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机关卫生管理制度

2024-09-27

局机关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2篇)

局机关卫生管理制度 篇1

机关卫生管理制度

为加强局机关卫生管理工作,保持良好有序、清洁的办公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全局公共卫生实行股室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值周制度,保证公共环境清洁。

二、各股室值日人员要提前10分钟到岗,负责走廊地面、局领导办公室地面、走廊窗台及花盆浇水等清扫工作,要做到地面洁净,窗台干净,花盆摆放整齐。

三、各股室卫生实行一日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制。

四、各股室负责人要认真抓好值周工作和本室环境卫生,办公用品摆放要整齐、地面要干净。

五、全局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值日人员工作,保持卫生,禁止向垃圾袋内倒水和随地吐痰,乱扔脏物等。

六、负责值周股室每周末下午要将局公共卫生袋送到垃圾站,以保证公共卫生环境清洁。

七、各股室负责人和值日人员要各负其责,下班前要关好门窗,关闭电脑、电灯和用电设备及电源,防止发生火灾。

八、各股室要配合参加除“四害”措施。

九、全局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局机关卫生管理制度 篇2

一、卫生机关单位概述

卫生机关单位是我国重要的服务性质的机构, 是一个涉及单位领域较为广泛而复杂, 包涵机构与部门众多的事业单位的统称。卫生机关单位的工作是主要负责定期定时为我国各个阶层与领域的全体社会人员做好健康安全卫生防御与教育, 进行统计监测, 随时随地地观察整个社会的卫生安全情况, 了解并且管控着社会的卫生健康安全事项, 同时, 做好卫生安全预防与应对举措。卫生机关单位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 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既有利于民生与社会卫生健康安全, 又是防御减少疾病产生的重要手段, 因而要高度重视卫生机关单位内部建设。档案管理与服务是卫生机关单位的一个主要方面, 因而为了卫生机关单位更好地为人民, 社会, 国家服务, 其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发展有极大的必要性。

二、目前我国卫生机关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在我国, 当前大多数卫生机关单位的档案管理模式仍然较为落后, 档案管理中电子化程度低, 较大限度上还是比较依赖人力管理。而且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低下, 认为没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人力去耗费在这项工作上。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 现代化程度如此发达的时代, 卫生机关单位这种档案管理方式明显落后,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长此以往发展下去, 结果可能会使这种纸质档案存储方式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逐渐被社会所淘汰, 各种社会问题与管理矛盾也会层出不穷, 例如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还占据太多的空间面积, 以及所需档案管理资金紧张, 此外需要的档案管理与清扫整洁人员也增多, 这对人力, 物力, 财力都有极大的消耗。此外, 出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序以及保密性, 档案管理较为封闭, 对外基本不开放, 导致其他相关社会人员对卫生机关单位档案难以接触, 了解有限, 一知半解, 同时对于自身身体检测情况也无法清晰快速知晓。因此当出现一些意外事件或者有急需要查看档案文件的时候, 卫生机关单位因为档案管理方式不当, 存在漏洞, 相关工作人员寻找提取档案时费时费力, 还有可能出现无法找见的情况, 这不仅可能耽误事情的解决, 造成恶劣影响, 人们对机构管理产生怀疑, 甚至失去信心, 而且使办事效率低下, 这就可能导致卫生机关单位工作陷入混乱。

三、推进卫生机关单位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一) 档案管理工作是卫生机关单位的合理运行保障。

谈到档案管理, 我们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它在我国有很漫长而悠久的历史, 并且对于从历史至今机构管理、政治服务、信息记录等诸多方面, 都产生极其重要、不可替代、无可比拟的影响。虽然档案管理模式随着时代与社会的演进与推移有所不同, 但是我国历朝历代都无法脱离档案管理, 因此如果没有档案管理这个工作, 我们如今对历史以及政治制度, 机构的了解也可能不会这么全面而又详尽。因此, 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是必然选择, 无法忽略。对此, 我国各个机关单位与企业学校都建立了相应的档案管理体制。

鉴于档案管理对于机构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及档案管理长期存在的不可磨灭的必要作用, 我国卫生机关单位也无法例外, 必须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合理开展。档案是对于一个机构或者单位工作的有效记录, 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 同时也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卫生机关单位作为惠及民生, 确保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机构, 做好档案管理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机关单位的办事效率, 同时也是机关单位汇报工作、面向社会大众必不可少的程序。

(二) 档案管理是应对卫生机关单位工作问题的必要对策。

根据论述以及充分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 我国一部分卫生机关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仍然较低, 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而另外一部分卫生机关单位虽然进行了档案管理工作, 但是管理模式却较为落后, 且管理机制尚未成熟存在诸多漏洞与问题。就目前整个卫生机关单位这种状况, 不仅对于自身内部管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可能存在资源的严重浪费情况, 而且办事效率较低, 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此外对卫生机关单位之间以及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 汇报工作都产生巨大的阻碍, 所以, 卫生机关单位必须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这是卫生机关单位的重点事项, 也是其他一切工作顺利开展进行的重要保障。

四、做好卫生机关单位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 积极地重视并改进档案管理方式。

卫生机关单位应当率先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意识并了解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性。从思想意识层面到落实实践层面都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因此卫生机关单位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与政策, 积极大力地向所有工作人员宣传普及, 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什么是档案管理, 以及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与积极意义, 从而真正重视档案管理的实施, 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而积极地开展工作。针对于当前这种落后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卫生机关单位要一步一步寻求改进, 循序渐进地, 逐渐从纸质档案信息过渡到电子信息存储, 充分地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去保存记录各种档案信息, 这样不仅便利了档案管理, 促使档案信息可以随着情况的改变快速地更新, 同时又节约大量的资源, 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真正意义上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高科技, 数字化。

