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

2024-05-22

科技论文写作(精选12篇)

科技论文写作 篇1

·科技汉语与公文、文学语言·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 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 其语言特点为准确、简练、平实、生动和清晰。公文语言的本质是指导命令的语言, 凭证依据的语言, 法规约束的语言, 宣传教育的语言, 因而主要特点是严肃、准确、质朴、简明、规范、富于逻辑;文学语言的本质是塑造形象的语言, 艺术加工的语言, 传达情感的语言, 审美独创的语言, 因而主要特点是生动、形象、创新、优美、飞扬、富于情感。

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有议论、叙述、说明三种, 不适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就是指能够确切地表达内容, 使读者能够正确无误地理解, 毋须形象地去描绘;简练, 即简明, 凝练, 不说废话, 不堆砌词藻;平实, 就是以平等的态度去说服人, 实事求是, 不打官腔, 不胡编乱造;生动, 是指语言新鲜, 活泼, 有感染力, 不失语言美;清晰, 是指文字通顺, 叙述清楚, 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科技论文写作 篇2

1)选题能够决定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

论文的成果与价值,最终当然要由文章的最后完成和客观效用来评定。但选题对其有重要作用。选题不仅仅是给文章定个题目和简单地规定个范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过程,就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一个好的题目,需要进过作者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题目一经选定,也就表明作者头脑里已经大致形成了论文的轮廓。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所说:“能提出像样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说他不容易,是因为提问题本身就需要研究;一个不研究某一行道的人,不可能提出某一行道的问题。也正因为要经过一个研究过程才能提出一个像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问题提的像样了,那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价值也就很有几分了。这就是选题的重要性之所在”。论文的选题有意义,写出来的文章才有价值,如果选定的题目毫无意义,即使花了很多工夫,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也不错,也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效果和作用。

一个好的论文题目,能够提前对文章作出基本的估计。这是因为,在确定题目之前,作者总是先大量地接触、收集、整理和研究资料,从对资料的分析、选择中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直到定下题目。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客观事物或资料中所反映的对象与作者的思维运动不断发生冲撞,产生共鸣。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使作者产生了认识上的思想火花和飞跃。这种飞跃必然包含着合理的成分,或者是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是对已有结论的深化,或者是对不同观点的反驳,等等。总之,这种飞跃的思想火花对于将要着手写的毕业论文来讲,是重要的思想基础。

2)选题可以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

我们在研究客观资料的过程中,随着资料的积累,思维的逐渐深入,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纷至沓来,这期间所产生的思想火花和各种看法,对我们都是十分宝贵的。但它们尚处于分散的状态,还难以确定它们对论文主题是否有用和用处之大小。因此,对它们必须有一个选择、鉴别、归拢、集中的过程。从对个别事物的个别认识上升到对一般事物的共性认识,从对象的具体分析中寻找彼此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输入大脑的众多信息中提炼,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并使其确定下来。正是通过从个别到一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想结合的逻辑思维过程,使写作方向在作者的头脑中产生并逐渐明晰起来,毕业论文的着眼点、论证的角度以及大体的规模也初步有了一个轮廓。

选题还有利于弥补知识储备不足的缺陷,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获取知识,早出成果,快出成果。撰写毕业论文是先打基础,后搞科研。大学生在打基础阶段,学习知识需要广博一些,在搞研究阶段,钻研资料应当集中一些。而选题则是广博和集中的有机结合。在选题过程中,研究方向逐渐明确,研究目标越来越集中,最后要紧紧抓住论题开展研究工作。爱因斯坦说过,“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够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他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较多的知识积累。对于初写论文的人来说,在知识不够齐备的情况下,对准研究目标,直接进入研究过程,就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来补充、收集有关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这样一来,选题的过程,也成了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加深对问题理解的好时机。

1)合适的选题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研究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毕业论文的题目过大或过难,就难以完成写作任务;反之,题目过于容易,又不能较好地锻炼科学研究的能力,达不到写作论文的目的。因此,选择一个难易大小合适的题目,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

选题有利于提高研究能力。通过选题,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以条理,使其初步系统化;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找出症结与关键,不仅可以对问题的认识比较清楚,而且对研究工作也更有信心。科学研究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但专业知识的丰富不一定表明该人研究能力强。有的人书读的不少,可是忽视研究能力的培养,结果,任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来。可见,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研究能力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在使用知识的实践中,自觉的加以培养和锻炼才能获得提高。选题是研究工作实践的第一步,选题需要积极思考,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在开始选题到确定题目的过程中,从事学术研究的各种能力都可以得到初步的锻炼和提高。在选提前,需要对确定的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下一番钻研的功夫,需要学会收集、整理、查阅资料等项研究工作的方法。选题中,要对已学的专业知识反复认真地思考,并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联想和发挥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科技论文写作 篇3

【关键词】 科技论文;写作;论文结构; 常见问题

1.引言

随着英语在全球的广泛应用与学习,特别是在学术、经济、科技等领域中的国际交流地位,学术英语写作不仅成为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必修课,也是欲在国际期刊、会议中发表学术论文的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通常在专业英语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文章结构和文字表达上都有其特定的格式和规定,只有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和相应刊物的规定,才能提高所投稿件的录用率。而在论文的表达方面,中国学者往往难以避免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表达,导致论文不能被接收或是同行学者无法正确理解。本文主要对英文科技论文的基本框架、内容要点及论文写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论述。

2.英文科技论文结构与写作要点

英文科技论文首先要有标题、作者信息(姓名、单位与联系方式)、摘要这三部分。其次是其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及讨论(Discussion)四部分,简称为IMRD。再次则为收尾部分,包括结论(Conclusion)、致谢(Acknowledgements)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致谢部分为可选部分[1]。

2.1论文题目(Title)

论文题目是要通过应用最少的词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论文全文。对读者而言,论文题目总是会最先印入眼帘。题目的明确无误对读者是否选择进一步阅读摘要及全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题目一定要满足准确 (Accuracy)、简洁 (Brevity)、清晰(Clarity)。简称为ABC。

2.1.1准确 (Accuracy)。论文题目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作为论文的“标签”,题目既不能过于空泛和一般化,也不宜过于烦琐,要写出易于理解、吸引读者的信息。

2.1.2 简洁 (Brevity)。论文题目需用词简短、明了,以最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

2.1.3 清楚(Clarity)。论文题目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明确表明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

2.2论文摘要(Abstract)

一篇论文的摘要就相当于论文的微缩版本,能够按顺序简要概括出论文的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及讨论(Discussion)各个部分。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摘要得知文章的基本内容,从而判断是否是咨询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进而决定是否继续阅读全文。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满足正确(Correct)、清楚 (Clear)、简洁 (Concise) ,简称3C。

2.3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位于正文的起始部分,引言部分应说清楚本文所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指出所探讨问题的本质和范围,对研究背景的阐述做到繁简适度。采取适当的方式强调作者在本次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或贡献,让读者了解和评估研究成果、顺着逻辑的演进阅读论文。

2.4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材料和方法部分应说清楚本文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用于说明实验的对象、条件、使用的材料、实验步骤或计算的过程、公式的推导、模型的建立等。对过程的描述要完整具体,符合其逻辑步骤,以便读者重复实验。此部分往往是全文篇幅最长的部分,通常需要分若干子标题、增加图表加以论述。要求对材料的描述清楚、准确,对方法的描述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5结果(Materials and Methods)

结果部分重点陈述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了什么,描述研究结果,它可自成体系,读者不必参考论文其它部分,也能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对结果的叙述也要按照其逻辑顺序进行,使之既符合实验过程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实验结果的推导过程。本部分还可以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类整理和对比分析等。

2.6讨论(Discussion)

“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并说明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观点等。要与引言部分提出的问题相呼应。撰写讨论时要避免含蓄,尽量做到直接、明确,以便读者了解论文为什么值得引起重视。

3.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英语科技论文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特别对于母语为非英语的学者。中国学者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最常见的写作问题有很多,比如语法错误、口语化、格式组织等问题[2]。

3.1冠词的误用

最常见的错误是漏写。使用错误包括:该用的时候漏写、不需要的时候却出现或画蛇添足、正确的冠词用在错误的地方。

冠词,又称限定词或名词标记,包括a, an 和the。 冠词的出现指示一个名词将尾随其后,或者,在冠词及所修饰名词之间还有其他修饰语。通常a,an修饰一个泛指的名词,the则修饰一个特指的名词,名词之前的the,表示该名词是一个已知的、特定的名称。

3.2过长句子的使用

由于中国学者的中文直译英文的思维方式,英文写作中很容易用很长的句子表达。把几个说明性内容写在一个句子中以表示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這在中文写作中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英文里,每一个主要意思通常都由一个单独的、只包含一个支持性内容的句子来表达。为了避免长句,可以把每个句子限定为一个或两个主题,或者通过使用分号的分隔方式应用一个较长的句子强调几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另外,作者在举例描述大量的数据或各种参数值时易使用大篇幅的长句表达。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绘制表格的方式分栏分项列出,易于比较和表达。

