符合这次改革的初衷。扣除额大于上述系数,税负便有所减轻,扣除额若小于上述系数,税负就会增加。

不难发现,营改增后,施工企业税负主要取决于专用发票的取得和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大小。

根据营改增政策,施工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和设备均可抵扣,但人工费目前尚无政策表示可以抵扣,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材料费也可抵扣。在施工企业中,原材料成本和人工费,设备租赁费比重比较大。如若原材料和设备租赁费,固定资产采购均可取得专用增值税发票,无疑,将很好地降低了税负。

试析营改增在纳税筹划方面的影响 篇6

【关键词】营改增;纳税筹划;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都面临着税收方面巨大压力。纳税筹划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企业税负成本。“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不仅使我国完善了我国企业增值税制度,还简化了企业纳税程序,消除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因此,企业结合“营改增”政策做好本企业纳税筹划工作是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一、营改增在纳税筹划中的影响

1.进一步简化了企业计税方法

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我国纳税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我国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主要由销项税和进项税组成纳税的金额,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利用营改增将计税方法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计税方法。因此,企业进行纳税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国家“营改增”税收制度落实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纳税情况对纳税金额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既可以快速的计算企业纳税的实际金额,也可以有效的保证计算金额的精准性。

2.精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状态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税收支出复杂而造成的企业内部财务混乱现象。一般企业在运行发展过程中,除了本身存在的营业税之外,还包括了许多应税劳务和货物销售方面的税务支出,这些税务支出工作量庞大,给税务工作人员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营改增”政策施行后,企业内部的混合销售行为属于交通运输领域和部分现代服务领域的税务支出,均可以用“营改增”的税率进行运算,用这种算法来计算税务支出金额要与原来的普通计算方式算出的金额要具有一定的差异,能有效降低企业纳税支出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营改增”政策的推行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企业节约了人力资源,并精简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结构和精化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状态,使得企业管理更加有序、合理。

3.营改增政策可以有效减少自用应税消费税的支出

在企业发展运行中,采购、租赁、雇佣等现象不可避免。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的规定,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用的汽车、摩托车和游艇等交通工具需要征收消费税,其作为交通工具具有明显的消费属性,但是它们的用途却很难界定。因此,又规定企业不能对企业自用的交通工具进行私自抵扣进项税额,从而造成了企业纳税负担严重,影响企业营运效率。在实行了“营改增”税收政策后,改变了企业自用的交通工具应征消费税的规定,将该项纳税支出独立分离出来作为租赁服务和单纯的运输工具,并不需要进行缴税。此举不仅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不必要的税收支出,还大大提升了企业纳税筹划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以及促进了企业经济发展。

二、营改增条件下纳税筹划的实施建议

1.根据纳税人身份实施纳税筹划

我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中指出,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应充分考虑试点的具体情况对纳税企业的销售额予以调整。如公路运输业的开票纳税人尽管年销售额未达到500万,也将其划分为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各有利弊,“营改增”试点的实施充分考虑纳税主体的销售规模和选择范围内容,给予纳税主体自主选择将自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这样便能更好实现纳税筹划的目的,使企业降低税负,获得节税效益。

2.根据销项税额的核算方式实施纳税筹划

“营改增”实施后,对销项税额的核算应根据不同税率的经营业务“分别核算”,纳税主体应根据不同税率和征收率对销售的货品、修理劳务或者是应税服务缴纳税款,但分别核算的应保持合同条款、原始票据和账务核算之间的一致性。同时,纳税主体应充分利用“差价征税”,达到降低企业税负和规避风险的目的。比如某交通企业当月的含税销售额为100万,运费为50万,若按运费和7%的扣除率来对销项税额进行计算,则应交增值税=100/1.11×11%-50×7%=6.41(万),若按“差价征税”计算应交增值税则为:应交增值税=(100-50)/1.11×11%=4.95(万)。

