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科工作流程

2024-08-29

质控科工作流程(共9篇)

质控科工作流程 篇1

南阳卧龙医院医院质量管理工作流程三级质量控制全面质量控制质控科质量安全指标监管各级质量控制监管医疗制度落实医疗质量控制医务科技术常规操作规范医疗管理质量病历质量护理制度落实二级质量控制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部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技术常规操作规范每月、季度督导检查每月、季度评价分析质量管理简报反馈院感质量控制院感办病区感染管理重点部门感染管理合理用药管理药学质量控制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医学装备部医疗设备管理临床维护管理一级质量控制病区质量控制小组病区质量控制小组医疗、护理、院感、设备、以及患者安全等全面质量管理2017年1月第一次修订

医院质控科工作总结 篇2

2015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以及各科室的协同配合下,质控科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强调通过病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现将去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完善病历质量管理体系

1、在医院支持下,完善了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建立了病案管理多科协作联动机制。

2、根据工作需要,聘任了一批资深院级质控专家,分内科片、外科片协助医院进行病历质控管理。

二、加强病历质量系统管理

1、内部细化管理。

明确质控科责任意识,每个人负责一定数量的科室病历质控的全面管理;重新明确任务分工。

2、重新制定并实施新的质控管理办法。

充分调研医院质控管理需要,从今年5月份起,每月组织进行终末病历质量点评一次,邀请院级质控专家、二级医生共同参与点评。全年共组织8次病历点评;每月组织全院环节病历督查,全年共组织8次全院环节病历督查,随机抽取本部、南北院所有临床科室环节病历,全面检查科室病历环节质量。

3、加强对科室二级医生质控能力的考核。

对二级医生质控工作提出要求,每月完成一定数量的病历复阅任务,并坚持定期考核,将每科室二级医生质控工作考核情况及时公示,与个人考核、科室考核挂钩。

4、强化病历质量环节控制。

每月检查病历25—40份,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科室整改;通过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及时查阅环节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科室。

三、坚持定期考核,及时通报,注重反馈总结和提高

1、及时通报、公示。

每月坚持对科室病历质控情况进行全面通报,通报内容包括各科室病历质控情况、病历单项检查、IV级病历通报、科室与个人缺陷排名、最差病历、护理质控通报等情况通报,每季度进行优秀病历评选,以上均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给予奖罚。全年发布质控通报、通知共92例,奖罚28次。特别在甲级率考核中,经过努力,全院甲级率由原来的81%上升至目前92%。

2、加强督查,注重持续改进。

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督查,如院长查房、夜查房、核心制度督查、环控督查、处方点评等,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公示,并检查改进效果。医院每月完善医院质控管理工作并定期总结反馈。出台院级质控专家管理的相关文件,并召开院级质控专家会议4次,召开全院二级医生、质控员会议2次,明确质控管理要求,总结科室质控工作情况。

3、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病历质控相关工作会议。

参加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会议4次,对病历质控工作进行全方位点评;组织并参加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会议2次,对相关问题提出讨论并明确病历归档日期;积极参加2015年市质控中心组织的病历质量控制培训班学习;为新入职员工讲授病历质控知识。

4、加强病历质控继续教育。

全年对新入院医生32人完成处方权申请的病历质量把关考核;对晋升副高职称的28名医生完成病历质控考核和培训工作。

5、举办全院病历竞赛。

为庆祝院庆95周年,9月份举行全院病历竞赛活动,内科片、外科片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6名。

医院质控科工作总结 篇3

质控科在这一年里质控科紧紧围绕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和加强医院质量管理”为工作为重点,着力持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核心开展工作,建立与完善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文件、制度、方案、标准等系列资料的制订、撰写、编辑、印制、辅导、落实、督查工作。

编制了我院首部指导书籍4部,工作手册1部,记录册3部,简报1份,实施方案1部,评审任务分解书2部,组织框架图1幅。以及本年度完成的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我科做了相关系列工作及编制书籍如下:

1、编制了《xx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文件汇编》,该书共七章,372页,39万余字。包括内容,涵盖了医疗、护理、感控各方面的质量管理组织制度20项,质量控制的计划与方案15个,质量检查标准66项,附表30各等等。为全院的各方面工作提供支持指导和保障作用。

2、编制了《xx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汇编》,该书153页,23万9千字,收集了卫生部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26部,包括了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帮助医院人员懂法普法,为我院的各方面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3、编制了《xx人民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流程与流程图“上册、下册(护理分册)”》两部,该书共九章,526页,500余幅图,2万5千余文字说明。此书涵盖了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医院管理控制体系、医院行政医疗、护理、门诊、院感染、中医、后勤、设备质量管理控制流程与流程图以及医院应急预案流程与流程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医院的流程控制。

4、《xx人民医院科室质控与持续改进记录手册》,此手册要求各科室填写科室简介、科室人员基本情况,1-12月科室日常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控制与持续改进记录和医疗控制的工作总结等方面,用于评估各科室全年工作情况,是科室主任的`指导用书。

5、《xx人民医院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和《xx人民医院临床科室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能够及时的报告和登记危急值。

6、《xx人民医院质控科医疗质量控制调查记录本》

7、建立与编辑了《医院医疗质控简报》,对各业务部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的部门提出改进意见,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在医院相关部门进行公示。

8、编制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图。

9、完成其他系列质控文件材料等工作。

(二)在创建等级医院方面,我科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xx》的基础上,编制了如下书籍:

1、《xx人民医院评审工作任务分解书》,此书将各章节的任务要点具体地分解到承担部门、配合部门、负责领导,并列出了评审要素、

评价要点、评审标准和相应的检查方法。

2、《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手册20xx与xx人民医院评审工作任务分解书》的合订本,以便于指导医院各部门与操作之用。

3、《xx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实施方案》,该书讲述了我院各个阶段的实施步骤、工作方法、具体措施和相应医技临床科室必备的资料要求。

(三)、为能够及时反映各科室存在的问题,督导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我科每月月初向各职能科室搜集质量管理控制与持续改进工作总结报告,根据各科室上报的信息,结合我科抽查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反馈意见,并与每月质控简报一同发至全院各临床、医技、业务职能科室。

2016年质控科工作总结 篇4

质控科

为保证我院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经院里研究决定成立医院质控科。医院成立医院质控科以来,以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为依据,紧紧围绕医院工作重点和目标,认真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制度,扎实推进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与医院质量管理相关条款,根据医院领导和质量管理要求制定质控科工作职责、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制定医院质控科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制定医院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并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通过。

