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基地高校

2024-07-01

非遗基地高校(精选5篇)

非遗基地高校 篇1

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本报讯 3月31日,由学报编辑部、郑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主办的“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在我院纬五路校区召开。这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首次举办的集政府管理机构、专家学者、传承人、出版传媒于一堂的学术研讨会。我院学报编辑部执行主编张燕萍主持会议。

河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甘源,著名文学评论家孙广举,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高天星、刘景亮、尚春升,省社科院中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卫绍生,郑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高代英、副所长张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王洪伟,我院中文系主任韩丽霞、副主任魏崇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负责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钧瓷大师任星航以及来自北京和省内其他高校、文化机构的专家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甘源指出,近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出现的变异与原生态、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等矛盾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复杂,钧瓷保护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从理论上思考、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需要。她希望,专家的研究能够为非遗保护提供学术支撑。

任星航分析了钧瓷发展史上出现的柴烧、炭烧、煤烧、气烧等不同烧制方法的优劣。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柴烧奠定了钧瓷温润如玉、造型端庄、古朴大方的艺术风格;与柴烧相比,煤烧出的钧瓷风格偏刚;工业化的气烧烧制出的钧瓷则偏浮、偏滑。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断烧千年的柴烧技艺已被复原,并基本解决了其环境污染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钧瓷艺术是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获得的“窑变的梦幻”,是创作者在不知其然而然的状态中展示出的“人的智慧”,是中国“天人合一”哲学在火的艺术中成就的“土的灵魂”。应当把传统的钧瓷土窑、手拉坯、柴烧、自然窑变作为烧制技艺核心来传承与保护。技艺的传承依靠传承人才能实现,丢掉了传承人就丢掉了技艺,要把对传承人的认识和保护提到首要的位置。在保护中,要尊重传承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创新,使传承成为文化产业的创意之源,发挥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还不是文化大省,许多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而失根、文而失魂、厚而失重、全而失续,钧瓷传承人和文化出版机构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记录、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两项研究成果

获奖

本报讯日前,首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成果评选结果揭晓,我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选送的两项成果获奖。

2011年9月,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严格按照河南省文化厅的要求,积极统计并上报近年来基地非遗研究成果11项,其中课题6项,论文5篇。经专家评选委员会的严格筛选,研究基地主任闵虹教授的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的豫西窑院文化保存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获优秀成果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魏崇周副教授的论文《2001-2010: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问题研究综述》获二等奖。

非遗基地高校 篇2

2002年10月, 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简称“非遗”) 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非遗”整体进入中国教育体系的开端, 体现了“非遗”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其一, 高校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 汇集了大批青年学生, 他们是“非遗”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 他们对“非遗”的关注、传承和参与对于实现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在大学期间接受有关“非遗”方面的知识, 可以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对于传承和抢救“非遗”、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以及发展中外文化交流, 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二, 在高校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 造就具有自我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大学, 也是创造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内在条件。其三, 高校作为学者云集之地, 又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因此, “非遗”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势所必然。

地方高校设立“非遗”专业的现状与困惑

教育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最深入人心的方式。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中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公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中, 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学习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近几年, 我国各地高等院校纷纷设立“非遗”及其相关专业。然而, 地方高等院校教育中关于“非遗”相关学科极度缺乏, 使得教育难以培养传承和保护“非遗”所需要的社会人才。一些地方高校在“非遗”专业设置上, 并没有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 盲目追求大而全, 造成专业不强不特, 毕业生就业率不高, 存在着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因此, 笔者认为应冷眼看待地方高校“非遗”热现象, 理性思考地方高校“非遗”专业优化的问题。

地方高校“非遗”专业优化的思考

地方高校是地方的文化中心, 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 承担着地方社会服务功能, 正确认识区域“非遗”的价值, 充分利用区域“非遗”资源, 努力发挥区域“非遗”的社会功能, 构建特色鲜明的“非遗”教育体系, 应该是地方高校“非遗”教育工作首先面对的定性、定位问题。因此, 笔者认为, 地方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非遗”专业:

1. 加强“非遗”学科建设和知识体系构建

“非遗”教育和研究是一门新兴的、范围很广的领域, 它涉及到了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众多的学科。因此, 地方高校在设立“非遗”专业的时候, 必须考虑清楚学科构成和知识构成的问题, 依据自身优势, 加强学科建设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比如, 陕西高校在“非遗”专业的建设上, 就可以利用陕西各地丰厚的历史积淀和资源, 通过分别构建周、秦、汉、唐文化题材的“非遗”教育体系, 为学生开设西周史、秦汉史、隋唐史、区域文化史、古代建筑研究、帝王陵墓研究、文物考古研究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组织学生参观文物、考察文化遗址、遗物, 整理民间文学、撰写文化研究文章。这样能够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角度, 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经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增强教学效果, 增加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师生教学相长, 推动学校人文特色建设和学科优势培育。此外, 我们要在对学生进行概念教学的同时, 让学生明白:“非遗”主要是在实物的运行和使用的过程中, 通过耳濡目染、口传心授、亲身体验的行为方式来传承和传播的、并且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通过不断地实践使之得以调整和固化的知识体系。

2. 设置科学而有特色的“非遗”课程

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是研习“非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然而, 在当前地方高校的教学体系中, 与本专业有关的实践课程很少甚至没有开设。教学内容的重大缺失和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的不平衡, 将会导致相关专业的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因此, 地方高校在设置“非遗”课程时, 应该充分体现开放性, 遵循“三结合”原则, 注重“四个统一”。所谓“三结合”即: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学生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书本教学与民俗“田野调查”相结合。所谓“四个统一”即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的统一、教与学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校内与校外的统一。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打破单一课堂教学的局限, 使“非遗”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并了解传统文化, 使他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自觉树立起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使“非遗”教育在多角度、多层次上为培育学生成才服务。此外, 地方高校在“非遗”理论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的同时, 应更加注重“非遗”教育特色和文化实践上的因地制宜, 因事制宜和百花齐放。

3. 加强“非遗”师资队伍的引进与培训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对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作为“非遗”课程的教师, 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还需熟知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等, 同时还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地方高校应制定“非遗”课程师资队伍培养方案, 邀请相关专家、教授以及民间文艺工作者, 参与“非遗”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 有计划地对高等院校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任课教师定期举行艺术实践活动和教学研讨等;培养一批集保护、科研和传承为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定期邀请当地“非遗”方面的领导、传承人等来自民间一线的专家, 举行专题讲座。此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资源, 聘请当地文化部门的有关专家和当地“非遗”的传承人、代表人物等, 担任专业顾问和课程的兼职教师, 参与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等工作, 取其之长, 补己之短, 共同培养当地“非遗”传承与保护急需的实用人才。

4. 加强地方教育部门对“非遗”专业的指导和保障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将“非遗”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 纳入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纲要;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保护工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 科学布局现行地方高校“非遗”专业设置, 指导地方“非遗”课程的开设;同时, 加大当地“非遗”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建设一批“非遗”精品课程。此外, 地方教育部门还应充分整合地方“非遗”民间艺术的社会资源, 将民间艺术的教学、科研以及排练演出等, 融为一体, 形成合力, 共同研究当地“非遗”的抢救保护工作。同时, 保障“非遗”课程的经费投入, 为当地“非遗”的研究, 提供经济基础。

总之, “非遗”牵手高校在今后将会成为高校专业增设的一个热点, 但无论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高等院校, 还是教育教学研究专家、“非遗”教育传承研究学者, 都应理性、慎重地思考这一问题, 为“非遗”专业的科学发展和“非遗”本身的有效传承作出努力。

摘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牵手高校热的背后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地方高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现状与困惑的分析, 指出应理性看待高校“非遗”热现象, 并提出优化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设想与途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思考

参考文献

[1]刘伟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素质教育功能初探[J].教学与管理, 2008, 2.

[2]张仲谋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8.

[3]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0, 9.

[4]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10.

非遗基地高校 篇3

“非遗”研究基地工作进展的分析

2009年3月第二次浙江省非物质遗产研究基地工作交流会上六个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的工作交流报告全面的展现了目前基地的工作进展状况。

浙江大学举办了相关的专题研讨会和系列学术讲演;申报成功两项“钱江人才计划”课题等学术活动外,正着手编译“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丛书”,编写“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丛书”并加强国际交流,选送派遣研究基地成员学者赴外深造与考察。

中国美术学院在硕士生培养中增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方向,在本科教学阶段开设如《民俗艺术学》等文化遗产方面的课程;编写《民俗艺术研究》等著作;在《新设计》中开设“民俗民艺”研究专栏;在学院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展览。此外,还将出版相关专著,协助美院筹建民俗艺术馆。

浙江师范大学基地成员承担并完成了相关国家级课题3项,省重点课题13项,厅级课题4项;出版《浙江民俗史》等著作16部;参加各级别“非遗”学术会议32次;承担地方“非遗”申报文本制作13项(含影像文本2项);承办“2008浙江·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此外,该研究基地还欲编写相关丛书,做好“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信息建设工作。