3.3句子结构主次不分明

中国作者在引出主题之前,习惯于首先放置先行状语,陈述目的、地点、原因、例子或条件。这样做的效果却是,降低了主题思想的重要性,并使读者认为作者喜欢兜圈子。正确的做法是,把主题放在句子的开始,然后说明地点、原因等等。

3.4数字的错误表达

两个非常常见的错误是有关阿拉伯数字和等式的出现形式。阿拉伯数字往往被过多使用。阿拉伯数字应该用在科技类文章中提供数据,而不应该用来表示一般的数目信息。

这类错误的出现,可能源自普通话是一种符号语言而不是字母语言。因此,中国作者习惯选择写简单的数字符号而不是字母拼写。特别是同时又有等式占据文字位置的情况下,錯误使用阿拉伯数字的问题更加严重,英文为母语的人是不会把等式写在文字位置上的。

3.5词语的滥用

中国学者在一篇文章中可能多次使用 “in this paper”,“in this study”,然而在英文科技论文中,只有在引言和总结中为强调文章内容时才需使用in this paper / study,若在正文部分使用则通常是为了描述他人的工作。另外,“study”和“paper”也不能互换使用,前者指作者所完成的工作,后者指这一工作用文字所展示出来的形式,即正在撰写的文章。

对于Such as和etc.,中国学者经常在同一句子中重复使用,Such as意思是“例如”并提示其后有一个不完全的列举;etc.意思是“等等”,用在列举的最后以表示那个列举是不完全的。不能重复使用。

4.结语

本文论述了英文科技论文的主体结构及其写作要点。分析了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对于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许杰 , 杨基和,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之实践导向模式的建构[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26(12), 93-95.

[2]吴增欣 , 刘真, 基于学生体验的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教学[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7(10), 140-142.

基金项目:

科技论文写作讲义 篇4

·修辞手法的使用·

修辞手法的运用, 可以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 是记叙文、文学作品常用的写作方法。科技论文也提倡使用修辞手法, 但修辞的使用要符合“明确、通顺、平匀、稳密”的原则, 以消极性修辞手法为主, 即主要使用调整结构、选择词句、处理详略的修辞方法, 很少使用比喻、设问、对偶、排比、引用、对照等积极性修辞方法, 不适用借代、比拟、夸张、双关、移就等修辞方法。

在科技论文的短语、句子陈述中, 结构修辞主要用来调整平行、分化长句、处理分合, 选择修辞主要用来正确切分词语、选择词语、选择词语的次序、选择句子的格式, 详略修辞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 消极的详略修辞主要用来避免重复、避免多余、和避免苟简。

学术性论文是科技论文中的奇葩, 专业性强, 科学严谨, 平实规范, 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从语言表达来看, 学术论文是运用自然语言和专业术语及专业性图表、符号表达内容的, 一般不使用积极性的修辞手法。

科技论文写作讲义Ⅱ

科技汉语与公文、文学语言·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 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 其语言特点为准确、简练、平实、生动和清晰。公文语言的本质是指导命令的语言, 凭证依据的语言, 法规约束的语言, 宣传教育的语言, 因而主要特点是严肃、准确、质朴、简明、规范、富于逻辑;文学语言的本质是塑造形象的语言, 艺术加工的语言, 传达情感的语言, 审美独创的语言, 因而主要特点是生动、形象、创新、优美、飞扬、富于情感。

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有议论、叙述、说明三种, 不适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就是指能够确切地表达内容, 使读者能够正确无误地理解, 毋须形象地去描绘;简练, 即简明, 凝练, 不说废话, 不堆砌词藻;平实, 就是以平等的态度去说服人, 实事求是, 不打官腔, 不胡编乱造;生动, 是指语言新鲜, 活泼, 有感染力, 不失语言美;清晰, 是指文字通顺, 叙述清楚, 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科技论文写作讲义Ⅲ

·科技论文与科技文章·

科技论文是以科技成果为对象, 采用科技语言、科学逻辑思维方式, 并按照一定的写作格式撰写, 经过正规严格的审查后才能公开发表的论文。创新性或独创性, 理论性或学术性, 科学性和准确性, 规范性和可读性四方面的有机统一, 是科技论文的本质特点。科技论文报道的主要研究成果应是前人 (或他人) 所没有的, 无新的观点、见解、结果和结论, 就不成其为科技论文。至于某一篇论文, 其创新程度可能大一些, 也可能很小, 但总要有一些独到之处, 总要对丰富科学技术知识宝库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科技文章是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书面表述, 也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科技文章的写作文体多种多样, 按照写作目的和作用可分为学术类、应用类、科普类、新闻类四大类, 其中主要是科技论文、科技报告、科技情报和科技应用文。

科技论文写作 篇5

关键词:激励机制科技人才对策

科技人才作为知识和科技的载体,构成了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竞争优势的中介桥梁,现已成为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人力资源,当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以科技人才争夺为核心的国内外竞争。为了最充分地挖掘科技人才的内在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知识的生产效率,必须在充分尊重科技人才劳动的特殊性和价值的高端性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

1构建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原则探讨

1.1纵向公平与横向公正相结合原则

美国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是否合理,还会实施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来评价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是否平衡,并以此决定自己的工作努力程度。在评工资的工作中,既要以科技人才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实现自身薪金的纵向性发展,又要以市场薪酬水平为参照系数进行社会横向对比,即运用市场机制对科技劳动成果的质与量的进行合理认定,让科技人才的价值通过劳动力市场得以实现,从而保证科技人才不会因横向对比而产生不平衡感。

1.2劳动收益与产权收益相配套原则

一方面,科技人才的劳动是拥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创新型智力劳动,与生产人员的“随同”性劳动相比较具有更大的高风险性、不确定性和高利润性,这就决定着科技人才必须获得高额的劳动收益。另一方面,科技人才在承担了难以回避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的投资后形成了人力资本,依靠科技人才的技术创新劳动来增加资本利润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之路,科技劳动应该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流通要素参与分配,作为科学知识产权载体的科技人才必须拥有对科技知识的控制权、转让权和收益权,科技人才如失去人力资本产权的保障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低收益甚至是科技知识的外溢。必须把科技人才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而让其分享产权收益,必须创造完善的收益实现渠道来将科技人才的劳动收益与产权收益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能够长期保护人力资本投资者利益的收人分配制度,使科技人才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的真正主体。

1.3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相衔接原则

外在激励是依靠组织所掌握的资源满足员工物质性需要和情感性需要所诱发的外在动机,被激励者的注意力只局限在那些诱激他的外在性物质和精神奖励上面,工作此时只是一种获取这些外在性奖酬的工具性手段,它虽然构成了激发科技人才行为动机的维护性因素,但却能出现不可逆转性和边际递减效应。内在性激励是以工作本身为激励源,依靠工作活动自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成就感而获得满足。因为科技人才拥有较高的素质,个人发展需要和成就需要开始取代物质需要而成为他们的主导需要,他们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内在激励方式就成为激励科技人才最为鲜明的特征。因此,合理调整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因此成为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1.4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补充原则

如果过于偏重于短期激励,虽能提高科技人才对生存需求的满意度,但由于短期激励有较强的效用递减效应,容易演变成为含有平均主义倾向的福利膨胀机制而严重抑制科技人才的工作努力程度;如果过于偏重于长期激励,会严重降低企业的现实生产效率。为了在激励过程中充分地发挥短期和长期的时间效用,一方面要构建良性资产股份化机制和科技人才职业生涯设计机制,利用资产纽带和心理契约将科技人才效益与企业利益融合在一起来构建起长期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在不损害企业正常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下,适当提高短期物质激励的实际支付,实现短期激励的实效化。

2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

2.1构建人员配置机制,实现任职激励

对科技人才资源进行科学有效配置,是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的前提。第一,建立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推行竞争上岗位制度,通过竞争上岗来促进各层次科技人才要素的优化配置,尤其对重大技术项目、重大科研成果负责人或技术主持人可以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第二,建立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根据“看才能、重实效,求发展”的用人原则将科技人才科学地分配到合理的组织结构中和恰当的工作岗位上。设立重大科研课题首席科学家制度,既要发挥他们在领导科学决策上的参谋作用,还要发挥他们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中的指导带头作用,每名专家要选择几名青年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第三,建立优胜劣汰的分流机制。全面推行目标责任制,把人才考核与人才使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下岗分流保持科技人才创新队伍精干合理、结构平衡,增强科技人才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通过逆反激励来建立人力资源的活水机制。

