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风险管控(精选8篇)
产品风险管控 篇1
一、原材料入厂管控
原材料对企业产品的生产至关重要,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基础。从生产的源头而言,原料控制是产品品质管控的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对生产的过程控制而言,品管人员可能只是在关键过程上进行控制,可是在实际生产中,质量问题并不是只在关键过程出现,若对所有生产过程都进行控制,品管工作就要面临人手不够的问题;对产品出货方面而言,品管部只是处在一个监督者的位置;总的而言,原料管控是抓源头,把异常预防在未发生之前;生产过程管控是抓过程,把异常减少到影响最小的情况下;产品出货管控是最后一关,尽量把异常品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减少客户的投诉情况和退货率。
要控制好企业原材料的采购质量和安全,需要从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加强原材料入库前的验收,提高仓储管理质量等方面来进行控制。
1、原材料分类及其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1)生产原材料应实行分类管理,突出重点
企业需要的原材料种类繁多,但不同的原材料对生产的产品质量影响不同。为便于进行采购质量重点控制,应按原材料对产品生产质量影响程度不同,将原材料进行分类管理。一般分为三类:
A类原材料: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产品生产质量带来直接、重大影响(例如对产品关键功能、质量安全可能产生直接影响)的原材料。
B类原材料: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给产品质量带来间接或较重要影响的原材料。
C类原材料:指一般为辅料,对产品质量影响一般或轻微的原材料。
(2)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 实践表明,采购的原材料质量是否稳定,很大程度取决于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因此,采购前应对提供各类原材料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价。
对A类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
对A类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是重点,一般要实地考察、评价其质量体系运行状况、既往供货情况、供货质量异常时的处理与整改能力,以及如期交货及交货数量能力、其产品的性价比、其售后服务能力(包括售后服务态度、及时性、效果)等。同时还要通过查阅供应商提供的资料,从供应商的其他顾客处侧面调查、了解,对提供的原材料样品进行测试和试用,对提供原材料质量的定期分析结果等方式进行评价。
对B、C类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一般不实地考察,主要查阅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对提供的原材料样品进行测试和试用,原材料质量定期分析结果的分析等,即可达到对供应商评价目的。其中:对B类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由采购部门提出“B类原材料供应商评价名单”和提供B类供应商的相关资料,或以往B类原材料检验、使用情况等质量、服务、价格等资料、信息,由研发、生产、品管等相关部门会签(评审),报高层管理者批准即可;对C类原材料供应商能力的评价,由采购部门提出“C类供应商评价名单”,由研发、品管等部门会签、采购部经理签字后执行。(3)对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与确定
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应通过选择来确定。而获得一个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则取决于上述对各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评价的结果以及生产使用情况、价格、信誉等因素。因此,最后确定供应商,应适当多选择几家同种原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对比,尤其在生产使用情况以及各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基本相当情况下。
2、严格原材料入厂控制
从评价合格的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非可以万事大吉。供应商合格,只表明该供应商具备了提供质量相对比较稳定的原材料的基本条件,其实际到货的原材料数量是否存在短缺,质量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还不能肯定。因此,原材料入厂前,还应按照以下要求严格把好入厂质量关。
(1)无法检验验证的原材料的验收。应依据原材料采购合同、随货同行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材料来验收;对个别低值而难以出具相应《合格证》、《检验报告》的原材料,必须提前提供样品。对随车没有携带《合格证》、《检验报告》的原材料,应拒绝验收、入库。
(2).对需检验验证的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需检验的原材料入库前,采购部门应填写《原材料入厂通知单》交品管检验部门,品管检验部门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后,凭合格的报告入库。如检验不合格,则应做好《不合格品记录》单的填写,并及时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向质量主管部门反馈,要求采购部门办理退换货手续。
(3)及时建立验收入库后的验收记录。保管员应建立《原材料入库验收记录》,记录包括:原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到货时间、到货数量、合格数量、验收时间以及相应的质量证明;并按材料类别、名称、规格分别登账建卡, 以备今后查询、确认。
(4)对急用或质量合格证明材料未全的原材料验收处理。对急用或质量合格证明材料未全的原材料,需及时反馈品管部,由品管部向采购部催要未到质量证明材料,并将此原材料按入库验收程序,暂存待检区,核实合格后方可办理验收手续。
(5)原材料外观质量的验收要检查原材料外包装物有无破损、缺陷,看包装物有无污染、渗漏现象,并查看产品标签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要求。
(6)对只有在生产使用阶段才能暴露出来的内在质量问题,原材料保管员要建立质量跟踪卡,保持与生产使用单位的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通知供应部门依规定处理。
3、严格入库的原材料质量控制
防止入库的原材料变质,是原材料采购过程控制的继续,关键要做好如下管理工作。
(1)对仓储原材料管理。对库存原材料尤其是A类原材料,应经常进行检查,做到不潮、不霉、不烂、不变、不坏、不损、不蛀。
(2)库房环境的管理。库房内货架、物品应摆放合理,过道通畅,门窗无破损,做到“三净”(地面、门窗、货架),无杂物、垃圾、灰尘。
(3)仓库原材料的堆码与遮盖。堆码和遮盖也是保证库有原材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库存原材料必须依据其性能、储存要求进行合理堆码和遮盖。特别考虑A类原材料性能、包装质量、仓库地面情况,采取适当的码垛方法,达到防汛、防潮目的。
(4)原材料的检查。原材料进入库房,在验收、码垛的同时,要根据原材料分类及维护保养要求进行保养控制,即应进行定期或经常性检查,及时消除、处理隐患。
(5)原材料的出库管理。应遵守“先进先出”原则,特别应对仓储期长,货堆大,难以检查的原材料进行关注,要及时将这类原材料出库。同时,规范出入库过程行为,避免搬运过程对原材料质量造成损害。
4、原材料采购质量的定期分析
原材料采购质量的定期分析,是许多企业容易忽视、但很重要的环节。对原材料采购质量的定期分析,可以发现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质量在稳定方面是否有规律,也为下一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以后对供应商的选择、调整,提供重要的信息、甚至依据。
原材料采购质量的定期分析,A类原材料一般每二月应进行一次;B类原材料每六个月应进行一次;C类原材料每年应进行一次。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使用、检验等验收结果统计分析;供应商如期交货及交货数量情况;供货质量异常时的处理与整改情况等。
二、生产过程质量管控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控制,这个体系可以说是庞大的,生产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属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人员,包括一线员工在内,也就是说一线员工的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决定了产品生产质量的好坏,即我们常说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我们要重视生产上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正如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一线人员不断反馈、生产管理人员不断跟进、分析的过程。
生产过程管控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以确定最适合的方法。例如,可根据人员安排、工艺要求及检验时间周期,进行巡检或定点检测,也可根据检验量及生产量进行全检或抽检。不管用何种检验方式,生产管理的“三现”(现场、现物、现状)要求我们处理问题要及时准确,从发现不良的地方查找异常品,并查找异常品发生的原因,以杜绝异常品再次发生。生产过程管控的目的是在生产前,及时发现不良,采取措施,防止大量异常品发生;在生产中,发现异常及时反馈并采取措施解决异常品批量发生,这也是品管现场人员的工作重点。同时,通过巡检和定点检测的实施,可防止生产过程的异常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生产过程管控的重点是,确实做好首样检验,尽量避免大批量异常品发生,在首样确认中,应特别对不良原物料的信息进行确认,对该原物料批量投入试用,生产中要确实做好各项管控。其次,过程控制及过程检验过程中,对异常品发生频率较高的部位重点监控并检查确认。再次,新产品或试制品也是生产过程管控的侧重点。当然,也要考虑人员及设备因素,若新进人员较多投入生产或人员转岗操作,是生产过程管控的一个重点管控方面;机器设备方面要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和维护情况,若机器设备不稳定或刚经过维护,也应是生产过程管控的一个重点管控方向。作业条件变动或关键工序的变更也应是生产过程管控的一个侧重点。必要时可进行三段式确认(首样确认、过程确认、成品抽样确认),条件允许可安排入库。
