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解析论文

2024-05-24

会计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解析论文(精选8篇)

会计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解析论文 篇1

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会计这一职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我国的会计教学现状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会计教育的层次有所提高,会计专业的设置更加合理,会计课程内涵逐步完善,会计教学教材内容逐渐充实,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在这些基础上有很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也通过不断地培训而提升。但我国的会计教学并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也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才能使会计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式,对新形势下,大学本科会计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包括会计教学改革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我国会计教学的主要问题、对于大学会计改革的建议三个部分的内容。

关键词:会计教学;大学生;教学内容

处在现代的市场经济新形势,大学本科会计教学在迎来了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本科会计教学质量在日渐提高的基础上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跟不上会计制度的更新换代,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模糊,各层次之间界线混淆;教师队伍水平需提高,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单一等。此外,会计专业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适应能力不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差,课外实践机会少,经验缺乏;会计教师的教学习惯一直是偏向于进行课本基本概念的满堂灌,教学过程中可供分析研究的时间案例较少,合作讨论情况也不乐观。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学工作应有价值的体现,加快对其的改革力度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在研读了相关学者和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新形势下大学本科会计教学的改革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研究与思考。

一、会计教学改革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会计教育改革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发掘新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通过改革,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的扩展和深化,使学生产生学习会计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认真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努力不断完善会计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和各方面内容。

(二)研究意义

1、努力调动学生在会计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会计教学改革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和反馈,课堂中,学生的地位提高,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上居于主体地位,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积极参与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认真思考。从各方面都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2、重视对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学习氛围更加活跃,还能为学生以后开展创新活动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尽可能收集最多的资料多阅读相关书籍,关注学术动态,认真学习会计改革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深,使教学更加吸引学生。学生在这期间积累知识和经验,为以后论文撰写打下基础,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3、推动会计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多开展课外会计活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得到拓展和深化。教师在课外多参加一些提高自身水平的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我国会计教学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意识到了会计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也试图通过完善相关的教学体制,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改变既有的会计教学方式等方法来提高新形势下大学生本科会计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预期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跟不上会计制度的更新换代,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会计课程设置不完善,有些课程在内容上有缺失,有些课程之间有重叠,有些课程不符合其出现的时间,过早或过晚。加之新的会计制度随着时间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将新的内容加到书中,也导致了会计专业课本更新频繁,加重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压力,而且容易造成思维上的混乱。相反,有些课本更新时间很慢,内容与新政策相比不全面,有所缺失,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不符合当下的会计学习要求,知识的缺少会使其达不到行业要求。

(二)教学目标模糊,各层次之间界线模糊

我国的教育系统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等级体系,会计教育也在此体系之中,并且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目标都定位为“高级人才”,本科与硕士博士之前缺少层次性的区别界线,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大都相似,区别较小,教育目标也就无法定位准确。因此大学会计教育是应培养“专才”还是“通才”,存在较大争议。培养“专才”的资源投入较多,并且本科四年时间有限,培养“通才”会使资源浪费,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三)教师队伍水平需提高,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会计教师中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较低,并且有大多数对于计算机多媒体等应用并未掌握。部分教师不了解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会计讲授方式是会计教学的常规教学方法,有利的方面是可以在段时间内将大量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保证了教学进度,但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效率低下,而且缺少学习的兴趣,导致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比较新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得较少,应用范围较小,层次较低。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缺少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缺少会计实践和学生的实际工作实践。考核方式是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无法避免有部分学生在考试前死记原理,顺利通过,但既不明白原理,也很容易忘记,无法真实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以后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四)会计职业热度持续上升,专业招生人生不断增加,就业形势严峻

由于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越来越成为抢手的行业,与之相关的职业例如会计业的就业需求也不断增加,各学校不断扩招,但就业岗位毕竟有限,盲目增加招生人数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也容易使教学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降低教学效率。

三、对于大学会计改革的建议

现阶段,大学生本科会计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教学工作的绩效,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就业生涯的开始,所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大学会计教学观念、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学生自身的努力三个层面就如何有效的缓解和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大学生本科会计教学工作的绩效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改革大学会计教学观念

1、关注素质教育,全面学习各种技能

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也学习其他各种知识,不光要应对会计考核的各种考试,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相关素质,为以后在会计岗位上更好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例如要主动掌握收入成本观、数据信息利用观、经济效益观等相关知识,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有更大的优势,支持学生利用学校各种资源自学相关内容,在使用过程中加以指导,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支持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并在班级内进行推广,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2、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育观

会计的基本知识较为固定,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计不仅要有强大的业务能力,还要能够根据企业的特性,制定适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方式。还要根据社会上会计制度的改变,及时协调更改企业内部的会计使用制度。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基本内容,还应该教给学生创新的各种方法,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通过了解其他学校的创新方式,努力从中找到启发,进而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方式。

3、进行教学互动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会计教学的各种内容,和学生进行互动,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会计的理解和学习情况,还可以拉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成为朋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专业学习的探索,也有利于学生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更高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在互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不同思想的碰撞也可能会有新的火花,发现新的创新思维。

4、同时重视理论和实践

会计专业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在日后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有利积累经验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开展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反思,对于得到的经验进行记录,分类整理,为日后的工作实践积累经验。

(二)提高会计本科教育的`引导

1、重视政策的改变

国家相关部门应关注政策改变,及时调整会计课程的内容,保证会计知识的即时性。增加对本科会计学习的考察,完善各种考核制度。会计这一职位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是重要的部门之一,要保证会计从业人员拥有优良的品格,增强对于从业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保证从业的质量。

2、对于不同年级的课程重新合理编排

目前大学中会计的课程安排存在一些问题,设置不合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分离,大一大二大三时都只是学习理论课程,对专业课程接触较少,并且在大四实践课时,也都在段时间内进行,无法保证实践的成效。大一大二是兴趣的培养时期,这个时期应该加入实践,可以增加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感兴趣程度,会使他们在日后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

3、创新考核模式,将课程考核与技能评定相结合

对于学生的课程考核,应该将公共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行考核,课程是基础,实践是补充,缺一不可,并且应该支持课外实践活动,给予额外加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考核模式还可以询问学生意见,搜集更多的考核方式,集思广益。

