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2024-09-24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精选8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篇1

如何理解学生为本的原则?

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作用就可以了。我也曾面临这样的问题:光以学生为主,到时候老师还怎么样来教呢?尤其是现在很多学生存在着厌学的情绪。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指注重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个性需求,从而把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着眼点和目标。而不是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昧地迎合甚至讨好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经过专门训练,对于所教育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于课程经过专门的培训,知道自己任教的课程需要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教育过程中先进行仔细去分析,了解学生学习中已有的水平,在学习中将会有哪些困难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因为从事过多年的教学,对于内容的处理,已经把握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是成人,很多事情考虑问题都比学生全面,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成熟性等也决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指导和检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课前对一节的内容,以及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情况要进行详细的了解,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合理组织教学使学生能更好理解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相应的指导,为了巩固教学那样还要布置学生作业,并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检查指导功能。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主体。所谓以学生为本,我想,强调的应该是要重视学生。而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上的关系的问题。

教学应该把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只看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如果一味顺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都以学生说了算,这其实是抹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很多看法还是片面的,如果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要多走很多弯路。学生的很多行为还需要规范,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这都需要老师的指导。需要老师的指导,但是又不能一切都以老师说了算,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刻都不要忘了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教师的教学就是为了学生服务,在教学中眼里始终有学生。

为什么说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高于大多数的职业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高要求是教师的职业性质所决定的。

对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明确其职业性质,才能落实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有关的待遇。对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教师职业更不例外。教师到底是自由职业者还是国家公职人员,虽然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是把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的是作为公务员)对待的。国家公职人员(或公务员)的显著特点是有具体的职业资格要求,有专门的机构进行严格的考试并认定职业资格。对于教师而言,目前,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国都在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在上述国家,必须取得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后,才有可能由政府任用为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是把教师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干部”对待的。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将教师身份规定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对教师队伍的管理看,仍把教师列为国家公职人员。国家公职人员社会地位较高、职业稳定、待遇有保障,在大多数国家都是公众向往的职业。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公职人员地位高,社会影响大,所以限制也较多,包括道德品质在内的各方面要求也很高。例如,在欧洲的很多国家,作为教师,不准有反政府的言论;禁止教师集体和政府进行谈判;美国虽然比欧洲宽松一点,但教师和政府谈判只限于工作条件方面的问题;大多数国家都规

定教师不能罢工,等等。在职业道德方面,由于教师的公职人员性质,要求更高,因为教师职业有社会形象、社会影响问题,不仅对学生,对社会也应当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对象可塑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教育作用。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表现在他们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的儿童和青少年。因此,教师在各方面要起表率作用,以自己的学识、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起着教育作用,而且这种教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对老师的模仿、借鉴、学习,不断自我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表现任何时候都和在课堂上一样对学生有教育作用,对社会风气有影响,因此,要用教师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能够长期起作用。很多对人类科技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科学家,在谈到自己的成长时,无不谈及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终身影响。

教育“生产”周期长的特性,使教师的劳动成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

教育“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对教师劳动成果的测定比较复杂和困难。教师的劳动成果和“效益”难于完全量化。学生的分数只是教师劳动成果的一个方面。而且由于每位教师面对的学生个体差异极大,难以与其他教师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相比较更困难。教师的这些劳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劳动的自觉性比其他行业更为重要,职业道德的约束作用更明显。

教师的职业性质、劳动特点和历史作用,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高尚的职业道德又能鼓舞教师自觉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既是当前我们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长期以来,全社会都在反映学生负担过重,身体发育和健康受到影响,各方面的素质有待提高。归纳起来,主要原因在应试教育。单纯的应试教育,不仅影响了学生,也影响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的功夫花在找题、解题、改题上,成天忙得团团转,哪还顾得上学生的全面发展,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也会逐渐淡化。良好师德的培养,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对陶冶教师情操,转变教师气质,提高教师素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大批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新师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思近年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会越来越体会到师德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篇2

近几年来,青年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逐渐扩大,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当前社会环境、高校体制、成长环境等因素,部分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不够,奉献意识不浓,业务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1]。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冲击

