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现状与分析

2024-07-08

贫富差距现状与分析(精选7篇)

贫富差距现状与分析 篇1

我国贫富差距研究现状

(孙海鹏 清华大学 北京 10008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我国贫富差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现状、探索原因、分析影响及提出对策四个方面,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综述了我国贫富差距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贫富差距 影响 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甚至悬殊,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正确判断我国贫富差距的程度及影响,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基尼系数为1,表示绝对的不平均。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社会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为“差距偏大”,0.5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根据经验数据,人们通常认为0.4是基尼系数的警戒线。

在近日出版的《财经国家周刊》上,北京大学教授夏业良发表文章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2009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在所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而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大多在0.24到0.36之间。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及行业之间等方面。

一是城乡收入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同我园大体相当的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体上是1.7倍左右。而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1985年为1.86倍,2004年公布的是3.28:1,2005年的数字是3.3:1,2007年为4.5:l[2]。有众多研究表明如果把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因素考虑在内,我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在6倍左右。南开大学的周云波认为,“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收入差距,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逐年增加。城乡收入差距占全国居民总体收入的比重超过50%,对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增加值占80%”[3]。这说明我国的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二是东部和西部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是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2倍,2003年为1.5倍,2007年为2.5倍。城镇居民纯收入东部地区1978年是西部地区的1.5部,2003年为3.5倍,2007年为4.8倍。

三是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的职工数不到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倍到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可能更大[1]。[2][1]我国贫富差距的影响

贫富差距具有一定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一般表现为正面功能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

2.1 合理的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4]

(1)合理的收入差距,既能激发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又能激发人们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奉献自己的体能和智能,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科技创新。

(2)合理的收人差距,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积累财富的积极性,有利于尊重和保护一切人民的劳动,有利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益和合法的非劳动收益。《物权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

(3)私营企业主的剥削收入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对于技术、专利、资本,如果你不准他获取收益,他就不会投入。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产生示范效应、劳动效应,鼓励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收入较高者为收入较低者起了示范带头作用,这就在客观上调动和激励了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

2.2 收入差距过大的负面影响

适当的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收入差距过大使消费倾向下降,导致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并且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人力资本的投资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贫富差距过大的影响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和政治问题,贫富差距过大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社会心理,引发社会不满情绪的滋生蔓延,影响人心所向,容易生成社会不稳定的心理温床。人们对收入差距的关注度非常高,并且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过大,大多数人会感到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不合理、不公平,很容易失去心理平衡,产生仇富心理,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彭文英(2010)认为贫富差距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主要包括因自卑而产生抑郁心理、仇富进而仇社会心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自闭心理等[7]。

(2)影响社会秩序,特别是会诱发违法犯罪活动,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首先,从犯罪率上看。据统计,1981~2004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从0.278迅速上升到0.462,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扩大了66.2%。与此同时,以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犯罪案件为例,198l~2004年,全国犯罪率从89起/10万人上升到363起/10万人,增加了3倍,犯罪率以6.3%

[8]的年均增长速度在快速上升。

(3)影响社会结构,容易导致社会结构失衡或畸形化发展,激化阶层矛盾,严重时会导致阶级对立和社会动荡。“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均衡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即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大多数,而贫富差距过大的危害之一就是产生“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激化底层人民的不满,这种不满往往会指向政府责任,尤其是非法致富、腐败贪污等,激化阶级矛盾,容易引发社会动荡[6]。[6]我国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贫富差距问题的形成与扩大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术界对于这一复杂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市场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加上行业进入障碍、城乡二元制结构、劳动力流动受阻等因素,行业、城乡、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巨大。这些差距中既有资源禀赋的原因,也有后天不公平因素的影响。(2)政府财政分配作用的局限性。表现为:一是在以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下,中低收入者承担了更多的税负;二是以货币收入作为个人所得税计税基础的做法,并不能保证对真正高收入者的征税达到切实的效果;三是以购买性支出为主的财政转移支出结构,有利于竞争能力强的高收入者;四是用于转移支付的资金不足、制度不完善。如用于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资金不足,大量低收入者难以获

得政府补助,进而维持生活;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足,而且在决定转移支付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权重低于政治因素权重,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反而更低。(3)人情为表象、腐败为实质的非法正常收入是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4)国企改制与国有

[10]资产流失。(5)农村土地征用中的财富转移。(6)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财富逆向转移。[9]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贫富差距的存在是合理而且是必需的,但问题是我们不能让差距过大,把握好”度”的问题。对于如何缩小中国现阶段过大的贫富差距问题。学术界有如下一些观点:

4.1促进农村发展,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其次,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再次,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最后,要充分发挥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扩散效应和辐射作用,全面调整劳动力流动及户籍政策、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政策及相关的产业政策,创造各种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此,要加快城镇化建设,使进城农民享有城镇居民同样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报酬;要尽快改革我国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等限制农民进城的种种政策壁垒,以适应人口流动的现实。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从财政、金融等方面落实给予中西部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加速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4.2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革税收制度,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初次分配要注重公平,逐渐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针对目前存在的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体现不足的情况,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应适当向劳动方面倾斜,提高劳动要素报酬水平,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

另外,采取措施,鼓励三次分配。三次分配是指先富起来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等方式,来帮助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改善他们的医疗、文化、教育和生存条件。三次分配是调节社会分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为富裕者进入社会救济领域开辟法律、社会、舆论通道。允许私人建立各种非营利性基金会,鼓励富裕者介入各种形式的慈善事业等。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调控手段。针对我国基尼系数不断上升,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国情,政府应加快完善税制改革,健全税收调节机制,强化税收征管力度。一是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二是改革完善财产税。

4.3 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当前的重点是尽快建立对困难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尽快制定和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失业保险条例》;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困难企业解决社会保险金和医疗费等的拖欠问题;出台针对低收入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群体参加的社会保险计划;建立政府与社会共担的医疗救助机制,解决城市低保人员和农民难以享受医保的问题;加紧研究《企业工资条例》,对工资的确定原则、依据、拖欠工资等违规的行为处罚力度等等作明确规定,保证低收入者的收入受法律保护;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层次的社会救助机制[5]。

4.4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坚持取缔各类非法收入 [9][5]

