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

2024-09-25

1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精选8篇)

1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 篇1

赴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路径的典型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10级电气信息类专业

姓名:余文成学号:1005076018

【摘要】当前,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问,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旦大学生毕业后长期无法就业,或就业率过低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本文通过对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所面临的形式以及就业前景进行探索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路径

【正文】

1当前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式

毕业生供需矛盾极其突出。从2001年至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630万,是扩招前的6倍

2009年6月16日,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公布(该调查涉及的样本包括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截至5月底,2009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而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630万。

从以上数据来看,近年来,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每年增量多、压力大,使得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预计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增长,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2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吸纳毕业生能力减弱。

(2)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

(3)世界经济不太景气,使得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各大国际企业采取收缩战略,大幅裁员。

(4)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过去的低工资高就业的形式已不适合市场经济。

3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1)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刚性增长。多年来,各地的不少高校都实行扩招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将给他们未来就业带来更大的困难。

(2)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

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

(3)人才类型短缺。复合型人才是最受企业单位所欢迎的一种社会人才,占到社会总需求的一半多,这是市场上真正短缺的人才;其次为创新型;再而分别为技术型、应用型、智能型等。提高技能是一方面,加强人才素养也是重要的一环。在我县,现如今各单位都在招不同才能的人才,他们所要求的是要全面型、综合型的人才

4毕业生的就业途径

(1)考取公务员。近年来,各大高校扩大生源,增加招生力度。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伴随而来的是工作压力,就业难度骤增。公务员考试,作为除考研外的另一大学毕业生的热门去向,也随之成为人们所日益关注的话题。公务员考试时间、公务员考试大纲,公务员考试辅导、申论等考试资料一度成为各大高校毕业生所乐道的话题。

(2)人才中介机构。随着人才市场的形成,人才中介机构也应运而生,这也是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该途径需要缴纳一定中介费,但不用自己跑,比较省心、可靠,但一定要注意就业安全问题,严防受骗。可主要考虑就业指导中心推荐的有关中介机构。

(3)媒体。在传媒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受到了招聘机构和求职者们的共同青睐。

(4)通过社会实践或就业实习基地就业。社会实践是同学们自我开发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取得就业信息甚至直接谋得职业的大学生不乏其人。因此,同学们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了解社会,提高思想觉悟,培养社会能力的同时,要做一个收集就业信息的有心人。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实践环节是毕业实习。实习单位一般比较对口,通过实习可以直接掌握就业信息,如果在实习过程中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也是一个很好的就业途径。

(5)由团中央和教育部共同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从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派一万名志愿者到西部服务。每年全国各院校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与西部计划,积极报名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6)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管部门,在长期的工作交往中与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了大量的人才需求信息。

(7)通过社会关系就业。许多单位往往通过熟人推荐的方式招聘员工,因为熟人推荐的人比较可靠。所以提醒你就业时千万不要忘记老师、父母、亲戚、同学、朋友、朋友的朋友,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获取就业信息,如果能得到直接推荐,那再好不过。此方式是最传统的就业途径,但却是最可靠的,成功率也是最高的。

(8)人才中介机构。随着人才市场的形成,人才中介机构也应运而生,这也是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

(9)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同学们毕业后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或自己所学知识、个人发明、专利等科技成果,以合股、参股、自营的形式开办公司。

(10)境外就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加入 WTO,部分毕业生到国外继续读书“深造”,另外有不少毕业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到境外的企业去工作

(11)继续深造。如专科毕业后升至本科院校进行深造或本科生考研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历层次,也缓解了就业矛盾。

(12)灵活就业。如家教、中介服务、设计员、自由撰稿人、自由作家或从事股票、期货、证券买卖经纪人等,但一般需要相关资证。

【结论】根据本次的调查显示,虽然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还很艰巨,但是,其就业途径还很宽广,就业机会多。因此,高校毕业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时刻做好准备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致谢】本次调查能圆满完成,离不开中国大学生资源网站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忠心的感谢你们。

1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 篇2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分析,对策

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 毕业生人数逐年骤增。除此之外, 从整个国家来看, 正在优化资源配置, 调整经济结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大量企业在职人员跳槽现象严重与毕业生抢夺就业市场资源。同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 这样一来, 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形势越来越严峻。

