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文献分析论文

2024-10-15

土地文献分析论文(通用7篇)

土地文献分析论文 篇1

土地整理文献分析论文

论文数量与影响力分析

1论文数量变化分析

发表论文的数量直接体现了学者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关注程度。从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将近10年的时间公开发表的有效论文为227篇,平均每年227篇,论文数量较多,表明农业、土地等方面的学者很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2002—2007年以及2009年每年发表论文数量都低于平均值,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发表论文数量都高于平均值,表明从2008年开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根据发表论文数量,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2—2003年,是论文初产期,2年共发表论文1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53%,平均每年6篇,数量偏少,与这一阶段土地整理项目较少有关。第2阶段为2004—2007年,是论文数量上升期,每年发表论文16~20篇,本阶段的论文总数占全部论文数量的313%,是前一阶段的59倍,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第3阶段为2008—2011年,是论文高产期,共发表论文144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634%。2008年发表论文数量猛增至58篇,是近10年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一年(图1),2008年之后的3年,论文数量略有下降,但每年都不少于20篇。2008年以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与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土地整理项目密切相关,土地整理项目带动了绩效评价研究。

2论文来源期刊

论文来源期刊可以反映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在专业期刊中的地位及专业期刊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的贡献。根据检索结果,227篇论文分别来源于农业、土地、环境、经济等领域的73种期刊,包括《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土地科学》、《安徽农业科学》、《地理学报》、《资源与产业》、《经济地理》、《水土保持通报》、《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等(表1),表明很多专业期刊都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发表。由表1可知,近10年来《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最多,占总论文数量的176%。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属于农业工程项目,而且《农业工程学报》为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的期刊,影响力大,质量高,颇受学者的青睐,故论文数量多。《安徽农业科学》虽然影响力不如《农业工程学报》,但为旬刊,期刊发行量大,发表周期较快,因此论文数量也较多,达到37篇,占论文总量的163%。《中国土地科学》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也较多,为15篇。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主要集中在上述3种期刊,其论文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405%。

3论文影响力分析

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是反映论文影响力的2个指标。下载频次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关注程度,而被引频次则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认可程度,是衡量论文影响力的主要指标。由论文检索结果可知,227篇论文共被下载61208次,被引用2767次。各期刊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的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不同,表2、表3分别列出了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最高的10种期刊。无论是下载频次还是被引频次,《农业工程学报》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位居第1位,属于第1等级。这表明《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质量高,影响力大。《资源科学》、《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安徽农业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也很高,属于第2等级;《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中国土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软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为50~100,属于第3等级;其他期刊属于第4等级。虽然有73种期刊刊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但被引频次高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学报》等10种期刊。

论文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

1研究理论及方法

研究理论是学者进行研究的依据,研究方法体现了学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与手段。通过论文检索发现,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中应用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经济学、生态学和数学。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理论,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生态补偿理论以及数学中的可拓理论、粗糙集理论应用较多。研究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优先度评价法、成功度评价法、物元可拓模型等数十种,其中层次分析法运用得最多。模糊数学评价法一直是学者深入研究的主要方法,成功度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物元可拓模型等近年来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视角。

2研究主题

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的研究主题有土地整理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效益)、土地质量、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其中效益评价的论文最多,共107篇(生态效益评价50篇、综合效益评价43篇、经济效益评价10篇、社会效益4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471%。由此可见,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最主要的研究主题,土地整理项目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社会及学者关注的核心内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另一个研究热点,此项研究为提高经济、生态效益服务,故关注较多,共有论文4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1850%,位居第二。土地整理项目方案及风险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土地质量评价的论文为15~22篇,所占比例小于10%。其他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较少,这里从略。

研究资助基金项目分析

论文受国家及部委基金项目资助的情况能够反映我国政府对该项研究的重视程度,折射出该研究的意义大小。通过检索得知227篇论文中标明受国家及部委基金支持的有80篇(表4)。如果2篇及2篇以上论文受同一基金项目资助,只按一项基金项目统计,因此80篇论文一共有66项基金项目资助。论文中标明受地方政府基金项目资助的暂未统计。此外还有1篇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项目资助,这表明我国土地整理项目虽然受到联合国关注,但关注程度不高,还需要争取更多的国际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量最多,但是只占到全部227篇论文的176%,表明80%以上的论文没有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也从另一方面表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体现的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必须结合土地整理项目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的土地整理项目与论文仅次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因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推动土地整理项目研究的又一重要力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其他基金资助的土地整理项目与论文较少,均在5项(篇)以下,这些基金还未成为土地整理项目研究的主要力量,今后应当努力争取这些基金的支持。

