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结课论文(共8篇)
科技论文写作结课论文 篇1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结课作业
这是一篇文字新闻,请修改为广播新闻。
湖南各级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
身入基层 心贴群众(走基层·干部在一线)
本报记者颜珂
《人民日报》(2012年05月11日01 版)
湖南省长沙县白沙乡锡福村村支书王茂存,今年60岁了。在他的记忆中,机关干部像当前这般大规模、实打实下乡驻村,还是近年来少有的事。
来到锡福村和王茂存身边的,是一支由白沙乡乡长带队的工作组,每月至少4天待在村里,工作就是走访调研。
“村里装上了路灯,走夜路不再怕黑;养猪户缪良山家门口的沼气池扩大了6倍,周边7户人家都用上了沼气……”掰着手指头,王茂存讲着干部驻村以来全村一点一滴的变化,“其实,就算不解决什么问题,干部来了,老百姓看得见人,说得上话,心里就很舒坦!”远不止一个长沙县。眼下,湖南的各级干部按照中央要求,纷纷走出机关大楼,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深情的足音,在三湘大地回响。
“融入群众,服务群众”
——全省30多万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结对帮扶,面对面服务群众
走进娄底一小五年级8班,龚武生亲身体验了一回“大班”学生的滋味。
不足30厘米的座位间距,让这位娄底市的“一把手”不得不时刻挺直腰板。他的眼前,是密到不能再密的学生桌椅——8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91名学生。
这是4月11日,娄底市委书记走访民情中的一幕。不在会议室里听汇报,而是直接走到学生们中间。学校师生听到了市委书记这样的郑重承诺:“在2015年以前,解决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的问题。”
向着基层,向着群众,向着问题多、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湖南省委要求,每个机关和事业单位结对帮扶一个村、社区、困难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基层单位,每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名以上困难群众,确保全省41285个村、4431个社区和每个困难企业都有干部驻点联系、结对帮扶。
正如省委书记周强所号召:各级机关干部要深入基层,心入群众,带着群众的期待下去,带着群众的满意回来。
常宁市委宣传部的机关干部住进了高寒山区的塔山瑶族乡蒲竹村,白天与瑶族群众一起修山路、架电杆,晚上一起拉家常、话致富。
桂阳县白水乡濂溪村地处大山深处,离乡政府有40多里的山路。村党支部书记周宏仁说:“工作队的同志来了,我们村通了电,通了路,通了电话,今年还要帮我们发展产业,真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他们。”
据统计,今年以来,湖南省、市、县三级共派出2.6万个工作组与2.9万个村结对帮扶。湖南省机关干部还通过直接联系服务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形式,实行“双联”帮扶。目前,全省有1.1万个机关单位联系6884家困难企业,23.6万名机关干部联系18.5万名困难职工。“从离得远,到围着转”
——群众工作站、到户工作法、民情直达车、民情日记、民情台账等群众工作法,成为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
随手翻开湖南省衡南县洪山镇青山村的一本民情台账,一段这样的文字颇有趣味——“4月1日,被走访对象:肖意龙,青山村老屋场组。已经年过五十,没结婚,想收养一个孩子,要办证吗?怎么办?”
“处理情况:首先通过民政部门认可,再到计生部门办证。”
这件在外人看来的琐碎小事,同样被乡镇干部认真记录在案。
早在去年9月,湖南省就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若干制度的意见》,要求建立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关干部住村(社区)入户、结对帮扶、接访下访、乡镇(街道)民情台账等5项制度。
依托这5项制度,围绕干部怎样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中心命题,湖南的各级干部在思考,在探索,在创新。
走进洞口县竹市镇斜口村村部,“群众工作站”的牌子十分醒目,服务承诺、办事指南、联系电话、民情台账、民情日记等一目了然。
洞口县委书记黎仁寅说,全县23个乡镇、565个村和2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群众工作站,1500多名县、乡干部每月逢25、26、27日(遇节假日顺延)3天进站工作,直接到群众家门口,面对面与群众交流,点对点为群众办事。
这项源自洞口县的群众工作经验,正在湖南全省推开。目前,湖南省90%的乡镇、85%的村建立了群众工作站(组),乡镇有民情台账,干部记民情日记,群众有驻村干部联系卡。
不仅是群众工作站,衡阳市的“三有两评”工作法,长沙县的“五步循环”工作法,永州市的“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一项项创新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载体,搭起了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
“服务基层,引领发展”
——选派“第一书记”、科学发展指导员、党建工作指导员,创新机关干部直接服务基层的方式
蓝山县成家村,曾是全县有名的“难管村”、“械斗村”、“贫穷落后村”。说起这几年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的转变,村民对下派到村里的“第一书记”——县公安局退休干部成大贤无不竖大拇指:“„搭帮‟(湖南方言,感谢的意思)老成,让我们过上好生活”。
干部选派到支部,书记一抓到底。湖南坚持把加强对基层的帮扶指导、实施支部活力工程作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举措。全省选派1.2万名党员干部到后进村和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选派2.5万名机关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开展党的工作;选派1.5万名机关干部到城乡基层单位担任科学发展指导员,帮助完善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