4、提前提供实习机会

在讲授完全部实际课程后,可以由学校联系相关单位,提前给学生一个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对以后的实习生活有所准备,也能积累一些实战经验。如果学校没有联系其他公司的能力,也可以模仿企业建立一个实习实训基地,假设出一个企业,让学生在其中模拟实习,完善实训基地,增加对实训基地的投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实习活动。

(三)学生个人进行的努力

学生在学习会计期间,应该合理安排个人时间,基本理论内容要完整掌握,对于各种实践内容应该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要几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方便教师得到及时的信心反馈,以改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于改革内容也要及时反馈意见,以便教师之间及时讨论,得出解决办法。学生要积极主动学习各种相关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发现与自己学科有关的内容并加以分析。努力进行学科创新,可以从其他学科中寻找创新灵感,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大学本科期间的会计教育是会计教学的基础阶段,扎实的学好本科阶段的内容,可以为以后深造创造条件。因此大学本科会计教学的改革是不可或缺的改革活动,但在此过程中,应该根据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完善改革内容,使其更加顺应实际情况,推动大学本科会计的长足发展,不但要勇于发现问题,还要敢于提出、解决问题。通过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使会计的职业水平不断提高,从而间接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兴,刘方.我国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探讨[J].科教纵横.(06)

[2]王建民.职称在会计用人单位中的角色[M].北京:经济出版社.

[3]刘琨,代荣云.关于会计本科人才创新培养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4(05)

[4]邵瑞庆.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目前的环境与亟待解决的问题[J].(10)

会计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解析论文 篇2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雏形诞生于19世纪, 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提出的“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为研究型教育模式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20世纪50年代末期, 美国著名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了著名的“发现式学习”, 他认为发现式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能够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 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 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 从而形成概念、获得原理[4]。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理论成为后来探究性学习和研究型教学的基础。

虽然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谈及研究型教学, 但大家对研究型教学的认识不尽相同。有教育者认为, 研究型教学是以真实的科学研究活动为核心, 学生承担科研任务并从中学习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5]。还有教育者认为, 研究型教学是教师以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 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叫教学模式[6]。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认为, 研究型大学就是要把研究所需的元素融入教学, 用科学研究的要求来组织教学[7]。从本质上看, 研究型教学是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将科学研究与教学有机结合, 形成“研究依托教学—教学支持研究—研究反哺教学”的教学和科研相长的一种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研究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讨论、情境实验等多种方式, 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及双方的互动。 (2) 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现有知识为基础, 应善于质疑并主动探究、验证教师讲授的知识。 (3) 教学过程能够摆脱对教材的依赖。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 解决教师布置的研究性问题所需的知识往往超出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 因此学生应摆脱对教材的依赖, 主动地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搜集所需的知识和信息, 进而解决问题。

二、我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及发展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提出, 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该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外很多著名大学, 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都普遍采用了研究型教学模式。以美国高校为例, 虽然美国高校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融合了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如引导学生采用团队形式完成项目作业,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内的科研活动, 开设研究性课程等。伴随着我国“985工程”的实施, 研究型大学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方向。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都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上述高校在研究型大学创建过程中, 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如在教学方面, 从单向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教学模式[8]。

早在1985年, 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在其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课堂上就采用了研究型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卢德馨教授在学习国外研究式学习 (Research-based Learning) 、问题式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项目式学习 (Project-based Learning) 和探究式学习 (Inquiry-based Learning) 的基础上, 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独特地研究型教学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做法包括: (1) 强调能力培养; (2) 以参考书和网络资料代替教材; (3) 课程论文; (4) 小组项目作业。卢德馨教授认为,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融入科学研究的要素, 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研道德、知识水平、批判精神、合作精神、严谨作风等。卢德馨教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以下一个方面。 (1) 思想统摄性[7], 即不以知识点的多寡作为评判教学优劣的依据, 而是恰当地整合知识点使之成为一个知识体系, 并能够传递知识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2) 开放式资源的利用, 即突破教师、教材等的限制, 将教学地点延伸至实验室、企业等教室之外的地方, 同时期望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广泛获取知识, 不能满足于一本教材、一位老师, 而应主动地利用各种开放式资源。 (3) 师生互动, 即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质疑、讨论等形式参与教学, 通过互动使得教学生动、深刻, 促进教学相长。卢德馨教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成功案例, 该模式建立在南京大学强化部这一平台之上, 借助于南京大学丰富的科研和教学资源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国内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另一个成功案例是西安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成立于1993年, 经过近20年的教学改革和持续改善,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历经“五年制双学位—本硕连读—本硕连读大类培养—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四个阶段, 逐步形成了工业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 以教学方式多元化、研究专业化、产学合作集群化、专业领域化为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居功至伟。 (1) 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从单向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突出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的结合、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承与问题质疑的结合。 (2) 坚持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思路, 大部分任课教师所讲授的课程都与其研究方向密切相关, 并积极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3) 将课堂延伸到实验室和企业, 通过实习基地、企业课堂等形式实现产学合作集群化。 (4) 依托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育示范中心, 形成了多个专业化研究领域, 促进了本专业的持续发展。通过上述模式, 有效地促进了工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形成了面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差异化的培养模式。

三、我国研究型教学的实施方式及实现条件

在了解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践的基础上,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我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推广可以通过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式转变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等多个方面来实现。

1. 设计以学生主体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注重教学与科研相长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教师主导的教学转向从学生角度出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把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计划转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能力培养计划。

2.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实现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特征的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科互动,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课程论文、案例讨论、小组项目作业等方式。通过撰写论文,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精神、灌输科学科研道德和严谨作风;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项目作业和公开报告锻炼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 课程论文的设计在依托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应尽量围绕任课教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 注重研究的前瞻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样的论文设计便于任课教师对研究内容前瞻性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的有效指导, 提高师生互动的深度。如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在本科生培养中, 50%左右的课程论文来源于任课教师当前的研究内容, 70%以上的毕业设计来源于指导教师省部级以上的课题。

