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的书写教案

2024-06-08

化学式的书写教案(精选12篇)

化学式的书写教案 篇1

课题4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

学习要求:

1、记得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2、能读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学习重点、难点:会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学习方法:讲练结合 内容分析:

本节课包化合价的应用和化学式的书写两部分内容。化学式的准确书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这里面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和加强练习。

学情分析:学生对常见的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记忆不牢固,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教学中要注意强化。

教学时间:2013年10月21日上午第四节 上课地点:245班教室 教学过程:

一、以下练习引入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氮气—N 氖气—Ne2 氧化镁—MgO 二氧化锰—MNO2 硫化钠—SNa2

碳酸钠——NaCO3 氢氧化钠——Na(OH)通过练习归纳书写化学式要注意的事项:

1、元素符号的书写要规范

2、书写化学式时要正左负右

3、化合价的代数和要为零(书写原则)。

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

1、书写原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价为零的原则)练习1: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锰

书写步骤:一排,二标,三交叉(化合价为零的不交叉),四整检

练习2:氧化钠 氯化铝 氯化铵 氯化氢 硝酸钡

氧化镁

氢氧化钠

硫酸亚铁 硫酸铝 碳酸钠 氢氧化铁 氯化钾

氯化钠 氯化亚铁 氧化钾 氢氧化钙 硝酸银 硫酸铁 氯化铜 氯化锌 碳酸钠

(分层次进行以上练习,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反馈的问题)巩固练习: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液氧

2)水银

3)水 4)氧化钠

5)氢氧化钙

6)硫酸钾

7)硝酸铝

8)硫 9)硫酸铵

10)氯化铁

11)硫酸亚铁

3、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A.硫酸亚铁(FeSO4)

B.氧化铁(FeO)C.硫酸钠(NaSO4)D.氯化铜(CuCl)

教学反思:

1、学生对旧知识点的巩固不到位(教师平时监督不力);

2、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不够。

化学式的书写教案 篇2

仅在初中化学中, 出现的不同物质的化学式就有一百多个。因此, 记忆和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绝不能靠死记硬背, 而应掌握其书写要领, 只要常写常练, 就能较快地达到熟练记忆的程度。

要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一是要熟练记忆元素符号, 二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 要熟练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三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要符合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四是要掌握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方法。总地来说, 这就是书写化学式的要领。

化学式是化学语言的基础和灵魂,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对学生准确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 以及化学知识的继续学习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学生对物质化学式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 且所犯错误较多。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降低了对化合价的教学要求, 只是让学生记住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而学生对化合价的实质却不是很理解, 所以不会应用化合价书写已知物质的化学式;二是学生书写化学式不规范, 对物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意义不能准确理解。为了让学生走出化学式书写的困境, 在化合价与化学式的教学中, 笔者应用“口诀法”创造性地改变了求公倍数的传统书写方法, 简化了书写步骤, 使学生易于掌握, 提高了学生书写化学式的能力, 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口诀法”

1. 书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前负在后, 标出化合价, 取其绝对值, 化成最简比, 交叉倒位置, 凡一不须写。从左向右写, 从后向前读, 读作“某化 (酸) 某, 几某化几某”。

2. 口诀法书写化学式的说明。

“正前负在后”, 是指正价元素的元素符号写在前面, 负价元素的元素符号写在后面;“标出化合价”是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取其绝对值”是指化合价有正负之分, 而原子个数只能为正数。所以, 要对化合价取绝对值, 化为正数;“化成最简比”是指把各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交叉倒位置”是指把所得到的数交叉颠倒, 写在元素符号后的右下角;“凡一不须写”指原子或原子团个数为1时, 这个“1”省略不写;“从左向右写, 从后向前读, 读作某化 (酸) 某, 几某化几某”是指化学式的读法, 某酸某中的“酸”指的是酸根, 应读作“某酸某”。

3. 化学式的书写步骤 (举例说明) 。

【例1】写出p元素+3、+5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说明:原子团的个数大于1时, 要用括号括起来, 并在括号右下角写出原子团的个数。

二、书写化学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化学式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语言, 也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化学式书写错误, 就意味着臆造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口诀法只适用于常见的、简单的化学式简便书写的方法, 不能生搬硬套。利用“口诀法”书写化学式时, 还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形: (1) 过氧化物的化学式不能化成最简比。如H2O2; (2)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 碳显负价, 但应写在前面。如CH4; (3) 第VA元素组成的氢化物, 该族元素为-3价, 但应写在前面。如NH3。

只要熟练理解书写化学式口诀的内容及书写步骤, 就可以提高学生正确书写化学式的效能, 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式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岩.浅谈中学化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9, (2) .

[2]曹洪昌.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 1994, (3) .

[3]赵二劳, 王丽花.浅析化学课程标准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 .

[4]张芹英.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浅探[J].考试周刊, 2007, (31) .

[5]何如涛.中学化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化学教学, 1994, (8) .

[6]徐建成.化学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化学教学, 1994, (9) .