石门县环保局正科级干部王其梅,被选派到罗坪乡寨垭村任科学发展指导员。他带领村民种植茶叶3200亩,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使穷村跃升为市县的“明星村”,自己也被评为县十佳新闻人物。他说:“我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要真正做到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发展资源向基层集聚、干部力量向基层加强,湖南选派大批机关干部直接下到基层支部进行指导帮扶,在服务基层、加强组织、引领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一门技术,联一批群众”
——全省8万名乡镇干部“一人学一技”,“剪刀书记”、“烤烟乡长”、“柑橘干部”成为群众致富的“引路人”
吴建东,湖南省新晃县天堂乡乡长。如今,乡亲们给他送了一个别称——“烤烟乡长”。聊起这位“烤烟乡长”,天堂村村民潘启华满是感慨:“吴乡长不仅会种烤烟,还懂养牛,他指导我种了200亩烤烟,养了25头黄牛,我也能致富了。”
新形势下,随着乡镇职能转变,如何提高乡镇干部直接服务群众的能力成为新课题。湖南省在乡镇干部中广泛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明确要求每名乡镇干部学习掌握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技能,推动乡镇干部以学用实用技术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做到学一门技术、带一批群众、兴一项产业、促一方致富。
农民缺什么,干部学什么。宜章县沙坪乡沿江村不少村民种植葡萄,但因为缺少技术,收成欠丰。驻村乡干部肖运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专门到省城高校和邻县葡萄园拜师学艺,掌握了“双立架”型葡萄栽培技术,手把手向村民传授,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葡萄干部”。在湖南,像肖运圣这样的“葡萄干部”、“柑橘干部”还有很多。
目前,湖南全省8万多名乡镇干部联系20多万农户,掌握一门技术以上的占70%。一些乡镇干部深有体会地说:“现在我们手头有技术了,联系服务群众就更直接了,与农民说得上话、帮得上忙,老百姓很欢迎。”
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字数不限,但要包括新闻的核心思想和内容
(2)按照广播新闻的格式、语言要求修改
(3)使用A4纸
(4)手写、打印皆可
(5)学号、姓名写在篇首
(6)5月15日交
科技论文写作结课论文 篇2
·科技汉语与公文、文学语言·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 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 其语言特点为准确、简练、平实、生动和清晰。公文语言的本质是指导命令的语言, 凭证依据的语言, 法规约束的语言, 宣传教育的语言, 因而主要特点是严肃、准确、质朴、简明、规范、富于逻辑;文学语言的本质是塑造形象的语言, 艺术加工的语言, 传达情感的语言, 审美独创的语言, 因而主要特点是生动、形象、创新、优美、飞扬、富于情感。
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有议论、叙述、说明三种, 不适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就是指能够确切地表达内容, 使读者能够正确无误地理解, 毋须形象地去描绘;简练, 即简明, 凝练, 不说废话, 不堆砌词藻;平实, 就是以平等的态度去说服人, 实事求是, 不打官腔, 不胡编乱造;生动, 是指语言新鲜, 活泼, 有感染力, 不失语言美;清晰, 是指文字通顺, 叙述清楚, 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科技论文写作结课论文 篇3
【关键词】科技英语 名词化结构 语用学 翻译
一、引言
科技英语是专用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以教科书、科学论著、学术论文、实验报告、科技产品介绍等形式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科技信息。科技英语写作文体作为一种功能文体,应有概念准确清楚、逻辑严谨周密、描述客观直接、语言凝练精悍的特点。
名词化是英语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三大语言学派对名词化都进行了研究。转换生成语言学家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重点是名词化的内部结构,且大多数研究是为其句法理论服务的。虽然英语名词化现象普遍存在,且备受学者的关注,但对科技英语动词名词化的作用进行的研究却少而零乱。文章以动词名词化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在科技英语语篇运用的角度加以分析,了解其在语篇运用中的作用,以有效指导我们掌握英语动词名词化现象在科技语篇中的运用,提高科技语篇的写作与阅读能力。
二、研究现状
关于名词化结构在科技英语写作中的大量使用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向波阳在描述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和名词化结构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作为框架对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进行功能分析,认为科技英语词汇语法层最典型的特点之一是大量的名词化结构的使用(向波阳,2005)。刘春燕从科技翻译的信息等价性标准出发,以科技文体的语言特征为依据,分析概括科技文体的翻译原则与方法,并提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刘春燕,2004)。张辉松认为,名词化结构是英语正式语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名词化结构的中心词一般是由动词或形容词派生或转化来的抽象名词,意义往往抽象,但有时又指具体事物,并且其结构成分之间关系复杂,因而在理解和翻译时不易把握。