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课堂反思(精选10篇)
《斗笠》课堂反思 篇1
这是一篇现代诗歌,诗中通过让孩子戴上这顶斗笠,一方面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另一方面是告诉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养育自己的故乡。诗中的前四个小节,每一个都有一个或几个小的亮点,如第二个小节中的在斗笠中编进了故乡的鸟鸣才会,才走到哪里都会听到故乡的声音,这是对故乡的怀念。正是因为每一小节都有这样的亮点,才会在最后一节中,凝聚成一个大的亮点,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牵挂。
1、紧抓中心,整体感知课文之美。
“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我一开始,便提问“预习了课文之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感觉到了深深的母爱和思乡之情。”课文的中心呼之欲出,之后,我便紧紧地抓住这一中心提出问题,“那你从哪儿能感觉到这种深深的母爱和浓浓的深情呢?”让学生认真对课文,和同学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汇报交流,并指导朗读,思路清晰,目标相对明确。
2、读中感悟,学生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比如学生自主读、分组读、齐读以及听音乐伴奏读,让学生较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与作品对话,从作者的角度去体味,从母亲的角度去感悟,使学生读出了情,读出了意,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3、不足之处
教师的话还是多一些。有的时候孩子们回答问题不够准确的时候,我有些着急,没有更深的进行引导,而是自己把答案说了出来,使学生的自主性没有更好地得到体现。
《斗笠》课堂反思 篇2
一、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 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 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 更是教师关注学生, 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苏教版七年级 (上) 第一单元音乐知识的学习内容是“音符”。课前我回忆了以往教学过程中这一环节的情景。应该说同学们都是喜爱上音乐课的, 可一旦到了学习有关五线谱知识时, 同学们的热情就明显降温, 少数同学的注意力也会发生转移, 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音乐知识的学习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也是音乐入门所必须的一个过程。该如何设计这一环节, 让学生们在快乐中轻松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呢?经过充分的反思, 我带着一张彩纸走进了课堂。学习“音符”时, 我拿出了这张彩纸, 给彩纸命名“全音符”, 并在彩纸上写下一个全音符, 规定全音符的时值为4拍。演示开始了, 我将彩纸对折, 名称改变, 二分音符, 时值也只有原来的一半, 2拍, 写下一个二分音符。彩纸继续被折叠,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答案。课前反思的作用显现了, 原本可能会出现的冷场在此刻被活跃、热情的气氛所替代, 有同学还这样说:“五线谱有意思极了, 一点也不难!”
有活力的课堂一定是学生为主体、学生个性得到培育与发展的课堂, 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提高的课堂, 也必将是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终身幸福的课堂。
二、教学中反思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学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进行“再创造。”也就是说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苏教版七年级 (下)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是歌曲《回声》的学唱, 及音乐表现要素“力度”的学习。同学们在对歌曲进行分析时, 不仅分析了歌曲的曲式, 还说出了这首歌曲的特点:歌曲每一乐句后, 都用人声来模拟森林中的回声。我抓住了这个契机, 继续问:“那么演唱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效果的呢?”生答:“声音的大小, 用很轻的声音来表示回声。”“怎么实现声音强弱变化?”“不同的力度。”“对, 是力度。力度是塑造音乐形象、营造气氛、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让我们来演唱一遍歌曲, 用不同的力度控制好自己声音的大小, 塑造好‘回声’这一音乐形象, 让听者一听就能明白。”就这样, 无需我刻意讲述, 也无需我多说一字, 学生们已然“发现并掌握”了“力度”这一知识点。我对自己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反思的“成果”感到满意。
三、教学后反思
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在学唱歌曲《我们一起来》时, 我准备了很多资料:舞蹈视频欣赏、本校学生参加“市健美操大赛”获奖录像等, 同学们热情高涨, 拍着节拍、和着韵律很快学会了这首歌曲。课后, 我进行了反思。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效果也不错, 可我却觉得有一点缺憾, 环境约束了学生们的表演、创作激情。“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表演、创作激情得到有效保护呢?”有了, 何不将音乐课堂“搬出”室外?迈着轻快的脚步我走进了另一个班级的课堂。在同学们热情高涨时, 我手提录音机将学生带出了教室, 来到了操场。同学们在草坪上载歌载舞, 用自己的歌声、肢体语言诠释着对歌曲的理解, 创作激情空前高涨!
