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育活动心得体会(精选8篇)
综合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1
中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榆次一中
初1104班
侯慧敏
中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榆次一中 初1104班 侯慧敏
不知不觉,三天的军营生活已经画上了句点,在这三天中,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却也收获了欢乐与充实,在我们脑海中深深保留的,是这三天中点点滴滴的酸甜苦辣,一同化作我们记忆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以前的我们总认为习惯不重要,但现在,我们学会了早睡早起,懂得了今日事今日毕,明白了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这些小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未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次活动中我们也学会了隐忍,在艰苦的环境下,我们使得自己的意志得以磨练,同时挑战了自我,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每天饭前的感恩词时刻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懂得了感恩,我们会恍然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团结力量大。当我们铁拳二连的口号声响彻天空的时候,当整齐划一的步伐一致迈出的时候,当每一个战士汗流浃背却一动不动的伫立在烈日下的时候,我看到了团结的我们,为班级荣誉不懈努力的我们。每一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是我们取胜的信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泪水与汗水终究灌溉了冠军的花朵!
军训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考验与磨练。它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增强了我们的体魄。这三天中,我们向军人一样服从教官的命令,像战士一样全力执行任务。我们懂得了纪律,学会了听从。或许有时也会想到放弃,但是不知为何总是有一股莫名的力量鼓舞着我们坚持下去,支撑着我们去顽强拼搏,大概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吧。
虽然军营生活是短暂的,却引发了我无限的深思、给予了我不竭的动力。我们的荆棘之路并没有走到尽头,这三天来我们学到的所有都将引领着我们继续前行、陪伴着我们走向成功!
综合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2
一、采取多种形式, 以实践活动为主线, 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我校在教学中以实践活动为主线, 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
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 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 范围越小越好, 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 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 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 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这种方法对于新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我校的《认识人民币》《滑子蘑的种植》这些案例可以说为全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范例, 从而激起了实践研究的热潮。
三是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 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 ”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 不会给自己梳辫子, 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 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 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 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逼着孩子走”吧, 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 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 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 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 解题技巧, 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 自信心, 自尊心, 责任心, 自主性, 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 作为教育者, 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 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 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完善自己;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 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 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1. 在角色体验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 体验生活
人们常说, 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 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 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 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 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 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 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 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 扮演一个角色, 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 面对着孩子的热情, 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
2. 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谆谆教诲, 家长的苦口婆心, 很多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 不难发现,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的学, 首先要让他们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 展示才能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 要真正做, 只有到社会上去, 以社会为学校。这样, 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 都可以大大增加。”社会调查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 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 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研究策略。是学生走近社会, 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 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比如, 我校前面有条贯穿全镇的大河, 以前河水清澈见底, 可现在河水变黑了变绿了, 虾儿鱼儿全跑了, 河边上有很多垃圾, 河面还有很多漂浮物。针对这一现象, 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 让学生通过调查, 查清河水污染原因, 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通过这种社会性的调查活动, 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了解社会的现状, 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 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 熟悉各种社会资源, 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 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 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多年来的课程实践中, 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 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 在实践中获得新知, 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 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 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 怀着收获的渴望, 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 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 但一定会有所收获。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据自身的特点, 紧扣现实生活,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 开拓创新精神。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体验,生活,实践
参考文献
[1]大连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6年级) .大连市教育学院.
[2]秦建荣, 丁建强.走进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江苏教育出版社.
综合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体验 生活 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精神。
一、采取多种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校在教学中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
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这种方法对于新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我校的《认识人民币》《滑子蘑的种植》这些案例可以说为全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从而激起了实践研究的热潮。
三是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1.在角色体验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体验生活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着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
2.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谆谆教诲,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的学,首先要让他们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社会调查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研究策略。是学生走近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比如,我校前面有条贯穿全镇的大河,以前河水清澈见底,可现在河水变黑了变绿了,虾儿鱼儿全跑了,河边上有很多垃圾,河面还有很多漂浮物。针对这一现象,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河水污染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通过这种社会性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多年来的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大连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大连市教育学院.
