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思考

2024-06-05

战略性思考(精选8篇)

战略性思考 篇1

降低成本的战略性思考

目前我国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和范围过多地局跟在生产领域、生产性费用和生产规模、规模效益三个方面。因此;建立降低成本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有效进行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谈谈以下观点:

1、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

价值链分析将企业视为互为联系的活动的集合体,通过分析各项活动的成本,使成本与其相关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价值链分析包括:①内部价值链分析。内部价值链分析就是不仅要注意生产过程,而且要关注生产之前和之后的作业,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②外部价值链分析。即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分析。供应商不仅生产着企业用于价值链的一种产品或服务,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影响着企业,如供应商发货频繁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需求。顾客也有其价值链,如那些订量少、事先不确定的顾客成本比那些订货量大,事先确定的顾客成本要高。

2、重视无形成本动因和企业竞争优势

成本动因包括导致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重视无形成本动因的分析能为企业改变成本地位、增强竞争力提供契机。无形成本动因目前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以无形成本动因为突破口,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克莱斯特汽车公司在80年代中期以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这一无形成本动因为突破口。采用成本领先的战略,要求员工降薪以达到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目的。从无形成本动因着手来加强成本管理,创造企业竞争优势正是战略成本管理的精髓所在。

3、通过资源共享来降低成本

资源可以分为共享和非共享资源两大类。对于共享资源,产品的成本与分摊资源费用的产品数量有关,分享这类资源的产品数量越多,分摊到单位产品中的成本就越低。例如,企业固定资产就是典型的共享资源,除了固定资产以外,还有:①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②资源的采购费用。信息使用费用。③信息传播费用。④建立和使用销售渠道的费用。⑤交易费用。⑥市场开发费用。⑦经验的共享。增加使用这些共享资源的规模和频率,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4、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来降低成本

在信息时代,降低成本的思路和方法应该建立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一套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降低成本将一筹莫展。因此,企业首先要建立起以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为中心的高效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市场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②利用国际互联网收集和发布信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③利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将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信息(市场需求信息、资源信息、管理信息等),以及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从产品设计、物料采购、生产计划、制造、到销售和服务)进行系统地有机管理和控制。④利用集自动订货系统、电子收款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于一体,集合了生产商、批发商私零售商在内的连锁供应系统。

战略性思考 篇2

1 安全环保管理理念在化工企业安全化生产中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化工产品中存在着许多的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 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生产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 从而使得人们在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在化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用水和排水问题也是值得人们思考的, 如果对其进行相应的过程中, 就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从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 在现代化化工行业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就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应用到其中, 从而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 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现代化化工行业发展的相关要求, 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促进了我国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 在化工企业化工生产的过程中, 其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也会对化工生产的安全性有着严重的影响, 其中在化工生产中存在的突发时间主要有:突发环境污染时间、突发安全时间以及辐射环境事件。这不仅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为此, 将安全环保管理理念应用到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有利益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还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2 化工的战略性思考和实践

从当前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虽然化工产业的危险系数比较高, 而且对周围环境也可能会带来极大的污染, 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却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因此为了使得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我们就要对化工安全进行战略性的思考, 在通过相关的实践分析, 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化工处理。

近年来, 我们在对化工安全进行战略性思考分析的过程中, 我们主要在安全管理和环保保护的基础上, 根据化工生产的实际情, 来对其安全管理工作、事故防范措施以及应急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 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 来对化工产业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进而满足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

2.1 建立化工及相关企业数据库, 预测易发重大事故原因、后果及社会影响。

通过普查调研, 旨在:摸清江化工及相关企业的现状, 弄清这些企业的数量、规模、位置;了解它们的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数量及方式;了解它们生产工艺、生产装置、公用及辅助工程规模和安全状况;了解这些单位化学品的危险性能数据;了解拥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以及它们与附近水系的实际距离等, 建立重大危险源和特种设备的综合档案,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建档、建立数据库。

组织专家对于易发生燃烧、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典型企业, 以及发生事故后易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或可能构成严重水系污染等重大社会影响的企业, 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分析方法预测企业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分析发生重大事故的原因;模拟事故发生的规模及后果;推测事故波及的范围, 对事故企业周边人员、财产的影响, 尤其是可能引起的社会恐慌程度和对环境特别是周边水系污染的影响程度。

2.2 建立化工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和安全监管网络

建立专家知识库与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以化工事故泄漏扩散为研究对象, 以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为研究手段, 以权威化工事故处理专家们的个人经验为样本, 研究相应快速算法来再现、模拟专家思维过程。建立专家知识库与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能够为突发化工事故的事故原因进行智能分析并为应急救援提供指导。

针对筛选出化工区域易发重大化工事故的企业名单, 组织专家开展这些企业的安全监控研究, 为这些企业提出相应的安全监控技术方案及预防措施, 编制有针对性的化工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型和规模, 研究化工区域重点化工企业发生燃爆、中毒事故的相应处置方法 (包括事故控制、人员疏散方式、环境危害控制、救援措施、救援方法和专家队伍建设等) 。

2.3 建立高危行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相关行业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平台

建立高危行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相关行业监测预警技术平台, 是基于网络化的监控手段, 结合网络化的GIS软件平台、自动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通信等现代高新技术, 通过对各种目标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或动态的监控, 使目标对象的安全状态, 以及趋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变化得到监测, 及时给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控制指令。促进其技术在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并及时给予技术指导, 以便帮助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4 建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平台

面对化工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必须依靠系统安全工程的科学运行机制确定最佳科学应对方案。通过整合社会应急资源, 集中优势力量, 形成救援合力, 特别是建立统一协调的组织指挥机制, 跨区域跨专业调集多种救援队伍, 实现协同作战, 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水平,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整合和利用消防、环保、交通、海事等专业技术力量进行支撑,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形成分层次、覆盖本区域各领域的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系统。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化工行业的发展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 其安全性存着许多的问题, 因此导致人们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 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一定的影响, 为此我们就要对化工安全的相关内容进行战略性分析, 从而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优化处理, 使得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丽莉, 吴起, 匡蕾, 叶正亚.“四沿”化工企业污水处理系统安全事故状态下负荷缓冲及安全环境 (SE) 联锁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0) .