二、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和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质控科与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院感办以及病案室等部门协作,对医院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指标。医疗护理一级质控管理、归档病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上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检查结果汇总、分析、下发整改通知书,并以质量管理简报形式进行反馈,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

三、负责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工作,对医疗质量管理一级质控标准进行规范并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

四、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制定2017年度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委员会通过。

五、存在不足:人员配备不足,管理经验欠缺,特别是医疗、医技质量管理标准不掌握,质量管理工作仅限于形式,内涵质量要求不严格,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从深度上推进质控工作的全面开展。

2011年医务质控科工作总结 篇5

2011年医务质控科工作总结

2011年医务科、质控科、病案室在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严格以“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要求强化科学管理,以“六讲两树一促”和“三好一满意”为准则,落实十五项核心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力度等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保证了全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医疗工作任务,现将2011年医务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疗质量管理

1、住院业务工作指标完成状况:

(1)全院9个病区,编制病床数220张,实际平均开放床位314张/天,收住院病人11338人次,比上年同期(7824)增长3514人次,增长44.9%,出院11107人次,比上年同期(7444)增长3663人次,增长49.2%,病床周转率50.4/床,结转395人。

(2)住院手术2752人次,住院急危重症抢救600人次,成功率95.4%,麻醉2752人次,病房药房调配处方143368人次。

(3)完成临床路径16个病种,入径537人次,出径516人次。

2、门急诊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门诊总人次124516人次,门诊手术1113人次,麻醉1113人次,急诊科抢救人206次,成功率91.74%。120接收病人957人次,转送病人117人次,门诊药房调配处方131720人次,中药房调配 1

处方13059人次。

3、医技科室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放射科摄片17441人次,检查阳性率52.5%,CT 检查17735人次,检查阳性率76.8%。检验138719人次,病理检查2700人份,细菌培养药敏试验2700人次,成份输血41.67L,成份输血率为100%;功能科超声检查17315人次,检查阳性率58.75%,内镜检查治疗3571人次,心电图、动太心电图检查14363人次;

二、严抓医疗质量管理,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2011年医务科继续加大十六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特别是定期不定期参加临床科室查房工作,医务科深入到临床科室,定期参与科室交班、三级查房,对科室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使我们在加强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在面对科室的危重症患者的重点督查方面,首先要求科室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医务科备案后及时到科室了解患者病情、查阅病历后,具体安排全院或科室内会诊,组织会诊人员和时间并参与会诊全程确保会诊质量,医务科组织全院专家会诊、病案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术前讨论34人次,这样就为科室节约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患者的治疗上,有效提高了科室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率,降低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提高了医疗质量。

三、规范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医务科不定期到科室抽查环节病历,每月不定期到病案室抽查终末病历。在环节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医务科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包括大中型手术的术前讨论、危重症患者讨论的书写质量,依法执业,医嘱执行记录,合理使用抗菌素等,为加强合理使用抗菌素的管理,医院以镇医发(2011)31号文件印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实施方案》下发临床科室贯彻落实。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在现场督查反馈的基础上追踪检查,对反馈后未及时更正的医师实行个人见面谈话、现场培训。

四、医疗安全管理

切实把保障医疗安全作为我院医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日常工作中将核心制度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从源头和细节上消除不安全隐患,对危重患者及有纠纷苗头的患者实行跟踪式管理,即接到科室上报信息后,从过去单一的备案工作扩大到亲自到科室了解患者的情况,组织并参与会诊,并在终末病历中再次检查会诊和讨论的书写质量,杜绝因病历书写失误而产生的隐患。同时在总结出现过的医疗争议中,加强对病情告知的督察力度,严格要求临床人员在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对填写不完整和空白告知书的医务人员严格按照“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处罚。

质控科坚持定期不定期深入科室进行质量检查,全年共查运行病历500份,归档病历409份,经评价统计如下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治愈好转率

甲级病案率

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

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手术分级管理

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入院3日确诊率

剖宫产率 99.50% 97.45% 96.57% 100% 99.00% 0.00% 100% 84.90% 99.12% 45.46%

病案工作卓有成效:

1、病案管理人员每周三主动下科室收集病历,确保病历及时归档和安全性,并能做到及时逐一登记,整理归档管理,无病历丢失现象。病案室收录病历9771份,录入率86.17%。

2、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的病历查阅、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及记录,严格规范病历查阅、复印或复制管理。全年共接受病人查阅、复印病历资料1602份。

医务质控科共处理医疗争议7 起,经市医学会鉴定 1起,协商解决5 起,分析原因为医患沟通不到位,缺少相应临床检

查是发生争议的主要原因。

五、临床路径管理:

按照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我院从六月份开始启动了临床路径管理,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管理管理领导小组,举办临床路径管理培训二期,培训了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省、市有关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培训临床医护人员241人次,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遴选临床路径管理病种151种,编写了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流程及临床路径管理表,启动16种,进入临床路径管理总病人数537人次,完成临床路径管理516人次,发生变异11人次,医务科每月进行检查考核,上报信息,从检查分析得出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了医疗质量,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六、三基培训、人才培养、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务科协助院领导制定适合医院的短期和中长期人才培训计划,为医院储备人才。

1、加强三基培训,提高基本技能

根据“人才兴院,管理强院”的建院精神,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基本技能,突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今年医院集体“三基”培训3次,共参加254人次。操作考核254人次,合格率100%,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共组织两次院外急救演练,培训了2010版《心肺复苏技术》。树立“严格管理、严密组织、严谨态度”的管理理念,“三基三严”训练从每一份病历,每一张处方抓起,落实质量检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做到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检查相结合,质量检查与考核评价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考核,加强了医护人员的自身技能、信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危、急、重症患者抢救的应变能力。

2、2011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全院医护人员参加北京大学华

医网继续医学教育学习251人,人均取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25.4分,医务科组织全院医务人员举办“三基”培训班三期四班,参训考核239人,培训考核合格率为98.5%。参加3个月短期培训学习16人,半年以上进修8人,3、2011年免费接收基层医疗机构进修人员14人,接收大学实习生17人,代县卫生局举办妇产科医师培训班一期培训13人。

4、三基读本编写:院领导安排医务科负责组织编写《三基读本》,除编写本科《三基读本》6万字草稿外,还负责了临床、医技、总务、信息19个科室《三基读本》初稿修改审定工作,现基本定稿出书。

七、医改及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工作:

1、考察学习,3月份由李书记带队赴子长、镇安县医院学习医改先进经验到四川绵阳参观学习电子病历。4月份两人参加了卫生部在杭州市举办的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管理培训班学。医院从9月份开始装电子病历软件,医务负责电子病历模板编写和审定工作,编写和审定了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知情同意书等电子文件700件,现在正式运行。

2、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医务科负责了临床、医技科室的岗位人员职责和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节编写工作并下科室全部征求意见,经研究确定了医疗质量考核细节,八月份开始试运行,第四季度正式执行,考核兑现。

八、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

完成了2010年对口支援的3个卫生院任务,实施支援项目9个,已完成任务9个,培训进修4人。九月份接受了新的对口支援渔渡中心卫生院、盐场镇卫生院和托管大池卫生院任务,十月份由院长带领工作组人员深入3个卫生院现场考察调研,十一月初医院组织3个卫生院院长和医院相关人员召开了对口支援和托管座谈会,研究对口支援和托管方案,制定了对口支援和托管实施方案,现在正在实施之中。

九、存在困难:

1、医务、质控科专业人员少,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深入科室调研督查少,很多管理工作不到位,需配专业人员1人。

2、临床科室病人增多,执业医师较少,达不到基本标准,现在紧缺执业住院医师12人(内科8人,儿科2人,外科6人),由于人员紧缺,诊疗工作不到位,存在很多医疗安全隐患、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经过一年的坚心工作,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12年初将制定较为周密的工作计划和管理方案并认真落实。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抄送:院领导

医院质控科XX年工作总结 篇6

质控科工作总结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XX年质控科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医院工作重点,对医疗质量进行了有效管理。

一、积极备战二甲复审工作

.为了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二甲复审目标,使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科认真学习标准细则,逐条梳理,积极开展自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认真查漏补缺,抓好工作落实,并指导科室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本科室复审达标计划及相关资料准备工作。

2.增加诊疗科目:根据《xx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和相关文件要求完成我院:心血管内科专业、肾病学专业、免疫学专业、胸外科专业、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烧伤外科专业、整形外科专业、重症监护、计划生育专业、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妇女保健科;新生儿专业、小儿普通外科专业、小儿骨科专业、小儿泌尿外科专业、小儿胸外科专业、小儿神经外科专业;临床心理专业、结核病专业、重症医学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生化检验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介入放射学专业、放射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科;等48二级诊疗科目申请、申报、审核工作。

3.根据《xx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取消第三、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x卫办医(XX)x号文、《xx卫生及省委办公室关于加强第三、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x卫办医政(XX)x号文规定要求,完成我院血透技术、关节镜、小儿外科、骨关节镜、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等未开张的新技术和以开展的三级以下鼻科内镜诊疗技术;三级及以下腹腔镜子宫及附件诊疗技术、宫腔镜诊疗技;三级及以下经尿道、腹腔镜诊疗技术;三级及以下腹腔镜肝脏、胆道、胃肠诊疗技术、乳腺腔镜诊疗技术;二级以下胃镜、结核镜诊疗技术的申请、备案工作。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推进“十四项核心制度”落实工作。要求各科室要相对集中时间,组织全体科室人员认真学习14项医疗核心制度内容,做到人人知晓,自觉运行和严格执行。在制度学习的基础上,各科室认真查找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落实核心医疗制度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体制机制、技术、理念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整改措施。质控科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指导,督促各科室认真自查。

2.环节质量检查:每月不定期到医、护、技各科室进行质量检查,对各科室临床危急值实行动态监管,开展绿色通道,细化会诊转诊流程,增强科室之间合作意识。抽查运行病历书写质量,如病历完成的及时性、各项记录内容的完整性、三级医师查房等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围手术期医疗文书的书写等,抽查医技科室检查报告书写等、及时反馈查出的问题,及时督导改正。

3.终末质量检查:按照《xx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每月对各科病历质量进行检查,至少抽取每个科室每位管床医师一份病历,对发现问题的病历进行认真总结、分析、评价,将结果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整改。对临床各科室除病历外的医疗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如业务学习情况、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科室周质控工作记录、危急值处理等。

三、落实专项检查、推广临床路径

根据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规范》、《临床路径实施计划》及相关文件规定,每月对我院55个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一类切口抗菌药物应用、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专项检查工作,检查结果在科主任例会中进行通报并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奖惩。

四、组织学习、加强培训

认真完成XX年所有申报的继教项目,今年以来,对了我院所有继续教育对象,医、药、护技人员546人,完成省级、市级继续教育办公室审批的15个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并按照上级要求完成所有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分学习。为每一次院内学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做好记录并授予相应学分。积极配合医学会完成本的继续医学教育讲座。我院广大干部职工按照上级要求全部参加并完成了市卫计委、市医学会、县卫生局安排的各项继续教育项目。完成XX年的继续教育项目申报工作。

五、完成政府指令性工作

.我院做为医师定期考核委托单位,为了加强医师执业管理,规范医师执业行为,提高医师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xx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我院制定《XX年医师定期考核实施方案》并安排部署医师定期考核的具体工作、组织协调及实施。XX年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共分为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本机构医务人员考核阶段,第二阶段为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计生医院、铁甲医院、矿区医院等101个委托单位的医务人员进行考核阶段。全年共完成医师定期考核共569人次,对一般程序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笔试、进行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医学文书书写(按《xx省病历书写规范细则》),并将所有考核人员全部信息录入医师定期考核联网系统,圆满完成XX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2.依据《XX年城乡对口支援协议》,共派出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医疗小组开展各项工作。派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耳、口腔科、检验科、急救等共12个专业的20名医师驻守7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帮扶工作,实行轮换制,每位医师连续下乡最少6个月。并且免费接收帮扶的各个乡镇卫生院的人员进学习修、培训。

由于南佐镇卫生院内科、中医科建设薄弱,我院针对其薄弱科室情况制定专家团帮扶计划。对南佐镇卫生院进行团队帮扶,首先了拟定团队帮扶名单,并制定专家坐诊、义诊排班表,严格按照专家坐诊、义诊排班表定期对南佐镇卫生院进行专家坐诊及多种形式的义诊活动,派出专家、医疗小组到各个乡镇开展义诊活动,宣传卫生常识发放宣传资料XX余份,义诊6000余人次。

通过对口支援工作,提高了受援卫生院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能力和提供卫生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了受援医院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各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常见病诊治,使基层卫生院的转院率明显下降。