三、产品出货质量管控
出货管控是品管工作的一个需要坚持原则而又要及时沟通的环节。同一批成品出货到不同的客户手中,可能导致的结果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总结汇总,根据不同客户要求的侧重点采取灵活的处理及出货措施,在出货检验管控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制造出一个双赢的结果。当然,出货管控还要求我们仔细核对生产(订单)量和交运量,检查各种标示,把问题解决在未出厂之前。
公司要设产品出厂检验人员,对产品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抽检评估,看是否能达到客户要求,并参照相关文件对产品进行核对,确保产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出货产品的质量情况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出货产品客户反应情况。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过程中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将一线不良降到最低,从而出货质量才会更有保障,倘若最后发现问题才去改善,就已经迟了,比如产品在生产完成才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返检,可修复性不良虽可以进行处理,但要耗费了多余的人力、物力。
产品生产完成出货了,不代表所有工作都已做好了,要做好售后质量跟踪,多与客户电话沟通,了解一下产品在客户处反馈出来的问题,此类问题可能是我们工作的遗漏,这样可以做到知己知彼,从生产上进一步调整,以让客户认识到我们在关注其产品,力争更多的订单。
四、产品使用风险管控
1、佳宝科技产品保修条款
保换、保修内容
1、佳宝科技智能家居系列产品实行三年保修。
2、保修保换仅限于主机,包装及各类连线、软件产品、技术资料等附件不在保修保换范围内。
3、若产品购买后的15天内出现设备性能问题,且外观无划伤,可直接更换新产品。在免费保换期间,产品须经过佳宝科技技术服务中心检测,无故障产品,将原样退回。
4、在我们的服务机构为您服务时,请您带好相应的产品保修卡;如您不能出示以上证明,该产品的免费保修期将自其生产日期开始计算。如产品为付费维修,同一性能问题将享受自修复之日起3个月止的免费保修期,请索取并保留好您的维修凭证。
下列情况不属于免费保换保修范围
未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使用、维护、保管导致的产品故障或损坏;
已经超出保换、保修期限;
擅自涂改、撕毁产品条形码;
产品保修卡上的产品条形码或型号与产品本身不符;
未经普联许可,擅自改动本身固有的设置文件或擅自拆机修理;
意外因素或人为行为导致产品损坏,如输入不合适电压、高温、进水、机械破坏、摔坏、产品严重氧化或生锈等等;
客户发回返修途中由于运输、装卸所导致的损坏;
因不可抗拒力如地震、火灾、水灾、雷击等导致的产品故障或损坏;
其他非产品本身设计、技术、制造、质量等问题而导致的故障或损坏。
维修方式
1.当您购买的产品发生故障时,可凭购机发票和保修卡等有效凭证到产品购买处要求代为申请保换保修服务。由于佳宝智能家居系列产品实行全国联保,当您无法联系到经销商时也可以直接同我公司驻各地的办事处或公司客服部联系。
2.经销佳宝智能家居系列产品的经销商代客户向佳宝科技办事处或总部申请保换保修服务。对于符合保换规定中可直接更换新品的情况,经销商可直接给客户更换新品。3.客户或经销商将返修品发至佳宝科技的运费由客户或经销商承担,佳宝科技将保换保修后的产品发给客户或经销商的运费由佳宝科技承担。
特别声明
1.上述服务承诺仅适用于我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售出的佳宝科技智能家居系列产品。对于产品在售出时另行约定了售后服务条款的,以佳宝科技确认的合同为准
2.经销商向客户做出的非佳宝科技保证的其它承诺,我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请您在购买时向经销商索要书面证明,以便经销商对您的额外承诺兑现。
备注:本承诺其解释权、修改权归佳宝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公司产品设计及研发都必须进行实用性及可靠性进行评估,如产品出现故障对使用造成的影响。目前部份品牌产品使用总线制控制方式该种控制方式主控制器一旦出现故障系统将无法使用,那么我们设计时应规避该风险采用模块化、无线载波组网控制方式产品出现故障只有局部不能使用,使产品故障范围降到最低。
产品风险管控 篇2
关键词:军工产品,研制,风险控制,风险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我国军工产品研制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发展。在军工产品的研制过程中, 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充分发挥其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结合国外引进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充分运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但在引进的过程中, 由于竞争的不断加剧, 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化, 军工产品的研制模式也在相应地发生转变, 采取了横向协作、分承包及总承包等方式的管理模式。
1 发展军工实力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国的综合国力及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中国在强国之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就目前的国际形势而言, 尽管国家人民对于生活的期许一直都是富足安康,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但在世界范围内依然还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例如民族分裂主义、霸权强权主义、宗教极端势力以及恐怖主义等。中国一直都是崇尚和平与发展的国家, 为了使得国家的安定得到保证, 为了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必须要重视国防与军工业的发展, 不断发展我国的国防工业, 强化军队建设。
2 军工产品研制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2.1 四阶段
军工产品的研制是一个严谨复杂, 需要投入大量的细心与责任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 为了保证军工产品研制的顺利进行, 研制过程需要包括以下4个阶段, 即启动项目阶段、规划项目阶段、实施项目阶段以及验收项目阶段。具体来说, 启动项目阶段是基于对于项目的充分认识, 对于资料的详细核查从而启动项目着手对于项目进行准备工作。规划项目阶段是针对第一阶段详实准备, 对于项目的时间, 地点以及一些细节进行详细的规划, 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处理。随后实施项目, 以及随后对项目进行验收, 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2.2 项目风险
毋庸置疑, 由于军工产品的重要性, 在军工产品的研制过程中, 项目对军工产品制作技术的复杂程度以及投入力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就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而言, 项目风险一般来说指的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一些未考虑的因素及事件的发生, 导致项目无法按照规定时间交付, 项目成本远远超出预算, 项目质量未达到预期指标, 更有甚者会造成项目失败等。在另一方面, 由于知识的局限性, 很多情况下, 先进的知识的缺乏很容易导致风险系数增加, 在研制军工产品的过程中更容易存在更大的风险, 很容易出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 项目的实施就建立在对于项目管理的全方位考虑上, 为了保证项目成功进行, 除了建立一些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将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充分考虑全面, 使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之外, 还要考虑到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其他人为因素, 详细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力求充分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 在细节处理上做到张弛有度。再者, 为了使得我国的科研水平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使得军工产品的制造水平得到提升, 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学习先进知识的必要性, 在我国已经充分打开国门的今天, 引进国外优秀的经验是我们需要持续坚持做的事情。提高我国的科研实力, 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 这是我国的强国之路需要坚持努力的方向, 毕竟如常言所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 过程风险