他对名词化结构的语义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张辉松,2004)。王晋军认为,名词化作为一个语言学的范畴是由于人们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与语篇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王晋军,2003)。康妮娜认为,英语动词的名词化在翻译中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简洁的表达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译意更为确切,信息得以浓缩(康妮娜,2007)。上述这些研究成果都停留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并没有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若能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无疑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科技英语名词化结构的语用翻译
1. 词汇的语用翻译
科技文体写作的语言特征具有客观表事的性质,读起来平稳、凝重,体现论证的严密性与逻辑性。科技词汇需要有固定专一的词意义,尤其是专有名词都有确切的定义。它的一词一句都必须是明白确切的,全部意义都在字面上并且仅仅在字面上,它力求避免由于文辞歧义而引起多种理解。也就是说,要通过全部字面化而达到准确、确切的理解。科技英语只是英语的一种文体,并非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语言,其中的词汇大部分仍是共核词汇。科技翻译中不仅要勤查词典,而且更要结合一个词的上下文及所在专业领域来确定其真实含义。
2. 词汇和句法的整合性语用翻译
名词化出现的频率与语类的正式程度相关。科技英语中大量名词化结构出现在长句中,这些长句中往往又含有若干分句和许多短语及其他修饰限定成分,这给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翻译时首先必须对长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先理清主干、再层层明确各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逻辑关系,然后根据情况,选择采用相应的译法。语境对翻译过程中的词汇选择有制约作用。它对句法选择也有着同样的制约作用。对于语境,许多语言学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伦敦学派创始人、英国语言学家Firuh(1957)认为,除了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与者的身份、经历、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都构成语境的一部分。在Verschueren看来,语言选择就是一种顺应,顺应是指从不同的选择范围做出可协商性的语言选择,以满足交际目的的需要(Verschueren,2000)。换句话说,顺应就是依赖语境因素所做出的语言结构的选择和运用。“语境决定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Mey.1993)。在语境因素和语言结构因素的作用下,语言的使用或选择灵活多样,意义的生成过程是话语与语境的互动过程,不同的语境因素可以左右语言的选择,甚至改变话语的意义。
四、科技英语写作中动词名词化的作用
1. 动词名词化有利于科技英语表达客观真理和客观事实。科技英语要求作者在遣词造句中见物,而名词正是表物的词汇,故在普通英语中用动词等表示的内容,科技英语却惯用名词来表达,而把原来的施动含义蕴藏在结构的深层里。科研技术人员关心事物的现象、事实、特点,通常借助抽象化的逻辑思维,因而名词化结构的使用,尤其符合科研技术人员表达的需要。比如:
Fault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migration and entrapment of petroleum.
从传统上讲,用动词体现过程,要求有主语,有时还要求有补语。这就使得表达中必须有过程的参与者。名词化使得原先由动词体现的过程转而由名词体现,这个过程(如物质过程)变成另一个过程(如关系过程)的参与者,与旧过程(如物质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就可以被省略掉。从而使所要表达的科学知识具有外部的客观现实性。
2. 动词名词化有利于科技英语用词简洁、表达确切,结构严密。名词化结构是以短语形式来表达一个句子,内部组织严密而且结构言简意赅.可以把更多的信息结构融于一体,使彼此的逻辑关系更明确,表达得更细密。科技语体需要借助抽象思维的逻辑性和概念性来传达大量客观的信息和知识,要求其表达形式简练、准确,而动词名词化结构是除被动语态之外用以提高客观程度不可忽视的途径。因而,动词名词化得以大量出现。把动词转化为名词后,其语用功能与原动词有了很大的不同,具有原动词不具备的某些优势。具体来讲,名词化可以更简练地表达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因果关系、比较关系和从属关系等)。例如:
Petmleum geology is that geology(the study of rocks)is applied to the exploration for and production of oil and gas.
应该指出,名词化结构较多地使用抽象名词表达动作和状态,这也是英语表达和汉语表达上的主要差别之一。在汉语中用行为动词表达的意思在英语中有时要转为名词,这种例子并不是个别的。
五、结语
科技英语写作的动词名词化分析有助于理解动词名词化的作用。深入研究动词名词化,理解和掌握该结构的生成方式与特点,能给语篇分析特别是科技语篇的英汉互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减少母语输出对科技英语写作的影响,从而提高写作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向波阳. 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及其功能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5.