化学式书写的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化学式 策略 书写方法

化学式是最基础的化学用语,也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此内容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普遍存在于各分数段学生中。在学生平时作业和卷面中体现出化学式的书写错误主要原因还是不注意书写规律的总结,书写方法不够系统化,化学方程式书写粗心大意。为了帮助学生准确书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法策略。

一、构建系统的书写方法

不同的物质种类在书写化学式时方法不一样,多数学困生书写化学式时无从下手,因为对物质的类别不熟悉,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思路,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建立完整的物质分类系统,知道了各种物质的所属类别,接下来就要将不同类别物质化学式书写原则方法归纳总结给学生,这样学生在面对一种物质时就能够准确的将其所属物质类别准确归纳,然后可以很有条理的将该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出来。一般不同类别的物质化学式书写方法如下:

二、化合物书写方法口诀化

学生在构建了系统的化学式书写方法之后,基本可以将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准确书写,而在教学中发现化合物书写往往是化学式书写的一个难点,因此应着重讲解和练习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而化合物化学式书写时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为十字交叉法,但许多学生在初用十字交叉法书写化学式时还能按照步骤认真书写,但后面书写化学式时只是随意书写出物质的组成元素,并没有十字交叉法,导致化学式书写错误,如碳酸钠Na2CO3—NaCO3,硝酸铜Cu(NO3)2—CuNO3,为了让学生真正利用十字交叉法,在讲解该方法时可将书写步骤口诀化,概括为“写符号→标价→约简→交叉得式”,并严格要求学生在初学时将书写过程写清楚,这样不但有利于化合价的记忆,且让学生养成习惯使用十字交叉法,确保了化学式书写的正确性。

三、巧用名称书写化学式

有些化合物名称里面既包含所含元素和原子团种类,又包含了数字,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这类物质化学式书写时只需遵循“写法与读法相反原则”,倒顺序写出所含元素和原子團以及对应的角数,如SO2 ,CO即可。

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是背的,是根据化合价写出来的,所以首先要记熟化合价。然后用用化合价来写化学式。

如氧化钾:

1、按着顺序先写出元素符号。一般都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2、在元素符号上方分别标出该元素的化合价

3、把该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在另一种元素的右下角,作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4、略去化合价为化学式。

如果化合价记熟,不用标化合价,按照此方法可以直接写出化学式,即快又准确。

例如:氧化钾-----KO------ K2O (钾是+1价交叉在O的右下角,个数是1省略不写。氧是-2价将2直接交叉写在K的右下角,即得化学式。)

又如:氧化铜-----CuO(铜+2价氧-2价,都能被2整除,个数是1省略不写,)遇到这种情况,可直接写化学式CuO

如氧化铝-----------AlO---------Al2O3(化合价不用写在纸上,是记在心里直接用的)

这样能写出很多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合价可以按口诀背,包括原子团的化合价。

说明一点:化合价也不是万能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殊性,如,过氧化钠用你现在学的化合价知识就无法解释,所以学知识要灵活,要掌握事物的一般和特殊的规律!

四、循序渐进,难点分散

化合物所包含物质很多,想要让学生一下子掌握所有化合物化学式书写是不可能的,尤其酸碱盐类物质学生本身对此类物质不熟悉,所以酸碱盐化学式书写更是一个难点。此类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可分散在该类物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中学习该类物质的基本性质时讲解化学式的读写,这样可以将难点得到分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效果较好。

五、常见错误化学式多练习

虽然初中阶段接触的化学物质非常多,但某些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在平时考试过程中总是被一部分学生写错,如高锰酸钾—KMnO3,锰酸钾—KMnO4,碳酸钠—NaCO3,氦气—He2等。因此教师可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总结出常出错的这些物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加强调。

总之,化学式书写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注重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形成系统的书写方法,知道化学式书写的一些小、技巧,力求准确写出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参考文献】

[1]熊有太.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育职能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01)

[2]伍素琼.初中化学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J]. 成功(教育). 2011(05)

[3]韩学锋.谈谈怎样教好初中化学[J]. 学周刊. 2011(30)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教案 篇4

H2(g)+I2(g)=2 HI(g)ΔH= –25.9kg·Jmol-1 ΔH代表在标准态时,1molH2(g)和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HI(g),反应放热25.9kJ。这是一个假想的过程,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的投料量比所需量要多,只是过量反应物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标准态时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焓,用符号ΔfHmO表示。

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必须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25℃、101kPa时,可以不注明)

(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固体有不同晶态时,还需将晶态注明,例如S(斜方),S(单斜),C(石墨),C(金刚石)等。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aq代表水溶液,(aq,∝)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则△H为“-”;若为吸热反应,则△H为“+”。其单位一般为kJ/mol。对于同一反应,计量数不同,其△H不同。

(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6)不标“↑”或“↓”

(7)不注明反应条件,例如:△(加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心得 篇5

庄寨镇中学王为民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往年每到这个关口,老师犯愁,学生作难,课堂上老师不少费劲,而学生们只落得个雾里看花。每年都会有不少学生,因为不能顺利渡过这个关口而渐渐掉队,慢慢地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

这一学期在教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花费了一番心机,决定改变教学思路,另辟蹊径。首先,化整为零。往年在学习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的时候,我都是先集中讲授配平的方法,然后再进行综合练习,结果弄得就像一盆杂烩菜,分不清你我。今年我采用了步步为营、逐个击破、集中会师的策略,学生掌握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并且及时得以巩固,效果明显好于往年。其次,注重过程。对于每种方法的传授,我更注重的是配平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要让学生弄清每一步工作的具体内容,做到步步为营、层层突破、多练典型、心领神会。例如,用奇数配偶法配平:FeS2 + O2------Fe2O3 + SO2

选定“O”为配平起点FeS2

变奇数为偶数(在含有

奇数个“O”的化学式前

乘以2)FeS2 + O2------2Fe2O3 + SO2

配平相邻的原子(在Fe2O3中与“O”相邻的是“Fe”)4FeS2 + O2------2Fe2O3 + SO2

配平“S”原子4FeS2 + O2------2Fe2O3 +8 SO2

最后配平“O”原子4FeS2 +11 O2 === 2Fe2O3 +8 SO2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纠错小策略 篇6