打破行业垄断,一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消除行政权力直接配置社会资源,缩小国家垄断行业的范围;二是审计、税务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制止一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政策,把福利货币化,隐性收入显性化[11]。

坚持取缔各类非法收入。取缔非法收人,必须从源头抓起,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强化对掌握权力和掌握公共资源的公务人员和机构的监督和约束,铲除腐败,缓解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依法惩处侵吞国家财产和以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一切腐败行为。

参考文献

[1] 夏业良.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超过美国[J].财经国家周刊.2010(12)

[2] 中国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 周云波,覃晏.中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 周智年.简析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理论月刊[J].2010(2):128~130

[5] 王明华.论贫富差距过大的危害及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J].2007,195(11):233~236

[6] 胡联合,胡鞍钢.贫富差距是如何影响社会稳定的[J].江西社会科学,2007(9):142~151

[7] 彭文英.贫富差距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625(12):88~89

[8] 王刚,张庆旭.论贫富差距对犯罪的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34(2):123~125

[9] 程婷.财税政策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思考[D].厦门:厦门大学,2009

[10]贺蕊莉.财政调节贫富差距作用的局限性分析[J].财政研究,2005(7)

[11]张光年.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7(6):35~37

贫富差距现状与分析 篇2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 根据洛伦兹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数值在0到1之间,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该国 (地区) 的社会贫富差距越大。

(一) 中国基尼系数所反映的社会贫富差距现状

2014年1月20日, 国家统计局局长公布2013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3。以下是我国官方公布的十年来基尼系数数据, 如表1所示:

注:该表数据来源于腾讯新闻网

根据国际标准, 基尼系数达到0.4为一个警戒线, 以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为合理, 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我国的基尼系数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 但是仍在0.47以上, 由此可见:我国的社会贫富差距很大, 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那么, 中国的收入差距, 与世界类似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 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在日本, 基尼系数一般在0.25左右, 德国为0.3左右, 而美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 发展中国家基尼系数一般较高, 大致在0.4上下。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在亚洲仅次于菲律宾, 并且超过了所有的欧洲国家。可见, 我国的基尼系数在国际上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与各国相比, 我国的社会贫富差距现状较为严峻, 下面我们具体从城乡、行业、地区三个方面来看看我国的社会贫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二) 我国城乡间的贫富差距

一些数据表明, 目前城乡贫富差距是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最主要的表现。下表2为2004-2013年间我国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比例, 数据是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得出。

注:该表数据来源于中国发展门户网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 十年来我国的城乡之间贫富差距呈现了一个倒U型, 即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但城乡人均收入比例都保持在3倍以上, 在07年和09年达到了顶峰3.33, 之后由于我国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有效控制和重视, 城乡间的贫富差距水平一直不断下降, 到2013年末的统计数据来看, 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5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896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3, 已经是十年来的最低值, 这使得有些学者顺理成章地作出如下推测:由于城乡间的贫富差距缩小导致中国的基尼系数有所下降。

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 绝大多数的国家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 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 中国名列其中。而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一般是在1.5左右, 可见我国的城乡差距之大。更早年间的数据显示我国1983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只有1.70, 这么多年以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乡居民的贫富差距总体上扩大很多, 这也是我国的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尼系数不断增长的来源。

(三) 我国行业间的贫富差距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实行的是“均贫富”式的分配方式, 这使得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极大的缩小了。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打破了这种平均化的做法,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 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形势不容乐观。

表3是2003-2011年九年以来我国的最高行业人均收入与最低行业人均收入之间的比例数据。我国的近年来收入最低的行业一直是农林牧渔业, 而收入最高的行业2003-2006年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而2007年至今收入最高的行业一直是金融业。

注:该表数据来源于历年国家统计局年鉴

表3的数据显示, 我国行业间的贫富差距都保持在四倍以上, 其中利用的数据全部是按照大类行业划分, 统计途径较为严谨。根据各国之间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差距的数据可知, 日本、英国、法国这一数据为1.6-2倍左右, 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在2.3-3倍左右。这表明, 中国的行业间收入差距巨大, 而事实上我国的行业间贫富差距已经是世界第一!这也是导致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居高不下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四) 我国地区间的贫富差距

由于地理位置、政策等不同, 导致我国不同的省份之间人均收入差距也很大, 如环沿海地区明显比西部地区的经济要发达很多, 表4是2004-2013年的全国31个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与最低的比例数据。

注:该表数据来源于历年国家统计局年鉴

由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从2005年达到最高10.51之后, 近年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2013年我国的地区间贫富差距达到最低水平4.43, 这与我国多年来一直实施积极发展扶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政策息息相关。但是我国目前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仍然过大, 应该继续致力于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见, 我国的社会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行业、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这三个方面。其中, 以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形势最为严峻, 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正在好转, 但是仍然高于许多国家。那么, 造成我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进行主要的分析。

二、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一) 国家政策导向原因

1、“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了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这一政策的实施的确使得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巨大的飞跃, 但是, 这一政策并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 一部分人确实先富裕了起来, 但是并没有带动共同富裕。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实施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生产力不够发达, 所以我国和许多的发展中国家一样, 都认为应该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兼顾公平, 只有效率优先, 才能更有效的提高社会生产力, 才能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思想。正是在这一普遍的思想下, 导致了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

3、“国企改革”政策的实施

上世纪90年代初的国有企业改革, 使得许多国有企业被贱卖私有化以及股份化, 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国有工人被迫下岗, 原本属于全民所有的国有资产突然间变成了某些私人的所有物, 导致许多人一夜暴富, 而另一方面, 许多人却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 直接成为了社会的弃儿。再加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建立, 对于那些下岗职工的关心与照顾不能妥善处理, 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急剧拉大。

4、解体集体化, 扶持私有化

改革开放前30年, 支撑全民经济的是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 农村表现为农民公社制度。而八十年代的“一刀切”政策, 使得许多人多年积累的财富一朝间化为乌有。所谓的“国退民进”导致了私有制盛行, 人民变成了为资本家打工, 而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私有经济必然产生剥削, 许多人朝朝夕夕地打工成就了一个个富翁的同时自己仍旧是一贫如洗。

5、淡化按劳分配原则

由于过分强调效率优先、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导致社会中按劳分配的原则几乎成为空谈, “按资分配”似乎成了天经地义。还有很多单位员工都分为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等, 享受着不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这就造成了社会分配不均。