科技论文写作结课论文 篇4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科技论文写作 篇5
一、文题
文题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词组性标识,文题通常也是读者最先浏览的内容,所以论文文题的命名必须准确、鲜明、简短、有特异性和可检索性。这就要求我们的作者在编写文题过程中注意如下问题。
1.忌千篇 一律:题名应突出论文的特异性、新颖性,不要千篇 一律套用“*病**例临床分析”,或千篇 一律地冠以“研究”、“探讨”、“观察”、“体会”之类的陈词俗套命题材可有多种类型,除以上以外还可以目的命题、以对象命题、以方法命题、以结论命题等。
2.忌体
例不符:医学论文文题的命名最基本的2种表达方式是前瞻性研究论文体例和回顾性总结论文体例。前者强调研究结果,文中必须交待随机、均衡、对照、可比性等研究内容,常见题型为“χχ(药物、方法等)治疗χχ(疾病)效果观察”;后者注重经验总结,常见题型为“χχ(药物、方法等)治疗χχ(疾病)χχ例”。题型必须符合论文的体例,与之相一致,不可混淆。
3.忌题目过大过小:题名应紧扣文章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述研究范围和深度,不可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也不可缩小研究范围,以偏代全。
4.忌过于冗长:题材名应简短、精炼,言简意赅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删节一切可不用的字词,以突出主题。一般中文文题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英文以10个词以内为宜。要尽可能少用副标题。
5.忌术语不规范:题名就适应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要,用词严谨规范,凡病名、解剖生理名词、治疗方法、检查方法等,不得用俗称、习惯用语或过时的旧名词,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论文写作《科技论文写作的注意问题》。题名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略语、符号、代号、公式、商品名。
6.忌用词不准确:题名应准确反映文章的特
定内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故用词应贴切、准确,不能含糊其词,以免产生歧义。
二、论文结构处理
论文结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一般情况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前言或引言过长
文不对题
缺乏基本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欠妥
三、医学科技论文中常见的语法修辞问题
科技论文发表出来,主要在于交流。使人看过之后,能够正确的理解和应用。为此,必须使用规范化语言,而不能随意采用习惯用语和方言更不能自造字、词,让人揣摩不定或误解。以下就来稿中常驻见的语法修词问题作一简析。
(一)常见的语法错误
1.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语言中常见的毛病,多属于逻辑性不合理,部分是语意含混或语法结构不当。
例:
患者腕部的创伤逐渐恢复。
这句话也是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也很常见。“恢复”有还原的意思,“病好了”,只能说“健康恢复了”,不能说“病恢复了”。此句的“恢复”可以
改为“好转”。
2.成分残缺:句子缺少某些必不可少的成分。最常见的是缺少主衙或谓语。
例:
通过病情分析,使我们找到了影响疗效的因素。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主句用了一个“使”字。“使”是动词,一般是有主语的(可是一词或一个短语);形式上没有主语的时候,通常则拿它前面的分句作意念上的主语。本句前面的分句“通过病情分析”显然不能作主语,而正是本句实际主语“我们”的行为。去掉“使”字这句话就完整了。不仅是“使”字,其他一些动词也可造成类似的情况。
3.位置颠倒:句子的各种附加成分必须按照民族习惯和语法要求,放在合适的位置,否则会产生歧义。句子的修饰语位置颠倒是常见的,谓语和宾语颠倒的例子也不少。
例:
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句中“好”应移到“方法”的前面,改成“大量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就顺多了。
4.非类并列:把几种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词或或词组并列起来作句子的同一成分,往往会使整句的意思含混。
例:
调查表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吸烟和遗传,都可成为诱发肿瘤的因素。
句中并列的第一“亚硝胺”是化学物质,第二“吸烟”是个行为过程,第三“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这三种并列起来作为句子的主语,共同使用谓语“成为”,
英语论文科技写作 篇6
1,科技论文的概念:简单地说,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比较翔实的定义是: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
2,科技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科技论文是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科技论文同一般的科技文章有共同之处,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但作为科技论文,它又有自身的特殊属性。
3,一篇科技论文必须同时具有下述特点,并同时满足下述写作要求:1)、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可重复性,逻辑性2)、创新性或独创性3)、理论性或实用性4)、条理性和规范性 4,《科学》遵循的是学术期刊的发表惯例,先让三名同行审稿才发表。同行审稿时主要是看论文本身提供的证据是否充足,成果是否重大,并不会轻易怀疑论文的作者造假。除非假造得很拙劣,否则也不太可能在审稿时被发现有假
5,现在的通行做法是先发表论文再说。是否能被独立地重复出来,永远是一个科学成果能否成立的必要条件。
6,科技论文就其发挥的作用来看可分为三类:
一、学术性论文;
二、技术性论文;
三、学位论文。
7,学位论文是指学位申请者提交的论文。这类论文依学位的高低又分为以下3种: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8,按研究的方式和论述的内容可对科技论文分六类。
1、实(试)验研究报告;
2、理论推导;
3、理论分析;
4、设计计算;
5、专题论述;
6、综合论述。
9,撰写科技论文的要素:兴趣爱好,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经验积累,切记急功近利;理论功底,学习、学习、再学习;写作技巧,临摹、请教、发挥