[2]秦建荣,丁建强.走进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江苏教育出版社.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4
作为综合实践课老师,应积极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抓住这一契机。教学中积极开发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走向社会,注意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合作,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育思想观念的树立是关系到综合实践课程成败的关键,因为教育方针是确立教育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今必须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方针。可以使我们对教育方针有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宏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近几年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宣传少了,以至产生了错误观念,注重应试能力,放松了素质教育,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我校总结好的生源转移,升学压力加重,生成空间缩小的具体问题,着重加强教育观念的更新,面对新的机遇,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积极投入教改,加强对综合实践课的领导,制定目标,以改革为契机,行知实验学校为动力,谋求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开创新的育人环境。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二、制定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课程师一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包括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观念,课程的性质等。为此,我校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请专家作讲座,组织全校教师专题讨论,赴江苏洋思中学等地考察学习等。从而正确认识设置综合实践为必修课的重要意义,把握课程内涵,更新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在实施该课程目标中,根据我校特点,明确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从社会中,自然中,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研究。例如,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收入问题等在调查探究中,让学生增长见识,获得亲身参与实践调查的积极体验和相关经验,从而增强为改变家乡面貌而认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自我与社会,与自然,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感悟自我与社会、自然、家庭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加强多方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4、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加重负担,对综合课程时间优化,又要位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健全个性。
种菜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5
主 题:绿化校园 拓展人生 实践教师:张兴华 实施学校:双庙明德学校 实践年级:七年级
写 在 前 面
——双庙中学教师 张兴华
在注重物质发展的今天,人们更着意追求精神上的愉悦。物质追求是生活的必需,而美的创造则是一种精神享受。学校教育,既要关注教育教学成果,也要注重改善师生的生存生活环境。创建良好的办学条件,则是当今学校办学的努力方向。
我校是根据青龙县<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要求,依托危房改造和明德捐赠项目,历经两年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全县范围内,是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也是唯一一所全力打造的生态工程校。除食堂、厕所、洗浴室等硬件设施建设外,我们还同时启动菜园子工程建设。植花、种菜,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亲历劳动的艰辛与光荣,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的生态工程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植花种菜的生态园建设,给学生创设一个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有效平台。利用现有条件,在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通过综合实践课上的植花种菜,收获锻炼学生健全人格的激情与快乐。
因此,以“绿化校园,拓展人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这样的产生了。
它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勤于实践能力。同时在实践中能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在自然中得到熏陶和锻炼,可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品质、增长见识和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活 动 方 案
一、主题生成背景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实施过程
四、活动结果与评比
五、有关说明
六、参考资源
绿化校园 拓展人生
一、主题生成背景
在注重物质发展的今天,人们更着意追求精神上的愉悦。物质追求是生活的必需,而美的创造则是一种精神享受。学校教育,既要关注教育教学成果,也要注重改善师生的生存生活环境。创建良好的办学条件,则是当今学校办学的努力方向。
我校是根据青龙县<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要求,依托危房改造和明德捐赠项目,历经两年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全县范围内,是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也是唯一一所全力打造的生态工程校。除食堂、厕所、洗浴室等硬件设施建设外,我们还同时启动菜园子工程建设。植花、种菜,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亲历劳动的艰辛与光荣,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的生态工程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植花种菜的生态园建设,给学生创设一个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有效平台。利用现有条件,在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通过综合实践课上的植花种菜,收获锻炼学生健全人格的激情与快乐。因此,以“绿化校园,拓展人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这样的产生了。
