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坐班制度

2024-10-25

高职院校教师坐班制度(共11篇)

高职院校教师坐班制度 篇1

教师集体办公、坐班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确保课堂教学的开展,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我校教师实行全员集体办公、坐班制度。

一、每天学校上班时间,全体教师均应坚持坐班工作制。具体为工作日上午7:50至11:30,下午13:50至17:10。

二、每天上午、下午的预备铃响前各签到一次,不得代签。中间不定时检查。

三、坐班纪律要求

(1)在集体办公、坐班期间,不上课的教师只能在办公室或图书室、实验室等处从事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2)集体办公、坐班期间,不得在办公室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办公。

(3)外出学习、培训以及因病、因事不能按时集体办公、坐班的,必须履行请假、销假手续,不能履行手续的作旷工处理。

(4)教职工必须严格遵守集体办公、坐班时间,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无故中途离开。

四、教、职工集体办公、坐班情况每周公布一次。教、职工坐班制纳入学校学年考核内容。

五、在集体办公、坐班时间内,因私事、病假1天以内,由学校负责批准,未经批准而离岗者,视同擅自离岗,按有关规定处理。

六、有以下情况的教职工免坐班:

1、哺乳期女教师,即婴儿出生后一周年内;

2、父母(公婆)或爱人,子女因病住院或重病在家治疗期间;

3、特殊情况,经学校批准的。

高职院校教师坐班制度 篇2

与民办高职院校相比, 公办高校的发展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保障, 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 除了借助有限国家投入外, 更重要的需要依赖自身的内涵建设。加强内涵建设, 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提高核心竞争力, 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纽带。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是民办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将以闽南民办高职院校为例, 探析教师激励制度的现状及对策。

一、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需求现状及激励制度的不足

(一) 教师队伍需求现状

1.物质需求。据调查了解,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每月的工资水平大致如下:初级职称2200~3200, 中级职称3200~4500, 高级职称6500~7500, 以上薪资待遇包含了未被扣除掉的五险一金。随着物价水平的提升, 人们的生活成本更加昂贵, 同其他民办高校相类似,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 大部分的青年教师职称处于初级阶段, 少部分中级职称, 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 与日俱增的房价和CPI使得他们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故导致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的老师有着强烈的物质需求。

2.精神需求。据调查了解, 在初入职场的1~3年, 是决定一名新进教师去留的关键时间, 而在这个时间段内, 年轻教师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例如:教学工作的压力、职称评聘的压力、科研工作的压力、自身素质提高的压力等, 这些工作上的压力将直接影响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的工作热情, 进而影响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按照目前情况来看, 高等院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而忽略掉对教师队伍的心理疏导。

3.自我提升的需求。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兴起, 国家提倡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即除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 还需要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 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 且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本科高校毕业的应届生。年轻教师由于经验较少, 在工作上容易产生迷茫情绪。而闽南民办高职院中较有经验的群体大多是来自于公办院校的退休教师。他们拥有丰富的个人阅历和教学经验, 但是很多的退休教师抱着“安度晚年”的心态来到闽南民办高职院校, 直接阻碍闽南民办高校发挥“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 相关的师资培训机会偏少。以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下达的关于师资培训的文件为例, 2015年, 福建省教育厅共下发12份与教师培训竞赛相关的文件, 其中部分文件培训的对象必须是学校管理层面的领导, 可见, 普通教师可以接受到的培训机会是十分稀少的。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年轻, 他们处于人生中的黄金时段, 对物质上、精神上以及自我提升的需求更加强烈。在物质上, 从基本的薪资待遇到福利保障, 在精神上, 对工作环境的归属感到要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都是目前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激励制度的不足

1.激励制度尚未形成或不完善。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普遍采取企业形式的管理模式, 对教师的管理与企业员工管理大同小异。学校教师的工资收入除了完成教学工作量以外并无其他收入。在原有的工资体系难以满足现有的物质需求的前提下,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还未形成比较清晰的激励制度, 或者有的闽南民办高职院校虽然有相关的激励制度, 但是在执行上和制度内容的制定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导致很多的激励制度如“空壳”一般“形同虚设”。

2.相关专业培训投入不足。随着现代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教师队伍也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及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知识体系。据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部分的新进教师在入职前有接受2~4周的学校自行组织的岗前培训, 但是培训的效果不佳, 部分教师认为对个人的提高“无明显帮助”。另外, 一些涉及专业技能的培训需要较高的培训费用, 很多的闽南民办高职院校选择放弃, 一方面, 对于投入这种高费用的但却又不能保障有即时效应的培训充满怀疑, 另一方面, 对青年教师的不安全感, 惧怕在青年教师身上投入过多的资源后仍然有教师最后选择跳槽。