六、存在的问题

病历质量管理仍然是医疗质量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医疗管理质量中的难点,出院医嘱、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术前讨论、术前小结等内容描述简单,三级医师查房流于形式,缺乏内涵知识及临床指导意义,运行病历不能按时完成,会诊记录及检验申请单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科室质控人员对科室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不够重视,检查出的问题未及时跟踪追责,致使有些问题出现屡查屡犯现象。

在下一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基础质量、环节质量检查为重点,狠抓问题的改进与制度的落实,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质控科工作流程 篇7

荣成市儿科、儿童保健科质控中心工作会议在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召开

通讯员 姜欢 报道近日,荣成市儿科、儿童保健科质控中心在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由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肖华志主持,来自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教授何守森、荣成市人民医院、荣成市中医药、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荣成市妇幼保健院等医院的多位儿科主任、专家参加了会议。荣成市儿科质控中心主任肖华志汇报了儿科质控中心的组织架构、工作制度、职责以及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提出2018的工作计划。各位专家对荣成市的儿科事业充满信心,畅所欲言,重点就质控中心的工作内容、活动形式、质控标准等积极建言,包括对儿科医师的临床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培训、儿科临床薄弱环节与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等。本次会议进一步细化儿科质控中心组织架构,落实了儿科质控中心本工作具体内容。来自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儿科专家何守森教授最后寄语各位参会专家,希望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利用儿科质控中心搭建的平台,积极加强荣成市儿科专业的交流合作,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具有荣成特色的儿科质控体系。

医院质控科年终总结 篇8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医院质控科年终总结》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2014年质控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4年质控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根据医院政治部通知及部领导指示精神,现将质控科2014年上半年完成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半年来,认真贯彻院党委提出的“强化品质年”的总要求,围绕质控科提出的2014年“1〃10”计划,在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上狠下功夫,基本上有效有果的完成任务,人人各司其职。不断加强科室人员培训和工作能力提升,认真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办法,其

中参加了2次全国相关学术会议,同时科室利用交班会、书刊杂志的相关论文等方式交流学习。接待友好单位参观学习2次,互相交流学习,运用学习成果,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改进质控方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一是,继续狠抓培训教育,质控科先后进行2次新进医师的岗前培训教育,深入临床一线授课,邀请著名专家教授全院授课等,打牢基础,稳固基石,逐步强化医疗品质。二是,常态化狠抓病历质量控制。2014年一季度全院共计出院27306人次,范文写作质控科通过下科室现场检查、住院总医师抽查等多种方式,共抽查运行病历8270份,抽查率为%;发现问题13508条,平均每份病历存在问题条。终末病历质量控制中,质控科组织专家对2014年1-3月10日全部死亡病历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共计检查死亡病历88份;同时,组织各个科室二线医师及住院总医师进行了出院病历抽查,共计抽查560份。另外,协助各级医师完善运行、出院病

历1500余份。三是,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及全院会诊42次,参与科室质量

与安全管理团队活动5次等,充分体现“走动式管理”,适时深入科室进行个案质控、全程质控,与科室主任、专家教授及各级医师交流如何提高医疗质量相关行为,提高执行力。四是,认真落实院级持续改进项目,力推取得成效。

二、主要工作

(一)以“标准”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1、为了规范和促进医院医疗质量培训教育工作持续性、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系统性、有效性的进行,在拟草《医疗质量缺陷培训教育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病案质量控制管理实

施办法(试行)》、《科室首席质控专家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基础上,多次征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各委员及质控专家的意见及建议,反复进行修改完善,提高其合理性和可操

作性。

2、根据医院质量考评办法,质控科对《医护质量考核办法》中部分考评细则进行了修订,完善考评项目,使考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客观性。

3、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结合科室工作计划,于4月10日召开病案管理委员会。会上,各委员针对《病案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相关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及建议。同时,就我院目前的病案质控办法、影响病历质量的因素、提高病历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PDCA循环步骤等进行了学习与讨论,让科室质控小组更好的开展科内病历培训及质控工作。

4、为进一步加强病历内涵建设,提高病历质量,质控科于5月14日

—22日举行了优秀病历展评活动。展评活动共计展出本院优秀病历10份,外院优秀病历5份,参展医师及学生达800余人,参展率大于93%。另外,参展人员还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为质控科进一步做好病历质控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5、质控科邀请院内著名专家何作云教授于6月18日晚进行全院授课,针对科室各级医师讲解了 “入院记录诊断的正确填写”,同时对如何当好一名医生进行了传经送宝,反响强烈。

6、更新质控医师队伍,持续发挥有效作用。改变以往医院聘请模式,由科室自行推荐质控医师,同时融入去年优秀住院总医师,共同强健质控队伍力量,有效发挥质控作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二)全程管控,常态化督查

一是,根据《医护质量考核办法》相关标准及要求,质控科每月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病历书写质量、满页打印、48小时病历错误信息修改情况、科室每月自查运行(出院)病历≥10%、科室甲级病案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开展情况、培训教育考核等,保证医疗质量安全落实到质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同时汇总考核情况,及时上报至医疗科。二是,每季度定期组织临床专家教授、住院总医师及部分职能科室,全面检查出院病历、死亡病历质量。三是,坚持通报讲评制度,充分发挥“两会”曝光效应,将发现的问题通过院周会、住院总医师例会进行通报,范文TOP100反馈性的促进全面质量的持续提高。上半年共计周会通报3次,住院总医师例会11次,每次形成纸质讲评材料,不定期进行例会内容传达情况的抽查。四是,根据住院总医师管理规则,每月对住院总医师进行了常态化

考评,包括会诊情况、科室质量督查情况、参加住院总医师例会情况等。五是,常态化深入科室督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组织临床质控医师每月下科室进行一次现场督导病历质量,发现问题现场整改。

(三)落实专项检查,认真整改

1、根据文件的相关要求,积极做

好迎检准备,督促科室做好对标、自查及整改工作,同时配合迎检办公室做好医院自评、总结分析等工作。

2、主动、积极、创新地做好“回头看”及整改工作。根据“回头看”检查方案,质控科对临床科室病历质量进行对标抽查,形成总结分析报告,上报品质办。同时做好本科迎检准备,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对病历质量对标检查存在问题也及时反馈回临床科室,督促科室整改。

3、积极配合医保科做好迎接重庆市医保专项检查工作。协助医保科工作人员对2013年1月以来的出院病历及现行运行医保病历进行抽查,思想汇报专题主要针对医保危重患者、24小时重复入院患者及10日内重复入院患者情况等内容。

(四)以“牵牛鼻子式”管理,积极推动科学化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为了更好的发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作用,质控科选取试点科室,与联络员座谈交流,共同探讨团队活动的项目选取及开展方式,为持续改进科室医疗质量打下基础。