这节课的成功归属“课后反思”。
事实证明, 教学与反思相结合, 不仅可以使教师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 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 从而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思则深, 思则新, 思则进。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 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反思是一项满怀希望的活动, 因为实践着反思的教师, 总带着发展的愿望, 充满着超越自我的信心。反思是从现实出发, 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 教师通过反思, 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充分运用自身教学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创造出常教常新的课堂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活力, 让课堂充满活力, 提升教学质量。
斗笠教学设计 篇3
斗笠这首诗歌是语文(A)版第九册中的一篇教材,是著名儿童诗人王宜振所写。这是作者在母亲节的一天,怀着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深思念,创作的一首反映故土情节和母爱的小诗。诗人把这个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个小的载体——斗笠上,由斗笠生发开去。把故土情思和母爱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一位母亲崇高而伟大的胸怀,展现了一位母亲崇高的思想境界。学生情况
诗歌是一种独有的语言艺术,它所创设的意象中,常常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联结,而这个联结需要靠教师去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补充,并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独有的美的语言,想象美的画面,升华美的情感,产生审美愉悦,建构起诗歌本身的意义。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补充,并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独有的美的语言,想象美的画面,升华美的情感,产生审美愉悦。预设学生的学习成效
学生不太容易感受诗歌中新奇的意象之美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反复、比喻等写作手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诗歌中新奇的意象之美,了解诗人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过程
一、诗情导入:
有一首美丽的小诗,就在咱们手中,这是一朵新鲜的,带着朝露的鲜花,散发着绵长的,优雅的清香,读这首诗,会让你情不自禁地为那一幅副情意浓浓的画面深深感动,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老师这样说:“读它,大人走进去会变成娃娃,娃娃走进去却变成巨人。”真神哪!想读吗?
二、整体感知
1、孩子们,跟老师一起走进这首诗吧!(板书课题)
2、老师想为同学们朗读这首小诗,你们愿意倾听吗?
3、你感受到了什么?诗人把这一情感倾注在什么上?知道斗笠吗?板画斗笠
4、在诗人的笔下,娘给予孩子的斗笠仅仅是遮风挡雨的普通斗笠吗?
5、自读诗歌,一边读一边看诗中哪些对斗笠的描写让你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它们仿佛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从诗中跳出来,点亮了你的眼睛,激发了你的想象?
三、品读诗歌
交流点拨:你最喜欢那一小节诗?其中哪些诗句让你感到新奇? 预设:
(1)第一小节的点拨引导:
*新在哪儿?(“把故乡戴在头顶”)故乡怎么能戴在头顶呢?在这儿,作者把斗笠比作了什么?这是多么新奇的比喻呀!
*还有更有趣的呢,带上斗笠的诗人变成了什么?孩子们,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一位游子头戴斗笠,行走在广阔的原野中,慢慢地消失在母亲牵挂、不舍的视线中„„现在,你就是为儿子送行的母亲,请你对他说,——(指名读第一小节)*是啊!才消失在母亲的视线中的那朵蘑菇,又走进了母亲的梦啊!仅仅只是母亲的想念、牵挂吗?你还体会到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让我们读出母亲的牵挂和期盼。(从“挺直”、“把故乡戴在头顶”可以体会到母亲希望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故乡,都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2)第二小节的点拨引导:
*最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的诗句是什么?(在斗笠中“编进鸟鸣”)多新鲜的想象!编进的鸟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啊?读到这里你的脑海里呈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齐读这一小节)。这画面美吗?为什么?(因为它不光有美的声,还有----美的情。)这美的情在诗人的每一句诗,甚至是每一个字中静静流淌。*出示灯片:“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你从“滑”中体会到什么? 是啊!诗人对诗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词都是细细推敲,准确表达。正如他在自己的另一首诗《摸亮》中写道:“我摸一个词语,从嫩摸到老,我想把它摸亮;我摸一个句子从青摸到黄,我想把它摸亮。”*你该怎样读出母亲的这份细腻的关爱呢?(指导朗读)(3)对第三小节的点拨引导:(略)(4)对第四小节的点拨引导:
*哪一节诗最亮?为什么?(板书)你心中“明月”“不熄的灯”可以干什么?有何作用?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出母亲的什么?