杭州师范大学则整合31位专家,在“非遗”基地中设了民俗与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与手工艺生产技艺、传统体育4个研究所,与各地文化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在校内对师生进行“非遗”保护的宣传教育;出版《浙江民间故事史》等6种相关学术专著。此外,还将筹办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以适应社会对“非遗”人才的需求。

浙江传媒学院在“非遗”基地中设置了“基础理论”、“影像摄制”和“戏剧戏曲”三支研究团队,除完成三个国家级、部级课题外,还制作“非遗”申报片和相关的电视电影等进行“非遗”文化的宣传。并计划在校内开设相关课程,增进学生对“非遗”的理解,激发研究兴趣,增强“非遗”保护意识。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基地除参加文化厅举办主持的“非遗”合作与交流活动,还出版了4种相关专著;在学院学报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栏,同时结合艺术院校的特点,将“非遗”研究和保护与教学相结合,计划在研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将属于艺术的部分用舞台呈现的形式予以活化,不但取得社会宣传和艺术传承效果,还为“非遗”研究提供活态对象。

综上可知,六个高校“非遗”基地在由启动到运作至今,工作既趋向同化又各显特色。这种尝试往往源自校际的互补原则。在探讨浙江省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的任务与部署策略时,应给予充分重视和运用。

高校“非遗”研究基地

任务的解析思考和部署

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在“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中的任务有五项。

一是促使公众形成文化遗产的自我保护意识,并树立文化自立的信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基本识别标记,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血脉,是民族发展的源泉。高校“非遗”基地应当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的宣传教育责任。

宣传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不但可以利用专题讲座和展览的形式进行的相关活动,还可以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因此高校在协助媒体加强“非遗”知识学习的同时,不但要给予他们方式上的指导,还要有学理的深化。

执行该任务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的当下, 在传媒与大众之间搭建起良好的沟通桥梁。这是保护的需要, 更是大众传媒必须面对的现实任务。”在六个高校“非遗”研究基地中,浙江传媒学院无疑是对大众媒体的运作原理最熟悉的。因此该校的“非遗”研究基地可担当该项任务主力,并且为其他五个高校“非遗”基地提供帮助。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显然有师范类的优势,可以以本地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民族风俗与口头文学为乡土教材,开设选修课,培养学生的故土情结和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学习“非遗”知识的精神。

二是直接参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工作。高校“非遗”基地为获得理论研究的原始材料,要积极参与针对“非遗”的田野调查等实践。田野调查可减少高校“非遗”基地理论研究中的主观失误,应该作为与理论研究同等重要的工作来部署。

笔者认为六个基地中的浙江师范大学最有开展该工作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它具有极强的人文学科背景,而且它是惟一一个处于基层“非遗”文化机构紧密联系的中间位置,更容易开展田野调查。另外,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超过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培养的学生遍布全省各级各类文化单位,这是极有利于田野调查的人脉资源。

三是为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学术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布和界定而被认定为来自非学术路径的外来式概念, 即便已经翻译且成为学术用语,其“在汉语语境中仍缺乏天然的学术土壤。” 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在理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构建理论体系, 从而让公众更透彻的认识“非遗”, 也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高校的“非遗”研究在依托其他学科以建构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同样会以自己实践性强的特色影响整个高校乃至学术界的研究方法和视野。这种因“非遗”研究所带来的学术范畴的理论延展和范式创新及其成果只有高校可以总结和消化。

这个任务非学科齐全的浙江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莫属。它们和杭州师范大学能短期内整合出一支各方面资源配备齐全的“非遗”研究团队,而且这三所大学人文学术底蕴丰厚,培养的“非遗”专门人才又与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的师范性相吻合。

四是充分利用高校多元的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其实质是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的重新展示。在经典的人文学术观念中,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是把一些“里程碑”性质的文化民俗现象按照某种规律或目的组织起来的逻辑过程。但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研究敏感点则是日常生活中不间断地延续、传承的文化资源。于是,保持并发扬“非遗”活态就成了高校“非遗”基地工作的第四个重心。

这个任务需要高校本身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积淀,所以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当是最佳选择。

五是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产业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参考。诚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必须首先建立在抢救保护的基础之上,只有很好地抢救这种文化, 保护非物质文化, 从形态和特点上去认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内容和实质内涵,才能获得其存在的可能。”而保护和抢救“非遗”工作是长期持续的过程,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可以在综合各学科知识,结合实际工作,在将该工作作理论延伸的同时,找寻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产业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的导向性结论。而且“非遗”保护当中,强调的是地方特色, 甚至是某个社会群体的特异性。所以,对每一个“非遗”项目的这种转换都需要高校素有严谨作风的学术力量的参与。

