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科技创新结硕果(通用8篇)
武钢科技创新结硕果 篇1
1 农机装备结构明显改善
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下, 农机购置补贴与农机报废更新补偿政策协同推进,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合作组织购买、使用先进、适用、环保农业机械开展生产的积极性, 全市农机装备结构明显改善和优化,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十二五”期间, 平湖市农业机械增长模式发生重要转变, 配套农具、大中型机具和高性能机具比例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装备使用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截至2015 年底, 平湖市农业机械原值26 125 万元, 农机总动力为22.22 万k W, 较 “十一五”期末 (即2010 年底) 减少14.80% , 6.7 hm2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69.44 k W。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90 台、水稻高速插秧机116 台、联合收割机361 台、 粮食烘干机61 台、 秸秆捆扎机23台, 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62.21%、54.67%、-19.96%、177.27%、666.67%。 “十二五”期间, 合计报废上道路大中型拖拉机39 台、小型拖拉机33 台、农田拖拉机230 台、收割机15 台, 更新大中型农田拖拉机132 台、收割机61 台, 受益农户达284 户, 一年可节省用油约10 000 kg, 减少了尾气排放。 以“优结构、提质量、助转型、促增收”为方向, 实现农业机械装备的优化发展, 加快了平湖市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 提升了主导产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此外, 植保、排灌、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机械装备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农业机械品种结构、机具技术含量都已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2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
按照区域规划布置, 在乍浦镇、曹桥街道、独山港镇、 新埭镇、 钟埭镇和广陈镇建立了育秧规模333.3 hm2以上的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6 个, 扩大辐射带动作用, 2015 年水稻机插面积达5 740 hm2, 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55.23%。 在乍浦镇、独山港镇、新埭镇、 当湖街道和广陈镇建立起批处理能力30 t以上的粮食烘干中心11 个, 批处理能力共达910 t, 有效降低了天气不适造成的粮食损失, 提高了粮食贮藏品质, 确保了粮食质量。在钟埭街道开办了浙江省首家农机4S店———创新农机4S店 (全国农机维修示范点及浙江省区域性维修中心) , 开展农机销售、维修保养、配件供应和综合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以建设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及维修中心等三大服务中心为抓手, 不断提升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能力。 至2015 年底, 平湖市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 比“十一五”期末提高7.6 百分点,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 百分点。
3 平安农机工作扎实有效
2004 年, 平湖市积极响应农业部创建 “ 农机安全村”号召, 在全市11 个村开展试点工作, 并逐年扎实、稳步推进“平安农机示范户、村、镇”创建工作, 持久的“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收到了良好成效。 平湖市从“建设平安浙江、平安平湖, 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加强安全监管, 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 构筑农机安全体系。 严格规范上道路拖拉机、 联合收割机业务受理及验审工作, 强化源头管理理念。严格农机维修网点的资质管理, 结合“星级评选”活动, 规范、稳定农机维修市场秩序。创新公安驻农机警务联络室机制, 强化部门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维护平湖市道路交通安全秩序。 “十二五”期间, 以农机安全示范户、示范村、示范镇建设为抓手, 深化农机安全示范户、示范村、示范镇达标建设, 不断推进平安农机创建,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基础性工作。 继2010 年浙江省“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成功后, 于2011 年圆满完成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 2013 年底全市所有镇、街道 (共计9 个) 完成了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创建和省级认定工作, 成为浙江省首个完成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全覆盖的县级市。
4 综合科技水平全面提升
平湖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农业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和省级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为内容, 不断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十二五”期间, 与井关农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验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与上海世达尔开展秸秆捆扎综合利用工作, 与宁波天海探索热泵型粮食干燥技术推广, 与浙江柳林开展履带式拖拉机实地操作, 等等, 加快了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同时, 在全市建立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收割、食用菌生产、畜禽养殖、水产加工保鲜、蔬菜加工、 芦笋生产、 农产品保鲜等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319 个, 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 不断提升农机科技成果转化, 为促进全市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贡献。
5 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是平湖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 从2006 年平湖市成立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 引进第一台高速插秧机、 建立起面积为20 hm2水稻机插示范点起, 平湖市农机部门通过坚持“农民自主、政府扶持、示范引导、规范发展”的原则扶持合作组织发展。 目前全市从事农机作业的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7 家, 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23.8%。 合作社开展以机耕、机插、机植保、机收、机烘为内容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 2015 年共完成机械插秧面积5 740 hm2, 油菜机收266.7 hm2, 机械耕作6 666.7 hm2, 机械统防统治1.167 万hm2, 机械收割稻麦3.3 万hm2, 实现作业服务收入6 800 多万元, 成为全市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者、领航者。
6 结束语
武钢:科技创新结硕果 篇2
近年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先后出台了多个成果及专利的奖励办法。在每年召开科技工作会时,对于在技术创新和解决关键、重大生产经营和技术难题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武钢会给予重奖。
在武钢全国“讲理想、比贡献,奋力实现中国梦”活动先进集体申报材料中,记者注意到,武钢在激励机制的完善上,做了很多工作。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扩大活动影响。武钢领导高度重视激励机制的完善,并成立了相关活动的领导小组。把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纳入到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此举已成为武钢的一个常态。定期听取激励机制完善情况的工作汇报,积极整合生产、技术、研发、管理部门和群团组织的资源,共同推动相关活动的深入开展,二年来,武钢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激发了2万余名科技工作者的技术创新热情。在技术创新的项目上,立项1081项,完成1016项,累计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5亿元,形成了较大的声势和规模。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近年来,武钢科协与人力资源部、科技创新部、经营财务部等四部门,通过重新修订相关制度文件的办法,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了相关激励制度的实施办法。此举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服务。为取得实效,武钢对相关项目坚持做到“四个落实”,即项目内容落实、完成单位落实、完成时间进度落实和责任人落实。通过动态的管理,确立了一季度抓立项,下发立项通知;二季度抓实施,中期检查;三季度抓进度,跟踪管理;四季度抓验收,开展评比,由专家对优秀项目进行评审,年终抓总结表彰的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武钢通过认真抓好立项、实施、评比、表彰等重要环节工作,实现了现场、市场和一线青年科技人员的三结合。另外,武钢科协常委每年听取汇报、进行终审,逐步建立起了促进相关活动落实的长效机制。