二、活动目标
(一)情感方面:
1、通过实践小组的集体活动,不断地感受到合作、交流的乐趣。对自己再实践充满喜悦感和成就感。
2、学生们通过植花、种菜等实践活动,在心理上、生理上都得到熏陶和锻炼,使学生品质、情操得到不断升华。
(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上网查找、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2、让学生们学会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在实践中观察、走访,掌握花草、蔬菜栽培的有关技术。
(三)知识方面:
1、简单了解常见花卉和蔬菜生长的基础知识。
2、掌握常见的花草和蔬菜栽培和管理技能。
3、了解与环境的建设的相关知识,通过植花种菜学会的创造美。
4、熟悉植花、种菜过程,明了生态循环的基本原理。
三、活动实施过程
1、活动的流程设计:(阶段性的实践活动)
基地建设---考察,搜集资料---植花种菜——成果汇报——评价总结。
2、实践活动所用时间:16周
3、活动场所:学校生态园
4、活动形式:以实践活动小组形式活动
第一阶段 基地建设(时间:3周)
(一)介绍植花种菜的实施意义,激发情趣
1、指导教师要收集一些“花语花意”,用大屏幕向同学们做以介绍,以增强学生对植花种菜活动有更深一层意义的理解,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实践中去。
例:各种蔬菜简介(1)香菜
就是芫荽,又名胡荽,是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的。它的嫩茎和鲜叶有种特殊的香味,常被用作菜肴的点缀、提味之品,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佳蔬之一。香菜中含有许多挥发油,它能祛除肉类的腥膻味、增味道的独特功效。具有芳香健胃、祛风解毒之功,能解表治感冒,具有利大肠、利尿等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
(2)黄瓜(cucumber)葫芦科(cucurbitaceae>甜瓜属中幼果具刺的栽培种,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学名cucumis sativus l.,别名胡瓜。染色体数2n=2x=14。幼果脆嫩,每100克鲜果含水分94~97克、碳水化合物1.6~4.1克、蛋白质0.4~1.2克、钙12~31毫克,磷16~58毫克,铁0.2~1.5毫克,维生素c4~25毫克。适生食、熟食或腌渍,是主要蔬菜之一。分布世界各地。中国普遍栽培。黄瓜原产于印度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热带雨林带地区。癌症性发热、炎症性发热、胸水或全身水肿的患者,吃黄瓜都有作用。篇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作为今年参加教育工作的新手,有幸参加了这次省里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观摩学习。在此,我代表新到岗的教师对学校表示深深的感谢。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的,而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的。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对综合实践课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理论上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它超越课本,超越封闭的课堂,走向自然,面向社会的一门科学。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这对我们老师来讲也是一种全新的体会,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
各个参赛的学校在综合实践课程上选材设计领域宽广,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包装表示调查》、《我们身边的垃圾食品---开题课》、《舌尖上的浪费》等,有推广家乡特产的《走进家乡特产----罗田甜柿》、《吴山石材开发的利与弊》、《荆城风采,楚地流芳》,有与课本知识完美融合的《纸柱称重》《我与廉洁同行》等,还有陶冶学生情操的《发现身边的美》、《献给母亲的歌》等。在内容上也是丰富多彩,形式上各式各样,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轻松,玩的愉快,而我们听课的老师也陶醉其中,受益匪浅。我最深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是一节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在这么多课程中,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黄冈浠水县洗马初中毛晶晶老师讲的《献给 母亲的歌》。从她站上讲台,用深情的话语讲述她所在的学校,学校里的留守儿童,他们一年只能见爸爸妈妈两次??我就已经热泪盈眶了,因为我想到我的学生们,他们又何尝不是呢?而通过学校组织的“访万家”活动让我对我的学生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中间有的人或许在学校差生,但是在家却懂事的让你心疼。尽管这样,他们有的父母却因为各种原因抛弃或离开了他们。当看到台上的老师不顾身怀六甲的身体,在台上翩翩起舞的时候,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像断了线的珠子浸湿了本子。在音乐停止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是送给作为准妈妈的老师的,也是送给全天下所有母亲的。老师对母亲的爱,对学生的殷殷希望也感染了全班的学生,之后他们也使出浑身解数,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对母亲的爱。有诗朗诵、唱歌、书信、手工作品、舞蹈等。学生们的多才多艺也让我们所有的老师大饱眼福。还有2堂关于美食的课程《走进家乡的特产---罗田甜柿》《发现身边的每》的课也让我印象深刻。在家乡特产这一课上,罗田的老师还让我们现场品尝了甜柿,真是既饱了眼福有饱了口福。
一个老师讲了一堂《与廉洁同行》从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是一堂很有意思的课,可是整堂课听下来,却觉得死气沉沉,学生都是照着老师给的廉洁故事背故事,而不是生动、传神的讲故事。所以给人的感觉很沉闷,就像在上一堂政治课一样。
通过这几堂课,让我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达到最佳的状态,创造最好的效果。还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的轻松,玩的愉快,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原来是这么快乐的事
情,享受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还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人能力,以及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其次,还让我对15+30这个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者,而是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让我再次认清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纸柱承重》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小组的作用更为明显。如果没有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怎么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纸柱,如何得出各种条件下,纸柱所能承受的重量呢?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与他人合作。任何一项活动的展开,都不离不开团队。虽然,在我的课堂上也在推行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停留在形式上,觉得只要让学生凑在一起讨论了,就是合作了、探究了。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深刻检讨自己: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做一个善挖掘学生潜能的老师,而不是一个保姆式的老师。