关键词:课堂,纠错,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

化学课堂教学中各种物质的特性与化学反应较多, 如果教师不给学生特定的方法进行纠错和总结规律, 哪怕是最简单的内容到了学生那里却变得很难!例如我在教元素时特意给学生布置了记元素符号的任务, 并且为了使学生印象深刻, 还特意打印了元素周期表贴在教室。原以为做了这么多的铺垫,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起来应该不困难了, 结果却不是。很多学生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出现很多错误, 后来才知道, 学生会书写元素符号, 但是却不能够非常正确的书写出化学式。原因在于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记不住, 而且很多元素的化合价会改变, 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哪个化合价。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基础就要求正确书写出化学式。

一、纠错是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为了给学生纠错, 首先要让学生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再正确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这里, 我特意总结了几点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规律编成口诀让学生记住。

一价:氢、银、钾、钠;二价:钙、镁、钡、锌;铝三硅四氧负二。

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是铵根

当学生能记住了常见的元素化合价之后, 再根据化学式中一般正价在前负价在后以及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让学生书写化学式。同时要求在书写化学式的时候, 先写元素符号同时标注化合价, 再写出化学式。经过反反复复的练习, 反复记忆、不断的纠错, 学生基本上能把常见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然后对于有些金属元素也有变价的现象, 主要是铁元素, 这个就要根据读法而定了。如果带铁的化合物读作“某某铁”时铁显+3价, 读作“某某亚铁”时铁显+2价。

二、纠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有了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基础,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就会简单一些。但是中等以下的学生在书写方程式的时候还是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逐一检查每个过程是否发生错误。只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才能确保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出任何纰漏。

1.掌握两个原则

(1) 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即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不能任意编造物质的化学式。)

(2) 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使“等号”两边的物质所含各元素的种类相同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即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之所以对化学方程式要进行配平, 是为了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时, 绝不能改动化学式中的角码。)

2.熟记书写步骤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般按“写”、“配”、“注”、“查”四步进行。现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书写为例:

(1) 写:根据反应事实, 左边写反应物, 右边写生成物, 中间用“短线”, 若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用“+”号连接。

(2) 配:即配平化学方程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在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使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即配平)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 短线改成等号。

KMnO4=K2MnO4+MnO2+O2

(3) 注:即在“等号”上或下注明反应条件, 如加热 (常用符号“Δ”表示) 高温、点燃、催化剂等。生成物中的气态物质, 需在其化学式右侧标“↑”符号, 若反应物中也有气体, 则气体生成物不标“↑”符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生成物中的难溶物, 需在其化学式的右侧标“↓”符号。

(4) 查:检查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是否准确完整, 要做到“四查”, 即查化学式、查配平、查条件、查生成物状态符号, 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防止写化学方程式时可能出现的缺这少那的错误, 确保用正确的、完整的化学方程式表达化学反应事实。

以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概括为:“左边反应物, 右边生成物;写对化学式, 方程要配平;短线改等号, 条件要注明;生成气体或沉淀, 上下箭头来分清。”

3.会配平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我们学习的难点, 也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关键一个环节。配平化学方程式一般要求“快”、“准”, 要达到这一要求, 首先必须掌握多种方法, 根据反应特点, 灵活运用。一般来说:配平较为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可用“观察法”, 稍复杂的可用如下常用的配平方法:

(1) 最小公倍数法:找短线两侧同种原子差最大的, 以该原子的最小公倍数为配平的着眼点进行配平。例如, 在反应中, 观察短线两侧不难发现氧原子差最大为1, 反应前有1个氧原子, 反应后有两个氧原子, 其最小公倍数为2, 则HgO前化学计量数为2, 那么Hg前的化学计量数为2。

(2) 奇偶配平法:先找短线两侧同种原子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 且有奇有偶的, 将最大的奇数配成偶数。例如, 在C2H2+O2—CO2+H2O反应中, 观察短线两侧发现氧原子出现次数最多, 其最大奇数是1, 所以先在H2O前配上化学计量数2, 然后用观察法配平氢原子, 再配平碳原子, 最后配平氧原子。

(3) 设1法:设1法又叫原子守恒法, 它适用于配平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时首先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找出一种化学式相对比较复杂的物质, 把它前的计量数看作1, 以此作为配平起点。例如, 在反应中, Fe3O4是化学式较复杂的物质, 把它的计量数看做1, 则Fe前的计量数为3, H2O前的计量数为4, 那么H2的计量数也为4。

三、结束语

化学式的书写教案 篇7

本人通过对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摸索、提炼出了一种书写复杂、陌生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在此方法中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作为一个系统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系统,用于完成对较为复杂的、未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尤其是在高考时未知方程式进行简单、快速的书写。此方法主要由五个步骤构成,分别是:初写方程式、配平电子、配平电荷、配平原子和对方程式进行检查。可以看作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普通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方法的一种整合。

【关键词】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书写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36-02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高考中一种常见题型且难度较大。通过对这类题目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此类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虽然比较多,但是系统性和规律性很强,下面就在这方面摸索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将此系统补充和完善。

1、书写化学方程式系统建立的理论依据

事实上学生在高考中处理复杂的、未知的方程式时,其累积的知识量已经足够解决这一问题。即方程式的书写并不会脱离高中化学课当中所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理论。且必定遵循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物料守恒)等基本原则。

但是这些累积学习的成果可能在学生的大脑中相对独立,尚不能成为一个体系。彼此之间的联系学生无法掌握。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概念进行系统化,对概念之间形成联系,找出其相关性将学习成果构建、整合并稳固下来。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可以设计书写化学方程式系统的流程如下图: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如前所述,我们介绍了一个书写陌生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统。下面介绍其具体应用。根据设计的流程图,结合相关化学题目的特点(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定量信息,让学生分析和判断其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完整化学反应方程式或者离子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到书写化学方程式系统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离子反应、盐类水解其他化学反应基本理论进行初步分析并书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这一步不太可能也根本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写出,只需将初步分析得出的反应物呵生成物书写在方程式“=”两边即可(通常应该使用“→”在书写方程式完毕并检查无误后改写成“=”并注明反应条件,为简便起见,本文都用“=”)。