(二) 经济发展原因

1、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阶段, 由于经济体制不健全, 许多经济法规法律还没有完全建立, 导致许多人非法经营、投机倒把赚取不合理的收入。有专家表示, 全国各种不正当的收入大约使我国的基尼系数上升了三成。

2、税收制度的不合理

我国正在进行税收制度的改革, 不可否认已经做出了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在我国最有钱的人却并不是交税最多的人, 可见我国的税收制度还有待发展。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还是以流转税为主体, 流转税主要体现着效率的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税制结构应该渐渐以所得税为主体, 和大部分西方国家一样实现公平的税负。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 真正用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开支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并没有增长, 应该说这一比例和同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个国家只有具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才能有效地解决救济失业人口的生活问题、解决老年人口的抚养问题等。贫穷人口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会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得不到减小。

4、发展速度差异

中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表现在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上。总体来说, 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而同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

5、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不一致不协调, 制约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户籍制度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农民相比于城市居民在社会上遭受着不平等的对待, 这势必会加剧我国城乡间的差距。

6、不平等竞争的存在

我国的经济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某些人利用特权垄断整个产业, 获取了高额利润的同时剥夺了另一些人的合法利益, 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现象。

可见, 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多面的, 这离不开我国的基本国情。那么我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如何保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真正的公平呢?

三、缩小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对策建议

解决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就是要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我国是一个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 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 下面分别从这三次分配的角度来探讨缩小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对策。

(一) 一次分配中的对策

一次分配是市场根据生产要素的贡献形成的分配, 注重的是效率, 为了有效的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我们在收入分配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情况。

1、注重初次分配的公平问题,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确立正确的国民收入分配观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 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但是片面的强调效率而忽略了公平问题会导致收入差距, 会对我国未来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

2、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我国目前许多社会体制发展仍不健全, 没有有效的起到调节经济、带动社会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分配机制、实施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健全的企业分配制度。

(二) 二次分配中的对策

二次分配中政府起了主导作用, 中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 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政府的宏观调控很重要。

1、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

目前我国对于教育经费、养老保险经费、医疗保险经费等关乎国民生计的费用所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水平。我国要加大这些费用的总投入, 并且保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步增长。

2、完善税制结构, 充分发挥税收在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我国正建立起一个依赖于税收的财政收入结构, 税制结构的完善与调整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再分配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消费税的调节功能, 还要建立社会保障税以及开征遗产税、奢侈品税、房产税等。

3、加强法制建设

现实生活中以权谋私、官商勾结、贪污腐败、假冒伪劣、走私投机等现象屡屡皆是, 对此我们要加强法制建设, 并且重拳出击, 严厉打击违法乱纪、钱权交易的行为。

4、打破国企某些行业的垄断, 但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我们要对垄断行业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降低民间资本投入壁垒打破垄断经营, 还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才能提高国企的竞争和管理水平。我们仍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只是调控过程中政府职责与市场的职责要分开, 不能侵害市场的利益, 要重视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

(三) 三次分配中的对策

第三次分配是在前两次分配的基础上, 以道德力量为支撑实现的个人财富自愿转移或者说捐赠。第三次收入分配在国民分配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之前的汶川地震以及刚过去的雅安地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形正是国民经济进行第三次收入分配的结果。我国目前第三次分配的规模、文化以及法律制度尚未形成, 应该说未来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1、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第三次分配的法律和法规

我们对于民间组织的审批以及核准制度要尽快地建立和完善, 还要确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明确民间自由组织的合法身份, 要建立对民间组织的监管法律法规, 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督促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2、建立慈善捐赠的税收减免制度

西方国家的非盈利事业之所以发展非常好主要是由于国家制定完善的减税免税政策, 而在中国, 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关于慈善款项的完整的税收减免政策,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人们的公益捐赠热情, 只有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 未来中国的慈善事业才能有光辉的明天。

3、我们要培育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慈善观念

中国千年来的文化倡导人们要乐善好施,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作为华夏子女更是应该将这些美德传承下去。

4、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慈善从来都不是富人的专利, 地震时期有些乞讨的老人都将积蓄捐赠给灾区。随着媒体的报道, 更加激发了人们的慈善热情, 而有些富豪却因为不捐和少捐被报道出来而受到社会的谴责, 最终不得已去捐款。可以说媒体在慈善事业的发展中起着推进器的作用, 使社会上的人更加明白哪里需要帮助, 哪里需要慈善。

摘要:文章以中国的基尼系数为引来探讨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现状, 再通过城乡、行业、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数据分析, 进一步强调中国贫富差距形势的严峻性并且探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最后从国民经济的三次收入分配的角度分别提出有效的建议, 从而达到解决中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基尼系数,贫富差距,收入分配

参考文献

[1]徐映梅, 张学新.中国基尼系数警戒线的一个估计[J].统计研究, 2011, (01) :80-83.

[2]段景辉, 陈建宝.基于家庭收入分布的地区基尼系数的测算及其城乡分解[J].世界经济, 2010, (01) :100-122.

[3]赵亮.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10.

[4]王琴.转型期建立与完善第三次分配的必要性分析[J].商业时代, 2011.

[5]许玲.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中国的贫富差距现状 篇3

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财产差距扩大的问题。

前不久,一位外国摄影师拍摄的一组照片在网上热传。照片中展示了复杂多样的北京,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有破败低矮的城中村;既有在儿童游乐场快乐玩耍的“中产阶层小花朵”,也有跟随父母卖菜、蹬三轮的孩子……虽然这场景不止北京,也不止中国独有,但仍令观者震撼、深思——我国的贫富差距现状到底如何?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

“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李实介绍,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越大表示分配越不平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为0.479,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这之后逐年下降,2014年的基尼系数是0.469。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3左右。李实分析说:“接近0.5的基尼系数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世界上超过0.5的国家只有10%左右;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都在0.24到0.36之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元春表示,0.47到0.49之间的基尼系数反映出目前我国收入差距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内部、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比较大。“比如说城乡差距大概有3倍,按照城镇工资统计,高收入行业和低收入行业有4倍左右的差距。”

“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财产差距扩大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李实告诉记者,以往人们大多把贫富差距等同于收入差距,但实际上,居民在资产方面的差距也是衡量贫富差距状况的重要方面。过去1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的财产差距扩大速度远远超过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个人财富积累速度非常快,人均财富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2%,房产价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5%。而农村的财富积累速度增长率只有11%,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一半。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显示,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财产不平等程度近年来呈现升高态势,明显高于收入不平等。家庭层次的财产不平等有两个特征:一、有家庭成员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财产水平明显高于在体制外工作的家庭,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财产的增长幅度也明显高于体制外家庭。二、中等收入家庭财产增长幅度大,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财产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复杂多样的成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差距有一定合理性,但由于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权力寻租造成的收入差距是不合理的。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哪些?