3.对激励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其民办性, 学校的决策部门和经费管理部门还是由企业管理人员主导, 他们多数无教学管理的经验, 无法全面意识到激励制度的重要性。近3年, 国家对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投入逐年增加, 各类民办高校为增强自身内涵建设, 也在不断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促进学校科研氛围的提升, 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对取得项目成果的相关教师进行奖励, 直接导致教师们对科研缺乏热情, 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年轻化, 并无充足的科研经验, 又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带领, 故闽南民办高职院校内, 承担一些重点科研项目的仍然集中在小部分的老教师身上。学校虽大力倡导“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教师培养模式, 但是无明确文件及奖励措施出台, 从而影响整体青年教师培养的滞后性。

二、完善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激励制度的对策

(一) 完善教师薪酬激励制度, 实行多劳多得的奖励制度

公办高校教师待遇不断提高, 民办高职院校在薪资待遇当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一方面, 结合地域发展情况, 适当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 做到在保证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略有结余, 可以将物价的涨幅为参。另一方面, 实行多劳多得的奖励制度, 对不同教师的不同程度的教学贡献进行适当的薪资奖励, 以此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的同时, 应该对申请到相关课题以及科研经费的教师进行奖励。据了解, 正常情况下, 教师申请到一项省级以及省级以上的项目 (科技厅项目) , 省厅拨款金额至少在10万元以上, 国家级的金额至少在50万元以上, 在经费相对宽裕的情况下, 可适当对项目的参与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以提高教师申请科研、投入科研的积极性。

(二)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多维度的评聘机制

目前,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薪资待遇主要与绩效考核有关, 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显得尤其重要。据了解,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的工资体系主要以学历、职务、课时、岗位津贴这四个部分组成, 这些指标不能全面考核一个教师的发展情况, 使得大部分的青年教师每年的工资待遇无明显增幅。闽南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流动较大, 建议可以增加多方面的绩效补贴, 例如, 加大对校龄的补贴金额、对住房交通等的后勤补贴。闽南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流动性大, 归属感弱, 原因不仅来源于繁重的工作压力, 也来源于对自身定位的不明确和对职业生涯的迷茫。学校应利用校内外的有用资源, 积极引进人才, 充分发挥以老带新的“传帮带”作用, 通过出台专门的培养政策, 定期对“传帮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 将考核结果记入新老教师的评聘考核结果中, 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培训, 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基金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贯彻执行的中坚力量。闽南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每年固定拨款、建立专项基金, 整合校内外资源, 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支持青年教师队伍进行校内外的专业培训。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搞科研, 真正践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念, 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知识体系, 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人才。鼓励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 参加学术交流, 以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同时聘请行业大师, 为在校青年教师进行讲解示范, 增长见识。

(四) 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事务, 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说明, 当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 对于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变得比较强烈。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其私立性, 在决策部门仍然由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把控, 容易造成管理层面与一线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顺畅的局面。为提高民办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建议可以适当增设教师代表共同参加学校管理与决策的相关讨论会议, 代表一线教师发表意见, 从而实现教师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树立中青年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 民办高职院校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提高。其中, 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发展性是决定一个民办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完善激励制度, 更新管理观念, 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屹立不倒。

摘要: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流动大, 归属感弱,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激励制度的不完善。本文通过对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需求现状和激励制度现状进行分析, 得出应对问题的决策, 力求能为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激励制度的改善尽绵薄之力。

高职院校教师坐班制度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特点 评价制度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一般由两类人员构成:一是升格后新引进的教师,一是原中专学校(或中职)的教师。高职院校教师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与普通高校的教师相比较,他们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

1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特点

1.1 自身需要的差异性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具有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需要更高水平的发展,教师需要的这一特点也是由其工作的地位和性质所决定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理论分析可得,他们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群体,有着与其它社会群体不尽相同的需求。高职院校教师所追求的应该是高级的需要。他们对教学、科研、以及学历的提高、职称的晋升和自我实现的追求有着较大的欲望。根据调查可知,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普遍低于普通高校,在其自身发展方面包括学历的提升、职称的评定、职务的晋升等方面都有其发展的局限性,当然这有其自身的历史原因,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现实原因。由于目前有些高职院校本身对其各方面的不重视,加之教师自身的不努力,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自身价值没有得到更好的体现,因而难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的潜力。

1.2 职业的发展动态性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并非具有固定的规范、模式和方法可套用,而是在其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探讨。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教育者和学习者等双重角色,应该选择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其教育目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不同特点和普遍规律,作出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合理的规划,由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经济文化和市场取向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面对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这些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的动态性和发展性,这种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和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要尽可能地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使教师具备这种时代发展的特性。

1.3 教学内容的多元性 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能力,而不仅仅只是靠学科理论知识来丰富自己,这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统一。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内容必然受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面临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适合目前教学工作的需要,教师需要具有“多面手”、“万事通”的才能,在各个方面都不断地充实自己。