1.2 用人单位盲目招聘

面对今年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 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水涨船高, 原来招专科生的岗位变成招本科生、本科的岗位变成研究生。某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 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 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还有一些用人单位缺乏对学校课程设置的了解, 只认专业名称, 导致很多专业名称设置过宽的毕业生就业难。

1.3 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 大多数毕业生希望去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 而一些偏远的中小城市受到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无人问津, 导致就业资源利用不充分。在专业结构上, 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不做就业调查、就业预测。不是只顾理论教学, 就是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 造成人才供求不平衡, 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1.4 大学生本身条件和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 学生的入学基础不平衡, 加上高校的软硬件设施也都很难及时调整合理, 所以导致学生质量的下降, 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但是学习成绩差, 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或者计算机国家二级, 造成与很多用人单位交之失臂。就业期望值较高, 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 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 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和勇气, 不敢竞争, 由于自卑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 产生不良心理现象;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单位选择过高, 看重国家机关、国企等大单位, 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 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2 就业对策

2.1 分析就业形势, 从容面对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 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 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 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预计我国在未来几年内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 劳动力大量闲置现象。但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 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 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此项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 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为一种表象。相对于大量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 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只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 摆正就业心态, 相信在这场所谓的国际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2.2 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 实现双赢

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 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同时介绍学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计划, 合理推荐, 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合适的毕业生进入到合适的企业, 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 更增加了企业对学校的信任, 有助于校企长期合作、定向培养等, 为学校稳定就业途径添新力量。

2.3 调整结构设置, 最大化利用资源

2.3.1 就业指导

除了让学生知道如何写好简历, 正确对待面试, 认真笔试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了解国家政策。例如,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的“三支一扶”政策,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的政策,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政策, 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等。同时, 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了如“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多项就业项目。积极向毕业生宣传各项就业政策, 并根据实际情况, 引导毕业生积极了解和使用这些政策, 促进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达到就业的目的。

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 从而有针对性提高学习兴趣。采取一对一的对话模式, 帮助其分析自身性格、优缺点等个体属性, 更好的认识自我, 正确的选择就业方向。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采用多种形式, 调动学生的就业热情, 如请一些刚毕业在企业表现优秀的师哥师姐回校做报告, 以问卷形式展开就业模拟活动等。当代大学生更喜欢现代通讯方式, 利用网络、短信等与其建立轻松和谐的沟通氛围, 进行探讨就业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大学生就业固然异常困难, 然而, 困境中的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调整心态, 转变就业观念, 相信“行行出状元, 处处可立业”。

2.3.2 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改革

教育主管部门要依据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 合理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在新形势下, 社会发展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相关高校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来实现专业与社会需求的相互适应。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准入制度, 保证冷热专业协调发展。学校要优化办学结构, 进一步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 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 高校必须明确自身定位, 合理布局学科专业。作为育人主体, 学科专业定位是高校办学定位的基础, 高校的合理定位、特色发展, 最终通过培养目标特别是学科专业结构加以体现。同时在教材选择上, 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形式上, 要引入多媒体技术, 生动形象, 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2.4 加强思想教育, 合理引导毕业生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本人以后的人生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30年前对当时在校学生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 一个有目标、有规划的人以后取得的成就很大。该调查显示:没有目标的人有27%, 目标模糊的人有60%, 短期目标清晰的人有10%, 长期目标清晰的人只有3%。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重要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 确定奋斗目标。

1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 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GM(1,1)模型;预测

一、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并不乐观,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在800万以上,比2012年人数增加100万。而2002年,全国才将近134万毕业大学生,不到2013年的1/6。这一事实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然而,我国与之相匹配的就业政策还不完善,由于大学生供需失衡、就业市场缺乏有效的就业服务机制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家庭稳定,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发展。本论文利用GM(1,1)模型,借助R软件,对2012-2021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进行预测。希望对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证分析