李实认为,“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强调平均主义,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进入市场经济后,强调按劳分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出现收入差距是正常的,有一定合理性。”

刘元春认为,客观来看,贫富差距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导致农村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向农村和中西部的投资,但在一段时期内,因发展的基点、条件不同,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及其居民收入差距仍会较大。“比如说同为公务员,东部省份和西部地区的最低工资、公积金缴存标准不同,福利、社保等也有差别,都会造成收入差距。”

专家们普遍认为,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部分领域改革不到位导致的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权力寻租等现象。

李实分析说:“当市场体系不健全,存在流动性障碍或市场扭曲时,收入差距加大的趋势就难以避免。比如说劳动力市场不统一,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在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轨制’运行;资本、土地交易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某些领域,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有大量的市场准入限制,使权力寻租带来非法收入、腐败收入……都是体制因素造成的贫富差距过大。”

专家认为,政府干预过多等,容易造成资源行业和一些自然垄断行业同其他竞争行业之间产生巨大收入差距。如一些人和群体依靠权力资源得到优先发展、优先致富甚至一夜暴富的机会,而被权力边缘化的群体,很难得到发展机会。

“在诚实劳动和市场环境公平的前提下,人们的收入有差距,这是合理的,社会能够接受,如对教育投资较多的人能获得更为优厚的职业待遇。但因起点、机会和过程的不公平所造成的收入差距,人们普遍难以接受。如阶层固化、流动性不够,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平等,个人努力创富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均等。比如说‘富二代’、‘穷二代’,这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社会财富的分享更加地不公平。”刘元春表示。

分化趋势初步遏制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基尼系数实现“六连降”,但“新常态”下缩小贫富差距面临更多挑战。

刘元春表示,中国在过去的5年中,居民收入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2008年达到“峰值”后,基尼系数有所回落。这主要源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4万亿投资主要投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上,带动了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需求,这几年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一直增长较快。再加上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政策、投入都向农业、农村倾斜,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低保等基本保障制度全面建立,都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低于2013年的0.473,实现“六连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75,比上年缩小0.06。

李实则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也在增加。因此,尽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但“二维效应”发生了作用,许多人一方面对富人收入增长较快不满,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收入增加感到慰藉,社会心态相对稳定。

李实认为,未来几年低端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增长较快,甚至有可能下降。如果不加快改革,统筹考量我国的就业结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可以预见收入差距会加大。

刘元春表示,贫富差距近年来还有一个新情况值得重视。“以往谈贫富差距、收入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是核心。从2006年开始,城镇内部的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资本存量不公带来财富增量不公,比如说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使房产快速增值。资本赚钱越来越容易,劳动赚钱越来越困难,经济生活的变动往往给富者带来发财的机会,给贫者带来损失。”

此外,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贫富差距便会趋向稳定化和制度化,成为一种很难改变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流动通道也将被严重堵塞。

研究表明,收入差距过大,会降低一个国家的平均消费倾向,消费不足会带来内需不足,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缓慢;还会影响到低收入人群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穷人和富人之间,难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它会使赖以实现机会均等的制度和政策失灵,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2万美元就是一个高收入国家。可能在未来5~10年我国就能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否则将大大增加我们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李实说。

链接:其他国家的贫富差距情况

据了解,在欧美发达国家中,美国的贫富差距比较显著。欧洲国家的基尼系数大部分在0.3~0.4之间,美国2007年的基尼系数达0.45,2013年基尼系数约0.47。在亚洲地区,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的基尼系数较高,在0.5左右。日本、韩国的基尼系数约为0.26。拉美地区,巴西、阿根廷的基尼系数较高,均大于0.5;非洲基尼系数较高的国家集中在南非,约为0.6。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都很关注贫富差距现象。根据联合国经合组织的统计,全球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已从50%下降到30%,说明全球的贫富差距水平都在拉大。国际上近年来关于节制资本、限制金融高管收入的呼声很强烈,欧美等国家对此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对当前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篇4

[摘要]贫富问题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社会上存在贫富差距是一种常态,在某种程度甚至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然而如果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危及社会稳定损害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失范现象肆意蔓延,从而最终破坏社会的健康发展。目前中国已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因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国当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贫富差距现象思考措施

一、贫富差距的含义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 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对当前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

当前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财富和收入差距上,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和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因此,研究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根据现实状况制定合理的对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证我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从细的方面分析贫富差距体现在权利上的差距,知识上的差距,还有收入上的差距。从宪法上讲,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可是这些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人身上。当然,这本身就是一个制度上的难题。可是,公民在把权力交给人大,交给政府代替实行的时候,人民大众的权力就落在了极少数人的手中。让代表们去执行权力在理论上说无可厚非。可是,某些代表却在利用大众的权力谋自己的利益。而宪法所赋予民众的监督权也没有很好的落实。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小农意识,以及对达官显贵们在心底深处的那一丝惧意,使百姓们只能委曲求全。在农村,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老百姓根本就没有真正懂得“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含义,那些官员们也没有真正懂得什么叫“国家公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老百姓不敢真正去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力。因为他们懂得一个词 “官官相护”或者叫“民不与官斗”。官员将权力“私有化”,是有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基石。而这导致了贫富差距。