10,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1文献资料的查阅技能,2信息积累,3通晓科技论文写作的理论和格式,4有一定的语法和文字修辞上的素养,5了解期刊编辑知识,6善于对读者对象分析研究
11,科技论文作者专业知识包括
1、具有相应专业的一般知识
2、具备所写科技论文内容的专业知识
3、熟悉相关的专门知识
12,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基本知识积累,研究过程和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素质包括1知识的系统性2基础知识的宽厚性和广播性3专业知识的精深性和先进性4动态性和自动调节性5硬科学和软科学的结合性;科技技能包括1资料调遣技能2组织技能3协调决策4交流表达5实验操作6设计计算;科技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写作准备
1,选题,就是要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原则是前题;科学性和创造性原则是关键;可行性原则是基础。科学性主要体现在:题目的论点要正确;题目中的概念要明确;要有科学性价值;语言要准确。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别人未研究过或很少涉足—题目要新颖;不要一般化,要引人注目;要体现学科前沿;观点要新,技术或方法要新。可行性应具体考虑的方面:最好在自己长期实践且已较为熟悉的领域(包括工作、研究、管理和教学)等方面选题;自己感兴趣且知识积累较为充足的领域;自己长期跟踪研究过的领域;别人未研究或很少研究,但自已线索较多,知识储备较多的领域;自己善于争鸣的且易于批判(评)的领域等。
2,理工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原则:选择选送单位急需解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选题;选择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一致的选题;选择提高理工科硕士生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选题;选择能满足个人兴趣、专长与需要的选题。
3,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指明报告与论文由以下两大部分构成:(1)前置部分包括:封面、封二;题名页;序或前言(必要时);摘要;关键词;目次页;插图或附表清单;符号、缩略语等注释表(必要时)(2)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4,学术论文一般只包括8个部分:前置部分包括:题名、论文作者、关键词、摘要;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5,论文的编排结构:题名(中英文)、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或通讯地址)、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引言(原理、材料)、正文(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必须精确、有条理、清晰与简要)、建议(直接从结论中得出)、致谢词、参考文献、英文摘要、附录(表格、未插入正文中的插图、坐标图)
第三章论文的题名/署名部分
1,题名三个基本要求:简明扼要、信息丰富、便于索引。特点:1.要点,a.文章题目第一词切不可用冠词The,A,An和And(单位名称也不用The Institute „)b.各大索引题名与文摘是连排的,所以文摘第一句话一定不要与文章题名重复。c.题名少用缩写词,必要时需在括号中注明全称,也尽量少用特殊字母和希腊字母。d.命题易犯的毛病—“虚、大、空”2.准确,题目应突出论文的特异性、新颖性,不要套用“××病××例临床分析”,或千篇一律地冠以“研究”“探讨”、“体会”之类的陈词俗套3.简洁,在文题中包括所有的内容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某一方面为主,从不同角度反映论文的基本内容4.清楚,题名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明确表明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5.醒目,是指引人注目,能吸引读者产生非读不可的兴趣
2,文题的三要素①要明确研究对象;②明确论文所解决的问题;③本论文的贡献。
3,文题简练的方法(1)删除冗词(2)用名词做定语(3)如果文题中有较多的并列单词或词组,可考虑将它们用一个能描述其共同特性的单词或词组代替(4)根据需要制作主、副标题
4,学术文章的标题主要有三种结构:名词性词组(包括动名词),介词词组,名词词组+介词词组
5,署名的意义1)署名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2)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3)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
6,署名的编写要求1)应列出文章所有的作者的姓名、单位、顺序号、城市和邮政编码,不可用“et al.”代替,中英文应该一一对应2)中国本土作者的姓氏全部大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上标注明作者所在单位的序号3)书写作者单位时,用阿拉伯数字在所在单位的首字母左上角用上标注明序号。单位名称不要使用几个大写字母所组成的完全缩写或简称。单位内部级别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此外,当单位为教育部某一实验室时,不可以只标出“实验室”和“教育部”两级单位,而应标明所在大学或研究机构。7,设主副标题的原因:由于某些论文中的内容复杂或科学术语结构复杂,难用8个英文词写出概括全文的标题,所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采用主标题加副标题的办法解决标题过长问题。采用副题名不只是减少主题名的字数,采用副题名还可以a.题名语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内容b.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或者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的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c.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的情况。
第四章摘要部分
1,摘要的结构要素主题阐述(topic Specification)、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目的陈述(Purpose Statement)方法论和语料(Methodology and Date)、研究结果/发现(Results/Findings)和研究所带来的启示/结论(Implication/Conclusions)
2,有关摘要的问题分析(1)这篇论文研究的主题/范围是什么?(2)作者提供了哪些背景信息?(3)本研究的目的是什么?(4)研究是怎样进行的?(5)有哪些主要研究发现?
(6)研究所带来的启示包括哪些?
