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性(共9篇)
补偿性 篇1
好!有些问题很想请教,请提宝贵意见,谢谢!
我是一银行员工,合同期1210-1130。我于20080229提交辞职信,信中写明“请在一个月内批准我辞职”字样,但银行于当天就批准了我辞职。由于1、2号是休假日,我于20080303全天办理了交接手续。后来单位要我支付经济补偿金6736元(即1月份的收入),才可领回劳动手册续社保。为了能及时续保,我已支付了其要求的金额。劳动合同中注明:“合同期未满而乙方(本人)依照《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解除本合同,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甲方经济损失;经济损失不严重且不能明确计算的,甲乙双方约定经济损失额为乙方正常工作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月的上月收入额。”问题如下:
(1)我在辞职信中已注明可在1个月内答复,但银行当天就批复了,我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要赔,是按税前工资还是按税后工资赔?(税前6736元,扣除社保及个人所得税后,税后收入是5011元)
(3)单位在我辞职后,在3月31日计算发放2月份的效益工资时全额扣发了我所得,理由是发放日我已辞职。
(4)截止至辞职日,我剩余的历年补休假合计250个小时,可否计算加班工资?还是像银行方面说辞职以后就一笔作废。
(5
[请问辞职补偿/补偿标准/效益工资?]
补偿性 篇2
一、误区一:与体能教学模式相混淆
体能教学模式也称“素质练习”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的体能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以专门的单纯的多种素质练习组合为练习手段、方法等发展学生体能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方法有:重复、循环、变换学习法等。而“补偿性体能”应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 是与学练内容有内在联系并与之互为匹配的, 与健康相关和与动作技术相关的各种素质练习或活动, 补偿性体能素质是贯穿于动作技能学习过程, 通过全方位的设计、有目的地教、针对性地学和科学地练等综合作用而得以发展。“补偿性体能”设计的介入对动作技能学练具有补偿和延伸的作用, 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具有引领和变革意义。
二、误区二:“补偿性体能”设计“平常论”
有人认为“补偿性体能”没什么特别的, 很平常, 那些练习内容、手段或是方法在平时的常态课中也会碰到一些, 没有必要“标新立异”。我们认为, 对于“补偿性体能”的提出或是“标新立异”很有必要。就像我们平时用餐一样, 如果缺乏维生素C, 那么可以有意识地增加蔬菜的量。虽然吃饭再是平常的事不过了, 但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多注意蔬菜的摄取便会改善维生素C缺乏问题。
“补偿性体能”教学设计, 需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中渗透体能素质练习。在课题研究至今, 出现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新颖的练习方法。例如:篮球“背人” (背着人运球, 或是被背的人运球) 、足球“动力火车接力” (多人手握两根重杆运球接力) (如图) 等等。只要有意识地去融合或渗透就会有创新, 就会发现有很多有价值的练习内容、方法及手段,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发展了学生体能, 进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补偿性体能”介入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过程中, 出现了课堂设计泛滥的现象:有些教师想从头到尾一直贯穿于教学设计之中。这样的想法一是设计起来太烦, 操作起来不现实而显得形式主义;二来设计没有侧重点, 偏离了原有的目的。在平时, 我们的课堂一般以一到两项动作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 为此在“补偿性体能”课的设计中, 不是面面俱到, 而是应有侧重发展两到三项体能素质, 这既抓住了重点又便于操作。
三、误区三:只注重基本部分
“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内容的安排时间上应是机动的, 不仅在结束部分前可以安排, 而且在课的准备、基本部分均可以。我们的教师, 一般只会注重基本部分而忽略准备活动部分的体能素质练习的渗透, 虽然准备部分的运动量较小些。设置补偿性体能素质的内容, 既可以是发展身体某部位肌肉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或灵敏素质的, 也可以是与动作技术学习密切相关的动作技能的, 还可是愉悦身心的游戏或活动。一般来讲, 常态课堂的准备活动分为三个层次:简单的慢跑2圈、徒手操;针对教学主内容开展的丰富多样的准备活动;在第二个层次的基础上针对发展某些体能素质而安排的准备活动。我们希望的是第三个层次的。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时, 不只是单纯为了热身而设计进行的准备活动, 应是有意识地渗透体能的素质练习。
准备活动案例:将球相隔1.5米左右放置在足球场中圈弧上, 沿球的方向慢跑 (外侧、内侧) , 然后绕球S形跑, 最后发展为从球的正上方跳过, (强调发展腿部力量时, 可以单脚跳的形式完成从球正上方跳过;如果想发展手臂力量及手脚协调能力时, 可以设计为从球的正上方爬过练习) 。在绕球跑练习过后, 选择“抢占球”游戏 (发展学生灵敏素质) 等等。
四、误区四:只注重与动作技术相同的体能素质练习
设计的“补偿性体能”练习, 可以是补偿和发展与动作技能相应的体能素质。但我们所要求的课堂设计不仅仅如此。为了全面发展学生体能,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也可以是与动作技术练习相异的。例如:文中提到的“动力火车接力”, 在增加练习难度增强腿部力量训练的同时发展了手臂力量;还有文中提到的准备活动“如果想发展手臂力量及手脚协调能力时, 可以设计为从球的正上方爬过练习”。这些改变, 有别于传统教学设计中呆板、单调和格式化内容, 增加了趣味性并成功发展了学生的体能, 更有效地促进了动作技术的学习, 使得体育课堂更有效。
补偿性 篇3
[关键词] 筹资方式补偿性余额资金成本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一个正常的企业如果要生产经营、对外投资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筹资。企业筹资的方式有多种,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企业自身的特征,企业可以通过长期资金筹资和短期资金筹资,可以通过借款,也可以通过自由资金筹资。具体选择什么方式筹资?企业一般根据自身筹款的条件和不同筹资方式下不同的用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因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如股利和利息等)和筹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过程中为获取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如借款手续费和证券发行费等)来选择。
企业筹资问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财务管理问题,因此在不同版本的财务管理教材中都对企业筹资问题作了详细的讲述,不同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的公式都给予详细的列示。在我国财政部组织的一年一度的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中,指定用书的《财务管理》教材中也列示了相关资金成本的公式。其中,介绍了不同的短期资金筹资的方式。企业根据相关条件可以通过补偿性余额的信用条件向银行借款。