2.2进行科学工作设计,实现工作激励

工作设计是依据组织目标、组织状况、岗位条件、工作性质、人员素质等对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关系所进行的特别处理。首先,科技人才由于学习性和创造性这一特殊工作性质渴望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因此对科技人才可以实行弹性工作时间,让其对工作时间的安排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使科技人才将他们的工作活动调整到最具生产率的时间内进行,并运用自我管理的方式激发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逐步实现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分离、职称资格与技术职务聘任分离,单独设立技术岗位,全面实行技术岗位的竞争上岗和末尾淘汰,彻底摒弃技术岗位聘任中存在的“铁交椅”和论资排辈现象。

2.3加强人才薪酬管理,实现报酬激励

企业应该在国家宏观管理下,遵循人才的价值规律,依据“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原则设计如下科技人才薪酬体系:基本工资,根据岗位责任的大小、人员能力要求的高低和工作环境的优劣等要素来确定岗位基本工资;项目提成,根据技术项目的技术含量、难易程度、新创效益等因素来确定技术分成率,科技人才在完成技术项目后一次性提取自己的劳动报酬;期股期权,根据学历资历,以往的创新业绩、未来的科技投入等参照因素确定科技人才在企业的期股期权的额度,这种方法运用产权分配方式将科技人才的长期收益和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捆绑在一起;科技人股,是依靠科技物化机制按照科技贡献大小来进行实施分配的工资模式,当科技人才的发明创造、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发明专利等转化为企业利润时,企业与该员工实行长期性或永久性的利润分成,这体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知识成为生产投入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设立津贴,对科技人才的技术水平和贡献情况进行考核并实行补贴;协议工资,企业与科技人才在协商一致基础上达成工资协议,科技人才价值可以通过谈判的手段获得企业的认可;柔性福利,企业提出一份包含了带薪假期、住房补助、进修培训、医疗保险及退休保险等福利项目清单,科技人才可在福利开支规定总额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福利组合”结构,实际福利消费与福利规定限额的差额可折发现金,这种制度能满足大部分科技人才的差异性需求。

2.4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实现考核激励

绩效考核的结果为物质激励科技人才提供了参考性依据,绩效考核就成为保障并促进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有序运转所必须的一种管理行为。首先,应该构建一种能够准确测量、权重对比、易于操作的综合性考核指标体系。对于科技研究人员要着重考核业务水平、独特见解、创造能力和工作实绩,对于技术人员要着重考评其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完成技术任务的水平。其次,对于研究成果的评价,要从以发表论文数量为主转变为以获得发明专利为主,鼓励科技人才在市场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要对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综合性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鼓励科技人才进行“好奇心驱动”的创新型研究。还要关注那些具有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的科研项目,从而切实避免科技评价中急于求成、学术浮躁的短期行为现象。再次,考核源要由单一性向多维度转移,避免只由上司评分的单一性评价的现象,建立同行评议专家库来确保学术考核评价的公正性。最后,考核过程要由随意性向规范性转移,加强对评估过程的监督,积极探索构建评审专家信誉信用体系,扩大评估活动的公开化程度和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减少各种不正之风和非学术因素的干扰。

2.5推广“职业生涯设计”,实现发展激励

科技人才是一种经过高成本教育和工作砺炼而培养出来的具有创新秉赋的特殊人力资源,工作对于他已经不光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因此,只有推广科技人才“职业生涯设计”,为他们提供一个不断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使他们从能够满足的工作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工作中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首先,科技人才和企业根据科技人才的个人科技能力确定他未来在企业中的发展路线,运用“教练型”的领导方式来帮助他们纠正偏差,运用开发性训练科目来不断增强他们的知识技能,运用“学习型”组织的环境满足他们终身学习的需求,最终帮助科技人才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同时,还应该实施双轨制的职业发展规划,在单位内部打造职业通道来设置科技行政管理职务和科技专业技术职务两条职业发展道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体现自身价值的最佳发展路径。

2.6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环境激励

企业文化能借助群体舆论和环境氛围产生出一种外在硬性管理所无法比拟的凝聚力、感召力和驱策力,由于科技人才具有普遍追求自我实现的群体特征,从企业文化层面对科技人才实施激励是十分有效而必要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科技人才在和谐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营造交流合作的内部环境,为科技人才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环境,促进科技人才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物质环境建设,以环境为载体提升工作生活环境品质;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科技人才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得到尊重的荣誉感;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使每一个科技人才明确地意识到为祖国科技事业做出自己应有贡献是科技工作者最高的荣誉;弘扬企业精神,把企业的价值观内化为每个科技人才内心深层次的动机,让科技人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7树立人本主义思想,实行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是以人本主义为指导,在相信并依靠个人的首创精神和自律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去激发员工的激励方式。有效的情感激励是使科技人才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并持续地保持下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企业物质激励难以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将情感激励设计成统一模式化和形式化的激励方式,科技人才就会将其理解为保健因素而失去它应有的效能,企业应通过多种途径来扩展情感激励的范围内容:通过企业与科技人才的双向沟通来缩短双方的距离;通过解决科技人才的困难来增进彼此的情感;通过平等交流与合作使员工感受到被认可和被尊重的喜悦。

3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宏观配套机制

科技论文写作 篇6

【关键词】矿业工程 科技论文 研究生培养 英文写作能力

一、 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材料,矿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性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矿业经过了三个发展时期,即引进消化的起步期,自主开发的发展期和向外输出技术的扩展期。三个时期的矿业发展给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矿产资源支撑和支持,积极推进了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矿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国内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对于引进消化的起步期,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消化吸收后应用于国内的矿业开发与利用。这一时期的矿业科技人员,主要是到国外学习,阅读国外技术资料和文献,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通过提高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来实现矿业的开发利用。这一时期矿业开发与利用,要求矿业科技人员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矿业发展处于这样的起步期,当时大量的矿业科技人员出国前苏联,学习矿业开发与利用知识,对中国的矿业起步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的矿业主要是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矿业科技人员,主要是利用从国外学到和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技术对中国的矿业自主开发利用,矿业发展是缓慢的,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很低的,因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相对比较迟缓。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矿业发展迅速,短短20年,中国的矿业开发利用水平就已经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这一时期,矿业科技人员走出去、引进来,进行广泛的国际学术和技术交流,广泛推进了中国的矿业发展。这一时期的矿业科技人员,要求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21世纪头十年,中国的矿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矿业开发的唯一模式,科学技术成为矿业开发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矿业开发与利用技术开始走到了世界先进行业。矿业技术走出国门,输出技术与设备已经成为21世纪20年代中国矿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在这样的时期,矿业科技人员的英语能力不仅仅是阅读和口头表达就足够了,还需要良好的科技写作能力,将先进的技术以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出去,输出自身的理论与技术。

新的形势下,对矿业科技人员,特别是高层次矿业科技人员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科技写作能力是高层次矿业科技人才必备的英语能力。如何提高矿业高层次人才的科技英语写作能力,是矿业工程领域研究生英语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 提升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 通过精读高水平矿业科技英文论文提高研究生的英文理解能力

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引言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在引言中高度概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这就要求研究生大量阅读与所写论文相关的研究文献。在阅读这些文献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为了掌握和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动态、研究内容和研究水平,从而把握自己所写论文的新颖性和水平,提出自己所写论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阅读英文论文,提高研究生自身对英文论文的理解能力,只有在自身能很好理解英文科技论文的时候,才能够撰写出便于理解的英文科技论文。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英文科技论文理解能力,对于矿业工程领域中比较优秀的文章,要通过精读来进行深入理解。精读过程中,从论文引言、试验研究方法、结果讨论到结论,都要逐句认真阅读,理解每一句表达的真正意思,从而掌握和理解整篇论文的论点、论据和结论。对于摘要部分,要多次阅读,深刻理解摘要对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的概要总结。

研究生经过对数篇高水平矿业科技论文的精读,能够快速提高对该领域英文科技论文的理解能力,避免只进行大量泛读,长时间也难以深入理解矿业英文科技论文的弊病。高水平科技论文的精读,也是写好英文科技论文的基础。对一篇英文科技论文还不能深入理解的情况下,要写出高水平的英文科技论文是难以想象的。

(二)通过精读高水平英文科技论文掌握英文科技论文的表达方式

英文科技论文的文体结构与中文科技论文是相似的,但论文语句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中国研究生,由于受到母语汉语的限制,在英语的语句表达上通常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中国研究生对英语的学习,更多的目的在于考试,对语法具有较深入的理解,虽然也掌握了较多的单词,这些单词和语法在阅读英文论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写作时,一个语句中单词选择、句子与句子间的时态、语法关系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所以中国人掌握了大量的单词,但能用来写作的却不多。

精读高水平矿业科技论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精读过程中,除了理解每一句的含义外,了解和掌握英文写作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对写作非常重要。在精读矿业科技论文的时候,尽可能选择英文为母语的作者撰写的论文,因为他们写的才是更加标准的。中国研究生在写英文论文的时候,往往自己按照所学的英语语法和单词,编造一些句子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由于英语单词的多意性,使得在英文母语人士看来变成了另外的意思,甚至无法理解语句。所以常说没有见过的不要写,没有听过的不要说,就是指语言表达存在差异性问题。