战略性 新兴产业“冷思考” 篇3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2012年的宏观调控基调定位为稳中求进。稳中求进的“进”是什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亮出了观点:“就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从这个层面上说,流淌着“自主创新”血液、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一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站在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关口。

尽管如此,今年的两会,信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有点“冷”。去年、前年,关于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记者集体采访总是早早地提上日程,今年却一直未做安排;以前常挂在代表委员嘴上的“云计算”、“物联网”今年也甚少提起。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遇冷”绝不意味着产业方向出现了摇摆,恰恰相反,经历了去年火热的概念“洗脑”后,中国信息产业正在开始新一轮的再思考,这种思考,决定着中国自主创新的未来,也决定着增长放缓的中国经济何时拥抱下一次辉煌。

新兴产业“遇冷”

3月5日,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部署2012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这样提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相比之下,去年“十二五”规划中最抓人眼球的云计算、物联网则明显“降温”。本报记者根据新闻中心陈列的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粗略统计了一下,云计算、物联网出现的频率比去年明显下降。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对此也有同感。其实,早在去年两会的议案中,孙丕恕就提到,他在对全国数十个云计算中心调查时发现,很多中心投巨资建成了所谓“云”系统,但资源利用效率却不足20%;很多地方的云计算中心被打造成硬件设备机房,实现的云应用却很少。

面对蜂拥而至的云计算和物联网热潮,面对持续升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温家宝总理也亲自撰文泼了“冷水”。去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发署名文章《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文章说,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实施进展情况看,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二是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和跟踪模仿外国技术阶段;三是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具体到一些领域或产品,技术路线、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清楚。

有专业人士指出,温家宝总理撰文指出这些问题是很罕见的,除了进展不快,更多是因为效果不佳,没有落到实处。其实,云计算、物联网的冷却,绝对不是对这些产业的否定,也绝不意味着云计算、物联网的技术发展方向是错的,而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的反思——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究竟怎样选择和发展才是最符合客观规律的?

纵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落地,有两个主体比较突出,一是以区域为载体的地方经济,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产业。

对区域经济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绝不是房地产项目,更不是政府一时兴起的“科技秀”,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邹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提到,物联网、云计算是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这是不应该怀疑的;问题在于如何发展好,不盲目跟风很重要。区域需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冷静的思考和判断。

而对于企业而言,在采访中,孙丕恕和全国人大代表、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应该承担重任。2010年,用友发布了云计算战略,也是在这一年,浪潮宣布整体向云计算转型。通过两年来的摸索,孙丕恕认为,我国企业在云计算的技术装备上并不落后于国外,在商业模式上的考虑却还不成熟——究竟如何把“卖软件”转变成“卖服务”,服务的模式又是什么,中国企业还需要多加思考。王文京将云计算的特点概括为“多快好省”,他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最为关键的是落地,企业需要在实实在在的产品开发和服务案例中经受历练。

自主创新“新打法”

除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也是两会历来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代表、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在研读这一届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得到了加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

“中国芯”历来是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同时,也是信息产业说不出来的痛。回首计算机产业发展30年的历史,中国芯片的市场处境一直比较尴尬。2011年,“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集成电路的发展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蛰伏已久的“中国芯”开始加速度发力。

“科技创新不是写在论文上,而是写在市场上的,只有接受了市场的实战考验,科技创新才能真正落地。”胡伟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这也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出路——与市场紧紧结合,选择自己的突破口。

从中科院计算所走出来的胡伟武也是著名的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在他看来,实验室里孵化出来的科技创新和市场中打拼出来的科技创新绝对是两回事。“如果你只抓住一点,论文就能写得非常漂亮;产品研发却要经受木桶理论,一个环节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就前功尽弃。”

2011年,继浪潮2009年并购德国奇梦达研发中心后,我国首条高端集成电路存储器封装测试生产线在济南上线投产。以1亿元人民币并购价值5亿元的封装测试生产线,显示了浪潮做全集成电路存储器产业的决心,更为重要的是,它健全了浪潮在云计算时代贯穿上下游产业链的实力,为浪潮自身在云计算核心装备——服务器、存储、云端产品实现芯片级的研发、制造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Inside”视野走向“Outside”,这是中国芯的一大转折。“以前,我们认为只要有了‘Inside’,就能超过国外。其实,对产业的主导控制权并不仅仅在于主频有多高,而在于全产业链的视野和高度,从整条产业链上实现主导权。”胡伟武这样总结。

战略性思考 篇4

关于我国继续教育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的战略性思考

我国继续教育事业成就巨大,但也存在着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上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破解我国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只有通过树立新的继续教育理念,创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规范继续教育机构,建立现代继续教育体系,我国的继续教育思想才能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 者:张延梅 ZHANG Yan-mei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刊 名: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9(3) 分类号:G72 关键词:继续教育   办学定位   办学思路  

战略性思考 篇5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战略性思考

1.环境整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们生活的`地球,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生态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的重大挑战.人口爆炸、粮食紧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社会问题,一个又一个的危机,不仅使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黯然失色,而且使人类的未来也越来越充满艰险.