补偿性余额是指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的一定百分比(通常为10%~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显然,补偿性余额的要求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在2007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第一百九十九页给出的公式为:
其公式的运用举例说明为:假设宏大上市公司2007年按年利率为6%的贷款利率,从银行借款1000万元,银行同时要求宏大公司保留150万元作为补偿性余额,也就是说宏大公司实际只能从银行取走850万元,则该公司借入该笔借款实际利率为:
可见,该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和我国各商业银行采用补偿性余额的信用条件放贷收取利息的实际情况有不相符合的地方。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放贷的具体要求,采用该种信用条件放贷时,银行要求企业保留一定的借款余额作为补偿性余额,其目的是为了降低银行自身的放贷风险,补偿银行由于该种信用条件的放贷而遭到的损失。但针对该部分保留的补偿性余额,银行实际也按同期存款利率给企业支付了利息,也就是说银行并不是如2007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一书给出的计算公式那样无偿保留该部分余额。
仍沿用上例,若要真实反映该种短期筹资的资金成本,则应该在上例中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即:若同期银行的存款利率为3%,则该公司借入该笔借款实际利率为:
该书中介绍,若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的信用条件的筹资方式对于银行来说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损失;但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但在我国实际运用来看,并不是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参考书《财务管理》书中给出的计算公式那样采用该种信用条件筹资方式的实际贷款利率高出名义利率那么多。正如我们计算的那样,按书中给的公式计算得出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为7.06%,而实际运用中计算得出的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为6.529%。因此,采用该书中的计算方法则不能按照实际计算出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也导致企业在比较多种筹资方式采用何种信用条件时,不能正确的比较出采用何种信用条件对企业更有利,也就是说不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因为,我们知道书中给出的不同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在理论上是指导企业在实践中采用何种筹资方式,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处在最佳的状态。当然,花费少的资金成本筹到等额的款项是企业求之不得的。如果理论上的公式缺乏了实际意义,那我們就会认为该公式也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例如,仍沿用上例,若银行给宏大公司提供两种信用条件的贷款方式供宏大公司选择:一种是上例中的补偿性余额的信用条件;另一种方式是:同样是宏大公司借款1000万元,借款的年利率为6.5%,但是银行要求公司采用贴现的方式偿还借款利息,试问该公司采用哪种信用条件的贷款方式其借款对宏大公司有利?
注:所谓贴现的方式偿还利息就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再偿还全部本金的一种计息方法。它实际是企业短期借款的借款利息支付方式。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可用的贷款额只有本金扣除利息后的差额部分,因此,其计算公式为:
分析:本例中要想得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则其决策方法为:比较两种方案中哪种方式的实际贷款利率低就应该选择哪种方式贷款。
第一种方案若按照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书给出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的实际贷款利率为7.06%;若按照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贷款情况则计算出的实际贷款利率为6.529%。
显然,若按照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书中给出的计算公式来进行决策则应该选择第二种方案,放弃第一种方案,我们通过计算不难推出该公司明显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会误导企业在其他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损失4.21万元[1000×(6.95%-6.529%)=4.21万元]。这只是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比较以后得出的结论,若在现实中,也许企业会由于决策的一点疏忽可能导致企业有更多的损失。
根据以上几个简单的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书中给出的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存在一定的不完善。而且由于公式本身的不足可能会给一个企业在筹资决策上带来一定的误导,甚至会导致企业发生不必要的资金成本。因此根据我国银行实际的贷款情况该计算公式应该修改为: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这样计算才能体现出该种贷款方式的实际贷款利率,从而避免误导许多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同时也能消除不知情者认为银行具有霸王条款之嫌。
补偿性 篇4
一 政策依据
(1)川办函(2008)73号(2)川办发(2008)15号
(3)成府发(2009)31号(4)成国土资发(2009)448号
(5)成老社发(2009)131号(6)成劳社发(2010)30号
(7)成府发(2010)8号(8)金堂县征地补偿安置相关规定
二 政策要点
(一)征地补偿
1、青苗:1200元/亩地面附着物据实按标准补偿(标准见附件
1、附件2)
2、土地补偿费
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照规定共同讨论决定如何使用,耕地补偿18700元/亩,非耕地补偿9350元/亩。三年分四次付清,按银行基准利息计息。
(二)人员安置
1、农转非人数:征用该组土地面积除以该组人均土地面积为改组农转非人数(土地面积=耕地面积+非耕地面积)
2、人员安置标准:因2010年征地部门一次性缴纳社会保险标准为公布,所以暂时按2009年征地部门一次性交纳社会保险标准宣传(附件3)
(三)房屋拆迁
1、安置对象
常住户口在征地范围内,持有农村宅基地使用证书和农村房屋所有权证的被拆迁房屋农村村民为住房安置对象。
2、安置方式:
(1)房屋安置
(2)货币安置
3、补偿标准
(1)房屋安置补偿标准:
按住房安置对象每人享受35平方米建筑面积安置住房。原被拆迁住房人均面积在35平米以内的,享受住房安置面积与拆迁面积相抵扣互不补差,原被拆迁住房人均面积在35平方米以上的,超出部分按附着物补偿标准给予补偿(附件2)抵扣房屋面积从标准高的房屋中扣除人均面积35平方米。
(2)货币安置补偿标准:
按住房安置对象每人一次性享受补助52500元/人,奖励1500元/人。
3、其他补偿
(1)搬家费
被拆迁户搬迁后,住房安置对象发放200元/人搬家
(2)房屋搬迁及奖励
自拆迁通知之日起7日内签订安置协议并交出旧房的,按2000元/人奖励,20日内签订安置协议并交出旧房的,按1000元/人奖励,超过20日内的不予奖励。
(3)过渡费
补偿性 篇5
1、合同期满,企业不续签,员工不同意,企业需要赔偿吗?