结论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自2002年出现后数量快速增长,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加入到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中,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从论文来源期刊看,《农业工程学报》、《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土地科学》等期刊很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发表,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刊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从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看,论文影响力广,但深度欠缺。研究的方法日益多元化,计量模型的运用增加;研究主题集中在土地整理效益上,土地整理项目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是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的热点内容。从论文受资助情况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重要的资助力量,论文受其他基金资助的较少,这反映论文的创新性有待提高,基金资助力度有待加强。

土地文献分析论文 篇2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影响因素,绩效评价

农村土地流转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 体现了小农经济发展与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入到非农就业渠道, 使得土地制度以及土地流转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分别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投机制中对流转的模式、影响因素、运行绩效及相关对策进行梳理, 以期找出适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最佳机制, 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因此, 如何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是当下和今后一个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关于土地流转模式

我国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时提出了为了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此同时, 不少学者认为政策性文件对土地流转模式的归纳过于简单, 不能体现对于不同主体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可产生不同的变化。陈志宇 (2014) 将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进行了区分, 区分为农户之间行为和依托组织存在两种类型, 其中“代耕”、“互换”、“转让”和“转包”主要发生在农户之间, 而以农民合作社为平台、集体租赁承包、股田制、重组和兼并则属于后一种形式。

宋涛等 (2012) 在研究中认为实践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农地流转实践模式, 在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 以城乡双置换的农地流转模式为主, 该模式主要以宅基地置换为中心来推动承包地的置换;以承包地和宅基地股份化的股份合作模式, 在各地实践中又出现不同的模式, 主要有内股外租型、自主经营型和联合经营型;最后是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模式, 农民将土地委托于政府设立的信托机构, 将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 信托机构主要提供土地流转前、流转中和流转后的信息发布、协调和纠纷调解工作。张兰君、赵建武 (2013) 主要研究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的模式, 认为该种模式分化出自主经营型、内股外租型和社区型等不同的发展模式。屈冬玉 (2010) 在研究了宁夏农地流转后, 认为目前宁夏的流转模式存在五种模式, 分别是转包型流转、合作型流转、租赁型流转、带动型流转和入股型流转。

丁关良、陈琴 (2004)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发布时间, 对农地流转方式进行了区分, 发布前农地流转模式主要有出让、拍卖、入股、联营、抵押、占用、转让、转包、赠与、继承、竞价承包、出租或租赁、反租倒包、互换或互易、土地信托服务和委托管理;发布后的农地流转模式主要有出让、拍卖、发包、租赁、转包、转让、互换、抵押、继承、反租倒包、准占用、入股、委托流转、委托代耕、“两田制”模式、“集体农场”模式和转租等。

于传岗 (2012) 从政府主导的角度研究了农地流转模式, 政府主导流转的土地经营规模普遍较大, 因而大多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以及反租倒包。这种流转模式呈现出流转规模大、速度快以及契约长期化的特点。常伟等 (2014) 认为农地流转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类模式, 而近年来农地流转主要为政府主导型, 这种模式虽然具备了较多优点, 但并不必然导致转入方、转出方和政府三方共赢的结果, 且实施难度较大, 只有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才能实现各方共赢。

2 关于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的描述, 主要集中在产权、流转市场和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 这其中, 由于现行的土地制度导致的土地权属不清晰, 成为我国土地流转的一大障碍, 这一点已得到各界的共识, 高宇 (2012) 指出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土地的各项权属主体不明晰, 这会使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 因而阻碍农地流转;其次是供需条件不成熟, 一方面是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土地流转价格过低, 另一方面是农业的平均利润低使得农地流转率低;第三是由于参与流转的正规中介组织较少, 使得流转信息不畅;最后是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到位。毛飞等 (2012) 利用理论模型论述了农地流转的影响, 认为就业机会越多、保险市场越完善、地租稳定的情况下, 农户越倾向于土地的长期流转, 反之则倾向于短期农地流转;此外农户所拥有的农地禀赋资源越多, 则越不利于农地的流转;最后, 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了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 提出由于我国土地承包期限的延长, 有利于提高土地交易的稳定性,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 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受到限制。

另外一些学者从实证方面对影响农地的流转因素进行了分析。徐占军等 (2008) 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江苏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将影响因素分为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与产权状况及参与主体状况三类, 结果表明人均承包地、非农人均收入、户农业人口数及文化程度均与农户流转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文化程度越高对转入和转出的影响越大。孟俊杰 (2010)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 对北京近郊、中郊和远郊地区的农地流转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地流转的过程中起到了减少信息不对称、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 对农地的规模流转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得出非农就业率和人均耕地面积与农户流转率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而文化程度虽呈正相关关系, 但结果并不显著。杨佳等 (2009) 认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也主要有文化程度、非农就业收入等, 且得出和其他学者一致的结论, 但他又考量了农产品的价格因素, 则得出主要农产品价格越高, 经营土地的机会成本则越高, 越不利于农地的转入和转出。卞琦娟等 (2010) 研究了发达地区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在分析了与上述学者相同的影响因素后, 又加入了农地特征和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分析, 其中农地为平原的农户越愿意转出农地, 且转出收益也越高, 反之则转出意愿越低;租金则对农户的农地转入行为存在负相关关系。诸培新等 (2011) 在研究了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 指出农地的流转应建立在非农就业发展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