3. 整合多种教学资源。研究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发现和探索, 而这些科学问题往往超越了课堂和教材的约束, 因此学生在科学问题的发现过程中应摆脱课题和教材的束缚, 从社会热点、企业实践以及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中发现问题。此外, 科学问题的解决所需的知识一般也会超出教材和教学大纲,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数据库以及网络等各种资源, 从中发掘解决问题所学的知识。上述教学资源的整合可以说是课程论文、案例讨论、小组项目作业等教学方式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 在上述资源整合过程中, 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类能力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时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4. 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 将科研训练纳入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体系中。为推动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 教育部于2007年实施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简称创新计划) ”。创新计划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此背景下, 很多高校都启动了校级本科生科研项目和创新训练基地, 如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程坊”、河南大学等高校启动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浙江大学等高校启动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RTP) ”等。此外, 以“挑战杯”为代表的各类全国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地方性质的各类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活动近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 在实施科研型教学过程中, 可以借助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SRTP以及各类科技学术竞赛, 实现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创造性。

5. 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探索校企合作的“企业课堂”, 将课堂延伸到企业和社会。“企业课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开展: (1) 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 在参观过程中完成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吸收,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通过学生实习, 将学生毕业论文与实习内容相结合, 在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动手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任课教师将所从事的企业课题带到课堂, 将企业课题设计成案例, 通过案例研讨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研究型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 要求教师不但具备基本的学科和领域知识, 还要具备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这样才能有效组织研究型教学。随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很多高校一线教师都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因此能够满足研究型教学的要求。其次, 要求学生具备参与研究型教学所需的条件和能力, 具备相应的积极性、主动性。目前高等学校的学生, 大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 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他们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 拥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 这些学生能够很容易地融入研究型教学中。

摘要:本科教学改革以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本文提出通过改变教学模式, 利用研究型教学来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在回顾研究型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研究性教学的发展, 最后提出了我国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EB/OL].2010-07.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周光礼, 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20) :40-42.

[3]潘愗元, 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4]钱佳宇.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比较—对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的反思[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1, (8) :55-58.

[5]秦建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2) :50-51.

[6]吴昌南.地方高校创新教育与研究型教育模式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 2006, (2) :129-132.

[7]张富生.解读卢德馨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3) :41-45.

会计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解析论文 篇3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本科教育(普通本科)、教学始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也是决定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因素。在我国人才市场日趋成熟、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今天,强化教学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本科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最佳结合,并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作为给各行各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管理人才的学科专业,会计本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会计教学改革首先要了解社会需求。如何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如何规划和设计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会计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对会计学本科教育的严峻挑战。

一、会计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毕业生的供需矛盾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会计教学应该着眼于社会需求,立足于培养目标的需要。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人才市场的供需现状不容乐观,也反映出高等教育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会计研究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展(与管理、与技术、与计算机等相结合),对于会计学本科毕业生来讲,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会计学科的毕业生应该是不愁找到“饭碗”的。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受教育者的基数越来越大,其中本科生教育发展尤为迅速。据统计,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80万,2005年很可能突破340万人。而早在1997年全国高校在校生共590万,读会计专业的达58万之多,每10名在校生就有一名在会计专业学习。从供给角度来看,会计学科本科毕业生的大量扩招好像是满足了社会需求,但是近年来会计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两缺”现象——用人单位找不到所需的会计人员;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则找不到理想的岗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一)需方

需方讲究成本效益原则。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关注所需人才的自身价值和增值潜力的发挥,比如能否很快进入角色、胜任会计岗位(可以节约培训成本)、坚守岗位、维护单位利益(降低企事业的人才流失成本)等专业素质;是否具备诚实稳重的品质,能否具备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

(二)供方

在现有教育过程中没有从应有的高度审视和重视需方的要求。1.教育培养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2.有些学校建设和发展机制的定位不太明确,对市场需求研究不够,学校内部管理尚属“粗放型”;3.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维度和综合能力,学生所学知识与应用能力深度不够、广度不足,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重视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等等。

(三)本科生培养目标亟待明确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曾对会计教育目标的构建提出了三个与掌握专业知识相关的原则:一是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掌握程度;二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从事专业工作的态度与方法。随着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发展的趋同化,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应该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职业道德、专业及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经过一两年的实践检验即能够成为会计师的专门人才。

要达到上述三方面的要求,高等教育体制、高校教育机制、高校教学管理机制、教学过程、内容、方法等宏观和微观(学校)方法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任务相当繁重。笔者立足于由表及里,仅就学校内部院系环节中教学过程的某些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谈些看法。

二、会计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细化学科课程建设,落实课程负责人制度

作为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之一的会计学,面对现代社会涵盖的网络、信息、知识经济的特点,会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体现为: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课程考核制度科学、规范三方面,而且每一方面都是围绕“课程”来展开的。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集中管理模式,中间环节连接松散,以致于学科建设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中有所体现,但大量的相关工作却被放在院系的教研室,执行程度松紧不同,执行效果较差。究其原因为职责不清、日常监控不严、事后控制和反馈根本没有,造成有章虚循或各行其是的现象。如:

1.教学过程的检查制度不便反映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程度。表现在对学生作业布置的数量较随意,期中考试或小测没有严格的规定,老师进行期中考试反而成了个例,考前还得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考后才意识到这种“过程性、阶段性检验”对自己总结学习的经验与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计粗糙、教学内容滞后,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本应密切相连的“价值链”脱节。而这些若由学校教务部门管理则已显“鞭长莫及”。为尽快改变这种学科建设弱化的现象,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以会计学科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力度规范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建立了课程负责人制度——每门同头课程有一教师兼负日常教学的组织工作,并将其作为院系内部教师年终考核与奖惩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岗位责任是:组织、制订同头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计划;规定课程作业数量和评判标准;组织期中、期末考试的出题、阅卷工作,定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向所在院系以书面形式通报结果。