第三,一个活动的成功,其组织者也是功不可没的。这就凸显了教师的重要性,虽然我们不再扮演传道授业的角色,但是从主题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学生的分组,查找资料以及从中的协调,到最后的成果展示,教师的专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让学生收获更丰富的知识,同时我们自身也得到提高。
第四,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让我看到了综合实践的重要意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搜集整理能力,探索求知能力,团结互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交流能力,写作能力,亲近大自然的能力。老师在此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学生。除了各种能力有了提高外,还了解到了学生的许多心声,以有利于以为的教学。更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我们偏远的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思想比较落后,教学条件差,这样的活动少之又少。学生学习的知识仅限于课本。因此我们更应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会认真的寻找适合学生、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辜负校领导的期望。篇三: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姬家峁小学五年级 姬欣慧
在家里,我们是不是都被爸爸妈妈视为掌上明珠呢?我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是这样的。而在这个星期里,我们五年级全班同学一起去了米脂县职教中心,学习自理自立的能力。经过这次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
我们刚来的时候,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套被子,我们先去管理室领各自的枕巾、床单和被罩。回到卧室之后,我们先选择了各自的床铺。然后开始铺床单和套被子,同学们都陆续套好了被子,而我却总也套不好。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时老师过来检查,发现我还没有把被子套好,就帮我看了看。哦!原来我把被子的方向弄错了,所以才套不好。最后,我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终于把被子套好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都上了不同的课程,有了不同的心得体会。在第一天的心理体验课上,我懂得了机会需要自己去争取,不能等机会自己来找你。到了第二天的数码摄影课上,我们体验了摄影的乐趣和怎样美化照片。在第三天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布艺和k*bot,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们都有了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会。就是这短短的几天,使我们的自理自立的能力更上一层楼。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没有父母的呵护,第一次独立生活,第一次排队打饭,第一次套被子,第一次和陌生的同学合作,第一次......这次在米脂县职教中心的学习,让我终生难忘。今天是第四天,明天下午就要走了,真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指导老师:毕荣荣篇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心得体会
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经过不断地培训学习,我从一无所知到逐渐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新型课程。
教学内容的改变。本课程区别于其他的学科,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要紧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提出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作铺垫。
教师角色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包揽学生的工作,避免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运用演一演、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实际操作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互助课堂中的我们既是学生的朋友、参谋、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我们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要给学生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多一些鼓励的话语,为他们的进步喝彩,使他们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过程,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就要开放课堂。封闭的教学空间,死板的教学内容,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只能禁锢学生的大脑,限制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团队合作,翻越飞毯活动中,为了顺利地完成“翻越”任务,大家群策群力一起讨论、协商翻毯中遇到的困难,想尽各种办法解决困难:有的组大个的队员背起小队员、有的组男女队员互相搀扶、有的组三四人抱做一团。总之为了小组能够顺利的翻过飞毯就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团结互助、欢声笑语中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我的内心不禁一颤,是啊!为什么我们的教学就一定就要让学生关在四方墙里面学习书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知识呢? 外面的世界多么广阔、多么精彩啊!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课,他们更喜欢在大自然中接受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