3.根据进项税额的核算方式实施纳税筹划

“营改增”实施后,企业为了减少进项税额的抵扣项,应尽量选择试点内的一般纳税人供应商。另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选择应尽量选择高抵扣率的发票,这些举措都能有效降低企业应缴税费。另外,由于增值税的核算方法与营业税不尽相同,那么,财务人员需根据可抵扣和不可抵扣来区分进项税项目,比如:企业购置用于经营的车辆则可抵扣,而作为员工福利便不可抵扣,两者相结合,共同使用,能全额抵扣。同时,企业财务人员应密切关注“营改增”试点推进情况,以便于更好的为企业合理避税。

三、结束语

“营改增”的实施意义重大,涉及的范围较广,且依据政策的变化,增值税的应缴税额计算方式变化也较大。“营改增”的实施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运作,合理地对企业的税务风险预测、控制,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选取合适的供应商都能实现对纳税的合理筹划。该政策实施有助于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健康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定、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涂晓静.试析营改增在纳税筹划方面的影响[J].财经界,2014,(15)

纳税影响 篇7

一、一般分期收款销售的会计处理及其纳税影响

对于一般分期收款销售,即分期收款发出的商品数额较小、收回时间较短(通常在三年以下)、收取的货款不具有融资性质的情况下,应当在符合销售商品收入条件时(一般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例1:2008年12月10日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合同总价款100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取价款及增值税共67万元,余款于2009年1月10日收回。该批商品成本60万元,该企业增值税税率17%,所得税税率25%。会计处理为:

2008年12月会计确认收入100万元,结转成本60万元,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应确认收入50万元,扣除成本30万元,当期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会计准则规定,对所得税的核算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9年12月31日企业库存商品账面价值减少60万元,计税基础减少30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增加50万元,计税基础变化为0,由此产生20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009年1月会计上不再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而按照税法规定应确认收入50万元,扣除成本30万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万元。

二、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的会计处理及其纳税影响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是指分期收款发出的商品数额较大,收回时间较长(通常在三年以上),收取的货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应当在商品发出时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收益,并在合同与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摊销,作为财务费用的递减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确定,实际利率是指具有类似信用等级的企业发行类似工具时的现实利率,或者将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折现为商品现销价格时的折现率等。

例2:2009年1月1日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合同总价款2 000万元,分5次于每年的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商品成本1 560万元,现销价格1 600万元,企业在发出商品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收取增值税共340万元。该企业所得税税率25%。

2009年企业应当确认的收入为1 600万元,未实现融资收益400万元,结转成本1 560万元,以后各期不再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但要采用实际利率法对未实现融资收益进行摊销。

根据公式“未来5年收款额的现值等于现销方式下应收款项金额”,并采用插值法计算出折现率为7.93%,从而计算企业每年应当摊销的未确认融资收益分别为(单位:万元):

该业务对企业第一年会计利润影响额为当期确认收入减去结转的成本加上当年摊销的未确认融资收益,对以后年度的会计利润影响额为当年摊销的未确认融资收益。按照税法的规定,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和金额确定收入,并按每期应收金额占合同总额的比例结转成本,以确定每年应纳税所得额。2009年末该企业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0,计税基础=1 560-1 560/5=1 248(万元),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等于长期应收款账户借方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的贷方余额=1 600-(400-126.88)=1 326.88(万元),计税基础为0,由此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 326.88-1 248=78.88 (万元),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78.88×25%=19.72(万元)。

现将该业务对企业不同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及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分析如下(单位:万元):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篇8

从我国现阶段的税收体系来看, 税种大约由二十余种;这些税种的计征方式又可分为从量、从租、从税等多种计征形式, 一部分税种可采用单一的计征方式, 而一部分则可采取复合式的计征形式。其一会对计税的依据产生一定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的计量属性具有多种性, 与时同时税法是区别于会计要素定义的, 从而导致一些税种的计税依据无法得到适当的确定;其二, 对企业的纳税调整有一定的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及优点

(一) 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在操作中, 某一会计事项应或计入收入、或计入费用, 必须严格依据新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因此, 账务处理不同, 亦会对企业纳税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研究新会计准则之下对企业税收的影响势必会对企业的纳税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

1.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空间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之下, 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更趋向多元化, 而不同的会计政策其最终产生的经济效果必定不同, 对企业的纳税则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2. 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基础的运用更具多元化