3 关于农地流转的运行绩效的研究

对农地流转的绩效评价在我国属于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 但不少学者也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恒周等 (2008) 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绩效进行了分析, 认为由于各地不同的制度创新行为导致了不同的农地流转模式, 也决定了不同的制度绩效, 并运用SSP范式 (状态一结构—绩效) 分析了不同模式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绩效, 指出产权的完善程度决定了流转绩效。尚勇敏 (2012) 运用DEA方法对重庆市不同区域的农地流转绩效进行评价, 不论是从总体还是单项绩效上看, 近效地区比远郊地区的农地流转绩效高, 进而又对转包、转让、出租和股份合作四种土地流转模式的绩效进行了比较, 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股份合作、转让、出租和转包。王慧青等 (2013) 利用DEA模型分析了湖南农村土地的流转效益, 选取土地流转贡献、土地流转产值、农业每万元产值消耗劳动率、农村人口转移第二、三产业劳动人数比以及土地流转程度等五大类指标, 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土地流转量, 但反过来土地流转量大并不一定对农村社会经济贡献大。王正环 (2011) 在对农地流转后不同类型的农户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中得出, 流入户的效率高于部分流出户, 也高于总体平均水平以及自耕户, 而且流入户在资源要素的整体配置方面也表现的更为合理。吴晨 (2012) 将农地流入方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即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普通农户, 在租金方面, 农业龙头企业最低, 普通农户次之, 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最高;完成一次农地流转所花费的时间方面, 则是普通农户最快, 农民专业合作社次之, 龙头企业时间最长;从违约比例来看, 龙头企业最低, 其次为普通农户, 最高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 最终对三种不同模式的农地流转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流转效率最高的是农业龙头企业, 最低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因此应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地流转, 提高流转效率。曾福生 (2010) 通过把转出方分为农户个人, 村集体和土地合作社三种类型, 利用同意的一致性标准逐个分析了其流转效率, 认为对于小规模的土地流转来说, 以农户为流转主体的效率最高, 对于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则村集体作为流转主体的效率更高, 但由于随着村集体管理职能的转变, 这种流转方式将会逐渐衰落, 被更为市场化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取代。祁艳 (2011) 从农户生计角度度量了农地流转的绩效, 认为农地流转的确改变了农户的经济基础、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但改善程度并不高, 主要是由于社会保障的缺失导致农户的生计水平还不是很高。

4 关于农地流转相关对策的研究

不少学者对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运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赖昭瑞 (1999) 认为农地流转应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先将过于细碎的土地集中起来, 就可执行第二个层次———土地的规模经营, 这其中应始终保持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刘卫相等 (2011) 从产权视角研究了农地流转, 提出应培育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市场, 加大私人之间的土地使用权转让, 并针对政府指出应改革现有的强制征地法律制度, 以改善征地补偿不公平问题。黄祖辉等 (2008) 通过对浙江省320户农户的调查, 提出以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为出发点, 完善“政府—中介组织—集体—农户”为一体的农地治权结构, 以处理农地流转中各主体的权益关系, 建立“散户—中介组织—大户”的土地流转机制。赵东龙 (2012) 从完善政策体制角度出发, 提出应将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由“长期不变”扩大为“长久不变”, 才能使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刘卫柏等 (2012) 提出了创新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认为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可由一级土地使用权流转和二级土地使用权流转两部分组成, 前者主要是村集体作为中介组织, 将土地使用权出让或出租给承租方;后者为市场化运行方式, 即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租赁市场。杨兴平、周媛媛等 (2014)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出现的问题, 指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构建应把重点放在明晰的土地产权、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的主导作用、规范的中介组织上来, 形成完善的市场化流转机制。