科技论文的写作是规范的,大多数是事实的陈述和讨论,没有太多美妙形容、夸张、拟人等形式,所以有针对性地精读一些高水平的矿业科技论文,就能很快掌握矿业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促进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水平的快速提升。

三、提高研究生科技英文论文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写好矿业科技中文论文

一篇好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只有好的语言是不够,重点还在论文本身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所以论文的学术价值和水平是根本,而英文语言表达是手段。作为母语为汉语的、长期在中国学习的研究生,要想通过英语来思考是困难的。一方面要考虑论文的学术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语言表达问题,往往导致论文的逻辑性不够,显得凌乱。较好的方法是先写好一篇高水平的中文科技论文,以此为基础,才能完成一篇质量高的英文科技论文。

但在写中文科技论文的时候,应该按照英文科技论文的要求来写。典型的科学论文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实验步骤、结果、讨论、致谢和参考文献。印地安纳大学信息学院周耀旗教授在如何写好这些内容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篇论文是从摘要,引言开始的,周耀旗教授建议从方法和结果部分开始写,因为作者对方法和结果最熟悉,此外只有更好地理解方法和结果,才能确定中心命题。而标题、引言和讨论的写作都需要中心命题。研究生应该从最熟悉的事情开始,就像读者从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开始理解一样。关于方法或实验步骤,如果文章是关于新的方法、技术或算法,要非常详细地写它的新颖之处。要用有逻辑的、合理的方式来描述它。这会帮助读者抓住新方法的要领。如果这个方法使用参数,则要把每一个参数合理化,或者是以前用过的,或者可以从物理或数学推导出来,或者通过了广泛的测试及优化。如果无法保证它的合理性,那就必须描述改变它会造成的影响。如果没有测试它们的合理性,应该解释为什么。对于新方法的发展,同样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法来测试,让人信服就需要做尽可能多的测试,作者所能找到或设计的测试越多,研究工作就越会被其他人所接受和使用。

当研究生开始写结果部分时,先考虑一下结果的意义。也就是说,要理解试验的结果。这些结果是不是告诉了更深刻的东西,能否从很多不同角度来理解结果,能否设计证明或者反驳研究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如果发现了新现象,必须证明结果不是通过方法制造出来的,它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重复。如果发展了一个新方法,必须证明这个方法的重要性。它是否改进了现有的方法。论文的结果部分,必须用不同的角度或多重测试来支持新发现或验证新方法的重要性。一旦对结果有更好的理解,就需要确定这篇文章的中心命题,之后要组织所有的段落来证明、支持它,用数据来证明它。同时也要排除其他可能性。放弃与中心命题无关的数据,即使这些数据是很辛苦得来的。当完成论文的方法和结果部分后,论文写作成功了一大半。

按照英文科技论文的要求,完成了一篇优秀的中文科技论文,对于母语为中文的,英文不是很好的中国研究生来说,是写好一篇好英文科技论文的基础。

(二)基于中文矿业科技论文的英文写作

在写好一篇中文矿业科技论文以后,并不是直接将其翻译成英文就是一篇好的英文科技论文了。因为英文的表达方式与中文有很多不同,机械的翻译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基于中文矿业科技论文的英文重新写作,是完成一篇好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关键。

句子是文章的最小功能单元,写好每一个句子是写好论文的基础。最容易理解的句子是整句都在说读者知道的东西。但这对科技论文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新的东西才会被发表。事实上科技论文通常会包含很多新术语,所以一个容易理解的句子应该从读者熟悉的信息(或刚刚提过的)开始,而以新信息结束,并在它们之间平滑地过渡。好论文的所有句子都应该这样从旧到新地平滑过渡。使用一个概念之前,研究生必须知道自己以前有没有提过这个概念,大多数论文很难读是因为很多新概念在没有被介绍之前就使用了。

科技写作中的最大问题就是新旧信息顺序颠倒。由于作者非常熟悉所有的信息,新信息和旧信息对作者来说可能不是很好区分。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不管什么时候,每当开始写新句,应该问问自己,这些词前面有没有被提到过。一定要把提到过的放前面,没提过的放后面。

在句子中,读者希望的是在主语之后立刻看到行为动词。对一个说明谁在做什么的句子,读者需要找到动词才能理解。如果动词和主语之间相隔太远,阅读就会被寻找动词而打断,而打断阅读就会使句子难以理解。

读者期望每句只有一个重点,这个重点通常在句尾。每一个段落都应该只讲述一个观点。在一段里表述多个观点会使读者很难知道该记住什么,也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一段的第一句要告诉读者这一段是讲什么的。这样读者想跳过这段就可以跳过。一段的最后一句应该是这段的结论或者告诉读者下一段是什么。段落中的句子应该由始到终通过逻辑关系连接,实现由旧信息到新信息的流动。

以写好的中文矿业科技论文为基础,按照英文科技论文表达方式,逐句逐段重新写作,就能写出一篇研究生自己满意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

(三)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精修与润色

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好后,投稿到相关的期刊编辑部,往往接到这样的邮件,“In its current state, the level of English throughout your manuscript does not meet the journal's desired standard. There are a number of grammatical errors and instances of badly worded/constructed sentences. Please check the manuscript and refine the language carefully.”同时编辑部要求作者请英语水平好的专家或机构对论文进行精修和润色。接到这样的通知,说明论文确实存在语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研究生按照编辑的要求,对论文进行语言精修或请专门的机构对论文进行润色。所请的专家和机构要是专业化,因为他们才知道英文科技论文的规范,语言要求,经过修改在语言上才能够达到编辑部的要求。

(四) 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再修改

语言专家和专门的机构对论文的修改过程中,有时也会对原稿提出一些建议和一些语言表达不清楚,无法修改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研究生要认真对待,仔细比对自己的表达与修改专家的修改意见。同时与修改专家沟通,交流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一过程是一个提高研究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过程,让研究生能够看到自己以为正确的表达为何别人看不懂,这一过程的多次重复,研究生的不断改正,其写作能力就得到快速提升。

经过精修、润色和再修改的论文,在英语语言上就能达到发表的要求了。通过以上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过程,研究生的能力也将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四、 结语

(1)中国矿业工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引进消化、自主发展、技术输出。三个阶段对矿业科技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是不同的,阅读能力对应于引进消化和自主发展,而技术输出要求科技人员具有更强的英语表达能力,特别是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

(2)针对中国研究生英语应试能力教育模式带来英语写作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精读高水平矿业科技英文论文,提高研究生对英文科技论文的理解能力,掌握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表达方式,是提高研究生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水平的措施之一。

(3)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过程中,写好矿业科技中文论文是基础,以此为基础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重写是关键。由于中英文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直接的中译英不是最好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方法。

(4)论文投稿后,按照编辑部的要求,请语言专家和专业机构对论文进行语言精修和润色,在此过程中,研究生与修改专家的交流学习,能快速提升研究生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完成的论文能够达到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发表的语言要求。

【参考文献】

[1]文书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人才需求,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2011(01).

[2]周耀旗,写好英语科技论文的诀窍:主动迎合读者期望,预先回答专家可能质疑,中国科大报,2007(06).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初探 篇7

一、《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开设目的

1. 知识层面。

通过课堂教授与实践,使学生掌握从论文选题到发表的一系列科技论文写作流程及规范,掌握科技论文各部分写作技巧。

2. 能力层面。

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为后续学位论文、学术性论文以及专利的撰写打下基础。

3. 素质层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研态度,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

二、《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开设时间

由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主要为大学生毕业论文及后续科研深造服务,因此理论上,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该课程合适,我们分别给化工以及环境专业的本科生在这2个时间段开设了该课程。但从教学效果看,大四上学期的效果较差,甚至连出勤率都难以保证,这是因为学生都已经投入到考研或找工作中,无心听课。而很多化工及环境类学生从大二就开始参加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节能减排等项目,他们很希望能把自己做的成果整理成科研论文,但是由于没学该课程,写作能力稍有欠缺。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学生非常希望能在大三上学期或更早的时间就开设该门课程。大学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地方,不同学生的兴趣或者进度也不一样,有些学生对科研兴趣非常浓厚,从大一开始就跟老师做科研项目,而有些学生直到大四毕业时才进实验室。因此,如果能将该门课程设置成不限制年级的选修课,让学生自己根据需求选修更好。

三、《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授课教师

承担科技论文写作这门课程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熟知文献检索系统;熟知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优秀的专业英语功底;对某一科研领域的深入研究。因此,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教授最佳。由于教授的科研以及指导学生任务较重,他们可以穿插几次讲座形式的讲课,将其多年宝贵经验在较短时间讲述给学生。此外,让从知名大课题组毕业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的年轻博士教师担任此门课程的具体讲解尤为合适,因为他们刚经历了学生阶段科技论文写作的学习及实践过程,已经有文章发表或者即将发表,能够掌握最新的投稿期刊要求。