学生意识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学习上的意识也有所不同,以前学生没有接触这一学科时,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只是一种简单的活动课,而接触了这门学科后学生了解了本课程的意义。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收集、整理资料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合,相反,针对研究的主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查找资料,收集、整理资料,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不足与及今后的做法:“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老师们也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但是很多时候大部分的学生对这一课程抱着一种无关紧要的课,课后布置的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有的甚至拖了又拖,总听到这样一句话:“有很多作业,没有时间做”。他们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尊重学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教师不包揽学生的工作,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一课程也得到了家长的称赞和社会的好评,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智慧,师生收益很大。因此,我们仍将积极深入研究并实施这一特色课程,鼓励探究式学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倡过程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等,针对“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这一关键点,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篇五: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3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叶淑娟
灿烂的霞光,像快乐的瀑布,时间老人把我们带入了初一这个陌生的环境。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毕竟也有一段适应期。
在第一单元,老师带领我们进入了“箐箐校园”。美丽的校园像一幅色彩新颖的画,清晨,琅琅的读书声又把乐曲推向了高潮?? 通过《校园一角》摄影比赛,校园小导游,校园坐标,特色校园的活动开展,让我们在新环境里更加适应。
小海燕,在风浪中如何矫健,也总有背骤雨打湿羽翼的时候。成长中的我们,面对家族的唠叨,学校的焦灼,我们应该怎么做?
新的生活里有新的烦恼,我们要学会去坦然面对,去适应。新的同学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但是,通过“七嘴八舌”我明白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与同学之间发生争吵和矛盾并不可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不要胡乱猜测,也不要盲目行动。让我们敞开心扉,与对方真诚地沟通,或者去同学和老师那里找帮助。
因为有了父母的疼爱,师长的关心和社会的关注,我们才有幸福和快乐。在“与师长做朋友”中,我知道了如何与师长、父母之间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
“动感地带”“向不良习惯说不”“让烦恼走开”这三个活动,让我知道了如何面对烦恼——找人倾诉,减轻内心焦虑;自己调整,降低心里压力。同时,我们还找到了自己的不良习惯,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找到了改正的方向。生命像朝阳一样灿烂,就让我们一起运动吧,生命需要健康,健康需要活力!
冰天雪地里怒放的红梅花,以其高洁的品质,征服了千千万万双眼睛。坚贞不屈,前仆后继,犹如一簇簇燃烧的红梅,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一曲最为壮丽的诗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心得体会岚 篇6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所谓综合实践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为教学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教师只对其作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在综合活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
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因此我们在设计综合活动主题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提出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基于此,我在这学期的教学中,切合教材内容,开展了《走进近世界文化遗产》、《美丽的童话世界》、《我心中的祖国》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欲望,自主的去学习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学习第三单元童话主题的时候,我在课堂上认真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语言的特点,学生在对童话有了具体的印象后,我鼓励学生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有关童话内容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收集、阅读童话,然后讲童话、演童话、写童话,学习的兴趣十分浓厚。在最后的展示活动中,学生的手抄报办得十分好,这就更加让我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教学方式要灵活
综合性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过程,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就要开放课堂。封闭的教学空间,死板的教学内容,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只能禁锢学生的大脑,限制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团队合作,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中,为了顺利地完成“导游”任务,大家群策群力一起讨论、协商怎样才能成为让游客喜欢的导游时,学生们以组表演导游和游客,进行现场的解说,从而互相找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言行。看到孩子们在团结互助、欢声笑语中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我的内心不禁一颤,是啊!为什么我们的教学就一定就要让学生关在四方墙里面学习书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知识呢? 外面的世界多么广阔啊!学
生喜欢上这样的课,他们更喜欢在大自然中接受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作为教师,要运用演一演、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实际操作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自主互助课堂中的,我们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参谋、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因此我们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要给学生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多一些鼓励的话语,为他们的进步喝彩,使他们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常态化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回归生活,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的空间。我的体会就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常态化教学。