5 简要评述

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文献综述

一、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具体包括数量上的对比关系和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权属上的所属关系。数量上的对比关系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一般用各类土地面积(如农用地、建设用地等)占区域范围内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组成表示;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一般用各类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特征来描述;权属上的所属关系为权属结构,一般用各类用地面积(如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权属不清的土地等)占区域内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二、国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19世纪初期,国外开始科学地研究土地利用问题。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中,提出了城郊土地利用同心圆模式,即按级差地租分圈层确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布局,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后,同样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韦伯又提出工厂用地选址理论。1865年,美国人马什出版了著名的《人与自然》,科学地总结了土地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898年,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白兰士提出人口、土地和事实三大纲。国外关于土地资源配置与利用转换的学术研究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那时象征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工业革命开始,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对土地需求增加,土地利用区位、占有、方式、配置结构等问题大量出现。围绕此类问题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韦伯、克里斯特勒等。总之,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

对于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是进入20世纪才开始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趋向复杂化。为了查明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特点、问题及开发利用方向,世界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调查、分类、评价、区划、规划等一系列工作先后开展起来。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得到重视的。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城市化、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的机理研究;(2)湿地、废弃地及居住地等特殊地段的土地配置研究;(3)农作物、林业、水产养殖、交通运输等用地的优化配置研究;(4)土地使用政策及其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的作用研究等。其中,Dickey等在1974年首次提出土地利用规划是多目标的概念。Charnes、Killen等将线性规划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Barber用多目标规划法解决居住可达性最大和能源消耗最小两个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问题。Bam—mi等探讨了多目标规划法在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的应用。Cheung和Auger对线性规划应用于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进行了研究。Sharifi等应用作物生长模式和线性规划模型以及GIS工具构建了农场土地配置的决策支持系统。Huizing等将混合多目标整数规划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由此可见,国外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具有范围广泛、注重深度探讨、技术手段先进等特点。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对区域土地利用的整体性、层次性以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动因机制研究,尚显不足M。

国外学者对城市可持续指标(Sustainable

Indicator)做了许多探索。沃尔特(Walter)从资源的角度,恰林基(Tjallingii)从环境的角度,托曼(Toman)从经济学的角度分别探索了不同背景下城市资源集约利用的标准及其评价方法。其中,比较典型和全面的为皮尔思(Pearce)的城市发展阶段环境对策模型。城市发展阶段环境对策模型,主要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起飞、膨胀、顶峰、下降、低谷)所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土地的过量及粗放使用、水资源的过量消耗、交通堵塞等),采取相对适宜策略,加强土地规划控制等。荷兰专家则在规划设计中进行了细致的成本效益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等,以便更大程度上保证土地整理的最佳和后续效益。

三、国内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是开展土地利用与评价研究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地理文献《禹贡》就对我国东西南北各地区的土地类别及其利用差异有所阐述。在整个封建时代,诸多地方志及有关农业地文献中都包括有土地利用的记述和评论。

近现代,由于城市土地利用学与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城市规划学、房地产经济学等学科存在较多的交叉,从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学者也有着各种不同的专业背景。建筑规划学方面,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德华、齐康等,他们在规划、建筑学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严格参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善于工程技术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分析,并注重进行多要素分析和多方案比较;经济学方面,主要代表人物有周诚、张德粹、刘书楷等,他们以城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发挥经济数学基础的优势,擅长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生态学方面,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世骏、王如松等,生态城市理论将城市作为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从物质能量流、生态协调系数、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国内学者大多从土地利用结构的现状、动态变化、区域差异、社会驱动力等方面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研究。傅小锋等(1997)利用航片、城市平面图及城市用地调查等资料,分析了苏锡常地区城镇用地扩展和结构变化特点,发现苏南地区城镇用地扩展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征;张建春等(2001)利用马鞍山市1983、1996、2010年三年的土地详查、土地现状和土地规划数据,分析了马鞍山市1983~1996年以及1997~2010规划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土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刘桃菊等(2003)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鄱阳湖区11个县的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各县土地利用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并分析了这些差异受哪些因素影响;闫宝华等(2007)采用RS和GIS等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近郊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获得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趋势及转移矩阵;袁静沛等(2010)采用基于影像图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分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得出了该校区各地类占地面积及土地利用指标。

国内学者还有以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为立足点来调整和指导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谭永忠等(2003)根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浙江省及各地市、杭州市所属的5个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可以用来反映一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严志强等(2008)通过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计算,分析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为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朱晓熠等(2010)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角度入手,分析1996~2004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规律。

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和状况的因素很多,其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复杂多变,所以划分土地利用结构等级没有一个相对一致的原则和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已有的研究方法人为定性的因素居多,土地利用评价过多地依赖于人为分等定级,使得等级之间缺乏过渡,导致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对此,武建军等(2002)以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等级的模糊划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张建松等(2008)就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潜力内涵、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等基本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朱瑜罄等(2010)在阐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聊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体系,运用模糊变换原理与最大隶属度原则来分析和评价模糊系统的方法,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以上便是国内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总的来说,土地利用结构理论的研究是逐步走向成熟的。

参考文献:

[1]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4,9

[2]陈其春,吕成文.含山县土地利用优化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28(2):222-225

[3]马耘秀.太原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与预测:[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山西农业大学,2005

[4]倪绍祥,刘彦随.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可持续利用.农村生态环境,1999,(2)8-12

[5]张俊军,许学强,魏清泉.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business.sohu.com/23/51/article212735123.sht-ml.2003

财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篇4

[2]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吴唐青.MBA典型案例精华读本[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阎达五、耿建新企业集团会计管理[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库林特·辛德,尼汀潘加卡.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王芳华.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

[7]程干祥企业理财目标新探《财会月刊》2001

[8]赵华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系统思辩《财会月刊》

土地文献分析论文 篇5

一、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写作意义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积极举措。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推进,国际资本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引资政策,加大了引资力度,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强大的竞争力,因此,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对当前我国吸引外资的现状,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选题对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更好的服务于转变发展方式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来,外资大量涌入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采取积极措施吸引FDI,一举成为世界上吸引FDI的重要国家,在引资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FDI流入量十年来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突破500亿大关,达到527.43亿美元;2004年突破600亿大关;2008年高达923.95亿美元。在长期的高速增长之后,2009年外商投资增速趋缓,开始呈现高位稳定增长的态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但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仍遥遥领先。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利用外资项目68万多个,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达到9426.46亿美元。

(二)专家、学者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形式,近几年,专家及学者们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

王保国和宋湛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特征非常明显,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部分,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以及几个直辖市。而且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分布产业不均衡,高端产业占比少。

还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引进外资方式中外资投向不合理,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看,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在全部投资额中所占比例一直很低,而制造业所吸收的外商投资比重明显偏高,加工工业的数量占比重较大。在第三产业中,商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吸收的外商投资比重很小。从技术密集度看,外资主要投向劳动密集产业,而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规模则相对较小。

除此之外,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引进的外资质量差,技术含量低。在我国不少地方 1

存在着片面追求数量、不讲究利用外资实际效益的倾向,导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低,投资规模小,利用外资质量不高。

(三)专家、学者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

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专家和学者们都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来合理引导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大部分学者认为,应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实现引资战略的重点转移。今后一段时期,要实施力度更大的产业倾斜政策和区域倾斜政策,进一步优化来华外商投资的产业与区域布局结构,实现引资战略的重点转移。在产业结构上,应本着着力提升外商直接投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及时修订现有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从产业价值链角度细化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重点投向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注重引进高附加值、高辐射力、低能耗和处于产业高端的外商投资项目,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外资项目进入,要抓住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重大机遇,制定和完善相应法规和鼓励政策以及整体协调管理体系,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跨国转移。

此外,许多学者针对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出建议,如加快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从引资到引知的战略转移。在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上,应当将过去偏重于引进资金流量逐步转向以技术创新为重点,目前,应尽早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适当鼓励外资兼并和收购国内企业,使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得到较快的扩散,并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创造便利条件,促进科技成果投入市场,同时,要特别注意建立面向市场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的企业集团,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重点支持一些关键性和基础性技术的创新基地建设,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以各种方式开展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一国能否有效地吸收外资,除了国际条件外,最重要了是取决于本国投资环境的优劣.三、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分析的评述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量流入发展中国家。2009年,我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合同外资金额1935.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900.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4.8%、8.4%和2.6%。2010年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3家,同比增长14.5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0.24亿美元,同比增长4.86%。中国连续17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吸引外资年均增长20%,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2倍多,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外贸出口、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弥补国内资本的不足、增加就业机会、稳定人民币汇率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毫无疑问,外商直接投资对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增强综合经济国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从整体性短缺经济向结构性过剩经济的转变,虽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依然强劲,但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对此我们应给予高度重视。因此,笔者鉴于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探索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琼琼.我国FDI的区域竞争与非均衡配置.社会科学家.2010年,(11):114

[2]夏琳.中国服务业FDI分析.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6):173

[3]沈桂龙.后危机时期的中国FDI环境约束、变化趋势与政策调整.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8):25-27

[4]汪春.中部FDI的利用质量统计分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45-49

[5]王睎.外商直接投资在华区位分布的实证研究.现代商业.2010年,(35):49

[6]全国利用外资统计简表.国际贸易.2010年,(11):49

[7]林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及投资鼓励措施问题的探讨.商场现代化.2010年.(6):5-6

[8]邓利华.我国东中西部吸引外资条件的差异比较.现代商业.2010年,(6):224-225

[9]聂名华.完善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管理的对策思考.国际贸易.2010年,(2):57-58 [10]李义福.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及优化对策.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年,(23)

[11]余茂辉.我国利用外资30年的经济效应与基本经验.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24(5):42-45