作 者:彭珂珊 Keshan Pe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刊 名:国土经济 英文刊名:TERRITORIAL ECONOMY 年,卷(期): “”(4) 分类号:F1 关键词: 

战略性思考 篇6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贾爱娟

备受世界瞩目的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却已然在全球掀起一股热烈的“哥本哈根”环保风,“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下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热门词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9月召开了3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7个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行业。如何把握时代需求脉搏,推进我国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升级发展,成为当前必须破解的重要议题。

1低碳经济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要求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展望世界经济的未来,低碳经济将从两方面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是加速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二是对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无论是哪一方面,都离不开相关新材料产 业的支撑。

低碳经济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是:为推动经济向低消耗、低碳排放转型提供物质基础。具体包括如下3个方面的需求。(1)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 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根据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新材料产业需要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压缩初级材料加工业产能,推动产业链向精深升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2)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需求 制造业的升级对新材料的需求层出不穷,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占有产业的技术主导权,增加产业的柔性和生命力。(3)商业模式创新需求 低碳经济要求材料企业的商业模式从单纯的产品功能设计理念向系统优化设计转变,从设计、生产、市场推广、销售模式向需求、设计、生产、销售转变。

2低碳经济形势下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

受资源短缺、气候变暖和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新材料产业呈现许多新的特点,诸如研发周期缩短、产业化进程加快,轻质材料、环保材料、高性能材料需求旺盛等。2.1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政策环境日益完善

在低碳经济形势下,为保持其经济和科技的领先地位,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把新材料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国家科技与产业发展计划时,将新材料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予以重点支持。

美国新材料科技战略目标是保持本领域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支撑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纳米技术等发展,满足能源等重要部门和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为此制定的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材料发展计划主要包括:光电子计划、光伏计划、下一代照明光源计划、先进汽车材料计划、建筑材料计划等。2003年布什政府提出的国家氢燃料研发计划(HFI)主要集中在生产、储存和氢的配送技术开发,及驱动汽车的几乎无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燃料电池技术开发上。2005年HFI的经费是228亿美元,比2004财年增加43%。美国在“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案”中批准在2005年以后的4年中,投入约37亿美元用于纳米材料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另外,美国AFT计划和IHPTET计划将通过增加先进高温结构材料在宇航发动机中的使用,把发动机的推重比提高到20。

德国自1994年就启动了跨世纪国家级新材料研究计划,实施周期为1994~2003年。该计划目标是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在新材料制造装备、加工和应用3个方面确保德国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后,德国在9大重点发展领域均将新材料列为首位,通过开发新材料以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德国还将纳米技术列为科研创新的战略领域。

欧盟各成员国都有自己的新材料发展规划。欧盟在2007年3月通过的一项能源战略计划中承诺,到202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3中国材料进展第28卷20%,到2020年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0%。这将给新能源材料的应用提供巨大的市场。欧盟委员会2009年3月宣布,欧盟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保持欧盟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这笔巨额款项将全部用于环保项目以及与其相关的就业项目,其中540亿欧元将用于帮助欧盟成员国落实和执行欧盟的环保法规,280亿欧元将用于改善水质和提高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水平。无疑这为低碳新材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

日本新材料科技战略目标是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注重实用性,在尖端领域赶超欧美。日本对新材料的研发与传统材料的改进采取了并进的策略,注重于已有材料的性能提高及回收再生,并在这些方面领先于世界。在21世纪新材料发展规划中将研究开发与资源、环境协调的材料以及减轻环境污染且有利于再生利用的材料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2.2节能减排形势紧迫,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新材料产业作为基本物质的生产行业,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消耗的能源品种涉及到:煤炭、燃料油、电力、热力等一、二次能源,同时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世界各国开始关注新材料生产本身的节能降耗,通过不断地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并把生态环境意识贯穿于产品和生产工艺设计中,提高新材料产业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污染。2.3绿色标准日益提高,纵向联合成为主流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产品节能环保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故而对所用材料要求越来越严格。美、欧等国纷纷提出产品绿色指令,如WEEE指令、ROHS指令等。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电子信息、汽车以及建筑等领域对材料的轻质化、绿色环保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新材料企业与下游用户联合开发新技术的需求不断加大,纵向联合开发模式日益成为主流。例如,以德国联邦科技教育部资助的MATALE计划,主要参加单位有ReiloyMetall公司、GKSS研究中心、大众汽车集团、WalterHengst公司、Duisburg大学金属学研究所、RobertBosch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单位,项目的目标是开发新的低能耗铸造方法以及用于汽车动力系统部件的新的抗蠕变镁合金。