(一)GM(1,1)模型。灰色系统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整理来寻求其变化规律的,这是一种就数据寻求数据的现实规律的途径,我们称灰色序列生成。灰色系统理论认为,尽管客观表象复杂,数据离乱,但总有整体功能的,因此必然蕴含某种内在规律。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预测称为灰色预测,可分为5类:数据预测、灾变预测、季节灾变预测、拓扑预测、系统预测[1]。数列预测是对系统变量的未来行为进行预测,GM(1,1)是较为常用的数列预测模型。GM(1,1)模型是基于随机的原始时间数列,经过按时间累加后所形成的新的时间数列,其呈现的规律可以用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来逼近。可以证明这时的原始数列呈指数变化规律。故当原始时间数列隐含着指数变化规律时,GM(1,1)预测将是非常好的预测。

(二)实证分析

表1 2002年——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

Tab1.Graduates from 2002 to 2011

(百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中国统计年鉴获得数据,用R软件进行灰色模型预测。用R软件操作过程及所得结果如下:

> source("D:\\新建文件夹\\GM11.R")

>

a=c(1.337,1.877,2.391,3.068,3.775,4.478,5.119,5.311,5.754,6.082)

> GM11(a,20)

GM(1,1)参数估计值:

发展系数-a= 0.1223509灰色作用量u= 2.171803

x(1)的模拟值:1.337 3.821264 6.628857 9.801859 13.38783

17.44052 22.02066 27.19692 33.04686 39.65819 47.12998

55.57422 65.11749 75.90282 88.09187 101.8673 117.4357

135.0303 154.9148 177.3873

x(0)的模拟值:1.337 2.484264 2.807593 3.173002 3.585971

4.052687 4.580146 5.176255 5.849948 6.611322 7.471789

8.444247 9.54327 10.78533 12.18905 13.77546 15.56835

17.59458 19.88452 22.4725

残差:0 -0.6072642 -0.4165926 -0.1050024 0.1890295

0.4253133 0.5388538 0.1347451 -0.0959475 -0.5293216

相对残差:0 0.3235291 0.1742336 0.03422503 0.05007404

0.09497841 0.1052654 0.02537095 0.01667492 0.08703084

残差平方和= 1.367875

平均相对误差= 10.12647 %

相对精度= 89.87353 %

后验差比值检验:C值= 0.1384369

C值<0.35, GM(1,1)预测精度等级为:好

图1. 2012-2021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预测结果时间序列图

Pic.1 predicted graduates from 2012 to 2021

用R软件对2012-2021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预测结果依次为7.471789、8.444247、9.54327?、10.78533、12.18905、13.77546、

15.56835、17.59458、19.88452、22.4725(百万人),通过数据和时间序列图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从2010年开始,人数呈递增的趋势不断增长。

三、对策建议

从以上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近几年全国高校的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大学毕业生人数仍然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由此所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让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摆在高等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高等教育制度的革命性变革是教育事业改革中的一个巨大浪潮,这个浪潮对高校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因而成为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改革的认同和适应下,问题的解决虽然己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从存在问题的分析中提及的种种情况来看,问题的解决还是任重而道远,还有大量的上作要做。

(1)政府要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要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2)高校要调整好专业和课程设置。高校应该拓宽专业口径,从宽口径和动态性等方面推进增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训练。(3)消除对雇佣大学生的歧视。从现实的就业市场角度看,用人观不当尤其体现在就业歧视上。(4)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因此就业指导的对象不能局限于毕业生,而应该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和社会要帮助大学生逐步转变就业观念。只有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才能在就业难的形势下使自己处于主动状态。要实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张维迎指出, 企业家资源短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主要瓶颈, 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的大学生创业是迈向经济增长国的开端,充满无限机遇与挑战。现代大学生应具有创新精神, 具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 政府则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如提供小额贷款、减免税收、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后续扶持等“ 一条龙”服务,使大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2]。(5)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时机,发挥自身的价值。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古川,张岳.GM(1,1)灰色模型改进及其应用[M].海洋测绘,2008,(5).