*让我们握住这厚重的情感,读出心中的感动吧!升华情感
*也许,你们在读中已经深深地感到了母亲那份浓浓的爱,殷切的希望。其实,作者写下这首诗时,是在母亲节,他把这首诗献给日夜思念的故乡和母亲。让我们怀着对天下母亲的敬意,和诗人一起,读出对母亲的崇敬和思念吧
《斗笠》教学设计1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感情细腻、真挚的现代诗。本诗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叮嘱即将远行的孩子戴上故乡的斗笠,表达了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尤以诗句“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回旋反复吟咏,奈人寻味。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笠”,正确规范地书写“笠、戴、蘑、菇、袭、熄”,自主积累“我的词语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艺,感悟诗中浓浓的乡情,暖暖的母爱。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读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感受母爱。激发学生感激母亲、热爱母亲的情感。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文本感受母爱,从生活的点滴体验亲情的无处不在及伟大。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读生词。2.配乐朗读课文。
3.谈读文的感受——母爱。二.品读课文,感悟情感。1.组织自学。2.汇报自学。
集体交流,师随机指导,读中感悟: a.你觉得“编进的鸟鸣”会有怎样的声音?读到这里你的脑海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b.“故乡的声音”会是怎样的?诗句让你想起了怎样的情景? c.在你心中“明月”、“不熄的灯”可以干什么?有何作用?(带来光明、温暖、信心、勇气等允许学生畅谈,引导学生感受孩子是母亲的希望,其中渗透着浓浓的母爱。)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诗节。
3.借助课文结构图师生合作背诵诗歌。三.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讨论:本诗为什么以“斗笠”为题?(一物寄情深)2.说一说:生活中哪件事物令你想起浓浓的亲情?
(每天的营养早餐、整洁舒适的卧室、凝聚爱心的药丸、温暖贴心的毛衣„„)
3.齐读《游子吟》交流: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感受母爱,感谢母亲,激发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四.实践作业。
人教新课标五上《斗笠》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母爱
2、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教师适当的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诗歌优美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体会子例行间流露出来的深沉的、无私的母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思念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体会私人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体贴、孝敬父母。
重难点、关键
1、体会一顶斗笠里饱含着的深深的母爱;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斗笠:这就是斗笠,他是我们这里劳动人民遮阳挡雨的主要工具。在家乡每一顶斗笠就是一个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首小诗《斗笠》。首先,请大家欣赏诗歌,边听边想,这首诗通过斗笠向我们讲述了什么。
二、欣赏诗歌,整体感知。
三、理解诗歌体会意境。
1、教师导读,是的,母爱是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多少年来,有无数的文人墨客曾经吟诵过它,今天学习的这首小诗又是如何通过一顶小小的斗笠来诠释母爱这个主体的?
2、师生合作学习第一小节重点分析“蘑菇”、“挺直”,并且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3、师总结学习方法一个物体、一段想象、一钟情怀
节次
物体
想象
情怀
第1节
斗笠
故乡
蘑菇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学生按照学习的方法自由读2、3、4小节,并讨论完成上面的练习。
4、集体反馈交流。第2节:创设情景,想象"声音",感受母爱,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第3节:结合实际,感受"温暖第4节:从"芬芳"谈起,感受母亲的心愿教学建议:①学生自由发表自己阅读的感悟。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地引导。③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充分的读文本,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在集体交流和反馈中,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结构美以及反复吟诵所表达出来的浓浓的母爱。
6、激情引入第5节。重点分析"明月"、"亮光"、"不熄的灯",结合地震中的实例,体会母亲永不熄灭的爱。
四、吟诵生情,感受母爱
五、课堂小结
课堂评价反思举隅 篇6
例1:有位教师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教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学生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就是聪明吗?