知识上的差距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一个原因。当然,造成知识差距的原因还是在贫富差距。所以,这两个事件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中国,相对于农村来讲,城市在教育、医疗、交通等等各个方面都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改革之初,邓小平曾经指出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先富后富问题,也就是贫富差距问题,但这种贫富差距是以辛勤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的,它有利于提高效率,是通往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为党的政策所鼓励和允许。应当承认,在先富起来的群体中,多数人是依靠党的富民政策,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发家致富的,对这部分人,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支持和鼓励,并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全体人民共同致富。合理合法的致富确实起到了标示作用,广大人民对此也是认可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贫富差距确实有不合理不合法的因素。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与此相关的体制、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还很不完善,各种经济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市场运行机制尚不规范。一些人在改革初期钻政策空子大捞一把;一些人借工作之便贪污受贿;一些人偷税漏税,把巨额国税转化为个人所有;一些人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坑骗人民群众而从中牟取暴利。此外,有些行业因行业垄断,缺乏竞争,服务低劣,但收入偏高,与其他行业形成了不合理的行业收入差距。

总体来分析我国目前各行业间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差别过大是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现有的已经形成的平均利润率最终又是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息息相关。通过对比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问题的理论,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平均利润率是一种不完全的平均利润率。

三、对当前贫富差距的思考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第一,极端的贫富两极分化,势必引起社会动荡。中国人自古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国历史上,多次的政权更迭,都是社会矛盾尖锐化上升到一定程度导致。故而贫富不均现象若听之任之,势必是国家发展的祸根。第二,贫富不均产生原因很复杂,但其中重要一点即近年私有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容否认,私有经济一定程度刺激生产者加大生产强度,提高生产者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者本身与雇佣工人之间,多少会存在资本主义所谓“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而国家难以从中进行干预。所以不能准确把握贫富不均这一问题,对社会影响决不只停留在简单的表面现象上。

第三,邓小平所指“富裕”,是个宽泛概念。满足温饱,是富裕,腰缠万贯,有车有房,也是富裕。具体而言,富裕无止境。而“先富带动后富”,如何带动?依靠法律还是任其发展?我们肯定先富所带动的巨大社会效益,那遏制先富过快是否等同遏制经济发展?又怎样保证贫富差距不再加大?都是一时难以定论,都需深入思考的话题。

第四,课本所提“注重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等做法,都属国家宏观动作,具体到个人,能否真正落实,还须时间证明。人对自身环境的满足程度与自己的生活预想总有差距。“人心不足”的心理状态,能成为上进的力量,也能成为对社会不公的谴责。国家责任所在,即是弱化缓和这些矛盾,这不仅需要国家不断加大对经济的监管力度,也更需要大众个人的不断努力。

四 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

现在我国所面临的现状就是社会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地被拉大,因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尽快构建一个完备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已成为当前中国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首先,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其次,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一是理顺收入分配体制,缩小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二是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根本改造,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工作。

再者,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最后,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差距。一是利用税收杠杆调节个人收入。主要是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收居民财产征税,在原有房产税、车辆使用税、契税的基础上,增加不动产税、土地税;征收商品税,纳税人可将税赋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直至最终消费者,尤其是个人高消费者;征收遗产税。二是改革工资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制订扶贫性质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行城乡平衡发展战略。支持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持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界限,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就此问题我们必须进行深入思考,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高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

[2]刘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扩大 17年间增加12倍 北京商报

[3]郭爱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4]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5]李中华,透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拉大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分析 篇5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分析

韩伟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学号12212078 摘要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显著。本文主要阐述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提出了一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贫富差距 成因 对策

一、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

(一)贫富差距概念的界定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财富差距和收入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是狭义的概念;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是广义的概念。我们在这里主要涉及狭义的概念,贫富差距表现为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状况。

(二)贫富差距的表现

现在国际上衡量贫富差距的主要指标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0.3以下为平均状态,0.3-0.4为合理状态,超过0.4表示该国贫富差距过大,超过0.6说明该国已经严重两极分化,处于社会动荡的边缘。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基尼系数为0.28,在当时我国还是一个收入分配比较平均的国家,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基尼系数急剧上升,早在199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就已经达到0.4的国际警戒线,2004年上升到0.47,2008年就已经达到0.53,到2012年,当我国的GDP位于世界第二位时,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61,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贫富差距问题还表现为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状态,即分配收入的“马太效应”。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现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如果再不对这种现象加以遏制和改善的话,整个社会就会出现两极分化,也即意味着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问题发展到了最为严重的地步。这一现象因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城乡间差距、地区间差距、行业间差距三个方面。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其中农民占据全国人口总数的62%左右,所以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看,199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86元,前者为后者的2.2倍,而到了2007年,这一比例扩大到3.7倍。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 元,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城乡居民的财产差距高达15倍。因此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已经非常明显。

2、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提高幅度的差异却很大,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一般来说,低收入增长地区都集

第 1 页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201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中在中西部。据学者研究,2008年,我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已达到26%,而如果从城乡收入差距中各地区对全国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已高达58.3%,东部地区为37%,这表明,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就越加明显。据统计,2007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市,为 23622.73 元,最低的是甘肃省,为 10012.34 元,两者相差近2.36 倍;而农村的差距则更大,农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上海市为10144.6 元,最低的是贵州省为 2373.99 元,两者相差近4.27 倍。

2、不同行业之间的职工收入差距悬殊

20世纪 80 年代,中国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基本保持在 1.6~1.8 倍之间。90 年代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倾斜,行业收入差距表现出逐步扩大的态势。2005 年,石油、烟草、电信、水电气供应、金融等垄断性行业的职工总数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其收入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且收入中相当部分来自行政垄断。至 2010 年,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和平均工资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收入差距已扩大到4.2倍之多,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 5~10 倍之间。垄断行业凭借其在市场中占有的垄断地位而获取了大量垄断利润,其垄断行业的职工也相应获得了较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以及行业间工资差异呈持续扩大的趋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二、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

(一)自然历史原因

1、自然地理差异

一个地区的区位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素质及原有的经济发展基础都是该地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东部地区背负大陆,面临海洋,地势平缓,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开发时间长,人们的文化素质较高,人口密集度高,需求量大,所以,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好,各方面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可以吸引大量投资,使得资本充足,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使得人均收入高。而中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自然资源缺乏,人口相对稀少,开发难度大,缺乏投资资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均收入偏低,从而形成贫富差距。