3,摘要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随同论文一起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摘要.第二种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第三种为学位论文摘要.第四种是脱离原文而独立发表的摘要。
4,摘要的目的在于:给读者关于文献内容的足够的信息,使读者决定是否要获得论文。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
5,摘要的常用时态(1)介绍背景资料时,如果句子的内容不受时间影响的普遍事实,应使用现在式;如果句子的内容为对某种研究趋势的概述,则使用现在完成式。(2)在叙述研究目的或主要研究活动时,如果采用“论文导向”,多使用现在式(如:This paper presents...);如果采用“研究导向”,则使用过去式(如:This study investigated...)。3)概述实验程序、方法和主要结果时,通常用现在式。如:We describe a new molecular approach to analyzing...(4)叙述结论或建议时,可使用现在式、臆测动词或may, should, could 等助动词。We suggest that climate instability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may have...6,摘要的常用语态:目前大多数中文期刊都提倡使用主动态;英文摘要仍以被动语态具多.对于英文文摘有以下:(1)主动语态:摘要中谓语动词采用主动语态,有助于文字简洁、表达有力。(2)被动语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证明。为强调动作承受者,采用被动语态为好;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3)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This 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 describe…,To study…,To investigate…,To assess…,To determine…,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
第五章引言部分
1,引言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中的全部或其中几项:(1)介绍某研究领域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等;(2)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并适当加以评价或比较;(3)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留下的技术空白,也可以提出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从而引出自己研究课题的动机与意义;(4)说明自己研究课题的目的;
(5)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2,我们可以将引言的内容分为三到四个层次来安排:第一层由研究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等内容组成,其中还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第二层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第三层说明自己研究的具体目的与内容;最后是引言的结尾,可以介绍一下论文的组成部分。
3,引言的写作要求1)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共知的、前人文献中已有的不必细写。主要写好研究的理由、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意思要明确,语言要简练。2)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3)尊重科学,不落俗套当然,必要时引言中可以交待方法和结果等可以供哪些人、干什么作参考。
4,文献综述包括他人有代表性的观点或理论、发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三种方法1)使用直接或间接引语,如果关于某个课题的背景知识太庞杂,研究者只能从中挑选对自己的论述最有帮助的部分,确定所要选的材料后,就应该直接或间接的将有关思想引用到自己的论文里面。使用直接或者间接引语的时候,有一点必须记住那就是要适度(2)解释别人的话,解释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对来自其他资料的内容进行重写。在进行解释的时候不允许对原意进行修改和删减。(3)对较长的引用段落进行概述,概述是另外一种将较长的引语进行缩减后并入所写论文的方法。跟解释不同的是概述的篇幅要更短一些,在概述中只要包含原文的要点就可以了
5,综述中的动词运用技巧(1)两类动词:文献综述中常用的描述性动词有:describe,discuss,explain,examine,present,state等。常见的评价性动词有:affirm,allege,argue,assume,claim,imply,maintain,presume,reveal,suggest等。(2)动词时态,原则1:当作者引用某人过去某个时间所做过的某一项具体的研究时,用一般过去时.原则2:在概括或总结某一研究领域里所做过的一些研究时,用现在完成时。原则3:在谈及目前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或存在的问题时,用一般现在时态
6,研究动机与目的:介绍研究动机可以从两个角度人手,一是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或知识的空白,二是说明解决这一问题,或填补知识空白的重要意义。主要句型有:句型1:用表示否定意义的词例little,few,no或none of+名词作主语,表示“在特定的范围中还没有……”的意思,由此来暗示知识的空白部分。句型2:用表示对照的句型。a.The research has tended to focus on„, rather than on…b.These studies have emphasized„, as opposed to…c.Although considerable research has been devoted to„, rather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d.Although there is much hope that „, the present generation of models may not have enough horizontal resolution to capture the full intensity of extreme storms句型3:提出问题或假设。a.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b.It would thus be of interest to learn how…c.If these results could be confirmed, they would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for …d.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is treatment might not be so effective when applied to…e.It would seem, therefore, that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needed in order to„常见的连接词还有additionally, in addition to this, besides this, also, not only„but also„, further, furthermore, moreover 等
第六章正文部分
1,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事实和(或)数据)来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
2,论证方法:举例即“摆事实”,用具体事实(包括数据)来证明论点。思维形式是归纳推理; 事理伸申以人们已知的道理为论据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思维形式是演绎推理;反证从反面来证明论点,如数学上的反证法。思维形式也是演绎推理;类比将甲类事物与乙类事物作对比,以乙类事物的正确与否来证明甲类事物的正确与否。思维形式是类比推理;对比将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证实一方面的存在或正确。思维形式也是类比推理;因果互证通过事理分析,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此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思维形式是归纳推理;归谬法先假定某一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以此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假定的那一论点是错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驳论。思维形式是演绎反驳推理。
3,写作时态与语态:(1)若描述的内容为不受时间影响的事实:一般现在时。
第七章结论部分
1,结论与引言相呼应,同摘要一样,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和为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一般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归纳性说明研究结果或发现
2、结论性说明结果的可能原因、机理或意义
3、前瞻性说明未解决的问题有总结和小结之分
2,内容要点如下:1)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2)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看法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做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 3,结论部分常用句型1.结果提示…: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2.结果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idea that…;These results fail to support the idea that…3.表示观点的确定或不确定性: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It is likely/unlikely that …4.具有…意义:Be of great(some/little/no)clinical significance in…to …5.前瞻性说明:…remain to be further studied;It is remains to be proved that …6.插入语:This is the first case of pancreas divisum.4,在“结论”中作者应清楚、简洁地叙述自己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其中包括最重要的结果、结果的重要蕴含、对结果的说明或认识等。