(二)改革教学考核体系

任何制度要得到完美的体现,必须要经过目标的制定——落实——日常控制——考核评价——反馈这样的“历程”(环节),才能反映出制度的科学性。有规范的学科建设规划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科学严密的考核制度和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及贯彻执行的保证,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机构设置也很难真正发挥作用,会计学科建设也不例外。

1.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的改革

教学松懈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学缺乏有效的考核体系,难以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直接的监控与考核。通常教学考核都是软指标,难以反映真实问题。在缺乏有效考核的情况下,任何鼓励教学的措施都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目前,有些学校也在不断尝试“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对教师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评价内容大部分都过于抽象,普遍设置了一些诸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等内容,学生根本不知所云或知之甚少,更得不到许多任课教师的认同,评价结果参差不齐,缺乏客观性,因此许多院系只将其作为教学考核的参考,根本不纳入对教师的正式考核之中。而且,即便将其纳入考核体系,在缺乏有效考核制度支撑的情形下,教师对教学热情受到抑制反而会导致逆向选择——大多数教师为“讨好学生”处处谨慎,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主动创新精神。

要改变这种无效考核状态,就应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强化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规定一些硬性要求和指标,让考核科学化、程序化、度量化。(1)要求每门课程制定出一个统一、规范的课程提纲,必须包括课程讲授的具体要求,比如课程目标、课程教材、参考书目、阅读材料、预前知识、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课后答疑、课程作业、习题课时、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等。(2)要将这些内容利用校园网及时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上课之前就能够看到尽可能完整的课程教学提纲,对教学内容和安排有框架性的了解,这样既可以降低执行成本,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学生、院系及监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3)在上述基础上,院系应设置公允的评估标准,使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都有客观、可行的参考依据。

2.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的改革

会计学科虽然实践性很强,但其教学过程除了实验课以外,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偏多,加上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考核形式也都局限于文科普遍采用的期末理论考核,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时盲目做笔记、偏重记忆、硬背理论知识、死记账务处理,不易启发创造性思维,在学期最后一两星期只要奋起突击,也能得到及格或中等成绩,而考完后就基本忘光了,缺乏学习主动性。这种教学的产出效率极低,也直接导致高校的最终产品(毕业生)质量平平,高、精、尖产品难寻的尴尬局面。

理论和实践已经证实,全程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能够分散一次性考试的风险,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成绩,恰当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除了期末考试,还应添加一些辅助考核措施。学生的课程成绩应由期末考试及辅助考核成绩综合决定。这也是国外正规大学考核学生成绩的一些基本措施。比较可行的做法有:

(1)在每门课程的学习中加入期中考试,通过期中考试引导学生及时检验和总结时间、知识过半时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减轻期末的复习量和心理压力,杜绝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搞突击”、“碰大运”的心理。

(2)增加课堂小测验,教师可以不时地在日常上课时安排一两道题目进行小测验,一方面督促学生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另一方面可减少学生逃课的几率,并且也能够把握学生对前面课程学习的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3)平时作业与课程论文。会计学作为一门文理相兼的学科,作业形式应该灵活多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应用能力。如对《会计理论专题》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活跃思路,开阔视野,提高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也可为成功撰写学位论文打下基础。

(三)正确应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多元化

会计学科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多元化(讨论式、案例式、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但在教学管理、应用中还有些模糊观念。如认为多媒体教学比板书教学效果好,但实践反馈却并非如此。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千差万别,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教学方式和手段由教师选择,教学管理方面应侧重考核和评价指标的设计。

实践与实验教学作为会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必须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它是学校“产品”价值得到市场认可的关键要素。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该环节是最薄弱的。

综合来看,其主要解决的措施有:

1.优化实践方式:实习基地与分散实习相结合

在上世纪80年代,学生实习的场所大部分是实习基地,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计划经济下硬性委派实习基地的做法已被快速弱化,会计学生的实习基地几乎丧失殆尽。大部分学生是自己找实习单位,这种松散型实习模式的主动权表现在学生自己对实习的态度上。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公司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各种所有制企业对会计人才求贤若渴。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会计学生铸造实习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与石家庄高邑县委联合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大二、大三暑假为实习时间)这一事例表明,社会需要学生到基层、厂矿锻炼,因为一方面,用人单位可从中挑选所需的人才,节省了人力资源投资;另一方面,学校也完成了“产品”的检验过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实习基地不可能容纳全部在校生,学生也可以自己找寻地方实习。这种基地与松散相结合的实习方式应是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应视同毕业论文的前奏来要求和评价。

2.实验教学体现学科特点和实践要求

学生快速地将所学与实践接轨是现代社会的要求,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发展。笔者认为,会计实验教学应先手工模拟,后电脑操作(如:ERP在会计中的应用),二者缺一不可,并以这种方式作为会计实验教学的初级阶段。会计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应为ERP的综合应用。

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研究论文 篇4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的严峻性,随着各个行业领域竞争的加剧,会计人才成为了现代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与此同时,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亦对当前教育形势提出了改革的要求,高校作为社会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教育的目标亦应当以能够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从此角度来看,基于会计人才需求的本科会计教育改革成为了大势所趋。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以会计人才需求为导向分析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以期能够引起更多教育者对此课题的深入思考,共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会计人才;人才需求;会计教育;教育改革

现代社会不断进步,企业积极抓住市场经济发展契机扩大运行资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而在任何企业中会计作为其必备岗位,在企业财务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培养以面向人才需求为主的本科会计人才,对于提升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以面向企业人才需求的本科会计人才可结合会计教育改革来实现,会计教学改革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扩大会计人才就业的诉求。进行会计教育改革应首先确定改革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改革体系,探析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本科教育改革与人才需求方向相契合,不断使得会计人才更加满足当前企业所需。

一、会计人才培养的教育会计环境需求

1、会计知识环境需求

会计学科是一项涵盖众多知识的学科,其中包括会计人员教育道德建设,会计人员财务相关知识,其中包括金融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等全方位知识。优秀的会计人才需要专业知识支撑,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项要求,而会计相关技能也受到相关政策影响,如会计准则,会计准则自实施以来就已修改两次,相应的会计准则修改,会计教育内容也将得以改变。