解答:企业提出的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2、为什么合同到期终止了,不续签合同也要给赔偿?
解答:这是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新的规定,企业不续签合同也必须赔偿劳动者。
3、试用期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补偿金吗
解答:如果能证明员工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用赔偿,负责需要赔偿。
4、公司没有和员工签合同,员工离职去仲裁告公司要求赔偿,怎么解决?
解答:如果确实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公司将难以避免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了,仲裁机构还会考虑审查过错责任。可以考虑一下是否员工存在完全过错责任。
5、集团公司的分公司并入另成立的一家子公司,员工劳动合同变更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解答:如果员工的劳动关系在分公司,且与分公司解除后再行安排入职另一子公司的,此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6、合同到期超过一年没有续签,公司需要赔偿吗?
解答:需要支付二倍工资的,最长11个月。
7、与应届毕业生签订了三方就业协议,学生违约去其他单位上岗,公司可要求赔偿吗? 解答:关键看是否能举证证明其存在违约行为了,如有,则可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8、合同期满后未续签劳动合同,是否适用宽限期及双倍工资罚则?补签后是否需双倍赔偿空白期差额?
解答:劳动合同的续签,参照劳动合同的订立执行,即适用宽限期和二倍工资罚。补签劳动合同后,劳动合同期间涵盖整个劳动关系期间的,可不再支付二倍工资差额。
9、公司没有和员工签合同,员工可否随时离职?
解答:员工有离职自由的权利,他可以随时提出离职。
10、每周工作时间超过法定规定,也没有调休,公司需要赔偿吗?
解答:如果员工以未支付加班工资为由提出解除,企业应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计算方法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执行。
11、社保可否申请个人缴纳,连续三个月未缴医保年限是否清零?
解答:深户的可以申请个人窗口缴费,非深户的不行。如果超过3个月,不是医保年限清零,而是享受的最高可报销额度的连续缴费年限需要重新计算。
12、经济补偿金最多可以拿到多少个月呀?
解答: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13、员工主动离职,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解答:如果是员工个人原因离职,则公司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14、转正后解除合同,公司怎么补偿?
解答:员工个人过错导致解除合同时公司无须补偿。如是公司原因则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赔偿金则按经济补偿金双倍计算。
15、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都有哪些呢?
解答: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16、工作过程中受惊吓罹患精神病能否认定工伤?
解答: 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属工伤。需要符合这样条件的,才能认定工伤。
17、因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试用期内考勤),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赔偿吗?
解答:辞退属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行使,解除的事实如成立则需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解除理由合法有据,假如贵司能证明该员工存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时,可以不支付补偿,但仅是一般违纪行为则可能被视为违法解除,要支付赔偿金了。
18、试用期不购买三金的算违法吗?
解答:试用期也是在劳动关系内,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负责属于违法。
19、公司安排员工从行政主管调到销售管理做前台,但是工资不变,员工提出离职补偿金及年终奖是否需要给?
解答:
1、属于工作岗位的变动,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协商一致,否则员工可以提出解除并要求补偿。
2、年终奖金知否支持看约定及制度规定。
20、如果公司不给员工缴纳社保,要承担什么风险?
解答:
1、员工可以此为由辞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2、发生工伤等情况时,公司承担全部相应费用。
21、员工入职2年,由于生病已经休息了3个半月,现在还在病中,请问公司是否能与其解除合同,如何赔偿?
解答:还需要看员工累计工龄是多少,才能确定员工的法定医疗期。法定医疗期满后,员工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单位可以解除,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计算。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的,还需加付一个月工资。
22、经济补偿金、违约金、赔偿金这三金的根本区别?
解答:济补偿是劳动合同合法解除或终止的给予劳动者的一定金额的补偿;赔偿金一般是违法解除或违法行为的惩罚性的赔偿;违约金则给予合同或法律的规定,对于违约行为的一种制裁。
23、双倍工资指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包括还是不包括奖金?
解答:未签劳动合同合同的二倍工资是指税前工资,包括奖金。
24、未领到毕业证的应届毕业生,能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吗?学生身份的求职者单位能签订劳动合同吗?
解答:按照原劳动部的规定,在校大学生实习并不视为就业,故如确定其身份属在校生,则无需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24、关于经久补偿金和赔偿金,实操中的纳税,能不能给讲讲?
解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
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25、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书面合同,但是仍然存在劳动关系的,是否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解答:到期后没有续签超过一个月的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26、辞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
解答:无论固定期限还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企业单方面的解除权仅仅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第41条赋予的权利,除这些权利外,别无他法。
27、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是指哪些内容?