【反思】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断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像一顶高帽子,戴在谁的头上都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味地夸奖学生真棒、真聪明,可学生到底聪明在哪儿?教师不明白,学生也不明白。其实,教师应及时指出:“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还告诉了大家你喜欢的原因,让我们听得更明白了。”这样的评价才真正着眼于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暗示、点拨,引领学生学习。
二、变廉价表扬为诚恳奖励
例2:一位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后,教师请学生评价:“你们说说,他的回答好吗?”学生说:“好”。教师引导:“好在哪里?”学生说:“声音清楚响亮,态度大方。”教师说:“你的评价很正确,(转向全体学生)请大家表扬他。”学生:“嘿嘿嘿!啪啪啪(击掌声)!你真棒!”
【反思】本案例突出的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评价,这种评价,在低年级课堂经常看到。起初学生还感觉到新鲜,久了就感到乏味,甚至产生反感。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地表扬,并且流于形式,这带给学生们的是什么?事实上,对学生而言,流于形式的表扬不仅不能真正激发其探索欲,反而会导致他们形成浅尝辄止和随便应付的学习态度。不如针对实际情况恰当进行鼓励。有时候一句真诚鼓励的话语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动力。
三、变功利性评价为精神鼓励
例3:有位教师上《会摇尾巴的狼》第二课时,上课时先复习生字,拿出生字卡片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认读,学生认对一个,教师就表扬:“你真聪明!”“你真能干!”同时还奖给学生一支铅笔或一个本子。课堂上掌声不断,结果,还未进入新课,一把铅笔和一叠本子已发放完毕,教师只好对学生说:“对不起,老师的礼物准备少了,下一节课再给你们补上。”后面的学习活动,学生就不那么积极参与了。
【反思】激励性评价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如小红花、红五星、小红旗等来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这的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持续发展。学生会把“学习”这一目标置于脑后不顾,只在乎当前的奖励,甚至于把奖品当成学习目标,转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产生一种功利心理。更糟糕的是,时间长了学生对小红花、红五星之类的东西熟视无睹,失去了兴趣,时时盼望着有更新鲜的奖品来刺激他们。我想,这一结果显然与教师的初衷是相差甚远的。
四、变及时性评价为延时性评价
例4:有位教师上古诗《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最后一句时,要求学生自由读“正是河豚欲上时”,讲讲要上来的河豚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想干什么,联系全诗思考。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河豚知道春江水暖、蒌蒿到处都是、芦芽也长出来了,河豚想赶回春江产卵。”教师情不自禁地表扬道:“啊!非常正确。你真是太聪明了,居然和老师想的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本以为经自己这么一鼓励,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道才举起的那无数小手都“刷刷”地不见了……
【反思】课堂上,教师对一个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有谁还会花时间与精力去思考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答案的问题呢?教师应把及时性评价改为延时性评价:“这是你的答案,不错。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时的学生处于继续思考的状态,不要对学生的发言很快下结论,教师要灵活地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五、变专制性评价为机智性评价
例5:有位教师上古诗《绝句》时,引导学生:“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想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我才不当诗人,当诗人太苦太累了!”这时,教师把脸一沉,冷冷地说道:“当诗人,哪点不好?不要乱说。”
《斗笠》课堂反思 篇7
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娄底市禁毒协会、娄底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娄底市开展“远离毒品、净化校园”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娄禁毒协〔2013〕03号)《2013年涟源市禁毒工作要点》涟禁毒协〔2013〕1号关于印发《涟源市开展“远离毒品、净化校园”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经中心学校研究决定,在全镇中小学校深入开展“远离毒品、净化校园”系列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娄底市禁毒委、涟源市禁毒委关于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精神,切实增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创建“无毒校园”为抓手,按照“注重效果、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禁毒意识和防毒拒毒能力,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禁毒预防宣传教育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涟源市“远离毒品,净化校园”系列活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杨仕祥 副组长: 曾刚毅
成员:
易军雄
刘仲凡
谢吉安
曾国军
曾想江
邵
华
曾
鑫
全体班主任
三、活动步骤与内容
(一)准备预热阶段(6月至8月)
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各学校相应成立此次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细则,明确活动内容和要求。
2、学生参与“6.26”宣传。学校自行组织6.26相关活动。
3、禁毒师资培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禁毒知识培训。
(二)具体实施阶段(9月至10月20日)
1、制定学校禁毒教育计划。制定学期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开设禁毒教育课,全期不得少于2课时。