2、会计教育环境需求

高校会计教育受到国家教育方针影响,教育方针规章制度中规定,会计人才的培养应按照学科要求探索更多培养方式,并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不断完善教育方式,在课程设置中,应摆脱传统教育方式,灵活进行会计教育,并以扩展会计人员就业道路为主实施教育。

二、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存在问题

从当前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现象来看,高校本科会计教育仍然存在众多问题,其中包括,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育方式等多方面问题,详细如下。

1、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为国家输出大量优秀人才的基地,做好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高校会计教学课程设置项目直接影响着会计人才素养的树立,做好会计专业学生教学课程设置,以期保证会计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会计队伍道德情操,更好符合现代企业需求[2]。但从当前高校本科会计教育进行分析,其课程设置中仍然存在众多问题,以会计实践为例,会计工作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想要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应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但从当前会计课程设置来看,更多的则是注重学生书本知识,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更多是通过会计实践所体现的,但当前高校未能重视实践教育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使得会计教育无法真正转变成为现实,书本知识也成为纸上谈兵。

2、教材内容方面问题

会计教材主要知识相互重复,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会计专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如常见的成本会计以及管理会计重复问题,成本作业法与相关方法之间相互重复的问题。受到众多因素影响会计情况以及管理会计之间相关方式相互交叉,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容易出现知识混淆,浪费学习时间,通常同一种知识反复学习,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更浪费了时间。加之,会计学科受到会计政策以及会计准则等影响,会计教材也应时刻进行更新,但部分高校会计学科并未结合新的知识以及会计准则而调整教育,因此导致会计人才培养存在众多问题,教材未能按照当今企业与社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因此大大降低了会计专业人才就业率。

3、会计教育方式方面的问题

会计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果,会计教育通常将会存在中数据整理以及各种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相对其他学科教育来讲,会计教育较为枯燥,因此如何在会计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讲具有至关重要意义。但当前高校会计教育多采取传统方式进行教育,填鸭式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需求,加之,虽然学生可以掌握相关知识,但却不能灵活运用会计知识,将会计知识运用到企业工作之中,使得会计人才无法满足当今企业需求。

三、高校本科会计教育改革设想

1、明确会计教育改革目标

会计教育改革目标的确定即为高校会计改革拟定了方向,会计教育目标的确定首先应明确会计的本质。会计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会计教育知识与企业财务运行息息相关,高校会计教育实施情况直接影响着会计师水平。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将会计工作当成一种认知方式,将知识以及经验传递给下一代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情况,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技能,提升个人素养。高校是培养现代人才的基地,因此现代教育实施应以面向社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实施教育手段[4]。高校本科会计教育改革,要注重会计专业知识,会计能力,以及会计的道德素养的培育,会计教育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上,更应面向能力的培育,并塑造学生良好心理素养,保证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运用道德约束自我,保证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可以始终秉承自我,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2、教师灵活调节课程提升教学效率

从上文中可以得出,会计课程中存在众多交叉现象,这种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不仅浪费了许多时间,更容易引起知识混淆。因此高校在开展会计教育课程改革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能动性,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灵活的调节相关课程,主动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重复现象,努力帮助学生辨识相关知识,结合教学经验灵活的运用课堂。并在教学中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对于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备案时,教师可根据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解说,从生活方面将知识渗透话题之中,逐渐从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本课程学习内容之中,并在搜索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了解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当今就业情况,当今人才需求情况等等,使得学生时刻了解到当前社会需求如何,从课堂中逐渐重视会计学科发展情况。

3、跟随时代发展及时更新教材

教材是会计知识的主要呈现方式,但会计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教材在设置中应结合当前会计学科发展,不断的更新教材相关知识,这需要高校充分的发挥其能动性,高等院校也可尝试进行教材编写,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编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高质量高水准教材,从而避免出现众多学科知识相互混淆的现象。在课程编撰时应侧重于日常工作情况,而并非单纯的财务计算等问题。

4、面向企业人才需求改变教育方式

当前,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会计学科的发展要求,因此,应不断改变教育方式,会计教育相对较为繁杂、枯燥,但会计工作事关企业财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故马虎不得,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应向学生渗透这种思想。为了保证会计教育内容面向企业人才需求,并提升学生会计知识学习效率,教师应适当调整教育方式,例如可适当增加案例,结合案例形式使得学生真正了解会计工作是如何开展到实际企业工作之中的,并利用案例使得学生明白企业工作各项要求,如何提升自我认识,怎样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此外,面向企业人才需求需结合当前企业发展实际,这就要求学生深入到企业实际之中。学校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机会,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实习,指导学生解决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学生了解企业工作流程。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工作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意义,现代经济发展迅速,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应更加面向于人才需求,并积极进行会计教育改革,从会计教学改革目标设置,到会计教学课程设置,会计教材更新,以及教育方式,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主,充分发挥高校能动性,以会计知识为基础,从培育学生会计应用能力出发,将会计职业素养培育纳入到会计教育改革之中,使得会计教育会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相符合。

参考文献:

[1]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01:25-35+97.

[2]纪丽芳.基于教育会计环境需求的宁夏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12,05:55-59.

[3]何洪源.本科会计教育改革方向研究———重拾潘序伦会计思想[J].当代会计,,08:33-34.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本科 篇5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财务会计 课程的性质:会计学专业课

课程的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对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会计要素和三大报表;②使学生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所认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会计日常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技巧,为今后从事财务会计或经营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④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理论,继续深造以及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打下基础。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遵循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等普遍的教学原则实施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以系统讲授法为主,采用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实例练习和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程总学时:总学时为108学时。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 财务会计概述(6学时)

了解:财务会计概述、财务会计工作规范

重点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二章 货币资金(8 学时)

了解:其他货币资金的结算

掌握:库存现金的限额管理,日常管理的其他规定,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银行存款与支付结算

第三章 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

(10 学时)

了解:应收票据概述、应收账款概述、坏账损失及其确认

掌握:应收票据的核算、应收账款的核算、预付账款的核算、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坏账的核算。

第四章 存货(14 学时)