(2)判断已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无化合价变化,如果有,根据电子守恒即“电子有得必有失,得失必相等”配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这一步往往要根据氧化还原理论的相关知识判断和补充反应方程式中的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

(3)如果是离子反应,要确保方程式两边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通常能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参与反应的物质,这里要特别注意反应的介质(把反应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处理)如果是酸性条件下则有可能是 H+参与反应或者生成 H+;若是堿性条件下则可能是OH-参与反应或者有OH-生成。

(4)根据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将反应方程式两边配平。

(5)对方程式进行检查,一般是检查方程式中从未配过的元素的原子。

3、书写化学方程式系统的具体应用实例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如何具体使用本系统进行解题。

例 1: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请书写其离子方程式

第一步,初写化学离子方程式。根据已知写出如下式子:

ClO-+Fe(OH)3=FeO42-

第二步,配平电子:在此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变为+6价,化合价上升,失电子,作还原剂;则必定有元素化合价下降。反应物分析很容易得出化合价下降的为氯元素,在碱性溶液当中其产物为 Cl-,化合价从+1价变为-1价。则上式变为:ClO-+Fe(OH)3=

FeO42-+Cl-将电子配平后得:3ClO-+2Fe(OH)3=2FeO42-+3Cl-

第三步,配平电荷。观察方程式两边电荷:左边3个单位负电荷,右边7个单位负电荷。应该还有离子参与了反应。在溶液当中参与反应的离子可能为H+或者OH-,结合题目已知条件中的“强碱性溶液”可知OH-参与了反应且化学计量数为 4。故上式变为:3ClO-+2Fe(OH)3+4OH-=2FeO42-+3Cl-

第四步,配平原子。观察方程式发现元素不守恒,仍以H元素为例进行配平反应前 10molH,故反应后应该配5molH2O。得:3ClO-+2Fe(OH)3+4OH-=2FeO42-+3Cl-+5H2O

第五步,检查、完善方程式。检查方程式两边O元素的原子个数,确认方程式书写正确。

上面我们举的例子是氧化还原型的离子反应,如果书写非氧还原型的离子反应,则可跳过配平电子的过程并执行其他配平步骤。

笔者提供的这一方法经实践验证学生熟练掌握后将能够快速而且正确的书写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或电化学方程式。限于笔者水平有限,文中应该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大家在应用过程当中提出宝贵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这一系统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化学式的书写教案 篇8

关键词: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相对化合价法;中学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2–007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燃料和氧化剂分别从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微孔进入电池体系,受到电极材料的催化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产生电流。其基本构造可表示为[1]:(-)燃料‖电解质‖氧化剂(+)。

由于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机动灵活、燃料多样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越发受到重视。随着新型燃料电池的日益广泛应用,对燃料电池的考查已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出常见电解质环境中的电极反应式。关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的文献报道在教育界不胜枚举,但很多文献介绍的书写方法仍然是间接的相减法,近年来也发展了直接的书写方法,如零价法[2]、四步法[3]等,但文献[2]仅介绍了负极反应式的书写,覆盖面相对狭窄;而文献[3]方法过于繁杂,要求学生必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理解透彻才能够较好地运用,对学生来说掌握较为困难。本文以燃料电池电解质类型的分类作为参考,总结不同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建立其书写模式,系统阐述了相对化合价法书写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具体运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对学生正确、快速解题具有指导意义。

1 燃料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

3.1 相對化合价法书写负极反应式的理论基础

燃料分子中不同原子之间以共价键方式连接,成键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可用电负性来表示。电负性较大的成键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较大,使键合电子偏向于该原子,导致其带部分负电荷,元素化合价表现为负值;而电负性相对较小的原子将会带上部分正电荷,元素化合价表现为正值。如有机物CH4中,C的电负性为2.5,H的电负性为2.1,键合电子偏向于C,导致C元素的化合价显负价,而H元素则显正价。又如有机物CH3CH2OH中,O的电负性最大,H的电负性最小,则O元素化合价表现为负值,H元素为正值,而C元素的化合价由H和O的具体数值确定。

3.2 相对化合价法书写负极反应式的具体步骤

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先判断燃料物质中各元素电负性的相对大小,确定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进而确定单位燃料物质参与反应失去的电子总数,即确定了燃料分子与电子数之比;再由电池所处的化学环境及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直接书写电池负极反应式。下面以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例5 (2009·江苏·T12·节选)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运用相对化合价法书写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关键是依据电负性的相对大小确定燃料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化合价。一般来说,如果燃料分子中只含C、H、O三种元素,则以O元素为-2价,H元素为+1价来确定C元素的相对化合价,计算出单位燃料被氧化后失去的电子总数,确定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其次考虑电解质环境,结合守恒原理直接书写负极反应式。

参考文献:

[1]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物理化学(下)(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1.

[2]杨金才.浅析一种书写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新方法[J].化学教学,2016,(4):87~89.

[3]郭萌.四步法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J].中学化学,2016,(7):22~23.

[4][5]吴辉煌主编.电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68.

[6]钱桂香,赵学红.加减消元思想在化学学习中的运用[J].中学生数理化,2016,(1):65.