解答: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8、对于公司的绩效影响到年底的双薪和绩效工资,员工投诉期是多长时间?
解答:在职期间劳动报酬的争议,没有时效限制。员工离职后,需要在一年内提出。
29、国家规定孕妇受法律保护,也就是工厂不可随意开除,那请问哺乳期(喂奶)妈妈受法律保护吗?工厂若辞退需赔偿吗?
解答:期期间的女职工如果存在法律规定或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的应辞退情形,那工厂辞退女职工无需赔偿。
30、如果是员工对公司出台的一些规章不能接受(没违背法律法规),公司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辞退了,需要赔偿不?
解答:辞退员工必须有法定理由,仅因员工不能接受某些规章而进行预告解除本身就不合法,存在赔偿金的法律风险,此时已不在于你怎是么写辞退理由及内容的事了。需要关注的是其行为是否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或劳动纪律吧!
31、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区别?
解答: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规定导致劳动合同解除时所支付的,不存在员工向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赔偿金则可以同时适用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32、对下岗职工的补偿应该如何补?
解答: 下岗属于国企改革时的特定概念,现行劳动合同法对此无规定,按照国企改革的政策执行。
33、员工意外险不想缴纳,怎么签订相应的协议?
解答:商业险只是公司额外福利,无论是否买了商业险,都应当为员工购买各项社会保险。未办社保并有工伤情况时,即使签了协议也是无效的。
34、怎么给驻外人员参保呢?他们在外面,我们在广州给他们参保,他们也不能用? 解答:原则上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标准执行。如果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且双方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规定执行的,可按约定执行。在用人单位所在地参保了,驻外人员也能用到的,一旦发生工伤,是可以回到广州享受相关待遇的。
35、原公司还在,新注册一个公司,解除原公司合同,新签到新的公司,这样需要支付补偿金么?
解答:从两者为不同的独立法人来看,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新合同中双方一致同意延续之前的工作年限,则可以无需支付
36、什么情况属于拖欠工资?如果公司说好20号发工资,每次都要推迟几天发,这算吗? 解答:看你所在地区的具体法律规定了。如在深圳,当地的工资支付条例明确规定的支付周期在一个月以内的应在次月7号前支付,特殊情况下可延长5天,也就是最长时间在次月12日前支付并不构成拖欠,但实务中对此并未过于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约定了支付日的也视为双方存有明确约定了,如有正当理由延期几日,如银行原因等,当然不一定会被认定为故意拖欠了。
37、培训协议约定的赔偿金如何计算?有没有限定?
解答: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38、如何判断是合法解除还是违法解除的呢?
解答:合法解除包括因员工过错导致的解除(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39条)及企业可以提前三十天通知或支付一个月代通知金后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合同法第40条),前者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后者须支付经济补偿。不符合前两种情况则为违法解除,应按经济补偿金双倍支付赔偿金。
39、赔偿金的25%和50%的比例如何区分?
解答:25%是无故拖欠工资和克扣的经济补偿金,或是工资、医疗费用等的赔偿费用;50%是拒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额外经济补偿金,或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的加付赔偿金。
40、员工旷工不来,可否停发工资,停缴社保?
误工补偿协议 篇6
邢台市新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按照双方鉴定基础工程承包合同要求,于2014年4月24日到达施工现场对清河县峨二庄泰山家园小区工地5#、6#8#、9#、10#、13#、14#楼施工打桩。
由于村民阻碍村委会无法解决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导致工程无法施工,村委会决定于2014年5月 日撤出施工现场,二台钻机和机组人员在施工现场长达 天无法施工。
因村委会工作失误,使我方无法施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双方鉴定的基础工程承包合同第六条第5项条款应给予邢台市新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现场二台钻机和机组人员经济补偿。每天误工费 元。
误 工 补 偿 协 议
补偿性 篇7
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于社会关系复杂交错、彼此联系,因此法律部门之间往往很难截然分开。不同的部门法组成一国的法律体系,美国除《初等与中等教育法》以外,与教育公平相关的法律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反性别歧视法、残障人教育公平法、教育类别平等法等。最初的种族、民族、国籍、性别与年龄歧视法主要用来消除公众生活中的障碍,而后来禁止歧视的法律细则主要是为了纠正社会非正义现象,表现出人们对公平孜孜不倦的追求。法律禁止人们考虑差异,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正如罗尔斯正义论中的“无知之幕”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被忽略掉。[2]
一、女性教育公平:从消极反对歧视走向积极保护
1972年,美国参议员伯奇·巴哈(Birch Bayh)提议消除教育中的女性歧视现象,其建议促成了民权法教育条目修正案的第9条(TitleⅨof the Education Amendment of 1972),即“美国任何公民都不能因为性别在联邦政府资助的教育项目或者活动中,被排除参与、被拒绝享受益处或者遭受任何歧视”,[3]从法律制度上正式宣告了教育歧视女性时代的结束。不过教育条目修正案的表述相当宽泛,反歧视条款只是在理论层面解决了女性教育平等的制度问题,实践中还需要太多的法律支持与政策制定,而且其没有考虑女性自身差异,仅仅笼统地认为不能有性别歧视,男性与女性的差异被抹杀了,可称之为消极的反性别歧视制度。