2、建设禁毒教育阵地。建立禁毒教育室.学校要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立永久性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栏(窗)。
3、开展“五个一”活动。各学校要按照《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入学、入团、军训等活动,认真开展好校园禁毒宣传“五个一”活动(即举办一2
次禁毒板报、开辟一期禁毒宣传栏、举行一次禁毒演讲活动、开展一次禁毒征文活动、举办一次禁毒主题班会)。
4、集中开展校外宣传活动。
采取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做好校外宣传。
5、积极开展禁毒志愿者行动。
(三)总结建制阶段(10月21日至10月25日)
1、认真总结情况。10月25日前,认真总结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实效,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整好活动台账资料。
2、建立长效机制。各中小学校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坚持“预防为主”、“从娃娃抓起”的禁毒工作理念,将禁毒教育工作按本次活动的要求纳入学校每年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德育工作内容,建立起学校禁毒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政教处具体组织实施学校为直接责任人
(二)精心组织,务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要做到有主题、有特色、有角度、有看点。要周密部署,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班级学生特点,设计内容科学、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学生增强自觉远离毒品的意识和抵制毒品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要注意资料、图片,3
反思小学数学课堂调控 篇8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激趣,调控,学习障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原有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也在不断地修订和更新, 而数学的课堂教学调控难却显得更加突出, 这需要广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与时俱进, 不断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和总结教学经验, 及时寻找一条“教”与“学”紧密协调的教学之路。下面我就对数学课堂调控的一些问题作几点反思。
反思一:预知学生学习水平难
著名的心理家奥苏泊尔说过:“如果要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我将会说, 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说明如何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要求一切教学活动必须紧贴学生生活,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以人为本。而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 不同的班级和生活环境, 不同智力和能力的学生有着不同生活知识与体验, 这给本身就很烦琐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如:一位教师在教《统计》时, 他原以为“统计”最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说明白了无外乎是把一些物体数一数, 然后整理数据, 这对于一个优质班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 他设计了由正方形、长方形等组合的图形, 让学生数一数正方形、长方形各多少个, 以便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谁知大部分学生却数不出准确的个数, 有的学生由于空间观念薄弱, 观察不到隐形图形的存在, 把重叠在一起的图形漏算或重复算, 这样整理出来的数据肯定有差错, 接下去与此有关的统计内容、统计问题也就产生问题。追究原因, 是他对学生认知水平估计有偏差, 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预料不足, 对学生已有的空间知识的能力估计过高, 未能理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其实, 从组合图形中找出隐蔽图形是个教学难点, 何况是低年级学生。本节课由于第一步收集数据的信息不准确, 导致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判断等各个环节失误, 这样就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反思二:课堂教学过程激趣难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 必不乐学”。数学教学作为一门较枯燥乏味的功课更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去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创设感情情景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创设故事情景使学生“欲轻不能”, 创设操作情景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其乐无穷, 设置疑问情景使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新课标背景下的教材更强调激发学生兴趣, 而其激趣之难体现在:
1.统一的范本教材存在趣味性不足和地域差异的缺陷, 需要教师为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的有关趣味性材料而做大量的工作;
2.当今的学生兴趣存在范围广、内容多的特点, 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3.不断更新的教材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需要教师寻找不同的激趣方法;
4.激趣方法要求适时适度, 自然而然, 这些往往难于把握。