在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中, 正如我们对于军工项目的科研操作而言的那样, 军工项目的科研不同于一般的项目实施。一般而言, 军工项目的军工产品在研制过程中, 科研项目环节众多, 只有保证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才能使项目顺利研制成功。与此同时, 也正是由于军工项目的环节过于众多, 对于每一个环节的实施的精确性要求也成比例地增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节点众多, 一旦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节点, 对问题节点加以有效的控制, 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整体性的问题, 使得问题放大, 最后变得不可控制, 对整个项目的精确实施造成破坏。当然, 这种问题的出现也是可以避免的, 毕竟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过程不规范或执行不严格等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对相关的军工制造项目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他们的专业素质达标, 对事情予以专业的态度去细致负责地完成。在另一方面, 也要求相关规范能够更加严格合理, 相关的监督也能做得更加到位。
3 军工产品研制过程中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
正如上文对于军工研制过程中的风险分析所提到的那样, 军工研制过程中这些出现的问题需要有相应的具体的措施予以解决, 下面将主要从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风险自留
3.1.1 风险自留的含义
风险自留指的是自己处理所出现的风险措施, 适用于以下几种风险因素完备的技术分析、稳定的研制人员、准确的时间分析、有效的资源分配等。
3.1.2 需要有承担项目风险的勇气
军工产品的研制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研制, 在军工产品的研制过程中, 由于受到技术壁垒或者保密性限制很多关键技术问题不能通过分散风险或外部协助的方式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 项目承接方必须拿出勇气面对挑战, 独立承担相应风险, 引进先进技术知识、优化研制团队、不断创新, 风险一旦解除, 项目承接方所收获的将是长远的利益。
3.1.3 加强人力资源的稳定性
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是保证工作高效进行的前提。在军工产品的研制过程中, 人力资源稳定性非常重要。在项目过程中, 项目承接人必须充分考虑影响研制人员稳定性的各方面因素, 保证研制人员能够在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内开展项目, 一旦出现人员不稳定, 对于整个项目的实施而言将会是致命打击。
3.1.4 合理安排资源配置机制
当项目到了资源配置环节, 考虑到项目开展后就会不断进行, 项目承接方很有可能会遇到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从军工研制项目的整体实施状况而言, 造成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是项目承接方内部管理机制造成的, 而且无法规避或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 项目承接人只能吸取经验教训, 探索其中的规律, 制定一套灵活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3.2 风险转移
3.2.1 风险转移的含义
风险转移指的是借助协助的方式或对外合作的方式转移出去, 项目的子任务即风险转移的载体。
3.2.2 风险转移的前提
风险转移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控制方式, 风险转移是基于正规合理的方式对风险的一种处理方式。在进行风险转移的时候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转移必须遵守项目合同条款, 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进行。
(2) 风险转移是为了保证项目更好进行, 必须保证不能带来其他不可控风险。
(3) 风险转移后必须保证不能降低项目研发质量、不能增加项目研发成本、不能延误项目研发进度。
4 结语
在呼唤和平主题的今天, 虽然处于和平富足的中国我们感受不到战火的硝烟, 但是所谓居安思危, 我们珍惜和平也要警惕世界上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军工研制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其制造的一些风险因素我们必须要严加控制, 对于其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娟.浅析军工产品研制过程的质量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3 (26) :29.
[2]采峰, 马召, 孟菖, 等.美国典型军工企业六西格玛设计应用及其启示[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5 (1) :141-145, 153.
[3]高明山.军工产品制造的质量监督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19) :171-172.
如何管控裁员风险 篇3
L公司的裁员策略具有一定典型性,其具体操作环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出一部分企业裁员操作方法的粗糙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因此,要合理管控裁员中产生的风险,应做实以下四项基础性工作。
全程化的沟通
从法律层面看,裁员的本质是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对此,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有法定或约定的合法事由。除此之外,企业无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裁员应是有合法事由作为前提条件的。对于该事由,员工有权事先知晓。这提醒企业在裁员操作时全程沟通非常必要。
沟通应贯穿裁员的全过程,包括裁员预备阶段、裁员后的安抚阶段。不仅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来进行沟通,也应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不仅要与被裁人员进行沟通,还应与企业全体人员开展必要的沟通。这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法律上保障合法裁员的必要条件。
及时有效的沟通既可让被裁员工“安全走人”,也可让留职人员“安心工作”。企业裁员在预备阶段即与员工沟通,可使被裁员工对企业裁员计划知晓,并尽量达到认可,满足被裁员工的知情权。在实施中,将实情告诉利益相关者,使留职人员和外界都能够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处境,成为裁员的支持后盾。通过沟通,可以让员工理解企业的难处,从而释放员工的对抗情绪。最重要的是,经过沟通,即使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也可视为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过程。该过程是满足法律规定的程序性要求的必要条件。
案例中,5名工人的拒绝似乎出乎L公司的意料。如果强行下达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这5名员工起诉到劳动仲裁部门,要求L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仲裁部门势必会以L公司“没有合法理由,且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属于违法解除”等为由支持员工的请求。裁员前缺乏沟通,也就缺少了法律所规定的协商程序性要件,导致了双方的僵持。
工会参与
《劳动合同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即由代表政府的劳动行政部门、代表职工的地方总工会和代表用人单位的企业代表组织(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商会等),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三方协商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机制。裁员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工会有义务去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但工会在大多数中小企业里并没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企业视其为雇主们的“绊脚石”。现今这种情况正在逐渐得到改变。在金融危机下的裁员浪潮中,裁员要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就需要企业与工会组织密切配合,而不是绕过工会或与工会对抗。
让工会加入裁员的事前指导、事中监督和事后服务工作中去,是非常明智的选择。通过工会与企业、员工的积极行动,在裁员方案的颁布与实施过程中,工会的参与可以鼓励员工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引导员工理解并支持企业采用的合法合理措施,动员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出力,共谋发展。工会的参与,不仅是企业裁员顺利实行的保证,也是企业规避裁员风险必须修炼的策略之一。
案例中,全部的裁员工作只是由HR部门来主导完成。事前没有“惊动”工会,事后也没有将情况与工会“通气”。结果与期待的相反,少了工会的参与,裁员工作“欲速则不达”,5名员工与企业玩起了劳资博弈。
及时的文档化处理
企业裁员策略的实行全过程应当进行文档化处理。从法律上来看,文档化就是书面化、证据化。文档记录能够证明所采取的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裁员方案如何出台?企业与员工如何协商一致?协商一致后的成果如何固定?在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企业又是如何调整、最后又是如何反馈和再调整的等等。这些事件和采取的行动必须以书面形式记载下来,无论是出于协调、谈判、调解的需要,还是基于将来可能发生的仲裁与诉讼的取证依据。文档化处理的方式是多样的,典型的是书面笔纸记录,当然也包括律师见证,公证机关公证等。从管理层角度来讲,企业作出的裁员决定,让每一个员工心服口服,完全赞成是不现实的。裁员中,企业必须时刻关注裁员进程,采取必要措施规避风险、处理危机。熟练的文档化处理可以帮助企业尽可能地实现这一目标。