随着民权法教育修正案的颁布,1974年,美国颁布《女性教育公平法》(Women's Educational Equity Act),并将其作为《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一部分,与《教育机会平等法》(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ct)配合适用。同年,美国健康、教育与福利部(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 and Welfare)制定了首例反性别歧视规章。根据女性教育公平法,政府在教育办公室(Office of Education)内设立国家女性教育项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on Women's Education Programs),负责为性别公平事务、资金分配与拨付、项目开发评价标准提供建议。《女性教育公平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女性教育公平政策从消极反对歧视走向积极保护权利。1978年,美国重新修订《女性教育公平法》,并将其作为《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第三部分第9条的内容,1984年,美国再次修订《女性教育公平法》。首先,加大法律适用范围,为遭受多重歧视的女性提供公平教育;其次,特别考虑基于地理分布的申请者所提出的建议;最后,强调资助所有层次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初等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
根据女性教育公平法的要求,美国教育部先后在1980年与1989年制定部门规章,设计女性教育公平的优先资助计划,对比两次规章,可以发现1980年优先资助计划比较关注女性教育公平的典型项目;而1989年则比较关注典型项目的开发与拓展,提高女性(包括受到多重歧视的女性)参与项目的机会,而且也更倾向将女性教育公平的关注点集中于更加具体的课程领域,如数学、职业教育等。[4]性别教育公平从制度走向课程,体现出对公平本身的步步接近。大洋彼岸的英国甚至为了降低过高的少女怀孕率,改善女性教育公平状况,而颁布并实施了“性与恋爱”教育国家标准。[5]
二、残障人教育公平: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
1973年,美国颁布《康复法》(Rehabilitation Act of 1973),禁止联邦政府资助的州或者地方政府的项目以及活动中的任何形式的残障人歧视。教育领域中,法案规定“任何合格的残障公民都不能因为残障在联邦政府资助的项目或者活动中,被排除参与、被拒绝享受益处或者遭受任何歧视”,由教育部民权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该法案。基础教育法律实务中,当且仅当独立的基础设施、课程等对于为残障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非常必要,而且相应的设施与服务与其他设施与服务相比基本相似时,残障学生才可以被分派入特殊学校。康复法并没有考虑到残障人独特的生理与心理条件,而主张对其在教育中一视同仁,从形式上宣告了残障学生的公平受教育权利。
《美国残障法》(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是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于1990年7月26日签署通过的一项民权法,是残障人士的“权利法案”,包括就业、公共便利设施、州与地方政府服务以及电讯(如,媒体与广告中残障人的形象等)四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为公立学校的残障学生提供保护,即“任何合格的残障公民都不能因为残障在公共机构的项目或者活动中,被排除参与、被拒绝享受益处或者遭受任何歧视”。法律实务中,学校不能因为学生残障而限制其参与项目及活动,或者拒绝其接受某种服务以及享有某种优惠。《美国残障法》与《残障人教育法》相比,适用范围更加宽泛,不仅适用于公共教育中的残障学生,而且适用于所有使用公共设施的残障人。美国残障法也拓展了《康复法》504条款的适用范围,州与地方政府的服务、项目或者活动,无论是否受到联邦资助,都适用《美国残障法》。
1975年,美国颁布《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并于1997年做了实质性修订,更名为《残障人教育法》(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是联邦政府保护残障人受教育权利的重要法案与制度依据。按照残障人教育法规定,学校为得到联邦相应资助,必须达到残障学生的最低要求。残障人教育法保证“免费、合适的公立教育”,包括特殊教育以及满足残障学生独特需要的相关服务等;确保残障学生及其家长或者监护人的权利(公平对待、合理提供特殊教育与相关服务等)实现;评估与保证州或者地方政府特殊教育的有效性;利用联邦资金帮助州与地方政府为所有残障学生提供公平教育机会等。
残障人教育公平相关法律不仅提出联邦和各州政府负有责任保证所有儿童接受教育,而且为残障儿童提供课堂之外的各种服务,使特殊教育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同时大力推进回归主流教育、个别教育以及早期教育等,体现出教育中的零拒绝政策。残障儿童的受教育状况由于残障人教育法而获得根本改善,残障人教育由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公平。
三、教育类别中的公平:从权利平等走向差别对待
《职业教育法》颁布于1968年,后在1988年进行大幅度修订,也就是现在的《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Carl D.Perkins Vocation and Applied Technology),主要适用于中等与中等后职业教育。法案保护残障人、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女性以及英语不熟练学生等特殊群体的职业教育权利。受到法案资助的职业教育机构必须为特殊群体提供平等教育机会,而且必须保证特殊群体学生能够真正地拥有并利用职业教育机会,以及在教育中不会受到任何身份歧视。除此之外,受到资助的职业教育机构应该为特殊群体制定明确的教育策略,提供可以让其进一步学习与就业的培养计划,鉴别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各种障碍并找出解决办法等。州与地方政府的职业教育计划、项目设计与评估必须满足四条质量与公平准则:其一,通过连贯的课程整合职业与学术教育,学生在职业教育获得扎实的基本学术知识,例如数学、阅读、写作、科学、社会研究方面的知识等;其二,让学生理解与经历将要从事职业的所有方面,包括计划、管理、资金、生产技能、技术原理、劳动力、社区、健康与安全、环境问题等;其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较高的技术与学术标准;其四,借助平等教育机会、非歧视性政策、个人化服务、公平评估等方式,保证特殊群体学生参与并在职业教育中获得成功。[6]