新会计准则对下述五种计量属性的引入, 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使计量基础更具多元化。这些多元化的计量模式运用最终会影响各期损益。尤其是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堪称新会计准则的亮点, 比如一些投资性的房地产、非货币性的资产交换都可以采用这一模式。

3. 新会计准则改变了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新的所得原会计准则中对应付税款法及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了废除, 并规定要全面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一会计处理方法, 因而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将会发生改变。比如在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核算业务中, 企业资产、负债项目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将会越来越多。

4. 新会计准则亦改变了收益计量的方法

新会计准则中对债务重组的规定, 将原先债务重组产生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的方法改变成为允许企业将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人因债权人让步被可少偿还或豁免负债所产生的收益计入债务重组利得这一科目之下, 即计入当期的损益, 计入当期利润表之中。

(二) 新会计准则的优点

1. 进一步强化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性

市场因素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在新会计准则中被充分的考虑其内, 进而对资产的定义、确认、计量做了进一步的强调。当资产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效应时, 企业可对计量资产减值准备, 因而会计信息更具可靠性及决策有用性。

2. 更具创新性,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于新时期涌现出来的新行业、新领域, 新会计准则做到了与时俱进, 更具创新性, 比如扩展了金融业、保险业、农业等多个行业与领域的会计准则, 全面覆盖了市场经济之下的多种经济业务。

三、新会计准则对纳税的影响

综合所述, 在会计政策、计量模式、收益确认方式、会计处理方式等方面, 新会计准则都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与改变, 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税收, 而且会对企业的税收筹划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因而, 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 充分运用会计政策及方法为企业筹划最优化的纳税策略意义重大。

(一)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变化对纳税的影响

为有效规避行业风险, 现在企业在实现多元化经营时通常会采用长期股权投资这一核算方法, 其实现的投资收益是企业利润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亦是投资企业的纳税所得额。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应用, 一方面从确认收益时间的角度来看, 税法及会计核算是保持基本一致状态的, 最终是按照企业实际获得的收益来进行依法纳税的;另一方面在所得额征计时, 只有被投资企业所实现的净利润被进行分派时, 投资企业在进行收益确认时, 方会将其计入当期的应缴税费中;在账面中被投资企业保留未分配利润时, 在投资企业的账面中可将这一部分已实现但却未分配的收益可以用作追加投资或其他用途体现在被投资企业的帐务处理中, 因而从一定程度是可以延缓或者是规避此部分投资收益带来的应缴税费。

(二) 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对纳税的影响

新准则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和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一步趋同, 使资本化的范围扩大。

(三) 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会计政策调整对纳税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做了定的调整,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不考虑税率变动因子, 当折旧年限被缩短时, 将会前移后期的折旧费用, 同时会后移到企业前期利润, 进而会使企业税纳时间进行推后, 与时同时企业将获得一定的货币时间价值, 由此可见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是十分有利的。

(四) 公允价值模式的引入对纳税的影响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虽然资产和负债得到更为公允的反映, 但会导致企业盈利的波动, 给税收带来影响。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代替帐面价值计价, 并将其差异计入当期损益的作法可能会大幅度提高企业利润水平而影响税收。

(五) 存货计价方法的改革对纳税的影响

从理论上分析存货计价是纳税人调整应税收益的有效手段。一般认为:在物价呈上涨趋势时应采用后进先出法, 将使当期销售成本最高.期末存货价值最低, 可将利润延至下期延缓纳税:当物价呈下降趋势时应采用先进先出法, 可使本期销售成本提高, 从而达到本期降低所得税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新的会计准则实施之后, 不仅仅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是一个很大挑战, 而且对于企业纳税方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与影响。因而, 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时, 认真学习与掌握新会计准则原则、国家税法改革等, 以期运用所学更好为企业的纳税出谋划策, 发挥会计学、税法应的效应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莉.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所得税税负分析——兼议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影响, 当代财经, 2009 (12)

[2]杨冬梅.浅谈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现代商业, 2008 (21)

[3]光俊红.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现代商业2009 (32)

[4]金旭.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影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21)