2、为加快医院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步伐,质控科积极配合信息科,协助组织临床医师到兄弟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做好电子病历的功能收集,提供病历质控需求,竭力完善新版电子病历功能,为今后的信息化电子病历质控提供高效、便捷的途径。

三、存在的不足

1、对部分常态化督查工作没有定期进行总结分析,效果对比不明显,不利于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2、每月质控科医疗质量考核方式较局限,考评数量值仍显不足。

3、培训教育工作开展不够,存在怕得罪人的心理,培训教育对象多局限于个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推动质控科的组织结构建设。继续推动质控科组织结构建设,强化组织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在新制度的落实上下功夫,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二是,充分发挥质控培训教育作用。切实执行培训管理办法,积极对符合培训的科室或个人进行培训教育,建立起高效、有效、成本低的质控模式。三是,争取在电子病历信息化质控上有新的突破。继续配合信息科完善电子病历及质控软件的完善,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质控效果。四是,继续抓好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的试点工作。与试点科室联络员紧密联系,座谈交流,积极、主动、创新的做好科室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五是,主动做好“回头看”整改工作。按照工作计划,科内自行进行“回头看”对标检查工作,做好总结分析工作,对科室及职能部门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督促整改措施;对本科的问题及时完善,力争创新性地开展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六是,做好持续改进项目工作。做到点面结合,常态化、长效化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七是,争取较好地完成领导及

机关交办的其他任务。对重大、重要事项及时请示汇报,积极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篇二:医院质控2013年度(1-10月)工作总结

医院质控2013年度(1-10月)工作总结

院部各位领导:

质控科在这一年里质控科紧紧围绕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和加强医院质量管理”为工作为重点,着力持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核心开展工作,建立与完善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文件、制度、方案、标准等系列资料的制订、撰写、编辑、印制、辅导、落实、督查工作。

编制了我院首部指导书籍4部,工作手册1部,记录册3部,简报1份,实施方案1部,评审任务分解书2部,组织框架图1幅。以及本年度完成的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结

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我科做了相关系列工作及编制书籍如下:

1、编制了《**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文件汇编》,该书共七章,372页,39万余字。包括内容,涵盖了医疗、护理、感控各方面的质量管理组织制度20项,质量控制的计划与方案15个,质量检查标准66项,附表30各等等。为全院的各方面工作提供支持指导和保障作用。

2、编制了《**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汇编》,该书153页,23万9千字,收集了卫生部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26部,包括了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帮助医院人员懂法普法,为我院的各方面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3、编制了《**人民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流程与流程图“上册、下

册(护理分册)”》两部,该书共九章,526页,500余幅图,2万5千余文字说明。此书涵盖了医院工作的各个

方面,包括医院管理控制体系、医院行政医疗、护理、门诊、院感染、中医、后勤、设备质量管理控制流程与流程图以及医院应急预案流程与流程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医院的流程控制。

4、《**人民医院科室质控与持续改进记录手册》,此手册要求各科室填写科室简介、科室人员基本情况,1-12月科室日常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控制与持续改进记录和医疗控制的工作总结等方面,用于评估各科室全年工作情况,是科室主任的指导用书。

5、《**人民医院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和《**人民医院临床科室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能够及时的报告和登记危急值。

6、《**人民医院质控科医疗质量控制调查记录本》

7、建立与编辑了《医院医疗质控简报》,对各业务部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的部门提出改

进意见,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在医院相关部门进行公示。

8、编制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图。

9、完成其他系列质控文件材料等工作。

(二)在创建等级医院方面,我科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的基础上,编制了如下书籍:

1、《**人民医院评审工作任务分解书》,此书将各章节的任务要点具体地分解到承担部门、配合部门、负责领导,并列出了评审要素、评价要点、评审标准和相应的检查方法。

2、《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手册2012与**人民医院评审工作任务分解书》的合订本,以便于指导医院各部门与操作之用。

3、《**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实施方案》,该书讲述了我院各个阶段的实施步骤、工作方法、具

体措施和相应医技临床科室必备的资料要求。

(三)、为能够及时反映各科室存在的问题,督导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我科每月月初向各职能科室搜集质量管理控制与持续改进工作总结报告,根据各科室上报的信息,结合我科抽查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反馈意见,并与每月质控简报一同发至全院各临床、医技、业务职能科室。

(四)、定期、不定期的对我院其他医疗质量方面等进行抽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整改,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

2013年10月

篇三:质控科工作总结(2013年)

2013年质控科工作总结

2013年创建三级医院,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摸索、不断学习、改进管理的方法思路,分析、理解、应用三级医院的条款标准,提升了管理技能;方向正确,思路清晰,管理有据可循。通过

三级医院的创建,全面提升了质控科对业务科室的检查水平,实现PDCA,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2013年质控科在院长、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全程监控;根据医院的总2013年创建三级医院,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摸索、不断学习、改进管理的方法思路,分析、理解、应用三级医院的条款标准,提升了管理技能;方向正确,思路清晰,管理有据可循。体发展战略,提出年度、年度内阶段性质控 重点目标、并为其制定考核标准;对年度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予以总结、提出整改建议、推动持续改进。

建立了一个由院长负责领导、职能科室参与全面监控,科主任、护士长实施管理,全员个个参与的二级质量监控体系。为使这一监控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医院调整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充实了业务骨干和管理专家;质控科按照三级医院的评审标准,结合质

量考核方案,对被检查科室的工作质量标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如临床科室重点查住院病历、诊疗常规、危急值、临床路径、单病种等;医技科室重点检查技术工作质量,报告单书写质量等,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科室。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考评,考评结果每月汇报一次,把医疗考核质量与奖惩挂钩。这样,有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医疗质量管理起到了保证的作用。

现将2013年质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督查科室质控小组活动。每周一至周三根据院发2号文件要求,对全院临床、医技、药械、麻醉科质控小组活动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科室质控小组活动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分析、评估及整改情况。重点检查科室根据质控方案自查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013年全院各科每月都进行了质控活动,对本科室存在的一些缺陷能够及时整改,随着创建三级医院工作的不断深入,医务人员思想理念发生着变化,不断认识

科室内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由被动向主动管理转变。质控科采取工作形式多样化(督导、检查、面对面沟通、征求各级医师意见),深入临床,倾听医务人员建议、牢骚,把这些作为工作的着重点,进一步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医技科室提供帮助与服务。随着创建三级医院工作的深入,科室质量