双语教育第一部法律颁布于1968年,称为《双语教育法》(Bilingual Education Act of 1968),并成为1965年《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第7条的修正案,后在1994年《改进美国学校法》(Improving America's Schools Act of 1994)中加以重新认可,而且修订了部分内容。修订后的双语教育法包括双语教育、语言提高以及语言获得等内容,确保英语水平有限的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第七条规定,学区与州政府教育机关应该为英语水平有限的学生提供双语教育,一方面提高其英语水平,另一方面促使其在课程学习领域取得更大进步;修订后的法案增加语言提高与语言获得的内容,强化资助项目拨款的综合方式;简化并解除项目限制以提高灵活性;加强州政府行政领导作用;改善研究与评估;强调专业发展等;语言提高部分主要关注对地方学区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综合项目,修订案试图结束非系统化的双语教育,代之以任意拨款与授权来保证双语教育与正规教育的衔接,任意授权项目主要包括开发与实施授权、综合学校授权、系统实施授权等。
职业教育法与双语教育法不仅仅体现教育权利的平等,而且也表现出对处境不利地位学生、语言不利地位学生的差别对待,在差别对待的前提下,追求实质公平。此外,美国于1975年颁布《反年龄歧视法》(Age Discrimination Act of 1975),禁止联邦经费资助的项目与活动中的一切形式的年龄歧视。反年龄歧视法规定,“美国任何公民都不能因为年龄在联邦政府资助的项目或者活动中,被排除参与、被拒绝享受益处或者遭受任何歧视”。法律允许联邦资助的项目与活动的例外情况,如果年龄对于项目、活动的正常行进或者法定目标的获得存在直接影响或者重大关系,联邦资金接受者可以利用“年龄歧视”或者年龄之外的其他合理原因;如果某种项目或活动对老年人或儿童特别有益,则有必要使用“年龄歧视”。为实施反年龄歧视法,联邦教育部制定了反年龄歧视部门规章,适用于一切受到联邦资助的教育项目与活动。
四、特殊群体教育公平政策:从普适走向补偿
反歧视法律仅仅是教育公平制度中的较小组成部分,现实中只有相当少的人受益于反歧视政策,而且受益者往往是受惠群体中地位相当高的人。部分原因在于教育不公平不只存在于受惠群体中;部分原因在于未受惠群体的大部分人根本没有维权意识,因为法律往往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所以法律对其而言形同虚设。不过,反歧视法律在教育公平中的制度象征意义似乎大于实际作用,其至少表明社会对相关群体教育的重视以及让他(她)们获得公平教育的尝试,从而有助于形成教育公平的社会氛围。
由于独特的社会背景,美国教育公平发展中展现出复杂的、独特的、不断演化的法律,结果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需要采取系统的政策,其可能包括对社会不公正待遇的教育补偿、在教育中的特殊帮助(如反歧视行动等)、各种形式的补充性教育服务等。与教育公平相关的法律,看起来目标不同,要求也不同,有的保证公平待遇、有的积极提供帮助、还有的促进阶层融合,但每种目标与要求都折射出繁杂而矛盾的教育公平发展的现实问题,其长远目标都是为了让教育更为公平。实际上,促进教育公平的法律可以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模式可称之为随机性模式,即教育机会是许多可能性的后果;另一类模式可称之为累积性模式,即后天的机会能够弥补以往的缺憾。[7]7]前类模式的法律透射出预防理念,后类模式的法律透射出补偿理念。
法治社会下法律本身的权威性、执行性、稳定性,使其成为教育公平政策的出发点与归宿。无独有偶,同属普通法系的英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首当其冲的便是数目繁多的各种法律法规。[[8]美国民众对法律保有强烈的敬畏感,法律被认为是政府治理的最权威手段,公民与利益团体遭受教育不公平时,往往诉诸法院,期望司法干预政策,从而得到公平教育。
处境不利地位学生得到的补偿性教育权利不是不公正的特权,也不是不公正的歧视形式,而是对不公正造成的劣势的补救,因此符合公平。补偿与预防存在明显差别,补偿往往针对具体个人或群体,认为如果没有遭受歧视,其就会获得相应机会,取得某种成就;预防则针对普遍个人或群体,认为应该均衡地分配公共资源,[9]美国教育公平相关法律中的预防与补偿理念兼而有之。补偿性教育制度至少在两个方面为教育公平发展界定条件,其一,公平有时并不适用无差别待遇规则,相反,无差别待遇规则可能导致某些群体处于弱势,公平是对所有人使用同样规则,还是对不同群体使用不同规则,需要在特殊情况下逐例审定,而不是事先设定;其二,法律举证的义务人变更,不再仅仅由处境不利地位学生权利的维护者承担义务,证明其提议的改革不会造成不公正,相反,无差别待遇规则的维护者同样也要承担义务,证明现有制度不会造成处境不利地位学生的教育不公平。
综合分析其他国家教育公平发展中的补偿性制度,可以发现三种制度形成机制:其一,地理性补偿机制,也就是在某个特殊地区实行补偿性政策,补偿成为当地的普遍福利,只要区域确定,没有人排除在外,其取决于地理区位学生背景的同质性;其二,群体特征性补偿机制,也就是根据某种群体特征,而非审查个体特点,确定某类群体的集合,如女性、种族、民族等,针对符合要求的群体,施行补偿性政策;其三,自我报告性补偿机制,这也许是三种机制中最为精巧的机制,其将接受补偿性政策的决定权留给个体,由个体申请是否享受特别对待,从而保证补偿性教育项目的效率与效度。[10]策实践中,补偿性教育至少应该包括两种目标,第一,应该改善教育投资与教育设施质量,这是有效教学和学习的前提条件;第二,应该在大面积施行以前开发出试验性教育模型,以使补偿性教育项目在变化动荡的社会条件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达到第一个目标,首先要鉴别出不同类型学校中学生的主要需求,其次要选择合适策略匹配不同学生与学校的要求,最后培训教育领导者与教师采取上述策略;为达到第二个目标,应该实行灵活多样的教育及管理策略。[11]
补偿性教育的实质是区别待遇,其也是大部分国家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取向,如中国明确提出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12]现代国家总是发展与巩固涉及到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制度与文化,其为人们提供如何生活的多样化选择。但是只有在全社会中普及共同文化与制度,人们正确地选择生活才成为可能。如果政府对处境不利地位学生教育采取不干涉政策,那么类似群体可能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所以补偿性教育制度成为教育公平发展的应有制度。
摘要:美国除初等与中等教育法外,与教育公平相关的部门法律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反性别歧视法、残障人教育公平法、教育类别平等法等。女性教育公平从消极反对歧视走向积极保护,残障人教育公平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教育类别中的公平从权利平等走向差别对待,部门法的演进说明美国社会对部分特殊教育群体公平教育观的妥协与改进,从中透射出特殊群体教育公平从普适走向补偿的政策取向。差别对待前提下,追求实质公平是法律体现出的教育公平制度保障。
关键词:特殊群体,教育公平,补偿性政策,制度保障,美国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46-47.