(二) 建立与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卫生机关单位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除了可以积极重视并改进档案管理方式之外, 另一个重要的途径便是要建立与完善机构内部的档案管理制度。制度是一切工作与事业开展并且进行的前提和保障, 任何机构单位的合理运营都需要制度的约束与规范。因此卫生机关单位一是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根据卫生机关单位自身工作的特点以及运行中的要求, 从实际出发, 建立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高效完备的档案管理机制, 这个制度要细致地规划每个工作人员的任务与责任, 以及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遵循的各种职业操守与准则。二是建立档案工作人员招聘新要求。在卫生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中, 要求对于卫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同时对现代科技熟练的条件极好的新式人才, 他们不仅对现代化手段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精准, 而且拥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以卫生机关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为例, 提出了当前档案管理与服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显示了进行档案管理创新与研究的必要性, 并对档案管理与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几点意见, 希望为卫生机关单位档案管理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国家更加重视内部建设。档案管理与服务作为贯穿于国家各个领域, 沟通与联系各个团体, 各个机构, 各项事业的桥梁和纽带, 它不仅记载历史, 保存史料, 而且收集融合了众多的机密, 更是上至国家机构, 下至企业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而, 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研究, 及时进行创新与改进。本文比较客观全面地概述了卫生机关单位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模式的现况及其问题, 重点对其工作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并且给予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卫生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局机关卫生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改革;事务管理;规范运行

机关后勤工作是保障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而我国目前的机关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严重影响到机关后勤服务水平的提高,这样就使得我国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因此,就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快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改革的开展,提高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的水平,进而使得我国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具备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实现我国机关单位的长远发展。

一、机关行政事务管理的发展与规范

1、清楚区分机关事务与机关后勤的本质

政府的机关单位主要职能就是进行机关事务管理,政府在进行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以做好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为前提。就现阶段我国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来说,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要明确管理职能以及管理方式。明确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实质,进一步的提升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行政职能,防止该部分的行政职能被社会化。将政府的其他一些职能进行有效的转变,将机关后勤保障职能尽可能的优化,则是机关后勤工作的重点内容。

2、保障后勤服务的质量

将后勤服务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转化,使得后勤服务工作可以更加的规范和标准,尽可能的提升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依据目前我国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状况而言,后勤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能够合理的对资产进行管理,并运用物质保障来推动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使得机关的运作更加的快速和高效。在政府后勤保障工作质量得以提升的前提下,就可以使得政府职能的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进程中,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要想能够与时代发展相同步,就需要明确相关的事务管理理念,并且合理的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进,同时要针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人才的流动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整,从而使得我国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可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二、机关后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机构重叠,效益低下

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机关后勤保障部门一直被当做是福利保障部门,对于服务保障较为重视,却忽略了对其效益的提升。在机关中建设了多个服务保障机构,很多的机构职能出现了重复的现象,大量的服务保障机构所需要的成本费用也相对较多,需要的人力资源也相对较多,这样就使得机关政府的经济负担相应的加重,而且由于机关后勤单位体系中存在的弊端,使得资金的流通出现困难,很多的设施都无法使用,造成了服务设施的浪费,这样能够就使得机关后勤保障服务职能无法发挥出来,从而降低了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机构的经济效益。

2、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劳动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

机关后勤部门无法有效的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在职能的划分上不够明确,在开展后勤管理的时候,所能够应用的行政手段过多,而且出现了交叉的情况,从而使得管理出现了问题,导致机关后勤部门的管理工作和职能都无法有效的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同时,机关后勤部门的权利、职责以及利益出现了分离的情况,政府统一管理,收支也进行统一核算,经济利益与贡献度之间出现了脱节的现象,这样的一视同仁的情况出现,使得职工的劳动效率无法有效的得到提高。

另外,由于机关后勤部门属于政府单位,没有进入到市场中,缺少相应的竞争意识,加上经费不需要自己获取,服务对象单一,不需要与其他的单位进行竞争,这样就使得机关后勤部门的经营没有风险意识,从而使得其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3、人员观念陈旧,年龄老化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对后勤工作的影响,在后勤队伍上,长期以来忽视专业化、技能化人员的配置,满足于传统意义上体力型、服务型后勤,更有把后勤管理部门当作休闲养老的机构,由此造成人员结构年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后勤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技能化要求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远远不能满足后勤科学化、现代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三、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

1、转变服务职能,降低成本

机关后勤工作是政府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职能运转的基础和保障。这就要求:加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后勤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商品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的转变。加强工作监管,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通过制定法规、制度,明确科学定位,加强对政府资产、集中采购、基建投资、职务消费、后勤服务、职工福利待遇等事项的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保障能力。

2、强化机关后勤管理职能

进一步转变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后勤服务管理机构、管理职能建设,尽快实现机关自办后勤服务向组织提供后勤服务的转变;加强后勤行政建设,建立健全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服务标准,加强质量考评,提高服务水平;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继续推进后勤服务经营单位改革,在妥善处理社会保障问题的同时,开放机关后勤服务市场,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

3、转变思想观念

要彻底盘活后勤资产,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和事企分开、机构剥离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转企改制,或組建国有独资集团、改为股份制企业、或拍卖,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4、政府加强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市场机制

为了减弱改革的阻力,财政也应拿出一定资金,帮助解决困难,扶持企业改革改制,努力使这些企业走出困境,并达到将这些存量资产盘活增值的目的。另外,还要积极引入市场运营机制,提高现有资源使用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机关后勤工作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服务水平进行提高,并且要尽可能的加快服务创新的力度,实行有效的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改革,明确未来机关后勤工作的发展方向,同时,要规范机关事务的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合理的保障我国未来机关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我国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起.贯彻科学发展观优化机关事务管理核心职能[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03)

[2]孙援朝,吴昊,王菁,李健.增强责任感切实抓落实——各省区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同志座谈《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实施工作发言综述[J].中国机关后勤,2008(10)

机关单位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篇4

一、目的:严格仓储卫生的管理,保证产品贮存过程中的卫生质量。

二、范围:适用于材料仓和成品仓储存的卫生管理。

三、职责:仓库管理员

四、卫生要求:

1.贮存成品的仓库应有防潮措施,远离火源和污染源。

2.仓库的门窗配备有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以保持仓库无蝇、无有害昆虫,如发现应及时采取灭鼠措施。

3.库内应保持阴凉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5.严厉禁止在成品仓库内堆放有毒、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类物品。

6.定期对入库食品进行卫生质量检验,防止害虫、鼠进入仓库。

7.定期对仓库进行清洁工作,保持仓库内的清洁卫生。

机关文明办公与安全卫生制度 篇5

1、上班时间要衣着整洁,举止文明,仪表端庄。

2、遵守上下班纪律。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不得办私事;不得擅离职守,互相串岗,扎堆闲谈,大声喧哗;不得利用互联网看电影、玩游戏等。

3、认真接待外来办事人员。对待来机关办事的干部群众要礼貌热情,不得冷、硬、横、推。解释和答复问题要把握好政策,说话要注意语气,言辞要得体。

4、注意爱护公物。不得损坏公共图书;不得损坏办公桌椅、工作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空调、取暖器、档案资料柜等办公设施、设备;不得在墙壁上乱涂乱贴乱画。

5、自觉遵守机关大院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大楼内的正常办公秩序。

6、保持室内整洁。办公桌椅、桌上物品摆放要整齐,书柜内书刊、案卷摆放要有序,烟灰缸、茶杯无陈渣污垢,地面无灰尘、纸屑、烟头、果皮、污迹,厕所无污水、污迹,卫生工具摆放要有序,禁止在墙壁上乱涂乱贴乱画。

7、保持公共场所卫生。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禁止向楼下倒茶水、扔物品。各室每天下班前要搞好室内和室外走廊卫生。东头走廊、厕所的公共区卫生轮流值日安排为:周一为廉政室、纠风室,周二为优办、效能室,周三为审理室,周四为执法室,周五为信访室。书记室和会议室卫生由办公室负责,坚持定期打扫。其他室需要使用会议室的,坚持为主负责打扫,办公室予以协助的原则。

8、注意防火防盗。各室桌、柜要及时落锁,做到随手关门,人走灯熄。下班前,各种电器的插头要尽量拔离。

局机关卫生管理制度 篇6

公司办公室各组室: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机关大楼环境卫生管理,推动公司文明建设,确保职工的安全稳定工作,为广大职工创造一个整洁、舒适、文明的办公环境,积极营造“公司是我家、爱护环境靠大家”的良好、健康工作氛围,经公司办公室研究决定于2012年8月15日起建立公司机关大楼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成立卫生检查小组

组长:陈相林

组员:马俊胜汪明星梁 军

二、清理人员职责:

1、保洁组领班、各层楼层长负责协助办公室分管领导检查、组织实施清洁作业工作。

2、清洁工负责依照本规程具体进行室内室外卫生清洁工作。

三、主要工作要点:

1、保洁组主管应根据气候变化、机关大楼的卫生状况等制定出每月清洁计划。

2、每天对机关楼及大院的道路、两侧行人路定时清扫。

3、每次清扫工作必须在当天8:30或者18:00前完毕。

4、对主干路段除定时清扫外,应安排固定人员巡回保洁,下雨天应及时清扫路面,确保路面无积水,发现路面有

油污应即时用清洁剂清洁,用铲刀清除粘在地面上的香口胶等杂物。

5、楼层各楼层科室的卫生由办公室相关人员带领各楼层长参加检查评分。每月定期检查评比一次。评比最佳单位若干个,最差单位若干个,并在大楼大厅的电子显示屏通报检查评比结果。

6、办公大楼公共楼梯走道地板、墙面、洗手间、楼梯口、电梯口的环境卫生检查评比由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带领楼层长每天检查一次,检查评比结果与月度大检查结果一起对外公布。

四、卫生检查评分标准

(一)、评分制

卫生评比实行百分制。

(二)、办公室室内检查评分分值如下:

1.各单位办公室地面(20分)

2.办公用具摆放(20分)

3.门窗(10分)

4.墙面(10分)

5.资料整理(10分)

6.各单位的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状况(10分)

7.整体形象(20分)

(三)、办公大楼公共楼梯走道、厕所检查评分分值如下:

1.楼梯扶手、走道、墙面(20分)

2.厕所主要地面、面台、厕所档板(10分)

3.厕所内物品摆放(10分)

4.厕所内门板、窗户玻璃(10分)

5.异味处理(10分)

6.楼道内消防设施(10分)

7.楼梯走道、厕所墙面内开关盒(10分)

8.电梯口垃圾桶(10分)

9.轮流值日表张贴(10分)

五、检查评比对象

1.大楼楼道地板、墙面清洁度,门牌设置、楼梯口垃圾桶、洗手间相关配套物品(卫生球、洗手液、手纸、镜子)是否齐全和摆放有序、2.盥洗台上下卫生清洁度,3.轮流值班制度是否建立,4.大楼各科室内部的环境卫生,包括其内部的办公桌椅沙发摆放、电脑、打印机的放置、文件资料的整理、花卉摆设、办公柜子的放置、杂物堆放以及个人用品的集中放置。

六、清洁机关大楼及机关大院的评分考核标准:

(一)、大堂内外的清洁标准:

1.玻璃洁净光亮无积尘、手印、水迹。

2.地面无杂物、灰尘、污迹、石材地面保持光亮、显本色。

3.2M以下墙面、门窗、无灰尘、无污迹、无蜘蛛网,玻璃无明显污迹、脚印、手印、大理石贴瓷内墙

面无污渍、胶迹、灰迹;外墙面无明显积尘。

4.坡道、扶手、护栏、标示牌清洁无积尘、无污渍;

饮水机、设备清洁无积尘、无污渍。

(二)、复印区的清洁标准:

1.地面光亮、显本色;目视无沉积脚印、污渍、水迹、灰尘。

2.电池回收箱、放纸箱无污迹、无手印、无灰尘。

3.复印机表面清洁、无污渍。

4.卫生间的清洁标准:

5.地面光亮、显本色;目视无沉积脚印、污渍、水

迹、灰尘。

6.洗手台、池台面、镜面无积水、无纸屑、池内无

杂物烟头、茶叶等杂物。

7.洗手液盒干净无污渍、无尘土、洗手液放至2/

3、纸篓摆放整齐、无污迹、灰尘。

(三)、楼道和电梯间的清洁标准:

1.地面目视无杂物、灰尘、污迹, 消防管道表面清洁、无污渍、无灰尘。

2.门窗玻璃、台阶门目视表面无尘、无油迹、无污

物、无明显手印、无水迹;玻璃洁净光亮无积尘、手印。

3.墙面无明显污迹、脚印、手印、胶迹、灰迹开关盒

及四周保持清洁、壁灯无尘。

4.楼梯扶手围拦清洁无积尘、无污渍。

5.电梯间墙面和地面目视无明显脚印、污渍、水迹、无纸屑烟头、无杂物、立式烟缸清洁,电梯槽无污垢、无杂物。

6.轿厢内四壁(广告牌)保持清洁,无指印、无油迹、光亮、无纸屑烟头、电话及按键清洁。

(四)、道路的清洁标准:

1.目视地面无杂物、积水、无明显污渍、泥沙;

2.道路、人行道无污渍,每200平方米痰迹控制在1 个以内。

3.行人路面干净无浮尘、无杂物、垃圾和痰渍。

4.路面垃圾滞留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五)、绿化带的清洁标准。

1.目视绿化带无明显垃圾、落叶。

2.每100平方米烟头控制在1个以内。

3.花坛外表洁净无污渍。

4.垃圾筒、果皮箱的清洁。

5.目视垃圾筒、果皮箱无污迹、无油迹。

6.垃圾筒、果皮箱周围无积水。

(六)、排水沟的清洁标准:

应达到目视干净无污迹、无青苔、杂草,排水畅通无

堵塞、无积水、臭味。

(七)、自行车房(棚)的清洁标准。

1.目视:无果皮、纸屑、蜘蛛网、墙面无灰尘。

2.自行车摆放整齐、无积尘。;

特此通知。

附件:

浅析机关档案的有效管理 篇7

一、机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关档案收集不全面。机关档案的收集对象比较广泛,机关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档案都是收集的对象。而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档案的收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有些部门不配合,加之机关领导的不重视,所以档料的收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而机关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档案收集的对象不明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收集档案。档案收集不全面,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二)机关档案整理不规范。档案整理是机关档案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只有确保档案整理的规范性,才能够为档案的高效利用提供有利的保证。而档案整理劳动量较大,工作对象较多,内容比较繁琐,所以需要非常的认真细致。但由于机关的重视程度不高以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所以档案整理不规范,出现分类不清、资料不全、编目不明等现象,直接影响到机关档案质量。

(三)机关档案信息化程度不够。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很多机关中实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一些机关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仅仅局限于对档案的处理这一块,工作面较窄,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发挥出档案信息化的作用。

(四)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机关档案管理人员是机关档案管理的直接执行者,所以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机关档案管理的水平。部分单位由于不够重视机关档案管理,所以机关档案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兼职,并且没有设置独立的机关档案管理部门,这严重影响到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而在设有机关档案管理部门的单位,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也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机关档案管理的水平。这些问题虽然只存在于个别单位中,但是对于整体机关档案管理水平却造成极坏的影响。

二、实现机关档案有效管理的途径

(一)注重机关档案材料收集。收集档案材料是机关档案管理的基础,要建立畅通的材料收集渠道,机关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与档案有关的各种材料,认真细致鉴别,做到取之有据。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手续不全的材料要退回形成材料的部门进行补办,确保材料齐全完整、手续完备,保证机关档案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改进和完善档案利用功能,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规范机关档案整理。要提高对机关档案整理的重视程度,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机关档案整理,把它放在机关档案管理的重要位置来对待,并将其纳入到年度工作计划。要完善机关档案整理制度,定期对机关档案整理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快推进档案整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真正实现机关档案整理规范、归档有序。

(三)完善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应该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化网络建设,在进行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要在机关内部创建一个局域网,将整个机关的运行状况都囊括进来,而从档案的收集、录入、整理、传输以及开发利用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网络覆盖面。各个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具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可以传送给机关档案管理部门,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机关档案收集的及时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各部门与档案部门之间形成互动。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创建,可以有效地提高机关档案的利用程度,从真正意义上挖掘机关档案的内在价值。

(四)提高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设,提高机关档案管理服务水平。机关档案管理具有业务性、服务性与保密性的特点,因此要注意加强机关档案管理自身队伍素质建设,选择可靠、正派、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机关档案管理,可以通过择优录用、竞聘上岗,选用真正优秀的档案专业人员。主管部门还要定期业务知识与技能,让机关档案管理人员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增强责任心,以更好地胜任机关档案管理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程巧玲.事业单位机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7

[2] .胡庆华.新时期企业机关档案管理的创新性分析——基于当前企业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资讯,2013.11

论述检察机关正名制度利弊分析 篇8

关键词: 检查机关 正名制度 利弊分析 法律规制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8.033

所谓“正名制度”,是指检察机关经初查,在查清涉嫌职务犯罪举报失实后,对经调查核实确属错告、诬告的被举报对象,由办案部门主动在一定范围内为被举报人澄清事实、恢复名誉、消除举报给被举报人及其所在单位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制度。“正名制度”现已在贵州、辽宁等省市检察院试行,褒贬不一。笔者在此进行理论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一、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的利弊分析