2.4技术转化速度提高,产品热点日益突出

随着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新材料种类和数量的需求日益增加,新材料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速度不断提高,而且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半导体照明、新兴显示技术和材料、电池新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轻合金及粉末冶金新材料等逐渐成为市场热点。半导体照明方面,白光LED和大型MOVD装备成为今后半导体照明企业发展的热点;新兴显示材料和技术中,激光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材料、三维显示和FED材料和技术将是厂商关注的重点领域;电池新材料方面,锂电池隔离膜、燃料电池材料、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性能储能电池等材料国产化、规模化的进程加快;稀土功能材料方面,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将是今后产品发展的重点;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方面,PAN碳纤维、芳纶、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将是今后产品发展的重心所在;另外,轻合金也将有大规模发展和应用,如快速凝固、粉末冶金铝合金和喷射沉积铝合金,耐热镁合金、耐蚀镁合金、阻燃镁合金、高强高韧镁合金和变形镁合金等。2.5产业频现投资热点,资本运作逐渐盛行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低碳、环保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主导的政策方向,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成为资本市场角逐的热点,新材料板块异常活跃。热点领域包括:新能源电池材料、磁性材料、超硬难熔材料、化工新材料及显示材料等。分析表明,能够在新能源、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新材料企业,将会是市场持续关注的热点,投资价值由高到低,依次是电池材料、磁性材料和化工新材料,如多晶硅、单晶硅、高性能存储材料、吸碳材料等。以2009年10月为例,除化工新材料与其他新材料行业走势与大盘同步外,其余3个行业涨幅均远超大盘。2.6跨国公司影响加强,产业整合趋势明显

一方面,跨国公司瞄准低碳经济发展机遇,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资本优势,通过战略联盟、加大研发投入、制定产业技术及市场标准、控制知识产权等手段,在新材料产业中不断寻求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由于看好中国新材料市场的发展潜力,国际材料巨头也纷纷调整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杜邦、拜耳、巴斯夫等跨国企业纷纷增加投资,寻求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战略合作。另一方面,近年来成长起来的一批新材料上市公司也开始运用资本杠杆,通过收购、重组业内其他企业,实现扩大自身经营规模、巩固产品市场份额的目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新材料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业整合,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增长。

3政府推进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的着力点

我国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两大优势:一是资源优势,二是市场优势。我国许多地区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较快,并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集聚优势。但目前新材料产品仅仅停留在基础产品方面,缺乏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技术与产品;在技术力量与技能人才方面,缺乏强有力的储备与配套等。低碳经济恰恰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大好机会,需要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加大支持力度。

(1)明确目标和方向,引领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 我国在未来新材料发展计划中,要引进一批项目,改进扩建一批项目,实现新材料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以及在整个工业结构中的比例跨越式上升,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初步形成新材料产业集群,尤其是在新能源等重点新材料产业领域形成规模优势,并带动其他新材料领域的协调发展。

(2)创新机制和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和推进工作 我国各级政府应成立新材料行业领导小组,负责新材料领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同时,设立“低碳型新材料服务平台”,负责协调新材料领域各环节、各部门的工作与重大资源配置,为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的提供对接空间。由新材料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小组遴选确定若干单位,建设一批具体的工程中心,负责具体科技项目的实施。加快低碳型新材料产业聚集基地建设,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集聚发展。

(3)完善政策和标准,构建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大量的资金投入等多方面条件。政府要通过制订必要的法律、法规和资金支持,引导、支持、鼓励新材料研究和生产企业按照市场认同的原则,从产业整合的思路出发,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材料标准体系,形成高起点的产业化技术基础;重视对战略投资者的作用,鼓励研发、人才和资本等方面国际合作,整合各类产业资源,扬长避短,密切配合,协同发展,增强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新材料企业的创新和竞争意识,构建新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机制。

4新材料企业低碳发展的商机无限

中国新材料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如何取得突破,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商业模式创新是关键。新材料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第一是独立技术经营,第二是提供集成解决方案,第三是向材料的深加工发展。

(1)立足技术优势,向专精发展 出现技术经营公司是新材料产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关村目前仅有一家材料独立研发机构。作为技术经营公司,企业要会技术授权、技术经营。有评价说:中国的企业还不会“确权”,一不会经营授权,二不会通过法律维权。而不会确权导致的结果就是知识产权流失。

(2)立足资本优势,向服务发展 低碳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节能技术服务的需求。新材料企业应该抓住市场需求,利用资本优势或资本整合优势,创新发展路径,成为服务型公司,即方案提供商。比如成立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通过所掌握核心材料技术,在此基础上把其他公司的材料、设备、系统地整合在一起提供给大客户,促进客户能耗的下降;通过提供集成服务的方式,与客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享利润空间。

(3)立足资源优势,向纵深发展 新材料产业未来的发展,朝“硬”的方向发展就是发展深加工。只要材料企业再往深处发展,与制造业的亲和力就会得到加强,材料的价值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如经济危机前,在我国的晶体硅太阳能产业发展中,获得原料长期供应协议的赛维企业受益匪浅,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因此而构筑了足够的产能优势,可以在危机后与境外优势企业构筑更紧密的上下游联盟体。在中国晶体硅产能逐渐释放后,随着供应和市场的稳定,调整后的中国太阳能产业将逐渐摆脱资源控制,向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基板方向发展,争取更大的市场主动权和盈利空间。

低碳经济战略性思考:世界与中国 篇7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全球气候变化一直是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 围绕气候变化的争论和谈判从表面上看是气候变化问题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问题, 但本质上是一个涉及各国社会、经济、政治和外交的国家利益问题。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 气候变化领域的矛盾多重交织, 形势复杂多变, 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候谈判艰难曲折的过程以及在此之中的国家利益争斗。

国际上最早系统阐述“低碳经济”问题的是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各国首脑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要求2000年发达国家应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回到1990年的水平, 但由于公约只是框架性的, 没有对各国造成普遍的约束力, 因此减排效果并不明显。1997年12月11日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大会上 (日本京都会议) 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把主要的6种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氢氯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 的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5.2%。