[2]Kim Golombisky.TitleⅨand Educational Equity: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New York: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8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vention,November 20-24,1998:8.
[3]NCWGE.TitleⅨat 25:Report Card on Gender Equity. Washington,D.C.:National Coalition for Women and Girls in Education,National Women's Law Center,June 23,1997. 1.
[4]GAO/PEMD.Women's Educational Equity Act,A Review of Program Goals and Strategies Needed,Report to Con- gressional Requests.Washington,D.C.: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Program Evaluation and Methodology Div.,Dec,1994: 29.
[5]薛二勇,盛群力.英国“性与恋爱”教育国家标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10):75-79.
[6]Ordover,Eileen L.,Annexstein,Leslie T.Ensuring Access, Equity,and Quality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School-to -work Systems:A Guide to Federal Law and Policies. Washington,D.C.:Center for Law and Education,June, 1999:6.
[7]Fernando Reimers.Unequal Schools,Unequal Chances:The Challenges to Equal Opportunity in the Americas.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55.
[8]薛二勇,盛群力.英国公平入学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9):25-29.
[9]Fernando Reimers.Unequal Schools,Unequal Chances:The Challenges to Equal Opportunity in the Americas.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43.
[10]Grosh,Margaret.Administering Targeted Social Programs in Latin America:From Platitudes to Practice.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4.33-115.
[11]Fernando Reimers.Unequal Schools,Unequal Chances:The Challenges to Equal Opportunity in the Americas.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370.
浅谈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原理 篇8
随着电网进一步发展完善,无功补偿技术是在电网中提高系统运行电压、保证系统无功功率平衡、降低网损、提高供电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论述了无功补偿的概念和作用、分类,并简单介绍了几种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的补偿原理。
1.无功补偿的概念和作用
1.1无功补偿的概念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是由处于轻载条件下的线路和电缆产生的,并可被负载,变压器和重载的线路所吸收。发电机在控制系统电压时会发出或吸收无功。如不对输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加以控制就有可能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并导致过压等问题,而某些类型的工业负荷快速变化的无功需求则可能会导致无法接受的电压波动。采用电力电子装置(电力电容或调相机等)可以通过提供可调的无功功率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降低或免却供电网输送的无功电流、线路损耗,提高电网的效率,可控性和供电质量。
1.2无功补偿的作用
在电力供电系统中提高系统的负载功率因数和改善负载,减少输电线路上各种设备的功率损耗,稳定系统的传输电压,提高系统的供电电压质量。在长距离输电中,提高系统输电能力和稳定性,平衡电力系统各支路末端三相负载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等。
2.无功补偿的分类
无功补偿装置按照接入电网的形式可分为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
2.1串联补偿
串联补偿主要是串联电容器補偿,就是在系统中接入串联电容器,改变系统的等效阻抗,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通过调节输电线路的阻抗可以控制输电线路中的输送功率,串联电容器补偿是提高长距离输电线路输电能力的有力措施。由P=V1V2sin/X可知,当串联电容器后,串联容抗与部分线路电感相抵消,线路的等效电感随之减小,电气距离得以缩短,增加了传输功率。在低电压等级的电网中,大部分线路压降是由于线路电感所致,串联补偿可根据负载波动调节补偿电容的大小,尽可能减少的线路压降。串联电容能够自发响应且迅速,因其属于无源电路元件,故串联补偿有助于电压调节,有效解决电压闪变的问题。
2.2并联补偿
并联补偿按照输出功率的性质,又可分为有功补偿和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中增加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等补偿系统无功功率。绝大部分电气设备的等效电路可以看做电阻与电感串联的电路,再与电容并联,使得回路电压电流之间相位差变小,功率因数提高。并补的主要作用:提高系统和负荷的功率因数,减少系统损耗,提高系统静稳特性,改善系统动稳特性,提高系统暂稳特性,稳定节点电压,实现负荷的三相不平衡补偿等。
3.柔性交流输电装置(SVC、STATCOM、TCSC)的补偿原理
3.1SVC(静止无功补偿器)