四、《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讲授内容

1. 论文的选题与谋篇。

做科学研究之前首先要选择课题,选择前沿题目,容易出高水平文章,但是做起来比较难;选择大家都做的题目,实验好做,但是创新性少,文章档次不高。本文在此介绍三种常见的选题方式。课题选定,就要下载文献。教会学生如何利用Web of Science为科研服务,并掌握本领域主要期刊及其影响因子以及分区。对高质量论文学会使用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进行管理。阅读文献是进入科研课题的主要途径,文献阅读要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尤其是发现好的句子、写法、图表、灵感以及自己想到的创新点;对主要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述。阅读完文献,应该对自己做什么有一个整体设想与结果预测,论文需要做几部分实验或者计算,考虑哪些影响因素,预计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与老师沟通论证后,开始实验或者计算来验证科学假想。如果实验失败,先自行分析原因,与导师讨论,查看文献,探明原因,再改进或放弃。如果结果可行,进行写作前的准备,包括论文大纲、图、表、讨论点及结论。

2. 学术性科技论文撰写。

学术性科技论文的撰写是本门课程的重点。我们将一篇学术性论文分解开来,逐一介绍论文题目、作者与单位、摘要与关键词、引言、实验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以及参考文献的写作。题目部分主要介绍题目的概念和作用、基本要求、文字要求,并举成功题目为例。作者与单位部分介绍作者署名的意义、作者署名顺序、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作者单位标署的注意事项。摘要和关键词部分主要介绍摘要的概念和作用、应包含的内容、分类、写作要求、撰写技巧。关键词部分介绍关键词的作用,选择关键词应注意的问题。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引言的概念和内容、写作要求、主要写法、注意事项。实验与方法部分主要介绍实验试剂的规格、制造厂家等,描述检测方法、所用仪器,方法的写作规范,实验过过程程的的描描述述。。结结果果与与讨讨论论部部分分主主要要介介绍绍对对结结果果的的要要求求与与注注意意事事项项,,对对论论证证的的要要求求与与注注意意事事项项,,表表格格的的编编排排,,图图片片的的制制作作。。结结论论部部分分主主要要介介绍绍结结论论的的基基本本内内容容、、格格式式和和注注意意事事项项,,结结论论与与摘摘要要的的区区别别。。致致谢谢部部分分主主要要介介绍致谢的原因、对象、语言要求。参考文章部分主要介绍参考文献的作用,引用规则,数目要求,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学位论文、专利等文献的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文中的标注格式等。

3. 其他类科技论文的写作。

首先介绍学位论文的写作。学位论文虽然与科技论文写作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内容还是类似的,因此我们没有用大量篇幅和时间来讲毕业论文的写作,主要按照本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讲解基本格式要求及毕业论文答辩注意事项,同时展示一些历年毕业生论文及答辩PPT的范文,评价其优点和不足。其次介绍综述的写作,包括综述的类型、特点与作用,文献综述的写作条件。最后介绍专利的写作。专利和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两种表现形式,但是二者写作规范和流程差异较大,因此专利写作的介绍较为详细,包括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专利申请的审批阶段,申请应提交的文件;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说明书、说明书附图的一般要求与写法;说明书撰写中的常见错误。

4. 科技论文的文法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表现形式,科技论文更不能出现文法方面的低级错误,这是编辑和读者都非常忌讳的。这些文法细节包括标点符号的规范,英文与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区别;物理量的国际标准,数字的规范表达,单位的前后一致;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独立结构、单复数以及缩写的规范;字体、字号、段前空格、段落间距等。

5. 论文的投稿与发表。

首先要选择投稿期刊,综合考虑稿件主题与期刊所规定的范围、论文水平、期刊的声誉、出版时滞、影响因子等选择合适的期刊。选定期刊后,仔细阅读作者须知或者投稿指南,按要求进行稿件录入及排版。之后,再准备稿件之外的材料,包括投稿信、推荐审稿人、创新性说明、图文摘要等。投稿材料完全准备好后,进行在线或者邮件投稿。经过一定时间,会收到审稿结果,主要有直接录用、改后录用、改后再审、退稿等几种情况,着重讲述如何处理“改后录用”的稿件,退稿稿件的处理对策。

五、《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讲授方式

课程将采取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介绍引言写作时,首先从理论上介绍引言的概念和内容,引言的写作要求,引言的主要写法,引言的注意事项。然后从美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学会、Elsevier、Springer、Wiley五大数据库各选取一篇代表性文章,通过与学生一起剖解学习文章的引言,以此进一步强化前面讲述的理论知识。同时将科学网、知社学术圈等网站上关于科技论文写作的优秀博文截图到课堂的PPT上,引导学生养成浏览科学类网站的好习惯。

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考察方式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百听不如一练。为使学生能真正领会到科技论文写作的要领,必须引导学生亲自实践。《科技论文写作》也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问,没有谁敢说按照自己的规则,肯定能写出最好的论文,虽然大致思路相同,但不同人的体会各有千秋。因此,老师每讲完一部分,要布置2~3位学生去查阅文献,在下一堂课上课前,让这几位同学每人用3分钟的时间,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再讲一遍科技论文的每一部分如何写作。虽然《科技论文写作》实践性强,但是其中一些基本的规范性、通识性的知识还是需要掌握。比如常用的文献搜索网站、几大著名数据库、学术性论文的基本组成部分、参考文献格式、致谢内容等。因此,在课程结束时,采取笔试考试形式来考察大家对必备知识的掌握。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就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文献检索与自主创新能力。化工专业每年有20多名本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科研论文以及专利的写作,毕业论文质量也大大提高。希望该门课程也能够在理工科其他专业展开,成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都可以选修的课程,使更多同学受益。

摘要:科技论文写作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而现今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因此,我们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选修课程,并在化工和环境专业进行了教学实践。本文就《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宗旨、开设时间、授课教师、讲授方式、讲授内容以及考察方式进行了探讨,为后续更多专业开设该门课程提供经验。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科研创新能力,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宏伟,董培,段姚尧,董瓅瑾.高等院校全面开设“科研论文写作”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J].中国医学高等教育,2009,(4):77-78.

[2]王荣,秦江敏,林平.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对军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作用[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5,29(3):208-210.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缩略语 篇8

采用国际上惯用的缩略语。如名词术语DNA (脱氮核糖核酸) 、RNA (核糖核酸) 、ATP (三磷酸腺苷) 、ABA (脱落酸) 、ADP (二磷酸腺苷) 、CK (对照) 、CV (变异系数) 、CMS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IAA (吲哚乙酸) 、LD (致死剂量) 、NAR (净同化率) 、PMC (花粉母细胞) 、LAI (叶面积指数) 、LSD (最小显著差) 、RGR (相对生长率) , 单位名缩略语IRRI (国际水稻研究所) 、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 等。对于文中有些需要临时写成缩写的词 (如表及图中由于篇幅关系以及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而写起来又很长时) , 则可取名主要词首字母写成缩写, 但需在第一次出现处写出全称, 表及图中则用注解形式在下方注明, 以便读者理解。

谈科技论文写作的格式及规范 篇9

1 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

论文的写作构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论文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针对这几个方面谈一些具体的问题与规范化写作。

1.1 题名

在日常审稿工作中, 发现很多稿件的题名不明晰、不简练, 不能紧扣论文的主题思想。

题名是论文的缩影, 拟好题名至关重要, 论文题名应该简明、具体、确切, 要用最恰当、最准确的词句来表述论文的特定内容, 要简明概括论文的要旨。

题名是论文内容的总体概括, 应简短精炼, 准确得体, 标题不宜超过20个汉字;命题应便于检索, 有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且容易认读, 尽量避免使用非文字性的表述, 如数学公式, 缩略词、字符、代号等。中英文题目应一致。

1.2 作者署名

署名要完整, 作者署名不仅仅是签署作者的姓名, 还要有作者单位的全称、所在地区或城市 (要注意的问题:如果单位名称里包含有具体的城市, 则应标书所属的省份;如果单位名称包含所属省份, 则应标书单位具体所在的城市;不属上述二者, 应标书所在的省份和城市。) 、邮政编码。

英文译名应按汉语拼音习惯书写, 姓在前, 名在后。作者单位的英文翻译书写后面要加注中国 (China) 。

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 不同单位的作者应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用角标加以标识。

目前接触的稿件中, 有部分稿件签署的不完整, 不规范。这样会影响到作者和其他科技人员的沟通和交流, 也不符合论文规范化的要求。

1.3 摘要的撰写

摘要的编写推荐使用报道性文摘, 只涉及主要的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及结论等方面的内容, 不做自我评价。

摘要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及浓缩, 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 内容无需添加评论和解释, 应具有独立性, 并且要拥有文献的主要信息。要做到使读者不阅读文献的全文, 就能获知论文的要点及重点内容, 以便确认有无必要阅读正文。