案例中,L公司的HR主管只以公司订单减少为由,并以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为补偿劝说工人主动辞职,但没有将与订单减少情况相关的文件、数据、图表等出示给工人,更没有用书面方式将裁员过程记录下来,因此,导致了他们对强行下达解除通知后果的顾虑。
把握法律底线
稳妥的裁员策略应当以法律规定为行动指南,越过法律底线的裁员可能是最危险的裁员。在劳资关系市场化的背景下,政府担心弱势群体(员工)的利益被雇主的资本力量所吞噬,便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于是,市场经济下的劳动法律在保证了雇主自治权的基础上,基本上是偏向于劳动者的,这即构成了企业裁员应注意把握的法律底线。
风险管控制度(完) 篇4
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发布日期:2018年2月21日 1 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基层、基础风险分级管控能力建设,全面贯彻建设安全生产“三道防线”的工作部署,按照省、市、区主管部门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的要求,提高各产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了《山东巨铭能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范围
本实施指南适用于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管控措施评估等过程控制。
3.风险管理组织和职责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公司自主安全风险辨识、预警、管控、应急等水平,经研究,决定成立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3.1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
组 长: 李庆健
副组长: 许学福
成 员: 宋成玉 王延军 秦旺奇 李海贤 郭 勇
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于 鹏 奚敏娟 刘焕英 崔德方
3.2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审定分公司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方案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
(2)确定分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分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人,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3)了解和掌握分公司面临的各项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及风险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
(4)批准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判断机制和管理措施,纠正和处理违反风险管理相关规定的行为;
(5)负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其他重大事项。
3.3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制为规范山东巨铭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等的责任划分,特制定本责任制。
3.3.1 总经理职责
公司总经理是公司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风险管理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3.1.1 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责任制,包括确定职责、批准责任制文本、对各级人员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奖惩等;
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3.3.1.2 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的各项制度、组织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判定标准和考核奖惩标准;
3.3.1.3 保障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的资金投入,包括批准或向董事会、投资人申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费用等
3.3.1.4 定期组织全面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按规定频次参加公司级安全检查;
3.3.1.5 组织公司事故隐患的治理,及时事故消除事故隐患,包括组织重大风险上报、批准重要的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定期听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情况汇报,组织对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等。
3.3.1.6 听取重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方案和超出预算并投入较多的隐患治理费用计划;批准隐患排查治理预算或提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费用;审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费用的使用情况。
3.3.1.7 组织风险识别,批准公司重点危险源清单和隐患排查重点部位清单;
3.3.1.8 组织公司事故隐患的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并对隐患治理效果进行评估;
3.3.1.9 批准重大风险分级管控治理方案、验收报告; 3.3.1.10 组织重大事故隐患应按相关规定上报;
3.3.1.11 批准风险分级管控的考核奖惩意见,并监督其实施。3.3.2 公司安委会职责
3.3.2.1 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主任为总经理,执行主任为安全分管副经理,成员为其他副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
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3.3.2.1 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公司安全生产决策和统筹机构,决定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的重要事项;安委会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部;
3.3.2.3 安委会应每月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公司安全重大事项,包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事项。
3.3.3 副总经理
3.3.3.1 协助总经理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制,并组织各部门进行责任制的分解,组织对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3.3.3.2 组织建立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专业技术组,批准公司隐患排查治理专业组名单,组织专业技术组开展各项工作;
3.3.3.3 协助总经理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3.3.3.4 组织各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费用的申报、计划制定、使用管理和效果评价,并根据权限批准或审核相关费用的支出使用;
3.3.3.5 组织公司和各部门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发现重大风险立即上报总经理;
3.3.3.6 组织制定、审核重大、重要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3.3.3.7 组织制定重大、重要事故隐患的验收,并审核验收报告; 3.3.3.8 组织进行事故隐患统计分析,并批准分析报告。
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3.3.3.9 组织对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奖惩意见;
3.3.4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公司下设安全风险管理小组,总经理担任组长,各生产厂长、动力分管副经理任副组长,具体负责:
3.3.4.1 按专业特长,参加专业相关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活动,包括安全检查、专业安全评估等工作;
3.3.4.2 指导各部门对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治理措施;参加重大安全风险分析,提出分级分级、风险分级管控等建议,评审重大风险分析现状评估报告;
3.3.4.3 参加重大风险治理完成情况及效果的验证,评审重大风险治理验收报告;
3.3.4.4 参加对风险统计资料的分析,提出相关隐患预防、事故预警的建议。
3.3.5 公司其他主管职责
3.3.5.1 各部门主管应结合本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包括具体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本单位重点危险源和重点监控部位、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等;
3.3.5.2 组织本部门员工(含被派遣劳动者)安全培训,使员工掌握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制定、隐患排查治理的方式方法等;