常态化的标准,概括为:普遍实施,教师易导,学生爱学,效果实在。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没有专职教师,没有现成的模式所参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对于习惯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确实很难指导。其实,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并不难,只要我们不过分追求课程的完美性、完整性和精致化。指导教师不过分关注校长、通行、专家对课的评课的评价如何,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亲历实践和深度体验,拒绝表演课、做秀课,消除神秘感。综合实践活动就能成为像语文、数学那样易于操作、易于指导的常态课。
当我们真正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后,学生会变得爱学了。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兴趣,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实践性课程。牢牢把握这几种原则,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千方百计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来帮助学生学习,就会让学生获得成功。
当我们真正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后,学生学习的效果实在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改变长期以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他人 的责任感;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凡是有利于上述目标实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必将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继续寻找差距,反思不足。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感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在以后的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多多反思,不断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巩固总结提高,使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收获,走上成功之路。
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景台小学
2013年12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育中的魅力 篇7
一、实践活动课善用选题, 会引起学生强烈求知欲
如何让学生投入最大的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 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较多的知识, 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教学时, 我们所选的课题与设计应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 贴近学生的生活, 使他们产生兴趣.诚然, 在教育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始终是主体, 只有让学生有“胃口”, 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课程时, 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年龄、兴趣爱好而展开, 不能随心所欲, 要有的放矢.在具体学习、引导、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努力把握活动内容的新、趣、奇、活等要素, 灵活机动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千方百计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只有让学生对所学, 所教的东西, 听的有精神, 学的有劲头, 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实践活动课贴近实际, 学生会喜闻乐见
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师除了努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官”参与, 在“动”中接触事物, 感知事物外, 更要善于发掘孩子喜闻乐见的内容加以运用,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身边实际, 学生才会乐学、乐用, 如“家乡的河”这一活动内容, 鉴于绍兴的地域特色, 教学设计这一课, 我们首先可让学生到家长那里了解一下以前绍兴的河是怎样的?现在的河又怎么样?河对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有什么作用意义?完成以上内容后, 我们带所有同学实地考察河流的生态环境, 包括河里的杂物, 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水的颜色、水的气味、水的味道等一系列内容.通过现场观察考证及通俗易懂的教育指导, 让每位同学深切地感受到, 人们期盼的、真正理想的河应该是怎样的?而今天的事实又怎样?从这样的教学教育过程中, 自然会引出另一重要话题:我们今天的人应当怎么做才能真正保护好身边的河流, 还人类一个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造福人民.
又如“桥的式样”这一实践活动课, 又鉴于绍兴的特殊地理位置, 整个绍兴存于水乡地域, 小桥流水随处可见, 我们便让每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分头去找身边的桥, 观察各种桥的造型, 然后让他们归纳小结.因为很显然, 这一活动的设计与展开, 非常符合绍兴的实际, 学习材料、资源利用简单易行.事实如此, 通过让学生实际观察记录各种各样身边的桥, 再引导他们查一些资料, 了解桥的不同的结构、造型、作用、来历等知识, 活动自然达到了以下几方面效果: (1) 通过找桥观桥赏桥, 丰富了关于桥梁的知识, 从中激发他们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与爱好. (2) 通过对不同的时代, 桥的不同的造型、不同的作用认识, 会激发广大同学对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向往,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热情. (3) 通过活动的展开, 给孩子们提供了不少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 让孩子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开阔他们的视野, 增长他们的才干.从活动最后反馈情况看, 这样的实践活动课, 学生不但从中受益, 家长也受到极大教育、启发.他们从活动中看到了这一教学方法的亮点和优势, 那就是, 活动课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又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的社交处事能力.