三是抓好六个结合,注重活动实效。以服务武钢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武钢自主创新为目标,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武钢通过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与“四大基地”的建设相结合,加速了新产品的研发;通过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与现场技术攻关相结合,促进了降本增效和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通过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快了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相结合,促进了武钢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通过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与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相结合,促进了武钢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通过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与武钢创建“四个一流”相结合,促进了武钢科技进步与技术水平的提高。
2014年12月15日,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2013~2014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表彰颁奖活动,武钢再次荣获“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武钢连续第十二次荣获全国“讲、比”先进集体称号,也是全国三家连续不间断十二次获得“讲、比”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之一,更是对武钢27年来深入持久开展“讲、比”活动的充分肯定。
实践证明,武钢紧紧围绕企业的创新需要,通过组织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探索出了一整套成熟的活动模式和科学的运行机制,并将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内容,纳入到了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与科技管理体系当中。随着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武钢科技工作者的创造热情与创新活力,得到了有效的调动和充分的激活,人才、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要素,正在不断地向武钢集聚,武钢科技创新的内涵正在不断地提升。
营造创新氛围
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武钢人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指导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
营造创新的氛围,不只是说在嘴上的,武钢的科技工作者们是用行动营造创新的氛围。
例如,在数字对讲系统的创新上,武钢通信公司通过组织技术工程师团队,积极致力于专业通信产品的研发。令人眼花缭乱的界面输出,变幻莫测的后台技术,出神入化的网络联系就是每天他们工作的内容。他们研制出的DX_DN数字对讲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中国工业数字通信领域的神话,并获得了全国工业数字通信产品销量第一的殊荣。事实证明,武钢通信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团队创造了奇迹,他们敲开了武钢通信产品网络化的崭新大门,并让武钢工业的通信产品化,成为业界的一个全新技术标杆。
此外,在综合节能技术的研发上,武钢研究院通过组织节能技术研发团队,对连续退火炉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科技攻关。
武钢研究院的节能技术研发团队在科研攻关中发现:连退炉是从国外引进的设备,作为一种汽车板和硅钢生产中的重要热处理工艺设备,连续退火炉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供热能力大幅下降,燃烧系统失衡,炉温控制精度下降,炉压和气氛控制,烧嘴远远地偏离了最佳工作状态,连续退炉能耗上升,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机组产能的发挥和产品性能的提高,并成为制约产线盈利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武钢研究院的节能技术研发团队毅然选择了迎难而上。于是他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现场展开艰苦的调查研究,与现场操作和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终于取得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最终,通过攻坚克难,他们找到了连续退炉供热能力下降的关键原因,并通过采用新的节能技术,确保了退火炉的高效稳定运行。
在营造创新氛围上,武钢人也很懂得借助媒体的力量。例如,他们通过与《武钢工人报》和武钢电视台等媒体的合作,开辟了“武钢‘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优秀科技人员先进事迹报道”等专栏,并对“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成果、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大力宣传。
在表彰先进典型方面,武钢的表彰力度也不小。例如,武钢每年都对“讲理想、比贡献”等活动,进行评选和表彰,不但拨付年度专项奖励经费,而且奖励额度也在逐年提高。像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在武钢科技工作会上,武钢领导就对“讲理想、比贡献”优秀项目、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nlc202309040958
在促进学习与交流方面,武钢人不但坚持定期组织内部学习与交流,同时还坚持定期与省市科协和兄弟企业科协进行交流,此举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并促进了企业内部学习与交流的不断深入。
另外,武钢也通过举办演讲报告会的形式,让获奖者登台讲述自己的经验与感受,这样做的好处有二点。一方面,是能够感染、教育和激励其他科技人员,带动他们积极投身到企业的建设中去;另一方面,让获奖者登台讲述他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攻坚克难,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取得成果,他对今后工作有那些思考等等,此举不但对获奖者自身是一种肯定,更能激发其持续的科技创新激情。
收获累累硕果
在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创新氛围助推下,武钢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武钢人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支持下,新产品开发能力与核心产品的竞争能力,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并且企业的品种结构也得到了明显的优化。例如,2013年新上线品种62个,其中耐蚀油井管用钢N80S等17个为国内领先品种。国内首创的变壁厚连续油管用钢CT90、抗酸性热轧管线钢X65MS制管成功。世界最薄规格热轧中高碳合金工具板带钢试制成功。免酸洗大梁钢实现批量供货。硅钢获得500kV超高压变压器用钢供货权,首次获得1000kV特高压变压器用钢订单,无取向硅钢获得700MW以上大电机用钢供货权。汽车板认证再创历史最好水平,通过认证69项(其中合资品牌37项)。磁轭钢WDER750、-100℃低温压力容器钢通过行业评审。重轨、铁路车辆用高强耐候钢通过CRCC认证。高端弹簧钢通过慕贝尔首阶段质量认证。
在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创新氛围助推下,武钢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2013年申请专利1219项(其中发明专利422项),获专利授权866项(其中发明专利130项);2013年认定技术诀窍303项。鉴定科技成果80项,其中48项达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获冶金科学技术奖、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武汉市科技进步奖等38项次。技术中心在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中列第3位。武钢品牌以270.26亿元位列“2013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44位,进入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前百名的前列。
“武钢”这两个字的份量很重。
“化百练钢为绕指柔”,武钢的份量重,就重在它有科学的激励机制,重就重在它有良好的创新氛围和令人赞叹的科研团队。
虽然武钢的整体品牌形象不能够用三言两语讲透,但是当我们读懂了武钢科学的激励机制、良好的创新氛围和难得的科研团队时,我们就有理由相信:面向未来,武钢科技进步的步伐会更快!在科技创新上,武钢必会收获更多的硕果!