综上, 作为数学教师, 如果要真正地让学生在趣味中学数学, 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如:动手操作激趣法要设计“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动手操作活动, 游戏情景激趣法要设计各种游戏规则, 直观举例激趣法要熟知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程度……。一次下乡听课, 一位老师正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 内容比较抽象、枯燥, 如果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教学, 效果肯定不理想。为此, 这位老师在新课引入中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有位老爷爷要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1/3, 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2/6, 老三分到了这块的3/9。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 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 问清争吵的原因后, 哈哈大笑起来, 给他们讲了几句话, 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老师接着问: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学习了今天的这堂课后, 你们就能知道了。这生动有趣的故事, 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变得积极又主动, 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过分追求激趣形式, 不仅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会影响教学预设,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上, 一位教师为了上一堂活跃的数学课, 事先花费大量课外时间查找资料、备课, 课上几乎用尽所有的激趣法, 教师教学方法重点全部放在激趣上, 却忽视了教学目标, 结果一堂课下来, 真正弄得懂内容的学生寥寥无几。因此, 教师一定要把握一节课的教学重点, 适量采用激趣手段, 不要遍地开花, 否则会流于形式。
反思三:课堂教学过程调控难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 教师能否进行良好的调控, 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成败, 尤其进入新课程以后, 数学教学在民主活泼气氛中,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课堂上常常出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场面, 让任课老师措手不及。例如一位老师在上《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 当他讲到“人民币有硬币和纸币之分, 还有……”时, 不少知识面较广的学生便脱口说出有古代的钱、未来的钱、外国的钱……越讲越多, 全不在教者的教学设计预设之中。同样讲到如何辨别人民币的真伪时, 学生也越讲越多, 越讲气氛越活跃, 好像在开辩论会一样, 而此时老师又不能扼杀学生的积极性, 可想而知, 这节课不但拖课而且又匆忙“结果”, 教学目标只完成一部分, 导致学生对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也没有很好地渗透爱护人民币和养成不乱花钱良好习惯的教育。课后与教者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讨, 发现:一是没有紧紧围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本课主要目标是认识现行通用的人民币, 即以元为单位的有12种, 以角为单位的有6种, 以分为单位的有3种。而不是要认识古币或外币, 更不是要求有掌握辨别假币的常识和本领, 何况对假币的辨别关系到技术问题, 而且辨别还要通过实物进行讲解、演示、观察、比较, 如果课前没充分准备, 那学生只是听科学而不是学科学。再则, 如果老师没有具备这方面的常识, 那真假人民币的比较又要从何谈起。二是教师要发挥评价作用调控课堂, 对那些不属于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行为要巧妙给予转轨, 使学生在正确学习轨道上进行, 对那些非教学活动的倾向, 不要无原则的激励, 以免给学生发出错误信息, 使学生思维方向发生偏差。
因此,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 明确教学目标, 科学设计教学程序, 灵活运用, 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 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的动态调控, 以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 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反思四:学生克服学习障碍难
要认真开展课改, 验证课程标准, 积累课改经验, 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但是由于受到陈旧教育思想的束缚和教师落后教学观念的影响, 他们十分迷信教材, 过分信赖教师, 不敢对教材和教学提出挑战, 认为教材的叙述是最佳的, 认为教师的判断与方法是绝对正确的, 所以对有疑问的内容不敢质疑, 害怕讲错, 害怕失败, 感到失败是一种耻辱, 会被人歧视。在这样压抑的心理状态下, 个性得不到张扬, 个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抑制, 这样教学很难体现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发现者、探索者, 而只是被看作被动的受控者。
镜头一:在一堂数学课上, 教师正津津有味地讲着新课, 有两位同学却时而东张西望, 互相打闹;时而乱翻课本, 玩弄文具盒……被教师无意中发现, 于是教师厉声责问:“你们本身学习就差, 还不好好听讲!”
镜头二:在一堂数学活动课上, 教师让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在巡视时, 有一小组的三个成员告状说其中一个成员“他太笨了, 什么都不知道”, “给他讲了多少遍, 他还是不会”。老师白了一眼这位学生, 然后不作理睬。……
这是一些常见的课堂缩影。这种做法无疑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让他们对课堂充满抵触心理, 若不能及时纠正, 势必会造成恶性循环, 学生学习困难, 成绩下降, 最终积重难返。教师对学习障碍生千万不能“戴帽子”, 持歧视、冷落的态度, 相反, 要主动找他们谈心, 热情鼓励、耐心帮助, 积极进行“心理按摩”。要帮助学生纠正散漫的作风, 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找出学习障碍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 让学生树立信心, 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激励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它来源于生活、生产的实际, 使学生真正理解劳动创造知识、实践获得知识的含义, 逐渐促使他们克服学习障碍, 对学习充满兴趣。
新课程要求我们创造性地教, 让学生探索性地学, 而课堂是我们的主要阵地, 如何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 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最优化效果, 真正实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R].2011.