浙江大学因其在六个基地中最完整的经济学科建设而对此项任务责无旁贷。不仅“非遗”保护需要理论支撑,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产业和经济的一体化的“无依据实践”更需要理论前瞻。

结论

以上便是笔者对浙江省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的任务与部署策略的思考,当然,职司部门在以凸显专长、互补联动为原则对浙江省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的工作进行部署的时候,也不可绝对地突出各自特色做限定式部署;同时,各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又应该在加强交流的同时,自觉地将自身纳入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局工作中去考量,以便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促成已经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简介:

刘斐(1983年—),女,汉族,助理馆员,本科。(浙江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松阳,323400)

高铮(1974年—),男,汉族,讲师,硕士。(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郭希(1978年—),女,汉族,助理研究员,本科。(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非遗基地高校 篇4

s C r《浑天点穴法》由明代中期, 青城全真派高道吴明一所传, 历经五百余年, 一脉单传十七代, 经久不衰。是一种以点穴为主, 辅以按摩的一种经学按摩方法, 以治疗疾病为主。有三种体系为治疗疾病的核心方法。治病的快速疗效非常人可以想象, 尤其在临床抢救的贡献非西医可比.目前《浑天点穴法》已抢救了不少岌岌可危的病人:本班针对肩周炎、腰椎病, 应用《浑天点穴法》传授特效康复的方法。五分钟治愈。有无基础均可施用。‘费:函授2800元, 面授4000元。

‘费:函授2800元, 面授4000元。

二、彭祖灵龟胎息诀

“彭祖寿八百, 龟鹤熊三形”《灵龟胎息诀》是彭祖导引术中最重要的功法, 仿生法之典范。灵龟胎息诀为武当太乙门大道直指的要法, 其内涵以灵龟胎息、灵龟吸阳、龟之运化真形为主要修行体系:

灵龟胎息顿入天真.真气运行开通大周天, 练就灵龟冬眠之境, 进入周身毛孔呼吸, 顿人胎息, 神交于内窍, 神气合一。胎息经曰:“若欲长生, 神气相住。灵龟胎息通过练形、练气、炼神的内三合完美结合, 使学者在30至40分钟内进人胎息状态。

灵龟吸阳是模仿灵龟采日精月华之精微。人身为阴体, 修道练的是纯阳之体, “欲修纯阳体、先采天地精”, 把天地之间的纯阳之气化人我身。龟吸者;吸宇宙之真气, 与宇宙同呼吸, 同步宇宙、同步天地是人类寻求长生久视的最高境界二龟吸开通任督两脉, 达小周天运化之状态「所谓“人通小周天, 就是半个仙”半个神仙焉有疾病之理乎?

本班分两部分传授; (丨>灵龟胎息、 (2) 灵龟吸阳。包含采、炼、运、开四个境界。

⑴灵龟胎息, 学费:函授4000元, 面授6000元。

⑵灵龟吸阳, 学费;函授4000元, 面授6000元。

两班同时学习, 学费:函授7000元, 面授10000元。

三、特殊班 (十分钟精进功法)

1、落地式:太极三桩最后一个, 称为大力精进攻, 是罕见的壮力桩法。具有练功时间短、收获大的特点。练十分钟身体能量迅速集聚, 高度浓缩, 钢精铁骨威撑八面, 蓄势待发坚持锻炼, 能量就会引爆, 产生巨大的爆炸力.崩炸惊弹杀伤力无比。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2、无极神锤:是武当太乙内功三大重锤之一, 操练简单易行、练功时间短、上功快、是一种事半功倍的上乘功夫。 (每天练习十分钟, 60天成就无敌铁拳)

功成后, 铁拳无敌。内家的铁尺寸劲、穿透力, 崩炸力集于一拳功法内涵:a大力金刚功b金刚猛虎桩c无极捶操手 (力分九牛、童子撞山二式)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3、金刚铁板桥:

整合与强壮是此功的最大特点。通过导引把筋与骨、气与力合在一起, 胸背如桥, 整体如一;通过吐纳, 清理内脏逾浊、强壮内脏功能, 聚合元气。是练就整体劲力、培养混元一气、内外兼的捷径功法。强身当日奏效;武功十分钟见大力, 坚持百日可成就六合神功。