根据国家标准及《科技书刊标准化》关于科技论文摘要的编写要求,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编写摘要应根据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重要方面进行编写。应涉及到文章的主题范围、理论、原理及结论等方面的内容。 (2) 摘要内容不必涉及科学研究的背景资料及信息。 (3) 摘要编写的文字内容应控制在 (中文摘要) 200字左右, (英文摘要) 150个词左右。 (4) 缩略语、简称等内容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写出 (中、英文) 全称;不能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内容。 (5) 摘要中出现的数据应是最重要或是最关键的数据。尽量不列数学公式, 不能出现表格、插图等内容。 (6) 摘要的文体格式应采用第三人称。不应使用“作者”、“本文”等出现在摘要的开始位置。 (7) 不使用引文, 在证实或否定了其他作者已出版的著作的情况下除外。

1.4 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是论文的检索标志, 是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语言词汇。关键词是从其题名、文中标题和正文中分离出来的, 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类别: (1) 《汉语主题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 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2) 直接从文章内容中抽出来的, 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3) 词形简练、概念明确、实用性强的自由词。

关键词的作用便于文献索引和检索。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以3~5个为宜。

关键词的排列应区分其代表的含义。第一位的关键词代表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或其所属三级学科名称;位于第二位的关键词应列出文章的研究成果名称;第三位关键词是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第四位关键词是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的名称, 或者在题目中出现的重要的名词。其余的则是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它关键词。

1.5 引言

引言的作用是简要介绍论文的背景及概况、涉及文献主体方面的技术现状及要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意义、方法和范围等。

在具体写作时, 层次标题“引言”一般省略不写。

1.6 正文的撰写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要做到论点鲜明, 论据可靠, 数据准确, 文字精练, 内容科学、先进、实用, 具有创新性。应充分阐明和提出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要达到目标的整个过程, 要强调和突出一个“新”字。论文写作因涉及学科、选题及研究的具体内容, 其写作形式亦有所不同, 但主要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设计路线、技术方案、数据资料、理论分析、论点和结论等。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1) 选取数据要实事求是, 严肃认真; (2) 分清主次, 层次分明, 要抓住核心问题, 图表设计要合理, 能用文字表述的内容尽量不使用图表。图坐标必须标注符合规定的标准符号、单位, 采用Excel等相关软件生成的图应保存为图片格式插入文中, 建议采用jpg格式的图片, 文中的表格要使用三线表。计量单位、符号和缩略词应按国家的规定标准执行。

1.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 对前人发表的著作或论文进行相关的学术方面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参考文献是文章的组成部分, 凡引用他人著作或论文中的论点、方法、数据等, 必须在文中出现的地方加以标注, 同时在论文的结尾列出参考文献目录。其作用是借此体现作者的实事求是态度, 证明论文引用的科学依据的真实性、广泛性, 同时也反映出论文的技术起点和深度。著录的作用主要是把论文作者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结论加以区分, 体现作者对被引用者的尊重;参考文献还能起到对同类科技发展现状的二次索引作用。

参考文献的编写应执行GBT7714-2005国家标准及 (CAJ-CD) 规定, 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 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 编码置于方括号内。同一种文献如在文中反复引用, 应采用同一序号标示。

2 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规范化标注

2.1 数据错误

论文写作过程中常见的数据错误: (1) 百分比变化幅度的表示不当。如把50%~70%写成50~70%, 前面的百分号一定不能省略, 50%是一个数字, 用小数表示是0.5, 50%~70%写成小数表示:0.5~0.7, 而50~70%则是50~0.7, 显然是错误的。 (2) 减少、下降、缩小用“倍”表示不科学。目标量向下变化不用“倍”表示, 缩小1倍就是0, 缩小1倍以上就是负数。正确的表述方法应该用“分数”或“百分数”。 (3) 以万 (亿) 为单位的数值或具有相同幂次的数值进行范围标注时, 省略了万 (亿) 或幂次。如把“6万~8万”写成“6~8万”, 把“6×103~8×103”写成“6~8×103”, 此类书写方法为错误。 (4) 百分数相比较时把绝对值和相对值搞错。如a%和b%两个百分数, a%比b%高出的绝对值应为 (ab) %, a%比b%高出的相对值应为 (a-b) /b×100%。 (5) 将商品用量与化学物的有效成分用量混为一谈。 (6) 比较2个数值时把除的分母搞错。

2.2 单位标注问题

目前科技论文写作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面积的单位和浓度的单位, 面积单位“亩”和浓度单位“ppm”已经废止使用。组合单位应一律用负指数表示, 如“kg/hm2”应写成“kg·hm-2”。

图表中涉及到单位时应进行规范化标注, 如“产量 (kg) ”应写成“产量/kg”;“浓度 (mg/L) ”应写成“浓度/mg·L-1”。在表格的右上方统一标注单位时, 应注意书写格式。如“单位:m3、kg、mg·L-1”应写成“单位m3、kg、mg·L-1”, 单位的后面不要加冒号。

2.3 其他问题

除上面两种最常见的情况外, 还有其他一些需注意的问题: (1) 选题不具新颖性、独创性, 缺乏创新。 (2) 图、表相互重复, 表格制作不规范, 对应关系不明晰; (3) 文章主题没有突出重点、结构欠清晰、层次标题不规范, 文章内容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 (4) 英文或希腊文正斜体不分、字母大小写问题、黑白体和上下角标问题。举例说明角标问题:如“XXX[1、2、3]”, 方括号内的1、2、3表示参考3条引文文献。标准写法应为“XXX[1~3]”。引文文献超过3个以上, 取两头的数据, 中间加“~”表示, 如果只有两个, 中间用逗号, 示例“XXX[1,2]”。如果是引用多个文献, 相邻超过3个的中间用“~”, 其余的一律用逗号。如引用“1、3、6、7、8、10”, 规范的标注为:“[1, 3, 6~8, 10]”, 如果是“1、3、6、8、10”, 则应标注为“[1, 3, 6, 8, 10]”, 不能标为“[1~10]”。 (5) 论文层次标题编号混乱。层次标题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写, 不同标题层次请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得使用“ (1) , (1) , (一) ”等进行层次标题编号。多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如“1”、“1.1”、“1.1.1”。 (6) 文中公式是否需要编号的问题要视需要而定, 若文章后面需要加以引用说明则应进行编号, 否则不需要编号。 (7) 作者简介标注不规范。作者简介的规范性标注为:“姓名 (出生年月-) , 性别 (民族“若为汉族可省略”) , 籍贯, 职称, 学位, 简历及研究方向 (任选) 。”。 (8)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是指文章的资助背景, 属文章题目注释的一种, 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名称应按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 多项基金项目中间以“;”隔开。特别注意的是要写明基金项目的编号。 (9) 以下3类文章必须要有中文摘要及中文关键词: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 包括综述报告;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 (科技)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1]。试验研究类论文须有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10) 撰写的论文应标识文献分类号, 标示标准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标注, 一般情况下只标识1个分类号。

除上面10个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参考文献的规范化标注, 参考文献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读者了解文章所论述的技术起点和深度有一个全面的导引作用, 同时对文献所论述的主要论点起到全面的二次索引作用。

下面谈下参考文献的标准化标注。根据GB3469标准的规定[2], 参考文献的类型用以下单字母方式进行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采用字母“A”进行标示;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采用单字母“Z”标示。

为便于作者进行规范化标注, 下面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的规范性编排格式:

(1)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类型。标准写法:“[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可选) .”。示例:“[1]火树华.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2)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 年, 卷 (期) :起止页码.”。主要作者超过3个以上, 在标注时取前3位后加“等”字, 姓名用逗号分隔, 第3个姓名和“等”字之间要加逗号。示例:“[1]刘桂丰, 庄振东, 由香铃, 等.杂种落叶松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比较分析[J].植物研究, 2003, 23 (2) :195-197.”。

(3)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

(4)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 出版日期.”[1]。

凡涉及未公开发表的科技学术内容不得引用, 如内部资料等。年份书写要完整, 如:2006年不能写成“06年”。

3 结语

撰作科技论文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 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在选题上要有创新, 没有新的观点及成果, 文章就没有价值。写作论文要会包装和总结。首先, 撰写的论文要符合规范, 要有合理的形式与结构;其次要善于寻找和发现问题的创新点, 善于表达。文章写作要思路清晰, 层次合理, 条理分明, 逻辑性强。

以上根据编辑审稿的工作经验, 对论文的写作格式、常见问题以及写作规范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供科技工作者写作论文时参考。

参考文献

[1]CAJ-CD B/T 1-1998, 中国学术期刊技术规范[S].