[12]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南省分局课题组.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12):76-78

[13]Holz,China’s 2004 Economic Censusand 2006 Benchmark Revision of

GDP statistics: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The China Quarterly,193:150-163.C.A(2008)

[14]Kaaresvirta, J.,& Koivu , T.(2008).China’s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nd their impact on inflation in euro area.BOFIT Online 1/08

土地文献分析论文 篇6

主要结论

一。虽然目前中国动画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对类型的认识较多的局限于题材的概念,缺少对创作模式的深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画面艺术风格的商业动画片较少,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等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国动画类型化的发展。

但现阶段中国动画制作企业在动画的创作与营销方面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动画生产与创作模式,动画的类型化已初见端倪。虽然目前中国商业动画产品远没有形成成熟的动画类型,但中国动画类型化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如国产动画拥有较为丰富的题材、相对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理想的传播媒介等。

中国动画在童话和教育等题材方面的作品较多,同时在神话和历史题材的动画作品已经形成独特的创作模式,这其中的神话题材动画片因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与较强的中国特色而成为最有希望发展成为动画类型的动画片题材,中国动画必将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动画类型。

二。中国动画类型的发展应是建立在对受众的细分和对不同观赏者期待的满足的基础之上的。借鉴日本动画产业对观众的细分和对不同受众观赏期待的深入研究,将能够使中国动画创作者在故事的创新方面更具有针对性,由于中国电视剧和电影的类型化发展相较于动画来说更为成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众基础,因此国产动画作品在对不同的欣赏者期待的迎合上,应注意与现有的非动画类影视作品所能满足的观赏期待相互补,同时为了打开国内外动画市场,迎合国内现有动画观众的观赏期待,适当的模仿国外类型动画是必要的。

三。中国大众文化包涵了广泛的内容和多元化的审美诉求,中国动画创作者为了提高类型动画作品的文化感染力,在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宣扬的同时,应当加强对现实生活和大众文化的发掘。未来类型动画作品的视觉元素应当在贴近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融入个性化的设计,使国内观众对影片内容感到亲切和乐于接受。由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大众文化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如青少年感兴趣的网络和游戏文化;青年女性观众所关心的时尚文化、公司职员所能与之产生共鸣的企业文化等,通过对不同类别大众文化的体现,将促使中国动画类型走向丰富和完善。

展望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国产动画制作水平的提高、受众面的扩大以及国家在对动画及其相关产业的支持的同时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通过视频网站中针对不同受众的频道,观看国产优秀动画片可以成为大众娱乐消遣的方式之一。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形象也能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而动画制作公司则可以通过各种衍生产品的形象授权将获得丰厚的回报,以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中国动画事业的振兴将不仅仅是建立在巨大的动画片生产数量的基础之上,更是在于形成了一套能够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规律的生产与营销模式的基础之上,中国动画的类型化的必将是促进中国动画产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

1. 刘明君。合家欢动画的可能性--好莱坞动画电影受众定位分析[J] .中国电视动画,2013,06:32-35.

2. 王志钦。非现实中的现实:欧美日动画类型观察[J] .中国电视动画,2013,02:20-23.

3. 陈瑜。我国动漫产业基地转型发展研究[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2:84-88.

4. 李三强。重读“中国学派”[J].电影艺术,2007,06:146

5. 张丽。水墨动画的意境及其语言局限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 (5):22.

6. 韩笑。类型动画与文化[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03:9-14.

7. 段运冬。动画文化的品格探讨[J].装饰,2004(2):22-23.

8. 王霄。试析当代动画与电影相融现象背后的本质区别[J] .2012,16:55-56.

9. 王丽媛,马立新。美日两国动画艺术形象的特质比较--以《功夫熊猫》和《千与千寻》为例[J].声屏世界,2012,04:64-65.

10. 彭俊。和而不同--美日动画之差异分析[J].影视制作,2012,11:85-91.

11. 曹彦琰。浅析美日动画的内容设计兼论中国动画的创作方向[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5(1):73-75.

12. 时新华。从文化内涵与艺术手段浅议美日动画[J].安徽文学,2008(3):150.

13. 刘仲慧。浅谈以意境创造电影中的人物[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0(4):24-25.

14. 赵锐。动画场景中色彩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3(2):51-52.

15. 韩思齐。日本“治愈系”的文化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文学艺术),2012,25(2):48-51.

16. 朱险峰,邱贝莉。动画中的“假”与观众认同心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12(2):72-76.

17. 杨笑微,印维。21 世纪美日动画电影比较谈[J].电影文学,2011(4):62-63.

18. 关晓朋。动画角色的拟人化特征初探[J].安徽文学,2010(8):258.

19. 张爱辉。浅析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174.