向科技要警力 信息化建设结硕果 篇3
——日照边检站信息化建设成果获省公安厅科技进步奖
编者按:公安部提出加强“三项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后,各单位围绕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日照边检站从实战出发,着眼实用,向科技要警力,自主研制的“业务综合信息决策指挥系统”荣获省公安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科技强警、信息化建设上迈上了新台阶。
日前,日照边检站自主研制的“业务综合信息决策指挥系统”荣获省公安厅科技进步二等奖,被专家称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作用”。这是该站坚持走科技强警之路,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又一重大成果。
适应形势需要 向科技要警力
该站按照公安部加强“三项建设”要求,适应形势需要,走科技强警之路,并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及措施保障,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是不断适应新形势,加强信息化建设针对性。近年来,日照港发展迅速,出入境船舶、人员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加。2008年,日照港货物吞吐量超过1.5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9位。根据港口发展规划,2010年日照港吞吐量将达到2亿吨。港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大幅增加,使得警力紧张的问题日渐突出,原有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装备设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边检业务工作的需要。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为此,该站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新需要,提出“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的口号,以提升边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勤务成本、解放警力资源为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勤务资源、改造边检勤务流程、创新勤务模式、提高勤务效能,从而有效缓解勤务工作量激增与警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现在,值班人员只要在办公室就能随时掌握在港船舶全面动态情况,并可以据此合理地安排警力和警务,降低工作强度,而且增强了巡查、监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港区营造了内紧外松的良好氛围,优化了口岸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规范信息化进程。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建设长效机制,既是加强信息化基层基础建设和应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工作效能,将建设成果转变为战斗力的重要保证。该站在重视硬件建设和系统应用的同时,不断增强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建设,以制度规范应用。该站按照规范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制定完善了包括《日照边检站电视电话会议管理规定》、《日照边检站视频监控管理规定》、《日照边检站网络安全管理规定》在内的各项通信技术工作管理规定,强化了网络管理员、信息监督员及信息安全员职责,建立了完备的技术工作档案,严格落实站各项信息制度,确保信息化建设见成效、立长远。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该站要始终把加大科技投入摆在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位置,内部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路,在经费上实行政策倾斜,每年将信息化工作列入经费预算,专款专用,为边检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财力保障;外部则积极主动地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把边检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建立起以政府投资拨款为重要来源的长效发展机制。同时该站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边检机关运用科技手段为构建和谐口岸所取得的成效,争取口岸各企事业单位对边检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坚持精益求精 打造数字口岸
该站立足边检工作现实需要,坚持精益求精,在搭建科技平台、优化通关环境及提高管控效率上狠下功夫,用高科技成果打造起数字口岸。
一是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和应用。为适应日照口岸通关需要和信息化建设新要求,该站超前谋划,积极探索,不断拉大科技创新和勤务制度改革框架,加大经费投入和信息化系统开发力度,建立起完善的码头、执勤现场、营区无缝隙视频监控网络,40路视频图像通过网络上传部局和总队;通过扩大电子监控覆盖面,增加电子监控点,建立起了覆盖日照口岸现场各重点监管区域、重点管理部位和重点管控环节的全方位、多角度电子监控网络和语音监控录音系统;建成了上通下达的集可视化指挥、GPS车辆定位、全区位的内部有线无线通讯于一体的站指挥中心;为适应部队管理及业务工作新要求,建设了覆盖基层中队的站视频会议系统和网上考试系统;自主研发了“港口船舶信息系统”和“港务通”系统,实现了港口船舶情况实时显示和对所有进出港口的各种车辆型号、车主情况、驾驶员情况、货源、货主等信息的数据管理。
二是建成综合指挥平台。该站紧紧围绕实现“四化”的目标,开发建立了以港区电子监控、综合信息指挥、基层视频会议和车辆GPS四大模块为支撑的“业务综合信息决策指挥系统”,即实现港区监控实时化——利用完善的码头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对港口情况、船舶及出入境人员动态进行全天候24小时监控;勤务工作可视化——通过各类图像资源的实时传输,实现了监护、巡查现场的可视化查询;部队管理动态化——利用营区视频管控、视频会议和车辆GPS系统,完成会议传达、值班人员的在岗在位动态管理工作;一线指挥扁平化——指挥中心能直接指挥到一线执勤现场的每一名执勤人员,确保警令迅速畅通。该系统的建立标志着该站建立起以业务数据信息为支撑的现代警务工作模式,满足了边检业务工作和部队建设的新需求,全面提高了部队执法执勤能力和水平,实现了驾驭港区安全稳定、高效畅通和强化部队管理集中统一、快速反映的“双突破”,为顺利完成边检机关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开通出入境无线验放系统。为满足锚地待检船舶和出入境特种船只的边防检查需要,缩减了船舶在港滞留时间,该站于1月19日全面开通出入境边防检查无线验放系统,该系统通过在本地部署的一台算法服务器和经过公安部认证的无线终端加密卡,确保了梅沙无线移动终端数据传输和接收的安全可靠,完成了梅沙业务网络在整个日照港区的无缝覆盖,在日照口岸搭建起全新的数字化边检工作平台。如今,一线执勤人员只需携带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办理出入境边防检查业务,为出入境船舶提供“上门服务”。
突出实战应用 注重社会效益