2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可知,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价制度还并不完善,很多措施只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因此,我们必须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更深入地去考虑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评价工作落实不到位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重视评教工作,导致评教工作落实不到位。在学生群体中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评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性,只是因为要接受学校每学期例行的教学检查,从而不影响自己的的切身利益而已,譬如不参与评教活动就不能查询考试成绩,不能进行网上选课等,因此,这种评教活动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也只是敷衍了事,乱评一气,最后严重影响评教结果。

另外,在时间安排上也不是很合理,大多数学校将评教时间安排在学期末,这个时候,一则学生大多数忙于期末复习,二则高职院校很多基础课程都是第一个学期开设的,学生抱着反正下学期不开设而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对于学期末的评教活动也就不了了之。这样不利于教师根据评教结果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因此,学校在评教活动开展之前,教务处或者系部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使学生和教师充分明白评教活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调动他们评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被动评价变主动评价。同时在评价时间也可以合理安排,建议在学期中,有利于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评教反馈结果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2.2 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不科学 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评价指标体系上也不全面。首先,对于教学评价仅局限于备课、课堂讲课、批改作业等方面,而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外出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方面的评价。其次,评价指标设定不科学,对不同的课程和所授不同科目的教师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在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和教学关注点。

因此,评价指标忽略了不同类别,不同学科的教学评价,忽略了课程教学上的差异性,那这种评价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譬如一个评价问题中牵涉到好几个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在学生层面上是很难去回答和判断的,或者说设计的问题回答者本身就没办法给出合适的答案,对于这种评价没有实质作用,只是一种完成任务式的工作。

对于这种情况,高职教育的特点就已经告诉我们,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教师理论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师的实际教学操作能力。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增加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还有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如专业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等,由于教学要求不同,因而在评价要求上也应不同,由于教师的在授课方式上有所差异,从而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要有所区别。建议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课程,建立具有差异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最终达到评价的效果。

2.3 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利用不充分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很多学校对于评价的结果不能及时地反馈。我们知道,评价反馈是评价活动的重要环节,没有反馈的评价是不完整的。反馈不及时,也达不到评价活动开展的真正目的。没有及时的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就不能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從而达不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全面提升和改进整个教学质量。

一般来说,教师评价分别有领导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将薪酬调整和职称评定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因而比较注重领导评价和同行评价的结果,而基本上忽略了学生的评价结果。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教学工作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评价应该说是最直接、最客观的,因此,我们应该适当的把学生评价的结果作为参考,与教师薪酬调整、职称评定适当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应用评价结果。

另外,高职院校要建立流畅的评价反馈平台,加强评价反馈机制,将评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应进行及时汇总,不能仅仅看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的结果,以这些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还应综合学生的评价结果,做出合理科学的评价,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412-413

[2]尹明忠.中国高校教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9.

[3]戴瑞亮.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4]汪晓媛.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苏州大学学报,2008(7).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激励为目的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课题号:11B78)的阶段性成果。

黄冈实验中学教师坐班考勤制度 篇4

为规范教学管理,保证各位教师拥有充足的备课、作业批改、师生互动、教学研讨的时间,在借鉴先进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黄冈实验中学教师坐班考勤制度》。

一、坐班对象: 所有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根据工作需要,部分教师、总务人员按部门工作特点安排,在学校指定地点坐班。

二、坐班任务: 备课、学习、作业批改、听评课及其它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坐班时间: 实行3、3、1制原则坐班(即上、下午三节和晚一坐班)。具体时间为:

1.上午:7:50—10:35。下午:14:20—16:55 晚上:19:00—19:30(夏秋季)。

2.上午:8:10—11:55。下午:13:50—16:25 晚上:18:30—19:00(冬春季)。

3.全体教师周六和周日下午实行弹性坐班,即有课上课,无课可不坐班。

四、坐班地点: 教师办公室。

五、坐班考勤: 坐班考勤以教学考勤登记为依据,每天教务处组织专人检查,值日行政领导负责普查。

六、坐班要求:

1、请坐班教师从教学需要、管理需要出发,克服个人或局部困难,认真坐班。

2、按时出勤,不迟到,不缺席,不早退。

3、因工作需要完成其它任务的,视为正常坐班;正常请假的,不重复登记。

4、坚决克服自由散漫思想、行为,坐班时间坚持文明坐班,有效坐班。严禁带孩子进教学区,坐班时间串岗或在办公室内接打电话、上网打游戏、打扑克、下棋、嬉戏、取闹、聊天、哄孩子,违者按旷课一节处理。

5、自觉维护办公室环境,认真做好值日工作,爱护、维护公物和设备,办公室内严禁吸烟。

6、处罚细则:

①上课:上课铃响结束未进教室即视为迟到,5分钟后未到视为旷课。

②早退:下课铃未响或下班时间未到,中途离岗者视为早退。

③坐班:上课铃响结束未进办公室即视为迟到,5分钟后未到视为旷课。(以检查记录和领导普

查为准)。

④换课:教师相互换课,未到教务处履行手续的均作旷课处理。

⑤考勤:

每月30日上报校办公室做当月出勤统计。凡坐班时间迟到、早退者每人每次扣5元,缺勤者每人每次扣20元。上课迟到一次(五分钟以内)扣10元。超过五分钟,记为旷课,旷课一节第一次20元,以后每旷课一次,翻番处罚。

办公室按月汇总、通报全校出勤情况,处罚结果以月为单位在当月工资中兑现。⑥补充说明:

1)凡是学校安排的一切活动均按上班考勤记录(升国旗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无条件参加,违者按旷课一节论处)。

2)请假离岗前必先将工作安排好并写好请假条报请上级领导审批。否则,如果出现前勤教师空堂现象一律按旷课记载。

3)电话请假、捎假者按旷工计算。

4)工作时间,有事必须请假,不能相互替班,相互掩护,给同事“打掩护”或提供的信息不准确者,一旦查出,所有参与者按实际旷工或旷课节数计入考勤。

5)累计旷课5节次以上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6)坐班期间,所有教职员工进出大门都必须到门卫处进行登记,未登记者门卫不准放行。

7、本制度自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全体教师坐班出勤情况将作为评优表模的重要参考。

黄冈实验中学

小学坐班制度 篇5

为了贯彻区教育局提出实行“坐班制度”,为了加强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从事教学教研工作,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坐班制度

一、值周教师职责

1、维护好校门口的秩序及外来人员进出情况,严禁车辆骑进校园,不得闲谈聊天。

2、制止学生在走廊上追逐打闹及大声喧哗,防止学生伤害事故;严禁学生在教学楼内从事打篮球、打乒乓球、爬高等危险性体育活动。制止学生在教室打闹,制止学生破坏公共设施及教室里的物品,防止浪费用水情况;

3、处理突发事件;遇到不能处理的事件及时上报学校领导。

二、请假办法

1、教师请假3天以内由校长审批;3天以由区教育局主管领导审批(请假天数按连续天数计算,必须以书面请假书为准)。

2、校长请假由文教助理员批准。

3、教师享有的正常假期(按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规定的时间为准,如婚假、产假等),在规定时间内当出勤。

4、学校安排外出学习、培训或参加会议的教师视为出勤。

5、参加学历晋升的教师当出勤,但需向教导处出具有效材料证明。

三、签到办法

1、工作时间安排:上午:8:20—11:50;下午:13:20—16:30

2、实行全天签到制,上、下午各一次。值日教师必须在上午8:20时前,下午120时前签到,以教导处的时间为标准时间。

3、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亲笔签到,不能代签。发现代签者扣0.05分,被代签者扣0.5分;迟到、早退一次各扣0.05分,无故不签到一次扣0.5分(上、下午分别计算)。

4、因事或因病不能回校的,应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如遇突发事故,不能及时办理请假手续的,应在上课前30分钟通知学校领导,并事后补办请假手续,没有办理请假手续的,按实际时间作旷工处理。

四、坐班要求

1、教师签到后,如无授课任务,须在教师办公室坐班,不得随意离开办公室。

2、教师之间不行随意调课,确需调课的,需报教导处批准(听课、连堂测试等正常调课的除外)。如私自调课,造成空课者,记责任人旷工且责任后果自负。

3、坐班期间,教师一般只能从事与教学相关的(如备课、听课,或批改作业、教学经验交流,或读书、学习等)活动。不在办公室或走廊上高声谈笑,不影响和打扰他人办公。

4、坐班期间,教师如因特殊情况急需适时离开校园处理的,必须向教导处请假,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违者按实际时间作旷工处理。

5、严禁教师酒后上课,禁止放羊式的体育课等。否则将承担课堂时间内学生所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的经济责任及其他法律责任。

五、奖惩办法

1、教师每学期出勤考核20分,学期全勤则再奖励4分。如有请假或旷工则从出勤考核的20分扣除相应分数。旷工每天扣5分;病假(须有医院相关证明,如无则按事假处理)每天扣0.2分;事假每天扣0.4分。如旷工、请假扣完此项考核的20分,则从其他项目扣除。

2、学校对学期全勤的教师在考核、评优评先给予优先考虑;

3、对全期累计请假20天及以上或旷工3天及以上的者,取消其考核优秀等次、评优评先资格;

村委会坐班值班制度 篇6

为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强化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确保农村稳定,结合我村委会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制度。

一、村干部实行轮流值班。每天安排2名村干部值班。

二、值班时间为当天的早上8:00-11:30点,下午14:30-17:30,三、值班任务:

1、值班干部主要负责处理村内日常事务,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维护为群众提供政策或有关业务咨询,办理有关事务。