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3.3.5.3 负责本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相关记录表单的保存和档案整理工作;
3.3.5.4 组织开展本部门(含在本部门工作的相关方作业场所和作业活动)的生产安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负责本部门风险辨识,对本部门不能治理的应上报企业并按公司要求实施治理工作,按规定建立和管理本部门的风险管理台账和统计分析等工作。
3.3.5.5 承担专业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管理人员,根据业务分工负责组织或配合企业对本部门、本岗位管理范围内进行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工作;
3.3.5.6 制止和纠正本部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对未按照规定进行事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治理的岗位、人员进行部门内的考核奖惩。
3.3.6 生产技术部经理
3.3.6.1 车间主任(副主任)是本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自立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风险管理工作负全责;
3.3.6.2 具体组织并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文件;
3.3.6.3 具体组织车间各班组开展风险识别工作,落实车间安全主体责任,确定本单位应当重点防范、监控的风险,确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重点部位;
3.3.6.4 具体组织车间内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包括各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上报、公示,落实“班前、班后会”、“安全员例会”、6 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车间、班组两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自查自纠”等隐患排查活动,保存安全检查记录,下达隐患通知单等工作;
3.3.6.5 具体组织各班组进行隐患治理,并具体组织重大、重要事故隐患的分析、治理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治理验收等工作;
3.3.6.6 配合公司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并组织其定期学习和例会;
3.3.6.7 具体负责重大安全风险的公示,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本厂; 3.3.6.8 具体负责建立车间重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台账,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台账更新及台账内资料的保存;
3.3.6.9 具体组织对车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奖惩建议;
3.3.7其他主管职责
3.3.7.1 各部门主管为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排查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负责,其主要通用责任
3.3.7.2 各部门应结合本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包括具体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本单位重点危险源和重点监控部位、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等;
3.3.7.3 组织本部门员工(含被派遣劳动者)安全培训,使员工掌握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制定、隐患排查治理的方式方法等;
3.3.7.4 负责本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相关记录表单的保存和档案整理工作;
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3.3.7.5 组织开展本部门(含在本部门工作的相关方作业场所和作业活动)的生产安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负责本部门隐患的治理,对本部门不能治理的应上报厂区并按要求实施治理工作,按规定建立和管理本部门的事风险管理台账和统计分析等工作。
3.3.7.6 承担专业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管理人员,根据业务分工负责组织或配合企业对本部门、本岗位管理范围内进行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工作;
3.3.7.7 制止和纠正本部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对未按照规定进行事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治理的岗位、人员进行部门内的考核奖惩。
3.3.8 车间(部门)兼职安全员、班组长职责
3.3.8.1 具体实施本部门/班组的风险分级管控日常检查; 3.3.14.2 发现重大安全风险后应立即组织现场整改;短时间无法整改的隐患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
3.3.8.3 负责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重大风险由安全员立即上报安全科;
3.3.8.4 车间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组织,配合安全科,以及业务主管部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工作;
3.3.8.5 班组长负责,对作业人员日常隐患检查和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3.8.6 班组长(或车间安全员)负责,建立本部门风险管理台账,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治理统计分析。
山东万虹纺织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3.3.9 生产员工的职责
在第一线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业务管理的员工的职责,具体体现在其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上,包括:
3.3.9.1 员工的权利包括: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3.9.2 员工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3.3.9.3 员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3.3.9.4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3.9.5 员工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3.9.6 员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风险分级管控课件 篇5
一是风险点排查常态化。该矿制定下发《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以矿长、总工程师为主体,下设专业科室的安全技术管控体系,按照“从细排查源头风险点,从深管控风险关键点,从严治理现场隐患点”的工作要求,实行月度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点分级排查一并纳入月度“双险双控”机制,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排查井上下安全隐患和风险点,形成“关口前移、纵深防御”的“大快严”集中行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覆盖、无缝隙的“双险双控”管控网络体系和矿、区队(科室)、班组(岗点)“三位一体”的风险控制目标责任体系。目前,已排查各类190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名册》即将汇编成册。
二是风险点措施精细化。该矿将排查出的风险点,紧紧围绕“人、机、物、环”方面的危险源,制定管控责任单位、管控责任人和具体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施工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挂牌督办制度、安全风险公示制度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重点强化“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管理、提升运输、火药放炮、职业卫生、安装撤面和零星工程”等环节的风险点管控,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管理上,实现了风险预控、动态管控、全过程监控。
如何管控外包业务风险 篇6
业务外包的法律性质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完成的经营行为。从法律上来说,业务外包的发包方与承包方是基于平等合作产生的合同法律关系。业务外包涉及的合同类型比较广泛,其中承揽合同是典型的提供劳务的合同,确立了所有提供劳务合同的一般规则。讨论业务外包的法律关系,可以承揽合同作为基准。按照《合同法》关于承揽合同权利义务的规定,业务外包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目的,承包方应按照与发包方约定的标准和要求完成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发包方的主要目的是取得承包方完成的工作成果,并依据工作成果给付承包方报酬。
业务外包不可异化为劳务派遣