积极鼓吹低碳经济的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后工业化的发达国家, 他们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是:对能源的依赖 (能源消耗) 逐步降低, 都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 在能源使用技术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推行低碳经济, 可以降低对世界上主要产油国、煤炭大国的依赖, 转向能源的高效使用与新能源, 使得主要竞争对手失去制约他国的能源优势, 从而减轻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分析, 低碳经济将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利益博弈枢纽。发达国家间主要是低碳经济发展标准、主导权的争夺, 主要竞争方是欧盟与美国。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争夺主要体现在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方面。而从近10年低碳经济的国际谈判、各国的主张来看, 《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减排机制无疑是一种标准之争, 是欧盟与美国在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合作规范上的主导权争夺。另一方面, 也是欧盟内部为了应对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国内适应性安排, 这两个方面共同揭示了为什么欧盟如此积极的推动国际温室气体减排, 环境保护只是“旗帜”, 目的是世界经济控制权。

因此, 欧盟积极实施排放权交易计划以实现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8%的减排目标。2005年1月1日, 欧盟正式启动了排放权交易体系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 试图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促使欧洲企业参与温室气体的减排过程。欧盟委员会根据“总量控制、负担均分”的原则, 首先确定了各个成员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再由各个成员国分配给各自国家的企业。尤其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12月17日, 欧盟议会采纳了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 使2012年之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保持连贯性, 进一步加强和扩大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欧盟至2020年之前及之后的战略重心。

作为对欧盟先动优势的回应, 布什政府上台后, 于2001年3月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布什当时提出退出《京都议定书》的理由主要有三。第一, 过度的环境保护可能抑制经济增长, 让500万美国人丢掉饭碗;第二, 《京都议定书》不应免除发展中国家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第三, 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尚无科学依据。实际上, 布什政府与美国的能源利益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退出《京都议定书》, 正是为了给这些能源利益集团以政治上的回报。另外, 此举也是奉行单边主义的表现。

《京都议定书》生效时, 美国很快就向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提出了亚太清洁发展意向宣言, 试图利用《京都议定书》对技术转让没有明确承诺这一点来设计某种机制, 强化自己的地位。除此之外, 美国还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益伙伴等一系列问题上提议合作, 出发点都是不想受《京都议定书》的制约。奥巴马政府则表示将“建设性”地参与, 而这种“建设性”参与的目的是要主导全球气候谈判, 构建美国的“低碳经济”主导地位。2009年6月26日, 美国众议院以219票对212票微弱票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 这是美国首个温室气体减排法案。该法案规定以2005年排放标准为基数, 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7%, 到2050年减少83%。法案同时规定, 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通过向低碳经济转变, 美国意图摆脱对石油的严重依赖, 削弱中东、俄罗斯、巴西等石油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进一步压缩高能耗的发展中大国, 特别是中国与印度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征收碳关税为其领先的新能源技术开辟市场。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低碳经济会成为发达国家的新经济增长点,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贸易依存度比较高的我国, 将重新面临“悲惨增长”的贸易局面。

与此同时, 应该看到我国与美国、与欧盟进行合作的可能。在争夺低碳经济发展控制权方面, 或者说是在减排国际谈判中, 我国的原则和立场对欧盟与美国而言都有重要意义。哥本哈根会议前夕, 美国一直试图促成一个取代《京都议定书》的新协议, 而这样的协议中须有发展中大国, 并且要延长减排的期限。美国主张通过一种市场的机制来实现减排, 而不是通过一种政治承诺减排数量及比例的方式。在这一点上, 我国与美国的合作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因为, 中美两国同是能源消耗大国与温室气体排放大国, 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 中美两国的能耗占全球的35%, 而中美两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球总排放量的40%。而无论是与美国还是欧盟之间的谈判或合作, 我国的一个基本原则应该贯彻始终并尽量争取更多发展我国家的支持, 即: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从人均碳排放量的角度衡量我国应该承担的义务。这个原则不但对我国有利, 也有利于非洲等其他人均排放很低的国家通过排放权额度交易获得世界上其他国家资金支持。

加拿大的自由党支持《京都议定书》, 并在2002年2月26日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而2006年保守党上台后, 却明确的表示减排任务难以如期完成。澳大利亚由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分歧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直至2007年12月3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这是陆克文和他的新政府当天宣誓就职后做的第一件大事, 他在之后发表的声明中说, “这是澳大利亚新政府的第一项正式行动, 显示了新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 对于澳大利亚继续在国内以及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西兰的整体情况和澳大利亚相似, 新西兰采取了很多措施履行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由于干旱以及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有所增加, 新西兰将提高《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目标。目前, 新西兰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比《京都议定书》2008年~2012年第一阶段的目标排放量少960万吨。根据《京都议定书》, 新西兰2008年~2012年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该不多于1990年的排放量, 而2008年, 新西兰计划以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能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170万吨。

为达到京都议定书的要求, 日本支持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 作为能源使用最有效率的国家, 日本赞成采用其他方法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如制定具体的能源效率标准等。日本近年出台了一些法律, 同时不断开发新科技利用新能源, 但其主要出发点还是其国内利益, 并非出于一个发达国家的责任。日本虽然在排放控制上有一定的贡献, 但其对京都议定书的延缓执行, 使之很难达到要求。究其根本原因, 主要是日本经济长期萧条, 减排成本巨大, 所造成的GDP下降是日本任何一个政党无法承担的。