2、接待来访或办事的群众,处理相关事务,维护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持全村稳定。

3、积极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及时处置突发性事件,并向本村委领导和镇领导报告。

4、办理好上级交办和村“两委”决定的事项,做好详细的当日值班记录,待接-班者核对无误后将值班记录进行交接。

5、负责办公场所的环境卫生及财产安全。

四、值班纪律:

1、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请假。

2、在值班期间不准打牌、赌博、酗酒或做与值班无关的事。

3、在值班期间不准随意脱岗、离岗。

4、值班人员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先自行请好替班人员,再经主要领导同意后,方可调班离岗,不得自行调岗。未经请假擅离工作岗位,引发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纪律责任。

五、责任措施:

1、村主要领导不定期抽查值班情况,与相关人员的经济挂钩。

2、凡检查到未值班的人员一次罚款200元,迟到、早退的一次罚款30元。

3、值班期间出现村办公室等重要部位被盗案件的,值班人员及相关责任人按有关规定共同承担经济损失。

让教师用“心”来坐班 篇7

但是, 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良心活”。即便一个教师天天按规定坐班, 备课写得工工整整, 课上得不差分秒, 教育教学效果不见得就好。因为你圈住了他的人, 却不一定圈住他的心。这样的教师, 你别说坐班, 就是校长在坐在身边全天候监工, 也不一定“坐”出教育教学的质量来……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讲, 画地为牢的坐班式管理, 虽然是管住了人, 但并不代表着管出高效益。

有这样一则案例:

哈佛商学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商管理学院之一。在教《管理与企业未来》这门课时, 根据哈佛最著名的案例教学法, 教授出示了一份具有测试性的案例:请根据下面三家公司的管理现状, 判断它们的前途。

公司A:八点钟上班, 实行打卡制, 迟到或早退一分钟扣伍拾元, 统一着装, 必须佩带胸卡, 每年有组织地搞一次旅游、两次聚会、三次联欢、四次体育比赛, 每个员工每年要提四项合理化建议。

公司B:九点上班, 但不考勤。每人一个办公室, 每个办公室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进行布置, 走廊的白墙上, 信手涂鸦不会有人制止;饮料和水果免费不限量供应;上班时间可以去理发、游泳。

公司C:想什么时候来上班就什么时候来上班;没有专门的制服, 爱穿什么就穿什么, 把自家的狗和孩子带到办公室也可以, 上班时间去度假也不扣工资。

教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做出判断, 结果96%的人认为第一家公司会有更好的前景。这时教授宣布三家公司的真实身份:

公司A:广东金正电子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 是一家集科研制造为一体的的多元化高科技企业。2005年7月, 因管理不善, 申请破产, 生存期9年。

公司B:微软公司。1975年创立, 现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和美国最有价值的企业, 股票市值2883亿美元。

公司C:Google公司。1998年由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学生创立, 目前每股股价402美元, 上市一年翻了3倍, 超越全球媒体巨人时代华纳, 直逼百年老牌可口可乐。

这则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性化的人本管理不管胜管, 僵化的制度管理则会越管越僵。

多年的管理实践中, 笔者深切地体会到, 对于学校管理, 坐班制一定要坚持, 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但是学校要发展, 质量要提高, 只靠制度管理是不够的, 更要实行人本管理, 要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不仅要留住教师的人, 更要聚住教师的心。如果坐班制是学校的“质量之车”, 那么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是让“车”快速前行的“油”。树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唤起教师强劲的内驱力, 应是学校管理最根本的要义, 不仅要让教师的人坐在班上, 更要让教师的“心”也坐在班上!

高职院校教师坐班制度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职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宏观经济,还是其自身原因所致?苏州一家人力资源机构采取在线问卷方式,对苏州、南京等华东城市万名201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研,报告指出,在大学生眼里,所学无法满足实际工作所需,以及眼高手低,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把就业难更多地归结到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不接轨,以及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上。本文根据笔者于2013年暑期到苏州韵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践活动的经历,浅谈几点认识。

一、实践企业简介

苏州韵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研发具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嵌入式信息产品。公司业务涉及政府办公、石油钻探、纺织工业、医疗器械等。经过辛勤耕耘,已拥有研发、销售、服务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在业内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誉。人才市场自助求职设备、现场招聘智能信息发布设备、智能求职登记录入设备是该公司专为人力资源市场研发的产品,产品已经取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技术和市场上均属超前,产品已经在很多人才市场投入使用,并将信息化连通到乡镇。公司以“用心服务 共创价值”为核心理念,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使客户有信心和能力专注于他们的核心业务,让客户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魅力。