纳税筹划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篇9

关键词:纳税筹划,企业管理,税收法律

税收是国家依靠强制力进行无偿征收, 并将其运用到国家建设方面物质基础。纳税筹划并不是违背税收的目的, 而是企业在现行税收法律的许可范围内减少税收成本, 扩大企业经营效益的方式。纳税筹划的目标确定了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方式, 因为纳税筹划实际上也是企业经营目标的体现, 因此,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 首先可以避免企业在某些环节上资金的浪费, 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 从货币资金上的流动性上获取货币价值。其次, 合理的税收政策对于调节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 纳税筹划是符合国家税收调控政策的, 能够帮助引导社会资源进行最优的配置, 促进税收政策作用的发挥。最后, 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的发展和税收政策应该齐头并进, 相互促进, 因此, 对于企业来说, 进行纳税筹划, 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因此, 纳税筹划既有利于企业自身, 同时也是符合国家税收目标的。近年来,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 我国的一些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企业财务的管理, 对于纳税筹划也有一定的实践, 但是总体来说开展的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一、我国企业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一) 对纳税筹划思想上的不重视

纳税筹划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起步的阶段, 从国家来说,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税收强制性和无偿性的推行, 导致税收在国家中的绝对地位。从企业来说, 长期以来的税收政策的规定, 即使国家早已在理论上对纳税筹划和偷税做了根本的区别和明确的解释, 但是很多的企业谈税色变, 单纯地认为纳税筹划就是偷税, 即使在企业摆脱了这种思想上的误区之后, 由于纳税筹划的特殊性, 特别是在涉及是否触犯相关税法上的区别, 对于企业来说, 操作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有的企业管理人员在接触到纳税筹划的时候, 或者是片面的理解为就是税收的少缴, 因此在进行企业纳税筹划的时候只会单纯的关注企业是否在数量上实现了这个目标, 并不会关注纳税筹划本身的意义和纳税筹划需要筹划的这个过程。并且, 对于企业来说, 税收在很多时候只是和会计相关或者是财务管理的范畴, 税收也只是会计核算后的一个结果而已, 并未意识到纳税筹划并不仅仅是依靠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就可以实现, 纳税筹划是和企业管理在一个层面上, 甚至关乎企业决策性的方向、目标问题, 然而, 很多企业都忽略了纳税筹划的重要地位。

(二) 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我国税收法律的不完善是纳税筹划进展不顺的主要外部原因。首先, 我国纳税筹划的目标主要是瞄准国家规定的直接税的筹划, 对于占据我国税收主导地位的间接税的筹划涉及很少, 使得纳税筹划的目标导向不明确, 同时也导致了纳税筹划的效果不佳, 纳税筹划在直接税上的发挥的空间也就变得十分狭窄, 纳税筹划意义不大。第二, 我国在税收法律方面的建设是比较滞后的, 对于税收立法的重视不够, 在社会中普遍缺少对税收法律的宣传, 对于现行税收法律中需要修改的地方也未做出有效的反映, 社会公共难以理解纳税筹划的本质和真实意义, 同时也造成了全民对于税收的意识薄弱, 在我国税法中对于纳税人义务的重视, 忽视了纳税人权利的对应, 国民缺乏纳税筹划权利的认识, 难以在实践中去维护自身的权利, 纳税筹划的开展缺乏群众基础。其次, 我国税收征管水平和税务代理业务的发展水平都不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税收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沟通不畅, 纳税代理业务也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纳税人, 纳税筹划的开展缺乏有力的支撑。

(三) 企业纳税筹划专业人才的缺乏

纳税筹划虽然是税收的一部分, 但并不是单纯意义上企业会计信息核算上的事情, 而是涉及企业整体财务管理的一项活动, 是更加专业和要求更高的一项管理活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纳税筹划甚至都不只是财务管理的事情, 可能是涉及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事情, 纳税筹划并不是传统的事后总结, 需要事前对经济事项进行规划, 经济活动的开展结果就是纳税筹划的最终结果, 无法更改。因此, 对于纳税筹划来说, 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是关键。然而, 目前我国的企业在这一方面的建设是比较不足的。企业中的会计财务人员基本都是单一地进行核算、确认方面的工作, 很少能够具备会计、财务包括税收方面的知识, 更不要说涉及企业管理决策上的问题, 企业专业人员的缺乏, 是纳税筹划难以开展的内在原因。