挙费: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四、丹功系列

1、太极桩功 (百日筑基) 武当千年古老桩法、上乘内功, 为武当内功软、硬、轻三绝的基础功法。具有功法简单, 便于学习和攀握, 上功迅速的特点.练一时即有一时的体会.练一日即有一日的功效。无任何武术基础者, 百日功成;有一定基础者上功更快。届时筋膜腾起、气力倍增、经络贯通、知觉灵敏、身体轻灵、内气充盈、抗击打, 打击力强, 护体神功形成, 有武当三绝见太极之说。此桩为武当太乙密传丹法必修功。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含光盘)

2、抱元守一式此桩为太极桩三乘九第之第二乘, 此功法可使丹田混元真气坚实, 密度如金, 天罡真气迅速布满周身, 循经行气、周身骨节犹如一体、内功成就可敛气入骨、至洗骨伐髓之境界。在过去此桩是门内嫡传弟子秘传之法。 (注:太极桩三乘:太极桩、抱元守一、落地式) , :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太极桩、抱元守一、落地式三桩同时函授者, 赠送混元内练丹功。

3、金丹内功太极次第 (凝神入气穴、息息归根本)

本次地炼神养气, 以神合气, 以气凝神, 神有所居.气有所济。出息微微、入息绵绵, 内气不出, 外气反入:融融温暖.百脉调和.所谓”醍醐灌顶得请凉.同入混炉大道场“修持者可达到阴阳羽化太极初定的状态。内脏强化, 神气充足, 内积能量完备。 (丹道功夫传授回光返照方法、桩功为太极桩) 。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含光盘)

4、金丹内功无极次第: (修炼金丹之要塞养生延寿之蓄积)

本次第属道家炼丹的筑基功, “炉火温温体内煎, 六心温热妙法玄”通过法、印、桩、诀启动后天之火, 凝练精气, 气化精华, 以达到发动“先天三昧真火进入元气凝结成形, 文火内养丹炉的境界对于养生而言重点打通奇经八脉, 把后天的五谷之微, 气化成稍气, 为健康瘩积能量。对丁修道而言它是道家练形成圣的必修之基。 (丹道功夫为温炉设鼎、桩功传授混元护体功大乘心法, 功成高于金钟罩。)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200元。

两次第同时学习, 学费:函授1200元, 面授2000元增送其他功法。

5、丹功小周天次第:任督通百病无。丹道小周天是武当太乙密传丹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法, 于道家对修真文化隐蔽甚严。因此, 其中真正的内涵却不被人所知。通过任督两脉的真正循环, 使人达到金丹内功成就所具备的基础。本功法练法简单, 得功夫快, 实用性极强。

爭费:丨500元, 面授200 0兀

6、锁阳补漏法:锁阳补漏是运用古代导引、内观的方法温热”下焦“气化五谷精微。化“后天之精??为先天循经之真气, 引气归元。补充元气, 关住真气, 阻止中气下陷, 补充内脏, 调节脏腹功能, 使丹田元气充实, 达到补漏目的。功法含2部分:⑴、顿锁丹阳法, (2>、渐锁化气法。一次性传授。

学券: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7、仙家睡功睡神仙, 睡神仙, 石根高卧忘其年, 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 息息任天然。”仙家睡功在武当太乙门脉脉相传历史久远。在练功的功架上和心法上与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均有很大的差别。是一种炼丹与养丹结合的身心修炼法门, 具有温养正气, 养生益寿, 增长功力, 开发智蒽等效果。方法极其简便, 人人可行。通过静卧达到神气相抱, 在静定中完成“炼与养”的双修内容。是快捷、方便上乘的内功方法。

学费:函授700元, 面授1000元

8、睡眠班:此班由三种功法组成一套。A站桩:神水来潮式t, 强肾固本, 肾水升腾, 心阴有养, 心贤相交, 阳有所藏, 阴来纳阳.人方能夜卧。B静坐:修复阴阳的调节本能。夜晚时人体阴气旺盛, 阳气下降于阴中, 阴来纳阳, 白天阳气旺盛, 阴气下沉, 阳来纳阴, 这是生命的节律, 而睡眠失常的人, 阴阳二气的自我凋节能力很差, 静坐之法专攻术数, 快速恢复其本能.C卧功:仙家睡功, 养神入舍。

学费:函授2000元, 面授3000元。

五、内功武技

1、太极内功技击术:内劲外发是所有武术技击不可逾越的修炼方法。通过太极行功四式的修练, 充分的调动体内所有的能撤, 专向释放强大的技击力量. (如崩劲, 惊劲.持劲, 撞劲.弹劲, 混元劲等) 使敌应之即伤、应之即出。让学人真正的体会到太极内功的惊天绝学!功成发放敌人于举手之间, 伤敌、放人全在一念间。功法含2部分: (1) 太极桩; (2) 、太极行功 (共四式) 。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含光盘)