二、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收获

(一)开阔眼界、锻炼能力、拓宽思维

大多数专业教师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实践活动之前,只在学校教书,活动范围较为狭窄。虽然有时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活动,但是,只是进行简单的操作,专业性质不强。所以,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大多也只是书上的“死知识”,学生体会不深。现在,按照国家政策,很多专业教师有幸参与到IT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实际应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行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如此才能改变传授书本“死知识”的状况,使课堂教学的“知识流”源源不断。

(二)增强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的紧迫感,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在实习单位,基于所见所闻,产生强烈的感觉:学校相关专业定位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落后于时代,与市场衔接不上。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可能仍需从头学习新知识以适应企业的要求。这种现状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同时也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在学校学不到有用知识”的想法,这对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不利,甚至影响学校乃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我校的《电子CAD技术》课程,所用的教材还是Protel 99 se,《生产组织管理》课程用的教材是1985年出版的。我们教育者如果不及时地更新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到头来导致教育成了毫无生气的一潭死水。平时的教学中,我有发现:每当我补充最新的、前沿的、尖端的科技时,学生的头就抬高了,眼睛发亮。电子技术的更新升级非常快,面对随时更新着的社会、时刻变幻着的市场,我们需要保持一颗饥渴的心,渴求着去汲取新知、提升自我。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事实上,专业教师在参加工作之后一定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坚持不懈地学习,与行业同步。然后才能向学生传授与市场衔接的、适应企业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三)切身感受企业文化

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实践活动除了学习必要的技术以外,还能切身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多样化要求。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企业精神。教师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才能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职业行为能力、学习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交际能力,领会企业对员工在职业道德、团体精神、心理状态和工作情绪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1)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有利于切身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虽然学校有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但只是照本宣科,空谈理论,很多道理只能在進入社会、进入企业之后才能真正体会,真正理解。企业要求员工时时、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以创造企业价值为先。例如,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在设备安装与维护岗位上,就要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检验、安装、与客户做好

沟通,减少判断错误,让客户满意,将满意度转化为企业的实际效益。只有践行“敬岗爱业、认真负责、顾客至上”的职业道德规范,才能完成岗位任务,得到认可。

(2)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有利于切身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在团队协作方面的要求。企业是一个团队,企业文化往往也表现为团队文化。该如何在团队内立足?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团队中每个成员只有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能产生1+1+……+1≥N的效果。如,在研发岗位工作期间,有员工因故未能及时完成自己分配到的任务,其他员工甚至主管会积极主动地帮忙,以及时完成工作,减少损失,彰显了宝贵的团队精神。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我也深感交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总结能力的重要性。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必须沟通畅顺,业务才可能畅顺;同时个人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岗位所要求的本领,不懂就问,并勤于总结归纳,才能进步,个人增值也就意味着团队的增值。

(3)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有利于切身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在心理状态和工作情绪方面的要求。工作是无止境的,无论其如何有技术含量,如何吸引人,当你一直都做同样的工作,时间久了,也难免麻木、倦怠;但这是工作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公司有位刚来的大学生,觉得编程工作枯燥乏味,不愿加班,牢骚满腹,不光自己的工作进度缓慢,还影响其他员工,没过试用期就被辞退了。反过来,如何为员工提供工作、生活中的润滑剂,使员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饱满昂扬的情绪,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也是每个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专业教师除了教授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之外,还要在课堂上生动地把自己在企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的企业文化告诉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这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帮助。

三、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一)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方向和定位

电子专业教师应当多与IT企业接触,了解行业实际需求,做好专业定位。从笔者在IT企业的实践内容来看,本专业的定位应当更趋向于专门化、精细化,综合化。实践中,我的第一个岗位职务是项目驻场工程师,被派遣到某市人才市场的技术部门,主要负责自助求职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工作内容包括:系统安装和升级、桌面维护、硬件更换、信息收集和管理等。第二个岗位职务是维修工程师,工作内容是学习及实践自助求职设备的检验、现场、维修。第三、四个岗位分别是后勤管理和对新员工的培训。可见,IT企业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组织,其工作内容和用人需求处在快速变化之中,已经趋向于专门化、精细化和综合化。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电子专业,在定位上应当根据企业在工作内容和用人需求上的发展趋向,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只有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工作,提高应变能力,才能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要之间的差距。

(二)做好企业合作、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的企业实践工作

做好校企合作,能形成双赢的局面。如果校企合作实现了市场化、科学化、制度化,那么,这对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学生、对企业都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作为企业,欢迎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和岗前培训,因为学生表现优秀,毕业后可以直接为企业服务。笔者的一位学生因为各方面素质较好,被推荐到韵语科技公司就职,受到公司主管的好评。此外,一些专业课教师在实践中,把自己平时对有关问题的积累、思考提供给企业,为企业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见,也得到企业的重视。

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该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学校的直接客户是学生,间接客户是家长,最终客户是企业,专业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观念、更新技能。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面对市场对新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专业教师必须本着教育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时俱进,争取更多去企业实践学习的机会,吸收新的知识,学会新的技能,并将新的知识技能教给我们的学生。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增强竞争力