近二十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正是社会转型加快引发的矛盾冲突,为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今年来出现了多起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教育和学术腐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知识分子因发现真理、传授真理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也基于这种尊敬而获得雄厚的心理支持。[2]作为世俗化的商业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金钱主义等人生观对中国社会影响日渐突出,教师职业道德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2 学校管理体制的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各高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中引入了一系列竞争机制,这对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有的高校在考核中,过分强调了科研经费、研究项目、获奖成果、发表论文的数量,将这些量化为硬指标,而将个体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育人状况视作软任务,没有衡量和考核的可操作性标准,因而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常常被忽略。这样的政策杠杆让一些教师只注重硬指标的实现,教师关注较多的是职称晋升、学历提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投入。而将师德修养视作可有可无,将不计量的工作或公益活动视作额外负担而不愿意承担。[2]

3 教师自身因素

部分教师对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不足,不能从自己所担负的特殊历史责任的角度认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当前的教师主体大都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多数人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炼,优越的成长环境使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缺少吃苦耐劳的品格,意志力薄弱。

4 教师社会地位不高与物质待遇还相对较差的状况带来教师的心理失衡

虽然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所提高,但相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教师对社会的贡献而言,教育职业受社会尊重的程度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教师的经济收入和待遇仍然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距,在当代青年人生活成本、压力巨大的形势下,有些高校教师也不甘于清贫了。这种多年来存在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

针对目前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不但要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应该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方法。没有自己科学的方法,师德修养就无从下手,师德水平就得不到提高,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严于剖析自己,传承中国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

教师应该在心灵的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学会认识自己,开展好自我批评;严于剖析自己,传承中国教师优秀的道德品质。在师德的修养过程中,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影响是不可少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总是离不开自我,修养的过程实际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有了修养的自觉性,才能在师德实践中,认真的开展自我批评和自我思想斗争,自觉按照要求克服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强自身修养动力,高标准地要自己。

(2)树立道德标杆,向优秀教师学习。

有相当多的优秀教师扎根基层,默默地无私奉献,他们不图名利地位,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在工作中他们忠于职守,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艰难险阻,善于战胜困难,敢于攀登高峰。这些高贵的品质都是提高我们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榜样,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这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还能鼓舞我们的斗志,激励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3)提高教师职业认同层次。

教师职业认同存在心理层次上的差距,这个心理层次由低到高依次表现为:对作为个体人的认同和了解,对作为一种行业的教师职业的认同和了解,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和了解。这三个层次反映了教师对个体人、教师职业以及教师角色的基本态度。[3]如果将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工作和忙碌只是源于外在的职业要求,一旦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职称、荣誉等,就很容易失去价值感;反之如果在内心认同教育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很有意义的事情。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越强、心理层次越高,个体就会以比较积极、主动、愉悦的心态投入这项职业,化解各种压力和矛盾,并从心里爱上这一职业,甚至在思想上进一步升华,把从事教师职业当作一种幸福和崇高的事业。

参考文献

[1]李翠泉.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8.

[2]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3]郄海霞.教师自我认同心理探析[J].湖南教育,2003,14.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 职业道德 高校 教师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原则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指高校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高校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去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承担义务;它是在高校教育职业活动中,调节与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集体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動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高校教师的劳动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职业劳动之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其进行职业活动的思想指导和行为规范,是其承担社会职责完成职业使命的依据和保证。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1.高校教师要提高对教书育人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大计,育人为先,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规定了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社会主义大学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

2.高校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为人师表

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教师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这是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高校教师,威信越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3.高校教师要努力学习,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

教书育人规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包括:学生的思维规律、心理规律、生理规律以及学习规律等等。

二、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教师在政治思想方面存在的职业道德主要问题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只重视教师的学历建设,弱化教师的师德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工作上,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淡化。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部分教师主要关心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而对政治时事,关心较少:重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轻于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分教师没有把教育工作看做是传承文化知识、传播科学真理、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没有看到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而只当成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一种谋生手段;部分教师忙于做项目赚钱,缺少敬业精神,责任心不强,奉献精神不够;甚至有极少数教师,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思想政治倾向偏颇、价值观失衡的现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表现出的职业道德主要问题

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一些老教师存在教育思想和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老化,缺少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等问题;而部分年青教师虽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轻视对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探索和完善,热衷于出国进修、做项目等,将个人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之外。还有少数教师,重教书,轻育人,认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是政工千部和辅导员的事,而没有意识到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