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一是符合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法治精神。刑法和刑事诉讼示的立法宗旨就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检察机关在查实构成职务犯罪的要坚决打击,对查否不构成职务犯罪的要予以保护,如果只注重打击犯罪,忽视保护人权而不顾及因检察机关初查后对当事人所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就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不利于遏制诬告陷害现象,从而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与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根本宗旨相违背。二是实行正名制度是《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内在要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32条第1款规定:“对于属于错告的,如果对被控告人、被举报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向有关部门澄清事实。”在错告即举报失实的情况下,由于人民检察院已经根据举报线索进行审查、初查,可能会对被控告人、被举报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人民检察院应当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向有关部门澄清事实,为被举报人正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这里的“有关部门”一般是指被举报人的所在单位,有时也包括其上级领导部门。三是实行正名制度可以有效保护无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对被错误举报的无罪当事人进行“正名”,从保护公民私权利的角度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检察实践中,举报为办案部门提供了大量的案源,但是其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错告、诬告情况。从以往办案实践中看,一些被举报人由于被举报,心理上受到很大压力,尽管最终查无实据,但周围群众并不知情,容易妄加猜测、以讹传讹,导致议论纷纷。

这一方面极大地伤害了被举报人的情感,使其情绪焦虑、紧张、低落,承受着心灵上的煎熬,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影响了其在群众中的声誉和威信。检察机关以法律的名义进行,将失实举报对当事人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无罪当事人的利益,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人工作,为改革和发展服务。通过实行正名制度,也向群众宜传了法制,促进了检务公开,引导诚信举报,避免和减少错告诬告现象的发生,防止有人滥用举报,伤害无辜,有利于促进检察机关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检察实践中也确实受到发案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欢迎。但是正名制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有人也有不同看法和忧虑:一是有损检察机关的正面形象。查否有可能是检察机关办案无能,没有获取有罪证据的结果,并不等于当事人无罪;而且正名后,万一检察机关初查不实,当事人确实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就会有损检察机关的形象,陷人进退维谷的境地,使群众失去对检察机关的信任。二是招致举报人不满,打击群众举报积极性。

举报人不是当事人,不可能对其犯罪行为都了如指掌,很多情况下是出于怀疑或掌握部分证据而进行举报,检察机关应保护其举报权利和举报积极性。如果仓促正名,对举报人特别是实名举报人不利,可能使其陷入被动,甚至受到打击报复。举报作为群众对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手段,不可能每次都能完全正确,错误的举报难以避免,如果过分夸大错误举报对当事人的伤害,就是在对举报设置障碍,也会影响到周围群众的举报积极性。三是有悖法理,不经济,无效益。初查是在决定立案之前而进行的初步审查,决定下一步是否立案。事实上,此项工作是所有案件的必经程序,此时还并未启动对于案件的侦查程序,距离法院对案件实体部分的判决更是有相当远的距离。那么根据我国刑事司法所确定的“无罪推定”原则,被初查的被举报人,在初查阶段显然是清白的,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初查秘密进行,被初查的人员对于检察院的行动是不知晓的,也就更谈不上不良影响了。从另一个角度讲,初查是对于所有案件必然采取的司法措施,不论最终经法院判决是否有犯罪事实存在,必须对案件进行初查。让检察院经过初查后,再专门为被举报人“正名”,显然有悖法律精神,也是不经济,不效益的。

二、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要注意趋利避害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主题,而正名制度就是检察机关保障司法公正和公民人权的法律监督措施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正名制度有着充分的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也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由于正名制度尚在试行阶段,实施的时间不长,尚乏先例可循,加之有人出于部门利益、办案部门面子等的考虑而对实行该制度尚存疑虑,因此正名制度还没有得到有效推广。笔者认识正名制度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范围相对狭小、人与人之间相对知根知底的情况下可以不实行正名制,“身正不怕影子歪”, “公道自在人心”, 这种社会自然纠错方式既不破坏人际和谐,又能日久见人心,而且澄清是非的成本和代价也最小。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范围和人际交往越来越超越时空限制,信息传播的手段、途径、速度越来越快捷便利,其影响力之大、之深远非过去所能比拟,单靠“无为而治”的社会自然纠错方式应对流言蜚语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党和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检察机关从建设和谐社会,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高度应该充分行使检察职能,大力推行正名制度,还无辜者以清白,给错告者以解释,对诬告者以惩戒。同时检察机关也要正视正名制度的一些负面效应。检察机关在初查时要全面细致,在对被举报人进行正名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尽量避免出差错,万一出了差错也要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将被举报人绳之以法,再通过各种渠道对群众解释清楚,保护其举报积极性,对涉嫌诬告陷害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争取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举报失实的,属于错告的举报人对其解释清楚法律规定,保护其举报积极性,对涉嫌诬告陷害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兴利除弊,通过严格把握正名的条件和方式,对“正名制”工作进行规范,对拟正名的案件要严格审查把关:对符合“正名制”条件的案件,要认真做好为被举报人正名的工作,还被举报人清白;对不符合“正名制”条件的案件,坚决不予正名,以防止滥用“正名制”,造成工作被动,甚至给检察机关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要明确规定,办理“正名制”案件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对不该正名而滥行正名,并由此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该检察院领导和相关办案人员的责任。

三、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要实行实体和程序双重法律规制

检察机关应认真总结正名制度试行工作经验,及时出台相关规定,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对其进行法律规制,以更好地兴利除弊。在实体上要精心选择案件,不是所有案件都适宜实行正名制度,主要是经初查不立案的涉嫌贪污挪用案件。原因是此案案件证据易获取,有罪无罪有大量书证和物证证明,办案人员查否后能很快做出不立案决定,而且发生错案概率较小。涉嫌贿赂案件因多是一对一案件,获取行受贿双方证据较难,而且书证和物证较少,证言多有反复,很难定性处理,案件查否的原因很多,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没有及时获取有力的有罪证据而难以立案,所以涉嫌贿赂案件不宜作正名处理。对涉嫌贪污挪用的案件也要具体分析,对绝对不构成的犯罪的可以进行正名,而对存疑不立案的则不予正名。同时也不是对所有绝对不立案的涉嫌贪污挪用的案件都进行正名处理,因此办案部门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在办案任务日益繁重的前提下只能是选择被多次控告、多头控告、越级控告、集体控告、社会影响大等情形的被错告者采用正名制度,恢复名誉。