该站以建设促应用,以应用促实战,充分运用信息化系统,提高了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能力和执勤执法水平,增强了口岸管控的力度和深度,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加快了通关速度。信息化系统建立以前,边检执勤人员无法全程、直观了解入出境船舶情况,只能依靠电话或无线通讯联系。业务综合信息系统决策指挥系建成后,该站值班领导及各类值班执勤人员能够及时、便捷的了解日照港入出境船舶动态情况,第一时间派遣人员进行监护和巡查。出入境无线验放系统开通,使得一线执勤人员只需携带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办理出入境边防检查业务,为出入境船舶提供“上门服务”,建立了真正的“流动检查平台”。一系列信息化成果的建成及使用,使日照港真正实现了“船舶在港零等待,手续办理零等候”,大大缩短了船舶在港停留时间,提高了码头泊位的生产效率,降低了靠港船舶的各项费用,增强了港口的竞争力。
二是提高了部队管理能力。该站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促进部队管理建设,不断提高部队的日常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营区视频管控系统,站领导和督察人员可以随时查看机关和基层单位管理情况,对于发现存在问题或有异常情况的,立即查明原因,抓好整改,有效提高了对基层单位的管理力度;通过营区视频管控系统,站机关可对基层单位每天的交班、人员在位情况进行视频督察,并依托该系统每周一组织所属各单位进行全站范围内的“大交班”,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实现了机关对所属单位的实时指挥、部署和协调。同时,利用视频会议系统,机关、基层单位可以同步收看收听各级会议、专题讲座和业务培训,进行上下互动,较好解决了以往开会往返奔波、传达不到位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驻村帮扶结硕果 篇4
2009-03-11 16:04 浏览次数 947 ――2008年省教育厅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回顾
2008年,省委作出继续推进“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的重要部署。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切实将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受到帮扶点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刚结束不久的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省委组织部授予省教育厅“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先进单位”光荣称号;授予体卫艺处党支部、高教社党支部和工贸学校教务科党支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授予驻村干部思政处陈琦同志“优秀驻村干部”光荣称号。
一、紧紧围绕“双学双促双建”主题,努力做好“十百千万”驻村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推进驻村工作顺利开展。我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联合和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对驻村工作进行有效领导和严格管理。罗伟其厅长多次主持会议研究“十百千万”驻村工作,指明驻村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省教育工委谭泽中副书记分工专抓此项工作,指导解决驻村有关问题;季度轮值进驻的厅班子成员李小鲁、罗远芳、陈韩晓、李学明定期深入驻点村,帮助解决农村实际困难。
(二)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我厅指导驻村干部积极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不断凝聚党心民心,增强群众对党的向心力。一是认真当好“五员”(调研员、宣传员、考察员、调解员、监督员),协助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促使村“两委”新班子顺利产生。二是通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发放学习资料、制作宣传板报、“结对子”座谈学习等方式,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及时做好党惠农支农新政策的宣传。三是大力发展新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协助驻点村发展预备党员9名,转正党员3名。四是协助调处村民矛盾纠纷,接受群众上门反映诉求,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突出抓好基础性工程,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的精神,积极发挥教育部门优势,尽力帮扶驻点村教育事业发展。一是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和学生受教育水平。在李小鲁副厅长领导谋划下,委托广东海洋大学对吴川市100名农村英语骨干教师进行免费培训,提高当地英语整体教学水平;实施智力扶贫工程,推荐驻点村10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就读湛江财贸学校,实现“学成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二是完善硬件建设,极力改善学校育人环境。针对学校教学器材匮乏情况,罗远芳副厅长设法筹措一批多媒体设备赠与学校,改善其教学环境。针对学校体育场地缺乏情况,李学明副厅长筹措资金约15万元,为学校修建1个标准篮球场,添置7张室外乒乓球台和一大批篮球、乒乓球(球拍)、跳绳等体育器材。针对学校新教学楼配套工程建设资金短缺情况,省教育厅党组高度重视,及时指示相关处室实地调研、摸清情况,下拨建设资金60万元,力促其尽快建成使用。
(四)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我厅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尽力为广大群众抒危解困、谋求实惠。一是关心群众疾苦,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驻村以来共筹措资金约15000元,在春节、党日、儿童节、教师节等节日多次开展党员群众慰问活动,为他们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二是完善乡村道路建设,帮助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驻点村村委会前公路路况极差,对村民生产、生活和出行等造成很大不便。为此,省教育纪工委陈韩晓书记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筹措资金15万元,对公路重新进行规划修建,整治改造周边排污设施,促进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推动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整治农业基础设施,帮助解决群众灌溉难问题。省教育工委谭泽中副书记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立项整治驻点村农田主灌渠,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四是发挥驻村干部技术优势,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我厅在指导驻村干部协助管理体验站、对干部群众进行信息化培训的同时,筹措资金为驻点村增设了电脑、电脑桌椅等设备。
二、认真落实“五个一”活动要求,全面推进城乡党组织“一帮一”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导管理。我厅以“主业”意识抓好此项党建工作。一是及时部署工作,明确工作要求。印发《关于在委厅机关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的通知》,落实各支部互帮互助责任。二是调动各方积极性,精心组织安排。通过强化厅机关党办的协调指导功能,发挥各支部自身的积极主动作用,利用驻村干部的地缘和经验优势,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三是加强舆论宣传,突出督促检查。将各支部活动情况以简报形式印发全厅,既为大家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又以此督促检查活动落实情况。