2、大力鹰爪功:大力鹰爪功是武功十分重要的重手法, 在武技中经常应用于分筋错骨, 点穴击要.拿穴闭脉;具有鹰爪的锋利与刚猛.是练武者的一种武功基本能力, 不需要任何器械与外力, 易学易成。功法:原桩2式;行功5式;操手2式;一次传授。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80元。 (含光盘)

3、大力金刚掌实修班: (三十天上身)

大力金刚掌为武当密传丹派五大绝技之一, 向以刚猛无比, 荖称武林。功成后, 谈笑间, 开碑则碑断石碎, 击人则骨断筋折。本法具有简单易行, 内外双雙, 上功快的特点快则年余即可大成。功法层次如下: (1 ) 大力金刚原桩 (内壮丹田混元气) (2) 大力金刚行功 (共四式。内功外运) (3) 大力金刚操手 (共二式。至此开碑碎石功夫已成) 。本班将大力金刚功夫全盘托出。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80元。

4、金刚叫丹功 (强力聚合先天真阳)

具有十分强大的聚合先天真阳的能力。可以使学人在几分钟之内, 体会到先天真气聚合丹田所产生的高热能量, 迅速增加丹田天S元气, 补充人的先天祖气、后天肾中真阳。对于所有丹田元气不足的人都是无价之宝。集合先天真阳的同时, 大幅度的增强指力, 为进一步修习其他武功奠定基础。主桩与金刚追魂掌行功一力分九牛、童子撞山一同传出。此功法是武当太乙门武功重手金刚穿云手、金刚霹雳掌化刀的基础。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5、混元护体神功 (一)

混元护体神功是武当密传丹法的重要功法, 它的功能极其特殊, 初级阶§可以使修炼者逐步具备抗击打的能力, 随着功夫的加深, 修炼者将被自身释放的]i元罡气所保护, 此功法修炼简单成就高, 初级成就是金钟罩、金钟顶, 中级成就是混元护体神功, 大成则是享誉武林的沾衣十八跌。本班功法百日即成。功法次第如下基础功 (太极桩功) 2护体功 (一套)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6、混元护体神功第二乘

混元护体神功第二乘功法是混元护体功夫的中级功夫, 它的功能极其特殊, $初级阶段逐步具备抗击打的能力以后, 随着功夫的加深, 修炼者将被自身释放的混元罡气所保护, 此功法修炼简单成就高.其中含有武当太乙门秘不外传的金刚叫丹功, 及其混元护体神功二乘修炼法。

学無:函控720元, 面授1000元。

(-二两乘同时学习者, 学费:函授1200元, 面授2000元)

7、老子轻身术:老子轻身术是武当丹派八大轻功之一, 是武功技击之必修功夫, 此功以强力开通中脉, 奇经八脉-使人在运动中真气直入丹田。而达到久战不疲。是登台打擂取胜的保证。修成后内力十足, 体能充沛, 窜、蹦、跳、跃, 闪、展、腾、挪得心应手而无敌于天下, 此功法快者半年即成, 今全部传授。功法如下:丨、原桩2、行功 (四式)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8、武当太乙夜朧功:武当太乙门唯一的锻炼眼睛的功夫。具有活肩、灌力, 练出努、摔、穿、挂等各种武术技击的劲力, 法简效宏。能将自身肾气上提于目, 使眼睛能够得到肾水的滋养.故它针对干眼病、近视、远视眼病有很好的康复作用。实践得知500度左右的近视眼百日可康复。功法:1、动功一式, 2、练眼功一式。按摩一套。

学费:函授720元, 面授1000元。

9、培元筑基班

道家养生讲究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这个”就是指内功, 据此原则我们推出此套功法。

A?行功--跨虎登山:内外兼修的秘法。老子曰“骨弱筋柔而握固, 专气致柔, 能婴儿乎? ”人的气脉若一直能保持婴儿的浑圆状态, 就可长生不老, 此功练就的正是这种。

B、全功太极桩

C?坐功——金丹内功内练法

D?卧功——“碧落游仙大睡法”, 此功为武当丹家不传之秘。“气归元海, 神游八极”, 元精、元气、元神, 三元同修, 诸真同练, 一气通天。它与我们以前传授的仙家睡功有区别, 前者是安神, 后者是练神。

学费:函授2000元, 面授3000元。

地址:大连市金州区站前街联胜花园115号, 邮编:116100

联系电话:13504282024 13591388829联系人:梁英杰

E-mai I:0080000800@163. com

银行汇款账户: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青泥洼支行

账号:34 0000 360 120 681 3486开户名:郭堅丽

邮政卡号:6221 88222 300 201 4220户名:郭晓丽

特快专递另加20元 (国外根据地区而定)