正名的范围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对于需要正名的当事人,检察机关可以选择三种方式:一是对本人进行通报,让其卸下思想包袱,重新轻装上阵;二是向当事人的上级领导机关进行通报,让领导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放心地提拔、使用;三是召开“举报调查通报会”,向当事人所在单位进行通报,在群众当中为当事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在程序上主要是由作出不立案决定的的办案部门实施正名制度,因为作为办案部门了解案情,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实施正名制度要依照当事人的意愿,在当事人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的情况下,先由案件承办人对被举报人的“正名”要求进行审查,对于符合标准的,由承办人提出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和分管副检察长审核后,再报检察长最后审批,方可实施。正名过程中要针对查否的确实没有有罪证据,绝对不构成犯罪的案件进行有针对性地说明问题,防止发生负面影响,同时要正名前后要允许被举报人或有关单位群众进行申诉,告之群众将来掌握证据的话仍可追究被举报人的责任,检察机关发现被正名人新的犯罪事实可以重新初查,构成犯罪的则予以立案。控申举报部门要对正名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办案部门要在正名后的3天内,将有关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控申举报部门备案。纪检监察部门也要介入正名制度,实施监督,防止出现利用正名制度实施违法违纪行为。

参考文献:

[1] 《营口鲅鱼圈检察院推行失实举报“正名制”》[N] 北国网http://lnrb.lnd.com.cn

[2] 赵继成《有必要为被举报者实行“正名制”吗?》[N] 光明网http://news.tom.com

[3] 周以明《“正名制”意义更在举报外》[N] 人 民 网www.people.com.cn

[4] 蒹葭《“正名制”让身正者影子不歪》[N] 国际在线globalviewATvip.163.com

局机关卫生保洁员岗位责任制 篇9

为加强机关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管理,调动保洁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特制订保洁员岗位职责,望严格遵守和执行,做到守职尽责。

保洁员上岗工作时间为:每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6:00。(法定节假日除外)

一、岗位性质

在办公室的领导下,负责机关办公楼内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二、基本职责

1.负责对楼梯、楼道、会议室、卫生间及一楼大厅等公共区域和局领导办公室的清洁工作。

2.负责公共区域墙面及玻璃的清洁工作。3.随时接受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标准及要求

1.机关办公楼内的楼梯、楼道、楼梯扶手、大厅每日清扫、湿拖一次。全天进行保洁,随脏随扫,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每月进行卫生扫除一次,一楼大厅玻璃、墙面要每月擦拭一次。总体要求做到地面无灰尘、水渍、烟头、痰渍等杂物,楼梯扶手无灰尘,不留卫生死角。2.在工作日内每天对局领导办公室地面、办公家具进行清洁,每月进行大扫除一次。要求做到玻璃洁净,墙壁无灰尘,地面无污迹。

3.每日对全楼内卫生间各进行冲扫两次,楼道内垃圾桶及卫生间垃圾桶应每天清倒一次。要求便池无污垢,卫生间无异味,玻璃洁净,墙壁磁砖清洁。

4.每周对大、小会议室进行一次彻底扫除。要求做到玻璃洁净,墙壁无灰尘,桌面及抽屉内无杂物,地面无污迹。如有会议,则会后及时清扫。

机关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篇10

我单位制定了工作计划,扎实开展了“远离病媒侵害、你我同享健康”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定了方案。我单位在4月初就制定了《局机关2014年第26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工作计划》,成立了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即:围绕活动主题,开展春季灭鼠活动、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场所、完善防制设施为重点的爱国卫生活动,有效控制鼠害密度,预防和控制春季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全面提升市民健康意识。

二、强化工作措施,工作成果显著。

(一)强化宣传引导。主体制作2期宣传栏,印发500份宣传折页。宣传栏的主题是结合本次爱国卫生月和世界卫生日“病媒传播的疾病——小生物、大威胁”主题,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讲座”等平台,以老鼠、蟑螂、苍蝇、蚊子等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为宣传重点,提高群众对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威胁的认识,引导群众采用安全、有效、合理的方法开展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防止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二)全面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每周一、五,组织干部职工对单位大院和家属区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清除卫生死角30处,修补老鼠洞4处,让病媒生物无处藏身、无法滋生。尤其是要清理越冬垃圾、残留冰雪和废弃塑料袋等白色污染物,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及放养家禽家畜等影响环境卫生的不文明现象和卫生死角。同时做好家庭卫生清扫工作,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抓好除四害施药工作。采取环境治理、物理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组织人员扎实开展“四害”消杀及密度监测工作。办公室督促专业公司抓好施药工作。

(四)搞好总结和资料整理工作。办公室、物业公司及时写出第26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工作总结,报市爱卫办。同时做好除四害专业资料收集整理。

检察机关开展制度预防之思考 篇11

关键词:检察机关;制度预防;体系建设

近年来,中国政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不断加大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力度,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中国正在健全反腐败体制机制,完善廉政建设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国家权力公开透明廉洁高效运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如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犯罪的认识更加深入,先后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腐败问题”等蕴含着许多预防腐败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行政审批改革等制度和举措,为检察机关制度预防和预防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笔者结合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谈谈检察机关开展制度预防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想法