(二)创造有利条件,力推工作开展。我厅积极为各支部开展互帮互助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促使他们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到位、行动上得支持。在2008年开展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三创建三促进”学习实践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学习活动中,认真找准结合点,科学安排有关农村基层、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容,提供给各支部党员学习,使他们深化对开展活动的认识,增强服务基层的责任感。同时想方设法每年筹措专项经费40万元,支持有关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并连续资助三年。
(三)支部高度负责,互助成效显著。各支部认真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一是严格执行规定动作,基本活动不打折扣。各支部不分能力大小、资源掌握多少,都能够认真过好组织生活、交流学习支部建设经验,开展慰问活动、为基层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二是以“办一件好事实事”为切入点,积极帮助农村解决实际困难。各党支部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力所能及地利用信息、资源等优势,在农村党组织建设、学校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加以支持,积极主动为基层办好事做实事。三是以“一帮一”活动为契机,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各党支部通过开展活动,深化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识,增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责任和信心;学习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本领,提高服务基层水平;历练党员干部作风,强化为民服务宗旨观念。据不完全统计,我厅所属77个党支部,到点开展活动85次,过组织生活77次,慰问党员群众508人,帮扶困难党员180人,资助贫困学生122人,办实事好事102件,累计帮扶资金达150多万元。
领导关怀,下乡指导之一
领导关怀,下乡指导之三
领导关怀,下乡指导之二 领导关怀,下乡指导之四
领导关怀,下乡指导之五
组织党员开展新党章学习活动
制作版报,宣传党的农村政策 委托广东海洋大学,举办农村英语教师培训班
年久失修、残旧落后的村小学 省教育厅支持建设的新小学
以往,孩子们只能在简陋的石板球台上打球 现在,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使用上崭新球台
修建篮球场,孩子们体育锻炼有了好去处
瞧,他们玩得多开心
以前,村委会前公路晴天尘飞,雨天泥泞 现在,公路实现硬底化,下雨天也不怕了
为感谢省教育厅的帮助,村民把公路命名为“教育路” 捐赠设备,组织培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笔耕沃野结硕果散文 篇5
“我从黄土地走来,身上带着故乡泥土的芬芳。我用理想作笔,热血作墨,书写我对家乡的情,亲人的爱。我要永远对生我养我的沃野大地放声歌唱。”这位笔耕沃野的人,是钢城区新闻中心主任、钢城区作家联谊会会长魏述波。
我和魏述波老师,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相识,那时他在颜庄镇宣传办公室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我在城子坡街道办事处经贸办公室,兼职街道的新闻报道工作。业务上的缘故,我们经常见面。魏老师是一位热情好客的人,许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爱好的缘故,每次见面,魏老师总是问我最近写了多少文章。那一份关心,总教我惭愧,因为和魏老师相比我写得实在是太少了。魏老师像种地一样做新闻报道,辛勤耕耘,勤于动笔。他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善于扑捉新闻线索。记得当时的《莱芜日报》上几乎天天都能看到署名“舒波”的文章。舒波是魏老师的笔名,也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每次莱芜日报社召开通讯员会议,魏老师都是报社领导点名表扬的重点。说起魏老师的写稿辛勤,报社领导曾为我们讲了一件小事:麦收时节,魏老师冒着酷暑在麦田里收割小麦,中午吃饭时间,赶写出有关抢收小麦的新闻稿,坐车三十里路送到报社,报社领导看到大汗淋漓的魏老师,十分感动地挽留他一起吃午餐。魏老师说一地小麦还等着回去运,放下稿子就走了。很平凡的一件小事,折射出了魏老师对新闻工作的那份执着和热爱,也折射出了魏老师那颗对新闻工作的强烈的责任心。正是缘于魏老师对新闻的执着和热爱,他的.新闻稿件发稿率总是在同行中最高的,稿件质量也是最好的。正是缘于他对新闻工作的执着和热爱,他被调到了区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专门负责新闻报道。
魏老师调到区新闻中心后,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依旧笔耕沃野不停松,年年被《大众日报》社等省级新闻机构评为新闻报道工作的先进个人。魏老师一直从事新闻宣传报道,从写新闻稿件到编辑新闻稿件,默默无闻地用新闻这种特殊的方式歌唱家乡、歌唱沃野、歌唱家乡人。魏老师作为一位轻车熟路的新闻人,他不仅新闻写作水平高,而且文学创作功底深厚,尤其是散文和诗歌。在几十年的新闻宣传工作中,魏老师善于把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结合起来,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常常被他的新闻报道所借鉴,他的新闻报道的事实也常常成为他的文学创作的绝佳素材。正因如此,魏老师在取得新闻工作大丰收的同时,文学创作也有了丰硕的收获,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和诗歌作品。
魏老师热爱生他养他的家乡,所以他的作品,无论是新闻还是文学,都没有脱离本土题材;他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乳汁养育了他,他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他的作品都在关注着农村、农业、农民。从新闻到文学,始终都是为农村、为农业、为农民唱赞歌。
我与魏老师的交往频率的加大,是在他执行编辑文化期刊《文明钢城》杂志后。《文明钢城》杂志一创刊,魏老师就召集我们几位喜欢文学的文友,一起采风,一起撰稿。渐渐地,我们以《文明钢城》杂志为纽带,通过集中采风活动,在钢城文学圈中掀起了一股热潮。文学的星火,一经点燃,便成燎原之势。钢城区委宣传部因势利导,依托《文明钢城》的作者群成立了钢城区作家联谊会。身挂“钢城区作家联谊会会长”帅旗的魏老师,根据钢城区作者的现状,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作家联谊活动,以采风、例会的形式开展文学沙龙,联谊会成员不限条件,不限身份,来去自由,广泛团结社会各界爱好文学的人士,增强了文人创作的综合素质,将联谊会作为广大文学爱好者的一个交流平台,借以探讨艺术,交流创作经验体会,传递文学信息。在魏老师的精心组织下,钢城区作家联谊会会员每次活动都很积极,活动开展的有声在色,使大家经常流连忘返,将作家联谊会视为“文学之家”。
武钢科技创新结硕果 篇6
兢兢业业, 为祖国油气事业献力量
出生于1970年的刘成林研究员, 曾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 并先后获得综合勘探专业学士学位, 油气地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矿物学、岩石学与矿床学专业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地质调查局丹佛能源资源中心进行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出站后, 曾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从事天然气成藏和资源评价工作, 在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从事油气成藏与资源评价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2年, 他开始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从事油气资源调查评价科研工作, 并在油气地球化学与资源评价、非常规油气地质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专项等10余个科研项目,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省部级一等奖1项, 省部级二等奖1项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6篇, SCI收录12篇, EI收录10余篇, 编写专著7本。