三、实践活动课丰富多彩, 会增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乐趣
学生想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并同时在活动中得到快乐, 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 是成功每堂活动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诚然, 大千世界, 万物竞生, 广阔的田野和草地、辽阔的海洋与高山, 一切都那么壮丽迷人.作为教师, 我们如果能把活动课设计得当, 充分利用一些天然的教育资源, 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就可能成为我们教学的课堂, 既让孩子们获得美的享受, 得到智慧的启迪, 又让他们获得真知.例如, 在开展“动物观察”这一主题实践活动课中, 我们不光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有关动物的知识, 我们还带学生在野外、在动物园观察动物的生存方式和活动特征、特点.通过实际观察, 让学生切实了解自然世界动物的可亲可爱, 懂得为什么动物需要保护, 它们也是人类的朋友这一道理.自然, 有了对动物的实际了解, 学生必然会从内心深处对动物产生新的认识和感情, 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 毋庸置疑, 孩子们一定会对整个动物世界产生更多的理性认识, 最后形成共识:自然界的任何动物都需要人类更好的关爱和保护, 不能随意伤害它们.
四、实践活动课面向社会展开, 有利于学生增长社会见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做, 就要要真正地去做, 只有让孩子到社会上去, 把社会当课堂开展教育, 教育便会变得更实际、有意义, 并富有有生机和活力, 利于孩子成长、成才和成功.”诚然, 在教与学的问题上, 我们如果把诸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放置于社会大课堂去教学, 让孩子在实践中 (学生) 去体验、感受, 或许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鉴于目前的教育环境,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大胆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工厂、机关、田间地头, 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习, 听听他们的声音, 看看他们的实践, 并亲自参与劳动实践, 则必使学生在校所学的东西更接地气, 更实用, 从而促使他们更快地成长、成才和成功.同时在这一学习实践过程中, 加深学生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真情实感.
与此同时, 引领学生从事一些社会调查活动, 更是培养能力的好方法.实践活动课, 顾名思义, 让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实际.如果让他们就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某一问题或现象做一调查, 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结果, 那么, 便会促使不少学生在了解、掌握这些问题时, 学会懂得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 领悟人际交往的特点与要旨, 然后及早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原则———诚实、守信、互爱、互助, 同时懂得人际交往中合作、协调、谦让的重要性.例如, 我校位于绍兴袍江工业开发区, 周边的工厂很多, 环境污染很严重, 不光河水被污染得浑浊不堪, 连空气都散发出一阵阵臭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 我们专门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活动, 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察看, 询问当地居民, 了解环境污染存在的原因, 包括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等内容, 然后, 按照他们的认知水平, 合情合理地提出一些改变环境污染的设想和建议.通过这一活动的展开, 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增长了他们的社会见识, 更重要的, 为他们未来处理解决社会问题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 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学到不少东西, 这种东西的获得, 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课堂教学通常为被动地接受, 某种程度上, 它会束缚限制学生的思维, 而实践活动课一般为快乐地获得, 极具开拓性, 它们功能不同, 效果不一.笔者以为, 实践活动课的要旨和内涵, 无一不渗透着人类实施教育的本质意义;活动课的展开, 切实体现了教育增长学生见识, 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心智, 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目标要求.而且, 它的最大优点, 避免了当前书本教育脱离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因此, 在现有基础上, 加大实践活动课在整个教育中的力度, 对学校、学生和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为教育部新颁布、倡导的教学课程, 它的最大优点是弥补了教育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学生生活的不足.如果在教育实践中, 设计得法, 运用得当, 必将使目前的教育更具生机和活力, 备受学生欢迎.