基层作者科技论文的写作误区 篇10

1 科技论文文体的认识误区

1.1 科技论文与科技文章的范畴区分

科技论文是以科技成果为对象, 采用科技语言、科学逻辑思维方式, 并按照一定的写作格式撰写, 经过正规严格的审查后才能公开发表的论文[1]。创新性或独创性, 理论性或学术性, 科学性和准确性, 规范性和可读性四方面的有机统一, 是科技论文的本质特点。科技论文报道的主要研究成果应是前人 (或他人) 所没有的, 无新的观点、见解、结果和结论, 就不成其为科技论文。至于某一篇论文, 其创新程度可能大一些, 也可能很小, 但总要有一些独到之处, 总要对丰富科学技术知识宝库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科技文章是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书面表述, 也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科技文章的写作文体多种多样[2], 按照写作目的和作用可分为学术类、应用类、科普类、新闻类四大类, 其中主要是科技论文、科技报告、科技情报和科技应用文, 四大类之间有交叉、兼有的情形。

虽然科技论文从属于科技文章, 但创新性和学术性使得科技论文与其他科技文章区别开来, 科学性又使得科技论文区别于一般性议论文和其他非科技文体。所以科技论文不应与科技讲座、实验报告、工作总结、科技报告等同, 也不能与科技新闻、科技通讯、会议讲话、产品介绍、科普知识宣传等同。当然, 科技文章更不能与科技文学作品混为一谈[2,3]。

基层科技作者长期受行政事业氛围和科技公文的影响, 文体感固化, 对科技论文的体裁认识模糊, 论文创作中很容易夹杂行政公文和其他科技文章的表现形式, 或直接将技术工作总结、开题报告、科普文稿等当成科技论文, 甚至把科技时事报道、科学发展规划枉作科技论文, 混淆了科技论文与其他科技文章的区别与联系, 陷入文章体裁即文体的写作误区。

1.2 科技论文种类与科技期刊报道范围的异同

基层作者或是科学研究人员, 或是技术推广人员, 或是技术管理人员, 也可能是技术产品开发人员, 所以撰写的论文种类可以是学术性的, 技术性的, 指导性的, 科普性的, 或综述性的, 以及管理性的[4], 选题的范围广或可交叉重叠。论文创作的多样性, 使得作者对文章体裁的掌握和文体感的把握更加困难。因为不同种类的科技论文都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与规范, 而且不同类型的科技期刊有其不同的征稿简则, 同一类型不同期刊的相同或相近栏目又有其个性化的编辑特色与写作要求, 文章的体裁不对路, 文风不相称, 或不伦不类, 自然难以发表。

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 2005年我国共有科技期刊5287种, 其中学术类期刊3685种, 技术类期刊1090种, 科普类期刊235种, 指导类期刊214种, 检索类期刊163种。尽管诸多的科技期刊种类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论文发表平台, 但并不像想象的那样, 科技期刊刊登的文章都是科技论文, 而实际上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才是科技论文的主要报道媒体, 且不是所有的栏目。所以, 基层作者必须锁定适合自己专业技术工作的期刊种类, 和适合自己写作层次的科技期刊, 判断写作题材的类别和报道的范围是否属于科技论文的范畴, 来进行论文及其它科技文章的创作活动[6,7,8]。

2 科技汉语的表达误区

2.1 与公文、文学语言的差别

不同文体在长期的使用中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定式。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 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 其语言特点为准确、简练、平实、生动和清晰[9,10]。公文语言的本质是指导命令的语言, 凭证依据的语言, 法规约束的语言, 宣传教育的语言, 因而主要特点是严肃、准确、质朴、简明、规范、富于逻辑;文学语言的本质是塑造形象的语言, 艺术加工的语言, 传达情感的语言, 审美独创的语言, 因而主要特点是生动、形象、创新、优美、飞扬、富于情感[11]。

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有议论、叙述、说明三种, 不适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就是指能够确切地表达内容, 使读者能够正确无误地理解, 毋须形象地去描绘;简练, 即简明, 凝练, 不说废话, 不堆砌词藻;平实, 就是以平等的态度去说服人, 实事求是, 不打官腔, 不胡编乱造;生动, 是指语言新鲜, 活泼, 有感染力, 不失语言美;清晰, 是指文字通顺, 叙述清楚, 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基层作者的文稿常常打上了行政文书的烙印, 领导讲话式, 满纸命令式, 借题发挥式, 标语口号式, 穿靴戴帽式, 或者语言表达口语化、随笔性, 不然就是文学修饰, 但求形式美。如来稿“调整养蚕布局, 加强蚕病防治”一文, 从题名到各级标题公文语言十足, 文中更有"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传染性蚕病的罪魁祸首……发现病死蚕及弱小蚕要及时隔离, 尽快淘汰, 绝不能心慈手软, 更不能听之任之"句子, 作为科技文章, 其措施是得力的, 语言使用无疑是通顺的, 但不符合科技论文的语言规范, 结果是要么退修, 要么退稿。

2.2 语法应用上的差别

科技汉语的语法主要包括汉语词类、句子成分和句式三个方面[12]173-189。科技汉语的表达不该受外语表达习惯的影响, 应正确区分词性和正确使用词组及专业术语, 做到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语句表达繁简适当, 句式变换自然得体。撰写科技论文是为了交流、传播、储存新的科技信息, 倡导使用规范性的语言, 而不宜随意采用习惯用语和地方方言, 更不能生造术语, 自造词汇, 让读者费解或产生歧义。

“说话干脆、办事干练”是基层工作者的优良作风, 但作风不等于文风。在科技论文的文字表达中不讲究章节段落的完整性, 层次结构的逻辑性, 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句子成分的合理搭配性, 标点符号的功用性, 虚词、关联词的连缀性, 一味追求“日常化”、“通俗化”、“简单化”, 就会使文章失去生动性和创造力, 变得干瘪无味, 犯下语法错误与逻辑错误, 与科技论文的表达方式格格不入。譬如, 将上例中的题名改作“多批次养蚕布局调整后的消毒防病工作”, 例句改作“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传染性蚕病的根本原因……发现病死蚕及弱小蚕要及时隔离与淘汰”, 更正了语病, 去掉了惊人之句, 语言表达才不失准确和精炼。

2.3 修辞手法上的差别

修辞手法的运用, 可以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 是记叙文、文学作品常用的写作方法。科技论文也提倡使用修辞手法, 但修辞的使用要符合“明确、通顺、平匀、稳密”的原则[1,2,3], 以消极性修辞手法为主, 即主要使用调整结构、选择词句、处理详略的修辞方法, 很少使用比喻、设问、对偶、排比、引用、对照等积极性修辞方法, 不适用借代、比拟、夸张、双关、移就等修辞方法。

在科技论文的短语、句子陈述中, 结构修辞主要用来调整平行、分化长句、处理分合, 选择修辞主要用来正确切分词语、选择词语、选择词语的次序、选择句子的格式, 详略修辞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 消极的详略修辞主要用来避免重复、避免多余、和避免苟简[12]190-201。修辞手法的运用应建立在深厚的语言功底之上, 滥用修辞, 只会使科技文章面目全非, 如同上例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传染性蚕病的罪魁祸首"这样不恰当的比喻一样。

学术性论文是科技论文中的奇葩, 专业性强, 科学严谨, 平实规范, 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从语言表达来看, 学术论文是运用自然语言和专业术语及专业性图表、符号表达内容的, 一般不使用积极性的修辞手法。

2.4 技术表达上的要求

科技论文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表达方面, 还体现在技术表达方面, 包括名词术语、数字、符号的使用, 图表的设计, 计量单位的使用, 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等。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 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GB/T 3100 ~ 3102-1993《量和单位》系列标准, 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这些常用标准与规范贯彻于各个期刊的征稿简则或投稿启事中, 学术类期刊、技术类期刊还纷纷制订了自己的个性化写作要求。然而, 基层工作者学习与领会不够, 写作或修改时得过且过, 仍沿袭以往习惯, 技术表达上错误百出, 不仅降低了论文质量, 而且增加了编辑加工的难度和工作量。这样的文稿, 即便是内容很精彩, 也可能被尴尬退稿。

例如, 对于土地面积, 其单位不应使用已废弃的市制单位亩、顷等, 而应使用km2 (平方千米) 、hm2 (公顷) 、m2 (平方米) 及其十进倍数或分数单位[13]。然而, 尽管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已发布、实施了20多年, 但在书刊报纸上, 在统计报表、建设规划乃至一些行业标准规范中, 沿用非法定单位的情况依然比较普遍地存在, 给科技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 凝固了基层作者的错误认识。

摘要:分析了基层作者的工作与写作环境影响, 指出了基层作者科技论文写作的两大误区, 围绕科技论文的特点与写作规范, 探讨了科技论文同科技文章的区别与联系, 阐述了科技汉语同公文、文学语言的差异, 提出了把握科技论文文体的原则和方法, 剖析了基层作者文字表达上的错误, 依据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着重强调了科技论文的技术表达要求。