二、完善企业纳税筹划的对策

(一) 提高税收筹划的观念

提高纳税筹划观念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 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纳税策划之所在我国的发展程度不高, 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政府对于纳税筹划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全面的宣传。从政府的角度来说, 首先应该加快纳税筹划工作的宣传, 提高社会公众的纳税筹划观念上可以不断地成熟起来。同时, 政府机关和税务机关应该将纳税筹划工作当成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开展, 不仅仅要在社会中宣传纳税筹划的积极作用, 还要鼓励企业更多地采取纳税筹划, 明确纳税人纳税筹划的权利, 并向纳税人传达和宣传正确合法的纳税筹划方法。加强税务人员观念上的更新和业务知识上的提高, 保证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能够保证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从企业的角度来说, 企业作为纳税筹划的主体, 更应该在观念上明确企业在纳税筹划上的权利, 将纳税筹划和管理工作并行, 节约企业税收成本,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 加强税收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

纳税筹划的开展离不开税收法律的保驾护航。首先, 在纳税筹划法律的建立方面, 立法机关要根据我国的税收实情和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情况, 建立和健全纳税筹划法律, 对纳税筹划中不适合现实情况的地方进行修改和完善, 使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有法可依, 纳税筹划法律解释要明确, 避免出现纳税筹划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出现。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难以避免的是一些企业为了纳税额的减少违背纳税筹划初衷的行为和一些钻法律的漏洞进行非法偷税的行为, 因此, 必须做到执法必严。同时在对税务代理机构进行监督的时候, 由于我国税务代理起步较晚, 在税务代理法规的建设方面也不尽完善, 税务代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 税务代理质量不高等现象, 因此, 要加强对税务代理规范的制定, 保证税务代理机构既能履行其税务代理义务, 也能以有效的工作促进我国纳税筹划的发展。

(三) 加快纳税筹划人才专业素养的提高

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是否有效, 人才是很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对于企业来说, 应该聘用具备专业能力的纳税筹划人员, 不仅仅对会计、财务等要有全面的知识储备, 同时要对纳税筹划有全面的了解, 了解纳税筹划法律法规, 还要具备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将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纳税筹划工作能够实现事前的规划和决策。再者, 企业也应该加强会计人员纳税筹划知识的培训, 不断更新财务人员的纳税筹划专业知识, 学习新的纳税筹划的方法和手段, 保证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的有效性。企业还应该加强和专业税务代理机构的合作, 借助税务代理机构的专业性, 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 同时加强和纳税筹划服务部门的沟通, 提高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纳税筹划专业能力。

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 企业在迎接发展机遇的同时, 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纳税筹划不仅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也是和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扩大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 只有不断地建立健全纳税筹划法律法规, 提高企业纳税筹划的观念, 使纳税筹划和企业经营并行, 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世娟.浅谈企业纳税筹划动力成因及风险防范[J].科技与企业, 2012 (06)

[2]赵欣.我国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其管理探析[J].当代经济, 2012 (14)

纳税影响 篇10

一、两种所得税计算方法的区别

目前在我国实际使用的所得税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即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 这两种方法从总体而言不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 但是对企业的当期税款数额将会产生不小的差异。