(三)高校教师在科研工作方面表现出的职业道德有关问题

高校中的一些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缺乏积累,科研质量不高,科研工作比较被动消极,认为上好课就可以了;还有些教师,在搞科研时急功近利,缺少刻苦钻研的精神,耐不住寂寞,忍受不了清贫,学风浮躁。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自主建构

道德教育从更多意义上来说是学校的一种道德活动,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外因”,表现为“他律”;道德修养则是个人接受外在教育的同时,通过自我学习和锻炼,使自己达到一定的能力和境界,嘱于个人的道德活动,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内因”,表现为“自律”。一切外因最终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他律最终必须落脚在自律上,在重视他律的前提下,重在自律。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由外部的他律逐步地转化为内在的自律,只有自律才能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从根本上起作用。教师的自律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自主地、能动地生成与建构的,即自主建构而来的。教师的自律包括: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二)营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环境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作为外在因素的环境,对人也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是时刻受到国际、国内的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内部小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优化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环境主要包括:优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建设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高校学术环境。

(三)构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高校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全国各地高校的共识和行动。在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前提下,探索和建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运行机制,如遴选机制、评价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组织管理机制等,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优化精神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斌,赛兴东.责任心的培育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基点[J].教育探索,2011,2

[2]孙世青等.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J].北京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卷 篇4

性别:年龄:学位(最高学历):

1.是否做到衣着得体,不奇装异服:

①能;②不能;③无所谓

2.您认为每节课都需要认真备课吗?

①是;②不是;③不清楚

3.您认为您的工作是否是您的一种精神追求?

①是;②不是;③不清楚

4.您会为适应教学需求改进您的教学吗?

①会;②不会;③不清楚

5.您会偏爱优生而忽略差生吗?

①会;②不会;③不清楚

6.您在任教过程中有意识履行职业道德吗?

①有;②没有;③不清楚

7.您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而言:

①很重要;②重要;③不重要

8.您能做到平等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吗?

①能;②不能;③看情况

9.您能在社会大环境的压力下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吗?

①能;②不能;③不一定

10.您愿意为学生的事情腾出您的休息时间吗?

①愿意;②不愿意

11.您认为您对工作的认真是出于:

①对学生负责;②既来之则安之;③对事业的负责;④有外在的监督机制

12.目前如果有机会,你想变换职业吗?

①急切要求变换;②希望变换;③无所谓;④不想变换

13.您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类似文件:

①熟悉;②比较熟悉;③不太了解

14.您对您现在的职业投入了多少分的精力:

①100-90%;②90-70%;③70-50%;④更少

15.您对教师职业的喜好程度:

①非常喜欢;②一般;③不喜欢着;④无所谓

16.比起周围的同事,您觉得您在职业上的投入程度:

①更多;②更少

17.在您眼中,学生是可爱的吗?

①是;②不是

18.你认为讽刺、挖苦学生是:

①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生气时难免出现;②可以原谅;③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应坚决避免

19.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你认为最迫切的是:

①学习协调师生关系的技巧;②职业信念与职业道德;③提高学科专业素质;④更新教育观念,有效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⑤其他

20.您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中哪条最重要:

①终身学习;②爱岗敬业;③教书育人;④为人师表

21.您对“80后”年轻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

①好;②一般;③不好

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篇5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由此可见,作用一名教师,必须要渊博的知识文化素养,以及对所授专业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层次的文化造诣。但是,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真正的高校教师,仅仅拥有极其渊博的文化素养就足够吗?显然,远远是不足的,作为一名真正的护理学教师,除了拥有渊博的知识水平外,还需要有很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过程中真正促进学生心理以及知识文化水平的协调、健康发展。

在护理职业道德修养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是一个具有优秀职业道德品质的护理人员的重要特征。护理人员天天和病人打交道,提供耐心、细心、亲和力的优质服务是护理人员的职责;经常学习有关的法规、制度和先进的护理质量规范要求,不断地提升护理质量的规范标准,是护士人员走向国际化的行为标准: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着手,是护理人员养成职业荣誉感的良好品质保证。在工作中,时时严于律己,把握好是非界限,自觉地运用各种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仅做到自己遵纪守法,还能督促单位其他医护人员遵纪守法,共同捍卫法律的尊严和人格的尊严,确保护士护理质量。