2、历史积淀的因素

(1)我国文化传统中有“不患寡而患不均”,崇尚大同的平均主义思想较为强烈。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在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要高于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这是属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和“不正常”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整个社会获得了一种正常的发展,并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这样就激发了民众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传统的平均主义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2)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逐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以价值规律为基本规律的市场经济本来就具有使收入差距扩大的动力,它使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益。这种依照优胜劣汰规则展开的竞争,必然形成各企业及劳动者之间在收益上的差距和在富裕速度与程度上的差别。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带后富”的提议,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带后富,再拉动他人共同致富国家制定发展政策时,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发区等地区,在税收、信贷、投资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实行了区别于中西部地区的

第 2 页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201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样促使这些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必然使得地区间国民个人收入之间的差异性明显。

(3)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从政策和体制上将城乡分割为完全不平等的两部分,不论在社会地位上、经济地位上还是政治地位上,城市居民都高于农村居民。为了优先发展城市工业,国家通过农业“剪刀差”的形式来为城市的工业化聚集资金,其主要方式是国家通过人为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和人为提高其工业产品销售价格的方式来获得“剪刀差”,从而把农业产品的利润转化为了工业产品的利润,国家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工业化聚集原始资金,使得城市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然而这种方式扭曲了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价值,使得农业产品的价值被人为低估,造成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并且长期得不到提高。并且我国农业主要集中在种植业,而畜牧业和农村加工业都不发达,这都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经济”战略,对城市建设投入过多,而对农村发展投入过少造成的。同时,我国的城乡户籍制度也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能享受到和城市居一样的福利待遇,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另外,教育因素对贫富差距的影响,也从隐性转变为显性,中国城市和乡村的教育设施、科技设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内部教育氛围良好、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乡村教育设施不齐全,农民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乡村的人均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从而产生区域的文化思想差异,带来的经济发展效率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城乡二元经济的壁垒不仅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增收难,同时逐渐扩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弊端

1、国有垄断行业不规范

我国在经济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对于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实行国有垄断经营,这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这些行业包括供电、供水、电信、邮政、铁路运输和金融保险等部门。这些国有垄断行都受国家的高度保护和控制,甚至还被国家赋予一定的行政权力,国家对于这些行业也有着很高的进入标准。因此,这些垄断行业凭借着这种垄断优势而获得了超额垄断利润,而且在行业由于政府实行行政性价格管制而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而这些高额垄断利润和财政补贴中的一部分就转化为了垄断行业职工的高收入和高福利,这使得垄断行业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与一般行业相比明显拉大,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有公开资料称,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行业的员工从业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其收入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与此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石化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2、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

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和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在收入水平上即使按劳分配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由于对资本等生产要素占有量的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等非生产要素所带来的非劳动收入自然也存在差异。同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性的道路,制度的不完善为各种权力寻租和贪污腐败提供了体制性空间。政府配置资源的紊乱和监管的不到位是权力寻租产生的根源,权力寻租会产生大量灰色和黑色收入。通过“设租”“寻租”交互运动的方式用资本换取国家领导干部手中的所掌控的经济优势获准权,这样一方面加剧了企业之间因不公平竞争而导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也使一些官员在行贿过程中获取了

第 3 页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201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高额的灰色收入,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

3、我国的税收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税制不完善,税收征管上的漏洞较多,税收不但没有达到有效控制贫富差距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首先是税种设置不合理且调节不到位。目前我国对个人收入调节的税制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个人所得税,其他的相关税种要么没有建立,要么功能不够,如财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障税等等。其次对偷逃税行为打击不力。由于全社会缺乏依法纳税的氛围,加之执法方面的原因,我国在税收过程中,对各种偷税、漏税、逃税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人通过偷税、漏税等手段非法致富。这种不健全的税收制度,一方面使一部分人的财富迅速加大,另一方面又使国家缺乏进行必要再分配的资金和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援助弱势群体,从而加大了人们贫富之间的差距。

4、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它本身不会导致人们收入差距的无限拉大,真正导致社会成员贫富差距悬殊的是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和市场经济配套的相关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不能对市场竞争中的弱者进行及时的保护,就会导致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社会现象。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包揽为特征的单一型社会保障制度,这种保障制度覆盖小,资金渠道狭窄,管理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等,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兼顾社会公平,无法适应新体制的需要,致使我国社会保障供需失衡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主要靠工作单位来解决,而一旦面临失业,他们的生活马上就没有了保障;而农民家庭主要靠自己解决,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自身根本就没有能力解决,再加上乡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还没有制度化,致使部分地区贫困者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有8006的劳动者与老年人没有基本养老保险,90%的人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大多数产业工人缺乏工伤保险,绝大多数女职工没有生育保险,而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的社会福利则更加显得比较欠缺等等。虽然各地均出台种种社会保障政策,但往往是因为投入不足、管理不严、落实不到位,只能是形同虚设。由于这些群体在市场竞争中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社会又不能够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救济和保护,就必然进一步导致了他们生活的贫困。

三、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基本对策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间、区域间的和谐发展

1、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实行“三农”政策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发展,关键是要贯彻执行“三农”政策,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更快地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城市工业已经初步建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已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首先应深化农村的各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壁垒。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其次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生产技术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最后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的战略,促进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提高城市化率,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一样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间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筹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打破空间阻隔、地方壁垒,第 4 页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201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首先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发展重点工程和开发优秀特色资源,加强西部人才开发,加大东中西协调互动力度。其次要积极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支持企业联合重组和装备研发制造,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发挥地区优势。再次要落实中部崛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承接东部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最后鼓励东部地区不断推动体制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时说:“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并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就要求我们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要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因此,首先,要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并健全要素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大薪酬调整的初次分配薪酬调整的力度,我国对于传统农业以及一些依靠人工劳动力的工作的薪酬分配相对较低,应该适当的修改相关制度,对农业以及以人工劳动力为主的工作进行薪酬的上调。其次,要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使得偷税漏税的行为大大减少,适当修改个税在各薪酬的纳税比值,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水平,从而对穷人进行有效合理的保护,对富人进行更为合理的税的征收。再次,要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更加注重公平。

1、加大政策扶贫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国家要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补助支出,帮助地方重建公共财政。各级财政要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用在财政支出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特别是要将农村人口纳入国家财政支持的社会保障范围内。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范政府和市场行为

首先,要加快制定行业规范和市场准入法律的规定,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对政府垄断的行为和价格加以限制。提高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国家垄断行业的范围,减小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差距。其次,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增强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对公务员实行财产申报制度,严惩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的不正之风。因此我国一方面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玩还是那各种社会制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从而堵住权力寻租的漏洞,从根本上防止腐败蔓延和非法非正常收入的产生。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法治,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非法收入,以法律的威慑力遏制不法行为,规范政府和市场行为。