学习、工作之中讲究做人、做事的方式,即个人的综合素质。举例来说,在企业的实践中,我的第一个岗位职务是项目驻场工程师。在别人的地盘上开展自己的工作,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成为工作的畔脚石,需要有礼有节,尊重对方,必须讲究做人、做事的方式,必须注意与人交际、沟通的技巧。一次,公司派两名新员工跟随主管参加某行政部门的投标会,因为他们的仪容仪表过于个性化而被拒之门外。目前来看,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礼仪修养、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仍然不够。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力度。笔者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学校学习的始终。

参考文献:

[1]邓人芬.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如何实现校企双赢[J].知识经济,2011(05).

[2]刘红委.高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张沟二小教职工坐班考勤管理制度 篇9

为了维护学校的教学工作秩序,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坐班对象

学校所有在职教师

二、坐班时间

1、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为教师法定坐班时间(节假日调休按上级要求调整)。

2、原则上每天上午08:00——11:10,下午14: 10——16:40为教师上班坐班时间。

三、坐班要求

1、各位教师要从教学需要、管理需要出发,克服个人或局部困难,严格服从学校管理,认真坐班,按时出勤签到,不迟到,不缺席,不早退。

2、坚决克服自由散漫思想、行为,坐班时间内无授课任务的教师只能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更不得影响他人办公,不窜办闲聊,不吃零食,不带小孩及非所属人员进入坐班室,坚持文明坐班,有效坐班。

3、自觉维护坐班室环境,认真做好值日工作,爱护、维护公物和设备。

四、请假制度

1、凡公假、事假、病假等不能坐班,均须履行请假手续。需请假半天的,可以直接向值日领导请假,并与教导处协商好课程调整情况后方能准假;请假达一天或一天以上,必须向校长请假;请假三天以上,必须向中心学校写好请假条批示;请假达两个月以上,必须报市教育局批示。所有请假必须获批准(或批示)后方能离岗,否则视为旷工或自动离岗处理。

2、婚假、产假、丧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中心学校办理休假手续,批准后方能离校休假。

3、考勤签到每周、每月均统计通报,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具体结算方法见《张沟二小教师绩效考核意见》)。

高职院校教师坐班制度 篇10

德中“双证融通”制度特色各异

德国“双证融通”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德国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的融合、职业教育与实践课程的融合以及职业教育与职业课程的融合。

一是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的融合。主要是指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需要参加由各个行业协会主办的职业资格培训。例如,经济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参加银行信贷职业资格培训;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参加机械工业协会主办的机电工程师职业资格培训。

二是职业教育与实践课程的融合。主要是指学生入校之后就进行的职业培训,但是这种培训并不是为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主要通过实习的形式来进行,通常被安排在假期或者指定的时间。学生可以去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践培训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经验。

三是职业教育与职业课程的融合。主要是指学生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与在职业院校进行相关课程学习的融合,学生可以采取边学习边从事相关职业活动的形式。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都是经过充分的论证才确定的,从而能够保证学习的内容更科学合理,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同时,学生的实习成绩需要通过具有相关资质的部门进行全面的评估才能确定,从而可以提高成绩评定的准确性。

德国职业资格培训非常重视职业资格证书质量标准的可比性和透明性。职业资格证书的可比性主要是指学生在德国范围内的任何职业资格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的过程中,都必须采用统一的成绩评定准则,从而能够确保成绩的公平性和可信度,提高成绩评定标准的权威性。德国职业资格证书的透明性可以体现在职业资格质量标准的合理性和公开程度,可以较好地反映社会经济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德国“双证融通”制度体现了“以理论知识为前提、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办学理念,将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双证融通”制度不仅应该保证理论课程的质量,同时也应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从而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对于德国“双证融通”制度,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尽管已经推广了“双证制度”,但是仅仅是在培养计划中加入了考证环节,没有真正地实现“双证融通”,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高职院校还没有构建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融合的课程体系。二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和职业要求不一致。三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无法体现核心的职业能力。四是教师队伍、教学资源不能符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际要求。五是学历教育的成绩评价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评不一致。

与之相比,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相继采用了“双证书”制度,在一些国家级的职业院校,有9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一些职业院校也纷纷实施“双证融通”的试点。

然而,我国在开展“双证融通”制度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职教育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全面,很多专业缺少与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完善的规范,由于存在利益之争,不同政府办事机构、企业单位、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团体都在开展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使职业资格证书市场比较混乱,从而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合理性。

三是应试现象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普遍存在,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存在竞争,资格证书的认定部门为了能够提高证书考试的通过率,设置了考试题库,只要将题库的题目背熟了,学生就能够顺利获得证书,从而使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无法真正地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是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不健全,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兴趣不足。