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各行各业中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职业道德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高校的人民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教师除了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拥有科学的执教理念,掌握开展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教师法也规定必须对新进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以及业务培训,为此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新进教师人员的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路德修养》、《高等教育政策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四门科目,从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理论知识和思想素养,对于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开拓眼界,起到了极大的积极影响。下面,我就《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本书共九章,二十七节,分别从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基本途径九个方面探计了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培育等工作的开展。对于指导每一位高校教师甚至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

第一章主要从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内涵、地位;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道”与“德”;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它是作用一名教师在从业过程中的为教之理。书在育人的过程中,只有有了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教育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教育效果也才能达 到预期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要求我们每一教师自觉遵守教育伦理关系,通过努力为自己建构这样的和谐。“道,所行道也。”本意指道路,但其间又包含了政治意义上的道以及人生意义上的道,可引申为做人的规矩、原则等;而“德者,得也”,可以看得出,只有施行道德者,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作为教师,也只有有了职业道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可。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从业教师的行业规范,就必将要求我们从把握职业理论关系出发,切实领悟应当遵守哪些行为和道德并使之转化为良好的德性与品行。

第二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教师是职业分工发展的产物,而随着教师的出现,作为调节和规范其行为的职业道德也随之出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道德人格高尚、道德目的明确、道德行为示范、道德功能多样以及影响深远广泛等特点。作为高校教师,只有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社会化以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重要的是,它也是提高全民族道道素养的手段。它不仅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第三章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要求论述了高校教师职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大学生,这就要求职业道德必将成为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而且也是教师是否能维持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它不仅决定了教师境界追求的高低,而且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尊得和爱护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人师表和严以律己的风范以及关心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职业也属于我们的事业,也属于我们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即要对自己职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做好自己本质的工作。第四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基本原则、指导作用三方面来阐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高校教师职业具有独特性,也致使高校工作具有创新性,复杂性和繁重性、学术研究的自由性、高校教师的示范性和教育效果的较长周期性。

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也使得其职业特点有平等对待学生,正确理解权利平等的公平;诚信以及坚持社会集体主义原则和人道主义,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后。作为高校教师,就要用职业道德来坚定政治立场,养成严谨治学的风气,以及热爱学生,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的动力。

第五章讲述上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指出了高校教师要有知识传授和良 好品德塑造的能力,既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又要有科学研究的责任,而且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有教无类,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务求实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真理,勇于探索;知困自强,学而不厌;行正度大,心虚气静;衣冠端正,仪容庄肃;教学相长,出蓝胜蓝;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严格遵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以获得学生的敬重。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学术道德规范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书水平的重要尺度。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术的研究过程中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养殖成严谨治学,探索创新;不怕艰苦,奋勇前进;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尊重客观事实,平等对待学术活动,以及尊重他人学术成困,相互学习,促进交流。

第七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的基本特点,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及高校教师道德评价及其影响说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职业行为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主观臆测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公众性、示范性、限制性及渗透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职业道德选择中要注意动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使三者在道德上向善的统一,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服务自己。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把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避免只顾眼前利益而放弃了长远利益,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职业的长期发展和个体的完善。

第八章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从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形成和发展,人格定位与现实人格冲突来表现。我们选择了教师,就必须实现这种人格的超越,解决教师定位与人格的冲突,加强自我人格的道德修养,在从业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德之自修塑造自我的高尚人格,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言行身教来实现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最后一章论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基本途径,分别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实践三方面阐述。教师要承担社会责任,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的发展,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坚定的主导性、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针对性、以及高度的自律性;做到“慎独”,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防微杜渐,“积善成德”;虚心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加强道德修养意识;勇于实践,不断磨炼自己的道德修养。养成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以及积极进取,严肃认真的道德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同时,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全身心投入

到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高等学校教师。

而且要懂得自我约束,就是对事物进行控制和管束,使之不越出范围。护理人员的自我约束,就是对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进行控制和管束,使之符合护理职业道德的要求。自我约束包括思想、情绪、言语诸方面,其中思想上的自我约束决定着其他方面的自我约束。古人云:“ 吾日三省吾身”。护理人员在繁忙之余,要重视自省、善于自省,严格自律,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护理人员在守法、护法的同时,要有理、有利、有节,既要防止浅尝辄止应付差事,又要防止过犹不及,影响工作的实际效果。要能够平等待人,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要为浮名而一意孤行。同时告诫自己继续保持振奋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慎独是加强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方法。古人云:“君子慎其独也”。“古之成大器者,无不慎独”。慎独,意思是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或在做了坏事也难以被发现时,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事,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慎独的最基本特征是以高度自觉性为前提,要求护士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环境下,也能够严格按照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行事,自觉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服务于患者。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二、敬业爱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教书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四、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部端行为。