[2]王光明, 范文贵.小学数学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对现实课堂对话的反思 篇9
1.从“教师主控型”对话走向“师生互动型”对话。在倡导课堂教学由独白走向对话的同时,更要关注课堂对话由教师主控走向师生互动。教师应减少预设的满足,更多地针对学生想法作及时有效的追问,以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维;也可鼓励学生互提问题,不同观点之间展开挑战和辩论,以激发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
2.从“封闭式”对话走向“开放式”对话。尽量弱化课堂教学对话的“检测”功能,增强理解、探索和协商功能。譬如,提出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引发学生在挑战与反挑战、争辩与协商式的课堂对话中放飞思维,在师生对话中启迪智慧,在生生对话中碰撞火花,在生师对话中悟出道理。唯有将课堂对话成为学生质疑探究和“从一点到另一点作连续活动”的原动力,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思维深处。
小学科学课堂探究的反思 篇10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编排是以反复研究为基础的, 所以有些教师力求丝毫不差地按着教材的编排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 一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 不敢放弃任何一个环节和内容, 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这种无加工和取舍的教学行为反而顾此失彼, 没有中心, 没有重点, 该展开的没有展开, 该突出的不能突出。另外, 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探究任务, 往往将同一活动割裂开来, 要求学生一小步一小步地走, 没有注意到内容的结构性和连贯性, 使学生成了“双簧”中的“表演者”。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课前, 教师和学生设计制作了各具特色的玩具屋;课上, 就让学生尝试像真正的电工一样在模拟的玩具屋里接亮小电珠。为了体现课堂的层次性, 教师给学生精心设计了探究步骤:首先让学生用一颗电珠、一个开关、一组电源和导线组成一个简单的回路让玩具屋的一间屋子亮起来;然后引导学生用两颗电珠、一个开关、一组电源和导线采用串联的办法让玩具屋的两间屋子亮起来;第三步则顺理成章地在讨论这样连接的弊端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尝试用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电珠的办法使玩具屋的两间屋子亮起来。
这堂课在教者严格掌控下进行探究, 其实是一种引导式的科学探究, 学生的自主探究成分很小, 只能按照教师既定的步骤进行。如果教师允许学生用桌上的材料进行各种尝试, 那他们学习的心情会很愉悦, 也会创意多多。
二、科学探究不等于自由化
与程式化相反, 有些科学课, 教师不提任何要求和建议, 不做任何指导, 就放手让学生去实验, 以为这样就是真正的探究。
小学生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 作为科学课教师, 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去探索, 去发现, 并将观察所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概括, 得出正确结论。至于什么情况下需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 什么时机介入, 指导到何种程度, 都要教师做详细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有一位教师执教的冰棍周围“白雾”的实验教学做得就很好。他没有直接让学生自由说看到的现象, 也没直接抛出结论, 而是引导他们仔细观察, 教师加以说明, 特别是保鲜纸包冰棍之前和之后, 他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现象, 问:“包之前冰棍周围有没有白雾?包之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不一会儿, “冰棍周围的白雾不是冰棍冒出来的, 而是周围的空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这个结论就出来了。
教育一旦被看作是一种探究式的活动就会产生一些重大改变。教育的中心将转向学生的学习, 而教学的任务则变成如何去支持活动的开展。科学课上, 不放任自流, 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继而自主合作探究。这样,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被大大激发。
三、科学探究不等于活动化
一些教师认为只有运用了“探究”的科学课堂教学才是正确的, 一味地追求问题要由学生自己提出, 方案要由学生自己设计, 探究要由学生自己展开, 成果要由学生自己得出。因而不管内容与材料的内在需要, 都要让学生讨论, 将探究活动泛化。学生看似从始至终都在热热闹闹地探究, 但学习的实效却十分低下, “兜了一个大圈子问题依然没能提出来, 不知做什么或怎么做”等现象比较普遍。
科学课的活动完全可以删繁就简, 如《杠杆》一课, 我设计了一个“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 让学生推荐出班级中公认的力气大的和力气小的两位同学来比试。力气小的压离支点远的一端木棍, 力气大的压离支点近的一端木棍, 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这个简单易行的游戏比费大气力设计各种课件、引经据典的说服力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