与安全小组增加了监管项目,涵盖24项内容:1)电子病历规范书写及内涵质量管理;2)临床路径管理;3)危急值管理;4)重点病人、重点病种管理;5)申请单、报告单检查;6)医疗核心制度管理;7)各项记录本规范书写;8)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9)手术分级管理(手术权限动态管理、大手术上报、围手术期管理)10)新技术、新项目管理;11)患者拟归档病历管理;12)合理用药及抗生素使用管控;13)重要医嘱更改、大型检查适应症异常辅助检查结果分析记录;14)输血质量管理;15)护理管理;16)医院感染管理;17)危

重病人管理;18)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管控;19)手术病人安全管理(手术病情评估、手术治疗计划、方案、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措施);20)手术质量评价(按《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12年版》进行评价);21)医疗安全管理;

22)病情评估制度;23)分析评价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CT、MRT、DR、DSA、CTA、ECT等);24)医师分级管理。

二、诊疗常规应用检查。通过对首次病程录、第一次上级医师查房、大型检查适应症及结果分析、日常病程记录的检查,对诊疗常规进行分析。重点检查疑难危重病历、危急值管理、临床路径管理、手术病历及新入院病历,发现问题,现场反馈,并责成被查科室制定出整改措施,限时整改。

三、医技科室质量检查。医技科室质量管理由于专业性强,专业内容

多,管理比较棘手,院领导把医技

科室管理纳入2号文件综合目标考核之中,那么职能科室跟进、加大检查督导力度。质控科每月抽查报告单书写、“危急值”管理等,抽查结果,现场反馈,并责成科室限时整改,医技科室质量管理已见成效。

四、麻醉科术后病人巡视管理。麻醉科质量管理由于专业性强,又是

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非常重要。对于手术病人术后要重点巡视呼吸情况、循环稳定、恶心呕吐、声音嘶哑、下肢肋力恢复、脊麻后头痛、尿潴留等。每月对在院的术后病人进行随机随访,考查麻醉科此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其检查结果纳入麻醉科综合目标考核。

五、药械科质控活动监查:每周督查药械科室对本科室的监管项目及

内容,参与临床抗生素规范化使用的检查、管理、指导工作。

六、《临床路径》实施的管理。根据淮北市卫生文件要求,我院自2010

年8月份到目前在部分临床科室

开展部分病种临床路经实施工作。成立了组织,明确了职责,根据我院实际,本着先易后难,选择诊断明确、手术或处置方式差异小,疗效确切无并发症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终未期尿毒症、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房间隔缺损、腹股沟疝、甲状腺腺瘤、自然分娩、计划性剖宫产、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11个单病种的临床路径。十月份又根据省卫生厅文件要求,增加了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的临床路径管理。此项工作分时间、阶段逐步深入,目前开展情况良好。经过近二年此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医务人员由于日常医疗工作较紧,而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按表单开医嘱填写表单,要与患者多次沟通等,增加了工作量,还有部分患者对临床路径管理认识不够瞧,认为限制他们使用药品、限制检查,可能会耽误他们治病等,因此,造成入经率偏低,入径完成率偏低。

七、“危急值”管理。“危急值”是指该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的指标;临床检验“危急值”是2009年患者重大安全目标管理的其中之一,是医疗安全管理的关健点,我院5个医技科室分别制定了“危急值”的项目及范围。辅助科室发现“危急值”后,应首先核查检验标本的相关信息,检查仪器性能有无异常,操作过程各环节是否规范,必要时重复测定检查,排除上述可能的异常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医护人员(住院病人通知病区护士,门急诊病人通知经治医生或分诊护士),有条件的嘱咐其在网络查看结果,并安排人员尽快送出书面报告(报告上加盖“危急值”印章)。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记录下列内容: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区及床号、危急值项目及检查结果、报告者姓名、接电话人员姓名、检查日期时间、通知科室时间(时间均应记录到时、分)、复检情况等备查。病区护士接到检查科室电话通知后,立即通知经

治或值班医生,同时在《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中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危急值项目及检查结果、电话通知人姓名、时间、通知经治或值班医师的时间、接到检查报告时间及送报告人员姓名等(时间均记录到时、分)。记录护士及经治或值班医师均应签署全名备查。经治或值班医师接到通知后,及时对“危急值”予以相应处置,将处置情况记录于病程记录,并报告上级医师。病程录中应记录上记录上级医师对危急值的分析处置意见,要进行追踪观察并记录在病程录中。危急值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医技科室与急诊科之间的矛盾,针对此现象,通过应知应会内容检查提问,绝大多数医务人员都能背诵,掌握危急值的管理制度与流程。

八、学习、解析三级医院标准

通过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学习及解析,心中更明了,思路更清晰。把

三级医院的标准作为日常工作的尺度,通过督导检查及全院医务人员的

同努力,使我院的医疗质量跃上新台阶,为晋升三级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2012年9月11日院部召开动员大会,正式进入创建三级医院阶段,本部门条款解析,按照条款进行督导检查,建立资料盒,针对条款准备资料,在创建的同时,提升质量管理,保障医疗质量,顺利完成三级医院评审检查。质控科工作得到专家认同。

九、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体系

1、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对质量监控网络进行调整,2、完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责任制,3、制定全面医疗质量控制方案、考核标准及检查流程,4、将医疗质量检查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核中。使医疗质量管理纵横交织,网络覆盖面广,辐射到每个角落,进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质控科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部门之一,分管医院医疗质量控制。2013

年质控科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并围绕医院等级评审,大力推进医疗质量水平的提高,为全院医护人员创建了一个有序、规范的工作环境,为病人提供了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为医院的效益做出了贡献。

质控科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二甲复审相关知识(质控科) 篇9

《质量指标及管理》

第一部分: 主要质量指标要求

一、医院功能任务 1.平均住院日≦10天。2.床位使用率≦93%。

3.重症医学科占医院总床位的占比≧5%。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比例≧40%。

二、医院服务

1.主管的职能部门熟悉急诊科的人员配备要求; 急诊科人员配备:

⑴.急诊科固定1年以上的急诊医师≧70%; ⑵.急诊科固定1年以上的急诊护士≧80%; 2.诊疗专项要求:

⑴.急诊会诊患者30分钟内获得专科会诊率不低于95%。⑵.严重外伤(颅脑、胸、腹腔大出血,其它威胁生命的需紧急手术者)手术在30分钟内到达手术室的比率≧70%。

⑶.急救设备完好率100%,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有应急调配机制。⑷.急诊人员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合格率≧95%。⑸.相关负责人对创建“平安医院”主要内容的知晓率≧90%。