化学式的书写教案 篇9

《剑桥中国文学史》 对元杂剧的书写, 迥异于传统文学史, 体现出鲜明的文化学转向, 包括详叙元杂剧产生及演变的历史语境、突出元杂剧文献的实证功能、关注个别元杂剧作品经典化的过程等, 保证了文学文化史总体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框架。但同时也存在元杂剧书写碎片化、无法深入杂剧文本以及代表作家作品被遮蔽等缺点。

一、注重描述元杂剧产生及演变的历史语境

《剑桥文学史》 编撰者认为:“文学史是对以往文学文化 (literaryculture) 的叙述”, 文学史书写要尽量脱离“那种将该领域机械地分割为文类的做法”, 而采取“更具整体性的文化史方法:即一种文学文化史 (history of literary culture) ”。基于此, 《剑桥中国文学史》 最大的特点即叙述框架与方法的变化, 它摈弃传统文学史的分文类叙述法, 采取“文化史方法”, 较多关注过去的文学是如何被后世过滤并重建的, 而“文类的出现及其演变的历史语境亦成为文化讨论的重点”。

在书写元代杂剧时, 《剑桥文学史》 上编第七章首先即结合蒙元社会情况 (诸如物质文化、社会意识背景等) 叙述了其产生与演变的历史语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戏曲为代表的白话文学延续了宋代的发展势头, “并通过印刷传播, 引起了读者大众的关注”。

二是因为朝廷对中国文化理念缺乏兴趣而停罢科举, 使“写作活动本身与凭借写作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区分开来”, 作家获得自由, 激发了包括杂剧在内的通俗文学文本的创造。三是虽然元蒙王朝短暂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诗文等雅文学发展受阻, 但是至少在明代前中期, “文人最注重的还是诗文的写作”诗文依然是最主流的文类, 而杂剧等俗文学并不像传统文学史所写那样重要, 最直接的表现即元代文献关于元代杂剧乃至通俗文类的记载甚少。因此, 《剑桥文学史》 用了大量的篇幅勾勒元代诗文的发展情况, 而对于传统文学史着以重笔的元代杂剧则只是简单介绍。正是在相关历史语境的描述中, 元代戏曲繁荣的原因 (文人作者的参与、印刷传播的推动等等) 以及原文本难以觅寻的尴尬得以清晰的展现出来。

二、突出杂剧文献的实证功能

将文学史视为文学文化的历史, 便意味着对文本事实的关注, 而文本批评以及“多种文学研究成就、文学社团和选集编纂”便构成了文本事实的重要佐证。对于元代杂剧而言, 文献资料的匮乏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极为有限的文献资料中, 往往是剧目清单, 关于剧本的明确记载少而又少。 《剑桥文学史》 就是从现存与戏曲表演有关的文献资料出发简单介绍了元代杂剧的作家、作曲、演员、作品等情况。周德清的 《中原音韵》、钟嗣成的 《录鬼簿》、燕南芝庵的 《唱论》、夏庭芝的 《青楼集》、李开先旧藏 《元刊杂剧三十种》 等元代文献成为书写的重点。

首先, 《剑桥文学史》 介绍了周德清的 《中原音韵》 所记载的曲韵韵谱情况, 挖掘该著在语言学方面的重大意义, 而对于 《中原音韵》 中引用的时人戏曲唱词, 却是一笔带过, 没有着重分析。

其次, 《剑桥文学史》 列举了钟嗣成 《录鬼簿》 对元杂剧作家的分类情况, 没有涉及任何具体的作家, 包括关汉卿、王实甫等等, 着重对钟嗣成所谓的“名公”与“才人”、“已亡”与“方今”、“闻名”与“不相知”等三组概念进行分析:“可能暗示了作者的文化声望、专业技能, 暗示了作者、作品的年代, 暗示了剧作家的知识深度。没有一条表述是明确的”。

接着, 《剑桥文学史》 对 《唱论》 所讨论的唱曲要领、 《青楼集》 所载女演员的事迹进行了评述。

最后, 《剑桥文学史》 聚焦明人李开先旧藏 《元刊杂剧三十种》, 对三十种元杂剧进行了宏观分析:第一, 就刊刻地址来看, 三十种杂剧中, 大多显示为南方尤其是杭州, 刊于京师大都的只有四种;第二, 从剧本结构看, 三十种杂剧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仅有主角的四套唱词组成, 没有“关目”, 另一类是唱词、舞台提示、台词提示、次要的宾白俱全。在上述两类中, 唱词均占据绝对篇幅。由此, 《剑桥文学史》 所做的推断有二:元刊本是立足于表演, 所谓的“旦本”、“末本”, 是为一位戏曲主角撰写的脚本;“这些作品的刊刻主要不是出于演员或读者的便利, 而是为了方便听众”, 因为杭州等南方听众难以完全听懂杂剧所用的北方方言, 所以刊刻者将全部唱词付梓印行以供观阅。

作为元杂剧书写的收束, 《剑桥文学史》 解释了不介绍具体文本的根本原因, “人们通常认为, 《汉宫秋》、 《梧桐雨》 是元朝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 这些作品的大部分定稿并不在元朝。根据伊维德的研究, 许多现在的元杂剧版本乃是明朝人改写的。至于改写了多少, 很难确定, 因为我们没有原本可以参照。”过去的四百多年来, 大多数读者只能通过臧懋循的校订本接触元杂剧, 这些剧作被误认为反映令人元代的思想。“臧懋循的《元曲选》 应被置于万历年间的语境中加以理解。他既改变了早期文本的效果 (他更偏爱大高潮结局) , 也改变了其思想根源 (以符合他对儒家礼教的认识) ”。也就是说, 将经过明代文人润色加工的文本放在元代历史语境中阐释是不合理的。因此, 在 《剑桥文学史》 中, 元代杂剧萎缩为上编第七章某一小节的一部分, 作品未能得到元代文献资料确认或者没有完整记载的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元杂剧代表作家皆被遮蔽了。