一、提高认识,充分理解开展制度预防的重要性

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预防职务犯罪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遏制和防止职务犯罪,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中心工作,把预防重点放在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放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上,及时排查隐患,建立健全系统性预防机制,形成有效的防范监督体系;要强化措施、创新方式。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大制度建设力度,抓好制度执行,规范制度运行,建立常态化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机制,深入开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不断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始终保持对职务犯罪的高压态势;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这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制度反腐是指通过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制度的建立与健全,营造廉政制度环境来遏制腐败的治理方式。当前,反腐倡廉已进入新的阶段,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是适应时代的需要。笔者认为,提高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既需要在微观层面制定具体的程序和规则,又需要將党纪党规、政纪政规与法律法规相协调,并对这些制度的落实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制度反腐主要通过限制和规范公权力行使的范围、方式、手段、条件与程序来实现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内源性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设置,二是外源性权力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前者主要依靠国家立法及权力行使部门的规章制度完成,后者主要依靠健全的国家和社会监督体系完成,两者都不可偏废。制度预防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也是最能体现预防工作专业性的方式。预防工作要向深层次发展,不能一直停留在搞搞宣传,上上法制课等浅层次的工作形式上,当然这些工作形式也是需要的,但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上,要把堵塞职务犯罪的制度漏洞作为预防工作的基本目标。检察机关的预防工作要体现出专业性、权威性,要产生影响力和震动力,就一定要在制度建设上多下功夫,扎扎实实地提出一些能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办法,帮助党委政府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体系。

二、要开拓创新,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

一是探索建立预防监督制度,在权力集中部门、资金密集领域探索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推动权力的监督制约和规范透明运行。二是加强对行政执法违法活动的预防监督。探索开展对重大行政执法行为和重要执法规范的职务犯罪风险的评估审查,查找可能诱发职务犯罪的风险点,提出预防措施,促进权力行使的公开、透明和制度约束。三是探索建立预防诫告制度。对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案件中不立案、撤案、不起诉、判决免除刑事处罚的国家工作人员给予教育引导、警示提醒、察帮诫劝等。四是推进职务犯罪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加强对已发职务犯罪案件的分析和运用,加强对有关行业、领域和社情民意的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重点对有举报反映的单位或个人、职务犯罪呈多发趋势的行业部门和重大改革政策、投资项目实施可能对职务犯罪发生产生的影响,及时发布预警报告,加强事前防范。

三、建立和完善内外监督体制

大力推进制度预防,结合办案,积极发挥检察机关的专业优势,排查窝串案发生的机会和条件,提出可操作的防范意见,扎紧管权限权的制度围栏;查找塌方式腐败背后制度流程的设计缺陷,针对性地推进流程再造,使制度预防成为检察机关与案发单位互利共赢、协作发展的有效载体;查找新型案件暴露的问题,指向性地开展预警预测,提高制度预防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预防监督不应仅依靠检察机关,监督同样应建立在监督对象的内部,相关单位应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规定公开党务、政务、财务,确保干部职工能够更好参与和了解内部事务,强化内部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同时,要强化外部监督,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预防上的职能优势,以预防部门为主、自侦部门为辅主动融入被监督对象的工作中去,有效加强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实现有限检察监督资源的最大化。

四、完善制度预防体系

任何一项工作的落实都必须依靠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预防监督工作的落实同样无法与相关制度剥离。预防监督工作因起步晚、底子薄,更加需要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指导。检察机关应担负起预防监督的牵头工作,加强对监督对象、程序、内容等方面制度的制定,明确其作为监督实行者的权力与义务,确保每项工作都有制度规范、约束,使用好预防监督这把“双刃剑”。

年度综合报告制度无疑是檢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具体体现和创新,它对地区职务犯罪发生情况的分析、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对防范对策的建言,显然能够为决策层提供一手的、鲜活的参考资料,为完善现行体制和制度提供很好的建议。要普遍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年度报告制度,广泛搜集职务犯罪信息,深入开展预防调查,深刻剖析典型案件,加强预防对策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年度综合报告,对辖区内职务犯罪总体形势、规律特点、演变趋势等作出深度分析,集中展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预防工作成果,针对职务犯罪易发多发领域和部位等提出预警和预防对策建议,提交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增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综合效应。完善惩治和预防年度(专项)报告制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推进制度整改和廉政措施的落实。对全年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全面收集整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职务犯罪的发案环节特点、原因规律、趋势变化,提出具有全局性的防治对策,提交党委、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同时,认真做好年度(专项)报告成果的转化应用,落实年度报告提出的预防对策建议,特别是党政领导的批示精神,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具体措施,把防治对策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认真贯彻落实侦防一体化机制相关文件,成立了侦防一体化机制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侦防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增强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和预防部门的工作联系,全面提高侦查与预防工作水平。将新媒体作为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宣传的重要平台,在互联网上开通门户网站,公开检察机关职责、执法权限、程序、预防工作信息等内容。依托门户网站作为常态化宣传平台的同时,积极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利用微博、微信评论、私信、转发、点赞等功能,将预防工作开展情况、日常工作动态等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通过文字说明、具体数据、图片新闻等形式,向社会发布。

参考文献:

[1]杨在平,于晓媛.刍议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J].党政干部论坛,2012(05).

[2]裴泽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障——《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简评[J].理论与改革,2015(03).

[3]邱会生.论新形势下的反腐制度体系建设[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02).

[4]王文生,杨绍德.论加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03).

[5]朱佳萍.浅议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J].中国监察,2012(23).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研究 篇12

一、量刑建议制度的必要性

在刑事诉讼中, 量刑不仅关系到被告人的处罚结果, 也关系到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更关系到司法公正。量刑建议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主要有:

(一) 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 体现了对司法公正的追求。在我国刑法中, 不少罪名的量刑幅度比较大, 如“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等。但有关从重、从轻、减轻等量刑情节规定得并不明确。因此, 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在庭审活动中引入公开的量刑程序, 有助于打破量刑的暗箱操作, 提高量刑的透明度, 从诉讼程序上真正体现法官的中立, 从而合理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确保法官审判的公正性。