20. 郑莹。论好莱坞动画剧本创作中角色性格的塑造[J].电影评介,2011(4):26-27.

21. 刘亮。浅谈动画角色设计的双重性[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2):212.

22. 刘铭佳。浅谈中国动画题材的局限性[J].青年文学家,2011(8):248.

23. 郑玫。论八十年代后期至今国产动画电影创作题材的改变[J].文学教育,2010,08:100.

24. 陈海燕。动画剧本创作之角色性格的塑造[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4):52-56.

25. 武军。论数字时代影视动画艺术的发展特征[J].电影评介,2010(4):75-76.

26. 聂欣如,张厂。2013 年中国动画类型研究综述[J].电影新作,2014(1):48-52.

学术著作:

27. 殷俊,谭玲。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28. 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9. 郝建。类型电影教程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0.【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M].伍菡卿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31. 李彦,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32. 陈淮。日本产业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3. 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4. 金辅堂。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5. 晓欧。现代动画概论[M].吉林:吉林类术出版社,2011.

36. 肖永亮。中国动画教育启示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7. 王乃华,李铁。动画编剧[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8. 葛玉清。动画电影叙事艺术[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9. 李常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0. 金桥著。动画音乐与音效[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1. 萧冰,李雅。动画美术设计基础[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2. 范志忠,马华。影视动画编剧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3. 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学位论文:

44. 金晓依。类型动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9

45. 蔡亚南。日本动画产业特征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济南:山东大学,2013.

46. 赵小波《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英法德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9.

47. 王志刚。近年来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大学,2013.

48. 陈赛。 从文化产业视角看中国动画产业化的困境与出路[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05.

49. 兰景婷。中国电视动画产业-现状与问题[D]:[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2007.

50. 梁雅菲。当代中国大众文化问题的研究--借鉴霍克海默德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D]:[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51. 彭艳。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扩散模式研究--以动漫产业为例[D]: [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52.曹海峰。精神分析与电影[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53. 徐颂华。中国书画艺术电子化创作的初步算法性探索--美、智能与计算[D]:[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

54. 王红。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55. 沈晴。试论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艺术[D]:[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8.

56. 刘玲。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57.彭勃。浅析新形势下中国动画造型艺术风格的民族化[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58. 曹亚丽。动画影像理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59. 宋薇薇。中国动画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60.黄苏瑾。中国动画剧作的民族化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61. 葛宗男。中国动画教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07.

62. 王恺。中国水墨动画《山水情》的创作特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

63. 刘会军。中国水墨动画艺术特征研究--以《山水情》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64. 周晨。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11.

65.史红兵。计算机动画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7.

66. 毛莺宇。我国电视动画发展之路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67. 郭虹。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3.

68. 袁洁玲。探源动画之魅[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9.林清。论中国动画电影[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70.陈阳。络动画与受众关系的探索[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

71.龚莉萍。民族性格与意识渗透--日本动漫文化生成及影响批评[D]:[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9.

72.李艳英。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73. 袁铨。关于日本动漫文本模式化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7.

报纸文献:

73. 陈杰。国产电视动画产量五年来首次下降[N].北京商报,文化创意产业周刊-动漫,2013-2-22(A03)。

1.动画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2.动画论文的参考文献

3.参考文献类型和格式

4.首饰设计中传统漆艺的应用结论与参考文献

5.动画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6.动画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7.关于财务分析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8.财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9.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土地文献分析论文 篇7

一、前言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的起点。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石。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强调, 家庭教育 是对一个孩子全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但中国的家庭教育, 城市比农村重视, 城市比农村投入多, 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科技兴农、教育兴农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但是, 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基本上还处于真空状态,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家庭教育还处在不重视、无人管的状态, 农村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薄弱、教育松散、层次低、效果差。随着我国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逐年增多, 农村家庭教育的滞后不仅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影响, 也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影响。因此, 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是提高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教育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到的30多篇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对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议题进行了归纳、概括和梳理,先进行简要分析,综述如下:

二、研究现状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

对家庭教育的定义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地界定, 乃是因为这一概念直接涉及到家庭教育的理念问题, 如对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过程等问题的正确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 家庭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对于“家庭教育”的定义,目前有以下几种: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关于家庭教育的解释是:“ 父母或其它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育。”这一定义明确地指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 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施教者是父母或其它年长者, 受教者是子女或其它年幼者。

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它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少年施行有日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影响活动。

骆风认为“家庭教育是关乎全社会的事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帮助和启迪,能从各个方面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并且贯穿人的一生。”这是对家庭教育概念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一书认为,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方面是父母教育子女。

④③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层次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

孙俊三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主要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即指家长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需要和子女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的影响,使子女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的一种活动。”