对我国高职发展的启示

健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双证融通”的社会环境 我国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实现“双证融通”制度,必须培育“双证融通”的社会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对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企业的动态、就业形势和企业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二是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加贴近市场、更实用。三是加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组建由用人单位专家、经理、行业部门地方政府主管、专业教师等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专家的看法和意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进行论证,力求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贴近市场、更科学。

确保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对应,制定“双证”的质量标准 在关注人才培养应用性的前提下,应该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尽力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标准融合起来,转变传统上的仅仅是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叠加的错误做法。为了能够确定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质量标准,需要深化产学结合,高职院校应该积极调动产业界的功能,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协作,关注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功能,聘任企业单位进行详细的职业分析,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体系、具备职业技能以及拥有的素质需要,将专业和职业岗位对号入座,从而能够使职业资格证书适应职业岗位工作的实际,进而能够更加完善专业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

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构建校企间的多样化合作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双证融通”制度,应该构建一支完善的“双师”型师资团队。高职院校应该指派专业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和企业人员一同进行技术研发,从而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掌握产品的实际研发过程,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此外,高职院校应该从企业聘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讲授企业的实践课程。同时,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组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双证融通”创造有利的平台支持。高职院校应该和企业密切合作,真正掌握企业的作业流程和技术规范,学习企业实践中先进的管理经验,使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的实践环境保持一致,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环境。通过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寻求企业的帮助,在企业中开辟生产实习平台,并且能够实现长期的合作,使学生能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技能培训。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多样化合作,为“双证融通”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持。

创新评价方式,完善“双证融通”的考评制度 在开展“双证融通”制度的过程中,完善考评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根据课程的形式进行多样化的考核。对于理论性的课程,主要进行知识应用性的考核,考试的方式可以采取问卷、案例分析等,通过答辩的方式对学生的调研结果进行考评。对于实践性的课程,高职院校可以寻求企业帮助,共同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对于有职业鉴定的课程,可以利用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试,学生可以通过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代替课程考试。

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问题探讨 篇11

一、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现状

高职院校已普遍引入职业资格证书, 其中大多数证书属劳动部门管理。据调查, 90%以上的高职院校中已在部分或者全部专业中实行了“双证书”制度。

我国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明显, 几年来国家在许多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提出了实行双证书制度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意见》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明确了高等职业院校要推行“双证书”制度,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明确了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 要将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因此, 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特性和社会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意义

1. 促进了学生就业。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过程, 是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获得“双证书”的同学, 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有熟练的专业技能, 与职业岗位更加贴近。目前, “双证书”的获取率与学生的就业率成正比关系, “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 提升了“双师”素质。

“双证书”制度的实施, 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 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流程, 参与企业技术攻关, 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实践经验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3.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生在考取双证书的过程中比较难通过的就是技能操作, 这就要求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 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促进了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改革人才培养计划, 把职业资格培训引入到教学计划中, 引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 这样, “双证书”制度的推行也促进了高职院校课程的改革。

三、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面临的问题

1. 制度管理体系上缺乏竞争机制。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属于国家证书制度体系, 所推行和管理的方式是非竞争性方式, 由于缺乏竞争, 很可能使技能鉴定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2.“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巩固和加强, 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 阻碍了“双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

3. 考试模式上缺乏灵活机制。

由于职业的分类细化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标准参照化, 使得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内容过于狭窄, 只针对某一个岗位, 而针对一个岗位群的内容偏少, 含金量低。

4. 证书市场有待规范。

由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一些行业、部门利益驱动, 各自为阵, 乱办班、滥发证, 证书市场缺乏有效管理, 缺乏统一规划。

5. 试题库不能满足职业技能鉴定需要。

长期以来职业技能鉴定的试题库更新速度较慢, 造成试题与实际严重脱节, 影响了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

四、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方法与途径

1. 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高职院校在推行“双证书”制度过程中, 一方面, 大力做好宣传工作, 在学生入学之际就向学生说明所学专业可以考取哪些资格证书, 让学生早作计划, 早作准备;另一方面, 学校要制定好“双证书”制度考试的教学计划, 并按照教学计划实施教学, 确保在教学过程或培训过程中, 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实施教学,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 取得相应证书。

2.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要积极地让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考评员或者派他们到企业一线去进行锻炼, 迅速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另外, 要积极聘请企业技术专家, 建立“兼职教师库”, 指导在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满足实施“双证书”制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3. 确立“专科毕业证书+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如部分鉴定内容陈旧, 高新技术引入迟缓等等, 因此, 学校要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 确定与本专业最为贴近的职业资格证书, 确立“专科毕业证书+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

4. 进行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要适时进行课程调整, 结合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 根据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 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切入点, 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强化学生的技能培训, 将行业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融入教学中, 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不断提高职业能力。

5.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质量保证。

上一篇:内初班经验总结下一篇:职工考勤请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