三、关注个别杂剧作品经典化的过程

为什么有些作品 (即使是在印刷文化之前的作品) 能长久存留下来, 甚至成为经典之作, 是 《剑桥文学史》 关注的一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据仍是文献材料。它直接牵涉到文本流传过程中被保存、过滤、接受和改写的情况。比如, 《剑桥文学史》 (下编) 第一章, 便以文献为据, 梳理了 《西厢记》 在明代的经典化过程。其一, 1498年, 北京金台岳家刊印了 《新刊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 该刻本雕印精美, 兼供演出和阅读, 并试图用儒家价值观为其正名, 透露了该剧诞生二百年后的接受情况。在此之前只有一个1400年前后的 《西厢记》 残卷存世, 有插图无评点;其二, 朱有燉在他的诗中提到, 评点 《西厢记》 的传统至迟在十五世纪初已经建立;其三, 据“晚明作家徐渭说, 李梦阳最早将 《西厢记》 经典化, 与 《离骚》 并称”。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但中国文学史书写从聚焦文本向注重语境转化, 《剑桥中国文学史》 乃是初次尝试。 《剑桥文学史》 通过这样的勾勒, 保证了文学文化史总体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框架, 体现出鲜明的丰厚性和连贯性, 足以达到让“受过教育的普通英文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还希望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有关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知识”之目的。但是, 亦存在两个无法避免的缺陷, 仍以元杂剧的书写情况为例。第一, 重视元代杂剧的外部研究, 却难以深入文本本身。比如, 《元刊杂剧三十种》 中著录的文本, 《剑桥文学史》 只是进行整体文化学分析和理论阐释, 未能对其中的代表作品作详细阐述和赏析。正如主编之一孙康宜坦言:“强调理论色彩的叙事, 失去了文学以欣赏为主的乐趣”。第二, 过分突出作品的经典化历时性过程, 而使元杂剧的书写呈现出碎片化状态。如果在《剑桥文学史》 中搜索“元杂剧”这一关键词, 我们就要跨越上、下编的界限, 元杂剧产生的历史语境被夹杂在上编第七章“概述”部分;元杂剧的作者、演唱等情况则萎缩在上编第七章第七节 (本章共九节) “元代白话文学”中;要了解元杂剧的体制, 则需到下编第二章去寻找:“‘元杂剧’乃晚明的发明, 或者说, 正如传统文学的诸多经典一样, 晚明对元杂剧的理解, 很大程度上都是晚明印刷工业的产物。”该章在讲解南方传奇时, 与北杂剧进行了比较, 包括篇幅、演唱方式等等。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篇10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主要成分为ca(oh)2〗中,生成碳酸钙(caco3)沉淀和水。

b组:③一氧化碳气体通入到红热的氧化铜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④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②自评、互评。

综合学生各种能力、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评价

1.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

①mg+o2mgo2

②mg+o2↑==mgo

③2mg+o2──2mgo

④2mg+o22mgo↓

⑤s+o2==so2↑

2.交流收获。

让学生在反思、交流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点。 师生评价、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病历书写的教案 篇11

㈠病历是关于病人发病情况、病情变化、转归和诊治的系统记录。是临床医师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获得的资料经过分析、综合、整理、归纳而写成的。病历不仅记录病情,也记录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判断、诊断、治疗的动态过程以及对预后的估计,还记录各级医师查房和专科会诊的意见和结论。

病历既是患者病情的实际记录,也是医院和医师本人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体现。病历可以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极其宝贵的基本资料,也是医疗纠纷及医疗法律诉讼的重要依据。

编写完整而规范的病历是每个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项临床基本功,是考核医师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㈡ 编写病历的基本要求

1.内容必须真实,客观地、真实地反映病情,不能臆想和虚构,这不仅关系到病历的质量,而且也反映出医师的品德和作风。内容的真实来源于认真而仔细的问诊,全面而细致的体格检查,辨证而客观的分析,及正确而科学的判断。

2.格式要规范,必须按规定的格式书写。

3.病历和各种病历记录均应使用通用的医学词汇和术语,不得用诊断名词代替对症状和体征的描述,力求精练、准确,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条理清楚,分析有据,概念无误。要运用规范的汉语和汉字书写。避免使用俚语俗词,如不应写“心跳”、“喘不上气”、“拉稀”等,而应写“心悸”、“呼吸困难”、“腹泻”等。诊断和手术名称应按疾病和手术分类所规范的术语书写全名。度量衡单位、外文缩写、均以国家规定或国内通用者为准,不得自造。药名应用正规的中文、英文或拉丁文书写,不得使用化学分子式。

4.填写要全面,字迹要清晰。病历中的各个项目都应填写齐全,均应用钢笔、蓝色墨水,以中文书写。要求字迹应规范、清晰、工整,不得潦草,标点符号要准确,不得超格、空格,不得挖补或剪贴。如有删改,在删改处删改者应签名或盖章。凡作记录必须注明准确的日期和时间。记录之后应有记录者的签名或盖章,以表示负责,上级医师亦应签名。

㈢病历的种类、格式与内容。1.门诊病历

⑴门诊病历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初诊病历应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征、检查项目及结果、初步诊断、处理等。

⑵复诊病历可重占记录初诊后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或反应,也要记录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以及修改的诊断及处理。

⑶诊断可在初诊时或复诊时作出,不应拖延。难以确诊者,可暂时以症状作待诊如“发热待查”或“腹痛待查”等,在症状待诊后还应提出一个或几个可疑的诊断,如“发热待查:流感?传染性肝炎?”。