赵忠心指出:“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台湾学者王连生对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定义即“学前儿童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即父母对幼儿所施之情感生活之指导,与道德观念之养成。”也就是父母把为人处世的社会规范教给子女,使子女长大后能适应社会生活并服务人群。广义的家庭教育定义为“一个人从生至死,受家庭环境、成员、气氛的直接熏陶或间接影响,在情感生活的学习上、伦理观念的养成上、道德行为的建立上,获得身心健全发展的指导效益。”

综上所述,对于“家庭教育”的定义,本文主要比较倾向于孙俊三等主编的《家庭教育学基础》一书中的表述,他从教育的概念出发,既有教育者又有受教育者,既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性又强调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实质。

(二)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对家庭教育研究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就某一主题,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亲子关系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等进行研究,如江小英、黄英(2005)叫就对我国大陆地区的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做了综述,文章从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对象、研究者、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以及内容等几个方面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最后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给出了一些建议。也有针对某一期限内一些学术期刊刊载的家庭教育论文进行研究的,如骆风(2005)就是针对五种杂志十二年刊载的家庭教育研究论文从研究的内容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研究发展的建议。

1.有关亲子关系的研究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为了家庭教育的发展,开展对亲子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以“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各篇论文主要是以观察或问卷作为研究的方法,对亲子交往的过程、影响亲子关系的诸多因素及亲子关系对家庭教育效果及子女发展等的影响进行了了调查和分析,揭示了亲子交往过程中的规律和影响亲子交往的各种因素,有些论文则⑤

⑦是以子女的发展为中心,揭示父母控制、应对方式等对子女发展的影响机制,或者直接考亲子关系对子女个人发展如社会适应、问题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2.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教养风格等。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子女的发展。因此父母教养方式也是家庭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相关研究共有21篇。“父母教养方式”着重考察的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型态(即民主型、权威型、放任型等)对子女的某方面发展的影响,如创造性、问题行为、自控水平等。同时也有对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的研究,研究探索了亲子双方的性格、气质、文化背景等对教养方式的影响。因教养方式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故也有论文就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家庭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形成合力作用于个人并促进个人发展。那么,家庭教育与其它教育之间如何合作也是家庭教育研究必不可少的研究主题之一。但是,所有这些收集到的论文,主要是以“家校合作”为主题,共有11篇这些论文有的是对家庭与学校之间沟通、合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的调查和分析,有些是对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有些则是对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和指导内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是指对家庭教育一些基本问题的纯理论的思考,如家庭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的基本目标、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探讨等。

3.有关家庭教育或家庭德育功能的研究

这些论文有的对家庭教育功能或者家庭德育的功能进行了研究,有些是从多个方面对父母角色进行对比和分析,有些论文则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构建家庭教育或是家庭生活的理想模式,有些则是从家庭功能出发,探讨家庭功能的发挥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客观基础条件,环境在很多方面会影响到家庭教育,所以研究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家庭教育研究的又一重要主题。

4.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

有些论文是以民族为维度进行划分,如对同族这一特殊民族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有些是对特殊儿童家庭,如对聋童、自闭症等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有些研究是就不同家庭结构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的,如隔代教育、核心家庭和三代家庭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或者是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有些是针对当前社会出现的新型家庭状态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的,如对留守儿童或者是流动家庭教育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有些则是针对家庭教育新型态的研究,如针对美国家庭学校的兴起进行研究的。

三、研究现状评价 虽然对农村家庭教育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多,也提出了许多解决策略。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上述文献基本上都是从不同的主体来阐述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解决对策几乎都是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方面阐述,并没有进行细化和进一步的说明。第二,研究角度单一,大多数文献都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的,其它学科视角的研究比较少。第三,对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总是经验的堆积,但是这些经验用于指导实践却又缺乏操作性。

四、本次毕业论文准备研究课题

本人打算首先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农村家庭教育这几个概念进行界定。结合公共管理学、教育学当中的有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出现的问题,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的对策。最后进行简要总结。

具体的论文框架如下:

前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家庭教育

(二)农村家庭教育

二、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多数农村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但教育方式不正确

(二)亲子间沟通少,也缺乏正确的沟通渠道

(三)父母过多干涉与孩子有关的事务,双方教育理念不一致

三、当前我国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农村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劳动教育缺乏

(二)农村家庭生活日益信息化,导致孩子沉迷于电影电视

(三)农村家庭结构简单,导致孩子交际能力差

(四)家长过于重视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孩子学习压力大

四、对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和加强对子女的劳动教育

(二)加强亲子间的沟通,注重亲情的培养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子女完整的爱

(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进行适当的家教指导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生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满意程度的调查报告下一篇:精忠报国的心得总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