刘成林研究员介绍说, 我国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 但这些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匀, 常规的大型油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以及新疆等地;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西部。同时, 这些资源的品质参差不齐, 也有很多地方资源相对零碎, 勘探和开发难度相当大。
2003年至2007年, 刘成林研究员参加了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组织的国家重大专项“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 并负责“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与应用”和“我国陆上低勘探程度盆地储量和产量增长预测”课题。在该项目中, 他带领科研人员开展我国石油天然气可采系数研究, 制定了全国不同类型、不同粘性、不同深度和不同陆域海域的石油天然气可采系数标准, 并已经得到实际应用, 为全国石油与天然气可采资源量计算提供了依据。
目前, 刘成林正带领科研团队开展“柴达木盆地古生代油气资源远景调查”研究, 并已经取得初步成绩。通过调查, 他们查明了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地层分布, 证实了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发育良好的烃源岩, 且厚度大、分布广;发现石炭纪地层具有生烃能力并发生过油气运移;证实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有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同时, 他们初步建立了柴东地区古生代以来构造地层构架, 提出了印支末期多种冲断模式, 编制了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图, 提出了新的泥页岩岩相分类方案等。2014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石油青海油田合作, 在柴达木盆地完钻一口参数井, 结果发现两个气层, 证实了页岩气的存在, 获取了石炭系油气地质参数, 走出了获得油气的重要一步。
刘成林研究员
非常规油气, 常规油气资源的补充或接替
近年来, 非常规油气资源进入人们的视野, 油砂、煤层气、页岩气等成为各大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目标。刘成林介绍说, 非常规是相对常规而言的, 其地质条件和资源条件跟常规油气都有所差异, 油气储集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更加依赖科技进步与中高水平油价。非常规石油包括油页岩、油砂、重油、页岩油等;非常规天然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水溶气等。
非常规油气大多在空间上连续分布、资源量大, 可以作为常规资源的补充或替代。举例来说, 开发煤层气具有安全、节能、环保三大好处:第一, 避免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矿难, 减少人员的伤亡, 保障了人身安全;第二, 煤矿瓦斯如今可以直接开采出来加以利用, 不会造成能源浪费;第三, 具有保护环境的功效。如果将甲烷排到空气中就会产生温室效应, 而将其开发利用就会减少温室效应, 有效保护环境。
刘成林对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充满希望, 他表示, 从油气勘探开发历史来看, 随着科技进步与勘探投入,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与产量一直在增长。他认为我国的常规资源和非常规资源肯定能够支撑人类不断发展。他相信, 只要国人共同探索, 用不断创新的理念, 搭建科研平台, 培养科研人才, 我国的油气资源将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为人类创造更大的价值。
带领科研团队开展野外调查
培养高新人才, 为祖国创新科技助力
除了在地质力学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外, 刘成林教授还是一位博士生导师, 积极培养多名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对于自己的学生, 他表示首先会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基本素质;另外, 他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人悟性, 因为悟性高的人能够很快抓住科研项目或问题的真正方向, 并有效的去完成;他还非常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他认为一个能给团队带来快乐的人肯定能把任何事都做好。刘成林说目前他已经培养了硕士博士有30多名, 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戏称:“我们是个泡菜坛子, 学生进来有的是萝卜, 有的是辣椒, 扔到我的泡菜坛子里, 全是这个味。”刘成林教授主张给学生营造一种环境, 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让他们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
创新结硕果 推广路艰辛 篇7
华通坚持走科技报国之路,长期从事高新技术的科研开发工作,承担过五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任务,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华通研发成果于1988年和1993年两度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联合国TIPS“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5年获“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2009年获“中国移动杯暨第四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经专家评审和200万人次公众网上投票参与),2010年获北京市2010年度职工发明创新一等奖。
华通以诚信为本,以“创新、求实、服务、共赢”为宗旨,以研发和传播高新科技为己任,以一流技术和一流服务广交朋友,其科技成果遍及国内26个省市、数百个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横跨20多个行业,重点用户有:中国科协、铁道部、河北省政府、北京站、北京西站、广西“玉柴”、“北汽”、上海“东方”等。
创新结硕果
华通创建近30年来,坚持创新,不断创新,在业界创造了诸多国内第一。主要创新成果有:
计算机辅助工时定额系统。工时定额是机械制造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收集国内各种工时定额标准和生产现场操作要素与数据的调查、测试、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数理统计、数学分析、多元回归,创建了286个数学模型,进而,研制出国内第一套计算机辅助工时定额系统软件。通过了部级鉴定,国内领先。原轻工业部机械局、北京市机械局先后组织推广,已推广到“北汽”、上海“东方”等数十家企业。