科技论文写作漫谈(四):引言 篇7
科技论文写作漫谈(四):引言———让论文的意义更加充分
引言主要讲述论文研究的目的、背景及意义,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研究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研究工作的意义。引言需要引出论文的主题,主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引言是吸引读者阅读论文的关键。引言一般从研究主题切入,说明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引出论文研究的目的,阐明论文的研究可能带来的价值。国际期刊论文引言较长,论述充分,尤其是文献分析翔实;而国内期刊论文由于受版面的限制,大多数比较短,没有把问题讲清楚。对于中文论文,如何在版面限制的情况下把引言写好,是值得非常关注的。
1 好引言的共同特点
1)讲好故事,激发读者阅读愿望。科技论文,开篇引题,如果能把论文研究的背景讲成一个故事,展示出研究问题的必要性,这样就有吸引力,激发读者继续阅读的愿望。
2)揭示背景,展现论文意义。将研究的问题,放置到当前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提炼出其价值,让读者体会出其研究的重大意义。
3)剖析现状,归纳存在的问题。引言需要深入综述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归纳本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彰显论文研究的价值。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引言末尾可以提出论文解决现有问题的思路,甚至可以设置一些悬念,让读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迫不及待地关注论文研究的问题。
2 好引言案例分析
下面以《交通信息与安全》杂志2015年第5期论文“无信号公路平交口支路上游功能区减速驾驶行为研究”(郑元等)的引言为例进行分析(限于篇幅,省去参考文献,但保留了参考文献的标注)。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和机动车拥有量逐年攀升,无信号交叉口成为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地段,据统计交叉口处发生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0%~35%[1],由于无信号控制交叉口没有信号灯和缺乏明确路权分配,驾驶员必须凭借自身判断来决定是否通过,容易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发生交通事故。国内外大量的数据表明,无信号控制公路平面交叉口是公路交通系统极为薄弱的环节,也是恶性交通事故的多发地点之一[2]。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环境四部分共同组成,其中人(尤其是驾驶员)是其中惟一的自主性变量。驾驶员不仅是道路交通系统的信息处理者和事件决策者,也是道路交通系统的调节者和控制者。美国的Treat和英国的Sabey研究得出人的因素是道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且与人有关的交通事故占总事故的93%~94%[3]。驾驶员因素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驾驶员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驾驶行为[4],驾驶行为是驾驶员针对不同道路交通系统表现出来特有的外在活动。对于交叉口驾驶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良驾驶行为统计分析[5]、驾驶行为理论[6]、交叉口内部驾驶行为与冲突的关系模型研究[7],或是对于通过交叉口驾驶决策行为而进行探讨[8],但是忽略了驶入交叉口前支路上游功能区内[3]减速驾驶行为探究。
Wang等[9]对停车控制交叉口车辆的减速行为按照不同的初始速度进行分类,分析了不同初始速度下车辆减速度、减速时间、减速距离的变化。随着车辆初速度增大,车辆的开始阶段减速度、减速时间、减速距离均会逐渐变大。马天宇[10]通过比较交叉口停车线处及在不同通行剩余时间内(绿灯变黄灯前3s及黄灯期间)的车辆速度变化,分析倒计时信号显示屏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在黄灯时间内停车最多,但在绿灯剩余时间3s时,车辆多以匀速和减速行驶为主。孙正良等[11]通过对闯黄灯车辆行驶速度和初始位置进行对比来研究驾驶员在交叉口黄灯期间驾驶行为决策过程。结果表明信号交叉口采用绿闪和倒计时提示对驾驶行为选择影响较大,其闯黄灯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黄灯提示方式,但倒计时提示会诱发机动车驾驶员加速通过交叉口并增加安全隐患。Chu CongMinh等[12]研究摩托车驾驶员在交叉口的减速行为时提出:当车辆到达交叉口时的减速距离大于一个临界值时,视为“自由减速”,否则视为“约束减速”。施晓芬[13]对完整的交叉口行驶过程划分为驶入交叉口前和通过交叉口2个部分,通过GPS记录不同情况下车辆驶入交叉口前和通过交叉口过程中速度数值并分析其速度变化机理。
对于驾驶行为影响因素,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方面[14,15],直接影响驾驶行为内部因素包括心理和生理因素,而其他学者也通过车辆、道路、环境等外部因素对驾驶行为进行分析。祝站东等[16]发现天气条件对行车速度影响显著,晴天条件下驾车最为舒适;能见度对行车速度影响显著,一定范围内能见度每降低50m,行车速度大约会下降15%。蔡娜[17]提到了车辆类型跟交通事故数的关系,因此车辆类型对驾驶员的速度选择可能会产生影响。
目前国内对无信号交叉口支路上游功能区减速驾驶行为的许多研究还只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或是减速行为对进入交叉口的辅助研究,缺少定量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未对其相关外部影响因素进行详细探讨和建立相应驾驶行为模型。所以基于选取速度和加速度作为支路减速驾驶行为的特征变量数值,探讨驾驶员的速度特性和减速度特性。并且从驾驶行为影响因素中筛选出适合外部影响因素,从而建立减速行为模型,对减速驾驶行为进行定量分析速度和减速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探究减速驾驶行为发生机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在改善交叉口的安全状况、提高通行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
该引言结构完整,首先以“无信号交叉口交通事故频发”作为“讲故事”的切入点,结合交通安全的大背景,引出了论文的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的文献做了分析,既指出了文献研究的内容,也分析了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并得出了现有无信号交叉口缺少定量研究的结论,从而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思路及重要意义。
3 小结
科技论文写作结课论文 篇8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31-02
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的核心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这一人口、资源、信息高度集聚的复杂综合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城市不仅是经济中心,更是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与周围广大区域以及城市内部各功能组织之间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城市地理学作为揭示和预测城市现象发展变化规律性、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所遇矛盾及问题的科学,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科技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将城市地理学与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有力结合,既拓展了学生学习城市地理学的知识面,强化了对课程的理解,又为学生进行科技论文创作提供了基础载体,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城市地理学的内容体系及课程特点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内容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条件;二是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和城市分类的研究;三是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城市功能分区及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社会空间、市场空间及行为空间等研究;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该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为许学强、周一星等编著的《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属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在于阐述理论时,引用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断以及海量数字的整理。不同于其它的教材建构在成熟的概念、原则及知识点上。教材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如教材226~239页“中国城市空间分布”一节,城镇密度、城市经济区等内容采用了许学强、陈田、顾朝林、周一星等研究成果,每一种研究都涉及到数百个城市的数百种指标,尤其是顾朝林构建的“d系——d△系——Rd链——城市经济区”这样一个系统,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有难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二、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的现状及问题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各高校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导师制”,由导师专门指导学生,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提前参与教师科研科技活动,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等。科技论文写作过程是创造性思维深化的继续,是进行思维训练和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但是,学生在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及参赛论文上所表现的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所包含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等组成部分的写作要求及写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一定的范文进行讲解,但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缺乏基础载体,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学生还是无从知晓。