了解:存货的定义与确认,存货的分类

掌握:收入存货的计价、发出存货的计价和期末存货的计价,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包装物的核算,库存商品的核算,存货的清查。

重点掌握: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方法。

第五章 投资(10学时)

了解:投资的概念,投资的分类,交易性证券的概述,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掌握:交易性证券的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核算。

重点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中的成本法和权益法。

第六章 固定资产

(10 学时)

了解:固定资产概述,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分类,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概念,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

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方法,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重点掌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核算。

第七章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4学时)

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点、内容,其他资产包括的内容。掌握:无形资产的核算,其他资产的核算。

第八章 流动负债(9 学时)

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内容,短期借款的概述,应付票据概述,应付职工薪酬的构成,其他流动负债。

掌握:短期借款的核算,应付票据的核算,应付账款的核算,预收账款的核算,职工薪酬的核算,消费税、营业税及其他税费的科目设置及核算。重点掌握:增值税的核算(小规模、一般纳税人)。

第九章 非流动负债(6 学时)

了解:非流动负债的概念及特点,非流动负债的利弊分析,长期借款的分类,长期应付款的内容,债务重组的概念及方式。

掌握:借款费用的处理,一般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务重组的核算。重点掌握:长期借款的核算。

第十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9 学时)

了解:收入的概念,收入的分类、计量及确认,费用的概念和分类,利润的概述及利润总额的构成。

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三大期间费用的核算,利润的核算。

重点掌握:所得税的核算,利润的结转和分配。

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8 学时)

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与负债的区别,实收资本的含义,资本公积的含义及分类,留存收益概述,未分配利润的概念。

掌握:实收资本及变动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来源及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12 学时)

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及其作用,种类及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作用,利润表的概念及作用,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及作用。

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会计报表附注。

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总复习、答疑(2 学时)

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要求学生认真积极地思考、讨论并及时完成。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本课程教材为:《财务会计》(杨智慧主编);

课程的考试与评估:精心设计问题与试题,使其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认真评估试卷,使课程成绩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

会计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解析论文 篇6

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器官、系统疾病的临床学科。它是兽医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兽医内科学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先进有效的诊疗技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的临床学科。兽医内科学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学好兽医内科学不但需要广泛的基础知识,尚需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理论水平与临床经验。而面对学生主体,教师的教学责任则尤为重大。

1传统讲授法的重要性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能力。从事兽医内科学教学的教师首先应长期参与兽医临床诊疗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临床经验,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同时,不断更新疾病进展,了解动物内科疾病研究前沿,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使教师成为动物内科疾病诊疗的专家。

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接受知识以及运用于实践尤为重要。目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较多包括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等,但目前主流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讲授法,传统讲授法是将理论知识系统地讲授给学生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将教师多年对该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凝练成一节课的时间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准确地认知该病,使其在诊治及临床实践中少走弯路,面对临床疾病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所以,传统的讲授法尤为重要,但传统讲授法的前提是授课教师拥有对相关疾病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并能利用恰当的方式对该病进行透彻的讲解。由于目前高校教师的教研任务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临床阅历少无法达到对所讲的每个疾病都能深入的研究,但可以通过重点精讲,包括教材中经典的疾病、各个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以及自己所研究的疾病进行精讲,使学生通过精讲内容掌握内科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及对临床病例的实践、深研理论、再实践的过程。板书在传统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板书应尽量精简、提纲挈领、系统性的将整节课的内容贯彻,使学生便于记录,并能随时回顾整节课的内容。但即便如此,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地接触临床病例,践行理论,也不能较好地消化相关理论知识。而多数学生只为强行记忆应付考试,毕业后对疾病相关记忆的几乎一片模糊,遇到疾病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看书,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记住部分兽医内科学的相关知识。如果学生只是大篇幅背诵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考试后也会很快忘记。故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研人员高度凝练相关知识,例如本专业教研室通过奶牛酮病的教研经验总结酮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语句,让学生记忆“酮病本是温饱病,高产厌食把病犯,各中曲由肝中见,酮粉血酮便可断。个个剩料又减产,神经酮味却少见,产后二周糖源灌,分娩一周需护肝”。通过课堂精讲,并贯穿该语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病。学生通过背诵、理解,可加深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如果参加作后仍能记住部分相关词句,则有利于解决临床疾病问题。

通过上述观点也可联系到所用的教科书排版,如第一部分用简短的篇幅以易于记忆的词句高度概括重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诊断、治疗,并要求学生背诵;第二部分对疾病的相关词句以教科书形式进行全面的展开讲解;此外,再建立一个对应的网络版的典型病例库。这样,学生只需要背诵第一部分,加上课堂讲解、课下阅读,较有利于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和记忆,当面对临床病例以及步人工作岗位后也会有据可依,有利于进一步入手临床疾病的诊治。因此,从事教研工作的教师有必要凝练兽医内科学内容,并让学生熟练背诵,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带着更多的知识去面对社会。

2多媒体和临床病例在传统讲授法中的运用

目前,多媒体教学巳经普遍应用于各个学科,而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它在兽医内科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更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的效果。多媒体是学生们可以更进一步认知疾病的一个窗口,通过较为典型的图片和短片,能够加深学生对疾病的直观认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作为兽医临床学科,实践教学则是整个兽医内科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验证书本理论,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然而,由于招生人数多,多数地区存在实习经费少、实验条件差、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学生无法学习和了解各种动物常见疾病的诊疗过程及最新诊断技术的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兽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临床完整病例的引入,如通过给予学生动物疾病的品种、年龄、性别、病史、临床症状等基本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进行现场分析,做出诊疗方案,再通过对实际病例的诊疗措施及转归的讲解,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内科知识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会计本科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篇7

关键词: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在全球经济国际化背景下, 会计国际化的核心是运用国际上通用的先进的会计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 促使各国会计事务处理的协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现实中, 人们获取先进的会计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接受大学会计教育, 为了促进大学会计教育符合会计国际化及社会需求, 大学的会计教学体系亟需从方方面面发生根本性变革。

一、我国现行会计本科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 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存在缺陷