生命节律及其运用研究。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多功能生命节律检测软件。在对1.8万多人次作了科学检测验证的基础上,首创生命节律曲线图形模式识读规则,首创将生命节律用于夫妻关系、子女天赋、质量管理、刑事案件等领域。通过了部级鉴定,国内领先。
创成式CAPP系统(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系统)。工艺过程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技巧性很高、极度依赖于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工作,而要使计算机具备这种能力十分困难。因此,研制创成式(即自动生成式)CAPP系统一直是国内外的难题,也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在对各种工艺标准、工艺文件、工艺模式、工艺元素,对各个工种、各类零件的生产加工操作过程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整理、归类、优化和细化的基础上,利用知识工程、系统工程、嘉量原理、模糊理论、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历经18人年的专心研究,终于开发出国内第一套创成式CAPP系统软件。通过部级鉴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原轻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湖北省机械厅等专门组织推广,已在广西“玉柴”等多家企业应用。
国内第一套锅炉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多媒体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华通是国内最早从事多媒体信息触摸查询系统研究的单位之一,并不断拓展其运用领域,创造过诸多国内第一:国内第一套税务服务多媒体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国内第一套会务多媒体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国内第一套战备多媒体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国内第一套企业产品多媒体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国内第一套火车站客运多媒体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国内第一套列车乘务员出勤试问多媒体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国内第一套社保服务多媒体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国内第一套政务公开多媒体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国内第一套血站服务多媒体信息触摸查询系统等。
原始创新型高科技成果 铁轨微磁智能探伤仪
随着铁路的提速和重载,铁轨的受力急剧增加,“内伤”加重,突发性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铁路部门非常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能够扩大检测范围、消除检测盲区、实现早期预报、简化操作难度,以提高线路科学养护水平,防患于未然。
铁轨的常规探伤采用超声波探伤法,虽然在70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已经比较成熟,但存在诸多弊端:只限于探测直轨,而对道岔部位却无能为力;只能检出已经发生伤损部位,而不能检出濒临伤损的部位;需要清理轨面、需要施加耦合剂;依赖于人的经验等。
2003年,受北京铁路局之托,本公司开始了对铁轨智能探伤仪的研制。经过46人年的潜心钻研、刻苦攻关和锲而不舍的努力,研制成功一款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全新便携式智能型铁轨探伤检测仪。
该成果是基于微磁技术,同时整合了微电子技术、微磁传感技术、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理统计与数学分析技术等多种前沿科技和多边交叉科技的一项原始创新型高科技成果。
项目的核心技术是微磁检测技术的应用。微磁检测是一种全新的无损检测方法,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引进我国,是通过记录和分析产生在制件和设备应力集中区中的自有漏磁场的分布情况,来判定其表面和内部是否存在伤损缺陷。国内也有企业生产类似产品,铁路部门曾有人用其产品做过是否能用于铁轨检测的尝试,但由于其只是利用了磁的一种现象,即工件应力集中部位具有磁场法向分量过零值点现象,并未深入到磁的本质,即应力与磁场值应变的对应变化关系,在量化分析上几乎是零,不能作出是否伤损判断,因而,无法用于铁轨和其他机件的探伤检测。
本项目主要创新点是:在大量物理试验和现场测试的基础上,首创基于磁荷变异理论的铁路轨道裂缝等缺陷微磁检测技术,创建了缺陷磁荷模型;创建了基于优化原理的缺陷微磁信息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幅度标准、梯度标准双函数缺陷判别规则;通过软硬件特殊设计,实现系统成功、可靠运行;首创模拟自然工况的试块及其制作方法;首创能在直轨、道岔各部位上行走、能自动定位的袖珍式检测小车(传统检测车只能在直轨上行走,且体积大约百倍);结合现场实际,创建了一整套具体的探伤方法及其操作规程。
从2007年5月起,铁轨微磁智能探伤仪在天津工务段京沪线试用,于2008年7月10日在京通过由北京铁路局组织的鉴定,来自国内和铁路内无损检测领域的顶级专家和智能控制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给予高度评价,确认居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被北京铁路局列为2009、2010和2011年连续三个年度重点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计划,已在多个铁路工务段试用。
项目2009年获“中国移动杯暨第四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经专家评审和200万人次公众网上投票参与),2010年获北京市职工发明创新一等奖,发明专利被香港专利发明博览会授予金奖。
推广路艰辛
铁轨微磁智能探伤仪是一项原始创新型高科技成果,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市场约20亿元人民币,国外市场约100亿美元,本产品具有创新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将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同时,该产品还可进一步研发,拓展到铁路机车、石化管道、热力管道和其他机械设备的探伤,其前途无量。
某知名人士曾经说过“拥有高科技就拥有21世纪,拥有核心技术就拥有成功的一半”。此话不假,它深刻地揭示了当代高科技和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是对科技成果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准确定位和诠释—即有了科技成果只是成功了一半,如若没有市场效益,做不到最大市场化就不算最终的成功,不算真正的成功,甚至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认真反思,华通公司属于研究所性质的微型企业,一直热衷于技术研究、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项目研发成功后,往往满足于成功的喜悦,满足于有关部门的认可和用户的满意、赞誉。然而,公司市场观念淡薄,市场开拓和市场运作能力差,产品研发成功后,一直没有在产业化和市场化上下功夫。
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正因如此,铁轨微磁智能探伤仪的推广和市场化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从企业层面讲,受企业规模、财力、人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深感力不从心;从社会层面讲,涉及铁路安全方面的产品进入市场,更要受到诸多约束。为此,华通公司热忱期待有志于推进铁路现代化和安全运营服务现代化的企业与有识之士的加盟和合作,让中国的铁路安全运营早日领跑世界。