1.两种计算方法的信息反馈差异

从概念上来看, 应付税款法, 是指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而纳税影响会计法, 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额递延分配到以后期间的会计方法。简单而言, 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二者对所得税费用的预测效果不同。运用应付税款法进行企业所得税计算时, 只是单纯的将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计入当期损益, 计算方法简单, 理解起来也比较简单, 客观反映出了企业当期的发展和经营状况。然而,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对后期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 只是将会计计算的金额当成一个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一个证据, 而没有考虑其时效性, 也就是这个差异对接下来的税收计算数据产生的影响。总结起来就是, 纳税影响会计法考虑了企业所得税数据的时效性, 因此具有了一定的未来预测能力, 而应付税款法未考虑到这一点。其次, 应付税款法直接反出了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会计收益经税法调整后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而纳税影响会计法通过“递延税款”账户 (即时效性) 的借方或贷方反映企业当期时间性差异转回或产生的金额, 反映时间性差异对当期所得税的影响, 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决策能够起到更大的信息反馈和分析效果。其次, 两种计算方法的信息反馈价值大有不同。按照正常的税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应付税款法反馈出的信息代表着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会计收益经税法调整后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从数值上能够反映出企业当期的经营状况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与之相对应的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在时间影响因素加入以后得出的企业所得税, 这种计算方法不仅能够通过当期应交税款反映出企业当期的经营状况和资金状况, 而且通过通过税款的时间效应“递延税款”的借方和贷方反映企业当期时间性差异转回或产生的金额, 反映时间性差异对当期所得税的影响。最后, 两种计算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反应不同。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均及时反映了企业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但是, 应付税款法下会计信息由于忽略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因此不能及时反映当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而纳税影响会计法则通过加入税款的时间效应, 可以及时反映出当期税款的时间效应。

2.两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比较

通常情况下, 会计信息是能够反应出企业当期的经营状况, 也是通过数字最直接反应出企业“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渠道。如果一个企业的当期纳税数据不能够体现出经营者想要看到的企业鸿观经营状况, 那么对未来的经营方向就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判断, 这种情况下, 我们通常将会计审计方法称为不可靠的方法。通常会计信息是否可靠, 可就其两个组成因素加以衡量, 即真实性和可核性。所谓的真实性, 指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出入数据是真实可靠的, 如果数据弄虚作假, 那么无论用何种计算方法, 都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可核性指的是在计量和核算的过程中, 对于情况相近的个体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确保计量人正确而无偏差地使用其所选择的方法加以计量, 而不论方法是否恰当。

有了以上两个特性, 我们就可以对两种税款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行比较了。

(1) 两种计算方法的真实性比较

从原理上讲, 应付税款法建立的基础是“利润分配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所得税的本质是将企业获得的利润向公共社会分配一部分作为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而社会则为企业提供了生产安全、财产安全以及人员安全的“承诺”。这就要求当期计算所得税时, 将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产生的各种差异均于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也就是说, 只有企业赚得利润才会有所得税的产生, 并且二者是按照一定的计算方式进行直接关联的。因此, 所得税只来源于应税所得, 当发生应税所得时, 应立即确认当期所得税, 而不必将所得税与企业的税前会计利润联系起来。这种游戏规则不知不觉中赋予了会计人员一项重要的权利, 那就是人为平均前后期会计收益, 从而是税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税后利润。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应付税款法下的所得税费用真实反映了企业依据当期经营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 税后净利润真实反映了纳税后企业当期的剩余收益。

与之相对, 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根基是“费用理论”, 其理论认为企业向社会缴纳的所得税是其获得合法利润的一个前提和保障。企业为了获得自己的合法利润, 必须向社会付出自己的税款, 当然, 这里的税款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企业向社会支付的一部分特殊的费用了。为了反映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就要遵循配比原则, 跨期分摊所得税费用。既然是分摊, 那么就涉及到了具体的分摊方案, 是部分分摊还是全部分摊, 同时也就进入了时间的概念, 对非重复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做跨期的所得税费用分摊。因此, 纳税影响会计法下, 所得税费用和时间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数的计算会受到会计人员专业判断等因素的影响, 而纳税影响会计法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很难与所要表达的事实完全吻合。

(2) 两种计算方法的可核性比较

从上文的描述总, 不难看出, 应付税款法下的所得税费用是严格按照公式进行计算的, 并且计算的公式非常简单, 因此具有很强烈的可核性。相对而言, 纳税影响会计法由于选择的所得税费用跨期分摊的方法有很多种, 每一种选择计算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需要以会计人员的经验和对经济事项的理解计量所得税费用。在这个过程中, 会计人员的个人喜好、公司的实际利益等因素往往会参杂其中, 不同的人往往能够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 纳税影响会计法基本不具备可核性。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 应付税款法能够真实反映出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 税后净利润也能够真实反映了纳税后企业当期的剩余收益, 并且该种方法的数据可核性非常强, 这也是源于其计算方法的简单性。综合比较, 从真实反映现实情况的角度出发, 应付税款法的可靠性更高。但是应付税款法也有着自己巨大的缺陷, 那就是其对不同期税务的关联性较差, 忽略了时间性差异, 不能够及时预测和反馈有效的信息给企业决策者。