(1) 缺乏明确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夫学识经验及才能, 在会计师团无一项可缺, 然根本上究不若道德之重要。会计师之为职业, 实为工商企业保障信用而设, 苟有不道德行为, 而自丧其信用测此职业, 即失其根本存在之理由, 殊背国家期望之厚意, 可不慎哉。”在会计教育目标中, 有必要提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 来指导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体现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人才培养的优先性和重要性。

(2) 忽视了会计职业界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时代, 用人单位普遍要求选用具有一定经验的会计人员, 希望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 能立即进入角色, 独挡一面。但在会计教育目标中, 并没有反映出职业界对学生在会计专业技能方面的较高要求。

(3) 目标定位过高, 不合实际。学生在大学四年本科教育中所学的会计知识是有限的, 毕业后只能说是基本能胜任会计实务工作, 还不能适应会计教学、研究工作的要求, 也没有具备成为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能力, 这需要学生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 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尽合理

(1) 专业课内容重复较多。在各门专业课程建设中过多强调单科内容的完整性, 而忽视整体专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如基础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在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方面,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决策方法、存货管理等方面,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在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等方面, 财务管理与成本会计在产品成本计算与管理等方面, 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

(2) 专业课与基础课比重失调。我国目前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中, 过分强调政治理论课和专业化程度, 不注重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专业基础课内容也很局限, 对相关专业课程如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前沿问题、税法、统计学或计量经济学、专业外语等缺乏必要的重视。

(3) 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遗漏。第一, 缺少新兴会计分支学科的课程或专题性质的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管理的加强, 对一些新生事物的细化会计研究, 已经形成了许多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 如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环境会计、养老金会计等。而我们目前的会计教育中, 大部分院校都没有设立相关选修课程或专题性质的课程。第二, 缺少国际会计准则、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信息披露等涉外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第三, 案例教学、角色模拟、实验室教学等实践性课程有待加强。第四, 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类课程的建设。会计行业是一个对职业道德要求严格的行业, 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的披露、经济契约的签订与执行以及有关财务管理、资金结算、劳动工资、对外投资等方面都面临着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考验。目前我国高校往往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而忽视了对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的教育。第五, 缺乏资料查询与信息检索方面的课程。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从大量信息中及时发现有用信息并进行有效处理的能力, 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选修课程中很少开设信息检索技术、数据开采工具和知识发现技术等课程。

3. 教学方法单一

从教学方法来看, 各高校普遍以单一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缺乏深度。近几年来一些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比如由单向讲授转向双向讲授, 在案例模拟教学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努力, 但这些尝试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 虽然课堂气氛活跃很多, 但从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真的有效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怎样创造更多、更有效的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 并尽可能地发挥其作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会计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

1. 明确不同培养阶段教学目标, 系统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美国会计学会的会计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会计教育的目标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 而在于培养他们为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其终身学习。有研究表明, “通才+专才”是大多数学生公认的最佳会计教育目标。

(1) 强调以培养能力为主。会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 甚至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传授学生如何学习会计, 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 如何利用获取的知识来合理配置资源及动手分析和决策, 提升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 现代会计教育已进入素质教育的新阶段,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强调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 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应成为各高校今后会计教学改革的方向。有鉴于此,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培养面向新经济环境具有坚实会计专业理论和广博相关知识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应成为高校会计教学的基本目标。

(2)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20世纪80年代, 美国的会计教育机构呼吁未来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能力。如今, “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未来成功的会计专业人员所必备的重要条件”, 这一观点已达成共识。因此, 教会和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使学生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目前, 以Richard Paul为核心的研究小组所设计的“三因素”——批判思维模式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批判思维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特征: (1) 批判思维以清楚、正确、关联和逻辑标准为基础, 并可以形成准确的判断。 (2) 标准可以连续运用到“自我纠正”过程中, 并有利于学生在动态活动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 (3) 学生利用自我评价标准, 可以自觉提高思想行为, 并能意识到一个人的学习过程的基本方法与学习本质的基本方法是不可分的。由此可以看出, 批判性思维教学法所要达到的目的, 就是学习者对所学问题或所遇到的事实清楚地进行主体判断, 并由此形成一种清晰稳定的思维模式, 而这恰恰是未来会计教育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2. 科学设置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1) 进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注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平衡即应该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方面的课程。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文化、懂得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具备文学与艺术欣赏能力、树立良好的道德理念、掌握量化推理技能、具备社会分析能力。会计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不应当仅局限于财会、审计知识, 还应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律、金融等学科的综合知识以及人文、自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突出特色教育。将“强能力、高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增大实训课程和实践性强的课程的比重。实践教学体系通常包括三大环节, 即认知环节、课程实践环节及综合实践环节,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认知环节增强学生对有关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课程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 形成初步的职业技能。综合实践环节通常和毕业实习结合在一起, 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完善专业知识体系。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现代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 这一特征又要求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不能仅限于本专业, 会计人员比较理想的知识结构应是以博促专, 以专取博, 专与博相结合。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好比一座金字塔, 塔尖部分是专业学科知识, 塔的中间部分是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 塔的下半部是运用专业知识所需要的其他知识, 如数学、外语、逻辑学、心理学等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文化知识。

(4) 整合课程内容。整合课程内容是指课程设置的名目不变, 但相关课程的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要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课程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同一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相关学科和知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一个学科应包含另一个学科的内容、学科本身的整合、学科内容的借用等。整合课程内容在同一教育层次和不同教育层次上都存在, 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以及成本会计等课程就存在着教材内容的重复或教学实践环节的交叉、遗漏现象, 从而需要整合。

(5) 调整课程体系的构成。合并、压缩必修课程, 克服专业课程间的内容重复现象, 如《中级会计学分和《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拓展会计相关学科教学, 如经济学、金融学、法学、管理学以及应用数学。同时, 为了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还应增设诸如人力资源会计、网络会计等新兴选修课程。以及国外会计制度法规和国际会计发展趋势会计专业知识国内会计制度改革动态等前沿性的专题讲座, 使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大大增加, 以适应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6) 强化诚信教育。通过设置相关法律课程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税法》等, 以及传授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对会计道德产生结构性影响。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将其思想精髓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使他们认识到忽视会计职业道德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而重视会计职业道德能够产生巨大的荣誉感和自尊感, 帮助他们形成内在的自觉需要, 并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自觉自愿地遵守和履行这些道德要求和规范, 并能够承担起其道德行为选择的结果, 达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理性的自觉, 情感的自足, 意志的自愿”的目标, 使会计高等教育成为“塑造会计行业未来典范的摇篮”、“造就会计道德楷模的圣殿”。