党建之花结硕果 篇8
冀屯镇辖33个行政村,5.1万口人,8.5万亩耕地,85平方公里,44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33个、镇直机关党支部8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3个。全镇党员1265名,农村党员1007名。连续六年荣获新乡市“五好” 党委。
近年来,冀屯镇党委以党建统领工作全局,保持创先争优态势,以奋进全省百强乡镇前10强为目标,努力让生活在冀屯的所有人更有优越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努力创建新乡市“农村三化试验区”,树立“逢旗必夺、逢冠必争”的工作理念,叫响“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的口号,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工作路子,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围绕冀屯做强做大,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打铁先得自身硬”。工作中,每个班子成员都结合工作实际,拉高标尺,确立自己的工作目标,树立党委这面旗帜。一是抓好党委成员经常性学习,内强素质。坚持每周五学习日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确保学习效果。聘请党校教授、讲师上党课、讲理论;邀请大专院校的专家讲授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同时要求班子成员自己当老师,讲自己所学,谈自己所得。多种形式的学习,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通过学习,人人都成了政策通、技术通,开展农村工作得心应手,切实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能力。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群策群力。坚持每周一召开党委扩大会,对每一项决策的出台,都要经过党委提议、工作和“党员家庭”挂牌活动。全镇分为8个指导组,按照先评党员、村干部,后评支部的顺序,对照评议标准,对44个党支部、1265名党员进行评议,43个党支部达到一类支部。结合评议结果,对全乡918户党员家庭进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三是严把入口,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面推行发展党员推荐制、预审制、票决制和公示制,并以发展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为重点,切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近三年来共发展党员104名,为全镇党员队伍充实了新鲜血液。四是加强阵地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累计投资350万元,对33个村室全部进行改建和修缮。目前,全镇示范村16个,标准村10个,合格村7个,基本实现了阵地高标准、制度规范化、活动经常化。五是抓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全面完善加强大学生村干部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了“三比两争”活动,协调信用社加大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了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培养创业典型5个。
以保持先进性为重点,精心打造一支善创业、带民富的干部队伍。一是党员队伍。调整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建立了“支部+协会+农户”的致富链,把党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党小组建立在致富项目上,培育出王纪锋等一大批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典型。全镇共建立“支部+协会+农户”产业链12个,264名无职党员认领了工作岗位,组织“双强”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带对子132对,共筹集项目资金12余万元,在“双强”党员、干部的帮带下,有108户贫困群众新上了致富项目。二是机关干部队伍。建立机关干部定期学习培训、季度实绩讲评等一系列制度,有效激发了机关干部想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正确的用人导向。三是村干部队伍。落实党支部书记“一定三
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会学习制度》、《党委会民主生活会制度》及村级16项党建工作制度等,从而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三是健全目标责任制机制。制定党建工作目标及今后五年的长远规划,针对各村存在的问题,按照“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要求,逐村制定详细的党建工作目标,并与各村党支部书记签订责任书。四是建立村级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党务、村务公开、财务管理等多项农村管理制度,各村建立了村民代表、纪检小组、理财小组等组织,落实制度管事,用制度规范支部的各项活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五是建立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建立党建工作台帐,由专人负责,各支部平时工作记入工作台帐,中心工作则在结束后抽调相关人员打分排队,每半年根据平时考核结果,进行一次综合排队,分为四个类别,与干部工资直接挂钩。六是建立党内激励关爱帮扶制度。出台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工作实施意见》,在70岁以上老党员过生日时,送上一束鲜花,献上一盒蛋糕。七一前夕,对全镇70岁以上老党员进行一次免费体检。
三、围绕各项中心工作,推动冀屯精神文明建设
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入手,实施开展一系列活动。一是坚持开展党建主题年活动。坚持每年一个党建主题年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党员树立公仆意识、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开展“两项活动”。在镇村党员干部中开展“创业承诺”活动。要求每个村、每个单位班子集体和成员理出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并将工作思路向党员、代表、全体村民公开,接受监督,自我加压;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十不让承诺”活
栏800余头,阳光奶牛小区成为伊利集团奶源供应基地,基本实现菌、肉、蛋、奶的均衡发展。
以煤田工业项目快速推进为标志,工业跨越工程效果明显。投资17亿元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河南煤化工集团赵固煤田一矿,基本形成了煤田循环经济聚集区。投资6500万的1.2亿块煤矸石砖厂完成注册登记,投资30亿的煤矸石电厂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投资1亿元的广东东莞厚德纺织公司,项目选址已经确定。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也在不断加快,标志着冀屯由农业大镇跨入工业强镇。
【武钢科技创新结硕果】推荐阅读:
武钢股份06-07
武钢管理提升活动简报05-28
武钢信息作业管理简介09-15
武钢简介中英文11-07
科技创新再添硕果08-06
科技论文写作结课论文11-06
科技创新科技信息07-08
科技传播农业科技05-14
科技创新06-11
科技创新材料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