1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 篇4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在正在召开的宁夏“两会”上提出,今年宁夏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力促1.9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

宁夏教育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宁夏总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20217人。同时,根据往年规律,今年还将有3000-4000名区外求学的宁夏籍大学生回来找工作,就业压力很大。

据了解,宁夏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包括:鼓励和引导80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就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公务员和工作人员1000名;安排1000名大学生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组织1800名大学生到农村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安排事业单位实习2000名;安排重点工程项目实习2000名;组织参加企业见习1200名;推荐区外就业1000名;扶持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1000名。

另外,王正伟表示,宁夏还将做好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一旦出现“零就业”家庭,政府将想方设法促成一人就业。2010年,宁夏全年将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培训城乡劳动力7.5万人,帮助6000名城镇长期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王正伟还透露,今年宁夏计划安排创业就业资金2.6亿元,以培养更多小老板,孵化更多小企业,创造更多新岗位。

1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 篇5

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考核年级:2008年级;考试时长:12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方式:开卷,出卷单位:就业指导教研室

一、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毕业生就业有哪些程序?(10分)

答:毕业生就业有下列程序:

(1)准备就业材料,包括:就业协议书、就业推荐书、求职材料(简历、求职申

请书、学习或工作证明、奖励证书复印件等等)。(2分)

(2)寻找就业机会,包括:就业实习、见习、参加各类招聘会、网上求职。(1

分)

(3)达成就业意向,签订《就业协议书》,签订《劳动合同》。(2分)

(4)《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交年级辅导员,列入就业派遣方案。(2分)

(5)领取就业《报到证》,办理档案、户口、团党关系的转迁。(2分)

(6)到用人单位或就业主管部门报到。(1分)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需注意哪些问题?毕业生单方面违约要承担什么责任?(10分)

答: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需注意以下两类问题:

⑴了解用人单位的合法资格。(2分)

⑵双方协商内容:

① 工资福利待遇,比如住房条件,服务期限等等。(2分)

② 违约操作办法。明确违约赔偿责任,比如规定违约金数额。(2分)

毕业生因特殊原因要单方面毁约,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征得原签约单位的同意,经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批准,并按照有关规定交纳一定的违约金,方可列入计划就业。(2分)

③ 考研出国问题。若毕业生考研待录或准备出国,一定要在协议书上相关栏目注明“毕业生考研录取或获得出国机会,协议自行解除”类似内容,避免承担违约责任。(2分)

3、未落实就业单位,学校将就业《报到证》派遣到生源地自主择业,毕业生如何办理报到手续?(10分)

答:(1)对于没有申请暂缓派遣、未能升学继续深造(不包括出国深造)、暂未确定正式用人单位(能够接收或委托人才中心办理接收手续)的毕业生,学校将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政策,统一派遣回生源自主择业,由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签发回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省级、市州级教育部门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业《报到证》,《报到证》抬头称呼单位即为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档案室统一将《报到证》下联(白色,证书上标注“就业通知书”)装入毕业生档案袋,作为大学阶段学历证明(重要材料)。(1分)

(2)毕业生本人凭《报到证》上联(蓝色)、毕业证、身份证到南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档案室办理毕业生档案邮寄(机要件方式,学校发邮)或申请自带(需填写毕业生自带档案审批表)。(2分)

(3)原则上,毕业生应于《报到证》签发日期规定期限(毕业时一般为两个月)到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报到登记,存放档案,办理党团关系转接手续,办理“未就业证明”或失业登记,并获得当地事业单位报考资格。(3分)

(4)在毕业两年内在报到地区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应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时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国有企事业、机关单位根据报到证的签发时间认定工龄,签发日期一年后通过人事部门办理干部转正手续。(3分)

(5)转正后,专业技术人员可到人事部门办理职称申报。(1分)

4、毕业生如何办理改派手续?

答:共分5个步骤:

(1)取回就业《报到证》及档案(3分)

① 正式签约的情况

毕业生本人与工作单位协商解除协议,承担违约责任后,要求工作单位出具同意解除协议证明或在原报到证上签署“同意改派”并加盖单位公章,要求工作单位退回《报到证》及毕业生档案。

② 未就业的情况

向当地就业主管部门报告就业意向情况,征求同意后,要求退回《报到证》上联并在上面签署同意改派意见,从毕业生档案袋内取出“就业通知书”。

(2)毕业生落实签约单位,并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申请派遣回生源地的毕业生直接到学校填写“回生源地自主择业审批表”。(1分)