2012年修改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一些用人单位以业务外包、劳务承揽等方式加以应对,但与业务外包提供商签订的合同却充满了劳务派遣的色彩,将业务外包异化为劳务派遣关系。《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27条规定:“用人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按照本规定处理。”因此,必须理清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关系,让业务外包名副其实,避免形成“假外包、真派遣”的困境。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存在以下不同点。一是标的物不同。业务外包不仅要求承包方提供一定的劳务,更为重要的是提供相应的工作成果。劳务派遣则是劳务派遣单位向用工单位派遣劳动者,即劳动力是劳务派遣关系的标的物。这直接导致二者的计酬方式存在明显不同,业务外包按量计酬,而劳动派遣则按人头计酬。
二是员工人身依附性不同。业务外包中发包方对承包方的员工没有直接的指挥、管理权,发包方仅可以对承包方完成业务外包的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而劳务派遣中,被派遣的劳动者则要服从用工单位指挥、命令,遵守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这就意味着,业务外包合同中不宜存在对承包方员工进行直接管理的条款。
三是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不同。在业务外包中,承包方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造成自身损害的,发包方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而在劳务派遣中,被派遣的劳动者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工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还要明确的是,尽管委代办可以纳入业务外包的射程之内,但考虑到委代办与劳动关系极易混淆,实践中也多次出现法院将委代办确认为劳动关系的案例,因而,委代办模式应审慎使用。
业务外包风险管控应注意
根据《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业务外包风险管控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选择好业务外包服务提供商。业务外包的承包方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承包方是依法成立和合法经营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具有相应的经营范围和固定的办公场所。二是承包方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其从业人员符合岗位要求和任职条件,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三是承包方的技术及经验水平符合本企业业务外包的要求。邮政业务外包的承包方一般应具有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物业服务等经营范围。选择承包方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采用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且不宜将劳务派遣企业作为外包服务提供商。
准确界定业务外包的具体范围。应避免将企业的核心业务外包。考虑到邮政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承担着邮政普遍服务的义务,邮政营业窗口服务外包应审慎对待,并要遵守国家以及地方关于邮政营业场所自办转为代办的监督管理规定。签订规范的业务外包合同。业务外包合同内容主要包括:外包业务的内容和范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和质量标准,保密事项,费用结算标准和违约责任等事项。外包业务需要保密的,应当明确规定承包方的保密义务和责任,要求承包方向其从业人员提示保密要求和应承担的责任。签订业务外包合同要与劳务派遣协议的条款相区分,其中费用结算、承包方从业人员管理、民事责任承担等尤其要注意。
强化业务外包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严格执行业务外包制度、工作流程和相关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承包方严格履行合同。对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持续评估,特别是对于重大业务外包,应当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避免业务外包失败造成企业经营活动中断。
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以及与之配套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对劳务派遣作出了严格的规范,大大压缩了劳务派遣的适用空间。作为替代措施,业务外包也得到广泛运用。邮政企业在运用业务外包过程中,应当加强法律政策研究,做好顶层设计,最大限度地管控法律风险。
业务外包的法律性质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完成的经营行为。从法律上来说,业务外包的发包方与承包方是基于平等合作产生的合同法律关系。业务外包涉及的合同类型比较广泛,其中承揽合同是典型的提供劳务的合同,确立了所有提供劳务合同的一般规则。讨论业务外包的法律关系,可以承揽合同作为基准。按照《合同法》关于承揽合同权利义务的规定,业务外包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目的,承包方应按照与发包方约定的标准和要求完成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发包方的主要目的是取得承包方完成的工作成果,并依据工作成果给付承包方报酬。
业务外包不可异化为劳务派遣
2012年修改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一些用人单位以业务外包、劳务承揽等方式加以应对,但与业务外包提供商签订的合同却充满了劳务派遣的色彩,将业务外包异化为劳务派遣关系。《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27条规定:“用人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按照本规定处理。”因此,必须理清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关系,让业务外包名副其实,避免形成“假外包、真派遣”的困境。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存在以下不同点。一是标的物不同。业务外包不仅要求承包方提供一定的劳务,更为重要的是提供相应的工作成果。劳务派遣则是劳务派遣单位向用工单位派遣劳动者,即劳动力是劳务派遣关系的标的物。这直接导致二者的计酬方式存在明显不同,业务外包按量计酬,而劳动派遣则按人头计酬。
二是员工人身依附性不同。业务外包中发包方对承包方的员工没有直接的指挥、管理权,发包方仅可以对承包方完成业务外包的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而劳务派遣中,被派遣的劳动者则要服从用工单位指挥、命令,遵守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这就意味着,业务外包合同中不宜存在对承包方员工进行直接管理的条款。
三是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不同。在业务外包中,承包方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造成自身损害的,发包方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而在劳务派遣中,被派遣的劳动者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工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还要明确的是,尽管委代办可以纳入业务外包的射程之内,但考虑到委代办与劳动关系极易混淆,实践中也多次出现法院将委代办确认为劳动关系的案例,因而,委代办模式应审慎使用。
业务外包风险管控应注意
根据《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业务外包风险管控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选择好业务外包服务提供商。业务外包的承包方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承包方是依法成立和合法经营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具有相应的经营范围和固定的办公场所。二是承包方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其从业人员符合岗位要求和任职条件,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三是承包方的技术及经验水平符合本企业业务外包的要求。邮政业务外包的承包方一般应具有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物业服务等经营范围。选择承包方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采用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且不宜将劳务派遣企业作为外包服务提供商。
准确界定业务外包的具体范围。应避免将企业的核心业务外包。考虑到邮政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承担着邮政普遍服务的义务,邮政营业窗口服务外包应审慎对待,并要遵守国家以及地方关于邮政营业场所自办转为代办的监督管理规定。
签订规范的业务外包合同。业务外包合同内容主要包括:外包业务的内容和范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和质量标准,保密事项,费用结算标准和违约责任等事项。外包业务需要保密的,应当明确规定承包方的保密义务和责任,要求承包方向其从业人员提示保密要求和应承担的责任。签订业务外包合同要与劳务派遣协议的条款相区分,其中费用结算、承包方从业人员管理、民事责任承担等尤其要注意。
电缆企业作业风险管控 篇7