五、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热心公益,服务大众。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六、为人师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护理职业道德修养对护理人员来讲是无止境的,可以说生命不息,道德修养不止。护理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在于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地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将职业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情感和信念上升为护士职业道德习惯。一个真正懂得“修养”的人,应该始终抱着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的坚定精神。在工作中坚持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在护理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资格职业道德(江苏) 篇6

道德论 第 1 章 导论 1.道德 P3-4:①由一定 社会的经济关 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 态; ②以善恶为 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 人们的行为; ③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 发挥自身的调节作 用; ④调整个人与个 人、个人与社会 和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行为规范的总 和。2.道德一般本质 P7: 道德作为同政 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 态一 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 质,道德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 制 约;表现在 四 方面:①社会经济结 构的 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 质; ②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 直接 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 范; ③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引 起道 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④辨证地理解 道德 一般本质: 承认道德总是一定社会 经济 利益关系的产物,亦承认道德又具 有相 对独立性,具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 发展 规律,这种独立性突出表现为既可 对社 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也可起消 极阻 滞或促退作用。3.道德特殊本质 P8-9:道德作为人类 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 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 性质,其主要表现(重点): ①道德是 特 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一种由原 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 的 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a.道德是一 种非 制度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非 权 力 规范 ; c.道德 是一种 内 化的 规 范);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a.道德 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 节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 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 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 人 们正确地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 此 它是实践的; 道德促使人类结成 相互 b.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 种关 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 善人 的人格,同时,道德又不仅仅是价 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 行动; c.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 上掌 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 的是 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 社会 和人自身的存在)。4.职业与职业道德 P14:职业指人们 在社会活动中所从事的负有特定社会 责 任、具有专门业务的作为主要生活来 源 的工作; 职业道德指人们在一定的职 业 活动中形成和遵守的、具有自身职业 特 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 德观 念、情操和品质。5.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P1 5: 为人民服 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 观念的灵 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 本原则,体现在 3 方面: ①体现社会 主义制度下 新型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 篇7

高校教师担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高校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以及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 高校教师既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 又是各个专业学术领域里的专家、学者, 还是社会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中的学术专家和顾问, 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是高校教师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 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部分。

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2011年研究制定下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部分。

3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整个社会持续处于转型期,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整体正在顺利进行, 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恪守教师职业道德, 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比如, 高校重视教学硬件建设, 忽视价值观、教师职业道德的软件建设;教师的个人功利意识浓厚, 育人意识淡薄;师德建设的内容滞后于时代要求;师德建设的制度有待于完善等。

4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

4.1 增强职业理想信念

高校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许多优秀教师由于确立了坚定的教育信念, 不计较个人得失, 任劳任怨, 敬业爱岗, 教书育人, 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做到真心实意关爱学生, 认真备课、讲课、用心总结教学方法、刻苦钻研和掌握教学规律、谨慎自学, 不断探索科研和创新, 做到“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4.2 增强自律为人师表

自律, 即自我约束, 自我控制。自律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条件,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亦是如此。

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 主要是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 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因此, 教师的道德行为的理性规范, 离不开教师这个主体的自愿选择。教师应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 对方针和政策的领会, 教学的实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增强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责任感, 经常自我反省, 自觉地遵守各种行为规范, 经常约束和检点自己的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教师行为规范的要求。

4.3 教书育人践行本职

从传统的师德观来看,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从新时期的师德要求来看, 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教师的重任。无论古今的师德规范, 都把教书育人的教育活动的放在首要位置。高校教师践行天职的内容是丰富的,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3.1 依法执教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高校教师更应该是学生人格上和学术上的楷模,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每一位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时候, 不但要时时注意、事事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 而且要更模范地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4.3.2 遵循规律