3. 全面改进会计教学方法

经济环境的变革对未来的会计人才提出了知识和能力的新需求, 那么如何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教师的考验就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教学方法应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学和体验”为主。

(1) 推进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课程论文、小组作业、实验和实践、案例教学等新教学组织形式,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及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讲课过程中多提几个“为什么”, 启发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得出新见解和大胆质疑。可就授课内容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布置写作小论文。教师可给出参考资料, 也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 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针对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理论和实务问题, 让学生查找有关文献资料, 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其中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具体形式可以通过小组作业和课堂演讲。对一些专业课进行模拟实验, 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时, 可以设计多种可能的结果, 以期与经济生活的复杂多变性相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

(2) 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通过老师和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互动和反馈, 鼓励学生及时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并不断进行演练和实践。

在大学会计专业教育中,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角, 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能动性, 这要求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指导、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老师要主动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具体教学方案, 如在老师讲授会计某一专题问题前, 事先要了解和阅读许多与某一专题相关的文献, 并把文献列表发到网上, 要求学生提前阅读, 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陈述、讨论, 并利用文献提出问题, 解释、证明或深化某一专题问题的讲解。

(3) 作为教学活动的输出反馈过程,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与自我评价。由学生分析学习过程、总结其学习体会, 将学习的知识进行分类和串联, 记录了解并掌握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技巧, 以及对自己改进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有何启发与帮助。学生通过总结与自我评价, 能在较低的督促下获取较高质量的思维成果, 它是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参考文献

[1]邹 敏:谈有效实施高校会计教学活动——会计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6

[2]孟 焰 李 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会计研究, 2007, 3

[3]底萌妍:对本科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的探讨.商场现代化, 2007, 6

[4]胡世强:高等会计教育目标与会计本科教学改革初探.成都大学学报, 2009, 1

会计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解析论文 篇8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但是,能否真正实现会计的国际趋同,还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体系的正确理解与执行。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碰到一定的障碍,使得会计实务难以达到较高的国际化水平,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想真正把我国的会计工作提高到国际水平,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迫在眉睫。这一艰巨任务落到了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主体——高等学校会计本科教育身上。

一、本科会计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

一直以来,在教学方法上,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普遍采用“满堂灌”,教师习惯,学生适应,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存在“重准则实务介绍,轻理论比较分析,重实例面面罗列,轻理论总结概括”的倾向;在教学组织上,主要依赖课堂讲解而忽视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核环节上,课堂提问、作业及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也往往偏重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单向、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在本科教学中司空见惯,就是在研究生教学中也不鲜见。一方面是生机勃勃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进步与发展,一方面却是会计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传统与少变,这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发散型、创造型思维,阻碍了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走上社会无所适从的严重后果,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教学手段的落后,使我国的会计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基本上是一种手工作坊式的育人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固然有限,但受到我国当前综合国力的影响,一时也难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有价值的利用,却是本科会计教育理论研究值得深思的地方。

2会计实践环节严重缺乏

高校的实践体系应该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很重的份量,学生要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只有通过实践这个环节。虽然各个学校都安排了将近一个學期的实习时间,各个学校也都建有学生实习基地,但是由于学生就业压力等诸多原因,很多单位没有能力接受大学生前来实践,即使接受了也不放心让大学生独立完成。现在的实践,不少高校都让学生自行联系实践单位,学校会提要求,并会适时做点辅导,学生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报告即可,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去认真地进行实践,面对学校考核会临时东拼西凑完成任务。校方即使知情,最后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事。

二、本科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思考

1案例教学法

会计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会计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死学为活学的一种会计教学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一定要精选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必须以会计实践活动为主体,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针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案例必须与会计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所选案例中应融入适度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或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达到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目的。为取得好的案例,教师应深入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再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案例。也可选用其他学校已设计好的案例,但不能随意主观臆造完全脱离实际的教学案例。案例的设计应随课程的进度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既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复杂。案例的设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一个单纯的制造加工企业为例,也可以集团公司为例。总之,案例的选材应是灵活多样的。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较复杂的案例应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余查资料,互相研究,以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课堂上,教师应给予正确引导,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是活跃的,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提高。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应督促学生做好充分的案例分析准备,指导他们查阅一系列必要的参考资料,为课堂案例分析写出发言提纲。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充当主角,各抒己见,形成热烈的讨论气氛,教师在旁起些指导性作用。最后在广泛讨论之后,让学生独立写出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要求学生不要照搬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要掌握在复杂多变的会计实践环境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问题导向学习旨在指导学习者构建起宽度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保持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从而形成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培养学生对自身能力和他人工作成果的评价能力;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作为团体成员与其他伙伴协作的能力,提高口头汇报和参与讨论的能力以及文献检索与写作的能力等等。总之,问题导向学习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思想在会计教学中随处可见,比如,常用的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其教学过程无一不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这为问题导向学习在本科会计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尝试把会计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更为新颖和有效的方法,从而提高整个会计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可以尝试在系统整合思想的指导下,以全面达成会计课程的目标为宗旨,以问题导向学习流程为主线,将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在问题导向应用模式的指引下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首先由教师围绕某个主题,通过展示案例、介绍背景或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促使学生采用相应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我国高校的会计教学中,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为了教学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教学是通过观察和参与现实或模拟的实践工作,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学习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只是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进行会计工作的思维,而如何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则需要会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经验。同时,会计又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程序和具体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动手锻炼才能逐渐熟练并掌握。这些都客观上要求在会计教育中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5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上一篇:军理试题整理下一篇:落第,落第赵嘏,落第的意思,落第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