⑷急诊必须记录就诊的时间,包括年、月、日,至到小时、分钟。除简要的病史和重要体征外,还必须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和意识状态和。各项抢救措施及抢救经过应按进行时间顺序依次记录,记录者应签名。

如门诊抢救无效死亡者,还应记录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及死亡(最后)诊断。最好保留病历。2.完整病历

完整病历是完整的、正规的住院病历,在病人入院24小时内完成,由实习医师或低年资住院医师书写。内科完整病历的主要内容有:

⑴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职业、婚姻、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入院时间、入院状态、病史采集时间、病史陈述者、病史可靠程度。

⑵主诉是患者所感觉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及其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若并有几个症状则按发生的先后述之。力求言简意赅,原则上字数应在10余字范围。

⑶现病史 围绕主诉记录,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诊治情况,应包括:①起病时间,可能的病因和诱因,起病形式及环境。起病时间应与主诉中述之时间统一。②主要症状的系统描述,包括证状发生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重的因素,以及发展和演变;③伴随症状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其演变过程;随症状与主要症状的关系;④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阴性症状;⑤简要的诊治经过;⑥饮食、睡眠、大小便、体重变化、体力及精神状况等一般情况。)

⑷既往史包括:①既往一般健康状态;②各系统疾病史,记述既经患过的疾病病名、患病时间、诊治概况等;③传染病史及传染接解史;④预防接种史;⑤外伤手术史;⑥药物过敏史及长期使用史;⑦主要疾病与性病有关者需写冶游性病史。)

⑸系统回顾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分别回顾各系统的主要症状或疾病,有无某种病状均应记录,对曾患过的疾病应记录起病、过程与转归,既往史及系统回顾与现病史的内容不得重复。

⑹个人史包括①出生、居住及迁居情况、业余爱好、教育程度等;②生活、饮食习惯,有无烟酒嗜好及其用量和持续时间;③职业、劳动条件及有无毒物接触史。

⑺婚姻史包括婚否、结婚次数、结婚年龄、配偶健康情况、夫妻关系等。

⑻成年女性必须有月经生育史。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量多少、末次月经日期,有无痛经或白带、闭经年龄。初孕年龄、妊娠及生产次数、有无流产、早产、手术产、死产、产褥热。计划生育措施。

⑼家族史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情况。如已死亡、说明死因和时间、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及遗传病史。如主要疾病与遗传因子有关,应扩大范围到询问母亲家族的病史,必要时绘出家系图。

⑽体格检查应记录全身的全体格检查。

⑾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指入院时已有的重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特殊检查。)

⑿病历小结是病史、体查、实验室检查的综合摘要,须简练、有概括性及系统性、确切反映病情特点,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

⒀初步诊断:要求诊断与病史、体查相符,诊断全面、主次排列合理。病历书写者和上级医师的签名及日期,此日期为完成病历的年、月、日、时。其后为病历书写者签名及病历完成时间。

⒁修定诊断,诊治过程中对初步诊断的修定,在相应的病程记录中应有修订诊断的依据及理由。书写方式可为:列出修订后的所有诊断,或写为“修订原诊断第×条为:××××××”。修订医师及其上级医师签名及日期。

⒂出院诊断为出院时的最后诊断。在相应的病历记录里应有修订的依据及理由。要求准确、完整、主次排列合理。主管医师及其上级医师签名及日期。3.入院志为完整病历的的简要形式,要求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由住院医师书写。其主诉、现病史与完整病历相同,其他病史和体格检查可简明扼要记录。

4.首次病程记录是病人入不敷出院后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必须在病人入院后当日(夜)接诊医师下班前完成。与一般病程记录不同。首次病程记录列于所有病程记录之首页,该页第一行写“病程记录”即可。首次病程记录之后,接着写病程记录。首次病程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主诉、病史、体检、化验及实验室检查均应简明准确,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初步诊断依据、初步诊断、诊疗计划,此为首次病程记录的重点,不可缺少但应简短扼要。上级医师及书写者签名。

5.病程记录是病人在整个住院期间发展变化和诊治的全面记录。病程记录内容要真实,记录要及时,要全面系统,重点突出,有分析判断,前后要连贯。根据病情可一日记一次,较轻病人也可3~4日记一次,急重病人应一日记数次。病程记录要求有:⑴病状、体征及一般情况的变化,化验及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结果及重要的阳性结果,病历书写者对病情的分析、判断及今后诊治的意见。⑵重要医嘱的更改及其理由。⑶修改原有诊断或确定新诊断的依据。⑷上级医师对诊断和治疗的意见,院内外会诊意见,领导人员、病人及有关人员的意见,院外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应有专页记录。⑸介入性检查(内腔镜、活组织检查、导管检查、造影、重要脏器的穿刺和引流)的指征及家属意见,昂贵检查(CT、核磁共振、核素、彩超等)的指征。⑹介入性检查除报告单或操作记录单之外,在当日的病程记录中应简要记录检查经过及检查后患者的状况,如进行临床观察或特殊护理应有特殊记录单。

⑺重要治疗的指征、治疗后的效果及毒副反应。肿瘤、血液病等疾病的化疗及放疗除病程记录外,还应有治疗计划单。⑻外科手术应有术前病程记录、术后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单、麻醉记录单另外填写。⑼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及/ 或科主任的查房记录或对诊治方面的意见应另起一行书写,或明确标出。要求记录查房的各项指示,意见和对病情的分析。6.凡住院一月以上的病人,每月应写一次阶段小结,总结一月来病情变化,检查及治疗的情况,以及进一步诊治的意见和计划。