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要求, 是教育的内外部发展的基本规律。教书育人是一项充满创造性、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 教师仅有知识是不够的, 还要懂得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对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探索。教师在实施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 研究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以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

4.3.3 关爱学生

在中外教育发展史上, 有无数的教育家, 思想家都强调过教师关爱学生。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你的金, 不要你的银, 只要你的心。”教师用心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 学生所有的嫩芽在得到老师言语行为的呵护滋润后, 才能更好地茁壮成长。教师关爱学生就是关心学生生活, 关心学生成长, 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4.3.4 严谨治学

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学风, 刻苦钻研业务, 不断学习新知识,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 以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要以严谨的态度把教育和教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3.5 探索科研

高校教师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智能动力。高校教师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意义, 凸现了高校教师科研活动中职业道德问题的重要性。立足教学搞科研, 搞好科研促教学, 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4 健全师德建设制度

健全师德建设制度既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本身的内容, 也包括健全教师考评制度。

首先, 高校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要求, 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现出来, 再加以科学地监督约束, 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事业道德谁水平。比如, 完善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条例、教师教学技能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为高校教师的自觉自律, 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自觉性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 应当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内容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中, 建立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对教书育人成绩优秀的教师要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在考核方式上做到公开化和定期化, 采用学校评定、教师评定和学生评定相结合的方式, 避免出现形式化、片面化的局面。

总之, 为了更好的完成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任务, 高校教师应该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立足点, 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 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真正成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中流砥柱, 以自身品行作为教育的手段和工具, 以身立教, 在高教工作中不断体会、不断反省, 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不断提升教师基本素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多元化, 同时, 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应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现状, 提出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沈红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8.

[2]冯希哲, 李民, 张弘.高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 8.

高校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篇8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生

在师德教育普遍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其中,尊重和关爱学生作为很重要的一点被许多学者提及。尊重和关爱学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基本素质提出的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以真情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特别是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一、尊重和关爱学生的重要性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更是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教师具有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品格、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所以说尊重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师德的核心。

1.尊重关爱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会得到学生同样的回馈,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尊重和爱戴之情,这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是爱的双向互动,能使师生之间感情融洽、相互信任、关系和谐。

2.尊重关爱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对学生殷切的期盼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发奋学习的源泉,这种期盼是伴随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产生的。当学生在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中感受这种期待,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时,其内心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动力,从而促进自身学习和各方面的发展。

3.尊重关爱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尊重关爱学生可以为思想品德教育有效地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心理和情感往往是相互影响的,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时,就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之自觉和努力地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就变成了良师益友,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基本方法

1.教师自身知识的不断巩固和完善

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学习,从而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巩固、不断完善。唯有此,教师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进而赢得学生的信任。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下面三方面知识的扩展和学习。

(1)综合性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个问题,大多数是从自己所学专业的方面进行解释。但往往许多问题用一个学科的知识去解决则不能得到一个全面和完整的答案,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解释。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关注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在知识上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博”。

(2)前沿性知识

教师应该高度关注前沿性知识的发展。我们现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教材在编写时已经注意随着时代发展更新知识,但教材建设滞后性的特点使得有些内容在教材一出版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教师应对各种前沿性的知识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和补充。

(3)教材中的潜在知识

教材中常常潜藏着很多知识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拓展教材中学生易产生疑惑的问题或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兴趣,对学生可能产生疑问的地方或容易感兴趣的问题有所预见,做好充分的准备。

2.赏识激励学生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适时、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和激励他们,使他们充满自信,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其走向成功的加速器。比如:对于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表现很好的学生,可以经常鼓励他们向更高的标准努力;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更多地给他们一些关爱、赏识,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使他们树立起信心。

3.注重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重要活动。教师在通过理论学习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亲身实践、身体力行,用学过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是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为增长教师才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教育实践可以培养教师热爱和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在教师辛勤的教育实践中,当他们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时,看到自己的学生工作后并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时候,便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幸福,从而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更加尊重关爱学生。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工作实践中磨炼自身的意志品质,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职业情感,培养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应该把尊重和关爱学生当作师德的核心,按照教师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断学习,潜心育人,时时刻刻尊重关爱学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参考文献:

[1]杨立华.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5).

[2]张春香.浅谈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J].山东纺织经济,2008(2).

上一篇:《小兔请客》教学反思下一篇:给妇科医生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