企业人力储备的高校实践基地战略 篇5

关键词: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03-03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迁与发展,人力储备问题引起了企业的高度关注。高校实践基地是企业人力储备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现实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培训教学、社会服务、科研管研是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几项基本职能。而且在实际中,这些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如果没有培训教学,那么科研管研也就失去了对象,其实效性也会大打折扣;而如果没有科研管研,那么培训教学就容易缺乏创意或新意,其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培养人是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本质所在。通过教育培训,旨在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马钢公司分析了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策略。

1 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储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储备一直以来都是现代企业追求持续经营与发展而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若从微观意义即从企业的角度上来说,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员工的能力。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所处行业,来对企业人力资源储备进行有计划的规划,储备什么类型的人才 (技术型还是管理型),什么阶段开始储备,采取什么方式储备。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是一个优化人才结构、优化人事配合、吐故纳新、实现内部人才有序流动的过程。人力资源储备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重要关键。只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储备规划,才能在企业技术需要人才的时候进行人才补充。避免企业出现人力“饥荒”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很多企业出现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尤其是一些人才流动性较大的行业,企业不能及时招到或找到职位空缺的合适任职者,或是等到企业要发展某一产业、某一技术时才急于向人才市场招聘,这样就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不稳定,使得经营环节中各个节点的工作难于顺利开展。同时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为人员离职及招聘会造成企业相当大的成本支出,包括离职成本、重置成本、招聘以及培训与开发成本,尤其是核心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离职,企业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源储备进行战略性的规划,通过各种途径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以此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并及时应对人才危机。

2 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主要形式

2.1 多渠道开发人才储备

多渠道选才按人才来源方向可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但主要是企业立足于人才市场,通过外部人才的引进,补充新鲜的血液;外部招聘的渠道通常有招聘广告、职业介绍机构、大学校园、网上招聘及猎头公司等。外部招聘人才,有利于企业解决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有利于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的产生。外部招聘人才,同样应遵循“适才”观点,企业不一定要选聘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用的,只有招聘来的是合适的人才,才能为我所用。而如果招聘的人才不适合,则会浪费企业资金,增加企业运行成本,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外才”若能为我所用,就必须打破国企传统的用人机制,制订一系列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2 加强企业内部人才提升

企业内部人才的发现是企业人才储备的重点,如何发现企业内部忠诚度高、素质高的人才,尤其是忠诚度高的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技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通过在职人员自我推荐、企业选拔等手段实现员工职位的晋升及再培训是实现企业内部人才竞争和人才发展空间扩展的首选。通过在职晋升过程,一方面,检测员工技能面、知识面、态度面是否符合企业或者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员工和企业达成了共识,即组织要求、岗位要求与员工个人发展期望合二为一。同时由于企业内部的晋升,减少了人员进入工作后对人员及工作岗位熟悉的过程,增加了工作效率,变相的也节省了企业人力成本。

2.3 加强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方式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企业培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①企业内部培训。在培训的问题上,企业存在着一种矛盾思想。一方面,它们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它们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断压缩培训方面的费用支出。为此,它们多是选择自主的内部培训。在实际中,有些企业还专门成立了培训部门,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

②企业与高校合作培训。高校在培训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使得许多企业选择了与高校联合培训的方式。这种联合培训的方式又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高校为企业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这不仅有利于拓宽高校的资金链,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培训的实际效果,能够实现双赢局面。在现实中,有些高校甚至还为企业培训专门提供了学位,如企业的MBA等。二是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项目,如联合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等,为企业不断输送专业人才。在联合培养方式下,学生既能够掌握高校教授的各项专业知识,也能切身体验企业带来的专业实践,可以迅速成长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而且,学生通过培训,既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也拿到相关的学位证书,对自身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③企业开设专门的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这种培训方式是以上两种企业培训方式的有益补充。但是,这种培训方式对资金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在实际中,这种培训方式远没有以上两种普遍,但其功能和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3 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系统的观点是我们全方位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找准工作基点的方法,是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方向具有极大地不确定性因素。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实践基地,都处在改革发展与实践创新的关键时期,科研管理工作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分析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有助于我们确立目标,抓住机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自信心。认准高校实践基地的系统性,才能进行全方位分析,确保科研工作顺利的进行。