7.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交(接)班时,以及主治医师因工作需要接替住院医师的工作,暂时代作住院医师时,均应书写交(接)班记录。交班医师写交班记录,内容应有患者入院时的病情、诊治经过、交班时病情、今后诊治计划以及接班者应注意事项。接班医师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接班记录,内容应有患者入院以来病情变化、诊治经过、接班者的问诊及体检结果,对病情的意见、看法及主要诊治计划。

8.转出记录应由转出科室的医师书写。内容包括:入院时的病情、诊治经过、病情变化、转科理由及目前诊治的情况。

9.转入记录由接受科室的医师在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转科前的病情及诊疗情况、转科理由、转入后问诊及体检结果、诊治计划。10.出院小结内容包括:入院及出院日期,入院时的情况,诊治经过,出院时的情况,最后诊断、出院后注意事项。

11.患者死亡后应由主管住院医师24小时内完成死亡小结。内容包括:入院时情况,诊治经过,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最后诊断。除死亡小结外,病程记录中应有抢救过程的记录及抢救特殊记录单。

12.疑难病人的诊断、治疗发生困难时,应由科室、院内、院外的有关人员进行讨论,由主管医师以专页作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地点、参加者、主持人、病历报告者、病历报告内容及发言人的发言内容摘要、最后意见、记录者及其上级医师签名。

13.患者死亡后应及时作死亡讨论,一般死亡由科室组织讨论,涉及医疗纠纷时由医院组织有关人员讨论。

死亡讨论记录应由主管住院医师作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时间、地点、参加者、主持人、病历报告者、病历摘要及发言者的发言内容、讨论结论、记录者及科主任签名。

13.同一患者因旧病复发(或新患疾病与旧病有关),再次入院时,编写再入院志,因疾患(与旧病无关的疾病)入院时,编写入院志。

再入院志写“第×次入院志”。一般项目与入院志相同。病史部分依次记录过去的病历摘要,在每个摘要前写“第×次入院情况”,摘要应包括:病史、重要阳性既往史、阳性及重要阴性体征、诊断、治疗概况、出院诊断。

本次入院情况包括本次住院前的病情,本次入院疾病的主诉及病史。

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家族史可省略。但有新情况,应加补充。女性应有近期月经及生育情况。

化学式的书写教案 篇12

关键词:原电池 正极 负极 电解池 阴极 阳极 电极反应式 氧化还原方程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042-01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内容之一,是高考的重点;而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考察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对广大考生而言,电极反应式和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难点。笔者在多年平时的教学积累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就电极反应式和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总结方法如下:

第一,高考化学解决电极反应式和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总结:

笔者认为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样的方法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突破高考。

书写和配平方法:六步配平法即:一找、二标、三定、四电荷、五平、六查。

(1)所谓“一找”,就是找出氧化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产物这四类物质(或离子)。

注意:①氧化还原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需要四类物质找全。

②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需要找出还原剂和氧化产物。

③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需要找出氧化剂和还原产物。

④电解池阳极电极反应式需要找出还原剂和氧化产物。

⑤电解池阴极电极反应式需要找出氧化剂和还原产物。

⑥要依据电解质的性质。酸作为电解质溶液或碱作为电解质溶液,注意与酸或碱反应的物质,如CH4、CH3OH、C2H5OH、C2H6等等的氧化产物CO2在碱性溶液中与OH-生成CO32-。还有大量融盐燃料电池,固体电解质,传导某种离子等。

(2)所谓“二标”,就是标出化合价的升降,确定得失电子的数目

(3)所谓“三定”,就是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和得失电子守恒的原理确定氧化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产物这四类物质(离子)的系数。

(4)所谓“四电荷”,就是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或电解质传导的某种离子调整,使反应式两边电荷守恒。

注意:①水溶液显酸性则用“H+”和“H2O”来调整。

②水溶液显碱性则用“OH-”和“H2O”来调整。

③非水溶液则要看传导何种离子。如熔融的碳酸盐传导“CO32-”,则用其调整电荷守恒;熔融的氧化物传导“O2-”则用其调整电荷守恒等等。

(5)所谓“五平”,就是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的最后配平,一般来说根据元素守恒先配平氢元素再配平氧元素。

(6)所谓“六查”,就是检查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等。

第二,高考试题重现及解决策略。

例1:(2011山东卷29⑶)Na2S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解析:“一找”即:S2-+O2→S+OH-;“二标、三定”即:2S2-+O2→2S+OH-

“四电荷、五平”即:2S2-+O2+2H2O→2S+4OH-

例2:(2011山东卷29⑵)钠硫高能电池的工作温度为320℃左右,电池反应为2Na+xS=Na2Sx,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倍。

解析:“一找”即:S+e-→Na2Sx“二标、三定”即:xS+2e-→Na2Sx

“四电荷、五平”即:xS+2e-+2Na+→Na2Sx

例3:(2011福建高考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的是: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

解析:根据同理写出如下电极反应式:负极:2Li-2e-=== 2Li+正极:2H2O+2e-=== 2OH-+H2↑

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答案选C

例4:(2011新课标全国)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解析: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2O3+3H2O+2e-=2Ni(OH)2+2OH-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Fe(OH)2+2e-=Fe+2OH-;答案为C

例5:(2011江苏高考13⑵)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

解析:“一找”即:Ag2O2+Zn→Ag+K2Zn(OH)4

“二标、三定”即:Ag2O2+2Zn→2Ag+2K2Zn(OH)4

“四电荷、五平”即:Ag2O2+2Zn+4KOH+2H2O→2Ag+2K2Zn(OH)4

参考文献

[1]郑玉海.电极反应式的书写[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2(16):5.

上一篇:在毕业典礼上的感言下一篇:医院贯彻执行档案法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