1电缆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电缆企业属于设备密集型企业, 需要使用大量专用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分析目前电缆企业作业安全风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生产一线员工文化教育程度偏低, 安全意识单薄, 安全知识匮乏, 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二是, 配备有大量转动设备、高温设备、起重设备等机械设备, 自动化层度不高, 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三是, 企业利润受市场竞争和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 利润率普遍偏低, 安全投入难以落实。因此, 电缆企业应该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中心, 建立设备安全操作风险管控长效机制为抓手, 合理使用安全生产投入资金, 将作业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2作业风险管控基本方法
进行作业风险管控就是要对产品加工和服务过程中的“人、机、环”三个要素进行危险点的辨识、评估并进行控制, 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1) 涉及人员的作业风险管控应该从人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安全知识以及人员搭配等几个方面进行辨识和控制。作业人员思想情绪异常波动期间精神疲惫, 容易发生因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安全事故, 因此应避免安排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健康程度、年龄、身体条件不能胜任现场工作时, 容易发生因体力不足导致的安全事故, 因此应安排合理休息或调换能胜任的作业活动;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知识匮乏时, 容易发生因误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 因此员工上岗前应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和相应岗位的安全技能培训;对于需要人员搭配的大型作业, 如果人员搭配不合理, 容易导致因经验不足或责任心不强导致的安全事故, 因此在人员搭配时应注意的高、低岗配合, 必要时应设立监护人。
2) 关于设备的作业风险管控应该从生产加工设备入手, 识别各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的职业伤害, 找出危险点, 分析伤害发生的人为原因、设备本身原因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对设备进行安全技术改造, 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水平, 无法对设备进行改造时应加强劳动防护, 完善安全操作规程、警示标识, 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装备水平。电缆企业目前由于产种类较多, 生产加工设备多为专用大型设备, 设备风险点较多, 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的职业伤害主要包括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灼烫、高处坠落、火灾、化学性爆炸等。
3) 环境因素的作业风险管控重点关注作业环境对作业人员造成的职业危害, 主要包括温度、噪音、油雾、弧光和粉尘等几个方面, 应定期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为作业人员配备适用的个体防护装备, 电缆生产属于机械加工, 部分车间机加工设备多, 噪音较大, 应为相关作业人员配发耳塞, 部分车间内空气中存在油雾粉尘等固体或液体悬浮物, 应加强车间的通风措施并为相关作业人员配发口罩或防尘面具, 电缆生产车间一般不配备空调, 电缆生产又是连续性生产, 夏季高温环境下作业时应加强通风, 降低车间内环境温度。
3作业风险管控在电缆企业的应用
如何才能将上述管控方法应用在电缆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呢?这就需要结合电缆生产的各个工序进行分解, 以工序下的人员、设备以及车间环境为管理对象, 针对人员的作业活动、设备的运行以及车间环境因素进行作业风险辨识、评估并制定管控措施。目前电缆生产主要分为:铝杆 (铜杆) 制作、拉丝、绞线、挤出、成缆、铠装屏蔽、试验等七个主要工序, 下面以电缆生产为例列举各个工序下的主要风险管控措施。
1) 铝杆 (铜杆) 制作主要作业风险有起重伤害和灼烫, 控制措施如下:
(1) 铜板 (铝锭) 转运过程中, 应正确穿戴防砸鞋、劳保手套等劳保用品。
(2) 熔化前应先将铝锭 (铜板) 烘干, 熔化时应观察炉体及冷却水压力与温度, 防止冷却水不足造成设备事故;添加微量元素时, 应正确穿戴工作服及劳保手套。
(3) 铝锭浇铸作业前, 对流槽等进行烘烤, 防止铝液飞溅伤人, 扶正铝铸锭时, 应使用专用工具, 严禁直接用手扶持;连轧作业时, 严禁用手检查辊缝。
2) 拉丝主要作业风险有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和灼烫, 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 拉丝工序应在作业区域设置隔离网。
(2) 铜杆 (铝杆) 吊运过程中, 应正确穿戴防砸鞋、劳保手套等劳保用品。
(3) 铜 (铝) 杆打尖操作时, 应站立在线夹头的侧面, 保证手与打尖机的距离, 严禁用力过猛或逆向喂入线头, 线夹头应夹实、夹牢。
(4) 穿模作业时, 应用脚踏动脚踏开关, 严禁在操作台上启动设备, 当两人配合操作时, 口令应清楚, 防止设备误起动。
(5) 上、下线盘时, 应在线盘托架的最低点与最高点进行操作, 上好线盘后, 应检查线盘锁紧, 并关好收线柜门。
(6) 设备运转时严禁用手触摸模盒与卷筒之间的单丝, 收线架与模盒之间严禁人员从单丝下通过。
3) 绞线主要作业风险是机械伤害, 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 绞线作业区域应设置隔离网。
(2) 开车前, 应检查所属设备是否完好, 油压, 水压, 气压是否正常, 确认防护罩已经正常关闭, 检查紧固件的紧固情况。
(3) 开车时应由专人掌控操作台, 按操作顺序缓慢启动机床 (励磁不大于1000r/min) , 并注意机床运转情况。
(4) 多人操作时应互通信号后方能开车, 严禁站在正对分线板的位置;设备正常运转时应巡回检查工字轮运转情况。
(5) 开车后, 严禁随意打开防护罩, 严禁站在旋转部件的正对面, 巡视时应与旋转部位保持安全距离。
(6) 上工字轮时, 应确保其正确放入篮筐, 并关好防护罩, 锁紧制动装置, 将顶尖调整到位, 锁好弹簧销轴, 穿线时应两人操作, 防止单丝缩回伤人。
(7) 切割钢绞线时应佩戴防护眼镜。
(8) 制动器应定期检查, 确保制动时接触良好。
(9) 上线盘时严禁站立在上线小车活动范围内, 或在上线小车轨道上停留;线盘上好后应对所有安全锁紧装置进行检查, 确保线盘锁紧到位。
(10) 下线盘时, 应注意顶针下降的行程, 防止下降过度损坏设备, 推动线盘时, 线盘运行前方严禁站人。
4) 挤出主要作业风险是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和灼烫, 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 线芯转运过程中, 应正确穿戴安全帽、劳保鞋、劳保手套等劳保用品。
(2) 挤塑设备在升温及用液化气进行加热烘烤过程中, 严禁用手接触升温部位。
(3) 加料作业时, 应从扶梯上下, 严禁翻越设备。
(4) 下线盘时应注意顶针下降的行程, 防止下降过度而损坏设备, 推动线盘时, 线盘运行前方严禁站人。
(5) 线芯分段时, 应佩戴护目镜。
(6) 挤出机应由主操作人员操作, 严禁其它金属硬质杂物落入进料口中。
5) 成缆主要作业风险有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和灼烫, 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 吊运过程中, 应正确穿戴安全帽、劳保鞋、劳保手套等劳保用品。
(2) 开机前应检查紧固件的紧固情况。上线盘时, 操作者应站在侧面, 将其正确放入篮筐中, 并关好防护罩, 锁紧制动装置。
(3) 多人操作时应互通信号后方能开车, 严禁站在正对分线板的位置;设备正常运转时应巡回检查工字轮运转情况。
(4) 制动器应定期检查, 确保制动时接触良好。
6) 铠装屏蔽主要作业风险有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爆炸、灼烫, 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 吊运过程中, 应正确穿戴安全帽、劳保鞋、劳保手套等劳保用品。
(2) 在作业区域应设置隔离网, 开车前应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 主制动器和主传动器是否正常;在收放线装置进行上下线盘时, 应采取措施防止意外起动开机。
(3) 机器开动应由低速向高速逐步提高, 机器运转时, 严禁搬动操作手柄换档或换向。
(4) 氩弧焊作业时, 应正确穿戴好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
(5) 氩气、氦气气瓶应在离火源10m的地方设置, 并有明显标识。
(6) 钢带 (钢丝) 焊接时, 应佩戴好防护眼镜。
(7) 下线盘时, 应注意顶针下降的行程, 防止下降过度而损坏设备;推动线盘时, 线盘运行前方严禁站人。
7) 试验主要作业风险有机械伤害、冻伤、爆炸、火灾、触电, 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 试验区域设置隔离措施, 严禁非试验人员进入。
(2) 试验前应检查各设备连接装置、联动系统、接地是否正常。
(3) 热延伸及老化试验过程中, 应带好耐高温手套, 防止接触高温试验箱时发生烫伤。
(4) 低温试验过程中接触低温箱 (最低在零下50度左右) 时, 应带好保温手套, 防止冻伤。
(5) 燃烧耐火试验过程中产生明火, 使用易燃、助燃性气体应注意存放安全;易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气瓶应分开存放。
(6) 试验完毕后应等指示针回零后再关闭电源。
上述各个工序下的作业风险管控, 是电缆企业按照生产过程中“人、机、环”三个要素的风险控制基本方法, 结合生产实际工序进行了拆分和细化, 在现场制作了风险控制卡, 在实际的作业风险管控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使生产过程中的作业风险点一目了然, 对应的管控措施具体实用, 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作业风险。