参考文献

[1]新浪财经百科.基尼系数

[2]国家统计局.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J].中国国情国力,2001:29一30 [3]查俊峰、张超.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浅析[J].中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2 [4]张理海等.我国贫富悬殊的现状、成因及解决的建议[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373 [6]魏杰.建立新的收入分配体制从分配不公平走向公平分配仁M〕.东方出版社,1990 [7]杨宜勇.公平与效率队」.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8]王贵秀.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律建设〔M〕,1998,12 [9]张道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0]陈文通.科学发展观新论仁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第 5 页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201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贫富差距现状与分析 篇6

本次调查有三个主要内容,第一,您认为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大吗?到了什么程度?第二,“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第三,在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中,您认为哪些因素是最不可容忍的?分别就人们对我国目前贫富差距问题的程度、成因和对某些成因的厌恶程度进行询问。

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96份,其中书面问卷66份,网上问卷430份。66份书面问卷中,教师12份,研究生24份,本科生30份。430份网上问卷中,有389份来自于华商网,该网站的一项民调显示46%的网民月薪为700-1500元,另有41份来源于凯迪网络,该网站民调显示大多数网民的月薪在2000-4000元之间,而且上述两个网站上都有一些网民自称是下岗人员。可见,这次调查的对象不论从收入层次上看,还是从行业、职业上考察,基本上涵盖了城市社会的各个阶层,其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本次调查结果参见附表。

附表: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社会调查结果

票数百分比

一、您认为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大吗?到了什么程度?

很大39880.24%

大8617.34%

中112.22%

小10.20%

总投票者496100%

二、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可多选)

市场分配15740.05%

财政分配17444.39%

腐败问题32582.91%

农地征用12231.12%

城市房屋拆迁8521.68%

国企改制21554.85%

股市违规操作10927.81%

其他8220.92%

总投票者39

2三,在上述原因中,哪些原因是最不能容忍的?(可多选)

市场分配296.00%

财政分配4910.14%

腐败问题32467.08%

农地征用285.80%

城市房屋拆迁91.86%

国企改制6012.42%

股市违规操作132.69%

其他173.52%

总投票者48

3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1.对“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确实很大”的说法社会认同感高

在回答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程度的496份问卷中,有80.24%的人选择了很大,其中有4人用了“巨大”,19人用了“非常大”来描述,也有人用

“天上和地下”、“孙悟空的一个跟头”等词汇来表达。只有1人认为我国的贫富差距小,11人认为我国的贫富差距为中。也有人用“我的这台台式电脑4000元,比我所看到的不发达地区人家的所有家产还要值钱”这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问题。还有人用“干柴已备只缺星火”的说法来强调贫富差距大到必须予以正视和解决的地步。

人们对“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确实很大”说法较强的认同感,也证实了笔者文中的观点,即我们必须正视贫富差距问题,并应力图尽快缩小这种差距,这是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腐败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因

在回答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可多选)的问题时,有82.91%的人认为是腐败,排第一位,并有人指出“腐败是其他原因的总结”;选择国企改制的人占54.85%,排第二位;选择政府财政分配的人占44.39%,排第三位。这种排列支持了本文腐败是贫富差距成因中的关键性原因的观点。有趣的是,有网民认为“炒股是自愿冒险,本身是投机,投机就有成功有失败”的提法,支持了本人的股市违规操作不应算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的观点。

列在“其他”一项中的表述以“制度”一词最多,“宪政”居其次,“不公平的竞争规则”居第三。也有人用“政治体制与经济改革不同步”、“图有宪政政体的虚名,国家权利被不受民众监督的少数人滥用”等词语来表述,更有人直呈“制度是根本腐败是表面”,“司法不独立,新闻监督力度不够;弱势群体上升空间被强势集团垄断,弱势群体生存空间被强势集团挤占”的看法。这与我们文中所讨论的建立有约束政府、杜绝腐败的观点是一致的。

3.腐败为“最不能容忍的”问题

在回答“造成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中,您认为哪种是最不可容忍的”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是腐败,占67.08%,第二位是国企改制,占12.42%,第三位是财政分配,占10.14%。说明腐败是一个众夫所指的问题。同时,对财政分配提出质疑的人也占有一定的份额,说明人们一定程度地认识到了政府财政的顺调节作用,并且觉得难以容忍这种非劫富济贫式的分配,希望政府承担更多的公平分配责任。

有人认为将腐败说成是改革是最不能容忍的,反映出人们反感某些官员以改革之名行利己之实的做法;也有人认为“富穷不能怨人是对的,但中国的问题是竞争太不公平”,反映了对机会均等这种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的诉求;还有人认为“医疗、教育问题上政府失职”、“收入比如是你200倍的人交的个人所得税不会比你交的更多”、“是国家机器没有有效的行使自己的权力来消灭导致贫富差距增大的显在的和潜在的因素”等问题是最不可容忍的,说明人们在呼吁政府职责与政府权利要对应,政府应该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多发挥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4.贫富差距问题的受关注程度高

贫富差距现状与分析 篇7

关键词:贫富差距,收入分配制度,发展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抓住我国经济大发展的契机,迅速实现了资本的几何式增长。但在这批人先富起来的背后,是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如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落实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和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成为了我国今后在全面实现小康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因此,现阶段提出贫富差距的一些思考,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

根据2016年最新发布的我国贫富差距数据显示,我国贫富差距中彰显出的最主要现状是在收入最高的1%家庭拥有着全社会三分之一的财富,而收入最低的四分之一家庭总共享有社会1%的财富,这一数据表明,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财富分配不平衡的现状也较为严重,这种财富除了包括经济财富外也包括卫生、教育等资源,在我国的贫富差距显现出的特征是我国贫富出现失衡,极富与极穷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但是处于中间阶层的大多数民众较为安于现状。

在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 中数据现实,我国社会财富分布不平衡的状态较为严重,在我国发展的近三十年中,基尼系数呈现不断上升的状况,从80年代至今由0.3左右上升到了0.45,在2012年基尼系数达到了0.474,大大超出了基尼系数的警戒线,表示财富分配极度不均衡。总体来说,我国财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第二是在我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第三是我国东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增大。