(3)携带毕业证、身份证、毕业生档案、报到证、签约材料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提出改派申请,填写由湖南省教育厅统一制作的“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整改派申请表”,经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同意后,重新列入就业方案,开具《介绍信》。因毕业生档案含有《报到证》下联“就业通知书”,所以须退回学校拆装。(2分)

(4)持上述材料到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换发《报到证》(原报到证上、下联需退回)。(2分)

(5)到新就业单位或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报到手续。(2分)

5、择业期内,毕业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档案和户口?(10分)

答:国家规定,毕业两年内为择业期。手续办理如下:

(1)已经开具就业《报到证》,档案、户口、团委关系应该按照《报到证》上指定单位或就业主管部门(见报到证抬头称呼)办理转迁手续。(2分)

(2)“暂缓派遣”,应签订湖南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制作的《2012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暂缓就业协议书》1式2份,档案由学校统一交到省就业中心免费托管两年,同时省就业中心开具到中心报到的报到证。(3分)

户口已派遣至学校同时申请暂缓派遣的,还须将户口一并托管到省就业中心,并交纳户籍托管费用。暂缓及托管协议一经签订,未就业情况下半年内不能解除协议。(1分)

(3)“未就业”,在校复习考研,档案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免费保管两年。户口从学校迁到湖南省内,只需在南院15号教学楼旁边食堂派出所户籍室领取在校生“集体户口迁移卡”,即可到湖南省内户口接收地直接办理迁入手续;户口从学校迁到湖南省外,除了同样方式领取户口迁移卡之外,还需到花板桥往岳阳大道方向200米金东门大酒店旁边岳阳市岳阳楼区北港派出所办理准迁证;户口从家庭所在地迁移至其他地点的情况,请询问当地公安局。(2分)

(4)准备出国,不能提出暂缓派遣申请,按照政策应派遣回生源地自主择业,领取回生源地就业《报到证》,档案、户口等关系随转。(2分)

6、报到证遗失后怎么补办?(10分)

答:发现报到证遗失,应立即补办,具体如下:

(1)报到证由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湖南省为“湖南省教育厅”)签发。(1分)

(2)报到证开具日期1年内遗失补办,可补发《报到证》;1年以上遗失补办,补发《遗失证明》。(2分)

(3)补办地点为湖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1分)

(4)必须准备以下3个材料:

① 登报声明——在地市级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刊登(比如《岳阳晚报》),并取得当期报纸1份;(4分)

② 毕业证;(1分)

③ 介绍信,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开具。(1分)

7、国家录用公务员有哪些新政策?(10分)

答:如下:

(1)2012年起,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5分)

(2)市(地)级以下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招录公务员,录用计划主要用于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5分)

8、国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哪些新政策?(10分)答:有以下几点:

(1)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3分)

(2)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分)

(3)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享受不超过10

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贷款额度。(4分)

二、根据你的求职经历或虚拟一个求职岗位,写一封求职信。要求突出自己的优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字数在300-500字之间。(20分)评分标准:

(1)思路清晰,语句通顺。(3分)

(2)有行业、岗位分析。(5分)

(3)有简要的自我介绍,求职意向明确。

(4)积极向上,态度诚恳。(4分)

1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 篇6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山西省将开发1万个基层公益性岗位,用于安排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据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处处长张韧介绍,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安排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正在同步进行中,计划在10月底之前实现1万名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篇7

1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自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在校人数持续增加,虽然2004年缩减了校招比例,但高考招生人数一直在增长。在就业方面,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统计口径,近年来暂处于失业状态的高校毕业生约占当年度毕业生人数的20% 到30%,这就意味着近几年每年将有100余万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2014年“失业”人数近200万人。从总体上看,一方面,目前部分大学毕业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还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用人机制、供需结构、择业观念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仍存在结构性困难。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形成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世界经济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调查显示,世界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56% 的影响,金融危机直接冲击就业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雇佣调节器”,跨国企业、合资企业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从经营及市场方面考虑,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是第一要素,招聘需求下降,岗位明显减少,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2.2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由过去的12% 以上下降到2015年的7%,降幅达5%。在我国,由于数年来物价连续上涨,实际收入增速放缓,抑制了消费需求,从而导致消费速度放缓。在出口增速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相继深陷债务危机,进口需求下降,人民币持续升值而导致大幅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 导致整体需求下降生产减少,从企业的生产运营方面,一部分企业关停倒闭,就业需求减少,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3 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从经济建设和就业实际出发,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 , 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产业的调整是解放初期,为了解决数亿入口的温饱问题,国家把第一产业的发展作为重点,鼓励7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二产业的调整开始于60年代初期,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后,大多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的国有企业,为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几年,国家加快了对第二产业调整的步伐,随着相当数量的采掘业、制造业等传统工业的关停并转破,使这些行业大量人员下岗,从业人员迅速下降,影响到与此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发展滞后,制约了在这些行业中技术人员从业的比重和增长,而在其它服务行业中知识密集型产业,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的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关联密切。