摘要:本文讲述生产过程“人、机、环”三要素作业风险管控的基本方法, 以电缆企业为例描述作业风险管控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下的具体应用。
产品风险管控 篇8
摘 要:石油天然气管道是城市现代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的基础设施,为了有效防止出现管道泄漏、管道损害等故障,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安全防范,需要建立健全管道应急措施,创新风险管理模式;这篇文章从天然气石油管道的风险特点出发,从工艺、管道建设、自然灾害、人为损害等方面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的风险事项进行科学评估,并提出科学合理的管控模式,从风险预警、准备措施到应急反应、事故恢复这几个方面提出风险管理基本措施,对于确保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风险管控
0 引言
石油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在正常运输过程中,经历复杂的地质、环境、气温、社会条件等多变的外在条件。为了确保石油天然气的管道安全问题,社会各界人士都在积极为其做出努力,虽然说管道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有严格的要求和施工标准,不管是在建筑工艺还是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都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管道运行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影响安全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包括运行中的自然损耗,如风雨侵蚀等;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地震等;人为损害,如社会中的不法分子对石油天然气管道进行恶意破坏等;还有就是管道在施工过程中问题,如出现的设计缺陷等问题,这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石油天然气管道一旦出现危险,造成的人员伤亡是不可估量的,事故之后的补救措施都是“马后炮”,只有真真切切的做好事前预防,创新管道管理控制模式,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才更加重要。
1 石油天然氣运输管道的风险分析
石油天然气管道是一个十分繁杂的工艺集合,它将石油天然气的保存、运输和分配集中到一起,由于石油天然气是当今社会的两大能源之一,因此,其管道设计到的区域也越来越广。沿途中一旦出现泄漏,很有可能造成保障,导致工作人员的伤亡,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主要有材料本身的缺陷、焊接过程的缺陷以及管道的自然腐蚀。
1.1 管道腐蚀
石油天然气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难免会因为受到风吹雨打的侵蚀而发生腐蚀,腐蚀之后就会使石油天然气的管道壁变薄,抗压能力变是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也是发生爆破、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
例如,我国四川省从一九六九年到二零零三年期间发生的输气管道事故,下表是将其严格分类之后的总结,由于四川省天然气管道使用时间较长,早已进入或者是超出服役期,再加上早期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滞后,致使管道本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腐蚀导致的管道损失是输气管道事故原因的第一位,百分比高达三十九点五。
根据管道发生侵蚀的部位不同,可以将侵蚀分为外部侵蚀和内部侵蚀,以天然气管道为例,管道事故中,内部腐蚀要比外部腐蚀更加严重,内部腐蚀主要是化学成分对施工材料的侵蚀,其中包括应力腐蚀开裂等,当应力腐蚀开裂和电化学腐蚀同时产生作用时,就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管道的侵蚀程度。
这里提到的腐蚀开裂主要是指,施工管道的金属材料在受到外部拉伸应力的同时,如果也受到外部特定介质的侵蚀,就很容易发生脆性断裂,这种侵蚀的发生往往不会有预兆,可能是突然发生的,对管道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与电化学腐蚀和线腐蚀相比,应力腐蚀的易控性更差、风险更高。
外部侵蚀是指管道外部的防腐层受到外力的破坏,或者在管道的保护工具失效之后,管道表面直接和空气或地面、土壤接触,甚至是接触到硫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等而产生的化学侵蚀,化学侵蚀是一种强有力的侵蚀类型,危害十分强大,与管道穿孔、局部腐蚀相比危害甚大。所以说,石油天燃气管道埋设附近如果有电气化铁路、平行电力线或者平行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设备等,就要特别注意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会受到电流的影响,而对管道产生侵蚀,发生泄漏甚至是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1.2 管道施工材料的不足和焊接技术问题
材料的整体性能是确保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管道焊接同样也是防止石油、天然气发生泄漏的重要方法,其中在美国,材料性能差、焊接技术不稳定是造成管道损害的第三大因素。而根据表1可以发现,施工设计的不足和材料的不足在1969年到2003年之间,事故所占比例仅次于侵蚀,高达33.6%,而导致施工材料缺陷或者导致焊接发生问题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材料性能的问题,同时也包括焊接技术的高低、焊接工作人员的焊接技术等,下表是1991年到2010年美国管道材料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总结。
1.3 地质灾害
如果石油天然气管道处于滑坡泥石流地区,这属于斜坡作用下的土壤移动,会使土体下滑,对管道造成冲击,使石油、天然气泄漏,进而导致火灾的产生,其中滑坡的具体方向是影响管道安全的关键。在平原地区,地面下沉导致的管道埋设是影响管道正常运行的关键,而地面下陷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建设中,建设活动的展开使路基下降,导致石油天然气管道失去强有力的支撑,从而极易发生弯曲下沉,甚至是断裂。
2 石油天然气管道的风险管控模式
风险管控阶段主要是对石油天然气管道进行风险预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在此我们将管控模式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风险消除阶段、计划阶段以及反应阶段和风险恢复阶段。
首先,风险消除阶段主要是尽可能的降低事故产生的危害,把人员伤害、资金损失降到最低,并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措施以消除管道运行的潜在风险,与其他阶段相比,风险消除阶段用时长、见效慢,但却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管道进行维护检修,特别是人口密集区,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准备计划过程主要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工作效率,这个过程不单纯是喊口号,而是需要贯彻落实,贯穿管理全过程,满足安全防范要求。
另外,这一阶段的工作,还可以具体分为管道应急评价、应急计划、应急准备以及工作评估等,并根据管道的运行实况,及时更新应急预案,形成全面的、最新的应急预案。
再者,应急反应阶段,这是在石油天然气管道发生事故之后,需要迫切进行的工作,即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组织管理人员井然有序地参与到救援活动中,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人员转移,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害程度。
最后,就是事故恢复阶段,这个过程是事故恢复过程,可能很快就进入,也可能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它和应急反应阶段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需要根据事故类型和事故实况而决定,后期工作主要包括救援人员的安置、人员的伤害以及事故损害评估等工作。
3 结束语
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高效运行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天然气、石油等属于危险物质,一旦管道介质发生泄漏,其影响程度难以估量,为了充分确保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高效运行,就必须对管道系统进行完善的风险管理,本文通过对管道材料、地质灾害等因素的分析,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的风险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制定出风险消除、准备计划以及应急反应和事故恢复这四大方面的管控措施,构成全新的风险管控模式。
参考文献:
[1]梁瑞,张春燕,姜峰,叶芳,王贵仁.天然气管道火灾危害范围定量评价模型分析[J].石油机械,2008(04).
[2]张华兵,冯庆善,郑洪龙,税碧垣.油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3)3.
[3]魏利军,多英全,于立见,刘骥,吴宗之.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方法与程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9).
【产品风险管控】推荐阅读:
产品风险09-18
产品潜在风险因素07-08
农产品价格风险07-01
代销金融产品风险揭示10-11
QDII产品汇率风险管理论文06-01
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07-12
信用风险管控06-03
全面风险管控06-07
机构风险管控06-07
风险管控水平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