从宏观形势方面来分析,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前瞻性的统一。在未来的十年,对干部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规划,充分体现了重点论和系统论的统一。在中共中央颁布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中,不仅对干部教育体制的完善、教育体制的改革给与了既重点又系统的部署,对教育培训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性、遵循的原则、改革的目标、教学体制和实践体制的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的内容做出了统一系统的规划,规定了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实用性、针对性为主要工作目标,并且提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和教育科学化的新任务,同时提出了进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方面,对培训的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赋予了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光荣称号。除此之外,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的强调了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从企业方面来分析,马钢公司作为全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统一结合的试点企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阶段中。新时期内,马钢公司的发展目标在于提升企业科学化的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此,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马钢企业作为模范的企业高校实践基地,其在教育教学体制和教学管理模式上都具有特殊性。出现这些特殊性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其与企业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有关;另一方面在于,企业较早的走向了竞争激烈的市场,在不断改革创新中逐渐形成的。专业化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强调专业、精干和集中的要求,以适应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发展的要求。随着马钢2000年为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经过几次大的整合,初步形成了企业层面上融党校、管理学院、培训部和其他几块培训资源于一体的教育培训大格局,确定了马钢教育高校实践基地“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和科研开发与管理研究”的三大功能。

从培训中心与党校面临的形势任务角度分析,公司为我们制定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管理研究和科研发展”三大任务,以企业发展方向为依据,加强培训教育的指导思想,掌握教育的基本原则,确认培训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原则;坚持改革创新、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做好培训资源整合工作,是为我们继续加大科研创新和开展管理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高校实践基地在不断完善中优化科研管理体制过程中,使科研工作所需要的人才、专业等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更好发挥科研中心“三个服务”的作用。

4 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工程体系创建需要扬弃

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系统工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在不断扬弃过程中持续发展。高校实践基地的科研、研究工作在改革创新和支撑作用中是必备的,在系统工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第一,整合优化公司资源。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成立了教育培训部门,将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和科研开发与管理研究作为教育三大职能,明确提出了我们要紧跟世界先进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先进企业的最新管理实践效果的要求;对公司存在的管理环节缺陷和一些重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对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进行系统的诊断,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因此,公司成立了管理研究部门,公司最高领导人作为部门经理,加上原有的信息管理部门和技术研究部门,对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完善管理体系,为科研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二,扩大新的层次范围,提升科研效果。科研效果主要表现在培训水平、教学质量和培训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最近两年,中心科研工作坚持“为马钢服务、为培训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不断拓展培训的层次范围。中心科研部门一共有76名教师在任职培训、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培训的同时,总共参加了45个教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课题共有2个、省级项目课程有9个,市级项目课程有16个,除此之外,还有8个学校项目课题。目前,70%的项目已经结题,科研中心累计带来366.7万元的科研产值和经费。

第三,成果推广应用。高校实践基地紧抓应用型科研的特点,加大了应用科研的推广和服务的力度,对应用型科研不断改进创新。例如,公司自主研发创新的“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和管理协同信息系统”,应用到马钢公司的实际工作中后,对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并提出了及时的服务。同时又在其他公司和部门进一步的推广,以质量体系和优质服务,确保科研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坚持科研强国的思想理念之下,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显现出来。例如:参加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研究;为公司和企业开发了多个试题库。广大教职工在开展科研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同时发表了多篇学术性的论文,并且编写的多本教研也得到了出版发行。在全市社科优秀成果的评选过程中,获得一等奖3个,三等奖5个。

从科研管理制度方面来分析,为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科研中心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定后,保证了科研工作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并能够充分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例如:关于《高职国贸人才培养体系》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不仅通过了各大高校和公司管理专家的评审,同时将科研成果灵活的运用到高职国贸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创新实践中,为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根据科研中心“三大职能”“维修电工仿真实训鉴定软件”项目团队与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该科研成果通过了市鉴定部门和公司管理专家的审核,项目合作小组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将仿真技术在培训、实训和技能鉴定中灵活的运用,填补了公司在这一方面的技术缺陷,同时也填补了冶金行业仿真实训鉴定的技术空白。为仿真技术与培训实践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办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促进了科研培训教学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有6个专业建设的仿真项目申请立项,科研项目研究小组是由一批技术强硬的专业骨干组成,为教职工的科研创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该科研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除此之外,激发中心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不仅需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增加对其的人文精神关怀。需要公司各级领导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完善制度和倡导奉献等方面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赵瑞芹.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战略性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3).

[2] 赵淑梅.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J].中国商界,2010,(8).

[3] 林勋亮.基于联合库存管理思想的人才储备与人才共享平台[J].现代管理科学,2007,(6).

上一篇:快捷酒店设计要点下一篇:在职业实践中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