2.4 市场化就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自解放以后的很长时期,包括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就业问题由国家统一解决。但是,随着我国政治 , 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由政府行为转型为市场行为,双向选择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企业在用人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条件也越来越苛刻,研究生学历、大学学生干部、中共党员、工作经历年限等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化就业的另一个主体—- 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据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型城市为就业地点,极少数学生选择中小城市、基层农村。大多数学生选择大型国有企业、国家省级公务员,很少人到小企业、边远山区,这些因素都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了困难。

2.5 高校教育体制自身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前提下,高校自身要了解市场、掌握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为市场、企业培养人才。但是,现在大多数高校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课程教材滞后、专业趋同严重,造成供求失衡、热门专业扎堆,影响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业指导、社会实践滞后,使培养的学生就业时缺乏竞争力,更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致命环节。

3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思考和建议

对于提高就业率我们可以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3.1 调整办学思路,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力

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问题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大学教育。大学作为培养基地应该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随时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比如热门的房产,物流行业,学校可以增设相关专业,同时学校对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也要增加,这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3.2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个体竞争力

学生的素质需要全方面提高,专业教育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人文教育是提高竞争力的源泉,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所需人才标准相吻合。

3.3 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就现在社会现状,很多学生怕事,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安安稳稳,这当然与个人追求有关,跟个人性格有关,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年轻人敢想敢做,敢闯荡也是未来就业的一大好方向。

3.4 解决从众心理,从思想上先就业

大部分学生现在愿意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总想去北京,上海,广州这类城市打拼,不愿意回家创造一片天地。大中城市虽然经济先进,提供就业机会多,但同时竞争也很大。要考虑自身能力条件因素,不要盲目从众。

3.5 重视就业培训课。

高校除了对学生理论性指导和教育,同时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方向需要做很好的培训,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不至于真正到就业时手足无措,但是我国就业培训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或者是还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应加强就业培训力度。

浅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篇8

从1999年开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1999年到2001年的三年中,国内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7.8%,37.8%及21.8%,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599万人(其中普通本科3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99万人),比2007年增长5%。早在2002年,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就已经达到19%,标志这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这些喜人数据的背后,却是高校毕业生毕业越来越高的失业率,大学生就业从以前的挑单位变成了现在的被别人挑。很显然,就业市场的供需雙方达到了一个极其失衡的状态,高学历劳动力(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已远远超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大学生找工作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的奇怪局面。即大学生就业率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同时劳动力市场上缺存在着大量的技工空缺岗位,各企业对技工类人才一人难求。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尴尬局面呢?对于这种局面国家、高校又该如何面对?本论文将在下面作简单分析。

一、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的原因浅析

应该说大学生就业率在近几年持续低落,原因较多,也比较复杂,其中有几个主要的因素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1.各地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提前进入大众化阶段。正如本文前面提到的,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扩招的高潮,而且这股浪潮一直延伸到现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而2008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人数为599万。

虽然我国早早地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比西方发达国家达到这个目标少用了很多时间,但是这样的大众化却带来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那么我们就必需要认真审视大众化的合理性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的时候,正是大幅度增加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超出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劳动力市场无法吸收如此多的毕业生,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大专、本科甚至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不得不成为毕业即失业大军的一份子。

2. 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审视今天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遭遇到的是专业不对口问题,拿着毕业证书却找不到需要本专业的单位,或者求职中被招聘单位以专业不对口的理由回绝的毕业生比比皆是。专业成为当今大学生就业时的一个瓶颈。