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分析与对策 篇11

一学术不端现象表现

(一)雷同现象

目前学术界,科技论文雷同现象十分严重,近年一些机构陆续开始使用中国知网研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通过上传Word电子文稿,系统自动检索比对,可以检测出所检索论文和已经发表的国内文献的重合程度,并可以与原文献直接比对。(1)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09年给各期刊社发的《关于试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删除学术不端文献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函》提到,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研发部门经过初步检测统计,在3200家期刊编辑部累计上传检测的92万多篇稿件中,仅文字重合率在30%以上的文献竟多达近10万篇。(2)某水产科学类刊物利用该系统对288篇来稿进行检测,发现“重合率31%~50%的论文28篇,51%~95%的论文34篇,≥95%的2篇”。某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利用该系统对1240篇投稿进行检测,发现“重合率40%~50%的论文141篇,重合率50%以上论文269篇”。(3)本刊为省级综合性医药期刊,笔者2009年起,采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论文初审阶段,对本刊部分作者提供的电子版投稿进行检测,发现有问题的投稿171篇,重合率30%~50%的90篇,重合率>50%有81篇。这些文章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①全文抄袭:重合率>50%可以界定为全文抄袭,有81篇,占雷同论文的52.6%(90/171)。由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还未成熟,对于英文和表格、图片重合无法发现,重合率超过50%的文章,大多可以界定为全文抄袭(许多是仅改动资料中的数据和个别文句)。这里还包括作者将几年前发表过的文章,改变文题,增加一些例数的现象。②部分抄袭:重合率为40%左右的文章,多为部分段落抄袭。例如论文的病例资料是真实的,其他内容(包括前言、方法、讨论)均抄袭。③不规范引用文献:这种现象多见于重合30%左右的作者。一些作者不规范大量引用文献原文,却没有按照引文规范要求加引号,甚至连文献出处也未注明。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文章的引言和讨论部分。④使用前人的研究方法:这种现象多见于重合30%左右的作者,重合多出现在方法部分。科研工作允许采用前人的方法,在文中只要简要提及方法名称,再写明文献出处即可;但一些作者在论文中重复详尽地描述已经公知公用的方法,导致雷同现象。

(二)杜撰虚假学术论文

当前学术界造假之风的蔓延是惊人的。笔者综合相关文献报道及审稿专家反馈,总结常见的论文造假现象:(1)凭空捏造:作者为了文章的新颖性,获得新的选题,凭空捏造研究设计和数据,按希望达到的目标,捏造实验结果。例如,近年震惊世界的韩国黄禹锡造假干细胞事件,他的造假论文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笔者在审稿中也发现,一些论文报道当地不存在的疑难病例和采用作者单位不具备的先进的仪器设备治疗疾病。有论文病例资料前后矛盾,错误百出,编辑咨询时,临时篡改资料数据。(2)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修改数据:一些研究得出阴性结果,与作者预期的阳性结果不符,作者便修改实验数据,严重违背事实,有的作者修改统计学结果,以求预期的阳性结果。(3)部分不真实:由于许多期刊社对专家投稿、基金论文比较重视,对参考文献数量和发表年限有一定要求,某些作者为了尽快发表论文,就出现将知名专家挂名为作者,虚拟基金项目和参考文献等现象。

二原因和危害分析

(一)学术不端现象存在的原因分析:

1.人才评价体制的不完善: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人才评价中存在简单量化倾向,经常以论文发表的数量而非质量来评价人才,是对科研人员的误导。科研工作是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来之不宜;但由于论文发表的数量关系到科研工作者的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以及下一步研究经费的来源,所以部分科研人员在研究没有实质进展的情况下,根据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伪造数据,杜撰论文。

2.社会各界的认识误区:不少人表示可以理解甚至同情学术不端的作者。有一个案例,被侵犯版权的作者居然为学术不端者作证,表示被告为合作者,证明被告没有剽窃其作品,而法院一审判决居然颠倒是非,判原告刊登声明,向学术不端者道歉。因为社会各界普遍对学术不端认识不足,一些行业抄袭成风。

3.论文署名不严肃:部分专家科研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书写论文,让学生代劳,没有研读论文,直接署名。一些年轻作者为了论文受到期刊社的重视,也经常把某些知名专家挂名为作者。

4.期刊社审稿力度不够:部分编辑有认识误区,对学术不端现象不重视,认为文责自负,或者迷信权威,不注意引文规范,对论文没有严格把关。由于科技期刊专业性强,涉及学科范围广,编辑无法精通各个学科,审稿力度有限,无法发现某些作者精心杜撰的虚假学术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未研发出时,编辑和审稿专家只能利用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利用关键词查询雷同现象,很容易遗漏学术不端论文,这也使部分作者怀有侥幸心理,抄袭捏造论文。

5.灰色的论文产业链,利益链: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见论文代写发表的网站广告。编辑在审稿时,遇到抄袭论文,向作者查证,不少作者表示论文是请人代写的,自己并不知情。可见有灰色的论文产业链,利益链存在。一些非法机构聚集一批信息检索能力较强的写手、枪手,拼凑或捏造论文,并卖给作者。而一些刊物,以盈利为目的,只要作者付费就予以发表论文,也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

(二)学术不端现象的危害:

1.不良的社会影响:科技论文专业性强,涉及学科范围广,容易在各行各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例如,“黄禹锡捏造干细胞研究,甚至吸引了许多韩国妇女竞相为他的研究捐献卵子”。这种造假已经涉及伦理学领域,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他行业造假,危害也是长远的。

2.对期刊发展的不良影响:对期刊而言,发表了学术不端论文,会导致读者对期刊的不信任,不利于期刊的长远发展。

3.从科学长远发展而言:学术垃圾产生,浪费资源,误导人群。雷同造假之风愈演愈烈,科学发展将停滞不前。

三对策

1.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改善评定人才的标准,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委员提出,“改革相关的科技奖励制度,例如,减少奖

励数量,延长评奖周期,使获奖项目真正体现中国科技发展的水平;建立与不同科研领域特点相应的人才评价标准,并延长评价周期,给科研人员较宽松的工作环境;提高人才评定门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与聘用制度”。

2.加强科研人员道德风范与诚信制度建设,建立惩罚制度:(1)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应积极介入,加强科研人员道德风范与诚信制度建设,媒体积极宣传。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2010年12月8日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的文件中,在出版能力(二)内容评价部分,已经把“学术诚信度”列为刊物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该文件强调,“将具体考察期刊编辑出版的学术论文是否恪守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对抄袭、剽窃等不规范现象是否做到有效控制”。该评估体系和期刊年检核验挂钩,将决定评分最低的百分之十几的刊物退出,影响到刊物的继续生存,相信对维护科研诚信能起一定作用。相关机构建立惩罚制度,对学术不端者给予通报、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暂缓或取消其申报高一级职称的资格,甚至予以停职处理。(2)高校设立科研诚信教育课程:科研人员大多由高校培养,可以将科研诚信教育课程纳入高校教育必修课程。

3.单位源头把关:单位对论文严格把关,出具介绍信。目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仅限于编辑部和少量相关职能部门使用。建议将学术不端系统使用范围扩大,让更多机构的科教部门可以拥有使用权,初筛雷同论文,避免其投稿。

4.期刊社加大审稿力度:编辑在审稿时对于选题和参考文献较陈旧(近5年文献少)的论文,更应提高警惕。(1)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推广和改进:提倡更多期刊社对来稿采用此系统,并积极反馈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其研发机构,协助他们改进,研发出可以识别英文、图片、表格的新型系统。(2)运用审稿专家资源:本刊建立了审稿专家数据库,请学科专家对论文审稿,严格把关。(3)编辑自身提高:编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加学术敏感性,提高辨别真伪能力。(4)加强与作者的交流:和作者积极交流,提出审稿中的疑问,及时发现问题。例如,国外一些主要医学杂志,要求每位作者陈述他们在研究中所作出的贡献。

5.斩断灰色产业链:政府介入,利用法律手段,斩断灰色产业链,避免论文枪手这种不正当职业的存在。对质量不过关的刊物,予以停刊整顿处理,目前期刊界已经开始试行末尾淘汰制。

6.规范化版权保护制度:目前国内已经有版权保护机构,利用法律维护作者的利益,向学术不端者追讨经济补偿,并追究法律责任;但由于版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甚至民间存在一些非法机构借机勒索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进一步规范化。

7.利用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全民监督和揭示学术不端行为: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微博客、百度贴吧等新兴媒体手段发展迅速,全民均可成为记者。对于顽固的学术不端现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监督和揭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微博客、百度贴吧曝光学术不端行为。在全民监督的氛围中,学术不端现象将无所遁形。

科技论文摘要的功能 篇12

摘要的主要功能是:⑴使读者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现代科技信息浩如烟海, 读者检索论文题名后是否会继续阅读论文的其他部分, 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进行判断。⑵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 文摘杂志或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 (或稍作修改) 而直接利用, 从而避免他人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随着全文检索光盘的出现, 期刊上网, 摘要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内容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可以这样说, 摘要质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利用情况和期刊的知名度。

——摘自《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

上一篇:激发部落的力量下一篇:湖南外经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