三、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模式探讨
1.广泛阅读论文,拓展城市地理学知识面,深化对科技论文的理解
大学本科生习惯在图书馆翻阅参考书籍,不习惯查阅期刊论文,而期刊论文代表业内最新的研究动向、研究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中,一是要求学生必须查看一定类型的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经济地理,等等,使学生在系统学习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同时,获取前沿信息,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要求学生了解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其人其事,了解研究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如周一星,宁越敏、顾朝林、约翰·弗里德曼、彼得·霍尔,等等。二是由教师提供一百篇以上的期刊论文及学术著作供学生参阅。所提供的资料一部分是教材上引用的期刊和著作的原文,如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1]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2]管驰明等“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3]另一部分是教材未提及的相关期刊和著作,如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方法与应用”,[4]杨国安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5]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6]还有一部分是课程某一理论知识点的扩展研究及应用,如讲解“城市中心性”理论时,提供了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一文,[7]讲解“核心-边缘”理论时,提供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8]讲解“中心地理论”时,提供黄涛等“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供学生参阅。[9]同时,注重与学生熟悉空间环境的联系,引起他们的共鸣,增加学习兴趣。如王青等“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提出成都市城镇体系的五边形结构理论,论证了成都向东、南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10]张莉等“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与重新定位”,计算了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及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BII),论证了重庆CBD处于以低级职能为主的发展阶段。[11]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拓展了城市地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更清楚地懂得论文的结构体系及各组成部分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
2.研究方法的深入解析,为科技论文创作提供保障
城市地理学教材中所举研究涉及到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如教材118~122页“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所提到的主成分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教材151~152页“城市职能及其分类”提到的多变量分析法、教材155~156页“中国城市职能分类”提到的多变量聚类分析及数据的标准化无量纲处理等,这些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研究方法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在教材里也只是一笔带过。但是,这些分析统计方法是科研工作中分析数据必不可少的方法。为了提升学生科研水平及论文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比较详细地介绍这些统计分析的原理,同时给学生介绍相关处理软件如通用的Excel、專业的SPSS软件,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还要列举一定的范例,如在讲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时,引用山东泰安城市发展地理条件综合评价的例子;在讲解“城市化水平预测”内容时,给学生提供多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学习。[12]如联合国使用的公式;周一星先生的城市化指数与经济发展指数对数相关关系:y=40.62lgx-75.6;饶会林先生的工业劳动人口比重预测城市化水平:y=a+bx;时间序列法预测城市化水平:yi=ati+b。通过对多种研究方法的深入解析,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提供基础和保障。
3.实时作业强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城市地理学教材内容布置适当的平时作业,要求必须按论文的格式和内容完成。必须进行一定的前期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如以下两个作业,一是“根据教材127~130页周一星先生都市连绵区演化模型,分析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阶段。”这个作业要求学生首先要查资料弄清成渝经济区所包含的城市,收集每个县市的人口和经济资料,然后根据教材24页的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法,界定哪些县市已经形成都市区,哪些还未形成都市区,再根据教材26页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方法看有哪些指标满足,而哪些指标不满足,最后绘制类似教材129页的图形,划定成渝经济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二是“分析家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城镇规模体系分布的特征。”该题目要求学生首先收集家乡所在省(市、自治区)各城镇的城镇人口资料,然后根据资料,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研究结论。期末还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论文。课程的成绩考核结合平时和期末论文的书写情况综合考虑。这些作业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学生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要求严格按照论文的格式书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挑战,更可以得到提高。
大学生素质教育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大学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新型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87,42(4).
[2]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1,46(2).
[3]管驰明,崔功豪.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
[4]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J].地理学报,2006,61(8).
[5]杨国安,甘国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地球信息科学,2004,6(3).
[6]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27(4).
[7]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4).
[8]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62(7).
[9]黄涛等.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J].四川建筑,2010,30(1).
[10]王青,陈国阶.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
[11]郑伯红,王忠诚.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与重新定位[J].城市问题,2002,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