二、低碳经济的本质及其可能对贸易规则变化的影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是“低碳经济”的官方定义, 也是主要发达国家极力“兜售”的概念。但是, 这些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低碳经济并非是他们的环境道德使然, 背后是能源使用技术、经济发展的世界支配权争夺。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势必出现这样的结果: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心将由占有能源向清洁使用能源转变, 而这对中国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因此, 对低碳经济本质的准确把握, 一方面, 有利于认清目前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推动低碳经济背后的战略布局, 另一方面, 有利于我国调整战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世界经济贸易变局。

对于低碳经济的本质应该如何把握?这是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低碳经济上本质是一种发展模式, 是对全球有重大影响的环境问题, 但同时更应该是一个发展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 应该是在发展中进行减排, 忽略发展的减排不具有可持续性, 是“饮鸩解渴”。低碳经济、温室气体减排是新的国际游戏规则, 对此, 应该有清晰的认识。既要有我们的原则、立场和声音, 又要积极的去面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积极应对并尽可能影响国际规则还应该是一项持续的工作。现在需要认真考虑的是:这个新的游戏规则会在哪些方面、何种程度上影响我国。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该遵循哪些原则?要特别重视低碳标准形成后对我国出口可能造成的影响。要重新审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后面可能出现的新的制度安排对我国的影响, 更清楚地认识到少数国家提出主动进行温室气体减排后面可能采取的策略。

低碳经济问题提出的大的经济背景是日本、欧洲等国家经济发展迟缓、对能源问题的高度依赖。1997年《京都协议书》是在日本与欧洲主要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签订的。在这之前, 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平成萧条”和产业的空洞化, 日本国内的学者认为部分的原因来自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而英国更是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认识到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 按目前的消费模式, 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

通过对低碳经济提出背景的简单分析, 逻辑上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推动经济向低碳方向转变的主要发达国家意图何在?单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显然是以偏概全, 日本和欧盟的积极行为显然“醉翁不在酒”。那么, 他们意欲何为呢?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会演化出低碳标准, 而这一标准对我国经济安全特别是贸易安全的影响将是全面的。

低碳标准可以大致上分为低碳消费与低碳生产, 对于前者, 主要涉及到消费模式的选择。如, 倡导居民选择环保产品、购买低能耗的家电等等。然而, 更应关注的是低碳生产, 即生产一件产品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更为重要的是, 在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推动下, 一旦这种低碳生产形成标准将会立即转变成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如美国、欧洲等国以推行低碳经济为名, 借口环境保护、气候变暖向我国出口商品征收“碳关税”, 就是典型的以环保为名的新贸易保护政策。更进一步, 低碳标准也可以变成非关税壁垒。如, 欧盟国家要求我国出口的冰箱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不超过10吨, 超过这个标准将拒绝进口, 此时我国的冰箱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只能采取“逆推”的方式, 要求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厂商提供低碳标准下的产品。这种市场“逆推”的结果无非有两种:一是出口受到大面积阻滞;二是在短时间内, 由于基础产业 (钢材等) 不能很快适应低碳技术, 冰箱企业只能通过进口发达国家低碳技术生产的原材料, 然后出口。

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因为它对经济贸易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涉及到我国出口、国际贸易分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国际新能源与新技术的成熟并进入市场, 这种趋势或许会变得更清楚。考虑到目前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 我国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这个问题尤其应该得到高度重视。要重新审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后面可能出现的新的制度安排对我国的影响, 更清楚地认识到少数国家提出主动进行温室气体减排后面可能采取的策略。要主动, 被动的成本太大了。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 我国无需也不应该被动。

因此, 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国际间进行利益博弈与协调的一种策略, 因为归根到底, 这个市场是人为“设计”出来的, 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一个环境保护手段。低碳经济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我国的应对:原则、立场与行动

应对低碳经济的挑战, 我国应该做到内外兼修。对外, 在坚持“区别但有共同责任”的原则基础上, 积极准备具体的谈判标准与细节:包括, 谈判步骤、时间表的设计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子”原则设计。同时, 我国政府应坚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工业化期) 不加入、不签署国际强制性减排框架, 在此期间还应该保持碳排放权交易的卖方地位。对内, 在不牺牲发展的前提下, 积极鼓励发展低碳经济, 将产业结构向适应低碳生产的方向转变。在确保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并切实鼓励适合我国国情、省情、市情的低碳经济运作模式。重点是如何利用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合作, 完成低碳标准下的产业重构。

(一) 在国际谈判中应坚持的立场与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一方面, 衡量的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责任问题, 另一方面, 这一原则下暗含的“现实”责任也不容忽视。从历史责任的角度看, 发达国家应该更为“清醒”地认识到其历史排放所产生的现实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对这一责任的现实评估:发达国家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何种程度的措施?其历史责任如何在未来排放中度量?也就是说, 发达国家率先行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是在何种程度上的率先行动。因此, 发达国家历史排放的现实换算, 即“新老化段”问题应该征得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同意。目前, 《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减排的基点是1990年的排放标准, 那么, 相应的也应该制定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基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起点应该是工业化结束后讨论的问题, 共同“向后追溯”的方法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因此, 我国参与国际谈判的一个基本的立场应该是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工业化结束后) 保持作为卖方的地位。因为, 根据我国的发展目标, 到2050年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而这个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以20世纪80年代的标准进行定位的。也就是说, 即使到2050年我国签署强制性减排协议, 我国已经作了相当的让步。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的公平主张也应该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任何一个地球上的公民, 无论其所处国度, 都应该享有平等的环境权利, 这一权利理应成为人权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都是地球的一个“股民”, 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 同“股”应该同“权”, 同“权”应该同“利”。在这个问题上,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特殊化, 也不应该特殊化。