三、患者安全

1.医嘱、处方合格率≧95%。

2.术前准备制度落实,执行率≧95%。手术核查、手术风险评估执行率≧95%。

3.高危药品必须专柜、加锁管理,有全院统一的“警示标识”,符合率≧95%。

4.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95%。5.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95%。

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1.在岗人员“三基三严” 培训覆盖率≧95%。考核合格率≧95%。2.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知晓“医疗技术管理要求”。

3.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知晓“医疗技术风险处置与损害处置预案和流程”。

4.上级医师对住院患者诊疗方案核准率≧95%。5.医师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知晓率达100%。6.病历甲级率≧90%,无丙级病历。

五、手术治疗、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

1.手术、麻醉医师分别对“手术、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知晓率100%。

2.知情同意书签署规范,内容完整,合格率100%。

3.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比例≤30%。4.手术记录和病程记录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合格率100%。5.手术离体组织的送检率100%。6.麻醉医师继续教育达标率≧95%。

7.患者麻醉前评估与讨论的病历记录完整性100%。8.麻醉医师参加手术安全核查并签字率100%。

9.对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和流程,麻醉医师知晓率必须达到100%。

10.全麻患者的监护和处置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病历记录完整率≧95%。

六、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

重症监护患者入住、出院符合指征≧90%。符合重症评估标准≧40%。

七、中医学科、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1.中医临床科室病床使用率≧85%。,病房中医治疗率≧70%。,甲级病案率≧90%。

2.住院患者康复治疗、训练过程记录真实、准确、完整、规范,符合率100%。3.康复治疗有效率≧90%,技术差错率≤1%,病历及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90%、设备完好率>90%、平均住院率≤30天。

八、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1.抗菌药物品种≤35种。

2.药房出科的药品质量合格率100%。

3.静脉用药处方合格率>99%,二级库、帐、物符合率>99.9%。4.处方药品通用名使用率≧95%。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6.门诊患者抗菌素使用率≤20%。7.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0%。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9.随机抽查处方与医嘱结果签发医师与授权管理名单符合率≧95%。10.临床药师按有关规定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相关工作的时间≧80%。

九、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检验报告时间规定 1.急诊检验报告时间规定 ⑴临检项目:≤30分钟

⑵生化、免疫常规项目:≤120分钟 2.平诊检验报告时间规定 ⑴临检项目:≤30分钟

⑵生化、免疫常规项目:≤1个工作日 ⑶微生物常规项目:≤4个工作日 3.时限符合率≧90%。4.检验报告合格率≧95%。

(二)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范,标本合格率≧95%。

(三)检验仪器设备规范操作的合格率≧95%。

(四)POCT项目比对≧95%。

(五)实验室人员建立化学危险品的管理

1.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完整、规范;化学危险品溢出与暴露的应急预案完整、规范。

2.相关人员对制度和预案的知晓率≧95%。

十、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

1.病理专业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人员≧90%。

2.病理常规诊断报告准确率≧99%。,5个工作日内报告发出率≧95%。3.病理报告单签字与授权文件符合率100%。4.病理标本交接制度与流程相关人员知晓率≧95%。5.病理常规切片的优良率≧98%。

6.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95%。,石蜡切片诊断准确率≧95%。7.病理设备运行完好率≧95%。

十一、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及时、规范,审核制度与流程规范而建全,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参加人员覆盖率≧80%。

2.大型X线设备检查阳性率≧50%,CT检查阳性率≧60% 3.有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率的统计学的汇总及分析;诊断符合率≧90%。

十二、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1.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制度,输血科与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制度等相关知识知晓率100%。

2.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100%。受供血者血型复查率100%,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100%。

3.临床输血记录合格率和保存完整率100%。4.受血者输血前按照相关规定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检查必须达100%。

5.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监管的反馈率必须达100%。

6.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执行率达100%。7.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率100%。成份输血率≧90%。红细胞使用率≧80%。

8.细菌培养阳性率≧30%。

十三、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1.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考核合格率≧95%。

2.随机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5%。洗手方法正确率≧95%。3.医院消毒供应物品、清洗消毒及灭菌符合规范与标准要求,合格率100%。

4.医院相关人员对医院感染爆发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知晓率100%。5.住院病例记录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医嘱符合规定≧95%。

十四、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 1.病案室非相关人员<20%。

2.病案首页诊断填写完整,主要诊断的正确率100%。

3.出院病历在2个工作日内归档率≧95%,7个工作日内归档率100%。4.新员工岗前培训和住院医师三基训练覆盖率≧95%,病历书写考核合格率≧95%。

5.院科两级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病历质量,住院病历总检查数占总住院病历数的≧70%,病历甲级率≧90%,无丙级病历。6.“住院病历首页”各项信息的正确率≧98%。

十五、护理管理与持续改进

1.护士对薪金和福利待遇的满意程度较高,每年离职率≤5% 2.机动护士占护士总人数达16.6%。

3.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占比≧98%。4.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发床位比,不低于0.4:1。5.ICU护士与床位数比达到2.5~3:1。6.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不低于3:1。

7.母婴同室、新生儿科护士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1:0.6。8.绩效考核方案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方便护士查询,知晓率≧80%。9.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相关管理人员知晓率≧80%,护士知晓率100%,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位。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覆盖率100%。

10.对重点环节(包括患者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围手术期管理、安全管理)有应急预案。相关护士均知晓(知晓率100%)11.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ICU)知晓各个工作区域功能及要求,并有效执行

12.择期手术“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际执行率100%.13.手卫生执行率达到100%.14.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的执行率100%.十六、医院管理

1.管理人员对本部门、本岗位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知晓率100%。

2.职能部门人员对本部门、本岗位管理责任目标知晓率≧80%。3.各部门管理人员、各科室负责人对医院的规划目标以及本部门、本科室的计划任务知晓率≧90%。

4.医院定期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参加法律法规、管理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人数≧80%。每人每年不少于12学时。5.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比不低于1.15:1 6.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总人数≧70%。7.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50%。

8.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不低于0.4~0.6:1.9.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占应培训人员≧70%。10.全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达标率≧95%。

11.有水电气等后勤保障及食品安全事件、安全保卫的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演练一次,有记录、有总结和持续改进。12.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和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院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特殊部门的消防演练;以上均应有记录、有总结和持续改进。全院职工熟悉消防安全常识,掌握基本消防安全技能,知晓报警、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会使用灭火器材,能自救、互助、逃生,按照预案疏散患者。