(二) 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 体现了对诉讼效率的追求。合理的程序能够尽可能减少法律实施过程中的资源耗费, 节约司法成本, 提高诉讼效率。量刑建议能够提高诉讼效率表现在:一是《通知》中明确规定, 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依照法定程序, 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情节轻重以及其他与量刑有关的各种证据。公诉人通过对证据的收集和整理, 充分考虑犯罪事实和法律适用后提出的量刑建议, 能给法官一定的参考作用, 提高法院量刑的准确率和当庭宣判率。二是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提出的, 量刑建议被法院采纳后, 检察机关因缺乏抗诉的正当理由而不能抗诉, 减少了抗诉的随意性, 节约了诉讼成本。三是在庭审过程中, 控辩双方专门针对量刑展开辩论, 使被告人正确认识其所获刑罚的事实和法律依据, 有利于促使被告人认罪服法, 大大减少不必要的上诉和上访, 实现效率目标。

(三) 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 有助于提高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和公诉人的素质。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的过程中, 只注重犯罪事实的审查, 而忽略了被告人和被害人最关心的量刑事实的审查。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 就要求公诉人在审查起诉时, 不仅要对犯罪事实证据的审查, 还要对量刑有关的证据进行审查。一方面公诉人要想自己提出的量刑建议被法院采纳, 就必须细致审查案件的全部犯罪情节, 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罪重罪轻问题, 进而增加公诉人办案的责任心。另一方面公诉人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 必须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量刑建议制度试行中的若干问题

在量刑建议制度试行中, 结合笔者所在的贵州省平坝县检察院的实际情况来看, 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由于公诉部门案件比较多, 工作压力比较大, 但公诉工作对于年轻人来说, 既新鲜又具有挑战性, 所以公诉人队伍相对比较年轻。但是年轻公诉人缺乏工作经验, 在量刑尺度的把握上缺乏经验。

二是《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试行) 》中规定, 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 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 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而在实践过程中, 公诉人没有认真对量刑证据进行审查或者缺乏经验对量刑的幅度把握不准, 提出了较轻的量刑幅度。

三是量刑建议书的送达对象在实践操作中不一致。就贵州省平坝县检察院来讲, 以前仅仅将量刑建议书送达法院, 并不送达被告人。现在的操作是送两份量刑建议书给法院, 法院自己留存一份, 另一份跟起诉书一并送达被告人。那么, 量刑建议书是不是也应当送达被害人, 这是试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如汪某某强奸幼女一案, 公诉人提出的量刑建议是五年有期徒刑。法院通过不公开审理后, 判决汪某某有期徒刑五年。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提出意见认为, 奸淫幼女的应当从重处罚。像这样的案例, 量刑建议书送达被害人还是很有必要的。多数情况下被害人都希望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重、从严处罚, 但是检察院是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量刑建议。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书上写有量刑的依据, 量刑建议书送达被害人, 使被害人看后更容易接受。该案件中, 公诉人的理由是汪某某是未成年人, 应当从轻处罚。

四是在司法实践中, 附加刑尤其是罚金刑的判处存在极大的随意性, 但附加刑的量刑标准缺乏, 如对附加刑设置标准,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法院以罚金代替徒刑的行为。

三、量刑建议制度的完善

(一) 量刑建议的推行应当循序渐进。量刑建议制度还处于试行阶段, 各基层院都是边摸索边推行, 加上公诉人在提出量刑建议方面缺乏经验, 因此, 量刑建议的推行不宜操之过急, 应在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展开。一是要加强与侦查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要求侦查人员强化对量刑事实证据的收集意识, 为公诉人提出量刑建议提供全面的证据材料。二是要求公诉人认真收集和整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情节轻重以及其他与量刑有关的各种证据。

(二) 量刑建议应当做到罪责刑相适应。一是公诉人要认真学习, 提高自身的素质。如对《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试行) 》进行认真学习, 对意见里的十多个罪名的量刑标准逐一深入研究, 同时还对该十多个罪名以往的判决进行总结, 建立量刑建议典型案例备查库, 把不同量刑情节对量刑幅度的影响进行归纳, 使量刑建议和以往判决保持相对平衡, 最大程度降低量刑建议试行对被告人判处刑罚带来的不正常波动。二是要规范量刑建议的审核制度。承办人在提出量刑建议以后, 要提交部门负责人审核, 由部门负责人对全案把好关。三是检察院要正确对待抗诉。如果真是公诉人提出的量刑建议畸轻而法院采纳的, 检察院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 有正当理由的, 应当抗诉。

(三) 明确量刑建议的送达对象。量刑建议制度还处于试行阶段, 很多的做法都是靠下发相关的规定、意见来施行的。在相关的规定、意见中, 应当明确量刑建议书的送达对象, 明确量刑建议书应当同起诉书一并送达被告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待制度成熟后, 应当立法加以规范和明确。

(四) 设置附加刑特别是罚金刑的量刑标准。在法院的判决中, 很多犯罪是主刑并处附加刑的, 如盗窃罪, 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实践中公诉人只对主刑提量刑幅度而对附加刑只提种类, 这样附加刑特别是罚金刑的操作就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附加刑特别是罚金刑的量刑标准不可能做到全国统一, 而是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经济情况去制定。由于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 笔者认为应当以地级市为单位制定附加刑的量刑标准具有可行性, 这样可以保证同一犯罪在一个地区内量刑的基本均衡, 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摘要:多年来, 检察机关不断探索和实践量刑建议制度。2010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明确规定在全国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到目前为止,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已经逐步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但量刑建议制度尚未成熟,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将从量刑建议存在的必要性以及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提出完善量刑建议制度的想法, 以期使量刑建议更加规范化。

关键词:量刑建议,必要性,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瑞华.论量刑建议[J].政法论坛.2011年3月第29卷第2期.

[2]杜占华.完善检察机关刑事量刑建议制度研究[J].法制与经济, 2010年9月第251期.

[3]黄柳.浅析量刑建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当代法学, 2010年第5期.

[4]万龙.论量刑建议制度的完善[J].中国检察官, 2010年12期.

[5]沈丹丹.浅谈量刑建议制度试行中的若干问题[J].法制与经济, 第254期.

[6]赵靖.量刑建议制度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11年1月.

上一篇:聆听优秀班主任报告,感悟班级管理之道下一篇:如东县交通运输局党建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