在现实的国际情况下, 平等的环境权利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相应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也应该尊重地球公民享有平等的环境权利这一主张, 人均排放指标也应该纳入到国际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计算体系中。单位GDP下的能耗标准并没有尊重个体应该享有平等的环境权利这一原则, 也不符合发达国家一贯的民主、人权主张。主张“人权”至上的发达国家没有道理不尊重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这一主张和要求, 也应该成为我国进行国际谈判的一个原则立场。

(二) 利用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合作, 完成低碳标准下的产业重构

积极应对低碳经济的国际挑战, 还应该从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切入点, 顺势利导, 探讨如何利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技术与资金帮助西部欠发达能源大省进行产业升级。

目前, 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是:可否借鉴美国的做法, 在国内设立区域性强制减排规划, 区域内企业需要遵循强制减排的原则, 不足者从区域外企业购买以补偿其超额排放量。如, 在东部沿海地区先行出台强制减排方案, 排放额度不足之区域内企业可自行向其他省市已进行减排的企业购买排放量, 这就涉及到一个国内温室气体排放配额问题。

对中西部省市而言, 这一制度安排将成为一种吸引产业进入、利用沿海发达城市工业资金、技术的一种巨大引力。对具有很大减排潜力的能源大省而言, 减排带来的收益和吸引力也将使其成为低成本工业生产的基地。其发展结果是:在较低成本下实现产业升级与重构。此外, 对于类似山西省的我国诸多煤炭大省, 在服从国家煤炭行业发展战略下做出了巨大牺牲, 其成本 (经济与环境) 理应由用煤大省加以补偿或提供资金、技术支持。而这种制度事实上为许多能源大省提供了一种政策主导下的市场支付手段。在这方面, 德国鲁尔地区进行的战略转型及其相应的政府转移支付手段的采用值得我国借鉴, 这也是目前我们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在较低成本前提下, 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突破口, 实现能源大省的战略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这不简单是一个学术探讨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一个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问题。

我国国情决定了不可能照搬外国模式发展低碳经济, 因此, 针对我国具体国情, 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发展低碳经济为突破口进行产业升级与重构, 提升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符合我国西部开发的大战略。此外, 对于具备开发大型减排项目的中西部省市而言, 如何制定政策鼓励当地发展低碳经济, 获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对于减少贫困人口,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也有着重要意义。

四、低碳是生产力

发展低碳经济、科学减排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其本身也是生产力。发展低碳经济、科学减排是大势所趋, 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和指导下, 温室气体减排或降低污染排放量本身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改革对象。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并不要求否定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重点, 是在发展的基础上, 按国际上通行的低碳标准改造和升级相关产业, 提高“碳产出效率”。科学减排并不单指绝对量的减排, 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既要绝对的减排量又要经济效益。

基于目前国际上对低碳经济问题的谈判、博弈与协调框架, 结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事实, 我们认为我国应对低碳经济的核心原则是:不能不减、不能多减、有目的地减、有步骤地减。减排是大势所趋, 这是前提, 不能不减。发展高碳经济没有任何可行性, 因为我国减排成本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而且在现有的国际框架下,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发展高碳经济, 认为基于比较优势可通过碳贸易发展高碳经济的想法无异于“缘木求鱼”。但也不能多减, 原因是在国际谈判未能出现确定性结果之前, 过多减排所形成的减排足迹不利于我国在日后正式谈判中获得更大的排放权额度。有目的地减、有步骤地减, 要求我国政府和相应的政策规制机构控制减排的速度、减排产业的发展顺序等问题, 做到在减中谈判, 在谈判中减。此外, 对于政府与政策制定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一些国家在低碳经济问题上的策略性, 正确识别目前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问题的诸多“噪音”, 特别要注意那些作为发达国家利益代言人的一些别有用心的言论。

当下, 我国应从对内、对外两个层面, 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若干重大政策与制度安排, 包括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适应性问题、我国参与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谈判原则和立场问题、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新规则与贸易壁垒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定价、市场组织形式、市场演化与市场结构、交易机制等诸多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与评估, 以应对低碳标准下的国际市场规则演变。 (摘自:《时事报告》2009年12月编辑:王露)

在争夺低碳经济发展控制权方面, 或者说是在减排国际谈判中, 我国的原则和立场对欧盟与美国而言都有重要意义。

低碳标准可以大致上分为低碳消费与低碳生产, 对于前者, 主要涉及到消费模式的选择。

低碳经济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战略性思考 篇8

[关键词] 战略性思维企业社会责任适应性

战略性思维是一种企业的战略管理思想,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对未来全局的筹划,它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成功的关键。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必需在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进行平衡,在获取经济利润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维持与创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两者都在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与结合点将吸引研究者与管理者的兴趣。

一、战略性思维的内涵与特点

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获得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它是在充分利用环境的机会,确定同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与分配企业的资源,规定企业所从事的事业,以及成长方向,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思想。战略性思维是指企业管理者必需具备的管理思想,即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制定决策与实施管理,能灵活应付多变的企业经营环境,而且具有强烈的开拓意识。战略性思维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系统性 管理者必需关注企业的整体利益,在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要按照全局意识来处理企业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企业系统与内部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协调各方利益,实现整体优化。

前瞻性 指管理者要能通过对现状的分析,预测环境的变化,率先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争取竞争的主动权。而掌握主动则意味着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创新性 管理者必需关注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保证其效益的持续性,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企业就无法取得竞争优势,也无法保持企业永续发展的能力。