二、两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通过以上的比较, 可以知道, 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这两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差异很大,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 两种方法的适用性有很大的不同。然而, 无论如何计算, 无论是否考虑税前应纳税款, 对于企业应当为社会缴纳的所得税的数量是没有任何影响的。2006 年以后, 国家规定上市公司必须采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计算, 而对于非上市的企业, 如果没有盈余管理的需要, 暂时性差异较多, 对企业的影响较大, 那么应付税款法较为合适。对于大规模的企业, 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距也较大,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更加合适。

三、总结

企业选用哪种税款计算方法, 应当视企业自身的规模和经营状况而定。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虽然计算出的税额都相同, 但是二者的计算过程和反映出的信息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 企业在做财务报告时, 应当慎重选择。

摘要:企业所得税是我国财政税收的重头戏, 2014年全国税收中有20.67%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在企业计算企业所得税应交税额时, 存在着不同的计算方法, 最重要的也是最常使用的就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而这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当期税额又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本篇文章中, 作者通过对两种计算方法认真分析, 得出分析两类方法的异同点, 探讨两类方法实际适用于什么类型的企业, 浅析影响企业选择不同所得税处理方法的因素。

关键词: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影响

参考文献

[1]侯青华.应付税款法VS纳税影响会计法.辽宁财税, 2003 (10) :31-32.

纳税影响 篇11

摘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并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行。本文分析了新旧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以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纳税的影响为例,讨论了新会计准则的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纳税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企业纳税

1 新旧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差异

对于资产减值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认为资产减值就是资产账面金额超过可收回金额部分的差额。我国的统一会计制度则是强调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也就是说资产减值是在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内不得转回。”即从2007年开始,“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计提后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内转回,而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

新旧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上的主要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资产减值适用范围上存在差异 原《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八项计提”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新准则对资产减值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其适用的资产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其他如存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和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资产的减值适用其他相关具体准则的规定。

原《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初步建立了资产减值的概念及其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但对资产减值缺乏详细的讲解。而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适用范围上的规定更加详细,对所包含内容的解释更加明确,各种资产的减值都有明确的准则可以依循。

1.2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 原《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准备都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但是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都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而新准则引入的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提出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新准则规定“企业难以对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足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新准则还提出总部资产的概念。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1.3 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原《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果前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上升,大于其原账面价值时,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而新准则第四章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具体包括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油气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其他9项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回。

这就表示,原会计制度执行期间,企业可以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调节利润,但在新准则开始实行之后,企业将不能利用这种方式操纵利润,企业为进行盈余操纵而任意计提减值准备的可能性也就会相应的减少。这是新准则最大的突破,该项规定促使企业客观地判断资产的真实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 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且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对于商誉减值的处理,该准则规定,经减值测试,如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按税法规定,除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有条件确认扣除外,其他各项资产减值损失,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都不得扣除。商誉按税法规定也不得摊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内转回。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规定,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应当将预计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通工具确认和计量,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计提减值准备;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予以转回。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但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

新会计准则的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纳税主要影响的是企业的所得税部分。新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从而在新准则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情况下,各资产期末确认减值与否,以及如何确认减值,都会产生暂时性差异,最终影响当期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以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纳税的影响为例:

新会计准则及所得税会计对固定资产的计价基本相同,但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无偿调入固定资产”等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一样,这对企业的纳税额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新旧准则在计提折旧的范围上存在一定差异,两者在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方面划分标准和依据有所不同,将会导致企业纳税额的短期波动,但最终计算出来的纳税额并不会存在太大差异。

新会计准则要求对已全额提取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而税法上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仍然可以计提折旧。按照新准则提取全额减值准备将会减少企业的纳税额。

对于由发生了永久性损坏原因导致的资产减值,经过过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税法规定可调整至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新会计准则规定,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可以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对企业的纳税额产生了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邢家合,钱秀菊.资产减值会计研究[J].中国市场.2007(44):100-101.