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制度也在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分割点,也是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探讨的话题界限。

(一)改革开放前的分配制度

在改革开放以前,根据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的不同,在农村和城市,收入分配制度也具有不同的分配方式,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分配制度主要是按劳分配的形式,根据每个人劳动多少的程度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表现的过于平均,不能够很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人们进行生产创造的积极性,使人们变得懒惰,缺乏劳动动力。对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而言,主要实行的是合作社形式的分配方式,通过每一个农民的劳动力能力、劳动力表现进行每日记工分,通过每年工分的记录情况在年终的时候进行分配。对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居民而言,主要实行的是工资式的分配制度,在1956年以后改为货币工资分配制度,以货币的形式进行分配。

(二)改革开放后的分配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除了按劳分配以外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例如,产权分配、经营权分配等,结合这些多元化的分配方式, 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我国经济出现快速繁荣发展现象,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逐渐提升。但是,伴随着这种分配方式下的经济发展也开始面临新的问题,部分先富起来的居民开始通过各种不合理的消费形式进行价值体现,新富起来人群的出现并没有带动另一部分贫穷居民致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与贫穷居民之间的收入两级分化,虽然新的分配方式带动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但也加剧了贫富差距。

三、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收入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多元化收入分配制度下,人们的收入来源也变得多元化,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另一部分人后富的政策理念下,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近年来,随着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加速,在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中的贫富差距也更加明显。 据近几年来基尼系数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基尼系数连续超过了0.4的警戒线,数据是我国贫富差距现状的表征,较高的基尼系数体现出了我国居民在个人收入上的差距,富者更富、穷着更穷的社会现状导致我国贫穷人口不断增加,由贫穷导致的社会不法现象也不断加剧,个人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城乡收入

我国城市与乡村在经济发展中的发展差距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市与乡村间的经济差距也并不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中具有更多的经济发展机遇与经济收入方式,城市化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多元方式,乡村中单一的务农经济方式导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明显加大, 虽然近年来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及高科技农作设备的研发为乡村居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但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城乡差距依然面临着很大问题,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

(三)区域收入

我国领土地域广阔,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对资源进行了统一的计划性统筹分配,各区域之间的地域优势并不明显,居民间的经济收入方式与经济收入水平差距不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按照鼓励一部分居民先富起来的政策为东南沿海地区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扶持政策,对东部地区而言,政策的支持加上便利的地理位置,为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优势,尤其在国际化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东部地区与其他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优势显得更为明显,相较于东部的发展,西部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东西部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两极分化严重。

(四)行业收入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行业多样化、垄断行业的存在都导致了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行业中所拥有资源的多少、垄断的经营过程都导致了我国不同行业间的经济收入差距较为明显。总体来说,我国金融、保险、互联网等行业的经济收入较高,为科学研究及技术行业,农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工资处于最低状态,垄断行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具有其他行业没有的资源、技能优势,这种现状也阻碍了垄断行业发展竞争力的步伐,行业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城镇收入

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及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但在带动部分居民、部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面对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潮流,也对一些不具备资源、人才优势的城镇居民造成了不良影响,他们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改制过程中面临着失业、下岗,对这些城镇居民而言,他们逐渐失去了保证自己基本收入来源的途径,失业带来的经济问题为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带来了困难,他们开始走向贫困的经济生活,居民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城镇收入中所面临的问题。

四、解决现行收入分配制度中问题的策略

(一)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面对个人收入不均衡的现状问题,国家要不断根据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现状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行完善,依靠市场中的效率分配与政府公平分配两种方式的相互结合,在各个行业、阶层、群体间进行经济收入与资源调配。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之下,根据社会现状,加强激励形式的分配制度,并且将财政、税收等多种经济分配工具综合起来,在规范各行业个人收入的基础之上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通过相关政策的扶持保障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

(二)完善政府财力分配制度

政府作为调节分配制度的主体,应不断完善对政府财力的分配制度,将区域、城镇、间的收入差距进行合理的调节分配,这种制度完善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政府可以完善税收制度,在合理税收制度建立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税收。其次,要依照法律完善政府中财务资金的预算机制,通过预算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保证政府和谐有序发展。再次,要加强政府责任机制的完善,在明确政府财力应用范围的基础上减小收入差距。最后,要对政府资金的使用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在以法律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建立中加强资金资源的使用率,提高政府效益。

(三)完善税收调节分配制度

税收作为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手段,在不断完善税收分配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税收模式的合理利用,通过各行业、各阶层收入的具体分析建立完善的税收体系,通过对垄断行业进行税收调节、个人所得税的改进、高收入人群财产分配税务的调节、社会保障费改税等方式,加大对逃税、漏税的管理与惩罚力度,在不断调节完善税收的过程中缩短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进行合理的收入分配。

(四)完善转移支付分配制度

通过转移支付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充分利用税收、价格等收入分配工具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人群、阶层、城乡进行分配调节,以法律为基准在明确各地区政府财政支付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完善,强化价格转移支付在各阶层收入中的调节作用,政府通过价格政策的引导,保障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利益,利用利率分配对转移支付的调节功能予以承担,进而对高低收入人群的存款收益差距进行调节,缩短不同收入人群间的收入差距。

(五)完善社会保障分配制度

社会保障分配制度的完善是主要针对低收入人群进行的,通过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及公民保险机制的健全,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统筹政策与资源,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支持,通过养老金、保险金、低保等政策的事实,在对城乡居民进行收入协调增长的同时缩短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尤其关注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医疗、教育、住房等资源的分配保障体系,在政府与双险合作的基础上对弱势群体进行利益保障,从机制上缩短收入差距。

五、结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为了缩短人民群众之间的贫富差距,国家通过对造成贫富差距的因素分析, 在分配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制度的推进,不断为缩小收入差距提供帮助,在注重以人为本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上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通过分配制度的保障减少区域间人民群众的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1]戴桂英,张瑾,刘浩,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J].全球化,2014(10).

[2]韩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3]谢强.论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及应对之策[J].探索,2012(2).

[4]田晓慧.健全和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路径探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2.

上一篇:巴洛克风格案例分析下一篇:学校领导慰问退休老干部 共迎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