综合实践活动视阈中的劳动教育 篇8
【关 键 词】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劳动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从内涵到特征改变了人们对教学方式的认识,形成了以教师为设计主体的课程。因此,重新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促进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衔接,将有助于推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3-0143-02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在培养儿童主体性,发展儿童动手能力,促使儿童获得自我意识,体验自我价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劳动教育自身特点所限,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明确,致使劳动教育不够系统化和规范化,其核心价值难以体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方式的认识。因此,把劳动教育放在综合实践活动视阈中重新审视,对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地位进行再认识,对于改变劳动教育现状,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中的各个科目一样,都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侧重点在于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等。但综合实践活动又区别与传统的学科课程和课外活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
1. 从课程内容看。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现成的各科目的教科书作为载体,教师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课程内容,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没有现成的内容与主题。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是灵活的、随机的、富于变化的,既可以是学生喜欢的某项种植养殖活动,也可以是某个调查考察活动,又可以是某种手工制作或科学实践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活动经验来选择和编排这些活动,以便通过活动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获得综合信息,提升综合能力。[1]
2. 从课程组织形式看。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教师采取“宏观调控”的方式,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囿于定时定点的课堂活动,而是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克服被动等待的局面,真正实现“做中学”。可见,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充满了人性化色彩,这是传统学科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3. 从课程评价看。综合实践活动考查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应试水平,侧重于理论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而非书本知识的再现。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是比较放松的,除了积极参与活动本身之外,再无额外的课业压力。学生可以不拘一格地展现自己的才干,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自我的价值,提升自己的能力。[2]
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的劳动教育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比如,二者都没有固定的内容;二者的教育形式都是比较灵活多样的,二者都关注的是学生参与到活动过程之中。如果把传统的劳动教育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内涵进行重新认识。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背景下对劳动教育的再认识
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教育主要指通过学生参与校内外体力劳动,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道德修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统化。社会各方面要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人们对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教育进行了反思,也看到了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给传统劳动教育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可以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劳动教育的新发展,因此劳动教育的内涵、地位、价值、形式都与以往有所不同。[3]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扩展
目前,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不单指体力劳动,而是引导学生把传统劳动教育的范围扩大到脑力劳动,与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在掌握一些生产技术、劳动知识和从事劳动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把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学校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劳动材料,开展更深层次的劳动教育,促进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互衔接,形成鲜明的劳动教育特色。
(二)劳动教育的价值予以提升
在综合实践活动背景下,应该对劳动教育的价值重新认识。传统的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目的性也不够强,只是以通过体力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为主。目前来说,学生劳动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开展劳动教育,扩展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应该说,劳动教育并不是只重视实践能力,也非常重视综合性知识的获得。[4]因此,把劳动教育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视角去组织和设计,就能进一步挖掘劳动教育的这些潜在价值,使劳动教育的作用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发挥出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劳动教育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内容选择比较随意,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因而很难发挥其固有价值。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考量劳动教育时,不难发现,劳动教育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调整,应该从综合实践活动的高度去开展劳动教育。其内容选择不应当只由教师说了算,而应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与现代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选择那些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主题活动,将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信息技术以及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制作、研制、种植、养殖、服务、信息发布等活动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类型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衔接
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本教育形式。在新课改推动下,促进二者的衔接不但可以发挥出劳动教育固有的优势,而且能够使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二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该在教育目标的制定、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实施,以及活动评价等方面保持一致,自然衔接。
首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教师应当摆脱传统劳动教育的局限,从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制定活动目标,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劳动教育中去,从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态度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几方面来制定完善的教育目标。其次,在选择劳动教育的内容时,应当开阔眼界,从“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各种有益的劳动教育内容,既可以是体力的;也可以是脑力的;既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既可以是自我服务性的,也可以是社会公益性的……这样一来,劳动教育便从内容上适应了当前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符合课程发展的方向。第三,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将劳动教育当作一种综合教育活动去实施,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广阔舞台,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动手动脑活动中促进主观精神的全面成长。最后,劳动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活动结果时,不要只看一时一事所呈现出来的结果,而要将目光放长远一些,用发展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成长,这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
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视阈下的劳动教育已不是单一的个别化的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重新认识劳动教育,积极开拓劳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开创劳动教育的新局面,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汉清,杨秉瑾.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张迎春,袁丫丫.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当代教师教育,2008,9.
[3]赵荣辉.劳动教育:儿童确证自我的媒介[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4]魏哲峰.也谈劳动教育的地位问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5.
[5]王楠楠.从实践哲学视野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课改研究(课程与教学),2011,6.
【综合教育活动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教育教案05-18
小班综合教育活动《秋叶飘飘》教案07-23
网络教育综合08-01
综合式创业教育08-07
考研教育综合333中国教育史08-28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10-02
各校333教育综合真题05-26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评价06-02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07-22
教育基础综合重点总结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