[3]张劲松:.资产减值准备与上市公司利润.商业研究.2006.9.

[4]张炜.新会计准则和现行税法差异比较及应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纳税影响之见解 篇12

一、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在增值税方面对企业的影响

1、增值税会计核算科目发生变化

新会计准则中,把原来的“应交税金”科目改为“应交税费”,会计核算口径增大了,其包含的内容不仅有原来的“应交税金”科目包括的相关内容,同时把原计入“其他应交款”中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相关内容也纳入此科目核算。原准则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要求下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多交增值税、未交税金”等明细科目;新准则实施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可以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需求进行明细科目设置,一般只需要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未交税金、已交税金、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明细科目,对增值税的明细核算要求比原来有所减少,核算则更加简单化。

2、视同销售业务要求核算收入,结转成本

货物视同销售行为在原会计准则的要求下,进行账务处理时是按照货物的库存成本结转其成本,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时则是按照其计税价格或市场售价,不用确认销售收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货物视同销售行为不仅要按照合理价格确认其销售收入,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还要结转其库存成本。这样,收入和成本就产生了差额,则对企业的纳税(所得税)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对房产税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在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能够单独核算分别入账的情况下,从价计征房产税时,要依据企业房产的账面原值为基础来缴纳。那么,企业房产占用的土地使用权在单独入账时,就应该能减少企业房产税的税金支出。企业的自用房产,在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价值分开核算的情况下,也就应该能减少企业的房产税税负。

(三)存货入账成本的确定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新准则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l号——存货》准则规定,企业取得的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三个组成部分。而且,新存货准则与新的借款费用准则前后呼应,“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而税收法规对存货的入账价值的规定则是:存货的初始成本按取得时发生的实际支出计价。这样,存货的计税基础与会计成本就产生了一定差异,该差异也必将对企业纳税产生影响。

总之,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作为一名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新准则对企业税收的影响,更应深入学习新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的差异,既要维护企业利益,也要遵守各项税收政策法规。

二、解决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税收影响的几点建议

(一)单独设立税务会计,做好纳税调整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税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纳税调整方面。长期以来,企业的税收业务管理都是以财务核算为基础,由不同岗位的会计分别核算不同的税种,甚至同一种税由多人核算,形成的税收再由出纳或其他人员交纳。大多企业很少甚至没有设置单独的税务管理会计对企业的税收业务进行精细化管理,这就会使企业在履行纳税义务时,仍然以传统的会计核算为基础。由于会计核算和税收法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两者的政策变化也很频繁,这样也经常使企业在每年的所得税汇算时面临大量的纳税调整问题;此外,很多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通常要求会计提供会计核算以外的一些其他信息,如合理避税等,以更好地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因此,单独设立税务会计,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聘请中介机构,做好税务代理工作

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纳税影响极大,短时间内掌握全部新政策的变化对会计人员来说挑战极大。为了更好执行新的会计政策,同时恰当地处理与税收的关系,有必要聘请专业的税务中介机构,引进专业的税收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的税收筹划和纳税调整工作。这样,既弥补了会计人员税收知识的欠缺,也对企业的税收工作起到了把关作用,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纳税风险。

(三)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税收专业知识

实施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更高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全面学习新会计准则,加深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而且还要在遵循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合理合规处理企业的税收业务。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在提高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税收法规,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新变化。企业的管理层不但应该高度关注会计人员的会计专业素质,更要关注他们的税收专业知识,不断加强税收政策培训,使会计人员在做好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为企业依法纳税、合理避税及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专业知识保障,从而更好地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结束语

2007年以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税收管理影响虽然很大,但这些影响也是可以调整和解决的。企业既要遵循新会计准则的各项原则,也要加强税收专业知识的提升,同时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统一认识,从而合理解决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税收业务的影响,使企业能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几个重要变化入手,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纳税的影响,并就建立税务会计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财务会计,新会计准则,企业纳税

参考文献

[1]杨洋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J].中国商界,2010(10)

[2]王秀红.新会计准则下企业所得税的处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8)

[3]杨佳丽.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纳税的影响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15期

上一篇:科学范式下一篇:3d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