这就要归咎于高校专业设置的合理度问题了。伴随着扩招的热潮,大大小小的高校,甚至包括从中专、技校升级高职高专的高校,都在软硬件如师资设备等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纷纷开办“热门”专业,如国际贸易、计算机等,而一些原已设置此类专业的学校也特别地加大这类专业的招生力度。

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是比较严重的。当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的时候,自然会碰到专业人才供过于求,毕业生过剩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而某些专业的学生则是炙手可热,出现供小于求的状况。

同时,由于很大一批高职高专类院校走入这样的误区,其办学重点放在了“综”上,而不是其赖以生存的“专”上,没有注重高级技工人才的培养,于是人才市场上同时也出现了“技工荒”的现象。

3.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就业问题。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Todaro.M提出的,此模型提到了人口流动与城市失业的问题。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之一是,发展中国家不宜过分地扩大对教育失业,特别是中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城市中的雇用这必然以所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去遴选人员,本来较低文化的人可做的工作,却录用具有中高等教育水平的人。于是,由农村进入城市接受教育并想谋取工作的人,他们受教育程度越高,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就越向往城市,却很可能难以如愿找到工作,却在城市中加入了知识失业的行列。这样,政府对中高等教育的过分投资,变成了对闲置人力资源的投资。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岗位,或者只能从事较低水平的工作就不奇怪了。

4. 高校教育质量下降,只“教书”,不“育人”。大学的教育往往步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甚至有的学校由于大量扩招,教学资源紧张,连专业知识的讲授都无法保证质量——而忽视了高等教育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创造精神、健康人格和自我认识的培养。教书很简单,育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著名教育家洪堡指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一切能力和个性,现在我国很多高校却忽略了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创新以及自我发现等能力的培养,从一入校就没有对学生强化这一方面的教育,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

当毕业生走出校门踏进社会时,缺少“育人”教育的他们在面临激烈竞争时更不知道如何是好。对于这样一批人,只学了老师教的,却不知如何学习,也不知道如何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缺少对自我的认识,缺乏学习工作创新的能力,所以绝对不是任何用人单位愿意接纳的劳动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途径

1. 坚持高等教育的学术性。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绝对不是一味地跟着就业率走,恰恰相反,高等教育学要保持它的学术性。盲目地根据专业就业率来决定一个专业的创办和招生计划,会使办学高校的眼光变得狭窄,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大学之存在就在于结合长者与少者以从事创造性学习和研究,将想象力与经验结合在一起”,“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国内大学生如此高的失业率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因为大学教育迷失了方向,放弃了学术性,培养的人才只是单纯的“人力”,而不是能创新、独立的人。

2.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高校教育。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坚持学术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不能抛弃其重要的任务之一——服务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转型期各行各业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哪些新的趋势和需要,高校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充分研究和认识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发展实际,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看问题,适当调节专业设置,积极与社会、企业互动合作,将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3. 专业设置要合理。事实上,此点建议是前一点的延伸。高等教育分不同层次,其中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正确的定位各自学校的教育层次和目标,才能更贴切社会的需要。盲目地根据某个专业的就业率,一窝蜂地创办或大幅增加招生,是不可取的。

三、高校教育应该避免的误区

如上所述,很多学校曾经走进这样一个误区,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方面,单纯地根据就业率的高低进行相应的调整。于是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一开始就业很火爆的专业,由于各个高校对该专业的招生人数陡增,几年后的毕业人数也直线上升,该专业大量的学生无法就业。而由于招生人数扩招得太快,师资等资源无法更上,毕业生的质量更是急剧下降。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的教育自古就有官学合一的明显特征,教育机构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直接为国家机关服务的。而在当代社会,许多高校的功利性太强,只注重就业,忽视学校其他方面的职能和需要,学校成了纯粹生产人力资源的工具,缺乏独立性和远见,阻碍了学校的持续性发展,反而事与愿违,就业率不升反降。

所以在就业率面前,高等教育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清醒度,综合性地考虑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绝不能走极端,盯着就业率不放,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有可能摆脱毕业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冷余生.高等教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生产经理月工作总结下一篇: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