利用电容器和电抗器组成的可提供感性或容性无功补偿的装置,能平滑控制动态无功功率。负荷侧的无功经常变化,固定无功补偿不能稳定母线电压。如果保证系统中某些母线处的无功量恒定或恒定接近于零,就能消除由负荷变化引起的母线电压波动。负荷变化率(由零到额定值)在1S以上的,采用调相机。负荷变化率在1S以下的,采用调相机很难胜任,需采用静补。一般有六种补偿方式:固定容性、固定感性、可变容性、可变感性、固定容性+可变感性、可变容性+可变感性,通常用后两种补偿方式。FC(滤波电容器)提供无功补偿的基本量,TSC(晶闸管投切的电容器)、TCR(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提供无功补偿的连续平滑调节量。补偿原则:其中为线路注入变电站母线的无功,为无功负荷,为无功补偿装置提供的补偿量。通常采用欠补偿或全补偿。
3.2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
STATCOM功能上类似于能产生三相正弦对称电压的旋转同步电机,在电力系统中能够进行无功或有功交换。STATCOM与SVC不同之处在于向系统提供的容性无功不受系统电压因素的影响,适应各种系统电压且保持额定无功功率不变,因此STATCOM能够为系统提供更好的电压支持,防止电压崩溃,该特点在系统故障时表现得尤为突出。STATCOM的逆变器根据系统无功和有功参量来调整其输出电压的幅值、相位。当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与系统电压同相位时,即控制参量Pf为零而Qf不为零时,STATCOM只与系统进行无功交换,而没有有功交换。当系统与STATCOM之间没有有功交换时,在理想情况下,逆变器的直流电容电压保持不变。当STATCOM只与系统进行无功交换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大于系统电压幅值时,STATCOM向系统注入无功;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小于系统电压幅值时,STATCOM从系统吸收无功。当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与系统电压相位不同时,即控制参量Pf不为零,此时STATCOM将与系统之间进行有功交换,逆变器的直流电容电压将发生变化,需对逆变器的直流电容电压进行控制。当STATCOM与系统进行有功交换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的相位超前于系统电压相位时,STATCOM向系统注入有功;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相位滞后系统电压相位时,STATCOM从系统吸收有功。
3.3TCSC(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
为便于调节,保证输电线路始终通畅,串联电容器直接串联在线路里,在其两端并联电抗器与电子开关的串联支路。若需调节投入线路的串联补偿量,是通过调节与电容器并联的电抗量来间接实现的。为能够连续平滑地改变串联补偿量,TCSC主要借助调节变换晶闸管的触发导通角,实现高效保质地控制线路中的潮流。TCSC既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特性,控制电力系统传输线路中的潮流和提高输送功率,也可以抑制阻尼功率振荡和次同步振荡,以使得系统电压性能得到保障,系统稳定性得以提高。TCSC调节晶闸管触发延迟角的范围可从90°到180°。而TCSC的稳态阻抗特性以谐振点为划分,分为容性运行区和感性运行区。与谐振点对应的控制触发延迟角α的大小由电容和电感的参数决定。可控串补的控制原理就是根据系统稳定控制、恒功率控制、恒阻抗控制等目的,计算出串补输出的基波阻抗值,再根据曲线得到与该阻抗值对应的触发角。
4.结语
采用无功补偿技术是提高电能质量不可或缺的方法,不仅能实现节能的目的,还能不断挖掘电网的潜力。电力电子逆变技术是无功补偿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的核心,得益于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突出特点,可考虑在谐波抑制的同时实现无功补偿。
房屋补偿协议 篇9
乙方:年 月 日,甲方因工作需要,依法解除和乙方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正式和乙方脱离房屋租赁关系。应乙方要求,在甲方施工和租房过程中,对乙方住宅造成的损坏和乙方的卫生费、供水费用,甲方应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达成如下补偿协议:
一、补偿项目及金额:
1、空调、排气扇安装孔补偿200元;
2、室内墙壁损坏补偿920元;
3、爆破施工造成房屋损坏补偿800元;
4、清理打扫卫生费、供水费用共计应为1080元(每月补偿60元,共计18月);
以上费用共计3000元(人民币大写叁仟元整)。
二、甲方一次性补偿3000元(人民币大写叁仟元整)。过后,乙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向甲方索要钱款。否则,乙方必须向甲方支付违约金10000元(人民币大写壹万元整)。
三、目前甲方职工个人租赁乙方房屋,属个人行为,与甲方无关。为方便租房职工用电,甲方帮助安装的室内电表、电闸、电线等设施,在甲方职工个人退租乙方房屋时,甲方有权全部收回,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阻止。除此之外,甲方不承担其他任何连带责任。
四、争议解决方式:双方一致约定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法院诉讼解决。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两份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代表: 代表:
经手人: 见证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甲方: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甲乙双方决定正式终止《房屋出租协议》并由甲方对乙方的装修适当给予经济补偿。为了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就装修补偿等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共同遵照执行:
第一条 具体补偿范围
鉴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房屋出租协议》被迫终止,故双方同意补偿的范围仅包括乙方的装修损失。
第二条 具体补偿金额
甲方同意对乙方投入的装修进行全额补偿。经双方严格审核乙方提供的装修单据后双方确认:补偿的具体金额为人民币_____元。
第三条 补偿款的支付
双方同意,上述_________元装修补偿款按下列方式支付:
3.1 本协议签订后3日内,甲方支付_________元给乙方;
3.2 乙方正式开始搬迁后2日内,甲方支付_________元给乙方;
3.3 乙方搬迁完毕正式将房屋交还甲方后3日内,甲方付清剩余的_________元补偿款。
第四条 搬迁与房屋交接
乙方承诺,在本协议签订后收到甲方支付的_________元首期补偿款后即开始搬迁工作,并承诺在15个工作日内搬迁完毕将房屋交还给甲方。
第五条 保证条款
5.1 甲乙双方承诺取得了一切必要的授权和批准,签署并履行本协议。
5.2 甲方承诺按本协议的规定按时支付补偿款。如出现逾期支付的情形,则自愿按应付款项每日万分之五的比例支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