长远性 战略着重的是长期、持续的的效益而非当前效益,管理者必需集中精力思考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期的事情。未来的竞争不是建立在自己赢别人输的基础上,企业应该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实现共生共荣的多赢局面,不能为取得短期效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作为代价。

二、企业社会责任基本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进步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要求,它的提出源自于SA8000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的构想。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满足股东利益的同时,还应当不损害或满足其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所在社区和环境等方面的利益,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

研究者对于企业是否需要社会责任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批评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悖于自由的,因为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日趋广泛必将导致政府干预的不断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是不得不按政府的权威行事从而损害自由,引起社会混乱,因此,企业的惟一责任就是经济责任,即利润最大化。支持者认为,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贫富悬殊、大规模失业、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必需反思企业的行为,思考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支柱组织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任何企业只有将企业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才是负责任的企业,只有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才能为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需以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提高为手段与前提。

本文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目标日趋多元化,但无论企业有多少不同的目标,但维持生存与发展是每一个企业共同的目标。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系统,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企业又是经济系统的一员,因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企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其行为会对社会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分为有利的和不利的两种,有利的影响会使整个社会系统的机能更加健壮,不利的影响会损坏社会系统的机能,企业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必须有意识地增加这种有利的影响,消除不利的影响。企业的任何行为都需要进行决策,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对上述问题进行考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其行为本身就是承担社会责任。

三、战略性思维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联系

战略性思维与企业社会责任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战略性思维与企业社会责任都有共同的关注点,即在重视企业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基础上,着眼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与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经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长盛不衰。战略性思维强调以利益为中心,适应环境的变化,运用企业的一切战略资源,实现涉及自身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发展目标。企业社会责任并非是公司无原则、无节制地为自己包揽额外的义务,实质上恰恰是企业基于收益成本分析的一种管理之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初是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种被动行为,然后才发展成为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的一种内在要求,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决策时,必需面临在当前利益与持续发展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所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实现长期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其竞争能力的一种管理思想。因此,战略性思维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目标存在一致性,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战略性思维与企业社会责任都蕴含丰富的系统管理思想,即在管理决策中存在思维的一致性。战略性思维认为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影响重大,企业必需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预测并加以利用,以获得发展的机会;同时,对内部资源进行调整与优化,以促成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各子系统的运行必需符合企业战略的需要,局部最优并不能代表系统的优化,只有系统优化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社会责任同样关注系统的优化,认为企业利益最大化并不能使社会效益最大化,企业必需要注重保护环境、平衡供应链上下游及消费者等相关方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的关系。它们在系统管理思想上的区别在于企业社会责任包含的范围更广、层次更深,决策的难度更大。

再次,企业社会责任与战略性思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作用于战略性思维。战略性思维决定着企业制定何种经营战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成功企业,之所以能持续不断地发展,关键是战略性思维的正确性,以及依赖这种正确性所制定和执行的企业战略。具有战略性思维的企业在设计自已的愿景与使命时,作为人格化的组织,不仅要思考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及成员的利益,也要考虑企业外部相关方的利益,如何兼顾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是一个重要课题。此时,企业社会责任左右了企业的战略性思维。负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会有力地加强与促进企业战略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取得这种战略所预定的战略优势。例如,美国微软公司的战略愿景设计为“每个家庭,每台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使用着伟大的软件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就是一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战略性思维,使得微软公司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战略性思维一旦定型,即反作用于企业社会责任,要求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决策与之配合。我国的四川长虹将“以振兴中国的民族工业为已任”作为自己的战略性思维,这种思维一旦进入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心中,那么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行为将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四、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适应性分析

从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战略性思维与企业社会责任有着不同一般的联系。战略性思维是企业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需要保持的思维方式与管理思想,企业社会责任则不论是企业主动还是被动的行为,是企业在经营决策过程中时刻要面对的问题。它们都运用系统管理的思想,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两者的有效结合即为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即指企业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公司愿景,将诚信经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关注相关方利益、热心社会公益等社会责任相关联的经营理念贯穿于企业产品设计、研发、采购、生产制造、销售,以及市场服务等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企业社会责任变成企业的内在约束与主动行为,打造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以获得可持续发展。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统一于企业战略目标之中,主要从以下方面使企业获益:

第一,有利于形成持续创新的企业内生机制。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保持其效益的延续性。创新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文化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等,不论是何种创新,其目标均是服务于企业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更好的质量、更低的价格、更强的功能、完善的服务、产品安全的技术、爱护环境、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等。因此,创新最初源于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是企业的一种被动行为。相反,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服务于社会,将系统优化作为决策的出发点,企业必须持续创新才能满足系统优化的要求,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增加更多的消费者价值与社会福利,所以,创新是企业的一种主动行为,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指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企业精神通过整体识别系统,传达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企业根植于社会,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系统中,企业一方面必须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服从社会系统整体发展的要求。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将企业利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结合起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负责任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就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与忠诚度,赢得消费者与投资者的认同,形成企业的外部无形资产,最终带来长期的、潜在的利益,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

第三,有利于塑造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倡导而形成的支配企业内部绝大多数职员的一种稳定的主导意识,它是人格化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精神同时是对本企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好传统、好风气的继承,凝聚着企业职员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追求和方向。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外部而言,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符合社会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对企业内部来说,它体现了企业家与一般员工利益的一致性,把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使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道德呼吁,而是一种与市场行为挂钩的利益机制。因此,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培养符合各方利益的企业精神,为企业提出了鲜明统一的价值观,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精神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上一篇:年乡镇征兵工作总结下一篇:碧霞社区2009年科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