13.医院监控安全有效,监控设备完好率100%。

14.特殊设备年检合格,并公示年检标签,定期进行培训教育,有三级安全教育卡,完好率100%。

15.医院使用的计量器具100%有计量检测合格标志,100%在有效期内。第二部分: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主要要求

一、医院质量管理知识

1.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职责:

⑴.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质控护士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科室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

⑵.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职能部门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全面质量控制工作,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并组织落实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

⑶负责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实施;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方案)并落实;制定本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培训计划并实施。

⑷对本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运用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⑸每月对科室质量与安全进行检查,对相关质控指标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并在全科通报。

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各项工作要做到记录及时、规范,并定期向医院反馈本科室质量控制工作。2.常见的质量管理方法:

PDCA,循环规律方法,计划---实施---检查---处理。3.常见的质量管理工具:

七种:鱼骨图,排列图,检查表,趋势图,柱状图,散点图,饼状图。4.医院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⑴院级: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药事与药物治疗管理委员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⑵科级: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本科人员必须了解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成员、职责、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计划、质量标准与相关管理制度、质量检查记录、质量监控指标分析、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项目。

二、医院医疗方面常规知识 1.临床路径:

⑴.临床路径的定义:由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对特定的诊断和治疗,做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其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品质。

⑵.本科室的临床路径的管理和开展的病种?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的各级的职责?

根据各科的具体情况回答。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疗事故的等级:

依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3.患者的权利主要有哪些? ⑴.享有基本的医疗权。⑵.享有自主权和决定权。⑶.享有知情同意权。⑷.享有保密和隐私权。⑸.享有监督权。4.患者的主要义务和责任 ⑴.如实提供病情有关信息。⑵.积极配合检查、治疗。⑶.避免将疾病传播给他人。⑷.尊重医务工作者和他们的劳动。⑸.支持医学科学的发展。5.医生的权利

⑴.医疗权;包括诊断权,疾病调查权,医学处置权(含处方权),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权,选择合理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方案权。

⑵.医学继续教育权。

⑶.医学研究权;患者自愿接受新的诊疗方式时,或流行病学、家族遗传病史调查时,应当实事求是地积极配合医务工作者。⑷.人格尊严权。⑸.合法的工资待遇权。6.医生的义务

定义:是指医生对患者、社会所负的道德职责; 具体来说:

⑴.医生必须承担诊治的义务。⑵.解除痛苦的义务。⑶.解释、说明的义务。⑷.保密的义务。

⑸.社会义务;如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发展医学科学等。7.死亡病例讨论何时进行?

凡住院患者死亡病例讨论,一般应在患者死亡后一天内召开,最迟在患者死亡后一周内进行;

特殊及其意外死亡病例,不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都应该及时单独讨论(当日完成),并报/备医务科和院级领导。8.院内病区间急会诊必须多长时限内到达? 10分钟内。

9.交接班制度中所说的“三交接”是什么? 床头交接、口头交接、书面交接。

10.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的不同,手术分为哪四级?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11.简述医疗技术分类 医疗技术分类分为三类,即:

第一类---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临床科室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技术。第二类---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和/或风险较高,需要申报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是指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的医疗技术。(克隆、干细胞移植、中枢系统手术戒毒、器官移植、变性手术、断骨增高等)12.临床用血审批制度

⑴.备血量在1600ml 及以上,必须科主任审核签字,报医务科审批后送输血科备案。⑵.特殊成份,血小板、白细胞、洗涤红细胞、新鲜红细胞等,因其保存时间短,必须注明确切的输注时间,不得随意更改。

⑶.特殊成份一经制备,患者(患方)必须承担相应的费用,经治医师需告知患者(患方)并签字同意后谨慎申请。13.常规的主要输血质量管理知识 ⑴.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⑵.完善输血前检查、基本的生命体征、血尿常规、出凝血功能、肝肾功、电解质、感染四项等,输血前评估。

⑶.输血知情同意书规范并归入病历。输血记录规范于病历中。⑷.输血治疗后应检测患者的血常规以明确疗效,并检测相关指标明确不良反应,在适合的时候检测感染四项,输血后效果评价规范于病历中。

⑸1600ml 及以上输血,要求有输血科会诊,并有书面会诊记录。⑹手术输血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和术后记录中出入量必须完全一致。

1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⑴.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⑵.尽早查明感染病原,依据病原种类及其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⑶.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应用。⑷.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等制定。15.药物使用管理

⑴.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下达医嘱,药师统一摆药。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及抗菌药物的处方权、调剂权经考试合格,审批通过后获得。

⑵.医生开具处方需注意诊断与用药相符。⑶.医生、药师在处方指定地方签“留样签名”。

⑷.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医生应按授权级别使用抗菌药物。⑸.超说明书使用药物必须经审批同意并备案后,方可使用。16.简述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 ⑴.在手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在麻醉开始时给药;

原因(机理)-----手术切口局部组织中已经达到足以杀死手术过程中侵入切口细菌的抗菌药物的有效药物浓度。

⑵.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于手术中给予第二剂。⑶.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

⑷.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要求医院总的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30%。17.那些科室会出现“危急值”报告?

检验科、心电图室、医学影像科室(放射科、CT、MRI)、超声科。18.我院的“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⑴.各医技检查部门、门诊、临床科室均应建立“危急值”登记本,记录规范、内容齐全。(内容:检查日期、患者姓名、所在科室、床号、住院号、危急值项目及其数值、报告人、报告科室、报告时间、接收人、转达医生姓名、时间、处理时间及其措施、复查时间及结果等)⑵.各专业组对临床患者出现的“危急值”,应本着“急中之急,重中之重”原则,核实后尽快发报告,并电话通知临床科室。

⑶.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迅速给予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或治疗,及时与患者或家属做好有效的沟通,使其对诊疗方案做出正确理解及选择,并将“危急值”报告数值、采取的干预措施及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内容等详细记录于病历中,及时复查原“危急值”报告项目。

⑷.门诊医师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做好记录,立即通知患者或家属取报告,确认检查结果并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及时与患者或家属做好有效的沟通,使他们对诊疗方案做出正确理解及选择。19.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需要哪些部门审批?

需经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下的医疗技术/学术委员会审批,同时需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

20.开展临床科研项目是否需要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审批?临床应用时是否征得患者同意?

⑴.凡我院开展临床科研项目,所申报的项目均需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方可申请立项。

⑵.临床科研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时必须征得患者或起委托人同意并签名备案,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上一篇:十年后的我作文初一下一篇: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